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Y COMIC】營私轉公債
2007/01/08 12:35:37瀏覽991|回應4|推薦22

拿公債搞包養????天底下竟有這等荒唐事????

私募公司債無法管 王令麟修的法

力霸集團風暴不斷蔓延,針對民國90到93年期間,密集發行65.7億元公司債,其中有29.2億元塞給亞太固網,外界將箭靶延燒到證期局,對此,副局長李啟賢替證期局感到「冤枉」。李啟賢表示,民國90年王令麟擔任立委時期,借立委之便,特別修改了公司法第248條第二項,也就是公司債私募不受「獲利能力」限制,且僅需要向主管機關「報備」,也就是說私募公司債發行沒有主管機關可言,沒有審查機關,也就無法可管,目前僅能由銀行局來規範放款的條件及對象等。

李啟賢表示,證期局並非外界所說的「放任」集團不法,反倒是對該集團作法頗為「震怒」,當初公司法修法,王令麟就利用職務之便將公司債私募方法「簡化」,不讓行政機關有「裁決」的空間,雖國外私募公司債也是採取「事後報備」,但因國內「民情不同」,就會造成有心人士故意利用需要錢的投資公司來「威脅利誘」。而觀察這次力霸旗下垃圾公司債的「報備資料」,都是中華商銀信託部當信託人,藉由中華商銀以放款來要脅對象買旗下的公司債。

李啟賢強調,證期局不是刻意「逃避責任」,僅能提醒投資人在買賣私募公司債時,必須對主體的安全性有相當了解,至於證交法第43條之6對公開發行私募有價證券有相當規範,也特別列應注意事項,來行使行政約束,但未來也將研究修改公司法248條第二項的「王令麟條款」,且建議銀行局、保險局對放款條件等嚴加規範,希望將投資人損失降到最低。

【2007/01/16 聯合晚報】

2007.01.16        中國時報三巨頭的芭樂票

中時小社論

中華銀行出事,施俊吉、何志欽、彭淮南,聯名在報紙上登廣告﹕「中華銀行已由政府接管,成為政府的銀行,各種存款,金額不論大小,由國庫全額擔保」。

看到沒有?白紙黑字,三巨頭聯名貼了公告,中華銀行已經「成為政府的銀行」。不曉得,這廣告台詞,是由哪位天才擬定?由哪位天才核定?竟然陷三巨頭於空頭支票之不義。 

    接管中華銀行,只是取得經營權,至於所有權,也就是股權,還在王又曾家族手上。除非,辦了法律手續,由政府「概括承受」,像台北十信與彰化四信併入合庫、東港信合社併入台銀,這些出事金融機構,才能算是「政府的銀行」。

    其他,像是七十二年亞信出事,中國商銀進駐代管。後來,管理完畢,又把亞信歸還給鄭周敏。這顯示,進駐代管並非取得所有權。還有,中興銀行出事,也是進駐接管,接管了多少年,也沒把中興銀行變成「政府的銀行」。

    政府只是取得中華銀行經營權,中華銀行還不是政府的銀行。但是,三巨頭白紙黑字,硬說中華銀行已經是「政府的銀行」,所以,就產生了以下問題﹕一、中華銀行員工,全成了公務人員,要是領不到薪水,去找三巨頭要。二、中華商銀要是繳不出各種稅款,也找三巨頭去要。三、中華商銀發售的各種債券、基金,也全成了公債,由三巨頭保證支付。

    建議剩下的兩巨頭,趕緊絞盡腦汁,想點詭辯矯辭,補補「已成為政府銀行」這天大的漏洞。

 

    

    看到沒有?白紙黑字,三巨頭聯名貼了公告,中華銀行已經「成為政府的銀行」。不曉得,這廣告台詞,是由哪位天才擬定?由哪位天才核定?竟然陷三巨頭於空頭支票之不義。

    接管中華銀行,只是取得經營權,至於所有權,也就是股權,還在王又曾家族手上。除非,辦了法律手續,由政府「概括承受」,像台北十信與彰化四信併入合庫、東港信合社併入台銀,這些出事金融機構,才能算是「政府的銀行」。

    其他,像是七十二年亞信出事,中國商銀進駐代管。後來,管理完畢,又把亞信歸還給鄭周敏。這顯示,進駐代管並非取得所有權。還有,中興銀行出事,也是進駐接管,接管了多少年,也沒把中興銀行變成「政府的銀行」。

