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菩提道次第廣論 淺釋 日常法師 7/8
2023/02/24 21:28:37瀏覽937|回應0|推薦0
【功德有五:謂若無苦,則於苦事不希出離,故有驅意解脫功德。】

  苦有五德,現在把五德解釋一下。如果沒有苦,很快樂,你不會求出離。所以為什麼六道當中,只有人身才可以修,天上不能修,因為天上太快樂了;地獄是純苦也不行,只有這個人身是恰到好處。雖然恰到好處,但推動我們向上的,的的確確是苦,沒有苦你就不會想出離,不想出離,別的就不用談了,這是苦的第一個功德。

【由苦逼迫壞諸高慢,故有除遣傲慢功德。】

  因為有苦,就會遣除憍慢。平常當自己有了好事情,就覺得很得意,這個時候不是憍就是慢。慢是我比你高,憍是對自己得意的事情沾沾自喜。現在有了苦,憍慢就沒有了。憍、慢這兩樣是煩惱,尤其是慢,它永遠是跟著我相在轉的。這個地方講慢,倒不是說要破我相,而是要曉得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恭敬,最大的障礙就是慢心,只要慢心一在,就是「慢如高山,法水不入。」所以,當你一苦的話,因為身是老病牽連,心是煩惱纏綿,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到那時候,你自己身體生病了,一心一意求醫生;心苦求佛法。最後會發現,不管是身心之苦,唯有求佛法,對法自然就生起恭敬來了,能夠這樣的話就對了。所以這個地方對治憍慢,最重要的中心功效就在這裡,並不是其他的不管,這是苦的第二個大功德。換句話說苦推動你出離,有了出離心以後,你要努力地學,而學法的最大的障礙是慢,但是由於有苦,把你的憍慢拿掉了。

【若受猛利大苦受時,則知其苦從不善生,不愛其果,須止其因,故有羞恥作惡功德。】

  第三個,當你受到大苦的時候,你就曉得,這個苦是因為以前造了種種不善。既然怕苦,曉得苦果必定有它的苦因,趕快在因地當中努力,不要再造苦因。所以對自己造的種種惡業,會覺得我怎麼這麼差啊!內心羞恥,產生不願意作惡的功德。慚是對自己來說,愧是對別人來說;換句話說慚愧就是羞恥,羞是見不得人,恥是對自己做的事情感到恥辱,正確地了解了就會羞恥作惡。
  前面說,苦使我們厭離,想修學佛法;進一步苦能對治慢;修學佛法的時候,如果沒有苦的推動,你會覺得要修就修,不想修就停在那裡,如果有苦逼的話,你就會進一步往上走。所以這裡一方面講苦的功德,一方面這些功德的次第中,有它修行的關鍵在!

【由苦逼惱希求安樂,若求安樂須修善因,故有歡喜修善功德。由比我心度餘有情,知皆是苦,於諸漂流生死海者,能發悲愍。】

  由於苦所以求安樂,那麼安樂如何才能求得?修善因!所以苦會策發我們歡喜修善。一定是先有苦逼,這個道理已經說過了。所以有兩方面,後面是推我們離苦,前面是拉我們求樂。
  以上先是對自己而言,接著是推己及人。比度自心,從自己的苦擴大推到別人身上,那時候覺得:原來一切眾生都在生死大海當中漂流啊!悲心也就策發出來了,有了悲心,佛法就能夠圓滿了。前面是策發厭離心,這裡是策發大悲心。厭離心也好,大悲心也好,換句話說,單求自己解脫也好,幫助一切人解決也好,要解決的都是--苦拿掉、快樂得到,所以你必定要尋求智慧。整個佛法推動你的原因都在離苦得樂上,所以前面說苦有五德。佛佛道同,沒有一尊佛例外的,都是宣說苦集滅道。在中士道的時候,已經把這個概念說得很清楚了,現在我們正式用的時候又提一下。想到這裡,原來苦有這麼大的好處,我們偏偏不曉得還要避開它!並不是叫你受苦,而是要你利用苦。所以佛法真正高明之處,真正圓滿的無上正覺,他了不起的地方,就在轉煩惱、轉種種的惡業、罪惡變成智慧!變成功德!利用苦,就因為有苦才策發我們修行。所以不管出離也好,成佛也好,佛道就從這上面產生的,有這麼大的好處。這才是真正的功德!世間那些不是功德,是騙我們的。

【以上諸德及此所例諸餘功德,自應先知數數修心,謂此諸苦是所願處。】

  以上把主要的提出來了,還有其餘的一些,我們應該先了解,了解了以後,先在這個上面好好地修行,這點很重要喔!如果你不修,就會像我們平常那樣,聽聽道理是可以的,聽完了道理,遇到苦境心裡就退縮,乃至處處地方退怯,這個要注意。所以說,要數數思惟修心--這些苦正是我要的、我願意的!這樣來策動我們。
  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名將│-韓信,韓信帶兵,多多益善,再多也不怕,就怕少。如果他帶的是訓練有素的兵,那是無堅不摧!把烏合之眾交給他訓練也一樣不怕,為什麼?善於利用啊!真正的問題就在這上面。大家記得不記得韓信破釜沉舟的故事?他到了緊急關頭,臨時找了一大批烏合之眾(就是不是訓練有素的人)來打仗,若是我們,這種情況怎麼打?一點訓練都沒有!而韓信懂得如何善巧利用。敵人就在眼前,而且是訓練有素的精兵,堅甲利兵。韓信的兵雖然不一定是老弱殘兵,但的的確確是毫無訓練的,武器又不行,乃至於武器也不會使用,韓信告訴他們:「吃過了飯以後,把燒飯的鍋子敲碎,渡過了河以後,把船打爛,因為前面敵人等在那裡,他那裡的糧草不曉得有多少!等著我們去受用享樂,這麼好的地方等著我們,我們何必回到原來這個苦惱得不得了的地方。船也一起打爛,我們不用它了。」大家聽了很高興,於是吃過了飯,就把鍋子打破了,把船弄沈了,跑到交戰的地方,一看,敵人來了,那時候的心情只有一條路,拼命!除了拼命,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了!因為你不拼命只有送命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善於利用,後面精進一度就是說這個。你們了解了這點,才曉得《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個教法的圓滿!實際上,的的確確這是從佛傳下來,經由阿底峽尊者從印度傳進來的最圓滿的教法,它每一個地方就這麼善巧地運用我們現有的狀態,告訴我們要以苦為道。六祖大師也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是不離開世間的,你離開了世間求佛法的話,就像找兔子的角。兔子有角嗎?你找不到的!所以修行就是在你眼前的這狀態上以苦為道。

【如云:「無苦無出離,故心應堅忍。」又云:「又苦諸功德,謂以厭除慢,悲愍生死者,羞惡而喜善。」】

  沒有苦的話,出離都談不到。不論對自己或對別人來說,真正能夠跳出痛苦,還要靠它,所以我們這顆心應該堅、忍。這一點很重要,所以我們眼前第一個,要從這個上頭努力。
  這裡所引《入行論》的前二句是總提苦的特性;下面一偈是說出苦的幾個功德。第一個厭離心,出離心,第二個,除憍慢,第三到第五羞惡、喜善以及悲愍生死苦海中的有情。寫成偈子的時候,把次第稍微換了一下。
  以上是講苦的功德,曉得了苦的功德以後,去修的時候必須要忍受苦。所以接下來說,忍受苦也有種種的功德的。你能夠忍受苦的話,就可以得到這樣大的大利益。

※﹝第二思惟能忍眾苦難行之德分二:一、思解脫等諸大勝利,二、思能遮止無量大苦所有勝利。今初﹞

【我昔流轉生死之時,為求微劣無義欲故,雖知有苦尚能輕蔑非一大苦,作感當來無量苦因,忍受非一無義大苦。況我今者,為求引發自他無量利益安樂,尚應故知忍受過前百千俱胝倍數大苦,而修善行,況輕於彼,應數思惟令心堅固。】

  我以前流轉於生死當中--實際上這個「以前」是無始以來,時間之長是你無法計算的。我們在生死當中做什麼?求微劣的、無意義的事情。世間的事情,真正說起來,真是毫無意義,都是虛假的,騙我們的。求的是這樣毫無意義又微劣的東西,還不怕苦地去努力。就像農夫種田、商人作生意,乃至於作官,別看官好作喔!要競選,戰戰兢兢地,請問哪一個不苦?求這些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就算有也是非常微劣的,明明曉得這是苦的,我還輕蔑不怕辛苦!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例如現在念書非常苦,大家都在念書,學校又這麼不容易擠進去;種田也是如此,因為大家要搶著種田,種田更是辛苦。天下的道理就是這樣,結果是作感當來無量苦因啊!忍受非一無義大苦啊!就為了一點小小的利益,眼前不怕苦,還要造將來無量無邊的苦因,受無量無邊毫無意義的大苦。
  這是做一個比較,以前我們做這種小事情尚且這樣努力,現在我們真正要求的是有極大意義的事情,沒有能跟它相比的利益,就是求取自己及他人無可衡量的真實的利益安樂。在這種狀態當中,雖然明明曉得這個苦,但卻應該去受。既然這個安樂比前面的大這麼多倍,根本無法相比,當然你忍受這個苦,也應該超過前面不曉得多少倍,這是絕對應該的。所以真正修行,即使再苦,比現在不曉得再苦多少倍,都應該忍受。何況真正修善行的時候,苦並沒那麼多啊!所以應該「數思惟令心堅固」。
  現在有許多人,世間的事情忙得不得了;對修行的事情卻覺得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實在是很糟糕!回想我以前也是一樣,沒有如理的了解,也難怪會如此。回想我當初出了家,說起來是很難得,的的確確有善根,然而做一點小事情,自己就覺得委委屈屈不肯做!可是外面一點世間的事情,做起來卻很起勁。等一下一個親戚來,朋友又來了,這個也過意不去,那個也不能不做,那個時候計程車沒有這麼普通,要擠公共汽車,擠得滿頭是汗,一點都不在乎。然而在寺院裡面稍微做一點事情,自己就覺得委屈,這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如理稱量思惟觀察。稱量了以後,還要不斷地依法思惟,使得我們的內心對於這一件事情的認識能堅固。

【《入行論》云:「為欲曾千返,受燒等地獄,然於自他利,我悉未能辦。現無爾許苦,能成諸大利,為除眾生苦,於苦唯應喜。」】

  寂天菩薩著的《入行論》上面告訴我們,我們為了追求世間的種種欲望,曾經千返(這個千不是一千趟,是泛指無量次)於地獄,不曉得受了多少的大苦,結果不要說對別人沒有利益,對自己也沒有利益。現在你不用受這個地獄苦,卻能成辦種種殊勝的大利益。修道的苦比起地獄的苦來,那不曉得要好多少倍啊!所以眼前既不用受這些大苦,而且得到的利益是大得不得了。既然這樣,我們對於要除掉眾生苦這件事情,應該感到歡喜得不得了,因為我們是在賺大的法財啊!
  這一段話,我們要常常記住,這對我們有絕大的幫助,要記住而且一直去思惟觀察。如果我們腦筋隨時處在這個概念當中的話,那修行就很容易了。我們無量劫以來,都是為了自己的好樂,這個放不下,那個放不下,這個也必須要,那個也必須要;結果是忙了半天,沒有好處,反而一直長劫在地獄裡邊,本來你想利益自己,結果得到的卻是苦。
  有一位居士提到,當初很想學佛,可是對家裡面放不下,兒子沒娶媳婦,女兒還沒出嫁,等到兒子娶了媳婦,女兒出嫁了,孫子沒人招呼怎麼辦?肚子餓了,你也必須去弄。人就是這樣像牛馬一般,先是忙自己的,然後忙子女,被這個東西綁得死死的,自己卻覺得很好,結果真的得到利益了嗎?沒有,所得到的是地獄等等的惡果。我們為了這種事情,還不惜受種種苦去做;現在修行不要受這麼多苦,只要你肯修行,絕對不需要你下地獄,不修行是非下地獄不可,這是千真萬確的。就像佛陀因地當中捨身飼虎,這個比起下地獄來,不曉得快樂、輕鬆多少倍呀!同時又能夠除無量的大苦,成就無邊的大利益。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對於修行的苦應該感到歡喜啊!對這個概念,要把文字轉變過來,變成我們內心的認識,經常擺在腦筋裡面去想,等到能夠辨別得很清楚了以後,再在事相上面去磨鍊,經過了這個磨鍊,你內心當中會感受到歡喜,一旦跟法相應的喜樂生起了,你就有希望走上去了。

【思惟往昔於自他利俱無所成,尚能忍受爾許難行,今為引發極大利義,於諸微苦何故不忍。故雖有苦,然有此利,我實善得,如是思惟令心高起。】

  想想看,我們未嘗不想利益自己、幫助別人。為了這個目標,所以忙很多事情,忍受很多難行之行。結果忍受了這些苦,做了這麼多難行的事情,不論對於自己或者對於別人卻沒有幫助,俱無所成。如果這個概念你弄不清楚的話,所謂修道,始終都是空話。現在反過來,對事情認識得很透徹,看得很深遠以後這樣去做,於自於他是真正有大的殊勝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也應該付出代價努力,而這個努力所付出的代價,比起以前要小得太多太多;以前這麼大的苦,沒有利義,現在有這麼大的利義,一點點的小苦,為什麼不能忍呢?
  這樣一觀察以後,就會感覺到:苦是苦,但是這麼一點小苦,卻有這麼大的利益。太好了!我真是得到太多了,賺了大錢啦!這樣一想的話,你的心就高昂起來了;否則的話,還沒做事情,就畏畏縮縮地縮在後頭。所以修學佛法處處地方都要有正見,就像這樣,當你一旦真正體會到了這一點以後,自然而然你會打起全部精神來做。現在因為我們沒有得到正確的知見,隨順著無明,自己還覺得很有道理,所以對毫無意義的事也是一樣很起勁地做。這裡並沒有教你損失利益,相反的,是讓你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我們應該認識這個關鍵所在。那個時候,你對修行時遇到的種種難行就一點都不怕,而且心裡邊是幹勁甚大,所謂「令心高起」就是如此。
  就像我們現在一樣,我們現在是為煩惱無明所轉,自己還覺得想得很對,這是見煩惱;覺得這個對我好,貪著難捨,這是思煩惱。因為被這些煩惱所覆,做起來也同樣很起勁,起勁了半天,卻把自己送到地獄。這個概念是眼前第一步要了解的。我看見這個大好處,所以才特別說明。平常我們懂得了一點道理,看不見自己的錯誤,仍舊依著老習性還不知道,還覺得這是修學佛法,所以叫繞圈子,原因就在此,雖然是碰到了一點佛法了,但是所學有很多漏洞而自己不知道。我想學到現在這個程度,對這個概念應該認識越來越強,體驗越來越深。

【又由惡友之所誑惑,尚能趣向無義惡途,忍諸苦行,謂跳三尖矛及炙五火等。】

  另外一類是由於被惡友所誑惑,這個惡友就是惡知識。所以稱他為「友」因為他表面上對你很好,但是他引導你的不是正見而是邪知邪見。佛在世時特別是指那些外道,他們有的是持牛狗戒等種種無意義的戒,行毫無益處的苦行,例如所謂五火炙身等種種事情。我們現在也常常可以看見乩童拿鞭子往自己背上打得都是血痕,然後用火去燒,那的確苦啊!不要說叫我去做,叫我看都不忍看!而他對於這些毫無意義,又會把自己送到惡道中去的事情,都能夠忍受,並且認真地去做。

【又為世間微劣事故,能強忍受務農,徇利戰競等事,非一大苦,如是思已當於苦行而發無畏。】

  惡友是特別指不如理的教法、言論、思想等等,現在是指世間一般的事情。士農工商不管哪一個,都是在追求很微小、很下劣的那些果報,種田的人忙著種田,商人忙作生意,士人念書等等,沒有一個例外的。舉一個我們特別容易感受的例子,如果我們親戚朋友得到一塊田,他會高興得不得了地忙著去種,如果讓它荒在那裡,他會覺得很可惜;或者有一棟房子在作生意的黃金地段,絕對不忍讓它空在那裡;如果生意非常好,也絕對不忍心把來買東西的人趕走,大家都為了這些在忙,只為賺一點點世間的微劣的好處。現在我們碰見一點點事情就受不了了,看看他們,太陽這麼大,還曬著太陽去做,冬天天氣這麼冷,他也這麼做;作生意人也得一大早起來打點,沒有一個例外的,為了什麼?「徇利」,「徇」就是以身從物,通常我們說徇情、徇戰,就是對他所希望的事情,全部精神貫注下去,乃至於不惜生命地去做。大家都是為了世間的利益,而實際上眼前雖看似有一點點小小的好處,卻帶來無邊的大苦,而又必須戰戰兢兢地忙很多事情,這是眼前看得見的事實。
  你能夠照著上面的次第一步一步觀察、決擇、思惟,漸漸會體驗到:現在如果忙著修行,所得到的利益之大,不管前面任何一種,都完全不能比。那個時候,自己對於修行當中所發生的種種的困難,就一點也不害怕了。
  目前我們真正重要的是正確的概念要認識,然後不要停在那裡。現在我們的大毛病,第一個是不懂,不但如此,還不想去學。第二個是聽懂了,也聽得很喜歡,書本一合就留在書本裡,這個一定要想辦法提升它,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斷地思惟、觀察,去運用這個道理。那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像上面所說的:種田的人勤勤懇懇地種;做生意的人勤勤懇懇地做;現在我們學佛,賺法財也是一樣,愈做愈歡喜。別人在後頭拖拖拉拉,一點都不會影響你,你還覺得:這個朋友真好,他把他該賺的財,不斷地讓我賺,我真感謝他,賺了以後我將來還要幫他,這是第一個勝利。

【思能遮止無量大苦所有勝利者。如有一人是應殺犯,若截手指能免殺罪發大歡喜。如是若由人間小苦,總能脫離無邊生死,別能永斷那洛迦等惡趣眾苦,極為善哉。若能善思現前久遠二苦差別,則於難行能生心力全無所畏。】

  我們能夠忍受修行當中種種的苦事情,難行能行,這樣去做的結果,能夠把無量的大苦都消除,眼前是要稍微付一點代價,出一點力,吃一點苦,但是大苦由此淨除掉了,有這樣殊勝的利益。譬如有一個人本來是被判死刑,要殺頭或者要槍斃的,結果現在只要去掉一隻手乃至一根手指即可,他就歡喜得不得了。我們人人都是這樣的,生了病,本來要送命的,結果跑到醫院裡面去動一個手術,我們要出很多錢,還要受很多苦,但是大家好歡喜,讚歎這位大夫好!我們就是這樣,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現在我們的修行,只要忍受人間的一點小苦,就能夠脫離無邊的生死大苦,而特別是能夠解除地獄等惡道當中絕大的痛苦,這個實在是太好太好啦!如果我們能夠很善巧地思惟眼前的跟久遠的苦這兩個的差別,你能夠修行的話,眼前受一點點小苦,將來能把所有的大苦徹底解決。而且事實上忍受得住眼前的小苦,當下就有很大的快樂,後來的快樂更是無量無邊。反之,你如果不能忍受眼前的小苦,眼前就不快樂,將來更是一點快樂都沒有。把這兩個之間的差別分別得很清楚的話,對於眼前稍微受一點小苦的這種難行就能全無所畏,一點也不怕的這個心力就生起來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思惟一定要如理如量,正確無誤,最怕的就是這個地方有問題,不能如理,你動不動總是把錯誤的概念帶進去了,就像把毒放進去那一定不行,「見」是最難辨別得正確的。見正確了以後還要如量,這個才叫「善思」。

【如云:「若截殺人手,能脫豈非善,若以人間苦,離獄豈非善。」】

  如果說,這個人本來是要被殺的,現在只要削掉他一隻手,就可以把他的命救活,那豈不是一件好事情嗎?同樣地,我們現在只要受一點人間的苦惱,就可以把地獄的大苦徹底解決,那豈不是一件大好事嗎?這是思惟能忍眾苦難行的第二個勝利。思惟能忍眾苦難行的功德,是從好的方面(得解脫等)以及遮止苦的方面告訴我們忍苦的殊勝利益。

【從微漸修無所難者。如云:「若習不易成,此事定非有,故修忍小苦,大苦亦能忍。」若被忍甲受苦意樂,雜諸小苦漸次修習,則忍苦力漸能增廣。】

  修的時候有它的次第,只要一步一步順著次第去做,一點都不難。如《入行論》云:修行了以後不成功,這樣的事情是不會有的。所以現在我們先從忍耐小苦修起,自然忍苦的力量就會慢慢增大,到最後再大的苦你也能忍受了。其實這種事情,我們人人都有經驗,也都有這個力量。譬如有的人歡喜吃辣椒,如果沒有辣他實在吃不下飯,但是第一次吃辣的時候,如果那時候還是小孩子,不習慣就哭啊鬧啊,但是慢慢地吃到後來,沒有辣他就吃不下飯:「哎!今天沒辣」;或者有的人歡喜喫茶,我想這不會天生來的吧?你們怎麼樣我不知道,我現在也很歡喜喫茶,但是第一次喫茶的時候覺得苦苦的,可是後來就慢慢地養成了習慣。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個能力,不同的地方就是我們沒有善巧,在無明當中,明明有這個能力,卻偏偏錯用了,還讓它送我們到地獄裡面去。所以有了正知見,你只要努力改,一定會改得過來的。
  前面曾提到《入行論》上面的一個偈子:「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遇到困難不應該退,尤其是修行!任何事情都是經過修習以後才學會的。你也可以把這個「修」改成「習慣」,就是靠不斷地練習而成功的。剛開始的時候好像冤家對頭,你一聽見就害怕,到後來沒有這樣東西你還覺得不快樂,放不下它。對人是如此,對東西也是如此,就像剛才講的茶也好,咖啡、辣椒、香煙也好,我們太多人都有這個經驗的。這個說明只要你願意不斷地去學,沒有一件事情是學不成功的。
  所以我們中國古代的聖人也告訴我們:「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意思是說,有的人是天生自然而然地就這樣去做了,有的人不是天生的,是覺得這樣有利益而去做的,有的人是連這個利益都不知道,被環境逼著勉強而去做的,但是做到後來都能改變過來。剛才講的辣椒等等,也是一樣。比如說,印度人的飲食習慣偏好辣椒,小孩子就在那個辣椒圈子裡長大了。以我來說,當然我現在胃不好沒辦法,假如我不在乎胃的話,第一次儘管不行,但是我也跟著大家吃辣,吃到後來也會養成非吃辣不可的習慣,這個就是勉強而行之。
  我為什麼要說這些?諸位現在能在寺院裡修習,這是宿生善根所使,但是我們的善根力量不強,如果善根力量強的話,你來了就不肯回去了,會全部精神貫注於修行,我們看見祖師大德們都是這樣的。像玄奘大師、憨山大師他們都是很小的時候,跟著母親到廟裡,一到了廟裡就不想回去了。在廟裡住下來了以後,聽到人家講那些行為是好的,他就拼命地去做,是壞的就改掉,這是大善根。我們現在是有善根,人家勸勸,我們聽見了覺得好,就來出家了。來是來了,但並不是「安而行之」,可是我們確實曉得它是有利益的,這個時候只有兩種辦法--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其實這兩者是同時並用的:講道理的時候,就是去了解這樣做的殊勝利益、不這樣做的大過患,以此來推動我們;去做的時候,就要勉強而行了。事實上,祖師也好,佛也好,沒有一個例外,都是從這一條路走過來的。
  就我們一生來看,短短的幾十年,安行、利行、勉行都有,但是就整個的修學過程來說,任何一個凡夫,從無始以來到最後圓成佛道,剛開始時一定是被迫而來,然後步步上去,這個叫做修學過程。正因為如此,所以如果我們能安而行之固然好,不能的話,更應該策勵自己說:「人家善根這麼夠了,還在努力,我現在不夠啊!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還不勉強自己,那要等到哪一年!永遠沒成功的機會呀!」就這樣推動自己去做。這個裡面就有「利而行之,勉強而行之」。所以碰見任何事情,萬萬不要為自己找藉口,這不是幫自己,而是害自己,這個概念我們務必要認得清楚。自己找藉口固然不可以,如果旁邊的朋友好像很同情你,你要很清楚這是惡友,是惡知識,這是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把握得清楚。我們也千萬不要作惡知識,告訴別人:「某人呀!這位老師怎麼要求這麼嚴?」等等,好像處處地方給他開一個方便,我們千萬不要這樣做,也千萬不要接受這種似是而非、害人不淺的惡知識的言論。
  做任何事情,第一個先要心理建設。現在我們修行忍辱,心理上面要披起忍辱的盔甲,然後去跟敵人打仗。披了忍甲以後,心裡的意樂就會覺得:我現在該去受苦,不是享受快樂,因為要修行就得受苦,所以要披起這個忍種種難行之苦的盔甲。修的時候由「雜諸小苦」,也就是由小小的地方漸次修習,如果能夠這樣慢慢地做,你的忍耐力慢慢地會增廣。我們寫字或做任何事情也都是如此。所以我一直跟大家說,不怕你們提問題,就怕你們不提問題,因為提問題就表示你開始思惟觀察了,否則你聽時覺得很懂,實際上自己想的錯得不知道到哪裡去了,還覺得自己很有道理。
  不但要提問題,而且要去行,實際上,你只有在行、思的時候才有問題,否則的確很難改,一個道理如果不實際上去體驗的話,那是沒有用的。平常害怕提出來、怕錯的人,不會有進步的時候。假定有人居然一學就會,那十方三世諸佛豈不都是一點用場都沒有了?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尊佛例外的,都要經過這麼長劫的行持才能夠證得,這說明了我們基本概念上的錯誤,一定要從這個地方開始改過來。所以為什麼我用寺院裡的很多事情為例,因為你認識了以後,每一個地方都是我們修行最佳的機會。

  多年以前,我剛出家,總覺得修行就是要念佛,對於做早晚課不大相應,後來這個困難克服了以後,聽到別人有時聲調高一點,有時低一點,內心又覺得:「唉!唱這麼高,多傷氣!」現在想想,真不曉得一天到晚在忙些什麼!總歸隨著「我」在轉,覺得這個不對,那個也不對。事實上,我們不要說他對不對,就算是他完全錯了,你能夠跟著他的話,他卻是成就我們的忍辱波羅蜜。我們必定要常常自問:「我來幹什麼的?」「來學佛呀!」「既然來學佛,佛是怎樣做呀?」成佛也不是一天到晚都跟著佛後面喔!一開頭固然是跟著善知識,他告訴你這個道理,但在後來的生生世世當中,佛卻是跟著誰呀?提婆達多,提婆達多從來沒有做一件如理的事情,但是佛就生生世世跟著他,而且還感謝他,因為沒有提婆達多就沒有佛。這個概念,我們必定要從這個故事上面了解它的精神,進而體驗到它的特質,這必須靠我們身體力行。
  所以眼前這些小事情,千萬不要說這個不配我胃口、不合理。凡是這種事情都是成就我們的,從「布施」開始一直到「智慧」,都是如此。忍辱、精進,也都從小事上做起,所以不要看是小事就馬馬虎虎,小事馬虎的話,大事你就一點辦法都沒有!小事你能夠戰戰兢兢,才有提高增強力量的可能。慢慢你的能力愈來愈大,到最後什麼事情都可以做。所以孔老夫子說他寧取狂狷,不取鄉愿,我們心裡上也應該這樣。因為狂狷的人他心裡面有把握住一個原則,狂的人就是把握住大的目標,從大的地方去做;狷的人他也有原則的,可是他從小的地方去做;鄉愿這種人是沒有原則的,看起來樣樣都是好,實際上做起事來,心裡面是樣樣都不好。
  眼前我們第一就是要披忍甲,就是心理建設,有了這個心理建設之後,你再從行持上面去下手。行持的時候要把握住大原則,小的地方也許不大注意。譬如說禪宗的祖師,他們的確是全部精神貫注在這裡邊,其他的小地方都不在乎,你如果打我,那你打好了,沒關係。像來果老和尚跑到廟裡住了三個月,人家問他:「某人呀!我們大殿上供的三尊是什麼佛?」「不知道!」這是千真萬確的。所以我常常說,如果你們真的有這種精神,小地方不做沒關係,因為他心智的確全部貫注在這個上頭。不過,這個我們普通人做不到,那怎麼辦呢?從小地方做起,一點一滴都不放鬆。不過不管怎麼樣,大原則一定要把握得住,你只要認真這樣去做的話,無有不成功者。

【《集學論》亦云:「此中若修小苦為先,則於大苦及極大苦而能串習。譬如一切有情由串習力,於諸苦上妄起樂想,如是若於一切苦上,安住樂想而漸串習,則亦能住安樂之想。」】

  《集學論》上面也說,先從修小苦開始,慢慢地習慣了以後,對於比較大的乃至於最大的苦,你都能忍!這裡指出一個實際情況:譬如一切有情由於無始的習氣所染,明明是苦事情,我們卻妄起樂想,這一點太清楚太明白了。眼前所有世間的事情都是苦事情,但是我們偏偏覺得快樂得很,為什麼?由於無始無明的習性所使。所以只要你了解了真相,對眼前修行的這些苦事,你也可以安住樂想。
  前面教我們修行的時候要具六想等等,就是要如理地去觀察,一路上來告訴我們的都是這種道理。修行是件苦事情,但是你如理觀察了以後,會覺得修行對你有大利益,這樣去做是好的,剛開始時安住在這上面,然後漸漸去練習它,到最後你會做得愈來愈起勁。比如說早上你一聽見板聲,就「啪」一下坐起來,坐起來了以後,心裡的緣念很重要,不是坐起來了就行,否則你會覺得坐起來了以後還是很累。如果你這樣,第一天第二天也許還可以,第三天坐起來以後又塌下去,第四天乾脆就不坐起來了。現在不是這樣,你坐起來後心裡就想:「你看以前我從來做不到,今天我居然做到啦!而且我今天提早坐起,跟昨天不提早坐起,起床以後一樣嘛!」你不斷地這樣想。這個地方很重要,所謂的修,始終是調伏自己的心。你必定要從這個地方真的努力養成了習慣以後,自然而然不單能「啪」一下就坐起來,而且坐起來以後你心裡邊很相應,這個才是我們最佳的保護,這個必定要懂得。這是我自己真正一生受用的地方,要不然,儘管在這個環境下慢慢地逼個三年、兩年,養成了好習慣,可是如果換了一個地方,早晨你就會塌在那裡。
  當年因為跟著我的老師,剛開始是被環境逼的,後來慢慢地有這個概念,情況就不一樣了。換一個地方的時候,自然而然由於這個心情的策勵就坐起來了,這不只是習慣喔!無始以來貪那個軟暖習氣,但是由於心力很強就坐起來了。坐起來了以後感到歡喜,「我今天沒有被煩惱、習氣所綑住,儘管外面的環境已經改變了。以前我之所以成功是外面的環境幫助我,現在這個卻是靠我自己的力量成功的。不但成功了,而且很歡喜。」能夠這樣去想的話,以後任何情況下,以這個原則,你就都能做到。所以等到一旦養成了習慣,有很多好處在,這個好處只能靠你們自己去體驗了。所以修行這件事情,的確是別人一點也替代不了的,別人能夠幫助你的,就是把這個道理告訴你。

【又生此想,復如《猛利請問經》云:「應當捨離,如樹棉心。」《華嚴》亦云:「童女,汝為摧伏一切煩惱故,應當發起難行之心。」謂須心力最極堅穩,非心微薄之所能成。】

  關於上面這種概念,你去做的時候,要捨離「如樹棉心」,這點很重要。棉花有二種,一種叫木棉,一種叫草棉,木棉是長在樹上的。真正修行的時候,千萬不要拿著軟趴趴的心,如同棉花,雖然看起來一大堆,一碰,軟軟的,沒有用。修行的心裡是要非常堅固、非常猛利、非常殷切,所以叫披甲,甲就是盔甲。然後跟煩惱鬥時,自己手上的工具要銳利,這一點也是同樣非常重要的,因為習氣的力量太大了。如果你軟趴趴地對它的話,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個道理非常清楚明白。就比如說,我們現在想要去掉前面那堆土,或者是搬掉那個水泥塊,不要說什麼大的東西,你用的工具像棉花一樣,有用嗎?一點用場都沒有!《華嚴經》上也告訴我們:現在要修行摧伏一切煩惱的話,必須不求省事、不圖取巧,發起勇悍、猛利之心去做。這種心力必須如理而且極堅極穩,非常堅固,不為外面非理的事情所動搖,微弱的心力是絕對不行的。

【故若先發堅強志力,則諸大苦亦成助伴,譬如勇士入陣戰時見自出血,以此反能助其勇志。若先未聞如是之法,雖聞云我不能行,此自輕蔑者,則苦雖微亦能成彼退道之緣,譬如怯夫,雖見他血亦自驚倒。如云:「有若見自血,反增其堅勇,有雖見他血,亦驚慌悶絕,此由心堅固,怯弱之所致。」】

  假定你先啟發了這個堅強的意志力,然後如理地去行,不怕艱難地去做,那麼不但你能克服苦,而且這個苦反而會幫助你,這是千真萬確的。
  不曉得你們平常有沒有打籃球或棒球的經驗,或許我們不一定有打球的經驗,可是我想很多人有看球賽的經驗。如果說雙方一隊是很強,一隊是很弱的話,你看起來沒勁,打的人也沒勁;反過來,如果雙方勢均力敵的話,看的人非常有勁,打的人也非常來勁。所以,對方的力量愈強,你跟他打的意志力、戰鬥力也愈強,是不是這樣?現在我們跟煩惱打,煩惱的力量很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苦愈大,反而你的勇悍心是愈強,所以這個大苦變成我們的助伴。剛才是以球賽作譬喻,現在這個地方是以打仗為喻,戰場上的勇士也是一樣,有時候自己不小心,會被人家傷了,但他就是因為受傷了,更是勇氣百倍,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另外一種狀態,假定我們沒有如理地聽聞這個正確的方法,那時候,因為不了解行持的原則,雖然想「我要學佛,我要成佛!」但是因為不懂得怎麼修,所以一旦真正要叫你去行持時,會說:「成佛要修道,修道要這麼苦,我怎麼可以呀?我不行。」自己首先打了退堂鼓了,這就叫「輕蔑」,就是覺得「我不行呀!」自己看輕了自己。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一點點小苦,你也沒辦法承受。就好像懦夫,不要說自己身上流血,看見別人流血就嚇壞了。的確有這種很嬌嫩的人。我就看見有人老遠看見蟑螂,就害怕得要命,最妙的是閉上眼睛,在那裡嘩啦嘩啦大叫。我們常常笑雉雞(就是一種山雞),牠被老鷹追的時候,沒地方逃了,就把頭塞在草堆裡面,自己覺得很安全。我們會笑這些動物,但是人間居然也有這樣的人:看見了小小的蟑螂,就害怕地把眼睛摀起來!所以我們修行人在這個地方,務必要有正確的認識。如果真正仔細衡量一下的話,我們有太多人就是這樣。
  大家覺得出家修行,就好像你只要到寺院裡出了家,一披這件衣服,那些居士們就跑來送錢給你,還要跪著把最好的東西供養你,樣樣都是坐著等現成的。到寺院裡發現早上要幾點鐘起來,還有很多規定,內心就打退堂鼓了。所以太多人這樣說:「等到我老了,賺了一點錢,買一棟公寓,然後在那裡修行。」再不然拿了幾十萬到廟裡邊,討一個單,在那裡什麼事情都不要做,那是絕大的錯誤!所以這個概念我們一定要了解,修學佛法如果這個不認識的話,那一無是處啊!修行的時候,要按部就班慢慢地來。了解了這一點,現在就從我們的下手處做起,這個好重要!好重要!我們務必要注意到這一點。

【處門廣釋者。若須安忍所生苦者,為當忍受由何生苦,此分八處:依止處者,所謂衣服飲食坐具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是能增長梵行之依,此等諸物若得粗,他不恭敬,稽留乃與,不應憂鬱,當忍由此所生眾苦。】

  修行必定要安受修行的苦,那麼,要忍受哪些苦呢?下面就詳細地從各方面來說明,分八個大類。第一類是依止處,我們為了修行,的的確確還要衣、食等這些東西,可是受用這些東西的目的是為了增長梵行,所以千萬不要弄錯,不是增長我們的雜染心。所以吃東西時覺得這個配我胃口,這個不配我胃口,這是雜染心,不是梵行。當覺得不配你胃口時,要曉得煩惱來了,正因為不配你胃口,而認得煩惱,那個才是梵行,才是持戒。
  衣食等這些東西,不管是粗劣或缺少,或者人家給你的時候不恭敬、種種留難,不要在這上面去多擔心,應該忍耐。不要說我們修行人,古來中國的念書人是「恥於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也就是真正的念書人,如果嫌吃得不好、穿得不好,這種人根本不足以談道。那是世間一般的人喔!現在我們是修行人,更應該超出他,他的目的是世間聖人,我們現在是要成為三界之內的導師。所以在這地方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出家的同修們。
  曾有人來寺院,我告訴他:「我們出了家都吃羅漢齋。」他說:「羅漢齋的味道真好,做起來又怎麼怎麼……」他以為這裡的羅漢齋,指的是台北最有名的素菜館的招牌菜。我告訴他:「我的羅漢齋是放一點水,一點鹽、油,有什麼就放下去煮。」他聽了半天很驚訝地說:「什麼?就這樣,這個菜不炒可以吃呀?」我出家到現在二十四年當中,剛開始,我在獅頭山出家,那時候是這樣。後來到福嚴精舍,以後到同淨蘭若,後來到美國,然後由美國的東海岸到西海岸。其間只有在東海岸美國佛教會大覺寺時,一段很短的時間,他們請了一個人,每天做幾個菜,除此以外,向來就是這樣,作法就這樣。我們這裡在座的還有一位同學,他長得這麼胖,吃的也是一樣,所以這個不是問題呀,你們千萬不要被這種東西騙掉,我是隨舉一例,這是第一個。

【世法處者,衰毀譏苦,壞法壞,盡法盡,老法老,病法病,死法死,如是九種是為世法,依此一切或依一分所生眾苦,應善思擇而忍受之。】

  第二是世間法,其中衰毀譏苦就是八法當中壞的那一面;壞法壞,就是壞掉了;盡法盡,就是沒有了;或者老、病、死等等,世間必然產生的,或者是全部,或者是其中的一部分,不管它有什麼問題來,我們應該善巧、如理地思惟,去忍受它。因為我們雖然出了家,的確出家還有出家的團體,乃至於眼前我們這種狀態還難免跟世間人接觸,而且真正講起來,本來修學佛法,就是在世間上面去認得了煩惱,跳脫出來。那個時候像這些問題,你必定要認識清楚,善巧思惟,然後忍受它。
  譬如說,我們修學佛法卻常常還會說:「這樣做不好意思呀!」「這樣做是得罪人呀!」大家要注意,你不好意思的對象、理由是什麼?假定你是以法來衡量,我這樣做不如法,不好意思,那對!假定你的不好意思是跟世間人來往的話,覺得這樣做了以後,人家笑你,不好意思,那錯!同樣地,所謂得罪不得罪,這要看得罪的對象。你得罪了世間人,往往佛菩薩歡喜;反之,你怕得罪人,往往佛菩薩在那裡難過。當然做得好的話,兩者都好,皆大歡喜,做得不好,兩者都壞,我們必定應該如理取捨,這個概念是非常重要!眼前我們做很多事情的時候,處處地方要顧慮一個問題--目的為了什麼?應善思擇而忍受之。

【威儀處者,行住坐臥是四威儀,第一第三晝夜恆時,從諸障法淨修其心,由此生苦悉當忍受,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

  「威儀處」,就是我們的行住坐臥,一天當中無非是這個。第一、第三的行跟坐,不管白天還是晚上,你應該努力地依法來進修。這個時候要忍受,千萬不要非時去睡覺。古人晚上睡覺,就只在中夜,從十點鐘開始到兩點鐘,睡四個鐘頭。現在還是能看見這種人。我們現在睡覺的時間的確已經夠多了,然後中午還要睡這麼久,打了板還爬不起來。這個事情並不太強迫,可是大家必須注意,就我們眼前的狀態當中,慢慢地從處處地方不斷地去改善。
  說到這個地方,注意始終要記著「次第」這個關鍵,前面告訴我們要「從微漸修」,這點我們尤其要把握住,剛開始修的時候,不是說聽見了,今天晚上就開始,我也十點多睡覺,二點起來,不是這個樣子。前面說過你隨意遇到一個所緣,馬上去修的話,對你是不但沒有好處,而且一生善行終成過失。你必定要先了解它正確的內涵以後,找到跟你現在相應的下手處,從這個地方步步地深入。不過反過來,我們不要說既然如此,聽是聽見了,放在那裡不去管它,那同樣地錯了!放在那裡不去管它的話,學到驢年也沒有用,十二生肖當中沒有驢年,換句話說,你不管修到哪一年都始終是在講講,沒有用的。
  曾有位同修問我,他身體不大好,少睡了以後,總是精神不好,那怎麼辦?我就跟他講我自己的經驗:我剛開始時也是這樣,於是我就列定一個功課表,譬如說,我平常假定是九點鐘睡,或者乃至於早一點,八點鐘就睡。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絕不會一下改到十點鐘才睡,但是也絕不會仍舊停在八點鐘睡,怎麼辦?把睡覺的時間,從八點鐘移到八點十分,第二天八點十分睡可以了,不是第三天馬上延至八點二十分,而是固定在那裡一個禮拜乃至半個月,一定要經過一段時候可以了,再延十分鐘,等到你延了三次,延到八點半時,停在那裡,暫時不要再前進,經過一個月,乃至更長。你對於延長的時間,能夠作適當的運用以後,再繼續延長,乃至變成九點鐘。如果你調到這地方,覺得有問題,就停在那裡,但是不能退!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則,你只能進不能退的,一退就完了,因此進的時候寧願慢。像抓強盜一樣,現在抓的是煩惱強盜,你不是一口氣猛追,要慢慢地來,反正我總歸跟在後面,直到抓到強盜為止,不能停!對睡眠是如此,其他的亦復如此。

【攝法處者,供事三寶、供事尊長、諮受諸法、既諮受已為他廣說、大音讚誦、獨處空閒無倒思惟、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為七攝法,於此劬勞所生眾苦悉當忍受。】

  我們學佛是攝受法,世間攝受的是非法。為了要修學佛法、攝受佛法,應該受這些苦。換句話說這是應該做的,一共分成下面七樣東西,這個是出於《瑜伽師地論》。第一個供事三寶,這很重要,這個就是修行。不但在家人要,我們出家人更要。在家是業餘的都要,我們出家了居然不要了,這說不過去。所以從我們早晨上殿、過堂開始,任何一個行為,要記住--我跑到這地方來做什麼呀?如法供養。打掃殿堂廁所等等,乃至於每一個小地方,譬如吃飯,不要說:「反正大家拿起來就吃了,等唸完供養偈飯菜都冷啦!」你要是嫌它冷就回家裡去,你有病或老了,是可以開緣,但一定要遵從佛告訴我們的佛制,因為佛是完全如理如法地了解一切。所以跑到這裡一切都是供事三寶,或者是有上供養,或者是無上供養,或者是事的供養,或者是法的供養。
  我們真正要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必定要依善知識。所以第二個是供事尊長。此外,你為什麼跑到這地方來?為什麼要親近善知識?不是跟他結交朋友,而是要了解佛法,知道什麼是如理的。我接近了幾位大善知識以後,才發現,真正接近善知識,跟我們的現況是差得十萬八千里。對這一點,我的感受很深。我們現在像小孩一樣,要哄個半天,如果師長稍微勉強你一點,自己就憋著嘴巴,不曉得氣到什麼地方去了,跟法一點也不相應。我自己一直到後來,凡是老師隨便一句話,只要他說出來的,不管是輕輕鬆鬆對我的說明,乃至於指責等等,我一定要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做到。儘管剛開始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合理;但是現在完全反過來,至少理路上面是如此,我做是做不到,可是心裡面很清楚、很明白。我們必定要知道,跑到這裡來是為了要諮受諸法,你要受法必定要有條件,就是你要把握住這個原則,然後一心恭敬地求,否則的話,沒辦法。
  我曾經不止一次遇到過這種事情,很多人覺得佛法好得不得了,但是要想在世間修很困難,而且不修也不行,這也完全正確。所以最後往往是選擇念佛,念佛的確也是最好。於是就問別人怎麼念,最好趕快告訴他怎麼得到一心不亂。如果他已經宿生有善根,很快就能念得相應,那的確你只要一心念佛,其他的不去管他,但極大部份人實際上不是的。那時候你就告訴他依師學的道理,他聽了以後就覺得: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實際上這種情況是他弄不清楚佛法真正的內涵。當然,在家人本來就是業餘性質,種點善根;以出家人而言,一定要知道,我們跑到這裡來幹什麼?要諮受佛法,那的確需要一心一意地深入。就算我們現在條件不夠,或者年紀大了,或者有病,至少有一件事情要做得到--心不要退怯,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應該說:「我現在有這個條件的限制,但是我心裡面一定要努力。」不但如此,更應該警惕自己。那是我現在的感覺,所以我常常說,我不如你們。
  我覺得你們都是善根比我足,還那麼勤勤懇懇,我年紀老了,條件不夠,假定我現在心裡面還不努力建設,還躲在軟暖習氣裡的話,養成這個習氣,這就是我們的業,下一世來的時候,自然而然這個業就現起,前面說得很清楚。所以我儘管做不到,可是我心裡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做到它!」能夠這樣策勵自己的話,外面這個緣適當的時候,你就做到了。否則我們心裡面先已經打了退堂鼓,種種地方找理由推,環境逼在那裡沒有辦法,等到換一個環境,你就完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再來人,他心裡面如果有堅強的力量,第二生再跑到這個環境當中,很多世間事情,不一定動得了他。
  我們不要說從前生到這一生,就眼前來說,儘管我們現在是坐在這個地方,心裡面卻在那裡盤算:「假期快來了,在假期裡面,我要怎麼怎麼……」想了一大堆,所以假期一到,佛法就跑到九霄雲外,碰到什麼就沾什麼,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我想人人都有這個經驗吧?反過來,應該想:「在學期當中,看得見師友,有這個環境保護,假期來的話,千萬不要為它所轉去。」心裡面先不斷地打氣。然後到了假期,別人是等不到明天,今天就放假啦!「我至少今天還不離開,最快我要到明天走,乃至於到後天走。」心裡面就完全不一樣。跑到外面去的話,碰見了緣,它就生起來:我所學的佛法,現在正用上。所以一定要了解,我出家是幹什麼的?為什麼不忙世間的,而來供事三寶?為什麼不供養自己要供養尊長?就是為了要諮受諸法。
  我們現在這裡學的是忍辱波羅蜜多,這是大乘之法,所以不單自己了解,而且要廣為他說。不過這個廣為他說,必須你自己要先了解。要了解的是法義,而不是只了解這個名詞。單單名詞還是有它的用場,可是解決不了問題。既然我們真心要解決問題的話,至少要從這個名字,體會到一點所謂名句文身所指的真正內涵,能夠不被煩惱轉得七葷八素,那時候,你把不被轉的經驗告訴別人,那才是真正的「說」,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第五是說修大音讚誦,譬如我們上殿、過堂等等之時,不論讚歎也好,讀誦也好,也都是像我剛才說的一樣。我以前有個毛病老覺得:「哎呀,這個聲調太高唱不上去!」不過現在這倒是事實,我平常上早殿,剛開始是會唸出來,但現在我都很少出聲,這一點是我要特別跟大家說明的。因為我很清楚,自己目前的狀態是每況愈下,只有在一個時候例外--就是一跑到課堂裡面,我就提起全部的精神來了;然而下來了以後,常常感覺到連氣都透不過來。雖然有好幾位同學建議我早晚課不要上,但我覺得這是很難得的一個機會,至少我可以在殿堂上面拜;而且嘴巴上面雖然唸不出來,但和大家一起上早晚課的話,我心裡一定也要跟著緣念,這個特別向大家說明一下。我儘量地建議大家,在你們年輕的時候要努力去做;像我這樣,年紀大了以後,都還不輕輕放過,因為我覺得歲月無多!就這樣在床上癱掉的話,太對不起佛法,也太對不起我自己!所以我寧願站在那裡,縱使跌倒在大殿上面也在所不惜,因為若是以後到了極樂世界,再來拜這個骨頭,遠比在床上養得胖胖的,到了地獄,再回來打它要好很多。這一點大家要注意啊!
  再下面「獨處空閒,無倒思惟」是第六個。真正修學佛法的時候,最怕雜染,所以平常心裡如果歡喜大家聚在一塊兒閒談,這完全是與法不相應的;只有一個情況例外,那就是為了諮詢、探討佛法而必須要聚在一起,這有它特殊的功效。還有大家住在一塊兒的依眾靠眾,在這種情況之下,大家是為法而增上,而真正努力用功的時候,是這樣的作法。那麼「獨處空閒」不是叫你一個人在那裡睡大覺,是要「無倒思惟」,這其中包括了修習多種各式各樣的法門。
  「修習瑜伽作意」,「瑜伽」是相應義,就是境、行、理、果、基等等。那麼現在我們聽懂了,從文字上面了解義理以後,怎麼從這個不相應的染污法上,根據這個義理,而轉變成如理的,這叫做瑜伽,也就是跟法相應,以前是跟非法相應。一定要依著正確的認識去修習,這時要「作意」,必須要透過思惟觀察。而這裡邊包括止、觀二部分。
  攝法處一共有七個,這個叫「七攝法」,這就是我們正修行的。前面依止處、世法處、威儀處等是前行,換句話說就是準備工作;而我們正式修學的就是這一條--攝法處。這當中有很多條件及困難要克服,所以說「於此劬勞所生眾苦悉當忍受。」

【乞活處者,剃鬚髮等誓受毀形;受持裁染壞色之衣;從其一切世間遊涉兢攝住故,別行餘法;捨務農等從他所得而存濟故,依他存活;不應受用集所獲故,盡壽從他求衣服等;斷穢行故,盡壽遮止人間諸欲;捨離歌舞笑戲等故,及離與諸親友同齡歡娛等故,盡壽遮止人間嬉戲,為七乞活,由依此等所生眾苦應當忍受。】

  就我們的生活方式來說,有七種是必須去做的,因為這些而引起的苦應該要忍受。我們現在修行還要靠這個身體,要養活它,所以下面告訴我們,現在並不是為了「壞聚」這個東西,在身體這色殼子上面做功夫,而是真實了解它的虛假。所以「剃除鬚髮」,不只是身外之物要丟掉,連自己身體上有的東西,比如頭髮也都剃得光光的,什麼裝飾都沒有。「誓受毀形」,注意,這是發了誓願的!我們真正受持的是「裁染壞色之衣」,這個大家都了解的。換句話說,對於世間的一切東西,哪怕是顏色一定也是要壞色,就是不用正色。以前大家在一起遊涉世間的一切行住,這些統統要兢攝住,捨棄掉,「別行餘法」,就是行的跟世間那些完全不一樣,這點我們必定要把握得住。所以在家人如果想真正修學的話,也要慢慢地遠離,不要說這個也少不了、那個也少不了,出了家了,更是要注意出家真正的目的,不要說這個不好意思、那個也不好意思。如果這樣,出家完全錯了!出家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如法地去做,這樣出家才有意義。以前一天到晚忙著攀世間的交情,現在是要跟佛菩薩談交情了;佛菩薩告訴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這就是「別行餘法」。
  「捨務農等,從他所得,而存濟故,依他存活。」我們都不要去種植等等,而是托缽得到什麼就吃什麼。「不應受用集所獲故」,自己想辦法搜集得來的東西,都不應該受用,所以「盡壽從他求衣服等」。盡壽摒除這些東西,吃的、穿的都是一樣,如果你自己努力去弄的話,都是不清淨的。現在有很多人有這種概念,說起來很有意思:我將來是要修行的,現在要先賺一筆錢存在銀行裡邊,然後再去出家!如果你是在家人修行,這倒是個好辦法--先賺一筆錢,然後還是在家修,那是對的,因為不必再為錢財忙。如果是出家的話,就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了!絕對沒有說賺了一筆錢存在銀行裡的打算。應該一刀兩斷,就這個樣,統統捨掉了!那個時候,吃的怎麼辦呢?討啊!這是一個如法的典型例子。
  不過大家千萬注意,法是用來要求我們自己的,要常常記得這個話,不要看別人不對。他對不對那是他的事情,他可能是菩薩示現,就算他不是菩薩示現,你是要修學佛法的,你批評別人對不對,換句話說你有一個自己的標準在。而修學佛法的真正標準是淨化自己的煩惱,現在你忙著管別人的對錯,請問這是如法還是煩惱?你一想就曉得,這個不如法、是煩惱之法。所以不要管別人怎麼樣,要知道佛法是反過頭來觀照自己的。除非大家是同修,我們的的確確有某些情況要靠朋友來諫勸,因為有時自己一不小心,就會被煩惱拉去了,那就要靠師長來策勵我了。所以同樣地,當我看見某個同修不對,真正對他好的話,會告訴他:「某人,你這樣錯了!」所以佛法裡面有如法的諫勸,可是那個諫勸一定是像剛才說的,自己的的確確是一番善意地告訴他。
  如果我們是非莫辨的話,那個絕對不是佛法。佛法是智慧之法,所以是非要辨別清楚,看它根本在什麼地方。譬如剛才說的外面這一些境界,我們還是要分辨,辨別了以後,緊跟著要策勵自己的,就是了解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我應該選擇對的。所以我淨化自己心裡的煩惱,淨化了以後憐憫他人,進一步幫助他,那時絕對不會責備他。所以你認為自己持戒卻看人家不對,那就錯了。如果你看見某人不對,心裡面起了厭惡、瞋心,你首先要了解自己已經在煩惱當中,要先把煩惱調伏,而且在那時候你不能開口。如果那時自己不是在煩惱當中,而覺得他是個很好的人,只一個不小心犯了錯,你就可以勸他說:「某人,你這個不對!」每一個地方你必定要這樣辨別得很清楚,要把握住這個原則。
  這裡提到很多,我們也不必一條一條地細說。凡是世間的一切東西,包括鄉里國土,都是這樣的。如果出了家以後,還是和以前一樣,老朋友一大堆,乃至於和家裡的人牽牽連連,這些都是不可以的。所以我為什麼特別說,以後凡是有人來找我,請你們任何一位都注意,請他到客堂,然後我再過去。關於這個我告訴你們一件事情,離開現在已經二十年了。那時候我剛出家,住在同淨蘭若,有一天,我妹妹跟妹夫夫妻倆來看我。那個妹妹可以說是我從小把她帶大的。那時我正好生病,從出了家以後,我到哪裡去根本不告訴家人,他們也從來找不到我,但那次因為我要動手術割胃,法師就說這個是大事情,你應該寫信告訴你叔叔一聲,所以我就照做了。我叔叔曉得了我在那裡,馬上就趕過來。後來妹妹、妹夫他們來看我,在那種情況之下,我就隨便地讓他們倆個人進了房間,當時仁法師也沒說什麼,之後他問我:「剛才誰在你房裡?」我說:「妹妹和妹夫。」他接著說:「戒律上有沒有告訴你,哪一種女性可以例外進比丘寮房?乃至於自己的母親我們都應該清楚界線,而去持守。」他沒有講別的了,但是我曉得他的意思,到現在我一直深深地警惕這個話。
  雖然眼前這個環境不理想,我們也不要太輕忽,能夠做得到的地方儘量做到。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染非常厲害,你不知不覺地沾在那個地方,久了它是會發酵的。所以要常常記牢廣告商用的那個辦法:你很討厭那個廣告,廣告商也明明曉得你討厭它,但是他偏偏就把它放在節目中間。結果這個廣告就偏偏有效!為什麼?因為它在你識田當中烙了下去,如果你當時或事後沒有如法對治,種子種下去了,一旦遇緣,到時候就會被觸發。所以,戒律上面從很多微細的地方防範,就是這個特質。我們別把這些事看成小事情,實際上前面已經告訴我們,真正要修行的話,一定要從小事情上修起;大的苦我們忍不住,就從小的地方著手。這個就是第五項,由這種生活方式所產生的種種苦。這個苦有兩方面:生理的、心理的。生理的比較容易了解,心理的是什麼呢?譬如沒什麼事情時大家就歡喜聊聊天,那絕對不可以,心裡面要立刻阻止它。

【勤劬處者,勤修善品,劬勞因緣所生眾苦悉當忍受。利有情處者,謂十一事,從此生苦皆應忍受。現所作處者,謂出家者,便有營為衣缽等業,諸在家者,則有無罪營農經商仕王等業,從此生苦悉當忍受。】

  這幾樣,文字上容易懂,可是做的時候很難。修行的時候要勤精進地修種種的善品,這時候會有很大的苦,這個要忍受。第七是菩薩戒裡饒益有情戒當中的十一條利有情事。在二百九十八頁戒波羅蜜最後的那些小字,有詳細的說明。第八,現在我們所做的,出家人有出家的事情,在家人有在家的事情。在家人不論士農工商,所作的都要清淨,要無罪;同樣的,我們出家人所作的也是要無罪。佛世的時候可以不必強調無罪,因為那是正法時期,眼前這兩個字則對我們特別重要,所以千萬不要人家怎麼做就學著去做。人家怎麼做是人家的事,你自問:「我來這裡目的是學人家,還是學佛?」這就清楚、明白極了!所以一定要注意,如果是來學佛的,那就不要比人家怎麼做。我是學佛的,人家也是努力學佛,若是比你強,你應該說:「人家比我強,我趕快努力!」人家做得不如法時,你應該這樣想:「我是來學佛的,他不如法,我可不要學他,我學好了再來幫他。」如果人家馬馬虎虎,你也跟著馬虎,那就完全錯了!
  在現在這個環境之下,特別要注意,因為環境非常惡劣,你要徹底地改過來不太可能,但是在能力範圍之內,必須盡你的最大努力去做。事相上面這樣,然後心裡上面告訴自己:「我一定要百分之百地做到它;該圓滿的功德,我一定要百分之百圓滿,該斷除的則百分之百地斷除。」你心裡面應該百分之一百、斬釘截鐵地一點都不保留,這個心種很重要!你能夠種下這樣的心種,將來遇任何緣觸發的自然也就是這個。所以我們不要一開始的時候心裡就想:「馬馬虎虎啦!現在就這個樣啦!」要注意,你心裡的種子就是這個。
  我前面告訴你們的十二因緣,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鋼骨,用在濟度眾生還是它,用在自己修行還是它。你時時刻刻應體驗到:下一念、下一生,乃至於下一件事情,怎麼來的,都在這個上頭。也就是說,你之前已經先把那個種子種下去了,這個識種擺在那裡,將來一旦遇緣,經過了愛、取的滋潤,下面生起來的就是它,下一生如此、下一念是如此、下一件事情也是如此。我們目前雖然是如法修持,還是為集諦所攝(因為這個時候還是和無明相應的),但是已經隨順於智慧;要破無明是見道以後的事情,也就是見了空性以後。所以,現在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以前處處地方馬馬虎虎,都是不如法的心念,現在一定要努力去做。這樣以後你心裡雖然還在無明當中,可是這是隨順善法的行,所以留下的識種子是這個東西;然後再遇見境界的時候,這個仍舊會被繼續不斷地觸發:「我要努力地去做,儘管我現在做不到,事相上面莫可奈何,但是,我盡我最大的努力!」那時因為你用與善法欲相應的心去處理它,下面緊跟著來的果報就是生生增上。我們說修行、修行,就是修這個,這我們務必要知道!
  所以,關於這一點只有一條路│-聽聞正法,如理思惟。如理思惟又叫無倒思惟,從反面來說,不要錯;從正面來說,就是如理,平常我們就要這樣做。如果我們要想開口說話,就應該談論正法。所以我特別讚歎同學來問我問題,我總是不嫌棄的!儘管我平常一點氣力都沒有,但是一談到法,我的氣力就來了,這個你們千萬不要怕,我寧願講完了以後,倒在地上送到火葬場,也不願意在那裡享受舒服,這是千真萬確的。我但願諸位同修來幫忙我完成這個志願!

