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菩提道次第廣論 淺釋 日常法師 6/8
2023/02/24 21:22:17瀏覽1447|回應0|推薦0
【故具慧者,當於此發堅固定解,由多門中漸增大乘種性堪能。】

  所以我們對此要生起堅固的定解。第一個要正確地認識,然後不斷地思惟,直到確定不移了才算堅固。所以次第是--沒有生起的要生起,生起了要堅固。要想做到這樣的話,應該由多門中(各方面)漸漸增長種性,使得內心於大乘堪能。現在我們很明白自己不堪能,乃至於不認識,這幾句話就說明了我們凡夫的確沒有這個力量,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要來學。如果你有這個力量,還來學它幹什麼?所以千萬不要說:「我不行呀!」應該這麼說:「我還不行,所以要努力。」那就對了,了解自己不行,然後好好去學,學了以後,好好地照著去做,所以說「漸增」。所有的修學都是這樣來的,絕不可能一口氣就一步登天,沒有這樣的事情。
  總結上面是說明發了心以後應該怎麼學。第一、為什麼要修學處。第二、修學的內容當中福德、智慧兩分應同時具足,單單一分不能成佛,關於這一點特別重要。真正每一個理路辨清楚了,那個時候才開始談修,這個次第始終要很清楚,到時才不會走冤枉路。平常我們一般人的現行就是馬上就忙著要去修了,次第根本都沒摸清楚,這樣即使修了也一點用場都沒有;自己都不清楚,還要幫助別人,那更是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所以要把每一部分都分辨清楚了,這是第一步。

※﹝第三解釋學習學處次第分二:一、於總大乘學習道理,二、特於金剛乘學習道理。初中分三:一、淨修欲學菩薩學處,二、修已受取佛子律儀,三、受已如何學習道理。今初﹞

  所需要學的大乘,一共分成二個:一個是普通的顯教,一個是密教。本論厚厚的好幾百頁,但對於金剛乘的內涵根本沒談到,後面真正講到金剛乘時也只有幾句話,其中是說顯教的基礎有了之後,如果願意進一步學下去,那一定要走這個特別的路子。這時才談到一點金剛乘,在這個之前,完完全全都是談大乘的根本。而其下腳第一步則是從下士開始,這是現前增上生,不管你求世間的好處也好,求往生、求自己解脫也好,禪、淨、律、密沒有一個例外,主要的根本觀念、基礎都在這裡。
  現在這裡大乘又分三部分,先看第一、淨修欲學菩薩學處。

【律咒二中,若先未受各各律儀,不可聽聞所有學處。此不同彼,此諸學處先當善知,淨修相續,次樂受者,乃可授與諸律儀故。】

  發了心以後不是馬上要去廣行六度,要先學菩薩學處。學處就是戒,了解了菩薩戒以後再受菩薩戒,受了戒後再廣行六度。「律」就是別解脫比丘戒,「咒」就是密乘。沒有受比丘戒前,比丘戒不能聽、不能學,同樣,沒有受密宗的灌頂,則密宗的戒不能聽。但是菩薩戒不一樣,在沒有受戒之前,應該先好好地了解道理,然後認真去淨化修習你的身心相續,等到你有了把握,內心上也生起絕大的好樂,那個時候才授予菩薩戒。正規受菩薩戒,不是大家一起照本宣科受一下就是了,一定要先有正確的認識;所以出了家的沙彌先要學習一段時間後,再去受比丘戒,有了這個根本之後再受菩薩戒,是這麼一層一層來的。

【如《菩薩地》云:「欲受菩薩淨戒律儀,先應為說菩薩法藏摩怛履迦。其中所說菩薩學處及犯處相,若慧觀察自思擇已至心愛樂,非為他勸非為勝他,當知是名堅固菩薩,堪受菩薩淨戒律儀,如受戒法,彼亦應受亦應授彼。」】

  《菩薩地》上說:如有人想受菩薩戒,先應該好好的開導他,為他說「菩薩法藏摩怛履迦」,就是菩薩法藏中的菩薩學處,詳細說明什麼是該學、什麼是不該學,不該學的而學就是犯了。學了以後,以智慧去觀察、思惟決擇,到「至心愛樂」的程度,就是覺得這個很好,一定要去學的那一種心情。不是因為別人勸說:「菩薩戒很有功德,去受沒關係啦!」以這種無謂的人情就去受;有太多人是在這種狀態下受戒的。還有,「非為勝他」。現在有人這麼說:「身為白衣,要出去做一些佛法的事情,不受菩薩戒是不可以的。」有人就因此而去受菩薩戒。當然,要學菩薩就非要學菩薩戒不可,那是對的,但是如果是為了其他的理由而去做的話,那有問題,這是我們要了解的。無論如何,對種種子、結結緣來說都是好的,所以我們總是隨喜讚歎;但是你如果自己有正確的認識而至心好樂,這樣叫做堅固菩薩,這樣才不會失壞。這一種人才是真正可以受菩薩淨戒律儀,要如法去受戒,而老師也應該如法地告訴他。

【故先了知諸所學處,為作意境。若於學處至心愛樂,修欲學已,次受律儀則極堅固,是善方便。此及下文二處宣說,文恐太繁,當於後釋。】

  所以我們在受戒之前,應該先把要學的內容了解清楚以後,「為作意境」,就是如理作意觀察思惟。所以我們平常真正要修的,就是對於該學的內容要有正確的認識,內心經常牢牢地緣在這上面。如果了解了所要學的內容,產生強盛的好樂心,一心一意想去受,那個時候才去受戒,那麼這個戒就非常堅固,這個才是正確的善巧的方法。後面還要講,所以這裡不多講了。

【第二者,初當如何正受道理,受已無間於根本罪及惡作罪防護道理,設有毀犯還出道理,《戒品釋》中已廣決擇。未受律儀定須先閱,如彼當知。】

  第二、受戒的儀軌該怎麼受?受了以後怎麼防護?萬一犯了怎麼辦?這個在前面也講過,後面在講戒品的時候還會詳細講。我們在沒有受戒之前,一定要先把這個道理弄清楚,了解了才去受戒,受了戒之後正式地去學,那個時候才是廣學六度。

※﹝第三分三:一、何所學處,二、其中能攝諸學道理,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今初﹞

  第三、受已如何學習道理,分三部分。第一個、學處是學些什麼內容呢?第二個、六度能把我們應該學、需要學的所有內涵都含攝無餘,一點都沒有遺漏,遺漏了就不圓滿;它也不多餘,多餘是浪費,有的時候不只是浪費,還會有問題。所以第二個就是詳細地辨別此點,讓我們有了正確圓滿的了解;再下面才開始談怎麼樣去學。現在先說第一個。

【若廣差別雖無邊際,隨類略攝,於六度中盡攝菩薩諸應學事,故六度者攝菩薩道一切扼要大嗢柁南,四攝亦即攝於其中。攝施易知,愛語者是依六度教誡所化,利行者是安立他於所教義,同事者是自亦同所化行故。】

  如果詳細來說,要學的內容是無量無邊,但是分類、歸納成六個項目的話,可以把菩薩應該學的一切原則綱要,統統包含在裡頭,乃至於四攝也包含在裡頭。四攝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裡先簡單地說一下。六度第一個是布施,四攝第一個也是布施,二者有一點不一樣,後面再詳說,但是行相確是相同。其他愛語、利行、同事的主要內容,也包含在六度當中。

【又二資糧及三學等,亦攝菩薩一切正道。然如六度所引解了,諸餘能攝則不能爾,故以六度為能攝事最為第一。】

  以福智兩種資糧,及戒定慧三學,也可以統攝一切菩薩所要學的內涵,但是透過六度所能夠引生的了解,其他的方式都比不上。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真正能夠把所有的內涵包攬無餘,而且不多不少、最圓滿的就是六度。不管是二種資糧或四攝、三學等,菩薩所應學的都包括在六度當中。

※﹝第二分二:一、正義數量決定,二、兼說次第決定。今初﹞

【佛薄伽梵略說六度總嗢柁南,最勝紹尊如佛密意而為開解,解釋如是重要因相,令發定智,即此數量決定道理。若於此理獲勝定解,則執六度修持為勝教授,故當得定解。其中分六:】

  這部分第一先說數量,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樣東西。第二、為什麼按照著這樣的次第上去?這一點都不能欠缺,也不能混亂。佛陀將修菩薩行說成這六個大綱,包含了所有的內容。「最勝紹尊」就是紹繼如來這個教法中最殊勝的就是彌勒菩薩,他把佛真正深密的意趣解釋得很清楚。實際上佛說的最究竟的就是《大般若》,其中就是凡夫到成佛的圓滿的內容。彌勒菩薩造的《現觀莊嚴論》,就是詳細說明這個圓滿的內容,引發定智,讓我們有正確無誤的了解。「即此數量決定道理」,就是說應了解要修持的整個佛法的內容就是這個,對這個要決定無疑。「若於此理獲勝定解,則執六度為勝教授,故當得定解」,就是說如果對這個道理,獲得了殊勝的勝解,那你一定曉得,真正現在修行的這個是唯一的、最殊勝的內涵,我們一定要學。既然要學,一定要對它有確定的認識,下面分六個項目來說明:

【觀待增上生數決定者。謂圓滿菩提廣大行者,必須轉經無量生世,此復進道若無圓滿德相之身,如現在身略有少相,縱勤修行實難增進,故須身德一切圓滿。】

  第一個,根據增上生來說,這個數量是一定確定的。我們要想圓滿無上菩提,要行廣大行,這不是短時間可以成功的,要經過無量世、無量生。但是如果無始以來一直在地獄等惡道當中,乃至於在天道當中,那是沒有用的,要在人道當中,單單這樣還不行,修學佛法要有進展,還要圓滿德相之身。我們現在雖有人身,但是還不圓滿,所以「縱勤修行,實難增進」,這兩句話是絕端重要的,千萬記住!如果不圓滿,縱然努力,進步卻很少。其實眼前到處都是一樣,不要說什麼難的事情,譬如我們每天要燒飯,拿了一把菜刀鈍的要命,切也切不動;或者早晨起來要刮鬍子,刀鈍了沒注意,刮了個半天,摸摸下巴怎麼還有。簡單的事情尚且如此,何況是修道,所以要身德一切圓滿。
  單單得到人身還不算,需要暇滿人身,乃至於受八關齋戒、沙彌戒仍然不行,還要比丘身。所以前面特別說明,同樣發了大菩提心的兩個人,一個是在家人,他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這麼多的燈做種種供養;另一個是出家人,點一個小小的燈燭,結果功德是超過了前一位在家菩薩。兩者發的心是一樣的,但是供的內容差這麼多,結果供少的得到的功德反而多,這就是因為他具有修行的工具--圓滿的德相,這個就是絕大的差別,這一點我們務必要知道。不過這個不是說剃了頭,然後跑到戒壇上面,頭上燒幾個疤就行了,而是要內心當中如理如量地相應,真正能把十方一切諸佛的清淨幢相撐起來,才會有這樣圓滿的功德。能夠撐起諸佛的清淨幢相主要的關鍵就在起心動念之間的造業,這個業一定是思、思已業。將來在受菩薩戒之前,於《南山律在家備覽》當中會特別說明這個道理,我們必須要辨別清楚。

【又須具足所受用財,能受用身,同受用伴,凡所作業悉能成辦,四種圓滿。又此盛事亦多變為煩惱之緣,故須不隨煩惱力轉,】

  不但是這個身相圓滿,還需要所受用的財、能受用的身、共同受用的同伴,以及想要成辦的事情統統都能成就,這些都要圓滿。就好比你擁有各式各樣的受用,身體又好又強壯,長相也好又有錢,周圍的人又這樣好,要辦的事情都能成功;但是這種種好條件,通常對於一般人是會成為增長煩惱、作壞事的因緣。往往變成注重享受、乃至爭名奪利的助緣,所以有了這些東西,還要不被煩惱轉。

【此猶非足,尚須對於諸取捨處,能善分辨無倒進止。若不爾者,猶如竹蕉結子便枯,騾孕自死,即彼盛事而為害故。若有智慧,知是往昔妙業之果,更勤修因令漸增長。若無智慧,受盡先果而不增新,後苦起首。】

  這個還不夠,尚需對於什麼是該作的、什麼是不該作的,要「善分辨」--分別得清清楚楚。然後該作的就進,不該作的就止,一點都不錯。當有了這個最好的暇滿人身,又有了最正確的認識,依照著去作,不隨煩惱轉,而且能轉過患為功德,那就行了。假如不了解這些的話,那就糟糕了,得不到這些東西倒還好,得到了以後反而害自己。就像竹子一開花、一結子,這棵竹子就完了,香蕉樹、芭蕉也是一樣;母騾子懷孕就死。當你得到了這些好東西以後,反而害了自己。
  反之,有了智慧以後,那就不會如此了。因為你曉得現在能感得這樣圓滿的果,是因為往昔的妙業。既然覺得這個很好,所以現在要更努力在因地當中去修,讓它增長。如果沒有智慧的話,自己覺得現在很好,既沒有種因,也把以前的果浪費,後面就要受無量無邊的苦了。對此我們要有正確的了解,譬如說現在是冬天,躺在棉被裡真舒服!當你感覺舒服時,趕快起來。會舒服是因為往業所感,而這個果是要來勤修學的。如果覺得現在很舒服而生貪著的話,那就錯了。因此有了智慧以後,處處就不會為眼前所染著。對好東西生貪時,想想為什麼有好東西?因在哪裡?那時候更會覺得要趕快努力。所以修行不一定只用反面的抑制,有時是正面的引導。總之,有了智慧就很容易了!

【故於餘生感六盛事,非為無因,不平等因,其隨順因定為六度。故於現法,當修當習當多修習六到彼岸,以殊勝因能感如是殊勝果故。此是現前增上生果,身圓滿等究竟增上生者,唯佛地有。如《莊嚴經論》云:「受用身眷作,圓滿增上生,恆不隨惑轉,諸事無顛倒。」】

  所以我們這一生的受用,是靠以前所造的往業,這一生的善果是來自以前的善因。同樣地,將來餘生的盛事,也同樣的不會由無因、不平等因而有,而是要造跟它隨順的因,這個隨順因一定是六度。既然我們修行的時候要這些順緣,而且必須經過很多生,一生一生地相續,所以現在只有在因地當中多努力,當修當習,當多修習六到彼岸。因為這個殊勝的因就是六度,將來會感最殊勝的果。
  現在這地方告訴我們,六度是增上生因,感得增上生的果,生生增上,等到最圓滿究竟的時候就是究竟決定勝。所以,我們現在不要怕難,只怕不懂,或是懂了不修;如果懂了去修的話,一定一生比一生好,到最後就成佛了。我們始終要注意這一點,修學佛法不是憑空的蓋空中樓閣,或抬起頭來羡慕太空裡的人造衛星,而是眼前就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跨上去,等到最後那一步圓滿了就是佛。
  我們所有的財、自己受用的身、眷屬、以及所作的事業,這些都是增上生的所依,而要達到最究竟、圓滿的話,要以智慧引導,否則就成為三世怨。一切時處要恆常無間,一直努力增上,到最後圓滿就是佛。

【以如是身學菩薩行,菩薩唯有二所作事,謂正引發自利利他。是故觀待引發二利數決定者。其修利他,先須以財而作饒益。此若損惱有情而施亦無所濟,善遮損他及所依事,利他極大,故須尸羅。】

  以這樣暇滿的人身要來修學菩薩行,菩薩要做的只有兩件事情:一個是自利,一個是利他。現在就以自利、利他這兩樣東西來看:第一個是布施。要想利他的話,一定要先財施,先結個善緣。其次如果你損惱他的話,譬如我們送東西給別人時態度很不好,那人家一定不高興,你雖布施卻傷害了他,這樣他往往反而不聽你的,所以要善巧的遮止損他及所依事,這樣利他就對了。所以這個尸羅--戒的特質叫「善護他意」,心裡面處處地方要善護別人。現在我們自己持戒了,總覺得我這樣才是戒,你這個不對,他那個不對,根本對大乘的戒完全不相應!所以真正持戒的人,在僧團當中是互相規勸,而規勸的時候,一定是善心、無記心。絕不是覺得自己持戒,看人家不對,而是處處地方總是委曲婉轉的要護持人家,不傷害別人,這是大乘戒的特質,其實小乘戒的真正內容也是這樣。

【若不能忍他作怨害,報一報二,戒難清淨,故戒究竟須耐怨害忍。由不報復,能免眾多他所造罪,他若信樂堪令行善,故是最大利他。】

  雖然想持戒,但是不能忍受怨害的話,這個不行。因為世間大都是暴惡的,尤其是大乘要廣行利他,如果老是覺得別人做得不對,想要去報復他的話,那戒一定持不清淨,所以要想究竟持戒清淨的話,需要能夠忍辱。
  如果能夠忍辱而不報復的話,可以避免人家造很多罪,他就會信賴你,那時候就可進一步教他行善,所以最大的利他就是這個。平常如果遇到一些違緣,我們往往會跟人家吵,其實只要能忍耐一下的話,也許過不久,他自己也會想﹕「對啊,我錯了!唉!對不起。」反之,兩人吵了半天,他本來自己做錯了已經有點懊悔,結果你與他一吵,他心裡引發的都是瞋心種子,自然而然就把你完全排斥掉了,這是很明白的道理。不要說你不對,就是你對了、人家錯了,忍耐一下都是應該的,這也是世間很淺近的道理,所以要真正利他,也非此不可。

【自利者,謂以慧力得解脫樂,若心散亂不能得此,故須靜慮令心住定,堪能如欲安住所緣。有懈怠者不能生此,故須晝夜發勤精進無有勞倦。此即彼等一切根本,故修二利六度決定。如云:「勤行利有情,修捨不害忍,住脫及根本,一切自利行。」】

  二利當中一個是自利,要以智慧得到解脫。要想得到解脫一定要智慧,要想得到智慧,心散亂不可以,所以需要靜慮,也就是定,內心能夠如你所想地安住。要想得這個一定要恆長無間地精進,這是最主要的。不管是自利或利他,要能圓滿的話,修這六樣東西--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夠了。論上也說:為了利益有情,修捨是布施,不害是持戒,忍是忍辱,住是止,也就是定,脫是觀,根本就是精進,六度要圓滿,沒有精進不行,因此這六樣東西包含了一切菩薩行。

【此中利他非一切種。言住脫者,心住所緣,是靜慮行跡,解脫生死是慧行跡,若辨此二則於寂止,不致誤為毗缽舍那。如是自許甚深持心,亦僅是此靜慮一分,故於六度圓滿之體,當求定解。】

  前面所引的是就自利方面來說。如果分開來說的話,六度是自利,四攝是利他,可是前面說過:你能夠自己調伏了,才能夠調伏他人。事實上,你把自己調伏的經驗告訴別人就是利他,所以這地方雖然沒有說利他,實際上利他也必定包含在裡頭。住就是心安住在一處,有了這個,才能夠解脫生死,所以住脫應該是住及脫,心住所緣是靜慮,換句話說就是定,解脫生死是慧,是觀。「若辨此二」,對這兩樣東西能夠辨別得很清楚的話,就不會把這個止當作觀,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了,後面還會詳細說,這個很重要。
  現在很多人一開始修行就忙著要修定,這實在是一個很大的大錯誤,你必定要先得到正知見,然後依次第去學,定不是不要,必須要的,但這個是共因,乃至是共外道的,不是解脫的不共因,如果你辨別不清楚,得了定以後以為解脫了,這會是很糟糕的事情。「如是自許甚深持心,亦僅是此靜慮一分」,不要說不得定,就是得到了很深的定,這僅是「止」--六度當中的靜慮,襌波羅蜜,還不是真正能解脫的慧,自利都談不到,何況利他呢?所以我們必定要對六度圓滿的特質有確定不疑的認識,這樣才不會走岔。
  關於數量的決定,已經說了前面兩樣,第一個是增上生的所依,就是我們要修學要依的這個圓滿德相的暇滿身。有了這個身要做些什麼呢?要利益苦海的眾生,所以前面第二個說應自他二利。下面第三:

【觀待引發圓滿一切利他數決定者。先以財捨除其匱乏,次於有情不為損惱,且忍怨害,於助他事發起精進而無厭離,依於靜慮以神通等引攝其意,若成法器次依智慧善說斷疑,令解脫故六度決定。】

  菩薩正所應作的,就是在圓滿利他,而這也正所以成辦自利。前面並沒有強調圓滿的利他,所以現在就把利他圓滿的所有道理再來辨明一下,而這六度也完全包含。我們要幫助別人,第一個先以財捨,幫助他能夠生活無虞;這平常我們也可以看得見,如果一天到晚生活都忙不過來了,要談修行是不可能的。所以古人說:「衣食足,然後知榮辱。」衣食就是平常的生活,生活安定了,才可以談到進德修道的事情,所以要利他,第一件事情要財布施。實際上這個布施不但是財,還有法和無畏,凡是有情缺乏的我都幫忙他,使他得到無憂無慮的生活。
  其次,單單布施還不夠,「次於有情不為損惱」,因為要想幫助他,一定要結善緣,不能損惱他。怎麼樣不損惱他呢?持戒。以戒而言,尤其是大乘戒的特質,就在護持別人,不但不能損害,還要去保護他。前面在皈依的部分就說到:皈依法以後,不能再傷害任何有情,就是從這個特質開出來的。第三「且忍怨害」,不但不能傷害他,而且要堪耐他的怨害,要不然碰到一點事情就耐不住,自己的煩惱都沒有辦法降伏,要幫助別人更是談不到。
  進一步「於助他事發起精進而無厭離」,就是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要有大精進力,要不然前面高高興興地幫助,做了一些時候就厭煩了。現在不要說幫助別人,我們自己修學,往往也是剛開始勁很大,過一些時候就塌掉了,到那時怎麼叫你做你也不願意做了。現在我們要救濟法界一切有情,如果沒有精進的力量絕不可能,實際上這個精進通於一切,這裡專門針對利他而言。
  進一步「依於靜慮以神通等引攝其意」,菩薩真正要幫助別人,一定要有神通,但是「定」真正主要的目的,不在神通而是智慧,這地方是純粹就利他來說,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主題。前面經過的財施等等,沒有種善根的讓他種善根;種了善根的讓他成熟。最後「若成法器」,他成了法器以後,「依智慧善說斷疑」,把正確的方法告訴他,斷除錯誤的執著,使他得到解脫。所以這六樣東西也圓滿了利他的事業。

【如云:「不貪及不害,耐怨事無厭,引攝善說故,利他即自利。」此二頌說修自他利,不可不依六度,若於引發自他利理,獲得定解,則能殷重修習六度。】

  不貪就是施,不害就是戒,耐怨事就是忍,無厭就是精進,引攝善說就是定慧,這樣地圓滿利他,也就圓滿了自利。所以不管自他二利也好,純粹利他也好,都必須要六度,而且只要有這六樣東西,就可以圓滿地達成這兩個目標。
  我們的目的不就是要達到自他的究竟圓滿利益嗎?那就是修這六樣東西。對這個概念認識清楚,確定不疑了以後,自然全部精神就很認真地去廣行六度。所以一定先要對該學的內容有正確而且確定不疑的勝解。

【觀待能攝一切大乘數決定者。】

  我們修學佛法無非是為自他二利,而大乘是圓滿地包含了整個佛法的內涵,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六度也能夠完整包含大乘道,一無遺漏。

【謂已得財位無所貪著,及於未得不希求故,於諸財位能不顧戀。有此則能守護學處,受戒敬戒。依情非情所生眾苦,能堪忍故不起厭患。修善所作勇悍無厭,修奢摩他無分別瑜伽,及毗缽舍那無分別瑜伽。以此六事攝盡一切能趣大乘,此由六度次第引發,無須更多。如云:「不樂著受用,極敬二無厭,無分別瑜伽,諸大乘唯此。」由是因緣,欲入大乘棄捨六度,實為相違。】

  趣入大乘要先對於世間的一切財位等沒有一點點的貪著,已有的不貪著,未得到的不強求。能夠對這些東西毫不顧戀,不被它所染著的話,對所受的戒就能持得住,所以說「有此則能守護學處」。真正要想徹底圓滿解決一切問題,對世間的染污固然是一點都不要沾,但自己本身的行持還是要有正確的業因,才能夠感得圓滿的果,而這一點非依佛制的戒不可,因為只有佛才能徹底圓滿的把正確的告訴我們,這樣做得這樣的果。所以佛制的戒,就是要得到圓滿果報應學的學處,了解這一點,自然而然就願意受這個戒,而且恭敬這個戒。
  有了這個,可是在生死大海當中,要經過無量劫的修習,要耐種種的苦,包括有情、非情的,譬如冷熱寒暖,病痛飢寒,這是非情所引生的;人與人之間互相的逼惱,這是有情所引生的,你一定都要能夠忍耐,如果不能忍耐的話,一定會想:「哎呀!早求解脫就算啦!實在是不行……,」所以要善修忍耐,不但要耐得住外面來的怨害,還要耐得住修行上的種種辛苦,如果沒有大精進勇猛強悍的力量,一遇事心裡就疲厭起來了,這是不可能成就的。具足了這些條件以後,還要修止、觀,這樣才能夠把我們要學的一切圓滿,這也包含了大乘所應學的全部內容,不能少,也不需多。
  下面引論證成。不樂著受用就是不貪,而且行布施;極敬就是戒;二無厭就是忍辱跟精進,能夠忍辱跟精進,才能夠在生死苦海當中,長夜修習圓滿的大乘佛法而不會厭患、退心;最後無分別瑜伽就是止觀,整個大乘的內容也就是這樣了。
  所以真正進入大乘只有這六度,如果棄捨了這個,其他都是相違背的,既然相違背,就不能得成就。

【依一切種道或方便數決定者。謂於已得境界受用,無貪欲道或方便者,謂行惠施,由修能捨離彼貪故。】

  進一步說,大乘菩薩要廣學一切,這叫一切種道。用這一個觀點去看:修學大乘是一條增上生道,假定說沒有修捨心的話,到時候得到了境界受用就執著在上面,被它所綁,所以說「無貪欲道」就是布施,因為捨是貪的正對治,在一切境界上面,能夠善巧地利用它,能成就生生增上,達到究竟圓滿。

【諸未得境為得彼故功用散亂,防護方便謂持淨戒,由能安住苾芻律儀,一切事業邊際散亂悉不生故。】

  進一步要想增上,還沒有得到的功德想要得到,就要防止散亂,這要靠持戒。平常我們總覺得自己心很散亂,想要學定,那根本錯了。要曉得「定」的的確確是降伏散亂的一個最好的辦法,但是前面沒有戒的話,絕不可能學定。因為在粗猛的現行當中,平常做事的時候身體忙得不得了,等到停下來,手腳不忙了,儘管身體盤坐在那裡,可是腦袋裡胡思亂想的更加厲害,想完了坐在那裡打瞌睡,這是沒有用的。所以要先持戒,戒的特色是破煩惱現行,持戒不在行相上,主要是在正知見上。有了正知見,納法成業,行為自然跟它相應,這叫依體起行,有行就有儀相,這個法體行相是這樣來的,等到內心相應了,自然而然會達到這種狀態。
  當然我們要了解,剛開始的時候,要靠外面的環境來幫助我們,所以說眼不見為淨,這是事實,但是從開始一直到後來,內外一定是並重的。我們的心一定是對境而起,沒有境就沒有心;反過來說,沒有心也沒有境,所以兩方面都不忽視,但是重點是在內心,要認識什麼是如理,什麼是非理,然後在心理上防範,不只是在境界上防範,這就是淨戒主要的內涵。能安住在根本的戒律上,所有的散亂就都能止息了。前面四種資糧中密護根門、正知而行,正是最好的持戒,實際上,能夠這樣做的話,這個散亂一定拿得掉,這是屬於戒學範圍。能夠這樣的慎重、努力地防護自己心裡的散亂,才可以談得到學定。
  進一步我們的目的不只是持了戒、得了定以後去求解脫,而是要利益一切眾生;要利益眾生一定要跟人來往,那時候非要下面的忍辱、精進不可。

【不捨有情方便謂能堪忍,不厭怨害一切苦故。增善方便謂發精進,由發精進善增長故。】

  因為要跟人來往,一定要受種種世間的麻煩,如果不能忍辱,沒有忍波羅蜜的力量,你會受不了的,所以要有忍波羅蜜才能夠不捨有情。在這之上,還要更進一層地精進行善,不只是從這個基礎上不退,還要向前猛衝,才能夠圓滿一切菩薩所應做的事,所以要求一切種智,必定還要再加上精進。

【淨障方便謂後二度,靜慮伏惑,般若能淨所知障故。故六度決定。如云:「不貪諸境道,餘防為得散,不捨有情增,餘二能淨障。」】

  淨除一切障--煩惱、所知種種障,根本就靠止、觀兩樣東西。止是伏,慧是斷。所以有這六樣東西就可以圓滿包含大乘之道,不能少也不需多。下面引論說明:第一個是「不貪」;第二個「餘防為得散」,這是戒;「不捨有情」是忍;「增」就是增善方便--精進;「餘二」就是止跟觀。

【又不隨已生欲塵散亂自在轉者,謂無貪施。若先未生預遮滅者,則須尸羅,防護無義非義散亂。惡行有情數多易遇,由此因緣退捨利他,能對治者,謂當修習有力堪忍。淨善眾多長時修作,令增長者,要由思惟此勝利等,發起恆常猛利勇進。暫伏煩惱,須修靜慮。滅煩惱種及所知障,謂須般若。此於六度,能與最大決定知解。】

  修學大乘佛法,要長時在生死輪迴當中而且生生增上,得到一生比一生好的種種財、位等的圓滿,而得到了能夠不被這些塵欲所轉,靠的就是施、無貪。雖然有種種的東西,由於自己一點都沒貪著,所以不會因此而散亂;也因為不貪、能捨,所以能夠利益別人,這就是布施波羅蜜。想要真正進一步增上的話,單單這個布施不夠,還要能夠斷破現行,深入定慧,所以要尸羅。「先未生預遮滅者」就是尸羅,心心念念曉得自己該做些什麼、怎樣去做,這一定有一個標準,也就是佛告訴我們的戒。以此來調伏內心,使得心中的熱惱慢慢地調伏變成清涼,原本的縛著變成解脫。這樣把動亂我們內心,這些毫無意義的煩惱能夠一一降伏,這都是戒的功效。
  如果我們只求自利的話,有了戒,應該馬上學定、慧;可是現在要廣利一切有情,就算你得定了,可是跟人家來往過程當中,如果不能忍受種種情、非情的苦,是沒辦法向上,反而會退失的。所以能夠面對惡有情而不退失,自己要有忍力,就是忍辱波羅蜜多。單單不退還不夠,還要有向上增上勇悍的力量,這個是精進。策發精進要思惟它的勝利,了解這樣做有無比的大利益,雖然做這件事情辛苦萬分,但是得到的殊勝果報更是不得了,這才能夠策發你的善法欲及勤精進,對任何艱難都不怕,這是精進。
  到了這個程度以後,要把煩惱徹底地淨除,則需兩樣東西--定是伏,慧是滅。所以趣入大乘道必須要學六度,同時也只要學這六度的內容,在我們正式修學過程當中,對此必定要有相當正確的認識,而且要發生堅固決定的信解,然後一步一步照著去做,絕不動搖,這樣才能得到圓滿的果。

【觀待三學數決定者。戒學自性即是戒度,此要有施不顧資財,乃能正受,是戒資糧。既正受已,由他罵不報罵等忍耐守護,忍是眷屬。靜慮心學,般若慧學。精進遍通三學所攝,故六度決定。如云:「依三學增上,佛正說六度,初學攝前三,後二攝後二,一通三分攝。」】

  真正說起來,我們整個要學的內容,也就這三樣東西:戒、定、慧。現在我們來看六度的內容跟三學的關係。戒波羅蜜本身就是戒,而六度當中在戒波羅蜜之前是布施波羅蜜,對一切的資財要沒有一點點貪著顧戀,這樣才能夠圓滿的受戒。所以前面布施,正是能圓滿持戒的基礎、資糧。受了戒以後,如果是小乘,全部精神要修行,根本不管別人;修大乘偏要在這生死苦海當中長時輪轉,當遇到種種不如理的境,如果不能忍耐的話,戒就守不住了。所以要有忍波羅蜜來守護,這個戒才能夠圓滿,所以這個忍是戒的眷屬。有了戒,進一步學定,定就是靜慮,是心學;般若是慧學,心學暫伏一切煩惱,般若是連根盡除。要想把戒、定、慧徹底究竟圓滿做到,一定要精進,所以精進遍通戒、定、慧三學。由前面的道理,我們就知道六度確定能夠含攝三學。下面引論說明:佛法簡要地可以從戒、定、慧三學來看,如果深廣地來說,則可以開為六度,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是包含在戒裡邊,後面的靜慮、般若包含在定、慧中,第四精進波羅蜜則通攝在整個三學當中。
  經過了前面這六種方法的分析以後,我們進一步看,為什麼要以這六個層次來說明六度的數量決定呢?因為整個修學佛法過程當中,需要這樣的幾個條件和層次。

【如是當以何等勝身,圓滿何等自他二利,安住何乘。由具幾種方便之相,修行何學,能滿能攝如是身、利、大乘、方便及諸學者,當知即是六波羅蜜。總攝菩薩一切修要大嗢柁南,乃至未得廣大定解應當思惟。】

  整個修學大乘的過程當中,需要依靠最圓滿殊勝的身。這需要依增上生來成辦,就是六度當中第一個決定。有了這個身要做的事情就是圓滿自、他二利,安住在大乘道中。這要靠修學所謂的一切種道的方便,所學的內容就是三學。所以說,依這個身修增上生,圓滿自、他二利,這是屬於大乘、修一切種道的方便,也就是這六樣東西。對於這個道理,沒有認識固然不行,有了認識以後,還要產生決定不疑的勝解,這內容非常的深遠,所以不是浮浮泛泛的,要廣大定解,而得到定解的方法是要多思惟。

【又初不令超出生死,其因有二:謂貪資財及著家室。能治此者謂施及戒。設暫出離,不能究竟而復退墮,其因有二:謂由有情邪行眾苦,長修善品而生厭離。能治此者謂忍及進。以耐眾苦及他怨害,經無量時猶如一日。善知修習勇悍之法,若多修練發起忍進,則能對治退墮之因極為扼要。】

  我們所以不能超脫生死的原因有兩樣:一貪資財,二著家室。實際上生死的根本-家室,就是淫欲,以淫欲而增生命,得到了生命以後,繼續保持滋長這個生命的是貪著資財,所以欲是生死的根本,飲食是生死的第一增上緣,就是不能超出生死的原因。能正對治這個的是施及戒,布施是捨掉它,戒則是如理取捨,曉得哪個該做,哪個不該做。
  透過對治,雖然暫時能夠不貪著而跳脫出來,但要長時這樣不退心,還要有兩個條件。反過來說,有兩種原因使得我們會退心,第一是儘管你想在生死當中長時去濟拔一切眾生,圓滿無邊的福、智資糧,但是所要救濟的眾生無量無邊,而且行為非常暴惡,這是非常難忍的。進一步不但忍,還要修種種難行的善品。這兩個就是使我們會退墮的因,而能夠正對治這兩樣的藥是忍辱跟精進。儘管非常長的時間,但是因為能忍辱,很快也就過去了。此外,我們在大乘道中不能上進的最大原因,就是缺乏勇悍精進之力,所以要學大乘而不退墮,這一點是極重要的關鍵。

【非但修此菩薩諸行,即現在時修諸善行,於少艱辛忍力薄弱,於所修道無大勇悍。以是因緣初入雖多,然於中間能不退者,實不多見,皆由未修忍辱精進教授所致。】

  不要說修這樣難行的菩薩廣大之行,就是眼前要做一些也並不太辛苦的好事,如果自己的忍辱力量不夠的話,一點點就耐不住了。進一步,就算能夠耐得住,但是若沒有精進,向上深入的力量就不夠,所以防止退捨是「忍」,向前衝要「進」,就是這兩樣東西。我們眼前做一點小小的事情都做不到,何況是要修菩薩的大行。所以雖然很多人發心修行,但是慢慢地就覺得愈來愈不行,往往中間就退掉了,能夠不退的人實在少之又少。原因就是對忍辱、精進這兩樣東西沒有認識,或者沒有認真的修習,所以我們現在先要有正確的認識:前面的布施、持戒是讓我們從生死當中超脫出來及不被染污。進一步要長時能夠在生死中修習,要靠精進和忍辱,經過這兩個力量的策勵,才能夠不退。

【又於中間雖未退轉,然有二種失壞之因:謂心散亂不住善緣,及壞惡慧。對治此者,謂靜慮、般若,佛說散心修念誦等無大義故。若於內明法藏之義無簡擇慧,雖於粗顯取捨之處,亦起錯誤顛倒行故。此依斷除所對治品能治增上數量決定。】

  但是根本問題如果沒有解決的話,還是會失壞。因為如果你心散亂的話,不能專注地去修行,這樣沒用;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善巧分別世間真正的法相,你的見解總歸是錯誤的,見錯了,行也就不必談了。佛就告訴我們:散心的話,不要說慧得不到,就是普通的一般念、誦等等,意義也不大。進一步對於真實的內涵要能夠決擇,了解如理、非理,如理的則取,非理的則捨,這一定要智慧來辨別,如果沒有智慧的話,不要說深細的,連普通的內涵都沒有能力去辨別,所行自然也就難免錯誤顛倒了。所以,修學佛法要先了解我們的障礙、問題在哪裡?要想斷除這些問題、障礙,就是依前面所講的六度也就夠了。

【依能成辦一切佛法根本扼要數決定者。謂初四度是定資糧。以此四種能成不散靜慮度故,依此因緣若修妙觀,則能通達真實義故。】

  我們真正要學的一切,包含世、出世間一切的成就,都是止觀之果。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是定資糧,有這四樣,才能夠達到最究竟圓滿的靜慮,有了靜慮,才能夠修妙觀,而由於這個妙觀智慧的觀察,才能夠通達真實義,而把煩惱、所知二障作徹底的解決。

【隨順成熟有情增上數決定者,與前所說第三義同。此是聖者無著所許,如獅賢論師所立而說。對於六度引發定解,最為切要。】

  整個佛法就是為了成熟一切有情,所以菩薩所行真正的目的,也就是成熟一切有情,這跟前面六點當中的第三點--圓滿利他相同。這裡也特別說明,後面這幾樣是相宗無著菩薩所傳的。總之,這六度能夠不多不少圓滿地包含所有其他的法門。戒定慧或二資糧,雖然也能總攝佛法,但都沒有六度的廣泛和圓滿。所以剛開始修學的時候,對於這六度要策發決定不移的見解,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再去做。這裡再提醒大家一下,我們正修的時候,不是隨便碰到什麼就去修,這樣做不但沒有益處,往往是「一生善行終成過失」,這個道理前面說得很清楚。不但是一生,由於業和習性所使,後面的生生世世都會害這種毛病。所以有的人習性就是這樣,做事情剛開始非常勇猛,一股勁比誰都大,要救苦眾生、要發悲心,這個要做,那個也要做,可是過了三天,沒勁了,長一點的,最多維持一個月,到後來塌在那裡,怎麼拉也拉不起來了,都是害這種毛病。
  所以這裡告訴我們,不是急著去修,而是將修的內涵先有個正確的認識。曉得為什麼要去修、如何修法、正確的是如何、錯誤的怎麼辨別,一切的違緣也都要事先了解,準備好了,然後一步步上去,自然沒問題。所以這裡一而再,再而三地用種種不同的立場和角度,說明要修學的內容。現在我們了解了,真正要學的內容就是這六樣東西,它們是這樣安立的。這是數量決定。
  第二兼說次第決定,這六度不但圓滿的包含所應學的一切,而且這樣安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有它一定的次第,必定是從淺到深,數量錯了固然不行,次第顛倒了也不成,所以,進一步說明次第。

【第二兼說次第決定分三,生起次第者,若能布施於諸資財,不顧不貪則能受戒。若具尸羅善防惡行,則於怨害而能堪忍。若有忍耐不厭難行,退緣微少能發精進。若能晝夜發勤精進,能發正定。心於善緣堪能安住,若心定者乃能如實通達真實。】

  這是依照我們修學的程序一步步地深入,要使修學的內容如理如量地生起來,有它必要的、正確的次第。如果能沒有一點貪著顧戀地布施所有的東西,那個時候才受戒,要不然,戒是受了,結果這個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受了戒不但沒有用,反而受害。所以第一要先能布施,然後才是持戒。能善巧地防護尸羅,不犯種種的惡行,那個時候人家來傷害,就能耐得住,遇到困難也能擋得住。從消極的擋住,更進一步才能策發精進,否則小小的苦都擋不住而退下來,還能進一步向前衝嗎?所以忍辱下面才是精進。能夠精進,才能學深入的定,而且必須晝夜精進才能發定。得了定以後,這個心才能如你所欲,要怎麼樣就怎麼樣,不會像我們現在,不是胡思亂想,就是昏沉瞌睡;得了定心就能很凝聚,很深細,也才能深觀一切世間的法相,那個時候才能如實通達真實的道理。所以這是生起必然的次第。
  我們常常會誤解學定的內涵,現在不必從理論上去講,且看看古代禪宗的大祖師們,他們的境界真是了不起。現在有很多人也在學定,但對於為什麼要學定、如何學定、從哪裡學都不知道,只看見人家兩條腿一盤,坐在那裡,自己也依樣學樣。或去學個不倒單,人的確沒有倒下來,但坐在那裡呼呼大睡,晚上不睡,然後白天提不起精神來,做起事情眼睛半開不閉,真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你們看看祖師的傳記,要學他們真正精進的精神;當然也有累的時候,疲倦了,他睜睜眼睛,再不行,下來跑一跑,再不行,用冷水沖沖面孔等等。他們是這樣的把全部精神提起來,貫注在這裡,而不是在形相上的盤腿;有任何的艱苦,都決定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所以,要修行成就,沒有大精進的力量絕無可能。
  現在有些人也說要學般舟三昧,那很不簡單喔!以前我看見般舟三昧的殊勝,內心也想學,當時還準備好了要到關房裡面去修。幸好事前有人告訴我,原先我還是不聽,雖然不聽,但是他的話也進到我耳朵裡了。我忙了一天,把環境弄好了,第二天就開始修,結果自己發現真的不行,好在沒有繼續下去!想想那位善知識的話,沒有錯。
  以後我也遇見過幾個類似的狀況,像在紐約有一位同學,他倒沒有學般舟三昧,他想先學定,或者其他法門,我告訴他:「你不要匆忙,慢慢來。」但他心裡仍然非常著急,我說:「好吧!既然你這樣想,就去試試看吧!」那時是在鄉下,地方很寬敞,有一百英畝大,只有兩三個人住,有一個相當大的佛堂。我說:「告訴你一個方法,也不必限定你一定要怎麼樣用功,你只要告訴自己,今天除了吃飯以外都不出來,也不跟人家講話,哪怕你只是睡覺,你睡睡看!」結果,第二天就跑來說不要修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哦!沒有精進的力量是絕無可能的。現在我們一點都不懂,就想這樣修,那的確是很好笑的事情。這就告訴我們:要想如理的生起,一定要質、量、次第具足,這一點,我們必定要知道。

【勝劣次第者,前前微劣,後後殊勝。粗細次第者,前較後者易轉易作,故相粗顯。後較前者難轉難作,各較自前故為微細。《莊嚴經論》云:「依前而生後,安住勝劣故,粗顯微細故,說如是次第。」】

  接下來說明六度當中哪一度比較深細,哪一度比較粗淺。六度中前面比後面微劣,此外,前面的布施比較容易,越後面就越深細、越難做。所以一定是容易的、粗淺的先做到了,才能夠一步一步的進入深細的、難做的,這是一定的次第。這六度不但是把所應學的內容包含無遺,而且次第的必然性是這樣的嚴密,不管從它的生起、勝劣、或是粗細來說,必然都是這樣的次第。所以十方一切諸佛,無不是這樣說、這樣行、這樣修證。
  現在再重新溫習一下,在修學之前,不要莽莽撞撞的,必須先了解要修學什麼、為什麼要修學、修學的內容是如何。如果不了解為什麼要修學,就像無頭蒼蠅一樣,這樣連世間的事情都做不成,何況是修學佛法?所以目標一定要先把握住,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以才要修。就像我們修行是為了要脫苦,所以要去找脫苦的方法,對於苦的內容是什麼要先認識。前面已經說得清清楚楚,必定要先在理論上有正確的認識,產生堅固的定解,然後發猛利的誓願,依次修行。
  我們會來修行,都是由於宿生的善根,但是對前面所說的這些真實的內涵卻不清楚、不明白。所以要先把正確的內容認識清楚,再照著這個正確的認識走進去,才有把握達到目的。要不然莽莽撞撞地到處跑,到後來自己的善根也消失了,想要做的內容也做不到,徬徨不已,這是非常可惜的。
  經過上面的說明,漸次深入:先發心,發心以後應該學習的內容又分成兩個,所謂顯教大乘以及金剛乘。顯教大乘當中,應該學的內容又有哪些等等,都要依著正確的次第來。現在這裡先總說為什麼必須學六度,以及六度的次第為什麼這樣安立,這些都了解了,才告訴我們六度的內容是什麼、如何學。本論構架非常完整,次第的必然性是這樣的嚴密,能夠照著這個次第,步步無差缺地走上來的話,必然產生圓滿的結果;因為因地當中根本因、圓滿因都沒有一點遺漏和錯誤,既正確又圓滿,依此如理如量去學,自然會達到圓滿的結果。否則雖然一番好心,匆匆忙忙的去做,結果總歸有問題。好一點的,忙了半天功虧一簣--已經做到最後了,就差了一點點;差一點的則掛一漏萬--才摸到一點點,實際上什麼都沒有,還以為做得很對,很得意,其實空忙一生。至於不得其門而入,在外面轉的,更不曉得還有多少!我們比較一下,就可以了解差別何在。平常我們動不動就說發菩提心、行六度萬行,到現在為止,我們才在文字上對菩提心的內容有個膚淺的認識,至於六度正確的內容,也到現在才開始談到。我們能如理如量地去做的話,掛一漏萬必定可以避免,功虧一簣也不會發生,自然能夠因圓果滿。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上士道(一)

    布施波羅蜜

※﹝第三學此次第分二:一、初於總行學習道理,二、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

  正式開始學習六波羅蜜多,還要分成二個部分,第一部分,總的說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內容,第二部分是對後面禪定、智慧特別的說明。因為整個的佛法總括起來,無不都是由止、觀兩樣所獲得。前面已經告訴我們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四度是後面兩度的資糧,有了這個資糧,正式開始學的時候,對最後這二度--六度中最重要的內容,還要特別詳細說明。這就是總學之後,特別對後面兩個波羅蜜多要深細講的原因。了解了這些之後,我們大概就不會再犯以前的毛病,動不動就說要學定。不要說學定,即使最起碼的皈依,都要慢慢地了解了才做得好。有一位同學接觸佛法已很多年,學歷很高,唸最好的學校,上最完整的課程,透過這一次上的課--當然,他宿生有善根,加上又能夠努力去做,他說:「我現在才知道什麼叫皈依,怎麼去皈依。」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當你懂得了道理,再去皈依的話,就像經上告訴我們的,「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猶狹。」皈依所得到的福,如果看得見的話,拿三界為容器,都沒有辦法衡量。如果能夠經過這樣次第、數量都圓滿的學習,正確了解內容,並且照著去做,自然圓滿的果報就可以得到,這是很清楚、明白的道理。

※﹝初中分二:一、學習六度熟自佛法,二、學習四攝熟他有情。初中分六:一、學習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靜慮,六、般若道理。初中分四:一、布施度性,二、轉趣發起布施方便,三、布施差別,四、此等略義。今初﹞

  分自他二利兩部分,先說求自利部分。這又分六部分學習,依次第一一來說明。第一先講布施,又分四點:第一是講布施波羅蜜的特質;第二是講了解了布施度的特質之後,啟發你去修的方法,方法了解了,然後照著這個方法去修;第三是說布施的時候,還有種種不同;最後是再把它綱要地說明一下。首先說布施波羅蜜的特質。

