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儘管來吧
2012/02/17 10:40:13瀏覽90|回應0|推薦2
秋意一點點的變濃,已分不清楚是初冬還是晚秋,街上髒亂不堪,但沒有人會不斷清掃那些沒完沒了的枯枝敗葉,他們在整條馬路上肆意蔓延,翻滾著像三五成群的滑著旱冰的孩子,不顧路人的厭惡與責罵,偷偷的藏在任意一個可以停留的角落中風
樹上繁華落盡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樹下的長椅仍孤獨的躺著,只是人去椅空,曾經常坐的戀人早已離去在人海茫茫。繁華過盡是塵埃,熱鬧是瞬間的,短暫的,只有孤獨才是真實的,持久的。一個人的一生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人奔波而不是和別人相處,所以我坦然的站在路旁,看匆忙的人群不經意的走過,沒有人會注意我,就像我也不注意他們一樣中醫
九月,沒有戰火的硝煙,箌凲陔漸漸被淡忘,我帶著對未來的好奇與幻想,我踏上西行的列車,來到這座古老的城市,面對城市的繁華和陌生,我做出一切努力也無法融入其中,於是我越來越懷念那些尚未講完的故事,那些意猶未盡的歲月,還有那些人,那些花。冒著被開除的危險,從老師的眼皮下溜走去洗澡,集體在毒辣的太陽底下寫檢查。林陰小道上的散步,學校頹廢後牆前的幽會,在楓葉落滿地的秋季,踩著輕易就會破碎地稀里糊塗的楓葉,穿過茫茫夜色,情人走了,再也沒回來--
一個故事只有一首主題歌,高考後一切成了沒有結果的結果。
消失的過去是沒有知覺的電影,整座城市的輝煌成了落幕時的小丑。我始終愛聽《慢慢陪你變老》那首歌,怎麼也無法忘記,那段一起走過的淡然而默契的日子。但是,如針尖上的一滴水滴進海裡,那段歲月也被我深藏於時光的流裡濕疹
在一些觸景生情的場合,往事歷歷,那些風雨不蝕的記憶,似乎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表現。 “猶記綠羅群,處處憐芳草”,當光與影以一種神秘的情愫撞擊內心時,心中湧起一股不可抗拒的心裡衝力,猶如春天來了,種子破土生芽一樣,勢不可擋。
雖說回憶不是塵土,不會將往日的足跡覆蓋,也不是飛雪將未來的道路掩埋。可是如詩中所說“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回憶給人一種憂鬱的美的享受,如普希金所說:那過去了的也成了親切的懷念。但那畢竟已成了過去,是不能沉浸其中的。伏爾泰說:上帝賜給人兩樣東西--希望和夢--來減輕他們的痛苦。沒有希望的人,純粹是絕望的,我不甘做一個絕望的人,所以我更注重未來。
無論來去是怎樣的匆匆,去的儘管去了,來的還在來。
06年9月,我踏上西安這塊神聖的土地,開始了我的新生活。第二天,當我出現在外事的校園裡時,我才明白一夜之間,我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我的思想也經歷了由失望到希望的巨大轉折。可是經歷一段時間的過度後才發現,曾以為滄海雲天,鶯歌燕舞,春雨秋風,綠肥紅瘦的大學生活,被殘酷的現實拍打的傷痕累累,但“改變可以改變的,適應不可以改變的”卻是一句至理名言,既然現實無法改變,我們為何不能改變自己來適應它呢?羅丹也曾說,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該來的終究要來,我們只需坦然面對。
9月,當許多熟悉的面孔變成陌生時,又有許多陌生的面孔開始變得熟悉。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了解了許多新事物。我成了春天裡朽木上的一點嫩綠,有了全新的生命力,並且生機勃勃。
10月,我最喜歡的一首歌,鄭源的《我不後悔》:我不後悔被你愛過/只是不能愛到最後/短暫的幸福,擁有就足夠/只要捨得就會快樂/遠去的渡口/彼岸的燈火/人在河裡只需漂泊……持續了一個月的短暫戀情,在10月走到了盡頭,寂寞的小徑上,撒下昏黃的燈光,但是並未因燈光色調昏黃而變得溫暖,相反卻更加冰冷,任燈光把我孤獨的身影拉長,我裝做毫不在意,笑著說再見,然後乾淨的轉身。不知是上帝的捉弄,緣分的短暫,還是人性中那有慾望的一面,讓我的愛情成為瞬間,也成了我一生中難以癒合的傷口。
11月初,和幾個同學遊終南山,為了散心,同時也想藉機探訪金庸先生筆下令無數人羨慕的神鵰俠侶的遺跡,然而,結果令人大失所望,鳥鳴,山幽,草青,花紅是盛夏才有的,這時只有枯枝敗葉,在冷風中瑟瑟發抖,一派蕭殺荒涼景象,讓人的心情更加低落,除了山上幾座孤零零的農家小屋外,別無他物,更別說全真教的寺廟以及楊過小龍女的古墓了,於是我也明白,任何事情都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過去的如遠了,淡了的暮靄,終要成為過去,而未來則是近了,亮了的晨曦。我們是不是應該少一點暮靄,多一點晨光呢?人生中唯一可確定的就是死亡,其它的一切都是未知,所以我們除了好好活著別無選擇。
太陽,每天都要升起,積極的擁抱溫暖吧,去的儘管去了,來的還會再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ew3k&aid=612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