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Y COMIC】莫為討好選票當乞丐,務要挺直腰桿作總統
2009/12/08 07:07:08瀏覽1591|回應8|推薦27

心魔不除  萬事不成........

心上無罣選票   駟下才有勇敢.............

現在咒怨你的   是  不知足的利得者

以後感念你的   是  恒知足的大眾生

「黨內道德改革」、「兩岸互信同和」、「社會公平正義」的路,一定要堅定的走下去。

馬總統應自問蒸發的一百萬票

三合一選舉挫敗,馬英九總統支持度跌至新低,他向媒體談到未來的政策檢討,被解讀其兩岸政策可能將出現「調整」。如果真是這樣,馬總統可能搞錯了方向。

這次選舉,國民黨雖只失一席,但大部分藍軍縣市差距拉近,綠軍縣市則差距擴大,顯示民意確實出現不滿中央施政的指標性變化。然而,若只是反射性把民意變化對應到綠營反對最力的兩岸政策,極可能作出錯誤解讀;一旦進退失據,結果將治絲益棼,不可收拾。

先問:馬總統讓誰失望了?是綠營支持者嗎?當然不是。深綠這塊,是馬英九執政後一直亟圖拉攏的對象,卻也是他根本無力撼動的地帶。真正對他感到失望的,是曾經支持他出任總統、卻對他的革新大業期待落空的中間選民和藍軍支持者。去年總統大選,馬英九在這次選舉的十七縣市得到三百零九萬票,得票率達六成一;這次地方選舉,藍軍在十七縣市只獲得兩百零九萬票,得票率僅四成八。一年半之間,整整蒸發掉一百萬票,這才是馬政府團隊應該設法挽救的民心。

馬總統曾心心念念要當一個「全民總統」,但台灣政治對立的現實,讓他心餘力絀。結果,他沒有改變綠色那塊鐵板,反而在自己的後院鬧起火災;全民總統沒有當成,反而自陷面面不討好的窘境,這才是他最該得到的教訓。這次選舉,有些藍軍支持者不願「含淚投票」,有些失望的中間選民則轉而投綠,希望給馬英九「一個教訓」;進退之間,藍營失掉了一百萬張選票,這是馬英九必須認清的真相。

民進黨把這次選舉定位為對馬英九的「不信任投票」,是為了拉高對決態勢,表面上看,似乎也達到了效果。但這次選舉在本質上仍只是一場地方選舉,而且是以農業縣市及離島為主的局部性地方選舉:十七個縣市雖占了台灣面積的七成,卻只占總人口數的四成,也許三成不到的經濟生產力。也就是說,人民的不滿是一個真實的問題,但若不剖析清楚其間的複雜變化,卻一味只在挫折中畏縮,只會使自己更加左支右絀。

馬英九魅力的退潮,其實去年即已開始,但馬政府對此一直無力妥善因應,終於引爆這場選舉反潮。主要原因,在馬政府的表現鬆散而缺乏決心,馬總統個人又過度拘泥小節,不時陷於空泛的道德主義而不自覺,導致國家大政進退不得。尤其總統府、軍方、國安部門狀況不斷,馬總統卻未能大刀闊斧整飭,不斷的事件加上謠諑,使人民懷疑其治國能力。這些,輿論皆曾一再提出警告和建議,馬政府一味開會檢討,卻拿不出具體改善行動。徒清廉不足以自行,徒形象不足以治國;馬總統這下應該明白了吧。

兩岸關係的改善,是一般民意認為執政黨做得最有成效的部分;但現在因為一次敗選,馬政府若即出現大經大緯的變動,豈不正要落人出爾反爾的口實?尤其ECFA,雖然或有局部衝擊,但中央執政者從台灣大局著眼,難道連該做的事都裹足不前了嗎?這次跑掉的一百萬票,如果馬政府把他們想成都是綠營「閉關鎖國」的支持者,那恐就大錯特錯了。

