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Y COMIC】實施戒嚴的自由廣場,真諷刺
2007/05/19 18:53:55瀏覽731|回應4|推薦12

「廣場」管制  不開放「自由」行....四方來者請改道.............

旁門左道來更名,偷偷摸摸搞揭牌

大中至正乎????

台北市中正紀念堂昨天正式更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在大中至正門外廣場,藍綠陣營對峙。警方以大批警力隔開兩方。
記者游順然/攝影

中國時報 2007.05.23 
帝王陵寢的民主新衣
張登及

    邇來中正紀念堂改名台灣民主紀念館爭議不斷,近日又演變成中央與地方政府各挾局部民意,指揮轄下警察武裝,以法令為武器,短兵相接的攻防。筆者認為,衝突的起源是前屆內閣對中正紀念堂的帝王陵寢性質認識不足,以致改名處置失措。而台北市保護「古蹟」雖於法有據,但對該堂的性質也不甚了了;而後續的凱達格蘭大道加註為「反貪腐民主廣場」,則是效顰中央的鬥法邏輯,沒有建設性,徒增紛亂。

    糾紛還要從對中正紀念堂擬似帝陵的格局說起。

    首先,中正紀念堂之所以成為國內外觀光行程的一大特色,是因為它是台灣唯一的一座擬似中國帝王陵寢規格興建的建築。中國古代帝王陵寢建築,講究中軸線設計、入口與神路(中軸線通往饗殿的路)和左右宮廟殿宇的對稱。中正紀念堂中軸線前端就是「大中至正門」。五門六柱十三間的大牌樓,是帝王陵寢或京師宮殿獨佔性的政治符號,提醒來者應敬天尊君。即便南京中山陵之設計,也知道使用三門四柱「博愛坊」,以免「踰制」。中正紀念堂之規制,確實非同一般。

    再請看中正紀念堂「神路」兩側的國劇院與音樂廳。它們近似紫禁城太和殿的設計,又扮演著帝陵東西配殿的角色。中路後端主體部分,結合帝王祭天的天壇,和陵墓主體封土上的方城明樓兩種語彙,隱約是蔣前總統中正的紀念饗殿(古稱稜恩殿)。另一個帝陵隱喻的符號,是中正紀念堂四周的圍牆和角樓。此一類似帝陵的建物,宗法禮制之謹嚴,不輸明清兩朝帝王們的吉壤。

    正因此仿古的建築結構,除非將本堂、圍牆、大牌樓等主要皇陵符號拆除,該堂這一總體佈局,並非「改名」、「關門」、「遮牌」等枝節動作所能撼動。若將封建帝王規格的大牌樓寫上「民主廣場」,則好比中共將供奉滿清歷代皇考的太廟,改稱「勞動人民文化宮」,勞動人民何喜之有?只見當政者的權力傲慢而已。

    其實,台灣從未實行君主制度,卻難得有一神似帝陵的建築,其本身就具有極大的觀光、歷史教育價值。但恰是其內涵之豐富,卻正好不與「紀念民主」合榫。何況「紀念堂」一般是悼念死者或已經過去的事件,此以華文語境尤然。民主在台灣是現在進形式,不是完成式。冒大不諱予以「紀念」,實值商榷。

    此外,有關命名程序的爭議,言者已多。其關鍵是,光耀民主自應行不由徑,開中門、走正路,而非關門密議,突襲游擊。前屆閣議,法制程序遠未完備,民主銜牌竟成為全民猜謎,此豈是光耀民主之大道?如此唐突民主法治,設想他日若閣議廢除總統府組織法,另以院會繕就「總統室組織規程」,不待國會可否,即搶先於某處掛牌開張,可乎?

    中正紀念堂的民主意義,其實是提醒人們反省歷史上的君主制。要光耀民主,宜速覓新處,重新徵圖並經公民審議。前屆閣議唐突法制,為帝陵穿民主新衣,企圖樹立民主「新道統」,本是多此一舉,反倒使全民少了一個史鑑君王、遊戲創意、顛覆蔣公「舊道統」的空間

    不想台北市卻也跟著玩起了道統游擊戰、運動戰,凱道加註新名之舉,使善於選戰之士竊笑正中其下懷,為日後總統選舉又添了話題火藥,最大程度消耗支持者的腦汁和口水,再無餘力反省環評教改、農漁困境、勞工待遇、產業競爭力、第三黨創建與兩岸僵局。

    其實政院與北市的設想並非積不相容,例如修法改提「總統文物館」,賦予典展民主化前後台灣最高統治者文物職責,則一來可達威權符號轉型之目標,將嚴前總統、蔣經國前總統的文物,以及李前總統、陳總統等人推行本土化民主化之史蹟納入。甚至歷任日治時期總督、台灣民主國領導人、清領時期台灣諸巡撫知府、荷鄭時期治台將領文物,也可海納百川。

