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27 20:52:09瀏覽240|回應0|推薦1 | |
這篇舊稿,曾經在1994年發表於雄獅月刊。不過當時受限於雜誌篇幅,曾作部份的刪節。日前整理舊檔,看到了它,不禁動念想與格友們分享。在此且按照章節,分批po文,倘若是有興趣的朋友,就請耐心閱讀吧! 敦煌學在中國 自本世紀初以來,以敦煌藝術和藏經洞出土文獻為研究對象的「敦煌學」,已逐漸成為當今國際上的一門「顯學」。舉凡英、法、日、美,以及台、港、大陸地區,均有為數可觀的學者,針對此一範疇,發表過相關論著。莫高窟本身,也自民國三十三年開始,便成立「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專司保護與研究之職。其後,此一機構的名稱雖數有變動,但宗旨卻是始終如一的。一九八九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決議,將莫高窟劃定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單位。至此,敦煌這顆絲綢之路上的燦爛明珠,似乎是愈來愈大放異彩,深受廣泛世人所矚目了! 最近十年間,「敦煌研究院」陸續舉辦過四次大型的學術研討會。一九八三年的「敦煌學學術研討會」,一共邀集了大陸學者一百五十餘人參與會議,會中,並宣讀一百一十六篇論文。一九八七年,復擴大舉辦「敦煌石窟國際研討會」,邀請九個國家的學者一百餘人赴會,宣讀論文五十六篇。一九九○年,「國際敦煌學研討會」再度舉行,這次共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共二百零七人參加,發表論文一百二十九篇。而今年,正逢敦煌研究院創設五十週年,院方特別選定八月九日至十四日間,舉行「一九九四年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相較之下,這次的討論會上,雖然僅宣讀論文六十篇,但提交的論文卻多達一百四十六篇,堪稱是歷次會議中數量最高的了! 筆者原本於年前,即計畫前往大陸考察繪畫藝術,「敦煌學」縱或不算個人專擅的學科,然而莫高窟中為數龐大的壁畫和彩塑,對任何一位醉心中國藝術的人來說,都彷彿像一枚吸力強大的磁石,會引領著大家的腳步,爭相去瞻仰它的「廬山」真面目!因此在八月間,我也加入了莫高窟「朝聖」的行列,同時以一名「旁聽者」的立場,參與了這次的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短短一個星期的停留,自然不可能看盡窟中所有的壁畫。不過,會期中所見所聞,倒也不乏值得與國內讀者們分享的訊息。在此,願以一枝平實的筆,記述我參加討論會的經過,以及在鄰近地區所進行的參觀活動。 初抵敦煌 八月七日下午,我與同行的五位朋友,取道蘭州機場,搭機前往敦煌。沿途,從空中鳥瞰河西走廊,但見黃沙遍野,不獨少有人煙,連一草一木也屬稀罕。我們搭乘的飛機,就像是一片枯葉,緩緩漂浮於茫茫無際的沙海中。我這才意識到,自己業已置身在荒漠接天的大西北地區了。 敦煌的機場,就建築於一片砂礫之上;不遠處,還看得到一座座尚未探勘的古代墳塚。如此奇特的景觀,不由得讓人興升起一股「將入寶山」的興奮之情。步出候機室,只見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早已經迎在門外。未幾,由院方安排的遊覽巴士,旋即將搭乘同一航班的與會者,悉數送抵了下榻賓館。 想像中,敦煌只是個人口僅十五萬的沙漠綠洲,公共設施一定相當欠缺。不過,當書寫著「敦煌、沙州」的牌坊映入眼簾時,才發現,這裡,其實是一個新、舊並陳的有趣城市呢!街道上,驢子板車、三輪車、自行車、小巴士絡繹於途;市區裡,商場、工藝品店、食堂、旅館鱗次櫛比;入夜以後,最熱鬧的東西大街上,更是人聲喧嘩,滿是逛夜市、喝茶與聊天的族群。 (待續......) 莫高窟照片採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E%AB%E9%AB%98%E7%AA%9F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