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蜂蜜加肉桂的功效
2012/11/26 12:39:37瀏覽858|回應0|推薦25
蜂蜜加肉桂粉的神奇療效
Return to menu

蜂蜜和肉桂的混合物能治愈大多數疾病。 Ayurvedic 和 Yunani 醫學,一直都使用蜂蜜作為這幾個世紀以來,重要的醫學研究。 今日的科學家也接受蜂蜜可以治愈大多數疾病。 蜂蜜可用在各種疾病且沒有任何副作用。 今日的科學也指出,蜂蜜雖甜,但適當的劑量並不危害患有糖尿病的病患。一本加拿大著名的雜誌 "Weekly World News" 於 1995/1/17 曾發表,蜂蜜和肉桂可以治愈下列等疾病。

關節炎 微溫的水加入一匙蜂蜜及一小匙肉桂粉,在身體發癢的地方塗上並按摩。 大部份疼痛可在15分鐘內退去。 關節炎病患每天可飲一杯加入兩匙蜂蜜和一小匙肉桂粉的熱水。如果定期喝,慢性關節炎可被治癒。 哥本哈根大學近期做的研究發現,醫生利用蜂蜜加肉桂粉的混合物來治癒病人,但需在早餐前食用。一星期後,約200名病患試用此療法,73名病患疼痛在一個月內明顯減少。大部份的病患在試用此療法前,走路都不太方便,試用後,病患可走路且疼痛也減少了。

掉髮 那些受掉髮或者有禿頭之苦者,可在洗澡前用熱橄欖油,加一大匙蜂蜜及一匙肉桂粉在頭髮上停留約15分鐘後再洗頭。即使只停留五分鐘也很有效。

膀胱感染 喝一杯加有二大匙肉桂粉及一大匙蜂蜜的熱水,可殺死膀胱裡的細菌。

牙痛 在牙痛的地方,塗上一大匙肉桂粉及五大匙蜂蜜做成的糊狀物, 一天三次,直到牙齒不痛為止。

膽固醇 二大匙蜂蜜和三大匙肉桂粉加入16盎司的茶,給有膽固醇的病患喝,二個小時內可減少血液裡10%膽固醇。 一天三次可減少膽固醇含量。 從一本醫學雜誌裡得到的訊息:Medical Journal 表示,每日飯後食用純的蜂蜜可減少膽固醇。 .

感冒 感冒的人可連續三天食用,一大匙微熱蜂蜜加 1/4 匙肉桂粉。這個過程可治癒慢性咳嗽、感冒及清理靜脈竇。

不孕 Yunani 和 Ayurvedic 多年來一直使用蜂蜜加強男性的精液。如果陽萎的男性定期在睡前食用二大匙蜂蜜,他們的問題就可解決。 幾世紀以來,中國、日本及遠東地區,沒有懷孕及需加強子宮的婦女,都有食用肉桂粉。不能懷孕的婦女,可把半匙蜂蜜加入少量肉桂粉塗在牙床上,慢慢混著唾液吞入。在美國 Maryland 的一對夫婦,已經 14 年沒有孩子且已不抱任何希望。 當這對夫婦得知這訊息,兩人開始食用蜂蜜加肉桂粉,幾個月後,妻子懷孕且是雙胞胎。

腸胃不適 蜂蜜加肉桂粉,可治癒胃痛及胃潰瘍。 胃氣/腸氣:根據印度及日本所做的研究發現,食用蜂蜜加肉桂粉可以減少胃氣及胃痛 。

消化不良 飯前食用二大匙蜂蜜加肉桂粉,可減少胃酸且幫助食物的消化。

心臟病 早餐定期吃塗有蜂蜜和肉桂粉的麵包。 它可減少動脈的膽固醇且可避免心臟病發作。 對於過去曾有心臟病發作的病患,只要每天食用,就可避免再一次的心臟病發作。 定期遵守上述的步驟,可減輕呼吸困難的症狀且可加強心跳。在美國及加拿大,很多的療養院都有成功的例子發現,當病患的動靜脈阻塞時,蜂蜜和 肉桂粉可改善血液流動。

免疫系統 每日食用蜂蜜和肉桂粉,可加強免疫系統及防護細菌及病毒的侵害。科學家發現蜂蜜有大量的維生素和鐵。 連續食用蜂蜜,可加強白血球對抗細菌及病毒。

流行性感冒 西班牙科學家已證實,蜂蜜具有可殺死流行性感冒及預防感冒的天然要素。

老化 定期喝茶並加上蜂蜜和肉桂粉,可預防老化。 將 4 大匙蜂蜜加一大匙肉桂粉及三杯水煮沸。 每天喝3-4次,一次1/4杯,可保持皮膚光滑且預防老化。也可延長壽命,讓你更年輕﹗

青春痘 將三大匙蜂蜜加一大匙肉桂粉調成糊狀,睡前塗在青春痘處,隔天早上用溫水洗去,連續兩周,可消除青春痘。

皮膚感染 蜂蜜加肉桂粉可治癒溼疹、輪癬及其他皮膚感染。只要將蜂蜜加入肉桂粉,塗在感染處即可。

身體過重 每天早上空腹,在早餐前三十分鐘及睡前喝一杯用蜂蜜加肉桂粉煮的水。定期喝可以減重。 定期喝,即使吃高卡路里的食物,也不會讓身體堆積脂肪。

癌症 根據日本和澳洲近期的研究發現,胃癌和骨癌可利用此法治癒。癌症病患應食用三大匙蜂蜜加一大匙肉桂粉,一天三次,連續一個月,並持續進行腫瘤療程。

疲勞 近期的研究顯示,蜂蜜的含糖量對人體的幫助大於傷害。有食用蜂蜜和肉桂粉的老年人比較靈活。針對這題材已完成廣泛研究的 Dr. Milton 表示,當活力減少時,可每天刷牙後及午後三點左右喝一杯水加半匙蜂蜜及少量肉桂粉,一星期活力就會增加。

口臭 南美洲的人,每天都會將熱水加一大匙蜂蜜及肉桂粉來漱口,這樣可以讓口氣整天保持清新。

聽力喪失 每天食用蜂蜜加肉桂粉可恢復聽力。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34036&aid=707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