【《菩薩地》云:「云何施自性,謂諸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所有無貪俱生之思,及此所發能捨施物身語二業。」謂善捨思,及此發起身語諸業。】

  布施的自性、特質就是一切菩薩、學習大乘的行者,能夠「不顧自身一切資具」,不但外面一切的財,乃至於自己的身體,所有內外一切的東西都不貪著。這是一種思心所,跟無貪相應的,對自己沒有一點點顧戀,沒有一點點是為自己。把自己的內身,乃至於滋養身體的一切財物等等,從思心所策發,透過身語而施捨給別人,這個才是布施的自性。以前我們是處處愛、取相應的行為,現在恰恰相反,是由於善法欲的策勵而捨給別人,由於這樣的思心所而發起的身業、語業。以前想盡辦法,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現在想種種辦法,把自己所有的送給別人,使人家得到好處,這種業,就是所謂的「施」。

【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不待於他捨所施物,捐除眾生所有貧窮。若不爾者,現有眾多貧乏眾生,過去諸佛所行布施,當非究竟。是故身語非為主要,唯心為主。謂自所有身財根善,一切慳執皆悉破除至心施他。又非唯此,即諸捨報亦施有情。由修此心到極圓滿,即滿布施波羅蜜多故。】

  所謂「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換句話說,究竟圓滿的時候,能夠從生死苦海中超越到彼岸--安樂之處。那什麼是布施波羅蜜的圓滿呢?並不是所有的眾生都由於你的布施而不貧窮了,布施度才圓滿,不是從這個上面看的。為什麼呢?過去的每一尊佛都行布施,而且都已經圓滿了,假定一定要等到眾生都得到富樂了才算圓滿的話,那麼現在就應該沒有不富樂的眾生才對,所有的眾生都應該是富裕的。但是現在還是有這麼多貧乏的眾生在,而佛陀的布施圓滿了,這就說明了真正布施的圓滿,不是從外面的境況來看的。所以,以身、語的行為來幫助別人不是最主要的,圓滿的布施是指你的內心。不過,這個內心不是空話說:「我心好就好了」絕對不是,它有一定的質、量,這個自己檢查就非常清楚,騙得了別人,絕對騙不了自己,更騙不了因果,這是我們要了解的。因此布施度的圓滿是以內心為主的,而內心是什麼狀態呢?對於自己所有的任何東西,包括外面一切財物,自己的身根,乃至於種種所修的善果,任何一樣東西,沒有一點點捨不得,沒有一點點執著之心,一心一意至誠地統統送給別人。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不簡單。像悲心是很不容易生起的,難得有些同學居然能夠生起一些,他的確心心念念是為了幫別人,可是這個心念生起來以後,問題就來了,真正要送給別人的時候還是有困難的。為什麼呢?因為你所執著的這些財物,雖然想送給別人,但心裡總覺得有一點不是味道,乃至於身上都受不了一點苦惱,何況要捨頭目腦髓,那是怎麼也不行的。
  平常我們為什麼拜佛?為什麼供養?往往是因為聽說這樣做會有福報。所以事實上內心深處還是為了有福報才拜佛、供養的。或者常聽人家說某人很有修行,或者是對三寶,你才去供養,為什麼對三寶和有修行的人才供養,對向你乞討的窮人,我們不一定願意給他呢?說穿了,因為這樣做可以得到回報。現在這裡講的布施,連布施所得到的福報也不是我要的,也送給別人。既然這樣,管他是誰,只要對人家有利,樣樣都送。佛固然要供養,即使是窮人,我也一樣供養他。要對自己所有的身、財、善等一切東西,沒有一點點捨不得的心,至心徹底地破除慳貪,從內心深處生起要送給人家的想法。而且連布施以後的功德也同樣要布施,自己沒有一點點貪著。當內心這樣修持到圓滿時,才是真正圓滿布施波羅蜜多的時候。那個時候才真的叫三輪空,這個三輪空是達到布施圓滿的時候的境相,不是一句空話。我們因為不了解這因果的必然性,往往剛開頭下腳第一步,就說:「有相布施沒有用,你要三輪空。」固然這是句最好的話,可是沒有方便,不曉得因地上如何下手去努力,這句話就變成一句空話。所以在因地當中,必定要步步走對,才能夠真正達到三輪空這個圓滿的境相。

【如《入行論》云:「若除眾生貧,是施到彼岸,現有貧眾生,昔佛如何度。一切有及果,心與諸眾生,說名為施度,以是施即心。」故修布施波羅蜜多,現財物可施於他,當由多門引發捨心漸令增長。】

  《入行論》就說,假定一定要等到一切眾生的貧乏都解除了,才叫布施圓滿的話,請問:現在世上仍有這麼多窮苦的眾生,以前那些佛不是要度他們嗎?為什麼現在還有這麼多窮苦的眾生呢?所以不是這樣的,布施圓滿是指對你所有的一切,乃至布施所得到的果報,內心沒有一點貪著,都捨給一切有情。所以說布施波羅蜜,是指你的心相達到這樣究竟圓滿的狀態,這才是布施的自性。
  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就算現在沒有東西可以送給別人,我們照樣可以修,為什麼?因為修的是心,只要處處使自己的捨心增長就對了。平常一般人本來就是只為自己忙,這也無可厚非,現在學了大乘佛法說要利人,請問:現在我們不要說利人,肯捨棄自己的時間,好好地去佛殿上面侍候一下佛菩薩的有幾個人?自己的房間弄得乾乾淨淨,對公家的事情卻不一定如此。所以我始終感念我的老師,當年他告訴我:「私財如土,公財如命。」對自己的東西像土一樣,公家的東西要像命一樣。這句話在別人嘴裡也聽見過,可是從他口中聽見,就產生絕大的力量,因為他是親自做到了。記得我剛去的時候人少,有時候他也來忙,他對常住的事情,做得很起勁,可是自己的房間裡面卻髒得不得了。有時候我去幫他忙,他就說:「不用!這個我自己來。」我問他:「別的地方你都弄得那麼乾淨,自己的房間怎麼這麼骯髒?」他回答說:「哪有時間啊!」一點都沒錯!他實在用功得不得了,房間裡面這麼髒他不管,可是常住的事情,他做得非常認真。
  所以,我真正感受到善知識的重要,他不是講道理,他會處處策發你。比如昨天我在洗澡間正在洗腳,旁邊有個同學喊道:「煤氣沒有了!」另一位同學正在忙,聽到了立刻來幫忙,我聽了真感動,這真是善知識。我們往往認為反正是別人的事情,我忙自己的事要緊,管他幹什麼!為什麼要提這事呢?我們現在學的這個內涵,千萬不要只把它看成一個道理,要認識它所指的就是我們心裡的行相,總要不斷地在內心當中去改善才是。
  我們為什麼要講《了凡四訓》?作者不管事情大小,只要對人有利,他總歸努力去做,就算做不到,心裡也要圓滿,他會想:「我要去做,我怎麼做不到?」而這個必定要靠如理的認識,然後作意去對治,否則不知不覺仍在自己的習慣當中。現在太多的人都是這樣,自己覺得來修行了,說不定也很認真,早上幾點鐘起來,規定要唸幾卷經,拜幾拜佛,別的事情都不管,自己覺得是修行,人家應該供養你。人家為什麼自己不修行,要供養你?人家是修他的福,而你就這樣什麼事情都不管,這叫修行嗎?我當年也犯這個毛病,總覺得人家供養我、向我磕頭是應該的。現在我了解,錯了,不是這樣的,尤其是學大乘佛法的人的確不應該這樣的。這種道理我們首先要認識,認識以後,還要自己作意辨別,那個時候才能慢慢地,真正能碰得到大乘的邊,然後不要停在這裡,要步步上昇;如果,我們能夠起心動念隨時這樣的話,那才是相應。不要認為我一天拜幾拜佛,看多少經,就是在修行。
  古德告訴我們,如果看了很多經而不了解它的意思,或者了解它的意思而不照著去做的話,是沒有多大意義的。這裡也告訴過我們,你要學布施,就算你沒財物,但內心當中要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做到它,我一定要做到它。」任何一方面,都要策發這個心,千萬不要打退堂鼓。
  學習布施度,第一件事情是了解布施度的特質。布施度跟我們平常的布施有絕大的差別,同樣是把東西送給別人,形相上是一樣的,但是現在所說的布施,不但使我們能夠度脫生死輪迴的苦海,而且可以幫助別人,凡是受者都得到這個好處,輾轉地影響下去,功德是無量無邊。如果這一點不認識的話,雖然布施錢、財乃至於身體,為別人而忙,結果得到的卻是三世怨!其間的差別就是認識正知見與否,同樣的花了好大的努力送了別人東西,卻得到這個果報!二者根本完全不能比。勉強用現在世間的比喻,一個人做了半天只賺一點,結果是小賺大虧!另一個人賺了百千萬,這個還是總歸可以比的,實際上現在這個地方根本不能比!不要說小賺大虧,就是賺到了不虧都無法比啊!何況是你還要虧。所以布施度這個「度」字指的特質,我們第一個要認識。

【第二者。唯盡破除身財慳吝,猶非布施波羅蜜多。慳是貪分,小乘羅漢并其種子無餘斷故,故非唯除慳執施障,須由至心發心施他一切所有。此須修習攝持過患,惠施勝利,故當宣說。】

  第二是轉趣發起布施的方便,現在我們曉得要布施,也曉得布施的特質是什麼,但是策發我們布施,還要有正確的方法。有了這個方法,才能照著去修學而產生一種力量,不斷地推動你要這樣去做,也才能對治我們無始以來只管自己的習氣。沒有後面推動你去做的力量,自己這個習性就是改不過來,儘管嘴巴上說要布施,講了半天沒有行動,真正要你去做時,趕快縮在後頭,讓人家找不到。你不一定想要這樣,但是毛病自然而然就會現起來。如果是習氣相應的,耳朵就豎起來,不等人家來通知你,你總歸跑第一。所以這裡進一步告訴我們,怎麼樣有一個正確的方法,來策發我們、推動我們去做這件事情。
  慳、吝這兩樣,就是對自己所有的東西捨不得。你能夠對自己的東西統統不在乎,這還不是布施波羅蜜,為什麼?因為這個慳吝捨不得的心是貪煩惱所攝,不用說大乘,小乘的阿羅漢都能把這個貪的現行、種子都斷除。所以,單單除掉慳吝心還不是布施波羅蜜多,還要至心發起願意把所有的一切都送給別人,這個才是。所以,要先認得內心的行相才行。那麼如何產生這樣的力量呢?有個方便要先好好地學,就是去思惟攝持的過患和惠施的勝利。平常我們總是這個捨不得,那個也捨不得;自己有的捨不得,沒有的還要去貪求,想辦法得到它。現在大師告訴我們,擁有太多東西有種種的禍患,送給別人會有多大的利益。當你了解了這一點,心裡確實生起有這個東西的害處,送給別人的好處時,才會肯努力去做。就像我們自己一向的經驗,得到的好東西叫你捨,就是捨不得,看見別人的就羨慕;壞東西叫你留,你也不願意留,誰都不願意把髒東西擺在自己的房間裡,哪怕是一點點你都忍不住,一定想盡辦法把它清除出去,為什麼?因為這種東西擺在這裡有種種的過失,種種的麻煩,把它清除出去有大好處。攝持的過患和惠施的勝利也是這樣,方便善巧的確是重要極了。
  要把這個過患與勝利經過仔細的思惟觀察,之後才能做得到,否則儘管嘴巴上面講,懂得了道理,可是心裡面始終是無始的習氣,就是做不到。不要說布施,以貪的對治而言,要學上去的話,剛開始要修小乘的五停心觀,實際上這也是三乘的共基。為什麼要修五停心觀呢?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散亂惡習,心裡邊隨煩惱轉的行相非常粗猛,如果粗猛的煩惱不降伏的話,無法進入深細的。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根性,會現出不一樣的行相,有很多人貪煩惱特別重,有很多人瞋特別重,所以如果貪、瞋、癡、慢、疑等等這些煩惱力量非常強,怎麼辦呢?
  貪重的眾生修不淨觀。貪又有幾種,對治法各不同,譬如對身體的執著怎麼對治,對於男女、飲食的執著怎麼對治,都有它一定的方法。對治男女、飲食的執著要修不淨觀,平常你看見這個東西好得不得了、美得不得了,修不淨觀以後,你一向歡喜的東西,就變得醜惡不堪。那不是個道理,它的確有一套完整的修法,等到你如理如量修起來以後,不管是男女上的,或者是飲食上的,當你一看見,就會覺得又臭又髒,不但是心理上會感受到,鼻子聞到都會反胃,想吐,這千真萬確的事。所以大師告訴我們攝持的過患,這是要修的,不是空講,要把它清除出去,清出去之後內心就清涼。在這裡所說的勝利遠超過小乘的,同樣的過患也遠來得大,如果對這個能夠先修習的話,就會有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自然而然推動你去布施,那個時候,無始以來的慳貪等等習性就擋不住你了。所以在正修之前先告訴我們正確的方法。

【《月燈經》云:「此腐爛色身,命亦動無主,如夢如幻化。愚夫由貪此,造極重惡業,而隨罪惡轉,不智被死乘,當往那洛迦。」此說身不潔淨,命常動搖如懸岩水,身命俱是隨業自在,無我主宰,觀其虛妄猶如夢幻滅除貪著。貪若未除則隨貪轉,造大惡行,而往惡趣。】

  我們這個身體是非常髒的。生命更是無常迅速,剎那剎那在滅壞,如懸岩之水,奔流不止。我們根本沒有辦法主宰自己的生命,我們總會執取我如何如何,完全錯了,事實上完全被業所控制。如果了解了這個道理,深入地觀察,就曉得它完全是虛妄的,就像夢一樣地如幻如化;一切都只是業感的,無主的,根本沒有一個我在,而這個身命又這麼無常迅速,這麼骯髒不清淨,又會造種種的惡業,了解了以後,就能對它不再貪著了。
  如果不能把這個貪除掉的話,就一直跟著它轉。前面說過,實際上我們自己也了解,貪心是永無滿足之時,不但沒有滿足,而且越貪越厲害。我們都有這個經驗,有很多嗜好,第一次並不覺得它好吃,譬如咖啡、酒等等,剛開始的時候,並不覺得非吃不可,可能只是隨便吃吃而已,但慢慢地上了癮,到後來越吃越厲害,如果它又沒副作用,不會產生痛苦的話,那根本完全擋不住它了。這是貪的特徵,不但永遠不會滿足,反而不斷地加深,而加深的結果是造極大的惡行,眼前好像得到一點小好處,將來卻要墮惡趣受絕大的苦。所以對這個道理要努力去了解,認真地修習,然後才談得上對治。

【《修無邊門陀羅尼經》云:「諸有情鬥諍,根本為攝持,故於境斷愛,斷愛得總持。」】

  三界之內一切有情真正爭鬥的根本在哪裡?就是對一切的貪著不捨。所以對於所貪愛的境界了解它的真實狀態,知道擁有它的過患,斷除它的殊勝利益,如法地照著修習,就能斷除這個無明相應的貪愛,那個時候就可以得到總持了,總持就是持一切法。

【《集學論》云:「如是我身心,一一剎那滅,若以無常身,垢穢常流注,得常淨菩提,豈非獲無價。」】

  平常因為我們對這個身心不瞭解,所以貪著難捨,現在正確地了解這個身心是一無可取,既是不淨,是一切罪惡髒垢聚集之處,又是動搖無常,而且也作不了主,反而為了貪它而造種種惡業,一直在流轉當中。唯一的好處,就是可以利用它修習佛法,沒有它還不行。現在我們了解了,把這個以前一直顛倒認為好的身心,轉過來修學佛法,則一切痛苦最主要的原因--愚癡、迷惑都可以獲得解決,證得常淨菩提。「苦、空、無常、無我」變成「常、樂、我、淨」,豈不是獲得無價之寶嗎?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大大地認識,深刻地策勵自己猛省回頭。

【《本生論》云:「無我易壞無堅身,眾苦無恩恆不淨,此身若能饒利他,不生歡喜非聰叡。」】

  《本生論》告訴我們,這個我、這個身體,壞聚見(或者叫有身見、我身見、我見、我所見等等)的所緣境,它真的有嗎?沒有,這個是不堅實的,容易壞的,剎那剎那在消滅的;不但如此,而且是眾苦的根本,眾苦所依,又會造種種惡業,導致永遠在苦海當中輪轉,都是這個身體。這實在對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而且是這麼髒。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還貪著它呢?因為我們把它看錯了。假定我現在正確地了解、覺悟了,能夠利用它來幫忙別人的話,就可以自他俱利。把這樣一無可取、虛假的東西,透過正確的方法可以去利益別人,結果是自他俱利,這是何等好的事情啊!所以,聰明有智慧的人,都非常高興歡喜地做這個事情,反之,愚癡的人,對這個事情不了解,當然就不生歡喜,所以說「非聰叡」。

【雖勤守護無堅實身,然定須捨。若思施他能辦眾多自他義利。未能如是淨修其心,當自思擇我誠愚癡,故當發心施他身等。】

  實際上,世間沒有一個人例外的,一天到晚忙的就是這個身體。要積聚錢財無非為了它的衣食住行。我們講究種種的飲食,種種的口味,衣、食、住、行的安樂,無非是為這個身體。但是不管你怎麼努力,這個身體本身並不堅實,最後一定還要捨掉它。你為它忙了半天,到時候它不理你,反而把你送到地獄,真是划不來!假定你現在反過來不為自己忙,趁現在得到暇滿人身的時候好好努力,如佛所說的,把一切布施給眾生的話,那麼你能得到殊勝的利益,別人也得到好處。而現在我們對於這個道理不懂,或者懂得了卻不能好好地修習,沒有產生清淨的行相。什麼叫清淨的行相?就是經過這樣修習以後,心裡面再也找不到一點點是為自利的,一天到晚只為別人忙,那個時候利他之心就清淨了。現在如果沒有做到這樣的話,想想看,我這個人真是愚癡極了。這個才是我們應該了解、應該策勵的。就像一堆大糞一樣,明明是這麼髒、這麼臭,應該拿出去的,你還寶貝得要命,把它放在你的房間裡。所以內心當中應當策發要送給別人的心,有了這個心,然後慢慢去做,這樣才是正確的。

【《入行論》云:「捨一切涅槃,我心修滅度,一切終頓捨,施諸有為勝。」】

  《入行論》也說,這個「我」本來就無堅實,你怎麼保護它都沒有用,它終究會捨你而去。現在懂得了以後,把那些東西統統捨掉,然後安住在利他上面,這是何等好呀!「一切終頓捨」,心裡面任何貪執都排開它,世間一切有為的都送出去,這個才是真正對的,真正殊勝的,這是告訴我們修學布施的殊勝利益。

【《攝波羅蜜多論》云:「資財無常現可見,若能任運起大悲,當知布施極順理,猶如他物寄自舍。若施由此無恐怖,置於自家生怖畏,無足共他恆須護,若施無此諸過失,由施能生他世樂,不施現法亦生苦,人間諸財如流星,定無不捨諸財物。諸未施財無常滅,由施反成有財庫,饒利有情所惠施,諸財無堅亦有實。若能惠施智者讚,此諸愚夫樂集財,攝持終無不離散,由施恆感諸盛事。由捨不起染污執,慳非聖道生煩惱,若施即是道中尊,聖呵餘者為惡道。」】

  上面引經論多方面地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我們也多方面去聽聞思惟,從跟你相應的地方深入,把它堅固起來,然後也從其他的多門中,以這個已經生起堅固行相的為主,一一緊跟著去思惟觀察,進而產生有力的、如理的布施之心。我們周圍很多東西都是無常的,難可保任的。這不用講道理,事實很明白很清楚就擺在眼前,誰曉得會有什麼變化?不要說三年五年以後不知道,今天突然之間一個小小的風暴,一下股票漲跌,昨天的百萬富豪,明天就貧無立錐之地,欠了一身債,反過來也是如此,天下有的是這種情形啊!所以了解了這個道理,絕對不會想要去攝持財物,會照著如理的正法,趁得到這個暇滿人身的時候好好努力。依著前面的次第,生起大菩提心以後,任運皆是以大悲幫助別人,「任運」就是自然而然,起心動念就是幫助別人。這時候就會曉得:這個布施太正確了,太對了,你不布施,忙了半天結果兩腳一伸,身體不是你的,卻造了送你下地獄去的業;現在你努力幫助別人,最後這個身本來就是要捨的,你卻因布施而圓滿了無上菩提,所以這實在太正確了。
  前面曾經提過餓鬼鞭屍、天人禮屍的公案。餓鬼去鞭打屍體,旁人說它已經死了,這個很臭很爛的死屍,你還打它幹什麼?餓鬼說:「這就是我的前身,我一天到晚為它忙,忙了半天把它養得胖胖肥肥的,現在卻把我送到地獄裡,我想到它就切齒咬牙,今天有空,寧願不休息要來打它。」另外一個天人,生到天上美妙得不得了,卻看見他繞著一個骨瘦如柴的骷髏在禮敬,人家說:「這個骨瘦如柴的骷髏你禮它幹什麼?」「它生前的時候一天到晚為別人忙所以弄得骨瘦如柴,結果我卻靠了它而生天!」我們也講過本師釋迦世尊捨身的故事,所以多讀經典就有這個好處。
  但我們會想,這件事情很難做吧?不要怕!不要說修大乘行者或小乘行者,即使像俞淨意公,他是一個世間的凡夫,剛開始做的時候怎麼也做不到,又從十幾歲開始到四十幾歲養成這麼嚴重的惡習,經過一番警策以後,行之三年,結果能夠「靜則一念不起,動則萬善相隨」;心定下來,一念不起,能夠不胡思亂想,只要一動念,萬善相隨,心裡面任運而起都是善的。所以前面自他換的時候告訴我們,「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沒有一件事情例外,都是修行了以後才能夠成功的。現在我們真正的毛病就在這裡,還沒有修,心裡的障礙就陷在這裡:「唉喲!我不行啊!」還沒有做就打退堂鼓了,那還能做什麼?所以我處處用前面這種概念來提醒大家,不管是無上的出世大法,乃至於世間的,沒有一個例外,那個時候你布施就像本來就是別人的東西,暫時寄在我這裡,現在他要來拿,正好還給他。別人寄在我這裡,請問這個東西是我的嗎?本來就不是我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都是業啊!這身體是自己的業加上父母的精血,本來沒有一樣東西是你的,我們不了解,忙了半天貪著不捨;現在我了解了,它本來就是別人的,只是寄在我家裡,本來我還要代你保管,現在你拿去了,我就輕鬆了。
  平常世間人忙守護,忙爭取,現在都不用了,擺在自己家裡面反而生種種的恐怖。攝持的過患第一個是無足,貪著這東西永遠不得滿足。還有我們的財物是五家所共的:水、火、子孫、兵難等等。儘管有保險櫃,一把火來了以後,保險櫃打開來看看也是成了灰,水來了也沒有用,盜賊,子孫都能夠把你敗得乾乾淨淨,所以是五家所共,然後還要一天到晚忙著守護!所以這種種過患,你送出去以後就沒有了,而且眼前送一點小小的,他世得到大果報。現在我們眼前花了十萬八萬,賺個三千五千就覺得很高興,你能夠布施的話,布施一點點賺回來不曉得多少!不要說他世,眼前不施也會生苦,這很明白,因為你要去守護它,就算守護得再好,還是把握不住的,人間的財產像流星般是無定的,來去快速得不得了,所以絕對沒有一樣東西你能夠保得穩、能夠不捨棄的,沒有這樣的事情。
  你若沒送給人,這些財物也會因無常而銷滅,或者東西壞掉,或者東西雖然不壞,你死掉了!不捨也要捨。反過來,你布施了以後,它反而變成你的庫藏,藏在那裡真堅固,所以真正的能夠懂得道理,為了利益有情而布施眾生的話,那時候,不堅實的財物倒真正變成堅實的了。
  此外布施是智者所稱讚的。實際上真正有智慧才能夠布施,同時智者也稱讚,換句話說凡是有智慧的人都這樣做的,只有愚癡的人樂集財物;因為不管怎麼做,最後一定是離散。既然忙了半天還是離散,忙它幹什麼呢?這真是愚癡到極點。你布施了以後種種的好事便由此而來。由於布施的關係,心裡不會染污,不會執著。而不布施的情況就是慳貪。這個不是聖者應走的正道,實際上慳執、貪著無非是煩惱,如果能夠布施的話,是修行當中最殊勝、最珍貴的,而「執著」這個煩惱是聖者所呵斥的,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才會在惡道當中輪轉。下面再詳細說明執持的過患以及布施的殊勝利益。

【隨修大小一切善根,至心迴向成辦有情,現前究竟廣大利樂而行布施,則由依於一一有情得爾許福,速當圓滿福德資糧。】

  不但是前面所說的外面的種種資財、裡面的身,連布施了以後所有的善根也迴向給有情。因為你布施的時候一定先發菩提心,有了菩提心以後,了解布施的特質,然後修布施的方便,那時候布施的對象就是法界一切有情,所以能夠這樣做的話,很快地就把我們的福德資糧圓滿了。而且「困難不應退,皆由修力成」,你只要去修,一點都不困難。我們也可以想一想以前一再說的吃辣椒的公案,第一次嚐到辣得不得了,哭啊鬧啊弄了半天,到後來非辣不可,沒有辣就覺得沒有味道了,事情就是這樣。所以現在我們往往覺得這個好難啊!你不要一直想到難,要從另一個方向去看:「如果遇難即退,結果是什麼呢?」這樣一想的話,什麼事情也難不倒你了,因為為了一點小難而退的結果是無窮的大苦等在後面,反過來你向前克服了困難以後,雖然眼前有一點小難小苦,無邊的大利益就等在那地方,這個是他非常殊勝的善巧。

【如《寶鬘論》云:「如所說福德,假說有色相,盡殑伽沙數,世界難容納。此是世尊說,正因亦現成,有情界無量,欲利亦復然。」】

  《寶鬘論》告訴我們說:前面所說的布施的福德,假定有形相可以看得見、可以衡量的話,盡恆河沙數的世界都容不下。前面說皈依的福報是三千大千世界都容不下,現在盡恆河沙數的世界都容不下,那是無法想像得大,有這麼大的殊勝利益!這是世尊親口說的。這就是成就一切利樂,自利利他的正因。

【又能障礙捨心增長,增長慳貪能令捨心未生不生,已生退失,所有眷屬及諸資財,先已有者不應攝持,若他施與亦不應受。】

  上面所說的那些道理是從正面來說,另外一方面我們現在要修的是捨心,萬一有一些事情會障礙捨心增長,反過來增長慳貪,使你的捨心生不起來,或一生起就退失,譬如眼前放不下的這些東西,那要趕快把它送掉,擺在身邊反而增長你的慳貪。你已經有的都不可以留著,如果說別人來送你的更不應受。理論了解了,事實上也策勵我們,處處地方應當先把布施的心策發起來。

【《攝波羅蜜多論》云:「由何增長慳吝過,或能不令捨心增,虛誑攝持為障礙,菩薩應當盡斷除。若諸能障惠施心,及障真正菩提道,如是財寶或王位,皆非菩薩所應取。」】

  布施的根本障礙是慳吝,捨不得自己擁有的東西。現在既然你要布施,對樣樣東西不但沒有一點捨不得,還要至心捨給別人。所以凡是任何會增長慳吝心的東西,都要去破除對它的貪執,這個東西消極的是損害我的捨心,積極的是不能增長我的布施心。由於我們不了解它的真相,為無明所覆,所以明明是虛假欺誑的,而我們卻由於這種虛誑的概念,牢牢地把它攝持著,修學菩薩行的人一定要徹底斷除這種障礙。這一點平常有太多的機會可以體驗。我歡喜的東西會把它藏起來,人家來要的時候,你立刻就可以感受到心裡的行相就是捨不得,這是對外財而言。另外一種就是我們的內身,這個是更難捨。其實這裡面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見解,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知見作為衡量的標準,難捨財物是無始以來的習氣,而根本還是在見上面,你用正知見從根本拔除,下面就可以做得到,這順便一提。像這種事情我們修學菩薩的人要破除,怎麼破除?第一個重要的是要認得,必定要把以前遮蓋我們的這個錯誤的無明拿掉,拿掉了以後才曉得這是虛假的、欺誑的。
  任何能夠障礙我們布施心、障礙我們的菩提道的財寶地位名譽等等,都不是修學菩薩道的人所應該求的。修學菩薩道一定要走增上生,對增上生而言,這些東西都是需要的,不但是自己要有種種暇滿的人身,跟它相應的財位眷屬等等沒有一樣東西少得了。但是要那些東西的目的是求無上菩提,現在你被它障礙你的菩提道,那就錯了!所以在任何地方我們必定要把握住一個原則,就是正知見,有了正知見就對。否則我們往往在這個地方又要產生種種諍論,比如有人會說這些都不該要的。如果是修學小乘只求解脫的話,趕快解決問題,增上生的財位眷屬是可以不要;大乘行者不但需要,少了還不行。但是要這些絕對不是為了自己,所以這時候要徹底地了解「我」這個東西是什麼。我們無始以來第一生死大冤家就是這個「我」,所以絕對不是為了我而要這些,對這點要有徹底的了解、認識,這叫--覺;而這個覺不僅僅是在小範圍之內,要大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要求這樣的一個果位,所以在因地當中要行這樣的布施;要這樣去做的話,一定要有這些圓滿的財寶、王位等,所以這裡辨別得很清楚。我們必須要了解,要這些的目的是為了要成就佛果,如果你得到了以後,卻障礙你的布施心,那萬萬不可以,這就是菩薩戒的根本所在。所以小乘戒是絕對不可以碰錢財的,在大乘戒當中說得很清楚,你要接受供養,可是接受的時候要注意內心的意樂,這是菩薩戒真正難持的地方。形相上騙人、騙自己都容易,但是業一點都不會錯。

【如是行時,若由慳心貪著資具,應念能仁捨一切有而證菩提,我亦誓願隨佛學習。我將身財一切善根,於有情所先已惠施,若我今者仍貪資財而受用者,如同諸象為日所逼,入水洗沐至乾岸已,於地滾倒,見土沾身仍下水洗,次復如前,如是思已當修無貪。】

  當我們照前面這樣去布施的時候,如果說生起了慳貪之心,對自己有的資具捨不得,也放不下,心裡面生起這樣的障礙來,那時候我們應該努力提起正念,想想佛陀他怎麼做的?他外捨財,內捨身心,把捨的果報也捨掉,一點都不剩,這個才能證圓滿的果位。現在我既然了解了,而且立誓守菩薩戒,學菩薩行,怎麼可以慳貪呢?我現在應該怎麼樣呢?應該想:我既然是早已發了這個誓願,也就是菩薩戒,我一定要學菩薩,要將一切自己的內身、外財、以及布施所得的善根,沒有一點餘遺地都施捨給一切有情,而我現在竟然仍舊貪著這些東西,那不是顛倒了嗎?就像大象在夏天被太陽曬得熱惱得不得了,幸運地找到一個清涼甘露之池,跑下去把身上的泥巴髒垢洗得乾乾淨淨(我們無始以來被貪染等種種煩惱的髒垢黏得不得了,現在了解了以後去修學佛法,靠著三寶的威德得到了這個戒,就是解除了所有的髒垢。)洗乾淨以後再爬出來,到了乾淨的地方,結果又滾在地上沾了一身髒,然後再下去洗。如果這樣的話,你一直在那兒滾,滾來滾去仍舊跳不出輪迴,白費氣力。所以要有這樣的認識和了解,然後根據這個了解思惟觀察,策勵自己,生起真實的對治,如理去行持,那個時候自然而然就可以捨掉慳貪。所以萬一我們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這就是我們應該修的。

【即前論云:「應念諸佛殊勝行,當自立誓思隨學,為除貪著攝持故,以善分別觀察心。我身已施諸眾生,施身果法我亦捨;我若反貪諸外物,如象洗垢非我理。」】

  那個時候我們應該憶念十方一切諸佛之所以成佛的原因,他就有這種殊勝的功德和殊勝的行持。想想他之所以這麼好,因為他是這樣做,所以我也發誓要跟他學,把所有為貪著而攝持的種種財物等統統捨掉。現在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懂得了道理以後,把這種道理非常善巧地融會貫通,各方面都了解得非常透徹,質、量、次第,整個內容根本何在、如何圓滿,都把握住了,不斷地去深入思惟,把這個道理拿來運用在自己內心上面去觀察,好的則勸勉增上;壞的馬上把它淨除,這樣子步步提升。就像前面的比喻,我自己的身體,我所有的東西,以及布施以後感得的果報,統統已經捨掉了,既然這樣我還反而貪著外面這些東西的話,那真是顛倒極了。

【如是多思能捨勝利,若能引發廣大歡喜;及多思惟攝持過患,若能引發極大怖畏,則能任運生惠施心。】

  下面就是把怎麼樣策發我們布施,最善巧最殊勝的方法總結起來。這裡講的勝利不是普通打仗的勝利,它的殊勝也不是普通的殊勝喔!那簡直是無可比擬的。昨天晚上有位同學來問我:《華嚴經》上面提到普賢菩薩讚歎諸佛的功德,說假使十方無量無邊的佛,讚歎不可說不可說的時間,對於佛的功德還是說不完,他就無法想像佛的功德真有這樣大嗎?千真萬確!不要說我們凡夫不可能,佛這麼了不起,要來讚歎佛的功德都讚說不盡。因為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都是限在一個量當中,再怎麼想都沒有辦法超脫一定的範圍,所以無量無限的法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境界,我們無法想像,你能夠想多大,它總歸比你想得還大,還不曉得大多少,這個利益是這樣的殊勝。
  我們要經常思惟觀察,否則眼前一點點小小的好處,就把你沾住了,那個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那個好處擴大加深放遠,千萬不要被眼前這個小的地方沾住了。並不是叫我們放棄利益,相反的正因為要得到利益,所以要認得利益的真假。眼前那些利益是假的,一點點小利卻害了你;應當求大的、深遠的利益,而且這個利益是無量無邊的,這才是真正殊勝的利益。然後根據這個認識多思惟觀察,否則宿世的業力,隨時隨地會現起來掩蓋著你,你跟著這個老習氣就又跑掉了。能夠多思惟觀察的話,本來你對眼前一點小的事情都這麼喜好貪著,現在有這麼大的殊勝利益,當然更會啟發我們的大歡喜;有這樣的大歡喜,做起事情來就起勁了。眼前為一點點的小好處忙得不得了,人家給了我們一點障礙,就要跟人家吵架乃至於拼命,現在能得到這麼大的利益,在任何情況之下,你都會去拼命,這時要發精進就很容易了,這是第一個道理。反過來,你不捨而去攝持它,結果眼前就有絕大的害處,而且後患無窮。所以不管眼前、將來,都會產生大恐怖,兩者一比較之後,不要人家來勸你,自然而然你一定會生起這個心,乃至於人家勸你不要布施,你也絕對做不到。
  佛經上面有很多典型的公案,佛陀在因地當中是捨頭目腦髓的,有一生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國王,有人要來侵略,結果他就把國家送給別人了!乃至於有人來要他的頭、眼睛。施千頭王的那個公案,就是有人來要頭,他就要把頭送給人家。很多人都以種種的理由勸阻他,而他說:「我多生多劫得到過很多人身,卻一直為了自己忙,拼命保護這個東西,結果它偏偏把我送下地獄去,現在我了解了絕對不再做這種事,決心把它送給別人。你們千萬不要只為自己打算,我已經努力這麼多生了,現在這個時候,豈可以停止?我這一生的目的,就是這樣!」然後不管人家怎麼勸,怎麼阻礙,後來還是把頭送給別人。當然我們剛開始第一步做不到,也不應該這樣做,後面會說得很清楚,現在應該做的是多思惟觀察布施度(注意這個度字)殊勝的利益,以及不布施貪著攝持的禍害,對這個道理確定有了認識以後,布施的心自然就任運生起來了。
  有位同修最近很用功,我看了非常歡喜讚歎,他說:「好的時候的確很好,但是壞的時候,就很難抵擋。」他也就這樣熬住了,努力地衝,結果實在感覺很辛苦。我想在座很多同修都有這個經驗,高興的時候固然很好,低潮的時候,你要想突破,儘管在這個環境中,上面有師長帶領著,周圍是同學,再加上頭剃得光光的,也沒辦法跑出去放肆一下,逼在那裡覺得很辛苦。其實這個地方非常地善巧,它真正重要的就是外面的形相可以幫助我們。譬如說在這個環境當中,你要想放縱一點,上面有師長、周圍有同學,乃至於你跑出去,馬路上的人一看,你頭剃得光光的穿著和尚衣服,怎麼跑到這個地方來了!所以外在環境是有幫助我們的力量,而且對我們非常重要,尤其是初機修學,但是最主要的還是你內心的正知見,正知見太重要了。
  我自己苦了一二十年,現在才多多少少體會到一點,這個味道真美,可以說嚐到了甜頭,一旦嚐到這個甜頭,別的什麼東西你都不要了。我現在的情況,你們也看得出來,我這個身體,實在是有氣無力,如果早課用一點力的話,上課就沒氣。腸胃也不好,少吃了到傍晚就冷得要命,氣力也沒有了,多吃了,肚子又脹、又難過,經常都處在這種情況下;背脊骨又受了傷,一直在酸、痛。如果在以前的話,我自己曉得,一定是挺不起來,躺在床上哼啊哈啊,到處找醫生,求藥方;現在就不一樣了。好處從哪裡來的呢?佛陀!的的確確現在愈是碰到這種情況,精進的心愈強,馬上感覺到這個是業感緣起,我多生多劫以來就為這個身體忙,忙了半天不但沒有保護我,沒有一點好處,反而讓我造了很多惡業。結果到了這一生,我已經懂得了佛法,還是要感得這個業報,這個東西多可怕,它現在又來了,這是個善知識喔!要趕快精進。但是現在肚子一下脹、一下飽,氣也沒有,頭也痛,我的確是莫奈何你。我今天談不到學菩薩,但我認得了你,我的心就不屈服,不再為你做奴隸,不再忙你的事情,你也莫奈何我。宿生造了這個惡業,今天感得這樣的果報,什麼時候要走,那是莫可奈何的事情,就是如此因感如此果啊!趁這口氣還沒有斷的時候,我要盡量地利用它。今天多拜一拜佛,多跟同學講一點,至少下一世我可以少一點這種痛苦吧!佛陀告訴我們的就是這個,這個知見本身太重要了,平常支撐我的就是這個。所以我想到這裡真歡喜啊,過了一下頭不痛了,氣也來了,當然,實際上因為身體虛,講完了以後等一下又會痛,不過痛也沒有關係,我就是躺在那裡也要去想它。所以儘管身上是苦的,心裡卻是快樂的。對身體的苦,你了解得很清楚的話,那個苦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當然這是小苦,大苦老實說我也還擋不住,但如果能夠真的這樣努力不斷地去做的話,生生增上,那個大苦就會慢慢減輕了,這是第一個。第二,我想這個經驗大家都有的,本來一點小小的不如意,如果心裡面一直想,會越想越難過,越想越氣,想到後來,把你自己纏在這裡幾天幾夜睡不著覺,其實想開了實在沒有什麼事情啊!
  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真正重要的,就在知見。如果真的能夠了解了這個法的殊勝利益,一碰見任何情況,就隨時能夠善巧地利用。這樣會有一種特別的好處,剛才說同樣布施,世間的人布施了以後結果是三世怨,現在你能夠了解這種偏差而更進一層依正知見去做的話,沒病的時候固然開心,有病更開心。所以最近為什麼我們這裡有明顯的改善,我以前經過那麼多地方,很少看到幾十個人在一起,大家都以全部精神努力這樣去做,為什麼?因為他心理上了解,我這樣去忙,才是真正為了我自己。要不然像以前的話好像我多掃了一下地,多做一點事情,然後看見別人在那兒偷懶,心裡面就是放不下,這種心情自然而然就減少,乃至於消失掉了。乃至於你多做了反而會覺得是多賺了一些資糧,所以你越做是越歡喜,還會有煩惱嗎?沒有啦!佛法真是巧妙啊!你不是要度眾生嗎?不是要救自己嗎?乃至於說我們要求往生,要積功德,俯拾皆是啊!我們想要念到一心不亂,可是偏偏心裡亂糟糟的,不能集中起來,原因就是要忙這麼多事情。現在你懂得這個道理以後,去忙這些事情是隨時增長功德,再拿這個功德來迴向往生,品位還不低喔,這不是很簡單嗎?就算不迴向往生,在這個生死當中行菩薩道更好,到淨土修一百年不如這裡修一天。所以整個的關鍵不在形相或方法上面,而在你的知見上,如何運用正知見去轉過來,能夠轉則善法任運而生。現在這個地方講的是惠施心,也同樣自然而然就會生起;否則如果對這個概念不認識的話,儘管苦苦地去弄,就算有一點效果,但是不大。
  正知見和環境的保護兩方面要雙管齊下,不要以為懂得道理就好了,其他的形相不管了,我們是初機剛開始,這些大話說起來沒有用。坐在這裡講可以,不要說你們如何,就是我,講得頭頭是道,好的時候還好,如果在壞的環境當中,還是把善法忘得乾乾淨淨,何況是諸位!諸位當中有好的固然好,但是一般的同學大家都有這個經驗,聽的時候很來勁,眼睛瞪得大大的,耳朵豎得直直的,書本一合,還是跟著無始以來的習性流轉,那就要靠環境的保護,所以說一定是雙管齊下,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如是修習慈悲之心,及善思惟諸佛菩薩傳記等後,亦當引發能捨之心。發起道理者,如《入行論》云:「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為利諸有情,故當無惜施。」謂身受用善根三法,為所緣境,思惟惠施一切有情。】

  如果照著前面這麼一步一步來的話,必定會引發能捨心。發起的心情,就是把身體以及所受用的一切的財物,以及自己所積聚的一切善根、好處,為了利有情,所以把這些好的東西,統統毫無顧惜地布施出去。以這三樣為所緣境,作意把這三樣都送給別人。

【如是若於一切所有破我所愛,數數修習施他之心,是名菩薩。如《攝波羅蜜多論》云:「此等一切是汝物,於此我無我所慢,數數觀察此希有,隨行正遍覺功德,誰有此德名菩薩,難思勝士佛所說。」】

  這樣去做,對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不再顧惜執著,不斷地去修習布施利他,這個就是菩薩。「數數」兩個字不是說一下做、一下不做,而是要一直做,不停地做,這是最重要的。形相上面可能不同,但是布施的心一直保持不斷。有東西的時候,用施心相應的身口來送;沒有東西的時候,儘管沒有身口的行動,心還是緣念在這個上頭。就算它不現行,例如在睡覺的時候,這個種子還在。「種子」是唯識上特別的名詞,另外一個說法叫習性,這個強烈的習性會一直潛伏在那裡,如果說是受了菩薩戒,那就是菩薩戒的戒體,得了菩薩戒的戒體,只要不破毀,回向要求往生,一定是上品,至少上品下生,這麼有力哦!所以要了解真正佛法的玄妙精彩、殊勝,實在是我們無法想像地好。
  就像《攝波羅蜜多論》所說的:現在這些東西統統送給你們,都是你們的了,再也沒有一樣東西是我的,所以也就沒有跟我所相應的慢。不斷地去觀察,這個法真是希有難得啊!前面的聽聞軌理告訴我們要具六想,然後要以五想思惟聞法的勝利,五想當中有個珍寶想,就是覺得這個法稀有罕見,珍貴無比,而又難得可貴,一旦得到了以後,再也不肯放掉,沒有一樣事情比這個更重要,乃至於根本不能相比。由於這樣的思惟,有了正確的認識,培養成我們的習性--或者說種子或戒體,然後跟著這個體起隨行,隨行就是後續相應的行為。實際上受了戒以後要隨行的就是這個,這個才是相應於法體行相的行,有了這個行持以後,這個行相威儀自然就表露在外頭。將來的果就是正遍覺的功德,我們隨時隨地依照著這個集佛果的因,增長功德,能在這上面去真實行持的叫做菩薩,這是不可思議的殊勝大事,是佛告訴我們的。這種道理固然了不起,那我們如何去正行持呢?我們會想:佛陀這麼了不起,那我也要去送人家頭,也這樣送眼睛。不是這樣的,正式開始行的時候,有它的方便善巧。

【現在力弱勝解未熟,意樂將身已施有情,不當真實施彼肉等。然於身命,若不淨修能捨意樂,由未修故,後亦不能惠施身命。《集學論》中作如是說,故從現在當修意樂。】

  這一點很重要,道理是這麼講的,然後根據這個道理數數去觀察,善巧分別,思惟修習,但並沒有叫你馬上去捨,因為現在我們力量還弱,布施的習性還沒有養成,乃至於這個正確的知見都沒有建立,所以先不忙著去捨。要一步一步來,第一個建立正確的知見,然後不斷地去思惟觀察,養成這個習性,使得它非常堅固而強有力,那才可以。現在力量不夠,這個殊勝的見解還沒有成熟,意樂要照前面這樣想,我要把這個身體送給別人。意樂就是心意所好樂的,我所願望的。平常我們心意所好樂的,一天到晚忙著執取這個我,好的總歸我,壞的送出去;現在不然,壞的我來替代人家,好的送給別人,所以心裡面要這樣想,但是不必,也不應該真的就把自己的肉捨給別人。現在我們真的要修的是這一步,這一點非常重要。
  然而不要說「既然現在不要捨,那麼算了!忙別的吧!」不是這樣的!我們還是要努力修心,可是實際上的行動還不要去做,修心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假定不照著前面所說的,在自己的觀念、意樂當中如理去淨化修習的話,無始以來的習性知見一直在,碰到任何情況,都是隨著以前的無明知見、老習氣而轉,如此永遠不可能做到。所以《集學論》中告訴我們從現在就要修意樂。我們應該先建立正確的認識,等到不但有了認識,量也生起了,並且堅固了,才慢慢地開始行持,這個是必定的次第。

【《集學論》說,如是至心於有情所,已捨衣食及房舍等,若受用時當作是念:為利他故,受用此等。】

  論上面又說,我們既然「至心」(就是心裡的的確確不說空話,一心一意)地把所有的東西送給別人,「利他故受用此等」,現在這個東西已經是別人的,我卻去受用它,所以受用它的時候,就想:我為什麼受用啊?為利他故。同樣地,雖然我這個身體送給別人了,可是為了要幫忙別人,希望這個身體能產生最大的功效去利益他人,因此不妨把身體養得非常健壯,不但不妨,而且也需要這樣做。前面說過,不圓滿的身體是不可能行利他事的,我們要做最偉大的利他事業,沒有一樣東西少得了這個身體的,這個是我們應該了解的。本論一再提醒我們,先不要在枝葉上轉,只要根本因把握住,你怎麼做都對,就是這個道理。
  就捨而言,世間上哪一個人所做的能夠比得上佛陀?現在有人說:「我死了以後,要把眼睛送給別人。」而佛陀是在生的時候,就把眼睛送給別人,頭也送給別人,沒有一樣東西不送給別人。以我們現在的次第來說,不要說活的時候不應該送,以我來說,我死了也不送,這是老實話。為什麼?就是自己的次第要弄得很清楚。假定我今天知道自己能捨的心已經確實生起了,我會寫遺囑,在死的時候送;如果身心裡面的力量更強了,眼前巴不得就送出去。這個一定要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本論真正的好處,就是如是理、如是量、如是次第,每一個地方都是這麼明確,而這種道理都要擺在我們自己內心上,只要如理觀察,就會像在天平上秤出來一樣,一一能看得清楚、明白。

