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90227第五堂課(鬆身、問訊、禮佛、靜坐)-----根本咒 的妙用
2009/03/01 01:10:12瀏覽3398|回應1|推薦28

20090227第五堂課(鬆身、問訊、禮佛、靜坐)----

根本咒的妙用                    彭彭整理

講師:四寶師父

時間:980227

課程:第五堂課

人員:四寶師父、師母、美花、明徐、阿彩、鳳鳴、悠真、玉專、彭彭、佩君、桓甄、瑩瑋、耀澎、志杰、永和、麗華、雅芳、香伶、志誠、再生、志杰友人夫妻,共22人。

    程:

()    身:由四寶師父親自帶領動功(一)一遍。

()問訊禮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根本咒

問訊

                            南無菩薩階根本咒

---南無觀世音菩薩 (白蓮甘露淨諸行)

---南無不動明王 (紅蓮化火諸法空)

---南無大勢至菩薩 (青蓮寂靜遍虛空)

南無佛階根本咒

---南無大遍照如來

---南無無量壽如來

---南無阿閦如來

                            問訊

南無根本咒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嗡阿吽---娑哈

()    坐:40分鐘。 

   課程整理:

今天在做鬆身、禮佛的時候,氣場都不是很順,不是平常共修的現象。如果大家平時,常常出來共修,那麼氣場,就會比較融合。不順的原因有二:第一個是思想;第二個是動作的速度快慢,都會影響氣場的穩定性。所以今天在做鬆身法的時候,氣場就不穩定,在問訊禮佛的時候,更糟糕!所以今天同修提問的「禮佛呼吸調法」,是沒有辦法調的,都亂了!正常的情況之下,是產生一個共同現象,然後對流,氣會比較柔順,但是今天在問訊禮佛的時候,沒有辦法調控,都覺得滿滿的,氣是脹脹的,整個胸口都悶住了!

當然我們不能因為這種狀況,而拒絕同修道友加入!只是來的時候,我們要如何轉換心境?知道這種氣壓很低的時候,如何把心胸放開,迅速轉換身心氣場?即是在每一個禮佛的動作時,調整呼吸來轉換,所以如果氣都很順的時候,可以配合著呼吸來調氣,可很快的提昇功力!如果沒有辦法做到這樣的時候,那麼我們在禮佛的時候,就看著自己當下的狀況,把那個氣調過來,有壓抑的時候,就把氣吐盡,再重新緩緩的吸氣,因為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氧,也是我們吸收正能量的一個方法。這是一個止觀的法門,在運動中跟調息結合,就是我們所講的「--」的方便。

當我們「心」完完全全放鬆的時候,那麼「氣」就能夠很快的調順,那「氣」調順的時候,「身」就會柔軟,這就是止觀所講的「--」的三個步驟!一定是三個都是一起的,這樣子來做功課的時候,進步才快!

我們的目的就是說,讓我們的「身--心」的部份,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個「平穩的點」,那我們在靜坐的時候,才會越來越微細。

今天有法師提到「所知障」的問題,他直接引用《維摩詰經》上所說:「到了八地菩薩,為了要學習『善巧』『方便』,他才會注意到把『所知障』給排除掉」。那他問說:為什麼我們都還沒有到「八地」的時候,就在討論這個問題呢?

我跟他答覆是說:如果我們知道這件事情,會障礙到你修行上的進度的時候,那既已知道了,是不是可以提早把「它」放下呢?是不是可以這樣子?

預先知道這些現象的時候,就把它放下,那麼往後這條路,就越走越平坦,這是一個問題點。那為什麼要到「八地菩薩」的時候,才來學習如何放下這個「所知障」?為什麼呢?因為一般人的感覺比較粗糙,都在「所知」「知見」的部份,只有到了「微細」之後,慢慢地,才能夠覺察到這個「微塵惑」的部份。

所以到了「八地菩薩---不動地」的時候,你的慈悲才會穩定;你才不會起心動念,起那些所謂的「五毒---貪瞋癡慢疑」的現象,那麼這時你來學習『善巧』『方便』,才是真正的慈悲;如果不到「八地菩薩---不動地」的當下,那麼你所行的慈悲,都夾雜著有自己不理想的現象。我們從哪裡可以知道呢?從各種「加持水」所呈現的現象,你就知道那個情況有多麼可怕! 

