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然(風景)與心靈— 感悟東山魁夷的詩(思)語
2011/10/04 18:43:51瀏覽5949|回應3|推薦95

自然(風景)與心靈— 感悟東山魁夷的詩(思)語

東山魁夷的畫作:


 

 


 


 


 


 





歌德說,大自然她沒有語言也沒有文字,但是她創造了能夠感受和說話的舌
頭和心靈。」人類的心靈和智慧可以超越感官,超越物質的藩籬,超越時空
的秩序,在我們的心靈營造出另一個世界,一幅風景。

我們看不到心靈,但卻看到了風景,美的風景經由感官引起的沉醉而最落入
心靈。當我們用整個心靈去擁抱自然,感觸到了永恆自然的秩序和法則時,
我們就在那美的風景中見到了心靈。

陶淵明在「采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的情境中覓得了閒適淡遠;王維在「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優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歸宿。

李白作詩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今人古人若流水,共看明
月皆如此」,這詩中的明月,也可以看作是自然的一種縮影吧,人心靈與自
然的碰撞一刻都不曾停止過,古人如此,今人如此,人類如此。
 
別開生面的風景,是自己內在的東西與外在的世界相呼應而產生的印象。

觀賞心路風景,採擷心靈之花,

在這世界上,我們常常聆聽,聆聽自然與心靈的妙音。

心靈可以去感受自然,自然幫助我們純化心靈。

心靈源於自然,自然淨化、心靈昇華,體味的是曠達的胸懷。

回歸自然,放飛心靈。

自然好比是一方琴絃,那麼心靈就是一位彈琴者。當自然與心靈這二者融
入一種和諧氛圍中時,靈動的音符就會在指尖跳動,奏出人世間最美妙的樂
章,正是因為有了自然與心靈的完美結合。

撐一竿風月,品一杯香茗,聽一曲弦音,在心靈深處欣賞另一種風景。

風景也是心靈的反映,日本畫家東山魁夷說:「倘若櫻花常開,我們的生命
常在,那麼二者的巧合不會引起任何感動。花兒由於其可能凋謝才更顯示出
生命的光輝。在感到花兒美好的心靈深處,我們一定會在無意識中不由得彼
此珍惜自己的生命,感到在這茫茫世界的短暫生存期間能有緣相遇的喜悅。
」把這種偶然相遇視為重要之事的緣由,就是把人生看作一個旅程。不是時
光的流逝,而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的流逝。

心靈的泉水教導我:只有捨棄自我,才能看見真實。捨棄自我是困難的,甚
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語的泉水明明白白對我說:美,正在於
此。

東山魁夷是日本當今最為獲譽的畫家,專以描繪詩意盎然的畫境而懾人心魄
,已被日本人尊為「畫聖」,

東山魁夷說:「我畫的是作為人類心靈象徵的風景,風景本身就闡明人的心
靈。」的確,東山魁夷特別注重心靈與自然的契合,注重心靈境界的淨化塑
造和提升飛躍。所以也便有了其與眾不同的藝術特質。每一幀風景都是一種
心境。自然的風景以充實的生命活力呈現在東山的眼簾,他因此獲得了「風
景打開心靈之門的體驗」。

盛開的櫻花。從山林出現的滿月。這兩者相遇瞬間,整個世界充滿了生命力...

東山的畫主題,是在靜寂憂傷中,尋求沉在心底的思念。

他說,與完全相同的風景邂逅,每次,一生只能一次。因為和人類一樣,自
然界也在刻刻生存,變遷流逝...

東山認為,風景是人的心靈祈禱。是心的鏡子。

和眼前風景一起享有.. 共同生存時間。一種連帶的共存感。這一刻,人與
自然心心相印,愛和美由此誕生。

這是心靈深處的森林。誰也無法探視觸及的幽遠之地...