【若忘此心,愛著自利而受用者,是染違犯。若無愛著,或忘安住緣利一切有情之想,或貪利益餘一有情,非染違犯。】

  你已經送給別人了,之所以還受用這個東西,是為了要幫助別人。現在你受用時卻忘記這是為了要利益別人,而只為了自己,那就犯了菩薩戒,而且是有染污的。這些都是戒上面告訴我們的,等到講瑜伽菩薩戒時,會有很詳細的說明,這個地方就簡單地說。另一種情況是,受用的時候,並不是為了自己的貪著,但卻忘記為什麼受用,之前曾說過「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也是指這個。前面是只為了自己,那完全錯了;現在這一種並不是為了自己的貪著,只是一時的忘念;或者只利益一個人,不是利益一切有情。譬如說,因為他是我的親戚朋友,我就去幫忙他,只利益一部分人,那跟菩提心是不相應的。菩提心是要廣緣一切、廣利一切,雖然送的時候,只是將一樣東西送給一個人,可是你的心始終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所以是一切時處遍緣一切有情的。發了菩提心以後,所作的功德會這麼大,就是因為這顆心是無比地大。因地當中有這樣清淨的心,自然而然感的果會大。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犯了菩薩戒,但是稱為非染違犯。所謂染污是指內心裡自利、愛著;如果沒有這些,而在無記性的情況之下受用,雖然實際上是犯,但是並不染。

【於已施他,作他物想,為自受用成不與取,若價滿足,犯別解脫他勝處罪。此中有說,以是迴施一切有情,待一有情價不能滿,故無他勝。有餘師說,於一一有情,皆施全物,前說非理。餘者又云:雖已施他他未攝受,故無他勝。其密意者,謂於人趣至心迴施,他亦了知執我有時,作他物想為自利取,若價滿足可成他勝。故說是為他部之義,亦不應理。】

  有人覺得這樣受用實際上已經犯了戒。因為已經把東西送給別人了,而且內心也是這麼想,可是卻自己受用,那不是變成用了別人的東西了嗎?依照戒上的規定,拿別人的東西,滿一定的數量,就犯了他勝處。他勝處是最重的重罪,犯了就破壞了菩薩戒體。關於這個論點有幾種說法,這個要辨別清楚。有人說,因為你已送給所有的眾生,所以單單從任何一個人來算,這樣盜用的價值是非常少的,不足以構成他勝罪。這是一種說法。另外一派說:你施捨一切東西的對象,並不能總的送給全部有情,而是對任何一個有情而言,都可以把全部的東西送給他。所以在任何一個人身上,用滿了足以構成他勝罪的價,就犯了。另外一種說法,你雖然想送給他,但他並沒有接受,所以沒有犯。
  以上這種種的說法中,佛所說的真實意趣是什麼?大師告訴我們,你布施的對象是人,你的的確確要送給他,他也生起這是他的東西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拿來用,而滿這個犯罪的數量,那就犯了他勝罪。就譬如偷了別人五塊錢,就處罰一下;盜了十塊錢,就關起來;盜了滿十五塊錢,就構成殺頭罪。所以前面幾種說法是不合理的。這個才是「施別人的東西他物想」的正理說明。

【若謂受用他有情物作利他事,由作是念而受用者悉無違犯。《集學論》云:「以有主財護有主身,若由是念受用無罪,僕使恆時為主作業,非自有財以為存活。」設作是念:此諸資具已施有情,他未聽許用當有罪。無如是過,即前論云:「譬如有僕善勤主事,主因病等其心狂亂,雖未聽許受用無罪。」】

  假定你所有的東西都送給別人,都是別人的,你之所以去受用,還是為了利益別人,這個並不犯。《集學論》說:我的財物及身體都已送給別人,所以是有主的,不是我的。現在是接納別人的財,來保護維持別人的這個身。能這樣去想的話,去受用並沒有罪過。就像做別人的佣人一樣,身體是屬於主人的,所做的都是在忙主人的事情,所受用的吃、住、穿都是主人的,這是應該的。現在我們學菩薩行的人也是這樣,內心是把全部東西都送給別人,包括身體,但是你還去受用它,為什麼?還是為了幫助別人,這樣就對了。
  有人認為這些東西已經送給別人了,如果對方沒有允許,或你沒有跟他說明就拿來使用,這是有罪的。大師說這個是沒有過錯的,這就是《集學論》中提到的:就像僕使一樣,我們做人家的僕人,一心一意地努力,而且善巧地為主人而忙,也受用主人的東西。主人病得神經錯亂,所以我所做的主人都不同意,那沒關係!因為主人心已狂亂,在迷糊當中,只要你了解得清清楚楚,這樣做對主人是正確的,那就沒有錯。所以雖然他沒有聽許,你受用它,是沒有罪過的。就以世間來說,這個道理也是很清楚的。古人有一句話:要聽治命,不要聽亂命。有的古人生前就立遺言,說明將來自己百年後,這件事情該怎麼辦,那是在正常狀態當中所說的遺命。到了臨終,或受了特別的影響,神經錯亂了,而改變了他的原來正確的想法,這個叫做亂命,這是不該聽的。
  中國古代有一個結草銜環的故事。在春秋戰國時代,有一位魏文侯,他很寵愛一位宮妃。之前他就立下遺囑,將來身後對於所有妃子,作好妥善的排遣。後來他老了,生病了,心裡放不下,又重新訂立遺囑說:「我死了以後,我很歡喜的那位妃子,要她殉葬。」就是他死了以後,要活活地把她葬到他的墳墓當中。後來沒多久死了,由他兒子繼位。兒子看父親臨終的遺命是如此,但是也知道以前他父親曾立下遺囑的內容。以前頭腦清楚時所立的遺囑叫治命,臨終心神昏亂所立的遺囑叫亂命。他這個兒子腦筋很清楚,知道後來這個亂命不該聽,所以把那位宮妃如理地安排。以後他跟人家打仗打敗了,當敵人在荒野追他的時候,忽然之間,看見敵人的馬前有一位老人在把草打個結,絆住了馬蹄,敵人的馬都跌了筋斗,就沒有追上來,因此救了他一命。後來這位老人在夢當中告訴他:「我就是那位宮妃的父親,因為你聽從你父親生前的治命,沒有聽從亂命,所以救了我女兒一命,這是非常正確的,你有這個德行,我是來報答你。」世間的事情尚且如此,佛法也是如此。現在世間人都是顛倒,無始以來為無明所覆,我現在覺醒了,去侍候他們,雖然他們不聽,但是我們做對了,就沒有錯。

【現於有情一切不施,以心惠施實為欺誑,故如此修全無堅實,莫生不信。即前論云:「若有一類於如是行,諸菩薩前未見實施而不信解,不應道理。當知捨心最希有故,於此道理,有起疑惑,不應道理。」】

  布施的自性(特質),是在於我們的心能捨與否。有人說:「眼前對於有情什麼東西都捨不得布施,而說以心惠施,此乃欺誑。這樣的做法全無堅實,都是假的空話。」切莫生起不信之心。真正學菩薩的行者並不是一開始就捨頭目腦髓的,但是有一類人實際上不懂得這個道理,總覺得菩薩應該捨頭目腦髓,所以看見有些人沒有真實地照著去做,他就不相信,這是不合理的!應當知道捨心是最稀有的。
  最近偶然聽見人家說,現在大家在辯論:人死了以後,眼睛等等器官要不要贈與。這個道理各說各的,說得很多,大家來問我,我沒有回答。因為問題不在捨不捨,而是要先知道內容--質是如何?量是如何?次第是如何?剛開始的時候的的確確不但發了願心,而且受了菩薩戒的行心。這時候要修的是內心願意捨的意樂,在這種狀態當中,不捨不算犯。等到你意樂修堅固了,不但是死了以後捨,眼前都要捨。所以問題不在形相上面,而在內涵上面,我們不能單從形相上來看,就說他不是。如果我們不懂得道理,光憑外相就判斷別人是錯的,那不合理。以我們來說,覺得自己現在要學菩薩行,那也要衡量一下。如果內心沒有達到足夠的量,不實際上去行動是對的;如果拿這個做為藉口,實際上根本沒有修捨心,而說:「菩薩主要是修心裡的意樂,我的心已經捨了。」而實際上東西捨不得布施,那就錯了。所以本論中常常提到說:到時候,你只要觀察自心,就非常清楚。
  以上已經說明了啟發布施心的善巧方法,要去布施的時候又有幾種不同的差別。

※﹝第三布施差別有三:一、總一切依當如何行,二、觀待別依所有差別,三、布施自性所有差別。今初﹞

  我們做任何的布施都有它的原因,你根據什麼原因而去布施?總的原則是如何?這是第一部分。等到去布施的時候,布施所依的特質不同,比如有出家、在家等等的差別。最後布施本身又有什麼不同。布施差別分這三部分講述。

【初中具六殊勝。依殊勝者,依菩提心,由此發起而行布施。物殊勝者,總諸施物無餘行施,若於別物而行施時,亦應不忘總施意樂。】

  首先我們布施時,心理上應根據一個大原則去布施,換句話說,基於這種心理去布施。這樣的原則就是布施所依的,共分成六個殊勝。第一個我們是依菩提心發起而行布施。平常我們送人家一點東西都是為了自己有所求;或是他給過你好處你感恩;這些都陷在一個圈子裡面繞來繞去--繞我。進一步能把「我」放掉,那個慳貪執著之心沒有了,但是沒有去想「捨」。現在要為利益一切有情而捨,不但使他們得到世間的快樂,而且共同圓成無上菩提。這個所依非常殊勝,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顆心,是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跟它比的。
  第二物殊勝,你所要送的東西也是非常殊勝。同樣的東西,拿到菩薩的手上,就變得非常殊勝,因為菩薩從發心那個時候開始,所有的東西統統送給別人,所以他所施的是他所有的一切。在任何時候,儘管只是送給你一個銅板,或任何一樣東西,但是他都是以這樣的心情:我的一切都送給你們,你要多少,就給你多少,這些都是你們的。這是第二個。

【所為殊勝者,為令一切有情現前安樂究竟利義而正惠施。】

  為什麼要去施?目的是為了令一切有情得到現前安樂和究竟利義。利益一切有情分兩方面,眼前增上生,究竟決定勝;我們自己要求的是這個,當然別人也是希望如此。我們施的目的往往弄了半天還是為自己;現在菩薩他不但是利益別人,而且是利益一切有情。一般的布施,只是對他人眼前有好處,將來沒有好處,而現在這個布施,不但眼前有好處,將來永遠都有好處,這是無出其右的。

【善巧方便殊勝者,經說無分別智之所攝持,初發業者,當以通達法無性慧之所攝持。】

  這個布施的方法是極美好、極善巧的!因為是無分別智所攝,所以施的時候三輪空,不著事相,不會受染污。初發業者(就是初發心的行人),雖然我們並沒有真實地證得,但是要有了解「法無自性」的這個智慧,以這種心理去布施。前面講聞思修,真正的「無分別智」是與修慧相應的,而我們現在剛開始是與聞思相應。前面提過幾次沒有細講,真正智慧的特質就是破煩惱,但不是隨隨便便地只是在枝末上打轉,後面會告訴我們,是有它一定的重心,如果能從根本上去破,那麼枝末自然不存在。但是一下子要找到根本很不容易。以我們現在來說,煩惱粗得不得了,馬上要談細的題目沒有辦法,只好先在粗的地方慢慢對治。
  毘缽舍那--「慧」的特質,並不是說眼前小小吵了一個架的煩惱,把它破除了這個叫智慧,這樣是以偏概全。舉例來說:麥是穀類,但是穀類不一定是麥。又像說:我是人,沒錯,但是說人就是我,除了我以外的都不是人,這就是錯的。這裡因為避免大家對聞思修的定義含糊不清,所以順便講一下。至於嚴密的定義,到最後毗缽舍那的部分會把聞相應、思相應、修相應的內涵說得很清楚。這裡說的無分別智之所攝持,那是修相應的,而我們現在初發業的人,就是聞思相應的,前面說八因三緣中的心清淨,就是剛開始做的時候心裡應該有狀態,這是我們下腳的第一步。
  所以布施的時候,心裡要懷著這樣的念頭:我為的是迴向無上菩提。「菩提」翻成中文就是「覺」,覺悟兩樣東西--一個是了解勝義諦,即真實的狀態;一個是了解世俗諦。這在唯識法相上分別稱為「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對於這兩個的特質,有了正確的認識,這才叫智慧。

【迴向殊勝者,迴向施善於大菩提。清淨殊勝者,《攝大乘論》說,滅煩惱障及所知障。】

  布施是一定有功德的,但是要明白,得到這些功德的目的是為了求無上菩提,不求別的。最後第六:我這樣行布施,能把煩惱障跟所知障徹底淨除;所以這是清淨的,別的是染污的。以上這六點是它殊勝的地方。所以總此一切就是布施之所以成為波羅蜜,能夠渡生死大海到達彼岸的原因。

【具足六種波羅蜜多者,如行法施防止聲聞獨覺作意,是名持戒;於種智法信行堪忍,忍恕他罵;為令法施倍復增長,發起欲樂是名精進;心專一趣不雜小乘,迴向此善於大菩提,是名靜慮;了知能施所施受者悉如幻化,是名般若。具足六種力最強大,此是《八千頌廣釋》所說。】

  根據以上的特質,再進一步是講布施一度當中具足六種波羅蜜。布施本身當然就是布施度。你行法施(就是講說佛法、修持等等)之時,防止聲聞、獨覺二乘作意,這就是持守菩薩戒。
  「於種智法信行堪忍」,是對於無上大菩提一切種智這個法,能夠信、行、忍,而且安住在這上頭。這一點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昨天有一位同修問起有關大小乘之間種種不同的論點的情形。我聽了回答他:「這個概念,說它重要是重要極了,但是你若要真正地幫助別人,也是難極了。」所以至少現在我們不必深談,眼前修行的第一步--建立正知見,才是最重要的。但這很不容易,也是我為什麼說幫助別人很難的原因。從理論上去說,會變成長篇大論,不曉得說到哪一天。佛在世的時候,處處地方希望把最圓滿的教法帶到世間,真正接受他的人卻不多,只有少數人接受了。另外還有一些人,佛經當中有所謂十四無記,有十四種問題佛不回答。為什麼不回答?佛雖然具有不可思議的無窮妙辯,具足十力、四無所畏,沒有一點畏懼,因為他了解一切事情。但是碰見這種問題他就是不開口,因為對問這種事情的人,你就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佛都莫奈何他了,憑我們現在就有力量能夠說服人家了嗎?因此眼前對我們真正重要,而真能幫別人的方法,還非自己對佛法有正確的了解,內心絕不動搖,信得過,然後照著去做,能夠堪忍。要不然,自己都信心動搖,懷懷疑疑的,連腳跟都站不穩,怎麼能幫別人呢?以上是對法施的正確認識。至於我們要行布施的時候,雖然是去幫別人的忙,可是有的時候別人不一定領情,這件事情我們大家都感受得到的。你不去做,躲在後頭,也就算了,但如果你去忙了半天,這個人要你這樣做,那個人要你那樣做。你會覺得:我不做倒還沒關係,一旦做了以後,這個人這樣,那個人那樣,弄得頭暈腦脹。所以說要「忍恕他罵」;現在人家都還沒罵你,只是嘀咕幾下你就受不了了,所以真正想做到布施,一定要具足忍辱波羅蜜。
  還有,這樣去做是必須要的,「為令法施倍復增長,發起欲樂是名精進。」所以要努力去做,這就是精進。專心一致,不為其他的動搖,不夾雜二乘的作意--這是靜慮。布施之所以成為波羅蜜,就是由於了解到布施不是為了自己。但為什麼可以為了別人而做?這是平常我們做不到的,那是由於了解了,原來這個「我」本身就是虛假的,對這個有正確認識的緣故。智慧就是瞭解一切世間萬事萬物的真實特質,乃是性空所顯的緣起之相,所以它是如幻如化的。了解了這個,行為上儘管去行施,心情上則是了無執著,那就是慧所攝持的方便,方便所攝持的慧;所以說「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就是布施度當中所含攝的般若。現在六度具足,「具足六種力最強大」,這是《八千頌廣釋》所說的。《八千頌》的廣釋就是《大般若》的解釋,內容說得很清楚。這是總括的來說。

【第二者,總之,經說在家菩薩應修財施,出家菩薩應行法布施。《菩薩別解脫經》云:「舍利子,若有在家菩薩,以七珍寶充滿殑伽沙數諸佛國土,供養如來應正等覺,舍利子,若有出家菩薩,開示宣說一四句頌,此所生福極多於彼。舍利子,如來未許出家菩薩修諸財施。」《集學論》說,此中密意,障礙聞等,謂遮出家特集財寶而行布施,若無妨害自善所作,由宿福力多所獲得,當行財施。】

  修菩薩道的初行者,所依的身都必須是人身,個別的來說,因為所依修行的這個身不一樣,所以布施的方法也不一樣;在家人應修的是財施,出家人應該行的是法施。所以《菩薩別解脫經》上說:如果修菩薩行的在家人,以七珍寶充滿殑伽沙(就是恆河沙)數諸佛國土,供養如來、應、正等覺,這是在家菩薩應該做的;這裡說供養恆河沙佛,實際上是廣利一切。真正開始要修行,圓滿的身相是出家人。出家人應該怎麼做呢?菩薩戒上說:在家人是行財布施,而出家人是鼓勵、強調法布施。法布施的功德非常殊勝,即使在家菩薩有這麼大的供養還不如出家菩薩說一四句偈的福多。下面一句話很重要,對出家人來說,如來並沒有教我們修財施哦!所以我們出了家以後,很多事情不一定是我們該做的,不是不要做,是不一定。那麼以什麼來判斷呢?
  真正修學的內涵,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正知見,而這一定要靠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而得,現在我們真正要忙的就是這個。《集學論》說:《菩薩別解脫經》這段話真正的意趣,是指假定你一天到晚忙著要修布施,以致障礙你聽聞正法等等的話,對正確修行的這條路是個大障礙。所以說出家人忙著弄財要去布施,這個是要遮止的,而另外一種狀態是,自己並沒有去忙錢財,但是因為宿生的福德因緣,自然而然的財就來了,這種情況應當要把它送出去。就像我們廣化老和尚,我最佩服他的,就是他從來不忙這個事情。早期在這裡辦學,沒得飯吃,那我們出家人該幹什麼?討飯嘛!就到馬路上去托缽,這種精神真了不起!但是現在信施潮湧而來,這是他的修持,他從來沒求過。而且他只要看見人家有需要,就拼命的送出去。我們出家人要這樣做,那就對了!所以不要以為我布施好像做了很多功德,要曉得功德的特質在什麼地方,根本因一定要先把握住,不要在差別因及其他的方面下手,這一點分清楚是非常重要的。

【霞惹瓦云:「我不為汝說施功德,我是宣說攝持過患。」是於出家辛勤追求,集積財寶而行布施,令其淨戒多生瘡尤不喜之語。】

  祖師教誡我們,出家人應該避免忙這些事情,因為攝持財物有種種的過患,出家人的真正責任是要弘法,要弘法必須先了解佛法並如法去做。如果忙了半天,自己都不如法,請問你還談什麼!這樣行財施固然不可以,法施也是如此。現在有很多人在弘法,也有很多人勸我:「您老人家怎麼不出來啊!」並且用種種道理來說服。我自己曉得,如果具條件我當然願意去行法施,可是我感覺自己對佛法並不懂,不去施至少我沒有害人家。如果我自己對佛法根本已經弄錯了,然後又去告訴別人,那是在害人。我寧可跟外道講,因為他根本不信佛,會認為我亂講,不聽我的。但一般信仰佛法的在家人,會覺得法師們是了解道理的,我如果說錯了,他們聽了也會把錯的當做對的,覺得這就是法,一旦有了先入為主的錯誤概念以後,正確的法反倒聽不進去了,因此佛法就這樣衰敗了。我自己深深地感覺到這個影響,所以非常害怕。講起來也真慚愧啊!財施固然做不到,法施也做不到,只能說我正在努力,為了要幫忙別人,所以自己要先弄清楚,然後才有機會幫忙別人。
  不但佛法如此,世間也是一樣,父母都希望孩子長大了能發大財,有高的名位,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要送到學校去。這時候不但沒賺到錢,還要在他們身上賠錢。養了兒子是希望他將來賺錢,怎麼還賠他錢啊?原因是正因為將來要賺錢,所以你得培養他,送他上學,從最低的小學一年級開始,將來希望他爬得很高,這道理我們一定要弄清楚。我們談佛法,一定要靠如理如量的正確內容。所以在家人忙些什麼、出家人又該如何做,這個一定要辨別得很清楚。

【施性差別有三:法施者,謂無顛倒開示正法,如理教誨工巧等明,世間無罪事業邊際,令受學處。無畏施者,謂從王賊等人間佈畏,獅虎鯨等非人怖畏,水及火等大種怖畏救護有情。】

  布施從它的自性來分,有三種差別:財、法、無畏。法施跟無畏施的定義比較簡單,所以先說。財施內容比較廣泛,所以擺在最後。法施是無顛倒地、沒有一點點錯誤地開示正確的方法。剛才說到我為什麼不敢出去,因為我出了家以後,聽見的法是五花八門,大乘、小乘、性宗、相宗,然後淨土、禪等等,各說各的,你不曉得怎麼辦!如果聽見了隨便拿一點就出去弘法的話,這是在混亂當中增加混亂。真正的法施是無顛倒,正確如理的。結果你不施還好,垃圾少一點,你越施垃圾越多,叫人家根本沒辦法解決。所以前面說過,尤其是修學大乘佛法的人,對大乘應該信解還要堪忍,在任何情況下絕不動搖。「堪忍」兩個字不容易喲!要具足兩個條件:第一是如理的認識,然後要如理地思惟,等得到了勝解以後(譬如天台所講的「大開圓解」),在任何情況下,不管人家怎麼說,即使天塌下來,你心裡還是了不動搖。
  就我本人來說,現在這個是談不到,但由於得到善知識的攝持和指示,至少有一點自己覺得蠻高興的,就是當外面說得天花亂墜,眾說紛紜時,我雖然沒有力量幫助別人解答,可是我內心當中的確再沒有什麼疑問。這並不是說我開了圓解,而是因為這種問題善知識都告訴過我了,我所了解的只是表面最起碼的一點點。如果我已經大開圓解,那就可以出去弘法了,可是我知道現在沒有,因此自己安住在裡邊修行,把穩了不敢動;否則的話,連好好修行不敢動這點都做不到,因為不曉得怎麼辦是好,會不斷地動盪,弄得一生空過。這點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菩薩不但是對於正法了知,而且還要廣通五明,「如理教誨工巧等明,世間無罪事業邊際,令受學處。」也就是凡是世間所有無罪的事業都要能夠正確地了解,為了利益眾生,這都是菩薩該受學的,這是法施。無畏施就是使人家能夠免於恐怖。下面是詳細地說明財施。

※﹝財施分二:一、實捨財施,二、唯意樂施。初中分三:一、捨財道理,二、若不能捨當如何行,三、習近對治布施障礙。初中分四:一、惠施何田,二、何心惠施,三、如何行施,四、施何等物。今初﹞

  財施分兩部分,第一個,實捨財施,就是實際上送東西;第二個,唯意樂施,是單單心裡的造作。實捨財施當中又分三點:第一個是布施的正確方法。第二個是如果我們不能捨的時候該怎麼辦?因為理論上要捨,但有的時候碰見一些事情讓你不能做,那該怎麼辦?這裡告訴我們正確的方法。第三是萬一有障礙的時候,怎麼對治它。第一個捨財道理又分為四項,分別為:布施的對象、應該以什麼樣的心去行布施、布施給別人的時候怎麼送以及所送的東西是可送或不可送的;每一個地方都很明確地說明它如理、不如理之相。現在看第一個「惠施何田」,這個比較容易。

【略有十種:一、諸親友於自有恩,二、於諸怨敵謂作損害,三、中庸者俱無恩怨,四、有德者謂具戒等,五、有過者謂戒犯等,六、劣於己,七、與自等,八、勝於自,九者,富樂,十者,貧苦。】

  平常我們布施,對自己好的人就送,冤家不但不送,還要害他,中庸的則無關緊要。這裡告訴我們真正的布施是三者一律平等。從文裡邊看,它包含了一切對象,不管是從自己的感受上,或從他人的德行上,乃至於從他的富樂、地位、名聞來說,一切都是我們布施的對象。這就是「田」--是我們成佛的資糧田。我們恭敬佛是因為佛能使我們究竟離苦得樂;但是真正究竟離苦得樂,必須廣行六度萬行,現在那些人就是能夠成就我們的,為什麼不敬他呢?這正是我們要恭敬的。所以平常要多觀察、多思惟這個道理,尤其是我們出家的同修,這正是團體和合的真正原因。在世間如果三個人在一塊的話就不行了,俗話說:一個人擔水吃,兩個人扛水吃,三個就沒得吃了。我們要修行,卻恰恰相反,人是越多越好,當我有力時,要去幫助別人,看見他沒力,心想:這是我的資糧田,他懶惰正好成就我成佛的功德,所以是越做越高興。即使我現在力量不足,心裡也清楚自己到這裡來學的就是這個!就算做得很辛苦,回頭想想,心中也好高興,因為我雖然多做一點點,可是從他身上曉得自己的心裡是如何地顛倒--看見他不做,內心就起嫉妒障礙。現在由他提醒,讓我看到心裡面的慳貪是這麼厲害!這時就不會放不下人家!所以萬一碰見這種情況,心裡放不下的時候,自己去反省:我出家是幹什麼的?這樣一想,問題就馬上解決了。如果還不能解決,趕快到佛堂,好好地多磕幾個頭,真正我們要懺悔的就是這個。這樣一來,就算不是做得很好,至少大家沒有什麼諍論,所以一定要先從這個基礎上消極地防範,才會有積極的增上,根本的意趣就在這裡。
  再進一步說,施的時候內心的相狀。

【意樂分二:初當具足何等意樂者,緣所為事謂作是念,當依此故圓滿無上菩提資糧,圓滿布施波羅蜜多。】

  意樂就是實際上把財物送給別人的時候,當下的心理狀態。「唯意樂施」所說的是沒有東西的時候如何修心;這兩個是不同的。
  當你布施的時候,心裡面就這麼想:我現在把東西送給別人,對出家人來說,我現在說法,或者是供養三寶、莊嚴佛殿,或者我布施別人無畏,我忙一點,但讓他省力,這是應該做的事。因為這樣做能圓滿無上菩提資糧,能夠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所以越做越高興啊!這樣想就不會覺得好像自己多做了一點,看見別人在摸魚,心裡面就嘀咕,自然這種心就沒有了。所以了解了這個概念,處處地方要提醒自己,你嘀咕了半天,事情照樣做了,結果呢?你是白白辛苦,心裡還增長嘀咕的雜染,真是冤枉。所以常常記得這句話:「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
  我們現在為什麼會在這個世界上面?這很明白!會得到這個受用,當初因地當中一定種了這個因,就是說你也布施了,但是感果的時候,為什麼心裡面還是要動腦筋去求,還不一定求到?那就是當初布施的時候心裡面並沒有清淨。如果說你一心一意歡喜地送給別人的話,感果的時候,得到財物也是毫不費力。所以古代有些人真是妙極了,他就會有這種寶藏,自己也不曉得怎麼來的,歡歡喜喜很省力就得到了。所以能夠歡歡喜喜無條件地幫助別人,心裡不要嘀咕,將來好的果報還是你的,這是就世間來說!現在我們要求無上菩提,更是不曉得要比它超勝多少,世間是不能比的呀!所以我們一定要認識這個心,把它建立起來。這個地方不是去看那些偷懶的人不對,重點是我自己出家穿了這身衣服偷懶的話,眼前貪一點小便宜,將來的後果是可怕得不得了!這一點是我們每位出家同學必定應該了解的。小便宜是絕對貪不得,討便宜就是慳,對自己的東西放不下,財物固然放不下,心裡也放不下,偷懶等等都是從這地方增長,從身心兩方面都應該去認識。

【緣所施物,謂於自物作他物解,所施之物如取寄存,當念菩薩一切所有,於有情所先已施故。】

  對所做的事情該有像前面的想法,那對於我們送出去的東西,平常總覺得這是我的,現在要想:這個東西本來就是他的,只是他暫時寄存在我這裡。不但財物送給別人,我的身體、氣力也送給別人。既然是別人的,現在他要我做,我當然高高興興做啊!就像僕人為主人而忙,現在我們就是如此,這個身體是僕人,這個主人是什麼?無上圓滿佛果等著你啊!你這樣去做,就是為著無上圓滿佛果而做呀!不是很清楚很明白嗎?如果了解這一點,必然會精進努力,盡最大的力去做。這個身體千萬不要養得肥肥胖胖的,等到死了以後後悔再來打它,到那時候也來不及了,至少要讓它瘦瘦枯枯的,然後來禮謝它。最好是像佛一樣,天人還要向它禮敬讚仰。所以應該這樣想,一切為了這個主,這個主就是無上圓滿菩提果位。

【緣行施田,為善知識。謂於來乞未乞諸田,應念此等滿我布施波羅蜜多,當具如是三種意樂。】

  第三,你要做布施的事,一定需要受者,所以這受者就是你的資糧田、善知識。如果有人跑來向你乞討,這些人都是你的資糧田,他如果不來要的話,還不能滿足你的菩提資糧。雖然你有一身的氣力,但是如果沒有地方可以去施展,那有用嗎?跑到了淨土,你還要掃地嗎?你還要忙什麼?那個地方這麼乾淨,所以你沒有集聚資糧的機會,所以為什麼說在淨土修了百年反不如在娑婆世界修一天,這不是很清楚明白嗎?有人來跟你要東西,以前捨不得,現在好極了,趕快送給他,這是我圓滿菩提資糧的機會。東西擺在身邊不捨,其實這東西是虛誑的,反而還害我,送給他卻可以換取安全而且堅實的佛果。
  我們這裡的同修當中,有一位侍候老和尚,我曉得他實在是辛苦啊!不但是白天整天地忙,到了晚上還要起來幾次,他睡的睡墊冷得要命,我一直跟他說你這樣不行,他也沒關係,我說這不是為你,因為老和尚是我們這裡的精神導師,你要照顧他,你自己也要注意。他晚上睡的是冷得要命,睡的時間比任何人少,做的事情卻比別人多。有的時候人家還說他,一開始他心裡覺得忙了半天還不被諒解,後來想沒關係,我在這裡修學,他成就了我的忍辱。就是這樣的心理,所以我讚歎、真歡喜!這都是我的善知識,因為他了解這正是他的資糧田,所以越做越高興,越做越快樂。現在我們住在寺院中,對上面侍候佛,下面是成就你資糧的同行,當然是越做越開心呀!
  所以不管你所施的東西,或所做的事情,乃至你的對象,能夠三輪清淨,在因地當中聞思相應,果位當中修證相應,有這樣的因,自然感這樣的果。前面說過了,不是馬上叫你捨頭目腦髓,第一步重要的是把這個道理聽懂,然後思惟觀察,當這些人來乞求的時候,你會覺得他來成就我。如果是要財,那是成就你的財施;如果是做事情,他不做讓你做,你不會說他在偷懶,而是成就你的無畏施啊!不但成就你的無畏施,讓你多賺了以後成就佛果的功德,這都是你的功德田、資糧田,你感激都來不及,這是你的大善知識啊!他使你成佛的,怎麼能不恭敬他呢?不但歡喜而且恭敬!所以現在我心裡面經常就是這樣想,說實在我也做不到,但是正因為我做不到所以更要這樣想,做不到難免會痛苦,轉變想法就會快樂。身上面雖然受一點苦,心裡卻是越來越快樂,我曉得只要這樣做下去的話是增上生,到最後圓滿佛果就等在那裡。諸位啊!天下哪有這樣好的事情,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你不在這裡忙,請問你在世間忙些什麼?以前曾經跟你們說過,我當初出家的時候人人笑我,等到多少年以後,跟以前的老朋友碰見了,他們都說:「某人啊,算來算去還是你最好。」當初我們在學校裡唸書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有偉大的志願,要成家立業。現在每一個人都「五子登科」,就是房子、車子、妻子、金子、還有兒子都有了,忙了半天問他為什麼?還不是為這個家,為了這些孩子!辛苦了一生,結果就是這個樣。
  現在我們有幸從家的牢獄脫離出來了,在這個地方集聚資糧,所以千萬要把正知見建立起來,不相應的心現起的時候,要想說:「這個無始以來無明相應的習氣又來了,這真是我的冤家,我現在跑到這裡真正要做的就是跟它鬥!」不是說一定能成功,前面告訴我們,即使被煩惱冤家壓在下面了,我也在下面咬牙,要跟煩惱鬥。大家還記得這段話吧?我不是時時戰勝的,我自己很清楚,我一直在敗。人家說常勝將軍,我自己覺得我是個常敗將軍。普通一般人敗了一次就完了,像那樣就不行。我敗,敗了以後我還再打,又敗,敗了再打,又敗,再打,所以叫做常敗,真正了不起的就是這個「常」字。你能夠這樣倒下去再打,倒下去再打,你就成功了。記著,我但願諸位能學這個,我現在就學這個常敗將軍。我在這裡只是把我敗的經驗告訴諸位,雖然敗,卻是快樂的!而且美不可言!

【《攝波羅蜜多論》云:「乞者現前諸佛子,為增菩提資糧故,當於自物住他想,於他應起知識想。」施一一物,念為如是如是而施,緣所為事意樂廣說,如《妙手問經》及《攝波羅蜜多論》,應行了知。】

  《攝波羅蜜多論》所說的,就是前面講的這個道理,乞者出現在前面,既然我們是學菩薩的人,行布施會增長我的菩提資糧,所以很高興,他是我的善知識!這個東西本來就是他的,現在卻可以用來滿足我的菩提資糧。不管送任何東西,都要想到是為了成佛而施。布施時內心的所求,詳細的內涵就在經論上面,這裡只是提個綱要。所以宗大師為什麼教我們要不斷地多閱讀無垢經論,原因在這裡。我們有個經驗可以說明:大部分同修聽的時候,聽得真起勁,書本一合沒有了。現在應該是聽的時候固然很起勁、很高興,然後下課的時候高興的心念還在,正知見的餘勢還在,休息了幾分鐘馬上再回來。不但是聽論,就是看經也一樣,要繼續去思惟剛才這論上面怎麼講的,現在經上面怎麼說,內心當中不斷地薰習。累了出去休息的時候,仍然保持這個跟法相應的快樂心情,餘勢未盡之前,讓眼睛休息休息,身體鬆弛一下再進來,這樣不斷做的話一定成功。這個道理後面的精進波羅蜜多當中會告訴我們,只要得到了如理的、正確的方法是沒有不成功的。

【如前所說緣田意樂,於一切境皆應起故,是總意樂。別意樂者,於諸怨害以慈意樂,於諸有苦以悲意樂,於諸有德以喜意樂,於諸有恩以諸意樂而行惠施。】

  前面所說的緣由意樂,在任何情況之下都應該這樣,這個是總的意樂。此外,面對不同的境界,還有不同的方法。如果是對我有怨害的人,要用慈心布施,這不但行布施。而且還對治瞋心,不但對治瞋心,而且增長無量慈悲,多好啊!
  「於諸有苦以悲意樂」,這一點要特別講一下。苦有身心兩種,現在我們外面看起來是好好的,身容或不苦,可是心大部分都很苦。我不敢說你們如何,我自己曉得我很苦,因為我還是個凡夫啊!雖然曉得佛果這麼美妙,可是還遠得很,雖然也在努力追求,但是大部分心情都是跟凡夫的雜染相應。跟雜染相應自然而然貪著難捨、偷懶、茍且偷安,我自己很能體會到這種心情,所以看見別人這樣的時候,有時候會拿世間的標準去衡量:「這個傢伙又偷懶了!」但回頭一想:「錯了、錯了,他在苦惱當中,被無明大苦所陷,這正是一個苦惱眾生,我現在修學佛法,不是要布施、不是要成就嗎?連我自己覺得是修學佛法的人都做不到,還能要求其他人嗎?」一方面策勵自己,一方面覺得這個人真可憐,「好啊!我正好趁這個機會幫忙他。」這個意樂並沒有離開前面的總意樂。前面是說:人家偷懶,你應該怎麼去做,其實他之所以偷懶一定有種種理由,也許他今天生了病,就算他真的是偷懶,那還是心病,一樣是苦啊!所以是可悲的眾生!不但增長我的菩提資糧,而且增長我的大悲心,悲心對菩薩而言不是初、中、後都要修嗎?所以你看,一面是增長資糧,一面又增長悲心,好在有對面這個人!到那個時候,你越想越歡喜、越做越高興。
  因為你做的當下是增長功德,這個歡喜的心情又是個隨喜心,所以前面告訴我們要多思惟,坐在這裡要思惟還思惟不起來,但境界現起的時候,思惟是特別有力,正是我們可以用法的時候,所以有了這麼好的環境不努力,真是如入寶山空手而回,現在我們這裡說來說去就是講這個。所以大師真了不起,多少傳承的祖師、譯經大師,乃至於印這本書的人,還有郵差把書送進來,都要感謝他們,我們才有這個機會。

【又於諸田當住捨心,行善施果,亦當迴施乞等有情,特於苦田當住悲愍。如月稱云:「施謂離慳貪,於諸器非器,平等心等施,此施施者淨,悲施及施果,二俱施來求,此施無慳,善士所稱讚。」】

  對所有這些田都是住於捨心,乃至於布施的果也都迴向給他們,本來你就是要迴向一切有情成大菩提。特別是對苦田當住悲愍,這個道理剛才已經說過了,真正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而大悲必定是要苦眾生的策發才生起。
  月稱大論師是一位大菩薩,他說施就是離慳貪。這種情況之下,不管受施者是器非器,不管十種田中哪一種田,布施的時候以平等心。布施這個行為本身以及施者都是清淨的。布施的時候用悲心,然後布施所得的果報也都布施給人家,這個布施才是真正圓滿的,才是善士所稱讚的。

【《無量功德讚》云:「若見諸貧劣,眾生有求心,無悲希果報,尋餘有德器,意壞雖行施,等同諸乞丐,故尊由大悲,布施諸乞者。」】

  有的人因為布施有德者有功德,就會去供養,但是有窮人來求乞,他卻沒有悲心,因為覺得這個窮人沒有功德。他把錢集在那裡,要布施有德者,這個時候他的意樂已經不清淨了,雖然行布施,就像乞丐一樣。而世尊真正珍貴的是以大悲心,正因為看見他苦、貧窮,所以布施。剛才說過苦有身心兩方面,對出家人來說,是特別注意對方心苦而行布施。這個話再說一遍,當他貧窮的時候,固然要布施,即使他有種種不如理的地方,我們也是一樣。不要說因為老和尚功德了不起,我處處地方去侍候,想辦法討好他;這個傢伙莫名其妙,我才不理他,不是這樣。我們修學菩薩道的人要了解,不是在於他要不要,而是說我該不該。那個時候你很清楚地知道,這個境界現起了,我真正要修改的就是內心這種不如理的慳狀態,這個拿掉就對了,這個是布施時的意樂。
  「意壞雖行施,等同諸乞丐。」雖然布施了,但是布施的心理狀態錯了,所以像乞丐一樣。乞丐是和尊貴成對比的,就世間名位來講,最尊貴的是王者,最下賤的是乞丐。現在你已經布施了,為什麼還講像乞丐呢?要了解布施根本因在哪裡,以大菩提心行六度萬行,如果你的大菩提心、悲心沒有了,那就錯了。所以前面說,有窮人來求,正是大悲所緣的境,你現在不救而求果報的話,根本錯了,這個就是它真正的意思,這是我們應該要了解的。前面是說應該具足何種意樂,下面是說我們不應該有的違理的意樂。

【次當斷除何等意樂中,無惡見取意樂者,謂念布施全無果報,及念殺害而行惠施以為正法,或計瑞相吉祥而施,或念唯由布施圓滿,便證世間出世離欲,莫如是施。】

  第一個,一定要有正知見,與正知見相反的就是惡見取。這裡是以見煩惱當中狹義的來說。廣義而言,凡是跟不正知相應的都是惡見取。例如有人以為布施沒有果報,這是世間不了解因果法則而持斷滅見的人;還有由殺害而行惠施,這個也不可以,本來布施是除了去除自己的慳以外,還要滿人家的願,現在你反而殺害,去做傷害的事,這個跟正法不相應的;乃至於為求種種的吉祥等等,這個我們容易了解;或者以為只要布施圓滿了,就可以得到世間、出世間的種種離欲等等,這種不正知見應該斷除。

【當無高舉意樂者,謂不毀求者,不為勝他。亦不施已而起憍慢,謂我能施餘則不爾。《清淨業障經》說:「若諸異生行布施時,於諸慳便生不信,他發憤恚而墮地獄,故於布施而為障礙。」】

  平常凡夫總是隨著我慢轉,我能夠有東西送給別人,自己心裡面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高慢之心,要把高慢之心拿掉。對來求的人不要輕視他,乃至於毀損他。勝他,也是一種憍慢的心理:他這樣做了,我要比他做得更好。還有布施了以後,心裡不要起憍慢,覺得我能布施,其他人都不行。
  這段經文主要的意思就是說,平常對於世間的一般人來說,假定你行布施時,自己覺得我行別人不行,或者布施了以後,對於來向你求東西的人,雖然給了他卻呵斥他,譬如對一個年輕人,你說:「年輕人好好的,不去做事情!來來來!送給你,你這種人真沒出息!」他雖然受了你的布施,心裡卻在那裡嘀咕,這個不好。還有「勝他」,看見別人這樣做,為超勝於他,乃至於你送了別人不能送的東西,就看不起不如你的那些人,使他人對於正法生起不信的念頭,乃至引發瞋恚之心而因此墮落地獄。這是由於你布施的時候不如理,內心是高舉的意樂而影響到的。你原來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別人,結果因為你不如法,意樂不正,所以使得人家反而受了傷害,這個是布施的一種障礙。

【又說:「守護戒時毀訾犯戒,令多有情起不信心,他由不信而墮惡趣,住忍等時毀訾安住,此等逆品故障戒等。」】

  除了布施以外,還有持戒、忍辱等都是這樣。我們自己持戒,卻說別人不持戒,就會使得很多人對三寶生起不信之心。這個「很多人」涵義很廣,比如說,你持戒而另外一個人不持戒,當你說他不好的時候,你可能對著他說,也可能對著旁人而說,乃至於輾轉告訴別人。如果是對著他說,他固然是不持戒,但由於這樣而彼此之間有嘀咕;或者你說給別人聽,使別人認為原來戒是這樣的,那麼他就對你很恭敬,對毀戒的人就輕視了。佛經上面告訴我們,戒是要求自己、策勵自己的,我們並沒有責斥旁人的理由,這是特別要注意的地方。所以佛法是「內明」,總是在處處地方以法來淨化自己。現在你自己持戒,卻毀犯別人,這個本身就錯了。
  目前常有的狀態是自己很認真地持,雖然不一定讚歎自己,但是他會說別人是不持戒的,居士聽了,以為持戒是這樣的,就對不持戒的人生起輕毀之心,因為這樣他對三寶的信心就會受損害,乃至於由此而遠離佛法。經上面很清楚地告訴我們,末法的時候,出家人披了這件袈裟,哪怕犯了種種戒律,你還是不能輕視他。本來在家人並不了解,但是因為你持戒的人說了這個話讓他產生了不信,又去隨便毀謗,這是會墮惡趣的。持戒是這樣,忍辱也是這樣。不過在這裡要說明,出家的同修,不要以為人家不能罵我是天經地義的,罵、不罵是人家的事情,我們穿了這件衣服,是一定要持戒,如果做不好,非墮落不可!佛法講內明,每一個地方都是告訴我們要以法來反省觀照,淨化自己,這才是真正重要的內涵。所以要分清楚是站在哪一個立場上來說,要不然,經上說在家人不應該毀謗出家人,自己犯了戒,還覺得你在家人不可以責備我,好像這是天經地義的事,那他要是下一層地獄,你就要下十八層地獄。他要是下十八層地獄,你就要下三十六層地獄,那不得了!這個事情我們千萬要注意。反過來,在家人也千千萬萬不要說「出了家怎麼這樣的!」他毀戒犯戒,那是他個人的事情,這件衣服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清淨幢相,你能夠恭敬的話,你就能得到無比的功德,這個完全是就你自己淨化來說的。
  我們說要行菩薩道,要幫助別人,正因為看見這種不相應可憐的眾生,要用種種方式怎麼樣去幫助他,你看見他做錯了,不但不責備,你還得反過來反省:我的目的是幹什麼?就是要救他們出來。現在那些人做錯了,那不是我的責任嗎?這個才是我們應該有的心情,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要把握住這個原則。所以一旦啟發了大菩提心、行大乘行的話,你在世間就找不到一個惡人,內心上面也生不起一點貪瞋等煩惱相,就有這麼大的好處,這是我們學習大乘的行者應該特別認識的一點,修忍辱的時候也是一樣。凡是上面這種狀態,都是持戒的障礙。

【故當如《無量功德讚》說而行。如云:「汝聞慧大時,未嘗自讚歎,餘少德眾生,亦曾高恭敬,自住功德時,取自微惡行。」】

  正確的應該怎麼做呢?應該按《無量功德讚》說的去做。能夠如理如法地跟善知識修學佛法,這個叫「聞慧大時」。上士所學的是發了願心,然後受戒--行心,這是資糧位上的行者。與資糧位上相應的慧,就是聞慧,聞慧如果不大的話還做不到,所以這是資糧位上慧的特質。假定真的有智慧,雖然是最起碼的聞,或者進一步思修相應,你就不會讚歎自己,那種種煩惱都可以對治掉了。人與人之間相處,千萬要自卑謙下,恭敬別人不要自高。應該自己努力去修行,不應對自己的功德沾沾自喜、得少為足,拿出來向別人誇耀,更是錯了,要記取的是自己的微惡行。
  到了這個階段,如果能夠真實如理地走上去,心目當中具足的是大菩提心,一心仰望無上菩提。因為有了這個心,所以去行布施。雖然這樣行持是有功德,可是比起究竟的目標來看,事實上卻是天差地遠,了解了這一點,內心自然不會憍慢。所以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說把握住這個根本目標的話,自然而然不會出問題。那個時候自己看看,還是覺得差了一大截,雖然發了心進入資糧位,才剛剛離開凡夫一、兩步,距離佛地還差得很遠很遠啊!所以為什麼一切時處不要離開皈依跟菩提心,就有這樣的特點在。
  雖然理論是如此,但是因為無始以來的積習很重,所以初發心者難免處處地方仍被惑業現行所影響,因此經上就告訴我們,你自己是有功德,但千萬不要拿這個東西來自高驕人,而是處處地方反省自己的錯誤。我也常常聽見我的善知識比喻給我聽:要曉得現在這樣去做是賺法財,世間的人賺世間有漏的三世怨之財,我們現在要賺的是無漏的佛法如理之財。在這個五濁惡世,就相當於在貧民窟裡面,而你居然賺了錢,就像世間一樣,這個錢萬萬不能露白。你在外面也是裝著一副窮酸相才會很安全,要不然會出毛病,這是千真萬確的。如果你不善巧的話,障礙就都來了。
  所以,最近我們溫習《了凡四訓》的謙德之益,這個對我們非常重要,我也希望大家把這一部分作為輔助,要好好地看一看,你會處處體會,從這個世間淺近的事實,了解他所以能夠立命、改過、積德的原因何在,如果把這個原因運用在現在所講的道理上面,你馬上就能相應。現在講的是非常深刻圓滿的道理,但是下腳的起步卻是跟世間普通人一樣,因為我們還是個凡夫,不同的是,他的目標是很近、很短;我們同樣的起步,目標卻是很高、很遠,有這樣的好處在。

