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06 22:10:05瀏覽671|回應0|推薦2 | |
書名:危險心靈
作者:侯文詠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03 年 06 月 23 日
內容摘要
侯文詠繼白色巨塔之後,另一本暢銷書危險心靈。本書為形容一名國三學生謝政傑因上課偷看漫畫被導師發現,被罰坐在教室外聽課,卻被母親好友撞見,從此開始了一連串意想不到的吵鬧、對質、抗議…等,狀況越演越烈,就像連鎖反應般地停也停不下來。作者以一個十五歲少年的所見來描述台灣現在教育的弊端,其中問題囊括明星教師違法私下開補習班、中輟生的墮落與無奈、制度改變的探討…等,貼近社會的心加上輕鬆又不失嚴肅的筆法,的確是引人入勝、值得一看的一部好作品。
讀書心得
從小到大,我們不知要經歷了多少類似的獎勵、懲罰。這些與其說是獎懲,還不如說是某種價值標準的灌輸與規範。但是,到頭來是誰在制定這個價值標準呢?這個標準是不是就代表絕對的真理呢?有沒有人想過,有沒有可能監獄禁錮的只是無形的思想?能夠酷刑迫害的也不只是看得見的刑具?小學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如果一間間應該傳出學生嘻笑聲的教室,聽不到嘻笑的聲音;應該充滿健康活蹦身軀的操場,看不到活蹦亂跳的身影,那麼它跟長達十二年的監獄有什麼差別?這本書也許寫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一個教育制度的改變,或者應該說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也在改變,學生、老師、家長面臨了很多的衝擊,不管是在哪方面,我們都對台灣現在存著深深的疑問。從書中我能感受到一些很貼切的問題,如:主角在學校考了一張考試卷卻輸給了平常成績差的同學,原因不是他不用功或不聰明,居然是因為沒有參加導師的「課後補習」,導師開這種違法的補習班卻沒有人檢舉,到底是為什麼呢?作者藉著故事裡的人物說出一件事實-大家都為了各自的利益。我們不得不承認台灣學子就算已有了多元入學方案,我們仍然要花費比以前更多的功夫。故事中尚有督學來訪的一段小插曲,看到這裡不禁令人會心一笑,是的,我也曾經經歷過這樣的事情;現在學校幾乎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名義上的課跟實際上的課是完全不同的,不管美術、音樂…這些課是為了培養人文氣質的重要,先拿來上英文、數學…這些考試要用的知識再說。至此,我們又能說是別人抓得不勤嗎?我認為如果我們自己跟著要當共犯、甘心被操縱,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抗議現在的教育。現在許多學生已經敢出言頂撞老師,老師卻很少敢教訓學生了,從孔子時代到現在,許多教師內心應該吶喊著尊師的道理已經無存了吧。雖然如此,我們並不能以偏蓋全,主角謝政傑因為不甘老師的羞辱起而反抗,書中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作為旁觀者的我們自然是了解事情的始末。但在現實中,我們的腦袋可就不一定那麼清楚了,假使某天台灣真如故事中發生了像主角一樣的事件,如牽一髮而動全身般地由一抗議事件慢慢演變成牽扯整個台灣學運的一種暴動,我們是不是也會身陷其中,到最後才發現原來我們也是故事的一角,像陣炫風般的來去,事情落幕之後,再度過著平淡的生活和偶爾的抱怨呢?也許有時候我們真的如主角一般,迷惑著到底抗議的是什麼…書內還有提到青少年中輟生比例越來越高,甚至未來人數有可能超越在讀學生。不知此言是真是假,倘若是真的,國家是否會很擔心卻無力挽救呢?主角在PUB遇見中輟生少女艾利,當我見到艾莉的自白,她說:「是不是一旦妳被貼上壞學生或中輟生的標籤,就不再有人相信妳也想要努力向上?是不是就沒有人願意再給妳機會了?」這些問題如果給我們當做是公民科的是非題,毫無疑問,我們一定都回答不是;但面對現實吧,社會並不是說對就是對的單純公式,我們的人心對那些孩子依舊存著芥蒂,所以社會需要的並不只是種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法,更是我們要有對每個人體諒包容的心。到學校學習,究竟是為了得到課本上的知識還是寬容的看待整個世界,我想這不僅是教育部該回答的時間,每個人都該深思這個問題。不過台灣還是有令人溫馨的地方,就像故事中主角的父母,雖然經常吵架,卻義無反顧的維護自己兒子;而我很贊同書中主角和父親一起去看租書店看漫畫的那一段,也許我們都該給自己放個一天的小假,好好的去珍惜自己身邊的人。還有主角和高偉琦朋友情誼戲劇般的發展也是很值得好好去探討,雖然高偉琦看似做盡我們現在道德仍不太能接受的事,但是這也是屬於社會的一部分,理當接受與明白。一本書寫盡了別人的血淚,反映了我們現在的社會,有很多的問題與觀點值得我們去挖掘。在陌生的人海裡,透過一本書,我們也可以為了一個問題那麼地靠近,最後我們也許會發現,其實我們就像是這本書故事裡的主角一樣,只是用了很多不同形式表達出我們的社會。現在有許多父母認為台灣的教育以及社會制度越來越差,也有許多人贊同國外好過於台灣,所以急著將許多小孩子送到國外唸書,這樣的做法對台灣社會、教育到底是公不公平的指控呢?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