【如是八處所生眾苦,隨何苦起,皆應別別精進不廢正趣菩提,已正趣入不令成其退轉障礙,令意全無不喜而轉。】

  上面這八樣東西,就是說明我們在修行時,不管生什麼苦,當這些苦來到的時候,應該精進去努力,而且要如法地努力,絕對不要因此而廢棄了正趣菩提。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是來幹什麼?要走上菩提大道,因此一定要有一個特質│-精進!關於這點,絕不能隨便忽視、廢棄。
  已經趣入的,就繼續地向上,千萬不要因為上面這種種因緣,使你產生障礙,乃至於退轉。下面有一句話特別重要,行為上面是這樣,而意樂上面則應「全無不喜而轉」,這個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處處地方要注意,做了一件事情以後,要想一想:「這下我對了!」儘管你沒有做得完全對,但是你已在一步一步地向上跨。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我是一個常敗將軍。人家是百戰百勝,但我是百戰不退,一直打下去。雖然每打一次都敗,但我敗完了以後就覺得很快樂,因為我還在這兒打,而且愈打愈快樂!我曉得這樣打下去,總有一天會被我打勝。而且在打的時候我也快樂。固然在克服了敵人時快樂,我挨打的時候也快樂。因為我沒有被軟暖習氣所困,我是在跟煩惱鬥、正在精進,因為精進所以挨打啊!雖然是挨打,我只要做對了就快樂!這個很重要,如果你能夠這樣的話,自然而然會發現,失敗並不困擾。
  這裡說一件小小的有趣事情,這都是可以幫助我們策勵的!我記得小時候,學校要打防疫針。大家一看見那個針就害怕得要命,躲得遠遠的,誰都不敢去碰。那時候老師命令我去時,我總是要找一個藉口躲在後頭,一下說這個地方不對,一下去小便等等。雖然排在最後面,但還是逃不掉,每次都痛得要命,咬緊了牙關忍。先父真好,他平時就常叫我唸儒家的書,後來他信了佛,跟我談起這個事情,說:「不管你逃也好,做也好,最後你總歸逃不了的,對不對?你咬緊了牙關這麼去做就對了。」不管他怎麼說,我聽也聽得很來勁,但是碰到的時候,心裡面總歸是不行;可是他一直跟我打氣,不只他在打氣,我自己也在打氣,後來慢慢地居然產生我一生當中最強烈的一次經驗。有一次,不曉得為什麼,我就想起了這個念頭--對呀!我很勇敢,我要第一個來。然後就咬緊了牙關不害怕,結果居然在一針打下去的時候,覺得不痛!我心裡面高興了好幾天,以後我一生中,一直在受用這件事情。
  生活中有很多類似這樣的事情。我去受戒時,戒場上面有很多同修,看見人家燒戒疤害怕得要命,但又不能不燒,這是我們現在的習慣。有一個人在事前誇口說容易,燒完了以後卻愁眉苦臉一直叫。那時候,因為我已經有過這類經驗和體會,而且不只單單一次,而是有不斷的體會。所以我心裡先想:「好呀,今天我要在這個上面鍛鍊!看看《法華經》上,比之於藥王菩薩焚身的故事,我當然做不到,乃至於焚指也做不到;可是這個我可以做得到!我沒有別的可以供養,我這麼大的身體,才作這麼一點點供養,是很難得的機會!」我自己事先這麼想,也許拿現在的話來說,這種想法有點阿Q似的,但是這個卻妙不可言。我就這麼地想,因為心裡面事先有了準備,所以到燒的時候,這個心念非常強烈。愈想愈開心!愈想愈開心!剛剛燒的時候有點痛,等到非常高興的時候,那個痛的感受就變得很微弱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就是這麼克服的,乃至於後來有更深一層的不說,你們不妨自己去試試看。
  因為這種經驗,我才體會到佛經上面佛過去生為了求半句偈,捨頭目腦髓的故事。那時,有一個羅剎說他有半個偈子,佛想要求,他說:「求佛法哪有那麼簡單的?」「那麼要怎麼辦呢?」「要證明你的誠心。」「怎麼證明呢?」「古來的人要燃身等等的,你現在也是這樣,身上挖一千個洞,把油灌在裡邊,你若有這個誠心,我就教你。」佛就在身上挖了一千個洞供養。這個我們能夠想像嗎?絕不可能的!最後他得到了這個法,因為一心思惟,而得到「無痛之定」,你們好好地看看這段公案。以前我只是真正讚歎而已,慢慢地我可以體會得到更深一層的意義。我但願你們慢慢地從這個上面去努力,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體會得到。
  所以說從微漸修,你只要在小的地方能夠注意,了解它的特質在什麼地方,因為你有這個心,強烈地告訴自己「對呀!對呀!」然後前面所說的道理都現起了:你眼前現世稍微受一點小苦,將來有無比的大勝利。你有了這個經驗以後,在很多苦來的時候,才能夠擋得住;不但是不苦,而且是種快樂,這些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最後一句話,「令意全無不喜而轉」,做一件事情,剛開始的時候,要「安而行之」做不到,那怎麼辦呢?「利」和「勉強」二件事,你們善巧地運用這個。平常的時候思惟它的利益;而做的時候,因為這個利益的關係勉強地去做。做到後來,就能安而行之,當你徹底安而行之的時候,就是佛了。我們就從這地方做起。

【第三引發思勝解忍中,勝解之境略有八種:一、淨信境者謂三寶功德。二、現證境者謂無我真實。】

  這裡在解釋思擇法忍這一點時說得比較簡單。實際上,思擇法忍是最重要的。,前面所講的耐怨害忍跟安受苦忍所告訴我們的道理,都是怎麼去如法如理地思惟。
  真正的如法思惟,不是從枝枝葉葉上面,而是從它的根本上面去思。「根本」是就空性來說,前面其它的只是它的眷屬,或者說前方便;所以我們真正地能夠如理做到的話,一定是整個與法相應的。你若對法有了正確的認識,能夠產生勝解,那個時候,修耐怨害以及安受苦這二種忍,不但不覺得是忍,而且是一種樂。為了對這一點加強印象起見,請看第兩百八十六頁第二行「不解無其樂欲」,是說對這個法你不了解;了解了以後要怎麼辦呢?「善安住法思勝解」,要善巧地思惟,如理地修行,安住在這個上頭,就會得到與法相應的這種快樂;反之,如果你不了解的話,雖然咬緊了牙關苦苦撐持,卻得不到這個法樂,得不到法樂是一定會退的,這一點最重要。前面說的那些道理,儘管是屬於耐怨害忍、安受苦忍的部分,可是真正能夠幫助我們安受苦的,無非是如理如法的思惟,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
  勝解的境有八種,第一是淨信境,現在我們心目當中所信的主要是三寶的功德。在沒有修學佛法之前,我們信的是世間的東西,名聞、利養、父母、妻子、兒女、地位等。現在曉得了不該信這些,所學的一切都是為了滋長法身慧命,要對這個認識、產生信心,產生了信心以後如理修習,要清淨這個信心,淨信三寶功德。第二是現證境,淨信、了解以後進一步如法行持,親自驗證無我的內容。

【三希樂境者謂諸佛菩薩廣大神力,此復有三:謂神通力,六波羅蜜多力及俱生力。】

  第三是希樂境,現證無我是共二乘的。大乘行者證得初地時已經現證無我,但他不是停在這個地方--實際上不能等到現證無我,而是在一開始時就把目標安正,希望得到諸佛菩薩最究竟圓滿的地位。
  諸佛菩薩的廣大神力分三部分。其中的俱生力是什麼呢?它有好幾個內容:由於宿生如理修持,到時候自然生而具足。實際上到八地以後的情況,自然而然都是這個。又譬如證了初地以後,之前所積的功德,到那時會再生起來,就有與生俱來的這種力量,這都是宿生積集了善根,到下一生就變成與生俱來的。所以到最後成了佛,他的所有的力量都是與生俱來的。而我們現在與生俱來的是什麼啊?煩惱、生、老、病、死,這個也不是,那個也不好等等。

【四五取捨境者,謂諸妙行諸惡行因及此所招愛非愛果,此分為二。】

  第四就是應取的(我們應該努力的)妙行,以及由於這個妙行之因而感得的可愛之果;應該捨的惡行、惡業,以及因為這個惡業的因而感得種種的惡果(非可愛的果),這是第五。這其中取捨境分開為二。

【六七所修境者,謂大菩提是應得義及菩薩學一切諸道,是能得彼所有方便,此亦分二。】

  修學的時候,第一個是應該得到的--就是我們願望所求的,我們在這裡所應該願望的事是:無上正等正覺大菩提之果。為了要得到這個果,所以要從因地努力如法行持,就是學菩薩所有一切學處;而這個也就是我們現在為了要達到這個願,所應該行的道,也可以說是能得到這個果的種種方法。所以第六個,就是我們的心願是在大菩提果上面;第七個,就是為了滿這個心願,應該學、應該行的這個道,或者說得到這個果的種種方法、方便,所以這個亦分為二種。

【八聞思隨行境者,謂所知境,卓巴師說為無常等,然《力種性品》說十二分教等正法,為第八種,或應如是。】

  最後一個,就是「聞思隨行境」。我們現在修行的就是聞、思--如理聽聞、如理思惟,跟這個相應的照著去做。有一位祖師卓巴師說所知境是無常等,換句話說,像我們現在這樣開始正學的時候,應該思惟無常、三惡道苦,下面緊跟著要皈依,皈依了以後,正皈依的是法,法就是了解業果,這個是下士;然後由於進一步知道:雖然如此,可是還跳不出生死輪迴,所以就要求解脫;這樣的一步一步地依次上來,包含了這些內容,就是所謂的「聞思隨行」。這是我們現在應該聽聞、應該思惟的,只要一開口應該都是這個。所以這一點要擺在心裡,它是我們最重要、最正確的標準。你看看自己起心動念一切行為都在做什麼,如果有些人在講話,你一聽,知道這個跟法不相應,就趕快走;如果與法相應,那是該聽的,也是你該開口的。思惟的事情也是這樣,不要說:這個人不對勁、今天早上的菜不配胃口、這個地方又不舒服等等,這些不是我們應該有的,如理如法聞思隨行境的標準在這裡。本論真正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把道的整個圓滿構架標明出來,然後在這個構架當中細明次第--從依止善知識開始,由引導我們珍惜暇滿人身為第一點,而正修的時候,則從無常下手,一直到最後圓滿為止。
  另外一種說法,《瑜伽師地論.力種性品》說是十二分教等正法,也就是佛所告訴我們的整個內涵。「或應如是」,大師並沒有確定說是哪一個,而說或者應該這樣。在我現在的感覺是大師既然這樣說的話,我們沒有能力,也不必要去妄加是非。原則上的確是佛說的十二分教的整個內容,這是很廣泛、圓滿地來說。我們現在要做,一下子也做不到,所以經過如理修持而被大家公認為大成就者的菩薩祖師們,他們把那個綱要列出來,這些綱要千百年來經過了千百人,千錘百鍊辨別得一點也不錯而傳下來。所以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去廣泛受持的話,那麼就照祖師所整理的綱要,如果能夠廣泛受持的話,則照十二分教去聞思,這是我個人現在的想法,原則上是這樣。總之,怎麼樣去如理地聞、思並照著它去做就對了。

【勝解之理者,謂如實知此諸境已,無所違逆數數思惟。】

  現在告訴我們要安住法思勝解,跟法相應的勝解是怎麼樣呢?「如實知此諸境」,如它真實的內容,一點不錯地了解它。這一點不容易,很難很難!平常很多同學來談,我覺得都是這個問題。依我現在的條件來說,我很清楚地告訴你們,我是個門外漢;可是對大部分同學來說,我這個門外漢雖然還在門外,卻已經看見門了,而絕大部分的人連門在哪裡都不知道,還覺得修得很得意。所以我鼓勵諸位,的確第一件事情是你總要努力地修學,但要經過這樣明確地辨別、討論,才能確實曉得它真實的內涵。今天早上有位同修來談的時候就是這樣,他雖然講得很有道裡,但實際上已經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經過我一點,他才發現處處是漏洞,這麼大的漏洞居然不知道,還覺得有道理,那個時候才知道錯了。所以我們對真正的佛法要「如實」了解,這真不簡單喔!我們現在修行所以會不得力、轉大圈子,問題都在這地方!但是了解了仍然不夠!還要「無所違逆,數數思惟」。你要不斷不斷地這樣去思惟觀察,這個思惟觀察也還不能弄錯,有了這個基礎,才能更進一步談得到修。

【安受眾苦及思擇法俱分八類者,如《菩薩地》所說而錄,特於思法此說極廣。】

  前面這二項都分成八類,這是依《菩薩地》所說而擇錄。尤其法思勝解,因為是佛法的中心,所以特別說得很詳細。

【修此等時如何行者。謂隨修一能堪忍時,皆令具足六種殊勝,具足六種波羅蜜多,唯除令他安立於忍,是忍施外餘如前說。】

  如同前面的布施、持戒一樣,現在修忍辱,不管你修哪一種忍一定要具足六種殊勝。其中第一個是「依止菩提心」,這個概念我們一定要弄得很清楚,你所做的行為,不管任何一件小事情,都不是單單只有這件事情,而是遍緣法界一切有情的,這個才是它真正殊勝的地方。此外,你要求的果報,不是為了眼前,如果我們做一點小事情,是要去討好別人,這就完全錯了!要討好什麼才對啊?上要討好盡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下要真實地討好法界一切有情;這個討好不是給他一點小好處,而是要把所有法界一切有情都安立在菩提大果上面,這個才是我們真正該做的,這就是六種殊勝。在任何一行當中都具足了六度,這個道理不細說。

【第五此等攝義者。謂應隨念發菩提心,為行依止而修行者,是欲安立一切有情於漏盡忍所有根本,故須令此漸次增廣,大地諸忍作所願境而勤修習。諸初發業所應學忍善了知已,如理修學。】

  這個是跟前面一樣,但是每到這個地方,我們都必須要好好地溫習一下。
  第一點是說:我們做任何事情,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要忘記發菩提心這個根本。以菩提心為我們行持所依止的。對我們的修行而言,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必定要記住!當你真正把這個心提起來了以後,必然會產生的一個現象就是--時時刻刻戰兢惕勵,這是一定的。在很多地方都有提到,譬如印光大師常說「至敬竭誠」,就是這個心情。因為一旦你心裡面提起來以後,絕對不是像平常這樣子馬馬虎虎的。又譬如禪宗說「一念不在,猶似死人」。的確,一失念當下你就像死人。而小乘禪觀也是有像這樣的方法,他每走一步路時,都曉得那個腳怎麼提起來,怎麼放下去,落在哪裡。你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整個佛法不管大小乘一定都是這樣的,這個我們必定要知道。不過,小乘行者剛開始的時候主要就是學戒定慧,他們是馬上把那個境界拿掉了以後,全部精神提起來,都放在觀那個根本上;所以他們不會詳細討論這種問題,只要戒持得好好的,然後把任何一個舉動看得清清楚楚的就可以了。
  現在非常遺憾的,因為我們根本不認識這個道理,所以平常也不曉得怎麼用心,看見別人一點過錯,總是被他所轉,而不曉得自己所要走的大乘真正的精神特質。禪宗祖師非常高明,可是也一定要先將菩提心建立起來;乃至於小乘人都是這麼殊勝,我們也看見他們很好,但不一樣的是他們所追求的目的。有些禪宗的祖師們,他或者是在加行位上面正在修上去,所以他把全部的精神放在毗缽舍那上面去修空性。而我們現在要跨上資糧位,資糧位主要就是發菩提心,或者是願心,或者是行心,這對我們是很重要的,要特別注意這一點!儘管我們現在做不到,可是如果因為這樣而心裡悠游放任就不對了。應該把心提起來,哪怕你只有這個念頭,但這個念頭本身就慢慢靠近對了。
  修忍辱根本的依止是菩提心,所要做的內涵是要使一切有情都得到漏盡忍(就是無生法忍),這是修忍辱的根本。在這種情況之下,開始修習時雖然是凡夫,但是目標卻是最高的,把大地以上或者說地上菩薩,乃至於成佛所做的,作為我們的目標。而修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善巧地了知正確的方法,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你能夠善巧如理地了知方法,再難的事情都能做得到,如果不能的話,一點小事情你都做不到。

【如於所說有所違越,應當精勤而令還出,若修此時捨而不修,恆為非一大罪所染,於餘生中亦極難修,最為殊勝諸菩薩行。若能視為勝道扼要,諸能行者現前修行,未能行者亦能於上淨修意樂,則如《妙手問經》所說,以少功力及微小苦,而能圓滿波羅蜜多。】

  雖然現在我們是在凡夫的知見當中,但了解了這個之後,可以努力去修學。我們只有兩種狀態--如法和不如法。眼前假如我們不向上做,不如法行持,就是做不如法的事情,也就是我們心裡面是在不精進的狀態。所謂不進則退,平常我們沒有如理觀察的時候,不懂這個道理,如理一觀察,立刻就會感覺到了。平常你心裡放得輕輕鬆鬆的,這個就是隨順著煩惱流轉的狀態。我們真正要克服的就是這個,而唯一的方法,就是在一切時處如理作意,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這樣才能把心安住在法上。
  我現在才體會到為什麼要這樣,我也常常跟你們說,當初我看見我的老師,他常常提醒人家「不要慢道」,他也這樣警惕自己。他儘管坐在那裡,但是全部的精神都貫注在修行上,身體放鬆了,心裡也不是說提得很緊,但是總把正念提持著,一下掉了,他立刻提起來,這是必然的狀態。所以絕對不是說你去做壞事的時候才算做壞事,做壞事的時候固然完全是在造地獄因,而當你心裡面就這麼浮浮泛泛的時候,已經在造輪迴因了。注意!我們必須要認識自己的心相。所以我們平常輕輕鬆鬆覺得好得很,這在世間人是對的,對修學佛法而言,那就已經錯了。
  我們一定要注意,認識了以後從現在開始改進!其實修行並不難,如果我們現在不修,就是跟著習氣一直在走,習氣不去對治的話,它不可能自己讓步的。而且因為一直跟著這個習氣走,所以會被各式各樣的東西所污染。當沒有境界現起的時候,你就這樣浮浮泛泛的;境界現起的時候,你就自然而然跟著那個煩惱轉,所以有各式各樣的罪過。因為心跟它跑掉了,所以「恆為非一大罪所染」!我們必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如果你沒有正確的認識就談不到修行。這一生養成這個習性,以後「於餘生中亦極難修」!習性非常難改,真正修行人都這麼說。如果不修行的人,他本來就是這樣,但聽到這個道理了以後,我們的心態是什麼呢?下面注意,處處地方要學的就是這個;不要因為習性難改,就說:「既然難改,好了好了,就算了吧!別人也難改,我也難改嘛!」錯了!正因為難改,所以真正要想修行,必定要提起全部精神來對治它,不要讓它去。
  有了正確的了解之後,你知道這個是我們走這一條殊勝大路的精要,你現在能做的,眼前你就要去努力了!眼前怎麼努力呢?第一個是正確、完整地了解;根據這個了解,我能做的就努力去做,不能做的話,也要在心裡上面先把它建立起來,所謂「未能行者亦能於上淨修意樂」,這個很重要。不做是因為我現在不能做,但是我將來一定要做到它。所以我現在做我能做的,目的是步步增上!正是為了將來要做到不能做的。你能夠用這個心理去做的話,自然而然眼前一步一步向上;等到這一步圓滿了,下一步你緊跟著再向上。能夠這樣做的話,你不要用太大的功力,只要稍微花一點氣力,很快地就可以圓滿所要的東西--無上菩提。在忍辱波羅蜜中,這一點非常重要,實際上從資糧位開始,再到加行位,然後一路修上去,或者從方便分、智慧分來說,無一不是如此。

    精進波羅蜜

  在學精進之前,先提示一下,六度當中前面三樣是方便,也就是資糧,真正要學的是後面的止觀,而這精進則通於其他五度;如果用三學來說,則通於三學,這個是最重要的一點。不過,如果你沒有具備前面這個忍的話,精進根本就談不到,因為如果你不能忍,做一點小事就要退了,還談精進嗎?所以這二者之間有這樣的一個關聯,務必請大家要再三地反覆思惟。

※﹝學習精進波羅蜜多分五:一、精進自性,二、趣入修習精進方便,三、精進差別,四、正修行時應如何修,五、此等攝義。今初﹞

  第一是說明精進的特性、特質是什麼?在還沒有正修之前,用什麼方式能夠推動我們去修。修的時候,精進的內涵是些什麼?了解了以後,正修的時候如何照著這個修行。最後是「此等攝義」。

【緣善所緣勇悍為相,《入行論》云:「進謂勇於善。」《菩薩地》說為攝善法及利有情,其心勇悍無有顛倒,及此所起三門動業。】

  這個就是精進的自性,我們所修習的對象是善所緣。平常我們所緣的都是和無始無明相應的行,換句話說是惑業。現在反過來,所緣是善的。「勇悍」是精進的行相。「勇」就是勇敢、果敢、不畏縮,而且勇往直前。「悍」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勇敢,一個是兇暴。勇敢就是什麼都不怕,勇往直前。兇暴是指對於煩惱毫不留情,絕對要像大惡人一樣,那大惡人不論碰到什麼絕對不給你一點點商量的餘地;現在我們在修行精進的時候,對於煩惱也是一樣,絕對要拿出這種兇暴的味道來。
  在《華嚴》善財童子所參的那些大善知識當中,有一位是甘露火王。在密教的圖像當中現憤怒相,牙齒露在外頭,眼睛瞪得圓圓的,渾身火焰,頸上掛的都是骷顱,表示兇暴的精進相,任何煩惱來的時候,他絕不怕;對治煩惱的時候,沒有一點點商量的餘地,這個情況就是精進相,他所對的對象就是我們要對治的。所以對善所緣(就是善法)要勇往直前,對惡法要毫不留情。
  下面就引兩個論所說的,一個是《入菩薩行論》,另外就是《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來告訴我們,精進就是對於我們所行的善淨之法,以及利益一切有情勇跟悍的心理行相。「無有顛倒」是指不能錯,假定對善惡、是非分辨不清楚,雖然很努力,這不一定是精進;世間的人沒有弄清楚,在顛倒的事情上面很努力,這個叫懈怠,不叫精進。所以精進的特質不是說你勤懇努力就算,而是說你在善法上面斷除自他無邊煩惱惡業,以及為了大家的究竟利益,在這一件事情上頭的努力才是。

【第二趣入修習精進方便者。謂應多思精進勝利不進過患,此若串習精進起故。】

  了解了以後也不是叫我們馬上精進,而是告訴我們用什麼方法策勵自己去修,這個很重要,把這個策勵的心情建立起來以後,自然而然會全心全意去修。所以對於精進的殊勝利益,以及不精進的絕大害處,能夠多思惟觀察了解,把這個道理經過了長期不斷地思惟觀察,養成習性,起心動念當中,一起來就是這個念頭,自然而然就會推動你向這個方面去做。有很多懶惰的人,起心動念自然而然就是提不起來;另外有很多貪心重的人,起心動念也就是貪;現在我們在精進上頭養成了習慣,起心動念自然而然會推動自己要精進。

【其勝利者,《勸發增上意樂會》云:「能除諸苦及冥暗,是能永斷惡趣本,諸佛所讚聖精進,此是恆常應依止。此世所有諸工巧,及出世間諸巧業,若發精進非難得,智者誰厭精進力。若有趣佛菩提者,彼見昏睡諸過失,常發精進而安住,我為策彼而說此。」】

  精進有什麼殊勝的利益呢?精進能夠淨除一切苦惱,這個最重要,我們現在不是為苦所逼惱而要求快樂嗎?世間不管任何一種人,真正應該忙的就是忙這個。我們所以會偷懶等等,無非是貪一點樂怕苦,然而要得到快樂去掉苦的正確方法,卻是要精進。「冥暗」就是愚癡、無知。我們所以要想去掉苦卻去不掉,要想得到樂,忙了半天又得不到,就是因為對苦樂的真相不了解,乃至於雖然在修行了,還有太多人是這樣。最近我遇到有一個人也是這樣,他覺得這世間真苦,想要念佛,我就告訴他念佛的法門,他就說:「哪有這麼多時間呢?」問他:「你平常做什麼呢?」他說:「白天要上班,忙了一天回來要休息,休息完了以後,為了放輕鬆,要看一看電視,早晨起來報紙也要看一看。」他覺得很忙,教他真正脫苦的方法,看看經,乃至於聽聽《廣論》,他覺得沒有時間。我心裡想了半天,只有說「好了、好了,那你看因緣了!」就是這樣。
  他未嘗不想快樂,未嘗不想脫苦,也未嘗不在忙,事實上他比我們還忙。早晨一大早起來,先要看個報紙,然後去上班賺錢,賺完了回來還要看個電視,他也很忙!但是原因是什麼?冥暗,這是苦的根本,除掉這個,才能夠斷除一切惡趣的根本,要從根本上面去斷一定要靠諸佛所讚的精進。佛不但徹底了知世間一切真相,而且真正如實做到,所以只有佛是如理如量、圓滿無缺地證得,他所說的話是百分之百的可靠。所以得到一切諸佛讚歎的這個精進是我們應該依止的。依止時要恆、常,不是說今天聽見了努力一下就放下來,而是一切時處都不能離開它,一離開了就是在癡暗當中,那個就是受苦的因,將來一定感得苦果,所以應該恆常依止。
  世間所有的這些事情,乃至於進一步出世間的,假定你能夠發起精進的話,沒有一樣事情做不到,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沒有一個例外,都會好樂精進、不厭精進。而現在我們所以不能精進真正的原因,是由於在愚癡當中。說起來真可憐,一點點小小的事情,心裡就為它忙了個半天,也嘀咕了半天,結果是自害害他,自己還覺得很對。如果你正確地了解了以後,我們全部的精神所對治的就是這些,從小事情上面做起,你只要把煩惱真正解決了,那一切問題跟著就解決了。
  如果有人真正想要走這一條圓滿覺悟之道,達到圓滿的果位,那麼他要了解這個「昏睡諸過失」,就是懈怠不精進的種種過失,於是恆常地發起精進,安住在精進上面如理行持,為了策勵那些想如法修行的人,而說這個道理。

【《莊嚴經論》亦云:「資糧善中進第一,謂依此故彼後得,精進現得勝樂住,及世出世諸成就。精進能得三有財,精進能得善清淨,精進度越薩迦耶,精進得佛妙菩提。」】

  現在我們是在集聚資糧,有了這個資糧,才能夠走上去。《莊嚴經論》說資糧善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精進。依著精進其他的東西就跟著得到了,如果你沒有精進的話,什麼東西都得不到。《大智度論》上面也說,一有懈怠,換句話說,沒有精進的話,什麼好事都沒有,絕不可能得到。有了精進,眼前就得到殊勝、安樂。我們現在順著最簡單的次第--戒、定、慧來說,如果能夠親近善知識,如法的去做的話,當下就會得到清涼,從煩惱上面得到解脫,那是多麼快樂!然後由於戒而得定,那個定更是快樂無邊,這個還是世間的。由定而發慧的話,將煩惱徹底連根拔起,都是靠這個精進。所以世間是如此,出世間也是如此,一切的成就的確沒有一個例外的。
  三有就是欲有、色有、無色有,這三有當中一切財都是靠精進得到。更進一步,要行善淨之法,能夠淨化煩惱的也是靠精進,這個善清淨包括得很廣。一切煩惱的根本在薩迦耶見,苦果是由惑、業所感得,而惑是上首,惑生起的原因就是這個薩迦耶見;換句話說,把根本拿掉了,其他統統都拿掉了,而要想拿掉它要靠精進,這是三乘相共的。一步一步走上去,乃至於最後不共的大乘--佛果無上菩提,也是要從精進得到,所以精進是資糧善當中最重要的一樣。

【又云:「具進受用無能勝,具進煩惱不能勝,具進厭患不能勝,具進少得不能勝。」】

  精進除了可以策勵我們走上去,還能克服很多障礙,譬如說:我們對於眼前的受用很耽著,能夠精進的話,就不會被那些受用所騙,沒有固然不在乎,有了也不會耽著其中。真正去努力的時候,會有種種煩惱,如果你能精進,那麼這些煩惱也擋不了你。我們要修出離行,乃至從自度而進入利他,都是會有無比的困擾,往往覺得苦不堪言,在這種情況之下,容易產生厭患之心。如果你能精進,由於眼前的人跟境而生的厭患也不能擋住你。這樣從世間到出世間,從小乘到大乘,不管任何困難,都不能障礙你,而你都能夠勝過它。
  如果步步上進,你會得到種種的好處。平常還有一點,我們才得到了一點,就以此為喜足停在這裡,如果你能精進的話,則「少得不能勝」。實際上大部份人這四樣毛病是樣樣具足,有的人容或具足三樣、二樣或者一樣。尤其是現在很多的修行人,自己相當努力,不為世間一般的受用所障礙,修行的時候卻連一點煩惱都擋不住。乃至於在修行的時候,不管是自利或者利他,遇到種種的困擾他也不怕,但是卻安住在那裡,覺得這個就夠了,就是這樣得少為足。
  得少為足的現象是什麼?平常如果這個人是學禪的、念佛的,乃至於學密教的,總覺得佛法就是自己所學的這個了。佛是要究竟解決一切問題,圓滿所有的功德,沒有一樣東西不圓滿的,絕不會得少為足。現在我們稍微懂得了一點,就覺得樣樣都懂得了,那根本差得十萬八千里。像善財童子是最典型的例子,不但他自己,連他的老師也是,你看他去參訪一個老師,跟著這個老師學到東西以後,又繼續地參訪。而每到一個地方,以及繼續向前,都是經過很大的困難,但絕對擋不住他,總是一一克服過去。還有他的每一個老師都是大善知識,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可是他們最後都說:「我只知道這麼一點點,至於菩薩還有這麼多廣大行,我怎麼會知道!所以你還要繼續去修。」這說明了凡是真正如法行持的人,沒有一個是例外的。《華嚴》是圓教,經中的那些大善知識都是最了不起的,每一個人卻都這麼說,不但自己這樣努力,而且絕不得少為足,不像我們現在這樣。
  反過來說,我們凡夫之所以為凡夫的原因,實在是根本還在門外,乃至於門在哪裡都不知道,自己閉上了眼睛在那裡瞎弄,還以為就是這樣。所以我們一定要深深地在自己的身心上面認得這個病根,努力去除掉它,凡是任何一點點使得我們產生自滿、自以為是的這個心情,一定要拿出這種悍相來,一刀斬斷。悍相就是對於這一種不如理的情況絕不留情,這個才是正確的。

【《菩薩地》亦云:「唯有精進是能修證菩薩善法最勝之因,餘則不爾,故諸如來稱讚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前面已經說過,資糧善當中精進是第一,《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也這麼說,所以不管是哪一個經論都告訴我們,只有精進是修證菩薩善法當中最勝之因,最殊勝的就是這個,其餘的沒有一樣東西能夠跟它相比。有了精進的話,其它樣樣東西都可以生得起來;反過來如果你沒有精進的話,儘管你有一點東西,一下就塌掉了,或被障礙住,不能前進了,所以這個是最重要的,一切如來都讚歎精進。

【《攝波羅蜜多論》亦云:「若具無厭大精進,不得不證皆非有。」】

  你能夠具足大精進,而且對這個精進無厭足,那麼「不得不證皆非有」。菩薩對於善法無厭足;我們凡夫是對煩惱無厭足,對什麼東西都貪得無厭,菩薩恰恰相反。善法是對治惡法的,所以真正學菩薩行的人,對於對治惡法是絕無厭足,我們現在有的是惡法,惡法正好是消滅善法、對治善法的,這個是錯誤的。如果說你能夠對於對治惡法有無厭的大精進的話,絕不可能有不能證得的東西;換句話說你要得到任何好的東西,乃至要證得無上菩提都絕對可以得到。

【又云:「非人皆喜饒利彼,能得一切三摩地,晝夜諸時不空度,功德資糧無劣少,獲得諸義過人法,如青蓮華極增長。」】

  不但是自己得到利益,旁邊的人也都會歡喜來饒益他。這個道理其實我們也很容易明白。雖然非人我們看不見,可是在我們周圍任何一個師友,如果他很精進,大家都很讚歎他,如果他要來找你幫忙,你一定很樂意幫忙,對不對?反之,如果你懶惰的話,儘管自己覺得討巧了,旁邊的人會瞪大眼睛看你,也許他表面會跟你嘻嘻哈哈的,但是心裡面會嘀咕說:「這一個傢伙專門偷懶!」我們人是有理性的,非人也是一樣,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自己努力,別人也來幫助,你就能夠由此得到一切三摩地,那是正式進入修行止觀真正最重要的,這樣任何的三昧你都可以得到。
  「晝夜諸時不空度」,白天固然是不空度,晚上也不空度;醒的時候固然是不空度,睡覺的時候也不空度,這個概念我們平常一定要多多思惟觀察。思惟是如理思惟,觀察是如理觀察。不是文字,一定要把文字所指的行相內涵探究得清清楚楚,那個指的就是你心裡的起心動念,絕對不是文字。這文字上面不管你說得多動聽,天花亂墜,聽眾百萬都沒有用!所以《摩訶止觀》上面,智者大師說到,以前有個鄴洛禪師,很多像這種了不起的大法師,動不動後面跟隨者千百成群,換句話說,他的學識、說法、口才那簡直是不得了,平常的行為看看也很好,但是臨終皆悔,為什麼?因為都是在嘴巴上面講講,心裡沒有真正用功夫,到臨死的時候,懊悔也來不及了!眼前的那些名利,等到你兩腳一伸,沒有一樣帶得走。所以這時候所指的是心理行相,你真的能夠這樣如實地觀察了知心理的行相,安住在善法上,自然而然晝夜都不空過。
  所以前面一再說過,不是像我們平常覺得輕輕鬆鬆,而是在一切時處提持正念,把心安住在正念上,如果你還沒有修習成功,現在正要努力的就是這個,如果你修習成習慣了就是等流,它自然一直在這個當中,就像河裡邊的水流一樣,好像沒有人推動它,可是它晝夜都在那裡流,就是這個狀態。所以醒的時候你能夠努力去做,儘管睡著了,它還在那裡,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個一定要靠如理思惟,這個東西太重要、太重要了。現在我們所以不能做的原因就在這上頭。
  最近經常有同修來跟我談這個問題,有的我非常歡喜、非常讚歎;另外有一類同學我就感覺很同情;但只要他來,我還是讚歎。他往往思惟的能力比較差一點,在我的感受上,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停止,不要因為覺得不如人而停下來。的確,事實的狀態是不如人,正因為不如人,你趕快努力。每一個人學習必定是從一無是處,然後從了知正法上面步步開始。就像小孩子進幼稚園、小學等等,沒有一個例外的,只要你肯一步步地學上去,現在我們也是這樣。我們念這些書,一點都不困難;可是對一個剛進幼稚園的小孩子來說,當然完全看不懂,但是就是靠這樣努力走過來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怕,總記得:如是因感如是果。反過來,現在這個果就是以前這樣的因感得的,既然現在了解了,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就是把我們所了知的這個因果法則,運用在身心上頭。只要你去運用,一定是晝夜不空過,就很容易一天到晚都在集聚資糧,功德也會一直增長,眼前剛開始的這個就是資糧,那就不會下劣,也不會缺少,有了資糧你才能夠得到真正的義理。
  世間名聞利養都是害我們的東西,都是凡夫所追求的,精進才是真正超過凡夫的聖賢之法,才是青蓮花。青蓮花是譬喻佛法,它出汙泥而不染,而且妙的是,它必定是從髒的地方長出來的,所以經上說高山、陸地、旱地上面長不出蓮花,雖然它在汙泥當中,但是長出來的花卻是又美又好又香,而且還有另外種種很特別的地方。所以最圓滿的經,經名是叫《妙法蓮華經》。的的確確精進是會增長佛法,而且極增長,這是它殊勝的利益,這是前面拉的力量。還有後面推的力量,反過來說,如果你不精進,不但得不到這個好處,而且還有種種很大的過患。

【過患者,《海慧請問經》云:「有懈怠者,菩提遙遠最極遙遠,諸懈怠者無有布施乃至無慧,諸懈怠者無利他行。」】

  《海慧請問經》上面說,你一有了懈怠的話就完了,你要的菩提會是遙遠得最極遙遠,就是遠得不能再遠了。如果眼前都是放逸懈怠相應的煩惱法,最後的結果就會讓你受盡無邊痛苦,所以現在我們貪一點小便宜,在懈怠當中,結果自己害了自己是莫甚於此。所以經論上面處處告訴我們,我們現在怕那些小小的苦,但是對這大苦的因卻不知道怎麼去除,實在是顛倒極了!
  記得《入行論》上面有這麼幾句話:「於今些微苦,若我不能忍,何不除瞋恚,地獄眾苦因?」平常我們世間小小的苦不能忍耐,下劣的、無意義的快樂又放不下,你貪一點小便宜,怕一點小苦,結果造的這個惡因下地獄,這個地獄之苦是不得了的大,這種苦因你怎麼不努力去斷除呢?人真是錯誤到極點啊!所以一有了懈怠,菩提就很遙遠,這個遠不是說讓你還能坐在那裡,而是長劫沈淪在惡道當中,這樣的嚴重啊!此外,如果懈怠的話,從布施到智慧六度沒有一樣能成就,自利沒有了,利他更沒有。

【《念住經》亦云:「誰有諸煩惱,獨本謂懈怠,若有一懈怠,此無一切法。」若無精進隨懈怠轉,一切白法悉當虧損,退失一切現時畢竟士夫義利。】

  《念住經》這樣說,《大智度論》上面也引這個偈。任何一個人所以有煩惱,根本的原因就是懈怠!假定你沒有精進,隨著懈怠而轉的話,一切好的事情通通虧損,已有的退失,沒有的生不起來。而這些好的東西就是所謂的眼前增上生,以及究竟決定勝,這個是我們真正一個大丈夫應該希求的殊勝利益,一有了懈怠就完了;反過來只要有精進,則必能成辦。這是不精進的禍害,是後面推的力量。現在前面有拉的力量,後面有推的力量,就能推動我們一心一意地去修精進了。

※﹝精進的差別分二:一、正明差別,二、發生精進之方便。初中有三:一、擐甲精進,二、攝善法精進,三、饒益有情精進。今初﹞

  進一步說明精進的內容。前面是啟發修精進的方便,由這個方便產生推動我們的力量,這個和正修精進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我們要辨別得清清楚楚,去做的時候,就不會混淆,因才不會錯;不錯的因才能夠得到圓滿的果。
  正明差別當中又分三:第一個擐甲精進,披起這個精進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理建設,然後去做種種善法、饒益一切有情。

【《菩薩地》說:「謂諸菩薩於發精進加行之前,其心勇悍,先應如是擐意樂甲。若為除一有情苦故,以千大劫等一晝夜,集為百千俱胝倍數三無數劫,唯住有情那洛迦中乃能成佛。我亦勇悍為正等覺非不進趣,發精進已終不懈廢,況時較短其苦極微,如是名為擐甲精進。】

  《菩薩地》上面告訴我們,菩薩在真正的行為開始之前,第一件事先要內心披起精進意樂的盔甲。「擐」就是披起來,換句話說,心裡先要勇悍無比,不要怕!前面說發菩提心是先發願心,後來是行心;現在這地方也是一樣,先是發願,這個願就是意樂,有了這個意樂,然後再進一步根據這個去行動。
  我們不是要成佛濟度一切眾生嗎?現在不要說濟度一切眾生,單單為了救一個人的苦,我們要行種種難行,以一千大劫為一個晝夜,三百六十五天是一年,多少年積起來,才變成百千俱胝倍數的三無數劫,也就是平常我們說的三大阿僧祇劫,這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加上要百千俱胝倍,「俱胝」又是一個天文數字,光是時間就這麼長,更何況這麼長的時間要一直住在地獄的大苦當中,這樣才能夠成佛。儘管有這麼大的苦,我也要勇悍,「勇」就是絕對不怕勇往直前,「悍」也是為了達到圓滿的果,勇敢的要跟它鬥到底。「非不進趣」,絕不會有一點點退怯,要發這個心,發完了以後「終不懈廢」,一直到最後圓滿,絕對不會中途停止,不會懈怠,廢弛。
  眼前我們真正說起來,時間短得太多太多了。前面告訴我們千大劫為一晝夜,要積無數百千俱胝的三無數劫;實際上成佛根本不要這麼久,一般來說,三大阿僧祇劫就可以成就了;乃至於有很多殊勝法門,不需要這樣長的時間,像善財童子十信滿心,還是個凡夫,他就一生圓曠劫之因,而成就圓滿了。所以披精進意樂甲要這樣,何況現在我們的時間短得太多太多了。而且以一個發了精進心的人,他所發願承受的苦來看,即使住在有情那落迦地獄當中他都不怕。但真正修菩薩行都常在人天當中,乃至有的時候墮落畜生,我們可以看得見鳥、狗、雞等,它們比起地獄來還快樂不曉得多少倍,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這樣的發心叫做擐精進甲。想到這樣的話,的確會啟發你的心:「菩薩就是要這樣!現在我們實際上受的苦是這麼小,時間又這麼短,哪有做不到的!」那心情就啟發起來了,不但啟發,而且勇悍,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用種種方法思惟觀察。

【若有菩薩於此精進,少發勝解少生淨信亦名堅固,尚能長養為求無上大菩提故,發起無量精進之因。】

  如果有修學菩薩道的人,對於所說的精進,能夠少少地發起一點殊勝的見解、生起一點淨信也叫堅固,這個精進的力量的確大得不得了。實際上說良心話,現在我們極大部分的人,對這個真正的精進乃至於認識都不認識,既然沒有認識還談得到淨信嗎?對於正確的內容認識了才會信得過;信得過了才能把以前錯誤的概念淨除,這才叫淨信,那時才是真正的勝解。現在我們好幸運啊!總算漸漸開始認識了;認識了以後啟發信心,然後思惟觀察策發淨信、勝解,哪怕很少一點點也很堅固。這個堅固的因,如果真正能夠種下去的話,一定會結果,何況現在步步都朝那個方向走,的確就是這樣。如果我們真的能夠這樣的話,晝夜一定不會空過!成佛的確不難啊!
  所以只要像上面說的,稍微發起一點點淨信,都能夠成為求無上大菩提所需發起無量大精進的因,有了正確堅固的淨信這個主因以後,繼續長養它的話,就能夠成為增長無量無邊大精進的因,否則「因」沒有的話什麼也談不到,哪怕只有一點點。就像賺錢一樣,絕對不是一口氣賺十億進來,一開始是一塊一塊賺進來的,有一塊算一塊,賺對了,它就會慢慢增加;現在我們也是如此,哪怕發起少少的淨信、少少的勝解都這樣,何況是成就精進。

【何況成就如是精進,於求菩提饒益有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可生怯劣難作之心。」若能修習如是意樂,定能醒覺大乘種性所有堪能,故應修習。】

  真正能夠發起、成就精進以後,對於追求無上菩提想利益一切有情,的確沒有一點點事情難得倒你,你絕對不會害怕。像我們現在這個狀態,自己可以衡量一下,有兩個辦法,我們先不必拿善法來衡量,就拿世間法來衡量;譬如說今天有一個好電影來了,這個電影好得不得了,大家都要去看,天氣熱也不怕,冷也不怕,下雨也不怕,要買票時,黃牛老早就等在那裡,我也不怕,我想我們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吧!太多這種事情了,為什麼?因為它有好處啊!
  同樣的,現在如果我們對善法也有這個認識的話,那自然而然也不怕,我們之所以怕的原因,因為不了解修行真正的好處。無始以來一天到晚就在煩惱上面轉,人家對你眼睛這麼瞄一下,你就想他的心裡面對我怎麼樣;他隨便說一句話,耳根就軟了,自己就跟著他轉,那就是因為自己不了解正確的道理,一天到晚在煩惱當中轉。現在我們懂得了前面這些道理,曉得什麼是煩惱,懂得怎麼去克服,當心裡面稍微有一點煩惱轉起來的時候,就曉得這個才是我要克服的生死冤家,你就不會在眼前這種小事情上面嘀咕了幾天,苦惱得不得了,那是自己害自己!這完全錯誤,你能夠從這個地方一步一步推展開來的話,自然而然就不怕,樣樣都可以解決。
  如果你能夠如理地修行,慢慢地鍛鍊修習,樣樣事情都是這樣練習又練習,像上面所說的擐甲意樂,把這種如理正確的心志建立起來,那時就把大乘的種性,從睡眠當中、從無明覆蓋當中喊醒,策勵起來;當這一個決心策勵起來的時候,你要做的任何事情,都絕對可以做得到,這才是我們眼前應該努力修習的。

【《攝波羅蜜多論》云:「設等生死前後際,成為極長大晝夜,集此為年成長劫,以盡大海水滴量。發一最勝菩提心,須以此相漸集餘,一一資糧悲無厭,無諸懈廢修菩提。自心莫思流轉苦,而擐無量穩固甲,住戒悲性諸勇識,是為最初所應取。」此亦是說擐甲精進。】

  接著再用種種經論的說法,來證明並策勵。《攝波羅蜜多論》上面也同樣地說個譬喻,時間比前面還要長,以等生死的前後際,就是從無始以來到現在,這個時間是無量的長,把這麼長的時間算成一晝夜,這個時間已經是不得了,再拿這樣的晝夜集成長劫,以這樣的長時間來發一個最勝菩提心,以這樣的方式來集聚資糧一一修習,然後努力策發大悲菩提心種,要救濟一切眾生圓滿成佛,在這麼大的困難當中絕不厭倦、絕不懈怠,這樣去修這個無上的大菩提果。
  那個時候心裡面千萬不要怕苦,應該要如理地想:「正因為這苦實在是無法忍耐,唯一的辦法只有修行!」儘管還在這個裡邊,卻可以幫助你跳出來;那個時候你就披上了這個精進的甲,內心穩固絕不動搖,而且這個甲是無量無邊的。披了這個甲以後,安住在菩薩淨戒當中,對於要行菩薩道,有大悲菩提種性了不起的人士,這就是最開始修行時應該做的事情。換句話說,在正式開始加行之前,先要把心裡的意樂建設起來,也就是所謂的擐甲精進。

【又如《無盡慧經》所說:「設從無始生死以來,現在以前為一晝夜,三十晝夜而為一月,於十二月計為一年,經十萬年始發一次菩提之心見一次佛,如是等一殑伽沙數,始能知一有情心行。以如是理,須知一切有情心行,亦無怯弱而擐誓甲,為無盡甲。」是為無上擐甲精進。】

  不但是論,經上面也這麼說。從無始生死以來作為一晝夜,經過十萬年的時間,這幾乎是無法計算的,經過這麼長的時間發一次心,見一次佛,然後這樣經過恆河沙數次,才能夠了解一個有情的心,現在你要度盡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這個時間是何等的長?何等的難?即使是這樣,我還是以勇悍的心,沒有一點點的畏縮、害怕、怯弱,這樣去做,發這個心叫無盡甲。


【總之若能引發少分如此意樂,速能圓滿無邊資糧,淨無量障而成最勝不退轉因。如於長劫能生喜樂,如是亦能速當成佛。】

  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結論,你能夠像上面所說的,引發這樣的意樂--心裡的認識及意志力,那怕只是一點點,就種下了正確的因;正確的因增長的話,很快就能夠圓滿無邊資糧。要積的資糧圓滿了,要淨的障礙淨除了,當然就會成就最殊勝的結果。所以成就最殊勝不退轉的因,都在這精進上頭。你真正能夠這樣的話,就無往不利,沒有一件事情難得倒你。因為你能夠有這樣的心情,在任何事情上去努力,隨時隨地無時無刻不在廣集資糧,無時無刻不在淨一切障,當然會很快成佛,這個是必然的,如是因感如是果。

【若於無邊妙行及於極長時等,全無勇悍,唯樂短時速當成佛,反於成佛極為遙遠,以能障礙諸菩薩眾發最殊勝大志力故。】

  以這麼長的時間做無量無邊的微妙善法之行,假定我們不能像上面所說的這樣,而對這些事情害怕,不能精進、勇悍,覺得「這個很難!趕快成佛就好了!」這樣的想法,結果不但不能成功,反而會障礙你,使得成佛變得越來越遙遠。因為要想得這樣的果,必定要有這樣的因,現在你事情還沒有做,心裡已經害怕了,所以必定不能如理如量去行;既然沒有如理如量的因行,請問你能夠感得這個果嗎?由於這種心情,不要說障礙住行持,連心志都被這種怯弱的心情給障礙住了。

【為何義故,如是擐甲發勤精進,其中有二,攝善法精進者,謂為正引發六種波羅蜜多故,修彼加行。饒益有情精進者,謂於十一事,如其所應而發精進。】

  發起擐甲精進,建設要精進的這個心力,目的是要做兩件事情:第一是攝善法行,去做一切的善事,這就是上面說的六種波羅蜜多,以這樣的心情策勵自己去行六度。上面已經說過,這六度包含我們所應該做的全部,就是要把障礙淨除得沒有一點遺漏,而功德也圓滿得一點都不缺少。有了這樣的意樂,才開始去行持,所以說「修彼加行」。進一步再談到饒益有情,饒益有情分成十一類,在戒波羅蜜的正文沒有提到,可是在忍波羅蜜之中有幾行小字有特別說明饒益有情的時候,應該照著這十一類去做。這是把精進的差別分三種來說明。

【第二發生精進之方便者。如前所說,二種資糧一切白法,由依此故生住增長,故修精進極為重要。此亦唯見寂天菩薩論說,易解便修最圓滿故,當說此宗。】

  像前面所說的福慧二種資糧,實際上包括了一切白法,也可以說一切白法總不外乎福慧這二種資糧,如果圓滿了就是二足尊--佛陀。而這一切的白法依精進而生,依精進而住,也依精進而增長圓滿,所以修精進最重要,有了這個依處,才能夠進而圓滿一切的福智資糧。發起精進的方法,只有寂天菩薩說得最圓滿,而且容易了解,照著它去修行也很方便。現在就把寂天菩薩告訴我們修精進的方法,分成幾個步驟來說明。

※﹝此中分四:一、捨離障礙精進違緣,二、修積順緣護助資糧,三、依上二緣發勤精進,四、由此身心堪能之理。初中分二:一、明所治品,二、修斷彼方便。今初﹞

  一開始,要先把障礙拿掉,然後積順緣,做到這兩點之後,再根據這個去策發精進,有這樣的精進,就能夠成就我們要的一切事情。現在依次說明:第一、先捨離障礙,也就是去除違緣。精進的障礙,也就是先要了解精進要對治的是什麼,了解了以後,要曉得斷除它的方法,透過修習就可以把它斷除掉了。

【不入道者略有二類:一雖見能修而不趣入,二怯弱不入,謂我豈能如是修習。雖尚有餘能不能修未嘗思擇而不趣者,然此是說求解脫者,彼非此說。】

  不能真正修行的有兩種人。有一類是知道可以修,但是他不去修;另外一類是心裡怯弱,覺得:「唉!我這麼差,怎麼能修啊!」除了這二類以外,還有一些對於能不能修從來就沒有思惟過而沒有趣入的,這一類人是太多了,可是這裡講的是真正要求解脫道的人,至於那些動都不動,也沒有想到要修行的人,不在此例,因為他根本沒有基礎。我們所謂的基礎,必定是道前基礎,然後共下、共中最後進入上士。真正進入到上士的那些人一定是不但自己要解脫,而且要幫助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解決生死問題,所以前面所說根本沒想到要修行的那些人,不是這裡討論的範圍,現在這裡討論的,就是前面的兩類。

【初中有二:一推延懈怠,謂念後時有暇能修,二雖非如是,然於庸常諸下劣事,貪著覆蔽。如《入行論》云:「說其所治品:懈怠、耽惡事、自輕而退屈。」】

  第一類又分兩種:第一是推延,這也是一種懈怠,他心想:「沒關係,反正以後有時間,可以慢慢的來。」第二種雖然不是慢慢來,他是要修的,可是對於平常下劣的事情貪著難捨,被他所貪著的事情覆蔽,這是最可憐的。他看不見大的利益,被眼前小小的利益擋住了,為了一點小小的快樂就放不下。說實在的,眼前我們都是這樣,真是可憐,所以為什麼說是愚癡,主要的原因就是這樣。我們未嘗不想求殊勝的利益,但是對殊勝的利益就是認識不清楚。因為認識不清楚,所以就被小利覆蓋住了,總覺得人情放不下,錢財也放不下;身體放不下,親友也放不下,種種的人事物都放不下,這就害了。
  精進所要對治的一共有三種:「懈怠」就是推延、暫時不做、馬馬虎虎;「耽惡事」就是耽著下劣的事情,眼前看起來只是下劣,實際上是壞事,是將來把我們拖累在生死當中受無邊大苦的原因。還有自輕,自己覺得:「唉!我不行啊!」這三種都是不能上進的原因。

【能生懈怠之因者,謂諸懶惰味著微樂,愛睡眠樂,不厭生死。如云:「懶惰受樂味,愛習近睡眠,不厭生死苦,當生諸懈怠。」有釋前二句文,謂明如何生起之相。】

  懈怠就是和精進相違的所對治品,能生懈怠的因是「懶惰」,這個很容易解釋,就是提不起來,一天到晚唉聲嘆氣。這個東西最麻煩、最嚴重,表面上好像找不到什麼大害處,所以聖人為什麼最痛惡鄉愿,鄉愿的背後一定是懶惰。「味著微樂」,就是對眼前小小的快樂貪著難捨,最可惜的是我們不了解而被騙。「愛睡眠樂」也是導致我們在欲界生死的因素之一,這個也是最難捨的。因為不了解生死的真正的本質,所以不能厭離,如果我們了解了,沒有一個人例外的,絕對不會貪著,絕對不會生不起厭離心來的。了解這個道理,只要把握住問題的根本,換句話說,了解精進的障礙是哪些,進一步就要去對治、斷除它。

【修斷彼方便分三,初破除推延懈怠者,略有三種:謂已得之身速當壞滅,命終之後墮諸惡趣,如此人身極難再得。由修此三能除執為有暇懈怠,引發恆覺無暇之心,此三於前下士之時,已廣宣說。】

  有三個步驟,能把上面三種過失斷除掉。第一,要破除推延懈怠,也就是老想著慢慢來的壞習慣,這又分三點來說。要曉得我們已經得到的這個暇滿人身是很快就壞滅的,儘管已經聽見了這個道理,但是如果不經過思惟、修習而養成習慣的話,還是沒有力量的,聽是聽見了,講得很有道理,翻開書的時候策勵一下,合上書就沒有了,結果就眼巴巴的把一生空過了。不要說已經七老八十的人,在座的大部份都在三十歲上下,想一想前面三十年的事,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平常做事情往往是:「沒關係,明天再來。」大家不妨想一想,說是明天的事情,常常是一擺就不曉得擺了幾天,到後來了無蹤影。修行的事絕對不能推延,萬一生命失去了,以後到哪裡去呢?「墮諸惡趣」。現在耽著一點點微小的好處,結果在惡趣當中受大苦。而且唯一可以修行的就是這個人身,一但失去那恐怕再也難得了。
  這個人身是怎麼得到的呢?努力的持戒是根本因,然後還要布施、發願等種種的圓滿因,才能得到這個暇滿的人身。下一生能不能再得到,只要觀察一下眼前我們的心理狀態,大概就能了知一二,現在懈懈怠怠,將來就能得到了嗎?這三點你只要認識了,一思惟、觀察的話,推延懈怠絕對能破除,絕對不會還要忙這個、忙那個,而把自己送到地獄裡去,你會發現那些都不值得追求,只有你真正在修行上去努力,才是正確的。我們平常說這個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其實只有一種東西不應該放下的,那就是佛菩薩告訴我們的教誡。我們常常說:「唉!我不行!」其實也只有一件事情是真正不行的,就是不討好佛菩薩不行。實際上要討好佛菩薩才真正對我們有利,平常儘管那些親友、施主把你捧得好好的,這一世捧,下一世大家一起到餓鬼、地獄、畜生道中去,那是一無是處啊,所以我們千萬要注意!
  由於思惟修習這三點,就能夠把上面所說的推延懈怠等破除掉了,因為你一直在思惟觀察,所以心裡的現行、等流一直是這種狀態--快要死了,死了以後會墮落惡道,以後要再得到人身是極難的。一天到晚感覺的就是這種心情,這種心生起來以後,你就會一心一意的趕快修行,哪怕你睡覺,它也在增長,就這麼好、這麼個妙法。這個道理前面已經說過了,道前基礎講暇滿人身,共下士一開頭就說念死,都講得很清楚。

【二破除貪著惡劣事業者,應觀正法,是能出生現後無邊喜樂之因,無義狂談掉等散亂,是能失壞現前大利,引發當來無義眾苦無依之處,修習對治而正滅除。】

  第二是破除對於下劣的事情放不下的心。這下劣的事情包含太廣了,世間人有世間人放不下的事--女兒還沒嫁,兒子還沒娶,這個事情要處理,那個事情要忙等等。反觀我們出了家以後,亦復如是,我們常說修行要假借色身,這個身體還是很重要,忙了半天還是在這個上面,雖然嘴巴說借假修真,弄了半天結果是認假為真,都是這個毛病。乃至於更進一步說:「我是大乘,行菩薩道要度別人。」結果並沒有度人,反而被人家度走了,好可憐,也好可惜!問題就出在沒有如理如法正確的了解。今天我們有幸懂得這個道理以後,如果不在自己身心上觀察,卻說:「你看,一點都沒錯,這個法這麼好,可是這個傢伙不對,那個傢伙也不對。」那已經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這些都是惡事,要破除的。所以任何一點我們都務必要了解得清清楚楚,然後在身心上觀照、淨化自己。
  下面更應該認識的是,這些你一向覺得是快樂的,實際上是給你大痛苦的。你要快樂應該要修習正法,正法才能夠出生眼前、將來乃至於究竟的喜樂,而且這個喜樂是無量無邊、究竟圓滿的,而這個因就是修學正法,除了修行以外,世俗一切根本毫無意義。我們平常的「無義狂談,掉等散亂」,是進入佛法當中最難對治的,譬如大家沒什麼事情,就坐在那裡聊聊天,一生就這樣空過了,有真實意義嗎?看起來好像大家在那裡談佛法,某家長,某家短;那一個好,那一個壞,毫無意義!這都是心裡不如法,狂亂的結果!今天我們有幸而懂得了,趕快在自己內心上面去對治,學了一個道理,大家討論切磋,這是絕對正確的,但是我們現在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而是掉舉散亂,這種事情導致什麼結果?「失壞眼前大利」,眼前的大利益失壞掉,將來引發毫無意義的無邊大苦。
  為什麼說掉舉散亂會失壞眼前大利?修行人眼前的大利是什麼?清涼。要解除我們內心的煩惱惑,第一要持戒,我們現在坐在這裡,看這個不對、那個也不對,跑出去跟人家聊聊天覺得蠻快樂,這就是煩惱的狂掉散亂。我們首先必定要認得它,然後依正知見下決心不要隨它而轉,這個叫做戒。這是眼前的利益,你當下就調伏這個煩惱,調伏了這個煩惱就不被煩惱縛住、擾亂,這叫做清涼;因為你這樣做,就從煩惱當中得到解脫,這就是戒的定義,有了戒才談得到定慧。眼前你能這樣做的話,將來更能獲得無邊的大利益!這個就是我們應該去觀察、修習的正法,了解了以後,以這個正法對治上面所說耽著毫無意義的下劣事業的毛病,就可以把它除掉了。

【如云:「棄妙善正法,無邊歡喜因,汝何故反喜,苦因散掉等。」】

  你不是要好的、快樂的果報嗎?那就應該下好的、快樂的因呀!這些正法,是種下將來結樂果的因,為什麼你不做,反而歡喜眼前這種散亂、狂談、掉舉等等將來結苦果的因呢?你能夠這樣的了知、觀察、修習,就能破除掉耽著下劣事的毛病。

【三破除退屈或自輕者,如是破除推延耽惡事已,雖於正法能起勇悍,然非以此便為喜足,應於大乘精勤修學,故應除遣於彼怯弱,謂念如我何能修證。】

  上面推延、貪著惡事都除掉了,就可以正式去精進修習正法,但是這樣還不夠,應該進一步對這個大乘要精進修學,因為修大乘有種種難行之苦,你如果不了解,不能把違緣事先去除的話,到時候仍然不行,所以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任何事情,事先有了準備就不怕,若沒有準備,事情發生就不曉得怎麼辦。所以進一步要遣除對於修大乘行的害怕,及對自己的自輕。例如:「唉!我這麼差,怎麼能修大乘法呢!」這個概念事先要認得,然後再用正確的方法把它拿掉,下面這三點就特別指這個。

【此中分三,於所應得破除退屈,於能得方便破除退屈,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

  第一、我們應得的是佛果,就是無上菩提。因為佛說佛果難得,因此我們感到害怕,這個要把它破除。第二、是我們不怕了要去修學,可是要得佛的果位一定要下相應的因行,也就是我們要修學的方便,對於學佛要做這麼多的事情感到害怕,這個也要破除它。第三、破除了以上兩點,正式去行持的時候,在修道的過程當中,要經過那麼長的時間,要做那麼多的難事,又感到害怕,這個仍要破除。這裡就一步一步的指出真象,我們如理的了解以後,自然而然到那時候不但不怕,而且還會勇悍無比。據我所知,正確的了解以後,反而會害怕退屈。你們仔細想想,這個教法多麼的圓滿,實在美極了!平常我們上不去,就是犯了這三種毛病,而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懂。懂了以後反而會害怕自己上不去,一心一意只想上去,就像眼前叫你打一針預防針,你很害怕,如果不打那一針,傳染病傳染到你身上,非死不可,而且死之前痛苦難堪;了解了以後,人家不替你打這一針,你一定要跟人家拼命,爭取要打那一針。現在就是這個道理,你了解了這個方法以後,發現原來經過這麼一點小苦,就可以把後面所有的大痛苦統統給擋住,那時候不讓你去修學這個大乘法,你還不願意呢!就像眼前有好東西,因為你曉得它好,如果不分給你一份的話,你心裡就嘀咕個半天,最後跟人家吵架。所以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你要如法如理如量的了解這個道理。

【所得佛者。謂是永盡一切過失,畢竟圓滿一切功德。我修一德斷一過失且極艱難,故我豈能獲如是果。若實發起如此退怯,已捨發心過患極重,設未實起,亦應從初滅不令起。】

  第一就是我們往往會害怕佛果難得。要獲得佛果,就得把一切過失徹底圓滿的盡除,一切的功德究竟圓滿的完成。眼前叫我斷除一個過失、修一點功德,都困難極了,我怎麼能得到佛果呢?說實在的,以我們平常的這種心,講講可以,叫你真的去做,真是千難萬難。假定你已經發了這個要成佛的心,而因為怯弱而捨掉了,這個害處就大極了。如果這種心理還沒有生起的話,那一開始就要想辦法不讓它生起,那麼怎麼破除呢?

【破除道理者,應作是念策舉其心,佛薄伽梵定量士夫,是諦語者是實語者,不虛妄語不顛倒語者,彼尚記說蚊虻等類能證菩提,何況我今生在人中身報賢善,有智慧力觀擇取捨。故我若能精進不廢,何故不能證得菩提。如云:「不應自退怯,謂不證菩提,如來諦語者,作此諦實說。所有蚊虻蜂,如是諸蟲蛆,彼發精進力,證無上菩提。況我生人中,能知利非利,不捨菩提行,何不證菩提。」】

  我們應該照下面所說的道理去觀察思惟,要把這個心提策起來,不要被畏怯的心戰勝。「薄伽梵」就是對佛最尊貴的稱呼,他絕對了知一切,具足十力、四無所畏,所說的話千真萬確,所以說佛是諦語者、實語者、不虛妄語者、不顛倒語者。佛說一切有情,乃至於最下等的蚊虻,最後都能夠證得菩提,何況現在我不但是人,而且得到賢善的暇滿人身,具有智慧力,勢力和梵行的能力,曉得取捨之處,所以只要運用我已有的這個能力,繼續不斷去策發精進不懈怠不終止,佛果怎麼證不到呢?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普通的畜生及最微小的蚊虻都可以,我現在比起他們不曉得高明多少倍,哪有做不到的道理?
  就像《入行論》所說的,蚊虻等尚且能證菩提,何況現在我生在人道當中,具足暇滿,能夠知道什麼是真實的利益,什麼是非利。普通的人雖然也得到了人身,但對利、非利辨別不清楚,更何況我現在已經發了心,努力上去哪有不證得的?

