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教解放系列2:畸形評鑑氾濫 大學難自拔
2011/12/13 01:19:40瀏覽131|回應0|推薦0
1994年大學法修正公佈32條條文,同年「410」教改大遊行,為台灣教育改革揭開序幕。

此後,「大學評鑑」「廣設高中大學」「提升大學國際競爭力」「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等方案陸續推出。

然而,將近20年過去了,我們卻看到大學教授水深火熱、大學畢業生低薪就業,少子化而學校卻大量擴充,造成多數大學即將面臨無學生可召的窘境。高等教育未見提升,反而沉淪。

當年教改團體提出廣設高中大學,但因教育部經費有限,最後選擇以技職學校轉型升級為科技大學作為替代方案。

於是接著出現的現象是,大學畢業生人數暴增,卻沒有足夠的就業機會吸納這些人,反而造成另一波問題。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直言,當年推動廣設大學,卻沒有思考實際面,加上畢業生人數過多,壓低大學畢業生薪資,「薪資所得與教育投資成本不符」。

台灣的大學錄取率逼近100%,黃光國痛批,全世界只有台灣搞出這種怪現象:「正常的國家,平均1百萬人一所大學,台灣頂多需要23所大學。

而且一個國家適合進行研究的人才頂多5%,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念大學,但現在卻是把每個人都塞進大學裡。」

而大學數量擴充,教育部的經費卻沒有跟著呈相對的比例增加,因此每校所獲得的補助就相對被稀釋;另一方面法令上對於私校募款並不友善,導致私立大學自籌財源困難。

東吳大學物理系教授劉源俊便指出,企業捐款給私立大學,頂多只有50%的抵稅,但捐給公立大學,卻能100%抵稅,變相鼓勵企業捐錢給公立學校。

私立學校無法自給自足,只能伸手向教育部要錢,或提高學費。

教育部無法支應每個學校經營的成本,因此改以「競爭性」的補助計畫,讓每個學校經過申請、審核,以獲得補助。獎勵大學教學卓越、邁向頂尖大學等計畫也就順勢而生。

但審核各校資格必須有客觀指標,因此教育部選擇了以SCI、SSCI等資料庫中的期刊論文「數量」作為評定標準,審查各校的申請資格。

也開啟高等教育獨尊SCI、SSCI等資料庫量化標準的歪風。

政治大學法學院院長郭明政直指,第二期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中的申請資格,就包括了「進入高教評鑑中心最近1次公布之『台灣ESI論文統計結果』之排名。

亦即學校在最近11年之間全校發表之論文總被引次數進入世界排名前1%」。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是美國科學資料研究所,基於其SCI、SSCI資料庫所收錄的11萬5,000種學術期刊所建立的計量分析指標,分析其中的文章引用和被引用次數。

雖然ESI排名非必要條件,但也可看出教育部對於SCI、SSCI等資料庫的重視程度。

對於教育部偏好SCI、SSCI資料庫,郭明政解釋,因為這兩個資料庫是「營利」的資料庫,換言之他們在台灣有辦公室,進行推銷工作,遊說政府與學術界購買他們的資料庫。

「而我們的教育體制則被他們滲透了。台灣的官員沒見過世面,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其它更好的資料庫,以為這幾種資料庫最好,就拿它當指標」。

「這些資料庫中收錄的期刊論文品質不一,結果教育部拿它當客觀指標,逼得許多教授只能拚命生產一堆爛的期刊論文去投稿,以期能被收錄在裡面。」

郭明政感嘆,這種制度等於變相要求學術界沉淪。

另外,為了衝高資料庫中的收錄次數,許多研究生、博士生投稿時,將系上的老師全部掛名共同作者,讓每個老師都能「雨露均沾」,各增加一次點數,以便在評鑑時拿出來炫耀。

郭明政說,為了查詢學校內各系所老師期刊論文數量,師大曾經打算購買SCI、SSCI的資料庫,但經過計算後發現,購買資料庫得花100萬。

但每年恐怕只有100人會去使用,平均使用一次約一萬元,因此有人建議,不如由學校出計程車錢,讓想要使用的人坐計程車去有購買資料庫的台大總圖借用。

整個高教圈如同上演著一齣被評鑑制度絲線牽動著起舞的木偶戲,看似戲謔卻透著悲哀。

因為無法脫離教育部的經費支持,只得隨著教育部的遊戲規則擺動,郭明政感慨,「現在的高等教育政策,不要求知識分子對社會有貢獻,只要求大家對這幾個資料庫盡忠。」

促進投稿的風氣並沒有提升研究品質,結果壓榨老師們的教學與社會服務時間所換取的研究成果,其實早已跟大學的精神漸行漸遠。

【西方大學的起源】

西方自古代便有高等學校,但沒有固定課程、教職員工組織,且不授與學位;直到中古時期才出現具備現代大學雛型的高等教育機構。

大學剛出現時,是一種類似基爾特(guild)的聯合體,由師生共同組成,傳授科目主要是七藝(數學、幾何、天文、音樂、文法、修辭、邏輯)、法律、神學及醫學。

第一所大學是1088年創立於義大利的波隆那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是當時的法律研究重鎮。

波隆那大學成為歐洲南部大學的典範,校務運作以學生為首(決定師資的聘用、解雇與支付薪餉)、主要授與博士學位、學生修習學位主要是基於職業考量。

換句話說,波隆那大學的誕生符應於市場的需求。

第二所大學是1150年創立於法國的巴黎大學(University of Paris),主要以神學研究為主。

巴黎大學是歐洲北部大學的效法對象,學校運作以教師為主、多授與學士學位、學生攻讀學位的主要理由是留在學院任教。

相對於波隆那大學,巴黎大學較強調智能訓練,學生來此就讀的理由不是實踐的(practical),而是側重於思辨的(speculative)。

由於較少金錢的誘因,巴黎大學在知識的培育及影響力上,擁有較高的聲望。


【華人世界第一所大學】

中國第一所現代化大學,是創立於1895年的北洋大學,即現今的天津大學;第一間私立大學是1900年的東吳大學。

台灣是1928年的台北帝國大學,即目前的台灣大學;私立大學則是1954年在台復校的東吳大學。

台灣立報2011.12.12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ybook679&aid=59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