【當無依止意樂者,謂不望名稱而行惠施。當無怯弱意樂者,謂施前歡喜,施時心淨,施後無悔。聞諸菩薩廣大施時,莫自輕蔑恐怖退弱,增長勇悍。】

  我們布施要依止正確的意樂,而不應該依止不相應的意樂。內心好樂的應該是我們志趣所在的地方,好名稱等等,這些是不應該求的,都應該斷除。此外,布施的時候,心裡不應該怯弱,應該堅強,這在布施的整個過程中都很重要。布施以前心中要歡喜,平常我們有一點好東西,自己捨不得,想到要捨給人家,心裡面就先縮起來,不要有這種心態。要想現在難得有這個因緣,很歡喜地送給別人,這才是跟正法相應的。這種歡喜就是所謂「法喜」。正布施的時候心淨,「淨」是指如理如法的。布施以後心裡面無悔,不但無悔,而且繼續地很歡喜,這個布施才正確。否則的話,我們有時候心裡面會生起懊悔,覺得送給人家,自己就沒有了等等。
  聽見諸佛在因地當中行菩薩行,那種了不起的偉大的布施,自己千萬不要覺得這個是大菩薩的境界,我可不行啊!這心一生起,注定你只有向後退的份,因為你看見別人做就害怕了,輪到你自己的時候,絕對闖不過去。所以應該增長勇悍的心力,這跟前面的怯弱恰恰相反,悍是強悍,很強大的力量。
  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回想《俞淨意公遇灶神記》的公案。自己有力量可行持時,要盡量去做,萬一力量不夠,也一定要使得施心圓滿。比如他今天要我幫忙,借他幾萬塊錢,偏偏我是一個窮光蛋,沒有能力,平常我們會說我沒有辦法,就不管了。現在應該要想:「唉呀!我再怎麼沒有能力,總要想辦法幫忙他,替他打算。要是我有能力一定要幫他,乃至於變賣財物都可以。」儘管你沒有行為,可是心裡面要這樣想。我們常常聽見一句話「善門難開」,這句話對眼前的情況來說,是千真萬確的,一旦開了善門,大家都來求你。但是行菩薩道的時候,不應該這樣說,應該是「善門易開」,而且其樂無窮,其利無比,就要用這種心來策勵自己。

【當無背棄意樂者,謂於親怨及諸中庸不隨朋黨,悲心而施。】

  布施的心要一視平等。不可以說這個人跟你親就施,這個人跟你怨就不施,另外的一些跟你無關緊要的人(中庸就是跟你沒有關係的),你也不施,這就是朋黨之心。黨就是朋黨,跟你同一個圈子裡的。這樣是違背你自己的發心,以及背棄了來求者。你布施只有一個原因│-大菩提心,要救人家,所以重點不在乎人家跟你親、怨、中庸,而是你自己的悲心,這個我們一定要把握得住。

【當無望報意樂者,謂非望他報恩而施,觀諸眾生缺乏安樂,愛火所燒,無除苦力本性苦故。】

  你布施並不希望得到什麼果報。但是我們真的不希望得到果報嗎?希望的,得什麼?無上菩提之果。這個無上菩提之果,以我們凡夫來說,好像有一樣東西,實際上是歸無所得,不過在凡夫地一開始並不這樣說,而是說我們要把所求的目標,放得最高最遠,這個東西才是究竟圓滿的,為了這個目標才去行布施,不是希求世間的回報。所以布施的時候一定基於悲心,看見一切眾生都在痛苦當中,為貪欲之火所燒,沒有力量去淨除自己的苦,所以你幫忙他,這個幫忙包括財施、法施、無畏施,全部在裡頭。

【當無希望異熟意樂者,謂不希望後世異熟身財圓滿,觀一切行悉無堅實,無上菩提有勝利故,非破現前希此諸果,是破唯以三界身財為所欲得。】

  布施的時候,並不希望得到異熟果報--這一世我好好地努力,下一世升天,得身財的圓滿。這個地方要注意,不是要下一世異熟的身財圓滿,因為這些都是不實在的。我們唯一要的是無上菩提,這個才是真正殊勝的利益。前面曾經說過,真正該求的是眼前增上生、究竟決定勝,所以眼前增上生,我們還是要的。那麼這個地方說的「不希望」是什麼內涵?我們布施的目的乃是為了無上菩提,這個眼前增上生是要的,但並不是只求眼前增上生,因為眼前增上生只是個工具。這裡所破的,是指布施的目的不在獲得無上菩提果,而只是希望得到三界之內異熟的殊勝之身,這個我們要分別得很清楚。
  本論真正殊勝之處,就在它每一個重要關鍵的地方,都會分辨得非常仔細。如果沒有這種能力,或者是不經過這種薰習的話,往往是非莫辨,總是差不多,如此世間尚且做不好,何況是要求圓滿無上菩提!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這一點大家要了解。如果已經有分辨的能力,固然應該慶幸、增長,沒有的話,要特別策發自己:我好幸運能到這裡來,現在居然了解、認識了,可以從這個地方層層深入。不要因為自己不相應就怯弱,覺得這個這麼麻煩啊!你就退怯了。這種心理對學佛而言是完全不相應的。我們要常常記住,真正的難易不在事情的本身,而在你對這件事情的心態。如果心裡面已經先萎縮了,那是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功的。

【復次當無邪命意樂,謂念行施為國王等知其能施,而起敬事,不應慮貧而不行施。又於乞者無欺誑心,不喜忿恚,心行散亂。】

  其次,不要有邪命意樂,什麼是邪命呢?自己布施,希望國王或者上面的人曉得,知道這個人能夠布施,然後敬重、恭敬他,這個都是錯的。也不要去擔心送給別人,自己就沒有了。對於來求的人,心裡面不要欺誑他,不要不歡喜、不要忿恚、不要散亂。「心行散亂」以我們眼前來講,不大容易體會得到。要注意,這個地方是指已經受了菩薩戒、行菩薩道的行者,所以他的心理狀態只有一樣東西--緣大菩提心,這是必須要的。平常我們的心裡是浮浮泛泛一直在散亂心當中,那個散亂和這裡的「心行散亂」,這兩個標準不一樣。這裡的不心行散亂是指菩薩布施時只有一個心理狀態--緣大菩提心。

【乞者來作種種邪行應無厭患,雖見乞者欺詐等過,無宣布心。】

  這的的確確真是菩薩了不起的精神。對來乞的人我們不能輕慢他,乃至於不能說他的不是,就算他有種種欺詐的行為,那都沒關係,那是他的事情。我總是以非常歡喜的、大菩提心相應的大慈悲心與恭敬心去布施他,因為他成就我的布施功德,他是我成佛的資糧,你既然恭敬佛,怎能不恭敬他呢?所以他如何是他的事情,就算看見他欺詐,我們不去揭穿他,總是一心地幫他忙。

【從別別施生別別果,深忍而施不為他動。】

  布施的時候,以個別個別不同的方式去布施,就會感得個別個別不同的果報,你給他一塊錢,將來從他手上會還回你送他的錢;你拿這樣的心理,做這個行為,將來回報你的也是這樣,乃至對象是什麼等等,都分得清清楚楚。現在一方面身口行施,意樂也是跟菩提心相應,這樣行施的果報,外面是所受用的報身報土,裡邊是法身圓滿、報身圓滿。這個概念如果弄清楚了以後,就不會為他所動,深忍而施。前面告訴我們這樣不要做,那樣不要做,以我們現在看起來,這個事情還真難。如果懂得了道理,能如理思惟觀察修習,到最後自然而然曉得就是這樣,你在因地上怎麼做,果位上就得什麼樣的報,所以你只要注意你現在的內心行相,這事情再清楚明白不過了。既然與法相應的你都做了,不相應的都斷除了,自然就能夠深深地安忍於此。不管外面的境界是天翻地覆,好的、壞的也好,詐的、欺的也好,你都不為它所動。這是第二點布施的時候應以什麼樣的意樂行施。

【如何行施分二:不以何等加行而施者,謂不速與稽留乃與,令起煩惱然後乃與,令行非法或違世間道理之業而後施與,先誓與此後減少給,或給下劣,數恩而與,一時能與而為漸次少少相給。自為國王奪他妻子而為惠施,逼取父母奴輩等財而與餘者,由能損害他人方便而行惠施,自懶惰住教他行施,於來求者呵責嗤笑,旁言輕弄粗言恐嚇而後給與,違越佛制學處而施,不能如有資財而施,長時積集然後頓施,是為應斷,故當捨離此等加行。】

  第三點是你布施時候的行為、加行,這又分什麼是不應該的要斷除,什麼是應該的要去做。第一個就是人家來跟你要,嘴巴上說:「好好好!」好了半天,還是沒給他。應該在他需要時趕快去幫他才對。此外,你要布施給他,應儘量地使他得到安樂,結果你使他生了煩惱才施,這樣的布施不相應呀!或者送他東西,叫他去做不如法的事情,乃至於做不順世間道理的事情,這種施不可以做,因為佛法一定隨順世間。乃至起先你決定要給他,後來給他的卻減少了,或者是好的變壞了,這個不可以。
  「數恩而與」就是給了他以後,一直數說自己的東西有怎麼樣的好處,例如「這個東西好得不得了」、「我自己省吃儉用,然後幫忙你。」諸如此類的話。還有,我們一次可以給的,卻慢慢地給,少少地給。或者自己身居高位--古代是指國王,現在是居高位的人。以前的國王可以任意搶奪別人的東西,然後送給他人,這不可以做。或者自己在下位,不是國王而是普通一般人,向上逼取父母的,下面取奴婢的等等,不是自己的東西逼取來了,然後去布施,這樣不可以。還有,損害了別人而去行布施,或者雖然想布施,但自己懶惰叫別人去做。對來求的人呵責他、嗤笑他,不是軟語相慰,乃至於輕視等等,這種種不如理的現象,我們平常很容易見到,這也不可以。所謂旁言就是顧左右而言他,輕弄就是戲弄、輕視。
  出家修學佛法的人特別要注意,前面一再告訴我們,出家人是法施,財施只有一個條件,就是你自己宿生的福報,不求而得到的。即使以在家人來說,這個求財大有學問哦,要如理如法的,這一點很重要。信了佛一定要依佛法的原則去賺錢,若是以違背了這個原則而弄來的錢財去布施,這是不對的!下面是說有錢就應該去布施,不要把錢積聚起來,積了很久,然後再一下子布施出去,應該是隨有隨施。關於上述這種種情況都應該捨棄。

【又諸菩薩見積集施其施有罪,見隨得施其施無罪。謂若積集然後頓施,福并無多,及於集時退怯眾多求資具者,令生嫌恨後施諸餘未求者故。《菩薩地》中所說此等極為重要,謂見集時生長慳等眾多煩惱,護等劬勞障多善行,多於中間發生損失,不能畢竟惠施事故。】

  真正修學菩薩行的人認識得很清楚,他之所以布施,是對自己去除慳貪而言。如果把財物積聚起來,這是會增長慳貪的,所以積聚財物布施,這樣的施有罪。隨得隨施,得到了馬上就送出去,這個施無罪。你有了財物而藏積,這是積集而頓施,你的福並不見得因此而增多。先不管那樣的心對不對,就布施的財物這一點來說,你慢慢地布施和一口氣積了很多才布施,結果數量是一樣的。譬如我現在慢慢先不急著布施,一塊一塊積了一百塊,然後以一百塊錢布施出去,這跟一塊一塊送出去的數目相同,所以這福是一樣的,但是在你聚積的時候,有人來求,你沒有布施給他,結果使得很多來求的人求不到而生了嫌恨心,這個不可以。
  關於這個道理在《菩薩地》當中特別強調,所以這一點很重要。前面只是單單說,先前來求的人,被你拒絕了,讓他心裡面生起不如理的心相,現在這地方所說的是,你聚積財物的時候增長了慳貪,還有很多其它的煩惱。我們把錢擺著,就要守護它,要防小偷,或者要擺在銀行生利息等等,那都是煩惱,都是麻煩。所以結果是增長劬勞,障礙很多善行,時間浪費掉了,又增長煩惱,何況中間還有種種的損失,而「不能畢竟惠施事故」,跟究竟圓滿的布施不相應。究竟圓滿的布施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增長自他功德的。所以與究竟圓滿的布施不相應的加行不可以做,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當以何等加行而捨者,謂舒顏平視,含笑先言,隨對何田,皆應恭敬。親手應時,於他無損,耐難行苦而行惠施。】

  舒顏,叫人家看起來很舒暢很歡喜,自己歡喜,使別人也歡喜,所以《大丈夫論》上面告訴我們:行菩薩道的人,看見別人來向他要任何東西,雖然是他送給別人,結果他內心上的歡喜比受布施的人,不曉得要超過多少倍,他內心的歡喜是無比的!這個道理我們普通人的確是無法體會的,如果了解了這裡所說的發菩提心、學菩薩道的內涵,就會很清楚,你心裡所希求的是無上菩提,因為你深深了解無上菩提果的殊勝利益是不得了的,世間任何好事,都絕對無法跟它相比,而你沒有其他辦法可以得的到--除了修學佛法以外。為了使我們容易體會這個心情,打個比方,就像做生意一樣,現在只有一條路可以使你賺大錢,但是偏偏別人不知道,就你知道而已,而現在你正忙這個事情,那個時候你心裡歡喜的狀態就是這個。所以有人來求你,你送給他的時候,這個人得到的最多只是一點眼前的錢財,他根本得不到你心目當中所求的無上菩提果報,怎麼會有你這樣快樂呢?這不是很清楚很明白嗎?雖然這裡是在講布施,其實六度中的每一度,都一樣需要這種認識。
  六度中特別強調精進,就是我們做善事有一種強悍的心理狀態。現在叫我們做一點點事,事情還未做,就「唉呀,我害怕!我不行。我頭痛。我這個,我那個……」不但一點都不精進,還怯弱得不得了,為什麼?就是因為不能分辨是非好壞,貪著現前一點小小的利益,或者是知見上的,或者習性上的。如果你正確地了解佛法,知道正因為你要快樂,而真正的大快樂大好處都在這裡,此時哪有破不了的障礙。所以處處地方要注意一件事情--修學佛法真正的中心是正知見,有了這個自然樣樣破得了,既然能夠破除障礙,那果報是一樣一樣地得到,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了解這個道理,你做起事情來就能夠無往不利,沒有一點事情會障礙你。
  精進的內涵,先是內心上面的認識,然後行持上面要去表現出來,這裡用在布施度,所以菩薩看見來求的人好歡喜呀,含笑先言,他來成就我的無上菩提呀,真好!真是大善知識呀!所以對於上面的敬田以及下面的悲田窮人等等,也一樣地歡喜而且恭敬。感覺他像佛一樣,因為佛使得我們成佛,他也使得我們成佛,我當然恭敬他。你布施的時候能夠這樣恭敬,等到你成佛的時候,沒有一個人不恭敬你,道理就這麼單純。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別別施生別別果,這個別別不單是在事相上面,布施的當下外面是這個事相,裡面是你的心態以及加行,你怎麼去做,就感得什麼樣的回報。
  布施的時候要親自去做,還有送的時候要適時,這個很重要!他今天有求於你的時候你不送,過兩天他已經沒有求了,你才送他,這個不行。所以我們應該雪中送炭,不要錦上添花,這是應時。還有布施時要於他無損,還要忍耐種種難行苦。這個道理說起來很容易,可是做起來,就要自己深加觀察思惟。若你能夠依了解的道理去做的話,那功德是無量無邊。我一看到這個地方總是想起像《德育古鑑》、《太上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中,古德們的種種語錄,乃至於最常提的《了凡四訓》他也這麼說,不管是任何情況之下,能夠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不管外面怎麼樣的難、怨,他總歸委曲求全。

【此等果者,如《諦者品》云:「由恭敬施感親友等而為敬重,由舒手施感得承事,由應時施感一切事應時成辦。」又云:「不損他施感得堅固資財,由忍苦施感知心眷屬。」《俱舍論》說:「舒手惠施得廣大財。」堅固資財者,如《俱舍釋》說:「他於資財不能障難,火等無毀。」】

  你能夠照著上面這樣做的話,這個因會感得什麼果呢?經上這麼說:你布施的時候能夠恭敬求者,將來你的親友也會恭敬你。這是增上生當中的親友,乃至於究竟決定勝時候的親友,他們都是恭敬你,所以成佛的時候,任何人一看見佛,就無比地歡喜、無比地恭敬。佛在世的時候,坐在某個地方,樹枝自然移過來擋住陽光。當太陽移動時,其他的影子會跟著轉移,可是佛坐的那棵樹的影子不會移,還遮在那裡,這樣不可思議!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以上所述是布施的時候恭敬所感的果報。
  「由舒手施感得承事」,你親手去幫忙人家,將來人家也會來幫忙你,所以現在我們常常怨,好像人情很澆薄呀!事實是如此,可是為什麼你會感得澆薄啊?就是你宿生因地當中所做,真正懂得這因果的必然關係的話,當你看見眼前這種不如理的事情時,你不但沒有一點抱怨,只有反躬自省,檢點自己,然後精進力行,沒有一個地方是例外的。還有要應時施,能夠應時而施,將來你辦起事情來,也應時成辦。
  你能夠布施別人而不損害於他,會感得堅固的資財。又能夠耐難行苦而去行施的話,將來會感得知心的眷屬,為你盡心盡命。這裡引《俱舍論》解釋堅固財的內涵。平常我們感得的財物是五家所共:水漂、火燒、盜賊、王難、不肖子,都是不堅固的。王難就譬如現在我們的財物好好的,等一下政府裡邊說這個地方有什麼需要,然後就把你的東西拿走了,諸如此類的,這是以世間來說。你布施的時候,如果能夠不損他施就感得了堅固之財。

【又助他施加行者,謂若自有可施財物,見有慳,曾未少施,應往其家,歡喜安慰如是告言,我家現有廣大資財,我為圓滿布施波羅蜜多,希欲乞者,若有求者與汝會過,莫令空返,可取我財惠施彼等,或是將彼引到我所,我行惠施當生隨喜。彼財無減,即便歡喜,能如是行,如是令彼漸種能除慳垢種子,由漸修習自施少財,依下無貪進得中品,依中無貪進得上品。】

  那要怎樣幫助別人行布施呢?看見有人很慳貪,很少布施,或者沒有布施過,而你自己有很多錢財,也想要布施,那時候你先不要忙著自己去布施,就到那個小氣慳的人家裡去,讓他很歡喜,安慰他,告訴他說:「我現在家裡有好多錢,為了圓滿布施波羅蜜多,這有非常殊勝的好處,所以我現在要布施,我巴不得人家來跟我要財,但是我又找不到,所以假定有人要來求財,給你碰到了,你不要讓他空返,你就告訴他到我這個地方來,或者幫我把錢送給他。」雖然那小氣的人他自己是不肯送也不想送,結果也沒有損失,還是行了布施,所以他心裡也歡喜。譬如說有人來找我,我自己捨不得,把這個人拒絕了,自己又覺得過意不去,現在正好可以帶他去隔壁那個人家,結果討的人也歡喜,拜託我幫他的隔壁人家也歡喜,那我當然也歡喜了嘛。所以由於你的善巧布施,這個慳貪的人也隨喜了。他沒有損失卻也得到了歡喜。這樣做的話,慢慢的能夠幫助他除掉小氣的種子。他自己不能遮止慳貪雜染,因為被你這樣引導,他也歡喜了,漸漸地也能夠稍稍地布施一點。這樣修習的話,他能夠由下無貪(這個無貪是跟貪相反的)慢慢地進入中無貪,又再由中無貪進入上品的無貪,由此提升了,這個好了不起!

【如是若自親教、軌範、弟子、助伴,是慳貪性不能惠施,或雖非慳,然無資財,與彼資財,令於三寶樹修布施自己不作,由此因緣自所生福彌更弘多。令餘一類調伏煩惱,圓滿一類善法樂欲,攝受有情成熟有情。】

  所以你自己周圍的人,不管是你的尊長、同伴、弟子等等,如果他們心裡為慳貪所逼而不能布施,或者雖然並不慳貪,但是他缺少資財;譬如說親教軌範,既然能作親教軌範的話,他不會有慳貪,通常這種情況是他沒有財。能夠助他加行,這個真了不起呀!不但自己布施,而且因為這樣的行為也成就了這個原本慳難捨的人,從不肯施,然後到少少施、到中施、大施,破除他的貪,從下無貪進到中無貪,乃至於上品無貪。你自己沒有親自施而讓他幫你去施,這樣得到的福德,比單單自己行施所得到的還要多。因為這樣一來,你令一類眾生調伏煩惱,令其他一類眾生圓滿善法。本來貧困苦惱的人,你幫助他解決了他的困擾。還有一類本來慳貪的人,令他增長布施的意樂。所以又能攝受有情,又能成熟有情;攝受是教他調伏了煩惱,使他增長善法欲樂,是成就他。這樣多好呀!所以當別人不能布施時,你能夠這樣幫助他,那真了不起。

【如是若自現無資財,應以工巧事業之處集財惠施,或於他所宣正法語,令諸貧者及慳者悉樂惠施,或諸求者教往俱信富饒之家,躬詣其所隨力隨能助其惠施。又於施物擇勝妙施,及將所備可施財物圓滿惠施。】

  上面是自己有錢的情況,假若你自己沒有,那麼應該以「工巧事業處」,就是你的技術、知識等,想辦法去賺錢來布施;或者不必透過這個,只是宣說正法--法施,因為你法施的關係,使得那些本來不能施的人,不管是窮而不能施,或是有錢吝嗇而不能施,也能施而且很樂意地去施。
  還有,如果有人來乞求,雖然你自己沒有錢,但是你告訴他某一家有,而那些人家又是俱信富饒之家--因為如果這個有錢人不具足對佛法的信心,你教人家去,不但沒有求到反挨一頓罵。或者你親自跑到那一個有錢又俱信的人家,隨自己的力量,用種種的方法,使得布施能夠圓滿。幫助了想施的人,這也是無畏施,助成他人的布施是隨喜施,這個無非都是由施上面增長的功德。真正我們行持的時候,你把握這個原則,善巧行之是無往不利。
  布施的時候要把好的東西送人,不要自己用不到了才送給別人,這個不可以。說到這裡,我又想到我的善知識,那時候剛出家不久,寺裡東西很多,有的時候用不完,吃不完,我就說:「這個吃不完送給別人去!」或者「用不完,把差的送給別人去!」我的老師說:「這什麼話!你用不完,最多你只能說:『對不起,我實在用不完了,請你們幫我忙呀!』收的人也感激你。你明明是用不完想送人,跟你捨不得的好東西送人,哪個對呀?」我一直到現在為止受用不盡這句話。我們往往都是自己買了新的,舊的沒用就送給別人,還要說這個好的送給你呀!這不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應有的布施態度。對於貧窮人尚且如此,對三寶的話,更應該注意。這裡圓滿這兩個字要注意,裡面包含了三樣東西:布施的心、布施的加行、以及布施的對象。

※﹝第四施何等物,分二:一、略示應捨不應捨物,二、廣釋。今初﹞

【謂由施此物,能令現前離惡趣因,引生樂受究竟利益,能令斷惡或立善處。又於現前雖無安樂,然於究竟能生義利,是則菩薩當施於他。若由施此,現生逼惱後亦無義,或雖現樂於後有害,不應施他。】

  前面已經講了施何等田,布施的時候以什麼心,以及布施的加行如何,現在是講所送的東西--哪些東西可送、不可送。第一簡單說明哪個是可以送的,哪個是不應該送的。第二是詳細地說明根據這個原則怎麼去應用它。
  總的原則是說,經過你布施以後,能令他眼前離開到惡趣的因,而且將來也得到究竟的利益,像這樣的東西,就應該送給別人。其次,眼前雖然不一定得到安樂,但是究竟能夠得到利益,也應該施。這一點要注意,我們凡夫往往只看眼前,不能看得深遠。所以要從大處著眼,這個利害要分得很清楚。如果你送給他,眼前也沒有好處,將來更沒有好處,那這個東西不要送;或者眼前雖然有一點好處,將來有害的,這個東西也不可以送。下面詳細說明這個原則的應用。

※﹝第二分二:一、廣釋內物可捨不捨,二、廣釋外物可捨不捨。今初﹞

【若知不捨內物道理與此相違知是應捨,故當先說不捨道理。此中分三,初就時門不應捨者,菩薩身等雖已至心先施有情,然乃至未廣大悲意樂,不厭乞求肉等難行,縱有求者亦不應捨。《集學論》云:「由何能令精進厭患,謂由少力而持重物,或由長夜而發精進,或由勝解尚未成熟而行難行。」如施肉等,此雖將身已施有情,然於非時,唯應遮止不令現行。若不爾者,能使菩薩厭諸有情,由此失壞菩提心種,故即失壞極大果聚。】

  第一個詳細的說明內物可捨不可捨,我們自己的內身叫內物,外物是身外的財物。如果你了解不可以捨內物的道理,那麼反過來就是應該捨的,所以把不應該捨的道理先說一下。
  第一就時間來說,什麼時候不可以捨?修學菩薩道的人,雖然一開始的時候,已經發了願心要把若內若外一切東西都送給別人,心是對了,但是你大悲的心量還不夠廣大。如果有人來求你的肉,而你對這個乞求的人也不厭,在這種狀態當中是不該捨的。你雖然要這樣去做,可是眼前為什麼要遮止你呢?因為不是做了這件事就算完了,你要行無量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積無邊資糧,這不是一件小事情,要想完成這件事情必定要發大精進,絕對不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個不可以。如果沒有正確真實的內在志向,一時興趣來了,就忙它一頓,忙過了以後,就塌在那裡,這個不是精進。精進是要有原則,有遠大的目標,從微近的地方慢慢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現在一開始人家來求你施身肉等,你心裡也不厭,就送給他,送完了以後痛得要命,心裡就懊悔起來了,一懊悔就怯弱了,一怯弱精進就受影響了。這個狀態會使你的精進退損,所以施不得。就像你的力量很少,卻要拿重的東西,譬如你自己只能扛十斤,你卻要去扛他十五斤乃至二十斤。就算你能扛十斤的話,也不該扛他十斤,最多扛它七斤,這樣才可以。當然當你證得了大覺世尊時--精進無減,那時候已經智慧明見,這個精進是絕對不難,而且絕對行;現在你還是凡夫,在無明長夜當中要發起精進,弄得不好的話,對你的精進會損害,這是第一種。
  或者由勝解尚未成熟,雖然你一時意氣很高,但是你的意志並沒有很堅強,原因是勝解(就是殊勝的見解)沒有建立起來,如果你的所行超過你的能力,這個不可以。所以雖然你心裡願意把所有一切都送給別人,但那不是時候,所以這是要遮止的。因為你時候不到,過分去做的話,就會覺得:「唉呀!眾生真是難度呀!」這個心一起來的話,菩提心種就壞了,心種一壞,果當然就失壞了。所以真正修學佛法的人,要有智慧看得非常深遠。下面再引經論說明。

【是故《聖虛空庫經》云:「非時欲行,是名魔業。」《入行論》云:「悲心未清淨,不應捨其身,若能成現後,大利因應捨。」】

  以前說過,如果做的時候心裡不相應是名魔業。這裡說就算已經有了認識,有了這個心,但是時間不對去做,還是不行。《入行論》也說,你雖然想捨身,可是你的悲心沒有清淨以前,就不應捨。悲心清淨有幾種相:聞相應的、思相應的、修相應的。就是說你的的確確產生了殊勝的勝解,送完了以後雖然痛,但是你絕對不動心,這種狀態當中,那你可以送了。否則,你送完以後心裡又動搖了,這個就是不清淨。前面那個悲心是世俗的,叫做世俗菩提心,這個清淨的悲心一定是跟智慧相應的。到那時候,你才可以捨,沒有到就不可以捨,這個標準是指你內心的狀態。假定你這樣布施,不但眼前而且以後也有絕大的利益,眼前是現前增上生,以後是究竟決定勝,那個時候應該捨。所以捨身這件事情,眼前好像很對,可是如果施完了以後,內心又動搖那就不對了,這時就不應捨。這是第一個,以時間來說。

【就所為門不應捨者,若為小事不應捨身,即前論云:「能行正法身,為小不應損,如是能速滿,諸有情意樂。」】

  其次是就你所做的事情,什麼情況之下不應該捨的道理。為了小事不可以捨身。《入行論》上面說:你現在的這個身體能行正法,將圓滿的佛法在世間深廣地弘傳,結果為了一點點小事情,把身體送掉了,這個對圓滿教法是個莫大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下不應捨身。你這樣做雖然沒有布施,卻是在住持正法上面有了絕大的意義,這樣做很多人會得到好處,而不是在一件小事情上面得到一點小小好處。

【若就自分已離慳等布施障礙,而就他分若不捨身,能辦眾多有情利義大事之時,有求肢等亦不應施。】

  前面說過時間還沒有到,你的悲心還沒有清淨時不應捨,現在說雖然你的內心已經離開了慳貪等等障礙,施心已經清淨了,這種情況之下還不一定捨。這不是就你自己方面來看,而是就他那一方面,因為你現在這個身體,能夠成辦很多利益有情的大事情,所以少數一個人跑來要你一隻手、要你一隻眼睛,這是不應該給的,因為要成辦眾多有情的大利益,不應為少數人的小利而捨身。

【若為令作殺生等事,俱害自他諸惡行故來乞求者,則自不應暫施於他。】

  還有一種是,他來求你,但是他要你做的事情,是像去殺生這類惡事,你幫了他,結果害自害他。所以為作惡行而來乞求的人,你可不要給他,因為做了壞事的結果是自己受損害,別人也受損害。

【就求者門不應捨者,若魔眾天,或由彼天所使有情,懷惱亂心來求肢等,不應捨與,勿令於彼有損害故。若諸瘋狂心亂有情來乞求者,亦不應與,此等非是實心來求,唯於眾多浮妄言故。非但不施此等無罪,施則成犯。除此等時來求身者,則應施與。此復有二,謂割身支等畢究施與,及為辦他如法事故,為作僕等暫施自在。】

  第三就是來求的人在不合理的狀態當中,這樣也不要捨。例如魔來求的時候,或者是為魔所使的有情,他被魔惱亂,失壞了自己的本心,他跑來跟你求的時候,不要給他,因為你給了他反而對他有害。有些人瘋狂了,心亂了,這種人來求的時候,你不要給,因為他並不是實實在在地來求,他已經心裡亂掉了。這個情況,不但不施沒有罪,施了以後反而有罪的。除了上面所說那些不應該捨的情況外,其他就是應該捨的情況,那你就應該送給他。
  布施內身又有兩種,有一種是布施你身體的部分,比如說送給他一隻眼睛,乃至於像佛陀因地當中捨身飼虎,割肉餵鷹等等;另一種是幫別人做事,但身體還是你的,只是暫時幫他解決一下問題,這都是捨內財,就是指布施我們的身體。

※﹝第二廣釋外物捨不捨理分二:一、不捨外物道理,二、惠施外物道理。今初﹞

【初中有五,一就時門不應捨者。如於出家及諸近住,施午後食。】

  接著說明身體以外的財物,什麼情況之下不送,什麼情況之下該送。第一個就時間來說,時間不合適就不應該給,例如出家人和守八關齋戒的居士,這些人過午以後不再吃東西,所以過午以後,你再請他吃任何東西,這不合理,所以不應捨。

【二就施境門不應捨者於持戒者,施殘飲食,或與便穢涕唾變吐膿血所雜所染飲食,於諸不食蔥蒜肉者,不飲酒者,縱欲飲食,然具律儀不當授彼,施與蒜等及所雜染。】

  對你所施的對象,那一些不可以捨?若真正持戒的人都是有功德的,你應該恭敬他,如果你把吃剩下的東西給他,等於把他當乞丐一樣,或者食物被髒東西所染污了,這樣也不可以施。其次,對於不吃蔥、蒜、肉、酒這一類的人,就算他想吃,來求你布施,不可以給。因為他是具律儀的人(就是受了戒的人),這個戒是不可以食蔥蒜等,你如果把混有這個的東西送給他的話,就是害他犯戒。

【雖復先以正言曉喻,令其於施生歡喜心,然於怨家藥叉羅叉兇暴所覆,不知報恩,諸忘恩惠來乞求者,與子僕等。病人來求非宜飲食,或雖相宜,然不知量而與飲食,若已飽滿性極饞嗜,來求妙食惠施妙食。】

  還有一種狀況,就是你已經如法說明,使你的子僕等願意被你布施,心裡也歡喜。但是來乞求的人,如果是怨家、藥叉、羅叉等等,這種人是在兇暴所覆的狀態當中,他們的心是不知報恩,忘恩負義的,這種情況也不要給。或者是病人來求不相宜的東西,不要給;或者雖然相宜的,但不知量,不要給。不相宜就是他不適合吃的,就像小孩子不應該吃大麻煙一類的東西,這很清楚是不相宜的,不可以給他。或者雖然是正餐飲食等等,但是他吃得不知量,也不可以。或者已經飽了,但性極饞嗜,貪心非常強地來求妙好的東西,這個不要給。

【若諸外道為求過端及非求知經典之義,以財貨想而來乞求,捨彼經典,《菩薩地》中略說如是。廣如《菩薩地‧攝決擇分》應當了知。如云:「若是已寫完善經典,有嬰兒慧眾生來乞,若施與之當知有罪。若為施彼轉向餘求,亦是有罪。若我令他持諸深法及觀彼能如實信解,唯以是思而惠施者,是為無罪。」
  如果外道來向你求經典,但是他的目的不是要了解經意,他看了以後是要找麻煩,挑這個經的毛病,在這種情況之下,經不要給他;或者他不是挑剔,也不是要了解,只是覺得你這本經是古裝版絕版書很值錢,這種情況你也不要給他。這個是《菩薩地‧本地分》當中大概地說。如果遇見一個情況要詳細地分辨如何如理、如何不如理的內涵,這在《決擇分》當中有廣說。
  如果是已經寫好的經典--現在印刷很方便,古代取得經典好難呀!硬是要用手一個字一個字抄起來的,這在我們國內已經看不見了,不過我在印度還看見他們寫在貝葉上面,用人工楷寫得很端正,這要花很長時間去寫。當然寫好了以後,是專門供別人讀誦思惟觀察的,可是來求的這個人,他不懂事,嬰兒慧是指像小孩子一樣,根本跟它不相應,這種情況不要送給他,你送給他反而有罪的。乃至你自己沒有而向別人求來轉施也是不對,因為經典的目的是使人增長智慧,他不懂道理,你送給他,不是白白浪費嗎?不要說像嬰兒慧者來求,就是智慧不夠也都不要送。若是覺得他能夠照著經典深入法義,這樣應該送。如果覺得他能夠如實信解,這個時候你就送給他,這是無罪的。這裡有一點要注意:容或他像你所想的能夠深入,或者他雖然不能,而你覺得他能夠,這時你送他的意樂是正確的,那你送給他是沒罪的。

【若令諸具正信有情,書寫相似正法典籍,或外道論,或先已寫現在手中而施信者,或從他乞而施與者,是名有罪。手中現有已寫似典,菩薩應令改拭彼典書佛聖教,自亦應知彼無堅實亦應為他說其非善。】

  如果我們令具正信的有情寫相似正法的典籍,就是雖看似正法,但卻是相似法,外道論當然更不可以。或者我們手上有一些外道論典拿去布施,這對佛法是有損害的。不要說外道論,就算相似佛法的典籍,把它當成財施送給別人,或者以法施講給別人聽,這些都是不可以的。這一點我們往往很容易犯,現在看見的各式各樣的經典,有很多是偽造的,也有很多人是自己知見還不成熟,卻說了一大堆道理,寫了一堆書,這些都是相似見解,都是不可以的。佛經裡面告訴我們,破壞佛法的並不是那些外道,而是有兩種人,其中第一種是說相似法的人,你說他不對好像他也講得對;說他對,實際上似是而非,這點要分辨清楚是很難的!所以真正修學佛法的弟子,要想開口辯論,辨別如法與否,的確自己先要作一番努力,能夠辨別出如理以及非理,尤其似是而非的相似法,這是非常重要的。
  不但是不可以寫,如果已經有了那種似是而非的相似論典,那該怎麼辦?把它改掉,改寫和正法相應的佛聖教。如果你已曉得它是錯誤不堅實的,要告訴別人這是不對的。要做到這點,首先自己應該有能力辨別得出似、正之間的差別,目前有太多這種混亂的情況,常常有人建議我說:「某人啊,你應該如何如何!」我自己很清楚,對於真正的正法,我實在談不到有正確的認識,所以告訴你們,我是個常敗將軍,只是把我的失敗經驗告訴你們。在座的諸位如果有這個經驗,我們可以互相勉勵,要想得到正確的知見是不容易啊!
  有些人動不動要去弘法,我常常有一個感覺:法不外弘,它的金字招牌藏諸深山,等到一旦有聖人出世時,再傳諸其人,它那個金字招牌還不會壞。古來人就是這樣,世間做生意的人也是這樣,他願意把最好的東西藏起來,等到真正識貨的人來時再拿出來,它那個金字招牌還在。現在我們忙著要去傳法,你不傳,法還不壞,被你一傳,法就完了。因為來學的人,他總覺得你是一位法師,他因自己沒有能力所以才跟你學,結果你所傳的是相似之法,他誤以為這個就是佛法,相似跟正確之間一定是有差距的,結果當真的好的東西來了,他反而聽不進,然後就拿這個相似的來判斷、來行持,完了,佛法真正就衰在這個地方。現在有太多人說心好就好,在《了凡四訓》上面一再說:「好心而行壞事」,這是我們無論如何應該避免的。絕對不因為你好心就一定得到好報,好心究竟是會有好報的,但如果對外產生壞的影響,你往往要先受這個惡報。你雖然一番好心,但傳了相似法害了人家,把別人送下地獄去,這是真的好心嗎?所以對「相似」兩個字我們應該要特別認識。不僅在這裡我們要認識,就是在求善知識的時候也是一樣,本論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善知識的行相,絕不是那些略有知解,稍微碰到一點什麼就說得頭頭是道的人。

【若諸紙葉猶未書寫,有來乞者,爾時菩薩應問彼言,汝今以此欲何所為,若云轉賣以充食用。菩薩若是將此紙葉預書正法,則不應施。若有財者應施價值,若無價值,二俱不施亦無有罪。若非預為寫正法者,應即施與,令彼隨意受用安樂。】

  這個紙葉就是以前印度書寫佛經用的一種樹葉,相當於現在的紙張。如果有人來乞求你本來要寫經用的空白紙葉,這個時候就問他:「你求這東西幹什麼?」如果他說:「我沒得吃,現在看見你有紙,來向你求這個紙去賣掉,然後去吃飽肚子的。」如果本來你這個紙張是準備寫正法的,就不要送給他。那怎麼辦呢?他本來的目的就是要錢不是要紙,如果你有錢,那麼你把和那個紙相當價值的錢給他,如果你沒有錢,你不施也沒有罪,這是第一種情況。換句話說,你那個紙是準備有大用場的,為了小小的利益不送是沒罪的。假定你這個紙不是為了寫正法的,那麼你就應該送給他,隨他的意,使他得到快樂。

【如是若乞欲書最極下劣典籍,不施無罪。如欲書寫極惡典籍,如是欲修中典亦爾。若欲書寫最勝經典,不施求者,當知有罪。】

  如果來求紙的人拿到了紙以後,是為了要寫那種很下等的、惡劣的書,那就不要送給他,不要幫忙他作壞事。就是說求者欲書寫的典籍,如果是下劣的、罪惡的不可以,就算是中等的也不可以。反過來,如果他拿了這個紙張是為了要寫殊勝的經典,那個時候你不送給他,就有罪了。在布施的時候,一定先要有詳細的比較,如果對他現在和究竟,兩方面都有利益,那個時候再送。如果像前面那種,他拿了你給的錢去做壞事這不可以,然後你送給人家,讓人家說相似法、寫相似法也不可以,因為眼前好像很動聽,但究竟來講是害人的。這是第二,對於你所布施的對象來說。

【三、就自身門不應捨者。若自了知,於經卷等其義未辨,又於經卷亦無慳垢而將經卷惠施求者。此不應施之理者,謂行如是法施,為成三種隨一所須,若不施者,尚有後二殊勝所須,施則無故。初一所須已辦訖故,謂我自心都無慳垢,故慳煩惱不須更除。若不施者,見增眾多妙智資糧,施則無之。若不施者,便能修集妙智資糧,利益安樂一切有情,即為愛念此一有情及餘一切,若施唯是愛此一故。《菩薩地》中所須輕重如是宣說。《入行論》亦云:「為小勿捨大。」故不施此非僅無罪。】

  第三是就布施者自身而言,在什麼情況之下不應捨。如果你自己曉得,你對於他來求的這個經書還不了解,而且你對這個經典本身,並沒有小氣、捨不得的心,那時候可以不要送給他。這個條件要注意,就是說你自己心裡面並沒有捨不得,而且你自己還不了解還要學,他要來求你的時候,你可以不送給他。因為你想研究經典的內涵,了解了以後才能夠如法行持,而菩薩的如法行持是廣利一切有情,把佛法流傳在世間,有這樣殊勝的好處。如果你現在送給他了,最多只是滿了他一點的小願,以及捨了你自己的慳貪。所以眼前雖然不捨,可是後面還有兩種更殊勝的利益在,一旦送給他了,這些利益就沒有了。布施的三種利益,第一個除掉慳貪之心,像上面這種情況,我自己心裡並沒有慳垢,所以並不違背。
  如果不施而把這本經留下來自己研讀,能增加眾多的妙智資糧,如果送給別人就沒有了。現在不送給他,你就能深入這本經典,集聚勝妙智慧資糧,有了勝妙智慧資糧,你就能夠安樂利益一切有情;反之,你如果送給他了,只是利益他一個有情,經過這樣比較後那就不捨了。在《菩薩地》中對這個輕重分別,就像這樣說。不但《菩薩地》,《入行論》也這麼說。所以不送給他,不但沒有罪還有大利益。下面說,雖然不施,還需要有個善巧的方法。

【不施方法者,不應直言此不施汝,要當施設方便善巧,曉喻遣發。】

  不施的方法,不應該直接說這個不給你,要善巧方便地向他說明。

【方便善巧者,謂諸菩薩先於所有一切資具,以淨意樂迴向十方諸佛菩薩。譬如苾芻於法衣等為作淨故,捨與親教軌範師等而守持之。由如是捨,雖復貯蓄眾多資具,亦名安住聖種菩薩,增無量福。】

  我們用的方便,不是為自己的煩惱找一個藉口,因為修學菩薩道的人,已經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以清淨意樂統統迴向給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了。就像出家人持三衣的時候有作淨法,就是我作意把這件衣服捨給某人,我是代某人來持受,這點平常我們不大注意,這樣做就是說,你這樣做再去受持是清淨的,如法的。實際上大乘行者的一切受用都是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所以要利用這個暇滿的人身,內是自己的身,外是這個身所受用的資財,我們的確需要這些東西。現在不管是捨給上面的尊長,還是捨給別人,就像前面所說的,「以有主身,護有主財。」這些有主物我已經捨了,我拿這個身來保護這些,所以苾芻的作淨有它特別的意義在,就是說已經捨給那些人了,你代他來持守而行如法事。
  像這樣的捨法,雖然儲蓄了很多東西,仍然稱得上是安住相應的聖種菩薩,而不是敗壞菩薩,這是如法如理的,而且可以增無量福。所以菩薩在增上生當中,雖然受用這些東西,他絕對不會增長自己的煩惱。他也要錢、要財、要身體、要種種東西,但都是為了要助人而去受持這些。用之前要作一個法,用意是說:「現在我送給某人了,我是為某人而持。」比丘戒當中的羯磨有這個真實的意義,在這地方簡單地說明。

【此於如是一切資具,如佛菩薩所寄護持。見乞者來,若施與彼此諸資具,稱正理者應作是念,諸佛菩薩無有少物不施有情,思已而施。若不稱理,即當念先作淨施法。由已捨故,告言賢首,此是他物不許施汝。言曉喻。或以紙價二倍三倍施與遣發。令他了知菩薩於此非貪愛故不施於我,定於此經不自在故,不能施我。如是行者是巧慧施。】

  現在你所有的一切資具,的確都是諸佛菩薩寄在你那裡的,你只是幫忙護持著。有了這個認識以後,有人來向你討,那時你就想:佛菩薩的目的無非是利益有情,沒有一點點東西是捨不得的,既然如此,他來要了,我是代佛菩薩看管的,那就送給他。這裡是說來要的人是合理的,如果來要求的人是不合理的,或者你覺得這樣送了以後不合理的話,那時你就應該想:我這東西,已經捨給別人了,已經不是我的了,所以對於來求的人就告訴他:「賢首(就是我們說的善知識、菩薩、仁者,你這位先生、大德等等),我這個東西已送給別人了,所以我沒辦法送給你。」這個就是布施的方便。
  假定他來求的是書寫正法的紙等等,你不要送給他,而比照這個紙值超過幾倍的價錢來送給他,讓他了解你的確不是因貪愛難捨而不捨,的確你是對這個經不自在,作不了主,既然作不了主,怎麼可以把別人的東西送人呢?這樣的作法是我們行者的善巧,所以不送也有不送的方法。

【四、就施物門不應捨者。若自父母,有蟲飲食,妻子,奴等未正曉喻,雖正曉喻若不信解。若自妻子形容弱,族姓之人,雖說此等不施為奴,然亦即是物之重者,故墮物數。】

  有些東西是不應該捨的,儘管菩薩把他的一切,已經在發心受戒的時候,誓願要送給別人,這是為了增長自他的善法。所以不能捨的這一類就是,不能增長自他善法反而有相反效果的。它的重點在捨的目的,如果捨了以後與它的目的相違,那就不該捨,這是總則,現在這裡再說明細則:如自己的父母當然不能送給別人;有蟲的飲食不但不能利人,而且對他人有損;平輩乃至於最親近的妻、子以及下面的佣人等,雖然也可以送人,但是你一定要如理地告訴他,如果不告訴他,或者雖然你如理地告訴他,他不能了解也信賴不過,這樣他被送出去固然是不服氣,到受贈的人那裡也會產生不和合的現象,所以這種情況之下,就不要送。還有不管妻或者是子,他形容軟弱,譬如身體有病,如果送給別人,人家要派上用場,結果他身體又差又有病,乃至心力提不起來,這個不行。還有族姓之人,他出身很高貴,這種高貴出身的人,你送給別人由別人來支配,在印度當年的習慣,送給別人就像奴隸一樣。可是他出身高貴,無法做這些事情,所以雖然你將他送給別人了,可是產生了反效果,跟你的原意不合,這個也不要送。上面這一類就是物之重者,故墮物數。平常輕微的東西,稍微有一點損益,影響不大。可是現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一點點弄得不好的話,就產生絕大的反效果,所以要避免。

【《菩薩地‧攝決擇分》說,若是三衣及餘長物佛所聽許,無慳意樂於修善品極所須者,雖不施與亦無有罪。如云:「出家菩薩除三衣外,所餘長物佛所聽許,身所受用順安樂住,若故思擇施來求者當知無罪。若顧善品非墮欲貪,雖不施與亦唯無罪。」】

  在《瑜伽師地論》的《本地分‧菩薩地》中,說明修學菩薩行的根本意趣,然後在《攝決擇分‧菩薩地》裡邊細辨一些問題:如出家人的三衣,這個是修學佛法必要的,除了三衣以外,日常生活必要的其它「長物」(就是多餘的東西),這個也是佛所聽許的,且對自己本身修學上是很用得上的,能夠增長善法,是修善品所須要的,而自己對它並沒有放不下(慳貪)的心情,在這種情況之下不施也沒有罪。三衣以及其他佛所聽許的長物,這些對出家修行的人,不論是菩薩眾或是聲聞眾,他受用的目的,不在長養世間的身、心染污,而是由於要利用自己的暇滿人身,以及維持暇滿人身所必須要的外在的受用來修學佛法,所以這個是需要的。
  就像《攝決擇分》所說的:出家菩薩除了三衣以外,其他佛所聽許的東西,你經過思擇以後,覺得還是可以送的,拿去送人,這沒有過失。如果你對這些東西並沒有慳,而這些東西在修學善品當中是需要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不施也沒有罪,在這地方要辨別清楚。
  所以不是貿貿然的,別人來要我就送給人,你必須了解,送了以後是不是對人家有利,對你自己也有利,對現在有利,對將來也有利。雖然這些你是需要的,但是你並沒有慳貪心。布施真正最重要的,第一在內心上面一定要去除慳貪,而且要至心以無貪的心去布施。

【《菩薩別解脫經》云:「舍利子,若諸菩薩重來求者,捨與三衣,此非修習少欲。」故出家菩薩施自三衣,即是有犯。】

  乃至於《菩薩別解脫經》上面特別說明出家人的三衣,別人怎麼來求你,這個不要捨,因為這是你必須要的。若說少欲,其他的東西都可以捨掉,但三衣是出家人根本需要的,捨這個不算少欲,而且如果你把自己必須要的三衣捨掉了,反而有罪的。這是就東西來說不應該捨的狀況。