【又於往昔過去諸佛及現在佛並未來佛,此等亦非先已成佛次修諸道,初唯如我,由漸昇進而得成佛及當成佛,由如是思破除怯弱。《寶雲經》云:「菩薩應念所有如來應正等覺,謂諸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此等皆以如是方便、如是修道、如是精進,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乃至說云:「此諸如來亦非皆是成如來已而現等覺,故我亦當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現等覺,我亦應發共同一切有情精進,普緣一切有情精進,如是如是策勵尋求。」】

  不但如此,所有過去的一切佛、現在的佛、將來要成的佛,沒有一個例外,絕對不是先成了佛再修道的,都是像我現在這樣的依道修持漸漸昇進,最後成佛的,當然我也是如此!能夠這樣想的話,這個害怕的心就拿掉了。《寶雲經》說:諸佛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照著我們正在學習的這個方法去修的。這裡主要指的就是精進,因為都是以如理的方法精進修道,過去的已經成佛了,現在的正在成佛,未來的將要成佛。乃至說:所有的佛,絕對不是先成了如來以後再去修的,我現在也是這樣,將來也要現證無上菩提,要想現證這個正覺應該發大菩提心,然後擐大精進甲,行大精進行,共一切有情發精進心,普緣一切有情精進,要這樣的策勵、這樣的尋求。

【《無邊功德讚》云:「雖諸已得善逝位,亦曾墮諸極下處,佛墮險時不自輕,不應自輕壯亦怯。」】

  論上告訴我們,所有過去已經證得佛果的佛陀們,以前也曾經墮落在六道當中,甚至最下的地獄,但是他與別的有情不同的是,他墮落的時候卻不自輕。不會認為自己不行。所以絕對不應該存有這種自輕的心,如果你自輕的話,就算你很有力量也沒有用,因為事情還沒做,你已先打退堂鼓了,那做什麼事情都不行,天氣好,說太陽太大,下了雨,說下雨也不行。我們就是這個樣子,乃至於樣樣都好了,仍然有藉口,這樣就是再有力都不行。反之,我們的確看見歷史上有很多精進的人物,例如尊者八十歲了,因為看見人家精進,他就發誓:「我這一生不證果,絕不休息。」所以白天念三藏,晚上就把三藏中所學的戒定慧拿來修行,結果證了羅漢果。八十歲了還能這樣,歷史上有太多這種典型的例子。我們現在年紀輕輕的,做一點事就說頭痛腳酸,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夏天流汗不舒服,冬天冷了也受不了,那完了!現在了解了這一點,必定會勇不可當,沒有一件事情能擋得了我們,也沒有一個困難衝不破的。

【生此怯弱是由善知諸佛功德無有邊際。果隨因行,故修道時,須無量門引發功德,及無量門滅除過失。次觀自身而生怯弱。】

  為什麼會產生前面所講的怯弱呢?因為已經正確的了解佛的功德是無量無邊,既然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就要集無量無邊的因,看見要做這麼多的事情,回過頭來看看自己,連斷一分過、集一分德都沒有,於是害怕了。這是常有的現象,我們要了解,從這個地方去破除,就有希望了。

【若謂諸佛無量功德於修行時,僅由專懇修學一分微少功德即能成就,於道生此顛倒了解,則於現在全無所怯。然此非是賢善之相,是於修道之理未獲定解,或雖少有散渙了解,然皆未曾親切修持,總覺容易障覆所致。若至實行雖略顯示道之首尾粗概次第滿分之體,生恐懼云:若須如是誰復能修而捨棄故。】

  上面那一類是看見成佛那麼困難而害怕,另外有一類他不怕,他認為只要專心至誠懇切的學一種法門就能成就,於是他一點都不怕。譬如現在學禪的,就覺得只要參禪就好了。不要小看禪,要開悟是好難好難哦!但是他的確能夠把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裡頭。有的人說「見道」很容易,實際上的確不容易,你看那些古德們,他全部的精神貫注在這個點上,對其他的事是暫時不再理會,雖然如此,但是這只是一分,如果以為修了這一分就能夠成就佛果的話,這是對於整個圓滿佛道沒正確了解,所以他的確能毫無怯弱。學禪的人如此,念佛的人也說只要全部精神貫注在一句佛號上就對了,學密的人說只要持一個咒就好了,持戒的人也說只要把戒持好就好了。這一類還是指認真修行的人,但是往往是「執一非餘」。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照你這樣說的話,難道就不要專修一種法門嗎?」不是的,前面告訴我們清清楚楚,我們了解了菩提道的整體以後,正式修行的時候,的確是要專一的,可是這個專一跟剛剛所說的不一樣,這是指了解整個圓滿道體的內涵以後,走你應該走的那一步,一步一步上去,當這一步圓滿了,緊跟著再圓滿下一步,步步圓滿。而剛才說的情況,是有人總以為只要學一個法門就夠了,因為在因地當中他只認得這一個,所以修的時候就排斥其他的。
  本論講四種殊勝的時候,就告訴我們對於現在能修的就應該努力去修,對於現在還不能修的,不要因為現在不能修就棄捨它,應該廣發正願,希望將來能修。這樣步步上去,這一步修完了,下一步繼續的昇進,到最後究竟圓滿佛果。這個概念我之所以要再提,是因為不說的話,大家會覺得專修一種法門也不行,那麼怎麼樣才對呢?所以這個道理大家要弄清楚。現在這個地方講的專懇於一分,他並沒有先對這個道體圓滿了解,所以一點都不害怕,覺得只要一門深入就夠了。實際上一門深入,是絕對正確而且需要的,當我們正確的了解以後去行持時,的確是一定有它下手的地方,這兩種要分辨得很清楚。
  對道體不了解的這種人,他也認真去做,而且沒有什麼怯弱,也不害怕,但是這並不是正確的,所以說這不是賢善之相。他之所以不怕,並不是像上面所說的正確了解之後,發了擐甲精進的不怕,而是對於真正要修道的內涵並沒有正確的認識,更不用說根據這個正確的認識再產生殊勝的勝解,只是稍微有一點點了解,而這個了解根本是支離破碎的,只是少分散渙的了解。雖然是了解了,也沒有認真的修持,所以他總覺得修持很容易,因為這種錯誤的認識或覺受所覆障,才會產生這種不怕的心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他一旦有了正確的認識,乃至於稍稍了解這個圓滿道體的內容,就會害怕了,因為發現原來真正修的時候要這樣,心中就會覺得:這樣誰能做得到呢?那時候他就放棄了,這樣是沒有用的。既然要圓滿達到成佛這個果位,一定要走正確的路,前面雖然不怕,但是你走錯了,現在一旦走對,你又害怕了,這有什麼用呢?所以,這裡特別告訴我們,要破除的內涵,不是單單不怕就夠了,而是要對正確圓滿的內涵了解,然後再根據這個圓滿的教法,策發勇悍無比毫不退怯的心,這樣才對。
  這裡順便說明一下,正式修的時候,並不是叫你同時廣修一切,而是有它必然的次第。我們看善財童子,他並不是一口氣把五十三位大善知識所傳的每一個法同時修盡,而是一個一個的參,一個一個的學,這很清楚、很明白,他在修學過程當中是專一地而且一門深入,這個我們要辨別得很清楚。了解了這個,現在我們再看看祖師怎麼講。

【霞惹瓦亦云:「未曾實行諸菩薩行,如看射箭總覺甚易全無怯弱。現在之法無完善者,故不致到怯弱自輕之地,若善圓滿恐必多起怯懼自輕。」此言極實。】

  祖師說沒有真正去做的人,看別人做覺得好像很容易。俗語說:「看人挑擔不吃力」,看別人做總覺得蠻輕鬆的,就像我們現在看祖師的傳記,覺得真好,那是因為只是看而已,叫我們自己去做的話,那真是千難萬難。所以我常常建議大家看祖師的傳記,譬如《一夢漫言》。看見見月老人好了不起,看人家很容易,自己做就不簡單。看《密勒日巴尊者傳》,覺得很感動,要自己去做也同樣不簡單。我並不是要你像見月老人那樣的行持,也不是要你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樣,真正重要的是要從這些傳記中體會到行持真正的內涵,不要看別人,而是要把別人的行持作為自己的借鏡來反照自己,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霞惹瓦和阿底峽尊者是同時代的人,離開現在快一千年了,換句話說,大約八、九百年以前,那個時候就是這個狀態了,很多人因為不認識圓滿的道體所以不怕,假定真的了解了的話,恐怕都會害怕了。這是要告訴我們:你要這樣去修學,一定要淨除種種的障礙。這裡所說的障礙就是了解了圓滿的佛果以後生起的害怕。不單單是去除這個害怕,而是要用正確圓滿的方法去除害怕才對;也不是不害怕就是好的、對的,如果因為不了解道體而自己覺得絲毫不怕,這樣的不怕也沒有用。總之第一要如理,如理了以後,還要如量,這裡主要的就是特別強調如理、如量兩件事,這是就所得的佛果而說的。

【於能得方便破除怯退者。謂念成佛須捨手足等,我不能爾,如此之苦應須堪忍。】

  進一步再談到要得到這個佛果要修種種的方便,也就是說要修種種成就佛果的方法。以前不了解時會說:「我要成佛,我不怕!」但是了解了以後,想想成佛要捨頭目腦髓,「這個我不行,我做不到啊!」那時候又害怕了。現在這裡就是要告訴我們怎麼樣對這個苦如理的認識,進一步去修習忍耐,不但要忍耐而且要精進勇悍。

【即不修行自任運住,流轉生死,亦曾多受斫裂刺燒此等大苦,不可說數,然亦未能成辦自利。為求菩提難行之苦,較其前苦尚無一分,然能成辦自他大利。】

  修學佛法要捨頭目腦髓,所以你說:「不行,我不能修!」可是不修的結果必然是流轉生死,在流轉生死當中,你就不會被斫了嗎?恰恰相反,而且所受的斫裂刺燒大苦不可說數,你不修的結果不但沒有利益自己,而且永遠在三界中受苦。平常我們最多被斫一個手,斫一個頭,死了也就算了,在地獄裡不但被砍,而且是不斷被砍,人間的苦是完全無法相比的。其實為了求菩提所受的苦,比起前面不修而受的苦,那是少之又少的。你不修的話,在地獄當中燒煮斫殺,動經無量長劫,你修的話,要不了多少時候,受不了多少的苦,就能成就自己和別人的無邊大利益。
  對於希求佛果心中的怯弱,上面已經告訴我們破除的方法。我們認真的想一想,修學佛道這麼難行,絕對沒有便宜可討,但是你不修學的結果,請問省事嗎?你捨棄成佛的方便,省力嗎?就不苦了嗎?不但不會不苦而且還有無比的大苦。你經過這樣認真的修學、思惟觀察,最後你會發現,修學佛道行種種方便,捨頭目腦髓最省事、最省力。到最後你更會發現,這是唯一的方法,沒有一個人例外,一定會走這條路。這裡就特別說明一個原理--重點不在它難不難,而是在我們知道不知道。如果我們能夠正確如理地了解,那時候才發現原來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我們的做法就會完全不一樣。所以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正知見。

【如云:「若謂捨手等,是我所怖畏,是未察輕重,愚故自恐怖。無量俱胝劫,曾多受割截,刺燒及解裂,然未證菩提。我今修菩提,此苦有分齊,為除腹內病,如受割身苦。諸醫以小苦,能治令病癒,故為除眾苦,小苦應堪忍。」】

  學佛要捨頭目腦髓,對這件不容易的事情感到很害怕,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的了解實際的情況,我們正處在愚癡當中。假定真正了解,現在不捨將來豈單捨手足、頭目腦髓,那個苦不曉得要超出多少倍,時間是無量無邊,痛苦是無限的大,而且逼著我們非這樣做不可,一點辦法都沒有。眼前我們能夠如理修行的話,時間有限、所捨的也有限,而前者受了這麼大的痛苦,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永遠在三界中流轉跳不出來,繼續地受大苦,現在如果能夠如理如法稍微做一點,問題就都解決了。我們已經經過了無量生死,一直在這個狀態當中,人間固然還好,但若投生在畜生、餓鬼、地獄這三惡道中,那是可怕極了。
  現在了解了佛法,能夠照著去做,雖然是苦,但是這個苦已經有一個期限,就像身體稍微受一點手術的痛苦或者是吃藥,以小苦就能夠把重病解決一樣。因此我們對這個小苦不但應該忍受,而且應該歡喜。所以前面告訴我們,修學的時候,要使心裡面沒有一點點的害怕退怯,實際上更應該對這一件事情感到幸運,這是一個絕端重要的概念,如果沒有這個概念的話,修學佛法絕無可能,這是我們第一個應該突破的最大的關鍵。

【又捨身者初怖畏時,非可即捨,先於布施漸次學習,至於自身全無貪著,大悲心力開發之時,若有大利方可施捨,故正捨時全無難行。】

  再說,雖然是要布施頭目腦髓,但並不是叫我們馬上就去布施。剛開始的時候,即使理路有一點認識,但是畢竟無始的習性,執著還很重,對這種事情很害怕,這個時候就不需要馬上捨,應該先照著前面所講布施的道理,慢慢的學,從小的地方學起,慢慢地捨心大了,等到我們對自己的身體一點貪著都沒有了,那時候才可以捨。要達到對自身沒有貪著,有它必然的次第,現在是單講理論,將來我們如果正確的了解了空性的道理,而且經過如理的思惟修習以後,的確可以對這個身體一無貪著,而且會發現原來這是我們的生死大冤家。
  理念上有了完全正確的認識,然後經過串習成習慣以後,要你把身體送出去,的確就不會有什麼障礙。那個時候大悲心也開發了,不但對這個身體沒有執著,而且發現把它捨出去還有無比的殊勝利益,那個時候才叫你捨,所以捨的時候就一點困難都沒有了。就像小孩子喜歡吃的一顆糖,你叫他把那顆糖送給別人,怎麼捨得?你把它拿走他就哭了。等他長大了以後,在很多場合之下必須送給人家東西,譬如送禮,大筆大筆的金額,動輒以萬計乃至於百萬計,那時候眉頭不但不會皺一下,而且還覺得很好。為什麼?因為曉得這樣做能得到好處。所以一定要先有完整的教授,對這個道理了解了,然後質、量、次第無誤地一步一步走上來的話,不但一點都不難,而且有很大的利益。

【如云:「如此治療法,勝醫且不用,以柔和儀軌,治無量大病。導師先令行惠施蔬菜等,習此故而後,自肉漸能施。若時於自身,覺如諸菜葉,爾時捨肉等,於此有何難。」】

  所以對於那種猛烈而沒有次第的治療方法,真正有本事的好醫生是都不會用的,一定用比較柔和的方法,慢慢地來。譬如醫生為小孩子看病,絕對不是捉進來,就像殺豬一樣,而是慢慢地哄、騙,讓小孩子不害怕。又如現在西藥的咳嗽糖漿,不但不覺得苦,而且覺得很好吃,小孩子吃了還想吃,大人還非得把它藏起來不可,要不然他一口氣統統吃掉了對身體反而不好,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我們偉大的佛陀是三界的大導師,他教我們修學佛法,用的辦法也是如此,並不是一開始就教我們做難行的,而是用種種的善巧方便,先布施一些身外之物,如蔬菜等等,等到你這個習慣了以後,慢慢地覺得很好,而且看見大利益,那時候再進一步深入,最後捨自己的身體就像以前捨一點點菜葉一樣,一點都不難。

【是故有說波羅蜜乘,須捨身命,故生逼惱,是難作道。今此教典善為破除,謂於發生難行想時不須即捨,如與菜等極易捨時,方可捨故。】

  所以有人說,行持大乘菩薩道這麼難,要把身、命、頭目腦髓等等都捨出去,實在做不到!上面就是根據教典把這錯誤的觀念破除掉了。換句話說,你不是學佛嗎?那麼佛的教典上面說得清清楚楚是這樣的啊!所以我們應該了解,現在大家說學佛,其實只在嘴巴上面學,實際上學的是什麼,我想現在大家都體驗得到,我們都在學我。大家學佛是因為知道佛果是好的,但真的要得到佛的果位,就一定要學他種好的因;我們只羨慕好的果,而得好果的因是什麼卻不管,只照我們自己的想法去做當然不行。
  還有就是大家只想要簡單的方法,所以只要有任何一種簡單的教法盛行的時候,往往就偏向那一邊。譬如禪門盛行的時候,大家覺得大徹大悟好,於是都拚命忙這個,結果弄到後來,不是狂禪就是口頭禪。後來念佛的人說參禪很難,你只要念佛就好了,其他什麼都不要了,只要一句阿彌陀佛。結果這一句阿彌陀佛,真的行嗎?當然你有深厚的善根是可以的,可是不幸的是,大家沒有得到方便善巧,以為就這樣一生躲在那裡念念佛就好了。除了這些以外,教下等等也是如此。所以紫柏大師說:「現在的人都說念佛,結果變成自己煩惱罪惡的符桃術。」實際上學佛如果完全是為自己,心已經與煩惱相應了,卻說是修行,結果躲在那裡什麼都不想做,經教也不想學,如理的修行也不要了。
  因此真正要學佛的話,一定要把佛告訴我們的道理弄得清清楚楚。現在這裡簡單地說明了之後,我們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知道原來事情是這樣的,自然我們心裡面就不會有一點點怯弱。不是單單聽見佛果的殊勝,就憑妄想要求,這樣是求不到的。所以經典上很多地方都特別說明,不是光說:「我要成佛,我要成佛!」然後念幾句佛號,就成得了佛的,要曉得成佛的因是什麼,成佛有什麼殊勝的好處,策發你的好樂之心,推動你去求,求的時候還要了解正確的方法,然後在因地上一步不錯的努力上去,這樣才能夠得到圓滿的結果。
  現在的人說是要修學,結果把佛告訴我們的那些大經大論都不要了,經論既然不要了,那只有一個結果,就是望著天說佛果好呀!但是佛在淨土,你永遠在三界內。然後開口就說:「我是凡夫!那是聖人境界啊!」你不是要求聖人的境界嗎?但永遠說自己是凡夫而停在那裡是沒有用的,只是在那裡羨慕人家而已。現在我們不是只羨慕人家,而是要羨慕自己:我宿生有這個善根,今天能夠進入佛門,就要如理行持。一定要遵從佛的經教,或是菩薩祖師的論典,依照這個次第修學,所以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這是必不可少的,還要如理思惟,再照著這樣去做,絕對不能憑自己的想像。
  大家還記不記得《阿底峽尊者傳》裡曾經說過,阿底峽尊者被請到西藏以後,就有人問他:「你有沒有成佛的方便法門?」阿底峽尊者說:「不用你問,如果有的話,我第一個就不願意忙這些事情。」現在這種情況太多了。所以如果你正確善巧的了解以後,你會發現平常我們覺得困難的卻是最簡單、最方便、最省事、最好的,這是我們現在第一個要建立的概念。所以上面以正確的經教來說明,把我們因為不了解而怯弱的心理破除掉了。
  經論告訴我們:當你覺得還難行的時候,就不要馬上捨,要等到覺得自己的身體就像蔬菜一樣容易捨的時候才可以捨。不過要注意,不是光等在那裡,如果那樣就永遠沒有可捨的時候。而是要順著次第一步一步地練習,而這個次第就從我們現在下腳的第一步開始。所以不管哪一個人,開始學的時候,必定是從微小的地方真正這樣去做。假定微小的地方不求了解,不下手去做的話,請問大的你能得到嗎?這個概念是第一重要的。現在有一類人,常常覺得「這個法好像蠻好,但是我的腦筋就是不行!」這個時候尤其要注意,我們現在已經漸漸了解了因果之間的關係,為什麼現在腦筋不行?這是如是因感如是果,就是我們以前在因地當中造下了愚癡之因,現在知道了,如果還不從這個地方下手努力的話,那就完了。現在雖然已經愚癡到這種程度,但是還有這麼一點機會,如果繼續隨順這個愚癡的結果下去,把這僅有的機會放棄了,以後就完了,這個道理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以我現在的了解來說,越是碰見這種情況,越是應該努力奮發,這是絕對重要的事情。
  我常常跟大家說,儘管我今年已經六十歲,身體也這麼衰弱,但不管你們怎麼勸我要保養,我自己了解,唯一最好的保養就是法,如果我現在還不努力的話,下一世是一點希望都沒有了。所以我策勵同學們,你們條件都比我好,萬一不幸有人心智比較遲鈍,或者是其他的原因而比較衰退的話,要趕快努力,再不用功你就完了。我們沒有退路,有的只是刀山油鍋等等在那裡等著!這個如果不清楚的話,只要把前面業感緣起的道理仔細看看,然後再把下士、中士苦的內涵也看一看,就非常清楚明白了。

【於所安住修道處所破除怯弱者。謂念成佛須於生死受無量生,爾時生死眾苦逼惱,故我不能修如是行。】

  現在我們對求佛果,以及求佛果所要行的種種方便不怕了,但正式去修道的時候,對於修道的過程要長時處在這麼苦的地方,這又有一點問題。最後這種障礙,就是我們想到說,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祗劫,甚至要無量無邊阿僧祗劫,在三界中受生,這已經是很難忍受,何況還要受無量的苦,所以我不能修如是行。下面就告訴我們應如何思惟的道理。

【應如是思:菩薩由其已斷諸惡,以因遮故,必不能生苦受之果,堅固通達生死如幻悉無自性,故心無苦,若其身心安樂增盛,雖處生死無厭患義。】

  我們應該了解,因為以前造了惡業,有苦因當然一定感苦果。現在我如理修學,了解了什麼是正確的因,因為怕苦,所以絕對不能再造苦因,因既然遮斷了,將來就不會得到苦果,那也就是快樂啊!我們所以會貪著難捨,一定是覺得這蠻好的,實際上真正修菩薩行者,感得的果報是遠比我們好的,不管是印度、中國,乃至於西藏、日本等等,經典上所看到的修行人都是這樣。像阿底峽尊者當年也是身為貴族的王子,從小就絕頂聰明,多少人愛戴,以我們現在看起來簡直是高不可攀,我們差他那麼多,自己卻覺得已經很好了,真是顛倒。當然出身雖然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影響這麼大,但仍然卻是很好果報的一種呈現。
  另一方面你了解了,原來生死的真相是如幻如化,沒有自性。前者是福德因,後者是智慧因,你一步步地這樣在因地當中如理修持的話,那麼將來感得的果報必是圓滿安樂,自己的心更是非常自在、了無掛礙,所以身心兩者不但沒有苦,而且會很明顯地覺得不斷的在淨化煩惱、增長法財,就像生意人很清楚地看到自己一直在賺大錢;而且會處在很舒服安樂的狀態當中,就像現在一般的大老闆,坐在辦公室裡,冬天有暖氣,夏天有冷氣,出門有車子,隨便一動周圍侍候的人都來了,而且看見那財源滾滾而來。現在我們也是這樣,源源而來的是法財,世間的財是有漏的,而法財是無漏的,是一直增上的。因此我們身心都會在安樂之中,而且這個安樂是不斷增長的,所以修學佛法一定是增上生,到最後必定達到究竟圓滿。這過程雖然都處在生死當中,但是不會厭患。

【如云:「斷惡故無苦,善巧故無憂,謂由邪分別,罪惡害身心。福令身安樂,智故心亦安,利他處生死,悲者何所厭。」】

  譬如現在我們如理修行,因為斷除了一切的惡業,當然就不會感得苦果,何況我們又善巧了知世間生死的真相,所以對生死沒有一點點掛礙,自然也沒有憂怖。平常我們所以身心受到逼惱,是因為與無明相應的非理思惟,由於這種邪妄的分別造了種種惡業,感得身心的苦惱。而現在我們了解福德是會感得種種的異熟圓滿,而智慧就讓我們內心一直安住在如如不動當中,這麼一步步上去,一方面享受這個法樂,一方面還可以在生死中利他,增長無邊的功德,這樣有大悲心行菩薩道的人,只會覺得快樂得不得了,怎麼會厭患呢?

【又云:「故遍除疲厭,騎菩提心馬,從樂而趣樂,有智誰退屈。」】

  由於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然後發了大菩提心,這樣就像騎馬一樣快捷得不得了。古代的交通工具最好的是馬,而學佛最好的是菩提心馬,能騎上菩提心馬的話,你會覺得非常快樂,所有的疲勞厭患都徹底地清除,而且繼續地增長快樂,這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夠做得到,等到你真正達到這樣,怎麼會退怯呢?

【如是雖延無量時劫不應怯弱,唯時長久非厭因故,謂苦極重雖時短促亦生厭離,無苦安樂時雖久遠無所厭故。】

  像這樣美好的情況,時間再長也不會怯弱。要曉得,時間的長短並不是我們厭患之因,我們真正厭患的是苦啊!如果是「重苦」,哪怕很短的時間,你也會覺得很厭煩,反之,如果是快樂的話,時間再長也不嫌多。我們人人都有這個經驗,叫你稍微受一點點苦就受不了,有點快樂的事情,叫你捨也真是捨不得。比如說:大家到寺院來如果叫你們做苦工固然不願意,叫你聽人家講你不歡喜聽的,坐個十分鐘就老是望錶,可是坐在外面聊天,一聊就三個鐘頭,你還覺得怎麼一下子就過去。我們人人都有這個感受,快樂的事情越久越好。

【《寶鬘論》云:「重苦雖時短,難忍況久遠,無苦而安樂,無邊時何害。此中身無苦,意苦從何有,唯悲世間苦,由此而久住。故謂佛久遠,智者無退屈,為盡過集德,恆勤修資糧。」】

  假定苦很重的話,哪怕很短的時間,也是難以忍受的,何況久遠!反之如果是快樂的事,那麼時間長有什麼關係?越長越好啊!這裡我們要注意,我們是怕苦而不修,但是怕苦而不修的結果是不但陷到重苦當中,而且苦的時間長遠,是無量阿僧祗劫,根本就沒有結束的時候。現在我們怕眼前的小苦,卻看不見後面的大苦;如果真正願意修行的話,那是步步在增上,就算苦也有期限,何況不但不苦而且還是快樂的,那時間長有什麼關係呢?這是很清楚、很明白的道理。所以說來說去都是我們愚癡,偏偏又不肯努力學佛,雖然名義上說在學佛,實質上是一直在學我,真正可憐的莫甚於此。所以,既然身沒有苦,意哪來的苦呢?要留在世間是因為你內心當中曉得這有殊勝的大利益,可以策發你的大悲心、大菩提心。由於憐憫世間之苦,願意待在世間利益眾生,這樣去做的話,你卻是在安樂當中,不斷增長你的功德、智慧。所以佛道雖然長遠,卻是快樂的,既然是快樂的,那越長越好,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絕無退屈的道理啊!而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要淨除一切過失,積集圓滿資糧啊!那個時候一定會恆常精進無懈地積集福智兩種資糧。

【又念成佛必須圓滿無邊資糧,此極難作故我不能,亦莫怯退。若為利益無邊有情,求證諸佛無邊功德而為發起,住無量劫,欣樂修集無邊資糧而受律儀,則於一切,若睡未睡心散不散,乃至有此律儀之時,福恆增長量等虛空,故無邊資糧非難圓滿。】

  還有一種想法:「成佛雖然很好,可是必須圓滿無量無邊的資糧,這個太難了,我做不到啊!」這個也不必怕。無垢經典上說得清清楚楚,假定你如理地了解,照著去做,策發了大悲心、大菩提心以後,為了利益無邊有情,要求證佛無邊的功德,所以住在世間無量劫,一直努力去積集一切的資糧。先發這個願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而這四句不是空話,是如理的了解了以後,內心上的確發起了這樣的狀態。有了這個願心,經過修習,然後再受行心,就是受菩薩的律儀。等到你受了菩薩律儀以後,因為你已經把那菩提種子種下去,得到菩薩戒的戒體了,由於大悲心的策動、滋潤,所以不管你行也好、睡也好,散亂也好、不散亂也好,一旦得到了菩薩戒的戒體以後,功德就不斷地一直在增長。
  菩提心的心種,本來就是遍法界、虛空界的,所以只要不斷增長的話,那是不得了的。不要說行心,就是發了願心,這個力量之大,我們也是無法想像的。不妨舉個例子,從前有一個羅漢與一個小沙彌同行(羅漢是堪為三界應供的聖者),當他們正走在路上的時候,這個小沙彌只是動了一個念頭:「我不要學小乘,我要發菩提心成佛。」那位阿羅漢知道了馬上把小沙彌的行李接過來讓他走在前頭。這說明菩提心的功德之大是無量無邊啊!以前我們不懂也許會覺得這就叫做菩提心,現在我們懂得了,這個根本不是,但是菩提心的心種的確就從這個地方開始發生的。如果你現在了解了這個,依理這樣策發,一旦真正的菩提願心策發了,乃至於開始行心了,那麼一天廿四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有一時一刻停頓,在任何情況之下功德都在增長,積集無邊資糧,所以圓滿無邊資糧不難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
  我們得到了這個暇滿的人身,現在浪費它去忙這個、忙那個,樣樣捨不得,對於將來把自己送到地獄裡面去的這件事卻忍得住。唉!想想人真是可憐,身上一點點小小的毛病,或眼前一點小小的利害,大家為它忙了個半天。現在有這麼大的利益在,我們居然不知、不見、不聞、不覺,實在是愚癡到極點。所以務必要把這個概念弄清楚,若能夠弄清楚,這些問題就統統解決了。
  如果一位菩薩發了大菩提心以後,乃至於破了四重戒,只要他能夠護住這個不共的菩提願心,就不算破戒,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喔!因為菩提心是跟法界相應的,這兩樣東西的確完全無法相比。譬如你現在是一個國王,或者是個轉輪聖王,地球上面所有的財物全是你的,你隨便損失一點點金、銀乃至於金鋼寶石、或百萬千萬元,對你來說,根本沒什麼關係,不算什麼大的損失。可是我們現在連一點小小的利害都放不下,這就說明了多麼愚癡啊!究實說來,這個眼前的小利是生死怨家,而且從無量劫以來就把我們害得苦透了,結果我們偏偏還要繼續跟著它走。

【即前論云:「如一切諸方,地水火風空,無邊如是說,有情亦無邊。菩薩普悲愍,此無邊有情,欲度諸苦厄,安立於佛位。如是堅住者,從正受戒已,隨其眠不眠,及放逸而住。如有情無邊,恆集無邊福,無邊福非難,證無邊德佛。若住無量時,為無量有情,求無量菩提,而修無量善。菩提雖無量,以此四無量,資糧非久遠,如何不得證。」】

  經論上說得很清楚,就像在任何地方--盡法界、虛空界裡,地水火風空無所不遍;有情也是一樣,所有盡法界虛空界都是。我們修學菩薩道的人發菩提心,也是普遍沒有遺漏地對每一個有情發憐愍心,要濟度他們超出痛苦,達到圓滿大覺的果位。一旦發了這個願心,又正受菩薩戒以後,你心裡一天到晚任運而起的都是「我要這樣做!」「我要這樣做!」這個心的功德就不得了。大家還記得在下士道講業的時候,最後八因三緣的三緣是心清淨、加行清淨,田清淨。你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得到的果報是不得了的大,現在你的心普緣盡法界、虛空界的一切有情,一切時處只為利他,這個心不但廣大而且清淨;廣大是指它的量,清淨是指它的質,質既一點都沒錯,而量又這樣的大。我們剛才那個比喻說整個地球是你的,其實地球算什麼?在整個的法界當中簡直是小得找都找不到,比灰塵都不如呀!又如我們抬頭一看,虛空這麼大,發了菩提心以後,你的心跟這樣廣大的虛空相應,這是不得了的一件事情。所以如果你在內心當中種下了這樣清淨的因,那麼下面你的加行也就清淨。所以你受了菩薩戒,得到了戒體,這是個法體,然後你依體起行,那個心種就一切時處一直在增長,不管你睡或醒,在任何狀態中它都在增長。就像你把種子種在土裡,然後給與水、陽光……等等,它就會一直生長,不會因為天黑而不長,也不會因為你睡覺了不管它而不長。只要注意一點,就是你不能損害它,所以我們發了願心以後,真正重要的是護持這個戒體,這樣即使你睡著了,它也在增長。在這種情況之下,雖然你要救度無邊的有情,結果不是你度他,而是他們幫助你積集無邊的福德資糧,依此這個佛果就自然能得到了。所以下面說,以無量的時間為無量的有情,求無量的菩提而修無量的善法,以這樣的四個無量,想要得到佛果那並不難。以這樣的力量,怎麼會得不到呢?

【是故若由最極猛利大慈大悲,及菩提心衝動其意,為利有情,願於短時速成佛者,極為希有。】

  所以有最極猛利的大慈大悲的確是最重要的,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要趕快成佛,因為看見眾生苦,所以越早成佛越能夠救他們,這樣的發心才好。這和前面說的,看見佛果這麼遙遠,希望找近路成佛,這個心離菩提心是非常遙遠的,這兩種心態是絕對不一樣的。如果像前者那樣,你不但得不到,而且越是害怕越是受苦;反之你正確了解了,就越勇敢,結果也越安樂。所以如果我們如理如法地破除了眼前這種狀態的話,不但是勇敢,而且必然發現只有這一條路是正確的、好的,其他的路都是錯誤的、傷害自己的。

【然若未近此之方隅,僅由見於極長時劫,須正修學無邊諸行及多難行,便作是念誰能如是,故妄說云求速近道,此於願心間接損害,正損行心,令大乘種漸趣劣弱,故於成佛反極遙遠。以與龍猛無著決擇如來密意,最極增長菩提心力所有道理極相違故。】

  如果對於上面的道理,沒有正確的了解,也沒有如理的修習,那就離成佛十萬八千里,不要說行持談不到,連懂都不懂。所以我常常說:不要說在門外轉,在門外轉還已經到了門外了,現在是連門在哪裡都不知道,也就是目標在哪裡也完全都不了解,只是說成佛要這麼長的時間,還要做這麼多難做的事情,於是趕快想辦法求一個近的、方便的、快速的道路。實際上是因為怕難,而怕難是你根本不懂得道理。請問這樣的結果是什麼?不但得不到,反而是損害,在這種狀態當中,你的願心就發不起來了。看見這麼難,心裡就退縮,所以要去行持就更談不到,這種心情真正說起來是最損害大乘佛法的。我們因地當中如果造了這個因,請問能成佛嗎?所以於成佛是反極遙遠啊!
  上面所說這一種錯誤的心情,是跟正確的傳承相違背的。在印度對於佛法如理完整的傳承只有兩派,一支是龍樹、聖天菩薩所傳,還有一支是無著、世親菩薩所傳,只有他們能把佛陀真正的內涵、深密的意趣如理的說明出來。上面所說的跟他們告訴我們的道理恰恰相反,所以不是增長菩提心,而是在損害菩提心,這一點我們的確要特別認識。
  前面我曾經提到有些人參禪,有些人念佛,有些人學教、學密,大家千萬不要誤解,參禪、念佛、學教,沒有一樣東西不要的,你跟哪一個相應你就學哪個,可是必定要把握住根本,這樣你學哪一個都對;如果把握不住根本,而要找一條近路的話,那就完全錯了,這是損害佛法的,因地中你已經種下了這個損法的因,怎麼可能感得圓滿殊勝的果報呢?
  所以我為什麼一再告訴你們把《了凡四訓》及《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好好看一看,原因就在這裡。大家記不記得,那個灶神告訴俞先生說:「你自以為做好事,實際上你因地中造的都是惡因,就像遍地種了荊棘,然後癡心妄想地希望它長出好花美果來。」現在我們也是一樣,心裡種的都是損害佛法之因,還等在那裡說要趕快成佛。以正確地念佛來說,不但我們要求上品上生,而且要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怎麼成的,我也要學他。以這樣的心情念佛就對了;參禪、學教也是一樣,不管是禪、淨、律、密,沒有一個例外的,這是我們的根本因,有了這個根本因,再去加以圓滿。這裡要把這一點辨別得清楚。

【如是若僅怯弱而住,全無所益,反漸怯劣,故應善知諸能修證菩提方便,策舉其心,則辦諸利如在掌內。】

  經過前面仔細分析觀察、如理的決擇以後,我們就了解:如果單單看見事情就害怕、退怯,那是一點好處都沒有。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因為在因地上不斷地增長這個怯弱而越弄越差。這是我經常特別說明的,平常我們如果碰見一點點事情就縮在那裡,你越縮就會越遠。我還記得一個很有趣的事情,離現在二十年了,那時候我剛到同淨蘭若,有一位年輕人,才二十出頭,現在年輕出家的已經慢慢多了,那時候年輕的出家人很少,大家看見一個年輕人發心要出家就覺得很好,但是仁法師一直嘀咕,最討厭他,我以前也曾聽別人說過這個人的情況,後來過去一看,就曉得什麼原因了。那就是未老先衰,天氣稍微涼了一點,帽子、圍巾就統統搬上來了,天氣熱,出了一些汗也不行,一點點感冒就穿上大棉袍;而仁法師是樣樣事情都打起全部精神來做的人,那時候我雖然很讚歎,但是並不太了解,後來才越來越了解他的內涵。
  跟你們說個笑話,雖然是個笑話,但卻是事實。仁法師他老人家,一條毛巾總是用不了多久,平常我們的毛巾,往往用了很久才用破,他的沒用多久就破掉了,而且破得很妙,緯線都斷掉了,經線還好好的,我完全想不通他的毛巾為什麼這麼容易破,而且是這種破法,就算是用來抹地也不會這樣,何況只是擦軟軟的面孔。後來我才曉得了,原來他洗完臉在絞乾毛巾的時候,也用很大的力氣,結果毛巾就破成那個樣,所以他的毛巾不是擦臉擦破的,而是絞破的。他開門也是一樣,拿鑰匙往洞孔裡卡一下,插進去一定有聲音的,大家都覺得好笑,當時我一直不懂,現在我一直讚歎。這說明他因地當中,做任何事情,心裡都先有一個堅強的意志,必定先做好心理建設,所以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咬緊牙關全力以赴的。當然天下的事情沒有十全十美的,不要說我們普通的凡夫,就是成了佛再到這個世間上來的,還是會示現出很多缺陷相來,我們一定要注意這個特質,我真正受用的就是這樣。
  仁法師那個地方,很多人去了實在待不住,人家對他種種批評,說他要求太高。我去的第一天,送我去的那位法師跟他介紹:「這個人有很多優越的條件,他本來住在福嚴精舍二、三年,大家都覺得非常好,但是他就是身體不大好,又是肺病,又是胃病,又是肝病,一大堆病。」承他老人家的慈悲,平常我們吃過早點就要出坡,他就說:「你身體不大好就多休息。」我說:「法師,你不要把我當病人看!」我曉得我所以能夠一直跟著他,就是當時這一句話,後來他也跟我證實這一點。
  現在我們做了一點小事情,就覺得委委屈屈。同淨蘭若現在還在新店,你們可以去看看,有六百多坪的地,那時候只住了連仁法師我們三個人,仁法師是尊長,當然他主要的是自己用功,我們請求他,從廚房、上殿、過堂開始,樣樣都由我們自己做。早晨起來先去燒飯,我們不是像一般寺院,輪到燒飯的人不必上殿,沒有這樣的事情,三個人大家輪流做,一大早起來,先把米洗好放進電鍋,然後去切菜,等菜切好了,再將電鍋一按,就去作早課,作完了早課,馬上把菜放入鍋子裡煮。你們都曉得我煮羅漢菜的方式,將菜統統放進去鍋子裡,火開大一點,廿分鐘就好了,早殿平常上到五點鐘,或許還要晚一點,早齋是五點半,還覺得時間很寬裕。吃過早餐以後大家一起把廚房弄乾淨,然後淨頭也是我們做、香燈也是我們做、環境清潔也是我們做,沒有一樣不做的喔!現在我們這裡幾乎是好幾個人做一件事,客廳裡經常還有灰塵,我們那邊沒有這樣的事情。有時候仁法師出來看,他就摸一摸,看見你不對他會來教誡你。那時候我們都是戰戰兢兢,檯子上弄得乾乾淨淨,比如說:桌子他不會摸檯面,先問你弄過了沒有?你說弄過了,他隨便往邊上一摸,給你看一下,你說誰會去碰那個地方?但是我們一點都不覺得苦。
  他對時間也是一樣,譬如打板、按鈴,我告訴過你們,他是分秒必爭。那時候也沒有像現在那麼好的錶,我們大殿上有一個鐘,叮叮噹噹會敲的,大殿後面有一個電鈴,我最近去,那個電鈴還在,我真歡喜那個地方,那時候就培養出我這個心志來。當時我們都必須豎起耳朵,有時候外面風大聽不見鐘聲,他也會來教誡:「你一點警覺心都沒有,這麼愚癡,這麼遲鈍怎麼學佛啊!」所以一定要豎起耳朵聽,大殿的鐘「噹」響一聲,下一秒鐘,那板或者鈴就得接下來,只有我們兩個人做喔!另外一個法師是我們這老和尚的徒弟,他騎腳踏車到山下買菜,每次回來的時候,即使是冬天也一定是滿身大汗,現在已經有路了,那時候是山路,不像我們現在可以這麼舒服地騎摩托車,而是騎個腳踏車,因為是山路,不能用騎的,所以下山的時候要拉著,上山的時候得用推的。所以我說大家平常遇事便退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你並沒有如理的認識,一直陷在這個我的習氣當中,這是不行的。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如果自己心裡已經先怯弱了,不但沒有用處,而且會越來越怯弱,任何事情都是一樣,你心裡面先打了退堂鼓的話,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打退堂鼓有兩種原因,這個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宿生的習性,這個的確很難體會得到,所以第一件事情是無論你碰到什麼事,總是要注意對治退縮,而唯一的辦法,就是要有如理的教授,然後認真去做;還有眼前的客觀環境中,對於人家的非理教授,及自己的非理作意,都千萬要注意。所以我深深地了解,修學佛法為什麼一定要善知識,因為整個佛法的概念的確跟我們世俗的概念相反,世俗的都是無明,在黑暗當中摸索,所想的都是莫名其妙的。所以一定要把正確的弄得很清楚,這個還特別不是在文字上的,一定是要用在心裡的行相上。
  我上面說的是特別要策勵諸位同學必定要有這種認識,不要看錯了。現在我們常常有這種心理,尤其是因為末法了,出家人很難得,所以你出了家,別人往往會說:「你出家真好啊!」自己被捧得飄飄然,好像捧上了天,也以為出了家就該享受現成的,那完全錯了!這是個基本概念。不要說你要發大乘心,就是自己要求解脫的話,都要以全部的精神跟煩惱鬥,剛剛那個都是煩惱,這樣馬馬虎虎、輕輕鬆鬆的話,無有是處。的確,我們也曾經看見過,像《彌勒上生經》及《彌勒下生經》上面說彌勒菩薩是不修禪定、不斷煩惱,如果我們也說,我們也一樣不修禪定、不斷煩惱,那是絕大的錯誤。他是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已到了八地以上,也就是不動地以後,他任運一直安住在這個上面,無功用行自然如此,已經徹證無生,無煩惱可斷,無禪定可修,達到這樣的境界。我們安住在什麼上頭?完全百分之百的在煩惱當中,現在卻說要學他啊?完全錯了!所以必定要把事情的真相看得清清楚楚。
  當你心裡面先生起怯弱心的話,就會每況愈下,但是你祇要能夠慢慢地鍛練,無有不成功者,而且這樣的鍛練,必須從小的地方慢慢地開始,如果不能從下腳的第一步漸漸地去修的話,修行是沒有我們份的。身體也好、精神也好、知識也好,如果自己覺得不理想,應該想說:「哎!我宿生因地當中沒有努力,現在要趁這個機會趕快努力!」千萬不要說:「哎呀,我不行啊!」然後退縮。我們是沒有退路的,你儘量前後反覆多思惟,找種種的經論來印證,告訴自己:「我跑到這地方來,我是學佛?還是學我?我是要求無邊的大勝利,所以現在下一點苦功,還是貪眼前的小便宜,準備下地獄?」這個概念一定要辨別得清清楚楚。
  「故應善知諸能修證菩提方便,策舉其心」,這個地方真正重要的就是「善知」--對於我們所求的,以及如何去求得,這些修證的內涵,要有正確而且非常善巧地了解。你了解了這種情況,心理自然而然不會退怯,而能打起精神來。能夠這樣去做的話,所有下面的大利,「如在掌內」,就在你手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別的事情,容或還要藉重外面的很多東西,只有修行,簡單容易極了,就在你的起心動念之間,你心裡一動,羅漢馬上恭恭敬敬讓你走在前頭;反過來,你心裡一動的話,哈!地獄的鬼就高興有事可做,可以來燒你、煎你了,就差這麼一點點。所以任何時候要記住:跨一步,也只要你跨一步,但是你必須要跨這一步。能夠這樣做的話,這是剎那剎那在除過淨罪,就是這樣。如果說在這個上面不認識,碰到一點小事情就轉不過來的話,那就應該好好地警惕自己。

【如《本生論》云:「怯弱無益悅匱乏,是故不應徒憂惱,若依能辦利聰叡,雖極難事亦易脫。故莫恐怖莫憂惱,如其方便辦所作,智者威堅而策舉,辦一切利如在掌。」】

  你心裡面退怯,這個怕、那個怕,不但沒有好處,反而離你要的安樂越來越遠、也越缺乏,所以不要白白地憂惱。記住一句話!「小人枉自為小人」,這個小人不是世間所說的壞蛋,而是我們怯弱的這種心理,反之,君子的確是「樂得為君子」。如果你在這種狀態之下,應該「依能辦利聰叡」,要依止正確的引導,也就是正確的、有殊勝利益的,而不是無明相應、看起來似是而非的、愚癡的這種行為。能夠這樣的話,再難的事情也能夠做到,再大的困苦也能透脫出來。所以對這件事情不要怕、不要憂,如果能像這樣正確地去了解了就能夠做到。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先有這個認識,然後策發他的心堅固猛利,由於這個認識而去行持,那麼所有的事情,辦起來輕輕鬆鬆,就似舉手之勞。

【聖者無著數數說為:「當具二事,一、雖善了知於廣大法學習道理,應無怯弱,二、於下劣功德不應喜足。」】

  無著菩薩經常告訴我們,修行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兩件事情:第一應該善巧地了解廣大的佛法怎麼去學習,了解了以後照著去做,破除自己怯弱之心。這個具足了還不夠,還要「於下劣功德不應喜足」。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的話,得到了一點點就沾沾自喜,我們現在有太多這種情況。我曾經說過一件事情,十幾年以前了,那時候我在美國,有一位洋人,剛開始的時候,他是學生當中最好的一個,懂得多,平常的時候出力也多,但是到最後卻是最糟糕的一個,就是因為得少為足。他動不動就說:「哎呀,已經懂了,就是這樣!」你叫他進步他就是跨不上。我們現在也是這個樣子,這的確太糟糕了!
  我昨天講的精進五相是出自《大智度論》,今天所講的精進五相是出自《瑜伽師地論》,性相二宗都有了。第一個是擐甲精進,就是心理建設,你能夠透過正確的認識建立起堅強的意志力量,對於自己該如何做看得清清楚楚。第二個叫加行精進,有了這個心理的建設,進一步就開始行持。第三個是無下精進,就是對於下劣的事情不耽著,對該做的事也不會退怯,有非常強悍的信心,在這廣大的菩薩行當中努力去做。再下面是無退精進,因為你有了前面的力量,要學這個廣大法,修無量無邊的廣大行,不管任何情況下,絕不為外面的困難所動,也絕不為一切所障礙,這樣才能夠達到究竟圓滿的程度。最後一個叫無足精進,千萬不要得到一點點就以為滿足。這些我們一定要把握得住。
  關於這一點,真要做到的話,當然有它必然的條件,可是最重要的是對完整教理的認識。了解了正確的教理以後,一方面固然讓你能夠如理如法地走上去,一方面你才曉得要走的整體內涵是什麼。否則我們難免會產生這種現象:拜了幾下佛,覺得心裡面好像很清涼,就覺得拜佛好得不得了;唸了幾聲佛,或是坐在那個地方打瞌睡,就覺得打坐好得不得了,實際上根本在昏沈當中還不肯捨,有太多這種現象。更進一步說,就算你打坐得了定了;參禪開了悟;念佛得到了一心不亂,乃至於得到念佛三昧了,那還只是初步,這是我們必定要知道的,這樣就沾沾自喜,修行最大的障礙就在這裡。《瑜伽師地論》上面告訴我們「五巨礙」就是修學佛法最大的幾個障礙:顧戀其身、顧戀諸欲、樂相雜住、缺隨順教,最後一個是得微少善便生喜足。所以對於下劣的功德不應喜足,佛的十八不共法當中有精進無間,他那個精進是永遠保持著最大地無喜足的情況,這樣才能夠圓滿。

【然現在人,若生少分相似功德,或生少分真實功德,便覺已進極大道位,計唯修此便為滿足。若為智者知道扼要,依於教理善為開曉,謂此雖是一分功德,然唯以此全無所至。果能了解意必怯退,是故能於一分功德不執為足,更求上勝,及知須學無邊學處而無怯弱,極為稀少。】

  「現在人」這不是指我們現在,是宗大師的時候,離開我們現在是六百多年,那個時候的佛法,比我們現在不曉得好多少。有些人生起一點少分的相似功德,這個是最可怕的;進一步,就算是生起少分的真實功德,自己認為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了,就覺得修到這樣就滿足了。錯了!如果說他有幸碰見一個真正了解的善知識,依照著如法如理的教授善巧地告訴他:「這個不對,你單單這樣的話,得不到什麼好結果的!」可是聽了以後,常常又產生一種心態:「原來這麼難行,我怎麼辦啊?」就怯弱了。所以能夠不像上面這樣得到一點點就喜足,繼續上進,而且對這件事情不怯弱的人,是非常難能可貴。
  實際上我們就是要如此!說起來這個事情也並不難,所以本論一開頭在法殊勝的四點當中就告訴我們說:我們現在修學,首先對道的總體要有一個認識,這個一定要依靠外緣善知識,自己認識了以後,現在能修的就修下去,不能修的不要棄捨,正因為不能修,現在先修下面的基礎,努力積這個因,因增長了,就能步步上昇,而不會產生像現在的這種狀態,得到一點就以為喜足,不求上進;如果有人告訴他不足,要不就是怯弱,要不就是不但執著,還反對別人,這都是自己傷害自己啊!所以能不怯弱和執著的人是很難能可貴的。
  我們可以想一想:為什麼《華嚴》說的是圓滿的大法,可是走這一條路的人很少;同樣的,《法華》中佛說每一個眾生最後都成佛,但眾生卻仍舊是無量無邊,原因何在?諸位有機會一定要看一看這兩部經。佛一再說:「我無量劫以來,一直就把圓滿的教法告訴大家,可是不幸得很,你們都不能如理如量接受,只執取跟你們自己相應的,找你們歡喜的。」所以他說小草小根、中草中根、大草大根,雖然天上是普雨甘露,無有不滋潤的地方,偏偏你那個根只吸收那麼一點點,當然注定你就這樣。現在我們經過研討以後,就了解這樣去做的結果,不但對我們沒有幫助,反而是大大的損害,這種道理我們一定要善巧了知,不是聽過就完了,那個時候自然而然能夠策發我們。所以現在我們的的確確不必忙著趕快要修一個什麼,要打坐、要學定、得一心不亂,倒是應該把完整的教法先正確地認識,然後不斷地去加以探討,如理思惟,產生堅固的定解。到那個時候,你必然會產生像經上所說的那種效果,成佛就像在你手上一樣。
  前面所說的是破除精進的違緣,換句話說,會障礙我們精進的不外這幾個理由,現在一一如法如理地破除了。下面進一步要有順緣資糧,障礙拿掉了以後,還要有推動你的方便善巧。

※﹝第二積集順緣護助資糧分四:一、發勝解力,二、發堅固力,三、發歡喜力,四、暫止息力。今初﹞

【諸論中說,欲為進依,此中勝解即是欲樂。】

  所有的經論上面都告訴我們:精進的根由在欲樂。這個欲是善法欲,換句話說,就是你對這件事情產生絕大的好樂之心。這個欲是我們人人都有的,強烈得不得了,不幸都是惡法欲,由於這個欲的推動,把我們送到地獄去;現在我們要策發善法欲,有了善法欲就會勤精進。而善法欲就是勝解,所以這個地方勝解就是欲樂。

【須發此者,如云:「我從昔至今,於法離勝解,感如此困乏,故誰棄法解,佛說一切善,根本為勝解。」】

  這是引祖師的話,我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因為沒有佛法的勝解,所以才感得眼前身心的種種困擾、貧乏。現在了解了,誰肯放掉這個法!所以最重要的,我們唯一應該把握住的是對於法的勝解,現在忙那些不相干的,都是開玩笑啊!當然,你發了大菩提心,行大菩薩行,那是另當別論,否則的話,我們要清楚,騙得了別人是騙不了自己;騙得了自己是騙不了因果。不管你說什麼,你要自己問:「我來幹什麼的?」你要求開悟也好,要求往生也好,要持戒也好,檢查一下,自己對於佛法的正確認識有沒有?如果沒有的話,別的先不要忙,因為這是根本。你有了這個根本,才能夠在這上面增長,才談得到修行啊!所以佛說得清清楚楚,一切善的根本是對於正法有正確地了解,而且這個了解叫「勝解」,要不為外境所動。要不然你聽的時候蠻好,碰見事情就不行了,這個不算勝解。我們現在的確是宿生有大善根,能夠聽見這個道理,但是說實在的,真正的勝解卻還沒有,真正有了勝解的話,外面什麼東西都動不了你。
  我記得祖師有很多這種公案,有一個人去學禪,因為以全部的精神去學習,結果把家裡冷落了,難免就發生了意外。有一次他回去,他太太的姦夫看見主人回來了,馬上躲起來,其實他看得清清楚楚。要是我們碰見這種情況,那還得了啊!結果,他叫太太好好地燒一點菜,燒好了以後,他叫她把床底下的某人請出來,弄得對方臉紅耳赤。他卻說:「我真感謝你,我一直在外面,家裡面沒有人招呼,太感激你了,現在這一切都送給你。」這是真正修行人得到勝解以後的必然效果,當然更高的絕不僅此。
  我們現在常說要修行,卻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人情世故牽絲攀藤一大堆。外面的是這個樣子,自己這方面,冷了不行,熱了出汗又不行,弄了一大堆,累贅是越來越多,原因就在這裡--沒有勝解。儘管我在這裡向大家說,但我自己一直在這個毛病當中,正因為如此,也深深見到這個毛病的可怕。在座的同修也有心向上,在這個地方要真正好好地下功夫,不要在文字上面轉。下面說勝解這麼好,怎麼生起呢?

【勝解如何而起者,如云:「又此之根本,恆修異熟果。」此說修習從黑白業,生愛非愛諸果道理。】

  就這麼簡單,你要得到勝解,就是多修異熟果,而且要恆修。異熟果就是你種什麼因感什麼果。現在你放不下,就去看看它的果是什麼?你所以放不下無非是為了要得一點好處,結果最後卻是大大地傷害你啊!現在你放掉一點點,就像是打一針這麼刺痛一下,乃至動手術割掉一點,但卻是大大地保護你。這個就告訴我們,你種什麼樣的業,就感什麼樣的果。造了黑業一定感非愛之果,造了白業自然感可愛之果。總之,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佛法沒有別的,就是講因果;業感,緣起;更進一層就是空性。

【諸論又說信為欲依,以從二種深忍之信,能引取捨二種欲故。此是思惟諸總業果,及特思惟諸菩隆行所有勝利,及越諸行所有過患諸因果等。】

  現在要策發善法欲,而欲又靠信而來。論上面說「信為欲依」,這有兩種深忍之信:黑業感得非愛果;白業感得可愛之果。對於這個關係深深地忍可於心,不是浮在嘴上或耳根,而是從心底裡面深深的信。因為深入我們的心識當中,所以自然我們做任何事情,就曉得該怎麼取捨,該做的是取,不該做的是捨。因為對這個有堅定不移的信心,所以才能夠產生欲樂。雖然推動我們的是欲樂,可是所以能推動你,是因為你的目的是要求好。現在你如理地了解了,也信得過,知道這樣才是真對你好,善法欲就生起來了。如果你不解的話,這個欲始終是三毒之欲,不管你用什麼美麗的藉口,世間善法也好,佛法也好,只有越弄越糟。
  下面告訴我們應該思惟什麼,總的來說是業感果,以及特別思惟菩薩行的殊勝利益,這是從它好的那一面看;反過來就是思惟「越諸行」,違反、超越了菩薩行的種種過患及因果。如果你真正肯把這兩個擺在心裡面思惟的話,的確沒有一個人例外,一定會全心全意走到這條路上去。平常我們的概念往往是似是而非的,自己卻覺得對了,好像就是這個樣,所以我建議大家有空的時候討論,必定要把我們腦筋裡錯誤的、似是而非的概念找出來改善它,就算你沒有能力,聽聽別人的,心裡面也會增長,那個時候我們才有機會真正地策發淨信心的種子。有了這個種子,不斷加強它,才有淨信心的果,善法欲才生得起來,那個時候修行才有可能。

【如是勝解大乘入大乘門,即是誓除自他一切過失,誓引自他一一功德。】

  透過上面的幾個層次,一步一步得到了這個勝解,會了解原來我們真正走的最好的路是大乘道,於是就發誓一定要淨除自他一切過失,圓滿自他一切功德。所以前面告訴我們這個次第:「欲為進依」,第一個要策發欲,而欲是依勝解,那麼勝解又來自恆修異熟果,所以對業果要有深忍之信,再從這個深忍之信,也就是淨信,推到必定要找到善知識。現在我們非常幸運,有這麼好的一本論,又有這麼好的環境配合,內外都具足啊!這個因緣,如果你平白放過的話,後果是不得了的可怕;如果你自己不珍惜,第一個是浪費宿生的福報,浪費本身就是最可惜的事情,如果在這個浪費當中,你又走錯一點點的話,就像叫你從沙裡面撿金,結果你弄錯了,撿出來的是沙,把金丟掉了,那注定你以後永遠窮苦。所以這一點我特別提醒大家,但願大家互相鞭策。不妨常常去想本論處處地方告訴我們的:它的殊勝利益是什麼?錯了的過患又是什麼?

【然一一過及其習氣究竟清淨,一一功德畢竟圓滿,必須經歷多劫修習,不見我有淨除過失引發功德一分精進,我實徒耗有暇之身,如是思惟自行策發。】

  懂得了上面這個道理後,要淨除一切的過失,達到究竟的清淨,以及修習功德能究竟圓滿,要做到的話要經過很長的時間,而且要精進,而我們現在都還沒有,得到了這難得的暇滿人身寶,讓它空空而過,不可以啊!這樣自然而然努力地策勵自己。不懂得這個道理的話,一聽見要除無邊的過失,要求無邊的功德,就害怕得退怯,一旦退怯,從此完了。如理了解了去精進的話,那就對了!你只要跨一步、而且時時跨一步,的的確確菩提就在我們的手上。

【如云:「我應除自他,無量諸過失,然盡一一過,須經諸劫海。未見我有此,斷過精進分,墮無量苦處,我心何不裂。我應勤引發,自他眾功德,然修一一德,須歷經劫海。我終未能起,修此德一分,我將難得身,空棄實奇哉。」】

  我現在想除自他一切的過失,但是,除任何一個過失都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在自己身心上面找一找,我們有這個能力嗎?沒有!有這個精進心嗎?沒有!因為這樣的關係,結果一直在這個無量的大苦當中,「我心何不裂」?我們現在真正不應該忍的是這個!不要只為了眼前一點小小的事情,比如人家說幾句,心裡面就嘀咕。這種事情要根本動不了我們,真正要的就是思惟法。想想我這樣絕對不可以,一想到不能淨除自他無量過失的這個大痛苦,心裡面應該熱惱得不得了,就像是遭到大傷害心碎了一樣,你有了這個力量就行了。我們現在不能把力量用在跟煩惱鬥,而是一直處在被煩惱轉的狀態,一點點小的利益就被它牽去,一點點小的煩惱就被它牽去,我們忍受它,還覺得是為自己好,結果反是害了自己。
  好的方面來說,我要成就自他一切功德,然而修任何一個功德都要經過這麼長的時候,現在有機會卻沒有這樣修,這個不可以!尤其是我們得到了這樣的暇滿人身,包括了能修的身以及所應修的法,如果居然白白地浪費掉了,實在說起來真是奇哉,這種地方是我們真正應該策勵的。這個是第一個--勝解力。也是我們眼前真正應該不斷努力的就是這個。

【堅固力者。謂於何事發起精進,即於彼事究竟不退。此初不應率爾而行,當善觀察,見其能辦次乃進趣,若不能者則莫趣入,與其既行中間廢捨,莫若最初不趣為勝。】

  由於前面發了勝解力以後,心裡面一心一意被這種善法欲所策動,你就努力去做了。但是做的時候,要注意第二個堅固力--對於你所做的發起精進,要一直做下去達到究竟而不能退轉,這個很重要。下面先防反面的,然後再正顯。怎麼樣達到堅固力呢?在剛開始的時候不要率爾而行,很輕率隨便地,就這麼開始去做了,要好好善巧地去觀察,了解的確能做,然後再去辦。假定覺得還不行,那麼先不要去做,與其做了以後中間退捨,不如最初不做。為什麼呢?

【其因相者,以於中間棄捨誓願,若成串習,由此等流,則餘生中亦棄所受學處等故。】

  原因就是,不管做什麼事情,如果中間棄捨掉了,養成習慣以後,由於這個等流習氣的關係,你將來做任何事也是會半途棄捨的。也許我們並不知道以前究竟怎麼樣會到現在;現前究竟怎麼樣到將來也不知道,可是,假定我們仔細檢查眼前內心的狀態,就看得很清楚,我們沒有一個人例外的,來的時候都有一番好心要學佛,結果進來了以後,是不是真的能夠如理地、一點都沒有退怯地在走啊?不一定。所以有一句話,雖然是句笑話,正說明了大部份人犯的毛病:出家一年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天邊,再以後,沒有了;原因就是這個,這就是以前就養成的習慣。
  檢查自己心裡,也是這樣,剛開始的時候心很猛利,來了以後,看看不對勁,拖拖拉拉,或者就下墮了,下墮有各式各樣的原因,這個情況我們就很容易了解。這是我們宿生的習氣使然。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我前面說過,我自己就一直在毛病當中,不過我幸運的就是在這個拉鋸戰中拉了幾趟以後,總算沒有退下來,慢慢地拉上去了。我看見過真正上去的人,那的確不同,他就是慢慢地愈來愈深,而且有一日千里上升的情勢。這種善知識我保證當代就有,但是非要你自己努力,才有因緣看得見他的內涵,否則你絕對看不見的,他也不會給你看,真正有修行的人,他不會把修行貼在面孔上,你如果不相應,根本不曉得他心裡怎麼用功的。

【於現法中增長眾惡,於餘生中增長苦果。又因先思作此事故,未修餘善,退捨先作其果下劣,即此一事亦未究竟,故其所作終無圓滿。】

  所以,本來你要修善法的,現在棄捨掉了,所做的就是惡法,將來當然增長苦果。前面特別說明過在發菩提心的時候,你答應給別人一個東西,到時候沒給,這是很大的過失;現在你許諾給法界一切有情安樂,結果卻退悔了,這果報是何等可怕啊!再說,你因為要做這件事情,所以別的事情沒做,結果現在你做的事情又退捨了;譬如拿我們來說,假定不進來不修學佛法,至少在世間上面還做一點事情,賺一點錢,上面供養父母,對社會上也有一點貢獻。現在我們這些都不管了,跑到佛門當中來,受用信施,結果在佛門當中,也沒有好好地做,世間的事情你也荒廢掉了,這不是兩頭皆失嗎?「即此一事亦未究竟」,你現在要做的也沒究竟,所以「所做終無圓滿」。

【總之誓作何事,其事未成亦障餘事,由其等流,令其誓願所受律儀,亦不堅固。】

  總之,不論誓願作任何事,如果不能貫徹始終的話,其他的事情也跟著不能成辦。因為這變成了一種習性,平常我們說習性難改,我們一直為自己習性所使,平常我們總是說:「唉呀!我就是這樣啊!就是莫奈何它啊!」正因為這個習氣一旦深厚了就莫奈何它,大家務必在這個地方要著眼!如果不努力從這個病根上面除去的話,是永無了期。所以古德們總告訴我們,剛開始要五停心觀,因為對於強烈的熾盛煩惱,就是無始以來強烈的習氣,如果你不努力去加以對治的話,不管你說什麼都是空話,始終被這個轉,這一點是我們確切應該記住的。

【如云:「先應觀加行,應作不應作,未作為第一,作後不應退。餘生亦成習,當增諸惡苦,障餘及果劣,此亦未能辦。」】

  先看看我們要做的事情該不該做、能不能做,沒有做之前最好想清楚,已經做了就不應該退。想想我們現在內在外在的條件,面對這種不理想的情況,我們是會怯弱,可是在我的感覺當中,這時不是退,而是在現在還能把握的緣起點上面,第一個把它牢牢地守住不退,然後再在上面增強,這樣的話,我們就有希望;現在如果一退的話,兩頭皆失,而且這個習性會生生世世的輾轉增上,這一點太重要太重要了!