我活著,與野草一樣,也與路旁的小石一樣。沒有對人的感動,也就不會有
對自然的感動。

我是為人的靈魂而作畫。~東山魁夷

人應當謙虛地看待自然和風景。為此固然有必要出門旅行,同大自然直接接
觸,或深入異鄉,領略一下當地人們的生活情趣。然而,就是我們住地周圍
,哪怕是庭院的一木一葉,只要用心觀察,有時也能深刻地領略到生命的涵
義。

他的風景畫以藍色基調為主。一種哀傷溫柔,包容萬物的顏色。卻不帶有強
迫和掠奪性。隨著歲月流逝,他的畫昇華到一種無法觸及的透明的孤獨感,
像人類遙不可及的心靈幻想。

雲從谷間湧起升向山嶺,水從嶺上流瀉谷底。深山的靈氣伴隨雲和水流,極
其生動..

在藍色中,周圍風景不知不覺.. 融入傷感氣氛。所以,他的作品總是顯得
格外寧靜。

 

延伸閱讀:

一、東山魁夷:1908 年 7 月生於橫濱。原名新吉, 畫號魁夷。1931 年畢
    業於東京美術學校。1934 年留學德國, 在柏林大學哲學系攻讀美術史
    。其早年繪畫作品《冬日三樂章》、《光昏》分別獲得 1939 年第一回
    日本畫院展一等獎和 1956 年日本藝術院獎。1969 年獲文化勳章和每
    日藝術大獎。其代表作有 1968 年創作的《京洛一四季組畫》, 及
    1975-1981 年創作的《唐招提寺障壁畫》等。他還長於散文寫作, 著有
    《東山魁夷文集》 11 卷。
 

二、放眼風景——東山魁夷(日本)

  以往,我不知有過多少次的旅行,今後,我還是要繼續旅行下去。旅行
,對於我意味著什麼?是將孤獨的自己置於自然之中,以便求得精神的解放
、淨化和奮發嗎?是為了尋覓自然變化中出現的生之明證嗎?

  生命究竟是什麼?我在某個時候來到這個世界,不久又要到另外的地方
。不存在什麼常住之世,常住之地,常住之家。我發現,只有流轉和無常才
是生的明證。

  我並非靠自己的意志而生,也不是靠自己的意志而死。現在活著也似乎
沒有一個清醒的意志左右著生命。所以,就連畫畫也是如此。

  我想說些什麼呢?我認為,竭盡全力而誠實地生活是尊貴的,只有這個
才是我生存的唯一可要意。這是以上述的認識為前提的。

  我的生命被造就出來,同野草一樣,同路旁的小石子一樣,一旦出生,
我便想在這樣的命運中奮力生活。要想奮力生活是頗為艱難的,但只要認識
到你那被造就了的生命,總會得到一些救助。

  我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沒有什麼威勢,這是在我固有的性格上歷經眾
多的挫折和苦惱的結果。我從幼年到青年時期,身體多病,從一懂事的時候
起,就把父母的愛和憎看成是人的宿命和造孽。我有著不流於外表的深潭般
的心。我經受過思想形成時期的劇烈的動搖。兄弟的早逝。父親家業的破產
。藝術上長期而痛苦的摸索,戰爭的慘禍。

  然而,對於我來說,也許正是在這樣的遭際中才捕捉到生命的光華。我
沒有就此倒下去而一蹶不振,我忍耐著千辛萬苦,終於生活過來了。這固然
是憑靠著堅強的意志,以及由此而來的不懈地努力等積極因素,但更重要的
是我對一切存在抱著肯定的態度,這種態度不知不覺形成了我精神生活的根
柢。少年時代,我懷疑任何事物,對一切存在都不相信,我簡直無法對待我
自己。但是一種諦念在我心中紮了根,成為我生命的支柱。

  我曾經花了大半年時間,站在人跡罕至的高原上,默默凝望著天色、山
影,飽吮著草木的氣息。那是一九三七和一九三八年,我尚未結婚,租賃幼
兒園的一間房子住著。這裡是八岳高原的一隅,生長著優美的森林。我一旦
找到可愛的風景,一年中連連跑來十幾趟,以極大的興趣,觀看我所熟悉的
一草一木隨季節而變化的情形。

  冬季早該過去了,而高原的春天卻姍姍來遲。寒風吹著,赤岳和權岳一
片銀白,威嚴肅穆,只有落葉松萌出些微的黃褐色來。高原上到處殘留著積
雪,彷彿被什麼壓碎了一般。奇怪的是,去年的芒草還在雪地裡纖纖挺立著
。經過一個雪狂風猛的冬天,連那結實的樅樹也折斷了枝條,這些細弱的芒
草怎麼能繼續挺立著呢?