【五就所為門不應捨者。若有來乞火刀酒,或為自害或為害他即便施與。若有來乞戲樂等具,能令增長墮惡趣因,是應呵止,反施彼物。】

  第五是就他來乞這個東西是要做什麼這點來說。如果他拿了這個東西做不合理的事情,那就不要送給他。例如若有來求毒藥、火、刀、酒這些東西,不管他傷害自己或者傷害別人,這個不可以送給他。還有一種來求像戲樂等具--這是沒有義利的事情,眼前看起來不傷害,但是將來是會墮落惡趣的,像這種事情是應該呵斥,這個是不可以布施的。

【若有來求或來學習罩羅罝弶為害有情,教施彼等。由此顯示,凡害眾生身命資財,皆不應學彼等教授。】

  還有,有的人來求或者來學「罩羅罝弶」,就是捕捉鳥獸的東西。「罩」是竹子做的一種竹籠,擺在河裡面捕魚用的。「羅」是羅網,捕鳥的。「罝」也是種羅網,不是捕鳥,而是捕走獸,通常是捕兔子這類的。「弶」是一種弓箭,上面有雕刻得很特別的紋飾。若有人來求,或者是來學這些東西,他的目的無非都是要傷害有情。因此你有也不能送給他;你知道了也不能教他。從這裡更說明了,凡是能傷害眾生的生命及資財的,皆不應學也不可以教。

【若為殺害或陸或水所住眾生,來乞水陸即施此等,若為損害此國人民或為害他,來求王位而行惠施,若有怨家來求仇隙,施彼讎敵。】

  不管水上或者陸上都有眾生,如果有人來求你,目的是要傷害這些眾生,這都是不應該給的。有個概念要先澄清,我們現在對這種概念不大清楚,比如說有一塊田荒在那裡,我們任何人都可以踩上去,好像無關緊要似的。可是在西方--美國,就不是這樣,儘管是一塊荒地,如果不能證明這是公家的,別人決不隨便踩。有的人會在那個邊界上,比如在公路旁邊,標上自己的姓名或者寫一個「private」表示這是私有的。其他人就不會隨便站到那地方去,萬一有的時候不小心踩過去了,沒有人就罷了,如果有人看到,一定要跟他打個招呼說:「對不起,不方便。」徵詢對方的同意。不像我們現在隨隨便便亂踩,踩上去了還說:「怎麼,妨礙你呀!」在美國這樣都不可以。在那邊到了春天有人會打獵,通常會有一個固定的範圍,如果那個地方標了「private」,獵人看見了就不會再進去。所以文上是說明如果這個地方有水、陸等等的眾生,有人要來傷害這些眾生--譬如捕魚,如果那條河是你的,人家來要求你,你不要同意,不要讓他傷害那些有情,這是對畜生來說。同樣地,對一個國家來說,有人來要求王位,他是為了要傷害你的國民,那也不要給。還有,當冤家跑來求你施捨身上的東西,他不是為了救命,而是要來傷害你,那你也不可以送給他。以上說的五項是不應該捨的,下面說什麼是應該施的。

【第二應施外物之道理者。若即此身非是大師所遮之時,於彼補特伽羅捨所施物,非不稱理,於彼相宜即應施與。】

  還是照著前面的次第,就我們自己的身體來說,剛開始雖然你發了大心,樣樣東西想送給別人,但是你的悲心還沒堅固,捨心還沒培養出來,這時佛不讓你隨便送的。反之,如果不是佛所遮止的情況,你夠這個條件,那時候你去布施是合理的,如果有人來要,對他有用的,那你就送給他。

【又若自身與前相違,於諸經卷有慳吝心,雖未已辨經典之義,應施來求樂勝智者。此復若有二書即應施與,若無二者應與書價,價亦無者應作是念,我行此施,縱於現法而成癡,不忍慳貪,如是思已定當惠施。】

  前面說過,如果有人來求經典,可是你自己對經典裡的道理還沒弄通,還要修學,以後有大利益在,如果現在送給了別人,對於捨慳貪那一點是做到了,可是後面的大利益卻得不到,所以是可以不必送的。現在是說,雖然你對經典的道理沒弄清楚,可是你有慳貪心在,而在修學布施的時候最重要的目的是破除慳貪,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就應該送給別人來破除你的慳貪。假定你有兩本書,就送給他一本,你還留著一本。假定沒有兩本的時候,因為你還要學,所以儘可能想辦法給他跟書相等價值的東西。如果說連這個也沒有的話,那個時候你就想:「我把書送給他以後,就算因為沒辦法深入了解而成癡;但是我的目的是破除慳貪。如果我拿這個藉口來增長自己的慳貪,那我寧願成癡,也不可以慳貪,所以還是把它送出去。」
  這個地方有一點很值得我們注意,他在碰到這種關鍵問題時,寧願送出去而不願忍受自己的慳貪。我們平常做很多事情,實際上都是隨順自己的煩惱,他現在的問題是慳貪,我們是什麼?或者好戲論,或者好慳貪,或者好什麼,實際上是內心的煩惱放不下,然後找藉口,說修行要這個身體,所以要講營養,要好好地睡、好好地保養,實際上內心真正的行相就是慳貪。看看菩薩怎麼做的!換句話說我們若真正想修行的話,要從自己內心上檢點,如果說慳貪心在的話,這個地方很明白地告訴我們,寧願把命送掉,不要長養慳貪。我們往往會拿一個很好聽的名詞做藉口,來保護自己的煩惱,修學佛法真正的內涵是要我們以全部精神去對治煩惱,本來學佛是用來對治煩惱的,結果反而成了我們保護煩惱的藉口,這個是修學佛法嗎?這一點務必要自己好好地反省。
  前面已經說過了,我們做時要有次第,至少第一個理論上面要清楚,清楚了以後如果做不到,應該懷著慚愧的心情想:「唉!我怎麼做不到,我要好好地努力。」單單這個慚愧的心情還不夠,應該更進一步了解,長養煩惱的結果是傷害自己,因為煩惱所使貪一點小便宜,結果受到絕大的大痛苦。你所以放不下是為了貪一點快樂,結果卻傷害了自己。認識了這點,你覺得煩惱是不能忍耐的,因此要找種種方法去對治它。我特別欣賞《了凡四訓》的原因,是因為《了凡四訓》在《改過之方》當中提出三個辦法來:第一是恥,然後是畏,第三是勇。恥是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覺得:「唉呀!我怎麼這麼差啊!」這個在佛法裡面稱為「慚愧」。慚愧是一切白法的根本。又《遺教經》上面曾提到出家人要著「慚恥之服」,如果沒有慚愧,那就完了。什麼叫慚愧呢?就是一個造惡行的人,當他辨別清楚是非以後,自己覺得我怎麼這麼糟糕!拿我們儒家來說叫恥,就是覺得自己不對。你一定要如理地辨明邪正是非,才會知道自己不對。單單這個還不夠,更要進一步感到「畏」。造惡的根本原因是貪,為了求快樂,結果貪了半天,不但得不到快樂,反而會大大地傷害自己,那個時候心裡會害怕。前面的恥是策勵你的力量,後面的畏是推動你的力量,當你有了這個正確的認識以後,這個就是正信,信為欲依,你的善法欲就生起來了;有了善法欲,勤精進就跟著來了,所以就有精進的力量。世間聖人說知恥近乎勇,它並不是勇,但是近乎勇。世間是如此,我們修學佛法亦復如是。關於這一點,尤其是一心向上的出家同修們,務必要三思而行。

【若所施物除前所說,又自作王時,終不抑奪餘妻子等,令離其主而轉惠施,唯持村等可施求者。如是不為墮惡趣因,諸戲樂具及罩羅等,不損於他眾生所居水陸之處,不傷眾生無蟲飲食應施求者。若有來求火刀酒,為自饒益或饒益他,即當施與。】

  除前面所說不該施的這一些東西之外,都是應該送給別人的。如果你是個國王--國王對於他屬下的一切東西都有主權處理。雖然有主權,但是他不會搶奪人家的妻子,然後轉送給別人。還有,王也可以任意分封土地給臣下或有功的人,有人來求,如果不跟前面所說的相違背,而且你送了他以後,他不會做壞事,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可以施捨給他。前面說過毒火刀酒這些東西不捨的道理,不在這幾樣東西本身,而是因為對方拿這個東西要去傷人。但如果拿了這些東西,能夠饒益自己也能夠利益他人,那就可以送。比如人家常說以毒攻毒,如果身上有病或長瘡,往往用毒藥來攻,就可以把它治好。那給他就做對啦,火、刀、酒,亦復如是。

【若如是行財施之時,來二求者,一貧一富應如何施。先作是念,設二求者來至我所,若堪於二充足滿願,即當俱施滿願充足。若不堪者,則當圓滿貧者所願。由其先作如是念故,若不能滿二所欲時,即當滿足貧者所願。應以語曉喻富者,告曰賢首,我此資具於此貧者先已捨訖,切莫思為特不施汝。】

  在布施的時候,若兩個人同時來求,一個是窮人,一個有錢的,那怎麼辦呢?你心裡面先要這樣想:「假定說我能夠同樣滿他們的願,那最好。如果不行的時候,我的取捨是先滿窮人之願。」因為之前已經有了這樣的心念,所以當兩者不能同時滿足的時候,先滿貧者所願。雖然你只送給一個人,另外一個人得不到,這個時候始終有一個原則,你不能讓他過分失望,所以要溫和善巧地對他說:「這位大德實在太對不起,我這個東西已先答應給這個窮人了,並不是不願意送給你。」要這樣去做。為什麼要事先這樣想呢?要了解菩薩之所以為菩薩,他固然有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大菩提願,而這個大菩提願最中心、最堅固的是「大慈悲」。大慈悲是看見人家苦,要幫助人拔除,使人得到快樂。在貧富兩者當中,當然對貧者來說更需要,因為他的痛苦比較大,你給了他利益會更大,取捨是這樣決擇的。但是為什麼要先想呢?因為先想了,心裡的確就存著這種意樂,如果不先想好,臨時這樣說的話,那是欺誑或者分配不公平,這是很不好的。
  所以雖然是小地方,也說明了一個事實:我們常常說方便妄語,實際上菩薩所行的是方便而不妄語,因為的確事先已經想好,我這個東西要這樣分配的,所以當他來求索時,也就這樣告訴他,這才是真正的方便。我們常常講方便方便,人家方便的結果是增長善法,從增上生到決定勝,我們方便了以後開惡趣門,這是忍非所應,該忍的正法不忍,不該忍的煩惱去忍它、長養它,還找種種的藉口,這個地方我們務必要辨別清楚。這個文字一看就懂,可是為什麼要這樣安立的特質必定要把握住,這個才是我們真正學佛法應該了解的基本概念。

【受菩薩律初發業者,如是學施極為緊要,故特錄出,凡無別義者,皆如《菩薩地》意趣而釋。】

  所以一個剛開始學菩薩行的人,在受了菩薩戒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學布施,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師特別從《菩薩地》中摘錄出來。上面是說外財應捨的道理,下面緊跟著說明,當不能捨的時候該怎麼辦。

【第二不能捨時當如何行者。若有求者正來求時,為慳覆者,應作是思,此可施物定當離我,此亦棄我我亦捨此,故應捨此令意喜悅,攝取堅實以為命終,若捨此者,則臨終時不貪財物,無所憂悔發生喜樂。】

  我們雖然學了大乘佛法,乃至發了菩薩願,可是因為無始以來的習性所使,真的有人來乞求的時候,心裡面就會捨不得。那怎麼辦?假定說境界當前人家來向你要東西,那時你為慳貪心所覆蓋,換句話說在慳貪的現行當中捨不得,這時我們應該如上文所說的這樣去思惟觀察。注意!這個思惟觀察,一定要在事先學習的時候,先如理地思惟觀察。假定事前沒有善巧的話,在對境的時候,你腦筋裡面連這個道理的影子都沒有,心裡面只覺得:「唉喲!給人家怎麼可以呀!」只會往負面想,如理思惟的正念是絕不可能提起來的。境界現前所以能夠提起來,必須平常的時候多學習思惟觀察,在很多小小的境界上面有了對治的工夫以後,當大一點境界現起的時候,這個如理如法的力量才能生得起來。
  現在碰見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想:「我現在捨不得那個東西,儘管我捨不得,可是到最後一定要離開它,沒有一個人可以保得住的。」古人有一句話:「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秦始皇的雄心大略很不得了,那時像樣一點的工具都沒有,他卻造了萬里長城,一直到今天科技發達,算起來它仍是世界的幾個大奇觀之一,是這麼地了不起,結果請問保得住嗎?萬里長城都保不住,現在這些東西又保得住嗎?這是千真萬確,沒有一樣東西例外的。所以不管怎麼捨不得,到時候一定得捨離。反過來說,「此亦棄我我亦捨此」,彼此都是如此,既然這樣的話,又何必牢牢執守呢?早點送掉了以後,應該歡喜這圓滿了你的布施波羅蜜。以前由於慳貪難捨,一天到晚忙這個「我」,結果這個我偏偏把你送到地獄裡面去,一直在輪迴生死當中受盡了痛苦。現在我捨掉了,結果是把這個不堅牢的物品,換得了堅牢的法財。如果一生能夠這樣的努力,下一生豈不是更好嗎?此生你一直捨,捨到後來養成了「捨」的習慣,到臨終的時候心裡面是了無掛礙,不但沒有掛礙,因為你一生集了很多善法,所以會一直覺得歡喜。現在雖然樣樣送掉了,你集的是法財,那個財集在極樂世界,或者在天上,時候到了正好去享受,真歡喜啊!平常我們臨終的時候,這個也放不下,那個也放不下!於是就被這種貪著的力量牢牢地綁在生死中,這就是前面十二因緣當中有支的力量。

【如是思已仍不能捨,如《勇利經》說:「應以三事曉喻求者,謂我現今施力微弱善根未熟,於大乘中是初發業,隨不捨心自在而轉,住於取見我我所執,唯願善士忍許,不生憂惱。如何能滿汝及一切有情意樂,我當如是漸次而為。」】

  像上面這樣思惟了以後還不捨,那怎麼辦?佛菩薩真了不起!他倒不一定強迫你,還有更退一步的善巧。就以這樣的三件事情,好好地向來求的人說。第一個是說,我雖然想修菩薩道,要學菩薩行,可是對布施這件事情,力量還不足,善根還沒有成熟,在修學大乘當中,只是剛剛開始。就譬如說,我的目的是將來做一位醫生或工程師來利人利國,儘管有這個目的,可是現在我還在小學,乃至於幼稚園,成為工程師那是我將來要做到的。同樣的道理,雖然我的目標是捨一切給眾生,因為沒有如理的修習,所以目前還是會被煩惱所捆住而捨不得。為什麼會捨不得?就是由於惡取見。所以對那些該捨的東西,由於與無明相應的染污知見,會覺得這個對自己很好而捨不得,被這種見解所自在,換句話說,被這種心理以及我、我所這些概念所籠罩。所以祈求你原諒,請不要生憂惱。雖然如此,但是要滿一切眾生利樂的這件事情,是我的志願。雖然眼前我做不到,但是我正在努力,將來我一定要認真做到,等圓滿了後,才能幫助你們。要這樣的自己努力去對治這個不能捨的習氣,並且以這種心態面對來求的人。

【此是斷餘不信過失,非無慳過。】

  不過這地方要注意!這樣做不是沒有過失,你這個慳貪的過失是有的。只是經過了這樣善巧的做法,人家對你不會失去信心。像在這個地方,辨別得實在好呀!一步一步,次第是一點不亂,目標是最崇高,萬一你這個做不到,退一步該怎麼辦,再退一步該怎麼辦;把我們所走的次第這樣層層說明。還有在做的內涵,也分析得清清楚楚。後面這兩句話就是這樣,你照著去做的話,至少有一個好處:來向你求乞的那個人,不會失去他的信心,也不會生瞋心等等,這個至少做到了。但是你應該破除的慳貪這個過失還是有的,你還是得努力。

【《集學論》說,菩薩慳是應呵責,然如是行似能遮免:「由慳不施財法他勝。」《攝波羅蜜多論》亦云:「若有求者現在前,力極微故不能施,必令求者不退弱,應以軟語慰其意。以後若再來前乞,必定不應令失悔,當除慳諸過失,為斷愛故應勤修。」】

  對於慳,是應該大大呵責的。眼前雖然做不到,但如果你肯努力對治慳的話,將來漸漸就能做到了。在菩薩戒當中有一條他勝罪是慳貪自己的財法,他勝是根本罪!你如果這樣去做的話,多少能把這個根本罪遮止,如果不能遮止,那就破了戒體!
  《攝波羅蜜多論》上面也這麼說:若有人來向你乞討,因為你的布施心力還很差,以致不能送他。此時你應該溫言軟語來安慰他,不要讓他失望。為什麼特別要說這一點?我們所以要布施的原因不是為了世間一般的好處,而是要求無上菩提果。無上菩提果的特質是為利益一切有情。今天他來向你求,即使沒辦法直接當下就圓滿他的欲望,至少不要使他失望。所以這個層次很清楚,雖然你沒有圓滿他的意,但是至少保護了他的信心,這在修學菩薩道上,多多少少也向前進了一步,結了一個下次見面的善緣,等到你慢慢地修習,力量強了再來圓滿這個緣。另一方面也要呵斥自己:「我怎麼這麼慳!我要努力修學,使心裡面力量增強了,若以後再來的話,一定不可以再使他懊悔,也絕不可以再讓自己失掉這個機會。」所以在他走了以後,要努力對治慳貪,把貪愛難捨的心斷除掉。這是說萬一我們做不到的時候應該這樣。
  布施是這樣,其他所有東西也都是這樣。所以凡是我們目前該學的東西,做不到的時候,都要這樣策勵自己,這一點對我們非常重要,而且是一定要認識的!我們常常說:「唉呀!我很差啊!」或者說:「這個是佛菩薩的境界,我作不到呀!」這是佛菩薩的境界沒錯!問題是,請問你跑到這裡來是幹什麼的?如果說求的是世間法,那這樣講是應該的,你也不必到這裡來;如果你是要學佛菩薩的,那你應該怎麼做,不就很清楚、很明白嗎?所以要時時告訴自己:「我來幹什麼?是要努力學習,對治我的煩惱的。」而且前面也說過,這不是等到境界來,而是事先要學習,事先要認識。
  昨天晚上我們作羯磨的時候,有位同學懺悔,我非常讚歎、非常高興。我覺得我也是這樣,我的確是個凡夫,但正因為我是凡夫,所以絕不能寬恕自己。如果說我是個凡夫就這個樣,那跑來幹什麼?就因為是凡夫所以才跑來要努力地學。這個時候就分得很清楚,因為我是凡夫,所以還沒學之前,的確一不小心就犯了;但是如果覺得我是凡夫來學,所以犯了以後,自己保護自己,說我該如此的,那你趕快回去!應該要呵責自己,發願一定要改過,一定要改過!在我的經驗當中,以及看見佛菩薩的榜樣,我們目前真正該做的就是如此。能夠這樣不斷策勵自己的話,自然而然將來就會做到。祖師說得清清楚楚,沒有一個天生彌勒、自然釋迦,他們絕不是天生下來就如此;沒有一個佛菩薩例外,最初也都是三惡道當中的眾生,然後也是如理如法、勤勤懇懇地努力了多少阿僧祇劫,才能變成這個樣子!假如修學佛法是一聽就會了,那這無量阿僧祇劫算什麼啊?那些人豈不是笨得不能再笨了嗎?當然不是這樣,天下唯一真正了不起的就是他們。所以我們要學他們,也是要這樣去努力,這個概念我們要特別注意!再說一遍,真正學本論的時候,這個才是我們應該跟著學的,這個就是文字裡邊真正的意思,能夠把握住這一點,一定學得成功。實際上,我們現在真正應該學的也就是這麼一點。

【第三習近對治布施障。障者如《攝決擇分》略說四種,謂未串習、匱乏、耽著、未見大果。】

  不能捨是由於有障礙!所以現在要好好地修習怎麼樣對治這個障礙。這地方雖然是說布施,實際上修學所有次第都是同樣的,要先知道障礙、淨除障礙。我們應該推而廣之,聞一知十。
  不能布施的障礙有四種。第一個,沒有習慣。這是通一切毛病的,就是你還沒有好好地練習去修改這個老毛病、老習氣(就是所謂的惰性)。第二,匱乏,就是你自己沒有東西可施。第三個,雖然你有,但是對這個東西耽著難捨。最後,是未見大果。不能正確地知道這樣做的殊勝、偉大的果報。這個對我們很重要,我們要想修學,就要在這地方努力。所以前面中士道講戒的時候,不說戒的體性(特質),而是說犯戒四因。現在一樣的,要修布施的時候,對於障礙的原因,你能把它找到了,能夠對治並去掉它,那布施就成了,其他的亦復如是。

【其中初者,謂雖現有可施財物,然於求者不樂惠施,能治此者應速了知如此過患,是我於施先未串習,今若不施,則於後世亦不樂施,強思擇已而行惠施,不隨未習過失而轉。】

  這一點非常重要!是說眼前我有可以送的東西,但是人家來求時,我卻不願意送給別人。針對這個毛病,要了解不送的過失禍患。因為我以前沒有串習,(串習就是持續不斷地練習),所以不習慣,假定現在還不開始去做的話,這個布施的習慣就始終生不起來,倒是不送的這個習慣老在長養,所以注定永遠墮在這裡邊,那就害了!經過這樣的思惟觀察,就會勉強自己堅強起來,提起勇悍的心說:「我一定要去做,絕對不跟著老毛病,它是有很大禍害的,不要讓它這樣做!」
  布施是如此,其它一切也都是如此!所以經過了前面一段修學以後,現在有很多同學有很好的現象,覺得心力堅強了起來,一點都沒錯,心裡先堅強起來,然後在碰見的小事上面去練,處處地方都是如此。對在座的各位,這是我最歡喜讚歎的一件事情,大家這麼努力,做了這麼多功德,我沾了大家的光,可以說非常感謝大家!沾什麼光?隨喜功德。你們這麼努力,我真是感激不盡!我想你們自然也更是歡喜無窮,因為我們這樣慢慢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把我們十足十的生死凡夫,漸次漸次轉向於超脫生死的聖賢,乃至於幫一切人都解決問題,這是第一個。

【第二者,由其財物極闕故不生捨心,能治此者應作是念:我於生死流轉之時,或由宿業或繫屬他,於他人所未能饒益,令我具受眾多難忍飢渴等苦。設由利他,於現法中發生眾苦乃至殞歿,此施於我猶為善哉,非空發遣諸來求者,縱無彼財尚有菜葉可以活命,如是思已,忍匱乏苦而行惠施。】

  如果是因為自己匱乏而生不起捨心,那怎麼辦呢?妙了,要是我們自己都窮得要命,怎麼送給別人呢?它也有對治的方法,這時應該這樣想:我一向在無始生死當中流轉,因為宿業所感,或者繫屬於他(「繫屬於他」通常總的就是被業力所綁,別的來說,因為過去的惡業,所以現在做人家的傭工等等,自己做不了主。)因此不但不能真正幫別人的忙,自己也受盡了飢渴等種種痛苦。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我宿生一直慳貪不捨,假定我以前了解了,不為自利而能夠利他的話,一定不會這樣的。所以眼前我應該扭轉這種一向無知的自利而去利他,就算眼前受種種的苦,乃至於命都送掉,這還是好的呀!因為眼前所以這樣匱乏是由於宿業,假定現在還不努力轉的話會每況愈下;現在已經是窮人了,再下去來世就是畜生,再下去就是餓鬼、地獄了。所以我願意拼命去做,就算是再苦,也是值得的。所以我們常常說一個譬喻:平常躺在那裡哼呀哈呀站不起來,等到地震了,房子要塌下來的時候,哇!逃出去,還是有氣力啊!雖然這一撐累得很,可是卻逃出去,把命救出來了,的的確確我們應該這樣想。這個對治方法之善巧,我真是無限地讚歎!
  接著想:既然是這麼好,他今天來求了,不是成就我的布施嗎?絕對不讓他空手而返!我雖然少一點,但他比我更窮,我要送給他;送給他了以後,哪怕沒有米,我還有一點菜葉子,還可以多多少少讓自己活下來!這樣思惟,就能忍受自己的匱乏而行惠施。說實在,現在我們遠比他好啊!所以我們常常覺得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實在是因為沒有如理去思惟!真正如理思惟的話,現在有太多的事情可做,絕對不會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我們會幾乎樣樣都行。這個就是得未得正知見,以及是不是照著這個正知見去如理思惟的差別。所以我們做一切事情都是如此,最主要的是現在努力,如果現在放棄了不努力,那以後永遠沒希望了。

【第三者貪可施物極為悅意最上勝妙,於來求者不能生起捨與之心,能治此者應速了達耽著過失,我今於苦倒執樂想,由此能生當來眾苦,如是知已斷除耽著,即將此物而行惠施。】

  就是對自己有的東西,本來應該捨的,卻耽著難捨。這時要了解難捨耽著的過失,了解了以後,就不會再耽著難捨了。所以這個對治的方法是先要看見它的過失,知道這是錯的,有種種的患害,明明這是苦的因,現在要除苦,卻不在苦因當中除,反而還增長那個苦因,請問這個苦要除到哪一年呀?豈不是愈除愈多,愈弄愈錯!所以說:明明這是苦的因,我現在顛倒了,執著以為這是快樂的。如果對這個錯誤的妄想不能認識,或雖然認識了還做不到的話,仍舊是為貪所使,造的是與煩惱相應的惡業,將來會感得眾苦。既然我是因怕苦而來,現在一點小苦都忍受不住,將來感得大苦,而且輾轉地增長,這怎麼可以忍受?無論如何,唯一的辦法,就是趁現在苦還小,而且能夠知道的時候斷;如果到時候,苦又大,又不知道,一點辦法都沒有,那個時候就完了!所以對這個概念要努力觀察思惟,這樣一定能夠斷耽著之心,就能把那個東西捨掉了。
  不但如此,實際上捨掉了以後還應該隨喜,我們只要去做了,內心當中一定會有相應的覺受,會產生一種跟法相應的快樂,這是美不可言的。所以不管是透過思惟觀察耽著的過失而斷除它也好,乃至斷除掉了以後,對於布施功德的思惟慶喜也好,這兩方面,一個是「懺悔業障」的功德,一個是「隨喜功德」的功德,由此而引伸出去的話,那十大願王都在裡頭:像這樣做本身就是「隨佛學」,又是「法供養」,不是這些內涵都包含了嗎?尤其是在行布施波羅蜜時,幾乎十大願王每一個願都包含在裡頭。所以我們現在必定要了解這樣的一個過失而去斷除它。

【第四者未見行施能生正等菩提勝利,觀見廣大資財勝利而發施心,能治此者當速見其過,總應觀察一切諸行,皆念念滅,特觀資財速滅速離,一切所施皆當迴向廣大菩提。】

  這個話應該這樣唸:「未見行施能生正等菩提而發施心,只觀見廣大資財勝利。」或者這樣唸:「但見廣大資財勝利,而未見行施能生正等菩提,所以只發求後世廣大資財的布施之心。這是因為你對法沒有正知見,不如實地了解,所以只看見財物的好處,而沒有看見把財物送給人家,行布施波羅蜜多,能得到殊勝菩提果的偉大利益。要對治它的辦法,還是先見到這個的過失。前面是見到耽著財物的過失;現在是見到看不見這個大利益的過失。平常我們只看見眼前的小利益,這是真正可憐愚癡的地方。我們就是因為不知道才來學,偏偏學了半天,真正好的地方卻學不到,心裡始終纏繞在眼前一點點的小利益上。真的曉得了以後,叫你去犯罪你也不肯。我們很容易在語言上乃至於在個人利害上爭執,這都是由於見不到真正的殊勝大利益,始終被自己的煩惱所顛倒,在眼前似是而非的小利益上面轉,結果造了大罪還不知道。所以無知真是好可怕啊!
  我們要見到發無上菩提心以及跟菩提心相應而廣行六度的殊勝利益,如果見不到這個勝利,應該要改善。怎麼改呢?最快的方式就是,想辦法多去觀察、思惟,看見它、認得它。如果能看見有一個遠大的、好的果報,那眼前這種很小的利益都擋不住你了。平常我們總是怕人家笑,怕人家說什麼的,這是世間人的做法,因為這樣,一天到晚就纏死在這裡邊。我們看古來大德,他們所用的真正了不起的大手段,都是超乎常情的,都有極遠大的眼光,這樣才談得上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將相所能為,這是很明白的!我們眼前是目光如豆,只看見一點點,總覺得這個人也這麼說,那個人也這麼說,你是在學佛,還是學那些人?如果你學那些人,那本來就不必到這裡來,你就跟他們去混在一塊兒就算了嘛。如果說你要學佛的話,那一定要看佛是怎麼做的。佛原來是個王子,他連王位都能捨,這是為什麼?因為他見到這個絕大的利益,所以眼前的事情都擋不住他!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觀察的時候從兩方面來看:整個來說,諸行無常,沒有一樣東西能夠保得住的。無常有粗有細,現在這裡講的只是粗相,念念都在遷滅當中。特別是觀資財很快地就會捨離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樣樣東西趁它還可以利用的時候,趕快用來布施,種下無上菩提大果的因,這樣就可以以這些不堅固的、毫無意義的東西換取堅固的、廣大的大勝利。

【若唯顧視財等異熟,則唯能得廣大財位,不得解脫。】

  假定你只看財物等異熟果報,就算你得到了廣大的財位,還是不能解脫。這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固然這地方是講財物,其實世間哪一樣東西不是如此啊?前幾天我到台北去,那之前我們這裡有位同學離開了,雖然他離開了,但離開的那天他還說,他聽了《廣論》是很歡喜的,但是他為了一些家裡頭的事情要回去。事實上這個同學非常好,我到台北去時,看見他去請《廣論》的錄音帶,他的的確確是很相應的,他不只請一套,他還要去送給別人。那時候我心裡有個很大的感慨,我們總是看不見遠大的地方,只看見眼前的這些東西,乃至於常常覺得要顧慮到這個,要顧慮到那個。所以古來那些出家人的確是像我們常常說的一句話,「壯士斷臂」;就好比被毒蛇咬了以後,毒很快會循著血向心臟來,如果為了痛惜一根手指頭,最後那條命就捨掉了。所以壯士是真正有智慧、有勇氣的人,那時候曉得唯一的辦法是拿起劍來,「叭」一下,連手臂也切斷,雖然是要有一點損失,但成佛絕對沒有說是天上掉下來的;你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天下沒有這樣的事情!你要牠好,但牠的食量很大,你要牠不吃草,那這匹馬注定跑都跑不動,你要牠背都背不動,還能騎牠嗎?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不要為眼前這些小事情所困住。

【如諸商賈為與價故,一切資財悉無惜捨與於他,此唯得利非能得福。《四百頌》曰:「云於此行施,能生大果利,為報而行施,如商利應呵。」】

  假定你不了解菩提無上的廣大功德,所注意的只是異熟的財位,儘管你也布施,那就會像做生意的人一樣。做生意的人也把東西送給別人,但是他為的是能賺錢,所以可以毫不顧惜地送給人家,心裡還非常高興。因為他曉得他賺到了錢嘛!不過他得到的是世間的利益,而不是福。我們現在行持的這個布施波羅蜜多,要曉得它能成就無上的菩提大果,而不是為了一點點眼前的果報,如果為了果報而做的話,那就像生意人一樣,是應呵斥的。所以千萬注意!不但眼前的小利不要,人天果報不要,乃至於聲聞的小果都不要,我們要求無上菩提大果,這是必須了解的。以上是習近對治布施障的四個要點。

【第二唯意樂布施者。內居閑靜由淨意樂淳厚淨信,分別化現種種廣大無量財寶,勝解惠施一切有情,以少功用生無量福,亦名菩薩巧慧布施,是《菩薩地》說。】

  布施當中有二項,一個是實際施捨東西的布施,第二個是單單在我們意念當中的布施,所以叫「唯意樂布施」。這時候我們並不是以外在實際上的財物送給別人;而只是自己靜靜地安居,依淨意樂--就是內心清淨、淳厚的心情,還有淨信心。淨信心大家都了解,這裡特別說明我現在這個布施是為求無上大果利,一切財物都無條件地送給別人,而且送給別人以後,絕對不望報。平常我們送給別人總是覺得我幫了你的忙,好像就是做了一個人情一樣,這種心態千萬要不得,應該要不求回報的。現在不但不求回報,布施以後得到的善根,也是一起捨給一切眾生,這一定是根據和大菩提心相應的一種心情,這才是淳厚的淨信心。以這種清淨信心,我們在意念當中去觀想有無量無邊的財物,然後以這樣殊勝的正確認識,運用自己的思惟,來布施給一切有情。這樣去做的話,不要花太大的氣力,不像我們以身口實際上去做那麼辛苦,而它卻也有無量的福德。這個地方的「福」,要注意!在梁武帝跟達摩祖師的公案裡說,他積累的是福報,而不是功德;我們往往把這裡的福看做福報,但這不是世間的利益,這個福是福智二資糧的福資糧,一定要有慧來攝持的,這是將來圓滿報身報土的資糧,是成佛必不可少的,這一點我們要了解!這個就是最善巧的,真正有智慧的布施方法,這是《菩薩地》上說的。

【《妙手問經》雖說此是無資財者所應修學,非有財者不應修習。】

  經典上雖然是說你沒有資財的時候要這樣修,但是並不是說有財的人就不必修,有財的也要修。所以有財的人,不但要實際上的財物施,還要拿意樂來施,但如果你沒有財物的時候,就可以單單意樂施。尤其有一點很重要的,如果是個出家人,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不是財施。現在有很多出家人還要去忙財,那完全錯了!但如果你是如理如法或因宿業而感得的資財,那個時候你要毫不顧惜地去布施,如果你為了布施而求財,那就完全錯了,這絕對不是出家人該忙的事情。

【無資財時巧慧布施,是為乃至未證增上清淨意樂初極喜地;若證此地,則諸資財定無匱乏。如《菩薩地》云:「如是菩薩現無財寶,巧慧方便而行布施,此說乃至未證增上清淨意樂,若諸菩薩已證增上清淨意樂,如已獲得超諸惡趣,如是生生必當獲得無盡財寶。」】

  上面這些沒有資財時善巧布施的方法,是在你還沒有證得初地(又叫增上清淨意樂初歡喜地)之前修布施的善巧;換句話說,這是見道之前的布施方法。一旦你修菩薩道真的證得了初地,那福報是不得了的大,財位是一定不會缺乏的。所以在這地方雖然並沒有明確的說明,但是卻可以證明一個事實:譬如說我們國內禪宗很盛,禪是非常了不起的大法,這是千真萬確的。但禪這個法很妙,從凡夫地一直通到佛地,都可以用得上,它並不是漸次的,而是一種最殊勝善巧的方法,所以單單用這個方法,是不能判斷你的位次的。前面曾經說過大小乘的判斷不在般若慧,而在發心的方便分,這個我們要了解。當菩薩證得初地的時候,他一定也見道,換句話說,那個時候他一定也是在開悟的狀態。但是,開悟了也許是初地、二地、佛地,乃至於還是個凡夫或加行位,這個位次的判定不在他的見,而在他的行。《十地經論》以及《入中論》對地上菩薩作了很多介紹,其中說到初地菩薩的福德是不得了的大,他絕對不會是證得了初地,還是窮光蛋一個。但是證了二乘果,固然可以見到空性,但是如果沒有修福的話,他可能窮到連飯都吃不到,這地方也是順便提一下。
  下面就引《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上面的文。我們要學菩薩行的人,在資糧位、加行位以前,因為資糧不具足,用上面這個意樂來布施是非常好的方法。一旦真正的證得了初地以後,那絕不會再窮,一定有無盡的財寶。

【第四此等略義者。正受菩薩律儀已,學習大地布施道理,發願修學。】

  這個值得我們很認真地研討一下。在上面大要都說完了以後,可以說是一個結論,也可以說在布施當中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我們一定要認識,把握得住的,就是雖然我們現在是凡夫,當我們發了願心,正受菩薩戒以後開始學時,一定要發願學地上菩薩那樣。為什麼要這樣?我們應該問一下自己:「我為什麼到這裡來?」我們到這裡來是要求無上菩提之果;更確實地說,要徹底解決一切痛苦,要究竟圓滿一切福德。如果你是要求這個果,請問你因地應該做些什麼?第一個是確立正知見,然後根據這個發廣大的願力,說我一心一意要求無上菩提。有這樣心願力的話,自然而然會不斷地增長,逢緣觸發,它就來囉!沒有這個心的話,處處地方畏畏縮縮,「我不行啊!馬馬虎虎算了!」一天到晚這樣想,一個逆緣來時,你就退了。然後真正順緣來的時候,你又上不上去,總是想:「唉!反正我沒有份的,我就這個樣啊!」為什麼這樣啊?因為你在因地當中播下去的那個種子,就是失敗、退縮的因,所以遇到緣長起來的就是失敗退縮的種子,關鍵就都在這個地方!
  所以儘管我今天身體這麼衰弱,年紀也比較大,可是我一直告訴自己:只要有一天命在,我一定要做到!我真正能夠做到的,就是當下種正因,絕對不是說等到下一生,下一生,再下一生!當下這一念,我牢牢把握住,絕對不放過!正因為要得到這個果,所以必須在當下一念這個因當中牢牢地把握:「我發願要做到它,我一定要做到它!」就這樣,就這麼簡單。佛法雖然深奧,但是它就是這麼踏實。然後你拿這個心願去念佛,念佛一定上品;去持戒,持戒一定上品;去參禪,參禪一定上品;不管你學哪一個都是這樣。所以我們千千萬萬不要說:「我不行啊,我不行啊!」前面一再告訴我們「乃至戲笑」--乃至於說笑話,也千萬不要說我不行。同樣的,在懺悔的時候,也不要說:「我就是這個樣啊!」要說:「我一定要連根把它拔起!」是不是現在能夠連根拔起,那沒關係,但是我要讓這個因本身,沒有一點點漏洞,一直加強這個因,所以任遇何緣,就助長你連根拔起並徹底斷除惡業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來說,你一直發這個圓滿成就的因,所以碰到任何外緣的時候,觸發的都是增長你圓滿得到這個果,那就是直路,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
  所以我們平常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設,千千萬萬不要把失敗主義擺在心裡。譬如我們上課的檢點等等,說來說去沒有別的,無非就是共同的目標。所以你一定要把殊勝的大利益擺在心裡以它為追求的目標,有了這個,什麼小事情都擋不了你;如果沒有的話,只要風吹草動,就跟著人家跑。人家眼睛看你一下,你心裡面就嘀咕半天;要不然就是人家說你一句,你就在那裡轉個半天,你在搞什麼呀?你要解決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之苦,現在一點小事情就被纏得轉不過來。所以,我寫在黑板上面:「我來幹什麼啊?」記得這個話,並時時記得:我要盡苦,乃至於要解決盡法界一切有情的苦。苦的根源在哪裡啊?惑、業。所以要發這個願,而且這個心一定要非常強有力,要猛利!如果你能夠正確而且猛利的話,這個力量就是這麼不得了地大。

【如前所說布施之理,當先了知現在進修開遮之處而勤學習,特於慳身財善根而修對治,勵力增廣能捨之心。】

  前面所說的布施的道理,你真實發了願以後,能不能成滿,還要如法行持。要如法行持,必定要了解正確的方法,該做的是「開」,不該做的是「遮」,了解了以後精勤努力,照著去學。特別是對於壞的那一面,也就是對自己的身財善根捨不得的心,要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如理如法地針對毛病治療它,努力增廣能捨之心。這地方很妙,它教我們的是能捨之心,心真的能夠捨的話,那物就能捨了;反過來,如果我們不了解這個特質,往往會把心跟物分開來看。關於心跟物,世間認為是別別的兩樣,佛法裡說心物是分不開的;看起來是兩樣東西,但是彼此間是非常密切的。譬如你有一樣好東西,平常擺在那裡不覺得什麼,如果有人來要的時候,你心裡面是什麼感受啊?所以這個難捨的心,是從物上產生的,但是絕不是物,這個心是最主要的。假如說你真的有了捨心,當人家來要時,因為你平常就是針對這個去想,就會很歡喜地送給別人。所以前面一直告訴我們說布施的特質在心,但是不要誤以為既然是心的話,那心想布施就可以了,實際上財物積了一大堆,真要送的時候又捨不得,那是騙自己,沒有這樣的事情,這個我們要分得清清楚楚。布施是這樣,其它的也都是這個道理。

【能如是修應自慶喜,心若未能如是薰修應生憂惱。】

  這兩句話妙了,不僅僅是教我們做了就算,還要「應自慶喜」,這是個大學問!前面我們一直說隨喜功德,真正修學佛法過程當中,最善巧、最有幫助的,就是隨喜一支,真是美不可言,實在好啊!自己的功德要隨喜,別人的功德也要隨喜。總之一句話,一切時處隨喜功德的話,那個功德的本身固然在無限地增長,隨喜本身也是無比的功德,這個功德又有絕大的力量會幫助你下面的行持。布施如此,我們改過等等也是如此,一旦改過了,對自己的改過還要隨喜。能做到了,就會歡喜說:「我居然做到了!」自己歡喜,功德也會增長,而且下次再做的時候,能力也會增強。
  反之,萬一不能做怎麼辦呢?有一個巧妙的辦法,那個時候應該生憂惱。但是我們現在恰恰相反,不能做還歡喜,還找一個藉口:「我這個東西,本來應該要捨給你,可是如何如何……」自己保護煩惱!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在跟煩惱鬥的時候,要對煩惱不能忍耐。如果這個煩惱留在心裡,應該生憂惱,總要想辦法去除它。能夠這樣做,儘管眼前一時做不到,這個心理狀態本身就是在「懺悔業障」。能夠這樣去做,自然而然障礙會慢慢減小,那個時候你就能夠改善了。
  所以在整個的修行過程當中,無非三件事情--淨除罪障、積聚資糧、增長廣大迴向無盡,這裡面所說的也就是這樣。如果能夠善巧運用,不管是好事也好,壞事也好,都沒關係,事情是有好壞不同,可是對我來說,是一直增長功德;或者是用第四支的「懺悔業障」,或者是用第五支的「隨喜功德」,這樣做就是「常隨佛學」,就是「以法供養」,而且這個裡邊一定是「迴向無上菩提」,這個事情實在好啊!因為你這樣做,處處地方都是如法,處處地方都是增上,不管是好、是壞。所以如果你能施,那麼就應慶幸;不能施,就要憂惱懺悔啊!

