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90220第四堂課(鬆身、問訊、禮佛、靜坐)------三寶佛的次第(一)
2009/02/23 00:40:43瀏覽2348|回應1|推薦24

20090220第四堂課(鬆身、問訊、禮佛、靜坐)---

三寶佛的次第(一)                            彭彭整理

講師:四寶師父

時間:980220

課程:第四堂課

人員:四寶師父、師母、美花、明徐、阿彩、鳳鳴、悠真、玉專、彭彭、昭珂、珮珊、佩君、桓甄、瑩瑋、耀澎、璟堂、永和、麗華、雅芳、秀雯、

            志誠,共21人。  

    程:

()    身:由四寶師父親自帶領動功(一)一遍。

()問訊禮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三寶佛---問訊

              南無東方三聖---南無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日光遍照菩薩

                            南無月光遍照菩薩

              南無西方三聖---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華嚴三聖---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問訊。

南無三寶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嗡阿吽---娑哈

()    坐:30分鐘。

   課程整理:

 

最近網站很熱鬧!有一位W先生,對我們有很多疑問,我們一一解答,他質疑「文字相」的問題,他有些不解,就是關係到「實相」的問題。「次第」的問題,他也認為說,「心」的法門可以直接契入,為什麼要講次第?但是他不懂什麼是「次第」?就等同什麼是「陰陽」他不懂?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做的「太極九曲鬆身法」,這是一個「法」,這裡面的「法」有次第,從「上而下」就叫做「次第」!有沒有「有為」跟「無為」呢?有的。 

在《小止觀》中,我說「有為」「無為」是隱藏在文字之中,比如「調息」來說,它產生的:一、風相。二、喘相。三、氣相。四、息相。請問哪個是「有為」?哪個是「無為」?

「風相、喘相、氣相」皆屬「有為」;「息相」可以慢慢契入「無為」才能夠「離相」。所以這個地方有「粗中細微」,它是藏在文字之中,而不是沒有。

但是這位W先生認為,要書裡面有明講才算是,那若如此的話,《心經》與《金剛經》就不用讀了,因為就沒有什麼好「參」的了! 

自古至今,禪宗裡面所參的,也都是空的,這是另外一個層次的意義,他提出來探討,也給了我們一次複習的機會,所以嚴格上講起來,我們也很感謝他,因為他給了我們一個思維的空間!

今天你們稱我為師,當然會接受我的觀念,但是在實際操作(課程)落實後,對你們的身體,確實是有實質上的幫助的!我們從「身」、從「心」、從「靈」;從「藥師佛」、從「阿彌陀佛」、從「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是「次第」!

 

W先生所提《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若行身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相非行般若波羅蜜。這裡所言「執於身相」是錯的,非行般若波羅蜜!       不僅「執於身相」是這樣,是「執於六根」通通不是般若波羅蜜!而是你在行般若波羅蜜的當下,重點是你的心並不執著於相,是「離相」,於「清淨」之後,它就是般若波羅蜜!

所以不要以為做任何動作,都是落入現象裡面,其實這是錯的!菩薩在行大慈悲的時候,他是在「相中無相」,就是「離相」,離什麼相?「法尚應捨 何況非法」。世尊在講經49年,他未曾說過一個字,原因在哪裡?就是「離相清淨」。

所以只要體會到「離相清淨」即是行般若波羅蜜!因為那個時候,你的證量延伸開來之後,是「不度而度」,即使你跟周遭的人講一句好話,讓他免於災難,都算是「度化」、「慈悲」,這是廣義的解釋,當然狹隘的解釋就不是如此解了。若是「狹隘的解釋」就落入了「小乘」,那小乘也很簡單,就是以「三法印」來檢測---「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

如果我們的目的只是為了小乘的成就,那就叫做「小乘法」,我們做的鬆身、禮佛,都算是「小乘法」,但是如果你是「迴小向大」、是「離相」、是「慈悲」,那麼這個「小乘法」也是「大乘法」,它的關鍵點在「執」與「捨」之間的差異,所以學佛,沒有小乘的次第,沒有大乘的成就。那若沒有大乘的成就,就不會有誘因去發精進心,想契入大乘那個點,更何況是一乘。這是一個共通的現象。

所以說它是「陰陽」也好;是「有為」或「無為」也好,其實只要落入現象,必有兩面,但是佛講到最後是「離相清淨」,是唯一「自性不二」的現象,為什麼不講「自性」就好,還要說「自性不二」呢?

就是不讓我們落入兩邊。只要你「起心動念」,就是「兩邊」的開頭,就是「邊見」。所以我們在禮佛的當下,只聽任身體放鬆,進入一種「行禪」的現象。

什麼是「禪」?什麼是「定」?「身不動」謂之「禪」;「心不動」謂之「定」。但你的心真的不動了嗎?你的身又何曾不動呢?