一場局部的地方選舉,卻能如此輕易困住總統,除反映民意的內蘊,也凸顯馬總統「可欺之以方」的特質。馬政府官員最大的問題之一,是缺乏為政策辯護的意志和勇氣,更缺乏溝通與說服的能力;因此在綠營的批評和抹黑下,留下了「積非成是」的印象,讓民眾感到政府的游移、荏弱、缺乏魄力。現在,馬政府如果不問青紅皂白地出現昏頭轉向的窘態,而不拿出魄力振作大局,那將愈發被認為軟弱和無能。馬英九確有深切反省的必要,但他若搞錯方向,將更進退維谷。

這次選舉,主要是小縣市的民意反映;明年的五都大選,馬總統要準備如何迎接更嚴峻的民意考驗?

遲疑   將至反撲  卻步  將至虛無..........

扭轉乾坤 不計毀譽    中道匡正 義無反顧     曰大勇氣

解讀聯合報民調/兩岸和解民所欲 何必變

聯合報民調顯示,造成這次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受挫的主因是:中央執政成績不佳、政策失當與對馬英九總統的不滿。在台灣,一場地方選舉的結果是由中央來「概括承受」,說起來也是「見怪不怪」,有其「現實」理由。

首先,台灣幅員狹小,中央與地方的界線相對模糊,管轄事務的範圍很不容易「一刀切」。因此,地方的權責經常被無限上綱到中央的層次。中央政府固然掌握資源分配和政令貫徹,但遇到地方政府彼此爭奪資源,或是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要釐清責任,讓政策面來論是非,恐怕有一定的難度。

其次,以這場選舉結果來檢驗馬英九總統的「滿意度」,恐怕也讓他有「不可承受之重」的感覺。馬英九一向以改革者自我期許,其改革的理想卻因台灣正值社會轉型,面臨艱困的考驗。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改革者的下場經常都是扮演「悲劇英雄」的角色。因為,「保守派」會為本身的既得利益進行反撲;「激進派」也會相信「造反有理」,故而抨擊改革的速度緩不濟急。在左右為難的情況下,馬英九的動輒得咎,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這次選舉結果顯示,台灣距離走向成熟的民主化目標,還有一段漫長的道路。在一般民主體制,正常的情況是:選民會依據政黨屬性和候選人提出的政見,投下手中神聖的票。但在這次激烈的選戰中,我們卻看不到「牛肉」在哪裡。所見之處仍是悲情意識作祟,賄選傳聞不斷,而地方派系纏鬥的陰影,更是久久揮之不去。

儘管如此,我們認為馬英九領導下的國民黨,仍應從選舉的「民意」當中吸取教訓。除了堅持理想外,也必須正視現實。現實的意義就如同評論家所說,應以「奇正相生」來實踐理想。套句對岸常說的老話,就是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國民黨必須以靈活的手段來面對未來一波又一波的選戰。其中包括:及早規劃合適的參選人才,調整選舉的謀略,以及積極展開泛藍內部的整合。至於政見的部分,我們認為「拚經濟」仍是國民黨手中一張有力的牌。國民黨應運用執政的優勢,落實各項振興經濟的方案,讓民眾真正感受到「有利可圖」。

最後,有人認為國民黨會因這次選舉受挫而改變大陸政策的進程。我們認為,這樣的判斷不符現實。實際上,如果「兩岸和解」如同多數民調結果顯示,也屬台灣的「民之所欲」,執政當局又有什麼理由任意加以改變?

解讀聯合報民調/領袖魄力 挽回不信任投票

事先沒有人會想到:一場選戰,竟然對國民黨與馬英九而言,出現兩年來最大的政治危機,還不限於聲望而已。

聯合報的民調,民眾認為國民黨選舉的失敗,須歸咎於三大主因:中央執政成績欠佳,政策失當,和對總統個人的不滿。最後這部分可稱為對馬英九個人的「不信任投票」。

前述三點印象是否正確,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但馬英九如想在二○一二年再度競選大位,必須重視這個警訊,思考如何才能改變這些錯誤的印象。