【若如是者,則如《妙手請問經》說,於當來世,少用功力能滿布施波羅蜜多。】

  這句話最重要,眼前你能夠這樣做的話,將來不必太大的努力,就能夠圓滿布施波羅蜜多,這是在經典中佛親口講的。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先發願;有了這個願,正行持的時候,如果能做到,那麼就應該慶喜,如果不能做到,則應該憂惱而懺悔,因此一切時處都是在如法行持中。發願一定有信解、有正知見在裡頭,接著去行持,修學佛法沒別的,先見道然後修道,見、行俱足,圓滿的果就出現了。所以既然這一世種下這個正確圓滿的因,當來世自然少用功力,果報就會現起,而波羅蜜多也就圓滿了。
  說到這裡,我們同樣的要看看自己,如果這一世不行,說明我們宿生沒有努力,既然如此,現在就趕快努力,布施如此,其它的修行也是如此!任何一件事情,凡是眼前不理想的境界現起來的時候,千萬要有這樣的認識:眼前為什麼不理想?就是宿生因地當中,沒有如理地認識、發正願、行正行;所以現在趕快努力還來得及,將來自然會有做到的一天。如果沒有這個認識,遇到不順的境就抱怨,然後在其它次要的,乃至非理的事相上去忙,反而越走越遠,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前面是正面告訴我們怎麼做,下面是反顯,就是顯示另外一方面的過患。

【若此一切皆悉捨置,即於現法亦當恆為重過所染,於當來世心不趣入,極難趣入諸菩薩行。】

  假定我們不能這樣做,把所說這些道理擺在那裡不管,結果現法也一定會一直為很大的過患所染污,這是最嚴重的事情。實際上我們的確有太多像這樣的情況,一碰到事情,「唉呀!我不行啊!」這不行,那不行!好了,結果就不去做,請問不照著佛法去做的時候,你在做什麼啊?自己檢點一下馬上就知道了,我們不做的結果就是在染污當中,這是耽擱自己啊!
  我今天到了這個年齡,常常會有人說:「唉呀!某人,你年紀大,你身體不好!」我卻常常反過來想:正因為我年紀大了、老了、身體不好,我再不努力的話,就完了!我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地努力,現在年紀大了,如果還在那裡養老,那我這一生就完了;而且正因為身體不好,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兩腳一伸就走了,我趕快趁著身體還可以用的時候充分利用它。我覺得佛在因地當中都是這樣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千萬不要說現在為了某種原因而不能去做。身體是這樣,心上也是如此,我們常常說:「唉呀!我是凡夫啊!」我自己這個常敗將軍的經驗已經告訴過你們了,以前我一直在這上面敗,可是正因為敗了還肯站起來、肯鬥,所以自己美其名曰將軍,我還在鬥!今天還能告訴你們我鬥的經驗,當年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凡夫啊!現在我完全反過來:「對啊!我是凡夫,我要趕快努力!」你們記住這個話。
  我鬥到今年五、六十歲,總算有了一些經驗,儘管今天老了,身體差了,沒關係,我要鬥下去!以前年輕的時候,已經白白浪費掉了,我跟你們同樣都是凡夫,而你們年輕力壯,遠比我來得好。你看看我這麼老了,身體這麼差,我還要鬥,何況你們現在年輕力壯!所以年輕力壯時,一點小病不要去管它,趁著一口氣在還要鬥。這一生成就與否,就靠我們現在的努力。這一生的一切都是宿業所感的,如果你要保護它,那你就完了!身體保護得好好的,結果它耽擱了你。你今生能夠這樣去努力修行,這一生結束後,你會投生天上或是到極樂世界去,然後可以對著前生的骷髏頭禮拜、感謝。我常常告訴自己,千萬不要到了地獄裡面,再回頭去打那個養得胖胖的屍體,絕對划不來。所以假定現在不做的話,會產生這麼大的毛病。通常我們的致命傷就在這裡--聽是聽見了,也懂得了很多大道理,然後就擺在那裡,好可惜!如果我們不懂,還可以不信;懂得了卻擺在那裡,養成一堆毛病,我們平常提不起來的原因就在這裡。不懂固然不行;懂得了還是擺在那裡不動,結果習氣串習了以後,就很難改得過來。所以你沒有別的辦法,修習佛法絕對沒有一點點可以討巧的地方,咬緊牙關就把它提起來。
  我為什麼很歡喜僧團呢?因為那天我去臺北兩天,實在很累。平常我在早晨三點鐘一定固定會起來,但是我想想今天要做那麼多事情,回去還要講課;好了,再睡一會。然後把鬧鐘關掉,結果就睡著了,我回來想想真懊悔,因為我睡過了以後,回來並沒有多長幾斤肉,那時也並不覺得怎麼樣。如果必須靠睡眠才能延長生命的話,那業感緣起的道理,就沒有用了,我們也不必來學佛法了,所以越想越懊悔。所以我要特別說明,如果你不當下努力的話,眼前不管生理上或是心理上都是「恆為重過所染」,這一點我們必定要注意。如果你心裡真正在用功,就算你行為上不做而把正念提起來,則剎那、剎那都在增長善法,剎那、剎那都在淨除惡法,沒有一刻浪費掉的。只要在因地當中都是這樣努力,到來生的時候,結出來的果就是這樣,所以當來世自然能行。如果反過來,今生不做,養成了惡習,當來世你就沒辦法趣入了。眼前有這個機會,你都放棄了,將來惡習越來越重,你就有力量了嗎?現在叫你拿三斤,你說拿不動,擺在那裡,變成五斤、十斤、五十斤,你就拿得動了嗎?我們常常會把事情擺在明天。今天拖一點事情擺在明天,明天又拖一點事情擺在明天,越拖越多,眼前這麼一點點事情都解決不了,累積更多時你能解決得了嗎?天下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如此,到那時候「絕難趣入」,你只會感覺越來越難。因此天下沒有一點點投機取巧的辦法,要注意的就在這地方,所以必須咬緊牙關提起來。

【又如《攝波羅蜜多論》云:「布施根本菩提心,勿棄如此能施欲,世間具此能施欲,佛說此為施中尊。」此說應當憶念修習菩提心,為諸行所依。願證菩提即是一切能捨根本,是為一切能捨之尊。故於此心應勵力學,此即總攝《妙手問經》勝扼要義。】

  這裡的布施是指布施波羅蜜多,它的根本在菩提心。這個心我們千萬不要輕易地棄捨。這個心就是能布施的好樂之心,如果能有這個好樂之心,那是布施當中最珍貴的。世間做任何事情,能與菩提心相應的話,就是所有事情當中最珍貴的,實際上也是唯一珍貴的。
  總之我們應該憶念菩提心為修行的真正重心,以菩提心作我們現在一切行持的根本依據。所以經上有一句話:「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一切時處,真正重要的就是菩提心。實際上你們慢慢地會注意到,只要肯去做,真正得到好處的,還是你自己;相反的,一旦你忘掉了菩提心時,就會煩惱叢生,同時你還自己覺得很有道理。真是顛倒!因為你依止的是菩提心,而菩提心的特質是「為利有情願成佛」,不管是自、他二利,能達到究竟圓滿的唯有菩提心。所以你發這個心,一心要滿這個願,這是策動你做一切事情的根本。現在這裡講布施,就是以「願證菩提」為布施的根本,這也是一切布施中最珍貴的。
  這是把《妙手請問經》上,最殊勝的重要經義總括來說。這個略義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前面先總略地說明了以後,最後又把綱要提起來,所以它是這麼重要;布施如此,其他的一切都是如此。總之,大家千萬要注意這一句話:發願,然後如實地學習,努力地行持;行持的時候,正面的應該怎麼做,反面的應該怎麼做。如果能修應自己慶幸;不能修時應該要了解它的大禍患。兩個這樣一對比的話,那自然而然就知道如何決擇。平常空閒的時候,如果自己要思惟,就應該思惟這個,開起口來討論,就應該討論這個,然後站起來以後的行為就要做這個。能夠這樣做就對了,否則不管講多大的道理,等到真正行持的時候,總是為自己的煩惱找藉口。
  我自己以前也是這樣,平常什麼事情都做得很起勁,但是要修行時,就有種種的理由,這就是跟法不相應。如果你能夠把上面所說的道理領納入心,建立起正知見,而這個正知見不是說建立起來一下就算了,你要不斷地把它堅固,不斷地薰習,隨時隨地讓那個正知見引導你,那麼你的行持一點也不會有難關,什麼困難都可以衝破了。如果平常沒有這個薰習,起心動念一定是無始的妄習,顛倒的錯誤概念,還沒做,就覺得這個不行那個又不行!所以菩薩有八進八退之法,說起來也很有意思:這個人吃飽了就覺得吃得太飽,身體疲倦;然後肚子餓了覺得身體太虛,所以吃飽不行,肚子餓也不行。反過來的話,吃飽了正好努力啊;肚子空了,正好用功啊!又說:跑出去了以後覺得累了,所以不能用功,諸如此類,總是處處地方找藉口;反過來可以這樣講:我今天跑了一天,耽擱了用功,所以停下來趕快努力去做啊!然後說生病了也不行,老了又不行;反過來可以說,病是死因!正因為生病,趕快努力啊;老了啊,時日無多,趕快努力啊!進退之間就差這麼一點點!所以絕對不在事相上轉,處處地方要注意怎麼樣去心理建設。
  我始終記得這一句話:「當知善知識,如命不可捨」,善知識是最寶貝的東西,在任何情況之下都不能捨棄。善知識有兩種:人跟法。實際上所對的都是人,佛是我們最大的善知識,他把法教誡給我們,而我們身邊的人也是修行的助伴;反過來就是惡知識。這是真正在實踐上我們一定要注意到的,彼此在這個團體當中,應該以法共同策勵,怎麼樣互相成為善知識。從心理建設開始,到行持的步步增上,千萬不要因為種種顛倒錯誤的概念或習氣,而走八退之法;在任何情況之下,要走八進之法。
  上面是關於布施的種種,再下面是尸羅,就是持戒。這個地方對持戒並沒有說得很多,要特別了解的是它的特質。我們平常用四個概念去了解它,所謂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也就是法、體、行、相。所以不詳細地說明,有一個最大的理由,是因為真正要把握住的是它中心的根本,這個根本就是大菩提心。若是能夠把握住並且認識了這個,而跟它相應的話,那時我們所得到的就叫戒體,這個概念是第一重要的特點。
  所以在正式講文之前,我希望諸位事先把它好好地看一遍,尤其是出家的同學,戒是我們的根本,實際上整個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能不能成就都是看戒。我之所以特別說這個話,是因為現在有很多人很難得地認為持戒是最重要的,然後說出家五年一定要通戒!可是戒的真正精神是什麼,他始終在概念上面弄不清楚。假定你曉得自己是個凡夫,而能夠無條件地尊重戒法,那你這個尊敬心將來的結果還是很好。但目前又有一類人常常這樣說:「唉呀!佛當初制戒的原因是這樣,現在時代不同啦!我覺得應該如何如何……」這個話有兩種不同情況:假定說他真正地了解戒法,得到了戒體,像我們中國古代的大祖師那樣的行持,那的的確確在當時有他很了不起的地方。那時產生的現象就是--「心平何勞持戒」。「心平」兩個字要平到什麼程度?應該像六祖那樣,一把刀從他脖子砍過去,他動都沒動;人家罵你一句乃至於砍你一刀,你了不動心,這樣就對了。或者你還沒達到那個果位,全部的精神都在一心一意地參「念佛是誰」,或者一句「阿彌陀佛」,天塌下來你都不管,那也沒錯。如果不是這樣,而拿這個做為藉口的話,那你就完全錯了。所以我們正規學戒的人,一定要了解戒的特質是什麼、從哪裡戒起、為什麼制戒。這個我簡單的說一下:我們之所以要持戒,因為修學佛法的目的是除痛苦、破煩惱,而破煩惱的根本就在戒,所以戒是從煩惱上說起的。這一點你們要是把握得住,下面的就都對了,如果這一點認不清楚的話,那你都錯了。因為如果把握不住,我們會拿戒相互相爭論,你說這樣、我說那樣。結果是越爭煩惱越大,大家還覺得在持戒。
  上面講完了布施度最後的部分,第四此等略義,你們對於這個概念,要很認真地去體會。現在我們不妨溫習一下,前面在講到業的時候,提到業有四個總則:業決定一切、業會增長廣大等。在一一九頁倒數第四行有這麼幾句話,「由修善不善諸業,諸人即成慣習性,如是雖不特策勵,他世現行猶如夢。」這個「修」就是指我們平常的行持,善業才是修行,惡業是不用修行的;也可以說,修行就是在我們平常起心動念的心理行為。造了業,不管大小,善也好,惡也好,一點一點集到最後會大得不得了。不管你的行為是什麼,養成了習慣以後,到下一世你雖然不特別去努力,它也會生起現行,就像夢中一樣。現在回到這個地方一對比就曉得了,它告訴我們,假定布施這一度不馬上修的話,將來根本沒有機會!而我們現在雖然做不到,但能夠這樣去努力,他世少用功力就能夠圓滿。現在我們了解,以前養成的習慣,不論善惡都是這樣,到這一生自然而然就會現行了。
  然後再向後翻到一三五頁,講的是異熟、等流、增上諸果;在等流果當中有一種叫造作等流,論上說「愛樂殺生等事」,換句話說就是又碰見這種情況時,喜歡殺生的等流又來了;一遇境逢緣,自然而然起心動念就是這種念頭。前面都是從整個前後的因果關係來說,而等流果是從果上面說的。當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我們為什麼現起這種心念呢?因為在因地當中造業時就是這樣的心念,所以感果時現起來的也就是同樣的這個心念。大家注意到沒有,就是這樣!所以一個人平常如果一向是這樣的話,碰見事情起心動念,想的就是這個,除非是自己深入地去思惟觀察、努力改變。譬如說我們現在在這兒講很多道理,為什麼我平常特別強調說單單講道理沒有用?道理是幫助我們修行最好的東西,但是注意哦!你若不能了解這個道理所指出來的內涵及真實的意義,換句話說,假定你不能認識這一句話所指的心理行相是什麼的話,你就不曉得真正的心性怎麼去轉,結果都是在文字上面繞,一點都不相應;而你心裡所串習的,還是這種錯誤的習慣性。所以要了解,不談修行則已,談修行的話,必定要把它所說的內涵指出來,在自己的身心上去反省,找到它的特質是什麼。
  我們再回憶一下常用的幾個祖師的比喻:譬如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他遇見這麼大的困難,老師對他這麼不合理,但他總是覺得:「我業障很重啊!我業障很重啊!」這說明他宿生修的淨信心很淳厚,所以不管老師怎麼處置他,他沒有一點點跟法不相應的想法。這就是因為他以前已經修行過了,否則他一定會受不了這種情況而離開,就算不走留在那裡,也會一天到晚呈現你說的我不相信,我說的你不對頭的現象,這就跟法不相應,結果會造成很大的損害。所以為什麼講淨信心很重要,而且你一定還非自己親身體驗不可,否則你看別人做也感覺不到。譬如以佛陀來說,在任何情況之下,不論人家怎麼傷害他,他只有悲憫之心。雖然我們信得過佛,但是他究竟生起什麼樣的憐憫心我們可不了解,除非有一天你自己跟他相應了。反過來說,像提婆達多、善星比丘等好幾個侍候他的人,一天到晚跟在佛的身邊,佛明明說遇見這種事情他就是生憐憫心,但那一些人就是聽不進去,總覺得佛在哄人。這就是因為那些人一向是以這種心理去想這件事情,所以他們的等流心識,自然而然想的是他習慣的那一面。
  現在再舉一個簡單的譬喻,當我們心裡面被一種強烈的現行心識籠罩之時,不管什麼境況現起,自然觸發的都是這個現行。譬如一個歡喜吃的人,他隨便聽見廚房裡今天有什麼好吃的東西,他心裡面就現起了這種狀態。講到這地方,我們可以溫習一下,前面講到業還有講到餓鬼苦的時候有一段話,說當他被熱逼,熱得不得了的時候,即使像雪這最冷的東西打在他身上,他也像火燒一樣;當他被寒苦所逼的時候,雖然火燒到身上,他也覺得很冷。這個實在很苦啊!當猛業成熟的時候(也就是強烈的業成熟的時候),就是這個現象。有一個地方告訴我們:一個人為什麼會到地獄裡面受極大苦,你祇要看他現在身心上面陷在這強烈的瞋火中就知道了。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心裡面,或者是猛利的貪心,一心一意的就只求這個;或者是猛利的瞋心,或者是猛利的癡心,陷在這種強猛的煩惱當中,碰到任何情況,總是以自己的這種觀念去想,就會觸發這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經驗,比如說在家庭裡,父母今天心情很高興,如果子女稍微犯點小毛病,雖然平常會責罰他的,但現在也覺得沒什麼關係,好好的就過去了;反過來,今天兩個人如果吵架了,或者是在外面受了氣,正在難過的時候,也許那個小孩今天很乖,但父母看見了一個無關緊要的事情,說不定就會大發脾氣。所以問題不是在這個小孩,換句話說,不是外境好壞,而是他那時內心的心理行相是這樣的。這是我們人人可以感受到的,而修學佛法,沒有別的,主要就在這個上頭用功。了解了這一點以後,再來講尸羅就大有意義了!

    持戒波羅蜜

※﹝第二尸羅波羅蜜多分五。﹞

  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這是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受盡種種痛苦,而想要超越過去的一個方法。若是有了這個戒,就可以超脫這些困擾,這個叫尸羅。尸羅是梵文,正翻成我們中文叫「清涼」。因為我們身口意三業一直為無明所縛,無始以來造種種罪惡的黑業,以後是會像熱火一樣焚燒我們的。那個燒的相狀就是當我們心裡面有這種強烈的貪、瞋時,會坐立不安,換句話說,這個煩惱向上揚的時候,會令人坐立不安;而癡重的時候,則心情下沈,提不起、塌掉了,眼睛也張不開,乃至會睡著,就是這種狀態。那時心裡面是被三毒所焚燒;而現在這個東西能夠使我們清涼,所以叫做尸羅,真正的意義就是這樣。
  所以這也說明了戒是從內心開始的,但是凡夫修學的時候,的的確確這個內心
  並不是無緣無故就能生起,而是從外境而引發的,所以一開始防的時候會防外境,但是重點是在內心,所以它一定是內外俱防,但主宰的是心。曉得外面會引發我這些煩惱,所以用種種方式來防止。出家人就是住在阿蘭若處,離開會引發煩惱的那種憒鬧的地方。但是不只是這樣,而是心裡面要能主宰,否則的話,儘管關在山裡,心裡卻亂糟糟的,那是沒有用的。同樣的道理,我們剃了頭,穿了袈裟,不但要自己摸摸頭,曉得我為什麼要這樣做,還要讓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個和尚、是幹什麼的。所以他們泰國出家的比丘,假定下午跑到市場裡,人人都會瞪大了眼睛看你,那時就會提醒自己趕快離開,所以會養成警策自己的習慣,有這麼大的好處在。因為它能夠防非止惡,有防範,禁止造惡的作用,所以又稱為戒。所以《大乘義章》說,旁譯叫戒,正名應該叫清涼。現在分五點說明。

  一、〔〔尸羅自性,二、趣入修習尸羅方便,三、尸羅差別,四、修尸羅時應如何行,五、此等攝義。今初﹞
  二、
  戒的本質是什麼?我們怎麼樣去修?並不是叫我們馬上去修,它有一定的方法告訴你怎麼樣去做準備,然後就可以好好的修了。我們常常覺得背後缺乏一個推動的力量,所以這個方便很重要。有了這個力量,要去做的時候,裡邊還有不同的行相,所以下面說:尸羅有哪幾種?正修的時候該怎麼辦?每一種都不同,最後像前面一樣,再總略的把重要的地方提一下。

【從損害他及其根本,令意厭捨,此能斷心即是尸羅。】

  第一個概念,我們要把握住這個戒是什麼?雖然正翻為清涼,可是我們在習慣上都是用「戒」來講。戒的特質,是戒除損害別人;平常我們認為損害別人就是指身口所造的業,打人、罵人,乃至於瞪人一眼等種種的行為,而它的根本是什麼呢?就是你的起心動念--意樂,一定是先有了這樣的想法才會去做,所以這個意樂的種子,就是損害他人的根本。平常我們或許行為上面沒有造作,可是心裡邊卻一天到晚懷著這種自私自利的想法,這些都是損害別人的。固然我們傷害別人要戒,那是與瞋相應的;還有與貪相應的,就是為了你自己的利益,用種種方法得到而不顧慮到別人的,這個也是要戒的根本。心裡面一旦有這樣的想法,不管你的行為做得多好,總歸不相應。應該「令意厭捨」,一定要從我們的內心上面厭離,因為心是主宰,要從心去捨棄它,就是這樣的意念。要斷除損害他,以及損害他的這個心理,要從根拔除,讓習氣一點不保留的那個決心,這個就是尸羅。
  現在我們了解了,戒真正的特質,就是你能斷除的這個決心,我一定要斷除它;有了這個決心,然後再進一步的去行持。所以了解了道理,正受戒的時候,一心一意地願意去學,就能得到戒體;所謂戒體沒有別的,就是這個心意。在《南山律》,尤其是弘一大師所集的《在家備覽》當中,解釋戒體的時候有詳細說明,譬如說一切有部是怎麼解釋,經部怎麼解釋,乃至於南山道宣律祖他怎麼解釋的。這是南山宗的精華,我看了實在讚歎不已。
  如果不懂得戒體的話,要想對戒有正確的認識是很難的。並不是說你認識了以後,戒就圓滿了,而是說你了解這個以後,就懂得戒的根本從哪裡開始。根本因抓住了,就算還不圓滿,將來也一定能夠走到圓滿的地方;反之,你把握不住根本因,就會在枝末上面轉。以前說過,如果從枝末上面先了解,再追根究底的話,還是一樣可以追到根本上面;不幸的是,若我們沒有這個決擇的能力,始終在形相上面轉的話,那不曉得要轉到哪一年,吃多少冤枉苦頭。所以關於戒的自性,我們一定要特別認識清楚。

【由修此心增進圓滿,即是尸羅波羅蜜多,非由安立,諸外有情悉離損惱,為滿尸羅波羅蜜多。】

  把這個心增長進步,達到圓滿的程度,那就是戒波羅蜜多,換句話說,我們就能夠把這一個部分做得圓滿。所以這個必須要對自己內心的種種行相認識清楚。懂得了這一點,才會了解平常為什麼一直提醒大家一定要反省,觀察自己的身心相續;乃至於說為什麼世間大家講道理,講得百分之百有理的時候,在佛法上面已經百分之百的錯了。對這個根本意趣有了瞭解之後,再去修持的話,才能夠有所進步,才會得到真正的功德,而有了這個功德,苦就可以離,樂就可以得,否則,不管你覺得多好!好了半天,始終在文字上面打轉,這個叫作戲論!尸羅的自性,是從內心當中圓滿這個心,而不是從外面安立的。外面就是損惱他,或者不損惱他。假定是從外面來看的話,既然說你圓滿了不損惱他,應該所有外面的一切有情都沒有一點點損惱了。每一位佛都曾發願要圓滿戒波羅蜜多,假定是從外面來判斷的話,那麼只要有一位佛成就,所有外面的眾生都應該沒有損惱,離開損惱了!現在不但一位佛成就了,每位佛都成就了,可是外面的眾生照樣有種種損惱,這說明不是防止他不受損惱。這個懂得,我們看下面的文就很容易了。

【若不爾者,現諸有情未離損惱,過去諸佛尸羅波羅蜜多應未圓滿,亦不能導此諸有情,往離損害諸方所故。】

  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它一定是從心裡邊安立,而不是在外邊安立的。例如我們去規勸別人,結果對方說得振振有詞,可是我們心裡面一點都不生氣,只同情他,憐愍他;遇見這個境界,的確自心調伏了,所以不會隨著煩惱轉,當別人說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時,若能勸得醒固然會勸,勸不醒的時候,自己內心卻是一動都不動。不但如此,而且會越來越憐愍他,曉得他這樣做是會墮落的。所以在這裡特別要了解這個行相,以後就曉得從什麼地方下手。等到你自己能夠調伏了,才能夠引導別人,告訴別人原來這個方法是這樣的,假定你這個做不到的話,就不能「導此諸有情」,沒辦法引導別人。
  所以從根本在心這一點,就可以了解前面所說的,當一個人猛業成熟的狀態是怎麼樣,然後持戒是如何戒法,自己怎麼防護,然後怎麼幫助別人,乃至於圓滿的狀態等等,那彼此間就沒有矛盾了。如果從外面行相判斷的話,那佛不是要布施、不是要持戒嗎?而且佛說,如果不滿願的話,他便不能成佛;結果他成了佛,而窮人還這麼多,那佛的布施,布施到哪裡去了?不是這樣的,持戒也是一樣。這個概念,我們要先認識,一方面固然是知道這個不矛盾,另外一方面,對自己是最好的鼓勵,真正重要的是要在內心上面認得了這個行相以後,努力去改善,那就對了!更進一步,因為我自己真正找到了問題的中心去改善了,才可以幫助別人,那才是真正幫助別人離窮苦、離熱惱啊!佛法原來是這樣!你也就真懂了。

【是故其外一切有情與諸損害隨離不離,自相續上有離損他能斷之心,修此即是受行尸羅。】

  所以說對於外面的一切有情有沒有離開被損害,那個不是主要的,真正的特質,就是在你自己的身心相續上,不但是開口也好,行為也好,以及起心動念等等,沒有一點點損惱別人的心態,徹底地把它拔除掉了,這個就是圓滿。了解了以後,去修這個想要斷除損惱別人的心,就是「受行尸羅」。受行--受戒隨行,就是從這個上面開始的。下面就引經論證明:

【《入行論》云:「魚等有何處,驅彼令不殺,由得能斷心,說為尸羅度。」】

  「魚等」是表示一切畜生,那些畜生當然是會被人殺害的。你在什麼地方能找到魚不被捕,不被殺的?我居然看見人家跑到放生池裡面去抓魚!那個放生的地方,他都要抓了,何況其他的地方?你沒有一個地方能夠使牠不被殺,所以說這個是外面的境界。我們現在修學佛法是「由得能斷心」,如果你能夠得到這個心,圓滿成就了,那就是尸羅波羅蜜圓滿的時候。

【戒雖有三,此約律儀尸羅增上,說為斷心。此復若具等起增上,斷十不善是十能斷,若就自性增上,斷七不善是七能斷,身語業性。】

  現在要講的戒是就律儀尸羅而說。律儀尸羅在三種律儀中,主要是別解脫等等,這是根本。換句話說,戒有三種,下面在戒的差別裡邊一一介紹。戒就是能斷的心,我們從兩個角度去看它,一個是等起增上,一個是自性增上。先從自性增上來說戒的本質;就是說你以前犯的那些事情,現在不犯,要去斷除它,就它的本質來作說明。增上的意思,就是認真嚴格地確定。那這裡說的是七樣東西--身三口四,能夠斷除這七樣東西的就是戒,反過來不能斷除的就是惡。戒是防非止惡,身三口四,還有意業,意業是看不見的,但外面的行為,都是由於這個等起,跟它相應由此而起的,因此在這個七樣上面加上貪、瞋、癡,所以「斷十不善是十能斷」;或者只講防身口七支,或者是加意上的三個,所以有部、經部、以及進入大乘以後的三家所判戒體不同,的確有的是從身口上面說起,有的從防心說起,這都是有它的根據的。現在這個地方的自性增上是從它本質說,是外面現出來的行相,那是身口七支。但從它的整個內涵,也就是它的等起來說,那麼這個貪、瞋、癡等意業也包含在裡頭。

【《入中論疏》云:「此由不忍諸煩惱故,不生惡故,又由心中息憂悔火,清涼性故,是安樂因,為諸善士所習近故,名為尸羅。此以七種能斷為相,無貪無瞋正見三法為其等起,故具等起尸羅增上說十業道。」】

  戒是「不忍諸煩惱故」,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現在動不動就不能忍耐,乃至於會發脾氣,覺得很難忍受,這個叫做「忍非所應」,忍不應忍的。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什麼該忍、什麼不該忍,要分得很清楚。修學佛法的人,要不能忍耐自己的煩惱,這個是很重要的!要能夠不能忍耐自己的煩惱,首先必定要認得什麼是煩惱,假定對煩惱不認識,就無從談起。所以我常說的,當你講道理時,不管講得多大的道理,已經完全錯了!為什麼?這個道理在煩惱當中會增長你的見惑、思惑,不管你有多大的道理,都沒有用!這個才是我們不應該忍受的。所以首先必定要認得煩惱的行相,知道我的大冤家就是這個東西,這個才是我絕對不能忍耐的,要斷除它!你能夠對這個有所認識,能夠不忍耐它,絕對不受它的騙,一點生起就要跟它鬥到底。能夠這樣的話,你就不會造罪了!
  由於不生惡,心中的憂悔之火都調伏了!平常我們憂心如焚或懊悔,會生起一種熱惱相,由於了解了自己的煩惱,經過戒的修習,把它調伏了以後,這種熱惱相就沒有了。所以平常我們往往一點小事情就坐立不安,心裡面就想東想西,這就是憂惱火,就像火在心裡燒一樣。如果能夠持戒,這是安樂的因,現在能夠清涼,造了善業,將來的果報比現在更好;反過來,不管講什麼道理,心裡是又憂、又惱、又火!等到這一生終了以後,將來會去的地方,那是不得了的可怕啊!
  我很早以前曾經跟大家提過,自從我懂得業以後,一看見了螞蟻就曉得它的因相。你看那螞蟻一天到晚在那兒爬,一碰到什麼就鬥起來,其實人家還不一定要跟牠鬥喲!但是牠心裡面,就是這個行相。另外一種是可愛的東西,譬如很多人養寵物像小貓、小狗等,如果你跟牠處得很好的話,牠一看見你就會上來跟你親熱。這是什麼因造成的?寵物和螞蟻所不同的,一個是由於貪相應法,一個是瞋相應法,都是愚癡的結果。我是隨舉一例,這是最下品的惡業,如果是嚴重一點的話,那絕對不只是這樣。你能夠把這些調伏的話,那就得到安樂的果報,這是真正的善士所習所近的,這叫尸羅。
  戒是清淨幢相,從行相上面看是身口七種;以無貪、無瞋、正見(就是癡的反面)為等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正見,具足這樣的等起的尸羅增上叫十業道。前面已經說過等起是根本,了解了以後要去修的時候,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才能夠趣入修習。

【第二趣入修習尸羅方便者。如是發心受學諸行,此即誓辦一切有情,令具正覺尸羅妙莊,應修其義。此復自須先生清淨戒力,以自未能清淨尸羅及有虧損當墮惡趣,況云利他,即自利義莫能辦故。】

  發大菩提心,然後廣學諸行,照著去作,誓願要使得一切有情具足最圓滿的正覺尸羅,尸羅才是真正最殊勝、微妙的莊嚴,我們必定要這樣去修習。既然發心要幫別人,自己先要有「清淨戒力」,如果自己都不能清淨,會墮落惡道當中,怎麼談得到利他呢?這很清楚很明白。要利他,先要有利他的本事,現在自己都要入地獄,還要叫人家來救你,你怎麼去救別人!你自己在煩惱當中,無法免於墮落,那更談不到救人了。

【故勤利他,當愛尸羅不應緩慢,必須力勵守護防範。】

  所以真正努力利他的人,必定珍愛尸羅,毫不緩慢,必須要努力去守護防範。從這地方我們就看得見,諸佛菩薩及祖師講利他,從來沒有說為了利他而持戒卻馬馬虎虎。千萬不要說這是小乘的戒,小乘為了自利尚且這麼認真,你現在要利人,倒反而可以馬虎,天下有這種事情嗎?最可憐的就是很多人說利他,實際上連戒的真正內涵都不知道,說得更正確一點,他對心裡的行相,到底是在造罪還是在如法行持都不知道,自己還覺得我在利人,假如他真正了解尸羅調伏的自性以後,那會看得很清楚。
  以前我也犯這個毛病,當年我跟著我老師的時候,我常常說:「法師啊!現在這個時候您老人家不出來弘法利生,怎麼可以啊!」他回答我的話,我一直不同意,現在我覺得很遺憾!我當年不同意的那些話,現在也用來回答別的同學。他有的時候笑一笑;有的時候就跟我說:「你慢慢地、好好地學,學了一段時候再講。」當時我覺得自己是一番好心去勸他,因為覺得外面大家互相爭論,你說這個我說那個,莫衷一是。我現在慢慢地真正感覺到:這一點都沒有錯,不是就憑著認得幾個文字,去跟人家爭辯,就算你百分之百有道理,你說對了,但是對方就是不理你,就是不聽你!你是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世間狀態就是如此。所以必定要你自己的內心能夠調伏了,看到這種情況,如果有適當的因緣,你還能幫助別人,所以絕對不是認得了一點文字就能幫助別人。所以說「勤利他當愛尸羅」,要想幫助別人,對戒絕對不可以緩慢,這是第一重要的。
  所以不管自利、利他,尸羅總是第一個。佛法當中不管是大乘、小乘,如果你不持戒,那就根本談不上。但是要注意,有的人是要為眾生播一點善種子,他能夠安住在菩薩律儀上頭,自己心裡面非常清淨,這種人是第一等了不起的人。我們不要從形相上面判斷,聽了這個東西以後,這個也瞧不起,那個也瞧不起,那我們就完全錯了。反過來真正懂得了以後,這個也尊重,那個也尊重,只有一個不尊重--就是我自己!因為覺得自己沒調伏,所以現在只好關在這地方,其他人就算不是真正調伏,他們也把佛法的種子傳播出去了,何況他是真正調伏!現在我關在這裡我不能做到,而他們把佛法種子傳播出去,那不是正好做了我不能做的事情嗎?所以我還是很尊重很感激,很佩服他們。而我唯一應該做的就是反省自己內心。所以不管你站在那一個立場,所應該注意的就是要調伏自己,要努力的守護防範。當我們要學戒的時候,這個原則要把握住。

【《攝波羅蜜多論》云:「若具正覺戒莊嚴,勤修一切眾生利,先當善淨自尸羅,發起清淨尸羅力。」又云:「毀戒無能辦自力,豈有勢力而利他,故勸善修利他者,於此緩慢非應理。」】

  假定想要拿圓滿正覺的戒來莊嚴,並依此努力去利益一切眾生的話,要先善淨自己的戒,修習之後產生清淨戒的力量,也就是「清淨尸羅力」,這個力大得不得了哦!一旦毀了戒,自己都保持不住,哪裡還有力量利他?你不利他則已,要利他的話,對戒馬虎是絕對不合理的!說到這裡,我想起一則公案:佛世的時候,某處有條毒龍,五百位具足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以神通力想趕走牠,怎麼做也莫奈何,那條龍就是在那裡不動。最後來了一位很認真持戒的比丘,他沒有具三明六通,也不是大阿羅漢,跑來對那條龍說:「對不起,菩薩你讓一讓!」那條毒龍就走掉了。這五百位大阿羅漢大為驚訝:以我們的神力都趕不走毒龍,他跑來說一句話,竟然就把牠趕走了,於是問他:「大德修些什麼?」他說:「我什麼都沒有。」「不可能!」最後他檢查了半天,只有一樣東西--戒,即使最細微的戒,也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只要是佛制的戒,不論輕重都認真持。這說明了自利尚且如此,何況利他!所以現在即便做不到,至少應該了解根本在哪裡,這一點是我們應該認識的。

【如是能令尸羅清淨,依賴於諸進止之處,如制行持。】

  要想清淨持戒,不是想一想就算了,要看你的行持。該做的是「進」,不該做的是「止」,不管是進止,或者是說作持、止持(作持就是該做的去做,止持就是不該做的要止住它),一定要「如制行持」。佛的教法以戒來說是制教,就是佛制定的規則。其他的則為化教,這是菩薩乃至於化人、羅漢都可以講的,而制教除了佛以外沒有任何人能夠講,有這麼尊重,所以它像國家的憲法一樣。要想「如制行持」的話,還必須要如理依照著這個學,不是只認識文字,還要認得這個文字所指的內涵,文字就像標月指,這個月亮就是我們的心月,或說是我們的身心相續。前面在共中士道中學戒的時候,先不談戒而先談犯因,就是先認識什麼是錯的。其中第一條是「無知」,也就是不知道。真正學的時候要先認識自己的無知,這個認識不是只知道文字,如果你學了半天只知道文字的話,那你完全錯了。不知道文字還少一點是非爭辯,一旦知道了文字以後,爭辯是越來越多,結果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所以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

【又此隨逐猛利堅固欲守護心,故當久修,未護過失善護勝利,而令發起欲護之心。】

  了解戒的特質以後,怎麼樣才能夠如制而行,也就是如佛所說的去做呢?這個要看我們有沒有強烈的要去持戒的心,有就做得到,沒有就不行。「隨逐」就是跟著,要有猛利而且堅固的防護的心,「堅固」就是別人都衝不破,「猛利」就是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有了這兩者你就能夠持戒,這個推動我們守護的心要「久修」,要經過長時間的修習,思惟不護戒的種種害處以及保護戒的殊勝利益,對這些了解了以後,會一心一意要受持、保護這個戒。所以在布施波羅蜜講完了略義的時候,為什麼要複習前面那些道理,無非是讓我們真正認識自己的心理行相。學到現在有一個很大的好處,是跟以前不一樣的,以前對所講的很多道理迷迷糊糊,現在經過了道前基礎、下士、中士以後,再講它所指的心理行相就很清楚了。比如說猛業成熟的狀態,宿生造了以後,他世現行猶如夢,以及眼前當下任何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我們等流的心識等等,你處處地方就會了解到業的中心在哪裡,然後要去防護時如何防法,所以從這裡我們曉得這個次第的必然性。反過來說,當你學到後面,了解了更多,然後你回過來防以前簡單的過失,那就輕而易舉。

【初者如前論云:「當見猛利大怖畏,可斷雖小亦應斷。」謂由過患深生怖畏,雖於小罪勵力斷除。】

  「初」就是不護戒的種種過失患害,《攝波羅蜜多論》上面說:你應該見到不持戒的禍害,它厲害極了,因為這樣而生起絕大的怖畏。「可斷雖小亦應斷」,現在哪怕只稍犯一點點,將來受絕大的大苦報。反過來,你努力地做一點點的好事,將來是大安樂。現在先說可怕的那一部分。
  這個概念我們說得很多了,但是最重要的還要靠平常多思惟,如果不思惟的話,聽得時候蠻好,聽過了以後,仍然還在一向的現行當中。這個現行正說明我們一向無始以來的習性,宿生到現在一直都是這樣,所以它這個力量非常強,尤其我們受了戒法,如果到這種情況之下還不拼命努力,即使不增長它,這個惡的力量你都防不住,如果再把那惡的力量一增長,你還有什麼希望!現在我們一般的情況,就像前面提到的,叫你拿東西你說拿不動,拿不動你總要想辦法去增加你的力量,或減少你要拿的東西,那才可以。如果說現在拿不動就不管,把力量白白浪費掉了,乃至於又從別地方再搬幾個石頭來壓上去,那你要哪天才搬得動啊?你只有被它壓死在那地方,永遠動不了,這個概念很清楚。所以從前面到這地方的任何一句話,對我們內心上的策勵應該產生的功效是越來越深,不過不只是叫我們感覺害怕而已,害怕了之後,它確有一個很善巧的方法--既然你怕,你努力啊!努力就把這問題解決了,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就能夠如理如法地行持,慢慢地減輕習性了。
  這是告訴我們,先要見到過患,然後努力思惟觀察,當你一起心動念的時候,馬上就把它斷除掉。我現在慢慢的有一點經驗,如果好好地努力的話,當煩惱現起的時候,你可以立刻察覺到。比如你本來心平氣和,有一個境界引動你,如果你不觀察,剛開始的時候,你是完全看不見的,但是如果之前經過了思惟觀察,你就會很清楚、很明白的看見。比如一個瞋相現起了,你自己覺得心裡面好像有一股火要冒起來了,平常只要有下過工夫,一起來你就可以立刻察覺到,不會隨煩惱而轉。這個東西功用真妙啊!你立刻就能保持你的平靜,貪亦復如是。
  通常我的經驗是壓伏瞋遠比壓伏貪來得容易,貪的力量是沒有瞋來得猛,但是那個勁是非常大,所以要壓伏貪必定要很努力,它稍微一點點起來的時候就得覺察到,但是習慣難斷。我可以告訴你們我的經驗,比如說很多瞋的境界來的時候,一看見的當時,心裡面動了一下,然後自然而然就會很寧靜,對於事情的觀察處理等等,自己會把持得很穩,如果覺得不對了,就離開境一點,也能夠把持得很好。對於貪,我自己的調伏就不是這樣,我一定要事先準備得很努力,比如說我歡喜吃的東西,事前先想好該怎麼做,等到食物擺在眼前,看見貪起來了,不要讓它動,儘管自己覺得心裡面蠻平靜,口水卻咕嚕咕嚕流!所以我覺得這個習氣啊,粗猛的雖然沒有,但潛意識裡細的卻一點都沒有動,這是千真萬確的事。現在我們的習氣根本動都沒動,自己還說大話,說懂得很多佛法,我實在跟你們說,我的眼睛為什麼長到下面,理由就在這裡,等到你自己在內心當中一觀察的話,你就看得清清楚楚,騙別人容易,騙自己就這麼難法,但是如果你不認得它的話,自己一天到晚被它騙,根本不曉得,還覺得很有道理,唯有透過佛法,才能把這個真象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尸羅障品其粗顯者,謂十不善所有過患,如前已說當思惟之。】

  要觀察不護尸羅的害處,對前面已經說過的,要好好地去思惟,有了這個推動力,就會警惕自己千萬不能犯。至於持戒的好處,前面已經簡單的說過了。總之真正開始持戒的時候,第一件事情要認得它的特質是什麼,然後一定要把它的好處與壞處作個對比,想辦法把那個強烈的對比運用在眼前的境界上,如果能夠體會到的話,不管持戒也好,布施也好,就很容易去做,否則就像一個窮人發了一點小財,那個錢藏起來都來不及,哪裡肯拿出來布施?真正說起來,我唯一的經驗也只有這個,如果你們真正肯去體驗的話,它的力量的確就會這麼大。有了這個力量後,平常持戒,或其它做不到的事情,做起來自然就會很輕而易舉,而且做完了以後,內心當中的那種快樂,就是所謂的清涼解脫,那都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沒有一點點是想像出來的。
  有了這個經驗,然後再看人家的話,就會看得很清楚。不但是戒,別的事情也是一樣。比如說我們現在是大人,回過頭來看小孩子,僅管他想掩飾什麼,可是你看得很清楚,所以世間的聖人,曾經說過:「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你只要觀察他的行為、言語,你就曉得他腦筋裡動些什麼主意了,他怎麼瞞也瞞不了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在《了凡四訓》談到「改過」的時候,一開頭就說,春秋時代有些大夫,看人家的行為,就能夠曉得他未來的禍福。所以你心裡如果如法行持,跟戒相應,得到的果一定是好的;反之則一定是壞的,就這麼現實。當你看到這個以後,要去持戒的確是輕而易舉,不過這樣還不夠,還要堅固,還要猛利,那時候就無有不成者。下面我們看它的勝利:

【其勝利者前亦略說,吉祥勇猛所說者,即前論云:「可愛天物及人財,妙樂妙味天盛事,由戒因生有何奇,當觀佛法皆此生。」又由依此,能令相續輾轉勝進,與諸菩薩大悲性者共同學處,永斷一切惡行種子,得淨妙智。】

  樣樣可愛的東西,從人間的種種財寶,到天上各式各樣微妙的好東西,無非都由戒而出生的,這有什麼奇怪!要曉得整個的佛法都從戒生,所以戒如大地,沒有戒什麼都談不到。由於依這個戒修學以後,使得我們的身心相續不斷地輾轉勝進。這「輾轉」兩個字,反過來如果在壞事情上頭就變成惡性循環,這一點大家注意。平常處處都是這樣,好的事是輾轉地增長,壞的事也會惡性循環,的確有太多事情它都會產生連環效果的。依著戒,你能夠輾轉勝進增上,再跟菩薩的大悲心一起學,則可永斷一切惡行種子而得到最微妙的淨智,所以戒是根本。換句話說,從這個根本上面再增上的話,才能夠圓滿你的大菩提心,乃至於大菩提果。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最好的莊嚴。

【餘莊嚴具太老太少,若著戴者成譏笑處,非為端嚴。尸羅莊飾,老幼中年任誰具足皆生歡喜,故為第一莊嚴之具。諸餘香者,能薰順風非薰逆風是有方限,戒名稱香薰一切方。能除炎熱檀等塗香有違出家,能除煩惱炎熱塗香,於出家者隨順無違。雖同具足出家之相,具戒財者勝出餘人。】

  所謂餘莊嚴,就是我們普通所說的打扮、修飾。其他的飾品,如果老年人打扮,我們會說他看起來像個老妖精;年輕人打扮,就會說這個小孩子怎麼弄得這樣;我們出家人更談不到--頭剃得光光的,乃至於香皂都不能用,裝飾品一點都沾不上。所以如果你把不適合的裝飾品佩帶在身上,人家看了會譏笑的,而實際上也不是真正好的。只有尸羅這樣的莊嚴,不管對哪一種人都好,對老人好,對小孩也好。如果老年人有戒的莊嚴,我們會覺得他是了不起的一位老法師對他尊敬無比;如果是小孩,我們就會覺得他宿生大有善根,是了不起的再來人。所以不管誰持戒,不但自己歡喜,人家也歡喜,這才是真正的莊嚴,而且是莊嚴當中最好的!
  別的香順風就可以聞到,逆風則聞不到。但是戒香卻普遍十方。印度人習慣夏天時身上要塗一種香的油,它能夠除炎熱。我們在這地方不太熱,所以不會注意,實際上太陽太大的時候會燒傷皮膚,有一種油塗了以後可以保護皮膚。我們出家人就不可以塗香油,但是有一樣東西--以戒香保護熱惱,那就對了,不但可以塗,而且是隨順的。進一步來講,出了家儘管行相是一樣的,但是如果你具足戒財的話,就比別人超勝。我們不要說我是個比丘,而是要說我持比丘戒持得如何?清淨與否?這個才是真正判斷是否是個出家人的根本原則。

【即前論云:「尸羅能得殊勝道,與諸悲性平等修,清淨勝智以為性,離過第一莊嚴具。遍薰三界悅意香,塗香不違出家眾,行相雖同若具戒,此於人中最超勝。」】

  由於尸羅(戒),才能夠得到殊勝道(就是大乘道),大乘道還是從戒下手,然後跟大悲心平等修,以戒為根本,然後其他的一切才能漸漸具足。戒不但是這樣持守而已,它最後會跟智慧相應而徹底清淨,這個是它的特質,戒的自性跟智慧的本質到最後究竟圓滿的狀態是一樣的。那時候離一切過失,是真正最微妙第一的莊嚴具。戒香遍薰三界,塗在我們出家人身上是不違背的。同樣是出了家,如果能夠嚴持戒,那就是出家人之中最最超勝的。

【又雖未說虛讚邪語,未以勤勇功力積集,所須資財任運而得;不以暴業而令怖畏,然諸眾生悉皆禮敬;非為親屬,先未利彼,初本無識,然諸眾生自然慈愛;足跡之塵亦為天人恭敬頂戴,得者持去供為福田。此諸勝利悉由戒生。】

  我們現代人要想得到名聞的話,會用種種辦法作宣傳、作廣告,這些宣傳、廣告本身就是「虛讚」,就是加油加醬,拿世間的話來說就是打知名度。現在不要用種種宣傳噱頭的誇語,不必做這種不正當的事情,你就可以得到大名稱。還有,平常我們要得資財的話,要好大的努力去賺錢,現在你不要很努力就任運可以得到。另外,在世間上來說,要以暴業讓人家怕你,暴業有二種:一種是違背世間常規的,就是世間的壞蛋,他處處地方窮兇極惡的樣子,你見了就怕;另一種,順著世間的狀態的話,就是威武的那種,比如將軍。不管是順違世間,都是暴惡之業,有了暴業你就害怕他。現在我們出家人不用這個,但是人人都恭敬禮拜,這我們看得見的。世間的惡人,你看見他就躲得遠遠的;世間的好人,你再恭敬他,最多也只是恭恭敬敬地站在他面前;可是一個出家的法師,像我們老和尚,他向來都那麼慈悲,人人看見他不但歡喜親近,還恭恭敬敬趴在地上給他老人家叩頭,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就是這個道理。
  然後「非為親屬,先未利彼,初本無識」,但是眾生自然會對你慈愛。乃至於你足跡下的那個灰塵,天人都會跑來恭敬頂戴。反過來,如果是一個破戒的人,天人、大鬼等就會跑過去把他的足跡掃掉,乃至唾罵他。雖然他走掉了,連足跡都不允許留,有很多這種類似的公案。由此可見,持戒、破戒之間的差別實在太大了。你破了戒站在那裡,他固然是莫奈何你,等到你一跑,他馬上把你的足跡都掃得乾乾淨淨。但是你持戒的話,他會站在那裡繞著你,讚歎恭敬禮拜,你走掉以後,他還把你站過的灰塵請去作供養,這是他的福田哦!持戒的勝利不得了啊!以上是說明,接著就引論證明。

【即前論云:「未曾出言未力集,能攝所須諸資具,無怖世人悉敬禮,無功未集得自在。非可說為諸親族,未作利益及除害,先無相識諸眾生,皆禮持戒勝士夫。足履吉祥諸塵土,頂戴接受諸天人,稽首禮拜得持供,故具尸羅為勝種。」】

  「未曾出言」就是講虛讚語等等,「未力集」就是不用努力去積集。「諸資具」,有的是名聞,有的是利養。你不須以威猛使人怖畏,人家都來恭敬你,都自然慈愛,所以都不要用什麼很大的努力,你就得到了自在。就像有很多人只是聽見了某位大法師,乃至於沒見過,就從老遠跑來親近,見了面一定要頂禮他。持戒的人所站過的灰塵,天人都會來恭敬、頂禮,還把那灰塵拿去受持供養,所以戒是最殊勝的根本啊!