我們只是用肉眼看見我們站在這裡不動,但是血液在循環、細胞在生滅、思想在波動….所以所謂的「『身不動』謂之『禪』」,是指一種「細微」的動,沒有「粗相」;「心不動」亦是如此。

從這個點,各位在文字上理解了,再慢慢地契入,從「粗中細微」慢慢進階,但我們所謂的「禪契」是還要把「粗中細微」四相,全部捨棄,就是「有為」、「無為」都要捨掉,那才是真的進入到「禪契」的部份,也是符合經典上所講的「離我人眾生壽者相」的現象。

◎問訊、禮佛

問訊、禮佛的動作,對我們色身的作用:一是「九品蓮花」之「上、中、下品」的點,得以慢慢開發;一是把我們的「頂輪、心輪、海底輪」打開。

剛開始「問訊」的時候,會覺得我們身體比較僵硬,當禮完佛再「問訊」的時候,就會比較鬆了!

那個氣,直接可以入了「感受」,這個「感受」在經典上也有,它講「六根」一定要清楚感受,然後再離這個「覺受」。

為什麼要這樣?就是要先「有」,然後才「離相」再「無」,這才是實際上的「有」這是《金剛經》上講的「是相非相是名實相」,一定要先「有」,才能夠「無」,如果你都沒有「有」的時候,不可能是離相的「無」,那是一種「頑空」。

這個地方《金剛經》的「四果」講得很清楚,要先「入流」,而「實無六根可入」,「實無眼耳鼻舌身意」可入,就是這個原因。

「入流」是一個現象,「四相」的現象,在你身體裡面覺知,像剛剛的禮佛,你有沒有注意到你在禮「阿彌陀佛」的時候,我們身心六根,哪一個地方有覺受呢?有沒有注意到?今天是第一堂課,所以回去還有一星期的時間可以用功!

在禮「日光遍照菩薩」的時候,我們身心哪個點跟祂產生相契?

「佛佛相契」如果不把佛當佛,把佛當做是一種所謂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一種「微細的覺受」,那請問你身心的哪一個點,跟祂產生對流呢?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們要從微細點,去處理身心的覺受,當你覺受到的時候,就把它放鬆掉,就是這麼回事!

「問訊」完,接著是「禮佛」。「禮佛」一拜二拜三拜我們的「氣」不是很順暢的時候,如何讓「氣」先柔順?拜的時候不會喘?

像我現在禮完佛,聲音比未禮佛之前還要大聲,是因為禮完佛之後,身體氣脈通暢,什麼是「身體氣脈通暢」?

一拜「氣長---兩個呼吸;氣短---三個呼吸」如此循環、調整,氣會越來越順,這就是(佛家氣功)的運作。

把一個「氣功的運作」交給「身體」去處理,而不是交給「意念」去處理,就是佛陀教我們的「離相」,捨掉「思想」的部份,從這個點來做處理,為什麼我們要選擇這樣的一個功課?

 

因為往後,我們的「三花聚頂」「五炁朝元」在等著各位,那有人說「三花聚頂」「五炁朝元」不就是道家的東西嗎?

其實是借用,道家的「三花」與佛教的「三花」不一樣,甚至於天道的「三花」也不一樣,這個點不必計較在「名相」上,只要你「身的覺受」真正清楚時,你就清楚了!

(四寶註:五炁朝元在身體上呈現的運轉軌跡即是五鈷金剛杵,亦是諸佛法印。)

「鬆身、問訊、禮佛」是前行動作,今天的靜坐,要體會「緣起性空」。「緣起」就是剛剛禮佛---三寶佛的部份,已經禮過一遍了,身體已經產生了相契對應的覺受,那靜坐時,把覺受放空掉,那就完完全全跟佛菩薩產生對流,這就是我們把「鬆身、問訊、禮佛」放在前面;把「靜坐」放在後面的主要原因。

 

拜佛,不管拜得快慢,身心都是愉快的!當你拜得很柔順的時候,就不用管氣的問題;如果覺得氣悶住了,就要調氣,氣悶就把氣吐掉。氣不用調時,就調心,心怎麼調?就是「無念無思無想」,所以「--」我們依著這三個角度,「身」是指動功;「息」是氣;「心」是靜坐,持之以恆,一年下來,各位所禮的佛,身心活動的點,通通都會呈現出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mhon&aid=2676615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太精采了
2009/02/23 10:02
心服.口服..看樣子要加強一下基本功了
也給朋朋拍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