  春來了,一時,百草萌發。紅的,黃的,粉綠的,帶嫩葉的,銀的,金
的,匯成一曲豐富多采的交響樂。小梨樹開著素樸的白花,嗡嗡嚶嚶的蜂虻
舉行弦樂合奏。黃鶯和布谷鳥在表演男女二重唱。這裡有杜鵑花,華貴的蓮
華杜鵑,嬌艷的滿天星,清俊的野薔薇。

  霧靄流動,細雨初降,夏陽輝映,紛亂燠熱的草原上牧馬的脊背閃耀著
光亮。驟雨,隆隆的雷鳴,晴朗的念場高原升起一架燦爛的彩虹。

  薊草長高了,松蟲草開花了,天空青碧一色,飄飛著明亮的薄雲。落葉
松現出黃褐色,白樺透著眩目的金光,雪白的芒草穗子隨風搖蕩。

  空中佈滿灰色的雲朵,下雪了,一片深雪。樅樹看上去黑黝黝的,雪上
斑斑點點,交錯著鳥兔的爪印。落葉杉林時時怕冷似地震顫著身子,將白粉
般的細雪抖落下來。

  不多久,春天又回來了。那些芒草在雪天本來被漸漸積聚的雪層層遮蓋
起來,最後完全埋入厚雪裡了。等到雪化,又漸漸露出頭來,就這樣迎來了
春天。看到這些纖細、柔弱而又安身立命的堅韌的草木,我非常感動。

  那時我想,我的作品為何不夠精煉圓熟呢?我的心和大自然緊密融合,
我的觀察並非流於表面,而是達到相當的深度了。然而,我卻不能將我感覺
到的東西,真切而細緻地描繪出來。是因為表現技巧拙劣嗎?不,還有比這
更為重要的問題。

  我跑著,汗水混著塵埃。腳邊散落著燒毀的瓦片,塵煙飛旋。一群人穿
著又髒又破的衣衫,雖說是軍隊,但那樣子實在淒慘。戰爭結束前夕,我應
徵加入千葉縣柏樹團,第二天很快轉移到熊本。在那裡,我們每天都要練習
使用炸彈爆破戰車。一天,我們去清理焚燒後的市街,歸途中登臨了熊本城
的天守閣遺跡。

  我懷著如醉如癡的心情奔跑,簡直就像一個靈魂受到震撼的人,忽然陶
醉起來。我剛剛看到了,看到了那生命的光輝的姿影。

  站在熊本城樓眺望,隔著肥厚平原和丘陵,眼前是一派廣闊的天地,遠
處的阿蘇山隱隱約約。不過,這雄偉的景觀對於我這個經常旅行的人來說,
並不感到十分稀奇。那麼,今天我為何會激動地流下眼淚?為什麼天空那般
清澄,深遠,連綿的群山那樣肅穆威嚴?為什麼平原的綠色那樣生機勃勃,
森林的樹木那樣蔥鬱,壯觀?過去,我一次又一次旅行,也許見過這般美麗
的風景吧。我一定是把它當成平凡的風景一晃而過了。我為何沒有把它描畫
下來呢?而今,我沒有從事繪畫的願望,甚至沒有生存的希望了。——我的
心裡湧現出歡喜和悔恨。

  我發現那風景閃耀著光輝,是因為我再沒有繪畫的願望和生存的希望了
。我的心變得無比純粹了。當我清楚地意識到死神即將臨近的時刻,心中就
會強烈地映出生的影像來。

  我打心裡熱愛自然,我是強烈感受到它的生命力的,然而每當作起畫來
,便囿於題材的特異以及構圖、色彩和技法等新的規定,而對那些更為重要
的方面,對樸素而帶有根本性的令人感動的東西,對存在的生命,缺乏準確
的把握能力。我把這一切都當成落後於現代的陳舊的觀點加以否定。我認為
只有這樣才會求得新的前進。