首先,馬總統應該把對他失望的藍營選民找回來。他當選後的許多作為,用意在做一個「全民的總統」。換句話說,馬蕭配雖然得到七百多萬票,還有五百多萬票是投給謝蘇配的。馬想把綠營選民,藉誠意與國家認同感,轉變成支持他的票。這番心意原本無可厚非。但事與願違,他不但沒拉到綠色選票,反而得罪了深藍選民,選票大批流失。

其次,從總統每日東奔西走,塞得滿檔的行程看來,難免使人誤以為他還在競選。其實自去年五月就職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年七個月。他實在沒有必要再每天下鄉,慰問受災民眾,或到小學去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

最後,他雖然追隨蔣經國這麼久,似乎沒學到蔣的治國之道。他是個「法律人」,謹守憲法分寸,對立法院的職權非常尊重,也從不干預司法,都是值得稱道的特質。但古人早就說過,徒法不足以自行。台灣在民主道路上走得跌跌撞撞,還有許多不上軌道的人與事。

人民期望於總統的,是能抓住重點,雷厲風行,展現更多的「領袖魄力」。至於其間分寸如何拿捏,就要看他的政治智慧了。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key&aid=3567854

 回應文章

鄭嵐奇(MYKE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要亂了方寸
2009/12/09 05:44
冷眼集/政策說理 不要亂了方寸

國民黨在縣市長敗選,直接衝擊的就是第四次江陳會,這個當口此消彼長,國民黨氣弱而民進黨氣盛,其效果是現在執政者做什麼都彷彿是錯的,而在野黨卻像講什麼都對,搞得江陳會現在也可能得開得危危顫顫。可是,在這種時候,需要的是鎮定,不是自亂陣腳。

然而,馬英九政府現在卻正是亂了方寸,好像一切施政作為,一切路線方向都不對頭了,包括兩岸政策,馬英九政府似乎自己都很疑惑,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夠?懷疑,是不是人民都在反對我呢?

結果,馬英九政府就決定,有關兩岸的協商都要先跟立法院報告了,既然各方批評我跟人民溝通不夠,我的回應就是,所有的東西都得先跟人民的代表就是立法委員們,好好交代。還有,他們要遊行抗議江陳會,那我就叫警察去勸商家,江陳會期間就別開門營業了。

它最直接的效應,並不是讓人民感覺政府開始重視民意了,而是:政府已經慌了。馬英九政府執政一年多,最足以驕人的,不就是兩岸關係嗎?如果這個政府在最自豪的政策上示弱,等於是完全否定了自己。

這樣匆促地決定要跟立法院報告,無非是想顯露馬政府的謙卑與重視民意,但這種做法跟調查十大民怨一般,只是做出一個「儀式」性的姿態,調查十大民怨並不是為解決民怨,相同的,跟立法院報告也並不意味政府尊重民意。

現在馬英九應該平心靜氣,去思索哪個環節不足,哪些細微處並未做到,以及自己所不曾展現的氣魄,是否讓人民失望,不必急就章。江陳會早已規劃多時,讓它按規矩過場走完即可,越多動作,不過是顯露越多的不安,良非善策。

【2009/12/08 聯合晚報】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色彩淡薄之過
2009/12/08 16:54

馬英九的最大問題是不能堅持"做對的事情",不如兩蔣時期,拜資訊發達所賜,一般民眾對馬英九的難為之處多有所體會,某些算是高層隱匿的明爭暗鬥、權益糾葛,普羅大眾也多能推知一二.

所謂民智開化便是如此,公開討論使得階層距離縮小,權利關鍵不再掌握於少數高層之手,在民主國度之內,決策無法欺瞞庶民任意恣行,這便是民主的價值之一.

馬英九生怕動輒得咎的不沾鍋姿態,招致評語,成了一個優柔寡斷、自信不足的領導人,主因出自他的決策非常曖昧,既想左右逢源同時得到最少的罵聲,使得自己的色彩淡薄,無法突顯他真正的個性和主張,致使他的存在感越趨淺淡,這是他真正的致命傷.

