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貼 回頭是岸 (通往開悟的途徑)
2009/09/20 20:58:24瀏覽1183|回應4|推薦32

轉貼 回頭是岸 (通往開悟的途徑)

    時間:民國八十一年(西元一九九二)十二月二日晚上七點
    地點:台灣新竹清華大鐘社
    講述者:梁乃崇教授(良智上師)

前言:(Aming的看法)

    這篇文章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所有被知的東西存在,一定要有一
個主體——「知覺者」—在那裡認知,「他」是主動在那裡認知,但是「他
」本身有個特性——不能被知。

    打坐、參禪的目的無非是在找出那個覺知者,即所謂的「自性」、「佛
性」、「本心」等等,但因為他不能被知,所以沒有形象,可能是空或無,
或是一片光明。。。。。---- Aming

本文:

    「回頭是岸」在佛教裡常聽到,勸人不要做壞事,回頭是岸。實際上,
這句話有非常深刻的含義,因為一般人在做壞事的同時,還在做另一件事—
—向外馳求。當然,做壞事是在向外馳求,做好事也在向外馳求。但佛法不
要向外馳求,而要回頭。

   怎麼「回頭」呢?這和禪宗的「本來面目」大有關係。「本來面目」表
示我們有「本性」,在禪宗也稱它「無位真人」;若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
「無名真我」,簡單講即「真正的我」。那個「真正的我」,其實和「本來
面目」是一體的,和所謂的「自性」、「佛性」、「本心」、「實相」和「
知覺者」也是一體的,只是換了不同的名稱而已。

    介紹了「真正的我」之後,再講怎麼「回頭」。我們的心思在運作的時
候有一個問題,不向真我追求,反而向真我之外追求,即「向外馳求」。一
用文字、語言,或是任何一種表示,通通在「向外馳求」。如果能夠放棄「
向外馳求」,反轉向「真正的我」追求,就是「回頭」了。

   用現在的話來講,「向外馳求」的意思是什麼呢?任何一個東西被你看
見、被你聽到,甚至被你想到或是感覺到,那個東西就是被認知的,是不是
?甚至像你的身體和手腳,也都是被「無位真人」知道的。各位可以省察一
下,心中任何一個思想,或者是文字、符號,是否都是被你認知的東西?注
意!這些被你認知的東西,就不是你的「無位真人」,對不對?「被你認知
」和「你」是不一樣的!

    任何被知的東西,以現代邏輯用語來敘述,都屬「被知的範疇」。我現
在就問各位一個問題:既然這些都是被知的,誰來知道這些「被知的範疇」
?必定有一個「主體」知道這一切,是不是?也就是既然有「被知的範疇」
,是不是就必然有知道它們的主體——「知覺者」?這就回到禪宗一直在參
的問題:念佛的時候,是誰在念啊?或做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問:是誰在做
?這樣子問「誰?」,就是在找這個主體、找這個「知覺者」。

    而且這個「主體」不可以被講,不可以被你我認知,為什麼?因為一被
講到或認知到,就是被知的,就落到「被知的範疇」中,而不是認知的「主
體」了,所以一定有一個不能被知的「主體」存在。因此,所謂的「佛性」
、「本來面目」、「無位真人」,必定不屬於「被知的範疇」,不能夠再被
知。如果沒有「本來面目」、「無位真人」,也就是所有「被知的範疇」如
果沒有一個「誰」——「知覺者」來知道它們,這些「被知的範疇」存在與
否,其實根本無從談起!