不管在做什麼樣的法會,只要加持過的東西,如果我們一拿到手上時,是一種「清涼」、「法喜充滿」的感覺,那這東西就是ok的;如果不是,是感覺到「壓力相當的大」、感覺到「臉紅心跳」,那就是「那些東西 (加持物)」上面的「法我兩執相」很強烈,可從這個地方來自我檢測。

所以在這個「微細」的部份,我們稱之為「覺知」;在「粗」的部份,我們稱之為「知見」,就是「所知障」的部份。用我們的「思維」去看的,都是屬於「粗」的,就是「六根的知見」;進入到「心的覺照」的時候,就不一樣,它比較細微! 

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有同修問說:為什麼要先鬆身---問訊---禮佛---靜坐?

因為他們以前都是先問訊禮佛---鬆身---靜坐。

為什麼會這兩個地方不一樣?

我們先以「鬆身法」把身體鬆開之後,再問訊、禮佛,那身心的覺受會比較「柔軟」,跟「諸佛菩薩的法性」比較容易「相契」,接著再補強的時候,就用「靜坐」把這個「法性」做密切的連線,所以我們把鬆身列在第一個順位---粗的部份,問訊禮佛第二,靜坐第三,主要是循著「身--靈」的三個次第,來把我們每一次的功課,都達到一個所謂的「法性相契」,這是最主要的一個目的!當然每一次,有每一次的不同體會,我們這個地方把它一次完成,一個禮拜一個動作,禮拜五做了,你回去有一個星期的時間,每天複習!每一尊佛菩薩的每一現象,都不一樣,這個地方我們可以從身心的覺受,慢慢地微細之後,就可以慢慢地體會得到! 

今天的禮佛進度是「根本咒」。

「根本咒」是破除所有咒語,最根本的方法,因為所有的咒語,都是從根本咒延伸開來的,如果「根本咒」能夠微細化之後,那麼所有的咒語都不能對你的身心造成傷害!

我們當初在用「根本咒」的時候,是為了方便運用寶罐來度化眾生。

可參考「菩薩階」:http://blog.udn.com/omhon/754395

---以「觀世音菩薩」的法性來轉換功德。

        成為白蓮甘露淨諸行。

---以「不動明王」的法性來轉換功德。

        成為紅蓮化火諸法空

---以「大勢至菩薩」的法性來轉換功德。

        成為青蓮寂靜遍虛空。

是應用「三法印」的法性,把它套在這上面,經過一番的體會之後,才把它定調!

我們剛剛在禮佛的時候,「菩薩階」的「大勢至菩薩」就掉了「南無」兩個字!

「佛階」的「無量壽如來」也掉了「南無」兩個字!當然掉了之後,我們也要清楚啊!不要說自己掉了也都不知道!

那當你忘了持誦「南無」兩個字的時候,要怎麼去補救呢?我跟各位說,當你「嘴巴」沒說出來,但你的「心念」是「一致的」!

 

怎麼說呢?「南無」的本意,我們說是「道玄之門」的一把鑰匙!大部分的人都把「南無」定調為「皈依」。我們除了定調為「皈依」以外,還有三心「恭敬、清淨、慈悲」。所以我們把「南無」定調在這裡的時候,只要你心一鬆開,即使你沒念出來,但是你身體的運轉,依然是這個現象!那就可以由「有為」的部份,直接轉為「無為」的部份!這就是一個善巧方便運用的方法!

所以你在這個地方,忘了念的時候,你是清清楚楚的,但是你不要「心有罣礙」,已經在進行下一個動作的時候,你還在罣礙著這個現象,那這個現象就變成是一種「障礙」,過了就放鬆掉,它就不是障礙了!

我們當初使用寶罐在收、放的時候,就是運用這個,所以它在實質上「用」的時候,已經是純熟、如法了,所以我們把「嗡啊吽」定調在這裡。http://blog.udn.com/omhon/1059472

但是有一次在處理這問題的時候,自己感覺所產生的證量,沒有辦法完完全全度化那些魔類的眾生,那時凱評、思惠都可以知道。那為什麼沒有辦法度化呢?因為那魔類的眾生不理你這一套!