【是故願令誓願究竟,應修三慢,如云:「於業惑功能,三事應我慢。」】

  這裡告訴我們,你要想誓願堅固,有個好的方法:修三慢。這個妙不可言。在正式解釋三慢之前,有一件事情不妨說一下。我們看經論的時候,常常發現一個事實,有人出了家,不能如法地做,雖然墮落了,但是因為這個善根,從惡道出來以後,碰見下一尊佛出世,一旦善根成熟他就成就了。現在教你爬上去,真辛苦啊!不要說:「反正我種了善根,將來總有一天會成熟的。」要曉得這是為了幫助那些眼前沒有辦法可想的人,你給他種了一個善根,它遲早要出來的;但對我們自己來說的話,應該深入了解,這種情況之下,善根雖然種下去,在還沒有成熟之前,這一段時候要受無邊大苦,最後的確也會成熟,但也並不是你坐在這裡從天上掉下來的,還是要拼命去做方才有的。那是因為你受了絕大的苦之後,內心才生起了大的力量。我們願意這樣嗎?
  現在所以上不去的原因就是怕眼前一點苦,這個是學了如理的教法後應該策勵自己的。千萬注意!前面的話是你幫助別人莫奈何的時候才如此說。說來說去一句話,你對圓滿的教法認識了以後,自然而然會逼得你非走這條路不可,只有這一條路,沒有第二條路好走的。而要想幫助自己走上去,在還沒有闔上書之前,要策勵自己,聽見的教授不要忘掉,不要還沒有闔書本,心裡已經想了:「怎麼還沒有下課,我還準備忙這個事情……」那你注定一點用場都沒有。對這個教法聽的時候都已經準備捨棄它了,外緣一來,一下課,當然你捨棄它,這不是很清楚、很明白嗎?所以你必須要在聽的時候聽對,而且這麼想:「對啊!沒有錯,我必定要把握得住,下了課以後,要牢牢地拿著這個法來實踐。」你能夠這樣努力去做的話,那才有機會!
  所以前面所有講的道理都是它的基礎,基礎如果沒建立起來,後面一定不行。你有了這個,然後牢牢地把握住,以這樣堅強的心才能夠擋得住煩惱習氣。這個地方也告訴我們,精進第一個是擐甲,就是心裡面先披戰甲起來,反過來就是退懦,你還沒有做,心裡面已經棄甲,準備打敗仗逃走,當然到那時候非逃走不可!對這個概念先認識,才談得到三慢,否則講三慢還是口頭禪,只是飄在口上面。
  我們對於三件事情,業、惑、功能,應該生「慢」。妙了!佛法裡面處處叫我們除貪、瞋、癡、慢、疑,但是大乘佛法當中,卻是教我們利用貪瞋癡慢疑來對治三毒。前面說我們應該不忍的,要瞋就瞋我們的煩惱,要貪就貪佛的功德,這就對了,善法欲嘛!如果要慢就在這三事上面去慢。

【其業慢者,謂自修道全不賴他而為作助伴,唯應自修。如云:「謂我應自為,此即事業慢。」《親友書》亦云:「解脫唯依於自修,非他於此能助伴。」此是念其我當自修,不希望他,與慢相似,假名為慢。】

  什麼叫作慢?慢的行相就是「我」:我行、我高、我厲害等等。這個事業也就是業,現在我要造善淨之業,只有由我自己來,一點不靠他人,這個就叫做事業慢。當你真正懂得這個道理以後,對眼前所能做一切的事情,你就歡喜都來不及,不會埋怨別人不做。他不做他自己白白浪費了集聚功德的機會,我做了這個功德就是我的,這才是真正用上「我」的時候。同樣地,解脫是靠你自己的,別人沒辦法幫你忙,不要說人,佛都沒辦法,佛只能告訴你這個道理,你要聽了道理自己如法如理去做才行啊!
  這個地方策勵我們,讓我們心心念念想:這個一定要靠我自己努力去修,不能靠他人,所以也不會希望依賴他人,這個行相跟慢相似,所以也叫做慢,這是「業慢」。《親友書》是龍樹菩薩寫的,他在《大智度論》上面也說得清清楚楚,我們應該怎麼如理思惟:若我不做的話,不得果報;若我不自做的話,不從他來。換句話說,我不自做,絕對不會從別的地方來,別人沒辦法幫我做。反過來,我做了以後,一定不會失去,業的定義就是如此。所以現在既然你要好的果,就要種好的業因,而這個業因就靠你自己去造。別的地方,這個「我」一來的話,這個慢心就來了,前面告訴我們要拿掉慢,這個地方卻要利用它,善巧利用的結果就是你成就了。所以這是我們真正應該提起來的,就怕你不提!這個叫做「業慢」,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慢的地方。

【功能慢者,謂諸眾生隨煩惱轉,尚不能辦自己利義,況能利他,念我能引自他利義而勤修行。如云:「此世隨惑轉,無能引自利,眾生非如我,故我應修此。」又此諸人於下劣業且勤不捨,我今此業能引妙果何故不為,作是思已而正修習。如云:「餘尚勤劣業,我如何閑住。」】

  功能就是做了這個事情就有功德,它有能力可以達到我們想要的種種好處。一切眾生都是跟著煩惱在轉,自己真正的利益都無法成辦,雖然想要得到利益,因為在無明當中忙錯了,結果害了自己,那還談得上利他嗎?所以功能慢就是:只有我不但能夠自己利益自己,還能夠幫助別人,為了這樣的大好處,我要努力勤懇的修行!世間的人都跟著煩惱在轉,連自己的利益都沒有辦法成辦。啊!那些人都不像我這樣,所以我要好好修行,那個時候也是跟慢相似的。
  再看看旁人,為種種下劣、毫無意義的事情忙得不得了,我現在忙的事情,可以引發無邊勝妙大果,為什麼不做啊!有些人為了種一點田,尚且忙得要命,現在我努力就能夠得到無比的佛果,為什麼不做啊!早晨不要等到三點五十分打板,我三點二十分,乃至於二點鐘就起來了;他馬馬虎虎,那正好我去幹!就這樣,自然你能夠如理地思惟修習。別人為了毫不相干的事尚且精勤努力,我怎麼可以停在這個地方啊!

【然修此二,非輕蔑他而自憍慢,謂應觀為可悲愍相,無慢雜糅。如云:「非以慢修此,自無慢為勝。」由念我能餘則不能,與慢相似假名為慢。】

  這裡不是輕視別人,自己驕傲,而是覺得:「啊!這個人真可憐!他不懂才會這樣啊!而我已懂了啊!」所以這個地方並不是真正有慢心,實際上心裡面並沒有慢,這個才對。修學佛法是有功德的,別人所做的下劣的事情是毫無意思的,覺得別人不能真是可憐!而我能夠!這種行相是跟慢相似,所以叫做「功能慢」。
  前面講到精進有二個緣,一個是違緣,找出是什麼障礙我們精進,把它消除掉;然後在精進之前,還要四樣順緣來幫助我們:第一個是勝解力,第二個堅固力,第三歡喜力,第四暫止息力。這裡請諸位特別注意,佛法整個的中心是菩提心,但是要想得到圓滿的結果,最重要的是精進。所以一開頭的時候,特別引經論上的證明:資糧善中精進是第一,唯有精進是修學菩薩道的唯一勝因,這兩句話,反過來告訴我們,誰一有懈怠,就不可能修習成功。
  這個在三○五頁第六行最末:「《莊嚴經論》亦云:『資糧善中進第一』」在我們現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最主要的是積聚資糧,而在所有資糧當中精進是第一,依於這個根本,其它的善就跟著而來,如果不精進,其它都沒有,這是第一個。然後跳過二行,《瑜珈師地論》的《菩薩地》亦云:「唯有精進是能修證菩薩善法最勝之因,餘則不爾」,這是論上說的。下面是引經,在最後一行,「《海慧請問經》云:『有懈怠者,菩提遙遠最極遙遠,諸懈怠者無有布施乃至無慧,諸懈怠者無利他行。』」懈怠和精進恰恰相反,根本就無法趨向菩提。布施乃至慧等是六度,屬於自利方面的,如果懈怠,根本就無法真正利益你自己,自利既不行,當然利他更談不到。
  下面,「《念住經》亦云:『誰有諸煩惱,獨本謂懈怠,若有一懈怠,此無一切法。』」,煩惱唯一的根本就是懈怠,一有懈怠一切都沒有了。當然,這個是就精進一度來特別說明,或者有的人對整個道次的輪廓還並不了解,那必須從頭開始就好好的注意,在過程當中一步一步加深,乃至於到現在的精進度,這個概念必定要把握得住。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談得到修學佛法,否則,所有的修行,始終都是戲論。以現在的說法,就是開開玩笑的,可是這不是跟別人開玩笑,而是跟自己開玩笑,而這個玩笑,不是像我們以為的那種很輕鬆的玩笑,而是把我們長劫繫縛在生死苦海當中,乃至在地獄當中燒煮,這個玩笑是萬萬開不得的。進入佛門以後,如果你不認識這一點,乃至於認識了,不實際去行持的話,那始終是在這種狀態,這個是真正對不起自己的事情。
  現在繼續下去,精進的時候,需要堅固力。要想令誓願堅固,就應該修三慢,前面已經講了二個,第一個是業慢,第二是功能慢,現在第三,煩惱慢。三一五頁第三行最後:

【煩惱慢者,謂一切種輕毀煩惱,我當勝此,終不使此有勝於我,為欲摧伏諸所治品,令心勇悍令心堅穩。如云:「我當勝一切,不使誰勝我,諸佛獅子兒,應住此我慢。」】

  煩惱慢是指我們要對煩惱生起高慢心來,就是--我不怕你、要超過你、壓服你;在任何情況之下「輕視」煩惱,這個是我們心理上面的一種概念,換句話,也就是心理建設。由於內心有了正確的認識,進一步在行持上面我們真正要做到的就是輕毀煩惱,我應該勝過它,絕不讓煩惱勝過我,這個就是煩惱慢的特質。
  我們要對治的無非是所知障、煩惱障,其中的惑(煩惱)就是根本。要想摧伏煩惱,必須要的條件,就是要令心勇悍堅穩,而勇悍就是精進,特別是指對善所緣。我們一定要能善巧分別善惡,精進不是只勤勤懇懇努力,有很多人非常勤懇,做起事來比什麼人都肯做,可是還在懈怠、煩惱當中。世間的那些壞人,做起殺人放火的事情來,比誰都勇猛!再看動物當中,螞蟻是最勤勞的,一天到晚不停地跑,所以單單勤勞不是精進。「精進」有它一定的特質在,就是正確如理地依法先把心理建立起來,由於這種毫不退怯、願意克服一切困難的心情而去做身口的行為,這個叫精進。首先生起勇悍之心,再令這個勇悍之心「堅穩」--堅是堅固,穩就是絕不動搖。
  由於這種煩惱慢的心理就是:「我要超勝一切,絕不為一切勝過於我。」我們現在既然發心修學無上菩提,的的確確是諸佛的真子,是獅子兒,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努力的,應該安住在這一點上面。假定不這樣的話,還沒有走,心裡面已經怯弱:「唉呀!這麼難啊!這怎麼行啊!」這樣稱得上是獅子兒嗎?佛為法王,說法如獅吼,不為一切所退,而能夠退卻一切,這是我們應該效法的。

【若不如是而退弱者,障品雖小亦能為害。如云:「若遇死蛇,烏亦如鵬鳥,若我太軟弱,小罪亦為損,怯劣棄功用,豈能脫匱乏。」】

  你一退卻的話,什麼都做不成,就算是很小的障礙,你也沒辦法克服。眼前太多小事情,哪怕只是站起來拿一個東西,你就是懶得站起來,結果就把我們卡死。若真正啟發了大精進心的話,任何障礙都不怕,否則什麼東西都會擋住我們。如果我們心裡面太軟弱的話,一點小小的罪,都能夠損害我們。只要能夠心理建立起來的話,你不怕它,就一定能夠克服它,它也莫奈何你。鵬鳥是專門對治毒蛇的,現在假定你的確能夠生起這個慢心來,這不是真正的慢,而是指你不怕它、能夠克服它的心,換句話說,在心理上面先建設起「我一定要把你制伏,一定要把你消滅。」再多的困難,在你看起來毫不在乎,這樣就能夠克服一切。否則的話,就算是想要做,可是真正的內涵,你碰都碰不到,反而是在沒有用的事情上逞勇敢,這些都毫無意思。
  如果你內心上面沒辦法生起精進的力量,自己退卻、害怕,覺得「唉呀,我很差呀!」這麼一來,你就不可能挺起來,努力照著前面所說的:「啊!一切都要靠我做;我這樣做有種種殊勝的功能!」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就沒有辦法真正地努力,在因地上種下正確的因,結果當然你樣樣不如,樣樣欠缺,怎麼可能從安樂當中得到正確圓滿的果?

【霞惹瓦云:「棄法之樂,較往昔樂全無過上,於現法中若棄正法,應思當來所受諸苦無有邊際。若自不能勤加功用,煩惱亦必不覺悲愍,對治不說汝不能修,我自圓滿,諸佛菩薩亦不能救。」】

  當我們要修學佛法時,發現這麼大困難,就覺得「我不行啊!我實在是條件不夠,慢慢地再來吧!」雖然說慢慢地再來,實際上是放下不做了,這是捨棄正法,換句話說,不去如理修行。比較一下往昔世間的樂,你放掉了學法的這個快樂,並不見得好呀!現在棄捨正法,不去如理修行的原因是你怕苦,想得到快樂,結果你真的去掉苦了嗎?得到快樂了嗎?沒有啊!更進一步想,將來就更嚴重了,你因為捨棄掉了正法,會永遠在輪迴當中受無量無邊的大苦。要曉得,一切法只有一個原則--如是因感如是果,如果你在因地上面不努力去做,絕不可能有相應的正果出現。所以,如果自己不努力去用功對治煩惱的話,煩惱不會有悲心說:「唉呀!我憐憫你,看你可憐,我就讓步了。」煩惱不會讓步的。反過來,要想淨化煩惱必須對治,這個對治的方法,它也不會說:「好啦!我看你可憐不能修,那我自己就圓滿了。」絕沒有這樣的事情,這是法爾如是的道理。
  進一步說,佛菩薩是大慈大悲,要把法界一切有情都救出來,不要說信佛的人,對不信佛的人,乃至於他的冤家,連生生世世要害他的提婆達多,他也都要救,何況現在我們已是佛弟子了;佛在因地當中,修行還沒有圓滿的時候都要救我們,何況現在已成佛了。他不但悲圓滿、智也圓滿,所以有最圓滿的理解以及力量來告訴我們,但是除非我們自己去行持,佛菩薩也沒辦法救我們,這點是我們要正確了解的。所以從任何一個角度,都告訴我們:要想解決自己的困苦,唯一的辦法,就是如理如量的行持,而行持之中,最重要的是精進,對於煩惱,要生起「我絕不怕它」的這種勇悍之心,一定要克服它!如果我們能夠有這樣的認識和心理建設,問題就好辦了。

【若能生起如前我慢,障品雖大不能為障,是故應須發起慢心。如云:「若起慢功用,障大亦難勝,故心應堅固,摧伏諸罪惡。」】

  假定能夠生起像前面所說的這種功能慢的心力,再大的障礙也沒辦法障礙我們,所以必定要努力發起這樣的心。在精進的這一點上,應該先有正確的認識,努力在內心建立起來,並使它堅穩,然後靠著這個力量去摧伏一切罪惡。

【若不爾者,修行之人為罪所勝,猶願戰勝三界煩惱,實為智者所恥之處。如云:「我為罪所勝,勝三界可笑。」】

  注意啊!第一個要如理,假定我們不能像前面所說,有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努力去做,卻自以為懂得很多而不如理的話,那一點用處都沒有;另外,還要如量,有了正確的認識外還要夠量。假定不能這樣做,還自覺得是修行,結果修了半天,「為罪所勝」。我們修行是要淨除一切罪垢,結果修了半天,反而是增長罪過,被罪過所勝,還說:「我要戰勝三界煩惱,還要自利利人。」這實在是很可笑、很可恥。真正的智者、佛菩薩,乃至於稍微明眼一點的人,看到了都會笑我們。說起來我們現在修學佛法,拿世間的標準來說,都是高人一等的人,因為佛法的特質是要摧伏煩惱,淨化一切罪障,理路了解了以後,自己淨化了,不為煩惱所染,進一步推己及人。現在弄了半天,自己都困在煩惱裡面,一天到晚煩煩惱惱,還說要戰勝煩惱,那不是開玩笑嗎?應該笑自己啊!都被罪惡所克服,居然說要想超越三界,那真是可笑啊!

【此由輕毀諸煩惱故,欲為摧伏,故假名為煩惱我慢。諸作釋者雖有異說,然覺此說與論相符。】

  這裡的「我慢」並不是真的跟慢煩惱相應,而是說我們要摧伏煩惱,並且不被煩惱所壓服。平常我們看見煩惱,心裡面就覺得「要修的佛果這麼難證得,學佛的方法又這麼苦,時間又這麼長遠。唉呀,我不行啊!」自己就怯弱而退縮了,結果為煩惱所降服。現在反過來,「我絕對不怕它」,根本不把這個煩惱放在眼裡,看輕它、要去摧毀它;這種心情,就跟前面說過的慢相似,所以假名為「煩惱我慢」。這是第三個。
  關於前面的內容,祖師們有不同的解釋,但是比較起來,覺得上面的說法跟原來的論意最相應。假定能夠這樣修學的話,我們的精進就能夠如法如理地做到了。

【如是應斷希望於他,當擐誓甲願我自作,此復覺其非餘所能,唯我始能自負其任。如是見已,正修之時,令心堅固,唯應向外摧伏煩惱,不令煩惱向內摧伏。】

  的的確確這個只有自己來做,別人做,你得不到;只要你做了,它一定有這個功效,一定不會失去。了解這個以後,在自己內心建立起來,我們說心理建設,這地方叫擐誓甲,擐甲精進--「一定要我自己去做,這絕對不是別的人所能做的!」實際上別的人能做,可是別人做了跟你不相干啊,你的事只有你來做,必須親自負起這個責任來。正確如理地認識以後,經過不斷的思惟、觀察、修習,在自己的內心中達到非常堅穩的狀態,一心一意地要摧伏煩惱,而不讓煩惱來控制。
  說實在的,現在很多修行人,雖然說是修行,實際上一天到晚在煩惱當中轉;而真正最可憐的,連什麼是煩惱都不知道。所以前面在一開頭的時候就告訴我們斷三過、具六想,那時候還根本沒談到聞。為什麼要具六想?第一個病想,是說我們在長夜無明貪瞋癡三毒當中,始終是這種狀態,居然自己不曉得。當我們有了正確的認識,開始修行時,唯一的對治方法,就是一定要依著戒、定、慧三個次序。對於持戒,它不先說戒怎麼持,先告訴我們為什麼會犯戒;犯戒有四因,第一個是無知,我們根本連知道都不知道。說到這個地方我是非常慚愧、非常痛心的,絕大部分同修跟我犯同樣的毛病,不但無知,自己還覺得很有修行。一天拜多少拜、打坐可以坐幾個鐘頭、一天念多少佛、一天吃一餐、早晨幾點起來、晚上幾點才睡……,忙了個半天,真的對了嗎﹖我不能說你錯,但是真正的對錯不是以這些來判斷的,我們必定要了解修行的特質是甚麼、目的是甚麼、如何修行,這些非常重要。
  修行的原因無非是要想從生死的苦海當中透脫出來。只為自己是這樣,假定想要把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救出來,要解決的問題也是一樣的,你的煩惱就是他們的煩惱,所以必定要把這個問題根本解決。假定你不知道這個痛苦的根本在哪裡,說修行,修些甚麼呢﹖所以有很多修行人說:「我不怕苦﹗」結果所受的苦是無益苦行,因為沒有把握住生死的根源何在。所以在這一點上面,特別再提醒一下,你必定要先把整個的綱要輪廓認識了以後,曉得原來痛苦的根源是業,而業的主導是惑,就是無知、無明,你只要把惑淨除了,下面的問題就都解決了。為了淨惑,有種種不同的方法,那個時候你拜佛也對、打坐也對、念佛也對、當然你起得早更好,乃至於你一天到晚睡大覺也一樣。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哦﹗盛唐是禪宗最發達的時候,有一位很有名的禪師,當大家在禪堂裡拼命用功時,他跑到後面去睡大覺,老師看見了說:「別人都在用功,他怎麼在那兒睡大覺﹖」他看見老師來,理都不理。結果老師問了幾句話以後,發現這個弟子對了,出來就說:「你們在這裡用功?應該看看後面那個後生小子,你們用些甚麼功!」大家覺得用了半天功難道不對?跑到後面去看,只見他在那兒睡覺。他在睡覺就是真的用功,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喔﹗這故事說明了如果你真正的把握住重心,能夠把煩惱降服,那就對了﹗不過我們不要認為既然這樣,那我也睡覺去,那你就完全錯了!如果重心把握得住的話,不管用哪一種形式都對,這個是最主要的原因。修行最重要的資糧善當中精進是第一,精進的特質一定是修善法,要摧伏煩惱,不讓煩惱來摧伏我們。

【更思中途棄捨誓願所有過失。善思擇已,隨所作事,一切誓願悉願究竟,乃至未獲堅穩以來淨修其心。】

  進一步該想想,假定修了以後感覺不行而中途退下來的話,這個過失和禍害是非常嚴重的﹗能夠對這個道理正確地善巧思惟、觀察以後,你做甚麼事情一定都會照著次第這樣去做,如此就會使得你想做到的一定做得到,而且能令你的誓願得到究竟圓滿。所以在還沒有正確認識之前,或者雖然認識了,但不夠堅穩,這個時候要努力地修學。

【發歡喜力者。如是由其猛利欲樂勝解之力,精進未生能令生起。又令已生不退之因,謂由成就堅固之力或我慢力。最初入時歡喜而入,已趣入時,於其事業不欲斷絕無飽意樂者,即歡喜力,故應引發。】

  勝解就是對這個法的確定不移的認識。依前面所說的次第,在這個地方引發的勝解,是對於善法了解到了原來有這樣的好處,你內心當中就產生好樂之心,一心一意要在善法上面努力的這種堅強猛利的心情。這個心一生的話,精進就生起來了。正式去做的時候如果不堅不穩的話,慢慢會退的,所以進一步要有堅固力,使得生起來的精進心不退。然後做的過程當中,內心一直很堅固、而且很歡喜,繼續不斷地向上。這個很重要,能夠使我們所做的這個修行的事業不會中斷,乃至於有「無飽意樂」,就是一直想繼續做下去的力量,叫做歡喜力。
  我們大部分的同修都有這個感覺,聽見了佛法覺得修行很好,一心一意跑來修行,剛開始的時候,是一鼓作氣,咬緊牙關衝將進來,慢慢地每況愈下,再而衰,三而竭,到最後,像洩了氣的皮球,一點氣都沒有了。不要說歡喜,實際上是痛苦無比,放嘛放不下,提又提不起,怎麼可能精進!修行固然要先策發勝解,在內心產生非常堅、穩的力量,趣入以後,就產生很歡喜的這個心情。這個歡喜不是別的,是對你所修的內涵,譬如說念佛、拜佛等等,不但歡喜,而且愈做愈歡喜,讓你捨不得放下,這個叫歡喜力。以前古德們常常說:「一句佛號念起來親切無比!」心裡覺得親切、歡喜,這是修行必須要的。雖然沒有把「歡喜」這個名詞說出來,但是真正走上去的人,沒有一個例外,都有這個內涵,越做越快樂。禪定法門中,這叫「現法樂住」,這也是他們能成就的原因。
  我們現在的確是宿生有善根,否則不可能進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一世遇緣策發,這股心力就起來了,就像青蛙鼓得像個氣泡一樣。但是因為你沒有如法行持,所以就後繼無力,慢慢越來越不對勁,所以說出家三年,佛在天邊,再下去就沒影子了。現在要發歡喜力,假定越做越歡喜,叫你放掉,你捨得嗎﹖我想誰都捨不得。不但是在精進度這個地方,前面剛開始道前基礎講正修的時候,就曾經說過一個道理:「讓修行做為你的朋友,不要把修行做為你的冤家!」還記得嗎﹖就是這樣,你會覺得越修行越歡喜,就像看見好朋友一樣。
  平常我們上課不一定開心,但是下了課跟朋友聊起天來,卻聊得沒完。為甚麼﹖歡喜嘛﹗它就有這樣的吸引力。《廣論》從頭一路上來都告訴我們這個,不過越向後說得越清楚,這個地方說得最透徹。我們一定要引發這個力量,真的引發了以後,這個力量會源源不斷;也許在人家看起來,你真是苦惱無比,可是自己卻是很快樂。古人自稱「貧道」,這是身貧道不貧,窮沒關係,哪怕沒地方住,在樹下過一晚也可以,沒有錢就去討飯,討到好的固然好,壞的也一樣,討不到,餓也不怕,這個原因就在這裡,否則的話,儘管我們出了家,樣樣現成,弄到後來還是塌在那裡。所以引發修學善法所得到跟法相應的法樂,這個是最重要的。那麼這個法樂要怎麼引發呢?

【應發何等無飽之理,如云:「此於所作業,如欲遊戲樂,應著其事業,喜此業無飽。」謂應勵力發起喜心,如同小兒遊戲之業,無飽足心。】

  如果我們能把做事情當作像玩一樣,越玩越快樂,怎麼也不覺得滿足,要這樣才好呀﹗佛陀在因地當中生生世世捨頭目腦髓,假定把它看成苦事,他願意做嗎﹖說實在話沒有一個人願意做的。現在真正的問題始終是一個,在前面忍辱波羅蜜第三個諦察法忍中說得很清楚,「不解無其樂欲」。現在我們修行最苦惱的事情,最大的障礙,就是並沒有真實地瞭解佛法的特質,聽見了一點名詞,摸到了一點行相,自己覺得要修行,照著自己心裡想的去苦行,或者念佛、拜佛,乃至參禪等等。結果參禪的人跟兩條腿過意不去,盤了個半天,越盤越痛,越盤越痠,如果能夠克服了以後,就跑去告訴人家,「喔,我能夠盤兩個鐘頭!」其實這兩個鐘頭在幹甚麼,誰都不知道,大部分的情況是呼呼大睡。
  當然,我並不是說盤腿的人都是這樣,也有很多真正了不起的人修成就了。我們必定要瞭解佛法的特質是甚麼,了解了它的內涵,的的確確會有一種無上的妙樂在裡頭,這就是歡喜力。如果能夠這樣做的話,不要說盤兩個小時,二十個小時也不嫌長。時間長並不是害怕的原因,痛苦才是﹗我們連一分鐘的痛苦都受不了;但如果是快樂的話,就怕時間短,還希望越長越好。所以這地方我們特別要有正確的認識。
  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啟發歡喜之心,歡喜法、跟法相應。就像小孩子玩遊戲,他永遠沒有飽足的,你叫他進來,他就是不願意,苦苦惱惱、拖拖拉拉的。其實我們都是這樣,說起來真是可憐,以世間的標準來衡量,我們是大人,拿佛法的標準來說,如果能夠像小孩子已經不錯了。實際上,我們在長夜無明當中,夢都沒有醒、眼睛都沒開,不曉得在忙些什麼。我們現在應該對佛法努力、歡喜,第一個一定是先認識完整的內涵,知道這麼做有什麼殊勝的大利益,不這樣做有什麼絕大的禍害,有了這樣一個圓滿的比較以後,就會一心一意要得到這個快樂的果。實際上這的確是我們人人所要的,沒有一個人活在世界上要找苦吃,修學佛法的人固然是,世間人哪怕強盜也是如此,他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要快樂嘛!不同的是,他沒有了解苦樂真正的因果,所以做得不如理,如此而已,但對於想求快樂的果是一樣的。

【又如樂果無所飽滿,其因之業亦應無飽,如諸俗人於安樂果能不能得,尚有猶預且策勵轉,況行此業決定能生安樂之果。如云:「成樂否無定,尚為樂作業,若業定感樂,不修云何樂。」】

  圓滿快樂的果,我們只嫌少不嫌多,而要想得到圓滿的果,一定要在圓滿的因上面去努力,有這樣一分因,必定感這樣一分的果。既然你對這快樂的果不嫌多只嫌少的話,種這個圓滿的因時也應該如此,亦應無飽。
  退一步來說,世間人忙了半天,不一定真正能得到安樂的果,但是他們還拼命努力。譬如農夫,春天種苗下去,不能保證秋天一定有收成,萬一颱風,或者病蟲害,乃至市場上有什麼風暴,都有可能影響,但他不管,仍舊拼命努力去做。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如果能認真地跟隨善知識,如理了解以後,經過自己理智的決擇辨別,確定有這個果,我們會不努力種因嗎﹖不會!這是絕對可以肯定的。所以說來說去,修學佛法始終最重要的就是正知見。真正佛法的中心是八正道,持戒最重要的也是正見。所以六和淨的僧團當中,第一個是見和,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個地方也是如此,我們得到了正確的認識以後,就知道這樣做一定會得到圓滿的果報;反過來說,為了要求圓滿的果報,一定要在因地上面認真地做。
  就像《入行論》所說的:世間的事情忙了半天不一定能得到快樂,人們尚且為了這種事情忙得不得了,而且很樂意地去做。現在我們所造的這種業因是一定能夠感得樂果的,但不去修的話,怎麼會得到快樂呢﹖就像作生意一樣,明明曉得這個會賺錢,結果你卻停在那裡,眼看著別人賺大錢,這時內心裡面一定很難安住,這是我們人人可以了解到的。錢本身並不快樂,可是你曉得錢可以換得你要的快樂,所以會想要賺錢。現在我們也是一樣,確定曉得修學佛法能夠得到快樂,如果不在因地當中努力的話,心裡面應該為這個難過呀﹗只要真正得到正見的話,這是必然有的現象。
  我們現在想要修行,可是內心就覺得提不起來,原因就是正見未得,如果你對正見產生了很正確的認識的話,你會看得很清楚。何況本論中一再告訴我們,不需要等到那個果出現,就在因地當中去做的時候,本身已經快樂了,何況還有更大的樂果在後頭。所以始終只有一個問題--缺少正確的認識。我在此特別提出經論中提到的五巨礙,其中第四個是「缺隨順教」,沒有跟正法相應的、完整的、如理的教授,或者是不夠;最後一個是雖然有教授,但是去修的時候,「得微少善便生喜足」。這些是修行的障礙,大家應該注意。

【又以此理亦不應飽足,如云:「諸欲如刀蜜,尚且無飽足,況福感樂果,寂靜何故飽。」如鋒刀蜜雖亦略有甜味可嘗,但若舐之必能割舌,可愛欲塵雖與現前少分安樂,然生現後極大痛苦,其受用者尚無飽足。況諸資糧能與無罪現前久遠無邊安樂,何應飽足。】

  這個道理是說,不但要得到快樂,而且不應該得到了就覺得夠了!下面說五欲就像刀上的蜜,只有一點點,我們都覺得不飽足,而且要冒好大的危險;現在修學佛法,所感的果報是寂靜,不但沒有危險,而且是絕對圓滿,我們更不應飽足。下文說明,刀頭的蜜雖然有一點甜味,但是你舔它的話,一定會把你的舌頭割傷。就像世間上很多這種欲塵,看起來蠻可愛,眼前好像有一點點安樂,但是後面引生絕大痛苦的果報,而我們對這種事情尚且沒有飽足。譬如在冬天,睡在被窩裡面覺得很舒服;到了夏天,吹吹涼風很舒服;跑到廚房裡一吃起來就放不下;聊起天來,叫你不聊還覺得不行!這些事情,眼前只是一點點的快樂,而將來會有無邊的大痛苦,可是我們從來沒有感覺飽足過,許多眼前的事情都是這種相狀。而我們修學佛法,積集資糧,能夠得到無罪,「無罪」是反顯,表示沒有一切的過失,只有好處。這個好處包括兩方面,不但眼前好,其後是更好,果報無量無邊,對這樣的情形,我們怎麼會覺得夠了呢?不應該啊﹗這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無飽地永遠追求下去的目標。

【如是思已,應當發生無飽意樂,故為圓滿所修善業,乃至未生如日中時,日熾諸象趣向可意蓮池之心,應善修習。如云:「為圓滿業故,如日中熾象,遇池而入池,亦應趣其業。」】

  這樣的善巧思惟了以後,我們不但要生起歡喜心,而且對這個歡喜還要「無飽足」,就是在內心當中覺得不夠,希望越多越好。為了圓滿我們所修的善業,那種心就像在印度的大熱天,熱得不得了,而大象的皮又厚,當牠被太陽曬得受不了時,一心只想跑到可意蓮池裡,在那個地方不但水清涼,而且花又美麗。要像這種心情。只要這種心情還沒有生起來以前,我們需要一直修習,等到有了這種心情以後,自然而然就會一直被推動著去努力。
  我們為了求得圓滿的佛果,在忙圓滿業因的時候,心要像上面說的這個比喻一樣,一心只想跑到清涼美好的蓮池當中,我們心裡面也應該朝這方向去做,這一點非常重要,你有了這個力量的話,所有修學佛法的障礙自然解決。不過大家會說這樣聽來是很好,可是真正修起來時,為什麼心裡始終是苦苦惱惱,快樂生不起來呢?原因有很多,但是我們要先將根本因把握住,進一步是再談圓滿因。什麼是根本因?正知見,你必定要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而這一點還要靠我們宿生的善根,的確是這樣的。
  我們今天有幸接觸了佛法,剛進來的時候,這個力量都很強,一鼓作氣;但是這鼓氣能持續多久,還要看個人的善根,善根足的人可以維持很久,善根差的就維持不久。如果修學佛法已經上了道,會越修越快樂,那就對了。不過這個快樂,一定要拿教理來衡量,佛法最重要的始終是正知見,這一定是以無垢經論的教理作為衡準,了解所修學的內涵之後,再照著這樣去做。正知見又要從善知識聽聞而來,所以必定需要善知識,因為他是有經驗的過來人。在聽聞的時候,雖然你還沒有體會到,可是你一聽就會覺得這是對的,有道理來證成的,所以還要靠你自己如理的思擇,不是聽完了就書本一合放在那裡,如果不再思惟所聞的內涵,那沒有用。佛法中的信心叫「淨信」,淨字的特質就是指這個如理思擇,不是說告訴你什麼就統統相信,你沒有如理決擇的話,那就害了,因為對你而言會是外道也對,乃至世間法也對;就算你走對了跑到佛門當中,遇到念佛的人說念佛好,參禪的人說參禪好,你也是莫奈何,因為不知如何選擇。
  總之我們要先對佛法有正確的認識,然後去如理思惟、體驗,到時候自然會生起跟這個法相應的心來。關於這個道理,我想我不必多講,你們把前面所說過的很多事實納在心中,深深地策勵自己,遵照著次第去做,萬一到時候還不清楚,就翻到前面去找;反過來,當你在深的地方有了正確的認識後,對於前面淺近地方的問題,自然都一一迎刃而解。因為這樣,所以你愈學是愈快樂,愈修是愈高興。當我們修行真正上路以後,對於所修的佛法有一股繼續不斷好樂的力量,那個就是歡喜力,這個歡喜力是永無飽足的。我們平常說「乃至菩提」,乃至於到成就菩提了,還一直要做下去,對這句話你們不要誤解,以為到了菩提就不要做了,是成了佛果以後,還是永遠以這個無限大相應的精進力持續下去。這種力量任運起來的相狀就是這樣,所以十八不共法當中有「精進無間」,當它達到了頂點以後,就會永遠以這種大精進力量向前走。
  理論是如此,我們看看事實如何:佛在世的時候,處處地方說明了這個事實。有一次一位年紀老的比丘要補衣服,眼睛看不見,這針怎麼穿也穿不過去,他就說:「我現在年紀大了,眼睛看不見了,有哪一個人幫幫我忙?」佛聽見了馬上過去說:「我來幫你忙。」這個老比丘聽了愣一下,心想:「什麼?佛來幫我穿針,不可以、不可以。」可是佛陀馬上就幫他穿好了。又有一個公案:佛生病了,不大舒服躺著休息,那時阿難正為那些新來剛受戒的年輕比丘們說法,講到「精進」兩個字時,佛雖然病著,卻馬上坐起來。他說:「阿難,你在講精進啊!」阿難說是,佛聽見了無比的歡喜。這正說明了無飽足意樂,不要說去行,乃至於聽見這個名詞,就感到歡喜。
  前面引《入行論》上面告訴我們,「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絕對不因困難而退,真正重要的不在事情困難不困難,而是在應該不應該去做這件事。如果你正確地了解了以後,覺得這才是應該做的,那就不要怕,只要如理地去修習,一定能夠成就。就像平常有些事情,起初你聽見它的名字就害怕得要命,到後來沒有它還不行。我常常舉辣椒作比喻,很多人第一次嚐辣椒時,吐了個半天,拼命灌水,如果是小孩子,還要哭鬧等等!但是等他習慣了,沒有辣椒反而覺得沒有味道,就是這個樣子。我們現在也是這樣,儘管開頭時有困難,你只要如理去做,到後來不僅僅做的時候歡喜得不得了,一聽見這個名字,即使你在病當中都會坐起來,這件事情是這麼好,這是佛親自告訴我們的。若有這樣的精進力量,哪一樣事情做不成功啊!現在我們為了世間眼前一點小利,將來究竟有沒有結果並不知道,都放不下了,何況是要追求高遠目標的佛法!最可憐的,始終是前面所說的那樣。
  照著前面這些一步一步如理地上來,下面又告訴我們:雖然你無飽足地精進,適時地也要停一下。在我們沒有修的時候,要叫我們趕快站起來努力;真正修的時候,又很巧妙地告訴我們「暫止息」--你還是要休息,不過這個休息是暫時的。

【暫止息力者,發勤精進身心疲勞須暫止息,若不爾者則極厭離,能障後時發精進故。】

  暫止息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從前面勝解開始,然後由於勝解得堅固,而歡喜去行持時,我們努力去做,身心都會感覺疲勞,這個時候是需要休息的。一直要等到你身心完全調柔,跟定慧完全相應了,那個時候自然任運是無功用行,就不需要休息了。現在假定你不休息,弄到後來會感覺疲倦得不得了,由於疲倦心裡就會厭煩,因為厭煩,就會遠離精進,一旦遠離了精進,就沒辦法認真修行。所以修行的確是要得其善巧,要使自己愈修愈快樂。
  像剛才講的那種情況,真是可憐!靠宿生的善根推動,結果進來了以後,沒有得到如理的方法,愈修愈苦,如果善根深厚一點的還能咬緊牙關,可是一點味道都沒有,這是好可惜的事情。現在是得到了歡喜之後,還要讓你暫時停止。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如此,將來你們一定體會得到,說不定有的已經體會到了,當你用功正在恰到好處時,讓你休息一下停下來,你雖然身停了,心裡面仍然會一直在想著它。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而且當你真的疲累的時候,這是一個最佳的方法。所以只要把握住了這個原則,得到了正知見,你怎麼做就都對。

【休息無間仍發精進,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

  不過休息一下,等到疲勞恢復了,仍然要繼續地努力。下面這句話很重要,如果累的時候,是要做短暫的休息;但是當你精進用功,把事情究竟圓滿了以後,還是不可以停止的,要比你現在做的事情,更向上、更超勝地繼續精進,這一點對我們是特別重要。
  現在一般修學的法門,大概不外乎持戒、學教、參禪、念佛。我們進入佛門當中,一開始受了戒,自然會對戒相戰戰兢兢地持守,就算你百分之百完全做對了,還是不能停在這上面;如果自己做對了,就去看別人不對,那你就錯了。我們必定要懂得戒的法體行相的次第,就算法體行相圓滿了解了,你還要曉得戒是定慧之基,戒只是破煩惱,定縛、慧殺,戒是啟發定慧的根本,這個才是持戒。而且有了這個基礎正好可以深入定慧,得到了定慧以後,要濟度無邊眾生,哪有停止的時候!
  學教也是一樣,現在我們學了一點,好像樣樣都懂,我自己以前一直犯這個毛病,所以凡是說到這種地方,都是以很懺悔的心情告訴大家,因為懂得一點點文字,好像什麼都懂了,眼睛長在頭頂上,除了我以外什麼人都看不見。錯了、錯了!不是我們講得頭頭是道,三藏十二部樣樣看過就是學教,而是要透過實踐去體會它的內涵所指的特質是什麼,以及如何把這個特質運用到自己身心上面,乃至能夠讓法界一切有情從生死苦海當中解脫出來。
  參禪也是如此。不要說我們現在對參禪什麼都不懂,即使大徹大悟了,也絕對不是說:「大徹大悟了,我眼前便是快樂人也。」祖師之所以這麼說,是為了鼓勵我們。但是另外有祖師也說:「未悟以前,如喪考妣,悟了以後,還是如喪考妣。」古來的人最大的事情就是父母之喪,沒有其他事比這更重要。沒有證悟以前,由於生死事大,所以力求開悟;但開悟之後,他還是要為眾生而忙,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念佛的人也是如此,如果只想得到一心不亂,那就錯了。所以我一直說,如果你現在只是念這四個字,而往生不往生都不管,的確你只要把四個字掛在口頭就夠了。假定你得到正見的話,你會說:「我不是只為了一心不亂,而是為了要求往生而念。」實際上,真的目的不只是為求往生,只求往生就如同到了邊地;好像窮人碰到戰亂時,一心只想趕快逃跑到安全的地方,結果別人跑到那兒發大財、賺大錢,你跑到那兒只是做個乞丐,那時你會覺得這樣不行,所以還是要努力。
  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去淨土還是為了要成佛。以前我也策勵大家要求「上品上生」,實際上這個概念還不對,念佛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要成佛。所以在因地當中,這個因必定要完全做對,是為了要學佛一樣,所以現在我要學大乘。大乘的特質是發菩提心,要使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都能成佛。如果在你選擇的過程中,覺得阿彌陀佛了不起,我要學他,我要親近他,你用這種心去念佛就對了。最高深的是「實相念佛」,現在我們因為條件不夠,只能用「觀想」、或「觀相」,乃至於只有「持名」念佛。我們現在固然是要對治很散亂的心,即使得到一心不亂了以後,還要一步一步地走上去。從「凡聖同居土」的邊地進入,還要進一步,到「方便有餘土」,這還不夠,要進入「實報莊嚴土」,乃至要到「常寂光土」,那個才是我的目的。所以上面告訴我們,「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很重要啊!始終記得一句話--「如是因感如是果」。如果事情還沒有做之前,你先已經想:「反正我只要得到這個就可以了。」然後你忙了半天,等到結了果以後,你就停在那裡了,因為你當初要的就是這樣啊!
  要想得到圓滿的果,佛法告訴我們要種正確的因,而唯一的辦法就是我們要曉得自己無知,所以要如理地學最圓滿的因,假定一開頭了解了這一點,那做法就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常常感覺,本論給我太多殊勝的教誡。有句話說:「若要佛法興,莫非僧讚僧。」教我們不要毀謗別人等等。這話常常聽見人家說,自己也常常掛在口頭上,可是我們卻動不動就批評是非。歡喜念佛的人就說:「念佛比較實在,那個參禪的,只是口頭禪。」歡喜參禪的人則說:「念佛是老公公老婆婆的事,不夠味道。」學教的人就說:「你們這些人,道理不懂,盲修瞎練。」根本原因在於你在一開頭的時候,目標如果放正了,這個問題就沒有了。這話怎麼講?簡單的來說,假定你一開頭能夠清楚自己的目標是「我要成佛」,對於這個最正確的目標,我想在座的沒有一個人例外,百分之百的不但同意,而且全部都想得到這個。對於這個圓滿的因有了正確清楚的認識之後,找到你相應的路,然後步步上進,將來必然達到究竟圓滿的果。所以對於能成就究竟圓滿的一切因,你會知道都是要學的,眼前學的只是相應的那一部分,這個成就了再接著步步上去。就像爬樓梯一樣,如果要登上摩天大廈,不是一步就能跨上去的,一定是從眼前相應的那一步向前再跨一步。但也絕對不是跨了一步就停在那裡,跨一步的目的是為了再上一步。若再上一步我的力量還不夠,那麼就在眼前相應的這一步上努力,如果相應的是學教,那就先學教;如果是參禪,我就先學這個。
  本論一開頭就告訴我們,眼前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絕不能因為不能做而棄捨它。不但不棄捨,眼前做的正是在因上慢慢積累,去除障礙、集聚資糧,因而可以步步上昇。要成就圓滿佛果,將來一定樣樣都要學,既然要學,如果能在因地當中種下這個正確的因種,一方面要自己學,一方面把佛法圓滿無缺的維持在世間,幫助別人。現在我做不到,我只能念佛,看見他參禪、學教或是持戒,很隨喜他幫了我的忙。我們每個人做一部分把佛法撐起來,這不是很好嗎?有了這個認識以後,正因為我只能念佛,我就拼命讚歎不是念佛的人,對於其他每一個法門也是如此。你在這種條件之下,就能輕而易舉做到上面所說的,結果好處是你的,佛法也就圓滿了。如果你在因地當中能夠一點不錯,雖然只是持名念佛,念對了,再一步一步上昇,把念佛法門學透了,然後你再學別的,最後樣樣東西學好了以後,濟渡眾生,眾生歡喜什麼就給什麼,這時你的佛願就圓滿成就了。
  這裡所說的「前事究竟不應以此便為喜足,應於上勝更發精進」,這是從因到果都要的,這個因就是我們眼前下去的第一念,不要處處在眼前想討小便宜、討巧,這樣就錯了,你必定在因地當中要注意,決定要種圓滿的因。事實上正因為眼前做不到,所以要這樣去下圓滿的因。現在能做到,你就是佛了,還在這兒幹什麼?正因為你現在做不到,所以必定要在因地當中一步無錯,如果你下的因種已經弄錯了,還談什麼果,這不是很簡單嗎?所以告訴我們「不應以此為喜足」。要從這個地方開始認識,要不然,雖然你文字可通,實際內涵是摸不進去的。

【如云:「若時力衰乏,為後故暫捨,為趣後後故,善竟即應捨。」此後所說極為重要,若以前德而為喜足,則能障礙修證眾多勝功德故。】

  我們真實如理地做了一些時候,慢慢也會覺得做得很累,出現體力衰、心力疲的現象,為了以後能繼續精進,需要暫停一下,休息以後再繼續努力、步步上進。這個是說明用功的過程。同樣地,做任何一件事情,當這件事情做圓滿了以後,要再繼續向上更發精進。這個太重要了!假定你對這點不能認識而沾沾自喜,以為足夠的話,要修行更廣大的功德,這是個大障礙。對精進度,你們務必要好好地認識,忍、進兩點太重要、太重要了。

【此又顯示發精進規,謂應俱斷,太為熾然,功用過猛及太散緩,當恆相續如瀑流水。】

  這個地方又特別說明策發精進的方法及善巧,應該得其中道,太過分太猛固然不可以,太散也不可以。所以佛就以調琴為喻,琴弦如果調得太緊了會繃斷,太鬆又彈不出聲音來,要像瀑流水一樣,一直繼續不斷地流這才對。
  精進一定有幾個特質,在《瑜伽師地論》上面告訴我們,第一個說「披甲精進」,然後「加行精進」,然後是「無下」、「無退」、「無足」。第一個披甲精進,就是在我們心理建設的時候,對這個的認識百分之一百都不夠,還要超過一點。然而,當你真的去加行的時候,不要說百分之一百二十不可以,百分之一百也不可以,你有十分力量只能用三分到七分,要保留一點,慢慢地等到力量愈來愈強,這個才可以。

【吉祥敬母云:「修殊勝德時,尊曾無急緩,故尊諸勝德,前後無差別。」博朵瓦亦云:「如席摩主巴之逐盜者無益,應如絳巴之逐盜者,初先預備,次乃至未及盜處而追,如是緩追,又須耐久。譬若全不停息速猛而進,走至極乏,坐不能起,等同未進。」】

  真正修這樣的殊勝相應法的時候,世尊他是恰如其分、始終如一,不太急也不太緩;因為這樣,所以他一直在上進。我們常常說龜兔賽跑,你別看烏龜跑得慢,它卻先到。就像兩個人同樣去追強盜,一個捉到了,一個捉不到。為什麼?我們要去捉強盜的時候,應先看看自己的氣力是否比強盜大?如果不大就要找同伴,再加上手上的武器等等,每一樣東西都準備好,然後你開始慢慢去追,但不必猛追,要耐久,而不是一口氣拼命追,最後跑得精疲力盡,塌在那裡,結果強盜逃掉了,那不行,看待煩惱亦復如是。
  說到這裡,我這兩天有個因緣到台北去,有個居士聽說「懺悔」的殊勝,跑來問我,於是我特別對他說了一下。他以前是念佛的,後來因為聽了《廣論》以後就不念佛了,改念地藏王菩薩。這個他先前沒告訴我,後來才告訴我。我就問他:「念佛有什麼不好啊?而且我覺得末法的時候修念佛最好,你為什麼不念佛而改念地藏王菩薩?」後來他就告訴我原因。我說:「你錯了。」我真正的用意是要告訴他,問題不在念什麼,而是在念的訣竅上面。「你覺得願意學地藏王菩薩,那很好;或是覺得相應阿彌陀佛,那也很好,沒有一個不好的。問題不在念哪一個,重要的是第一個先要建立正知見;第二個,在走的過程當中,用的是正確如理的方法。你要是能夠圓滿把握住了,怎麼走都對。」他了解了以後,後來念佛也念得很好。
  另外又有個同修跟我說:「我拜三十五佛的時候,把每一尊佛都看成阿彌陀佛,可以嗎?」我說:「可以!」實際上真正說起來,內涵很不一樣,這個我要特別說明一下。對一般不明教理、也不想了知教理,或者沒有能力了解的人,那最好的方法是隨順他,跟他相應的就可以了。你叫他換一個,他千辛萬苦弄了半天,往往是瞎摸!說不定本來念佛念得很好,他改念地藏王菩薩;本來念地藏王菩薩念得很好,又改成念觀世音菩薩,弄得莫衷一是。如果你分辨得清楚的話,那時候學哪一個法門沒有關係,最主要的是你一定要了解它的內涵,這是簡單回答他所問的問題。
  前面暫止息力裡面,特別說明「前事究竟不要以此便為喜足」,我再特別說明一下。我們最初的因就要完整,這樣將來究竟圓滿的時候,必定是最省事最快速;反之因為眼前力量不夠,覺得想討個巧的話,結果是吃了大虧上了大當。這都是因為沒有正知見,說起來還是自己造成的。所以我再提醒大家一下,佛佛道同,沒一個例外的,十方一切佛是共同一法身,但是所現的報、化相則完全不一樣,尤其是化身相,因為化身是佛菩薩應眾生根器所應化之身,為了應你的根性而用的這種方法。眼前你是這個條件,所以學這個法門,假定你只是要學羅漢,解決了煩惱就可以了,停在那裡可以不要動。但這樣並不究竟!同樣地,你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也是如此。但從究竟來看,這條路你只要走上去了,一定對。所以《法華》上面說得清清楚楚,「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你散亂心跑到廟裡去念一聲「阿彌陀佛」,這麼一句話就成佛了。真的成了佛嗎?沒有,只是成佛的因種下去了,將來遇緣慢慢地策發,總有一天會成就,但這還是要經過長遠的時間。佛在《法華經》上面授記時也說得很清楚,要經過無量阿僧祇劫,這個無量阿僧祇不是在那裡睡大覺,也不是在地獄裡面受苦,那個沒有用。在《法華經》上面舍利弗尊者及那些大尊者,將來都還要供養兩百億恆河沙數諸佛等等,然後才能成佛,換句話說,要經過這麼長時間如理修行,才能成佛。所以前面所指的只是因種下去,還要不斷地與善法相應才能成就。
  前面中士道十二因緣當中提過,因感果一定要靠一個力量,如果是在生死當中的話,是靠與無明相應的愛來滋潤它;如果要跳出生死輪迴的話,應該是與明(智慧)、正知見相應的善法欲這種愛來策發它。所以一步一步地走上來,必定是要把我們不同類型的煩惱種子以及現行習氣一一淨化;在淨化過程當中,因為不一樣的緣起,什麼樣類型的煩惱,就以什麼方式來對治。以世間來說,生了病看醫生,這句話對任何病都是如此。可是你真的看醫生的時候,絕對不是說「一個醫生一味藥」;你生外科的病看這個醫生,但如果看內科也是這個醫生,這個不可以;然後你感冒傷風是這味藥、癌症是這味藥、肺病還是這個藥,不管寒病、熱病都是這個藥,有這樣的道理嗎?所以在我們因地上面,務必要知道這個事情。
  不但是說我們凡夫,看看華嚴圓教,為什麼善財童子能一生圓曠劫之因?他就是找了各式各樣的善知識,因為在修學過程當中,沒有別的,就是要淨除煩惱障、所知障。因為每一種不同的障礙有它不同的特質和對治方法,要對治它有不同的善知識,就像專門的醫生,你只要找對了,的確能很快地解決問題,這就靠因地當中努力種正因。善財童子在沒有求證之前,他的地位是十信滿心,他那時的信心已經徹底清淨,完全不再繞著我轉,淨化了自己,徹底信得過佛法,信得過善知識,也信得過煩惱非靠善知識對治不可。所以針對這個病找這個人,這個病解決了,再找另外一個人,不斷地參訪大善知識。他的位次這麼高了尚且如此,我們現在下腳第一步不如此,等到哪一年?或許有人說,他這麼高才可以,我們那麼差不行。我的感覺不是這樣!不管是高是低,佛法的原則是業感緣起,如此因感如此果,你在因地當中下什麼因,將來所做的無非是把這個因慢慢地策發圓滿。他從十信滿心,還是這個因感這個果,現在我們下腳第一步也是如此。
  修學佛法的次第一定是聞思修,善財童子修學的過程也是這樣。而修之前要思,思之前要聞,聞的時候就把正因種下去,然後根據這個正因去如理思惟,如理修證,這是他真正成就的原因。假定在聽聞的時候這個因沒有種下去的話,修是沒有你的份的。所以同樣地坐在華嚴會上,大智如舍利弗卻如聾如啞,就是因為在聞思慧上沒有種下這個正因。這就好比我們講本論,有很多人歡喜念佛或參禪的卻聽不進,我們覺得這個好,了解原來本論的道理和我們去念佛、去參禪並不違背,而且必不可少,但是他們聽不進,原因就在這裡。所以我們務必要知道,這個因最重要。
  《華嚴經》上面說得很清楚,「發心究竟二無別,如是二心初心難」。初發菩提心跟究竟圓滿菩提心--也就是成就佛道,這兩個一點都沒有差別,而這兩樣當中,不是成佛難,而是種正因難,因為你只要因對,果一定對。眼前沒有一件事情例外的,譬如燒一頓飯,你如果把要用的米、要煮的菜都準備好,然後每一個步驟做對了,不用問飯好不好、熟不熟,結果一定好;如果因弄錯了,不管你怎麼忙一定不對。上面《華嚴經》所指的是修的位次,主要說明初見道跟究竟圓滿中是初心難。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在修之前要有思做基礎,而思之前要有聞,聞之前要靠善知識。要成就佛道自他兩個力量都不能欠缺,外面善知識是他力,自力就是聞思修。所以真正重要的是因地中就要有徹底圓滿的認識,而不是等到得十信滿心才開始認識,那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是在我們現在下腳的第一步就要認識。
  佛絕對不會說只有《華嚴經》最圓滿,雖然在華嚴會上他對那些具根器的菩薩們這麼說,但對其他的人則是說這個也圓滿,那個也圓滿,因為佛出世只有一個目的:怎樣應眾生的根性,把他們救度出來。既然有人已經走了他相應的路,那麼就照這個路走下去了。雖然究實說來不管哪一個法門、哪一條路,最終都是要成佛,這在《法華經》上面說得清清楚楚,但是如果想走快速的直徑,那就是這條路。對於別人,他已經進入了的,我們應該讚歎,你參禪好,念佛好,持戒好,沒有一個不好。而對自己來說,學了這個圓滿的教法,初心第一步要有「我要成佛」這個正確的認識,將前面錯誤的因,統統把它洗除乾淨,再從頭開始,所以要先懺悔。懺悔的時候,不要說我只念阿彌陀佛就好了,如果這樣,說實在的,這個《廣論》也可以不必學了,你只要好好地這樣去一心念佛就行了,到極樂世界決定有你的份,只是慢一點,那也沒有關係。因此最主要的並不是要大家聽懂了馬上做到,而是要先了解整個重要的概念,認得它所指的內涵是什麼,找到自己下腳的地方。而這一定要先把教理的基礎建立得非常穩固以後,才能夠鑑別是非,那時候什麼情況來都不怕。
  在我們修行過程當中,一定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情況出現,假定有了這個完整的認識,好的當然是好,壞的也是好的。相反地,如果沒有完整的認識,壞的固然是壞的,好的也不一定好。這話怎麼講?如果你不認識這個道理,壞的來了你會受不了,不曉得怎麼辦,於是就被它障礙住,乃至於因為不認識,人家對你有所不利,你就生煩惱,如此輾轉地造了很多惡業,那當然是壞了。如果是好的你就歡喜,最小的損害是你覺得好,結果就停在那裡不前進了,所以說好的也變成壞的。而且弄得不好的話,你耽著在那裡,還會引發種種問題,所謂著魔等等都是從這上面來的。這是因為你覺得好得很,但是又沒能力去判別,下面緊跟著壞的就來了。反過來,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好的當然好,為什麼壞的也是好的呢?假定說已經究竟圓滿了,還要修行嗎?既然是不圓滿,當然處處地方都是缺陷、不理想的,現在認得了這個是壞的,也正是我可以去改善的地方,這不是我們修行最重要的事情嗎?所以你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即使壞的也是好的,無往不利。
  這幾個順緣--勝解力、堅固力、歡喜力、暫止息力之中,你了解了剛才這個道理,才曉得暫止息力的特徵。像善財童子參了一位善知識,他絕對不會就此滿足,不會像我們以為的參禪得到大徹大悟了,就可以安然睡覺了,祖師說得清清楚楚,大徹大悟正是如喪考妣,趕快再向前;念佛得到了一心不亂,趕快再努力上進,沒有一個例外的,所以能夠很快地達到最高深、圓滿的境界。

【如是了知精進三種違緣,修習對治。其未生修持,能令生起之順緣,謂勝解力,若已生者能令不退之因,謂堅固力,修彼業時不欲斷絕者,謂歡喜力,更以息捨力勤發精進。若於此理已得善巧,則於精進當發欣樂之力,茲當宣釋。】

  現在了解我們之所以不能精進,是因為跟精進相違背的三種因緣障礙我們。對此應該去對治它,對治的方法前面已經說明了。當你正式去學的時候,要想策發我們去修持的順緣,第一個是靠勝解力;之後使我們持續去做而不退的是堅固力;而維持堅固力繼續向上不斷絕的是歡喜力;最後還要暫止息力,才能夠究竟圓滿。對於這個道理得到善巧以後,對於精進怎麼發起欣樂,下面會說明。前面告訴我們的種種方法,就像看病吃藥,先了解藥的特質是什麼,了解了以後,至於怎麼去吃,這個還有它一番道理。

【第三發勤精進斷所斷時,如云:「如與慣戰敵,鬥劍於陣前,當避煩惱劍,返擊煩惱敵。」】

  在科判上,接下來就是「由此身心堪能之理」,換句話說,由於前面對治了違緣,得到順緣,然後發精進,使得我們身、心都能夠如理如量做到我們想做的。真正精進的時候,就像一個慣戰的勇士,而不是初出茅廬的小兵,我們的煩惱敵它無始劫來跟著我們,已經成了一個有經驗的戰將,與這種沙場老將對陣的時候,要做兩件事情:第一個就是不要被他刺。這個煩惱的劍,你要避開不要被他傷害;單單避開不行,不能一味地逃,你還要反擊他。這和打仗的時候一樣,不但不被他打,而且要打中他。

【如慣戰智者與諸怨敵鬥劍等時,不應專謀害他,當善二事,謂須善避他來擊刺,及返害他。行者亦爾,與煩惱鬥時,一須善防避煩惱來傷自心,二須依止對治更進害他。】

  真正能征善戰的戰士,不是一味地專想傷對方,實際上要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是要善於避開他對你的進襲;第二件事情是要能夠進一步把他打倒。現在我們修行也是一樣要做兩件事情,先要善巧地防備,不要讓煩惱來傷我們;我們真正的目的是要對治它,結果你被煩惱所傷,避不開,你還鬥什麼?進一步,單單避不行,還要對治它,把它降伏,乃至於徹底地連根拔除。

【若不爾者,雖以對治滅除一分煩惱作用,然餘煩惱,則又劫奪一分善法,或令心中起一大罪,損利平均,則諸善行極難生故。】

  假設不這樣的話,雖然對治了一分的煩惱,但是防了這個,另一個煩惱又生起來,把我們所行的善法又傷害掉了,甚至使得我們的心當中生起更大的罪惡,結果兩者一綜合,往往抵銷掉了,乃至於反而虧本,你要想賺善法財,就是生不起來。反觀我們現在也是一樣,雖然知道學教理,結果學了以後,不小心又為教理所騙;我們也講:學教理是要修行的,結果又為修行所騙,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犯這個毛病。譬如我們現在說修學佛法要出家,結果跑到出家這個環境當中,發現這個也不理想,那個也不理想;這個道場不行,就換到別處,那個地方又不行,又換,弄來弄去,一生善行終成過失。而且這種情況一旦養成惡習,生生世世一直在這個習性當中轉,就是透脫不過來。
  所以我們必定要善巧兩件事情,第一個不要讓煩惱來傷害你,進一步要對治煩惱。就拿這裡常住的規矩來講,這個規矩的特質是調伏我們煩惱的。結果我發現大家互相抬槓,爭得面紅耳赤,你覺得你的規矩對,他覺得他的規矩對,所謂規矩是這樣的嗎?我們必定要把握住佛法的特質,如果不能真正對治你內心煩惱的話,說什麼都是開玩笑、都是戲論。反過來,真正能對治你的煩惱的話,睡覺也是對的。所以為什麼經說殺父是對的?一般如果殺父的話,那是五逆十惡的重罪,但是如果你殺的是無明父的話,那是沒有錯的。因為我們的生死都是從無明而來,這是根本,你有本事把他殺掉,那就對了。這個方向我們要弄對是最最重要的。

【喻如欲修法者,覺以先知為要,唯於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此以多聞雖能除遣無知之愚,若不防慎諸餘煩惱,即於爾時染多惡行,致令身心極不調順。】

  譬如我們說要修行,你要曉得怎麼修才行,否則沒有用。要了解怎麼修,就要廣學經論,勤求善知識,這個時候往往又會走偏,唯於了解執為堅實極力尋求多聞。多聞是為了把我們的無知、愚癡拿掉,但是不知不覺其他的煩惱也會跟著來了,就是我們往往了解很多以後,自己覺得什麼都知道,知見比誰都多;然後看別人都不對,只有我對。煩惱的根本是「我」,本來多聞是為對治煩惱,結果你知道了以後,卻把這個我幢增長得高如天,那是一點用場都沒有。這個煩惱沒對治,反而又被其他的煩惱所侵染,結果使得身心極不調柔。我剛才所說情況就是這樣,大家講規矩,結果為了規矩吵了半天,假定佛曉得立了規矩會變成這樣的話,一定會很痛心。

【又如念云:調伏身心要於多聞,若專重其修不防愚敵,不聞不學正法,即自所受律儀進止之處,亦極愚蒙,則亦恆為眾罪侵害。】

  另一種偏差是認為調伏身心比多聞重要,但是單單修,能不能夠防止愚癡這個敵人?愚癡就是你不知道怎麼修,假定你現在看了前面這種情況,就說:「本來學了以後要修的,結果學了半天反而這樣,那沒有意思,我就不要學了。」這個發心本來倒是正確的,可是你不去學,怎麼曉得修些什麼﹖實在太愚癡了,所以才會不聞、不學。既然也不聽聞,不好好地學,所以對自己所受的律儀等等也不了解。以致起心動念固然不一定對,動身發語更是糟糕!所以兩種錯誤都要努力防止。

【又如臨陣手劍失落,恐被他殺,無間拾取。如是與煩惱鬥時,若失明記取捨進止所緣行相憶念之劍,恐墮惡趣,亦須無間依止正念。】

  就像我們打仗,當你跟人家博鬥時,唯一的武器就是你手上的利劍。現在我們修學佛法的利劍就是正知見,也就是正念、正知,這是最重要的。手上這個利劍萬一不小心失掉了,你只有被殺,所以必定要一掉下去馬上撿起來,絕對不能掉了還站在那裡,那你就被傷了。「明記」就是很清楚、明白記住這個正念。要念的就是「取捨進止所緣行相」。該做的叫「取」,不該做的叫「捨」;該取的向前,該捨的停止;心裡應該緣的叫「所緣行相」,這些必須靠正念。所以跟煩惱鬥的時侯,一旦失去了正念,你就跟著雜染邪念轉,所造的都是惡業惡因,將來一定墮落!所以一定要無間的依止正念,就是中間絕不能一刻停止。這是為什麼說念佛必定要聲聲追頂,不讓邪念進來。參禪的人在沒有開悟之前,也說「一念不在,猶似死人」,這個道理一定是這樣。
  持戒的更是如此,一要依止著正念、正見,而且必須是無間的,那一念掉掉了就不對了。你別以為坐在這兒好像沒有做壞事,這是在無記當中,這種無記本身就是錯的。無記有兩種,一種叫有覆,一種叫無覆,譬如說平常的時候,坐得規規矩矩,站得端端正正,這是無覆無記,是跟正念相應的。如果內心塌下來了,覺得坐在那裡很舒服,這是有覆無記,這已經錯了。持戒是不可以這樣的,這是我們務必要知道的。那這樣要不要休息?當然要的,所以前面四種資糧告訴我們,吃飯的時候該怎麼吃,睡覺的時候該怎麼睡;譬如睡覺,我心裡還是保持得清清楚楚,為了發勤精進,所以躺下來,雖然身體放鬆,心卻是安住在正念上頭。每一個地方都有非常善巧、正確明白的指導。這是為什麼你只要得到了這個正念,醒的時候固然增長功德,睡覺也在增長功德。所以念佛固然可以去,持戒更穩!因為你的二十四小時,無時無刻不在增長善淨的業,哪有不去的道理。持戒是根基,能夠這麼好,就是無間依止正念的結果。

