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雪花飛
2009/04/10 10:02:18瀏覽497|回應0|推薦4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c0466&b=416&f=1451170389&p=13

 c0466 王老師  攝影

 2007.2.14  in Dayton, Ohio  在好友阿波家前

雪花飛 

  

 

  雪花飛,輕輕軟軟的飄向大地,靜靜悄悄的任意漫遊。它是嚴寒冬天的快活舞者,不在乎誰的美言或非議,只管化成輕似夢的自在飛花,幻浮迷醉於天地的大舞台。 

 

  寒氣逼人的氛圍裡,花瓣樣的雪片飛颺,飄飄如鵝毛絲絮,以優雅輕盈的姿態悠悠降落,重重疊疊,一層又一層,鋪上了原野山岡、溪流河海,遮蔽了屋宇房舍,整個世界都是清一色純淨柔和的乳白。 

  

  無聲無息的,雪花仍然繼續旋著舞著,地上的積雪更深了,矮樹叢和公園裡的長椅上好像頂著霜淇淋,也彷彿是新鮮的奶油蛋糕,引人垂涎。 

  

  濃濃厚厚的霜雪常常在暗夜當中進行著一種溫柔的侵略,不必大張旗鼓,也不需喊殺震天,當你從冬眠幽夢溫熱的被褥裡醒來,窗外早已白茫茫,「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帶來的便是意外的驚訝和讚嘆。 

 

  彌天蓋地的銀白,映得整個世界突然敞亮起來,即使在寂寂長夜,也光耀如白晝。不要刻意隱藏什麼,在朗朗皎光下,一切都無所遁形。那些經白雪覆蓋了的,卻暫時覓得最佳的庇護所,至少暖意未來臨之前,不得現身,因而安全無慮。 

 

  白色予人純潔冷靜清明無瑕之感。雪花白,白得晶瑩如珠玉,透過陽光的反射折射,更加重了它神聖不可侵犯的貴族氣息,其實,它才真正是最平民化的;不擇高山深谷,不嫌小徑溝渠,無處不可駐足,無物不可棲身。極目所視,盡是它的坐臥行藏。你可以默默的遠觀,欣賞它的白淨剔透,也可以盈手一握,感覺它的鬆軟冰寒,或雙手掬起一捧又一捧,揉成小雪球打雪仗,或是堆幾個巨型雪球做個大雪人。   

 

  童話裡白雪公主雪白的肌膚,為她原本美麗的容顏和夢樣的完美,增添幾分毫無瑕疵的魅力。古詩詞中描寫雪花「色灑妝臺粉,花飄綺席衣」,「鮮潔凌紈素,紛糅下枝條」,多半細敘柔軟的絮雪紛飛之貌。詩仙李白大概是在醉酒狀態,竟說出「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的誇張之詞,也許朔風怒號之下,高山峻嶺上的雪花,夾著冰塊,抖落山谷,氣勢自是想當然耳的盛大無比。 

 

  也有形容絕世美女非冰即玉,什麼「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玉潔冰清」之類的,不免與曾在古墓中冰床練功的小龍女及冰霜美人的冷艷神秘,興起一系列的相關聯想。「玉潔冰清」和「清操厲冰雪」還是品格高尚、不同流俗的象徵。甚至冰雪與聰明也能畫上等號,可能源於它的透明皓潔引申出來的思路清晰、聰慧明理之意吧。 

冰雪世界的純淨靜謐之美,讓人屏息以觀,但在紅塵中打滾求生的人,為雪所困,為冰所阻,其艱苦不便,實難想像。如中國大陸去年嚴冬遭逢五十年來最大的一次雪災,損失慘重。而無論有無雪崩、冰風暴,北地隆冬歷來的冰霜酷寒,路有凍死骨本不是新聞,只是老天無眼時殃及更多的無辜生靈。離鄉的遊子遂吟「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

窮愁潦倒、失意落魄的文人,更是滿腹辛酸;清朝才子詩人黃仲則貧困已極,乾隆三十六年離家,臨行寫「別老母」詩有「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之句,又有「將如何?雪不止,隨風飄揚低復起。散入千村萬村?。山僧執帚仰看天,昨夜廚空已無米」,其實是以山僧之廚空,暗指自己無米窘迫之苦,於風雪難行之際,就連求助亦無門,的確至為沉痛啊! 

若無煩憂掛心頭,靜坐家中品茗、啜飲冒著熱氣的咖啡或薑茶,讓音樂流瀉室內,欣賞屋外隨時變化的雪景,原是莫大的賞心樂事。但是總不能一直關門閉戶,不食人間煙火,或餐風飲露、吃冰喝雪吧。 

已經二月底了,雪花顧影自憐,總不肯離去,偶然露面的陽光下,仍不忘獻出婀娜舞姿,雖然會漸漸的退居配角,不成氣候,然後送個臨去秋波,但在溫度擺盪之間,冰雪鬆軟欲化之前,我已無法忍耐的對今晚仍將可能來訪的雪花貴客說:「明天我非出門不可了,希望明年再見吧 !」

(寫於2008.2.28)

後記

去年冬天二月中從避寒的台北來到仍是積雪處處的銀色天地幾乎十幾天閉關修煉足不出戶二月最後一天寫完此文但並未及時貼上

今年較晚 ( 三月中旬 )返回俄亥俄雖然多數樹幹依然光禿向藍天卻已有春暖跡象。而且最近都延續著在台滿園春色的感覺寫春天的詩文也正慶幸此地枯草翻碧鳥啼聲起時居然今天又來個意想不到的雪花飄飄刺骨的冰凍使我想起這篇遺忘的文稿現在可以用上不要再塵封到明年冬季了

(2009.4.4) 

久居南國初見冰雪驚喜莫名猶記大學畢業合歡

山之旅,第一次遇雪,大夥兒興奮熱烈的打雪仗,不

亦樂乎!

遷居洛杉磯四年,未得銀龍飄舞之賞,及至美東新澤

西州,看雪玩雪,再臨俄亥俄州,匆匆已二十餘年

年歲日長,不愛嚴寒,近年每至秋末,奔往溫暖寶島,

休養生息

近日合歡山積雪,民眾趨之若鶩,競相絡繹於途,如

盛世之奇觀 ; 有心接觸自然,任何時刻皆有佳景。

無時不樂也。

(2010.1.15)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mty1223&aid=2835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