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8/25 17:08:48瀏覽2422|回應0|推薦9 | |
我想你一定聽過,有某些長者對自己的病痛總有著特別的忍耐力,總能一拖再拖、直到子女看不下去押著去檢查身體為止;但也有些長者,既使只是小小的毛病也不會等閒視之,非得找個「大夫」來幫自己仔檢查一番才能放心。你是否想過,這兩種長者對病痛的表現,無關他們的學歷、地位、或生活背景,而是與「與生俱來」的「天生氣質」有關。 其實,不管是多大年紀的人,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我們的許多行為仍然無形中受我們的「天生氣質」所影響。會在玩具商店門口拗著、甚至失控尖叫的小孩,他平日可能是個體貼乖巧的小孩,他有可能只是對外在事物的反應比較大(爆炸型)、或者還沒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慾望或失望而已,所以家長們要學會了解自己小孩的「天生氣質」,而其他大人也大可不必在旁指指點點。 當然,兒童的整體發展表現或親子互動,皆涉及許多複雜的背景、因素。但不管如何,懂得如何觀察小孩、了解小孩的「天生氣質」,是幫助自己找到更適當、更有效率的方法之一。以下借用威廉‧比爾‧蓋里(William B.Carey) 博士在兒童心理與行為領域經過多年研究與臨床觀察所整理出的「9大觀察向度」(註1),來與大家分享如何觀察與了解孩子。 一、活動量(高或低) 「活動量」是指一整天包括遊戲、吃飯、穿衣...及其他日常活動時,身體所有的活動量。從小小孩兒是不是喜歡爬來爬去還是喜歡爬爬停停?走路時喜歡跑跑跳跳還是一步一步慢慢走?到大朋友站著跟人說話時,身體總是喜歡動來動去還是可以保持一定的姿勢?遊戲時選擇動態的遊戲還是偏好靜態的遊戲?...這些都是大人觀察孩子活動量高低的參考。 ◎如果你的孩子是屬於「活動量較高」的孩子,那你就要盡可能幫他找到可以盡情活動的機會,也較適合幫他安排較多的活動,並在需要的時候,教導他該「如何約束自己的行為」即可,千萬不要輕易的為這樣的小孩貼上負面的標籤。 ◎至於「活動量較低」的小朋友,你則需要較多的等待時間,去讓小朋友完成他該做的事,給他充裕的時間是我們大人該做的,而不要太過於催促他而讓他失去自信。 現在常常聽到「過動兒」三個字,孩子是不是過動兒是需要經過專業醫師評估診斷過的。不是所有活潑、好動、頑皮、坐不住的小孩都是過動兒,他們往往只是活動量較高的小孩如此而已。只要能理解並回應他的需求,他便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小孩。 二、規律性(高或低) 「規律性」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遇到同樣一件事情所做出的反應。從嬰兒時期每天喝奶或排便的時間跟量是不是很固定?或者到了一定的時間就會午休或就寢?到大一點的孩子,每天回家總是馬上寫功課還是每天都有新花樣?他是否會安排計畫自己的時間,或者清楚知道自己甚麼時候要做甚麼? ◎如果你面對的是「規律性高」的小孩,請你在計畫將有所改變時提早一點讓他知道。有時候這類的小孩鬧脾氣,往往只要家長早半個小時先預告他事情的變化就可以避免,效果會比事後花更多的時間跟他講大道理、安撫或溝通都來得好。 ◎如果你面對的是「規律性低」的小孩,那麼我們可以針對重要的事慢慢要求或請他調整。至於不太重要的事,讓他隨興一點也無妨,因為將來他可能就是相對「適應性較高」的小孩。(有時候小小嬰兒的飲食作息不定食定量,可以也單純因為他本身就是規律性較低的小孩而已,不必太過擔心。) 三、趨避反應(大膽接納或害怕退縮) 「趨避反應」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新事物或新環境的反應。從小朋友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一項新的食物、是不是容易跟公園裡的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聽到超商店員誇獎他可愛時是開心還是害羞...這些都是可以觀察的。 ◎對於容易大膽接受新事物或改變的孩子,很容易在良好的環境中獲益,但相對也容易在不好的環境中受到影響,所以需要更用心教導他分辨好壞善惡的能力,並且適時的給予鼓勵或告誡。 ◎至於對新事物或環境總是害怕退縮的孩子,我們則要『循序漸進』地給予他新的東西。比方說雖是陌生的環境但有他認識的小朋友開始...讓他自己願意接受、適應新事物,並及時給予讚美。 四、適應力(高或低) 「適應力」是指在趨避反應之後,出現的一個較長時間的適應狀況。