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想想,去年還真是個好年!幾乎每本上榜的書都可以說是精采,至少我一直都是這麼認為。
這篇文章藉博客來這次所舉辦的比賽,使我更有動力想完成這篇文章,因為要回顧自己看過什麼書再附上心得,對我這個人來說還真是件難事。:口
不過,我可做到了呢!(歡呼!跳扭扭舞~ XD)
我要介紹,我喜歡的作家簡媜,文章抒情兼鹹淡適宜,她的作品《水問》讓我見識挺多文章的境界呢!尤其是她的《夢遊書》談到她個人對於文章、簽名的看法,更讓我喜歡她多幾分,還有我喜歡的小說家史蒂芬‧金所發動的黑塔潮流,拜託,什麼名牌潮流,可別小看史蒂芬‧金所的黑塔潮流!:目
還有很多很多我所喜愛的書,還希望大家捧場一番!(還說什麼捧場 XD)我也期待大家可以介紹有什麼好書,值得推薦值得閱讀!:D
最佳輕快散文集──《水問》,簡媜著
簡媜是老師一開始向我推薦值得閱讀的幾位作者之一,那時的我帶著疑惑的步伐前去書店,因為當時的我好奇著,為何老師要推薦這幾位作家呢?所以那時我從簡媜先查起,我決定開始找簡媜的第一本書──水問。
或許我只能說,我深深折服在簡媜的筆下,那時的我執著於詩的創作,卻忽略散文一直以來帶給我的扶持,又或許沒有散文哪來今日的詩塑造我,而簡媜的散文,讓我領悟,又著時讓當時的我讀來格外輕快,那是第一次,讀一本書可以這麼的有旋律,隨著作者的筆尖,我玩味其中。
※每個日子,都是內容不同的一本書,風格迥異的一幅畫。只是我們的腳步太過匆忙了,常常忘記去讀它,欣賞它,隨意地瀏覽過去,便斷言生活是一味地今日抄襲昨日,只是公式化的食衣住行罷了。閱讀,不僅是 認識符號而已,更要懂得符號所傳遞的內涵,而觀畫,也不只是五彩繽紛的調配,細細想來,畫中原是有畫。(84頁)
最佳傳染親情散文集──《目送》,龍應台著
細膩的文字傳染點點親情,裡面我最喜愛的尤為第一部分(全書共三部分),而第一部分我最喜愛的則是第一篇──「目送」。
目送的那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正吸引了我,讓我展開對這本書的旅行。
這本書在描寫親情的部分尤為感人,不免令人拿自身的情況與它相照應,漸漸地開始回想與父母之間的親情,有多綿,有多長,這本書著時讓人感受良深,對於親情,你有多執著呢?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最佳視野開闊讀物──《芬蘭驚艷: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名的故事》,吳祥輝著
作者是吳祥輝,不知怎麼著我是永遠都無法忘記呢。
一開始是無意間讀到關於芬蘭教育的新聞,當時的我像個教育革命家,剛開始,我處處對社會教育的體制感到疑惑,而且,我還只是位學生,緊接著,我感到為何鎖在這擾人的教育制度裡動彈不得,那時,我也對校外小論文的比賽感到相當大的興趣,所以我立即著手,開始東查西找,其中我最嚮往,就是一開始看到新聞中提及的芬蘭教育,而《芬蘭驚艷: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名的故事》一書中的教育篇就涵蓋了種種。
當然,我是說當然,每個國家的文化不應該被拿來比較,所以這本書的評價在外界有好也有壞,而我,只是希望在教育裡的我們,不要被束縛,我們的思想。
※台灣教育和芬蘭教育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台灣是在讀書,芬蘭是在學習。(121頁)
台灣繪本作家之光的開始──《幾米故事的開始》,幾米著
幾米的畫風一直是我所喜愛的那種,由水彩調出的豐富色彩,或許在豐富的色彩不適合用在《又寂寞又美好》一書形容,但他的細心和耐心絕對是可以從他所有的繪本看出。
