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12 00:38:55瀏覽86|回應0|推薦0 | |
前言
大學教育應該是引領潮流,培育人才,但今天在台灣,卻有「技職大學化、大學技職化」之譏,評鑑制度扭曲了大學辦學精神和發展方向,校長、教授和學生飽受折磨。 公私立大學資源分配不均,是阻礙大學教育正常發展的重要原因,政府將資源過度集中少數學校,扼殺了私立大學的發展空間。 高收入家庭子女多唸公立大學,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常唸私立大學,如果政府能採取類似「教育券」的學費補助政策,減輕學生唸私立大學的經濟負擔,何嘗不是美事一樁。 再者,少子化讓大學自然淘汰是消極作法,政府應扶植好的私立大學繼續辦學,才是正途。 目前的評鑑制度嚴重影響了大學自主,為了爭取政府的經費補助,大學失去了辦學特色,教育部門對校園的干預也益見嚴重,要期待大學教育更上一層樓,難上加難。 在總統大選首次電視辯論會中,只見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候選人暢談兩岸與民生經濟,卻未提出具體的高教政策與國家教育發展的願景,讓教育界人士十分失望。 蔡英文候選人甚至提出要增設公立大學,可見其對高教現況是如何隔膜。 在兩大黨提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中,也未見具教育背景的學者專家,如果政府中央部會和國會都不重視高教的前途,又如何保障國家整體的發展? 本報今天起推出「高教解放」專題報導,將探討下列5個主題,希望帶給讀者更寬廣的思考空間: 一、大學角色的定位,資源分配的檢討。 二、高教政策失衡,大學前途堪虞。 三、評鑑制度缺失,造成大學亂象。 四、社會變遷帶給大學的挑戰。 五、導正評鑑制度,規劃高教未來。 結語:還給大學自主辦學的空間。 【記者張舒涵專題報導】 長期以來基於資本主義和升學主義作祟,台灣高等教育往往要面對學生和家長的質問:「教我這些能不能賺錢?可不可以換飯吃?」 大學生應具備的思考、批判、關心社會的能力,被嚴重矮化。 政策方面,在大學數量擴充、高教經費卻有限的狀況,政府走向績效制度,大學精神和定位逐漸模糊,飽受教育界學者批評為「四不像大學」。 面臨種種亂象,大學存在目的值得反思。長期關心教育改革的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解釋,廣義而論,西歐國家的大學講求學術自由、高度自主性。 然而,東方國家的大學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被賦予較重的社會責任,應透過學術研究貢獻於社會。 「我們貢獻這所大學于宇宙之精神。」首投族國政觀察團團長、台大政治系學生陳乙棋從事學生權益相關活動。 他引述台大前校長傅斯年勉勵學生的話,認為大學被賦予關懷社會、針貶時事之責;但現前普遍大學生往往受限於社會主流價值觀,流於「不用管太多,把書讀好就好」的觀念。 陳乙棋觀察發現,7、8年級生缺乏世代價值觀,對於權利義務漠不關心,只在乎自己好不好。 他認為,社會關懷並不只是就讀人文社會科系學生的事,不論就讀理工、農業等相關科系,都可運用所學關懷社會各領域,他認為:「學習不應與社會脫節。」 大學定位逐漸市場取向,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夏曉鵑認為,目前大學教授內容是配合業界需求,將學生的就業出路當作學習指標。 她強調:「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也不隸屬於勞委會,這不是大學該走的路。」她認為,高中職畢業照樣具有就業能力,應區辨選擇就讀大學的原因。 好的大學教育,應該培養學生抽象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過,這些能力在大學卻被嚴重矮化。 受限於升學主義的窠臼,夏曉鵑發現,有些大學生對於老師沒給標準答案,會感到極度焦慮,是基於他們長期習慣別人「餵知識」,而無法自己「長知識」,也是大學生喪失獨立思考的原因。 周祝瑛以多年教學經驗發現,目前大學生最缺乏的素養就是創新與批判,礙於國、高中的教學模式,大學生只會「複述」,提不出自己的觀點,往往要花費很大力氣去調整。 部分大學老師又基於習慣領域的關係,延續國高、高中教學的模式,犧牲掉許多潛在的卓越人才。 目前高等教育被詬病為「職業訓練所」,政府或學校傾向培養大學生將4年所學直接套用於職場。夏曉鵑認為,這之間的連結關係是「虛假的」。 她強調,看似重要的技能,背後不是單一的技術,而是思考能力。 「問題在於技能的進步非常快速,大學若不重視培養學生具備思考、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批學生永遠追趕不上市場的變化速度而被淘汰,大學會長得越來越畸形!」 大學逐漸失去特色,與政策規劃環環相扣,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指出,由於教育部對高教發展缺乏明確的理念。 技職體系與一般大學定位沒有整體規劃,只要有立委或家長提出反應,教育政策朝令夕改。 賴鼎銘說,過去教育部不滿技職院校的師資,找來博士任教,導致技職專業技能降低,失去職校特色。 接著,教育部又認為一般大學應加強職業能力,將技術引入,導致高等教育鬧了一個天大的笑話:「技職大學化,大學技職化,演變成『四不像』。」 大學應該是引領潮流,而非被潮流所控制,但基於執政者注重績效,學生的就業率被指標化。 賴鼎銘認為,大學要創造出好的人才,來引領社會。「應該訓練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而非業界需要的人才;培養關心社會、具國際觀的公民,而非勞動大軍。」 台灣立報2011.12.11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