【如云:「臨陣劍失落,畏怖速拾取,如是落念劍,畏地獄速取。」龍猛菩薩亦說此念極為重要,如云:「大王佛善說,念身為共道,故應勤守念,失念壞諸法。」】

  打仗的時候,一旦掉了這寶劍的話,要趕快撿起來,現在我們這個正念的劍也是一樣,一旦掉了,一定墮落三惡道,不一定是現在,但是你只要沒有跳出生死輪迴,那是遲早問題。而這個「遲早」,如果我們了解無常的話,那的確是一口氣不來,就不知道哪裡去了。所以佛親口最正確地告訴我們,三乘的共道就是正念。這個「身」就是念的本體,你要勤勤懇懇地守謢,一旦正念不在的話,那麼其他的一切法都失壞了。

【又所念境先以慧別,次乃念取,以念無擇境力故。】

  為什麼叫做正念﹖念的境一定是先拿智慧來辨別決擇,然後安住在這個經過正知辨別決擇的念頭上面,不要把它掉了,這個念叫正念。因為念本身並沒有力量曉得對或錯,對的應取,錯的應捨。所以究實說來一定是正知正念一起。怎麼善巧運用正知正念,在後面會詳細說明。
  修學佛法最重要的是精進,「資糧善中進第一」,有了精進,所有一切的善法都會跟著來;否則雖言修學佛法,始終是戲論!戲論還好,一不小心就滑下去,這個後果是非常可怕!所以前面告訴我們發精進的方便,先是思惟精進的殊勝利益、不精進的過患,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推動我們去學,這是告訴我們怎麼策發精進的方便,然後進一步才談得到精進的內容。正式精進的時候,又說明精進的特質是什麼、要對治的內容是什麼,換句話說,我們凡夫為什麼在生死苦海當中?毛病在哪裡﹖要針對著這個毛病,把病根拿掉。這分兩個部分,一個是精進的三種違緣,前面已經說明了。第二是精進的四種順緣;有了順緣以後,修行時應該注意兩件事情,不單單是向前衝,還要防止被煩惱襲擊,這個觀念非常重要,一定要把它所指的心理行相認得清清楚楚。
  所以談到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把前面的基礎,下士、中士的道理弄清楚。在下士當中的業果道理如果不清楚,後面就都不清楚;進一步要了解煩惱的行相,這個特別重要,這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如果不了解業的特質,那怎麼講都是空話,儘管你講得頭頭是道,可是並不了解業在自己身心上所發生的現象。當我們面對一切環境的時候,為什麼心裡會這樣反應﹖總的說來,就是兩樣東西,一個是業,一個是煩惱(惑)。你認得它了,就是正知見,由此導向智慧,整個的佛法就在說這個。現在我們以精進來對治煩惱的時候,最主要的就是要把正念提起來。所謂的「正」就是正確無誤,而「念」就是維持著這個正確無誤的概念,所以這是兩樣東西。可防止的力量是「念」,可是這個「念」要「正」才行,而「正」是靠知見。所以說「念境先以慧別」,要以智慧來辨別哪一個對、哪一個錯,然後把錯的去掉、對的提起。然後把這個對的概念維持在念頭上面不鬆懈,這叫做正念,「念」本身並沒有能力選擇是非。

【慧須分別何法者,謂總諸經中所說一切應進止之處,尤以自所受律儀中應取應捨。】

  「念」先要以智慧來分別得清清楚楚,那麼智慧是分別什麼呢﹖我們首先要了解,佛一切的經論告訴我們,修行過程中什麼是該做的--應該進,什麼是不該做的--應該止。這裡特別是指自己所受的律儀,也就是戒。該做的要做,不該做的要捨,這個特質要把握住。戒的基本精神始終是正知見。平常我們以為正知見就是懂得一點道理,其實不是,真正的正見也就是戒體本身,你確實見到了,留下一個非常深刻的「心種」,起心動念之間自然而然這種力量會生起來。關於這個道理,將來講到《在家備覽》三宗決擇戒體的時候會說明。歷來我們中國的大祖師所以選擇南山一宗的根本原因,就在這個地方,這一點以後慢慢地再來談。
  總之,我們要了解所謂的正知見並不是指照著書本去講說,文字是引導我們正知見所必須要的前方便,但我們必定要清楚文字所指的內涵是什麼。這個內涵就是我們身心現行的狀態,哪一地方是跟煩惱相應的?如何是正確的佛法?然後怎麼樣把它轉化?這個要看得清清楚楚,而且產生非常堅穩的力量。當我們有了這個內心的力量以後,起心動念自然而然會隨時警覺警惕。

【若能於彼住念正知,其所修法乃能圓滿,若唯於住心所緣修念正知,全無所益。】

  假定你能夠在這樣的狀態之下,經過正確無誤的如理聽聞思惟,得到決定勝解,然後把持得住正念,這當中包括了正念、正知,如果一切時處能提持住,以這個為根本,發於身口的行為,修法乃能圓滿。假定沒有這個正知正念,只是你的心安住在上面,那沒有什麼用處。換句話說,儘管你不散亂,自己覺得很好,這是不相應的。我們必定要了解,「定」是一個最好的必要工具,是修學佛法所必須要的善巧方便,但這是共外道的共因。佛法的不共因不在念,也不在定,要想得到解脫生死的不共之因是智慧。而要想策發大菩提,救度法界一切有情成就佛果,它的不共因是悲智雙運的這個特質,要把這兩樣東西都圓滿。不要說圓滿成就佛果,要能夠真實地深入佛法的話,一定要加上智慧這個不共因。
  念是定的前方便,一定要先念力現起以後,才能進一步得到定。對這個觀念我們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眼前我只說一個大概,等到再下面講「奢摩他」的時候,行相會決擇得非常細微。等到那一部分了解了,眼前不管是外道也好,內道也好,乃至於禪宗這些概念,你都很清楚、明白。不過這裡要特別注意,修學佛法的不共特質在哪裡要把握得住。所以平常很多人覺得自己心很亂,想要學學定,如果你沒有把握住中心的話,上面說得很清楚,對於真正跳出生死毫無幫助!就算你長劫安住在這定當中,對於我們世間人來說,八萬四千大劫長得不得了,但對真正見到實相的人來說,這是個無常相,不管時間有多長,那始終都在虛妄顛倒當中,長劫跟剎那沒有什麼差別。這個根本的因,我們一定要認得。

【又如陣中,先必勵力令劍不失,設有所失無間急取,是因實畏所殺,非僅空言故。諸修道者,先恐失落明記取捨所有正念,設有所失無間能修者,亦因心中實畏忘失念時,為罪染著墮惡趣果,非虛言故。】

  譬如說我們在軍陣當中跟敵人戰爭,那個時候一定要努力握緊手裡的武器,絕對不可以掉。萬一不小心掉了,絕不可以遲疑,要馬上拿起來。因為武器一掉的話,敵人來了,你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你的手能擋得過他那根寶劍嗎﹖你沒有武器對付他,只有被他所殺。打仗的時候是硬碰硬,不是在紙上談兵說空話。打仗是如此,現在修道也是一樣的,我們的對手是煩惱敵,用的武器是智慧劍。真正想修行的人也害怕把明記取捨的正念忘失掉,明記取捨就是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以念頭提起如理的正知,這個是很重要的。念本身像一隻有力的手,所持的東西是智慧劍,萬一這個破除煩惱的智慧劍掉了,那時候就擋不住煩惱,會被煩惱所侵,然後為罪惡所染著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會墮落。我們因為害怕,所以會警惕說這個不可以,不可以啊!所以,如果對於被煩惱所轉而造惡業後一定墮落這一點有了正確的認識,那個時候就會心心念念警策自己,不再是嘴巴上面講講空話而內心根本不在乎,所以說「非虛言故」,那不是空話,要產生實在的正確的認識。

【能生此心,尤以修習業果為要。】

  這樣的認識所以能夠生起來,必定要懂得「業果」,如此的業因必然感得這樣的果報。這個時候我們所見到的,不是眼前錢財很好,收起來放在我口袋裡,這個很好吃、名聲或者地位很好,絕不是看見這些東西,而是看見你造了這個業以後,是讓你升天、往生淨土、乃至成佛作祖,還是貪了一點小便宜,結果把你送下地獄,眼前這是業的因﹗真正修行的時候,對業感果這個道理,必定要有非常正確的認識。

【吾等若未知此為甚深教授,則為斷絕道中精髓,聰叡所愛功德之本。】

  假定關於這個道理你不了解的話,修學什麼都談不到。修道真正的中心精髓、精華,就是業果的道理,如果你對這個概念都弄不清楚的話,是無法修學的。業果就像樹根一樣,這個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所喜愛的所有功德的根本。前面在下士道時已經特別說明業果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從下士開始,然後中士,現在講到上士精進的時候,還是需要這個。精進的特質是正確無誤地於善所緣努力,如果連善惡都沒有弄對的話,你努力些什麼﹖所以這裡特別說修習業果是「甚深教授」,別以為業果很簡單,我們講起因緣果報來都頭頭是道,但心對境就不一定哦!一定要對這很細微的因果看得很清楚,對於如此因感如此的果,隨時隨地心心念念注意這個事情,心念一動就曉得我在造什麼業因。真正能夠把握住這一點的話,眼前世間的名聞利養,你才有機會放得掉,要不然無始以來的習氣太嚴重,別人隨便捧你幾句,就飄飄然忘得乾乾淨淨,別人隨便白你一眼煩惱就生起來,又忘得乾乾淨淨,談佛法是一點都沒有用場。然後對於世間上的人事,這個也不好意思,那個也放不下,這個也捨不掉,只有一樣東西不在乎,就是佛法,因為佛菩薩坐在那裡,他也不會跟你講交情的,這個很明白的。
  佛像在我們看起來就是木頭,人家說泥塑木雕,事實上這個才是真實的。佛法在書本上面,它不會拿個喇叭一天到晚在你耳朵裡面吹,你自己去找,看了半天還不一定看得懂。而世間不管是朋友也好,冤家也好,朋友是如膠似漆,粘得你舒服得很,讓你放不下;冤家瞪大了眼睛要來殺你,你也逃不了;所以處處地方無非是引發我們貪、瞋、癡。因此必定要靠我們深入而且正確、如理的認識,然後不斷地觀察,產生殊勝的勝解,那時候內心當中才有力量抗得住外面。所以這地方又再一次強調說明,如此因感如此果,「業感緣起」這個道理是甚深教授。如果這個不認識的話,道的根本就斷掉了,根本斷掉了你還談什麼﹖下面進一步又說既然根本把握住了,往往我們還有一個毛病,覺得把握住根本就好了,小地方好像可以忽視,其實不然。

【若爾何須於微小罪見大怖畏,無間滅除不令相續耶。】

  真正持戒的時候,不但要根本因把握得住,而且圓滿因也一點漏洞都不讓它有,乃至於一點點的小罪,也把它看得大得不得了。有人認為在大體上面著手,小地方好像可以輕鬆一點,所以問:「為什麼對於小罪要看得這麼嚴重,產生這麼大的恐怖,隨時生起就要立刻滅除呢﹖」下面是回答:

【答譬如箭略傷於身,以此不久遍全身,故當速割。如是惡行略傷心時,若捨不顧速遍全心,實非微小速能廣大,故於最初須滅令不生,設已生起無間應斷。如云:「如依於血,速能遍全身,如是罪得便,亦能遍全心。」】

  就像毒箭一樣,別看這麼一點點,你碰在身上的時候,毒一下就跑遍全身,你就沒救了,所以一碰到馬上要割掉。我們犯罪也是一樣,剛剛沾到你心上的時候,如果任由它去,很快就被它所控制,那個後果就不小哦!所以最初一定不要讓它生起,如果生起的話,立刻要把它斷除。
  我們平常都有這個概念,可是卻一天到晚在煩惱裡面而不自知。舉個例子,譬如大家一起分攤工作,我在這兒忙,同組的人卻在那兒偷懶,你看了以後就覺得這個傢伙在偷懶,心裡就嘀咕了:「他偷懶!我在這兒做,說好我們大家一起做,他卻不做。」等一下有人來了,他又裝成忙得很起勁的樣子。一般世俗來說,你抱怨他好像理所當然,有機會你會告訴別人說:「你別看他當你的面這麼認真做,背後他就這樣偷懶!」你心裡面一天到晚忙這種是非,請問你這個是什麼心啊?我們不懂之前,還覺得這麼做很有道理:「這個傢伙就是這樣啊!」如果你真正懂得了兩樣事情,就不會這樣抱怨了。第一個是煩惱相,不管你看得多對,你心裡如果是煩惱相,那你就錯了。更進一步,要懂得真正的業感緣起之理,如是因感如此果。如果心裡是跟煩惱相應的,就算你沒有說他,沒有大發瞋心,這個不是嚴重的引業,可是這個是等流因果,將來你的心裡就一直跟著無明相轉,這很清楚很明白,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如果你正確了解的話,不但不會去責怪他,反而會可憐他。我們今天有心跑到佛門當中來,這樣一個集聚功德淨除罪障的好機會,他不做真可憐啊!如果只管自己的話,我一定會想:這個集聚功德的好機會他讓給我,我努力做,好歡喜啊!如果談大乘的話,更應該慈悲憐憫他,他之所以這樣偷懶,正說明他對法不了解,他身體也許很健康,心裡邊卻是個大病人,自己既然是修學佛法要解救一切人的人,看見了他這個苦,將來一定要救他。你必定先要對這兩個概念很清楚很明白,然後才能在這前、後兩者之間有個取捨。
  平常應多思惟多觀察,一定要讓正知相應的正念提起來,一旦煩惱現起,一看見他又在偷懶,你能馬上警覺:這樣看他是不對的!只要在這個地方停止的話,很快就可以轉過來了。否則內心裡面嘀咕,其實已經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到最後遭殃的是你自己。通常情況都是這樣,你愈是這樣想,煩惱是愈來愈深,怎麼也排遣不開,所以一定是當煩惱剛剛生起的時候,就提起正知正念。所以在共中士道特別告訴我們,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鬥煩惱,而鬥煩惱的特質是「設已生起無間應斷」,才生起來就馬上發覺,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努力的。對於這個一點也不容許馬虎,這就是精進。現在把前後連貫起來,才了解「精進」的特質是什麼,這才是我們要把握住的。

【若爾欲勝煩惱陣者,云何依止念正知耶。如云:「如執滿缽油,執劍住其後,溢則畏其殺,禁者如是勵。」謂應如是策勵廣如迦旃延那因緣,應當了知。】

  對前面這個道理懂了以後,我們要如何才能戰勝這個煩惱敵人,又怎麼樣去依止正念正知呢﹖就像經上面告訴我們的一個公案:有人犯了必死之罪,而現在有一個辦法可以救他,就是叫他在手上捧一缽油,然後繞著大街走一圈,如果這缽裡的油不掉一滴出來的話,可救他的命;但是只要油掉出一滴來,劍馬上就砍下去了。這個公案的緣起是,印度當年有很多外道的修行人修種種苦行,而佛弟子卻不一定要做這樣的苦行,有一位國王就說:「那些外道這麼努力,他也沒辦法真正解決問題,你們現在卻不努力,憑什麼呢?」迦旃延那尊者就回答他:「現在我告訴你一個辦法,去找監牢裡一個必死的犯人,叫他捧一缽油,到大街上走一圈,劊子手拿著斧頭跟在後面,事先告訴這個死刑犯:『如果你缽裡的油掉出來的話,那你後面的斧頭就一刀砍下來了。』」結果走了一圈,回來的時候油居然沒有滴出來。大王就很奇怪的問那位犯人:「今天大街上這麼熱鬧,你看見了什麼?」「我什麼都沒看見!」「你什麼都沒看見?怎麼可能呢?」「我只看見我手上的油!只要一點點滴出去命就沒了。」迦旃延那尊者就對大王說:「大王,沒錯!對佛弟子真正重要的就是像這樣的正知正念。」
  說到這裡也許我們會想,這個好難啊!的確這是難的,修學佛法是苦的,我們千萬不要誤以為跑到這裡就稱心快樂。所以前面一定先告訴你修學佛法的殊勝、不修學的嚴重過患,拿這個力量推動你,雖然說修學佛法是苦的,可是這個小苦可以換取免受大苦,認識了這個概念,到時候自然而然能做得到。所以前面告訴我們業感果的道理,這不是我們眼前可以見得到、體會得到的,這個道理是很深細的,必定要依正確的教授,自己如理地觀察思惟決擇,產生確定不疑的淨信心。那個時候我們內心會有一種體會,不是只在外相上面轉,這個經過如理決擇的殊勝見解會策勵我們,在惡劣的環境當中才有力量能夠抵擋得住。
  就像剛才那個死刑犯的譬喻,這是眼睛可以看得見的,我們修學佛法的人,要用「智慧眼」去看,所以說正知見自始至終是最重要的。若離開了正知正見在外面轉,不管你持戒也好,念佛也好,參禪也好,都只是種點善根!最後等到善根成熟的時候,沒有一個例外的,仍舊要走這條路,大家始終要記住這個話。不是說你種了善根以後躺在那裡,等到善根成熟掉下來就成佛了。十方一切佛都是這樣精進過來的。如果不想學佛而想學「我」的話,那任由你去做,你披著這身衣服,乃至說:「我就是佛!」弄得名氣很大等等,那是你的事情。要學佛的話,我們一定要照著佛菩薩無垢的經論如理決擇,這樣步步深入,那才可以。

【如是策勵之時,總諸惡行,特見睡等懈怠之因現在前者,應不忍受迎面遏止。如云:「如蛇入懷中,故應急起立,如是睡懈生,皆應速遏止。」】

  經過了上面這樣的努力,對於跟煩惱相應的種種惡行要擋住它。這裡的等字包括很多,這個地方只講到「睡」,我們會認為那個睡算什麼?如果說我們只說:「你不要發脾氣啊!不要貪污啊!」那談不到修道,世間做一個好人都是如此。真正發大精進的時候,完全不在這個上頭,的確有它特別的內容,所以哪怕是睡覺這些,都是用功的內容。我始終感念我的善知識,當年剛出家的時候,早上一打板,聽見了馬上從床上坐起來,眼睛張不開我也絕對不躺下來。我現在愈來愈了解,如果你不拿心力去對治的話,沒有用,不是說你懂得了就行的,也不是說你做到一次就行了。我二十多年來一直到現在還是這樣,說實在的,我只是一直保持在這個警覺心當中。現在一則是年紀大了,一則是身體不大舒服,坐起來時,心裡的確總會冒出想躺下來這個念頭,你就是那麼難克服它!像這樣努力提策尚且如此,如果說你馬虎一點的話,是一點用場都沒有!不過,我並不要求大家馬上做到,只是但願大家能夠體會到這一點。
  如果你真的懂得修行的話,有一點是必然的,就是「騙別人容易,因果卻騙不過。」這一點要特別注意。你心裡隨時隨地必須注意到:這是煩惱相應法,我絕不能忍受,這是懈怠之因。任何一念現起的時候,不能忍受,當下就把它擋住。我們不能忍受的應該是這個,人家來罵你幾句,是成就我們的忍辱,應該高興,感謝得不得了,而我們卻忍不住;煩惱才是我們的生死大冤家,我們卻歡迎它,跟著它去做,真是顛倒!不過,在此要特別說明:始終記住,修行不是說聽見了就硬來,像學不倒單等等。千萬不要這樣做,應依照次第,前面已說得很清楚了。所以,如同《入行論》說的:就像毒蛇鑽到我們的衣服裡時,要趕快想辦法把毒蛇弄掉;同樣地,懈怠之因乃至於睡眠等等,也要馬上把它擋住。

【非但斷除,應於犯罪心生不喜。謂我往昔如是轉故,乃至現在漂流生死,尤以正受菩薩律儀,而反安住學處障品極可訶責,及願今後於如是罪定不令生。防護當來,於彼二心應多修習。】

  不但在行為上面斷除,因為行為的根本在內心,所以你內心當中應該「於犯罪心生不喜」。容或我們剛開始行為上無法圓滿做到,但是這個正確的知見一定要一開始就建立,有了這個正知見,然後跟煩惱鬥。前面提到祖師告訴我們說:「我有的時候的確沒有戰勝煩惱,被它打敗了壓在地下,可是我在下面咬牙!」換句話說,我今天儘管打敗了,但我不服氣,還要跟你打,要鬥到底,雖然是屢戰屢敗,卻是要屢敗屢戰,要有這種精神,這就是靠我們內心當中正確的認識。
  內心應該這樣想:是啊!我一天到晚忙這個、歡喜這個,忙了半天,結果呢?不但沒有好處,而且還把我逼入生死當中,乃至送到地獄去!現在唯一的辦法是照著正法如理行持,以戒定慧這樣做去努力。特別是現在我們受了戒,不管是五戒、沙彌戒,或者比丘戒、菩薩戒;受了這個戒,結果行為跟它相反,那實在太不像話!我們不要讓人家來訶責,那沒有用,要自己訶斥自己!應該努力地隨時如理如法思惟觀察,策勵自己以後千萬不要再犯,這個概念很重要!眼前我們真正的修行就是修這個懺悔防護之心。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要拜佛、念佛等等,但是我們往往不了解真正重要的內涵是什麼,覺得我一天拜多少拜,打坐多久,其實坐的時候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拜佛的時候也是這樣,不曉得是修些什麼,這是真正可憐的地方。
  俞淨意公的公案,他還是下士,只求世間法,他立誓改過,只要能做得到一定努力去做,裡面有一句話很重要--就是做不到的,他也一定要令這個「善意」圓滿。就是說,就算他做不到,他心裡一定發願:我一定要做到它,一定做到它。我現在力量雖不夠,就好像你叫我拿一百斤的東西,我拿了半天拿不動,但我絕不放棄,一定要想辦法做到它,這才是正確的態度。做得不對的時候,一心一意求佛菩薩加被,消除我的業障,那個時候你要打坐也好,持戒也好,修什麼都是對的。

【如云:「一一罪生時,應當自訶責,必不令更生,恆思如是行。」】

  任何一個罪生起的時候,第一個要馬上認得,然後喝斥它,絕對不讓它再生!我們目前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這個。「恆」是恆常無間,就是一切時處要真正做到。「思」就是我們心裡真正的行相,這個「恆思如是行」才是我們目前要做的事情。果能如此,你拜佛、打坐、念佛、持戒固然好,吃飯穿衣也好,睡覺也好,都是修行。別以為一定要等到禪宗開悟了以後,才說吃飯穿衣無不是道,我們在沒有見道之前的聞思境界當中,能夠這樣做的話,吃飯穿衣也的確無不是道,至少是隨順於道的。你必定要在聞思階段就種這個因,才能夠感得將來一心不亂,或者大徹大悟,乃至於成佛做祖的果,這個因果關係是必然如此。

【應勵修學能相續生有力正念最深之因,謂與善師善友共住及應依止多聞等因。】

  上面說明了這個道理以後,認識真正修行是這樣的,那麼這個因從哪裡可以得到呢﹖一定要跟善知識、善友共住,才能夠生起這樣最正確、最有力的甚深正見。所以,應該努力修學將來能與善師善友共住及依止多聞的因。共住的目的,不是大家嘻嘻哈哈在那兒聊天,張三長李四短的,那完全錯了,是要「依止多聞」,這都是跟正法相應的。你所以依止善知識是要聽聞正法,隨時觀摩他,接受他的指導,改正我們自己的錯誤。
  要接受他的指導改正自己的錯誤,必然的一個條件就是:對我們這個老習慣,一定不隨順它!所以真正修學佛法一定是痛苦的事情,我們想要這樣,不行!要那樣也不行。我們總覺得這世間很苦,出了家應該樣樣享受現成的,稍微吃一點小苦就抱怨,那是完全錯了,這個我們必定要把握得住。所以要常常多看祖師傳記的原因就是這樣。不過要注意,我們看祖師的傳記都是十分讚歎,也曉得尊重恭敬善知識,然而他寫這個傳記的真正目的,是希望我們也做到,但是我們往往曉得恭敬他,就不曉得要恭敬自己,這真是大遺憾!我現在才了解祖師固然要恭敬,可是更應該恭敬自己,我要努力的就是這個!祖師告訴我們的也就是這個!所以我們絕對不要自輕,你一自輕就一點用場都沒有了,事情還沒做先已經打了退堂鼓,那不行。
  這裡要特別注意,一定要把十二因緣的道理弄得很清楚,這對我們有絕大的幫助。名色、六入、觸、受,我們一生都在「受」當中,都在境界上頭。常聽人說:「隨緣消舊業,莫再結新殃。」或者說:「不要被境風吹去,應該自己把持得住。」就是說,當境界現起的時候,我們自然順著這個境界生受,一種是領受,一種是感受。在這種感受當中,平常一定是隨順著無明相應的「愛取」去做,所以自然而然會去滋潤以前與無明相應之「行」所留下的輪轉生死乃至下三惡道的業種子。
  所以境界現起的時候,一定要把正知見提起來。儘管今天身體不舒服,如果有正確的認識,你會想:我不舒服是以往造了不如理的因,現在要想真正改變它的話,一定要如法去做,不斷種下正確的業因,把所有的惡淨除,未生的善種下,不斷增長它,使它結果。所以戒經上面說得很清楚,尤其是《梵網經》上面說,如果你遇到種種不如理的事情,要去讀誦、解說、書寫戒經。這樣做的話,這個概念就提起來了,然後依著正法去做。於是你在因地當中,不斷地以正知見、善法相應的概念策發自己,以前的惡果不繼續輾轉下去,到此為止,這都要靠精進!想要精進一定要得到正確的認識,要想得到正確的認識,一定要多聽聞,聽聞一定要依靠善師、善友的好環境,否則我們不知不覺就跟著惑染跑掉了。

【如云:「於此等時中,謂當串習念,此因能遇師,或行應理事。」】

  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努力修正念,以這樣的修行,作為我值遇大乘師長或行應理事的因。

【總須多聞善辨菩薩學處取捨,次於所知法義,一切威儀,恆依正念發勤精進,故於所精進處要無錯誤。】

  總之最重要的就是必須要多聞和善巧地辨別。多聞不是要多看報紙等等,這個沒有用,佛法裡聞的特質是,所聞的內容一定是如理的正法,是對治煩惱的,所以要善巧地辨別得非常清楚,哪一個是我們修學菩薩行的人該學、該取的,哪一個是我們不該做的、該捨的。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要如法行持。一切威儀(就是不管是行住坐臥任何時候),都要把正念提起來,努力行持。
  最後特別告訴我們,精進不要弄錯喔!現在很多人看起來很用功,這雖然很難得,可是他努力了半天,內涵有沒有錯還是個大問題喔!所以不但要努力,而且要努力對。當年有善知識提醒我,我到現在還一直記在心裡:別以為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做了很多事情有時候是好的,有時候卻是壞的,你做對了是必須要的,做錯了倒不如不做。因為你忙了半天仍在原地踏步,把心力、時間白白消耗掉了。原地踏步還算小事,最可惜的是浪費了你的精力,結果越跑距離目標越遠,還做得很起勁,等到你發現了再回過頭來,已經不曉得岔到哪裡,然後你又得多生多劫才改得回來!所以不要以為自己在修行,第一個你要看看根本因有沒有弄對喔!
  很多人經常對我說:「你內心有這麼好、這麼大的希望,真好!」我總是戰戰兢兢,今天並不是因為你名氣很大、地方很大、團體很大、事業很大,不單單是這個,得先問你辦的事業是什麼事業,佛法事業的根本因是「佛法」,如果不能把握佛法這個內涵,那麼這個事業絕對不能要。如果一個不小心弄錯了,事業越辦越大,與佛法的距離卻是越來越遠!對外面是如此,內心裡邊也是如此,這一點是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的,所以說「於所精進處要無錯誤」。要想無錯誤,記住第一個要把正知相應的這個正念提起來,一方面不要讓煩惱所傷,還要進一步克制煩惱。

【第四身心由此堪能之理。】

  能這樣的話,到時候你想做什麼,就能夠如你所想的做到了。現在的情況是:我們也未嘗不想做,卻總是做不到,就是因為我們身心無堪能性。比如早晨打了板起來倒還可以,叫你上早殿的時候心裡面要能夠專一,這個就很難;打坐或者觀想,要把所觀想的境觀起來,不要昏沈,這個也很難。身心無堪能性,我們要的東西就都得不到。你能夠了解前面所說的,如理如法去做的話,那一定沒問題。所以身心堪能,就是你所希望做的,能夠做得到。

【謂自在之力,如《不放逸品》說,必須善學菩薩學處,及受已不學過患極重,當視煩惱猶如仇敵,於諸難行莫覺為擔,應發心力視為莊嚴。】

  這裡一再地告訴我們要善學菩薩學處。我們已經了解了菩薩的內涵是什麼,既然了解了菩薩行有這麼殊勝的大利益,你必定要好好地去學。我前面講過很多次,希望大家不要學「我」,要學佛啊!表面上都說是學佛,結果學了半天都在學我,這「我」是越學越大,儘管你研閱經論,或者拜佛、念佛、打坐、參禪、持戒,但實際上在學「我」。所以一定要根據善知識的教授,依據無垢的經論,辨別得清清楚楚以後,你才曉得「學我」跟「學佛」的行相之間,差別是非常細微的,這一點學對了才叫善學,這個才是我們該學的,那個時候你精進才不會錯誤。
  進一步要了解,受了菩薩戒而不學的禍患是非常嚴重,這個錯誤是我們要對治的。修行要對治的是煩惱,請問:不懂得煩惱,你能對治嗎?所以現在特別重要的是不要在文字上面轉,不要爭口頭是非,一定要在自己內心上去找。有了這個認識以後要去行,行的時候是苦的、難的,可是這個難行是真正的莊嚴,所以不要覺得它是個擔子。應該先了解,了解以後你自然覺得這才是我的莊嚴,莊嚴我的淨土及報身,這不正是我們要求的圓滿果位嗎?所以真正圓滿的莊嚴,絕對不是坐在那裡樣樣享受現成的,人家送紅包來,還要跪在地上送給你,這樣的出家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所以我常常跟大家說,以前真是錯誤,人家來送我紅包,向我磕頭,就感覺出家好像很好。現在每碰到這種情況,我心裡面膽戰心驚!受他這一文錢,我不曉得怎麼樣才能夠跟法相應啊!如果我不能真正跟法相應去對治煩惱的話,地獄的刀山油鍋等在那裡,這我們必定要知道。所以一定要努力對治煩惱。你能夠如法了解了,才可以告訴別人:「修學佛法的內容是這個!」如果懂得一點文字就隨便去講,那還不如一個麥克風,它的喇叭聲音響得很,我們只要把錄音帶放進去,聲音要大就大、要小就小,而我們喊了半天,嘴巴乾了還要喝茶,它什麼都不要!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不是說笑話!

【於未修業前先修此等,破除身心於諸善事無堪能性,一切怯弱,學菩薩行令成輕利。】

  在我們沒有正式修的時候,要先把這個道理了解,因為我們如果不了解就去做的話,會覺得修行很難!了解了以後,會覺得原來學菩薩行有這樣殊勝的好處,不學有這樣大的過患。而要得到這樣殊勝的利益是要一點努力的,那個時候你碰見難事就不怕。所以對於做很多善事害怕、怯弱,覺得自己不能做的那種心情都掃除掉了,因此我們行菩薩行的時候,輕而易舉地就做得起來。
  由於有了這樣正確的認識,破除我們身心於諸善事無堪能性,不管是身體上、心理上,對於佛法的事業,覺得不能做以及害怕的這種情況,都一起拿掉了。能夠這樣善巧地學習,到那時候就不怕了,真正修學佛法最重要的關鍵就在這個地方。這一點聽起來很容易,大家有幸聽見,一定要好好地把握住這個機會,你能夠在這一點認真努力的話,我保證這是最快、最好的一條路,否則都是走遠路!記住!不是沒走,是走遠路。到最後我會把《法華經》跟大家提一下。大經大論的每一個地方對我們都有最正確的指導,不管從剛開始的《阿含》,中間的《般若》,乃至於《大寶積經》、《法華》、《華嚴》,說的道理絕對是完全一貫的。我們必定要把握住修學佛法的特質,認識根本因在哪裡,圓滿因又是什麼,以及如何去圓滿它。

【如云:「定於修業前,令一切有力,憶不放逸論,令自成輕利。」】

  就像《入行論》上所說的:在你正式開始修善業之前,要先有正確的認識,在內心產生一股力量,憶念有關不放逸的教誡。經過了這個有力的修習,經常提持、正憶念的話,那時候做起來身心自然振奮輕舉,而殊勝的利益也跟著來了。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你叫他做一點世俗無益的事情,他痛苦得很;而我們恰恰相反。有些同學或許也有這個感受:以前世間難捨的事情,現在看了就討厭;而以前覺得難行的事情,現在做起來是輕而易舉,而且覺得利益無比!你必定要這樣一步一步走上去,到時候你才會像釋迦世尊一樣,為求一個偈,身上挖一千個洞也願意!看見餓虎,身體捨給牠也願意!而且做得很起勁!

【如是勵力能發何等精進耶?謂如樹棉,去來飄動隨風而轉,自內身心於善勇悍,隨勇悍轉,此後精進能善成辦。由生精進乃能成辦一切資糧。如云:「如樹棉去來,隨風飄動轉,如是勇悍轉,由是事皆成。」】

  就像樹上的棉花一樣,棉花有兩種:一種木棉,一種樹棉,它成熟以後種子就裂開,露出軟軟的棉花,風怎麼吹它就怎麼飄;現在我們依照上面這樣去如理修學以後,對於做善的事情,心裡面的精進相也跟樹棉一樣,你輕輕一提,內心就能精進地跟著它而轉。這樣一來,要修行就很容易成功了。
  有了精進這個力量以後,什麼都做得到,不像我們現在碰到一點事情,常常事情還沒做,就像天要塌下來了一樣,實在是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曾有人說要修學佛法,因為他看見修學佛法真好!平常打打坐,反正吃飯人家燒好了,我到齋堂就有得吃,然後睡一個午覺真輕鬆。這個不是學佛,大家千萬注意啊!宿生自己的善業所感得的果報,這一生你這樣浪費的話,倒不如豬!豬反而省事,被一刀殺了還人家,牠不一定下地獄喔!我們現在披了這身袈裟而這樣做的話,這個果報是非常可怕的。豬只被殺一刀,我們這樣下去的話,地獄裡邊那個油鍋刀山是無邊恐怖啊!所以我們要時時把正念提起來,思惟放逸的過患、精進的勝利,這樣一步一步上去。當精進心生起來時,不論什麼難事,你不但不覺得難,反而覺得這就是我的莊嚴,是成佛的資糧,會忍不住一馬當先衝上前去把事情統統做好。所以,如同《入行論》所說的:就像棉花,風輕輕地一吹它就動了;現在我們也是一樣,由於把身心善巧地調柔了以後,能跟著精進而轉,你要怎麼辦,這個精進心輕易地就起來了,於是無論什麼事情都成就。

【又諸難行唯應策勵不應棄捨,如吉祥敬母云:「不修難行業,不獲難得位,故佛不自顧,令精進增長。」】

  這句話要特別說一下,修學佛法要積聚無邊資糧,淨治無邊罪障,不是說你發了心就行了,要繼續不斷地努力去做,而且時間是無限的。所以碰見難行的事,能做的固然去做,不能做的也絕對不棄捨。不修難行的業是得不到難得的果位的。佛之所以成佛,他絕不顧慮這個、顧慮那個,一天到晚只會增長精進。世間也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共通的法則,法爾如是,沒有一個例外的。

【第四正修此時應如何行。隨發何精進,皆當具足六種殊勝及六波羅蜜多。精進施者,謂自住精進而安立他,餘如前說。】

  正修的時候怎麼辦呢?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這是大乘佛法的特質,非常重要的!不管你做任何一件小小的事情,行為固然是如此,就是心裡也一定要跟這六種殊勝及六波羅蜜多相應。六波羅蜜多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精進施者」,不但你自己安住在精進之中,而且要想辦法使得別人也這樣,就是把這個精進布施給他人。其餘持戒等一一都是如此。雖然這裡不細講,但是諸位在概念當中一定要清楚。六個殊勝中,第一個,所依根本在菩提心,行持的時候,哪怕你做小小的一點事情,這個目的始終要把握準,這是根本因,修學佛法這是第一重要的。所以大家特別注意,不要從事相上面看見人家做得這麼好,我也要這麼好,錯了!不管人家做得好不好,我總把成佛這個目標擺在心裡,我要成佛!這個是在自己內心上的。若能如此,自然一切時處,看到人家做得好,不是我也要跟他比,而是我讚歎他、隨喜他,這就對了。不管人家做得好不好,如果是該做的,我就去做,內心當中應有這樣一個正確、堅定的知見,絕不可以動搖。世間上也常常會稱讚某人不錯,因為他做事情有原則,表示他不是跟著別人隨風飄動的。在世間上,有很多人看見別人做某事很好,就一窩蜂跟著做,但到後來多半都吃虧,因為你並不了解他這樣做為什麼能夠成功,只是從形相上面去看。如果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也走上這一條路,那不是很可憐嗎?所以說這六種殊勝一定要把握得住。然後行持的時候,每一度都含攝六度。

【第五此等攝義。應當隨念,發菩提心為諸行依而勤修習,則於精進為欲安立諸有情故,策發修學漸令增長。】

  總而言之,我們任何一個行為,時時刻刻都要記住,六種殊勝當中的第一個--發菩提心這個根本因,有了它才有跟它相應的身口行為,所以菩提心是諸行所依。現在這裡修的是精進,精是精純、專精,在質上一點都不夾雜,在量上一點都不馬虎,這個才是精,是向菩提道上推進的力量。為了使一切有情都成就佛果,所以我行精進,也使一切有情行精進,因為要真正成佛,這個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努力策發、修學,使得精進心增長。

【次於大地所發精進修為願境,於初發業所行精進隨力勤學,尤應斷除精進不共所治諸怯弱等。】

  策發精進以後,下一步就說我們精進修持的內涵及方法。首先要以大地菩薩的行為做為我們的願境。這裡就說明了一件事情,我們常常覺得自己現在是凡夫做不到,但正因為你是凡夫,所以才告訴你要努力!而且要以大地菩薩的境界做為你的目標。你還沒做就先說:「這個是菩薩做的,我是個凡夫啊!」因地當中已經把自己看成《法華》上面那個除糞人了,這是我們最大的損失!明明我們是佛子,可是因地當中念頭起來就是:「唉!我是個凡夫啊!我所忙這一切只為了求得一日除糞之價。」你完全錯了。真正修學佛法的人應該常常告訴自己:「我就是佛子,所以我現在行為就是佛子行,也就是菩薩的行為!」因地當中第一念正確了,將來才有圓滿的果。
  「發心究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初心難。」這是《華嚴》上面特別說明的,「發大菩提心」跟「究竟圓滿大菩提心」這兩者,就它的內涵、特質來說沒有差別,而其中真正難的是第一個發菩提心喔!也因為它難,所以真正重要的也在這裡。在《華嚴》上面善財童子示現的修證境界叫十信滿心;換句話說,他的淨信心已經跟佛的菩提心的特質無二無別,只是還沒有圓滿而已,所以這個初因最重要。有了這個因,然後繼續不斷地把它圓滿,到最後就是成佛。有這個因,果是一定有的,反之,如果沒有這個因,怎麼忙也沒有用,所以才說「如是二心初心難」。但是我們回頭來再找那個根由,修行的根據是思相應慧;要思一定要先有聞相應慧,聞相應慧從多聞來;而多聞從善知識那裡來。所以前面告訴我們:要想生起有力的正念,一定要依止善知識、與善友共住,及多聞等,就是從依止善知識、多聞開始。
  當我們聽見了這些道理以後,應該覺得:「對啊!正因為我是凡夫,所以我一定要學這個。」當下的這一念,因就對了。你如果有這麼一念,就是將來成佛的因。但是要感果單單一念不夠,如果第二念你又想到別的地方去,那沒有用。假定心心念念把持這個念頭,一步步不斷地一直增長,因為你集的因都是這個,自然將來感的果也非這個不可!修行沒別的,了解了這一點,我們一定會說:「正因為我是凡夫,所以我必須要這樣做!」絕對不是:「我是凡夫,那是菩薩境界啊!」就把自己排拒了,明明我們是大富長者(佛)唯一的兒子,可是偏偏要去忙打掃廁所的事,弄了半天,只獲得一個大餅填飽肚子,真正可憐的莫甚於此。所以最可憐、可惜的就是愚癡,自己還覺得我一天拜多少佛、念多少佛。我一再地說,拜佛念佛絕對好,弘法利生也絕對好,問題是你根本因有沒有把握住?如果沒有把握住的話,好可惜!所以這裡告訴我們,「次於大地所發精進修為願境」,內心發起「我要這樣做」的決心,這是聞思相應的時候,等到將來成佛時,這就是我的希願所在。在因地當中種下這個相應的因,只要因圓,果自然滿,所以《妙法蓮華經》所說的「因在果中」、「因即是果」,是千真萬確的。
  雖然叫我們要以地上菩薩的精進為願境,但是並不是剛開始就叫你要像地上菩薩那樣,而是要以學菩薩作我們的願,根據這個願,隨自己的力量去做,所以叫隨力勤學。這個隨力勤學包含前面所說的種種道理,特別是真正做的時候要學忍;換句話說,不要學龜兔賽跑當中那個兔子,一口氣衝了個半天,然後停在那裡。倒不是說牠衝累了停在那裡不對,而是說不可以不顧一切地莽撞,要如理如法地了解。這個道理在一開頭道前基礎的時候已經特別提過了,修的時候一定要先了解所修的內容--質正、量足、次第無誤,然後由自己相應的下腳之處,依程序一步一步上來。特別是對修學佛法必須要的精進會造成妨礙的這些毛病,要把它對治掉,若能策發起精進,下面其他東西都來了,所以說精進在資糧善中最殊勝、最第一,只有依靠它才能夠真正圓滿一切資糧。

【又於所得菩提及為一切有情與樂拔苦,經極長時,集無邊資糧行無量難行,先當勇悍擐精進誓甲。】

  最後又告訴我們,對於我們要求的大菩提果,開始依的是菩提心,就是要使一切有情的苦統統淨除,要把自己的樂統統給他。這必須要積集無邊資糧,因此要經過很長的時間,行無量難行苦行,所以先要披精進之甲。《瑜伽師地論》中第一個叫披甲精進,也就是心理建設:真正行的時候叫無下、無退,乃至於無作,這個概念特別重要。我還希望這六波羅蜜講完以後再總括起來,對於這一點還要特別地說一說。

【《妙手問經》說:「若略發此廣大意樂,即已積集廣大資糧。」故當勤學。】

  《妙手問經》說:你只要稍微啟發一點這種意樂,就能夠積集廣大的資糧。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在下士道講業感緣起時,最後告訴我們造業的三緣當中,第一個是心清淨,第二個加行清淨,當你心清淨、加行清淨了,其實就等於田清淨。這三樣都清淨了,哪有不能集無邊資糧的?所以你心裡面能夠產生跟法界相應的這種大精進的力量的話,即使只發一念,這個力量就不可思議。所以我們經常要提醒自己,要學那個小沙彌,老羅漢雖是了不起的聖人,而那個小沙彌就只起一個念頭:「我要成佛!」這位羅漢馬上把小沙彌請到前面。平常小沙彌很認真地拜佛、念佛,說不定這位羅漢理都不會理他;但是他腦筋一念這麼轉過來,這位羅漢馬上很恭敬地把他的包袱接過來說:「包袱我來拿,請你在前頭。」這說明了真正的智者了解這個事情是非輕重的根本何在。我絕對不是說單單學那個沙彌就只起一個念頭,而是要分別清楚是非輕重何在,然後在這上面勤勤懇懇地努力。一定先要如理,然後根據這個理再求如量,所以質要對,量要足,次第要不錯。

【若不學者,不能增長種性堪能,恆為眾多惡行染著,於餘生中亦極難學諸菩薩行。】

  假定我們不學的話,菩薩種性不能增長。前面在三慢當中特別提到,你不努力對治煩惱,煩惱不會說:「我憐愍你!你不行,我就自己退了吧!」這是不可能的,同樣地,功德也不會說:「看你可憐,我自己圓滿吧!」這也是不可能的。你必須自己如理地去修習,要想如理地修習,第一個就是要照前面所說的次第。所以如果你不學,就沒辦法增長,甚至於連種子都沒有。
  六波羅蜜多當中的精進,是在已經有了菩提心的情況下,此時不精進都不能增長,何況我們現在菩提心都還沒有。要想辦法把它從沒有變成有,就必須先下那個種子,然後使它增長。如果不能這樣做的話,我們忙些什麼?這兩方面才是真正該比較的。如果你不忙好的,必然一直為眾多惡行所染著。這個惡行不是說去殺人放火,當你坐在這裡,心裡面沒有把正念提起來,那個時候就是在惡行當中,不是你動壞腦筋的時候才是惡行。原因很簡單,我們從長夜以來一直在無始無明當中,所以不跟正念相應的時候,當然就在癡相大無明當中。
  所以修學佛法的人,不管是禪、淨、律、密,學禪的人說:「一念不在,猶似死人。」一旦忘失掉正念,那就像死人一樣。念佛的人也必定要每一念不能放鬆,因為一放鬆就跟癡、無記相應,就是在造輪迴生死的業。現在既然一直種輪迴生死之因,你能感得跳出輪迴的果報嗎?絕不可能,就異熟而言,是一直在生死輪迴當中;就等流而言,這種惡習繼續不斷地增長,這一生就這麼在懈怠中浪費了;到了下一世還是這樣要提提不起來,放又放不下。這個習氣一旦養成,要改是很難改過來的。眼前非常簡單的一件小事情都改不過來,何況這麼一件大事情。前天有位同學來跟我講羅漢菜的事情,我覺得他真是個善知識。我想大家都曉得,我是走到哪裡,就把羅漢菜帶到哪裡的,這可不是素菜館裡的羅漢菜喔,就是水、鹽、油、菜統統放進去煮爛。凡是真正有心來學的人都很歡喜。前幾天那位同學到台北去,回來他就說:「現在發現這個羅漢菜真美!」可是他剛開始時真不習慣,經過一年以後,慢慢地才習慣。
  為什麼特別說這件事情呢?我希望大家自己反省一下,我們一個很小的習氣,一旦養成以後,要拿掉它真是千難萬難。反之,要培養一個好的習氣,同樣地也是非常困難。所以這裡告訴我們:如果這一生不努力學的話,永遠在以前的老習慣當中,而且這是無始以來的習慣。所以如果不趁現在懂得的時候開始精進,還為自己找藉口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將來你更沒有機會。如果現在在因地當中處處保護煩惱,還自己覺得做得很得意,覺得人家不知道,其實騙人家是害不了人家的,反而害了自己啊!這個概念你懂得了,不會怕人家來騙你,他是騙他自己,這個道理是很重要的。現在有機會學你都不學,造了惡業以後墮落,請問沒機會了你還能學嗎?就算你將來仍然有機會,這一生你都上不去,下一世你就上得去嗎?惡習慣養成了,就像病一樣,一天比一天厲害,剛開始的時候不治療,一拖再拖,拖久了就治得好嗎?所以為什麼前面告訴我們對於微小罪要把它看得很重,真正重要的就是煩惱生起來的時候就要立刻對治,不讓它作怪,要想種種辦法,咬緊牙關站起來。說來說去最可憐的還是無知,我們用盡心機想討便宜,實際上完全在煩惱當中轉,自己還不知道,這個是世間人最可憐的地方,既然我們修學佛法了,務必要認識這一點。

【如是知已,雖尚未能如實修學,然心亦應趣向彼品,隨力隨能發勤精進,如《妙手問經》說,則於餘生少以功力無諸苦難,速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

  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行為的確還不一定能夠做到,但是心裡邊一定要「趣向彼品」。實際上做任何事情,一定從心裡先建設起,譬如眼前很多的事情,不一定是你真正想去做的,但是因為覺得這樣做有好處你就會去做。就像有些東西,因為聽說它有營養,你吃起來就很起勁,其實不一定好吃。佛法也是這樣,知道將來有這麼殊勝的好處,你只要去做,習慣了也就不難了,所以心裡面要能夠這樣建設起來。
  若能這樣做,下一生不需太大的辛苦,就能很快地圓滿精進波羅蜜多。因為你因地當中不斷地集聚這個資糧,念念下的因都是跟精進度相應的,如果這個業很重,將來所感的果自然跟現在這個因相應,所以當然容易。譬如我們想賺錢,勤勤懇懇地努力,儘管現在很窮,可是我今天集十塊錢、明天集十塊錢、後天集十塊錢,天天努力地累積,到了年底結帳,就會有一筆錢了。所以這一生努力一直這樣集下去的話,到來生感得的異熟、等流,自然而然都跟這個善法相應,做起來自然就很容易;而且所感得的客觀環境也都是善師、善友,這一點是我們要很重視的。
  曾經有人問我一個問題:「無常迅速令人很害怕,怎麼辦?」這個事情很簡單,第一、因為無常,所以我們了解事實的真相是一無可取;第二、因為無常,所以你不能等待,要趕快努力;還有,因為無常,說明了很多殊勝的特質,淺的只是看見世間生滅的真相,深細的無常本身就說明了空、無自性,沒有一樣東西是有實質的。既然是沒有實質的,一切法的生起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所以《法華》說:「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一切法都不是本來如此的,都是從因緣而起,所以因地當中種下去的是一佛乘的因,將來自然感得佛果。只要你因地當中,種下去的每一個因都跟正法相應,那無常不但不必擔心,正因為無常,所以我才能夠如理地掌握住眼前當下這一念,種下與正法相應之因。
  如果它是常的話,你就沒有辦法改變它,因為它天生就是如此,而且永遠是如此,這樣才叫常嘛!現在因為是無常,一方面是時間迅速地過去,一方面並沒有不變的實質,所以完全看你因地當中如何下種,只要心心念念種下去的是正確相應的因,還愁沒有好的果嗎?如果你在這個無常的逼策當中,一心念佛求往生,感的果是一定往生;如果你求的是發大菩提心,下一生就感得菩薩的位置,生生增上。所以佛法說來說去不離因果,前面告訴我們對業感緣起發深忍信是一切白法的根本,不是不怕無常,而是要懂得善巧地怕,了解它,然後把握住重點。
  最後,有一個毛病千千萬萬要改掉它:不要耳朵聽見了或眼睛看見了,嘴巴就講出來。古德告訴我們:「耳目之間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你聽見了講給別人聽,對這個堂堂七尺之軀沒有什麼用處;聽見了要記在心裡面,了解了以後如理去行持,所感得的就是殊勝的報身,這個才是真正重要的。我們如果現生能做固然好,現生若不能做也不要怕,因為因果,業感緣起,法爾如是。對於現在的狀態要感到慶幸,儘管是末法了,居然還能夠聽見這樣圓滿如理的教法,但是不要停在這裡,要步步上進。所以你們特別記住,前面「五巨礙」中「缺隨順教」,這是修學佛法最嚴重的一個關鍵。很多人覺得自己在修行,結果忙了半天仍然是學我,真正如理的教法沒得到。「得微少善便生喜足」,碰到了一點點就覺得好得不得了,停在那裡不上去了,這都是很可惜!所以我們只要在這上面能夠步步上升,絕不停止,一生一生增上是絕對沒問題的。
  佛發的願是要濟度一切眾生,他悲心的量是把所有眾生看成是他最疼愛的獨生子,他的智慧是了解一切真相,能幫助人家解決一切問題,還有他修持圓滿成就,具足滿眾生願的力量,不信佛的人不談,信佛的人你想想看,他會不救我們嗎?舉一個簡單的比喻:就像世間的慈母,對於她最可愛的兒子,那個小孩儘管無知地在地上爬,可是母親看得清清楚楚,她絕不會讓那個小孩把毒的東西吃到嘴巴,或者讓毒的東西傷害到他。只要你自己能夠信得過,跟上這個母親,那就對了。前面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皈依的內外兩支,外支是大師已成,不單是一尊佛,有無量無邊的佛,他們不住涅槃,盡未來際一直安住在大智、大悲、大願、大行當中濟度我們,就像母親一天到晚在照顧她的小孩一樣,而我們就是佛的獨子。千萬不要說:「唉!我不行啊!」這個念頭一起來的話,就一點辦法都沒有。
  同樣以剛才那個比喻來說,現在那些孩子長大了,他不知道時還很聽話,知道了以後,知見多得很,相當於我們要學佛結果學錯了變成學我,總是拿自己的概念去衡量外境,就像眼前很多家庭當中,父母告訴子女怎麼做,子女會說:「那是老一輩的想法,這個概念已經落伍了。」子女不能接受他,父母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用這個最平舖直敘的例子,無非是提醒我們問題的關鍵在哪裡。
  以上把精進波羅蜜多講完了,下面是定、慧兩樣,真正重要的概念在最後別學當中說明。前面曾經說過,如果沒有基礎,儘管懂了這個道理,也不一定真正有很大的幫助。眼前我們把定慧幾個重要的基本概念先了解就好了。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上士道(三)

    靜慮波羅蜜

※﹝學習靜慮波羅蜜多分五:一、靜慮自性,二、修彼方便,三、靜慮差別,四、正修彼時應如何行,五、此等攝義。今初﹞

【住所緣境心不散亂善心一境性。】

  第一個是靜慮的自性,也就是定的特性。我們的心識一定有一個所緣的對象,就像一個人,一定是站在這裡或坐在那裡,同樣地,我們的心一定有一個所緣的對象。靜慮的自性是,心裡邊沒有散亂而且安住在善所緣上面,這個心是始終相應的,或者叫等持,或者叫等至。因為這時候心是平等的,達到這個境界保持不動,所以叫等持。我們現在的心理狀態不是這樣,是非常散亂的,一下揚起來,一下低下去,低下去的時候是惛沉睡眠,揚起來的時候是貪瞋等相,無時無刻不在這個當中。

【如《菩薩地》云:「謂諸菩薩於菩薩藏聞思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間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毘缽舍那品,或雙運道俱通二品,當知即是菩薩靜慮自性。」《入行論》云:「既發精進已,意當住等持。」】

  《瑜伽師地論》說:修學菩薩行的人,對於菩薩藏(也就是經)應先「聞思」--別小看聞思,這是個大學問,做起來要很長一段時間。現在我們動不動想先學定,而學定的基礎是聞思,聞思沒有的話,修定是絕無可能。必須以聞思為基礎,然後行妙善的世間或出世間的心一境性(定分世間跟出世間二種),心正安住奢摩他品或毘缽舍那品(奢摩他就是止,毘缽舍那就是觀),或者是止觀雙運,那時的心是寧靜不動的,這就是靜慮的自性。
  關於奢摩他、毘缽舍那及雙運的特質,留在後面再特別說明,這裡簡單地先說雙運跟止觀的差別。我們學定的時候,心寧靜定在一處的話,它就不能觀、不能動;要思惟觀察,心就不能定。實際上止和觀單單一樣是不能成就的。如果單單安住不動,這個是世間道,是屬於初禪、二禪、三禪乃至於無色定,將來這一生業報滿了以後,就生到天上,長劫安住在定中一動都不動。「毘缽舍那」是觀,一定要用我們的思惟觀察,所觀的內容或者是世間的是、非,或者是出世的如理、非理。當觀的時候,心就不能集中起來,因為不能集中,所以觀的力量也就不夠。而所謂「雙運道」是你的定越強,觀力也越強,反過來觀越強,定也越強。看起來修止和觀有矛盾,怎麼可能一塊兒修?這個就須要如理的教授,它的修學必須有次第:一定先得止,可是不必深的定,然後在這個止上去練習觀。通常一觀的話,心就散亂了,這時把它放緩,再去修止;止成了以後再去觀。不斷地練習,到後來當你的心跟止相應的時候,觀力也跟著增長;反過來當觀的時候,止也越來越深入。所以得到了止觀雙運,要提起來觀察的時候,定力會非常穩固,又因為定心堅固,所以觀力也敏銳,才能夠把世間一切的真相看透,這是修學出世的三乘都必須要的,詳細的內涵後面再說。
  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是方便資糧;後面真正重要的是智慧資糧,就是慧。從三學來看,前四度屬於戒,止觀是定慧。

【第二修彼方便。謂當思惟,修習靜慮所有勝利及不修過患,奢摩他時茲當廣說。】

  修的方法是什麼呢?還是跟前面一樣,先了解修學這個的殊勝利益以及不學的缺陷,這個在後面專門講止的時候再詳細說。

【第三靜慮差別。如前所引就自性分二,謂世、出世。就品有三,就作業分,謂身心現法樂住靜慮、引發功德靜慮、饒益有情靜慮。初謂住定即能引生身心輕安所有靜慮;二謂諸靜慮能引神通解脫遍處及勝處等,共諸聲聞所有功德;三謂有靜慮能引十一種饒益有情事。】

  如果就定本身的特質來說,分世間定跟出世間定。還有另外一種分類,就是看它的作用、功效,共分成三個:第一個就是身心現法樂住,得定以後,使得你的身心當下安住在無邊快樂中;第二類是由於這個定能夠引發種種功德;第三類是在這個定當中能夠饒益有情。當然還有其他各式各樣不同的分法,不過總要把握住它的特質,不必無意義地去分類。

【第四正修彼時應如何行。隨修何善三摩地,皆當具足六種殊勝、六波羅蜜多,自住靜慮亦安立他,是靜慮施,餘如前說。】

  第四是正修的時候應該怎麼學,這個跟前面每一度都一樣。

【第五此等攝義。隨念發心為諸行依而正修習,則於無漏靜慮,為欲安立一切有情策勵修學。此堅固增長已,以地上諸靜慮作所願境,雖未能生圓滿靜慮,亦應時時精進不捨,隨力學習心一境性諸三摩地。】

  靜慮波羅蜜多有一個特質,我們一定要了解--它是發菩提心以後的隨行(跟著這個心而來的行為),也就是要以菩提心作為依據,成為一切諸行的根本。所以我們要學的是無漏靜慮,換句話說是出世的靜慮,不但是為了自己,而且要使一切有情也同樣的得到無漏相應之定,令他們解脫生死,乃至成佛作祖。有了這個概念,當隨分隨力能夠發起菩提心,乃至能堅固、增長了,正式學的時候,不是學習一般世間的靜慮,而是以大地菩薩所行的種種靜慮,作為我們的願望而去努力。所以有機會必然要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從德雲比丘開始,一直到最後開彌勒樓閣,那些大善知識每一位都告訴他,自己得到什麼三摩地,這都不是普通的定,都是大乘不共的無漏定,必定是定慧雙運俱轉,這是它真正的特質,這一點我們必定要了解,也是我們現在的願境。不要說我是凡夫,我不行,正因為是凡夫,所以這個是我要的目標!如果我已經成佛的話,就去救眾生了,不需要再學了,所以要以地上諸靜慮作為我們的願境去努力。
  在因地當中雖然不能夠真正圓滿靜慮波羅蜜多,但是學的時候一定要精進,沒有精進絕不可能修成功。現在很多人要學定,實在也難得有這個心,教他一下,給他種一個善根,就像教幼稚園小孩子「來來來、排排坐、吃果果」一樣,大家高高興興完了以後就回去了,如此而已。不要說這種殊勝的大乘定,就是一般的定,沒有精進是絕無可能修成的。所以雖然還未能生起圓滿的靜慮,也應該時時精進、隨分隨力學習心一境性諸三摩地,在座上固然是,下了座何嘗不然。
  典型的禪宗祖師們就是這樣,上座的時候固然如此,下座的時候,心還安住在那裡,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有人問趙州禪師:「狗子還有佛性也無?」他說:「無」;當時趙州老人沒有教人參這個,一直到南宋大慧宗杲禪師以後,學禪的人才學習「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因為到後來人根性慢慢變鈍,所以要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地方,後來又轉成參「念佛是誰」,那都沒關係,真正重要的是一切時處心專注在那裡。古來有各式各樣的人形容這種狀態,或者說如喪考妣,像父母死了以後時時刻刻憂心如焚;或者是說像欠了人萬貫錢財,以現在來說是欠人家幾億的財產,債主已逼上門;或者像經上迦旃延羅子的公案,劊子手就在後頭。這樣一心一意地專注在一個善所緣上,乃至吃飯不曉得吃些什麼,睡覺不曉得睡些什麼,拜佛也不知道拜些什麼,很多古今的禪宗大德們都是如此。有的人上廁所出來,褲子忘記穿,這絕對不是笑話,乃至於吃飯了,拿著飯碗老半天,竟忘記要吃,全部精神一直安住在那裡,這個才是真正學定的樣子。
  不要認為這件事情很難,只要得到善巧的引導,是一點也不難的;最主要的還是前面那個方便。所以大師一直強調修行是聞思為先,一定要先如理聽聞,了解勝利過患。我們總覺得修學佛法要放掉這些很難,其實是因為沒有善巧。如果能先了解這樣做對你有多少好處,反過來說不做有多大的禍害,這種心情提起來了以後,修學佛法的確並不難,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次第。

【若不爾者,恆違學處罪所染著,於餘生中亦極難學菩薩等持所有學處。若能學者,即於現法亦少散亂心,所修善行勢力強盛,當來亦如《妙手問經》說,身心喜樂靜慮波羅蜜多極易圓滿。於奢摩他時當廣解釋,故此不說。】

  你不這樣努力的話,眼前在罪染當中,將來也很難學菩薩的等持學處。如果能夠學的話,現在的心就少散亂,而且修的勢力越來越強盛。當然更好的是將來,就像經上面所說的,很容易圓滿靜慮度,得到身心的喜樂。
  有的人好像一學就會了,這不是這一生學會的,是宿生就有了。念佛也是如此,所以我一再說,不要認為他人念佛很容易,他是宿生早就修學過了。假定你看他念佛容易就想學他的話,那也未免太沒出息,要學只要學一個人,就是學釋迦世尊,而且他前面的六年苦行,最好也不必學,只要學最後那一個晚上,坐在尼連河邊,抬起頭來看見明星就成佛了。所以我們必定要了解因果的關係,他有他宿生的因緣,而我有我的次第,應該照著正確的次第學習,佛法的特質就在這裡。能夠這樣去做的話,很容易就能圓滿靜慮波羅蜜多,詳細的道理在後面別學奢摩他的時候再說。
  我們由發菩提願心而進入行心,有了願心要滿這個願,一定要跟著相應的因去行。因圓滿了,果就是無上的佛果。前面的五度已經講完了,現在講最後的般若度。

  般若波羅蜜

※﹝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分五:一、慧之自性,二、生慧方便,三、慧之差別,四、正修慧時應如何行,五、此等攝義。今初﹞

  學般若也分五部分,第一是了解智慧的特徵,第二是用什麼方法才能夠啟發智慧。然後智慧有哪些不同的內容,每一種有何等功效,這個功效是對治什麼毛病、圓滿什麼功德。了解了這個,下面談正修時如何修,最後一點是將重要的關鍵再總結起來說明一下。