我們說:

---白蓮甘露淨諸行

---紅蓮化火諸法空

---青蓮寂靜遍虛空

嗡阿吽---娑哈

願以此功德化無量蓮花

然後,彈指

~~

各色蓮花出現,形成結界,但問題是祂()不接受度化!

祂無法突破我們的現象,但是祂也不受你的約束!為什麼情況是這樣子呢?就好像我規定你坐在那邊不能動,而你不受我的約束,你可以到處走動,但你走不出這個門,就變成這種情況!那個時候我們就在思考,到底是怎麼回事?後來覺察到原來是我們的證量還不夠細密,所謂證量的大小,不是「大」跟「小」,而是「粗」與「細」。所以那個時候,我們就盡量想辦法要來提昇證量,但是這個是毫無頭緒的!有一次在跟老師聊天的時候,我們就討論到這個問題,然後就想拿龍藏》來找答案,隨意抽出一本,就抽中第16冊,沒有去多想什麼就隨意一打開,結果剛好就是:

---大遍照如來

---無量壽如來

---阿閦如來

我們在看的當下,心裡就有一個感覺---「喔!就是他了!」然後再不斷地演練、演練,到最後的時候,發現可以微細化了,可以轉換現象,身心靈都可操控自如的時候,我們接著開陣做測試,也ok了,我們才把它定調為「佛階的根本咒」。

那個咒語,我們在修行密法裡面,把他叫做「種子字」可藉由「種子字」來契入「種子智」,他有他特殊的意義,但這個「種子智」就等同我們在數學上所講的「X+Y」,是「多元的」,不是固定、死的東西,所以我們從「菩薩階」到「佛階」之後,再把他定調,那到目前為止都還滿受用的!就是說,我們自己本身在「身口意」的部份,一定要把他「微細化」,那麼「身--心」處在一個穩定的狀況之下去運作,讓他產生所謂的「證量」,就是這麼回事!那為什麼要講這麼多呢?因為剛剛的情況,大家的心都不是很調和,那現在已慢慢地穩定下來了,我們現在開始接著靜坐。

  師父指導

 

我們在靜坐的時候,若椅子比較高,手無法放在膝蓋,手可以放在大腿上,讓肩膀沉肩、墜肘、伸腕,這個動作有到位的時候,這個氣就自然會柔順,手不一定為了要搭在膝蓋,而整個身體往前傾,不必要如此,以身體的「中脈」為主,「中脈」氣若通了,你會發現有一股鬆鬆散散的氣,往頭頂上上來,所以手不一定要伸到那麼長,只要有達到「鬆」的動作即可。今天的靜坐大體上還算可以,氣都還滿順的,前半段比較糟糕;後半段比較理想。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mhon&aid=2697019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請問師父
2009/03/05 00:08
嗡阿吽是契入諸佛菩薩身口意,入佛智的種子字
是很重要的三個字
有一些經論不會寫出的地方請師父解惑:

1-1 嗡阿吽這三個字跟身體的哪些脈輪共震(相應)?
1-2 氣怎麼運行?有何作用?(如:五會念佛,鐘鼓聲,氣都有不同的運行法...)
1-3 這三個字的能量呈現什麼光?什麼顏色?

菩薩階根本咒中

2-1 師父是如何體會出嗡阿吽裡有三法印之法性?
2-2 不動明王跟大日如來有關係嗎?
2-3 這三位菩薩的位階已經很高,仍然無法度化魔?有沒有例外?

佛階根本咒中

3-1 大遍照如來是毗盧遮那佛嗎?
3-2 無量壽如來是無量光如來,也是阿彌陀佛嗎?
3-3 阿閦如來是東方阿閦佛嗎?

昨晚做完這個功課去睡覺
睡中很熱鬧,
其中有一女子,我手搭在他頭上唸三次嗡阿吽
結果現出可怕的原形,還有恐怖的聲音...(把寶芬也驚醒)
後來一群又一群的眾生不斷湧來直至黎明...

今天晚上有一女子來看病,長的跟夢中的女子幾乎一樣
症狀是眩暈無法站立,失眠心悸,眼神呆滯....
(我令其倘下扎針時,摸著她的頭默唸嗡阿吽...
因太忙了,再去病床探視時已離去,故不知結果如何?)
真是不可思議...
請問師父:有不如法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