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21 23:50:31瀏覽132|回應0|推薦0 | |
文/白兆美 (本刊特約記者)
「12年國民基本教育(簡稱12年國教)」制度將於民國103年全面實施。 隨著教育當局頻頻舉辦說明會,相關的學生、家長、學校、補習班,甚至不動產業界的關心度暴增,而其中免試入學方式與學費全免措施最受矚目。 根據教育部規劃,未來每個學區(全國劃分為15個大範圍學區)至少提供75%的名額開放國中畢業生免試升高中,同時公私立高中職的學費將全免。 教育當局以平等、正義、特色、適性作為入學理念,還有藝術、體育、科學等特色招生班別,冀望大家都能就讀優質高中職。 然而對於已經歷教改九年一貫的混亂,正巧又有適用12年國教的家庭最為茫然,只怕又成為新一批白老鼠。 一旦各區免試入學,想必大家將集中於「明星學區」,所以超額時得依學生志願、就近入學、國中教育會考表現,以及採計校內健康體育、藝術人文、綜合活動領域的評量成績比序。 「擔憂免試降低競爭力」 在台北第一女中的校慶大典上與全校生一起表達「只要開放0%免試名額」訴求的吳同學對於免試入學持反對意見。 她認為,能進北一女的人應屬適應良好者,樂與擁有相同學習熱情的同儕互相切磋,彼此良性競爭。 學校課程並非以考試為導向設計,下課後同學們圍著老師問的幾乎都不是學測指考範圍,也就是大家都具有求知若渴的態度。 吳同學認為,若無良性競爭的磨練何來進步?升學壓力是必要的,有壓力就有動力且激發競爭力。 成功高中二年級的楊同學憂心地表示,免試入學恐怕會造成全體學習水準降低,對台灣未來競爭力造成負面影響。 一位畢業於永春高中的林同學則指出考試或免試各有優缺點,所以無法用對或錯兩極方式評斷。 但他認為以抽籤或居住地區決定就讀學校,較像是靠運氣或經濟環境,所以憑實力決定的考試起碼會更公平。 同樣重視升學的南韓,有鑑於升學競爭過熱、補習風氣嚴重影響正常的國中教學,且城鄉與各學校之間的差距過大。 首爾及釜山兩大城1974年即實施「高等學校平準化政策」(簡稱高校平準化),隔年大邱、光州、仁川等主要都市跟進。 之後陸續有大田、蔚山、水原、浦項、全州、濟州等主要區域的學校也實施了平準化。 但南韓推行的免試升學或特色學校甄試,與目前台灣要在2014年全面實施的12年國教不盡相同,其中最大的差距應屬「各區自主」。 亦即南韓可依各地方意願接受與否,所以目前包括首爾市全學區以及京畿道部分學區在內,共計有15個市、道的學區(大範圍學區)適用平準化。 「推行平準化 仍形成新明星學區」 值得注意的是,首爾市在實施平準化之前有五大公立及五大私立名門高中,平準化之後,原本的金字招牌公立明星學校京畿高中遷至首爾市江南區,隨後該地區豪宅林立,且形成補習街。 有25個行政區的首爾市是平準化政策中的一個學區(大範圍的學區,韓國稱之為「學群」)。 其中又依行政區劃分為11個學區(每兩至三個行政區劃為一個學區,首爾的各行政區皆屬自治區,區長需經民選投票產生)。 江南地區的各學校就是俗稱的「江南八學群(學區)」,該學區迅速演變成新興「明星學區」。 明星高中如同保證進入「SKY」(係指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類似台灣稱的「台清交」),因為名校,該區的住戶與不動產價格成為不折不扣的富與貴。 全首爾11個學區之中,劃在江南區與瑞草區的第八學群不動產租金漲幅也最高,不得不聯想到明星學校學區房價必漲。 採行或不採行高校平準化取決於各地方(學區)的共識。 