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Y COMIC】 Debit(借)歐晉德、Credit(貸)馬英九?
2007/01/15 04:13:18瀏覽2583|回應2|推薦22

噴歐副、防叮咬??

牽拖扯爛汙.....是殷琪的解套模式?!!

操作成王又曾模式???

連帶責任保證.......!!!

利用Debit、Credit 的政治意識轉嫁科目

會不會又移轉成為一筆政治糊塗帳?????

--------------------------------------------

【四格COMIC】為何搞飛機???

明明是地上跑的卻用了天上飛的投資經費   當然會這樣囉...............

周六起全價? 高鐵局:不是台高說了算

台灣高鐵公司聲稱廿日起將開始全額售票,交通部長蔡堆昨天表示,高鐵系統一定要改善,等社會大眾都能接受,才能實施全價。

高鐵局長龐家驊則說,交通部對高鐵公司的作為已有些構想方案,但此時不方便說出來。

高鐵問題不斷,蔡堆說,很多事件都在調查中,一定要確定改善、能被社會大眾接受,交通部才會允許高鐵全額售票。

龐家驊說,是否要允許高鐵在廿日開始全額售票,交通部尚未定調,試營運期間本就是交通部給予高鐵的督促改善期限;若高鐵公司堅持要在廿日全額售票,到時高鐵局只好一切公事公辦,必要時依鐵路法開罰。

龐家驊指出,高鐵局昨天已收到高鐵公司非正式的事故調查報告,今天才會收到正式報告,但「高鐵公司提出報告,不代表問題已經解決」,高鐵局還會研究到底是系統問題還是較單純的人員問題。

對於高鐵執行長歐晉德宣稱「無系統問題」,龐家驊說不是由歐晉德說了算,主管機關是交通部。

【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台灣高鐵執行長歐晉德昨天表示,原則上高鐵從一月廿日開始全額售票營運,這個計畫目前沒有改變;而且從今天起,旅客出站時車票會收回,可以加速旅客出站效率。

歐晉德指出,過去十幾天的試運轉和試營運,都沒有系統上的問題,重複訂位主要是購票系統第一天的問題,第二天就已改善,第三天就沒問題;但票已賣出,所以這個問題才一直延續,變成每天的困擾,乃至民眾按下緊急通話鈴,高鐵都已迅速排除問題,並會深刻檢討。

【2007/01/15 聯合報】

高鐵速成通車 交部須看緊

高鐵試營運期間狀況連連,高鐵公司往往淡化解釋是人員問題,若問題只是人員不熟練,高鐵為何無法多時間透過外國人才培養本國人才專業能力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錢」的因素,因為高鐵公司有嚴重的財務壓力,高層不得不壓縮試車時間,換取儘早通車以求營收與獲利。號誌與行車控制的整合雖然經過調整而與日本新幹線有所差異,欲達成完善的整合並非辦不到,也因為將早日通車的目標無限上綱,而被降低標準甚至是棄守。

因為高鐵公司速成心態,使得運輸事業BOT的風險項目一一浮現!高鐵公司執行長歐晉德曾說:「高鐵就像一個小嬰兒,是需要時間成長的。」這句話頗值得大家玩味,回顧過去數年,高鐵公司可否細心呵護,抑或是揠苗助長以謀求營收利益呢?

政府的心態必須即時調整,正視運輸事業BOT的風險項目,加以檢討與防範,揚棄一廂情願地當成萬靈丹使用的心態,否則未來BOT可能的後遺症將陸續浮現,屆時政府威信將隨之蕩然無存。更難堪的則是,政府引進BOT的美意也將因為政府本身監督不周而遭到扭曲,整體社會將因為政府的決策失當而付出代價。

政府高層並非不瞭解高鐵問題所在,呼籲政府虛心面對且回歸運輸專業,審慎把關所有的運輸事業BOT執行,包括ETC或是興建中的高雄捷運。

高鐵即將正式營運,是否可以確保營運品質、是否可以解決財務危機而讓大眾有信心,也是對交通部的挑戰與考驗。交通部應積極管理運輸事業BOT的風險項目,落實監督特許民間企業,法令若有不足,應即時修法符合需要,以確保高鐵公司可提供高品質服務與安全保證,保障民眾行的權利。

【2007/01/15 聯合報】

        

2007.01.15  中國時報
度德量力
中時小社論

台灣政治人物講出來的話,通常都不具備記憶與思考的價值。這回是個例外。  謝長廷說得好,也說得對。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這是災難的開始。這段引用孔夫子的話,一語道破台灣當前的危機

    德薄、知小、力小,不正是台灣政客普遍的特質?位尊、謀大、任重,正是這些政客的現狀,而且都可對號入座。更可怕的是,眼前的情況根本是德愈薄者位愈尊,知愈小者謀愈大,力愈小者任愈重。如此這般,國家社會豈會不亂?蒼生百姓豈會不苦?

