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臺北秋感 三首之二
2011/09/16 09:01:59瀏覽1710|回應1|推薦34

                      丘逢甲 (取自維基百科)

丘逢甲紀念公園紀念碑

*

臺北秋感 三首之二 —清。丘逢甲作— 

*

西風江上水微波,十載征人七度過;

出海生涯茶市減,入城租稅稻田多;

雷車電索蠻夷氣,越調閩腔婦女歌;

郭外尋秋划蟒甲,劍潭老樹正婆娑。

*

作者簡介

丘逢甲

1864-1912,字仙根,號蟄仙、仲閼、倉海君等,祖籍廣東嘉應鎮平(今蕉嶺),生於淡水廳銅鑼灣(今苗栗銅鑼)。清光緒15年(1889)中進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辭官還鄉,主講各地書院。乙未割臺,任副總統兼民軍統領,日軍登陸六日,西渡返回鎮平祖居。民初,被選為廣東省參議員,四十八歲病逝。丘逢甲詩作成就廣受肯定,梁啟超稱「詩界革命鉅子」,柳亞子讚道:「時流競說黃公度,英氣終輸倉海君」。在臺詩作有《柏莊詩草》,離臺所作編為《嶺雲海日樓詩鈔》。

* 蟒甲:凱達格蘭族語,指獨木舟。

( 節錄自 台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 )

*

*

析言: 

又是秋季,西風掃過,江水微波蕩漾。最近十年裏,遠行的人七度來臺。

臺灣茶葉的海外貿易已不如以往。由於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在光緒12年(1886)開始實施土地重新丈量及賦稅重訂,清查出許多「隱田」,列冊的稻田變多,增加不少賦稅收入。

盡責認真的劉銘傳又架設電報線,興建鐵路,這些都是師學西方的科技。大稻埕一帶客家與福佬婦女依然各自唱著自己熟悉的曲調。

在臺北城外划著獨木舟,尋訪秋天的訊息,只見劍潭的老樹隨風搖曳,款擺起舞生姿。

此七言律詩作於清光緒18年(1892)。之前,關懷國事的作者曾七度前來臺北,這次發現改變許多,思及施政措施及國際勢力對臺灣的影響,已知大勢去矣,而書生微弱,無力扭轉,空懷惆悵。

丘逢甲曾任臺中「衡文書院」主講,又於臺南和嘉義教育新學。甲午戰敗,反對割臺。倡立民主國,以義軍聲援。清光緒20年(1894525日,臺灣民主國成立,唐景崧任總統,劉永福大將軍,李秉瑞軍務大臣,丘逢甲為義勇統領。日軍登臺,守軍不敵,唐景崧棄職。丘逢甲見勢不可為,攜家眷內渡。離臺前有詩:「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丘逢甲號召紳民,組台灣民主國抗日,亦有負面批評;連橫頗有微詞。《台灣通史.列傳八》曰:「逢甲既去,居於嘉應,自號倉海君,慨然有報秦之志。觀其為詩,辭多激越,似不忍以書生老也。成敗論人,吾所不喜,獨惜其為吳湯興、徐驤所笑爾。」又云:「逢甲亦挾款以去,或言近十萬云。」

日軍迫境,景崧未戰而走,逢甲内渡實況是:雖有名將劉永福領黑旗軍及吳湯興、姜紹祖、徐驤等人率民間義勇軍抗日,因裝備簡陋,缺乏訓練,遠不及日本,終於事敗

捨身取義固然壯烈,但我仍支持對丘逢甲的正面評價,並不認為他並未立即以身殉臺便是賣臺、不愛臺也不覺得他詩中的愛國之思是虛假作態。

觀其少年得志,中進士,卻返臺從事教育工作;已未割台時,首倡獨立抗日;內渡大陸後則獻身推廣新式教育,為國家培養元氣。終其一生始終對國家抱有高度期望,強烈的愛國情操不容置疑!

死,有重如泰山或輕於鴻毛以有用之身,圖日後之起,更有價值;我贊同以下之說

台北淪陷後,日人知台灣之自主,逢甲實與於謀,其所部之義軍抗戰甚力,遂出重賞嚴索,而里巷謠傳壓餉不發,義軍潰散,號令不行。逢甲知事不可為,欲率眾據山死守,與臺同存亡,隨軍士紳泣阻,以為徒死何益,道隆亦諫曰:「臺雖亡,能強祖國,則可復土雪恥,不如內渡也六月初,不得已痛哭辭臺,奉親內渡歸原籍

於「事不可為」之際,「與之俱亡」難道是最佳選擇嗎?當時想先內渡、強祖國,圖復土雪恥,何嘗有錯?生命的意義應是在有生之年充滿希望的不斷努力奮鬥,盡力發放光與熱啊!

 

參考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82%B1%E9%80%A2%E7%94%B2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mty1223&aid=5644966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選題
2011/09/16 09:10
丘逢甲, 素得我的景仰, 彼時的雄奇, 知其不可却有最大的作為, 真人也!
謎謎-成績單(mmty1223) 於 2011-09-18 14:23 回覆:

所謂英雄, 是盡其在我, 問心無愧, 不貪生怕死, 但不作無意義的犧牲;

生命可貴, 要懂得最有價值的奉獻 !

所見略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