    所以說有被知的東西存在,一定要有一個主體——「知覺者」—在那裡
認知,「他」是主動在那裡認知,但是「他」本身有個特性——不能被知。
我這個說法是用邏輯推理來演繹給你們聽的,但是你們並沒有真正體驗到「
知覺者」、「本來面目」是什麼,因為一想到「知覺者」、「本來面目」,
「他」就落到被你們知道的範疇,也就不是你們真正的「知覺者」或「本來
面目」了,真正的「知覺者」或「本來面目」是沒有辦法被知道的!「他」
沒有辦法被知,這是「他」的特性。

   這個「知覺者」的存在,就是佛法裡面要講的「佛性」,也是禪宗裡面
講的「本來面目」、「無位真人」,所指的都是這個意思。然而為了說明,
就必須用到語言、文字,也就是要用到「被知範疇」裡的符號來形容。因此
雖然所有的語言、文字都是被知的,但也只好用這些有形有相的符號來描繪
,其目的就是要人能體悟到佛法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所以,當佛以手指月說
:「月亮在那裡!」,你卻以為「月亮就是這隻手」,那就弄錯了,因為佛
要指的是月亮。這裡也是一樣,我一直在用「本來面目」、「無位真人」、
「知覺者」來描繪,還有用分析的方法來突顯這種狀況,都是希望各位能領
悟到文字以外的意思。雖然所有的文字敘述都落在「被知的範疇」裡,不過
都是想要讓各位從「被知的範疇」跳出來,領悟到確實有這被知範疇之外的
「知覺者」。

    「回頭是岸」的「岸」就是「知覺者」,就是「本來面目」,就是「佛
性」。而如何才能「回頭」呢?——不要向外馳求,不去抓被知的東西,不
要陷在「被知的范疇」裡,因為一抓,怎麼都跳不出去,會陷在「被知的範
疇」裡。各位要學習回頭,就是不去抓、不執著,所有被知的東西通通要放
掉,因為都不是真正的你。各位若能覺悟:凡是能被你知道、被你瞭解、被
你想到的,通通不是,當你有這樣的認識時,把原來抓的一放掉,你的注意
力就不在這些被知的東西上,也就可以「回頭」去注意「知覺者」了。

   因此所謂「回頭」,就是把這個向外馳求的心反過來找。像我們用手抓
東西時,往往只注意被抓的東西,而忘了這只能抓的手;事實上用「知覺者
」或「本來面目」看宇宙萬象也類似這種情況,我們習慣把整個心思都放在
宇宙萬象這一邊,而沒有注意「知覺者」或「本來面目」,甚至根本完全忘
掉了,這就是「忘失菩提心」。這樣一忘失,就不能回頭。現在不要抓,把
「被知的範疇」放掉,這時候心思就開始轉回「本來面目」這一邊,一轉回
去,如果回得徹底,你就可以體會到「本來面目」了 --才知道原來悟道就
這麼簡單,是比喝開水還簡單的一件事情。

    什麼佛家一直要用「無」、用「空」來引導人進入佛法呢?各位想想看
,這個「知覺者」或「本來面目」的性質是不可被知的,既然不被知,是不
是和「空」、和「無」很接近?而且在這被知的世界裡面,想要找到一個符
號和這種特性最接近、也容易讓人瞭解的就是「空」、就是「無」,所以在
經典裡面,釋迦牟尼佛經常用「虛空」來比喻「知覺者」、來比喻「本來面
目」,原因就在這裡。

    我這樣說明,各位大概比較能體會了,但是你們會想:要如何才能證到
「本來面目」呢?其實方法很多,然而一般人很難一下子就做到,因為累世
以來,我們都一直習慣向外抓,這種「向外馳求」的習性已經根深柢固,一
時沒有辦法改過來。在無法改變的狀況下,曾經體驗過「本來面目」的人,
就想出一個辦法來:

   既然大家開始時都抓得很多,他就教你只抓一個,不要抓那麼多。
雖然你還是抓,但抓的數量減少,對你還是有幫助,所以先要學習只抓一個
東西。因此佛就常常教人專心持一句咒語或一句佛號,其他什麼都不去想。
但是一般人對這樣的教法信心不夠,會懷疑說:「一句咒語、一句佛號就有
辦法解決那麼多問題嗎?」所以就想多學一點,如果你多學了一點,反而違
背了這個教法的原意。因為你無法一下子改變原來向外馳求、向外抓的習性
,既然改不了,就專注地只抓一個,這一抓下去,對你達到體悟就有幫助了
,這是佛法裡面最常用,而實際上也是最確實有效的方法。