    例如對岸南京「總統府」地名不改,收納太平天國、兩江總督、民國總統等三文物館室,即是一個類似的加法邏輯。如此處置,既無損古蹟,又有助豐富台灣歷史風貌,則中正紀念堂堂匾與牌樓文字,仍可如同前清「太和殿」般保存。此一「進步、共生」的思維,值得政院、北市考慮。

    (作者為英國雪菲爾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

民主的凌遲

執政沒本事的政府,會把一樁改名秀演得這麼盛大,也就不稀奇了。

中正紀念堂非法改名「民主紀念館」,不過是在圃插個牌子,竟還出動總統揭牌;阿扁搶功搶到這種地步,真是「滿地撿政績」。始作俑者蘇貞昌已經下台,還要被迫陪阿扁「驗收」自己的罪孽,果然輸到脫褲。

更可笑的是,一個以「民主」為名的公共場所,卻必須全力封鎖防止人民進入,還煽動民眾對陣互罵;如此民主,果然是只堪「紀念」。

手中握有無限公權力,結果卻只能玩這種換牌改名的遊戲,民進黨真的愧對民主。第一,手段本身就違背民主;第二,目的也非為民主;第三,主其事者只能有八股的意識形態,有何民主內涵可言?

一個名字可剝九層皮,阿扁和民進黨同志之所以喜歡用這種一刀刀宰割的方式來「凌遲」人民,是變態的冷酷使然。除此之外,什麼民主或正名,都是假的。民主紀念館只不過是借「殼」上市,都能玩得如此興味盎然,館內要塞什麼東西,民進黨真在乎嗎?

若說中正紀念堂還飄著什麼威權幽靈,那也是被扁政府喚醒的吧!好端端一個市民公園,早因各種社運集結而有了民主靈氣;現在執政者為了掩飾無能,用粗暴違法手段來蹂躪這個公共空間,更霸道欺壓地方政府。這不是威權幽靈復甦是什麼?

兩個威權幽靈,一個只剩下空蕩蕩的皮囊,另一個仍以折磨人民為樂。民主也能拿來凌遲百姓,台灣人大概作夢也想不到吧!

【2007/05/20 聯合報】

揭牌致詞》陳總統:大中至正改自由廣場

總統陳水扁今天出席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揭牌典禮時表示,中正紀念堂今天正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是思想、空間、精神解嚴的落實和實踐。他還特別指出,門口「大中至正」牌樓是不對的,還是要正名為「自由廣場」,改幾個字,不會觸及古蹟問題。

中正紀念堂改名台灣民主紀念館,下午在大孝門(近台北市愛國東路側)舉行揭牌儀式,陳總統特別以介壽館正名為總統府的過程指出,介壽館是國定一級古蹟都能正名為總統府,中正紀念堂只是台北市級的暫定古蹟,為何不能正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

陳總統也特別肯定和感謝行政院長蘇貞昌在任內推動的正名措施,並且表示,要支持教育部長杜正勝繼續做對的事。

陳總統致詞結束,立即和蘇貞昌、杜正勝共同為「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揭牌,隨後一起進入館內參觀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主辦的「再見蔣總統─反共.民主.台灣路」特展。

規畫欠周詳 改名難服眾

拜讀昨日「粗糙更名,一切只為選舉」一文,受益良多。正如該文所言,民進黨政府常常把「依法行政」掛在嘴邊,但所做的卻不是如此,從核四到現在的中正紀念堂更名,有太多不尊重立法權的例子。

無論這次更名事件或其他事件,執政黨常有很多沒有周詳規畫,就去實施的事。這的確很難讓廣大人民信服。處理類似問題,宗教哲學家約翰‧希克曾說:「處事應考量是否全面地、系統、合理地作評估」。使徒保羅也說:「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

【2007/05/19 聯合報】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ykey&f_ART_ID=740539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ykey&f_ART_ID=734958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ykey&f_ART_ID=727750

去中正  定大至(文/MYKEY)

大中至正四個斗大字,出自於皇極經世:至大之謂【皇】,至中之謂【極】,至正之謂【經】,至變之謂【世】,大中至正應變無方之謂【道】。

萬物之大包涵天地之間,天地之間莫過於陰陽剛柔,天生動,地生靜,一動一靜相互交於萬物,萬物發生萬有的變化,必有一定的規則可循,所以動者陽生,到達極點則陰生,一陰一陽相交變化;靜之開始則柔生,極靜到了極點則剛生,一剛一柔相交則萬物平衡。

剛柔並濟,凡事不可太過或不及,太過則對任何事過於衝動,不及則是懦弱遇事畏縮,故而諸子皆曰奉行中庸之道;天由而道生,地由道而成,物由道而成形,人由道而行,這個道字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道之歸引至於自然法則,不為一切外物所迷惑,因為一切所有的現象,都在不停著交換更替,唯有正道是永恒不變。

皇極經世,大中至正,其間亦蘊藏四極易數,亦匡見治天下之商高定理(至道)。 

皇極經世,大中至正,其乃揭櫫定數易推治亂興衰之像(承道)。

是故,大中至正,去了「中正」,也不過徒留「大至」爾耳。

台灣政治運勢,也將僅止於方圓化外之「至大」格局爾耳。

嗟哉!