  另外,每當作畫的時候,我就一心巴望作品能在展覽會上取得優良的成
績。經商破了產的年老的父親,長期臥病的母親和弟弟,他們給我經濟上帶
來了沉重的負擔,我必須引人注目,在社會上出人頭地。朋友們一個個成了
畫壇的寵兒,成了所謂流行畫家,而今只剩我一個人了。我心情焦急,但腳
步緩慢。因為我有些想法,我的心就不能變得純粹起來。

  把當時的心情分析一下,雖然條理不很清楚,但是我確實這樣對自己說
過:要是萬一再有機會拿起畫筆——恐怕不會再有這樣的時候了——我將用
眼下的心情,描繪我所得到的感受。

  我的汗水混著塵埃在熊本市的焦土上奔跑著,我感到我的心都凝縮在一
起了。

  現在想想,我走上風景畫家這條道路,可以說是逐漸被逼迫的,是經受
鍛煉的結果。在人生的旅途中,總有一些歧路。中學畢業時我決心當畫家,
而且選擇了日本畫家這樣一條道路,這是一條大的歧路。戰後,我又走上了
風景畫家這條道路,這也是一個歧路。應當說,推動我走上這兩條歧路的外
在力量,遠遠超過我自身的意志。我與其說是自覺地生存著,毋寧說是被動
地生存著。可以說我是被造就成了日本畫家,也被造就成了風景畫家的。那
麼這種力量叫什麼,我也不知道。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ng3508&aid=5703445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8 04:37 【udn】 我還找到這個網頁!風景 我們 生命 重要比價

 回應文章

d.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不勝收...
2011/10/11 21:51
原來心靈和風景,心靈和大自然有著這樣不可分別的映照關係。

這些畫真是美不勝收!像澄淨的鏡中之影,影中有境,意境畫境早就合而為一了!

感激阿ming 大哥這麼深入淺出的介紹和分享~
阿ming(ming3508) 於 2011-10-12 17:07 回覆:
博客獨白妳說得非常好!

意境(心靈)和畫境(大自然)的合而為一就產生了感人的力量,風景到處
都有,問題就在觀察者。,將平常的風景、平凡的自然景色,看做生命自身
的光輝,這樣才能看到風景之美。

東山魁夷說:「我所邂逅的風景、我所相對的風景中,我彷佛聽見同我的心
相連的大自然的氣息、大自然的搏動。」

是的,有一顆純真的心,對偉大力量的感動,就能產生不世之作。
 
 

鄧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把您的回應可否放在我的格子裡
2011/10/08 08:57
敬愛的明大ㄍ
可否將您的回應放在我的格子裡面
先報告一下
呵呵呵---
阿ming(ming3508) 於 2011-10-09 19:58 回覆:
思敏:

沒問題呀!

只要妳喜歡 呵呵!

鄧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然清新優美
2011/10/06 14:55
敬愛的明大ㄍ
您筆下寫來的一字一句都是大自然的膺品
您所挑選的詩詞
都讓思敏奔馳於風光旖旎的河川森林裡
享受一位詩人寫出來的美感
是那麼清新自然的柔美
拜讀了真讓人賞心悅目
感恩好文分享
思敏敬拜
阿ming(ming3508) 於 2011-10-07 21:26 回覆:
思敏謝謝妳的回應:

大自然是我們心靈的回映

春天您以蝴蝶花鳥的舞影
旋動著燦爛的天空
夏天您以湖水映照的星光
閃耀著漣漪的天空
秋天您把彩虹的五光十色
染遍了森林、湖泊、天空
冬天您把雪花、樹葉飄空
讓天地落入萬古寂靜長空

您藉著大自然的節律
生生不息的孕育著我們
在深層意識中教育我們

我們要從大自然的啟示中覺醒
並回歸到超越自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