【慧謂於所觀事能揀擇法,此處是說通達五明處等慧。】

  智慧就是對於我們所看的事情,能夠決擇如理非理,曉得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之間種種必然的關係。對事、理二方面所有正確真實的內涵,能夠看得清清楚楚的話,自然做起事情來會一點都不錯,得到的結果就能圓滿無缺,這完全要靠智慧來辨別。所以做事情儘管是手腳去做,可是判別是非、取捨,卻不是手腳的能力,就像前面說「五度如盲,六度如導」,五度就相當於手腳去做,但是做得好不好、怎麼做等等,那須有智慧來引導。
  這裡總說五明,實際上這包含了我們眼前所對的一切內容,對這個有了完全正確的了解,自然處理任何事情的結果就會很圓滿。修行更是如此,對於修行的方法,如果沒有正確了解,儘管有心想學,卻是盲修瞎練。

【如《菩薩地》云:「謂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揀擇諸法,普緣一切五明處轉,一內明二因明三醫方明四聲明五工巧明,當知即是菩薩慧之自性。」能悟入慧者是未得地前慧,已悟入者是得地慧。】

  這裡引證《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所說的,慧就是能夠很正確、如實地了解我們所對的一切,乃至由此而步步上升,了解一切法的是非,是的該取,非的該捨,這都要用智慧辨別知所取捨,然後依法行持,就能得到圓滿的結果。至於「能悟入」跟「已悟入」兩者有什麼差別呢?能悟入是還沒有真正見到實相,也就是登地之前,這是聞思相應之慧;已悟入是登地以後,經過前面的聞思,把握住了修行的法則,照著這個次第如法修持,而得到實際上的驗證,徹底見到一切事實的真相,這包括真俗二諦。你能夠徹底圓滿了解它的內涵而辨別是非,這個就是慧。
  智慧所觀照的對象是普緣一切,把我們所對的一切總攝起來,分成五個內涵,就是五種明處。「內明」就是佛法,平常世間人都是向外觀察,而佛法是觀察內心。實際上佛法本來就是說明世間現象,以世間的名詞來說明,大家就很容易了解。比如現在大家都讚歎科學,它的確對世間有相當的貢獻,但是科學絕不是內明,它只明外境不明內心。對於宇宙萬物,我們拿什麼標準來觀察呢?每一個人都是拿「我」,然而「我」到底是什麼,科學卻不一定知道,現在暫時不深究「我」是什麼。通常我們都是透過眼睛所看、耳朵所聽、身體的感受而去領納,或者拿我們的知識知見去觀察世間萬事萬物,可是每個人的眼睛所看、耳朵所聽的標準都不一樣,所以科學家想出一個辦法來,不是用你的眼睛或者我的眼睛看,而是在這個世間上共同訂一個標準尺度來測量時空。例如你可以把一天分成晝三時夜三時,現在共同的標準是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一分六十秒;空間也有一個客觀的標準;所有衡量的東西都有個客觀的標準,不管是英制或公制,這是大家彼此共許建立起來共同的標準,然後在這個標準上面去衡量事物,這樣才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在這個之上你就能夠認識它的內涵。所以科學會比較正確的原因,就是把主觀的因素拿掉,也因此科學發現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真相。以前的人因為憑著自己的眼睛看,所以覺得地是不動的,是太陽在轉,現在發現是太陽不動,而地在轉;以前人說天是圓的地是方的,現在也發覺不對,根本沒有一個具體的天,而地卻是圓的。因為科學先確立了一個客觀的標準,拿這個標準去衡量、觀察,就可以得出一個共同客觀的標準來。
  可是有一個因素被科學遺漏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拿我去觀察,然而不論用眼睛、耳朵、身體,各人能力不一樣,概念也不一樣,「我」是什麼誰也不知道,結果拿「我」去觀察的話,問題就來了。實際上如果科學家拿他的方法去找「我」,是沒辦法找的,而且絕對找不到。這個道理說起來非常簡單,佛法裡說「指不自觸,火不自燒」,手指去摸東西,可以摸到這個是什麼感覺,可是同一根手指不能摸它自己;就像火可以燒東西,卻不能燒它自己。同樣「我」這個東西是什麼,自己是沒有辦法找到的,所以「我」本身是不是一個可靠的標準就有問題了。例如我們要去買東西,這個東西的價錢如果大家都說三塊,沒有什麼爭論的話,就沒有問題,因為在這裡大家用的都是新台幣。可是偏偏我們的心識卻不是這樣,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就相當於不同國籍的人,法國人用法郎,英國人用英鎊,香港人用港幣,台灣人用的是台幣,日本人用日圓,同樣說一塊,價值差了十萬八千里,這是很明白的事實。所以儘管客觀的東西有共同的標準,但是這個共同標準當中卻還有各人的想法。比如說你看這是桌子,我看也是桌子,可是你的想法和我的想法絕不會完全統一的,這是第一個。
  不但不同的人看法不同,就是同一個人自己在不同的時候去看,也會有不一樣的想法。譬如剛才說要量這張桌子有多長多寬,就拿尺量它,尺本身是固定的,用台尺也好,公尺也好,總之這個單位是固定的,量出來是壹尺、兩尺等等,那都沒關係。可是現在量的東西不是固定的,而是一條牛皮筋作為一個單位的長度,繃緊的也叫一個長度,鬆弛的也叫一個長度,結果量出來一下子二十幾個單位,一下子還不到一個單位。這張桌子沒變,只是你自己的牛皮筋拉得緊一點、鬆一點,是不是這樣?我們這個心也是一樣,今天很高興,就好像放得鬆鬆的,今天心裡面不高興,就繃得緊緊的,這個時候對同一件事情的衡量就完全不一樣了。譬如這張桌子平常擺在這裡無關緊要,你也經常走過去,可是今天你正好急急忙忙,心裡面繃得很緊,跑過去的時候,你就嫌桌子擺在那裡真討厭,偏偏它又撞了你一下,你就覺得這張桌子不對,一定要把它搬走。過了一天,你心情比較放寬了,跑來這個地方,覺得真好,少了桌子還會嫌,心裡面就有這樣的變化,這說明了我們的心本身變化無定。「我」到底是什麼,我們一向不知道,也沒辦法知道,就算真的要去找也無法找到,關於這一點卻不是世間一般人能夠了解的,佛法真正高明的地方,就在這裡,所以叫內明。這裡只是用世間共同的常理作一個最粗淺的說明。
  至於其它的因明、醫方明、聲明、工巧明,是世間共同了解的。因明說明一件事情有一定的原則,這樣說的理由是什麼,屬於理則學,這個在我們做學問或討論問題的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西方及印度都很受重視,其實我們中國也有,這是一個衡準事情的標準。醫方明容易了解,這是我們維持生命最重要的一樣依憑。聲明就是語言、文字、音韻等等,不但要表達我們所感受到的事物的內涵意義,而且要表達各種不同的情緒等等。工巧明是針對於我們所處理的一切事情,如工藝、技術等。
  佛之所以成佛,因為他圓滿一切法,成最正覺,也就是對世間萬事萬物沒有一點遺漏、徹底正確地了解,所以佛的根本立場以及認知方式是完全科學的,也可以說真正的科學只有在佛法裡面,因為科學儘管想客觀地認識事情,可是很不幸的是衡量的標準(指觀察者)本身沒有把握住,在這種情況之下,衡量出來的東西永遠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而佛法就不是這樣,它是以一個圓滿正確的標準去衡準世間的一切,所以我們真正要學佛菩薩的人,想要正確地了知一切的內涵,要學的就是這個,所用的就是能夠辨別事情如理、非理的這個智慧。

【第二生慧方便。謂當思惟生慧功德及未生之過失。其有無通達如實無我性慧之功德過失,毘缽舍那時茲當廣說。】

  怎麼樣才能夠啟發智慧呢?這個太重要了。本論處處地方都是這樣,應當先思惟有了智慧的殊勝功德,以及沒有的過失、禍害。因此要多提醒自己,跑到這裡來是為了什麼?無非是想避免痛苦、過失。看見世間真痛苦,包括我自己以及一切人,而痛苦就是因為有過失,要去掉過失要憑正確的認識與作法,這又要靠智慧。同樣地,要得到圓滿的快樂、功德,還是靠智慧。如果這兩點你能夠不斷地深入,必然會策勵我們去修習智慧。我們未嘗不求去苦得樂,可是因為對苦樂的真正內涵沒有正確的認識,只是耳濡目染,乃至於道聽塗說,或者隨便稍稍碰到一點,以為佛法就是這樣,便急著去修行了,對於所要修的內涵並不了解,以致無法去除過患得到功德。所以要想滿我們的願,智慧是最重要的一點,有了智慧以後,要去苦得樂,無有不圓滿的。
  佛法當中最重要的中心就是對於一切法真實的內涵如實的了解,一點不含糊。要了解無我、空性(平常我們說業感緣起),世間一切萬事萬物,不論有情、無情,都不是天生有真實的自性,都是依靠因緣條件而生起,這樣的業因感這樣的果報,而它的本質就是空性,佛法就是講這個。通達空性有何等殊勝的利益,不了解又有多麼大的禍患,這個在後面別學毘缽舍那的時候再說。這個內涵非常深廣,也是三乘最重要的,所謂般若是三乘之母,修學聲聞、緣覺尚且要,何況是佛、菩薩,佛菩薩所證悟的般若更是深遠,這裡暫時不談。

【今當略說所餘德失,先說功德,此中慧是現後一切功德根本者,如龍猛菩薩云:「慧為見不見,一切功德本,為辦此二故,應當攝受慧。明是求法義,及大解脫本,故應先敬持,大般若佛母。」】

  除了這個最核心問題以外,現在簡單說明一下其它的勝利過患。有這個基礎以後,才會啟發我們一心一意要學這個最重要的中心。因為這個中心本身非常深奧、難懂,一時不容易體會得到,所以雖然一般情況應該是先從根本上講起,這裡卻先不講根本,先把其餘枝枝葉葉的好處說出來,你了解了枝枝葉葉都有這樣的好處,那更會啟發我們的好樂、羨慕之心。枝末的禍患了解了以後,才會進一步了解根本的過患更是厲害得不得了。所以先把其餘的、次要的,一步一步說出來,暫時不說明根本。
  先說通達智慧有什麼好處,這個功德還不是指如實了知人我、法我的空性智慧。智慧是現世乃至後世將來所有一切好處的根本,這句話要牢牢記住。這裡先標「宗」,也就是整個大主題,我們一直學習、體會、應用的就是這個。你能夠深廣去體會,你的行持就能跟它相應,自然而然你的痛苦就相對地減少,功德也相對地漸能圓滿。不要說心理的,就是生理的,乃至於平常我們眼前所看見的這一切,千真萬確的就是這樣。
  龍猛菩薩是佛所懸記的傳性宗的一位大宗師,也是所有真正有成就的人所共同推仰接受的。不管從哪一個立場來說,他確實最能夠如理決擇佛的深義以及智慧,可以說是一位代表者。現在先引他的話:智慧是現見功德與不現見功德等一切功德的根本。為了成辦此二功德,應該在智慧上好好的努力攝取受持。所以我們應該常常告訴自己:來出家不是自討苦吃,是為求真正快樂,而苦樂的根本原因就在智慧的有無,應該從這裡深入。就像看病一樣,你病得難受,不是光躺在那裡,這是沒有用的,你應該先找到病因在哪裡,以及如何對治它,一切問題都是這樣的,所以說真正佛法的中心在智慧。
  了解了這個,要生生努力去追求與學習般若,因為這是佛法的中心,我們要把修行的重心擺在這裡。所以如果談修行,卻連這一點都不了解,那修些什麼行呢?這就是越修越錯的原因,這一點必須要了解。這個雖然是淺近的,但卻是得大解脫的根本,大解脫就是徹底圓滿地解決生死。在這傳承當中的說法,有一種解脫是二乘果,另外一種是無上菩提的佛果,也就是徹底的大解脫。所以我們首先應該以最恭敬的心情去受持大般若,這智慧是諸佛之母,佛果就是從般若出生的。前面提到將如實通達無我真實慧擺在後面講,先講餘德,也的確應該如此。在我們還沒有如理修學之前,餘德確是應該先了解的,見到原來我們要的內涵都在這裡,會推動自己步步依法深入,一直到罪障漸漸淨除,資糧功德漸漸積累了,才能夠徹底、如實了解無我真實之慧。

【慧如施等五度之眼者,如《攝頌》云:「若時為慧所攝持,爾時獲眼得此名,如畫事畢若無眼,未畫眼來不得值。」於餘功德皆須慧者,譬如妙金所作莊嚴雖已殊妙,若更嵌飾帝青等寶,尤為可意。如是從施乃至靜慮,五種金莊嚴具,若以揀擇理非理慧鈿寶嵌飾,更為希有。】

  所謂「五度如盲,六度如導」,第六度就是智慧,它就像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眼睛。《攝頌》說,做任何事情有慧的攝持,就得到了眼睛。就好像我們畫一個人,別的部位都畫好了,沒畫眼睛的話,這張畫沒有用,若畫上眼睛,這張畫應該有的價值就顯出來了。反過來說,畫一個簡單的輪廓,也有眼睛,大家一看就清楚;當然輪廓沒有是不行的,輪廓本身就像五度。我們以前提過《大智度論》中的比喻:好比菜當中加鹽一樣,鹽應該加在菜裡吃的,不能單吃鹽,彼此之間有這樣的一個關係,所以說方便攝慧,慧攝方便。其它五度的功德都需要慧的攝持,譬如我們有一個上好的金子做的莊嚴的東西,再以最好的帝青寶放上去,真是錦上添花。就像古代帝王的皇冠是用金子做的,上面再嵌一顆寶石或金剛鑽。同樣的道理,前面的五度如果能夠由智慧揀擇,才知道如理非理。鈿是金做的花,實際上還有其它的意義,譬如在高貴的東西上面鑲嵌的特別裝飾,這個就是鈿寶。前五度若以智慧的鈿寶來裝飾,那更是希有。
  我們常常說「修福不修慧,象身戴瓔珞」,雖然福是修了,但因為沒有智慧攝持,結果下生的果報是畜生戴瓔珞,那有什麼用呢?只是讓人看起來很好看而已。舉個簡單的譬喻,把小鳥捉在籠子裡面,你把這個籠子裝飾得非常好,我們人看起來覺得非常好,而小鳥卻痛苦不堪。所以畜生雖然戴了瓔珞,卻是苦不堪言。當然這個畜生什麼心情我們不知道,不妨體會奴隸扮帝王相的感受,把帝王的衣服穿在奴隸身上,然後叫他做傀儡,你說這個奴隸會舒服、開心嗎?我想我們也感受得到,或者叫你做一個政治傀儡,你還是苦不堪言。所以並不是人家向你磕頭、給你錢,你就快樂,沒有智慧攝持就會這樣。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需要智慧攝持。

【由此能令施等五法成清淨故,猶如意識,能於眼等五根之境,分別德失而為進止。如吉祥勇云:「此施等福德,若有妙慧力,如諸金莊嚴,嵌寶尤光顯。慧於彼彼義,增廣功德力,如根於自境,由意顯其力。」】

  「清淨」就是無漏的、究竟圓滿的。漏的另外一個名字叫「染污」,所以清淨就是無染的,由智慧能夠成就無漏的功德,最後是究竟圓滿的報身報土。在我們身體上也是一樣,眼、耳、鼻、舌、身對境會有感受,但是對境能清楚地分別決擇進止取捨的卻是意識,「智慧」對於五度亦復如是。吉祥勇所說的偈子就是說明這個道理。
  《大寶積經》上面有兩句話:持戒如果是執著戒相的話,這個持戒根本不清淨。不管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沒有智慧攝持的話,都沒有太大的意義。為什麼持戒而執著戒相,戒就不清淨?要持戒的話,不執著也不行,執著又不行,到底怎麼辦?有很多人覺得不要執著,要自在,所以他要這樣就這樣,早上要幾點鐘起來,就幾點鐘起來,晚上睡不著,就大家鬧一鬧,何必執著呀!你說這個對嗎?當然不可以。反過來說,持戒而太過執著,這又不對,那怎麼辦?沒有智慧攝持則處處覺得矛盾,有了智慧攝持的話,所有在以前看起來矛盾之處,不但不矛盾,反而是相輔相成,互相符順,沒有這樣還不行。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譬如我們能夠坐在教室裡面上課,之前一定要造一棟房子,否則風吹雨打、太陽曬,那可不行。所以把房子造起來,牆壁、地板、天花板統統蓋起來,這就好像佛法上面所說的「有」。牆當然要圍起來,可是偏偏圍起來的時候還要挖兩個洞,把有的地方拿掉。一方面要砌起來,一方面要把它挖掉,是不是很矛盾?如果把所有的牆擋得死死的,這樣造起來的房子變成了你的棺材,死路一條;如果你在外面,沒有入口,那這個房子對你毫無價值。牆壁要挖幾個洞,明明要砌起來的地方卻把它拿掉,一個是「有」,一個是「空」。之前覺得有空兩個相反,懂得以後曉得,你要這個房子,還非要把這兩樣配合起來,才能夠派上用場。曉得要配合了,還要恰到好處,比如門一定要開在這裡,如果把門開在屋頂上,那當然不行,在地下挖一個洞也不行,一定要在恰當的位置,不能亂開,而且門是門,窗是窗。你有了智慧的話,就會了解平常看起來好像很矛盾的事情,不但不矛盾,而是必須要如此互相配合的。
  原則已經說明了,進一步談剛才的持戒,當你不了解的時候,講戒相就以為在持戒。現在深入探討為什麼要持戒,修學佛法,不管是自求解脫也好,乃至於究竟圓滿解決一切眾生的苦樂問題而發大菩提心也好,目的是共同的,就是解脫,就這一點來說大小乘完全一樣,只是解脫的量小大不同。現在了解了痛苦的根本原因是業,業的主導是惑,惑的正對治是明,明是對治無明的,所以你要對治無明,必須是得到了智慧以後,問題才能解決。可是要得到智慧要有方便,換句話說,要有這樣的因,才感得這樣的果。那麼這個因、這個方便就是戒定慧,把握住這個原則去走的話,那就對了。所以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第一步的確要持戒。
  以前對事實的真相之所以不懂,是因為沒有辨別的能力,這是要有人來教導的,世間法要世間人教導,出世法要出世者的教導。教導我們出世間的是佛陀,在還沒有跟他學得相應之前,我們是渾身錯誤、無始無明所惑的凡夫,從知見開始到行為,一切都在錯誤當中,所以你只有依靠他、聽他的,目的不是為了他,還是為了自己。就像唸書一樣,我們付了學費跑到學校裡聽老師的話,不是為了老師,是為了自己,這個是很正確很簡單的事情。同樣地,佛告訴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對你有好處,那樣做沒有好處,所以我們要持戒。持戒的目的及究竟意義是要解脫一切煩惱,一步一步地推究,煩惱的根本就是不了解世間真相而起的執著,這又分人我執、法我執。你學了半天,如果不但根本問題不能解決,反而更執著的話,請問你學什麼呀!不是完全學錯了嗎?但是的確學上去是要方法,所以要擇善固執,了解了這點就一點都不矛盾。
  《金剛經》上有個譬喻,我們在生死苦海當中恐怖無比,要渡過生死輪迴大海到彼岸去,需要方便舟,在你沒有去之前,要戰戰兢兢地去造舟、划船,不能讓船有一點漏洞。所以持戒的時候,如浮囊喻:羅剎來要那個浮囊,整個給他固然不可以,半個也不可以,乃至於說一個小洞也不可以給,因為只要浮囊有一個洞漏了氣,你就會送命了,所以要執持得非常嚴密。等到一旦過了岸,當然不會把船扛在肩膀上,也不會坐在船上,因為已經到了。現在你還在苦海當中,等將來到彼岸了,你一定要捨舟而去。所以這個次第很清楚、很明白。要是我們不了解這個次第,會認為不要執著,實際上又犯了一個毛病,我們完全在此岸,還在生死苦海當中,連動都沒動,結果連過岸所需要的船也不要了,自己還覺得不執著,那注定你永遠就在這裡轉。所以每一個次第都有一定的內涵,能夠辨別這些都靠智慧。不要說世間法,就是已經修學佛法了,五度是如理或非理,還要靠智慧來決擇,所以「智慧」是真正稀有啊!布施雖然使你得到好的福報,可是弄得不好的話,是大象戴纓絡,那可不好受!反而成了布施的奴隸。就算感得帝王的福,這也不是我們要的!外表的繡花枕頭固然好看,裡面真實的內容才更為稀有,要把這兩樣東西配合起來。

【如是信等根中以慧為主,若有慧主,則善了知施信等德,慳等過失。次乃善巧盡諸煩惱,增長功德所有方便。如云:「信等根中慧為主,如餘根中須意識,有此為主知德失,亦能善巧斷煩惱。」】

  修學佛法的三十七道品中,第一個四念處,它的本質就是智慧,有了智慧,然後根據這個一步步地行持。其次是五根、五力--信進念定慧,當中最主要的也是「慧」。如果以慧為主來攝持,而修行信進念定的話,樣樣都能成就。同樣的六度當中也是以慧為主。這裡「施信等德」中的「施」是指六度的前面五度;「信」指五根的前面四根。能善巧地了知施信等德及慳等過失,然後如理行持,才能夠淨化一切煩惱,增長一切功德。所以所有修行的種種方便都在「慧」當中。

【又諸菩薩將自身肉施諸求者,如從藥樹而取,無慢怯等分別變異,亦因智慧現證真實。又由慧故,能觀生死涅槃所有衰損,為利他故,修學尸羅能令戒淨。由慧通達忍與不忍功德過失,令心調伏,則邪行眾苦無能奪轉。由慧善知為應精進事,即勤修彼道極昇進。又住真實靜慮所有最勝喜樂,亦是由慧依止正理之所引發。故淨施等五法以慧為依。】

  由前面這麼一步一步上來到登地,乃至於到成佛了,這個過程當中要行種種殊勝難行苦行,譬如說施身肉等等,我們看起來覺得這麼難哪!但是大地菩薩做起來並不難,就像從藥樹上面取藥一樣容易。所以對菩薩來說,布施這些內心是無慢、無怯等分別變異。我們布施的時候會有兩種心情,如果我們有能力布施,心裡會瞧不起對方,總覺得好像是我送他的,乃至於先教訓他一頓,這種心態都是慢心;反過來,如果他一開口向你要一百萬,這時你內心就怯了,總之不是慢就是怯。菩薩完全沒有這種心情,不要說錢,乃至於身肉手足等等任何一樣東西,他沒有一點慢怯等分別變異,內心當中如如不動,這就是由於有智慧攝持而行。當現證無我真實慧以後,會發現原來我們一向執著的這個「我」,以及我所依憑的五蘊,本身是空的,因此別人來取身肉時,就像在「空」當中拿一樣。就譬如儘管火光燭天,或風大得不得了,對虛空本身始終了不相干,就像這樣,這都是靠智慧。
  由於有了智慧,如理了解了過失與功德,是處與非處,才辨別得出生死涅槃當中應取應捨的差別。我們現在因為不了解這個,所以明明是苦的事情,卻認為是樂的,大家在名利上面爭得頭破血流,從無始以來就一直忙這個,結果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把自己害得苦不堪言,要認識這個需要靠慧。真正了解、認識了以後,不忙顛倒事,更進一步為利益他人而廣學六度的時候,你也必須要以慧來布施、持戒等。持戒能不能清淨要靠慧;忍辱也是一樣,因為有了智慧,能夠通達忍與不忍的功德過失,就不會為外面的種種境界所轉。對於有情我們能夠耐怨害;對於修行我們能夠安受苦;而更重要的是諦察法時,由於對法的特質了解了,所以可以調伏自己內心的煩惱,受種種的難行之苦,進一步再去濟度一切眾生,那時眾生種種的非理邪惡,你也不會退轉。總之,由於智慧,種種的艱苦事不會使你退轉,這些邪行眾苦也不會把你原來的志趣壓伏,如此才能夠無動無轉,也不損害你真正的願心、行心。
  有了智慧,會善巧了解應該如何行精進,藉由精進在所學的道路上才能更深進。乃至於學靜慮的時候也是如此,也要依止慧才知道如何依正理引發定。雖然此處並沒有正確深入地說明定,可是我們大略都了解一點。舉一個大家最常見的《小止觀》中的數息為例,在修學定的十個方便當中,前面幾個是準備,譬如說要「呵欲」、「具緣」等等。正修的方便有五樣:欲、精進、念、巧慧、一心。做任何事欲一定是第一,沒有欲的話,做什麼事情都做不成。這裡的欲是善法欲,世間則是跟無明相應的貪欲,沒有貪欲心策勵你的話,你也不會有興趣的。修學佛法要善法欲,有善法欲以後要勤精進,此外還要念,更進一步還要巧慧,善巧了解才能夠安住、得到。所以五度當中任何一度要想得到圓滿與清淨,一定要以智慧為依。

【如云:「菩薩開慧眼,雖施自身肉,如從藥樹取,無別無高下。」又云:「慧見三有獄,勝解度世間,持戒非自利,何況為三有。」又云:「慧者有忍德,怨敵莫能害,如調伏象王,堪多業差別。唯勤墮苦邊,有慧成大利。」又云:「諸已趣歧途,集過重罪染,惡人豈能成,靜慮妙喜樂。」】

  經文上說:當菩薩慧眼開了時,從自己的身上取肉,猶如從樹上摘顆果子一樣,沒有什麼,動都不動。除了布施以外,持戒也是這樣。由於有智慧,所以清楚地見到三有如同牢獄一樣,而且對這個知見能夠產生殊勝的定解,這個勝解就是欲,它就會策發你,所謂「信為欲依,欲為勤依」,勤就是精進,有了精進的話,一切的善法都能生起,我們要求超越世間的果就可以得到了。在大乘佛法當中,持戒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樣樣東西都是為了別人,對於三有的一切,根本不為它所動、所騙,這些都是以智慧的力量才能夠這樣如理辦到。
  就如同上面說:菩薩開了智慧眼以後,即使身肉送給人家,都像在樹上採藥一樣毫無痛苦,而採下的藥也確實能夠把病治好。現在亦復如是,捨掉外面種種的金錢、名利等,乃至於頭目腦髓,對菩薩而言一點也沒痛苦,還能把眾生的病都解救好,眾生的病好了,自己的病也就好了。這個都靠智慧!所以我們真正要求的是智慧。不過這個地方特別注意,智慧要用在布施、持戒上面,這些都必須深入的觀察了解。千萬不要說,既然智慧最重要,別的就不要了;反過來學別的,智慧又不要了,這些都要靠智慧來辨別。
  有了智慧的話,就能夠忍種種的怨害,就像已經調伏的大象王。象力量大得不得了,以前印度打仗的勝敗往往就決定在大象王上。你的心一旦調伏了,就什麼事情都不怕了。精進也要靠智慧,如果沒有智慧攝持的話,忙了半天,受很大的苦,都是沒有用的。像印度外道受的苦,例如倒吊在樹上面、挨餓,乃至於學牛狗吃糞等等,我們做得到嗎?但是這樣做沒有用,一定要有智慧攝持才可以,有智慧攝持才能夠有大利益。靜慮也是一樣,如果認識錯誤,走上錯誤的路,造了種種的罪惡過患,在這種情況之下,是不可能得定的,所以這也要智慧。上面是針對五度一一說明。

【又二功德似有相違,由是慧故能令無違。】

  往往幾件事情好像相違背的,但是如果有慧攝持就能夠無違。實際上有太多的事情都需要這樣,譬如說持戒的目的是要去掉執著,但戒本身卻是要由執著開始,那怎麼持呀?這個我們就不懂了。不必說通達甚深智慧,一開始如果我們學對的話,就可以了解得很清楚。我們第一步學,一定要持戒,戒的目的就是要跳出生死輪迴,生死輪迴的根本在業跟惑,業跟惑不在外面,而在自己身心。所以持戒要從內心持起。當煩惱生起來,一見到就要把它停止;有些事情你不想去做,但是卻是必須要做的,就努力策勵自己去做,這就是持戒。所以說「不執著」的意思是不要執著戒相,應該從戒法、戒體上面用功,在這個上面就要執著了,這叫擇善固執,把持著戒法、戒體,一步一步走上去,就可調伏自己的內心。
  內心粗猛的煩惱調伏了,就能夠漸淨相續,這有兩個好處:第一,修學佛法並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必須要來世生生增上,如果因為未調伏而造了種種惡業,以致墮落惡道當中,就沒有修行的機會了。而要生生增上,戒是根本因,持戒才能夠得到人天身,才能夠修學佛法,這是戒的第一個功德。第二個功德,因為你能夠持戒,能把內心種種的煩惱調伏,進一步才可以學定,得了定之後才能夠開慧,開了慧就能把煩惱的根本--二我的執著徹底拿掉,那個時候,就是把你擺在火裡面烤,用原子彈炸你,你仍安然自得。注意!那個時候的不執著不是我要睡覺就睡覺,要吃飯就吃飯,要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即使把最嚴格的戒相擺在那裡,你卻找不到一點戒相可得,這個才是不執著的真實原意!絕不是我們凡夫自以為的不執著,這千萬要認識。現在我們看經不懂得內涵卻說:唉呀!你不要執著。不執著的真義是把人我、法我二執根本拿掉,找不到可執之處,所以儘管一天到晚嚴格地持戒,卻沒有一點戒相可得,這個才是不執著的真義!
  說起來真是可憐,教理本來是告訴我們修學佛法應有的知見,是最好的,現在我們不要了,只想修行,結果沒有教也修不成。反過來,學了教以後,真正意義又不了解,認為不要執著,實際上連執著的意義都不了解,結果戒也不要了,認為這樣才是解脫,這兩者都錯!都是犯了相似之見。對於一件事情,總覺得不同做法之間好像是互相違背的;如果有了智慧,是完全不違背的,那時候你才能正確地了解。
  不執著有幾個層次。譬如說刀砍在頭上你了然不動,那個是修相應的層次;我們現在不要說刀砍上來受不了,眼睛瞪你一下,你馬上跳起來,心想這傢伙為什麼瞪我?這也是有方法調伏的,那是屬於聞思相應的層次。如果你了解的話,他瞪你也好,打你也好,因為持戒是從自己內心上戒起,所以當你做到了以後,會知道自己做對了,然後安住在這個戒上面,這是我們現在相應的不執著。假定你內心不調伏的話,會覺得他為什麼打我?然後兩個人就打起架來了;或者雖然當前你忍住了,可是心裡面老是想著:他打了我一下,我總要想一些辦法來對付他。世間說起來,這個人蠻有修養的,說得不好聽是老奸巨滑,這不是正確的辦法。聞思相應的部分也有它一定的次第步驟,我們要了解在什麼狀態時學這個法,以及如何去行,凡是這些事情都是要靠智慧。

【譬如菩薩作轉輪王,王四大洲,然能不隨欲塵遷轉,是由具足慧臣之力。如是雖生猛利慈心,見諸有情極可悅意,然無少分貪欲和雜染,見有情苦,雖生恆常猛利難忍大悲,然無懈怠憂惱蔽覆不樂善行。又雖具足歡喜無量,心於所緣全無散動。又雖具足大平等捨,然於眾生所有義利剎那不捨,此皆由慧成,以慧力故,滅除此等力均之障。】

  菩薩在修學佛道當中一定會生生增上。因為要廣度一切眾生,所以一直在世間轉,所呈現的都是世間的大富大貴,乃至於做轉輪聖王統領四大部洲。儘管有這麼多世間的欲樂,但是他不會隨欲樂所轉,就是靠這慧臣的功力。所以在上士道一開頭的時候就說明:「由慧攝持的方便是菩薩的解脫;由方便攝持的慧是菩薩的解脫。」反之如果沒有彼此攝持的話,不管是偏重慧或是方便,這個菩薩都被綁住了,換句話說就是不能行菩薩道了。《廣論》前後是一貫的,前面是提出總綱,現在這地方是個別細說。總之,修行最重要的是對於所學的內涵要有正確的認識,而非只是一味地想學,學了半天卻是學我。正因為我想學,所以要去學佛,那佛怎麼講的?對於經論上面所講的我們還不一定懂,因此一定要靠菩薩、祖師的註解,而且要「無垢」的,這個很重要,否則你隨便聽人說,講得好像頭頭是道,卻是相似法,結果愈走愈錯。
  修學菩薩道的人,第一個一定要有大慈悲心,就是與樂、拔苦兩樣事情。你要給人家快樂,應該是看見一切有情都是可悅意相,親愛得不得了。如果是世間的親愛就害了,那個都是為情所染!修學菩薩道的人,雖然慈心遠遠超過世間人,卻沒有一點點的貪欲和雜染在裡頭。另一方面,看見有情受種種苦惱,因而生起恆常猛利難忍的大悲,希望幫忙拔苦。要是看見了苦就害怕得不得了,怎麼去幫忙別人呢?如同自己需要動手術、吃苦藥,心裡非常害怕,要你進一步幫別人除苦的話,一定會產生憂惱,就算去做也會懈怠。現在因為有智慧攝持,所以雖然生起這樣猛利的大悲,但在救度別人的時候心不憂惱,身心不會懈怠,而且樂於行善,不會被懈怠、憂惱所覆蔽、障礙。同樣的,我們修慈悲喜捨中的喜心,平常我們一歡喜心裡面就散動了,現在儘管歡喜無量,內心卻安然不動。修捨要捨掉一切,是無量捨、平等捨,也就是樣樣東西都一點不掛在心上,但是對於利益一切有情,即使是一剎那,乃至於最小的事情你也不捨棄。
  上述慈悲喜捨的兩種狀態,表面看起來矛盾極了,修了捨心,卻要對有情一剎那也不捨;歡喜到絕頂,心裡面卻了然不動;痛苦無比,卻是一點都不怕;親愛得不得了,卻是一點沒有染著,這兩個力量所以能夠並駕齊驅,都是靠智慧,所以一定要止觀雙運。修學佛法也是一樣,沒有智慧,那真難哪!說是要弘法,弘了半天,被法弘去了,所以六祖大師說:「現在你才是轉法華,以前你是被法華轉!」這個話很有道理。沒有智慧去看經典,看到哪裡就被它牽到哪裡。譬如,學唯識的人只說唯識好,學中觀的人只講中觀好,大家吵得天翻地覆,那不是學經,而是被它轉去了。現在了解了這個,你才能真正的轉法輪。
  近代有很多大德都非常了不起,結果仍難免偏在自己所學上面。當然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菩薩示現,為了接引後面初機的學者,當條件不夠時,不必樣樣都學,先學一門,再慢慢深入,最後自然可以摸得到,其他的暫時不管,這種情況絕對是正確的。另外一類就可能會有錯了,學唯識的就說中觀不對,學中觀的說唯識不究竟,乃至於說某部經是偽造的等等,弄到後來變成大乘非佛說,到最後連小乘也否定了。這些情況我們必定要了解,並且要會辨別,所以具慧是最最重要的。

【如云:「菩薩具王位,根境如天物,性不變非理,是慧臣德力。慈心純利他,然無貪薰染,悲不忍他苦,不憂懈低劣。雖喜無散動,捨不棄利他,諸德所治品,由慧滅故妙。」】

  就像上面所比喻的,重頌中又說:當菩薩具轉輪王位時,所享有的根身乃至外面所對的一切境界,就像天上來的一樣,好得不得了,但是不管外境怎麼好,他仍能安住,而不被它所動,這是由於能如實了知事實的真相,這個是靠智慧。
  為什麼這裡稱為慧臣而不是慧王呢?因為菩薩的方便跟智慧兩樣主要特徵之中,不共的是方便,所以王不是智慧而是方便,智慧是臣,因此稱方便是父,智慧是佛母。像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每一樣都有它殊勝的功德及其所對治品。它們所以不被障礙而能產生功效,對治它們個別所對治的種種煩惱等等,都是靠智慧成就的。

【又如《讚應讚》云:「不棄捨法性,亦隨順世俗。」謂諸相縛所執之事,雖微塵許亦不可得。於此法性獲大定解而不棄捨,然與世俗內外因緣各別生果,所獲定解無違隨順。】

  這就是常常講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話講起來好容易,但是做起來可不簡單!法性本身是空,換句話說「如如不動」,不是坐在那兒一動也不動,而是根本了無動靜之相,也就是在任何狀態下,當外境動得天翻地覆時,自己內心卻是了無動相。所以「不捨棄法性」是指不變,「亦隨順世俗」,卻能隨緣;反過來,隨緣卻能不變。正因為內心能不變,才能隨緣,否則連自己都在裡面翻筋斗,還說要救人,救些什麼呢?
  世俗是千變萬化的,你一旦跟著世俗轉,必定會處處被綁。這「相縛」特別的意義是指對於眼前我們所對的一切境相,包括種種外境以及裡面的根識,不能如實了達它是如幻如化,緣起而性空的。裡邊能認識的,在法相上稱為識的見分,外境叫相分。不論裡面的識心或外面的六境,處處被事相所綁。法性是根本「性空」,乃至無微塵許可得。所以祖師們在開悟以後,發現「大地無寸土」,什麼都找不到。這時候不能停在那裡,停在那裡是不對的,因此「無佛處急走過,有佛處也莫停留」。這種情況雖然相上是隨順世俗,但內心卻安住在法性上,反過來正因能安住在法性上,所以才能隨順世俗。既然你對世間平常所執著的那些相,已體會到無微塵許可得,在世俗當中就可以任緣而轉,而且了然不動。
  法的特性總相是空,所以叫如所有性,又叫真如,如如不動。對法性獲得了大定解,並且不棄捨,然而與世俗因緣內外個別生果卻不違背。雖然一切都空,但是正因為空,所以一定有緣起,因為緣起,所以有空,這就是中觀不共的殊勝法門,這個在毗缽舍那當中慢慢再講。中觀以下是說「空,所以不常;有,所以不斷。」這是普通的講法,中觀不共的勝法卻不是這樣的,它是「空故不斷,有故不常。」跟我們平常的概念不太一樣,也正是它真正殊勝的道理。關於這點要等到後面毗缽舍那講完了,那個時候才能了解真正佛法的核心。
  智慧的特質是能夠了解看起來相違的兩樣東西,不但沒有違背而且還隨順,你靠我,我靠你,就像拿兩枝筷子夾東西一樣,你不能說是哪根筷子夾的,而是互相依靠,相對安立的,天下的事情都是這樣。
  所以我常常說我真是個常敗將軍,在這裡向大家報告自己失敗的經驗,雖然是屢戰屢敗,我卻曉得雖屢敗還要屢戰,如此而已。真正弘法還談不到,因為對法我還並不真正了解,只是在摸索、聞思的階段,這一點自己最清楚不過了,若被眼前一點小小境界轉走的話,那連做學生都不一定夠資格,這話怎麼講?在佛門當中,古代的大德們不像世間的父母這樣哄你,而是要你去求的,因為法一定要用求的!也許有人會問,那不是不慈悲嗎?正因為他們慈悲,所以非這麼做不可。原因在此簡單地說一下:法是尊貴、莊嚴的;法爾如是,你如果對它稍微有一點點不恭敬或輕慢,那對自己是無比的傷害,如果還起瞋心的話,那對自己的傷害更是無法計算。世間人動不動就鬧彆扭、發脾氣,在修學佛法的時候,如果對上師你也動不動就發脾氣、鬧瞋惱的話,那你親近了他不但法沒學到,還會因為這個脾氣把自己送進地獄,真正的佛菩薩絕不忍心這樣。由於不懂得佛法,我們總是想像佛菩薩應該比父母還要慈悲,所以應該一天到晚在你旁邊哄你,可是實際上的狀態並非如此。如果不如理造了惡業墮到地獄中,受了無邊大苦出來時,因為老脾氣還在,遇到善知識後,犯同樣的毛病,又墮落下去了,所以永遠在生死中輪轉!這一點我們必定要了解。
  本論最後的奢摩他及毗缽舍那我暫時不講,有好幾位同修說,這部分不講覺得不夠圓滿,的確佛法真正的中心一定是在毗缽舍那,可是不要說在座的諸位,當然,內秘菩薩行者是陪著我們玩的不談,以我自己來說,本論開始的第一步我都沒有學好,也正在學,雖然文字懂得了很多,可是連要怎麼親近善知識都還不知道,所以真正談修行還在門外。要想把前面的部分學好的話,已經夠我們學一段時間了。如果真正照著這麼去做,那後面的毗缽舍那一定會有因緣學的,這是非常清楚明白的。所以不要以為現在好像沒有學到什麼,如果這樣想,表示你連佛法應該怎麼學都不懂,應該回過頭來看《廣論》前面。那種好樂的心本身是正確的,我們的確要有這個好樂心,而且豈止要學毗缽舍那,我們要學佛耶!即使往生淨土,不要說下品下生,就算上品上生我都不要,因為我要學阿彌陀佛!去西方也是為了效學阿彌陀佛,要度盡法界一切有情,以這種心去才是正確的。所以對自己的目地及心裡的行相等等,每一個地方都要能辨別得很清楚,這些都是要靠智慧。所以智慧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現在不說智慧的內容,而先讓我們了解它真正的特質以及有什麼特別好處,我們就不會忙著去盤腿、要拜多少佛,或者要唸哪部經了。唸經是為求智慧,實際上做一切事情的目的也無不為此。

【又諸餘人認為極相違事,然具慧者皆能隨順令無所違。】

  很多在別人以為是相違背的事,你若真正具足智慧,就會覺得沒有違背。記得當年我修學佛法時,處處地方覺得這樣做有這個毛病,那樣做有那個毛病,弄來弄去都不對,一直等到依止了善知識,經過學習後才慢慢地了解其實並不違背。我們也常有這種經驗,有時候大家爭論了半天的問題,當了解了以後,發現根本不需要爭論。
  具慧還有個妙處:平常以世間來說,任何一場論辯永遠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從來不可能得結論的。但是當對佛法了解了以後,在任何情況之下,你都能夠找到一個很合理、圓滿的解答。不過有個先決條件:大家是如理來修學佛法的,不是蠻不講理。對於蠻不講理的人而言,儘管你說得很正確,他會說:「就算你有理,我就是不信你那一套,你拿我怎麼辦?」這種情況我們不談。這裡特別要說明的是,如果你真正具足智慧以後,別人覺得不行的事情,你全都能解決了,更重要的是本來看起來違背的事,現在不但不違背,反而相隨順了!
  我們常用一個比喻:廁所的糞便真是臭得要命,人人不歡喜,但是如果你有智慧,不要說佛法的智慧,單以世間的智慧,就會覺得這個東西好得不得了,因為最好最美的花,以及最好的果,都靠它長成,化學肥料有種種副作用,它卻一點點副作用都沒有。東西是一樣的,就看你怎麼用。世間的事情尚且如此,何況佛法。同樣的,當人家來罵你時,以前你是難以忍受,現在懂得了佛法,知道這是善知識,來成就我的忍辱,沒有他,我還不能成佛呢!所以從這一點我們了解到,在別人以為相違的,有了智慧就不覺得違背了。佛法的確太美了!
  這個地方為什麼要特別說明功德呢?就是為了讓我們產生最深刻、最殊勝的見解--智慧是真正修學佛法的重心。如果能把握住智慧,然後運用在修行上面,不管修什麼都能成就。

【如前論云:「若開若遮止,佛語或有定,或是不決定,然皆不相違。」謂大小乘及經咒中,見有眾多開遮不同,若以一人雙修二事,尋求無邊經論密意時,諸愚無慧雖覺相違,然諸智者實見無違,亦是慧之所作。】

  前論告訴我們:有一些事情,有的時候該做,有的時候不該做,該做的是開,不該做的是遮。有的事情佛承許決定要這樣,有的時候不決定這樣,但是不管決定或不決定,彼此都不相違背,這就是靠智慧的決擇。
  在大乘、小乘,性宗、相宗,顯教、密教中,有太多地方看似不同,那是因為我們學得不善巧,才會是此非彼。《法華經》上說得很清楚:十方諸佛無一例外都已究竟圓滿了,諸佛引導眾生只有一個目的--幫助眾生成佛,但是因為眾生的根性千差萬別,所以佛用種種的方便,把無量劫捨頭目腦髓所證得的法,辛苦地傳佈在世間。現在學佛的弟子卻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怎麼會不墮落地獄?佛千辛萬苦所證的無價法寶,你卻一下子就否定它,你賠得起嗎?所以現在不要急著跑去修行,而是應該先要有無誤的認識。自己修行的內容要沒有錯,否則不是原地踏步,而是大大退步,結果不是傷害別人,而是傷害自己,這件事情我們務必要了解!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剛出家時,總覺得我是來修行的,到廟裡還要做那、做這,處處覺得不對。現在才了解以前錯了!正因為要修行,所以跑到廟裡來,從早上打板開始,我樣樣願意做,如果我還有點氣力的話,恨不得把四十八單全擔起來。儘管現在我即使早上做一點點就沒氣力,我唯一能貢獻給大家的就是講課,所以我就盡心盡力地去做。叫我去做什麼我都不怕,我就怕自己不做事情,不是要來積聚資糧淨除罪障的嗎?若不努力淨罪集資,那要靠什麼?這就是智慧啊!當了解了這點後,豈不是正好有助於福慧雙修嗎?
  我們學佛要解決一切人的問題,現在我雖然才剛開始,還沒有把佛法的內容學會,像佛一樣親自做到,可是我若能把佛的法圓滿地留在世間的話,不就等於像學了佛一樣的功德嗎?因為我了解了這一點,所以即使是掃地、燒飯或把佛桌擦乾淨,只要讓別人看到很歡喜,那我就得到功德了。儘管沒有佛陀的智慧及圓滿的功德,我卻可以得到這麼大的福報,而這些福報是跟智慧相應的,是無漏的,自然地我們做任何事情就會高高興興,做的時候有功德,高興又是隨喜功德,那真是增上無比呀!眼前這些都靠智慧。現在我深深感覺到自己以前的錯誤,很痛心地把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的經驗告訴大家:要想修行,不要先忙著去盤腿,第一件事情,在內涵上務必要先認識!
  當一個人要修二件事情,而要找無邊經論的秘密意趣之時,對愚癡沒有智慧的人而言,會覺得相違背,然而對真正有智慧的人來說,卻覺得不違背。剛才我所引的比喻都是說明這個。真俗二諦是絕對不能分開的,所以慧和方便一定是不能分開;淺的也是一樣,我們原本來是要念佛修行的,現在卻偏偏要我做很多事情,那怎麼可以,以為這兩件事情是互相違背的;如果真正了解後,會覺得不但不違背,而且正是幫助自己念佛的!反過來,若說「我是要來求福德的,不要念佛!」你求福德是為了要得到真正的快樂,如果不求佛的智慧,所得到的福德是三世怨,將來到地獄去,這是福德嗎?所以,凡是這種地方,一定要把文字所指的內涵認識,然後照著所認識的不斷地行持,真正修道就是從這個地方修起的,從開始第一步到最後都是這個樣子。

【如是無慧覺為相違,及有慧者見不相違事雖有無邊,然二諦建立及經論中互相開遮眾多不同,以慧分辨意趣無違,即是智慧無上功德。】

  像前面所說的,愚癡者不了解而覺得相違背,而有智慧的人卻覺得不相違背,這樣的事件是無量無邊。因為眼前沒有一件事情是例外的,做世間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副作用,但當有了智慧以後,這些副作用不但可以減到最低限度,乃至徹底消滅,而且變成正助雙修,真是妙不可言,這就是佛法。在這裡面最重要的不相違是真俗二諦的建立,真諦講「空」,要空到「一法不立」,有一點點都不行。俗諦講「有」,有就是「一事不遺」,一點小事都不能遺漏。這兩個差得十萬八千里,但是不但不相違背,而且是互相依止、相待而安立的,拿掉了「有」絕對沒有「空」,拿掉了「空」絕對沒有「有」,經論、祖師都特別開示這一點,對空、有二者,我們一定要這樣徹底地了解。不過學上去時,應注意絕對不是先從「空」下手,因為學「有」時萬一學得不對,還有「空」來破,可是一旦「空」學錯,那完了,就沒什麼東西好破了。就如同我常常講的,學了世間法,還可以拿佛法來破,但是學了佛法還執著的話,那就沒有辦法破了。因為你總覺得自己對,別人的不對,那完了!所以說持戒不要執著,也是這個意思。
  除了二諦建立以外,經論互相之間眾多開遮不同之處,都要有智慧來分別,意趣才會無違,這就是智慧無上的功德。世間得到的只是小小的好處,而實際上一切好處,從小的乃至到最究竟圓滿的,都要靠智慧,這裡我們真正最重視的智慧是屬於最高、最究竟的。
  現在不必講真俗二諦,就像大小二乘的開遮持犯,單單從形相上去看是絕對不一樣,就我們現在能了解的道理來說,雖然開遮是不同,但原則絕對沒有違背,都是要解脫生死的痛苦。假定只為自己,那就只針對自己的立場談解脫,如果是為一切眾生,目的還是相同的!大乘行者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乃至殺人也對,這在小乘怎麼可以,殺了人那還得了,但實際上它不違背。從戒相上看是錯了,但從目的而言,實質上都是求解脫,不同的是:小乘人只求自己解脫,當然不會殺人;而大乘人為了幫一切人,處處以利益眾生為決擇點。比如佛陀因地行菩薩道時,眼看著某人將殺五百人,殺了五百人以後他會墮落,而且永遠沒有解脫的機會,卻阻止不了他,為了救這五百人並且幫助此人不墮落,當時唯一的辦法就是殺他以免讓他造大惡業。殺他是為了幫助他免於長劫墮落地獄,那豈不正是持菩薩戒必須要做的嗎?這其中還有更深的道理,單單從這個點是不能辨別的,我只是從很淺的地方說明。真正主要的無非是告訴大家:修學佛法的特質,就是在每一件事相上要把握住。事相是俗諦,就是前面的五度;把握住裡面的特質,知道怎麼做,那就是智慧。每一件事都要用「慧」這個德臣來輔助。

【一切功德皆從慧生者,如云:「世間圓滿從慧生,如母育子有何奇,善逝十力超勝力,一切無等最勝事,及餘一切功德聚,皆依如是慧因生。世間藝術及勝藏,所有如眼諸經典,救護覺慧及咒等,種種建立法差別。眾多異門解脫門,彼彼利益世間相,大力佛子所顯示,此等皆從慧力生。」】

  世間的種種圓滿都是從智慧出生的,就像母親生兒子一樣沒什麼稀奇,換句話說,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從世間一切到佛陀最究竟圓滿的十力、四無所畏,世界上最殊勝究竟,乃至所餘的一切功德,都是以慧為因。世間的藝術乃至五明,沒有一個不是依慧而生的。其中的內明必須從聞思修開始,經典就像我們的眼睛一樣,但是你還要靠智慧才能看到經典真正的內涵。救護我們的法有顯密等等各式各樣的差別,這是依不同的根性,對治不同的煩惱而建立不同的法門,都是為了得到一個共同的利益--解脫。所有的這種種的方便,都是「大力佛子所顯示」,是佛子所行、所成就的,這都從智慧開始。以智慧這個因,才能生起這樣的功德和力量。
  智慧的功德這麼好,聽過了以後,要在心裡不斷地思惟觀察。如果覺得思惟不起來,這個時候更應該努力,更應該懺悔。既然我們了解了這是根本,就不要因為思惟不起來而放棄。而且這種狀況很明白地說明一件事情:現在之所以不好樂或者不善巧,是因為宿生善根不夠、障礙力大。總算有幸還碰得到佛法,眼前唯一的機會就是懺除罪障,然後增強自己的力量。假定現在碰到了卻不做,後果是什麼?時間過去了,機會失去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我們沒有一剎那不在造業,既然現在積集的業跟修學佛法不相應,那麼將來能夠感得跟佛法相應的果嗎?修學佛法的人對這點都不懂,還談什麼呢?現在沒有種思惟觀察的因,將來一定沒有智慧的果,而現在造的種種惡因一定先感果,使你輾轉受苦,請問你願意在地獄當中受盡了千辛萬苦,百千萬劫之後再來嗎?這是我們平常真正要注意的。所以不要認為思惟觀察很難而偷懶,應該要往另外一個方向走,這都是針對智慧而言。
  宿生沒有努力,如果還不趁這個機會趕快淨除罪障,以後就沒機會了!只要能夠加強這個概念,雖然還沒去做,這個概念放下去就是業!業包含思、思已業。你想到自己以前沒做,現在一定要咬緊牙關去做,那個時候就會多一分力量,看見佛,就會一心地禮拜、念佛、求懺悔,那句佛號念起來是有力得不得了,親切無比,因為你覺得唯一的依靠就是佛,將來你很快的就會見到佛親自來告訴你這個與法界相應的法,這是我們必須知道的。
  接著,反過來說明沒有智慧有什麼害處。剛才說有了智慧會有這麼大的好處,但是單單憑這個還不夠,也就是說,只有前面拉的力量不夠,後面還要有推的力量。譬如前面有好得不得了的引誘,後面卻有獅子、老虎,乃至於刀、兵、水、火逼上來,那時候我們一定會拼命向前衝!現在,看看後面是什麼東西逼著我們。

【無慧過患中,施等無慧如無眼目,《攝頌》云:「俱胝庾他無導盲,路且無知豈入城,五度無慧如無眼,無導非能證菩提。」是故施等不能清淨,亦復不能獲得正見。】

  雖然你也布施或做種種好事情,假定沒有智慧的攝持,就像沒有眼睛一樣。所以《華嚴經》以及其他大乘經論上都是這麼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別以為我們已經在修行了,如果沒有智慧攝持的話,所修的是魔業,我們只要仔細一看就曉得了。以我來說,我很了解自己以前的錯誤,所以才這麼大聲疾呼。我剛在獅頭山元光寺出家的時候,跟著老師學,持戒持得很認真,自己也覺得認真得不得了。我認為要持午,大眾十二點鐘還不吃,我就不吃了!我師父就哄我:「那這樣子好了,你一個人先吃,十一點半叫人送上來。」人家辛辛苦苦煮完,送上來,我還覺得:「這些人修學什麼佛法!」我現在一直在懺悔這件事,你說這個叫做修嗎?實際上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還有自己的衣服穿得破破爛爛,好的也不肯穿,只管一天唸多少佛。我也曾經得到過念佛的經驗,我剛出家就已經有了一些體會,可是現在再反省這件事,我那時都做錯了。所以不要說你念佛唸得多麼好,唸得好都不一定能夠往生淨土,何況我們現在在這裡胡思亂想,這是千真萬確的呀!所以,修行最主要的是靠智慧。
  俱胝是一個大數,要走這麼長的路,瞎了眼睛,還沒有人引導,讓他自己去走,能夠走到城裡嗎?不可能的!經上面有個比喻,好像大海底的一隻盲眼的烏龜,一百年浮出海面一趟,出來時要正好遇見一塊浮木,浮木上有一個洞,頭剛好鑽進去,那是絕無可能的事情。倘若沒有智慧的引導,不可能證得菩提。
  所以布施等等沒有智慧攝持是不能清淨的。「亦復不能獲得正見」,我們剛開始下腳第一步是持戒,然而現在要持戒持得清淨,絕無可能。只有一件事情可以保障我們不墮落,就是正見。昨天有一位同學來問我一件事情,我肯定的告訴他有過錯,他聽了就很懷疑。實際上,我們不妨仔細想想看戒上怎麼說,尤其是所謂的百眾學法,一動就錯了!坐一定要怎麼坐、站要怎麼站、穿衣服要怎麼穿…,比對我們現在的隨便,其實是一天到晚在違反規矩當中,這還只是小乘戒,真正要能持清淨戒,初地菩薩還不行,至少到二地的離垢地才行。戒持不清淨,你是一定墮落的,經上說得很明白,乃至衣服穿得不好一點;走路的時候,眼睛隨便亂看,你就犯了一個最輕的罪,佛告訴我們,犯了那個罪,要墮落地獄相當於人間九百萬年的時間。那像我們這樣的話,到哪一年持戒才能夠清淨?
  所以有一個特質我們要把握住--正見不能破,只要正見未破就比較好。別以為我們得到正見了,你們怎麼樣我不敢說,對我來說的話,我還未得到,只曉得正見的門在哪裡,正向那個地方走。有了正見的標準去判別,就曉得該怎麼辦,儘管你行持上稍微有一點錯誤也不怕。這個不只是理論,事實也確是如此。如果沒有智慧,就得不到正見,而且過患還大得不得了。下面我們看看有哪些過患。

【如云:「無慧求果報,施體不能淨,利他為勝施,餘唯為增財。」又云:「無破闇慧光,不能成淨戒,多由無慧故,尸羅成濁染。」又云:「慧倒心混亂,不信住忍德,不樂觀善惡,如無德王名。」又云:「智者所稱讚,無餘最細深,欲未障直道,無慧不能往。」又云:「心不勤修慧,其見不能淨。」王名稱者,謂如無德之王,名稱一揚後仍退失。】

  如果你布施,但因沒有智慧,送給別人東西卻要求果報,這種布施是不清淨的。真正的布施是完全為了利他,而且要究竟圓滿的利他才是殊勝的。除了這個以外,其他的都是只能增加財富,這樣而來的財富是跟佛法不相應的,乃至於是染污的,跟法相應的才是真正的布施。進一步講持戒。如果沒有智慧,不能衝破無明,持戒就不能清淨。雖然戒相做得很好,乃至於執著得很厲害,這個尸羅還是成濁染。反過來,也許戒相上不能究竟圓滿,但是如果把握得住根本的話,我們還是可以漸漸增上。世間任何事情都是這樣,譬如做生意,絕對沒有百分之百只賺不賠的,這都是相對的,重點是你做對的話就賺;做不對的話就賠,一定會有一點副作用,這個都是靠智慧。
  由於我們沒有智慧,所以內心處在顛倒無明的混亂當中,因此「不信住忍德」,忍的真正中心是諦察法忍,對法要如實了解,以淨信心安住在這上面,才能夠行忍德。沒有智慧就會「不樂觀善惡」,也就是不會好好如理決擇是非善惡。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形相上面做到了一點點,以忍來說,你硬忍也做到了,人家看起來也覺得你很能忍,但是這個忍不究竟,就像「無德王名」一樣。國王的地位在世間是最高的,尤其是古代,別人我們可以不知道他,國王是誰一定知道。偏偏這位國王是一個昏君,大家不知道還好,一知道的話,會指指點點說:「這個傢伙!」他必定名譽掃地。所以無德而得到了國王這個好名譽,並不是真正的成就啊!想要無障礙地走上真正智者所讚歎的、所需要的,最深細的這一條菩提大道,沒有智慧不可能進去。學佛真正中心是正知見,依此而究竟圓滿的是無上菩提。正知見必定要靠智慧建立,而這需要努力修學才能具足。

【乃至未發大慧光明,愚癡黑闇終不可滅,慧發即滅。故於發慧應隨力能精勤修習。如云:「由發大慧光明力,猶如出現大日光,眾生身中黑闇覆,悉皆除遣唯餘名。」又云:「故應盡自一切力,於如是慧勤修習。」】

  從親近善知識,乃至於到究竟圓滿的聞思修相應,都是我們要學習的。不是聽到一點就算了,聽了要思,思了以後要修,直至得到了究竟圓滿的智慧光明,無明才能徹底地消除。慧一開發,黑暗無明就消滅了。所以對於發慧,我們要真正努力地去修習。
  因為我們依著次第如理地聞思修,所以能啟發相應的大智光明。日光是世間最強烈的,任何黑暗都可以破除,慧光就像日光一樣,眾生所具有的無明黑暗,也被它徹底破除無餘。「唯餘名」的名可以做兩種解釋,一種是雖然還有這個名字在,卻沒有實質的內涵;也可以說「名」就是指名言--世俗諦,換句話說,他真正已內證到某種境況,但在世俗諦的名言當中,表面上呈現煩惱相,別人看見了覺得他有煩惱,事實上他內心卻是了無煩惱。
  不要說證得佛果,很多菩薩行者,乃至於羅漢行者,你去對他傷害或者干擾,他都寂然不動。或者他現出貪瞋相來,也就是所謂的逆化,就像濟公活佛--南宋的道濟禪師。他一天到晚喝酒,好像沒有酒就受不了,儘管形相上面還有煩惱,但內在卻沒有,他只是剛開始進入某個內證的階位就能如此,何況是佛呢?「故應盡自一切力,於如是慧勤修習。」看看智慧有這麼多的好處,實質上我們所要的好處全部在這個裡頭啊!為了一點世間的小利,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現在看見這麼大的殊勝利益,當然更應該這樣去做。之所以不能這樣做,正說明我們的愚癡,而愚癡唯一的對治就是智慧。所以可以說什麼都是次要的,勤修智慧才是我們唯一該做的事情。針對這一點,下面所說的就很重要了。

【愚癡之因,謂近惡友、懈怠、懶惰、極重睡眠、不樂觀擇、不解方廣、未知謂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見,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樂親近諸有智者。如云:「懈怠、懶惰、近惡友,隨睡眠轉不觀擇,不信能仁最勝智,邪慢所覆而輕問。心劣自眈以為因,不信親近有智士,並其邪妄分別,及諸邪見為癡因。」】

