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18 19:20:52瀏覽8649|回應1|推薦3 | |
生態博物館(Eco-museum)自1970年代初期被提出,至今已屆三十五年。三十餘年來,生態博物館的理念相繼被各國引用,但在全世界曾經有過的生態博物館曾達三百多座,然而現存不過百座[1]。由此可見,生態博物館在實際運作層面上仍有許多待突破的困難點。生態博物館主要是將人與環境和地域的觀念帶入博物館,此概念引發了上個世紀八○年代跨領域整合的新博物館學理念,這些理念在九○年代的台灣開始發酵。 在國內當前重視地方自主、強調社區總體營造的大環境氛圍及相關政策引導下,生態博物館在台灣具備發展契機,但要如何邁大步伐穩健前行,則須從政府重視、專家指導、居民參與這三個面向來觀察。 在政府重視方面,生態博物館的核心理念是反中央集權,強調由下而上的自發過程,但這並不表示生態博物館與政府無交集,反之,政府若能站在支持、關注的立場,持續重視此一議題,營造合適的發展環境、制定適切的政策,將使生態博物館每一步都踩在安全穩定的土地上,自然能避免跌跌撞撞地摸索出路。例如中國對其境內生態博物館的發展,明確訂定一指導方針—「六枝原則」,為中國的生態博物館擘劃出一個初步的藍圖。 在專家指導方面,生態博物館是一個演化型的定義,這表示它並沒有一個固定模式可依循仿造,在日本成功的例子移植到台灣未必也會成功。因此,擁有質量均精的生態博物館專家群,是發展生態博物館的基本條件之一。從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營運到永續發展,時時刻刻都要有學養專精、經驗豐富的專家可供諮詢。除了博物館學專家之外,由於生態博物館要保存的範疇遍及一個地域,地域上涵蓋人文風情、自然景觀、生活文化等各種學科專業,而地域內未必擁有具備歷史、民俗、地理、生物、藝術等各領域的專業人才,是以,外部專業力量的挹注確有其必要性。甚且,透過專家的指導,亦能帶動地域居民的成長。 最後是居民參與,所謂的生態博物館參與式的行動模式,將使文化發展權交回地域居民手中,而這文化發展權要能確實掌握在居民手中,則必須仰賴居民積極主動參與,地域意識的凝聚及認同感的提升,是生態博物館的終極目標之一。一個生態博物館應與當地居民密切結合,讓當地人事物等軟體做最適切的應用與發揮,而這種由地域匯聚而成的「自發性」及「參與度」,正足以提供博物館永續經營的基礎動力。 [1] <生態博物館艱難前行>,南京博物院:http://www.njmuseum.com:5000/zh/displaynews.asp?id=12724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