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里杙的故事:【四】林爽文福興宮遇「祖姑」
2015/04/28 07:12:49瀏覽10092|回應1|推薦11

「福康安到廈門,自大擔門開舟,但旋即被風打回,三日後得風再行,又以風遮停泊崇武澳。如此一共遲滯了十八天,忽然順風大至,千里洋面,一日之內,百舟齊抵鹿仔港。自此大里杙王氣黯然,林爽文英雄末路。」

媽祖姓林閨名默,依閩俗通稱默娘,生於福建莆田外海之湄洲嶼,是林氏開閩始祖林祿(289-356)之第二十二世孫女。按福建林姓,自祿公始。祿公世居濟南,從晉元帝南渡。明帝三年奉敕守晉安郡(今福州),歿後追封晉安郡王。我大里林家族譜自祿公起十九世之林和孝遷居平和始,再歷十七世後,即祿公之第三十六世孫林簪於1745年渡台。霧峰林家族譜則自祿公起二十一世之林子慕始,歷十四世後,即祿公之第三十五世孫林石於17461754年兩次渡台,而子慕之祖父即為和孝之弟和義。默娘比和孝、和義晚三代,比子慕晚一代,但對祖先由晉安遷莆田、平和再遷至大里杙的大里、霧峰林家,包括其族人林爽文在內的漳州林姓移民而言,媽祖都是我們共同的祖姑。

如今台中林氏宗廟便奉林默娘為「天上聖母祖姑」。根據林氏族譜的記載:「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庚申,三月二十三日方夕,見一道紅光從西北射室中,晶輝奪目,異香氤氲不散,俄而王氏腹震,即誕妃於寢室。」因從出生到滿月都不啼哭,故取名為「默」。台中林氏宗廟因默娘一生未嫁,有專廳奉祀,其神像天然妙目,正大仙容,正是一位靜女。傳說默娘幼年即喜讀佛經,少女時獲神道授予密典法寶,21歲時閩南苦旱,默娘初出茅廬,便祈雨成功,救人無數。她變成我們今日熟悉的媽祖形像,始於23歲時在湄洲桃花山收伏千里眼、順風耳二怪;此後她雖金口難開,卻能洞察千里人情而睹情發悲,知曉八方苦難而聞聲救苦。媽祖的神話既成,閩人經黑水溝渡台自然盼其庇佑,於是紛紛從湄洲祖廟請來分身,隨同逐風追浪,並在登岸後建廟奉祀,繼續保佑他們在荒陬墾殖的平安。

當平和林姓在18世紀中葉渡台的時候,大里杙因是鹿仔港腹地,移民換小舟溯大肚溪轉大里溪東上駐舟於此,遂成為台灣中部僅次於鹿仔港之一大移民聚落,商賈雲集,繁華盛極,而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竹塹、五諸羅、六大里杙」之謂。根據〈大里杙福興宮沿革簡介〉記載:「乾隆年間習禪高僧,詣湄洲媽祖廟奉請媽祖神尊,保護先民隨同來台,紮根於隸屬彰化縣藍興堡大里杙莊地帶『興蠻荒』、『開渠圳』、『定田畦,歷盡千辛萬苦,始將荒蠻之地墾為良田,我先民之艱辛經營功莫大焉,從此神安民安於斯樂土,生活安定,乃發起建廟之議,嗣經霧峰富豪及地方民眾鳩資興建大里福興宮媽祖廟,于今大里警察分駐所地址宮基始奠,至今已三百年餘矣。」據說這不知名高僧自湄洲祖廟請來媽祖分身,為方便攜帶,以所謂「軟身」雕成,亦即頭手雖是木雕,身體卻為籐編,可以拆解重組,至今宮內神像仍沿此例。苦行僧人在鹿仔港上岸後繼續東行,沿途擲茭請示,最後才奉肯於大里杙落腳,這便是今日大里杙福興宮的前身。福興宮在台灣眾多媽祖廟中建的不算最早,但它卻有一個獨特的故事和政治立場:它孕育了媽祖族侄孫林爽文這一號人物,乃至於事件平息後被迫遷廟,而至今仍視林爽文為民族英雄、革命志士,堅持為其平反,以昭忠烈。

林爽文於177317歲隨父渡台。《平台紀事本末》說他:「廁名彰化縣役,益陰結少年無賴。凡繫于獄者,爽文皆脫囊資之。以是傾動其鄉人。」但他是否真是一名縣府捕快仍有爭議。福興宮的傳說只說他生性好武,常在廟埕(廟前廣場)聚眾練武,並組成鄉團捍衛地方,保護農作。《平台紀事本末》又說:「乾隆五十年十二月除日,莊中群無賴於莊西廠地醵酒為樂,酒酣,共謀曰:『我莊中當推一人為主,以一號令。插劍於地,攫土為香,共拜之;劍僕者,即天所與也』!時共五十餘人,以齒序拜。至林爽文,而劍適僕。由是莊中群無賴益推戴之矣。」「廠」與「場」、「埕」同音易訛,這裡所說的「莊西廠地」,佐以傳說,應該就是福興宮的廟埕。林爽文與鄉團弟兄們在廟埕使槍弄劍,有這件異兆發生。當時《水滸傳》已經大行,林爽文在福興宮看到「天然妙目,正大仙容」的黑面媽祖神像,不免會想到〈還道村受三卷天書‧宋公明遇九天玄女〉的故事。他素知漳、泉兩府,設有天地會,異兆發生不久後,便邀集平日意氣相投的弟兄多人拜盟起會,患難相救。1787年一月,林爽文因民之怨,率天地會眾在大里杙造反出征,連陷大墩、彰化,殺彰化知縣俞峻。隨即自稱盟主大元帥,並大封功臣,建號順天。我們不能說他一定有「天上聖母祖姑」的庇佑,但事件之後,卻有繼任的彰化知縣認為大里杙之能孕育出與乾隆爭帝位的梟雄,其風水必有玄妙,而這玄妙便與福興宮有關。

