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花蝴蝶蘭 - 旅途的印記 - udn部落格
旅途的印記
作家:Charles Lin
文章分類
    Top
    藍花蝴蝶蘭
    2023/08/19 00:03:49
    瀏覽:8216
    迴響:12
    推薦:120
    引用0

    2015年在東京押上晴空塔下的百貨公司,發現有淺藍色及淺紫色的蝴蝶蘭販售,藍色是三原色之一,是繪畫、時裝中常用的色彩,似不很特別,但藍色蝴蝶蘭就是付之闕如;根據「自然調色板:植物色彩科學(Nature’s Palette:The Science of Plant Color)」一書的作者,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David Lee説:「藍色是植物界中一種罕見的顏色,在28萬種花的品種中,只有不到10%的花能開藍色花。」。蝴蝶蘭並不在那10%裡面,對亮麗櫥窗裡的藍花蝴蝶蘭,一時驚為天人,心想是什麼方法種出來的,尤其要價不斐,雖然每株僅兩梗,每梗只6-8朵花,標價兩萬日幣,那時約合台幣六千多,相當貴,更顯藍花蝴蝶蘭之稀有性

     

    2022年2月,烏俄戰爭開打,是二戰後歐洲最大的軍事衝突,世界也飽受其影響,到2023/8已打了一年半,仍歹戲拖棚,停火似遙遙無期;烏俄戰爭背後原因複雜,牽涉東西方陣營角力,不完全是西方媒體,包括台灣媒體,所呈現的單元思維那麼簡單,但烏俄戰爭非本文主題,就暫且不論。戰爭開始不久,總統府曾以一盆烏克蘭國旗藍黃兩色花瓣的蝴蝶蘭,表達力挺烏克蘭之意,估不論政治立場,獨特的藍黃雙色蝴蝶蘭,一時吸引不少目光,2022年三月,在台南後壁舉辦的國際蘭展主題館,賡續其後,也展示不少藍黃雙色的蝴蝶蘭,是當時很多蘭展訪客拍照的焦點。

     

    自從2015年在東京的驚鴻一瞥,個人就開始對藍色蝴蝶蘭的發展很注意,根據搜集到的資料,要種出藍色蝴蝶蘭,大概有幾種方法。一.染料罐注,二.噴染,三.培育新品種,每一種都有人在嘗試,但業者都保守商業機密,不輕易透露細節,第一項又可分為梗維管束罐注法,及根澆灌法,第三項也可細分為雜交育種、多倍體育種、誘變育種,及基因改造,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雜交育種,及基因改造。

     

    2015年在東京看的藍花蘭花是使用第一項染料灌注技術,所以花瓣上明顯可見花表面維管束的分佈,通常使用白花蝴蝶蘭為母株,但此種灌注的技術,效果只限當次花期,隔年母株再開花時,仍會開出原來的白色,算是一次性消費,勞力密集的技術。台灣最早開發這種技術的,其實是台糖的精緻農業事業部門,1990年代,台灣糖業沒落後,台糖將其豐沛的部分農業人才資源,轉型至蘭花業,其實是目前台灣最大的蘭花業者。

     

    2022年所看到的藍黃雙色蝴蝶蘭,就是使用第二項噴染技術,基材也是白色蝴蝶蘭,基本上就像在畫布上畫出不同顔色一樣,只是作畫改成噴染,不只藍色,其他有染料的顔色都可以,花瓣上也可呈現漸層、濃淡等不同繪畫技巧,業者宣稱他們使用奈米染料,顆粒小、均勻、吸附性好,顔色自然柔美,且稍可延長花朵的壽命。2023/2土耳其發生大地震,損失慘重,業者也適時推出印有土耳其國旗的蝴蝶蘭,以示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情懷。除了民間業者的努力,成功大學還設有蘭花研發中心,2022/11成大校慶,就展出了噴有校徽,及各種不同顔色的蝴蝶蘭。不過這也是一次性消費,勞力密集的技術。

     