這次選舉結果的各方爭論,都各自採取利益為考量的基點發言,事實真相反被掩蓋,改革之途勢在必行,但開開會的效果絕對無法等同"改革成功",改革不是口號,地方舉才出了問題就該在舊勢力中安插新良才,以舊勢力牽引新秀為善才傳承鋪路,新血是多數競合之勢為地方注入新氣象,該有的改革風氣才能掀起,對地方的改革一直沒有方案,授予大旗的競選人員竟開起黑槍,這種改革誰相信?!自摑巴掌的事不要做呀~!

由地方紮根的改革開始,至黨中央的舉才制度,革除勢力山頭的陰影,如何以公平公正的方式,使良才不在"大老"的陰影壓抑下掙出頭角?如此才算是用心改革的一大關鍵,其他的黨紀、財政、文宣...如何再進行研討,可以次要為之,有輕重緩急的步驟,使庶民看到落實的舉才方案出來才是重點,有好人才,想法和點子也會出來,馬英九要先會"用人"才是當務之急.



任俠李之瑜(李麗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j6ul4
2009/12/08 13:25

小馬要有好的團隊來幫忙

有智慧反應快的當發言人,不能搞不清楚就瞎道歉

有智慧能執行的當政務官,該做就做,把目標說清楚講明白

有智慧能規劃的當政務首長,為台灣百年大計殫精竭慮

..........這裡說的智慧,不是向送七粒求來的奸巧

說實在的,也挺夢幻的,有這樣的人嗎

關鍵就是不要因為綠色選票而搖擺

不要因為2012的連任瞻前顧後..........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標題很精景
2009/12/08 12:14
台灣政客(包括馬英九, 郝龍斌, 胡志強)全都把精力放在形象, 名聲,
而不是老老實實去想, 人民需要什麼, 政府該改些什麼,
一些小成績就吹鑼打鼓, 一遇挫敗指責就拚命編理由卸責.

不過, 這種情況是藍綠政客"有志一同, 無分你我".
想想, 馬政府跟扁政府的方法有不同嗎?
連老李當年那些部長有事就立即鞠躬下台的擔當都沒有,
可老李那些也是明降暗升, 一個回頭又是前程似錦.
實事不見誰能幹, 面光巧舌個個行.

農天雨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心有同感
2009/12/08 09:39

我朋友任職台電,前幾天剛參加完抗議活動,抗議今年績效獎金縮水,大罵馬英九陳水扁都不敢作的事,他敢作,改天軍教人員開始繳稅,一定又有人出來罵,陳水扁都不敢作的事,馬英九真敢,要給你好看,看著一片罵馬運動,身為一辛辛苦苦工作的小老姓該作何感想呢?

任何改革都無法滿足任何一方,希望小馬能看到嵐奇兄的一番苦心,堅持作對得事情,我知道還有很多事在作,但不要因為這樣就退縮了,不要因為地方勢力反撲,就要忙著幫忙找位子給他們進內閣,看到你用江宜樺而不用縣市長,我知道你是對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期望台灣有朝一日能成為一個富有人文素養的科技文明新社會,能成為真正有品味、品格、品德的華人社會體,成為新華人文明運動的啟蒙者。

這是夢話嗎?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說的好
2009/12/08 09:33

說的好

句句命中要害

馬總統該向前看,

正確的事情,就放手去作

一天到晚因為三流政黨鬼扯而道歉

瞻前顧後,顧此失彼

反而讓支持他的人失望

永遠要記得行事的最高原則

七百萬人選你,是為了什麼??


cj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09/12/08 09:29

禽獸跟畜牲是一樣的啦!

都是似是人而非人.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綠畜生
2009/12/08 09:08
綠畜生很喜歡講些似是而非的廢話。

寧要貪污,不要無能?

事實是 2185 既貪污,又無能。無能不犯法,但是貪污犯法。如果無能也犯法,那麼今天 2185 的無能案會比貪污還多三倍。
高雄市是亞特蘭提斯大陸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