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4/02 03:53:51瀏覽1032|回應0|推薦53 | |
是「奴隸」?還是「奴才」? 摩星嶺 Jun 27, 2019 • 10 min read
立法會大會26日進行休會辯論期間,法律界議員郭榮鏗先生先後以「奴隸」及「奴才」指控建制派議員和梁美芬。主席梁君彥則裁定郭的言論具「冒犯性」及「侮辱性」,要求收回,但郭拒絕,郭終被趕出會議廳。
郭議員在隨後的記者見面會上解釋自己的中文不是太好,而英文裡面又沒有合適的詞彙來表達。我覺得應該為郭議員來解釋一下「奴隸」、「奴才」的語境及確切的涵義,以便郭議員及其他議員未來更好使用這類詞彙,畢竟香港盛產「奴才」,並且品種繁多,必須要把奴才的品種區分清楚,也便於公眾準確理解每一個奴才的品性。
「奴隸」、「奴才」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極具歷史與文化內涵的詞彙,雖然相差一個字,但卻 天壤之別。在這一點上,再次說明必須堅決反對在「撤回」與「暫緩」措辭上不認真的律政司司長鄭若驊。
中國的奴隸起源於夏商,也就是說差不多從有記載的歷史開始,中國就進入奴隸社會,雖然其後經歷有封建社會,但只是統治方式的改變,奴隸的實質並未有根本改變。鄒容在其「革命軍」中,有如此描述:
曰奴隸也,則既無自治之力,亦無獨立之心,舉凡飲食、男女、衣服、居處,莫不待命於主人,而天賦之人權,應享之幸福,亦莫不奉之主人之手。衣主人之衣,食主人之食,言主人之言,事主人之事,倚賴之外無思想,服從之外無性質,謅媚之外無笑語,奔走之外無事業,伺候之外無精神,呼之不敢不來,麾之不敢不去,命之生不敢不生,命之死不敢不死。得主人之一盼,博主人之一笑,如獲異寶,登天堂,誇耀於儕輩以為榮;及櫻主人之怒,則俯首屈膝,氣下股慄,至極其鞭撲踐踏,不敢有分毫抵忤之色,不敢生分毫憤奮之心,他人視為大恥辱,不能一刻忍受,而彼無怒色,無忤容,怡然安其本分,乃幾不復自知為人。而其人亦為國人所賤恥,別為異類,視為賤種,妻恥以為夫,父恥以為子,弟恥以為兄,嚴而逐之於平民之外,此固天下奴隸之公同性質,而天下之視奴隸者,即無不同此賤視者也。我中國人固擅奴隸之所長,父以教子,兄以勉弟,妻以諫夫,日日演其慣為奴隸之手段。嗚呼!人何幸而為奴隸哉!亦何不幸而為奴隸哉!
鄒容的描述非常詳實。而奴才則更多是一個精神的概念。奴隸基本處於社會最底層,而奴才卻可以從最底層一直到皇帝之下的所有層級。
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尊嚴、自由思考完全交給另一個人來主宰,他/她就成為了「奴才」。因此,鄒容在革命軍的上面的描述,基本上混合了奴隸與奴才的概念。因為奴隸一直存在於人類社會的發展之中,奴隸主要是屬於被剝奪了自由勞動的選擇權利,在現代文明社會中,奴隸已不合法。而奴才則是主動放棄了自己的自由思考及精神尊嚴的權利,奴才卻一直在繼續及演變。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