通常對新事物較能接受的小孩,適應力也相對較佳,但並非百分之百都如此,也有不少剛開始逃避的小孩,接受之後的適應能力很好。 ◎「適應力高」的小孩,通常容易結交好友,也較容易受到同儕的影響,所以要特別關心這類小朋友所接觸到的人事物。 ◎至於「適應力低」的小朋友,則可以教導孩子一些具體應對進退的社交禮節,並鼓勵他結交一兩個可以談心的好朋友,對他將來遭遇挫折或困難的時候會有不少的幫助。 五、反應強度(強或弱) 「反應強度」是指孩子用了多少的力氣在他對事情的反應上面。有些孩子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反應,總是以大聲的音量、誇張的表情或肢體動作來表現,而有些小孩則不管遇到甚麼事,總是只有些微情感或溫和的口語表示。 ◎對「反應強度」大的小孩,很容易知道他的喜怒哀樂,大人相對容易滿足他的需求,但當大人拒絕或不能滿足他的需求時,他的過度反應也常叫大人吃不消,這時候的大人別因為孩子吵鬧而輕易妥協或大聲斥喝,而是要他知道他的需要已經被看見了,但現在不是該滿足他這個需求的最佳時機。 ◎「反應強度」弱的小孩,則容易被忽略。不要因為孩子只要囁囁的表示,就以為他的需求可有可無,這類的小孩有時就連病痛也都是輕聲抱怨,面對這樣的小孩要更用心傾聽他們的需求,否則到後來可能連微弱的表示也省了,那你就沒機會可以更了解他們了。 六、情緒本質(正向或負向) 情緒本質正向的孩子,通常溫暖、嘴甜、開朗、和善、容易與人相處。情緒本質負面的孩子,則常喜歡抱怨、挑剔、看甚麼都不順他的眼,甚至不喜歡跟人打交道。 ◎「情緒本質」正向的孩子,通常比較討人喜歡,但卻也可能是個「報喜不報憂」的小孩,所以適時的引導他們在遇到挫折或困難的時候,勇敢表達出來、不要壓抑是很重要的事。 ◎「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通常帶給父母較大的挫折感,面對這樣的小孩,我們要時常告訴自己並不是我們做得不夠好,小孩子也不是故意找碴,他只是天生這樣的氣質,千萬不要跟他嘔氣或硬碰硬,相反的,我們更應該以正面陽光的態度來面對他,讓他慢慢感受到樂觀、開朗所帶來的好處,千萬別讓他們有機會鑽牛角尖。 七、專注力或堅持度(高或低) 「專注力」是指在不受到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孩子對一項活動能持續進行的程度。「堅持度」則是當孩子受到外界干擾時,能不受到影響且持續進行活動、不間斷的程度。 ◎「專注力與堅持度高」的孩子,如果是發揮在課業上面,往往是成績十分優異的小孩;但若用在電玩或電視上面,就是常常對父母的話「有聽沒有到」的孩子,這類的孩子,凡事事先建立好「遊戲規則」是很重要的,否則要中斷他的活動勢必比較費力或發生衝突。 ◎「專注力與堅持度低」的孩子,這類的孩子需要將複雜或較花時間的活動,切割成小部分來完成,中間可以讓他稍作休息,並且要不時的從旁鼓勵,否則很容易一遇到阻礙或困難就放棄了。 八、注意力分散度(高或低) 「注意力分散度」是指孩子是不是很容易被周圍外在環境刺激所吸引,例如聲音、光線、人...。與「堅持度」不同的是,有些小孩可能很容易分心,但也能很快回到他手上正在進行的工作。 ◎「注意力分散度高」的小孩,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必須時常提醒。為他們準備一個較安靜、不受干擾的環境相對比較重要。 ◎「注意力分散度低」的小孩,可以在吵雜的環境中仍然不受影響地進行自己手邊的活動,但也可能對外在的環境太過「不知不覺」,或將父母的話真得當成了「耳邊風」,但是他是真的「沒聽進去」,而不是「聽不進去」。 九、敏感度(強或弱) 「敏感度」是指外界的刺激才能讓小孩做出反應的強度。例如聲音、光線、溫度、氣味、影像...等。 ◎「敏感度高」的小孩,對外界一點風吹草動便有反應,通常這類小孩在嬰兒時期會比較愛哭或比較難睡著,這並不是父母照顧得不好,而是他天生的氣質就是這樣。這類小孩應該避免給他過度的刺激,有些小孩甚至對衣服的觸感也很敏感,所以大人需要好好了解自己的孩子對哪些方面比較敏感,才能給予小孩最好的保護或照顧。 ◎「敏感度低」的小孩,可能會錯失某些訊息,常被人形容「白目」的小孩通常屬於這類敏感度較差的小孩。但也因為他們的敏感度較差,所以當他們有所反應時,我們更應該加倍的重視、不可輕忽。
註1: 如果家長對觀察、瞭解孩子這方面有興趣的話,「威廉‧比爾‧蓋里 (William B.Carey) 博士」所著, 呂素美翻譯、新迪文化有限公司出版的「瞭解孩子的天生氣質」一書,裡面有非常詳細的介紹與許多實際的案例可供參考。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