    政府只是取得中華銀行經營權,中華銀行還不是政府的銀行。但是,三巨頭白紙黑字,硬說中華銀行已經是「政府的銀行」,所以,就產生了以下問題﹕一、中華銀行員工,全成了公務人員,要是領不到薪水,去找三巨頭要。二、中華商銀要是繳不出各種稅款,也找三巨頭去要。三、中華商銀發售的各種債券基金,也全成了公債,由三巨頭保證支付。

    建議剩下的兩巨頭,趕緊絞盡腦汁,想點詭辯矯辭,補補「已成為政府銀行」這天大的漏洞。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ykey&f_ART_ID=606237

【MY COMIC】台灣‧晚景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ykey&f_ART_ID=604373

【MY COMIC】招待所內的政治黑話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mykey&f_ART_ID=636722

是誰,讓紅頂商人繼續囂張!

王又曾跑到大陸,東森集團與力霸集團早已切割乾淨,中華商銀被提領一空,「掏空資產,債留台灣,全民埋單」的答案,清楚浮現。耐人尋味的是,中華商銀副總王令僑為了平撫外界質疑,保證自己會負責,不會出走成為「辜仲諒第二」。然而,力霸集團公司重整看似虛晃一招,債留台灣卻是難以辯解的事實了。

不想成為「辜仲諒第二」,看來在王令僑眼中,「辜仲諒」這名字已成為「新經濟犯」的代名詞了。不過有趣的是,從辜仲諒到王又曾,這一少一老,其家族與事業都跨越藍綠,穿梭政黨輪替,而依然炙手可熱的紅頂商人。過去,民進黨痛批國民黨統治時代,護航不法企業,製造許多重大經濟犯,掏空台灣,而今呢,當年嗆聲的民進黨,不得不尷尬面對自己執政下爆發的新經濟犯罪!

綠委砲聲隆隆,要金管會主委、財政部長下台,認為他們監督不周。這兩位財金主管,當然責無旁貸,必須扛責任。可是,試著想想,當總統陳水扁樂於讓企業家攀附,第一家庭變成企業家朝聖的殿堂時,難道主管部會的首長們,就能完全主導政策嗎?他們即使下台,但紅頂商人絡繹不絕於「權力園」的根源若不除,豈非「斷箭療傷」自欺欺人嗎?

民進黨確實很厲害,發生這檔事,臉不紅氣不喘,由綠委把責任推給部會首長,財金主管聯袂刊登廣告,一則可向人民展示,民進黨沒規避執政責任,另則大大方方把納稅義務人當冤大頭,美其名保障存款戶,再留下一筆國庫呆帳,三則重提一次金改成績,把二次金改至今陷入的困境,通通給掩蓋掉。說「民進黨厲害」,是因為它雖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卻絕對有「轉移問題」的危機自救能力。

民眾不妨回想一下,是誰讓辜仲諒坐大?是誰匆促推出二次金改,給了財團拉攏第一家庭的空間?是誰讓紅頂商人把進入總統府、第一家庭官邸,當成可以「驕其同業」的憑藉?台開案判決法官以「權貴犯罪」,點出特權當道的關鍵,而權貴之所以能犯罪或會犯罪,不正因權貴與紅頂商人之間存在一種「願打願捱」的關係,致使法治形同一張壁紙,只是好看?

【2007/01/09 聯合晚報】

力霸旗下友聯產險 疑假交易挪10億

檢調單位追查力霸集團的四大弊案,決定與金管會聯手調查,調查發現,力霸旗下友聯產險疑似與力霸集團利用土地低買高賣「假交易」,挪用友聯資產近十億元,而力華票券也疑似利用相同手法,將公司資金匯給數十家紙上公司,涉嫌掏空、背信。

調查局核心人士透露,金管會去年十月中旬,就將中國力霸、嘉食化等公司疑似被掏空的查核報告,移送北機組偵辦,北機組認為力霸集團部分資金往來有許多疑點,十月下旬成立專案小組進行蒐證,並私下清查資金紀錄。

雖然檢調早就立案調查力霸集團弊案,但力霸集團創辦人王又曾及妻子王金世英仍舊在中國力霸、嘉新食化宣布重整後隔天就出國,許多調查員不解,專案小組為何不在去年調查期間,就將相關人士限制出境,而是等到王又曾出境後,才做出境管處分。