    另外一個方法是:好!連這一個都不要抓,只是靜坐,什麼都不要想,
但是這很難做到。你雖然說什麼都不想,但那時候想的可多呢!心念會到處
亂轉,你要它不想,它偏偏要想,你怎麼辦?講起來很簡單,其實很難的,
因為你沒辦法掌握,所以不如就只是一句咒語或是一句佛號,非常專注地一
直持、一直持,其他什麼事情都不要想。在持咒或念佛號時,心裡面只有這
句咒語或佛號,其他心思通通打掉——這樣的練習還只叫「專注」,只是訓
練自己專一的能力,與「空」、「無」還有一段距離,不過這樣對證入「本
來面目」會有幫助。

    即使你可以專心地持,但是心念還是會亂跑,一下想這個,一下想那個
,此時你就要警覺——要把心收回來,任何念頭通通把它變成佛號或咒語。
比如說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任何一個念頭跑出來後,不准它變成怪念頭,要
把它拉回來變成「南無觀世音菩薩」,把全部心思收攏來。這個工夫一旦下
下去,你對自己的心就漸能掌握,心思會逐漸收攏;若能持之以恆,其他的
雜念慢慢地就會自動減少。念頭少了以後,你會發現自己集中精神的能力越
來越強,同時也會發現記憶力、思考力都有進步,原因在哪裡?——你已把
原先分散出去的心力都收回來了。平日我們的精神會比較不足的一個很大的
原因,就是我們的心思用得太多,無形中耗散掉。當你把這些耗散的心力收
攏時,慢慢會發覺自己精神的集中力、思考力、記憶力各方面都在進步,所
以書也會讀得好一點。很多人常常坐立不安,那是因為心都散掉了。通常心
很定的人,做起事來都是心平氣和的,讀書的效率也會提高。所以練習「專
注"是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也是很有用的辦法。

    同時持咒的時候,最好不要心懷任何想法。很多人還沒有持的時候,願
望可多了:希望能幫助自己這個會好、那個會好;還要幫助家人消災除難,
幫助朋友解決困難,這些想法都太多了。通常我們在教人持咒的時候都會告
訴人家:若有災難,持咒就能解決。其實這只是一種善巧方便,因為大部分
人都不想念,讓他有機會多念,雖然他不專心,但總比不念要好一點,是一
種鼓勵。

   但教人持咒真正的用意是要讓人「專心一致」,就是要鍛煉心神集中,
做了一段時間後,你會發覺以前自己的心神真是耗散得很厲害——人看起來
是在這裡,其實腦子裡轉東轉西的,早不知飛到那裡去了——當你越深入持
咒時,就越曉得自己心神轉出去的頻率非常高。


    這個方法如果練得很好的時候,你的「被知的範疇」就變成只剩下這一
句咒語或佛號了,其他的都不在了,你精神集中到最徹底時就是這種狀況。
這時候,要把你的「本來面目」拉出來就簡單了,不像原先要把它拉出來,
那簡直像是有八萬四千條繩索從四面八方來捆綁,十分困難。現在只剩下這
一句咒語或佛號,事情就好辦了。這時你要回頭,只要把這句咒語或佛號放
掉——就等於放掉整個「被知的範疇」——很容易就體會到「本來面目」,
機會比以前增加了,不過這仍是要靠自己體會的。

    咒又比念佛號好一點,因為咒語沒有意義,用的心思可以減少;佛號還
有它的意義,你的心思稍會複雜一點。但是開始的時候,我還是覺得念佛號
比較好,因為咒語表面上沒有意義,就容易變成嘴巴在念,而心卻跑掉了;
不像佛號有意義,心就比較容易收攝一點。所以開頭的時候可以持佛號,念
到一段時間再換成咒語,來幫助自己專注。