明儒王陽明「若論聖人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大中至正何錯?大中至正何罪?做人做事,正派,是最基本的要求。

【MY COMIC】歷史會記得扁什麼??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ykey&f_ART_ID=692243

( 時事評論政治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key&aid=970365
 引用者清單(1)  
2007/05/20 21:46 【不平則鳴】 猴子不知屁股紅

 回應文章

鄭嵐奇(MYKE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執政七年了,還是靠打死人撐日子
2007/05/20 21:30
執政七年了,還是靠打死人撐日子

今天是陳水扁擔任總統的七週年,而陳水扁要讓國人記得這一天的最大動作,是昨天強行為「中正紀念堂」改名揭牌。但中正紀念堂從此走進歷史,就一定意味「台灣民主紀念館」,可以一掃陳水扁執政的陰霾,讓國人忘記民進黨施政七年的「慘綠政績」嗎?

毫無疑問,這是兩碼事,不過也毫無疑問的是,陳水扁要把這兩件事攪和在一起,讓支持他的深綠「忘掉」或「不在乎」執政者還有所謂的政績問題。基本上,陳水扁是不斷對他的深綠鐵衛部隊,灌注「民主安非他命」,不斷催眠他的支持者,要他們相信只要正名了、去蔣了,一切都會更美好。

其實對走進兩廳院聽音樂、看表演的人,中正紀念堂改成台灣民主紀念館,差別在哪?對那些清晨去運動,白天去閒逛,夜裡去散步的民眾,有多少會認真抬頭看看「大中至正」的匾額?換言之,他們在意的是那股清幽與閒適吧。換了招牌,至多是爽了現在的執政者,及其支持者,與多數民眾何干?

然而換了招牌,就能讓每天進去悠閒度日的民眾,日子過得更好嗎?退休的族群,每月的退休金能夠不被日日高漲的民生必需品給稀釋嗎?進去聽音樂看表演的上班族,他們支付這些精神饗宴的鈔票,會不會越來越薄呢?就算那些散居各地的深綠群眾,不斷經歷改名很爽的刺激後,若突然有一天會問:「日子有過得比較好嗎?」這類問題時,陳水扁能給他們什麼樣的答案?

這才是阿扁搶在520前一天,硬為中正紀念堂改名揭牌的原因。他不要媒體去細數他的政績,因為越數越心虛。他要讓正名、去蔣,搶佔媒體焦點,好虛胖化他的權力形象。說得再赤裸些,他根本是靠「鞭屍古人」,來掩飾他無法向活著的台灣民眾交代政績的無能!

深綠群眾以為阿扁很勇嗎?錯了,阿扁一點都不勇。他不過是撒乾冰、玩魔術的高手,喊爽的人在一陣驚嘆後,將發現那僅僅是一套戲法罷了,什麼都沒改變。藍營幹嘛要跟陳水扁的正名、去蔣,亦步亦趨的鬥呢,就讓他放手改吧,當什麼「都叫台灣」,什麼「都叫民主」時,人民會覺悟到底在過怎樣的日子啊!

【2007/05/20 聯合晚報】



文武兩邊站, 可可疊羅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違法先亂紀
2007/05/20 11:09

台灣民主如何祭, 違法先亂紀
雞毛當令箭, 立院尚未議,
少數強姦民意.

招魂幡兒東西掛, 幽幽一片綠, 忠孝全拋棄.
演出不按約定走, 溝通當放屁.

還有那帶頭亂的阿扁,
將台灣一路亂到底.


鄭嵐奇(MYKE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民主不是用來紀念的
2007/05/20 07:57
中國時報 2007.05.20 
民主不是用來紀念的
洪浩唐

前一陣子網路上流傳著一個笑話:「據說草山行館被燒毀的那晚,許多國民黨的大老都夢到蔣介石對他們說:『X的!走了三十幾年,竟然沒人燒一棟像樣的行館給我!不過今天終於收到了,而且還是完完整整的草山行館!俺真是太高興了!』」

延續著上述笑話,當民進黨政府要把中正紀念堂改名掛牌為「台灣民主紀念館」時,如果蔣介石地下有知,應該也會十分「欣慰」吧?想不到從黨外時期一路為追求民主而「反蔣」的民進黨,竟然會把「蔣介石」與「民主」這兩個毫不相干的名詞擺放在一塊兒──這下子老蔣在天之靈,豈不「面子」(民主)、「裡子」(草山行館)都有了!