  既然已經見到了愚癡的禍害,也見到了智慧的殊勝利益,如果要得到它的話,一定要從去除愚癡的因下手,所以必定要正確地把握住,然後努力去行持。愚癡之因分幾方面,其中最嚴重的是「近惡友」,這個惡友不是和我們吵架的冤家,反而是我們的好朋友,所以一定要辨別清楚什麼是善知識,什麼是惡知識。在修學佛法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善知識;而最可怕的莫甚於惡知識。這一點一定要自己去體驗,然而之前一定要如法如理地了解。
  有些人雖然修學了佛法,也了解應該遠離惡知識,卻還是覺得這樣做不好意思!請問不好意思的結果是什麼?不要說下地獄,打你個耳光,比起不好意思來,你願意接受那一個?如果說打耳光受不了,將來豈只打耳光,而是長劫在地獄裡,你願意就為了眼前的不好意思,把自己埋葬在地獄裡無量無邊劫嗎?眾生的愚癡是莫甚於此啊!已經知道愚癡最主要的原因是惡知識,偏偏還不好意思;假如你今天被毒蛇咬了,會不會覺得不好意思而讓它去?當然小孩子因為不懂,他雖然痛得要命,要他把手指切掉,綁著他都還不願意呢!就這樣眼看著毒周流全身。假定你曉得咬傷了非死不可的話,馬上一刀切斷自己的手指,這點很清楚。所以本論一開頭的時候,就告訴我們善、惡知識之辨,又特別說明這個道理不是聽懂就算,進一步要如理思惟。
  現在我們講修行,聽完了以後,書本一合,就沒有了!這是為什麼不得力的原因。所以,我們真正要行持,必定要從如理思惟開始,了解內涵了以後要懺悔業障,才能夠把心裡面這種力量扭轉過來,這種力量也就是平常所說的一種推動我們的業習氣,這是五蘊當中行蘊所攝。下面接著說明我們行蘊的真實狀態。
  譬如上早課,無論持咒也好,敲法器也好,有的時候你是心力集中一直念,有的時候心力沒有集中,但是因為背得很熟,你照樣可以咕嚕咕嚕地把它唸下去。可是如果我中間突然提一句,請你從那句接下去,你想了半天就是接不下去。為什麼接不下去,這我們就弄不清楚了。又比如告訴你怎麼敲法器,你聽懂了以為會了,一旦真的上場時,敲得手忙腳亂;可是等到熟了以後,你不要去想它,一上去就可以敲起來了,自己也不曉得為什麼敲得這麼好,這個經驗大家都有。
  這裡邊很明白地說明了兩件事情:一個是想心所的功效,一個是行心所的功效。法器要怎麼敲,他講得清楚,你也聽得清楚,可是叫你做的時候,就不清楚了,這是想心所的功效,它的特質就是緣想長短好壞等等,就像你覺得聽懂了這樣的一個心理。行心所是造作的力量,一定是你心裡面決定要這樣去做,然後身口也跟著這樣不斷地去做,養成了一種業習氣,這就有一股力量,這個叫行。所以「行」跟「想」是兩件事情,你們一定要分辨清楚,當人家在那裡講,你覺得聽懂他所講的名句文身的內涵,那是跟「想」相應的。要真正深入,必定要透過思,思就是行心所、行蘊。不過「思」必定要如理思惟,並不是你自己一個人胡思亂想就可以。平常人很少肯去用心思惟,不管是哪一方面,等到你開始有了思惟之後,再把「如理」兩個字加進去。經常這樣如理思惟的話,自然而然起心動念就是所思惟的內涵,乃至於不刻意去想,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自然反應就是這樣。就像剛才說的念楞嚴咒,維那一起腔,你就可以很流暢地從頭背到尾;或者是你拿起鈴鼓來就自然打得很好。所以一定要了解業習氣的力量,修行過程中重要之處才把握得住。
  前面儘管已經告訴我們善知識、惡知識的行相,在依師聽聞的過程當中,你的想心所相應的,跟思惟觀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我們對思惟的功效要辨別清楚,儘管道理懂了,但是心裡這個習氣的力量還是轉不過來,這時候一定要修行,照著它去思惟觀察,你才不會礙於情面隨順別人,一聽見別人在外面聊天,心裡就立刻警覺起來,知道這個像是毒素一樣,萬萬碰不得,必須要有這種力量。當然在這之前你對善、惡知識的行相必須已經辨得很清楚了。凡是跟世間相應的,增加你貪婪情染的,譬如他對你很好,常安慰你、誇獎你,這正好配你的胃口,跟你的情見、名利相應,完了!所謂善知識,最起碼他一定告訴你世間的真相是苦,策發你的厭離心,不是我們世間的厭離,而是對三有厭離,哪怕這裡像妙天宮,給你王位或一切財富,你都看得像毒藥一樣,這個我們要很清楚。
  惡友是外在的原因,內在就是懈怠、懶惰、極重睡眠、不樂觀擇、不解方廣等等。通常對我們來說,這些內在的原因都是以前留下來的隨眠,遇見了外緣就會引發,而惡知識就是引發內在惡緣最有力的一個力量。人家影響我們,同樣地,我們也影響別人。以上是屬於情方面的。
  「不樂觀擇」也是同樣狀況,很多人總覺得觀擇實在很麻煩,最好能有一個討巧的方法,聽見念佛好,大家就說:「你只要念佛,什麼都不要管。」念佛的確是個太殊勝、太好的法門,不幸的是這個本來是萬修萬人去的法門,弄到後來是萬修難得一、二人去,紫柏大師的語錄上告訴我們:大家現在動不動說念佛,實際上是懶惰的人的符桃術。紫柏大師是明末四大師之一,大家尊稱他為紫柏尊者,這個人真了不起,他絕對不會說互相安慰的話,他就是針對病症指出來,告訴你問題在哪裡,你一定要在那個病根上面痛下決心,才談得上修行。同樣地,參禪的人也是如此,他覺得念佛是老公公老婆婆的事情,因此他去參禪,參禪更是要精進努力,弄得不好的話,就會像古人講的「吃得酒肉飽,來尋僧說禪」,自己覺得解脫自在,然後喝酒吃肉,再跑到廟裡去找一個和尚來談談禪,覺得很高明。這樣完全錯了。
  所以真正的修學佛法,一定要找到它根本的問題在哪裡,不要隨著自己的習性,我們歡喜的無非是世間的情染!真正修學佛法,一定要了解它的中心是智慧,要得到智慧要經過一定的次第步驟,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儘管我們目前一下子做不到,確實也是很難做到,但是心裡記住:一定要把這個圓滿種子種下去!正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為無明所覆,沒有在這上面努力,所以現在不能跟法相應而發起精進,偏偏隨著習氣而轉,這是要深深慚愧,好好地懺悔,應該策勵自己一定要做到。這個因種你只要慢慢不斷地加進去,自然而然果就會來。所以一方面告訴我們愚癡之因,一方面下面會說明總共的對治方法。
  「不樂觀擇」跟「不解方廣」,也就是自己的習性和無知,這是最重要的根本。所以在修學過程當中,要注意有兩種障礙:有一種是不願意學,一種是自己學了以後的障礙,例如得少為足、自以為是、未會先會,都是犯了大毛病。下面說「未知謂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見」,增上慢是並沒有了解而自以為知道,換句話說,你還沒有達到這種地步,自以為很高深了,雖然有一點相似,可是境界不到。還有一種「上品邪見」,那更是根本完了。這個都是屬於見方面的,前面是情,這是見。
  下面「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樂親近諸有智者。」這是卑劣慢,慢的根本就是「我」,老是認為「我不行啊!跟著爬也爬不上去!」於是就窩在避風港裡,跟那些人混在一起。本來害我們的莫過於這些惡知識,偏偏你又不肯親近善知識,結果那些人正好保護你的煩惱及習性。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的確一時改不過來,但是了解了以後,自己應該痛下決心努力去做。像我們在寺院裡,為什麼時間要注意到分秒必爭?為什麼早晨打了板,一聽到馬上坐起來?每一個地方就是要策勵我們,從剛開始下腳第一步,就要把法擺在第一位,來對治自己的情見。你能夠從這種小地方慢慢做的話,一旦好習性養成了、力量增大了以後,大的自然做得到了。現在你處處地方保護這個「我」,自然而然會覺得這個不行、那個也不對,還找了種種理由去批評外境,結果注定你只有親近惡知識,他會告訴你:「何必這麼麻煩呢?何必這麼認真呢?成佛又不在這個上頭成的。」你聽了他的話,就不會親近真正有智慧的人,而是親近保護我們煩惱的人,真正惡友是莫過於此啊!前面說得很清楚,冤家仇人最多把你這一生的生命殺掉,他絕對不會把你送到地獄去的;惡知識眼前是甜言蜜語,幫你樣樣弄得好好的,但是把你送到地獄裡面的一定就是這些人,我們必須了解這都是愚癡之因。
  不能信解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去深入前面說的方廣大乘,這個才是最圓滿究竟的。對自己不懂的,要好好努力去學、去問。怯弱往往耽誤了自己,所以不要說人家來害我,實際上只有我們自己害自己;人家騙你、傷害你,也只是傷害了他自己而已。你如果懂得了佛法以後,他絕無可能傷害你,真正重要的就在這個地方,如果這個地方不能深入的話,那自己白白耽誤了一生。

【故又云:「恭敬承事可親師,為引慧故求多聞。」】

  前面所談的是屬於自己這部分,就總的來說,又特別告訴我們:真正要修學的話,一定要親近有智之士,這是關於人的;關於法的是指惡友的邪妄分別等等,由於這樣會增長我們的愚癡邪見,這就是愚癡之因。真正要對治它的方法是什麼呢?應該親近可親之師,他必須具有一定的內涵。對他應該承事恭敬,這個是很重要的。現在末法時代,說起來我們好可憐,因為出家人難得,人家總覺得應像鳳凰一樣捧你,這就害了。我們要了解,真正為自己好,一定要去親近善知識,而且要至誠恭敬地承事,這個道理在前面已經說得清清楚楚。我們現在到寺院來,稍微對你一點點要求就不行,總覺得我是來修行的。好像修行都是現成坐在那裡,看著人家跪著把紅包送給你,然後樣樣安排好了,請你老人家坐著享受大菜,吃完了以後,舒舒服服坐在沙發上唸幾聲佛、磕幾個頭,這就算是修行了。我看了心裡面真是覺得應該從這個地方反過來,去看看古來大德親近善知識的榜樣,他們的確受盡千辛萬苦,遭到種種喝斥,看起來會覺得這位善知識好像不慈悲,其實正因為他的慈悲才這樣對你,大家務必要記住!
  我們現在如果太下劣、愚癡的話,唯一的辦法是至誠恭敬供養三寶,然後把這個功德迴向於增長智慧。很快地,本來記不住的就記得住了;不了解的就了解了;不能深入的就深入了。親近善知識第一個要孝子心,不能隨自自在,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跑到這個廟裡看看,打聽打聽這裡配不配我胃口,舒服才來,不舒服就不行。乃至於認為我有錢,出幾十萬來討一個單,什麼都不要做,末法之衰莫甚於此。這一點應就兩方面來說,對我們自己來說是這樣,但不要要求別人,千萬記住!佛經上面說得清清楚楚,佛用種種的方法來說法,不管用哪一種方法引導他,目的只要他能夠趣入佛法。所以對於沒有基礎條件的人,你用這個方法是對的,而剛才所說的是要求我們自己,不是要求別人。所以你們應經常看大經大論,尤其是《法華經》。我們不妨問問自己:我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嗎?想真正向上嗎?如果是的話,那就該走親近善知識這一條路。對於那一些人,就算不隨順他,至少不必去排斥,這個理路要很清楚。
  那麼,親近善知識為什麼要這樣的恭敬承事,捨自自在而一心一意體會善知識的心呢?無非為了引慧、求多聞。最主要的是慧,為了引發我們的智慧,要從多聞開始。現在我們親近了以後,往往還是隨自意樂,既然這樣的話,你還親近他幹什麼啊?那不是你去親近他,而是你去教他,告訴他該怎麼做。事實上自己的看法完全都是無始以來的無知無明,這個都是垃圾,把它拿掉都來不及,你還自以為是的話,那還談什麼佛法?這個概念我們必定要清楚。這裡是要鼓勵我們思惟觀察,你了解了這件事情是這樣的,誠懇地請問自己錯在哪裡,這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然後善知識告訴我們了以後,要把他以及經論上面告訴我們的道理拿來淨化內心,這才是真正重要的原則。
  剛才說的是一般性的,還有一類見解特別強的人,他看見了一點文字,不一定真的懂卻以為自己懂了,這種叫做增上慢。然後就找種種的根據、理論等等成立他的,排斥別的,這個更是糟糕。宗派之間有時會這樣,尤其是研究教理的人,見解本來是必需要的,如果到後來變成引經據典把跟他自己不相應的忽視掉,甚至去攻擊對方,那更是錯了!

【謂應親近智者,隨自力能而求多聞,若不爾者,聞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則不知修何法故。若有多聞,由思所聞法義,能生思慧,從此能生廣大修慧。如吉祥勇云:「寡聞生盲不知修,彼無多聞何所思,故應精勤求多聞,因此思脩生廣慧。」】

  這是我們修行上真正重要的。假定我們不能這樣做的話,是無法修行的。因為真正修學過程必須經過善知識的引導,從聽聞開始,所以道前基礎一開始就說,要修學佛法時,先把你內在的三種過失去掉,然後還要具六想。三過當中第一個是你的器不能覆,覆的意思是不接受別人的,自己覺得要這樣那樣;你不接受別人,對自己沒有用處。第二個就是雖然能接受,可是心裡面有種種自己的概念,然後要求根據你的想法去做,那又錯了。如果將上面兩樣過失去除掉了卻記不住,這也是過失,一定要斷除。何況我們現在是保護自己的習性,實際上應該這麼說,我們並不了解自己在無明當中,這個習性都是害我們的。所以下面緊跟著要具六想,第一個就告訴我們,我們無始以來在長夜無明當中,起心動念都是與法不相應的,所以《四十二章經》說「得阿羅漢已,乃能信汝意!」修學佛法第一件事情是:千萬不要以自己的知見去衡量,知見本身是最好的東西,可以使用它做為工具,去辨別如理非理,而這點要靠善知識教。親近了善知識以後,如何從他聽聞?要聽聞就要去掉過失,具足聽聞的條件。有了聞作根據再去思,你如果不照著次第做的話,聞所成慧、思所成慧都生不起來。既然沒有聞慧、思慧的話,你根本沒有辦法修,因為你不知道怎麼修。
  以一件簡單的事來說明,譬如修的時候,剛開始能盤腿最好,當然行住坐臥都是修,可是打坐時較能夠一心一意把思所成慧在念頭上面提持住。不管是止或者是觀,在這之前一定有聞思相應的基礎在。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兩腿一盤不是昏沉,就是散亂,你能夠修些什麼?不要說打坐,乃至於拜佛、念佛無一不是如此。就譬如你忙著去燒飯卻沒有米,拿空殼子亂燒一通,那都是在白忙。如果能夠從善知識那裡多聞,就能根據這個去思惟觀察而生起思慧。有了思惟觀察的力量,「從此能生廣大修慧」,是這樣一步一步來的。
  寡聞的人就像生盲--天生的瞎子一樣,我們就像天生的瞎子,在無明長夜當中,大幸而得到了人身,具有思惟觀察的能力,卻用來造種種的惡業,這個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這個不好意思、那個也不好意思,最大的損失莫過於此!這種能力原本是最寶貝的東西,結果反而用來害自己,把自己送到地獄裡面去,好可惜!因為沒有多聞,所以腦筋裡想的,自然是忙世間那一套東西。因為沒有佛法的內涵,等這一些事情忙完了以後,就會覺得無聊得很,於是再想辦法,不是睡覺,就出去玩,白白浪費生命,這是他的次第。現在我們學佛第一步應該是精勤求多聞,按著次第來,有了聞、思,再由思而生廣慧。假定對所聞的道理能深入思惟的話,進步會更大。如果能夠認真聽,而且隨分隨力去思惟,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感受得到,自己漸漸地進步、改善了,所以處處都應該拿這個來策勵自己。

【慈尊亦云:「三輪諸分別,是名所知障,慳等諸分別,是為煩惱障。除慧無餘因,能斷此二障,聞為勝慧本,故聞為第一。」《集學論》云:「應忍求多聞,次當住林藪,精勤修等引。」自釋中云:「不能忍者,則由厭患,不能堪耐,退失聞等。無多聞者,則不能知靜慮方便,淨惑方便,故應無厭而求多聞。」《那羅延問經》云:「善男子,若具多聞能生智慧,若有智慧能滅煩惱,若無煩惱魔不得便。」】

  所知障跟煩惱障,一個是從知見上面講,一個是從情緒上面講。這兩樣只能以慧來斷除,此外沒有其他任何方法可以代替。要得到慧的話,要從聽聞開始。因為要得到如此的果,一定要種下正確無誤而且圓滿的因;得到智慧圓滿正確的因就是聞。聞是真正殊勝智慧之本,所以聞是第一。
  《集菩薩學論》也告訴我們:真正修學的人,應該要忍種種的苦,精勤努力求多聞。了解了內涵以後,再遠離群眾住在林藪(就是阿蘭若處),精勤修定慧。寂天菩薩自己對這段解釋說:如果對於求法、親近善知識,不能忍得住,覺得很麻煩,這樣的話就沒有用。假定沒有多聞,就不能了解定是怎麼修的,怎麼把無明煩惱的種子斷除掉也不知道(「淨惑」就是以智慧斷除煩惱,所謂「定縛、慧斷」)。一切的根本因,都在如理的親近善知識、如理聽聞。所以我們應該求多聞,而且要不知厭足。我們應該看看佛陀因地當中為求一偈而捨身的故事,倒不一定馬上要學他捨身,實際上也不可能,否則往往看了以後,把自己先嚇退了。你如果善巧地了解怎麼學的話,儘管這樣的行為我們眼前做不到,但是因地當中要策勵自己:「佛是這樣做的,我也要這樣做!」有了這個因以後,從當下一念不斷策勵自己,至少前面所說的那些,都是我們目前真正可以做得到,而且是必須做的。關於親近善知識,前面一開頭就告訴我們,要學《大般若經》當中求善知識不知厭足的常啼佛子,以及《華嚴經》當中的善財童子等等。
  《那羅延問經》說:有了多聞,以這個為因,就能如理地生起智慧之果;有了智慧這個因,就能滅除煩惱;沒有煩惱,魔不得便,因此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是故聖道最勝命根謂擇法慧。慧無上因,謂於無垢經論勤求多聞,以諸教理善為成立。】

  所以聖道最殊勝、就像命一樣的根本,就是能夠決擇法的智慧。前面說業果是聖道的根本,這裡又說擇法慧是根本,兩者並沒有衝突。智慧的內容告訴我們如是因感如是果,所以從行相上看,正因為你有智慧,必然了解業果。智慧是能辨別的能力,所辨別的事相正是如是因感如是果的真理。這兩樣其實是同一個東西,能夠這樣思惟的話就對了。因為業因感業果,從這個上面說世間沒有一定的常相,所以一切都沒有自性。如果你真正有智慧的話,從一件事情就可以得到圓滿的了解。所以從前面到這裡,正是層層深入,從事相說到根本。佛法的整個重心,最殊勝的根本是擇法慧,也就是智慧;就是對於法能夠鑑別、決擇是非。
  智慧最重要的因必定要靠無垢經論。「無垢」兩個字很重要。求多聞是就自力方面來說必須如此。因為我們已有一個基本認識--了解皈依的外支已成,所以你一定會去找善知識,而且只有找到善知識,才會得到法。所以就自己方面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一定要在經論上面勤求多聞。而只有多聞不夠,還要「以諸教理善為成立」。所以本論真正殊勝的地方,不是告訴你一個道理就算了,還一定要非常善巧地決擇、辨別。
  為什麼要這樣?平常我們唸一部經就很難得了,譬如《金剛經》、《彌陀經》、《楞嚴經》、《法華經》等等,自己覺得很好了,而且又有人說:「一經通,經經通。」這個道理是沒錯的,可是我們都誤解了,事實上我們幾乎沒有一個地方不誤解的。這個「一經通」以我們的能力,只是把文字唸通,老師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我們也會如此這般地講一遍,從耳朵進來,然後從嘴巴出去,講得一字不漏,在文字上編排得很好,自己就覺得通了。六祖大師說得很清楚:「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通是要心裡跟它通,就像太陽處在虛空中一樣,光明而沒有一點遮障,一切黑暗都能破除,是這樣的情況。不是聽見了以後執著得要命,覺得我這個最好,別人都不對;乃至學小乘的說大乘非佛說;學大乘的又說小乘不行,大家吵得天翻地覆。完全錯了!所以我們必定要在無垢的經論上勤求多聞,還要以種種的教理善巧地把它建立起來。譬如我們中國古代的祖師建立藏、通、別、圓,小、始、終、頓、圓,這種種次第都有它們特殊必要的條件。所以性宗、相宗之間,一定也是彼此相輔相成,絕無矛盾之處。你如果能夠把握認識這個,自然就能把佛的聖教圓滿地建立起來,而這種毛病也都可以避免掉了。
  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在學的時候千萬不要先入為主,我們無始以來的執著就是這樣,碰到哪裡沾到哪裡,聽見一個法,覺得對了,就排斥其他的,這對我們是莫大的障礙。而且因為有自以為對的事,好學的人往往會找種種根據,來成立自己的論點,證明自己的對。事實上,即使你讀通了三藏十二部教典都還不行,何況實際上我們讀的經典是很少的!
  對這點佛說得很清楚,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天在地上用爪挑了一點土,問道:「阿難!你看我爪上的土多,還是地上的土多啊?」阿難回答:「這爪上的土怎麼可以跟地上的土比呢?」佛說:「我未說的法像大地土,已說的法就像爪上土這麼一點點。」龍樹菩薩也是一樣,到龍宮一看,原來他沒看過的經有這麼多。本論的師承阿底峽尊者,他通達五明,當年在印度幾乎遍學一切,他自己也覺得三藏十二部沒有不通的,於是夢中就有空行母帶他去看各種經典,結果沒有一部是他看過的,因此摧伏了他的慢心。就算你覺得那是夢中所見,不一定是真的,但是他到了西藏桑耶寺的時候也是這個情況,發現原來還有很多經典自己以前都沒看見過。你們如何我不知道,我坐在這裡雖然講得你們服服貼貼的,可是我看過的經論只有一點點,說老實話,三藏十二部我實在碰都沒碰到;儘管《華嚴》八十卷、六十卷、四十卷,《阿含》、《大般若》我都看過;可是就像螞蟻在紙上爬,當時看是看了,但是莫名其妙,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我們懂了一點點,乃至於聽人家講了以後,居然就執著得要命,致命傷就是這個。
  這裡告訴我們要勤學無垢經論,其次以諸教理善為成立。所以第一個先要把我們心裡面這種執著拿掉,不忙著馬上去學很多,先認得自己心裡的障礙,勤加懺悔。能夠把這個拿掉了以後,自然而然有機會能夠深入。要不然你還沒有動,這個障礙已經先在前頭擋住你了,然後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氣,自然而然就忙著去找,找了半天,爭論的資料是越來越多,一開起口來就跟人家吵半天,這和佛法完全不相應。另外一種情況是不跟人家吵,而且說法時說得非常動聽,覺得自己了不起,那更是害了!

【然諸欲修法者,尚不能知聞為必須者,是由於修時不能定解,必須觀慧思擇而修,反顛倒解,不須多聞過失所致,故自愛者,應棄此過猶如惡。】

  很多想修行的人,不知道聽聞是必須的。這是因為他對修行時必須由觀察慧思擇而修這個道理沒有確定的認識;又由於自己的執著誤解,就以為不要多聞,害了這個大過失。所以真正自愛的人,對於這個毛病要棄之如毒,而且是「惡毒」,可怕極了!
  關於思擇修,我不妨說得簡單一點。我們會覺得念佛好像不要思擇,參禪好像也不要,真的不要嗎?我們不妨仔細看看:念佛法門是個善方便,雖說是完全靠彌陀他力,但是行者也一定要具足信、願、行。請問你信些什麼?願些什麼?「一句佛號欣厭具足」,請問欣厭的內容是什麼?假定你的腦筋裡一片混沌,只是嘴巴唸的話,請問這一句佛號當中有沒有欣厭?你的信、願從哪裡來?你必定要先了解這個世間可厭,一心想逃,而唯一去處只有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你一心嚮往,由於有這個心理,所以就拼命唸阿彌陀佛,一心皈投依靠。這個功效就是靠思擇而來的,怎麼會不要觀慧思擇呢?乃至於修的時候,要唸得清清楚楚,也要聽得清清楚楚,請問這是什麼?然後所謂「正助雙修」,正的要怎麼修,助的要怎麼修,這不要動腦筋嗎?
  參禪也是一樣,有人可以定在那裡一坐八個鐘頭,祖師說這個沒有用,就像冷水泡石頭。石頭本來就泡不開的,用開水去燙都沒有用,何況還用冷水去泡。參禪一定要起大疑情,譬如去想:念佛的是誰?這不是全部的精神就放在那裡找嗎?這不是思惟嗎?不管是參「無」字也好,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也好,就是全部的精神在那裡找,所以叫疑情。疑就是去思惟、觀察,不斷去找它,哪裡會不要觀察思惟呢?而且我們更要清楚,禪是在大乘加行位以上修的,那是已經發了大菩提心,積聚了資糧,跟空慧相應的時候,才學這個法門的,這個次第步驟非常清楚明白。我們現在不了解,只是表相上看看,覺得人家坐在那裡好像蠻舒服的樣子,於是也想這樣修,思惟、觀察都不要了,覺得看那些經論幹什麼?這是一個大誤解!所以真正自愛的人,對於修行不須聽聞的這種錯誤要放棄,就像棄捨惡毒一樣。

【大瑜伽師云:「覺瓦,欲成佛一切種智者,不於牛負量經函辦其所作,而將掌許若講若藏,皆無所成。」】

  大瑜伽師就是阿底峽尊者在康地三位最主要的弟子之一,一生跟著尊者。他說:菩薩呀!你想成就一切種智(成佛),要在什麼情況之下才能成辦呢?「於牛負量經函辦其所作」,西藏的運載工具最大的是牛,可以運載很多經函,換句話說如果你不能在眾多的經論上多作聽聞,而只是在如「掌許」這麼一點點的典籍講說,乃至於只把它收藏在那兒,而自己覺得很了不起的話,這是沒有用的。

【樸窮瓦開啟經卷安置枕前曰:「我等是學者故,縱未能看,應於此等而發願心,若不知法,云何能修。」】

  另外一位善知識樸窮瓦他打開經卷放在枕前說:「我現在正在學,就算一口氣不能看那麼多,應於此等而發願心。」這句話我們用得上,記得前面六度每一度都告訴我們要以大地菩薩的行持做為我們的願境,我也常跟大家說,我們因地當中要常發願:「這是我要的!」現在真正的問題是還沒學已經先打退堂鼓了,覺得自己不行,算了、算了,不要學了。如果在因地當中已經種了這個因,請問會結成什麼果啊?你總是覺得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由於這樣的因,將來遇到苦的境界,這個「不行」的心念就起來了。其實要面對事實唯一的辦法就是學這個願心:現在雖然做不到,可是我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發這個願就對了!由於你不斷地發這個願,將來遇到緣時,這個因就會成熟,你就能做到了,這是因果的必然性。要曉得「若不知法,云何能修!」道理這麼簡單,你了解了,時時刻刻發這個願,自然而然會慢慢地增長這個善因,就有希望走上去了。

【慬哦之弟子送博朵瓦時,三云:「汝等快樂。」次云:「能得依止我如天覆地之知識,不須於他更起口水,不勞多看紅紅本釋,事業微少,不勞思業果內心安泰,以多咒法成多事業令心飽滿。」】

  慬哦瓦的弟子送博朵瓦時,博朵瓦再三地說:「我但願你們能真正地相應,得到這個快樂!」
  這是一個方言。實際上,因為博多瓦、慬哦瓦是敦巴尊者的弟子,也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再傳弟子。唯一得到阿底峽尊者全部傳承的就是敦巴尊者。能夠親近這麼一位得到全部圓滿師承可以說「如天覆地」的大善知識,以後再也沒有疑義了。當再看見其他的大上師、大善知識時,你也不需要去羨慕了,只要真正能夠跟到這個大善知識就好了。而且「不勞多看紅紅本釋」,這裡面有大理由在!並不是不要我們多聞,正因為要親近善知識,必要的條件一定是以師心為心,處處揣摩老師的用心,絕對不會隨自意樂,自然而然全部的信心一直是在老師身上;因為他的信心百分之百,所以透過師長的加持,各種經教能夠傳到他身上來,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則!不是像我們所想的,親近了這個人,就不要看書了,反正跟著他。於是大家一天到晚弄弄吃的、喝的、玩的,那就完了!注定我們生生世世輪迴生死不絕。所以你能夠如法依止一位大善知識的話,就能得到這樣的效果。博朵瓦的傳記我們容或不太清楚,從密勒日巴尊者的傳記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好老師的確就會有這樣的力量,能把最精要圓滿的東西傳給他的弟子。其實從這個傳記上也看得出來親近善知識的條件,當善知識看起來不合理時,他絕對不會覺得善知識不合理、很殘忍,絕對沒有一點點這種想法,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在任何情況下,他只是覺得:「我的業障很重啊!」這是我們該學的地方。所以到現在為止,我感覺到連本論一開頭怎麼親近善知識,我都還不知道!
  博朵瓦告訴慬哦瓦的弟子:「你們能依止到這樣最了不起的大善知識,真好啊!真好啊!」一方面是讚歎,一方面是隨喜。我常常記得《入菩薩行論》上寂天菩薩說:「當知善知識,如命不可捨。」善知識像命一樣地珍貴,換句話說,能跟到善知識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快樂,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在末法時代我們第一件要辨別的就是這個。所以當我看見很多人要去找道場修行,我是非常歡喜讚歎,可是注意哦!你要別具隻眼認清楚,千萬不要以這個道場吃得好、事情少,樣樣省力,又沒有約束,我愛怎麼辦就怎麼辦,如果這樣就完了!應該找有道之處,注意這個地方的善知識如何、同行如何。前面說過「有道、有食,盡壽不去」,既有道又樣樣供給,則任何情況絕不離開;其次如果「有道無食」,道是有的,但吃的東西沒有,這種情況你要咬緊牙關,一定要安住下來。密勒日巴尊者就是這樣,他的老師說:「我給你吃的,就不給你講法;給你講法,就沒吃的。」「沒關係,我自己討飯。」這樣苦、這樣折磨他,他都不走,而他的成就也就在這裡。反過來說,如果這個地方無道的話,不管有食無食,趕快站起來就走,這是我們必定要了解的。

【霞惹瓦云:「乃至未成佛求學無完,至成佛時始得完畢。」】

  如法依止善知識,一直要到成佛,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連大地菩薩都不能離開善知識,而我們居然不依止,這怎麼可以?或許我們會覺得修行人也不一定能見到佛!實際上情況真的如此嗎?我們雖然看不見大地菩薩,但是經論上面說得清清楚楚,《華嚴經》善財童子第一位參的大善知識德雲比丘,他得到的法門叫做念佛三昧,得到後一切時處十方諸佛就在眼前,再也沒有任何時刻會離開,一直到成佛都能親見佛,因為他已破無明了。而我們現在無明未破,居然不依善知識,怎麼可以呢?
  《大乘止觀》說:我們是瞎子!雖然看不見佛,但是佛看得見我們。我們應該怎麼見佛呢?用信心跟願力去見佛。所以這一句佛號不只是嘴巴上面唸出來,而是心心念念皈投依靠佛、法、僧三寶。所以一直到最後的等覺菩薩,還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廣義的說,十方一切諸佛的共同現象都是極樂,世間之樂是有漏的,不能叫極樂,唯有成佛才是徹底圓滿的。普賢之願是一切諸佛的願,換句話說,一切諸佛在因地當中,從凡夫開始一直到等覺,都是這樣做的,最後成就的是圓滿的報身報土。

【迦摩瓦云:「若謂修法何須求知,是自失壞,我寡聞者易生此失,易說修行不須求知。然修法者,實定須知,縱於此短壽未能圓滿,須不失暇身,相續多聞。若謂修者不須,說者乃須,說說法師易生此罪,以修者尤須故。」】

  祖師又告訴我們:假若你說要修行就直接去修,不須要求知,那就是自己傷害自己,尤其是寡聞的人更容易產生這種過失,以為修行不需要善知識指導。所以要修行一定要多聞多了解,就算人身壽命很短,無法一生圓滿,也一定要在此生不斷地努力修行,來生能不失暇身,才可以相續多聞。有人說修行的人不要多聞,講說的人才要多聞,因為要懂得很多道理才能講給人家聽。實際上不是這樣,如果這樣,說法的人固然錯了,修的人也不對。

【如是修者慧及慧因多聞,不容或少,應獲廣大定解。然此定解,於未知修時必須觀察修者,極難生起。雖自許為受持三藏之法師,亦多認為修之前導,或僅為佐證,非實教授。】

  所以真正如理修行的人,多聞是必須要的,要得到智慧,一定要有智慧的因,而這個都是從多聞開始,因此它是絕不可以少的。關於這個道理,一定要獲得廣大定解!但是這個定解,對不了解修的時候一定要去觀察修的人,是很難生起來的。儘管我們現在聽見了,為什麼仍然得不到定解?這需要很多條件,因此我們必定要克服前面的種種障礙,淨除種種罪障,如理去思惟,得到相應的認識,那個時候淨信心就有根了,然後慢慢從這上面增上。所以要了解這些修行正確的內涵,一定要靠觀察修,而不是坐在那裡閉上眼睛,或者做其他的修持就可以了。
  這個道理很難生起定解,所以特別告訴我們要勤勤懇懇很認真去做,至少先在心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後努力去懺悔,深發大願,勉勵自己一定要做到。千萬不要用種種方便保護自己的壞習氣和大邪見,找種種理由及藉口,總覺得什麼也不能少,在世俗時固然不能少,進入佛門當中還是不可以少。現在我們有太多方便,實際上都是把我們送上死路上去的,好可惜啊!所以本論一開頭就告訴我們,一定要先對圓滿的道體有正確的認識,然後再在這個構架上面步步深入;否則一旦走上錯路,要扭過來是非常困難的。
  很多自許為三藏法師的人(這「自許」兩個字特別有意思),他們「受持三藏」,但是並沒有真正把握住三藏的重點。自己覺得看過了,但因為沒有把握住經論真正的內涵,所以錯誤地以為多聞只是在修之前引導一下,或只是作為佐證,如此而已,修行的時候真正的教授不是這個。這個就是錯誤的根本,在宗喀巴大師的時候就已經這樣了。那些廣學的人尚且如此,已經不知道錯到哪裡去了!

【由此因緣,說欲速成佛則須勤修,欲利聖教則須多聞,內自修與利聖教別執為二,此是矛盾最大狂言,以聖教中,除教證法別無聖教。前者是令了知修行之軌,後者是令知已予以實行,故修行能無錯謬者,即是最勝住持聖教。】

  因為上面這樣的誤解,有人就說:「你要快速成佛,就要勤修;如果你要『利聖教』,想要廣弘佛法,那才要多聞;因為聽懂了才可以講給別人聽啊!」就是把自修與弘法看成兩件事情,我們對這點的確很容易產生誤解。在《法華經‧學無學人授記品》當中,阿難尊者也被授記,有很多新發意的菩薩就想:「阿難尊者乃是一個學人,他怎麼會得到授記呢?」心中就起了懷疑。佛就說:「你們不要弄錯喔!我跟阿難兩個人同樣在空王劫的時候,就發了大菩提心了!我精勤地修學,而阿難只求多聞,所以現在我成佛了,他還沒有,還在學人的地位。」《楞嚴經》上也這麼說。我們往往因為這些根據而誤解,以為修行只要精進就好,不須多聞。所以前面才會說「自許受持三藏」,由於不能如理決擇這個道理,看了經典以後,很容易就會自以為是,實際上卻錯了!
  把自修跟利聖教別執為二,這種說法是完全矛盾、完全錯誤而且狂妄的。因為真正旳聖教只有兩樣:教跟證。教是因,告訴你怎麼修,你懂得了而如理去修,才會有證,所以教證彼此間有必然的因果關係。現在你不要多聞,沒有因會有果嗎?如果修行能夠一點都不錯誤,那才是真正住持聖教、利益聖教。很多人修錯了自己也不知道,還把錯誤的講給別人聽,說相似法。所以不要以為自己在弘法,在如法行持僧的事業。佛經上面說得清清楚楚,破壞佛法最嚴重的只有兩件事情:說相似法、行籌。第一個就是講弘法,可是對法的真正內涵不知道,只是在文字上弄懂了講給別人聽;雖然講得天花亂墜,動聽得不得了,但是卻似是而非。還有一種是行籌,僧團當中作羯磨的時候有一個行籌的儀式,換句話說,大家要表決同意或不同意的時候要行籌,如果表面上好像認認真真地做,實際上卻沒有法的內涵,這是相似法。佛說一般人沒辦法破佛法,外道也沒辦法破佛法,但若前面兩件事情發生的話,就破壞佛法了。
  真正要住持、弘廣佛法,在行持上要如理如量地做到,這樣就算你不開口,佛法還是長存世間。一旦有人來問時,你有機會講出來,而且處處行持正確,那個才對。我們現在動不動就說要去弘法,實際上你弘的是相似法還是如理的法?如果是相似法,你不弘還不壞,一弘就完了,這是我們必定要知道的事情!

【又能無錯住持修證之聖教,必依無錯了解教法故,故先知多法者,修時即應修彼法義,不可忘失。若先未知亦勿怯退,當隨慧力而求多聞。】

  所以真正想住持聖教,要靠如理無錯謬的修證,一錯就不行了。前面在卷十的時候告訴我們,修行的時候如果修錯了,就好像蒸沙煮飯,煮了半天還是一鍋子沙,即使把鍋子燒破了,飯也燒不出來,所以「必依無錯了解教法」。知道了以後,在修的時候就照著所了解的去做,不可以忘失,如果忘失了,你就只能修你自己的;修自己的則不是妄想就是昏沉,增長邪見。譬如有時忽然想出什麼來,自己就覺得很得意。天台小止觀也告訴我們一定要辨別邪正,有沒有走上邪路,一定要依聖教辨別。《十六觀經》上面也說「如此觀者是正觀」,否則就錯了!因此處處都教誡我們,聖教是修行時必須要的依據,告訴我們怎麼修的是它,修的時候驗證對錯的也是它。現在居然有人說不要了,請問修些什麼啊?修持而無法成就的原因都在這裡。所以已經知道很多法的人,要依著法去修,假定還不知道的話也不必怕,要隨自己的力量廣求多聞。

【復非聽聞此法,別修他法,即所修處而求聞思,故又不應唯修一分,定應依止,初業菩薩所修圓滿道之次第。】

  此處說明我們真正聽聞的目的是要照著去修,這個在前面道前基礎破除邪執的部分已經講得非常清楚。有很多修行人有一種錯誤的執著,以為只要止修,不需要思惟觀察,大師特別說明那是錯誤的。我們可以重新思惟一下,不了解的人切記回過頭去看。道前基礎是這樣說的,然後從下士到上士一步一步上來,一直有很多錯誤的地方要辨別,特別到第十卷上士的時候,又有一個非常詳細的辨別,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必需是所修的就是所思的,而所思的就是所聽聞的,這個是必然的次第;不是你聽的或講的是那個,而修的卻是另外一套。現在有人也覺得是要聞思相應,要信解行證,解行要並重,於是就到處講說,講完了把書本一合,跑到佛堂去拜佛打坐,修的是另外一套,以為這樣叫做信解相應、解行並重。不是這樣子的!我們坐在講堂裡聽講,為的是講完了去修行。講的內容就是告訴我們怎麼修,講完了不能停在這裡以為自己懂了,到佛堂裡面不管是拜或坐,要把剛才講的拿來修行,這樣才叫相應,否則那是炒雜燴,把兩個不相干的硬兜在一塊,就像冷水泡石頭,沒有用的。真正相應的話,就像米洗乾淨了放下水,擺在鍋子裡面燒,到最後水跑到米裡面去,飯就煮熟了,這才叫相應。所以你的因是米、水、火;果則是飯,飯裡面一定有米有水,還有火的力量在裡面,哪裡是離開這些東西而能產生另外一樣東西呢?我們修行也是一樣,先聽懂道理,然後照著去修,修得對,果一定成就;所以這個果其實是靠前面的聽聞,然後照著修得來的。天下的事情無一例外,燒飯是如此,做衣服也是如此,就像棉花紡成紗,紗織成布,布經過裁縫穿在身上,所以布裡面有棉紗、棉花、還有人工,這些全都在裡頭。世間這麼淺近的事都如此,何況佛法!不了解的人以為修行不需多聞,這固然錯了,知道解行兩樣都要,結果變成解是解,行是行,然後再把兩個硬兜在一塊兒,那還是不相應!所以一定要依止「初業菩薩所修的圓滿道之次第」,這是我們初修行的人應該要依止的圓滿道的次第,它必定是:質對、量夠,還要次第無誤,這三個一點都不可以少,不可以亂。現在不是叫我們一口氣要做到它,但是因地當中要一點都不能錯,因為有完全正確的因,才能夠感得圓滿無缺的果,這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如是二心初心難」,記住!不怕佛果難求,就怕你下的初因弄錯了,那的確會弄到驢年也沒希望;初因弄對了,只要把這個因繼續積累下去,無有不得果者。

【若慧劣弱即令修彼,若慧廣大或初雖微劣,由修習故增廣之時,將此道次漸為增廣,能與一切清淨經論相屬而修,亦非定須別求多聞。】

  假定我們現在條件比較差,「慧劣弱即令修彼」,換句話說,前面告訴我們本論旳道次,就是從佛傳到文殊菩薩、彌勒菩薩兩位十地菩薩,輾轉傳到龍樹菩薩、無著菩薩,然後再由阿底峽尊者合併起來,這樣的圓滿道次第,你依著這樣走上去就對了。說到這裡順便提一下,這兩個傳承一定是合起來的,絕對不能自己打架,大小、性相是不能分開的,一定要互相配合,這樣才圓滿。
  假定你的智慧比較廣大,或者一開始雖然比較差,但是不斷修習慢慢會增廣--這就是我們現在最用得上的;我們千萬不要說自己差,然後就陷在這裡,我們是差,但是正因為差所以更要修,修了就增廣。所謂增廣是從這個上面慢慢一步步上來的,你能夠照著這個次第這樣做的話,還是跟清淨的經論互相配合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的確可以不必另外再求多聞,因為經論的精要都在這裡,而從這裡才可以說「一經通,經經通。」
  尤其大乘經典,它的內涵必定是究竟圓滿的,問題是我們憑自己的力量,是不是能夠把它的精要全部決擇出來,這才是問題!所以我常常拿自己失敗的經驗告訴你們:當初我聽人家說,《法華經》非常圓滿,我就去看,看了半天看不出它圓滿在那裡,只是說你也成佛,他也成佛,以為就是這麼簡單,所以憑我們自己的力量是看不出來的。可是到天台智者大師手上,他講一個「妙」字就講了三個月還沒講完,原來這裡面還有這麼深廣的意義!假定真的能夠這樣通了,依之修行一定能成就。所以真正重要的是要有清淨的師承!千萬不要師心自用,文字上看懂了,就自以為對了,那就錯了。

【故凡圓滿無錯教授,略亦能攝一切經咒大小諸乘道之宗要,若廣開解亦能遍入一切教法。未獲如斯教授之時,於少分修易生喜足,然於聖教全體修行宗要,難獲定解。】

  這是很重要的概念,凡是圓滿、無誤的教法(根本因是正確而且圓滿的,這兩樣完全具足),雖然它是一個簡略的綱要,也能把一切佛法,不論小大、性相、顯密,所有道的綱宗及樞要統統包括在裡頭。你能把這個綱要推廣開的話,一定能跟一切的教法相應,而且絕對不會有錯,它有這個特質。
  假定沒有得到這個教授,又不求多聞,那是不對的。我們要廣學一切的確比較困難,但不用怕,有這樣一個完整的教授在,你得到這個教授的話,它也能很深廣地包含一切。可是這個教授一定要有傳承,不是憑空想像,或者看看文字自己就看得出來的。當然,你宿生有善根也許可以,但是這樣得到的也不圓滿。我自己是個凡夫,說出來都是錯的,我們可以看看祖師典型的公案,像阿底峽尊者、宗喀巴大師、龍樹菩薩、世親菩薩等等,這些祖師都是絕頂聰明的人,他們有誰是看了一本經論就懂了?假定他自己看得懂的話,就不要上山下海到處去求善知識了。現在這個時候飛機、汽車、輪船方便得不得了,而那個時候完全靠著兩條腿走!印度又是那麼熱,但他只要聽見哪裡有善知識可求,沒有不去求的。阿底峽尊者親近過那麼多的大善知識,性宗、相宗、顯教、密教、大乘、小乘、十八部,乃至於到後來的金洲大師,沒有一位不親近學習的。金洲據說就是現在的錫蘭,而阿底峽尊者是東印度孟加拉灣的人,從孟加拉灣要到錫蘭去,不曉得有多遠,為的就是佛傳下來的教授。而且他不是只得到一個教授,所有善知識都傳承給他教授,但他還不以此為滿足,所以才能圓滿菩提!否則就算是個開悟的過來人,我們從他那一條路摸上去,錯是不會錯的,但是要達到圓滿還是不夠。念佛也是如此,所謂的一心念佛是要你現在除了念佛外,其他都不管,等到見到佛了,自然而然後面的教授會跟著來。如果你眼前要想得到圓滿的教授,非要有清淨的傳承不可,否則憑我們自己看看經,自己以為開悟了,或者得到一心不亂了,你把這個經驗告訴別人,就你念佛或參禪這一點來說,或許沒有錯,可是對圓滿的教授而言,那卻是枝末,這個我們應該分辨清楚。
  所以大師告訴我們,在還沒有得到正確教授的時候,「於少分修便生喜足」,前面講精進的時候,特別提到我們「得少為足」的毛病實在好嚴重!現在真正可惜的還不是得少為足,而是由於得到了少分而沾沾自喜,常常再走上去就走錯了。錯得小只是在門外空轉,錯得大的就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好可怕!「然於聖教全體的修行宗要,難獲定解」,對真正修行的全部的綱要會忽視甚或排拒,自己掉入陷阱而不自覺,還以為自己都對,跟人家談起法來,好像什麼都懂,犯的都是這個毛病。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多看古德的傳記,像宗喀巴大師、印度當年的大師、白教的那諾巴尊者等等,看他們是怎麼做的。那諾巴祖師他自己是國王,從小絕頂聰明,對世間的學問沒有一種不通曉,進入佛門之後也是大小、性相、顯密沒有不精通的。在他廣學一切之後,一位善知識告訴他:「你要講道理可以,真正論修行還不對。」當時他一下子還覺得不服氣,這個基本精神從這裡很明白地看得出來。所以不管你學的是哪一教、哪一派,如果真正想學成就的話,所有的祖師沒有例外的都是廣學一切!這一點我們要先擺在心裡。淨土宗尊慧遠大師為初祖大有道理,在東晉當時他的地位之高,世間、出世間的學問天下找不到第二個,他可沒有說只要四個字就夠了。我們再看看禪宗的達摩祖師,他在印度當年的情況也是這樣!所以我們現在不要說學佛,即使說學祖師,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要記著以圓滿的教法作為我們的希願處。不是要我們一下子做到,而是必定要注意因要下對。

【故應親近良師,淨持尸羅,數聞教授,每日四次修習所緣,至誠祈禱師長本尊。又由多門積集資糧,淨除罪障,若能勤修此圓滿因,其慧倍復殊勝增長,乃能生起徹底定解。】

  你只要靠對了一位真正的善知識,他一定會把圓滿的教授告訴你。真正親近了善知識以後,一定要照著規矩來,千萬不要把「尸羅」兩個字看得太狹義。前面已經一再說過了,我們起心動念乃至行為都是跟著凡夫心走的,所以一定要跟著善知識,以他的知見為知見,以他行持的方法為行持,這個才是尸羅的本質。持戒絕對不是這件衣服這樣穿才如法,那樣不如法,如不如法絕對不在這個上頭,而是在正知見,這是根本,然後根據這個根本而修正身口的行為。其實不要說大乘,就算小乘的教法當中,你仔細看南傳的《清淨道論》,也一定是以正見為最重要。這個正見是什麼呢?只要是「我覺得」、「我想」,那你就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不論見或行,一定不能以「我的」為準,而是善知識告訴我怎麼辦我就怎麼辦。親近了善知識以後,開始要接受他告訴我的正知見,那個時候一方面聽聞教授,一方面如理行持,所謂騎著馬找馬,就是這樣,聽聞了教授以後照著次第去做。
  正規的修法,照著佛世的規定,早晨兩點鐘就起來,修第一座,第一座完了以後就早齋,早齋完了是第二座,午齋後第三座,然後晚上一座,每天就是這樣的四座。至於所緣內容就看你層次的高下,雖然沒有特定,而大綱就是下面講的。
  真正要做的就是至誠祈禱師長本尊,也就是歸依、發願,而且至誠這兩個字一定要如法做到。我們祈求的是什麼?祈求淨除無始以來的無明,不管是所知障、煩惱障,或者是人我執、法我執;不但是現行,隨眠種子也要淨除,而且是徹底無餘地淨除。這個目標在開始第一步千萬要確立。所以如果說我念佛,我的目標就是學阿彌陀佛,要像他一樣,絕對不是因為在這裡很苦,只求去淨土就行了。「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如果你僅僅為脫苦求往生淨土的話,就連去都去不了,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本尊就是我們所修學的根本目標,這特別是密教中說的,其實顯教亦復如是。譬如念佛的人,本尊就是阿彌陀佛,你一心一意要學他;或者學教理,希望像文殊菩薩一樣,實際上文殊菩薩是諸佛之師,你們看看《法華經》就曉得了,他早就成佛了。所以本尊就是我依靠學習的根本目標。那麼師長代表什麼?我所祈求的不管是阿彌陀佛也好,釋迦世尊也好,文殊菩薩也好,觀世音菩薩也好,這個教法實際上要從師長傳下來,必須經由師長的引導才能步步走上去。所以你能夠把師長看成跟佛一樣,你就得到佛的加持。當然這個善知識,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不是隨隨便便的,要有一定的條件,你要經過思惟、觀察、如理決擇才跟他學。其次,還要於多門中淨罪集資,一是把罪障消除,就是懺悔等等。懺悔要包括四力,前面下士道已經說過了,還要積集資糧。
  整個說起來一共是四件事情,其中第一個善知識是外在的,自己要努力的就是聽聞如理無垢的教授、至誠祈禱師長本尊,還有多門中修集資糧淨除罪障。如果能夠努力於這三事,就具足了圓滿因。圓滿因一定是正確的,而且一點沒有遺漏,否則怎麼算是圓滿。在這種狀態下,「其慧倍復殊勝增長」,那個智慧的增長不但是加倍加倍的,而且是殊勝的增長,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樣做下去,對於前面所說的完整的道理能夠生起徹底的定解,勝解是一切善法之本!善法欲的根本在這個上頭。一定要對它有殊勝圓滿的定解,一點也沒有遺漏而且絕不動搖,有了這個心的話,對眼前的決擇會看得很清楚。我們常常說的比喻:被毒蛇咬了,你必定要百分之百肯定:蛇的毒一旦跑到心臟就非死不可。有了這個完全的正確的認識的話,一被咬到,你馬上會很快地拿刀剁掉被蛇咬的部位,不會在那裡考慮:「哎唷!想想看還有什麼其他的辦法。」這個猶猶豫豫的心不叫勝解。
  這個內涵我們自己不一定了解,但是不妨看看《了凡四訓》或《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他剛開始做的時候「非疑即惰」,這兩個字好像很容易懂,實際上仔細檢查,惰是什麼?懶懶散散的不努力;疑呢?要去做時心裡就想:這樣做到底好不好啊?仔細看看我們的內心,不檢查不知道,檢查了以後,發現好像有很多事要做,但到那時候總有各種藉口,這個也不好意思,那個也要考慮,都是非疑即惰。真正生起殊勝定解的話,這種心理是一點都沒有了。這種心理行相我們一定要認識得很清楚,認識清楚以後,修行才有希望;要不然只是文字的認識,而文字所指的行相到底是什麼,跟你了不相干,既然了不相干,你修些什麼?修一張嘴巴而已,修得好的話變成鸚鵡,吱吱嘎嘎叫起來很好聽,要是修得不好,墮落餓鬼地獄痛苦地慘叫。這個一點都不是開玩笑哦!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從它的本質上去體會!

【如先覺云:「先所聞法,令心總現,數數思惟稱量觀察,若忘其法專學持心,則無助伴。」】

  在我們之前已經成就的人叫做先覺。他們的經驗說:修的時候,一定是要如理如量把以前聽聞的法在心中現起來,再照著這個去思惟稱量觀察,這個才是修。假定把先前聽聞的法忘記掉了,只是專注持心,這沒有用的。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心裡是什麼狀態,比如說念佛,古德告訴我們「一句佛號信願具足」,信是信些什麼?願是願些什麼?就是念的時候,的確覺得娑婆是無比地苦啊,哪怕叫你作皇帝,你也覺得是一無是處,一心一意厭離娑婆,那個時候你唯一的路是歸投依靠,心裡再也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了,你會拼命念佛。那這句佛號的確是信願也具足,欣厭也具足,這道理不是很簡單嗎?現在你忘得乾乾淨淨,只在嘴巴上面喊,然後心裡面胡思亂想,就算你拼命念,我想大家都有經驗,念得辛苦無比,三天、五天也許還可以,過了一年、兩年那就完了,原因就是這裡所講的,內心還沒跟法相應就專學持心。所以凡是修過來真正成就的先覺都有這個體會:你沒有跟法相應的內涵,是修不成的。初機的人也許不一定了解,諸位有很多久修上座,我想一定有同感吧!毛病就在這裡,趕快從這個地方痛改還來得及。

【故上修者是上法師,中品修者是中法師,凡所修法即知彼法。若由是思定解堅固,則諸惡友唱說善惡一切思惟皆是分別,悉應棄捨者,自知法中無如是語,良師不許,便能不隨彼轉。】

  上修是最完整的修,這是真正最了不起的法師,開口說法就都對;中品修的是中法師;下品的這裡根本不談。一定要了解所修的法就是之前所聞思的,對於這個獲得堅固的定解,有了這個確定的認識,就能不隨惡友轉。惡友不是跟你打架的人,而是說那種似是而非的話,說起來很好聽,而且引經據典,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如理,就像說:「一切思惟都是分別,所以不要去思惟,我們一開始就要如如不動。」也有很多人說:「一開始的時候要學《楞嚴》,《楞嚴》的宗旨是要得到根本定,所以你不要去妄分別。」他一開始就去找心到底在哪裡,當然你找到固然好,結果找不到,又叫你不要分別,實際上處在大無明當中,還覺得這是修!《楞嚴》本身就說得很清楚,佛陀跟阿難「七處徵心十番顯見」,這都是在思辯當中,去找這個心是在身體裡邊還是在外頭,若在身體裡邊,是這個嗎?不對;若在外面,是這個嗎?不對;若在中間,這個嗎?不對。那都是如理的思惟啊!最後找到了,然後安住在這個上面,這個才是《楞嚴》的宗旨。現在我們沒有下過這種功夫,也沒有善知識指導,又聽人家說思惟分別像蒸沙煮飯,所以不用分別。結果別人蒸的是沙,而我們蒸的是糞!因為我們都在妄想當中。如果把如理思惟這個好東西排除掉了的話,他蒸沙最多只是浪費柴火,你蒸糞是臭氣沖天,害人不淺,所以我們對這一點要了解得很正確。當然我們說道理讓人家聽,至少種一個善根,那也可以;真正重要的是對自己修行而言,你要把握得住這個。所以,當惡友說:「善惡一切思惟皆是分別,悉應棄捨。」你了解在真正完整的教法當中,可沒有這樣的說法,真正的良師也不許,就不會跟著他轉。

【若無此解有信無慧,見哭則哭,見笑則笑,隨他所說覺為真實,猶如流水隨引而轉。】

  如果你對這個道理沒有正確的認識,有信心而無智慧,那害了!聽見別人這麼說,你也這麼來。他說不對,你也說不對,這個叫「見哭則哭」;他說對,你也說對,這叫「見笑則笑」,你根本不曉得他說的是對是錯。就像水一樣,哪裡低下,就跟著流得不曉得到哪裡去了,所以說沒有智慧有這麼大的禍害。
  前面告訴我們智慧的重要,有了智慧有這麼大的好處,沒有的話,有這麼大的缺陷。所以古人告訴我們「寧願千年不悟,不要一日錯路」,就是這個道理。寧願停在這裡摸索,你沒有走遠,就算你原地踏步也不怕;就怕一走錯路了以後,你跑得越起勁就離得越遠,不曉得跑到哪一年哪一日才能回頭,這個概念對我們太重要了。曉得了智慧這麼重要,我們想學。這時慢一點,先告訴你智慧還有三種不同的差別。

※﹝第三慧之差別分三:一、通達勝義慧,二、通達世俗慧,三、通達饒益有情慧。今初﹞

【謂由總相覺悟,或由現量覺悟無我實性。】

  勝義慧就是由總相或現量覺悟無我實性。現量就是現證,總相是說雖然你沒有現量證得,可是有聞思相應的比量,了解一切法的共相都是空,沒有真實性,這是勝義諦所指的內涵,第一個就是通達勝義諦的智慧。

【第二通達世俗慧,謂善巧五明處慧,如《莊嚴經論》云:「若不勤學五明處,聖亦難證一切智,故為調伏及攝他,並自悟故而勤學。」謂為調伏未信聖教者故,應求聲明及因明處,為欲饒益已信者故,應求工巧及醫方明,為自悟故應求內明,此是別義。又此一切皆為成佛故求,是為通義。】

  通達世俗慧就是通達俗諦的智慧,它包含了五明處慧,也就是了知世間一切事相的智慧。前面通達勝義慧是總相,這裡是別相。對世俗慧(又叫道相智)要徹底地了解,下面引經證明,如果不學這個的話,沒辦法證得一切智智(也就是圓滿的佛果),菩薩跟小乘的根本差別就在這裡。所以不管是為了調伏別人,以及自己要想徹底圓滿地解決,都要勤學。為了幫別人,調伏沒有信的人,要求聲明跟因明。聲明是語言、文字、音韻,你善巧的運用就可以利益他人。譬如跟人家談話,你要懂得談話的善巧。因明就是說話的邏輯,問題在哪裡,你找到了,針對這個去解決,不要說風馬牛不相干的事情。所以要把握住所謂的理則,我們討論一個問題,這個原則為什麼是這樣,這樣做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然後你用種種比喻輔助,就是所謂的宗、因、喻,這個是因明。因明先把握住,然後表達的方式,你用的語言、文字等等,這個是聲明,這二個是調伏未信的人。對已信的人,怎麼去攝受他呢?用工巧明(就是其他種種的技術),還有醫方明。為了自悟應求內明。以上是個別地說,實際上就整個來說,這五明全部都是為了成佛而求的。以上是世俗慧。

【第三通達饒益有情慧,通達能引有情現法後法無罪義利。】

  要把一切有情引進來學佛,要帶給他們的是對眼前也好、將來也好的。世俗上的利益是眼前好將來不好,眼前好最多是短短一百年,將來不好是無比長劫的生死輪迴,而且大部分在地獄裡邊痛苦無比。佛法眼前好,而且一直增上將來是更好。

【第四正修慧時應如何行。發三慧時,應令具足六種殊勝,及具六種波羅蜜多,自住慧已,立他於慧是為慧施,餘如前說。】

  這一點,前面五度也都是這樣做,這個概念很重要,修六度真正殊勝的原因,是它一定具足六種殊勝,所依的一定是大菩提心,所做的事情一定是遍緣一切。譬如布施是遍施一切,智慧是遍學一切,沒有一點遺漏,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是以這樣的心去做。詳細的內容在二六七頁。

【第五此等攝義。雖有現證空性之慧,若無大菩提心,仍非菩薩之行,故應增長大菩提心為行所依,地上慧度修所願境。】

  要曉得慧的特質,慧是三乘之母,大乘不共的父是菩提心。所以儘管有了現證空性之慧,如果沒有方便,沒有大菩提心的話,這個不是菩薩行。所以我們修智慧一定要以大菩提心為行所依,然後以地上菩薩的智慧作為我們所願學的目標。這個慧是總相的,只是見空性;而菩薩一開始修的是道相智,悲、智兩個同樣重要,所以空性慧與大菩提心要同時相輔增長。

【其能圓滿無上妙智資糧所有方便,謂發三慧,現應勵力而求多聞。若不爾者,違越學處罪所染著,諸餘生中亦不樂多聞,不能學習菩薩學處。】

  要能夠圓滿無上妙智的資糧,因地當中先要做些什麼呢?方法就是要啟發聞思修三慧。所以眼前從聞思下手,說來說去我們真正要努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這個。假定不能這樣去學的話,自己該做的本分事都不知道,行為處處地方為罪犯所染,你還談什麼!或許有人說:「我是念佛的,其他都不要了。」但持戒對念佛更重要啊!你念佛的目的就只是單純念一念,還是要求生淨土?假如只是要念一念,那不必談;如果要求生淨土,經典上說得很清楚,持戒最穩,只要能夠把戒持得很清淨的話,那一定往生。即使是沙彌戒,乃至於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你持清淨了就能去。但是要想持得清淨,必須要多聞,否則不了解戒的內涵,自以為持了,卻是違犯了,這是不行的。更何況我們要求無上大菩提!所以我是要去淨土,但是我的目的是成佛,因此一定要生生增上。不管從哪一個法門都沒關係,持戒也好,淨土也好,禪宗也好,教下都一樣,一定都是先從聞思下手。
  如果不能勵力而求多聞,除了違越學處之外,眼前因地當中把不樂多聞這個惡因種下去了,將來下一生又會現起。所以唯一的希望,就是現在趕快努力,一定要把宿生種下的惡因,靠現在聽見正法的時候努力拔除,那就有希望了。好的話這一生就成就,否則下一生也能很快地拼命去學,不會像現在,聽見了還覺得這個麻煩。在因地當中把惡因拿掉了,心裡種下「我要努力多聞,勤學菩薩學處!」的因,緣起之法,將來自然而然這個心就現起來了。

【若於現法勤修開發智慧方便,能遮現法不學之罪。如《妙手問經》所說,餘生亦能速疾圓滿般若波羅蜜多。】

  這樣去學的話,能夠遮止不學的罪過,這是就這一生而言,下一生也很容易就把要學的內涵學起來。所以你只要一念如理相應去做的話,馬上果報就跟著來。不但是佛法,我們要從處處地方去體會。實際上佛法包含了世間的一切,深的地方我們容或看不見,但是淺的地方我們應該多去看。所以我經常把《了凡四訓》擺在旁邊,有的時候不一定去看,可是心裡會想到,一點都沒錯,袁先生聽了雲谷法會禪師的話以後,第二年考試的名次馬上改了;我們現在也是如此,只要你聽了這個教法肯下功夫的話,現生就改了,然後下一生學得更快,就是這個道理。
  前面說我們如果不學的話,因為不了解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所以現生會被罪所染污,餘生也很難學習。將來除了很難學習之外,實際上還有一點--因為我們沒有學習般若波羅蜜多,不曉得如理取捨,所行的事情都是非理的,結果所集的種種惡業,將來感得的果是一直在惡道當中輪轉,即使偶然有因緣脫出來,還是不了解如理的取捨,繼續造惡、受苦,在惡趣裡頭輾轉,這個後果對我們是太大的損失。反過來,我們能夠學的話,就能用智慧決擇,遮止很多不理想的罪染,現生就能在身心兩方面得到種種的增上,而餘生也很容易學,生生這樣一直向上,自然解脫乃至於無上大菩提都容易成就。所以經論上面說,你學習般若的話,不久當證菩提,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主要的關鍵都在這個上頭。關於這一點,我們要再三深入思惟觀察,策發自己全心全意去學習般若。

【如是經咒二道棟樑,六度之中,修習靜慮之次第,尚似略存,修餘五度之次第,皆已隱沒,故於修行攝要及引發定解之方便,略為宣說。】

  宗喀巴大師是鑑於當時佛教界的狀況,而略宣說六度修行之綱要及引發定解之方便。棟樑就是撐持整個建築物最重要的支柱,現在這裡是指支撐大乘佛法的。通常經就是指顯教,咒就是密教,大乘不外顯密兩部分,那麼這兩部分的棟樑是什麼呢?就是六度。而在大師當時,六度當中只有學定(靜慮)還有一點教授留下來,其他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乃至於般若,這五度的次第慢慢地都隱沒了。既然完整的教授隱沒了,請問你怎麼修?沒有如理的修行,佛法還靠什麼?如果嘴巴上面講講就可以成佛的話,所有的人都成了佛了。所以很多經論上面都這麼說,假定只是嘴上講「我要成佛」,或者光是心裡想要成佛就能成佛的話,那天下沒有一個不是佛!實際上一定要如法行持才行,而要如法行持,一定要有完整如理的教授。既然現在完整的教授隱沒了,佛法當然因此就隱沒衰退了。所以大師看見了這個情況,特別是希望我們對於這個關鍵要產生正確的認識,所以他把修行的綱要以及引發定解主要的方法,像前面這樣概略地宣說。這個「略」分兩方面:第一個是的確很簡略,第二個這是大綱,綱要,你能夠把大綱把握住了,從這個上頭一步一步深入,就能得到你所要的東西。

【諸大經論所說,修習緣如所有及盡所有般若自性毗缽舍那之次第,及修習靜慮自性奢摩他之次第,後當廣釋。】

  除了這個簡略的說明以外,特別是關於學定慧這部分,在後面會詳細說。定慧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了解一切法的真相。一切法的真相分兩部分: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所謂如所有性是一切法的共相--空性,就是平常我們說的真如,或者天台所立的真諦。盡所有性就是平常我們說的俗諦,就是一切雜染法、清淨法的緣起相,比如說品別、邊際,換句話說,這是哪一樣東西,屬於哪一類,它的界限範圍、彼此關係等等。例如一切有為法以五蘊就可以統統含攝,這五類每一類有它的性相等等。乃至於十二處、十八界,也都可以說明一切有為法。不但有為法,無為法也要了解,這個叫作盡所有性。所以不但了解它的總相、本質(如所有性,空性),而且空性當中所生起的種種不同的差別相、因緣、功效等等也要徹底地了解,那就是佛陀圓滿的法身。要了解這個一定要學止跟觀,關於這一部分,後面再詳細說明。