【如是智者善為思惟,功德過失應善守護。】

  真正有智慧的人要善巧地思惟它的好處,以及不守的過失,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體會到的。我們的確很愚癡,常常覺得自己是大人了,可是對佛法來說那真是幼稚。說到這裡,想起一個很有趣的公案:我有一個表姪兒,因為他是獨生子,所以家裡的人總是要求他很高。我表哥的地位等等都很不錯,所以自然希望兒子能克紹家業,他媽媽也是一樣,對孩子逼得很厲害。結果這個兒子到後來不願意唸書了。我到他家裡談起來了以後,知道在他的感受當中,他覺得媽媽爸爸逼著他,唸書好像是為了爸爸、媽媽,所以就不唸。後來他長大了,自己很懊悔!現在人在外國,一天到晚要勞碌奔波,為生活而忙。
  我現在深深地感覺到,出了家也是一樣,等到你真正體會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但是真的來不及嗎?來得及!佛法就這麼妙,因為就世間來說只看一世,就佛法來說是無限的生命。所以常常記著,前面我講布施度的最後略義特別強調:哪怕再晚,只要你一旦覺醒了,那個時候在心裡面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做!一定要做!」咬緊牙關,哪怕是開玩笑,千萬不要說相反的話。心識中這個種子種得越強烈,將來越方便。我自己反省為什麼不如你們,你們從小就出家,而且這麼努力,而我中年才出家,那就是因為我宿生沒有努力。既然我宿生沒有努力,現在老了,覺醒了,拼命努力,哪怕我體力不如你們,但是在心力上面,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絕對不放鬆、不馬虎,來生從小的時候,心裡面相應的現行就生起來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所以這也告訴我們一件事:我們沒有第二條路好走!認識正確了以後,接著心理建設最重要,加強它!加強它!時時刻刻絕對把握著根本正確的因,告訴自己:「我要做到它,我要做到它!」力量就在這裡,你先把心理建設得很堅固,使心猛利了,然後再慢慢依次第去行持,這就對了。這是我們現在目前能做得到的,而且應該要求自己去做的,這個才是真正的智者,所以說,要善思惟功德及過失,然後好好守護。

【即如此論云:「菩薩應護諸尸羅,莫耽自樂而破壞。」】

  菩薩是覺有情者,要醒覺一切人,這個是我們要學的。菩薩一定是努力做這件事情,因為有了前面的認識,所以他絕對不會「耽自樂」。破壞尸羅的真正原因就在難捨自我,一心只為了自己求快樂。實際上真正找到快樂了嗎?並沒有!所以叫作顛倒。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學,你會發現:真正為自己求快樂,要守護尸羅,不要讓那個煩惱增長,所以趁現在得到人身的時候趕快努力,不妨讓這個身體稍微辛苦一點,儘管弄得骨瘦如柴,將來你會感謝它的。反過來,你現在把它養得白白胖胖,到那時你鞭打它也來不及了,所以說:莫耽自樂而破壞了尸羅,尸羅才是快樂真正的因。

【又云:「得自在故恆受樂,智讚護戒妙莊嚴,圓滿具足諸學處,極圓無慢依尸羅。」】

  能夠得到種種自在,而且一直永遠不斷地享受快樂,因就在護戒上。現在我們已經得到了暇滿人身,可以自由自在努力的時候,要趕快做守護尸羅這個事情,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所稱讚的。智慧是不顛倒,不會把事情弄錯。在行為上持戒、保護戒,這個才是真正的莊嚴。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乃至名聞利養,持戒才是能得到這些的因,所以一切時處要努力持戒。「讚」是嘴巴上面,「護」是行持上面,而根本就是我們內心的認識。「極圓無慢依尸羅」,要做到絕對地圓滿,千萬不要有一點點的馬虎,「慢」就是怠慢,有幾種意思,不過要特別說明的就是,慢的行相永遠是隨著我轉的,其中特別的一個行相是當我們行持做到了一點點的時候,就覺得很得意,得少為足這叫做增上慢,錯了!換句話說,不能得到一點點就沾沾自喜,越得到應該越上進;如果有了一點點就覺得自己了不起,看看別人不如自己的話,那就錯了。能夠無慢,就不會得少為足,能夠不得少為足就能夠圓滿,我們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根本依處是尸羅,我們行持的也是這個。

【又護尸羅非唯為自怖畏惡趣,及唯希望人天盛事,當為安立一切有情於妙尸羅。即前論云:「若欲安立無邊世,一切有情於淨戒,為利世故修尸羅,說為尸羅到彼岸。非畏惡趣希王位,及願善趣諸圓滿,唯願善護淨尸羅,為利世間而護戒。」】

  現在這地方行持的根本是大菩提心!所以不單單是為了怖畏惡趣,或是希望得到三界之內的人天果,乃至於不單單要求自己解脫,而是要求一切有情都得到圓滿的解脫,所以要讓一切有情都得到妙尸羅,安住於淨戒。為利益世間而修習尸羅,這個叫作「尸羅到彼岸」,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不是怕惡趣,也不是求什麼好的果報,乃至於種種其他三界之內的圓滿,我們善護尸羅真正唯一的原因,就是為了利益世間。以上是趣入修戒的方法。

※﹝第三戒差別分三: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今初﹞

【《菩薩地》說,即是七眾別解脫戒,故若具足別解脫律儀而住菩薩律儀者,或在家品或出家品,所有真實別解脫律儀,及諸共同能斷律儀是律儀戒。】

  戒有三種,第一個就是攝律儀戒,第二個叫攝善法戒,第三個饒益有情戒,是利益別人的。第一個律儀戒的內容就是七眾弟子的別解脫戒,七眾是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以及在家的男女二眾。七眾的別解脫戒,各有各的特質。具足這別解脫戒而安住於菩薩戒上,不管在家或出家,這個就是「真實別解脫律儀」。除了這個以外,還要「共同能斷律儀」。所以菩薩戒包含的範圍比較廣,這個我們要注意!
  所謂「諸共同能斷律儀」,在菩薩戒經上面說是共同世間的,比如我們儘管受了戒,世間法的威儀等等,也一定要隨順世間,世間認為不合理的事,雖然戒條當中沒有訂,你也要遵守。如果要圓滿持守菩薩戒,乃至於經典上此處沒有說,可是另一個地方有說的,你也要守。你會覺得戒裡面好像有了漏洞。然而戒絕沒有漏洞,戒上有所謂的「隨方毘尼」,在家人容或不了解,出家人都曉得的。佛的確了不起,他說得很清楚,隨方毗尼有它的時地性,你到任何地方,要適應當地的環境、狀態而運用;我們現在受戒以後,大家卻很執著,那是絕大的錯誤。之前我談過的那位泰國比丘,我真讚歎!希望你們有機會能遇見這個人,他的確值得我們請教。他到中國來以後,穿中國和尚的袈裟,而且很多行持都隨順此地的習俗,他不是個初學,他是某個聲望最高的學校裡面來的最精彩的人之一。戒的特色一定是隨順世間,這就是叫「諸共同能斷律儀」的律儀戒。

【若非堪為別解脫律儀之身而具菩薩律儀者,謂共別解脫斷除性罪及諸遮罪,隨其所應能斷律儀,是律儀戒。】

  別解脫戒,像比丘戒,非人不可受。但是菩薩戒就不是這樣,龍、天乃至於很多其他的有情,只要具足條件的都能受菩薩戒,但是卻不一定能受別解脫律儀。所以這地方「非堪為別解脫律儀之身」就是指這一些有情。他受了菩薩戒,同時他還要具備「共別解脫斷除性罪及諸遮罪」,有些和別解脫戒相共的地方,也還要遵守。比如說他雖然不是比丘,不受比丘戒,但是同樣的,性罪固然不可以犯,遮罪本身,就是剛才說共同的那一部份,也是應該斷除。這個範圍才是菩薩戒中的律儀戒,在《菩薩地》上面有詳細說明。

【攝善法者,謂緣自相續六度等善,未生令生,已生不失令倍增長。】

  攝善法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作持,該做的好事樣樣都要做。經過前面的決擇,我們曉得,不管是自利也好、利他也好,所要做的內容,在六度當中已經能夠圓滿含攝,所以在自相續上面學六度等善,還沒生起令它生起來,已經生起不要令它失去,還要令它倍倍增長,這就是攝善法戒。

【饒益有情者,謂緣十一種利有情事,如其所應引發彼等現法後法無罪利義。此等廣如《戒品釋》中我已決擇,定應於彼數數參閱。】

  什麼是饒益有情戒?就是要幫別人該做的。《菩薩地》上面詳細分別,告訴我們利益有情有十一種事情,像它所說的這樣去做,就能夠引發現在、後世的種種好處。無罪二個字很有意思,現在我們做很多好事都跟雜染混在一塊的,此處談到饒益有情戒,必須更進一步,這時的好處是不能雜染的。詳細的道理宗大師在《戒品釋》,也就是《菩提正道菩薩戒論》中有詳細的說明,所以正式修的時候,一定在這裡邊去努力,大家好好地努力去學。

【故別解脫所制諸戒,是諸出家菩薩律儀學處一分,非離菩薩學處別有。】

  這地方特別說明,別解脫所制的戒,就是我們出家菩薩應該學的,不是離開菩薩學處而另有別解脫戒。尤其現在有很多人誤解,說自己是學大乘的,大乘行者受持的是菩薩戒,所以別解脫戒就不要了,錯了!錯了!我們真正行的就是別解脫戒,它是根本,如果你沒有律儀戒而講是菩薩,那都是開玩笑。的確為了度眾方便,你可以現在家身。這是一種方便,你可以選擇在家修行,可是也必定要把屬於在家人的別解脫戒持得圓滿。如果你選擇出家,那麼就應該把出家人的別解脫戒持得圓滿。《華嚴經》是最徹底圓滿的圓教經典,在上面很清楚的介紹,善財童子參訪的五十三位大善知識,前三位都是出家人,中間出現一個比丘尼,最後一位也是出家人,其餘則都是在家人。所以除非不出家,要是出了家,別解脫戒一定要護持得很好。
  再不然你有本事可以示現逆相,就像金山活佛一樣,人家以為這個人瘋了!但是金山活佛真了不起,有人把糞桶扔到他頭上,他毫不在乎,照樣嘻嘻哈哈。有時沒有東西吃,看到地上有什麼花生殼、鐵釘等,撿起來就往嘴裡塞,有人送給他好東西,他就轉送給別人,或是餵狗,如果你真有這個本事,那你是可以這樣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有很多的高人就是這樣,本來對出家人來講這是禁止的,但是到了那個境界,對你來說這樣做並沒有錯,那時表現出來的就像個瘋子一樣,瘋瘋顛顛的,這是種「逆行相」,我們應該認識這一點。不過要注意啊,我們持戒是用來衡量自己,看待別人則都是菩薩啊!這是我們必定要把握住的一個原則。

【三聚戒中律儀戒者,謂於真實別解脫戒或此共戒而正進止,此於菩薩亦為初要,故當學彼。】

  在三聚淨戒當中的律儀戒,就是剛才說的別解脫戒,在這上面加上兩個字-│真實,妙極了,這就是上面所說的「共」,是指共同的基礎。而且要「正」,一點都不能錯,一點都不能含糊!如法的進、止,該做的要做,不該做的不可以做,這就是我們修習菩薩的初要、基礎,所以應當要學。

【《攝決擇‧菩薩地》云:「此三種戒,由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進守護,亦能精進守護餘二。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菩薩一切律儀。」】

  在《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當中說:這三樣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是由律儀戒所攝持的,一定要以律儀戒為根本,再把三種戒和合起來一起做。就像我們比丘是以比丘戒為根本,以在家居士來說,不管是五戒、八戒,都是要以這個為根本去攝持。如果能夠精勤守護攝律儀戒,那麼你也能夠守護其他兩個。如果不能守護根本戒,別的就不必談了,在家居士如果守不住五戒,菩薩戒也一定不行,所以律儀戒一毀,什麼都毀了,這是基礎,要很清楚、很明白。譬如你家的屋頂吹掉了一片瓦,補起來就行了,但是下面的基礎如果斷掉了,整個大樓就會塌倒,世間的事情都是這樣。

【是故若執別解脫律是聲聞律,棄捨此律開遮等制,說另學餘菩薩學處,是未了知菩薩戒學所有扼要,以曾多次說律儀戒,是後二戒所依根本及依處故。】

  如果有人執著別解脫戒是小乘聲聞戒而棄捨不要,以為自己是修學菩薩,另外要學菩薩該學的東西,那是根本不了解學菩薩戒真正重要的中心。在很多地方都特別有很清楚說明,律儀戒就是聲聞的根本戒,更是後面菩薩戒的根本依處!別的東西可以少,如果根本少掉了,就什麼都談不到了。

【律儀戒中最主要者謂斷性罪,攝諸性罪過患重者,大小乘中皆說斷除十種不善,故於彼等善護三業,雖等起心莫令現起。】

  律儀戒當中最主要斷的是性罪!並不是單在行相上去斷,犯罪要圓滿有四個條件:事、意樂、加行、究竟。事是指所做的這件事情,譬如殺就是所殺的對象;盜就是所偷的錢;意樂是你的心理,加行是你的行為,究竟就是做成功了。如果你沒有意樂,往往犯的都是下品罪,乃至於根本無犯。譬如盜,在印度那個時候盜者是要殺頭的,在根本戒當中,犯了盜是不可懺悔的,但是如果他不知道而把東西拿走了並沒犯!不但是大乘,在小乘戒當中,處處地方也都說明這個。所以儘管有很多遮罪,遮罪的根本還是性罪。性罪就是指本性是惡的,而根本就在你的起心動念,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明,律儀戒主要是斷性罪。
  性罪就是佛陀未制戒前它本身就有罪的;同樣的,佛制戒後,即使表面行相雖然做好了,但心裡如果犯了,也不對。如果在沒有制之前做了不犯,制了以後才算犯的,這個叫做遮罪,譬如說飲酒,佛沒有制的時候可以,制了以後就不可以犯,這個叫作遮罪。但偷盜的話,佛制了以後固然是犯,在佛沒有制之前本身就是惡的,這二者我們要辨別得清楚。
  既然最重要的是性罪,那麼性罪當中,最嚴重的是什麼呢?殺、盜、淫是身惡業,妄語、離間、惡口、綺語是語惡業,意惡業三是貪、瞋、癡,不管大乘小乘,都說這十種不善是最主要的,所以要好好努力地保護這身、語、意三業,乃至於起心動念也不要讓它生起。

【《攝波羅蜜多論》云:「不應失此十業道,是生善趣解脫路,住此思惟利眾生,意樂殊勝定有果。應當善護身語意,總之佛說為尸羅,此為攝盡尸羅本,故於此等應善修。」】

  《攝波羅蜜多論》告訴我們,十業道千萬不要失壞,千萬不要馬虎,這是能生到善趣當中,乃至於得到解脫以及究竟圓滿的一條道路,要安住在這上頭,然後不斷地加深認識,思惟觀察利益一切眾生。如果能生起這個最殊勝的意樂的話,一定會有圓滿的大果。佛說的尸羅包括了一切根本,而戒的根本都包含在這十業道裡了,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努力善護它。

【月稱論師於尸羅波羅蜜時,亦說是斷十種不善,《十地》等經多如是說,故先於此如前所說修靜息心,則諸餘戒亦易成辦。】

  月稱論師談到戒波羅蜜,也說要斷十種不善,《十地經》也這麼說,祖師、菩薩和經論上都是這麼說,所以我們現在要努力修能靜息心。所以處處地方點醒我們,戒真正講的就是我們的能斷之心,斷除了煩惱,其他的就容易辦了。所以不管我們說什麼,總要觀察自己的自心:在癡心當中嗎?在貪心當中嗎?在瞋心當中嗎?癡裡面又開出二種,是見煩惱嗎?是思煩惱嗎?將這些煩惱辨別清楚後,至心去對治它,這個才是我們不應忍的,是我們要鬥的。所以在三十五佛當中,有一尊鬥戰勝佛,這大有道理,鬥戰勝佛降服和對治的就是煩惱!所以我們現在修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鬥煩惱。如果不鬥這個,卻跟別人鬥,不但傷害不了別人,反而傷害了自己,這是千真萬確的。了解了這個點,當別人要與你鬥的時候,就讓他去,你只有同情、憐憫他,能幫忙他固然好,你心裡面自然就不會跟他一樣;萬一你起煩惱了,要隨時自我檢點「錯了!錯了!」心裡馬上平靜下來,然後懺悔,至少你不會跟著他一起轉,然後你要發心,要幫忙別人,這時我們才談得到修習大乘。

【第四如何修此等者。謂應具足六種殊勝,及具六種波羅蜜多而正修習。具六波羅蜜多修時,自住尸羅,亦能將他安住尸羅是尸羅施,餘如前說。】

  如何修?這裡就不詳細解釋了,和前面布施一樣,尸羅波羅蜜也包含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第五此等攝義者。諸行所依謂菩提心,不應失壞漸令增長者,是為趣入戒等諸行所有根本,亦是第一遮止損害一切有情,大地以上所持尸羅為所願境。於初發業諸進止處,當從現在至心修學。】

  我們時時要提起,並不是說提了一下就停下來,又提了一下,再停下來,要想辦法念念提起,所以必定要記住正念是什麼狀態。念力本身必定是指當下一念,這是我們一定要修的,「當下」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這兩個字實在美不可言,我們一天到晚很多的煩惱,都是莫名其妙想著過去或未來的事。這些想法跟我們真是了不相干,都是和以前無始煩惱相應,如果跑到這裡修行了還忙這個東西,那錯得不曉得到哪裡去了。
  修行真正重要的,就在當下這一念,看看現在的念頭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呢?很簡單,這就是因果,因緣所生法,就這麼源源而來,自然而然名色、六入、觸、受、愛,從一生來說是如此,從一念來說也是如此。那麼現在當下這一念怎麼辦呢?就是保持正念--絕不再被它騙了!如果你能夠提起來的話,不管是什麼境界,貪瞋癡當下就斷掉了,也沒什麼道理好講了。你很清楚認得了這些法理,知道那些煩惱都是害你的,這就是「覺」。要使自己的心常在覺的狀態,更進一步也幫助一切人「覺」,當你一覺的話,心裡就平靜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真正要達到修相應的量,憑我們是談不到的,也不是我們現在要談的,我們現在要的是聞思相應,當你有了這個因的話,自然一定能得到修相應的境界。那麼如何聞思呢?就是聽懂了道理所指的行相,然後擺在心裡去觀察和思惟。把當下這一念提起來,即使煩惱來了,我不認輸,要跟他鬥!就是這樣!如果跟無明愛染相應那就錯了。平常我們對歡喜的就貪著難捨,不歡喜的就排斥,然後用自己的想法講種種的理由,保護煩惱,再不然就是迷迷糊糊地呆在那裡,這些都是不對的。現在懂得了佛法,認得原來煩惱就是我們生死的第一大冤家,無始以來一直跟著它轉,因此而感得種種不如意的環境,以前所造的雖然莫可奈何,但是現在我了解了,決心提起來,這時煩惱也奈何不了我!就這麼妙法,如此一來心裡就太平無事了。這就是聞思相應的正念,但是還要有正知見,正念正見永遠是兩個最好的搭檔,只要能保持正念正見就沒問題了。
  菩提心不但不可以失去或壞掉,還要令它增長,我們一切行持的根本就在這裡。如果損害了一切有情,反過來都是損害我們自己,只要受持菩提心,自然能夠遮止損害一切有情,這才真正是大菩薩所學的,是大地以上菩薩所持的尸羅,是我們真正所應希願的。我常常鼓勵自己,但願諸位同學也一樣,學著鼓勵自己:這個「我」算什麼!出家是大丈夫事,人天將相根本算不了什麼,三界法王才是我真正的希願處。所以有人說只要真正見過大場面後,小場面就根本不在乎。世間作生意的人還比我們強得多啊,這話怎麼講呢?我們現在對東西難捨,但生意人把好東西包裝得很好,就怕人家不要,他想盡辦法把東西送給人家,他為什麼要送人?為了賺錢啊!簡單極了。所以真正說起來,我們還不如一個世間的生意人,因為他就看得比較遠,把東西送給別人以後,錢就賺回來了,現在我們就是這麼差,連這一點都看不見,處處都是為我,這「為我」反而把自己害了。所以,佛並沒有叫我們損害自己,恰恰相反地,佛是真正為了我們而說:「某人啊!為了你自己好,要這樣做。」
  我們現在所以會受傷害,說來說去還是兩個字--顛倒,自己以為做對了,結果完全傷害了自己。所以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要曉得不管怎樣,我都是錯的,要聽佛說的,結果就對啦!這個正確的、對我們好的,才是我們真正所願之處。所謂大地菩薩所持的尸羅,就是圓滿的尸羅,這是我們應該要的。所以一開頭的時候,千萬不要認為我是凡夫做不到。反而應該說:就因為我是凡夫,所以我更要趕快努力,他已經成了菩薩尚且這麼努力,而我是凡夫怎麼可以不努力?所以在因地上面,我絕對不讓一點點錯誤的種子放下去,一定要種圓滿的因,對於要達到的境界一定要力求圓滿,必須斷除的壞處,一定要徹底地拔除。
  我一天到晚就是這樣為我自己打氣,你別看我老了,我就是這麼為自己打氣,將來等到我再轉世的時候,就比你們走得前了,人人都應該有這個志氣。所以這個地方是策勵我們,要以大地以上菩薩所持的尸羅做為我們的所願境。我們這些初發業的凡夫,對於該做、該遮的地方,就從現在當下這一念開始,要至心修學,絕對不是馬虎,不是去騙別人,騙別人就是騙自己。「至」就是到,意思是要到我的心裡深處,不讓它有一點點漏洞在。

【特當了知十不善等性遮諸罪,日日多起防護之心,又於自受律儀諸根本罪,尤應勵力數起防護。】

  上面所說的是個原則,眼前我們真正行持的時候特別重要的,就是前面的十樣性、遮諸罪。這十樣東西本身都是性罪,在你受了戒以後,則既是性罪又是遮罪。現在有很多人以為出了家了,好像應該受信施供養,當別人來供養的時候,總是會對還未受戒的人說:「你沒有受戒,沒有你的份!」我現在恰恰相反,我以前可以貪這個東西,現在受戒了,絕對不可以!儘管在心裡我的確做不到,但是我很清楚、很明白,所以為什麼隨便一件小事情,乃至於在齋堂裡面,要這樣謹慎去做,就是因為我曉得我的心裡沒有擺平,為了要學好戒,必須要這樣去做,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所以在性罪下面還要加一個遮罪,我們千萬不要以為穿了這件衣服,該受人家頂禮。我以前還犯了另一個錯誤,覺得這件衣服不好穿,從前人家對我磕頭,我也磕還他,但現在發現不是如此,磕還也沒有用,在別人對我磕的時候,心裡要這樣想:我一定要把這清淨幢相撐起來,一定要撐起來,這不是我的,是佛的,就讓他磕,然後我全部精神貫注的提起心力,我得到好處,他也得到好處,我這是戰戰兢兢啊!他對我磕個頭,我在心裡面告訴自己:這位是善知識啊!他隨時提醒我,我有那些地方不可以。最早以前,我穿了這一件衣服,人家磕了一個頭我很得意,後來過了一些時候,覺得不可以,他磕了一個頭,我覺得沒有這功德,我又磕還他,現在發現這兩者都錯了。這是把我「常敗將軍」所敗的情況告訴大家。總之要記住,性罪固然不可犯,遮罪也不可以犯,在《南山律在家備覽》上告訴我們,佛不出世性罪也在,可是,一定要到佛出世才有遮罪這個制戒,然而佛出世真是難得!所以我們千萬要注意這一件事情。
  有了這個認識以後,應日日多起防護之心,其實這個日日是指時時刻刻,每一分每一秒。尤其是對根本罪更要努力防護,因為別的罪當我們煩惱生起,一個不小心犯了,還可以懺悔,但是根本罪一犯,戒就失壞了,因此要努力防護。所以我們要一再記住,瞋心是萬萬不可以,這東西真是厲害,我自己也曉得瞋是很難斷的,我花了這麼大的努力,到現在才多多少少稍微有一點點力量,但還是必須隨時隨地提醒自己,否則一旦粗猛的現行來了,你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平常的時候處處地方要小心,這樣效果就很好,你只要稍微感覺到要起瞋了,就把它擺平,否則如果等到瞋一起來了以後,要想擺平它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一旦起來了以後,所造作的業你要懺悔乾淨很難!尤其是我們出了家,在這個三寶的圈子裡頭,就像《大寶積經》上面告訴我們,身旁的人哪一個是菩薩你又不知道,所以只要一個不小心,讓一念瞋心起來了以後,將來所感的惡報是可怕得不得了。你現在要自度、要度人,若連這個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啊!所以關於這一點,最好的辦法,我鼓勵你們要多看《德育古鑑》,你看這世間的人,起心動念之間,果報馬上就現起來了,把這兩個配合起來,對這個理論我們已清楚明白了,再加上那種果報擺在眼前的喻,你只要肯多思惟、多觀察,沒有做不到的道理。
  上面關於戒波羅蜜多已講完了,我們要好好回憶一下,大家非常難得,都能精進修學,也了解戒的重要,可是戒的基本精神在什麼地方呢?在前面就先簡單扼要地介紹,儘管主要的內涵沒有講,可是這裡面最重要的特點一定要把握得住,尤其我們出家了,應從小乘的厭離心開始,希求出離解脫,乃至於大乘的希求無上菩提,這些根本一定要把握得住,那個時候才談得到所謂戒定慧。如果對這個把握不住,那我們做的其他事情,都在是在枝末上面走遠路。前面一再說過了,剛開始我們接觸一定接觸到枝末,這是沒錯,但是我們必定要從枝末的地方,摸到根本而走上去。以上是一般正規的路線,最好的人是一開頭就能找到根本而直接契入。而現在我們大部分的人摸到了枝末就停在那兒,覺得這個很對,這是錯誤的。但是你別小看枝末,枝末也是有它非常殊勝的意義,我們不要停在文字上面去看它,但是要由枝末轉到根本上,所須經過的時間有如天文數字一般的長,這是我們說過很多次的,在這個地方再重新提一下。

  忍波羅蜜

※﹝忍波羅蜜多分五:一、忍之自性,二、趣入修忍之方便,三、忍之差別,四、修忍時如何行,五、此等攝義。今初 ﹞

  忍辱的內涵分成五個項目。第一先說明忍本身的特質,自性和體性是一樣的意思。第二是趣入的方便。《廣論》在每一個地方都是如此,當你要學這個法的時候,並不是馬上就去學,一定先告訴我們,要用什麼善巧方便,來推動、策發我們全心全力去做這件事情。有了前面這些條件--了解忍的特質,以及推動我們學習忍的主要力量以後,才告訴我們正學忍的時候有哪些內涵,在不同的狀態當中要使用不同的方式,而產生不同的效果。等到正式修的時候再談到怎麼修。其他沒有包含在前面各項的一些主要意義就放在最後第五個項目。現在一個一個來看。第一個是忍的自性。

【耐他怨害,安受自身所生眾苦,及善安住法思勝解。此等違品亦有三種,初謂瞋恚,次謂瞋恚及怯弱心,三謂不解無其樂欲。】

  忍辱波羅蜜多包含了三個內容,它不單單是指世間所謂的忍耐,例如這個人脾氣很好,或者很有修養就叫做忍辱波羅蜜多。本論先從反面來反顯,再從正面烘雲托月地襯出忍的這三種特質。「違品」就是指相反的。大家始終要記住,在決擇法的時候不能有一點漏洞在裡邊,換句話說,不是明就是暗,絕對不能說你贊成第一案同時也贊成第二案,或是既不贊成也不反對,並沒有這種情況。在我們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必定要了解,佛法是一點漏洞都沒有的,就這麼的環環相扣,你能夠先認識了錯的那一面,再針對錯的那一面去對治,等到徹底地解決就形成對的那一面,所以是先從反顯來說明正確的那一面。運用反顯還有另一個原因:正確的那一面是指成就後的狀態,然而對我們學的人來說,我們是一個凡夫,對於成就的狀態,就算你說的很清楚,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陌生。但是對於違品--我們所要對治的這些毛病,卻是我們現在眼前所有的,所以本論先從違品這一方面說起,我們就很容易了解、體會得到。遮止了違品所產生的功效,雖然我們並沒有直接和正面的體驗,可是我們可以感受體會得到犯違品的狀態,這是先談違品的理由之一,當然還有更深遠的理由,這裡先不去說它。
  這段上面有三句話是針對著三種違品,第一個是瞋恚,三毒當中貪瞋癡的瞋,這個內涵蠻廣泛的。第二個是瞋心跟自己的怯弱心,也就是畏縮、不夠堅強的心理。第三是不了解發起善淨之法的特質,所以對真正善法的美和好處體會不到,生不起跟法相應的樂趣,自然就不會產生追求這一個法的力量及好樂心。
  現在再回頭來詳細地說明一下,首先看第一個「耐他怨害」。不管是心理上或生理上,當別人損害你的時候,你都能夠忍耐。反之,如果你不能忍耐就會發脾氣,這是瞋火、無明火!這兩個確實是相反的。平常碰見對我們生理及心理上面造成傷害的境界的時候,我們就無法忍耐,這種煩惱相就叫瞋恚。現在有一個善巧的方法能夠針對它,把它平息,就是耐他怨害,這個是忍辱當中的第一個特質。
  其次不是對外來的,而是自身所生的種種痛苦。對自身所生的痛苦,我們會產生的反應,第一個還是瞋心,對自己身心上的痛苦會瞋惱;另一個叫怯弱心,就是當我們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因為自己的力量不夠,所以會產生很多苦惱,心裡面就畏縮退怯,不夠堅強。特別是在修行上,先不必談經論上面所提到,佛在因地當中是如何捨頭目腦髓的,我們退一步看菩薩行持的精神、然後再退一步、一直退個一百步,看看自己現在眼前的狀態,人坐在這裡講起話來頭頭是道,真正要開始做了,雖不能說一無是處,但的的確確是問題叢生。
  例如冬天天氣冷的時候,打板聲響,起來了覺得還捨不得,就是這個狀態;反過來,等到天氣暖和炎熱的時候,又是另一種狀態。對我們出家人來說,從起床開始,上殿、過堂,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如法如理去做,雖然理路上面已經了解貪是不好的,要去掉它,也說得頭頭是道,但是等到境界擺在眼前,你就是拿它沒辦法。狀況好一點的時候,有心要跟它鬥,但實際上鬥得過嗎?鬥敗了,而且這是經常的狀態!我現在深深地感覺,當年剛出家的時候,我的師長們常常策勵我,而我心裡總會想:「我還是個凡夫嘛,不必要求我這麼認真啊!」這是我那時候的心理。總算後來自己並沒有太差,否則就完了。現在我也慢慢地體會到,這就是自己心裡膽怯,覺得不夠堅強,如果真正想要修行,這一關衝不破是絕不可能。
  前面所講的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先在心理上建設起來。而這個心理建設絕對不是等到碰見強大的事情才努力,到那時候就來不及了。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能夠在細微的地方先慢慢把握住了,大的地方才有可能掌握。要不然道理永遠講得頭頭是道,好比人造衛星高掛在天上,而我們總歸是在地下。現在真正殊勝的地方就在於人造衛星雖然是高高在天上,可是我們的確是步步踏實地正朝它走上去,所以我們必定要把所了解的道理,在行持上踏實地去做。認得了這個道理,然後一步一步這樣走上去的話,才是正確的。本來這些道理是我們最好的引導,也是必經的次第步驟,但若只是做學問的話,對我們只是一個大戲論。所以祖師們常常比喻說,這個無價的摩尼寶,你卻拿去換糖吃,那是糟蹋了!以上所說的是第二種違品,對自身所受的眾苦,因沒辦法忍受而生瞋恚,或者沒辦法承擔而退怯。
  第三個「善安住法思勝解」。現在我們在顛倒錯誤和非法當中,所以要修學佛法,雖然我們並沒有如理如量地感到法的真實內涵,可是確實對眼前這種痛苦的狀態多多少少也體會到了一些。我們幸而進到佛門,知道真象是如此,而苦趣何止這麼一點點,還多得多,大得厲害!原因在哪裡?就在顛倒!對於眼前所對的一切境相沒有正確地如理認識,乃至於不能夠如量地令所認識的產生圓滿的了知。既然不了解,當然不行,因為在顛倒當中,自然會產生這種問題。現在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一定要如理如量地去了解,了解了還不夠,因為那是人家的,前面這一段叫做「聞」,等你能正確地把握住這個內容以後,接下來是「思」,經過從善知識如法地聽聞,然後再如理思惟,得到了跟法相應的一種勝解。法的特質是為破除煩惱的,我們修學佛法一定要把握住這根本。當解決了煩惱以後,你內心當中得到那種清涼感是跟法相應的覺受:「啊!原來這個東西這麼好,這麼美!」這個就叫法味,叫法樂。
  在我們不了解佛法之前,儘管看了很多經、念了很多書,講得頭頭是道,但這是在文字上面轉。如果你能夠進一步從內涵上,了解它所要指出來的行相時,你就能體會到煩惱的特質,以及破除煩惱的方法。等你能夠運用上了,人家來罵你、騙你,而你內心會產生什麼?歡喜!在以前如果碰見了這種情況,心裡會無法忍受,現在你一比較就會覺得歡喜。結果你發現真正受用的是自己,當下不僅是清涼,而且不再造惡業,以前的業到此為止,得到解脫。就是這麼清楚、這麼明白,而實際上這還沒有到根本,真正要解決的根本問題還在後頭,目前只是就我們眼前能夠體會得到的來告訴你。所以要能如法地思惟法義得到了勝解,才能夠善巧地安住在善法上頭,否則儘管我們文字很通,但卻無法安住,講的時候可以,一碰見事情就完了。
  所以第三是指不了解佛法的特質。不了解有幾種,第一種:你根本連碰到一位能了解的人的機會都沒有;或者雖然碰到了,你也如理地聽聞了,這還是不夠。聽時覺得有道理,但自己又用不上,為什麼?因為沒有如理思惟,所以告訴我們要「法思」,的確非常重要。我們從前面一路學上來,每一個地方都要決擇,關鍵就在這裡。不要說等到修相應(修相應的境界已經非常高了,絕對動搖不了你),你就可以安住在這個跟法相應的樂當中--或者是定相應的樂,或者是透過定而修習出佛法真正重要的慧相應樂。所以這個主要的違品叫「不解無其樂欲」。
  忍也有一層一層深入的內涵,到達究竟的第三層時,叫做無生法忍。平常我們叫生忍、法忍、無生法忍,這三句話所代表的內涵,大概也是相對於前面這三點。

【圓滿忍辱波羅蜜多者,唯由自心滅除忿等修習圓滿,非為觀待一切有情悉離暴惡,非能辦故,調伏自心即能成辦所為事故。】

  忍波羅蜜多要到什麼情況才算圓滿成就了呢?當我們內心已把瞋恚、忿怒等徹底解決了就圓滿。等字包含了所有跟瞋相應的煩惱以及它的根本,也許表露在外面的行相上,也許只是心裡的瞋恚,乃至於它的根本,也就是種子習氣,這些都徹底解決了的時候,那就是忍辱波羅蜜多圓滿的時候。
  並不是外面一切有情都沒有暴惡了,才算忍辱圓滿。我們總以為會起瞋心是因為外面有一種暴惡眾生,行為非常粗暴惡劣,就是因為碰見這種情況才使得我們發瞋心。但這裡並不是從這上面著眼去看的,而是由我們的內心來看,因為真正能夠調的是只能調自己,外面那些眾生並不是我們的能力可以調伏的,所以說「非能辦故」,一個、兩個還可以,要想調伏法界一切有情,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你能夠把自己心裡面瞋恚的現行及種子習氣徹底盡除的時候,這個忍辱就行了。

【《入行論》云:「惡有情如空,非能盡降伏,唯摧此忿心,如破一切敵。以皮覆此地,豈有爾許皮,唯以鞋底皮,如覆一切地。如是諸外物,我不能盡遮,應遮我自心,何須遮諸餘。」】

  暴惡的有情是無量無邊,就像虛空一樣,你絕對沒有辦法徹底地調伏,這和前面布施、持戒是一樣的,你只要能摧破自己內心的瞋恚,那就等於破了一切敵人。瞋心就是當境界現起的時候,產生了對立的狀態。如果你能夠忍的話,那敵對狀態無論在任何情況之下,自然而然地都不會產生。佛陀在因地修行當中,也有很多典型的例子。
  論中這個比喻妙極了!就像我們走在充滿著沙礫石子的荊棘地上時,你想要用皮或者地毯將地鋪起來,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地是這麼大。但是有一個很妙的辦法,用不著鋪那麼多,你只要穿一雙皮鞋在腳上,跑到哪裡都沒問題。我們現在學忍辱也是一樣,你能夠這樣做到了,就等於把所有的地都覆蓋住了。所以,外面的東西我不可能完全遮住,應該遮的是我自己的內心,又何必去遮外頭的東西。
  佛法是內明,我們特別要注意,聽了這個道理以後,如果不在自己內心上用功夫那太冤枉了,不但冤枉了自己,也對不起我們穿這件出家衣服;佛、菩薩、祖師沒有一個是例外的,因此每一個人都應該特別地警惕自己。這裡我再提醒大家一下我自己當年的痛苦經驗,不要說:「我是凡夫呀!」要說:「因為我是凡夫,更要趕快努力呀!佛、菩薩和聖人都已經成就了尚且還這麼精進,我是一介凡夫,再不努力更待何時!」這才是我們應該講的話。如果還說:「我是個凡夫啊,我怎麼能做得到?這是佛、菩薩的事啊!」這就像前面所舉的比喻:人造衛星美不可言,可是你永遠只能仰起頭來,趴在地上看著它。
  修學佛法絕對不是這樣的,何況現在大家心裡都說:「我要學佛!」怎麼學佛?你發願要解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的痛苦,但現在就連這麼一個小小的問題,都不能解決。的確,因為我們還是凡夫,可是最主要的是,碰到不能解決的時候,更應該趕快努力呀。學到這裡我們已經知道,處處總要在自己的內心上面用功夫,如果你碰到了境,卻責怪別人的話,第一步就錯了,下面根本不必談,這是一個根本問題。所以前面的比喻,一方面告訴我們修忍辱是這樣修的,另一方面也明白地把方向指出來了,就是應該在我們自己的內心上面下功夫,這個叫做內明。
  所以這個「忍」字妙極了!心上一把刀,這一把刀擺在別的地方還可以馬馬虎虎,擺在這個地方,你若再向前一步就會送命。現在送掉的是什麼命呢?法身慧命!肉身的命送掉了固然不行,法身慧命送掉了是更可怕、更嚴重,這一點是我們要了解的。以上這些是忍的特質。

【第二、趣入修忍之方便者,雖有多門,且當宣說修忍勝利不忍過患。】

  在還沒有修之前,先告訴我們一個善巧的方法,推動我們願意去修。趣入修忍的方法雖然有很多,這裡先說修忍的殊勝利益,以及不修的過失和禍害。因為勝利與過患這兩樣東西,在策發我們修行的方便當中,可以說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有力的,我們目前只要把最主要的、最有力的根本把握住,然後推動我們向上,自然而然枝末、根本就都能把握住了。

【其中勝利如《菩薩地》云:「謂諸菩薩,先於其忍見諸勝利,謂能堪忍補特伽羅,於當來世無多怨敵無多乖離,有多喜樂,臨終無悔,於身壞後當生善趣天世界中。見勝利已自能堪忍,勸他行忍讚忍功德,見能行忍補特伽羅慰意慶喜。」】

  先引《菩薩地》,這是《瑜伽師地論》上的一段文,說菩薩在修忍辱之前,會先思惟為什麼要修忍,先看到修忍辱波羅蜜多有種種殊勝利益。這個利益是什麼?下面分別說明:凡是能夠修忍辱的那些人(補特伽羅在這裡就是指人),將來很少會有冤家對頭,這種狀況是最惡劣的。其次是沒有乖離,周圍的人都跟你非常親厚,不會相乖背,不會離開;而且會有很多喜樂,不像冤家對頭而帶來無比的痛苦。如果不修忍辱,你周圍的人即使是蠻好的,可是一旦離你而去,或跟你不相應的時候,你心裡原有的樂反而變苦。修忍的人這些苦都不會有,只有種種的喜樂,所以說「有多喜樂」。這是指當來世,將來的殊勝利益。
  眼前則是臨終無悔,就是說我們這一生,到臨終的時候沒有悔恨。平常我們一生忙完了以後,到臨終的時候是什麼境相?這個我們現在感受不到,因為誰都還沒有到死的時候。但是,我們卻有一個經驗,就是當生病,或者遇上意外的突變時,我們心裡會有一種狀態產生,如果是年輕的,會希望病好,如果是年紀大一點的,就怕死,然後擔心這件事情還沒辦成,那件事情還沒著落,心裡一大堆事都現起來了。這個經驗我們有。
  什麼叫突變呢?譬如我們覺得這裡安安穩穩地蠻好,忽然間有一個變故產生,我們被迫要改變或遷離這個環境,於是這個事情不曉得怎麼辦、那個事情也不曉得怎麼辦,心裡一團亂。有很多的事情,如果以前做得不恰當、不如理的話,到那個時候你就會後悔,這個就是業,業就是這樣來的!現在你如果依照佛法去做,行持忍辱波羅蜜,力求跟佛法相應,到臨終時,你的感覺是什麼?是:我一生就忙這些,現在忙完了,這個安樂果就要來了!你會不會感覺到後悔?不會!就拿剛才的比喻來說,生病也好,或者被迫遷離也好,生病是就我們的身體來說,被迫遷離,是對外面的器世間受用來說,我們在不了解事實的真相之前,一天到晚為這些而忙,忙了半天,萬一生病失去了,就會痛苦萬分。
  現在我們了解了這個真相以後,發現原來生死的根本,就在這壞聚見上面。本來就沒有「我」在,只是依五蘊假立的,這五種東西是無常、變壞的,只因為自己的顛倒而執著。認識了這個,在修行過程當中,就能安住在善法上,所以你經過每一步,便種下每一步的善淨之業,到臨終時,你會覺得:我種下的因,現在要結果了。如果是一生念佛祈求往生淨土的,自己會覺得這個娑婆世界夠苦了,我本來就一直求生西方,現在生病,快要死了,正好往生淨土,那真是美不可言!你會憂、會悔嗎?對自己的身體是如此,對外面我們所受用的器世間也是同樣的道理。平常我們不了解而忙這個,忙那個,現在了解了怎麼辦呢?要修行!修行還非藉助它不可。所以房子有得住就好了,吃、用,只要能夠維持就好了。
  我剛出家時老師就說:「我們這裡只是一個小茅蓬,可以用來遮遮風、遮遮雨。」我現在回想起來,越想越美,越想越好。古代的大德蓮池大師,他到一個地方並沒有先想去造一座大廟,而是住在那裡,有人願意發心,因緣具足了就建造一座寺廟,始終是這種狀態。假定你不了解這一點的話,環境要是變化了、你要被遷離了,就會若有所失,因為你所認識的只是這個。若你了解以後,無論要你遷到哪裡,甚至遷到極樂世界去,你會歡喜得不得了,因為求之不得!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明,你對於法有了認識,能夠法思勝解以後,一生當中,能夠好好修習,將來感得的果報是樂的,眼前當然也不會憂悔。因為這樣,所以你身壞命終以後,「當生善趣天世界當中」,一定到好的地方去。所謂善趣就是從人以上包括天界,天有三種,就是所謂的欲天、色天、乃至於無色天;實際上這裡邊還包括從方便有餘土開始的第一義天,這些都包含在前面所說的善趣天世界當中。你想想此身損壞以後,能到那個地方去,多好啊!
  「見勝利已自能堪忍」,看到修忍辱有這麼大的殊勝利益,眼前吃一點小苦,將來可以得到這麼大的好處,真是美不可言。所以我們必定要有正確的認識、如理的思惟,要不然大家總把修行看成現買現賣一樣,對因果概念都弄不清楚,那就完全錯了。因為因果概念弄不清楚,所以總覺得修行好像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想跑來坐享其成。天下那有這樣便宜的事情?小苦都忍不住,何況是大苦!
  而且不但自己做,還要勸他人行忍。自己往內心深處去體會,才能開口就是讚歎,行持也就跟它相應;不但自己如此,看見別人能夠行忍內心即「慰意慶喜」,這是《菩薩地》說的。

【《攝波羅蜜多論》云:「若有棄捨利他意,佛說忍為勝方便,世間圓滿諸善事,由忍救護忿過失。是具力者妙莊嚴,是難行者最勝力,能息害心野火雨,現後眾害由忍除,諸勝丈夫堪忍鎧。惡人粗語箭難透,反成讚歎微妙華,名稱花鬘極悅意。」又云:「忍為巧處成色身,功德端嚴相好飾。」謂有情邪行不退利他,從能摧壞眾多善根忿恚怨敵而為救護,下劣為害亦能堪忍,是極悅意莊嚴之具。諸難行者破煩惱逼惱最勝之力,能滅害心大火之水,諸暴惡人以邪行箭不能透鎧,微妙色身具金色相,奪諸眾生眼觀意思,是能造此黠慧巧師,以如此等眾多勝利而為讚歎。】

  我們不是要學佛、行菩薩道嗎?不是要廣利盡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嗎?但是因為有情都在顛倒、愚癡、大邪見當中,他的行為是非常的暴惡,現在要去幫他、救度他是困難無比的,所以我們往往遇到了障礙就覺得:「唉,我不行啊!」就怯弱了。由於自己覺得力量不夠,對於利他的事業,就產生退卻了,所以說「棄捨利他意」。那時候該怎麼辦呢?有一個非常善巧的方法,就是「忍」!所以佛說能夠使大乘的行者不退菩薩行最殊勝的方法就是忍。因為能忍,就能夠不退菩薩行;不退菩薩行,就能夠步步向上;反之,如果不能忍耐而退心的話,你的善根就到此為止。萬一你還發了脾氣的話,整個善根還會被摧毀掉,所以說「能摧壞眾多善根忿恚怨敵」,真正善根最大的冤家就是瞋恚。這個瞋恚之嚴重,過患之大,真是不得了,只有一個方法--忍,能夠把你從這個摧毀善根的怨敵手中救護出來,所以佛說這是殊勝方便。
  不但如此,世間圓滿諸善事也都是由忍成就的。這個地方所說的世間圓滿不單是指輪迴世間的這些,所以前面講共下士,這個「共」字有它特別的意義,對下士來說,所要求的是世間圓滿,但對中士、上士來說,求的是共世間圓滿。共世間圓滿是增上生,到最後圓滿的是決定勝--就是佛的報身報土,這也要靠忍來成就的。
  前面在還沒有開始講大乘真正的內涵之前,宗大師就決擇出大乘應該學習的內容有兩樣東西,一個是智慧,一個是方便,隨缺一種不能成就。所以引了很多經論,說明菩薩如果厭惡有為是不行的;但是要在有為當中轉,要有真實的本事,要不然會被轉掉的,所以必須智慧來攝持。菩薩所行的布施、持戒都是方便所攝,果報也就是共世間的圓滿,這些都靠忍辱來成就,如果你不能行忍辱的話,則處處怯弱,碰到一點事情內心就覺得不行而退縮。現在若有了忍辱,就能夠勇往直前,真正圓滿無上大菩提。我們稱佛陀世尊為大雄大力,一點都沒有錯,所以說「是具力者妙莊嚴」。真正的大雄大力,就從這裡開始,這個才是菩薩乘最殊勝、最奧妙的莊嚴。
  「是難行者最勝力」,能行種種難行之事最殊勝的力量就靠這個忍。實際上需要兩樣東西:忍、進。「忍」是消極的防範,你有了這個本事,能夠擋得住一切逆緣,才能夠談得上向前猛進。擋都擋不住,還談什麼「進」呢?所以忍是最殊勝的力量。「能熄害心野火雨」真正損害我們身心的野火--瞋,為什麼叫「野火」呢?平常的火小小的,野火是在原野中燒的,大得不得了,而這個大火也靠忍辱之雨來熄滅。「現後眾害由忍除」,不管眼前的、未來的、一切禍害,都靠忍來消滅。
  「諸勝丈夫堪忍鎧」,這個殊勝的忍又是最妙的堪忍鎧,不管在任何情況之下,都可以擋得住,所以不管多難之事都能行,這個才是真正的力。平常我們碰到一點小事情就暴跳如雷,這是最差勁的,一點用處都沒有。真正的大丈夫就在克服自己的煩惱,不為任何境界所轉,而且還有力量轉那個境界,這才是真正的大雄大力,否則,自己都是煩惱的奴隸,碰到一點情況就被纏在煩惱當中出不來。所以前面特別說,對付世間的敵人,再大力的勇士也沒有用,因為你以為戰勝了很多的敵人,但所有的世間人沒有一個例外,到最後都是死,敵人你不殺他也是會死啊!只有一樣東西--煩惱,是永遠存在的,真正有本事,就把煩惱克服,這個才殊勝。
  你有了這種忍的力量的話,不管外面的境界是惡人說粗語,或作種種不如理的事情傷害你,你都能不被傷害。為什麼叫箭呢?我們這個嘴巴就像利刃一樣,最容易傷人,而且一句話出來,往往沒有辦法補救,所以說「舌鋒」,舌頭像一把利劍一樣,一出來就傷人。如果你能忍辱的話,它就奈何不了你,不但沒有辦法傷害你,「反成讚歎微妙華」。這個我們就不大懂了,明明人家來罵你,怎麼會變成讚歎的微妙華呢?現在我們心平氣和地進一層來看看,例如:當兩個人吵起來時,彼此爭得面紅耳赤,乃至於打了個半天,平常我們總覺得自己有道理,就算自己沒道理也不服氣,就這個樣。不管你有多大的力量,多大的道理,人家覺得:「這個人真是不可理喻,不是個畜生也是個蠻子,算了,就讓你。」人人怕你,你說你真的勝了嗎?你發了半天脾氣,結果人人厭惡你,表面看起來是給你笑面孔,實際上,心裡面躲得遠遠的。我想每一個人應該都有這個經驗吧!碰見這種情況的時候,儘管對方罵你,你若能忍,旁邊的人會覺得這個人有功夫、有修養、懂道理。如果是個修學佛法的人,人家會讚歎:「這是真功夫、真本事!」結果,平常別人來罵辱,我們會暴跳如雷,如果你能不暴跳如雷,他就一點也傷不了你,不但傷不了你,反而變成人家對你的最佳讚歎。反之如果你跟他吵了,雖然大家都不一定有道理,乃至就算他有一點理虧,吵完了以後他一定想:「我沒有錯。」如果你能忍的話,他吵過以後,反省時會覺得自己理虧了,而來道歉。不要說旁觀者讚歎你,跟你吵架的人,也會讚歎你。
  我們都極為短視,被煩惱綑死了,自己還覺得「我對!」實在是愚癡顛倒莫甚於此。這是淺近的,深的我們先不談。前面已經說過了,你能夠真正體會到淺近的,才有機會談到深的,如果淺的地方都談不到,講深的有什麼用呢?如果大家了解了,而且真能做到的話,壞人不但不能傷害你,反而變成最妙的讚歎。這個微妙華不是普通世間的花,是莊嚴我們將來報身報土的「名稱花鬘極悅意」。啊!美極了。
  「忍為巧處成色身,功德端嚴相好飾。」這解釋在二百八十七頁第一行的下面,就是「微妙色身具金色相」,佛三十二相的根本因就是「忍」。不過佛的忍,不是普通說的「這個人很有功夫、老成持重」,當然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先從外面的生忍、法忍開始,可是究竟圓滿是無生法忍,他能夠深深的體會到一切法原來真相是如此,所以,圓滿色身的根本因是「忍」,這是我們要了解的。世間的人長相美好有幾種原因,我們常常說,如果你以鮮花供佛會長得美,這個沒錯!我們不妨去看看人家的面孔,有美、秀、雅三種,這三種不太一樣。有些人你看他長得非常美,但是你不一定歡喜他;有很多人不一定太美,但是你一看到就會歡喜,我想大家都有這經驗。長得很美,但你不一定歡喜的人,根本因就是供養佛美麗的花而感得的;長得不一定很美,你看了卻會歡喜的人,那是忍辱功夫來的,這個不一樣喔!你們如果真正了解了,也可以自己做判斷。
  前面講業的時候,大家還記不記得「異熟」、「等流」、「增上」,這幾個的因?異熟的因有很多,以前面的例子來說,就是供花、忍辱。等流有兩種,一種叫「領受等流」,一種叫「造作等流」。你看見他為什麼歡喜?這個地方你仔細地想一想,就曉得我剛才講那句話的意思。所以佛的忍,不是我們普通的忍,那是最究竟、最圓滿的忍,所以他得到的也是最究竟、最圓滿的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實際上何止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無量無邊的功德,不要說我們凡夫沒辦法讚歎,就是佛要說給我們聽,經過無量無邊的時間也說不盡。
  「奪諸眾生眼觀意思」,佛的相好,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能把我們全部注意力吸引住。世間有一種人是醜八怪一個,人家一看就不歡喜,不想再看他了,還有一種就是剛剛才說的,不但美,而且你會歡喜。佛,不管任何人看見,就好像看見最美的東西,意識就完全被他吸引去。「是能造此黠慧巧師」,有了這樣微妙的身相,能夠令任何人一看見他便完全被他吸引住,這個結果,怎麼來的?就是這個忍造就的,所以忍辱是能夠造出微妙色身金色相最了不起的技師,它的根本因在忍。不過要注意,有了根本因,還要圓滿因。當我們想到這麼好,自然會在內心當中油然生起:「我要學!我要學!」的好樂心,這就是論上告訴我們趣入修忍的方便。
  現在還沒有正式講修忍,這裡是讚歎忍的功德,說明忍的殊勝利益。實際上,忍的後面還會帶來無量無邊的殊勝利益。假定我們修學的時候,對這一點覺得特別需要的話,就從多方面去找種種的殊勝利益。
  我們要特別注意一件事情:為什麼我們會發脾氣?是為了利害;所以貪著難捨又為什麼?還是為了利害。假定佛法教你把利益放掉,不要說你們不願意學,我第一個就不願意學。實際上佛法是恰恰相反,不但不教你放掉利益,還教你認識真正的利益和得到這利益的方法。不同的是,我們見到的、所謂的利益是用愚癡、顛倒的心去看的,只看見眼前小小的利益,結果辛苦了半天,苦不堪言,忙完了沒有得到利益,還把我們送到地獄裡去受無量苦!現在佛法告訴我們,真正要得到利益就不要被眼前的小利所騙,這些都是小的,沒有意思,另外有這麼大的好處可得,就策發我們努力,這一點我們應該特別深入思惟觀察。若能夠了解這一點,我相信沒有一個人例外,都只有一條路好走--學佛!不但是形相,而且會精進努力,忍耐種種的痛苦,去得到這個大利益。所以這裡就用種種殊勝的利益來讚歎忍的功德,策發我們的好樂心,把這個力量提得非常強烈。但這個時候還不是忙著去修喔!因為你還不曉得怎麼修,只是先把我們想修的心提起來而已,等了解了以後就可以好好地去修了!
  以上說明忍有這麼大的好處,下面就是講不能忍而讓瞋恚起現行,造種種惡業的過患。

