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11 12:40:23瀏覽433|回應0|推薦1 | |
【文/路仁教授】
在寒冬中,參觀梵谷「燃燒的靈魂」畫展,感受到絲絲溫暖。 在台北很少有機會,能看見這麼多熱情的臉孔,圍在藝術作品前,享受不同時空傳來的餘溫,讓心靈忽然發熱,也讓愛藝術的眼眸有些交融。 「為何那個時代,能誕生像梵谷、貝多芬、莫札特、莎式比亞這樣的藝術家?」在賞畫後,這個大問號陪著我坐捷運到淡水。 步出捷運站,我走入淡水的黑夜。海風撩著女孩髮梢,甜美歌聲如海潮音詠,呼喚遊客來聆聽,聽眾自然圍成一個圓,讓掌聲在圓裡蕩漾。 這裡沒有音樂廳的華麗舞台,但表演者與觀眾卻更親密,也因為沒離場管制,表演者得更緊抓觀眾眼神,呈現自己的美好,否則就得承受觀眾離去的背影。 於是我想起歐洲的文藝復興,也是起於相似場景。畫家在街頭作畫,遊客圍成一個圓;音樂家在室內拉小提琴,觀眾圍成一個圓;詩人在廣場吟唱詩歌,四周也圍繞著人。 圓,是生命火花的源頭,讓觀眾在親密交流中,滿足了美的渴望,也把滿足的情緒傳給圓心的表演者,激發更多創作欲望。 可惜隨著蒸汽機的發明,人不再慢活,而是坐車與飛機在趕路,漸漸異化為被安全帶綁住的機器人。隨著電視的發明,人更不再走出戶外,而待在家裡面對螢幕,漸漸變成操作遙控器的現代木乃伊。 堅持不做個木乃伊,我愛漫遊台灣小鎮,而最愛的是淡水。順著淡水老街的人潮,我走上重建街,想感受「不能說的。祕密」這齣電影裡,男女主角拾階而上這條前清古街的浪漫情景。 但我卻赫然從佈告中,知道這條名街即將拆除,改建為六號道路,假日的手工藝市集、音樂家的即興表演、甚至品頭論足古建築所形成的的圓,也將從古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急速而過的汽車。 帶著失望的心情,憑弔那些即將消失的氛圍,在走過一棟古建築時,卻看見了文化創意產業的宣傳海報,情緒之火已在心上燃燒。沒有圓哪來文化,沒有文化何來創意,沒有創意的產業只是代工業,談何文創產業呢? 台灣若真要推動文創產業,得先保護讓文化滋長的圓,因為若沒了圓,即使梵谷復活來台灣,努力燃燒靈魂,也無法將生命之火傳出去,最後只會燒焦自己,傳出一縷縷鬱悶的黑煙。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