而《幾米故事的開始》一書中,應該可以說是所有繪本在開始前的故事,以及繪本告一段落的小插曲,看了這本書,的確是讓我對幾米的繪本印象更加深刻,幾米出了這麼多繪本,每本都是精采的,但這本,會讓你與其他的繪本做個連結,做個總結,所以我建議,閱讀完幾米所有的繪本,再來讀這一本喔!這是我小小的建議。
最佳潛水幽默書籍──《本文作者為國寶級白目》,馮光遠著
稍等,讓我想想,我該怎麼形容才好,黑色幽默?不對。冷式幽默?不對。我想,潛在底層的幽默,只有真正在讀書的人才知道──「潛水幽默」。你有沒有分心,就看你有沒有「噗滋」一聲地笑出來就知道,因為作者字字都有笑點,都有爆點,至少我每次從頭到尾不管翻幾次都會「噗滋」笑出來。
我拿到這本書是因為參加徵文而獲得的,光是一開始的書名就讓我很期待,但是周遭的同學朋友都跟我說:「這種會送給別人的書,應該沒什麼好看。」但是但是,它真的就是這麼好看,更有趣的是,準備單位很貼心,還在書寄達給我以前,拿給作者簽名,我第一次翻開時,看到一條紅繩子黏在那,旁邊就是作者的簽名還有幾句話──「緊急時,請拉扯此線→」文中的箭頭指向紅繩,我頓了幾秒,通了,然後,會心一笑。
我想書內的文章已經超越既有的形式和規格,突出的是作者傳播的某種親和力以及,潛水幽默。
最佳激勵學習動力讀物──《創意工廠MIT:學習如何思考,在麻省理工》,Pepper White著
「原以為它是本充滿機械原理的書,沒想到它是一本由一位學生在MIT(附註:MIT同等麻省理工)的求學生涯,我認為有四顆半星(滿分五顆星的話),它是本令人感覺活生生血淋淋的求生生涯,實在令我好奇我大學後究竟是怎樣的生活?另外半顆星跑掉的緣故是因為,如果我了解它書中談論到絕大部分的原理的話,在我心裡它就會有五顆星,如果我給它五顆星,那就代表著,我也差不多了(意指有那顆頭腦)。」這是去年暑假的我所嚐到的書,好吃又可口呢!
現在回想,還是會讓人想到作者參加比賽,作者的朋友無故自殺,作者差一點就能成為……然而,這些所有所有的事,都在這本書裡,很有趣很真實很溫馨很實在,而且讀完──「我也要好好讀書才行!」的學習動力踩油門了!
最佳探索內心孤獨一面文字嚼──《孤獨六講》,蔣勳著
孤獨好像是誰都可以說得上來,網路隨逛隨走,每人都有孤獨一文孤獨一詩孤獨一作可言,但是,孤獨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點卻鮮少有人去探究,這是我第一次閱讀到關於孤獨層面的書籍,原來,孤獨是飽滿,原來,孤獨不寂寞,原來,孤獨不和寂寞等號,那霎時,還真有一種感觸,孤獨的我們並不寂寞,只是追求理想。
蔣勳的立場很特別,蔣勳的言論也很特別,我想,在很多方面,蔣勳,他都是獨樹一格的人物,愈是如此,孤獨的影子才愈是強烈,愈是令人感到楚楚動人,也因為如此,蔣勳獨特的孤獨氣息,就這麼渲染了整本書,從裡到外,從外到內,那是,很踏實的,孤獨,也因此,我喜歡這般孤獨,所以,我喜歡這本讓我感覺獨特的書。
最佳百讀不厭千讀不膩萬讀不煩小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Paulo Coelho著
這本小說,是我第一次嘗試閱讀小說的開始,也是第一次我的好朋友推薦給我的書籍,一個希望的故事。
這個故事如同床邊故事一般,牧羊少年捨棄了羊,是羊,是他賺錢的工具,而去追求父親當初的夢想,父親沒能去做,但他卻無論如何都朝著那夢想前進,前進前進,然而,這本書要說的道理其實很簡單,我們都應該知道,只是我們沒能去在意,那就是,過程。過程是重要的,對吧?無論結果是好是壞,你有去試試看,你有去做做看,不管失敗不管成功,你在意的都是過程,而這過程你有沒有盡心,有沒有盡力,有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或許那才重點,不是結果好不好,如同考試一般,你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有沒有讀到心坎裡,有沒有當作知識去學習,那結果分數是好是壞你還會去在意嗎?