台北地檢署與調查局北機組人員,昨天特別到金管會舉行專案會議,會議中決定優先偵辦中國力霸、嘉食化內線交易案,而中華銀行超貸雖也列為優先偵辦案件,但因掌握事證較薄弱,將先執行搜索後偵辦。

據了解,由於中國力霸、嘉食化內線交易事證明確,檢調昨天已向證交所調閱監視報告,並鎖定多名力霸大股東與市場派獲利人士進行調查;而檢調今天上午也將召開第二次專案會議,研究後續的偵辦計畫。

檢調昨天針對力霸四大弊案進行分工,檢察官盧筱筠負責偵辦中華商銀超貸案給友聯與力華案、吳秋瑩偵辦友聯產險掏空、張書華偵辦中國力霸、嘉食化內線交易、黃立維則負責力華票券。

檢調也發現,力霸集團自多年前,就陸續利用土地低買高賣方式與友聯進行假交易,掏空友聯資金近十億元,已將王又曾的二房也就是董事長陳佩芳、總經理王事展列為調查對象。

另外,力霸集團的關係人用不實的擔保品、支票去向力華票券借貸幾十幾筆,挪用力華的資金,導致力華票券幾乎變成空殼公司。

檢調認為,力霸集團是有計畫性的掏空公司資產

【2007/01/09 聯合報】

2007.01.08  中國時報
拯救財團 政府別雞婆!
陳志卿/新竹市(社會服務)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這成語的另一個衍生意思是:小老百姓出了紕漏必須自作自受,欠卡債走投無路只好燒炭;而富商巨賈掏空企業闖了大禍卻有政府幫他擦屁股,自個兒仍可逍遙海外。

    私立學校校董掏空校產,教育部在「保護師生權益」的考量下出手接管,於是本來名不見經傳的三四流技術學院,搖身一變成為國立大學,招生排行榜反而大幅提升甚至超過原來辦學績效不錯的私校,因禍得福。如此違反社會公義的現象已有數起前例了。而今財團銀行受關係企業牽連爆發擠兌的財務危機,政府還是得出手搶救,於是官股進入成了公營企業。政府慷納稅人之慨幫助財團,手上抱了一大堆經營不善問題叢叢的爛企業。

    與之對照的是,東森集團負責人強調,東森與出現危機的力霸絕非母子企業關係,因此「親情歸親情」,但不論依法、依理,都不會挪移東森集團的資金,以支援力霸集團困境。此話說得無懈可擊。但是政府為什麼不能說,公歸公私歸私,政府依法、依理有何必要拿公家的錢去幫私人企業收拾爛攤子?換個角度觀察,從廣大民眾的認知來看,東森與力霸的企業形象曾經彼此重疊並相得益彰,大家對東森的信賴難道沒有部份源自對力霸的信心嗎?切割得如此乾淨令人佩服,卻也令人心寒。

重整浮濫 踐踏社會公義

力霸與嘉食化申請重整,在此之前已紓困兩次。所謂紓困與重整就是利用行政措施與法律手段,讓財務困難公司停止償債付息,以利企業有喘息機會,再重建更生。

一九九八至九九年台灣發生本土性金融風暴,卅餘財團、百餘家公司積欠金融機構債務四千六百億元要求紓困重整。至今只有東隆五金重整成功;中精機、國揚等,少數具有改善效果。

成功案例寥寥無幾

台灣的重整制度始於民國四十九年唐榮公司財務紓困,五十年來,重整成功的寥寥無幾。重整期間有將工廠租與他人,大股東賺取租金中飽私囊,如安峰朱家;也有些重整公司產品已喪失競爭力、或是技術、設備已落伍或人才流失;或有負責人早已包藏禍心,侵占掏空公司,甚至遠走海外。絕大多數公司重整多年,未見起色,卻任由重整繼續拖延一、二十年。台灣浮濫的紓困與重整制度踐踏了金融機構的權益、政府公權力,乃至社會公義。

力霸與嘉食化合計向金融機構借貸二百八十億元。司法與工業主管機構應先審核一下力霸、嘉食化的債務清償及營運改善計劃的可行性;並評估一下企業經營者之誠信及其產品競爭力與經營能力,否則又將重蹈重整制度之浮濫遺毒。

報表製造盈利假象

筆者因工作關係,曾分析過一九九九年力霸與嘉食化財務報表。顯示力霸、嘉食化早在九八年本業經營績效已十分不堪,卻罔顧誠信,以虛構的「資產處分利得」來粉飾財務報表,造成盈利的假象。