    蘭花業運用相當多的育種科技,是一般認為勞力密集的農業中之高科技,如夢似幻的藍色蘭花,當然全世界會有相當多這方面專家投入,目前也有一些成就。23/1/24日本的國立科學博物館筑波實驗植物園展示,利用基改培育成功的藍色蝴蝶蘭,已成功傳至第二代,不像利用灌注技術的藍花蝴蝶蘭,只能當次,下次開花時,又回到原來的顔色,也是藍花蝴蝶蘭育種的一大突破。

     

    其實不只蘭花,人們喜愛的不少花,如玫瑰、鬱金香、菊花、海芋、金魚草等等,也都沒有藍色花,假如有看到,也都大抵按第三段方法所種出的。 

    ▲與其他顔色的比起來,開藍色花的植物相對少,只佔10%的開花植物。上圖是日本足立花園的高翠雀花(Delphinium elatum),下圖是日本日立海濱公園的粉蝶花(Nemophila,摘自公園官網)。

    ▲數種開藍色花的植物,自左上開始順時鐘方向,分別是粉蝶花、三色堇、淺藍高翠雀花,及藍色繡球花。

    ▲▼蘭花與菊花是開花植物中,數量最大的兩科,蝴蝶蘭儘管有紅、紫紅、粉紅、黃、橘、白等色,色彩繽紛,但蘭花就沒有藍色花。

    ▲▼2015年在東京晴空塔一樓的百貨公司,拍到的藍色及紫色花的蝴蝶蘭,標價二萬日幣,約合當時台幣六千多,一時驚為天人。後來才知道這是用染料灌注法所陪育出來,花瓣上可見維管束紋路,但此種方法只能當次,隔年再開花時仍是原來的白色。

    ▲另外同樣以灌注法陪育出綠色花瓣蝴蝶蘭。

    ▲▼2022年烏俄戰爭開打,台灣以噴染畫出烏克蘭國旗藍、黃兩色的蝴蝶蘭,以表示相挺,噴染以白花為基材,畫出的花瓣,顔色均勻,吸附性好,顔色自然柔美。(摘自網路)

    ▲▼2022年在台南後壁舉行的國際蘭展,展出的深、淺藍花瓣的噴染蝴蝶蘭。

    ▲▼2023年台南後壁的國際蘭展,展示國旗及TAINAN字樣花瓣的噴染蝴蝶蘭。

    2023年的國際蘭展,展示土耳其國旗花瓣的噴染蝴蝶蘭,以示對2013/2土耳其大地震,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人道關懷。 

    2023年的國際蘭展,廠商展示加拿大及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國旗圖案的蝴蝶蘭。 

    ▲▼成功大學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下,設有「蘭花研發中心」,以整合產、官、學、研,提升蘭花產業競爭力,及蘭花研究國際能見度為主要任務。2022/11成大年校慶,也對外展示噴有校徽及各種噴染的蝴蝶蘭。(摘自成大網站)

    ▲▼2023年的國際蘭展,廠商提供如現代畫圖案的蝴蝶蘭。噴染基本上就像在畫布上畫出不同顔色一樣,只是作畫改成噴染,不只藍色,其他有染料的顔色都可以,花瓣上也可呈現漸層、濃淡等不同繪畫技巧,

    ▲▼灌注及噴染,絕大部份以白花蝴蝶蘭為基材(),其實也是擴展白花蝴蝶蘭的市場,尤其台灣原生種的白花蝴蝶蘭(),以其最早命名中第二個字的amabilis,被蘭迷暱稱為「台灣阿嬤」,1897年在蘭嶼被發現。

    ▲日本的國立科學博物館筑波實驗植物園2023/1/24向全世界展示,利用基改技術培育成功的花蝴蝶蘭,已成功傳至第二代。(摘自網路)

    ▲▼玫瑰也沒有藍色花,日本的三得利公司2004年陪育成功藍玫瑰(上),因有花青素,雖稱藍玫瑰,其實其花色介於薰衣草色和藕荷色或粉紫色(Mauve)之間;市場上名氣不小的藍色妖姬(下),其實也是染色玫瑰。(摘自Wikipedia)