    期待政治人物同時兼具道德、知識與識見、能力與責任感,或許太過苛求,古今中外都少有,只在烏托邦中得見。然而身為一個政治人物,尤其是到了一定層級的領袖或精英,竟然德、知、力三者皆缺,卻也十分罕見。偏偏台灣「得天獨厚」,政壇簡直像是個「汙」托邦。

    謝長廷告訴凱達格蘭學校學員,做任何事情都要度德量力。這話說得對極了。

    但是,當今政壇的層峰、天王們,他們的德禁得起度?力禁得起量?如果他們還有點道德的恥感,一連串的貪腐醜聞怎會發生?東窗事發又怎敢謊話連篇顛倒是非?又怎會相互掩護企圖隱匿?倘若他們還有些能力,力霸案怎會搞得人財兩失且黑幕重重?幾個重大公共建設怎會紕漏連連?人民怎會走投無路到必須燒炭投河懸樑?

    德薄竟然位尊,知小卻想謀大,力小已經任重,這是台灣政治現實的寫照。可怕是,同樣這批人,還在想盡方法不擇手段企圖主導以及爭奪二○○八年之後的台灣政治領導權。那才是台灣未來更大的災難。


2007.01.15  中國時報

「公司治理」,那「國家治理」呢?
南方朔

如果我們不健忘,當對二○○一年底起,由於「恩隆案」而引發的一系列美國企業醜聞,仍然記憶猶新。這些醜聞都非個案,而是政商勾串,企業造假,會計公司協同舞弊,政府的調控機構如證管會,能源調控委員會,國內稅務局等功能不彰等所有弊端的累積,它成了勾引出企業界貪婪意志的大黑洞。當時美國曾做過調查,有三分之一公司都程度不等的涉及各種舞弊。

    因此,美國當今最主要的政經評論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克魯曼(Paul Krugman)遂在他的結集著作《大揭露:裙帶資本主義真相》裡指出,美國的這些弊案醜聞,其實並非單純的「公司治理」的問題,更重要的毋寧是「國家治理」。「公司治理」只能存在於有效率,有能力的「國家治理」前提之下,如果政商勾結,政客為不法企業家護航,政府所有的調控機構都在金錢權力下低頭,弊案又怎麼可能遏制?以美國為例,聯邦政府提高投資者對公司提出詐欺訴訟的門檻,讓公司經理人可以為所欲為,聯邦政府對金融投資機構、會計公司、稅務稽查等方面紛紛棄權,其實才是弊案發生的主因。

    而今天發生在台灣的「力霸亞太企業集團」弊案,它的重要性即相當於台灣的「恩隆案」。當人們在指控王氏家族藉著種種假造交易,高估資產擔保品,偽造會計帳冊,以影子公司詐貸,還有靠著內線交易等方式而掏空公司,欺瞞存款戶及投資者時,我們也不能不體認到王家在「公司治理」上出了問題,它所反映的其實是「國家治理」上的失敗。在這個台灣整體經濟看淡的時刻,如果不能在「國家治理」上改絃易轍,又有誰知道不會有其他企業的弊案跟著出現?當代西方學者看到政府失責下企業弊案叢生,已日益強調「新的政府調控論」(New Dirigiste),這倒可做為台灣領受教訓後反思的第一步。如果不能在「國家治理」上提高能力與專業效率,而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地在短線上製造政府彷彿有所作為的形象─如主張修正銀行法第四十八條,公布呆帳大戶,則只會治絲益棼,不可能有實效。

    對台灣經濟體質有理解的,都當知道台灣的經濟發展,乃是以「國家資本主義體系」為它的出發點,因而從早期的經營權特許,重要企業的扶植,政府的重大採購,都莫不處處皆可見到政治的身影,這種政治主導產業發展的角色。其實也就是廣義的「政商勾串」的一種形式,只是在從前,由於政府技術官僚有能而且尚稱清廉,這種「政商勾串」遂可走往良性的方向。不過,我們也必須注意到,自從台灣解嚴,進而加速自由化,最後到政權輪替這十餘年間,台灣原本應該轉型到更自由、更非政治化,也更有專業紀律和效率的階段,但這樣的轉型在台灣卻顯然並未完全成功,反而是原本還有正面意義的「政商勾串」,幾乎徹底的走到了反面。惡形惡狀的官商勾結,政府調控體系的完全失責,遂成了近年來台灣高層企業的一種文化。

    而「力霸亞太企業集團」的由盛而衰,卒至搞到用盡非法手段來維繫它已無法維繫的企業帝國,所印證的其實也就是這個台灣轉型失敗的階段。最近,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吉哈.羅蘭(Gerard Roland)對前共黨國家的經濟轉型做了深刻的系統化研究,他即指出「經濟轉型」乃是一組複雜且需政治長期支持的過程,否則即難免失控倒退。台灣的轉型並不像前共黨國家那麼困難,但台灣卻轉型不成功,關鍵仍在於台灣政治品質的低劣,而王氏家族遂能利用轉型的失敗而長袖善舞,最後淪落到今天這種下場。

