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永明延壽禪師 警世
2023/02/04 11:40:38瀏覽406|回應0|推薦4

永明延壽禪師 警世

  夫不體道本。沒溺生死。處胎卵濕化橫豎飛沈之類。於中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塵。於人身中多生邊夷下賤。及處中國。或受女身。若為男子。癃殘百疾。設得丈夫十相具足者。處恐畏世生五濁時。以肉為身以氣為命。一報之內如石火風燈。逝波殘照瞬息而已。於中少夭非橫殂者。不計其數。或有得天年壽極耳順。萬中無一。脫得知命之歲除童稚。無知至三十豪四十富。且約其間三十年。於中有疾病災禍愁憂苦惱。居強半矣。所以昔人有言。浮生一月之中。可開口而笑。只四五日矣。故知憂長喜促樂少苦多。如在萬仞之危峰。似處千尋之滄海。縱得少樂畢慮漂沈。且夫有生勞我處胎。有老奪我壯色。有病損我形貌。有死壞我神靈。有榮縱我驕奢。有辱敗我意氣。有貴使我憍倨。有賤挫我行藏。有富恣我貪婪。有貧乏我依報。有樂動我情地。有苦痛我精神。有讚起我高心。有毀滅我聲價。乃至寒則逼切我體。熱則煩悶我襟。渴則乾我喉。饑則羸我腹。驚則懾我魄。懼則喪我魂。憂則撓我神。惱則敗我志。順則長我愛。逆則起我憎。親則牽我情。疏則生我恨。害則殞我體。愁則結我腸。乃至遇境生心。隨情動念。或美或惡俱不稱懷。皆長業輪盡喪道本。其或更詭於君悖於父。傲其物趨其時。獸其心狐其意。苟其利徇其名。誑其人諂其行。附其勢欺其孤。淵其殃崇其業。扇其火吹其風。驟其塵背其覺。邪其種睽其真。但顧前非慮後。只謀去靡思回。唯求生焉知滅。則念念燒煮。步步溝隍矣。如今或得剎那在世。須蘊仁慈。行善修心除非去惡。書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以世間逆順種種因緣。空受身心妄苦皆為。不知三界唯是一心。以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及第八識。皆是現量所得。無心外法。以第六明了意識。比量計度而成外境。全是想生隨念而至。若無想念萬法無形。故經云。想滅間靜識停無為。又云。諸法不牢固。唯立在於念。善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若了一心之旨。心外自然無法可陳。豈有欣戚關懷是非干念。佛頌云。未達境唯心。起種種分別。達境唯心已。分別即不生。既了境唯心。便捨外塵相。從此息分別。悟平等真空。故起信論云。一切境界唯心妄動。心若不起。一切境界相滅。唯一真心遍一切處。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即無六塵境界。乃至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先德云。心外有法。生死輪迴。心外無法。生死永棄。經云。諸法所生唯心所現。論云。三界無別法。但是一心作。既信一心。須以禪定冥合。如經云。若能教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令行十善。不如一食頃一心靜處入一相法門。若能諦了自心。以此定慧相應。則能不動塵勞。便成正覺。平生所遇。莫越於斯。普勸後賢。可書紳耳。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7826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