而除了公私立高中職的平準化制度之外,尚有「特殊目的高等學校(簡稱特目高)」與「自立型私立高等學校示範學校(簡稱自立高,或自私高,2011年起轉型為「自律型私立高中」)」。 特目高以培育特殊領域的專業人才為教學重點,例如科學、外語、藝術、體育,以及國際高中等等,不同於普通高中,看似很像台灣的大安高工、復興美工、華岡藝校等高職教育。 最不同於台灣的是,南韓的特目高被視為是進入一流大學的跳板,而非僅止於技職教育。 自立高的最大特色是完全不受政府補助,以獨立的財務實施獨立的教學課程,因此也不受教育當局的政策影響。 但因學費高昂被稱為是貴族學校,許多進入自立高的學生,其目標多半為報考大學醫學等熱門校系。 「平準數十年 被批「向下平準化」」 實施高校平準化數十年以來,雖然仍有廢除政策的主張,以及助長補習風氣、普遍降低高校水準的批評聲浪,但這些問題點,並不能直指就是平準化惹的禍。 然而,說到平準化,最令人詬病且憂慮的就是「教育效果的低落」,也就是所謂「向下平準化」。 另外,在同班針對各區段的學生,要依其程度、適性編教程相當困難、人才發掘不易,再加上補習費與學業壓力雙雙加重、學校之間的差距仍然存在等等,都是平準化之後未能解決或新生的問題。 但這個制度陸續能維持近40年,必定有其優點,例如緩和學校或地方之間的隔閡與差別、不會埋沒弱勢家庭學生的潛力、紓緩升學壓力,並且努力發展全人教育、促成教育正常化。 根據教育科學技術部公布的資料顯示,平準化之後全國小六、國三、高一學生之中,未達基礎學力評量標準的比率下降。 但若以地區做比較,學力的兩極化現象明顯浮現,例如在高一生的評比中,首爾的低標生比光州高出三倍之多。 但學力優異生卻又幾乎集中在首爾市的江南、瑞草等新興明星學區,因此學區或學校間的差距基本上並未獲得改善,可是也沒有具體證據指向平準化造成學習能力降低。 目前就讀「自立高」首爾市養正高中的Sung Yoon Koh(高成允)表示贊同高校平準化,他說即便學校不是理想等級,相信任何學校都可能有優秀學生。 不過高成允也坦誠,平準化實施雖已久,卻因各校的學風與學生的學習熱誠不同,而會對各學校做出有形無形的比較,因此不認為平準化讓他的高中入學的壓力完全消失。 高成允就讀的學校是具100多年歷史的菁英男校。 「日本寬裕教育政策漸被放棄」 曾就讀首爾市瑞草區「自立高」世和高中,並一路就讀國立首爾大學及研究所的Kang Kyu Lee(李康奎)對於平準化制度給予肯定評價。 他認為人各有志,不應從小就抹煞了個人適性發展的潛能,也不應為了區隔優劣等級而讓學生們劃圈圈。 事實上,李康奎及周遭的朋友學業成就皆高,或許是因為本身資優特質,未曾為高中入學辛苦唸書,而國中時補過數學與升學無關。 李康奎說,對他而言,能去補習班就像是到學校以外的地方休閒,反而是一種樂趣。 學區就學、免試入學制度,在美英法的公立學校實施多年,日本早年實施過「寬裕教育(Yutori Kyoiku,亦有悠閒、寬鬆之意。 在該政策下就學者也被稱為缺乏壓力與競爭力的世代)」,但近年因國際學生評比結果大幅退步,東京等各地逐漸脫離寬裕教育政策。 國際評比名列前茅的芬蘭則不分居住地皆可申請學校,但超額則須以考試成績排序比入學。 12年國教還沒有全面上路,但求別像教改那般立意良善,卻讓國家未來主人翁成了實驗品;人各有志,不是每個人都希望成為跟大家一樣的人。 而國情亦有別,所以參考他國經驗的同時,應徹底診斷自己是否適合服用這一帖,免得適應不良造成長久的傷害。 全球中央2012.6月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