    由「力霸亞太企業集團」的發展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它乃是在解嚴後藉著這個轉型時刻而快速擴張的。王又曾擅於結交權貴層峰。從李登輝陳水扁,以及子弟進軍立法院,而企業集團也因而一路擴張到參與金融、保險及媒體電信。台灣經濟轉型的未能成功,反而給了他坐大的機會,當然也為它的失敗種下了惡因。

    因此,當我們在探討「力霸亞太企業集團」的弊案時,真正該注意的乃是近十餘年來台灣經濟轉型失敗所造成的「國家治理」能力的衰退,我們不妨回顧一下:

    在這十餘年的時間裡,台灣的「政商勾結」從劉泰英時代開始,其實一直走在惡化的方向上。政商間的利益輸,非法的政治採購比比皆是。及至政權輪替,政治的官箴更加惡化,企圖藉著政商掛勾而建造效忠集團的作法,充分顯露在所謂的「金改」上。說得嚴重一點,它甚至已成了一個龐大的共犯結構。在這樣的結構下,「權貴犯罪」又怎麼可能不一一出現呢?而又有誰知道還有那些權貴犯罪尚未引爆?

    而就是這十餘年裡,也是台灣的財經調控部門被泛政治化的階段,理應調控財經活動的,都淪為「等待關愛眼神」的政治官僚。尤其是最近六年多,閣揆已五度換人,財經首長六換,金管首長不到三年卻三換。當技術官僚三日京兆,管控部門形同癱瘓,又怎麼可能會有「國家治理」?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宣稱「我們都被騙了」,這乃是「力霸亞太企業集團」弊案爆發迄今,最反諷的談話,因為就在這那話裡,金管部門的無能已得到充分印證。當台灣的財經金管部門對如此弊案皆盲無所知且一再研判錯誤,台灣又怎麼談得上「國家治理」?

    美國由「恩隆案」所引發的一系列弊案,顯示出「公司治理」必須以「國家治理」為前提。而台灣的恩隆案─即「力霸亞太企業集團」則問題更嚴重了。它不但暴露出過去十餘年來台灣政商勾串的惡化與日趨嚴重,更顯露出整個台灣在「國家治理」上的癱瘓無能。而要追究根源,我們則不得不將解嚴迄今整個歷史及體制轉型失敗的問題推到檯面上。如果我們不去重視這些問題,更大的「公司治理」出問題,恐怕將難以避免

金管會究責 力霸會計師將重罰

力霸與嘉食化財務惡化,金管會追究簽證會計師責任,祭出證交法第37條,會計師簽證疏失可處警告、停辦兩年簽證、最重可撤銷簽證核准,並擬移送會計師的刑事責任給檢調參酌。

立院民進黨團昨(15)日也要求金管會「擴大打擊面」,對做假帳的會計師「狠狠地打」。立委江昭儀說,金管會不能只查力霸或東森的公司承辦人員,相關涉案的會計師都應「抓去關到死」。金管會允諾從重處分涉嫌隱匿資訊、財報不實的會計師。且會進一步評估是否限制出境或凍結財產。

力霸與嘉食化是由廣信益群會計師事務所負責簽證。廣信益群曾多次被證期局處分,並有多位會計師被處罰、甚至遭停業的紀錄。

金管會已主動調閱會計師工作底稿,發現力霸與嘉食化負債比率近年來逐步增加,去年9月底均已達85%以上。這兩家的財報卻僅揭露2006年8月向24家債權銀行申請展延還款期限,各債權銀行未完成簽報。

金管會認為,會計師未評估債權銀行是否同意對力霸與嘉食化展延,也沒有評估此事對這兩家公司的重要性,與常態顯然不符;會計師並未在核閱意見中,特別詳述或出具適當核閱報告,已經涉有重大疏失,懷疑是替力霸護航。

證交法第37條規定,會計師簽證疏失可處警告、停辦兩年簽證、最重可撤銷簽證核准。會計師法第40條則規定,處分通知後,會計師可在20日內提出書面答辯或陳述。此外,會計師涉及的刑事責任,也將一併送檢調調查。

廣信益群會計師事務所是一家在台北市、台中市都有據點的中型事務所,曾有被懲戒的紀錄,過去為對蓮精鍾商業專科的簽證不實,被證期局處分,多位會計師被處以停業。

力霸、嘉食化的簽證會計師,分別是53年次的單思達與45年次的郝麗麗。郝麗麗因處理中纖的財報簽證,目前被證期局調查中,但尚未移送懲戒;單思達過去則沒有被懲戒的紀錄。

【2007/01/16 經濟日報】

( 時事評論政治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key&aid=654459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數學很差的歐晉德
2007/01/21 16:25
這是個人一直感到好奇的部分?!明知高鐵問題多多,歐晉德什麼時後被安排去當個什麼執行長?!太奇怪啦?!這個位子不能接也接不得,為了這個位子賠上歐晉德多年在政壇的公正剛毅的形象太不值啦~!沒人告訴過他嗎?!

丁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漫畫真是一針見血
2007/01/16 12:55

心有戚戚

高鐵最好別出大事

一出大事

以民進黨的邏輯

歐晉德剛好可以拿來當替罪鬼

喏~~~會出事,都是馬團隊搞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