    回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2) :
    12樓. Charles Lin
    2023/09/09 19:19
    這兩種應可算藍色花。

    Charles Lin 2023/09/09 19:20回覆
    11樓. 紅袂
    2023/08/31 15:06
    我在國外網站查到Salvia,與您第一張照片應是相同的品種。
    Salvia中文譯成丹蔘,有許多不同品種,是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截圖給您供參考。

    謝謝紅袂的熱心。

    我工作的第一個公司是Texas Instruments,待了20多年,約後十年,每年2-3次,會到總部Dallas Texas出差,有次記得是四月上旬,同事帶我到Dallas郊外看Bluebonnet ,算是野地長的野花,但說是Texas州花,藍或藍紫色的,整片好大一片,似無邊無際,令人印象深刻。可惜那時相機還是膠卷時代,找不到照片,找到可能也褪色了,網路上找幾張,供妳參考。 Charles Lin 2023/09/01 23:45回覆

    Charles Lin 2023/09/01 23:47回覆
    10樓. 紅袂
    2023/08/31 13:33
    我也是獨愛藍色花一族。


    鼠尾草品種中有許多都是紫藍或藍色系,如喬木的藍花楹,如小巧可人的藍雪花。

    您回覆9樓提供的兩張照片,上面這張看起來應是唇形目或唇形科的花卉,下面這張則確定是琉璃苣(學名:Borago officinalis)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謝謝紅袂來訪及留言。

    再附上兩種先前拍到的藍花植物, Charles Lin 2023/09/01 23:41回覆

    Charles Lin 2023/09/01 23:42回覆
    9樓. 甜水窩蜂鳥
    2023/08/24 21:29

    真的,除了蘭花和繡球花,藍花真的少見,不過,我家自己冒出的野牽牛花是藍色的。

    謝謝甜水窩峰鳥來訪及留言。

    學者研究藍花確實少見,只有10%左右,當然不知其他顔色的,不知道其確實數字為何?像綠色的,印象似也很少。

    對啊,牽牛花也是藍色紫色的,印象藍紫色的比純藍色還多。

    附上兩種不知其名的藍色花。 Charles Lin 2023/08/25 20:45回覆

    Charles Lin 2023/08/25 20:47回覆
    8樓. 寧靜姐
    2023/08/22 00:04
    我的同學和我的助教,他們離開學校後從農,首先開發了蘭花的無性生殖,使蘭花繁殖率大增,賺不少錢。他們不讓蘭花賣到大陸去,怕技術被嫖竊。我不知道這技術如今是否已傳到大陸去了?
    謝謝寧靜姊再次來訪。

    我們一般認為農業都是勞力密集的行業,其實蘭花業使用相當多的育種科技,是屬技術密集的行業,台灣的育種能力很強,但比較土法煉鋼,對機密資料、專利等的保護,不像台灣另一個很強的半導體業,對這些資料的保護那麼週全,台灣蝴蝶蘭王國的地位,2014年被荷蘭搶去,其實跟機密資料、專利等的保護不夠週全有關,也是台灣要再奪回蝴蝶蘭王國地位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半導體業,我舉兩個例子。1. 進入工作區就不准帶有照相功能的手機。2. 相關工程師要隨時記筆記,將一些構想、實驗數據等記錄下來,未來如有專利孰先孰後的紛爭,工程師筆記就是一項有力證據。 Charles Lin 2023/08/22 14:40回覆

    Charles Lin 2023/08/25 20:51回覆
    附上藍色的花菖蒲。 Charles Lin 2023/08/25 20:52回覆
    7樓. 花鼠妹
    2023/08/21 22:04

    自然界的藍色花兒真的很少,因此每當看到這種稀有顏色的花兒,不自覺就會停下腳步細細觀賞。

    我對蝴蝶蘭認識不深,但我喜歡您文中提及的台灣阿嬤和花商所稱的沙西米,

    感謝精彩分享

    謝謝花鼠妹來訪及留言。

    其實綠色花似也很少,但已有綠葉,可能對綠花注意度就不會那麼高。

    就像台灣阿嬤是來自Phalaenopsi amabilis var.aphrodite中的anabolism;沙西米是指類似芥茉色的黃花酒紅唇瓣的蝴蝶蘭,學名 Pha. Fortune Saltzman ,以花期特長著稱。

