◆BEST PICTURE 最佳影片 _ Warren Beatty 華倫比提 ◆ BEST DIRECTOR 最佳導演 _ Arthur Penn 亞瑟潘 ◆BEST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最佳男主角 _ Warren Beatty 華倫比提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最佳女主角 _ Faye Dunaway 費唐娜薇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最佳男配角 _ Gene Hackman 金哈克曼 ◆BEST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最佳男配角 _ Michael J. Pollard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最佳女配角 _ Estelle Parsons ◆BEST WRITING, STORY & SCREENPLAY _ WRITTEN DIRECTLY FOR THE SCREEN 最佳原著劇本 _ Robert Benton/ David Newman ◆ BEST CINEMATOGRAPHY 最佳攝影 _ Burnett Guffey ◆ BEST COSTUME DEDSIGN 最佳服裝設計 _ Theadora Van Runkle
邦尼與克萊德著名鴛鴦大盜
克萊德巴洛(Clyde Barrow)是位來自德克薩斯州(Texas) 的窮小孩,自17歲開始被以偷車之名被逮捕之後,就一直處在偷竊或搶劫的日子中渡過,1930年在Eastharn Prison Farm(Eastarn Unit, EA)監獄因將獄中室友打死,讓他第一次體驗殺人的經驗。邦妮派克(Bonnie Parker)在學生時期是位資優生,得過學校許多寫作或演說的獎項,甚至在與克萊德掃射致死的幾個星期前,邦妮還寫了兩首流傳後世的詩詞「The Story of Suicide Sal」和「The Trail's End」,而後者更是《我倆沒有明天》開拍最重要的主因。邦妮在16歲就與Roy Thornto擁有第一次的婚姻,因Roy搶劫入獄服刑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當派克與克萊德在一起的二至三年期間(1932-1934),邦妮其實仍有婚約在身,直到她死亡那天,手上仍戴著與Roy的婚戒。
影響後世的匪徒電影
以克萊德和邦妮兩人為片名的《我倆沒有明天》上映於1967年,本片是華倫比提第一次擔任製片的電影,這位俊俏的螢幕情人王子,一反以往和女演員大談愛情故事,反而搖身一變成為粗魯的匪徒,片中他與邦妮在棲身之所遇到被銀行查封屋子的前屋主,並大言不慚地以『We rob banks!』來介紹自己的身份,而這句簡短的台詞則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名言,而華倫比提自己則因本片有了突破性的轉型。女主角費唐娜薇從影才兩年的時間就接演了《我倆沒有明天》,一夕間聲名大燥瞬間成為好萊塢新生代巨星,隨後其他演員在邦妮角色的表現上,不論在外型、髮飾和各種舉手頭足方面,都是以她在本片中的詮釋為依據和範本,她模仿邦妮本人叼著一根雪笳拿著一支槍在車前的劇照,是本片最重要的經典片段之一。
本片具有強烈「法國新浪潮」(French New Wave)的風格,因此最早原本意屬於由浮楚(François Truffaut)所執導,但浮楚還是以忙於另一部電影《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 1966年)而婉拒合作。當時任職於「君子雜誌」(Esquire)專欄作家的大衛紐曼(David Newman)和藝術總監兼作家的羅勃班頓(Robert Benton),雖然對高達(Jean-Luc Godard)《斷了氣》(À BOUT DE SOUFFLE/ BREATHLESS, 1960年)的作品情有獨鐘,因而提出這位第二順位的口袋名單導演出任,但《我倆沒有明天》畢竟是這兩位編劇大螢幕的處女作,而這位法國新浪潮的頂級大師,因對與好萊塢極不信任,深怕與其合作會毀掉多年建立的心血,繼而引發雙方許多的歧見,導致最後則由亞瑟潘接任此重責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