讓我們先來釐清一件事:大凡已經消失、走進歷史的人事物才會被人拿來作為紀念。難道台灣的「民主」已經被正式宣告走入歷史,而來到了需要被「紀念」的階段了嗎?如果不是,那麼「台灣民主紀念館」之名所謂何來?如果我們對於一個「虛構偉人」被莫名其妙地歌功頌德感到厭惡;那麼對於動輒將屬於全民的民主成就,一再被少數政客拿來向我們「邀功」,一定也會感到十分厭煩吧?

如果民進黨政府考量的是「轉型正義」的面向──作為一個被許多人民認為是獨裁者、壓迫者的卸任元首,政府當局當然不能繼續再以國家資源來「供養」這一切,而在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的前提下,其實「改名」可能算是相對經濟(例如拆除或改建)的方式了,只是就算要改名也不能如此「便宜行事」吧?

即使不改名,民主自由的社會自有它認知的演化或機制:早在上個世紀八○年代末的「學運世代」,當中正紀念堂被學生們稱作「中正廟」(騎著五十CC機車的「小蜜蜂」們,則拿著噴漆在雪白的牌樓噴上各種抗議標語)時,該建物的「神聖性」就已隨著民主浪潮的鋪天蓋地而逐漸消逝了;到了本世紀初的「網路世代」,當一張張在中正堂「裸體自拍」的照片廣泛地在網路流傳(並成為一種「流行文化」)時,它屬於歷史建物的「嚴肅性」(不管是一種誤解還是感懷)更是蕩然無存,還會對該建物跟「偉人」聯想在一起的,恐怕只剩下少數蔣家後人和國外觀光客了!

而就政客們的政治操作而言,作為一個議題,中正堂的正名與否的重點,其實並不在於它的「硬體」(圍牆、招牌)或「軟體」(名稱、內容),藍綠政客們所看重並準備收割的,則毋寧是敵我兩陣營的「反應」:民進黨希望看到的是,當國民黨作出各種抵抗時,它所呈現的正是一種擁抱獨裁者的封建心態;而國民黨則希望藉著抵抗的大動作,一則凸顯執政黨不努力拚經濟的「不務正業」,二則企圖凝聚泛藍「同仇敵愾」的向心力──至於該建築物的軟硬體本身所代表的文化意涵,在那些精於政治算計的政客們心目中,可以想見實屬「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虛空了!

「民主」除了作為一種政治制度外,更重要的它還是一種「活生生」的生活方式──至少它還沒遠離我們到需要到被「紀念」的地步吧?不論是在廣場上打拳跳土風舞的市民、簷廊下練街舞的青少年、抑或是坐在台階上依偎在一起的情侶們,他們可不見得對蔣介石有什麼深刻的懷念或仇恨,他們也不盡然對政治制度有什麼強烈的主張;然而,作為一種社會型態與生活方式,他們的怡然自得,不正是這個國家的「民主」的一種強而有力的說明嗎?(作者為自由作家)

鄭嵐奇(MYKE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民主更需大中至正
2007/05/20 07:46
中國時報 2007.05.20 
民主更需大中至正
中時小社論

中正紀念堂更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果不其然,藍的、綠的打成一團;最倒楣的是執勤員警,兩路人馬都要保護;兩路人馬都要防堵。改名揭牌儀式結束,陳水扁總統以降,黨政要員們呼嘯而去,員警還得留在現場戒備,為的就是一塊法律位階不明、插在花圃裡金屬招牌。

中正紀念堂不是不能改名,但前提是這個依法設置的機關,改名同樣得依法定程序。諷刺的是,「台灣民主紀念館」這個名號,完全未經法定、遑論民主程序。

扁政府以為阿Q式地掛起了布幔;遮住中正紀念堂招牌;關起了大門,把蔣介石銅像封在門內;就是改名成功、就是讓威權強人走下神壇。卻忘了,中正紀念堂的整修是有期限的,鷹架上的布幔即使沒被破壞,六月下旬就要撤下。不論是中正堂或者民主館,那扇大門總不能從此掛上鐵鎖封起來。

陳水扁不但要改堂名,中正紀念堂大門前的「大中至正」他也要改掉。「大中至正」語出明儒王陽明「若論聖人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大中至正何錯?大中至正何罪?做人做事,正派,是最基本的要求。

很遺憾,「大中至正」卻似乎是扁政府最大的弱點,這個政府充滿權謀與選舉利害考量,從頭到尾就是做不到一貫,既無法治觀念,又何來民主素養?難怪他無法容忍這四個字,這麼刺眼的掛在「台灣民主紀念館」大門口,每天提醒他:民主,更需要大中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