如九九年該集團旗下三家公司力霸、遠倉、嘉食化本業之營業虧損合計六點七二億元,但是加入處分資產利得後,則變為「稅前淨利」九點五八億元。

但查其資產交易對象多屬關係企業,如力霸九九年出售證券利得,有六點四五億元是將旗下友台公司股份出售給關係人申利、世湘、金東、冠東及德台等。

交易價格值得推敲

而且這些資產交易並無現金交割,多以「應收關係人款」掛帳。至於這類關係人之間的資產交易「價格」更值得推敲,如上述力霸公司出售之友台公司當時淨值每股約六元,獲利能力EPS為○點一二元,交易價格卻高達每股一百一十七元。

再分析九五年前三季財報:力霸淨損十點六億元,其中營業虧損七點八六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業外交易多是向十八家「關係企業」出售其他廿九家「關係企業股票」,總交易金額十八億元。惟交易價金仍約有十一億元帳列「其他應收票據—關係人」未結清。

同期間嘉食化淨損十四點四億元,營業虧損八點二一億元。業外交易也是向六家「關係企業」出售其他十八家「關係企業股票」,總交易金額十六億元,惟交易價金也約有九點八四億元未結清。

查明有無利益輸送

正如許多不良公司治理的公司一樣,力霸與嘉食化都有許多複雜的轉投資及關係人交易。力霸集團這種現象存續已久,證期會及證交所有無稽查過其中有無利益輸送給王氏家族?九十五年十二月力霸股票炒高時,家族成員有無內線交易金蟬脫殼?為何在去年力霸公司營運已困窘時,還斥資七千萬元向關係人買入亞太固網股票?亞太固網成立時募得資金六至八百億元,其中投資力霸二千五百萬股及嘉食化三千萬股,是否向王氏家族及其私人投資公司購買?亞太固網有無以其銀行存款作為擔保,讓力霸及嘉食化取得銀行貸款

司法及工業主管單位在審核重整申請時,應先澄清上述疑點,還給債權人及股東一個公道。

【2007/01/08 聯合報】

   

( 時事評論政治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key&aid=639004

 回應文章

鄭嵐奇(MYKE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當人民褓姆與暴徒混混交好勾搭,這社會能不亂嗎??
2007/01/09 11:08
2007.01.09  中國時報
無法無天
中時小社論


討債集團當街施暴,光天化日之下,先是亂棒砸汽車,接著橫拖豎拽,把債務人痛揍一頓。是什麼樣的銀行,在上游發包暴力,委託這樣的討債公司,殘害人權,傷害台灣形象?是什麼樣的執法單位,竟然與暴徒老三老四,勾搭交情?

很難想像,答案竟是領有合法執照的聯邦銀行,以及負責台中治安的台中市警察局。


地下錢莊慣於討債,但還是偷偷摸摸,搞些潑大糞、撒冥紙、塗油漆之類的下三流勾當。就算擄人勒贖,也是遮遮掩掩,不敢曝光。地上合法的聯邦銀行,手筆之恢弘闊綽,果然令地下錢莊汗顏。

看看其討債的手法,可是一點都不含糊!單刀直入,一棒見血,絕不三腳貓,絕不拖死狗,不討債則已,要討債,就光明正大,大白天把債務人打得頭破血流,打到抱頭鼠竄。

銀行發包暴力討債,已經夠爭議了,更諷刺的是,治安主管機關台中市警察局,以及金融主管機關行政院金管會,卻坐視這家銀行委託暴力討債集團,以暴力行為傷害債務人。台中市長胡志強、金管會主委施俊吉,對這種委託行為,應該給個說法。

銀行討債,竟然能把債務人打到無路可逃,這種事情在國際上傳揚出去,會被怎麼形容?暴力討債集團,固然應該逮捕法辦;討債集團背後的委託者所涉及的行政,甚至刑事責任,也該追究吧!

BB 咖啡。以淚封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羊毛岀在羊身上
2007/01/09 07:49

扁岀訪中美洲    王家父子跟   這麼有情有義? 

王家出事 金管會慢慢管  一管管了好幾年    就這麼有情有義? 

這麼好的事 都全給他們碰上 

羊毛岀在羊身上


AlexLe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針見血
2007/01/08 13:31
我覺得政治漫畫最引人的部份,是一張圖可以一針見血的道盡一切。
MYKEY作畫,深得個中三昧。

藍色修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又飽餐一頓!
2007/01/08 12:45

您的畫作是我的精神食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