  在還沒有悟到「本來面目」,而你專注的能力越來越強時,就會有一些
感應出來,如果你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感應,會覺得很稀奇、很不可思議。
不過不要太奇怪,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心神專注的時候,你心裡的束縛逐
漸減少,原來被束縛住的一些能力,很自然就會呈現出來了。

    然而,有不少人在這個過程中,就開始墮落——他很得意自己有這種感
應、這類神通力,就驕傲起來,甚至玩起法術,而忘了修行真正的目的是什
麼,這就又陷入另外一種被知的狀況。你若不能擺脫,就和其他人困在被知
的狀況下差不多。一般人可能會認為看你很高明,但就解脫的角度來看,你
和他們是一樣的。因為這個狀況並沒有解脫,只不過是你心力專注後產生的
一些現象;但光是專注還是不夠,重要的是要回頭是岸——回到「本來面目
」的彼岸,才能究竟徹底地解脫。

    所以,「回頭是岸」這句話非常傳神,並不是說我們這個身體的頭要向
後轉過去,而是這個習慣向外抓的心要回頭。因為本來是向外馳求的心,現
在不馳求了,收攝回來找「真正的自己」,所以這個「回頭」的意義是非常
深刻的。當然這句話也可以從淺的層次來說明:「你原來做壞事,現在不要
做了,回頭是岸。」這也解得通;不過從深的層次來說,是可使人成道的。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ng3508&aid=3334714

 回應文章

岱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補文
2009/09/24 12:25

抱歉訂正

是梁教授


岱靈^_^

沐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心無所住而生其心
2009/09/24 08:58

如果靜坐時雜念紛飛....我就會用化身師父送我的這一句,

「心無所住而生其心」

........ 頓時立即開朗!!光源不斷.....................................

**

下面這段話很重要,要時時問自己修行是為了什麼?

                  ↓              ↓              ↓

『然而,有不少人在這個過程中,就開始墮落——他很得意自己有這種感應、這類神通力,就驕傲起來,甚至玩起法術,而忘了修行真正的目的是什麼,這就又陷入另外一種被知的狀況。

你若不能擺脫,就和其他人困在被知的狀況下差不多。

一般人可能會認為看你很高明,但就解脫的角度來看,你和他們是一樣的。

因為這個狀況並沒有解脫,只不過是你心力專注後產生的一些現象;但光是專注還是不夠,重要的是要回頭是岸——回到「本來面目」的彼岸,才能究竟徹底地解脫。』

阿ming(ming3508) 於 2009-09-24 19:05 回覆:

這是很好的修行方法。

「心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就是不在一個念頭或任何現象上產生執著,牢牢不放。

生其心就是生出慈悲心和智慧心,是佛和菩薩們的境界。

一般在修行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特殊的感應,如果被其吸引就陷入被知的範圍

而非知的主體,並未究竟。

只有徹底回頭,回到本來面目才算解脫。

足見妳的修行經驗具又很大的參考價值。


紫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頭是岸
2009/09/23 21:37

無明業海苦無涯

藉事練心知幻夢

反觀本心不外尋

真實面目未曾離

阿ming(ming3508) 於 2009-09-24 18:48 回覆:

因為我們得注意力大都向外追求,

而我執又認假為真,

所以很難回頭,

也就無法認識本心或本來面目,

確實真實面目未曾離

只要回頭就好了,

寶貝就在自家裡。


岱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然的專注這個觀點的立意好
2009/09/21 16:06

阿ming大哥良教授應該是圓覺文教基金會的主導人吧

我以前聽過他們舉辦的佛法講座喔


岱靈^_^
阿ming(ming3508) 於 2009-09-24 18:42 回覆:

對,梁乃崇教授是負責人,屬圓覺宗系統

圓覺宗的修行依據與目標如下:

1、依《圓覺經》修行

2、自度度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3、以《心經》自度、以《金剛經》度他、以《圓覺經》覺行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