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9/21 17:04:56瀏覽143|回應1|推薦4 | |
之前針對馬政府的施政 媒體最喜歡找那些潛在的既得利益受損者 然後把他們包裝成無助的小老百姓 然後一付大義凜然的樣子來抨擊政府
不過. 如果找不到這種族群 就會用 配套不完善. 有可能怎樣怎樣. 或是 時機不對 來加以反對 但是如果實在找不到說詞 明明客觀數據顯示施政有了成效 這時媒體就發明了一個萬用句型
雖然XXXX. 可是人民感受不到
結果所有政府的努力和成果 就在媒體強力放送的 "人民無感" 中完全消散 --------------------------------------------- 日前馬政府大魄力提出些外交. 國安. 兩岸的新人事佈局 雖然有人嘗試用近親繁殖的說法來貶抑 不過因為調動更新的幅度. 很難只用近親繁殖來評斷 硬要套用"人民無感"似乎也太過牽強 結果媒體就又發明了一個新的句型
馬政府(XX作為). 只為求他個人的歷史定位 卻不顧老百姓的需求
這就好笑了 我對於用人民無感來抹煞客觀數字的手法已經非常感冒 但是什麼叫做只求個人歷史定位?! 如果真的不顧老百姓需求 會有什麼好的歷史定位?!
馬總統如果真的能夠挺住 無視於媒體叫囂的"短視需求" 為台灣未來十年. 甚至二十年訂出一個可長可久的規劃 那才是人民的萬幸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