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話
2007/01/16 23:52:00瀏覽382|回應0|推薦6

               對話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人與人之間需要交流,也渴望溝通,人需要說出自己心中所想的,也想知道別人心中都在想些甚麼,人希望聽別人說話,也希望被別人聆聽。脫離了相互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人就免不了孤獨與寂寞的襲擾,甚至會覺得喪失生活的意義。

對話使每個人都能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和想法,每個人也都能徹底的表達出他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和看法,然後讓不同的觀點和意見之間彼此碰撞、激盪、交融,從而讓真理脫穎而出。

結果是所有人都從中受益,實現雙贏、共贏、一贏具贏。

對話是探索人類廣泛的體驗過程:從我們固守的價值與信仰,到人類情感的本質與作用;從我們內心思維過程的模式,到人類記憶的功能;從社會文化的傳遞,到歷史神話傳說的繼承,乃至於最終涉及到人類大腦每時每瞬間構造體驗的紳經生理學方式,等等。

人類的思維並非是對客觀實在完全、真實的再現,它只是一種有限的媒質—生成於集體之中,並在集體之上維持。


人類思維的紊亂性似乎無跡可循。思維這一現象從根本來說,是集體性的而非個體性的。

對話「彷彿是流淌於人們之間的溪流」,對話的雙方可以在意義的交互中達到深層次的溝通。因此,對話不是簡單的意義傳述,而是意義的通融;不是簡單的交流,而是平等的溝通。

對話是從「意義聚合」走向「精神互動」。

對話不是簡單的瞭解,而是精神的共享。

對話不是簡單的接納,而是包容的理解。

對話使知識觀從「固化獨白」走向「關係活態」。

在對話中我們要在心中保持一種空靈之境,可以讓任何事情進入,而當對話結束之時則再次將它們清空,我們不讓自己心中積聚任何事。


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來說,「對話」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彙,其遠遠超出了傳統意義上的談話和交流範疇,它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公正的交流和溝通。
正如《論對話》的作者英國理論物理學榮譽教授戴維‧伯姆所形容的那樣。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ng3508&aid=659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