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漂泊的春信 -- 蒲公英
2009/04/20 22:37:03瀏覽436|回應0|推薦6

 

本文(2007年5月19日  刊於世界日報副刊) 

漂泊的春信 --  蒲公英

 

    天暖了,草綠了,蒲公英是最先得知春天來臨的小精靈,它快活的飛速傳遞這個天大的好消息。

    它的腳印,在無人的原野上,任意的流布;在居家的庭院裏,雖然稍有顧忌,但左顧右盼一下,趁著主人還沒注意的當兒,就放心的明目張膽侵佔過界了。

    它的枝葉混雜在綠草間,乍看之下,沒人懷疑它竟然是個私自闖關的異類。它那鮮黃色的小花,似乎才默默的含苞,卻只消極其短暫的一兩天,立刻一點也不害羞的突然怒放起來,足足讓你嚇一大跳。尤其初春新雨後濕軟的泥土,更是它蓬勃孕育的溫床。

 

    當朵朵小黃花點綴在地毯似的翠綠上時,這才猛然發現它們溫柔而強大的爆炸力,可是已經太遲;它的深根早已植遍地底,它的勢力可以拓展到天涯海角,無遠弗屆。

 

    蒲公英屬於菊科植物,開頭狀花,花朵盛開時,細長的梗子支撐著那些迎風招展的嫩黃小面孔,像列隊等待參加選美的佳麗,大方的含笑點頭,模樣倒也十分醒目可愛,自然吸引了蜜蜂、蝴蝶成群飛來,替花兒的結婚大典譜上了句點。然而不過兩三天工夫,花朵凋謝,果實醞釀成熟,就變成帶有冠毛的種子,跟著微風輕颺遠方,尋找落腳的新據點。

 

    在臺灣,蒲公英是常見的野花,山隈水湄碧草如茵之處,它們盡情的滋榮生長,有人青睞也好,無人理睬也罷,只管自由自在的繁衍,好比鄉下無拘無束的孩童,愛上那兒就上那兒,誰都管不著。

 

    歐美的蒲公英也是隨處可見,野外荒郊當然是它們的原始天堂,唯有一般較費心整理的公園、花園和私家草坪將之逐出版圖。為什麼這些地方不能寬宏大量的容忍蒲公英家族的大舉移民入境呢?也許是根本認定它是雜草野花,不登大雅,雖然開花時燦爛美麗,但凋謝後生出的白色毛球一眨眼便隨風而去,只殘餘一根根光禿的長梗飄搖著,不甚美觀。而且一旦讓它登堂入室,不久,整個疆域即被喧賓奪主,異種既已稱王,便一發而不可收拾了。

 

    因此,有心之人早在冬末春近之時,先下手為強,撒下殺除雜草的藥劑,最主要當然是針對蒲公英而來。一次又一次勤快的定期施藥 ,無非為了預防並消滅這頑固強敵。由於避免有毒化學物品污染地下水,影響生態環境,有關單位限制化學藥劑的使用成分和數量。而蒲公英的根部早已進入地層深處,蔓延迅速廣闊,又豈是一般化學藥物所能摧毀的?所以也只能表面上治標而已。不過防治的工作仍舊不可稍歇,於是成為長期的抗戰了。

 

    布滿星星點點蒲公英黃色小花的綠野,是春天帶給自然的禮物。我愛欣賞自然的獻禮,也愛不必與蒲公英苦苦作戰的慵懶和清閒,不禁常想:破壞大自然原有的景觀,費時費力的創造另一種人為的美感,必要嗎?

 

    但既然身居紅塵,有時也不得不從俗,若左鄰右舍的庭園都護理有加,純純碧草不夾一絲野雜,你又何忍與眾不同、獨獨允諾發給蒲公英一張移民簽證,而擔當起「縱容野花侵略污染社區」的罪名呢?所以只好隨波逐流,勉強做個與蒲公英勢不兩立的神勇鬥士了。

         

    人類想要與大自然互相較量,比比駕馭的能力,無論在那一方面,總得付出相當辛苦的代價,其間耗費的不是金錢就是時間及精力,其結果如何,似難預料,唯一可確定的則是永遠在不懈的奮戰中。「知其不可而為之」,這也許是人類可愛可敬又可恨之處吧。

 

    枉負擁有「鄰家女孩」的親切容顏,和莖梗花葉可作菜的實用以及附帶的藥用價值,可憐無辜的蒲公英,竟是現代人庭院裏的眼中釘,被視為欲除之而後快的公敵,那處處可為家的隨和個性卻成了它的致命傷。這恐怕是當初上帝造物沒想到的吧。

 

    撒過農藥肥料的草地,好似整容後的面目,綠得非常耀眼一致而人工虛假,當然也算是另類的美吧。蒲公英在強壓下暫時潛藏隱匿,不過它蟄居不久,如果你因事疏忽或不刻意阻擋,放鬆了你的尋常戰備,明年它必定會捲土重來;當你徹底遺忘了它時,正是多情的它想來拜訪你的時刻呢!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mty1223&aid=279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