【凡菩薩成佛,皆依六度而得成佛。《菩薩地》中,於六度一一之後,皆珍重宣說,故應了知,此是過去未來現在諸菩薩眾共行之道,此六即是一切白法大海,故是修行宗要無上大嗢柁南。如《菩薩地》云:「如是六種波羅蜜多,菩薩為證無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是大白法溟,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種類圓滿之因,名為涌施大寶泉池。又即如是所集無量福智資糧,更無餘果可共相稱,唯除無上正等菩提。」】

  所有一切修學佛道的佛子(就是菩薩),從修菩薩行而成佛都依這六度。在《菩薩地》當中,除了詳細說明六度以外,每說一度,最後都特別珍重叮嚀,說明這件事情。所以應該知道,六度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菩薩的共同行處。實際上我們將來要做的也必定是這六度,除了六度沒有第二條路好走。儘管我們現在愚癡,由於怯弱或者為眼前其他的小事情蒙蔽了而不走,結果自己傷害了自己,要受很多苦惱,最後你還是要走這條路,才能夠真正圓滿無缺地得到一切功德,以及淨除一切痛苦。所以這六度就是完完整整地包含所有白法的內容,好比大海是世間一切的水最後匯歸之處,換句話說,菩薩該修學的全部的內容就是六度了,所以六度是修行當中真正最無上最扼要的內容。「嗢柁南」有幾個解釋,這地方是指全部內涵的大綱宗要。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上也說,這六種波羅蜜多,是菩薩為了證得無上菩提的佛果而努力修學的內容,是一切白法的大海,也是要圓滿一切有情一切希願之因,所有的大寶都從六度出來,由於行六度而積聚了無量無邊圓滿的福智資糧,這個因感得的果,再沒有其他的果可以跟它相提並論,就是無上正等菩提的佛果。
  我曾經提起一件公案,阿難尊者跟佛陀在空王劫的時候(就是空王佛出世的時候)一起發菩提心,結果阿難到現在還在學地,而佛陀卻已經成了佛果,差別在於一個是好多聞一個是精進修,從這點看,好像真正修持只要精進就夠了,不要多聞,其實不是的。不但《法華》、《楞嚴》,大小乘很多經典都這樣說,本論在這個地方又特別告訴我們,修習的時候一定要透過多聞,那麼到底多聞跟精進之間怎麼配合呢?這個大家想一想。學了本論以後,了解修學佛法一定要從多聞開始,但經上明明有這個公案,毛病在哪裡?你們要想辦法把它找出來。你只要肯去想,然後再經過大家討論了以後,聽講的時候你就很快能夠把握住重點,要不然,我們很容易就陷在這個錯誤裡面而不自覺,結果雖然有一番好心,走上去時,難免因為認識不夠,總是走得千辛萬苦,弄得不好的話,乃至於不曉得轉到哪裡去了。六度講完了以後,下面是四攝。

    四攝法

※﹝第二、四攝成熟他相續,分五:一、四攝自性,二、立四之理由,三、四攝之作業,四、攝受眷屬須依四攝,五、略為解說。今初﹞

  六度主要是為了調伏自己,雖然它的內涵也能夠包含四攝所要做的事情,但因為在行四攝的時候,純粹以利他為考量,因此方式是稍有不同。要真正利他,自己沒有調伏而想調伏別人是無有是處,事實上,調伏別人也就是把你調伏自己的經驗用到別人身上,二者的差別在這個上頭。
  分五部分:第一、四攝的自性,第二、為什麼要這四樣的理由,第三、四攝是做些什麼事情,有什麼功用,第四、要想攝受眷屬必須依這四種方法,第五、約略地解釋一下四攝的內涵。首先把四攝的特質說一下。

【布施如前六度時說,愛語者謂於所化機開示諸度,利行者如所教義令所化機如實起行,或令正受,同事者謂教他所修自亦應修與他同學。如《莊嚴經論》云:「施同示勸學,自亦隨順轉,是為愛樂語,利行及同事。」】

  布施在前面六度時已經說過了。愛語就是對於你要去度化的那些不同根器的眾生,怎麼樣為他說明種種道理,這個就是愛語。利行就是告訴他這個道理以後,使得他能夠如你所說恰如其分如理地去行、去受。同事就是你所教他的,自己也應該跟他一起學。如《莊嚴經論》說:布施就同前面六度所說的一樣;「示勸學」,就是開示他、勸他學,這個就是愛語以及利行。「自亦隨順轉」,把你所講的,教他做的,自己也隨順著一起做,這個就是同事。這四個內涵,下面還會解說,真正詳細的內涵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說得很清楚。我們了解了《廣論》所說的,那麼對這四攝,也大概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了。
  其次說明為什麼幫助別人、攝受他們要根據這四點。

【第二立四之理由。何故定為四攝耶?答:謂攝受眷屬令修善行,須先使歡喜,此必先須施以資財饒益其身。既歡喜已,令修道時,先須令知云何應修,此由愛語宣說正法,除其無知斷其疑惑,令其無倒受持法義。既了知已,由其利行令修善行。若自不修而為他說應取應捨,彼不信受反作是難,且不自修何為教他,汝今尚須為他所教;若自實行他便信受,謂教我等所修之善,彼自亦修,若修此善定能利益安樂我等。先未修者能新修行,已修行者堅固不退,故須同事。如云:「能利他方便,令取令修行,如是令隨轉,四攝事應知。」】

  為什麼要立四個的原因說一下。你要攝受他,使得他能夠跟著你如理如法修學,首先要使他歡喜接受你,這需要布施,使他得到好處,傾向於你。六度的布施是內心無慳無貪,斷一切惡,送給別人,純粹是從布施者的內心來策發的。你對自己沒有一點點的執著,從外面的財產、妻子、國城、山河大地乃至於內在的生命、腦髓,沒有一個不送的,這樣的心先養成了,進一步行四攝時完全為了幫助別人而布施。所以雖然同樣是布施,可是重心、目標是有不同。四攝的布施純粹是為了別人,但是假定沒有經過六度中布施的修持,人家來要時,你因慳垢而捨不得這些東西,那又不行;其次就算你捨得了,你沒有財位又不行。所以經過了前面六度當中的布施,第一個,障礙你布施的違緣徹底地消除掉,沒有一點點慳垢;第二個,因為你修了六度以後,會得到福報,尤其這個福報是有智慧來攝持的,所以它永遠是無量無盡的,在任何情況之下,你要用的財就沒有任何限制。所以你要布施,心以及物一點也沒障礙了,那個時候才談得到攝受別人利他的這個布施,所以四攝的布施跟六度的布施差別在此。
  因為你布施,令他資財圓滿、令他免除怖畏,進一步就要教他修道,所以你一定要讓他曉得怎麼樣修,那個時候以愛語來宣說,讓他了解。實際上愛語的中心目標是使他了解佛法。雖然他歡喜你了,你接引他的時候,卻不能一開始就說佛法。就像世間一般的教育一樣,對幼稚園的兒童而言,不要說大學的課程,就算中學的課程,你告訴他,他也是一竅不通。所以愛語也有層次,這個層次在後面會說。先輕言軟語的,在語調和內容上聽起來柔和適中,漸次地引導他斷除內心的疑惑和不正確的認識,能夠如理如法不錯誤地受持真正的佛法。了解了以後,「由其利行令修善行」,更進一步要教他,怎麼樣根據這個道理去修,這是利行。
  雖然你教他,如果你自己不修的話,他不一定能夠相信你,他反而會說:「你教我,你自己也不做!」乃至於他會懷疑:「你自己不做,教我做,這個到底有什麼好處呀?」平常我們世間尚且如此,何況佛法。所以你自己能去作,他也就更能信受。比如世間常常講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現在很多學校裡邊老師傳授的不是教育,只是一般的知識、技能,如果是真正教育的話,那一定是以身作則,這個是非常重要。更進一步來說,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大家總覺得我將來要弘法,佛法是必定要弘的,但是如果我們自己做不到,出去說了半天,結果人家說:「你說了半天,你自己呢?」請問,你弘的法在哪裡?說到這裡我是越來越感到慚愧,我自己始終很清楚,我只是把失敗的經驗告訴大家。諸位如果有心弘法的話,千萬不要說學會了一點文字,就跑出去大吹大擂。如果你是發了菩提心,說:「不管!我現在先給他種一個種子。」你有這個心,那倒還不錯,不過這個事情要真實去衡量自己的內心。總之同事就是先要跟他一樣去做,如理如量地顯出效果來,學的人就會說:「對啊!他也跟我一樣做,顯然他這樣做得到了好處,那麼我這樣做也會得到好處。他還把他得到的好處告訴我,我也要認真去學。」所以沒有學過的人,因為你這樣做,也跟著你學;已經學的人,由於這樣的關係而堅固不退,能夠堅固不退的話,就能如理成就。真正能夠幫助別人的方法,先使得他由於布施愛語而接受你、了解道理,然後由利行引導他怎麼去修行,由於同事,他也跟著你一樣如理走上去乃至如量地成就。所以這四樣東西就圓滿了利他的內涵。

【第三、四攝之作業。以此四攝於所化機何所作耶?謂由布施故,令成聞法之器,以於法師生歡喜故。由愛語故,能令信解所說之法,以於法義令正了解斷疑惑故。由利行故,如教修行。由同事故,已修不退長時修行。如云:「由初為法器,第二令勝解,由三使修行,第四成淨修。」】

  這四攝作些什麼呢?第一個,布施能夠使他成就聞法之器,因為你布施,所以他對你感到親切、歡喜,那個時候你就能夠教他了。所以要教別人,不是跑去大吹大擂,乃至指責別人等等,真正幫助別人,必定先從布施開始。了解了這一點,就算是壞人來向你要的話,你不會說:「哼!這個壞人!我布施他,會造成社會的垃圾!」正因為他是社會的垃圾,你更要幫助他!怎麼幫助他?先跟他結個歡喜緣,以後有機會教育他,才能夠把他救出來,減少社會問題。所以我們必定要了解佛法裡的真正的特質,千萬不可以以我們的概念去看問題。他跟你接近了以後,你用什麼方式引導?以愛語,就是以非常善巧的言詞,不但他聽起來歡喜,內容也是如理如法,那麼他就能夠信得過你,對於應該學的佛法有正確的了解,沒有一點疑惑。有了了解之後,進一步要告訴他去行持。行持時,你跟他一起做,這是「同事」。由於你跟他一起做,還沒有修的人就肯修,已修的人繼續增長,能夠長時如理地修行,達到完成。

【第四、攝受眷屬須依四攝。佛說此為成辦一切眾生義利賢善方便,故攝徒眾應須依此。如云:「諸攝眷屬者,當善依此理,能辦一切義,讚為妙方便。」】

  真正要想攝受菩提眷屬,一定要善巧地依止這四個方法。佛告訴我們,用這些方法就能夠成辦一切眾生真正的利益。所以雖然是很簡略的說明,但是我們一定要正確地認識攝受徒眾的條件是這樣,一定要善巧依止這個道理,這樣才能夠如你所願的,成辦一切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所以這四樣東西是真正最善巧、最奧妙的方法,是值得讚歎的應行之道。

【第五、略為解說。愛語有二,一隨世儀軌語,謂遠離顰蹙,舒顏平視,含笑為先,慰問諸界為調適等,隨世儀軌慰悅有情。】

  把四攝的內涵,進一步說明一下。首先,就像我們教小孩子,不是馬上把你要教的道理告訴他,而是先隨順小孩子歡喜的,像在幼稚園的時候,讓孩子們排排坐、吃果果、扮家家酒,大家高高興興地玩。要教導世俗的人,剛開始第一步,也是隨順世俗的儀軌。所以比丘戒也是一定順著世俗儀軌的道理,這就是出家人的清淨幢相,讓人家看了很歡喜,覺得儀表非常好,內在更是清淨純潔。這裡說要遠離顰蹙,不能皺著眉頭,臉色很不好看,而是要舒顏平視,看起來令人覺得非常舒暢歡喜。而且看見別人的時候,「含笑為先」,笑臉相迎,笑容可掬地問候他:「你好嗎?」,「諸界」就是我們身體的四大界,如果四大不調會不舒服,所以我們隨世間的儀軌去安慰他、悅可他。

【二隨正法教語,謂為利益安樂有情,依能引發信戒聞捨慧等功德,宣說正法。】

  愛語的真正中心目標在「隨正法教語」,前面隨世儀軌語只是個方便,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認識。並不是大家坐在一塊兒高興地聊天,如果這樣就完全錯了,這只是一個前方便。我們修學佛法一定要把握住一個中心,就是菩提心。由於前面已經把身心調柔了,接下來才可以依完整無缺的佛法,把相應的道理告訴他,這是為了利益他,使他能夠依你所講的去實踐,啟發他的信、戒、聞、捨、慚、愧、慧等七法財--佛法之財,這些內涵也就是我們該講的內容。把握住這個原則後,下面說明行持時的方式。

【又於能殺害怨敵之家,無穢濁心說利益語;於極鈍根心無疑慮,誓受疲勞,為說法語,令攝善法;於其諂詐欺二師等,行邪惡行諸有情所,無恚惱心說利益語,於此難行愛語,亦當修學。】

  愛語的特質是先隨世俗的善巧引導他,但真正的目的是為宣說正法。當我們真正行愛語的時候,不僅在一般的情況是如此做,就是遇見特殊的情況,縱使他是會來殺害自己的怨家,我也絕對沒有一點的穢濁心,這才是跟佛法相應的;我不是欺詐,也不是怕他,我還是盡我所了解的,具善巧相應的菩提心,說對他有利益的話。平常我們看見怨家,不是對他瞋恨,就是覺得害怕,再不然就用種種彎彎曲曲的方法,現在不但不這樣,而且還要利益他。另外有一種人根很鈍,疑心又多,你跟他說起話來,真是辛苦無比,但是我們應「誓受疲勞」--沒關係,你不懂我再說一遍!就是這樣,一定要詳細地告訴他,使他慢慢地了解正法。還有一種是諂誑、欺詐的人,碰到這種人簡直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們專門跟你繞圈子,心裡面想的是一套,說的是另外一套;還有各式各樣的人,真正「行邪惡行」,碰到這種情況,簡直是叫人頭痛得不得了,不曉得怎麼辦是好;這個時候我們要以無恚惱心說利益語。以上說的是特別難行的,但也是要修學的。

【又於相續未熟,欲斷諸蓋向善趣者,為說先時所應作法,謂施及戒。又於已離蓋,相續成熟心調善者,為說增進四聖諦法。又在家出家多放逸者,為令安住不放逸行,無倒諫誨。又疑惑者為斷疑故,為說正法論議決擇,是為一切門愛語。】

  對那些沒有成熟的人,也就是被種種煩惱所覆蓋,但是有心向善的人,應該說「先時所應作法」。就是當對方基礎還沒有建立,罪障未淨,資糧未集的時候,先說布施乃至持戒等。如果他已經淨障集資相續調熟了,那麼就進一步說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又有小大不同,總括一切佛法不外這四聖諦,就解決自己的苦樂來看是小乘,能夠把它擴大至一切眾生,就是大乘,內容還是它。對於常常放逸的修行人,不管是在家或是出家,要正確的教誨、勸勉他。對於心裡疑慮不定的人,要斷除他的疑惑。這個疑惑主要是指內心沒有產生淨信心的相狀。要做到「淨信」很不容易,假定真正對佛法產生了淨信,那眼前的境界絕不可能引發你的貪瞋癡;你很清楚地知道,隨著境界轉只有傷害自己,這個才叫淨信。所以這個懷疑不是指對別人的懷疑,而是懷疑佛法的真實內容,業感緣起的道理等等;如果曉得這樣的業因一定感這樣的果報,我們就絕對不會做一點壞事,自然而然也不會放逸。這樣的說法叫一切門愛語。關於這些道理,在《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當中,都有很詳細的說明。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每一項好像都分成十個類別,例如愛語分成難行愛語、一切門愛語等等,這個地方只是約略提一下。

【利行略有二種,一未成熟者能令成熟,二已成熟者能令解脫。又分三種,一於現法利,勸導利行,謂勸令如法招集守護增長財位。二於後法利勸導利行,謂正勸導棄捨財位,清淨出家乞求自活,由此定獲後法安樂,不必獲得現法安樂。三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謂正勸導在家出家,趣向世間出世離欲,由此現法能令獲得身心輕安,於後法中或生淨天或般涅槃。】

  沒有成熟的使他先成熟,換句話說第一步先淨除罪障、積聚資糧、調柔身心。進一步再如法地使他修證解脫。也可以分三種:第一個是對現法來說,要讓他如法行持得到利益,所以要勸導他如法地去招集以及守護增長財位。這個「財」包括世法、佛法。這裡主要是指大乘行者所走的增上生道。因為大乘行者是為安立一切有情,使他們成就圓滿佛果,所以增上生必定包含現法利在內。小乘不大注意現法利,反正拿了一個缽,乞討到哪裡就算哪裡,衣服沒有了,就跑到垃圾筒裡撿幾件,洗乾淨後穿在身上,他們不講究的。但對大乘行者而言,增上生的究竟圓滿就是佛的報土、報身,所以他對現法利是不放棄的,不過千萬不要被現法利所欺矇,佛法才是真正的重心。這在前面共下士的「除遣此中邪執」部分辨別得很清楚。
  第二,重視後法利。進一步勸導他把眼前的財位棄捨,要現出家相清淨自活。這樣將來一定會獲得大安樂,不是為了眼前的安樂。最後一個是現後兩樣利益都能得到。要勸他對世間、出世間的種種遠離貪欲。前面第一個雖然增長世間的財,實際上並不是增長他的貪欲,而是為了圓滿他的無上佛果。而第三個,不管是在家出家,都要引導他趣向出離,這點尤其是特別重要。由於這樣,現法利是可以得到身心輕安,這種快樂和好處,世間的財位絕對比不上;而對於後世,如果你求自利急於解脫,很快就可以得到解脫,再不然就生淨天等。這個淨天,小乘是生到淨居天,大乘譬如生到兜率陀天,乃至在人天當中輾轉增上,一直到圓成無上菩提。

【又應修行難行利行,一於往昔未種善根者,難令行善。二現有廣大圓滿財位者,難行利行,由其安住大放逸處故。三諸已串習外道見者,難行利行,由憎聖教,愚癡邪執不解理故。】

  接下來是難行的利行,很難做的事情我們也要去做。譬如未種善根的人,這種人是很難叫他行善的,因為沒有善根,你怎麼跟他講他也聽不進,乃至於跟你作對,這的確很難,但是很難我也要做。還有一種人,他現在有很大的財富,在大安樂當中,你叫他放掉,他也放不掉,這種人要教導他也很難,但是我要去做。另外有一些人,已習慣了外道的見解,對聖教非常排斥,或者是因為愚癡執著而不能理解,這種人我也要去勸導他。這三件事都是很難的,這個叫作難行的利行。

【又應修行漸次利行,謂於劣慧者,先令修行粗淺教授,若成中慧,轉中教授,成廣大慧為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

  此外利行要慢慢地順著次第來,如果他條件差,就先講粗淺的教授,使他身心漸漸成熟,智慧增長,然後講中等的教授,等到他有了深廣的智慧,那個時候再告訴他深遠及細微的教授。

【同事者,謂於何義勸他安住,即於此義自當安住若等若增。如是隨作何事,先應緣於有情義利,定不應離利他意樂。然其加行則先自調伏,如《無邊功德讚》云:「有未自調伏,雖說正理教,違自語而行,不能調伏他。尊知此義故,心念諸眾生,自未調伏時,暫勤自調伏。」】

  「同事」是說,你告訴他的道理,你自己也照著去做,或者跟他一樣,或者比他做得更好、超過他。
  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定要為了利益有情,絕不可以忘掉這個主要的意樂。在這種情況之下,你要做的一切事情,一定要先自己做到,然後再教他、幫忙他去做,就像《無邊功德讚》所說的:自己還沒調伏時,雖然你講的道理是千真萬確,但是因為你所說的話跟你的行持相違背,別人就是聽不進。就像在世間,老師叫學生不要抽菸,他自己嘴巴裡卻叼著香菸。你認為老師這句話有用嗎?一點用場都沒有!或者你教別人要省吃儉用、要布施,但是他布施給你了以後,你卻任意花用;他會想:「我省吃儉用的錢送給你,你竟然這樣亂來!」那絕對不聽你的。這同時也說明了,為什麼我會堅持羅漢菜,大家跑來修行,若是還要講究吃的,老是覺得這個味道不對勁,那個要怎麼樣調配,那還修什麼行?我們的羅漢菜就這個樣,至少別人看了,曉得我們的目的是來修行的。
  我在美國時認識一位居士,他實在很了不起!早年我們中國人有三位航業鉅子:一個在香港現在還是世界級的人物,一個在台灣的已經死了,一個在美國的就是這位居士。他的布施心很大,在我們想像中他家裡一定豪華得不得了,我有兩次到他家裡去,看到他們吃剩的一點點東西,他太太會把它包起來,擺在冰箱裡面,我當時心裡好感動。那個時候是陪一位法師去過兩次,住了好幾天,才知道原來他是這樣啊!他供養的時候,動不動美金幾十萬元,要辦譯經院的時候,他一口氣捐了一千貳佰萬台幣。以現在我們這種一千多萬的房子,當時只要台幣廿幾萬、十幾萬就可以買到,你想想看一千多萬可以買多少棟?假定一棟算廿萬的話,一千貳佰萬可以買六十棟了。而六十棟的房子現在價值多少錢呢?一棟至少算一千萬的話,六十棟就六億,他捐了這麼多錢,但是他家裡是如此儉樸。
  所以尤其我們出家人,如果你真正是有心要讓人家歡喜那倒可以,要是為了自己而去忙的話,這個實在是不相應。因此我常常說:你可以在家修,可是一旦出了家,自己一定要認識:習性是很難調的,但是我們修學佛法就是要調習性,出家了以後,你不調習性還要隨順它、找種種藉口,那你出家幹什麼?如果還要調別人,那不是完全顛倒了嗎?你想要幫助三界一切有情調伏煩惱,現在你自己的煩惱,不但不能調伏,竟然還隨順它、還增長它、還保護它。這個地方告訴我們的就是這個。世尊了解這個道理,所以心雖然繫念諸眾生,但是自己還沒有調伏的時候,不必忙著說大話,自己先調伏自己。

【又四攝事可攝為二,謂以財攝及以法攝。財施為初,餘三屬法,法為所緣正行清淨之法,如云:「由財及以法,謂所緣法等,由此二攝門,說為四攝事。」又此即是三世一切菩薩利他方便,故是共道。如云:「已攝及當攝現攝悉皆同,是故此即是成熟有情道。」】

  四攝又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先財攝後法攝,布施當中的財施,可以說是第一個財攝,其它的三個屬於法攝,法就是作為所緣的正行清淨之法。財攝、法攝,可以包含上面的四攝。對調伏自己來說,三世一切菩薩的共道是六度;對利他來說,一切菩薩的共道是四攝。過去的菩薩已攝、當來的菩薩當攝、現在的菩薩現攝,成熟有情都是用這個辦法。

【又菩薩行總有無邊,然大嗢柁南即是六度四攝,以諸菩薩唯二所作:一自內成熟成佛資糧,二為成熟他有情相續,六度四攝即能成辦此二事故。如《菩薩地》云:「由諸波羅蜜多能自成熟一切佛法,由諸攝事能成熟他一切有情,當知略說菩薩一切善法作業。」故於此中略說彼二,若欲廣知,應於《菩薩地》中尋求。】

  菩薩所要行的雖然有無量無邊,但是整個最主要的圓滿綱要,不外六度、四攝。因為菩薩真正要作的就是:第一成就自己,第二利益其他有情,六度四攝就能夠把這兩件事情圓滿地辦到。這裡引《菩薩地》的文,簡單說明自利以及利他的內涵,要想詳細知道的話,要到《菩薩地》當中找。實際上在我們修學過程當中,的確是要先認識整個大綱,然後步步修上去。當你真正要行持的時候,《菩薩地》當中把細則說得很清楚;實際上單單《瑜伽師地論》中的《菩薩地》還不夠,還要廣學一切經論,你才會對六度四攝的內涵有更深一層的體會。至於我們眼前的修學,假定你的智慧狹小,照著這個綱要去做的話,也絕對正確,絕對沒問題;而且這個綱要教授,如果你引申出去,的的確確跟無量無邊的無垢經論也完全相應,這點是我們要確定認識的。上面已經簡單地說明了四攝六度。

【又此根本後得時,應如何行者,如尊者云:「六波羅蜜等,菩薩廣大行,由本後瑜伽,堅修資糧道。」謂初業菩薩受菩薩戒,住資糧道,根本後得皆不出六度,故六度中有是根本定時所修,有者是於後得時修。】

  六度、四攝,在根本及在後得的時候應如何行持?根本、後得,在本質上面,我們通常說根本智、後得智。根本智是什麼?修學佛道,一定要方便、智慧兩種資糧共同並進,相輔相成。在根本定當中要學的就是用智慧觀察一切事情的真相、共相,也就是所謂真如、空。等到出了定以後,則要廣行方便,雖然廣行方便,因為你已經對世間的真相看清楚了,所以不會隨著以前的染污意識而轉,這個時候得到的叫後得智。而這裡的根本、後得是指,我們真正修學的時候,主要是在座上乃至在定中,這個叫根本;然後在出定或者說下了座以後,應該如何廣行方便,這叫後得。就是說我們在座上一心緣觀這個,然後下座後如何相應地繼續去行持。所以這裡講的根本及後得,並不是後面所說地上菩薩學的那個。
  尊者告訴我們:六波羅蜜等菩薩道的廣大行,在於根本及後得兩個時候能夠相應(「瑜伽」就是相應),堅固地修學資糧道。「根本」就是在定中,「後得」就是指出定以後。為什麼說這個地方不是講地上菩薩呢?因為在資糧道就是還沒登地,還沒見道,但是的的確確也是在學。剛開始修學的初業菩薩,受了願心儀軌以後,是在資糧道當中,從剛開始發菩提心到願心圓滿,這個叫下品資糧位。有了願心以後受行心,從受菩薩戒開始就是中品資糧位。然後廣行六度,積集資糧,等到能夠如實了達一切法的特質--空性,就是上品資糧位,其中的細節在這裡沒有說明。修的時候不管是根本或後得,都不出六度。所以說六度中有的是根本定時所修,有的是後得時所修。下面特別說明根本定當中修習什麼,後得當中修習什麼,以及這兩者如何配合。

【謂靜慮自性奢摩他,及慧度自性毘缽舍那一分,是於根本定時所修。前三波羅蜜多及靜慮般若一分,是後得時修。精進俱通根本後得,忍中一分定思深法於定時修,如尊者云:「起根本定時,遍觀一切法,修幻等八喻,能淨後分別,應正學方便,於根本定時,應恆常修習,止觀分平等。」】

  止、觀的一部分,是在根本定當中所修。前面布施、持戒、忍辱這三樣是在後得當中修;還有,止跟觀的一部分,也是在後得當中修。精進是不管出定、入定都要的。忍有三部分: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平常我們叫生忍及法忍);還有諦察法忍,是對法的深入觀察,這個是在定當中修的。出了定以後對著境界,承受種種的人、法加在你身上的苦,這是在後得時修的,這裡分得很清楚。就像尊者說的:從根本定出定時,面對一切法,修幻等八喻。這八喻就是如幻、如化、如乾闥婆城等等。在根本定當中,我們這樣去觀察,下座了以後,就照我們所觀察的運用在生活當中,那時候你就不會為境界所蒙蔽,因為你了解這些事情不是實有之性,而是如幻如化,緣起性空的。如此一來,能夠淨化你的執著,所以應該正式去學習這些方便。如果我們能夠長時間努力修學,在根本、後得兩者當中,一一如理如量的輾轉增上,這樣就能夠一步一步慢慢地提升。

【若由未習如是希有難行諸行,聞時憂惱,應念菩薩於最初時亦不能行,然由先知所作願境漸次修習,久習之後,不待功用能任運轉,故其串習極為切要。】

  像上面告訴我們的難行諸行,不管是自調伏也好,調伏別人也好,的的確確非常困難,由於以前沒有修學過,不要說叫我們去做,我們聽見了就害怕。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這樣思惟:任何一尊佛,他一定是先在因地當中修菩薩行,就像我們現在一樣,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會的,而是先了解了正確的內容,然後把所了解的作為他的希願處,照著能達成願望的種種善巧方便,一步一步去修,經過了長久不斷的修習以後,就能自然而然任運做到了。
  所以能夠成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於串習,「串習」這兩個字我很歡喜,就是說剛開始時很不習慣,慢慢透過不斷地練習,把這個習慣培養起來。其實我們眼前的學習都是這樣,只要能夠不斷地這樣去做,自然能夠任運而轉。前面已經一再強調,眼前我們所有的一切,沒有一個例外的,無不是由串習而成,因為我們串習了以前那一套,所以新的東西來了,會覺得不習慣;主要的問題不在習慣不習慣,而是由於我們不了解這是由串習而成,自己卻執著得很,這才是毛病所在。所以真正可怕的是無明無知,只要有了正知見,了解了真相以後,你才發現原來我的感受、想法也不是天生如此,只是一個習慣,而且這個習慣雖然眼前覺得好,將來卻會帶給我們無比的痛苦。由於這樣正確的認識,自然而然就啟發願望:我要求的是無上菩提。然後正式要求之前,還要了解,這樣做有什麼殊勝的好處,如果不這樣做,像原來這樣,有什麼嚴重的過患?之後再進一步告訴我們怎麼做、怎麼學,如此了解了道理,依次第慢慢去做,到最後輕而易舉就成就了。就像我們小時候會覺得,要等到二、三十歲把大學唸完,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麼過來的;小的時候,也就這麼從幼稚園開始學,「來來來、去去去,小貓跳、小狗叫」,現在回想起來,好像也輕而易舉地這樣學上來,世上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如此的。
  所以串習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說明不是眼前聽懂了,覺得很歡喜就可以了,聽懂後,正是要策勵自己,怎麼樣一步一步照著去做,不斷地恆時行持下去,等到習慣了,就能「不待功用任運轉」。眼前太多的事情都是這樣,比如講中國話,你不用想,自然而然開口就講,但是如果叫你講日語、英語,就算你想了個半天,還是講不出來。為什麼呢?串習而成啊!修行也是如此,我們剛開始會覺得難,這個道理說得很清楚,你了解了以後,自然而然這個「難」的概念,就擋不住你了。真正擋住我們的就是無知,自己陷在老習慣當中,若還覺得這樣不行,那樣不行,那麼就算是再簡單的事情,你也一點都學不來。所以真正的難關不在外面的難不難,而是在我們自己內心認識不認識,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也始終是問題的中心所在。

【若見現前不能實行,即便棄捨全不修心,是極稽留清淨之道。】

  反之,如果你看見眼前不能做,就不去做,「全不修心」(很清楚,修就從你的心裡上修),如果這樣的話,「是極稽留」,就是完全停滯在那個地方。前面在精進一度特別說明,如果你走了這條路而不能上進,乃至於退怯的話,那比不走還壞,因為你不走這條路,本來可以做別的事情,現在你走了這條路,結果又退失了,那不是兩邊都失壞了嗎?同樣的,出家也是一樣,你出了家,沒有真正的內容,在家該做的事情你也沒有做。不要以為出了家,一切坐享其成,不是這樣的,這是因為我們宿生有這個業因而感得的果報。現在你白白浪費了以後,又沒有造下一點跟它相應的業,以後披毛戴角,還起來是很可怕的,這個我們必定要知道。所以如果這條路不能走,那是因為我現在條件不夠,應該回去等到條件累積夠了再來。千萬要注意,這個地方講的「稽留」就是耽擱在那裡,這是就時間來講,但他並沒有說停在那裡的時間中,你在幹些什麼,停在那裡不是睡大覺、享福,停在那裡是受地獄的煎熬啊!這個是我們要警惕的,要常常把這個事情記在心裡!
  實際上我也有這樣的經驗:我剛到一個新的地方,總覺得好像不大習慣,許多事情做不來,心裡面就會退縮。後來幸好有善知識引導而了解了這個道理,「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先聞名生畏,後無彼不樂。」對呀,我先去做,腦筋雖然轉不過來,但是我還是儘可能地去想,慢慢地腦筋會動了,以後再進一步把錯的知見改成正確的。身體的行為也是如此,本來是癡癡呆呆的,不曉得該做些什麼,但是善知識叫你做,或者逼著你做,你只好開始摸索,摸了半天,慢慢地自然就習慣,到後來你有了經驗,一看就曉得從哪裡開始做起。眼前沒有一件事情是例外的,我深深了解,真正重要的就是在內心。所以始終要注意啊!如果你在心裡面,不從現在就開始努力,總覺得反正輕輕鬆鬆地躲在後頭,結果是真正害了自己。

【如《無邊功德讚》云:「若由聞何法,令世間生怖,尊亦於此法,久未能實行。然尊習其行,時至任運轉,是故諸功德,不修難增長。」】

  所以,假定聽見了這些法,覺得很難做,很害怕,而停在這裡的話,那麼永遠也不能夠真正的成就。但是反過來,只要能夠如理如法地開始去練習,做久了以後,就能夠任運;就是自然而然的,乃至於不用太費力,就都可以做。所以一切的功德一定要透過修習,如果不修習的話,絕對不可能成就。

【故受菩薩律儀者,定無方便不學諸行,未如儀軌受行心者,亦當勵力修欲學心。若於諸行勇樂修學,次受律儀極為堅固,故應勤學。】

  真正學菩薩行,受菩薩戒的時候,絕對沒有一種方法是可以不學這些內涵就能成就的,天下絕沒有這樣的事情。也許我們會說:受了這個行心當然要學,但你可以不要受啊!現在問題是:你要不要脫苦?要不要究竟圓滿?要究竟圓滿,就要照著這個次第來。所以受了行心固然非學不可,受了願心(受行心之前的方便)以後,雖然不會要你馬上做這種難行的事情,但是也要努力策勵自己--我要學!學習有殊勝的好處,如果不學,有很嚴重的禍害;策發內心生起強烈的欲學、行菩薩行的這種心。如果能夠經過前面這個善巧,策勵起你的勇悍欲修學之心,那時候就不會覺得看了就怕,如果叫你不要做,你反而會覺得:這麼大的好處,怎麼不讓我去做啊?這個時候再去受律儀的話,行持就很紮實、很堅固。所以我們應該遵循這個次第,依各人的條件去努力。現在已經把這個次第,從道前基礎開始,然後下、中、上士道一一說完了。

【上士道次第中,已說淨修願心,及學菩薩總行道之次第。】

  從學願心開始到行心,已經慢慢地都說完了。行心的綱要是總學,再下面的止觀是別學。為什麼是別學呢?因為止觀的內容比較深廣,而真正說起來,整個的修學過程,前面都是方便;換句話說,前面的準備,都是為了後面的止觀,而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好處,一切功德都是止觀之果,所以把共道簡單扼要地說明了以後,最後對於止觀的內容,特別再詳細說明一下。因為它的內容十分深廣,必須照著次第來學,不但只是講,而且是要行持的次第。講的目的是要讓我們了解,而了解是行持的初步,所以假定前面的基礎沒有建立,那麼後面的內涵不要說做不到,甚至也不一定能夠了解。依目前我們的情況來說,有絕大部分的確是連了解都不一定能夠了解,所以《廣論》上面的止觀,暫時不講,等到以後有機會再來學它。但是因為它畢竟是佛法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別學部分止觀的內涵特質,現在還是用宗喀巴大師寫的《略論》為綱要來說明。

  止觀淺釋

※﹝子二、別於後二度修學法分四:丑初、止觀自性,丑二、學止法,丑三、學觀法,丑四、學雙運法。今初﹞

【經說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觀之果,大小乘一切三摩地皆於止觀中攝。】

  請看到《菩提道次第略論》的止觀部分。「子二」的這個分目,是按照《略論》上的科判,現在就以四部分來介紹止觀的內容:
  第一、止觀的特質是什麼,第二、止怎麼學,第三、觀怎麼學,以及最後如何止觀雙運。真正要成就的話,一定要達到止觀雙運才行,現在一一說明。首先,經論上面告訴我們,不管是聲聞、緣覺、乃至於菩薩一佛乘,所有的功德都是由止觀而來;由止觀之因,感三乘勝果,所以不管是大乘、小乘的一切三摩地,都包含在這裡。

【所言止者,謂內正住已,即於如是善思惟法,作意思惟,令此作意內心相續。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為止。總之輕安所持,於善所緣心一境性之定,即止自性。】

  這是特別說明止的特質。我們常常覺得得了定好像很了不起,可是你一定要先認識定的特質是什麼,否則糊裡糊塗地自己在打瞌睡,還覺得是在學定,那完全錯了!止的特質是「內正住」,平常我們的心都是向外緣的,或者透過眼睛看,或者用耳朵聽,或者透過身體去感受,或者由於心識的落謝影子,在那裡東緣西緣,隨著外面的塵境、客塵煩惱而轉;現在是把心收攝回來,安住在「善思惟法」上。這個法一定是善的,對這個法作意思惟,這才是我們所要緣的對象。所以這個止絕對不是心裡糊裡糊塗,像大迷糊蛋一樣坐在那裡,而是要作意思惟,令這個作意的心能夠相續。我們現在心都在散亂當中,像猴子一樣,猴子一天到晚活蹦亂跳自己也不曉得,螞蟻等等也都是這樣,我們的心裡就是這種行相。
  如果內心行相是如理正確的,它能夠如你所欲的,安定地專注在所緣境上,在這種情況之下,會有一個特質生起--身輕安及心輕安,下面會詳細解釋「輕安」。平常如果叫我們坐在那裡,不是坐得腰酸背痛,就是心裡面實在覺得坐不住,現在你真正學到跟它相應了以後,不但坐得住,而且是輕妙無比,叫你離開,你還捨不得。所以在戒當中,有一條就是修學菩薩行者,學定有一定的時限,不許超過。因為得到了定以後,身心輕安的快樂境界,世間無物可與相比,如果到那時候捨不得,就會因為這個貪婪心停在那裡,不能上進,所以真正學菩薩行的人不能如此。而我們現在坐了一下就腰酸背痛,顯然是我們還不了解,也根本沒有得到定的關係。在生起身輕安及心輕安的時候就叫做止。
  下面再重新把止的內容總括起來,總之它是輕安所持,我們不妨從字面上,以我們容易了解的方式解釋一下。平常我們的身心狀況叫粗重,總覺得叫你挺直地坐在那裡,一下子背不大舒服,腰撐在那裡,一下子彎下來也不舒服,人人都有這個感覺,身是如此,心也是如此。但得到止的時候,身體的感受輕快無比,就像飄在天空中的棉花,也像浮在水當中一樣。你們不妨試一下,就像在很冷的天氣,跑到洗澡間裡邊,放滿了一缸暖暖的溫水,溫度調得非常適當,然後你躺下去,渾身輕鬆舒服的感覺。這個感覺和在定當中比起來,實在是一點味道都沒有。我只是勉強的讓你們想像什麼叫輕安相,真正學定的時候,不要說得到根本定,內住心剛現起的時候(這在天台叫做持身法),自然有一種力量,能夠使你身心的感受跟以前完全不一樣。這是走下去第一步就會有的,你能夠越深入,這個感受會越來越好。我們現在只是先從字面上體會一下。由於這個力量所任持,讓你的身一動也不動,讓你的心安住在這個善所緣上面。
  譬如說我們現在念佛,要觀想佛,一旦觀起來了以後,不但佛像清清楚楚,而且身、心二方面會無比地安寧輕快,在這種狀態之下,什麼東西都動亂不了你。所以真正了解佛法的殊勝以後就會發現,現在我們只要稍微努力一點實在太值得了。就像作生意一樣,賺回來的利潤是不得了地大!所以現在叫你投資,不要說十萬、八萬,乃至百萬、千萬都絕對值得!因此前面一再告訴我們有多麼殊勝的利益,但是這一定要努力去試,才能夠真正體會得到。不要說得了根本定,只要得到了欲界定,乃至於念力現起來的時候,妄念就自然而然一點都生不起來,所以對於心裡面所緣的這一個境,就能夠安住在那裡一動都不動。到後來,你要起個妄念都沒辦法,就會這麼妙,而且身心是無比的輕快安樂,而這樣還不用到根本定就能得到。以上是止的自性。

【觀自性者,經說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捨離心相。即於如是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即於如是勝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是名為觀。總謂安住止中,由觀察所緣之力,引生輕安所持之觀慧,即觀自性。】

  觀是什麼?經上面告訴我們,一定先要有止的基礎,要有奢摩他為所依,所以慧是一定要由定而起的。定的特質就是身心輕安。因為身心輕安,所以能捨離心相。譬如在未到地定當中,會感覺到身體如雲如霧,好像什麼都沒有了,實際上並不是消失噢!而是內心當中平常的這種執著你不會再去執它了,所以那個時候就能善巧地運用。譬如我們手裡拿了一個東西以後,再要用那隻手就不行;如果把手裡的東西放掉了,就能自由自在善巧地運用。平常因為身心非常粗重,它就不聽你招呼,你也沒辦法。現在由於得到輕安相應,身心就能如你所願的,要它怎麼辦就怎麼辦。那時候要善巧地思惟觀察。「內三摩地所行影像」,在定當中叫做三摩地,三摩地一定也是有個所緣的,譬如數息,那麼你緣的是呼吸;如果觀佛,那你緣的是佛像等等,總有一個所緣的。安住在所緣上面,了然無動,當生起身心輕安時,這個就是定。
  在定當中,對你所緣的境相能夠如理地觀察叫觀察勝解。就像我們要看一樣東西,如果心裡面亂糟糟如同一團亂麻,你就沒辦法看,當內心非常寧靜,而且了然不動,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干擾你時,觀察力就非常強。觀的特性,就是在前面所說的這個殊勝的定當中,對於所緣的法來簡擇哪個對、哪個不對,那個時候你才真正的能夠正思擇、如理取捨。之前儘管想去思惟觀察,可是有種種障礙,有的人想得頭痛得快裂開就是想不起來;有的時候雖然去想,腦筋卻不聽招呼;有時候想了半天,眼睛酸,身體累。而此時這種狀況都沒有了,所以思惟觀察的能力達到最高效果。
  而且「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個時候才能夠普遍地去尋思、伺察。「尋」跟「伺」是兩種心理行相,粗緣的時候叫「尋」,根據這個細細地一步一步深入叫「伺」。譬如禪宗參一個話頭說:「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無!」你就看一個「什麼是無」,或者「念佛的是誰」,事實上並不是要問念佛的是誰,平常人會說:「念佛的是我嘛!」這樣又何必去問?可是並不是這樣,而是在你自己心裡面去問答:「是我,那我在哪裡呢?這個嘴巴是我嗎?不是,嘴巴不是,那是腦筋嗎?那麼為什麼又由嘴巴上面唸出來呢?那麼腦筋又是什麼東西呢?」諸如此類。剛開始的時候這樣去找,就叫做尋;然後針對著「這腦筋又在哪裡呢?」一步一步地深細,就叫做「伺」。所以,「尋」是緣比較粗的行相,然後根據這個慢慢深細的就是「伺」。
  對於如理正確的思擇如果得到了深忍,產生的結果是除了了解這個東西的快樂之外,還有一個特別的跟法相應的樂。跟法相應有多方面:若覺、若見、若觀,就是對於以前不了解的現在了解了,以前不覺悟的現在覺悟了,這樣地去觀察總名叫做觀。
  總之,一定先要安住在定當中。要曉得定的特質,你心一動的話,定就散掉了。通常修定時就不能觀;要想觀就不能定,散亂心的觀是沒有力量的。要真正深入所謂的正思擇、最極思擇,一定要心很深細,這一定要靠定的力量,所以學了定以後,再進一步去學觀。可是你得了定以後剛開始學觀的時候心就散亂了,這不要怕,慢慢來,後面會有巧妙的方法,這裡先簡單說一下:得了定以後,你要去觀的話,那個心就定不住;要定,心就不能觀。不過因為你已經有過定的經驗,那個時候你全部的精神就用在觀上面,散亂也不管。不過剛開始觀的時候,譬如說我們要觀一個佛像,這是有個特別方法的,並不是說佛有三十二相,要一個一個去觀,或是八十隨形好,乃至於頭光三尺,身光六尺等等全都要去觀,不是的,剛開始的時候,在定心當中,就緣一個總的佛像,乃至於一個白毫相,全部精神緣在那裡,等到穩定了,再慢慢地把這個心擴大去觀察。前面那個看好了以後,定在那一點上是「定」,再進一步去觀心就亂了,那馬上又把它拉回來。先在定上面安住,然後再用那個定的心去觀,就這樣善巧的調整。總之,「觀」的特質,是依止著前面由輕安扶持的這個定的力量而去觀察所緣,練習久了以後,心就跟前面不一樣了,前面是一觀它就動、散,現在是當觀力愈深,定也越深。反過來,當定越深的時候觀力也越深,等到觀的時候,也能生起輕安,這個即是觀的自性。
  現在要我們腦筋定在那裡想,往往會想得頭痛得要命,等到真正能如法如理去觀的時候,那是無比地輕快,所以你觀得再久都不怕,這個力量最強而且最正確,所以才能夠真正找到問題的真相,徹底解決,這個就是「觀」的自性。

【《莊嚴經論》云:「正住為所依,心安住於心,及善思擇法,應知是止觀。」】

  《莊嚴經論》說:如果我們的心如理如法地安住,心就不會緣著外境亂轉,這個是止,然後根據這個止善巧思惟觀察一切法,這是觀。

【止觀必須俱修,如夜間觀畫,須燈明亮,復無風動,方能明了見諸色相,隨缺其一便不明顯。如是觀甚深空性,亦須無倒了解真實之慧,及隨欲安住之止,方能明了見真實義。《月燈經》云:「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

  真正學的時候止觀要一起修,就像我們晚上看東西一樣,一定要有二個條件:要很亮的一盞燈,那盞燈如果在風中閃來閃去的話也不行,所以還要一點風都沒有,你才能夠見到種種的色。現在我們在無明長夜當中,什麼都看不見,要正確地了解,也必定要光明,而這個光明不能動搖,一動搖就看不清楚。不動搖是止,而光明是觀。所以說「隨缺其一便不明顯」。
  我們之所以顛倒的原因是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即所謂的真如性,由於不了解,所以產生種種的執著。現在我們要真正了解的話,要觀甚深的空性,同樣需要這個像光明一樣無倒了解真實的智慧。首先要沒有錯誤地了解,然後根據這個了解深入觀察,最後現證真實義。所觀的法一定要經過聞、思、修決擇,最後再用止觀的觀力徹底的明證,所以一定須要「隨欲安住之止」,也就是當你全部精神要擺在這個上面時,它能聽你招呼。現在我們的心念就是不聽招呼,不要說觀甚深空性,連做一點最簡單的小事情,譬如唸一聲佛,拜一下佛,心裡面就會胡思亂想,不能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所以要觀甚深空性,絕對少不了止。那麼有了止,又經過聞、思了解了真實的內涵,再去觀察,最後就能如理如量地親見真實,所以說根據止及觀方能明見真實義。經上說由止的力量使心不動搖,就像無風的燈一樣,以這個心去如理觀察,如實證知,那時面對一切境界,就像山王一樣,真正的如如不動,所以說「由觀故如山」。以上是丑一說明止觀的自性。

※﹝丑二、學止法分二:寅初、修止法,寅二、修止量。初又分二:卯初、加行,卯二、正行。今初﹞

【《入行論》云:「當知具止觀,能摧諸煩惱,故應先求止,不貪世修成。」故當先求修止。】

  現在將學止的方法,以及要達到什麼樣的量說明一下。在沒有學止之前,應該有一些準備或基礎,再根據這個去學正確的修止方法,現在先說這個基礎。先引《入行論》來策勵我們:具足了止觀,就能夠摧伏一切煩惱。我們要解決痛苦,而痛苦的根本在煩惱,推伏煩惱必定要學止觀,學的時候先要學止,再依止起觀。那麼要學止一定要不被世間的這些東西所轉,所以一定要離欲不貪世,如果對世間有一點染著的話,止則無成,所以一定要不貪世間的一切。修成了止,由止修觀,止觀成就,破除煩惱得解脫。

【復應先備修止資糧。如《莊嚴經論》云:「具慧修行境,謂易得善處,善地及善友,瑜伽安樂具。」易得謂易得衣食等順緣。善處,謂無猛獸怨魔等惱害。善地謂不引生疾病。善友謂具如法良友。瑜伽安樂具謂遠離喧鬧。是謂隨順處所。】

  修止先要具備的資糧條件是什麼?有五樣東西。第一個,雖然我們修行,但還是要吃、住等等,如果一天到晚要忙這些東西的話,就像平常人一樣,忙了一天,到了晚上吃、穿好了,睡覺,明天再去忙,這個沒法修行。所以要能夠很容易得到衣、食等,這樣才能全部精神貫注在修止上。另外住的地方要好,如果有種種惱害也不行;如果這地方太潮溼、太熱等等也不行。還有善友很重要,善知識有二種,上面是教導你的尊長,下面是同修乃至於護持你的人。最後就是真正修瑜伽(修定)的時候相應的環境,要遠離喧鬧。真正學定一定要離開塵世,在塵世當中絕無可能修成!所以要在隨順於修法相應的地方。除了上述的以外,還有其他條件:

【修止之人,復須少欲,不求眾多上妙飲食等,略有粗劣便能知足。復不營商謀利,棄捨醫卜等雜務,及與他人往還之因緣。嚴持所受淨戒。思惟諸欲過患與無常等理。】

  要少欲知足,欲望愈少愈好,稍微有一點粗劣的就能知足。我們來修學佛法,千萬不要說現在的營養學怎麼講,需要蛋白質,又要維他命等一大堆。如果你不學定,多少是需要這些來維持身體。如果學定,一旦引發了身心輕安的話,那個身體只要以最簡單的飲食都能維持。不要說古代的迦葉頭陀,乃至於眼前我周圍就有好幾個例證,他們甚至都還沒有得到根本定喔!
  十幾年以前曾經有一位同修,平常也跟我們一樣,早晨吃稀飯,滿滿的一缽還不夠,當他學定,慢慢的有一點功夫以後,雖然還沒得根本定,最多是未到地定,只是欲界定而已,早晨一坐,下午張開眼睛來天已經都黑了,那時候他身心是無比地輕安,一碗稀飯他只吃半碗,因為吃多了身體會粗重,會感覺不舒服。後來連冷熱等等都不影響他,那時候我們住在南部,天氣熱得不得了,我在那兒老冒汗,他頭頂上還戴了個毛線帽;而冬天冷得要命,他仍舊那麼一件衣服。所以得了定的時候是有這樣的現象。可是沒有得到之前要下苦功,如果你不能放棄世間種種東西,不能少欲知足的話,這些境界對你而言永遠只是看天上的人造衛星,你只有羨慕的份!
  所以我們修學佛法之前,一定要先懂得道理,然後策發勝解,了解它殊勝的好處,及沒有得到的絕大的過患,先透過思惟、觀察,在內心當中生起勝解,那時候才不會被眼前小小的境界所轉。否則到時候說了一大堆的道理,覺得修行了半天,萬一身體沒照顧好生了病怎麼辦?就用種種的藉口把自己保護得牢牢的,把自己監牢的門,唯恐木頭的不夠還要鐵,有了鐵條豎的不夠還要橫的,牢牢地封死在這裡,覺得很安全。所以要修行沒有第二條路,第一個要得正知見,然後要如理思惟、觀察,要產生勝解,到那時候才能夠一步一步深入。
  我剛才說的這種例子,這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現在的人總覺得找不到,那是因為一天到晚保護自己,在塵欲當中忙都來不及。人家說物以類聚,真正的修行人,兩句話一談,他第二次再也不跟你開口,除非你真的有心,人家才多少願意理你。我們可以看看古德的那種機緣,像虛雲老和尚去朝聖,經過雲南的時候,看見一位老修行,人家說這個人幾十年來從不跟別人開口。虛雲老和尚向他問訊,他也不理,跟他講話,他也不理!但老和尚的確是個修行的禪和子,你不理,那我也不理;你去墾地,我也墾地;到了時間,你進去了,我也跟進去。那個老禪和妙了,自己煮他的飯,虛雲老和尚想沒關係,你煮你的飯,我做我的事情。例如他看見碗沒拿出來就去拿碗,沒有水就去拿水,然後燒好了飯,他自己也裝了飯吃,老禪和也不去管他,也自己裝了去吃,就這樣弄了幾天,他就說:「從來沒看見過,人家不招呼就自己吃的人。」虛雲老和尚回答說:「我也從來沒看見過,人家來了以後不招呼的。」就這一句話,說完了大家也不理了,就這樣。要是我們的話,根本也不會願意到那種地方去,看見這個人更是不相應,說起來好像自己有種種藉口,事實上世間不是沒有這種人啊!問題是我們心裡面跟什麼相應。不反省還不知道,一反省,很清楚,完全是世間法。所以修行第一個重要的,要有正知見,然後千萬不要用種種的藉口保護自己的煩惱,否則就一點份都沒有了,這地方我隨便一提,少欲知足,這個是修行必不可少的。
  不營商謀利、棄捨醫卜等世間一切雜務,這個還容易,可是與他人往返因緣這一點,要記住「自未調伏而能調伏他者無有是處」,你牢牢記住這句話的話,跟別人的往返因緣自然斷得掉,否則牽絲攀藤一大堆,這個也不好意思,那個也少不了。還有對於淨戒要嚴持,多去思惟世間的種種過患,自然能夠趣入修行。以上就是修止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的話,就算坐上一千年也沒有用。現在不是不修,而是根本的基礎都沒有,大家都說要學定,那真是癡人說夢啊!

【具備如是止資糧已,於安樂座端身正坐,足結跏趺,雙手定印,先調息等。如是所說加行六法,及下士中士法皆應先修。尤應善修大菩提心。】

  要學定,一定要有定的資糧,沒有資糧不可能學,換句話說,你必定要有相應的因,才能夠感得相應的果,這個道理講起來,好像兩句話就交待清楚,真的修起來非常不簡單。現在通常有兩類人:過猶不及。大部份人是不及,覺得自己條件不夠,說怎麼可能學止?對一般的在家人來說,這也倒是事實,不過並不是不可能;但是對出家人來說,只要肯如理地去做的話一定做得到。但是必須的條件是什麼呢?就是必定要認真照著前面的道前基礎,共下、共中的次第學習,如果對這些內涵能夠善巧了,前面所說的少欲知足等等也的確能夠做到了,那麼學定並不難。因為共下、共中是告訴我們:現法很快地過去,就算求後世,也是一樣不究竟,使你不但一無貪著,而且會感到恐怖、害怕;那個時候自然而然只有一條路--全部精神去修持。
  有了這個推動的力量,按照著修持的次第,從學戒開始,一方面你的行為慢慢地調柔、相應,一方面由於有正見的提持,這個實際上也就是調練你的心,我們要記住戒真正的定義是調伏。到那個時候你坐下來學定的話,很容易!所以對這一點我們不必害怕,但是也不要狂妄。現在通常我們念佛會偏於前一類;學禪的話,往往容易偏於後一類,並不是說修這兩類的人都是這樣,只是比較起來念佛的人總覺得「唉呀我不行啊!所以只有念念佛了。」因為有這種心理,所以已經先擋住了自己。不單是念佛,實際上真正要如理修學時,他自己就先被這種概念擋在那裡,結果就是很簡單的修學方法,他也沒辦法摸進去。而狂妄的人則是看見「禪」,總覺得可以一步登天,只要我這樣修一下就行了。事實上不管學哪一家,真正的禪師,當初開始學的時候的那個精神,絕對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的。我們常常舉的幾個例子,譬如說「牛頭法融」,或近代的虛雲老和尚,乃至於憨山大師遇見的那個人,他在山裡邊幾十年,沒有跟一個人講話,不管是誰,去了以後,他也絕對不會跟你說一句話,除非看見你相應了。換句話說,他心裡是遠離、少欲知足的。可是我們現在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卻狂妄得不得了,自己覺得這樣去修就行了。那是沒有真正了解,根本沒有衡量一下自己的內心,這個是我們應該注意的。也許有人覺得古德們不都是三言兩句就開悟了嗎?真正如法行持的人,他一定已具備了資糧這個先決條件,因為做任何一樣事情,必定要仔細地了解它因果的必然關係。通常我們都不善於學,有一種是畏怯,先擋住了自己;另一種是龐雜,學了一大堆,根本不曉得重要的關鍵在哪裡,總是空想,看見哪個高就去學,總覺得自己高。這二者是過猶不及,一樣都不能把握住因果的必然性。
  本來修止是依著前面三個次第走上來以後才學的,所以三言兩句交待清楚就可以。但是從前面一路講上來,固然有的人已經有很清楚的認識,卻還有不少人不清楚,偏偏又急著想要學定,乃至於希望得到結果,念佛的希望得到念佛三昧,學禪的希望馬上開悟,都不管前面要有修止的資糧,以為只要學了後面就夠了,那是一定會出毛病的。譬如以近代的大德來說吧!廣欽老和尚、虛雲老和尚、來果老和尚,他們幾位都是了不起的禪師,可是當初在修學的時候,沒有一位例外,像廣欽老和尚或虛雲老和尚前面那幾年關在山裡面,沒有跟人家開過一聲口啊!來果老和尚亦復如此,乃至於到高旻寺待了三個月,連大殿上供的是什麼佛都不知道。所以必定要從這上面去好好地檢查,不是忙著說「我現在懂得了,可以開始學定了。」那是耽誤自己,因為地基沒造你就忙著蓋上面,忙了半天塌下來,都是白浪費!我們難得這一生來,在末法的時候,還能夠聽到這個圓滿的教法,不照著這個次第慢慢地做上去的話,這是最大的損失。
  在我讀過的祖師傳記當中,最感人的一本就是密勒日巴尊者傳,他有三句名言:「慢慢修時快快到;低處修時高處到;單人修時雙人到。」不要急,慢一點,欲速則不達。慢不是停在那裡不動,而是從基礎做起,所以說「低處修時高處到」,基礎是絕對不能忽視的,有了基礎上面一定有,若只忙上面的話是一定沒有結果。假定你真的念死的心提起來,哪有不修行的?現在我們碰到一點事情,就這個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然後知見一大堆,一天到晚想的都是人造衛星,乃至於太空旅行,在那裡空想空夢。現在也不必說要救一切人,這個「兩人」是表示我以外其他的人,你能夠如理地調伏自己,自然能夠調伏別人。密祖之所以一生成就的原因就是這樣。所以他儘管有最了不起的行持,可是他總是說:「我是兔子啊!那些大德們是獅子,他們走的路,我怎麼敢跟他們比呀!」結果他就是獅子當中的獅子。所以前面一再告訴我們:曉得自己愚癡的人,這種人是智者。現在我們覺得自己很聰明,實際上大有問題,這值得我們一再反省。當然我說的話是沒什麼用,也不能作為憑證,我只是把佛、菩薩、祖師他們的經驗,一再重覆地在這個地方教誡自己,也勉勵同學。
  有了這個基礎以後,接下來就是說明如何正式開始學定了。

※﹝卯二、正行分二:辰初、明住心之所緣,辰二、明如何修住心。初又分二:巳初、總明所緣,巳二、此處所緣。今初﹞

【總有四種所緣,謂周遍所緣,淨行所緣,善巧所緣,淨惑所緣。】

  我們要學定的時候所緣的對象,譬如說念佛所緣的就是佛,數息時所專注的就是出入息,乃至於五停心觀當中的白骨觀等等。把所要觀的對象選好了以後,怎麼樣使能緣之心安住在所緣之境上面,產生奢摩他的功效,也就是得定。首先說明住心所緣,當中又分兩個。先是把我們應該觀的對象整個的說明,其次說明在這個地方要修的是什麼。所緣境總共有四種,因為下面會解釋,所以這裡我們只要了解一下這個名詞。第一個周遍所緣,「周遍」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所要緣的境不外乎下面這幾樣。那麼為什麼別立這個名詞呢?這是因為內涵分類的不同,我們看下去就知道了。

【初中有四,謂有分別影像,無分別影像,事邊際性,所作成辦。就能緣心安立二種影像,初謂有觀察分別之毘缽舍那所緣,次謂無觀察分別之奢摩他所緣。言影像者,謂非所緣之自相實事,乃是心中所現之影像耳。】

  譬如說我們看一個佛像,好像是在外面的,可是當你修定的時候,並不是定在這個佛像上面,而是能緣的心把外面的形像取為所緣之境,在內心當中現起來,所以這是你內心所顯的影像。所以真正定當中所觀的,是內心所現起的這個形相,所以叫影像。也就是說,這個影像是在我們能緣心上面現起來的,它又有兩種。第一個叫有分別影像。雖然同樣是影像,你去分別觀察的這種叫做毘缽舍那;還有一種是無分別影像,就是對著所緣境,使得內心安住在上面,不去分別它,這叫無分別影像,這是止(也就是奢摩他)所緣。譬如說我們要修念佛三昧,剛開始要看外面的形相,看完了以後使得內心產生這個影像,就安住在上面不動它,一直要到觀起來很穩固,不必去分別,不論開眼閉眼,看見佛一直在你眼前,就是這樣。
  那麼有分別的就是觀,平常我們不大能理解到,實際上禪就是這個,它也是個觀,不過它所觀的不是顯現的境,而是一個名言的境,我們所說的表義,有顯見的,有名言的。顯見的就是一個具體的境相;另外一種就像修禪會去看「念佛的是誰?」、「哪一個在念佛啊?」、「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啊?」他要不斷去尋、伺,找那個東西,這個叫做分別觀察。實際上這個一定要在定當中去觀,所以禪也絕對不會超過這個範圍。因此我們如果真的懂得的話,無論教內教外,真正的原則統統在這裡頭。不過有一點要說明,有所謂的教外別傳,那是他有一種特別的根性,你不必跟他細講道理,現在我們是講完了道理再照著去做,有很多人你不必講道理,你告訴他這麼做,只要他信得過就這麼做,還是可以得到同樣的好處。所用方法的內容完全一模一樣,不過就是所對根性的不同。所以佛說得很清楚,因為根性的不同,他用的方法是有差別,可是所對治的內容卻是一個--煩惱。煩惱障、所知障解決了,最後的結果也是一個--佛的法身,因此十方一切佛是共同一法身,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所以影像並不是我們所緣的實體,而是在我們能緣的心上面依境現起的形像。

【第三是就所緣境安立,如思惟於五蘊中總攝一切有為法,於四諦中總攝一切取捨所知,即於彼中數量決定,是謂盡所有邊際性。】

  第三是就我們所看的對象而安立。什麼叫事邊際性呢?這是從所緣的事情方面來說的。邊際就是到周界,把你要看的這件事情,從它的著眼點、最細的地方到它整個的範圍都包含在裡邊。譬如我們現在思惟五蘊,一切有為法可以用五個項目含攝無餘,也就是五蘊。五蘊又分色、心二法,色蘊就是我們看得見的種種外色、內色等等,心法又細分成受、想、行、識四蘊。然後對於外面一切的法,不管是有為、無為,哪一個是對--如理,哪一個是不對--非理,應該取如理的、捨非理的,這些道理在四諦當中含攝無餘。狹的是小乘,究竟圓滿的是大乘,還是不外乎這四樣東西。就在這個當中能夠數量決定。換句話說,能夠究竟圓滿一無所遺包含整個的內涵,而如理如量地去觀察,這個叫做盡所有邊際性,我們通常叫盡所有性。性宗,尤其是天台,又叫它為俗諦,即依緣起而現的種種現象。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540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