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家領導人心胸狹隘、極端會將國民拖入災難
2007/05/02 13:13:33瀏覽1210|回應0|推薦16

國家領導人心胸狹隘、極端會將國民拖入災難(以德國為例)


從德國電影《帝國的毀滅》對二戰的誠懇反思談起

  作為第一部正面描繪希特勒的紀實性歷史反思影片,2004年問世並引起轟動和爭議的德國電影《帝國的毀滅》從希特勒身邊最後一任速記員榮格的視角出發,以平實、客觀的立場展現了這個戰爭狂人在掩體中度過生命最後12天的情景。影片還再現了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於地下掩體等歷史事件。

  《帝國的毀滅》表現出德國在對待二戰歷史的心態上日趨成熟,在對那段歷史的藝術文化表現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信。評論普遍認為德國人能夠經由藝術形式來檢討自己的過去,這部電影拍出了德國人痛苦的自省,沒有虛飾和隱瞞,讓世人瞭解為何一個政治狂人會導致 600 萬猶太人被殺、各國共計 5000 萬人罹難的悲劇。

  德國法西斯給世界帶來的災難永遠無法被遺忘,但德國人勇於正視這段歷史。經過幾十幾年來不斷地反省自責,德國主流社會開始形成一種共識,那就是永遠銘記這段恐怖的歷史,永遠記住納粹法西斯的罪行,並要把這種認識世世代代傳下去。

最深刻的反思源於最沉重的教訓:

    就侵略戰爭留給侵略國的教訓而言,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能超過二戰中的德國。翻遍近代史上的戰爭記載,大國之間的戰爭打到首都的巷戰,全世界只有納粹首都柏林一個例證。如果希特勒「戰至最後一人」的部署真正得以實施,德國將不復存在。

    納粹的狂熱戰爭帶給德國的後果是災難性的。在整個戰爭中,400 多萬德國人死亡,700 多萬德國男子成為戰俘,30 多萬噸炸彈傾瀉在德國的 161 個城市和 850 個村鎮。

    在戰爭即將停息之際,飽受納粹暴政之害的德占區平民開始了對德國人的無情報復。發生在捷克的大規模復仇行動中,共有 3 萬德意志人被殺死。在今天的德國和波蘭的奧得—尼斯河邊界線以東的地區,曾有 3300 個戰前屬於德國的城鎮和村莊發生過群眾性迫害德國平民的事件。在南斯拉夫居住的近 20 萬德意志族人中,約 16 萬人在戰後被關押進集中營,其中被殺害、折磨致死者達 5 萬人。在向南斯拉夫抵抗武裝投降的 8 萬德國戰俘中,只有 1.6 萬人活了下來。而戰爭後期遭受勝利者強姦的德國婦女更是數以百萬計。僅柏林一個城市,當時遭受蘇軍強姦的德國婦女就達到 10 萬人之眾。就連德國前總理科爾的已故夫人漢勒羅爾. 科爾也曾在 12 歲時和母親一起遭受了蘇軍士兵的強姦。

    隨著歐洲戰場上的槍炮聲的逐漸停息,空前的民族大清洗開始了。按照波茨坦會議的決定,無條件投降後的德國必須讓出四分之一的國土,1200 多萬東部地區的德國人和境外德意志族人在戰後被勒令放棄世代家產,被驅趕到勝利者留給德國的那塊縮小了的土地

    在商討戰後的德國命運安排之際,戰勝國曾經提出了一個徹底清除德國這個歐洲戰爭禍根的計劃,即把德國分解成幾個農業國。只是出於東西方冷戰對峙的需要,德國才最終得以保存其國體,但是對它的戰爭罪行的清算卻並不由此而結束

    盟軍在戰後德國發起的「非納粹化運動」徹底杜絕了戰後德國政體中存在原納粹分子的可能性。美、蘇、英、法、荷蘭、比利時等戰勝國分別在德國境內駐軍長達 45 年(從 1945 年德國投降直至到 1990 年兩德統一),戰後的德國也被分裂成兩個國家。

  事實上,自二戰結束以來,德國的歷任總統和總理都在不同的場合和時機代表德國人民進行了反思、道歉和懺悔,從來沒有為納粹的侵略和屠殺行徑進行過辯解。聯邦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上任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宿敵」法國真誠道歉,從而為歐洲和平做出了貢獻。1970年,當時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訪問波蘭,跪倒在華沙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表示自己要「替所有必須這樣做而沒這樣做的人下跪」。1995年6月,德國前總理科爾繼勃蘭特之後,雙膝下跪在以色列的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重申國家的道歉。

  德國人的反思真正觸及到了民族的靈魂。正如德國總理施羅德所說:「對納粹主義及其發動的戰爭、種族屠殺和其他暴行的記憶,已經成為我們民族自身認同的一個組成部分。」上世紀90年代以來,德國社會各階層每年都要在集中營舊址、主要戰場、博物館、西方盟軍和蘇軍的墓地舉行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提醒德國人不要忘記和忽視納粹犯下的罪行。同時,政府還採取積極措施,通過修訂歷史教科書等方式教育青少年。

  而希特勒及其助手們在德國已經被釘上了恥辱柱,德國領土上沒有他們的墳墓,也沒有他們的任何紀念物。


  2004年1月26日生效的《柏林州學校法》第一章第一條明確規定:學校的目的是使培養出的人有能力堅決抵制納粹意識形態和其他追求暴力統治的政治學說,有能力塑造建立在民主、和平、自由、人類尊嚴、男女平等基礎上並與自然和環境相和諧的國家和社會生活。培養學生與納粹意識形態作鬥爭的思想觀已被明確列入學校教育的首要目的。


據瞭解,德國其他聯邦州也都有類似的法律。

  十幾年來的改變是巨大的,這不僅表現在世界如何看待德國的問題上,也表現在德國人如何看待自身方面。1995 年,剛剛統一的德國還是個畏縮的經濟大國,不敢確認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10 年後,德國已經成為不斷擴大的歐盟軸心國,在世界舞台上,柏林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最危險的是集體狂熱。一旦出現,重新清醒一般來說是在有了深刻教訓之後。經過了這場導致民族災難的狂熱,它帶給德國的是什麼?值得我們省思。

(資料參考網路)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ng3508&aid=933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