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新閣揆的記者會,陳水扁總統卻藉機發表長篇大論施政演說,不僅文不對題,也題不對人。陳水扁這番「未跛腳宣言」,仔細品味,其實更像他的「補破網告白」。
這場記者會主客錯置的演出,就像扁政府七年來頭重腳輕、本末顛倒的施政,完全是文勝於質。華麗的詞藻,掩不住內容的空洞;急轉彎的政策氣球,看不出推動的誠意;溫情的呼喚,嗅不出和解的真心。相反的,陳水扁的五點政策提示,倒更像驗證民進黨執政失敗的檢測劑。
同樣的,陳水扁介紹張俊雄的措詞,也過度溢美到顯不真實的地步。明明是創下經濟負成長及最高失業率的閣揆,陳水扁卻誇稱他「永遠開創亮麗的成績」;明明當年因施政不力遭撤換,卻說成「在每個關鍵時刻不曾缺席」;在海基會董事長任內的兩年幾乎一事無成,卻說要「借重他豐富的兩岸知識和閱歷」。這些,陳水扁是言不由衷,對張俊雄則倍顯諷刺。
這次內閣改組,基本上是因應謝長廷初選的意外大勝而發;因此,無論陳水扁擺出多沈穩的「朕仍當家」姿態,已遮不住他被形勢推著走的窘迫。讓張俊雄回鍋,表面上是對謝長廷的配合和妥協;但邱義仁的隨後押陣,卻是在保持對謝的監管和制衡,避免謝長廷脫逸他的路線和掌控。
簡言之,陳水扁要對謝長廷保持一種「恩威並施」的兩手策略:一方面幫謝輔選,以延續民進黨的執政;二方面操控謝的競選軸線,避免他悖離陳水扁的路線。形式上,要做到謝長廷的當選是陳水扁的「提拔」所致;實質上,要把長扁牢牢綁在一起,以防謝日後對扁背棄、割席甚至清算。
在這種情勢下,重起爐灶的張內閣,將是一個「形長實扁」的團隊,陳水扁會不惜行政資源幫謝長廷助選,但手上揮舞的鞭子也絕對不會留情。陳水扁這種「扁綁長」的戰略,對謝長廷的選情其實是一大威脅。因為,與陳水扁的距離越大,謝長廷的自主品牌愈容易建立,也愈容易爭取到中間選民;反之,扁長被綁在一起,謝長廷受到的拖累愈多,勝算就愈受影響。機巧的謝長廷,能從中計算出自己的最佳趨避規律嗎?
值得玩味的是,陳水扁昨天拋出「九局半」的說法,已形同承認自己執政接近尾聲已落居敗勢,端賴最後半局攻勢扭轉乾坤。的確,球是圓的,不到最後一刻,賽局勝負都難斷言。但是,若真有死裡求生的意志,他應該派出優秀的強打,拚戰技取分,而不該再叫板凳球員來濫竽充數。這是陳水扁袖裡乾坤已亂?或者他依然只有大話連篇?
當陳水扁說出希望張揆早日協商「大陸觀光客來台」、「貨運包機直航」乃至「奧運聖火來台」事宜時,相信許多民眾又被勾起美好的憧憬;但稍一回神,人們能不憶起他多年來對兩岸翻雲覆雨的操作嗎?就算張俊雄真如陳水扁形容的那麼熟悉兩岸事務,他在海基會兩年交出的白卷,要記在誰的帳上?他在海基會推不動的事,何以換到閣揆任上就行得通?
民進黨有人說張俊雄重出江湖是為了「救火」,如果這個形容準確的話,扁政府的作風,不就像「自己放火給自己救嗎」?為了黨內初選,可以不顧人民渴望拒絕聖火來台;為了下一場選舉,又說可以考慮聖火來台。包括陳水扁新包裝的「三中政策」,七年來執政黨為了拚選舉在「中南部」應許建了多少機場、園區和蚊子館,如今竟還敢拿區域平衡當賣點;陳水扁拚經濟拚到大鎖國,弄到中小企業關門、中下階級困頓,如今竟還誇稱要照顧弱勢,難道不自覺錯亂?
已經到了九局下,陳水扁卻只能用政治宣言來挽回頹勢,就算張俊雄表演得再賣力,謝長廷恐怕也不會相信這招會奏效吧!當張內閣變成「扁綁長」的平台,這「兩人三腳」連走得平順都有困難,又奢談什麼照顧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