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06 12:12:07瀏覽270|回應1|推薦10 | |
關於玻璃,有一個童話般的傳說: 很早很早的遠古,有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一群生活在背靠黎巴嫩山、面對浩瀚地中海的腓尼斯人,在大海中打撈到一條滿載蘇打塊的沉船。 眼看日已近晌午,腓尼斯人於是將船拖至附近的小島,就便從船上搬下幾方蘇打塊,在沙灘上架起鍋來做飯。酒足飯飽熄火時,卻意外發現鍋底下有許多玲瓏剔透的結晶 物,那便是蘇打與砂石在高溫作用下形成的玻璃顆粒... ...腓尼斯人因此學懂了燒製玻璃。後來,製作和販賣玻璃球使腓尼斯人發了大財... ... 有記載的使用玻璃器皿,是在公元前二千年左右的古埃及文獻中。 與 腓尼斯人同宗的巴比倫人在那過後的一千多年,發明了吹製玻璃空管的方法,使原本很難定形的玻璃液更俱可塑性。接著,這種吹管法傳到了歐洲,賦藝術天賦的羅馬人於是製作出 了玻璃浮雕,使玻璃藝術品成為當時權貴們爭相收藏的寶物。而一向精於“化工藝為實用”的德國人,在公元十一世紀將吹成圓筒狀的玻璃管趁熱切開、攤平,發明 了最早的平面玻璃。從而將玻璃的應用帶入了另一個開創性的新領域。 中國在西周時期也已開始製造這種當時被叫作“琉璃”或“葯玉”的透明物件。到了宋朝,才開始改稱為“玻璃”,而到了明朝,低溫燒製的不透明陶瓷反而被喚作“琉璃”了。康熙三十五年,皇上還請來德國傳教士作技術指導,建立起第一座清宮玻璃廠。道光年間,更發展出内畫玻璃瓶這一門獨具中國風格的技藝。 從公元十三世紀開始,意大利威尼斯就一直是世界玻璃製造業的中心。長達幾百年。當時歐洲所有的玻璃器皿、物件,幾乎都由威尼斯或師承威尼斯的工匠人手製作,稀罕又珍貴。直至一八二七年發明了玻璃壓印機器,才開始了大量生產廉價玻璃的歷史。 如今的玻璃已成了隨處可見、信手可得的日常用品和家中的另类“橱餘”。 那些被“掏盡心肺”的空瓶、空樽、空罐,常常被隨手丟棄。小時候抱著空油瓶去“打醬油”的畫面已經退色,令人發思鄉幽情的“酒酐倘賣無”吆喝聲,也成了歌壇令人感傷的絕響... ... 捨不得將家中的空玻璃瓶扔掉,皆因每個瓶裝物件帶回家時,原都帶著選購時所懷的獨特心思,都曾經是當時的“心頭好”。用罄的空瓶、樽、罐,為環保也好,為喜好也罷,總該有個妥善的歸置。 殊不知玻璃的“輪迴”,竟也有許多的講究。 回收空玻璃瓶復用,想來是“最環保”的方法吧?錯了。因為除了啤酒、飲料、醬、醋和部分低值、量大的空瓶可以回收復用外,其他高價的酒、藥、化妝品的空瓶,幾乎不作回收。復用前的甄選、分類、清理步驟也要消耗大量的水、消毒清潔劑和能源。嚴格説來也不怎麽符合環保標準。 最 不顧結果,可以“一了百了”的方法,是將之廢棄,當成原料回爐再造。這就需要先將回收的空玻璃瓶按色澤、質料,預先分類。去除雜質金屬和陶瓷等物,再加於清洗、 處理。然後再按著原始製造的過程,經過溶化、吹製、吸附等繁複程序再造。這樣的“廢棄回爐再造”其實比上一種方法耗能更多。 “轉型利用”,應該是最好的方法。 於是,讓空的果醬玻璃罐“改行”作養觀賞植物的容器;空的綠色紅酒樽本來就體態優美,作擺設感覺很溫馨;喝完的咖啡瓶可以用來裝小零食和糖... ...我還給它們穿上了鉤針織成的衣裳。 穿上“衣裳”的玻璃瓶瓶、樽樽、罐罐,各就各位,自有所為,像一個個有人照顧的孩子,看來溫順又可愛。 美國已故暢銷小說家格雷絲.梅塔麗歐(Grace Metalious) 說過:”穿透那空無一物的瓶子,我看見了自己。”。 是的,我們從剔透的玻璃瓶中不僅看見了自己,也看見了子孫後代賴於生存的地球的未來。 2011/12/05 寫於馬尼拉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