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2011/04/29 00:54:10瀏覽2837|回應19|推薦207

有天,一位年輕朋友在電話中對我描述人類如何殘忍宰殺動物的步驟,我不得不打斷他的話,我說:「別說了,我不想知道這些細節。」

他不知道,我從小到大就是沒辦法直視血肉傷口,別說影像畫面了,就連文字描述,我也不忍卒讀。

所以,這一塊成為我寫作的禁地,也是我永遠無法克服突破的心理和視覺障礙。


文革之後,大陸冒出了許多傷痕作家,他們以親身經歷過的傷痛來寫傷痛,那些還帶著溫度,血淋淋的描述,真是令人再三掩卷坐立難安。

余華被公認為最擅於經營小說中的暴力意象的作家之一。

余華的父親是外科醫生,他從小就在手術房外玩,當時的醫院很簡陋,手術房不設防,余華每天目睹那些血肉模糊的真實景象已成習慣;接下來是文革,看盡殘忍暴力血腥的鬥爭。在那樣的成長過程中,滋養余華寫作養分的竟是人性的扭曲和殘暴的行為。

早期,余華的長篇小說題材都是這些,他自己說:「當我坐在書桌前寫作時,在我筆下自然湧現出來的就是血腥和暴力。」

我不太敢讀他早期的作品,像《呼喊與細雨》,是透過一個孩子(也就是余華自己)童年的目光,凝視發生在他生活週遭的人事。他比起同年齡的孩子,提早真切的感受著人的死亡、分離、孤獨與冷酷現實。

最近,我讀了余華的新作《十個詞彙裡的中國》,這本書已被翻譯成十種文字在西方出版,唯獨中國大陸禁了這本書。

這本書也是談傷痛,不過,是另一種集體傷痛。余華揭開三十多年來中國被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樂觀情緒所掩飾的東西,探討如雜草叢生般湧現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

余華說:「我在本書寫下中國的疼痛之時,也寫下了自己的疼痛。因為中國的疼痛,也是我個人的疼痛。」

「我希望能夠將當代中國的滔滔不絕,縮寫到這十個簡單的詞彙之中;我希望自己跨越時空的敘述可以將理性的分析、感性的經驗和親切的故事融為一體;我希望自己的努力工作,可以在當代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紛亂複雜的社會裡,開闢出一條清晰的和非虛構的敘述之路。」

十個詞彙,串起了中國三十年來的社會現象,在千頭萬緒中替我們理出了脈絡。

人民

他們雖然手無寸鐵,可是堅定自信,他們認為自己的血肉之軀可以阻擋部隊和坦克。他們聚集在一起熱氣沸騰,彷彿每個人都是一支熊熊燃燒的火把。(天安門的群眾)

領袖

毛澤東死後,我感到今天的中國已經沒有國家領袖了,只有國家領導人。

閱讀

三十年的光陰過去之後,我們從一個沒有書籍的年代到了一個書籍氾濫過剩的年代。價值數百元的書籍被綑綁在一起,以十元一綑的賤價叫賣。

寫作

寫作就像是經歷一樣,如果一個人不去經歷什麼,那麼就不會瞭解自己的人生;同樣的道理,一個人不去寫作的話,就不會知道自己能夠寫出什麼。

魯迅

「魯迅」在中國的命運,從一個作家的命運到一個詞彙的命運,再從一個詞彙的命運回到一個作家的命運,其實也折射出中國的命運。中國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動盪,可以在「魯迅」裡一葉見秋。

差距

今天的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巨大差距的中國。我們彷彿行走在這樣的現實裡,一邊是燈紅酒綠,一邊是斷壁殘垣。或者說我們置身在一個奇怪的劇院裡,同一個舞台上,半邊正在演出喜劇,半邊正在演出悲劇。……這就是今天的中國,我們不僅生活在現實和歷史的巨大差距裡,也生活在夢想的巨大差距裡。

革命

什麼是革命?我過去記憶裡的答案在眾說紛紜。革命讓生活充滿了不可知,一個人的命運會在朝夕之間判若兩人,有的人瞬息裡飛黃騰達,有的人頃刻間跌落深淵。人和人之間的社會紐帶也在革命裡時連時斷,今天還是革命戰友,明天可能就是階級敵人。

草根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法制是一個逐漸健全起來的過程,一些法律和法規存在著不少漏洞,給予草根們大量的鑽洞機會。所以任何人間奇蹟,這些草根們都可以創造出來。

山寨

今日中國的社會生態可以說是光怪陸離,美好的和醜陋的、先進的和落後的、嚴肅的和放蕩的,常常存在於同一個事物之中。山寨現象就是如此,既顯示了社會的進步,也顯示了社會的倒退。

忽悠

忽悠一詞的迅速風靡起來,與山寨類似,同樣顯示了當代中國社會倫理道德的缺失和價值觀的混亂,也是中國社會最近三十年片面發展之後引發的後遺症之一,而且忽悠現象在其社會生活方面的廣泛性更甚於山寨現象。當忽悠大行其道之時,我們也就生活在一個不認真的社會裡,或者說生活在一個不講原則的社會裡。

從余華的十個詞彙衍生出來的中國現象,某些部分是否也讓你想起台灣的三十年?如果我要用十個詞彙來寫台灣,我會選擇哪十個詞彙?你呢?你又會選擇哪些詞彙?

