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澳大利亞 高考複習學生作主
2012/07/12 01:56:17瀏覽52|回應0|推薦0
一年的高考剛剛結束,高考之前的複習時間非常緊張,老師巴不得把課堂時間用夠用足,誰也不敢跨越雷池一步,更不敢隨意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

然而,在澳洲霍爾姆斯學院,教師就敢於跨出這一步,把複習時間交給學生,並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那是12年級(相當於我國高三年級)的英語演講訓練課。

演講之前,教師首先出示2000年至2010年的高考英語主觀題,然後向學生說明演講的過程要求:第一,15個學生分成5個組,每組從中選擇挑出任務一或任務二。

抽出任務一的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闡釋問題為主,抽出任務二的以比較異同、分析異同、闡釋特點或規律為主。

第二,圍繞發現的問題或異同,每組選派一個人進行演講,其他同學可以補充,演講要條理清楚、中心突出、簡明扼要、鮮明透徹。

第三,同學針對演講的內容提出問題,演講者要對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答辯,最後由教師給予歸結和評價。

第四,整個過程的言語交流只能用英語(可以媒體輔助),不能用其他語言;第五,準備時間半小時。

這時,我才恍然大悟。表面上說是英語演講訓練課,實際上是把英語備考複習課變成學生自主的「問題發現課」、「異同比較課」、「分析交流課」、「英語演講課」,並以英語演講和答辯貫穿其間。

各組一一抽好題目,各就各位。我觀察到,各組學生都不急於打開電腦,而是先討論思考,研究分析題目,或從中發現問題,或從中比較異同,並進行初步的分析和闡述。

同時,老師巡視其間,針對每組學生的疑問進行點撥,但也不忘提醒學生除了發現、比較、分析和闡述外,還要設想同學會從哪個角度、哪個層次、哪個方面提出問題。

大約10多分鐘過後,陸續有學生打開電腦。我問:「為什麼要用到電腦?」學生答:「查閱一下別人對該試題的看法、分析和評價,看看自己的認識、理解與他人相差有多遠,以幫助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分析和闡述」。

這時,老師緩緩巡視其間,口中不時地發出肯定和讚揚的聲音。在教師的肯定和讚揚下,學生們學得更有勁,也更有效率。

不足半個小時,有的小組已把發現的問題、比較的異同和要闡述的主要觀點系統地呈現在電腦上,陸續地向教師報告已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學習任務。

然後,第二階段的學習過程開始了。各組的學生代表一一上台演講。每組10分鐘,其中5分鐘演講、5分鐘答辯。

每個演講者都能恰到好處地發揮媒體的作用,輔助自己的演講,演講時也都能圍繞試題的特點,或提出問題,或比較異同,而且能做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演示得體,富有條理性和邏輯性。

補充者都能發現答辯者的缺陷,補充得恰到好處,從而有效地彌補了缺漏。提問者都能有的放矢,而且提的問題都很有針對性。

答辯時,演講者都能針對同學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有理有據。

更可貴的是,學生在演講和答辯中,既能闡明發現問題或異同的具體依據,又能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和策略。至於教師的歸結和點評,則是貫穿其間,雖了無痕跡,但入腦入心。

表面上是演講和答辯,實際上是通過演講和答辯,讓學生自己研究高考試題。

在研究高考試題的同時,提高發現問題、比較異同、分析問題、陳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觀點和立場,掌握解答高考試題的思路、方法和策略,真是一箭多雕,做法奇特而巧妙,切實而高效。

課後,我問中國來的留學生:「對此類課你們有什麼感受?」「最深的感受就是由我們自己研究高考試題,這樣理解得深、記憶得牢。」

「你看,我們的老師多輕鬆,就那麼點評幾下,那麼多的難題就解決了。」學生們說得不亦樂乎。

是啊,這2節課給我們的震撼不在課程本身,而在什麼是真正以人為本,什麼是真正以學生為主體,什麼是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表達、自主解決問題,什麼是教學的規律性、靈活性和有效性。課堂教學問題既是文化問題,更是思想和觀念問題。

有什麼樣的思想和觀念,就有什麼樣的課堂教學。因此,這2節課值得我們仔細玩味和深入反思。


台灣立報2012.7.8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9&aid=6618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