根據《大里市史》記載:「嘉慶初年清廷派任楊桂森主政彰化知縣,楊本縣深諳堪輿之術,前來踏查大里形勢時,發現本地福興宮座西朝東,番子寮有振坤宮座東朝西,北有內新新興宮座北朝南,聯合構成三角鼎立的蓮花寶座形勢。楊縣令唯恐有類似林爽文事件再度發生,於是在東勢大橋前方建造土牛九隻,以破壞蓮花寶穴,該地因此名為土牛,至今仍用。又以地方治安為由,需興建百總衙(屯兵處)、抄封館(征稅處)為由,強迫福興宮遷移廟址,民間無奈,只好遷徙至現址。」其實,東勢大橋西端今台中市石岡區固然有土牛村,但地在市區東北,與大里三廟在西南相隔甚遠,不知這位號稱「楊本縣」的大老爺是如何算的?總之,祖姑雖然自身難保,但在清吏眼中,她卻要為林爽文事件負部分責任。

「楊本縣」把林爽文事件歸疚於媽祖,並不見得有朝廷的授權。傳說他道光年間奉旨「排」臺灣的風水地理,結果因覲見時過於緊張,誤「排」為「敗」,因此破壞了不少台灣的好風水。此事不論確否,多少反映了時人對他破壞台灣風水的不滿,也不相信他有朝廷的支持。其實,宋徽宗已降,媽祖累受歷代皇帝褒封,由「夫人」、「妃」至於「天妃」。清初施琅征台以有湄洲祖廟迎來的開基媽祖神尊護軍渡海,更上奏康熙將她從「天妃」晉升「天后」,敕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天后」。乾隆初期加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天后」;林爽文事件後不久,又加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天后」。嘉慶更進一步加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讚順垂慈篤祐天后」,如此層累加銜,到咸豐時已加到「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諴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道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之神」。在清廷眼中,媽祖毋寧是護國庇民平定林爽文事件的最大功「神」。

當初林爽文起事,一路勢如破竹,連陷大墩、彰化、諸羅、竹塹、淡水,而南路莊大田又陷鳳山,南北兩路遂合攻台南府治,一時全台告急,清廷震動。乾隆雖然在京遙控,屢屢撤換不能任事之督撫將領,奈何官兵綠營習氣,莫敢纓其鋒。乾隆不得已,派出傳說是他私生子的協辦大學士福康安率一萬精銳部隊跨海東征。福康安到廈門,自大擔門開舟,但旋即被風打回,三日後得風再行,又以風遮停泊崇武澳。如此一共遲滯了十八天,忽然順風大至,千里洋面,一日之內,百舟齊抵鹿仔港。自此大里杙王氣黯然,林爽文英雄末路。這一切,乾隆雖自詡得計,卻也不得不感謝天地神明賜祉,諭曰:「前此胡康安自崇武澳放洋,前抵鹿仔港,千里洋面,一晝夜即已遄達,皆仰賴天后助順靈應垂庥,實深欽感著於天后舊有封號上加『顯神贊順』四字,用達神庥而隆妥侑,並再書匾額一書,交福康安等於沿海口岸廟宇應懸處所,敬謹懸掛。」並親敕在鹿仔港建天后宮,立碑為記,每月朔望文武官員依祀行香。由於鹿仔港本有天后宮,奉祀的正是施琅迎來的湄洲祖廟開基神尊,乾隆所敕建的天后宮,便稱為新祖宮,其所題碑記,至今尚在,而所書「佑濟昭靈」匾額,至今亦尙懸掛於包括鹿港新祖宮、鹿港天后宮、大甲鎮瀾宮、台北天后宮、台南海安宮等台灣南北各地媽祖廟。

林爽文事件,大里杙林姓子弟在福康安砲火下死傷無算,族人三百多公頃的良田全被抄封,族長林石繫獄而死,存活者不得不遷徙他鄉,連整個地靈人傑的好風好水都要慘遭破壞,實在難於想像默娘祖姑會「顯神贊順」清廷來荼毒後代侄孫。相較於那些高懸乾隆「佑濟昭靈」匾額的廟宇,福興宮堅持要為林爽文平反,顯得有與鄉里子弟同邊站、與帝力相抗衡的勇氣。大里杙也許再也出不了林爽文那樣的一代梟雄,但這一頁可歌可泣的歷史,已在福興宮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錄。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lnimest&aid=22614767

 回應文章

Wonderful
2021/04/18 12:19
媽祖娘娘當然不可能助那些該死的清朝惡鬼來燒殺台灣人!
這些噁心清朝官跟狗皇帝!!!做惡還要牽扯媽祖娘娘!
真是無恥敗類!!!!難怪被八國聯軍打!!!!!
林爽文差點就革命成功了,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