 

余華

1960年出生,浙江海鹽人,曾經從事過五年牙醫,1984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小說《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呼喊與細雨》、《黃昏裡的男孩》、《世事如煙》、《我膽小如鼠》、《鮮血梅花》、《兄弟》,散文《我能否相信我自己》等。作品被翻譯成英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荷蘭文、日文、韓文等在國外出版。曾獲國內外多種文學獎,現定居北京。余華因《呼喊與細雨》榮獲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2004)。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ly0613&aid=5147162
 引用者清單(1)  
2011/04/29 08:44 【大樹的部落格~有些事是須要等待的】 「傷痛」是記憶中最深的刻痕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陳惠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令人停留的好文...
2011/04/30 11:32
令人停留的好文...
TERESAHUICHUN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4-30 22:16 回覆:
謝謝阿蕾欣賞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4-30 22:16 回覆:
謝謝阿蕾欣賞

安歐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歌頌毛澤東?
2011/04/30 06:50
歌頌毛澤東?悲哀的中國文人!


 

沙塵人間滌心垢.虛擬世界洗真情.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4-30 22:16 回覆:

其實余華並未歌頌毛澤東

書中他是以反諷方式寫毛澤東現象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余華本人很幽默冷靜﹐曾來哈佛我們的演講會﹗
2011/04/30 01:44
大家頗欣賞他的個性﹐與老3屆﹐相對而言﹐他寫文革應該顯嫩的﹐然而相反...
謝謝提出他作品分享﹗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4-30 22:14 回覆:

是啊

余華才四十出頭

卻經歷了中國最不堪的一段

他是個老靈魂了

他比我們尋常人多活了一輩子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每一個人的注解不同
2011/04/29 20:47

有誰能代表中國13億人口對中國的看法?沒有,13億人口起碼有千萬種看法。

有誰能代表台灣2千萬人口對台灣的看法?沒有,2千萬人口起碼有百萬種看法。

今晚我們看著英國王子的婚禮,看英國女王、皇室30年來經歷過多少風風雨雨,一切都熬過去,皇室呈現給大眾的是陽光、正派的王子的長成。

雖然查理感情上背叛了戴安娜,皇室沒有讓兩個王子在仇恨的情緒裏成長。憑著這一點,英國皇室就比政客高尚。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4-30 22:10 回覆:

妳說到英國皇室的風風雨雨

那跟文革浩劫不能相提並論

西方教育首重獨立自由

西方教養基礎就在尊重包容

因此感情的歸感情

不會有仇恨的牽連

我讀過許多不同作家寫文革

因此彙整出一個完整的論述

還原最接近史實的面貌

沒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經歷

每個人都可以代表自己發聲 


歐宗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活著
2011/04/29 20:43

改編為電影

亦十分成功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4-30 23:30 回覆:

電影我倒沒看

故事精采

電影應該就不差


兩坪牢房等馬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沒有軸心的震盪
2011/04/29 10:24

中國人多, 像一堆浮萍,  隨波飄蕩

無法像鐘擺,規律擺盪, 修正到平衡靜止穩定下來

鐘擺具有一根連臂, 那一支連臂, 就是"好的教育"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4-29 20:13 回覆:

你說得真好

就是缺少好的教育

人只能隨波逐流

中國的快速崛起

正應了但丁那句有名的詩句:箭中了目標,離了弦。


JKTsai 老鼠嫁女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何必框自己?
2011/04/29 09:48
一定要十個?加減不行?或用自己的format寫台灣吧!

期待中!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4-29 20:09 回覆:

這是個大題目

可是也許還用不到十個詞彙


大海(穿新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
2011/04/29 08:58
寫台灣?
如果想寫光明面, 妳可以寫: 誠品書店.
如果想寫腐爛面, 妳可以寫: 立法委員.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4-29 20:07 回覆:

關於台灣的美好與醜陋

該怎麼寫呢

據我所知

許多美好的事物

背後也都有黑暗面

至於醜陋的

倒是裡外一致


不能正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只能想到四個字
2011/04/29 07:07
[無所適從]

我覺得在兩岸的很多現狀(或許可稱之為怪現狀),都是基於一種很全面性的無所適從感。

西方的政治模式及經濟體制帶給了現代兩岸的中國人於封建體制下所見不到的寬闊視野及機會,而當現代的中國人在感到或新奇或興奮之餘,也不禁期待這些西方模式及體制可以實現個人(或集體)對於個人生活(或對社會,或對國家體制)的期待。

但在實踐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基於東西文化及歷史背景上的不同而生的挑戰,而基於解決挑戰所必須面臨的文化及歷史背景上的差異,除了某些既有文化,既有的模式及體制必須跟著一齊調整外,於是牽涉到到的層面太深太廣,也於是某些改變在目前是不可能,當然,也有某些改變是被刻意忽略陌視。

當然,一直未有所覺而盲從的也大有人在。
(隨時可刪)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4-29 19:58 回覆:

很少國家像中國大陸一樣

在短短三四十年之間

就在同一國度裡經歷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所謂的大躍進  一步到位

把變遷濃縮到一個很快速的時間裡

人們根本來不及咀嚼

就生吞了豪華大餐

當然他們都還沒學會餐桌禮儀呢

今天的中國極端不平衡

我想你在大陸更能深切體會吧

傅 孟麗(moly0613) 於 2011-04-29 19:58 回覆:

很少國家像中國大陸一樣

在短短三四十年之間

就在同一國度裡經歷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所謂的大躍進  一步到位

把變遷濃縮到一個很快速的時間裡

人們根本來不及咀嚼

就生吞了豪華大餐

當然他們都還沒學會餐桌禮儀呢

今天的中國極端不平衡

我想你在大陸更能深切體會吧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