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08 13:24:11瀏覽2904|回應19|推薦185 | |
現在的電影,一定要拍得這樣驚悚嗎? 我以為我會喜歡《黑天鵝》Black Swan,但是我不;因為它太猛烈驚悚了。如果要歸類,我會把它歸為「心靈極度驚悚片」。 不過它確實是部精采巨作,女主角娜塔莉波曼的驚人演出震攝我心。在觀看的過程中,我的心靈受到劇烈撞擊,不僅是心痛女主角妮娜內心從懦弱、掙扎演變到分裂、爆發、崩潰,還有那些既幻又真的皮肉撕裂,血肉中拔出的黑羽毛尖端的特寫,常令我掩面不敢正視,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隨著幻想與真實交錯的混亂現實影像,逼得人喘不過氣。 導演Darren Aronofsky刻意放大影像焦點,大量的多重鏡面投射反映,詭譎的化妝與電腦特效,令人分不清哪部分是魔幻?哪部分是真實? 隨著妮娜的巨大壓力、沈重呼吸、練舞的汗水、背上不明抓痕與她揮之不去的夢魘和幻覺,觀眾也跟著一起驚恐沈淪。 妮娜原本是個乖乖女,在一個單親家庭中長大,從小被母親嚴密地監控,施以最溫柔最強大的的壓力,母親也曾經是個芭蕾舞者,在二十八歲那年未婚懷孕生下妮娜,從此斷送了前程,因此把自己未竟的心願全部投注到女兒身上,塑造成妮娜從小立志當個完美的女兒和舞者。 原先的馴服,自制,生命井然有序。摧毀這一切秩序的是妮娜獲選為舞團中的天鵝皇后(首席舞者),舞團總監湯瑪士要求她必須同時分飾白、黑天鵝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一個純潔無瑕,天真無邪;一個邪惡放蕩,散發致命誘惑力。 湯瑪士原先只認定妮娜可以擔綱白天鵝角色,但是好強好勝要求完美不服輸的妮娜開始勇敢挑戰黑天鵝的角色。 乍看是探討白天鵝與黑天鵝兩種截然不同的舞步和人格,其實又沒那麼簡單。 湯瑪士不斷刺激她啟發她: 「所謂完美,不是只要求一切正確精準,有時候是要放手。」 「我在妳的舞步中只看見嚴謹正確,從沒見過感情流露。」 湯瑪士還以羞辱的口氣問與妮娜共舞的男舞者:「你會想上她嗎?絕不會!」 湯瑪士甚至在親自與妮娜練舞中,愛撫她、親吻她,設法挑起她原始的情慾,並要求她以同樣的方式挑逗他,妮娜辦不到,最後湯瑪士憤怒的丟給她一項家庭作業──練習自慰。(我還以為只有在國標舞中才需要這種情慾共伴呢!) 莉莉象徵了另一個具有威脅性的競爭對手,甚至是妮娜的另一個內在自我反射。莉莉就是妮娜懼怕被取代的對象,莉莉,像一枚炸彈引爆了妮娜的黑暗面,讓妮娜殺出了一條血淚斑斑的重生之路,沒有原我與超我的驚悚相逢,就不會有黑、白天鵝的同時呈現。 妮娜著魔時的黑暗性格,不安與焦慮交織成的精神分裂人格,雙重人格的激烈拉扯撕裂,成就了整部電影心靈與視覺的魔幻景觀。 在妮娜驚人完美的演出後,隨著白天鵝的自殺,觀眾瘋狂呼喊讚嘆,落崖的白天鵝腹部泊泊而滲出的鮮血,染紅了雪白的羽毛。妮娜卻表情滿足平靜地說:「我終於感受到那種完美了!」 柴可夫斯基《天鵝湖》撼人心弦的樂章、黑羽毛、白羽毛、血色.....,那種種幻象、隱喻,讓我在落幕後仍留在座位上,久久不能起身離去。 【附註】: 在《天鵝湖》中,白天鵝奧傑塔和黑天鵝奧吉莉亞通常是由同一位女芭蕾演員扮演的。這是古典芭蕾舞角色裡面難度最高,而且強度最大的挑戰之一。不但是因為兩個角色截然相反,而且舞蹈動作要求也非常嚴格。其中之一是第三幕里一場景里黑天鵝的32圈名為「揮鞭轉」的軸轉。這32圈揮鞭轉要求連續完成,整個過程腳尖的移動範圍不能超過一條皮帶圍成的圈才為優秀的表演,這十分考驗女演員的腿部力量。這32圈揮鞭轉是馬林斯基劇院第一位首席女芭蕾舞演員萊尼亞尼的絕技。而這一高難度動作後來也作為天鵝湖裡的一段重頭戲。 ─摘自維基百科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