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講幾次了還不會」到「這一次比上次好」 父母只引導不指導,幫孩子學會肯定自己
2023/07/19 22:26:55瀏覽407|回應0|推薦8

每年的暑假期間,根本就是親子關係和睦大考驗。

請孩子每天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可以從百般耍賴抵抗、大聲尖叫抗議,到淚流滿面哭倒沙發。

從「講幾次了還不會」到「這一次比上次好」 父母只引導不指導,幫孩子學會肯定自己。@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請孩子協助做家事,可以在吩咐三個小時之後,直到上床前,油膩膩的碗盤依然好好地擺放餐桌上,孩子露出無辜汪汪小狗眼,說她好累想睡覺了。

請孩子好好練字、看書、彈鋼琴,孩子嘴裡說「好,好,好」,手裡卻拿著手機一直沒有放下來過。

有好幾次,我都忍不住大吼「到底要講幾次?」「我講得不夠清楚嗎?」孩子也跟著越來越暴怒「暑假就是要放鬆的啊!我這樣哪裡有放鬆?那我幹嘛要放假?」

是的,暑假根本就是父母的鬼門開。把父母心中最可怕的暗黑想法像魔鬼般,全都放出來的可怕日子。

從「講幾次了還不會」到「這一次比上次好」 父母只引導不指導,幫孩子學會肯定自己。@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從到底要講幾次,到這一次比上次好

後來,我改變了方法。

孩子打死都不願運動流汗,好吧,其實媽媽我本人也不喜歡啊。那我就跟著孩子一起立計畫「不然我們先從10分鐘運動開始吧!」

和孩子一起做運動,氣喘吁吁的汗流浹背,「喔喔!真的好累,可是我們進步的了耶!好像沒有那麼難!」孩子露出眼神死的模樣時,趕緊肯定我們踏出第一步了。

然後,從10分鐘、到20分鐘、到30分鐘,到30分鐘還可以加上2000下跳繩,雖然依然心不甘情不願,但一次都比一次進步。

「你這一次比上一次好耶,多跳了100下,一定很辛苦吧!」

「我看到你都累到沒力氣說話了,可是你還堅持著繼續跳,你真的很用心在完成任務,謝謝你願意努力!」

父母記得要當孩子的啦啦隊,肯定孩子在每一次的努力。

現在,孩子知道反正每天就是要自主運動半小時加跳繩,因為體力逐漸變好,鍛鍊起來也沒那麼累了,累積了小小成就感。

「好像沒有那麼難,對不對?」我問孩子。

孩子機靈的轉轉眼,就怕承認了被加重負擔,但卻露出了驕傲的微笑。

從「講幾次了還不會」到「這一次比上次好」 父母只引導不指導,幫孩子學會肯定自己。@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從指導到引導 讓孩子自己想辦法

我也發現,孩子有時候單純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明明知道,應該做家事、先寫作業再玩樂,但因為是父母師長的命令,或是父母師長要求我們這樣做的,所以心裡就有千百個不願意,不管對不對,先反對拒絕再說。

當親子衝突過去之後,我有時候會問孩子「其實你也知道爸媽講的是對的,是嗎?」孩子會點點頭「對啊!可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聽到是你們要我這樣做,我就會發脾氣啊!」

於是,我試著改變方法,引導孩子去思考自己的答案。

「你不喜歡做家事,是因為覺得做家事很麻煩,那你覺得,做家事應該是誰的責任呢?」

「你覺得大家都有責任,那你覺得怎麼分工比較好呢?你可以幫忙做些什麼?怎麼做呢?」

因為是孩子自己的思辨之旅,和想出來的辦法,孩子去進行時也不再百般委屈,而是理性決策後,甘於承受的結果。

最近孩子上了暑假收納整理營隊,老師透過遊戲教學的方式,讓孩子做出「家事大富翁」遊戲關卡、製作時間管理瓶子,去思考哪些家事該完成?時間的輕重緩急四個象限怎麼安排?

因為好玩、因為是自己想的,平常作業都要三催四請的孩子,總是在每堂下課就興高彩烈的完成作業練習,充滿學習樂趣。

從「講幾次了還不會」到「這一次比上次好」 父母只引導不指導,幫孩子學會肯定自己。@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父母別急,給孩子留白思考進步空間

《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書中提到,要教養出孩子的自主性,需要給孩子「留白」的自主思考時間,讓指導變引導。

不是單向的上對下輸出指導,而是透過雙方平等溝通後的思考引導,幫孩子透過反覆思辯調整,做出自主決策。

另一方面,父母更該用「看見孩子的好」的眼光來看待孩子。不是說「你哪裡沒做到」而是「這次你比上次又進步了哪些地方」,肯定孩子的付出和努力。

我知道,每個父母都急切的希望孩子變好、自動自發,但即便我們長成大人,也都未見得能成熟自主,樣樣完美,何苦奢求孩子會一夜長大呢?

留白的空間,讓人焦急不安,但也是最美的等待。

從「講幾次了還不會」到「這一次比上次好」,透過留白的溫柔等待,父母只引導不指導,幫孩子學會肯定自己,也讓緊繃的親子關係,化為願意溫暖的繞指柔。

 =

更多第一手訊息不漏接,請按讚追蹤

🎯個人網站:小記者所見所聞

🎯粉絲專頁: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IG追蹤:fail.early

🎯Youtube頻道:失敗要趁早-張念慈

🎯Podcast:失敗學。學失敗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aid=179619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