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04 09:13:12瀏覽125|回應0|推薦1 | |
胡敏的心頓時被不祥的預感揪得緊緊的。第二天,她和丈夫帶著兒子到當地人民醫院檢查,結果令人痛心:自閉症!親戚朋友得知消息後,紛紛勸胡敏:你只剩半條命,孩子的病又沒有希望治好,不如把孩子送到育幼院…
晚上,胡敏給最疼愛自己的奶奶打了個電話。清晨,她一頭扎進了城外冰冷的河水裡… 不知過了多久,胡敏醒來,已躺在自家的床上。原來郝義忠一直留意著她,她剛投河,郝義忠馬上跳進去救起了她。 「我做錯了什麼?老天要這樣懲罰我!」胡敏哭得撕心裂肺。郝義忠牽過兒子,大手抓著小手給胡敏擦眼淚。一遍一遍,胡敏苦澀的心被這隻小手揉得暖暖的:這是我的兒子呀! 痛定思痛,胡敏覺得自己所能做的就是與病魔抗爭,同時,只爭朝夕,給兒子漫長而注定艱難的人生造一根可以稍稍依靠的拐杖─這將是她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生命化做微光照進你的孤寂 死過一次的胡敏又活了過來,而心一旦認準了方向,便不再累。 為了節約開支,她省去了大部分藥物。此時,因為手術的影響和放化療的副作用,胡敏常年低燒、低血糖、低血壓,味蕾沒有任何感覺,只能憑著本能和意志吞嚥食物。生存對她來說異常辛苦,可既然選擇了守護兒子,無論如何都要咬牙堅持。 胡敏和丈夫開始帶著兒子四處治療。聽說自閉症孩子通常大腦前庭發育不好,而成都一個機構的「感統訓練」對促進大腦前庭發育非常有用後,胡敏向朋友借錢,帶著兒子過去學習,但訓練一次就要100元。 胡敏急中生智,買來一條圍巾,用來在器械上丈量長度,又通過自己的身高丈量高度。 胡敏和郝義忠拿著「偷來」的數據,在家裡為兒子製造訓練器材。買不到訓練平衡能力的轉桶,胡敏就找來碾米用的大漏斗,兒子坐在中間,自己反覆推送,讓漏斗載著兒子旋轉;買不起秋千,夫妻倆因地制宜,在餐廳裡裝上木橫梁,用兩根長繩索穿過橫梁做成秋千。 從郝執一4歲開始,胡敏每天下午都在家給他做這些訓練,然後教他刷牙、穿衣、洗臉等生活基本技能。 除了身體訓練,每天上午9點到11點,是雷打不動的文化課訓練時間。因為有自閉症的孩子對外界沒有反應,只得靠成千上萬次的重複來讓他記住。 為了增加郝執一的生活常識,胡敏買菜都把郝執一帶在身邊。看到白菜,她就告訴兒子:「郝執一,這是白菜。」郝執一就會重複。胡敏又大聲說道:「白菜又青又白,是吃的。」郝執一卻不願重複,當胡敏又強調一遍時,他不耐煩地打胡敏;被胡敏呵斥,他就把大拇指放進嘴裡狠狠地咬。胡敏連忙安慰他:「執一乖,不咬自己,咬媽媽!」郝執一鬆開自己的手指,把媽媽的手指咬得緊緊的,不一會兒就是一排血印。 比傷害自己更可怕的是,郝執一還打人。每次帶他外出,胡敏的精神都是十二分的緊張。雖然每每筋疲力盡到近乎虛脫,可讓郝執一走進人群是讓他走出自閉的必經途徑。 胡敏每天最幸福的時刻是在清早,當她因為病痛無法起床時,郝執一就來找媽媽,然後親親她的臉頰,奶聲奶氣地說:「小羊怎麼叫?咩咩…小牛怎麼叫?哞哞…」 這特殊的問候讓胡敏的心重新充滿了力量。 母愛不死不休 胡敏為兒子保駕護航的信念是如此強烈,2009年,她跨過了醫生所說的存活最長5年的期限。 在胡敏殫精竭慮的教導下,7歲時,郝執一終於能一筆一畫地寫出自己的名字,並且能聽從胡敏簡單的指令了。可在這時,另一個更大的問題擺在了胡敏面前:郝執一如何讀書? 在胡敏為郝執一進學校而苦惱的同時,胡敏疲憊的身體出現了新症狀:頭暈、耳鳴、眼睛無法正確對焦─原來,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大腦,壓迫了神經。她明白,為兒子出力的時日不多了。 從那之後,胡敏忍著病痛,一邊給郝執一教各種歌曲、給他看更多的光碟,一邊向教委求助,希望能給郝執一提供一個上學的機會。 胡敏的堅韌和執著感動了許多人,最終,眉山市的鄧廟小學同意接收郝執一,並且答應將校內的兩間宿舍給胡敏夫婦住,方便他們照顧郝執一。 2012年3月,胡敏帶著郝執一走進了教室─郝執一成為我國第一個進入普通學校讀書的自閉症患者。 上學伊始,郝執一在課堂上喜歡尖叫甚至推人,胡敏就搬一把椅子坐在兒子身後,手上拿著一根腰帶,每當郝執一想調皮時,胡敏就揚起手中的腰帶在他面前搖晃,郝執一只得乖乖地坐好。而為了鼓勵班上的孩子多與郝執一接觸,胡敏偷偷地給小朋友們買零食,以此來吸引孩子們走近郝執一。 慢慢地,郝執一終於能在教室安靜地坐上45分鐘,然後,中午自己從學校打飯回家來吃,吃完飯還會自己洗碗。而在鄧廟小學孩子們的心目中,郝執一也不再是個特殊的小孩兒,他們約他一起做遊戲,即使偶爾被郝執一控制不住情緒伸手打了,大家也不去計較。這種和睦的氛圍讓郝執一發怒、打人、自言自語等自閉症症狀有了很大的緩解。看著與小朋友一起嬉鬧的兒子,胡敏懸著的心終於慢慢放下了。 2012年6月1日,胡敏帶郝執一到成都動物園遊玩時,因體力不支暈倒在地。被送到醫院後,醫生告訴她,癌細胞在大腦生長,壓迫血管導致了昏迷…她可以選擇開顱手術進行治療。考慮到家裡的經濟狀況,胡敏拒絕了,僅開了一些抑制癌細胞生長的藥。因為虛弱,6月天,她得蓋3床棉被、一床毛毯,才能感覺到一點溫暖。 生命似乎在一點點流失,胡敏有不捨,卻不再似得病之初那樣絕望和悲傷。對於兒子,胡敏內心也會湧起感激: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激發出她生命的潛力,這種母子情緣雖然異常辛苦,但何嘗不美好?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