    這篇文章編排好了,才想到這種Blue Butterfly Flower也是藍色的。 Charles Lin 2023/08/22 14:34回覆

    Charles Lin 2023/08/22 14:36回覆

    Charles Lin 2023/08/22 14:37回覆
    第二個amabilis拼錯了,抱歉。 Charles Lin 2023/08/22 19:48回覆
    6樓.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2023/08/21 07:36
    藍花不若其他顏色花多,-不知何故,生物學上或有其原因。
    謝謝無言兄來訪。

    小文內引用一段「植物色彩科學」內的文字,藍色是植物界中相對罕見的顔色,但也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Charles Lin 2023/08/21 16:57回覆
    5樓. 寧靜姐
    2023/08/20 22:44

    我有一個同學,物理系畢業之後轉職為花農,專做蘭花的分殖及切花,退休之後領"農保年金"。

    他在嘉義的山上種蘭花,退休後住山下,可能山上紫外線比較強,沒有注意護眼,目前眼睛快瞎了,眼翳+青光眼。

    謝謝寧靜姊來訪,1960年代起,蘭花養植在台灣曾經盛極一時,主要是嘉德麗雅蘭,社會新聞還偶有蘭花大盜報導,贓款動輒上億。

    我一個表姊,她在東部一知名女中當老師,曾經親身看過蘭花養植興衰的一則故事:

    學校的一名教官,靠養蘭花致富,記得當時曾經有人願意用一棟房子和他交換一株蘭花,真是匪夷所思,他也因為養蘭有成,辭了工作,離婚另娶,春風得意,無奈好景不長,幾年後蘭花價格崩跌,他由雲端摔落谷底,床頭金盡,少妻棄他而去,最後孤老一生。成也蘭花,敗也蘭花,令人唏噓。 Charles Lin 2023/08/21 16:44回覆
    4樓. 子若
    2023/08/20 11:50
    謝謝您的精彩分享!噴染的蘭花雖然色彩繽紛,卻違反自然,感覺上就跟人造花類似,差別是一個有生命,一個無生命。我還是喜歡自然的花色……
    謝謝子若,自然及人工哪個好,這也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大概也沒有標準答案。

    業者會推出染色蘭花,其實也因爲有市場,現在很多絢麗奪目,色彩繽紛的蘭花,其實也是育種培育而成的,出自完全天然的蘭花,大概很可能沒有。

    從另一角度來看,育種也是種人工手段,算是低強度的基因改造,當然突變的機會,也相對降低許多。 Charles Lin 2023/08/21 16:38回覆
    3樓. 安歐門
    2023/08/19 10:51

    我還是喜歡天生自然,變色蘭花、複瓣櫻花、、,其實多餘。

    人類喜歡搞怪,改變基因影響深遠,未來突變猶未可知。

    謝謝安兄來訪與留言,這是個大哉問的題目,大概也沒有標準答案。

    前三年COVID-19 全球肆虐,疫苗是主要的預防方法,儘管全球很多地方,包括台灣,求一劑疫苗而不可得,但每個國家大概都有10-30%的人,不願意施打,因疫苗是人造,而非天然之物,尤其倉促推出應急,難免掛一漏萬。

    像不施打疫苗類似,對基改作物或食品存疑,各國都有不小比率,我有個在醫學界的朋友,就一定要買非基改蔬菜,理由不外天生自然最好,基改者未經數百年歲月的淬煉,萬一突變?

    基改作物從1990年代,開始商業化後,風起雲湧,根據英文版Wikipedia引用USDA的資料,到2015,以面積計算,美國基改玉米佔92%,大豆佔94%,棉花佔94%,看來非基改已屬少數,趨勢難擋,日常生活中,完全不碰到基改食物或作物,恐怕也不容易。 Charles Lin 2023/08/20 10:4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