此外,還有一點,那就是吸引力法則,我想這一、兩年裡,已經有許多書在說明喜引力法則的威力了!這我不多做說明。
最後,我只是想說,這可以是小孩的夢想故事,也可以是青少年、大人的床邊故事。
最佳震撼力小說──《穿條紋衣的男孩》,John Boyne著
這本小說的厚度,不厚,而且字體大小相較於其他小說較大,所以閱讀起來比起沒有那麼吃力。
九歲的布魯諾在《穿條紋衣的男孩》一書中,一直讓我感到很成熟,因為書中常常有從他自己角度出發的對話,布魯諾會思考,布魯諾有自己的夢想,布魯諾有自己的想法,很多時候,我讀著讀著,都忘記他只有九歲呢!作者的筆法很輕很柔,到最卻來個重重一擊,著時讓人感到震撼呢!我反覆看了幾次結局,最後我看到了故事完結的那頁的背面的第三個解釋,我才瞭解,或許這才是最好的結局,霎那我領悟完的心想著。
最佳無法自拔小說──《Q&A》,Vikas Swarup著
這本小說的厚度,也不厚,而且讀起來津津有味,勸閱讀的嗜書者挑一天不忙碌且悠閒的時刻閱讀,否則,會有閱讀上癮症。
捨棄時間軸後的片段故事,進而組成一道一道問題的答案,十八歲的羅摩‧穆罕默德‧湯瑪士的經歷,讓人同情,讓人溫馨,讓人氣憤,但有時候會超脫現實面,所以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免會讓人覺得有點小荒謬,為何他才十八歲,經歷的過程卻比六、七十歲的老年人還豐富,但別忘了,這是本小說,這是個故事,而且結局是會讓你認為這本小說的可妙之處呢!
題外話,這本小說已經編作電影──「百萬貧民富翁」,讓我有點想不通的是,小說的最高獎金不是天價十億盧比嗎?電影最高獎金似乎是兩千萬美金,但是電影名稱為什麼是百萬富翁?我已經聽朋友描述過大概劇情,電影的人物少了很多小說裡精采的角色,可能是為了剪短劇情,所以故事改編的動作算蠻大,所以我比較建議先閱讀小說,如果先欣賞電影的話,可能會影響到你最後閱讀小說時角色和故事的架構。
最佳不可思議小說──《暮光之城》,Stephenie Meyer著
作品好評不斷,作者又一直被譽為哈利波特作者羅琳第二,,甚至說是為「繼承人」,而作者也談到其靈感來自於夢中,很難想像這是作者的處女作呢!
這本書是前陣子在圖書館瞄到的,那時在博客來看到這本書把羅琳的書擠下,就已經覺得不可思議,然而更不可思議的是,這本書一直在排行榜中打轉,帶著不可思議,和一點時間的陪伴下,我翻了幾頁,沒想到卻愈讀愈起勁,原以為這本書不會吸引到我太多,畢竟我對愛情科幻小說本來就嗤之以鼻,但卻愈來愈入迷,這本書有種魔力,從開頭就有一點魔力,讓我陣陣的笑聲在閱覽室徘徊,讀了幾十頁後,把書本闔上,再看看書後的介紹:「有三件事我很確定:第一……」就更吸引我。
這系列有四集,即第四集就為結局,第一集暮光之城,第二集新月,第三集蝕,第四集破曉, 整整四集,雖然我只讀過第一集的前幾段,雖然這劇情很科幻很愛情,但是這本書真的,很不可思議。
慢慢來不急不急之小說系列──《黑塔》,Stephen King著
這系列加加總總有七集,但是書可不只七本,其中有幾集分成上下兩本,我目前只讀到第一集,這是我第一次閱讀長篇小說,也是我第一次有想收集書的嗜好呢!畢竟史蒂芬‧金是我還蠻喜歡的國外小說作家!作品是真實?還是虛像?又或是令人捉摸不清呢?這都有待讀者群的讀後感想如何步向,但是,無論如何,我都一定會像讀書人推薦這一系列,如果你有耐心,而且你的時間足夠分配給它,那歡迎你翻閱,小心,我是說小心,別掉進史蒂芬‧金的佈局。
結束前的閒言閒語:
我發現近期出版的書有很多共同點,就從書名出發吧!大家可以看看下面兩張圖片,第一張分成三個隊形,有發現這三個隊形分別有什麼共通點嗎?
舉例第一個隊形,是我去年的一個趣事所引發的,那時《失物之書》和《偷書賊》幾乎可說是同時間被引爆出來,我當時還把兩本書的名字給搞反,害我跟同學聊天時介紹錯誤。XD
那第二張圖就有更明顯的共通點啦!:D
(這句話只給眼睛大的人看:如果有答對的話,竹本就來露兩手,畫張什麼大頭貼給答對的人,當然如果不嫌棄的話!XD 前五個就好)
(附註:圖片皆取自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