【《入行論》云:「若勵摧忿勃,此現後安樂。」若能恆常修習堪忍不失歡喜,故於現法一切時中常得安樂,於當來世破諸惡趣,生妙善趣,畢竟能與決定勝樂,故於現後悉皆安樂,此等勝利皆由忍生。於此因果關係乃至未得堅固猛利定解之時,當勤修學。】

  《入行論》告訴我們,現在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是要努力摧毀瞋恨之心。瞋恚的相貌是「忿勃」,就是臉突然變色,平常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叫做勃然大怒,是形容這個怒的狀態,這是我們現在應該摧毀的。這個摧毀不是浮浮泛泛、馬馬虎虎的,而是應該努力地勵心克己。「勵」字含有精進之意,到後面再詳細說明。總之,不管惡法的消除或善法的增長,精進是資糧善當中第一善,是斷惡修善都需要的,至少我們現在心裡應該建立起這種認識,策勵自己做事情一定要貫注全部精神努力去做,能夠這樣的話,現在能常得安樂,將來也一定生在善趣。所以你能夠努力精進,勵心克己,恆常不斷的修習忍辱波羅蜜多的話,一切時處都在法上就能不失歡喜。
  一般來說,一定是一個境界現起的時候才會發怒,如果沒有境界現起,就沒有你發怒之處,這裡主要是要讓我們了解,當境界現起的時候,你所以能夠擋得住,必定是在境界沒有現起的時候已經有了思惟、觀察,而且生起力量了。前面一再地說,我們也都能夠體會到,雖然善法上不一定體會得很強,但是平常一般的事情上,我們都體會得很多。當我們不斷地串習成習慣以後,一旦境界現起時,不知不覺那個習慣也就跟著起來了。因為我們以前所習慣的都是惡法,所以境界現起的時候,不知不覺這個惡法也現起,現在你要修忍辱,一定要事先修對治,這時候就要努力,所以說「勵」。這針對的是平常我們浮浮泛泛的心,任何時處,只要注意觀察自己的內心就曉得了,平常這個心都是與法不相應的。所以,我一直引用《了凡四訓》的幾句話--平常是悠悠放任,真正提起來的時候,內心上就會有一種戰兢惕勵的現象。
  譬如我們在這裡拜三十五佛,人家唸,你就跟著唸一遍,剛開始還不會唸的時候,你會注意去背,但等到唸會了以後;就隨口溜過。以前曾講過「熟、溜」兩個字,剛開始不熟,會去背、去記,熟了以後就隨口溜過。「溜」字就是嘴巴滑過,心裡面只是意思一下,如同本論前面說的,像浮在酸酒上的一點麵粉,那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的提起來,恆常地思惟觀察跟法相應的狀態,當境界現起的時候,這個跟法相應的、如理如量的力量就能現起來,而且內心能夠擺得很平。所以這地方我們要注意,所謂「恆常修習」是這樣的。
  了解了上述道理以後,我們就可以知道,平常真正的修行就在思惟觀察。但很不幸的是我們總覺得好像去拜佛才叫修行,做早晚課或打坐才叫修行,可是等到我們去上早晚課的時候,卻又覺得沒味道,拜佛也沒味道,做這個沒味道,做那個也沒味道,實際上根本問題就是前面說的,平常這顆心總是悠悠放任沒有提起來,所以我再提醒大家一下,你能夠經常這樣去做的話,就能「不失歡喜」。眼前雖然境界沒現起,而你在思惟佛法,就會讓你愈想愈歡喜,愈想愈對。平常心裡總是浮浮泛泛地,看見一個人就跑過去聊聊天:「今天天氣好好喔!」就是這種狀態,毫無意義。反之當你思惟法的時候,內心會覺得趣味無窮,當境界現起時,更是使得你立刻感受到以前隨著煩惱而起的熱惱之火,是在惡業當中的燃燒相,現在以法淨化,就得到調伏的清涼相。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能「恆常修習」忍的話,則「不失歡喜」、「常得安樂」,乃至於人家罵你,不但你不會受傷,反而會變成人家來讚歎你最好的微妙花。不但如此,而且能「於當來世破諸惡趣,生妙善趣」!
  當然你若能不瞋,與法相應,這時不但無瞋而且是在無癡的狀態,所以能夠無瞋、無癡的原因,一定還有一個無貪在。不發脾氣,怎麼還有無貪?試問你為什麼發脾氣?一定是因為有什麼地方被傷害了,也就是說,你對被傷害的這個東西貪著難捨,內心一直覺得被人家傷害了。譬如你有個好東西被人家拿走了,或者你的名譽被人家損害了,於是你自然發瞋了。當你能不瞋的時候,同樣的,就是你對所顧惜的東西就不再有執著它的力量存在。你之所以能夠做到這個,又是因為有無癡的善心在,多美啊!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地方的修習,完全是對前面法的認識。
  一般世間人講「這個人老成持重」,表示這個人是不動聲色,是個有修養的人,可是不一定是代表跟法相應的修養;說不定人家是說:這個人「城府甚深」、「老奸巨滑」,或者說「笑裡藏刀」。現在這裡所說的不是這一種,而是完全跟法相應的狀態。所以,你修了這個善法,眼前安樂,將來一定感生善趣,如果能這樣生生增上,將來必定得圓滿決定的勝樂,「現前增上生,究竟決定勝」,這種種殊勝的利益都是從忍辱而生的。
  這段最後再提醒我們「因果」。注意喔!我們現在要求的是果,但在因地上就應該時時刻刻、心心念念注意其間的關係。經過聽聞、如理思惟,產生正確的認識以後,要使它堅固、猛利。這個因果之間的關係,在你還沒有得到堅固猛利的定解之前,都要努力去修學,也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時候。所以我剛才特別解釋那個「勤」字,你們務必要去體會到它。所以我們真正的修習,就在當下這一刻。你靜坐的時候、早晚課的時候,乃至於拜佛的時候固然是修,但更重要的,在我現在的感覺,尤其是初機,卻是在離開了佛堂以後。所以前面的加行沒有準備好的話,匆匆忙忙跑到寺院來,請問你心裡是什麼狀態?跟煩惱相應的!因為你對修行本來就沒有準備,所以到了寺院就覺得悠哉游哉,叫你到佛堂去,你就覺得真是麻煩,雖然心裡面沒有明確的概念,可是這個習性帶在這裡。甚至現在有人說:「早晚課徒具形式,不如不要。」我一聽這話,就曉得原因何在,因為我自己多年來犯的毛病就是這個。我們現在講修行,很多人道理講了半天,卻還是這樣說!就算早晚課是徒具形式,那內容呢?內容大家就不談了。如果不了解這個特質,文章作了一大堆,三藏十二部都看過了,請問這就是內容嗎?這一點我們務必要知道。道理講得頭頭是道,生活中卻懶懶癱癱,請問這就是修行嗎?所以真正的關鍵在哪裡必須知道,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以上是說忍的殊勝利益,接著說明如果不能忍,隨著瞋毒而轉的害處,這個害處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現在看得見的,一部分是現在看不見的。下面就引經論來說明瞋恚過患中現在看不見的部分。

【瞋恚過患中,不現見之過患者,《入行論》云:「千劫所施集,供養善逝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壞。」此是如其聖勇所說錄於《入行》,《曼殊室利遊戲經》說,摧壞百劫所積眾善。《入中論》亦說:「由起剎那忿恚意樂,能摧百劫修習施戒波羅蜜多所集諸善。」】

  經過一千劫的時間行布施所積聚的善行,及親自供養佛等的功德,那是大得不得了的。佛教當中,有一位很有名的人物--阿育王,現在印度鈔票上面印的三隻獅子就是阿育王的標誌。在印度人心目中,阿育王在印度是無出其右的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在我們中國歷史上還很難找到像他這麼的一個人,因為他的武功、文治、德行三方面,都是足以為人所景仰的;譬如漢武帝、唐太宗,武功很盛,但是他們的德行就不一定有特別之處。當然,實際上我並沒有研究歷史,不敢隨便的衡量,可是在我的感覺中,阿育王在印度的地位的確是無出其右的。他為什麼能感得這個果報?據說佛在世的時候,他曾捧沙供佛,就感得這麼大的果報。現在這裡說的還不是捧沙,而是在一千劫那麼長的時間當中行布施,及親自去供養佛陀所集的這麼大的功德,但只要發一次脾氣就全部摧壞了,這麼嚴重。這是《入行論》引用聖勇祖師所說的一段話。
  《曼殊室利遊戲經》說,你就這麼發一次瞋心,百劫所積的眾善,就摧毀掉了。《入中論》也說:「生起剎那的瞋念,就能摧毀百劫當中修習布施、持戒波羅蜜多所集諸善。」不是普通的布施,是修習布施波羅蜜多,換句話說,是菩薩行!請問現在我們的布施、持戒有沒有跟菩提心相應?跟大菩提心相應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經過了一百劫這麼長的時間修學,所集的諸善,發剎那的瞋恚居然就被破壞掉,這一點我們千萬不要把它當文字唸過,一定要把它深刻地記在心裡!當你了解了這個概念以後,不但要注意不要任意發脾氣,而且還要注意瞋的原因是什麼。所以平常見解特別強,動不動就歡喜跟人家爭論的人,千萬注意!剛開始我們不一定是發脾氣,但是就因為那見解梗在那裡,一不小心就發起來了,一發就害了,這麼嚴重喔!所以我們必定要找到生瞋的原因所在,才能給予對治。

【須瞋何境者,或說菩薩或說總境,前者與《入中論》所說符合。如云:「由瞋諸佛子,百劫施戒善,剎那能摧壞。」】

  以上是講瞋恚摧壞善根的程度是這麼厲害,下面有個特別的說明,這麼嚴重的摧毀善根是瞋什麼樣的對象所造成的呢?是不是一般發個脾氣就算呢?還是對象(就是所瞋的境界)有特定的呢?有人說所瞋的對象一定要是位菩薩;有人說不管對象是誰只要發了脾氣就算。這兩者當中,前者跟《入中論》所說的相同。因為《入中論》也說,由於你瞋恚諸佛子(佛子一定是指菩薩),百劫所修的施、戒之善,在一剎那間,就毀壞了。實際上《大寶積經》也特別指出這一點,所以迦葉尊者會說:起瞋心這事情是這麼嚴重!而誰是菩薩我也不知道,所以不管是誰,我都絕對不能發脾氣。同時我們也應該了解,忍辱波羅蜜的圓滿,是在調伏我們自己的心,既然是調伏我們自己的心,管他對方是不是菩薩!修學佛法一定要把握住目標,這裡所以特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萬一對方是位菩薩,而你起瞋心的話會這麼嚴重;而真正重要的,不是在乎避免那個過失,而是我們一定要圓滿這個波羅蜜,所以必定要認識這一點,不管對哪一個境都不能瞋。

【生恚之身者,《入中論釋》說:「菩薩生瞋且壞善根,況非菩薩而瞋菩薩。」】

  剛才是說瞋的對象,現在是說自己本身是什麼狀態,也就是說發脾氣的這個人。《入中論釋》說:菩薩對菩薩生瞋,尚且如此的壞善根,何況不是菩薩而瞋菩薩。前面已經說過了,百劫修學了施、戒等波羅蜜多的功德,這一定是位菩薩而不是普通人,但如果對另一位菩薩起瞋心,所有善根都會壞掉,何況是我們呢!所以對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如果我們不修行,那不談這個,因為凡夫本來就是忙下地獄、六道輪迴的事情,現在我們有了覺醒,觀察思惟後發覺,連菩薩都要拼命地努力,而我還只是個凡夫,更是不曉得要多努力多少倍啊!這是我們經常應該自我策勵的,就算沒有正式的修,這個心提起來的話,當下就對了,然後要把這顆心繼續不斷地增長、擴大。

【境為菩薩隨知不知,見可瞋相隨實不實,悉如前說能壞善根。】

  這裡就說明了不管你知不知道他是菩薩,你知道固然不可以,不知道也不行。譬如我燒掉了一個東西,燒掉就是燒掉了,絕不會因為我不知道,燒掉的東西還會又現起來。假定燒掉這張鈔票是一百萬的英磅,我雖然不知道,但它就是被燒掉了,沒有挽救的機會。也就是說,他是不是菩薩,不管你知不知道,也不管你看見他的可瞋之相是實在的或是不實在的,只要你對他起瞋心,都會壞掉你的善根。我們常常會有這種情況,有時候自己心裡面不對勁,看見這個境界就是莫名其妙地發脾氣,換句話說,這可瞋之相實際上並不實在。即使是實在的也不可以瞋,因為菩薩要修的是忍嘛!所以我們對真實的都不可以瞋,何況是不真實的呢!因此不管實、不實,只要那個時候的內心現起瞋的狀態,那就會摧壞我們的善根。

【總其能壞善根,非是定須瞋恚菩薩。《集學論》云:「聖說一切有教中亦云,諸苾芻,見此苾芻以一切支禮髮爪塔,發淨心否。如是,大德。諸苾芻,隨此覆地下過八萬四千踰繕那乃至金輪,盡其中間所有沙數,則此苾芻應受千倍爾許轉輪王位。」乃至「具壽鄔波離來世尊所,恭敬合掌安住一面,白世尊言,世尊說此苾芻善根如是廣大,世尊,如此善根何能微薄銷滅永盡。鄔波離,若於同梵行所而為瘡患,為瘡患已我則不見有如是福,鄔波離,此大善根由彼微薄銷滅永盡。鄔波離,故於枯樹且不應起損害之心,況於有識之身。」】

  上面說的是瞋菩薩,實際上能壞善根不一定要瞋菩薩,他這是有根據的。下面就引戒經上的一段文來印證。佛對諸比丘說,有一位苾芻以一切支來禮塔,那不是普通一個小小的合掌、低頭,而是以清淨心,五體投地而禮。隨他所禮之處,也就是說,他拜下去的地方,不論面積有多大,一直向下直到八萬四千踰繕那的深度,一直到金輪(金剛地基),其中所有沙數無量無邊,每一粒沙代表一世,而此比丘禮塔之功德,可以感得生生世世當轉輪聖王,如那些沙的千倍之久。
  經上告訴我們地下是風輪、水輪、地輪、金輪一個一個疊起來的,這沙數是不得了的多啊!我們禮拜的方式有大禮拜和小禮拜之別,大禮拜是整個身體趴下去,不要說大禮拜,就算平常我們五體投地的小禮拜,也就這麼方方的幾尺,那幾尺的深度到八萬四千踰繕那。我們可以算算看,踰繕那是古印度的度量單位,對換現在的尺度也有三種說法,以最小的四十哩來算的話,八萬乘以四十,就有三百二十萬哩。三百二十萬哩深的這麼一塊土地,把它磨成沙子,再把這沙子數目乘以一千倍那麼多世的轉輪聖王的位子,就能得到這樣大的功德,真的是不得了。
  下面「具壽」就是平常我們說的長老,這裡指鄔波離尊者,他跑到世尊面前請問:「這一位比丘這樣的禮拜,有這麼大的善根,這個善根是不是有可能因為做了一點不好的事情,就統統損壞掉了呢?」佛就告訴他,是的,「同梵行」就是指我們同道當中,「瘡患」就是指瞋心,只要一犯了瞋心,他那些福報就沒有了。這樣大的善根,就由於這麼一點點的過失,就徹底的摧毀掉了。所以世尊就告誡我們,乃至於「枯樹」都不應起損害心。為什麼要講枯樹?樹本來還能派上用場,枯掉了以後,一點用場都沒有,連對這個你都不能起一念損惱之心,何況是對於一般人等有識之身!這裡就不是特別說對菩薩或者是梵行者起瞋心,真正重要的,是不管任何情況之下,不要發脾氣,不要讓瞋恚生起現行。

【壞善根義,有諸智者作如是說,摧壞先善速疾感果之功能,令果久遠,先當出生瞋等之果,非後遇緣不自生果,以世間道皆不能斷所斷之種,定不能斷煩惱種故。】

  下面特別解釋「壞善根」。之前先要說明一點,平常我們讀經等等,往往是囫圇吞棗地唸過去了,《廣論》真正好的地方,就是每一個地方它都認真地說明;不但說明,而且還很深細地決擇,辨別得非常清楚。所以平常我們讀經往往覺得很懂,一讀論時就發現原來還在門外,它到底說些什麼,根本完全不知道。如果我們真正要想修行的話,請問:完全不知道你能修行嗎?當然不能!所以說種善根則可,真要修行就非要學論的原因在這裡。下面再辨別斷善根是什麼,壞善根在講四力懺悔的時候曾講過,現在在這地方又辨明一下。
  為什麼要這麼辨別呢?就是因為有些人有一些說法,而且這些人還不是普通人,是「諸智者」。這個情況,在當年印度、西藏乃至於我們中國都是這樣,現在我們也可以看得見。不要說眼前一般只是做些文字功夫的人,我們歷代的祖師大德們,的的確確對經的文義有的人這麼解釋,有的人那麼解釋,而這一些祖師大德們也都很有成就,我們都很尊重、很恭敬他們,所以才公認為祖師大德,這些都是智者。經文的內涵是確定不移的,祖師大德所說的話,彼此之間應該沒有爭議;既然有爭議,各說各話,那就表示大家的理解有問題。所以本論每一個地方都辨別得非常深細,讓你對真實的內涵了解無遺,那個時候再如法去行持的話,就不會出毛病,這是我們必定應該知道的。
  這裡這些智者有兩個說法,有的祖師們這麼說:摧壞善根就是讓原來應該很快感果的功能,暫時不能感果;而實際上以前的這個善業還在,只是說眼前先感得瞋恚之果,所以說「先當出生瞋等之果」,原來那個善根的果,只是令果久遠,不是說將來不生,如果以後遇了緣,它還是會生的,並不是說以後遇了善緣也不生果。它有理由,下面解釋:因為普通的世間道不能斷一切的有漏種子,所以有漏的煩惱種是不能斷除的。既然世間有漏之法不能斷除善惡業的種子,而瞋恚是世間道,所以不能斷善根的種子。你瞋恚了以後,那個瞋的果先生起,而本來所積的善根種子,果報暫時生不起來,只是使得它久遠以後才生起,這是一種說法。

【然此理不定,如諸異生,以四對治力,淨治不善所獲清淨,雖非斷種,然後遇緣其異熟果定不生故。又已感異熟善不善業,雖非斷種,然後遇緣亦定不生異熟果故。又加行道得頂忍時,未斷邪見及惡趣因不善種子,然遇緣時,亦定不起邪見及惡趣故。】

  大師在這個地方沒有馬上否定,說它不對或者對,而說「不一定」。他一定要辨別得很深細,然後才如理決擇哪一個對。宗大師認為:就好像我們凡夫在懺悔的時候,以所謂的四力去對治它,把以前所積的種種不善之業都懺悔淨治了以後,雖然獲得了清淨,但是這個種子並沒有斷。如果說斷了種的話,你就證聖果了,對不對?所以種子沒有斷,你還沒有證聖果,只是說淨治了罪障以後,可以如理地修行,一步一步上去,從集資糧、加行,而證道--現證是見道,然後是修道,最後到佛果。所以那個種子的確沒有斷,但是因為經過了四力對治,以後即使遇緣也不會感果。既然惡法是如此,善法也是一樣。前面在四力對治當中已經很明白的說明,假如你的四力能夠圓滿對治的話,一定不感果。所以這地方說,你如果能夠以四力對治,下面這幾個字很重要--「所獲清淨」,獲得清淨的時候,雖然沒有斷種,你的惡業將來即使遇緣,「其異熟果定不生故」,就確定不會再生起。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個根據:我們造了業以後一定會感果的,等到感完果以後(善業感善果,不善業感惡果。)種子還在--「雖非斷種」,然而再遇緣的話,它也一定不生。還有第三個理由,它是一層一層深入,除了上面這些情況以外,還有修行到加行位時--加行位有四個階段,所謂暖、頂、忍、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後面就是見道了,見道當然能夠把那不善的種子整個就斷除掉了。而在頂位跟忍位的時候,邪見和惡趣因的種子還沒斷掉,雖然沒斷掉,但是以後遇緣,也不會生起邪見或墮入惡趣。這就說明了前面那些祖師們說的話不對,他們的根據是因為世間道不能斷種子,就認為將來遇緣還會生果,那麼現在就告訴你了:有好幾種情況是雖然種子還在,但是它不感果,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在這個地方,一定要分別得清楚。

【又如前引「諸業於生死隨重。」隨先熟一善不善業,暫遮餘業成熟之位,僅以此義不能立為壞善不善,亦未說故。】

  進一層再說,除了這個以外,另外就是業感果的原則。前面已經說過,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以往造的業感果的次第,是隨重、近、串習、以及在最前的先感果。當一個業感果的時候,其他的業就暫時停在那裡,所以一時只會感一個,而感果的次第是隨重、近、串習、造業的先後。當這個感了果,「暫遮餘業成熟之位」,其他的業暫時被遮止了,就停在那裡不動。所以單單從這一點,說暫不感果叫做壞善根的話,那是不合理的,而且經中也沒有說此即壞善根。

【又異熟暫遠,不能立為壞善根義。若不爾者,應說一切有力不善業,皆壞善根故。】

  要曉得絕對不能將異熟暫時不感果而安立為壞善根的內涵,這是不可以的。假定不是這樣,反過來說:如果這個異熟暫時不感果,就叫做壞善根的話,那下面毛病就來了,豈不是所有有力的惡業都一定先感果,那麼善根不就都壞掉了嗎?實際上不是。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地方壞善根的意思,特別是指你一旦造了這個業以後,儘管將來遇見善緣,它就再也生不起來了。我們有善業,也有惡業,平常我們造了一點惡業,如果善根沒有壞而惡業較重的話,會先墮落,墮落完了以後,這個善根又來了,又成就了。比如說我們修學過程當中,正見、軌則、尸羅、淨命,萬一不能都做得圓滿,只要正見未壞,即使其他的地方做得稍微不大對,至少可以不墮落地獄等惡道,而墮到龍當中。在賢劫千佛當中,看我們所造業的輕重,業報盡了的時候,那個善根還在,一遇見緣就成就了。這一種情況就是惡業先成熟,而那個善業的力量還在,以後還是會感果的。現在這地方說的壞善根不是這樣,儘管這個惡業成熟了,等到惡業報完了以後,即使外緣再來,那個善根也沒有感果的力量,這個概念大家一定要辨別得很清楚。
  當了解了這個的嚴重性,才會策勵我們千萬不要發瞋心,這是我們所以在這地方要深辨的原因;否則我們修行始終都是馬馬虎虎、浮浮泛泛的。常常有人說:「法師,他們都是這樣做的嘛!」這是我為什麼要特別說明的原因,我們往往看見別人這樣做就認為我跟著去做也不致於壞到哪裡吧!你一定要先了解,他是智者還是愚者;跟著智者,你大概錯也錯不到哪裡去,如果跟著愚者,你就完了。所以我們真正要修行的人,一定要把聖教真正的內涵辨別得非常清楚。那個時候你不要管別人怎麼做,你自己曉得什麼是如理如法的,這樣才對。

【故於此中清辯論師如前所說,以四種力淨治不善,及由邪見損害之心摧壞善根,俱如敗種,雖遇助緣而不發芽,後雖遇緣亦不能生果。】

  所以清辯論師特別說明:就像拿四力淨治不善以後,這個惡業就不會再感得惡果了;反過來說,你雖然種了善根,而心為邪見所損害,摧壞了善根,那時候這個善業也不能感善果了。不管是淨惡也好,是壞善根也好,那個種子就像敗種,已經損壞掉了。就像一粒稻子,你把它放到火裡面烤一烤,然後放入水裡面泡讓它發霉,那麼雖然春天把它種在土裡,也曬了太陽、加了肥料種種的助緣,它也不會發芽的。同樣的道理,我們種的善根如果被摧壞了,以後就不能生果了,這個才是斷善根的真義。

【又如前說,雖以四力淨所造罪而得清淨,而與發生上道遲緩無相違義。】

  除了這個以外又順便說明一下,前面曾經說過,我們經由四力懺悔得到清淨了以後,惡果是不感了,但是並不是說,這個惡業就完全沒有影響,它的影響是這樣:你去修行的時候,要想證果會慢很久很久。所以下面特別說明這個差別:

【故有一類,雖壞布施護戒之果圓滿身財,然不能壞修習能捨及能斷心作用等流,後仍易起施戒善根。】

  它會破壞我們的善業。有很多人造了惡業以後,就把布施、持戒這種感得圓滿身財的異熟果報斷壞了;但是那個等流還在,下一世遇緣的時候,他不一定會很有錢,乃至窮得要命,但布施心卻猶在,所以它不能壞修習能捨的等流,這是就布施來說。「能斷」是指持戒,下一生他持戒的心還在,所以這是我們要的。「後仍易起施戒善根」,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原來布施持戒的善根還是容易生起來的。

【又有一類,雖壞施戒作用等流同類相續,然未能壞發生圓滿身資財等。】

  反過來,有一種人做了壞事,破壞了這個善業種子以後,他的作用等流(等流心)破壞了,以前是布施、持戒的,可是這一生碰見了因緣,他既不能布施,也不能持戒,但是卻感得圓滿的財位、身相等等。也許大家會奇怪:這怎麼可能?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就能明白,比如說這一世你雖然布施、持戒,可是後來心裡面生起了大邪見,覺得這個東西沒有什麼意思,但是你本身並沒有做特別惡的行為;所以在因地當中,把你那個等流心破壞掉了,但由於你行為上面沒有造很大的惡業,所以到下一世,這個異熟還會感果。所以為什麼講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等等,一定以意樂為先的原因就是這樣。我們眼前也看得見很多人,錢多得不得了,但是他的心卻縮成一團,不要說不肯布施,連自己都捨不得用,就是這種狀態。當我們辨別得很清楚了以後,自然對這一種行相就很了解。

【又有一類如前所說,若不瞋恚授記菩薩,一劫所能圓滿道證,由起瞋心自相續中已有之道,雖不棄捨,然一劫中進道遲緩。】

  假定你所瞋的對象,是一位已授記的菩薩(通常授記有一定的標準,不是普普通通的菩薩),你一旦對授記的菩薩起瞋恚心,要想懺乾淨的話很難。又有一類人,他所瞋的對象並不是授記的菩薩,而是普通的,這種惡業雖然經過四力懺悔淨除了,他身心相續中已有的道也並沒有棄捨,但在一劫中的進步卻非常非常慢。這是說四力懺悔雖然可以把異熟淨除,本來在一劫中可以往上證道的功能,卻不是懺悔可以還原的。

【總之如淨不善,非須盡淨一切作用,故壞善根亦非壞盡一切作用,此極重要。】

  這個地方再特別辨明,對做了善事以後發瞋心壞善根,以及做了壞的事情,經過如理的懺悔修持而淨除,都不是壞盡一切作用。前面引了很多例子,比如說布施、持戒的異熟果在,然而等流沒有了;還有一種是布施、持戒的果雖然沒有了,下一生很窮,但是他布施的心還在。這個概念我們要辨別得非常清楚。

【唯應依止佛陀聖教,及依教之正理而善思擇,故當善閱經教而善思擇。】

  這個地方,特別下一個結論。為什麼剛開始的時候要教我們這樣辨別?因為我們真正要實踐佛法的時候,會發覺有的祖師這麼說、有的祖師那麼說,大家的概念莫衷一是。而現在不要說祖師,一般人更是百家競鳴,各說各的,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一定要依止佛陀的聖教,然後還要經過細辨,依正理而善思擇。所以學佛一定要根據大經大論,然而就算是大經大論,各家各派的說法又有不同;本論真正殊勝的地方就在這裡,經過大師這樣的決擇以後,你曉得原來龍樹菩薩性宗一系解釋的意趣在哪裡,無著菩薩相宗一系解釋的意趣在哪裡,彼此之間絕對沒有矛盾衝突,只有深淺程度的不一樣,以及針對眾生根器的差別而有不同的宣說。如果我們對這一點完全了解的話,就不會弄錯,所以這裡告訴我們一定要善思擇,而在這之前要善閱經教;閱經教不是單單多看,我們現在是看得很多但是不善閱,善閱就是善聞,善思擇是善思,要是能把握住經教的真義,那就對了。

【如是能引極非可愛粗猛異熟,及能滅除餘業所引最極可愛無量異熟,是為非現見之過患。】

  不忍的過患分二部分,一個是眼前可以看得見的,一個是眼前看不見的。上面已經說明了眼前看不見的種種嚴重的患害,我們了解了以後,就一定要想辦法把它去除掉。尤其是後面辨明斷善根的內涵,非常地重要,實際上這不僅是說明善根斷不斷,它的重點是要告訴我們,真正想要把握住正確的根本因,乃至於如何把根本圓滿,在一開頭的時候,根本的理路就不能偏差。平常我們學的時候,由於無始以來的無明所覆,總是陷在自己的執著中,遇境現起的都是先入為主的概念,這種概念往往會對我們產生非常深遠的絕大禍害,所以凡是碰到這個地方,我都會特別指出來讓大家了解。我自己當年就犯了這個毛病,現在看見在座諸位同修也幾乎沒有人例外。尤其是我們初學的人,剛開始學了一點,個人的知見漸漸地就這樣形成,而實際上都陷在同樣的這個疇範裡邊。所以凡是這種地方,你們不要輕輕地放過。
  上面一段辨別了以後,我們知道應該依止佛陀的聖教,及依教的正理去善巧的思惟、觀察、分辨。這個話一聽就懂,但要做到它非常難,因為現在我們依止的是聖教,而不是聖人親口對著我們講的,這二者有絕大的差別。這個聖人就是佛陀,他是徹底圓滿、具足十力、四無所畏等等,所以對弟子的種種根性都瞭解得非常清楚,說法時針對著個人的個性所說的法理也一樣沒有一點點缺陷。等到佛說了以後,弟子記錄下來的這個經典叫聖教,但這個聖教用到我們身上來卻沒有佛親口說的力量。這是因為我們判斷的時候,還是陷在自己個人的見解認識當中,只能見到局部,而這個局部就是我們自己相應的那部分。所以說我們是應該依止聖教,但是我們對聖教能夠理解得像佛陀告訴我們那樣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必定要依論而善加決擇。這個論還要是無垢的經論,能夠仔細而善巧的闡釋佛法彼此之間的理趣何在,而又跟經裡的意旨絕不違背,要做到這一點就不是那麼簡單。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以本論也告訴我們「故當善閱經教而善思擇」,它不說廣學而說善閱,換句話說,你對經教裡面所講的真正的內涵,要能夠如理的決擇,不要弄錯,這個才是善閱。
  下面我們說「現法過患」,就是指眼前看得見的害處。

【現法過患者,意不調柔心不靜寂。】

  這是總綱。當我們發脾氣的時候,心裡邊是不調柔又不寂靜,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得到這一點。而且當瞋心現行的時候,簡直是什麼理智都失去了,這個先不必深談。我們現在再回憶一下,前面講惡道苦的時候,說當被業所逼的時候,連雪下在我們身上都像被火燒一樣;反過來說,哪怕火燒在身上,我們都覺得像在冰庫裡邊一樣。它的結論是「猛業成熟」--猛厲的、強大的業力成熟的時候,我們都在這種顛倒狀態當中,這個跟外面的境沒有關係。我為什麼要說這個話?我們馬上可以體驗一下,當瞋火非常大的時候,自己一點都沒有辦法調伏,我們看到別人暴跳如雷的時候,怎麼勸他都是沒有用的,自己也是如此。這個果說明過去就是種了這樣的因,當這個因感果成熟的時候,儘管在太陽下晒,乃至於火上烤,你還是會覺得冷得受不了;反之亦然,儘管把你擺在冰箱裡,還是覺得熱得受不了。當你瞋火非常猛利的時候,用什麼辦法都沒有用。同樣地,貪心很熾烈的時候,外面的境界都完全擋不住,就一直跟著如是因而感如是果。我們把這個因果概念認識清楚了,然後在事相上面去觀察,那個時候才曉得,原來這件事情是這麼的嚴重、可怕,瞭解了深切以後,再要去修行、去斷除煩惱等等就都辦得到!否則的話,那都是空話,只是講講道理而已。

【又諸喜樂,先有失壞後不可得,睡不安眠,心失堅固平等而住。】

  種種好的事情,快樂的事情都失壞。喜跟樂也可以看成一樣,但平常我們講喜是心理狀態,樂是生理的感受,細分是這樣,粗分的說,則總是好的那方面的感受。由於瞋的關係,已經有的這種好的、快樂的感受,不管是心理的、生理的都會失掉,以後也得不到。不要說白天,乃至於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是睡不好,我們的心情想要保持平穩、平等但做不到,一直處在粗猛的煩惱、困擾當中。我想我們人人都能感受得到,有這樣大的缺陷。

【若瞋恚重,雖先恩養忘恩反殺,諸親眷屬厭患棄捨,雖以施攝亦不安住等。】

  乃至於更進一步,如果瞋心大的話,對有恩於你的人不但是忘恩負義,乃至於產生非常激烈的「反殺」。有很多兇殺案,大家先是恩恩愛愛的,由於一點點小事情看不透、認不清,產生了瞋恚,甚至於親子之間反目成仇,這好可怕好可怕!還有因為瞋恚的緣故,使得乃至於親屬等人人厭惡,人人害怕,捨你而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算你用種種布施幫忙他,你也沒有辦法攝受他;也不能夠好好地共同安處。瞋有這麼大的禍害,這是我們很容易感受得到的。

【《入行論》云:「若持瞋箭心,意不受寂靜,喜樂不可得,無眠不堅住。有以財供事,恩給而依止,彼反於瞋恚,恩主行弒害。由瞋親友厭,施攝亦不依,總之有瞋恚,全無安樂住。」】

  前面的解釋,就是解釋這段《入行論》的文字。論當中最後一句話說,總之一有了瞋恚的話,你絕沒有安樂可言,這東西真是非常壞非常壞!

【《本生論》亦云:「忿火能壞妙容色,雖飾莊嚴亦無美,縱臥安樂諸臥具,忿箭刺心而受苦。忘失成辦自利益,由忿燒惱趣惡途,失壞名稱及義利,猶如黑月失吉祥。雖諸親友極愛樂,忿墮非理險惡處,心於利害失觀慧,多作乖違心愚迷。由忿串習諸惡業,百年受苦於惡趣,如極損他來復讎,怨敵何有過於此。此忿為內怨,我如是知已,士夫誰能忍,令此張勢力。」】

  當忿怒之火在燒的時候,就算再美、再好看的人一發脾氣,看起來就非常可怕,這是就本身的容貌而言。即使外在用種種的裝飾也是一樣好看不起來,這是對外面的容貌上來說瞋的過患。下面就是對自己的心理上面的:就算你睡在種種舒服、安樂的臥具上,但是因為瞋恚像刺心的箭一樣,你心裡面還是痛苦無比。
  一旦瞋心引發了以後,你平常想到自利的種種東西,統統忘失掉了,我們人人都有這種經驗。一旦瞋火發的時候,你什麼也都忘得乾乾淨淨。我曾經聽見過這樣的事,有一戶人家,彼此間都是瞋心很大,一旦吵起架來的時候,把家裡的東西乒乒乓乓地摔。結果他平時辛苦了半天才得來這些東西,一發脾氣就統統把它打破,然後回頭再去買。這是很典型的例子,是對外在的東西而言。實際上我們修學佛法的人,積的財物不是外財,而是內在的法財。同樣的道理!辛辛苦苦積集的法財,你一念瞋心的話,統統毀壞無遺。我們平常都是為了自己,所以處處地方,要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透、要看得深遠。發脾氣未嘗不是為了自己,但卻因為不了解如理如法的內涵,反而大大地傷害了自己。為了一點淺短的利益,忘得乾乾淨淨。而且由於被忿怒的煩惱之火所燒,把我們送到惡趣。對於現在也壞、將來也壞,然後名聞也壞、利養也壞。一切都是像「黑月失吉祥」,這個壞事情,誰碰到了誰就倒霉。
  雖然自己最親近的人,一旦被這個瞋恚之心所遮障,那關係就都壞了,彼此會做出極不合理的事情,造成非常惡劣的狀態。那個時候心裡為粗猛的煩惱所使,理智根本完全失去了,不可能正確地了解到利與害。在這種情況之下,所作的事情統統都是跟正道背道而馳的。這可以說是愚癡迷惑到極點。
  由於我們被瞋恚之心所使,養成了習慣,造下種種為瞋所使的惡業,將來注定要到惡趣受苦。就算在人間,實際上過的日子都像在惡道一般痛苦,一定還是會走到這條路上去。外面再大的仇敵,對我們的傷害再怎麼嚴重,絕對沒有辦法跟內心瞋恚的這個傷害來比。所以要曉得內在真正的大冤家就是瞋恚心。你真正認識它了,誰也不能忍受,絕對不讓這個瞋恚的勢力伸張擴大!
  這個地方教我們對治「忍瞋恚」。我們要用不忍去對治這個忍。這話說起來很有意思,這也是為什麼密教的一些圖當中有大瞋相,是有它的道理。它就善巧地利用人的大瞋來做對治的方便。現在也是一樣,我們平常「忍非應處」,就是忍不應該忍的,然後不忍該忍的。現在假定你看對了,能夠不忍煩惱的話,那正好!你不忍的是你的煩惱,不忍你的貪瞋癡,在這種情況之下,就怕你忍,你能不忍才好。
  所以我們一定要辨別得很清楚,一切法,問題不在這個法的本身,而是你能認得這個法的法相它種種的關鍵,若是善巧運用,貪,貪也是最好的;瞋,瞋也是最好的!怎麼說?你要貪就貪善法啊!要瞋就瞋你的煩惱種!凡夫就要用這種方法才能夠提起勇猛精進之心,也才真正是這個地方說的士夫啊!這個「士夫」有個特別的意義,就像儒家說的「儒」,絕對不是我們想像一般世間的普通人,的的確確是個大丈夫。現在我們要當三界中的人天師範,也要做這樣的一位士夫。所以我們應該了解自己起心動念中不如理的心思是什麼,要對這個東西不能忍。

【此等過患皆從忿起,乃至未得決定了解應當修習。如《入行論》云:「無如瞋之惡,無如忍難行,故應種種理,殷重修堪忍。」由見勝利過患為先,應以多門勤修堪忍。】

  這些現見及不現見的過失患害都是從忿恚來的,我們在還沒有得到決定勝解之前,都要努力修習。大師他每講完一個段落,總要用這一句話來叮嚀我們,再三叮嚀。我們一定要「三覆斯言」,再三的反覆思惟!到時候你能夠運用它,就能得到好處。
  《入行論》中特別告訴我們,瞋是如何地可惡、可怕,以及它惡劣的嚴重性。那麼我們怎麼辦呢?只有用忍耐去對治,而忍耐又不是那麼簡單,它非常難做,卻有它無比的勝利。反之,你不能忍耐,隨順瞋的話,有這麼嚴重的過患。既然如此,我們必須要用種種理論多方面努力,認真殷重地去修習它。假定忍很容易的話,說過了我們就做得到,或是說瞋沒這麼嚴重的話,說不定馬馬虎虎也可以解決。現在,恰恰相反,瞋是這麼地嚴重,而對治它的忍,又這樣難做,所以我們只有一個辦法--要從多方面深廣地認識,然後以這個如理的認識認真殷重地去修習、去對治瞋。

【初句之理由,如《入中論釋》云:「如大海水,非以秤量能定其量,其異熟限亦不能定。故能如是引非愛果,及能害善,除不忍外,更無餘惡最為強盛。」】

  這裡特別又強調一下,正因為瞋心之害實在太嚴重了,所以菩薩、祖師們用種種的方便,乃至於論上面再三地提醒我們:就像大海水不是我們普通的秤等等容器能夠量的,同樣的,瞋心所感得異熟的果報大得不得了,非常非常可怕。所以說這一個非可愛的、惡劣的、傷害我們的力量,除了「不忍」(換句話說除了瞋心)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任何一樣東西會這麼強盛,這是特別告訴我們瞋的過患。前面的每一個段落,一定告訴我們過患,為避免過患會推動我們、策勵我們去修。現在一再特別強調瞋的過患,是為了讓我們了解最嚴重的就是這個。所以平常如果瞋心大的人,在這一點上要特別注意。還有更重要的,要找到瞋心通常從什麼地方引發,有很多是從「見」上面,也有很多從「情」上而來,你一定要找到那個根由,然後從這個地方除去的話,就很容易。

【若僅生最大非愛異熟而不壞善根,則非如此最大惡故。然能雙具引大異熟及壞善根所有惡行,除瞋而外餘尚眾多,謂誹謗因果所有邪見,及謗正法,並於菩薩尊長等所起大輕蔑,生我慢等,如《集學論》應當了知。】

  上面說引非愛果及能害善,假定瞋僅僅引生非可愛的異熟,換句話說,單單引發惡報的話,還不那麼可怕;現在不但如此,還要壞善根。實際上這兩樣任何一個都已經可怕極了,結果瞋是兩樣兼具。而關於這一點,這個地方也順便提到,我們普通一般容易犯的,會引起大的非可愛的異熟(換句話說可怕的墮落),以及壞善根的罪惡之行,除了猛利的瞋以外,還有幾樣:誹謗因果,這個我們一般不會很粗顯地犯,但是細的地方,實在很難避免。你們會說:「我們信了佛,難道還不信因果,不懂因果嗎?」不能說你不信不懂,但是說你真的懂了信了,那也很難說。大家仔細想想看,假定我們真正了解因果的話,眼前任何一件事情沒有不如理去做的,你會很清楚現在忙的都是因啊!所以眼前遇見任何一個不順利、不好的境,就不會起貪瞋癡,對於這個果的呈現,既然你不瞋,就能靜下心來努力於怎麼在因上面改善,可是我們做得到嗎?實際上不一定。生病時固然是提不起來,就是身體很好的時候,稍微有一點境界,心裡面就隨著煩惱而去。假定真的對因果非常清楚的話,只有一件事情要做--勤精進,在因地上面是一刻不緩,非常清楚地看到當下一念是不是如理、如量的,是不是跟善法相應的,乃至於是不是處在威儀當中(如理的威儀是無覆無記)。我們做得到嗎?做不到,這說明我們對因果的的確確只是有個膚淺的認識、膚淺的知道;說得更實在一點,這個知道,往往還只是名相文字,心裡面對因果究竟產生多少力量,就很難說了。因為內心對因果正確的知見不深,所以碰見事情的時候,說不定我們的行為不知不覺當中就害了誹謗因果這個毛病。
  我還想起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就是自己剛出家沒多久的時候,跟一位在家的朋友隨便談起,他母親信佛,信了幾十年,後來生病死了。他的家庭環境很令人同情,遭到戰亂,母親把兩個孩子帶大,把他栽培到大學畢業,辛苦得不得了,所以這個兒子非常孝順,當時很哀念他的母親。那時候我剛剛懂了一點點皮毛,常常聽人家說求菩薩就可以了,也就衝口而出:「唸唸觀世音菩薩,他就救你了,就可以得到好處了。」我並不曉得他的家庭背景,結果他回過頭來說:「我母親信了一輩子佛,唸了一輩子佛,結果臨終的時候,還是這個樣。」當時我聽了覺得很不好意思,一直到學佛多少年以後,慢慢才了解,所以我們開口實在要小心。
  本論前面下士道當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一切是這樣的因,感這樣的果;當這個業在沒有感果之前,如果能夠認真如理淨治的話,它可以不感果,但是一旦感了果以後,就沒辦法把果整個拿掉,這個很清楚、很明白。可是我們平常總是聽人家說有求必應--你求求嘛,就好了,也就糊裡糊塗地相信,反正什麼都照單全收,若仔細檢查的話,有太多問題。有很多人並不了解這一點,甚至開口的人也都不了解就說給別人聽,還覺得沒錯啊!對方對因果概念不清楚,於是也覺得唸了三句阿彌陀佛,唸了幾句觀世音菩薩,病就除掉了;結果他唸了三十句、三百句都沒用,然後就說:「你看,你們這些人就這樣。」請問這個後果誰造成的?所以說誹謗因果,大的我們絕對不會犯,可是細的地方就要注意。大邪見我們不會犯,小的地方如果不注意的話,慢慢的也會走上岔路。
  謗正法也是一樣,大的是不會犯,可是小的就很難說。尤其是修學佛法的人,對於佛法的整個原則大綱沒有把握住時,不知不覺之中會對佛法產生傷害。這種因我們一定要儘量拿掉,尤其是知見重的人。所以佛特別告訴我們,佛法損壞的兩個原因,不是外道,而是佛弟子說相似語以及行籌。你開起口來,說的道理好像是對的,實際上有問題,行為上也是如此。行籌是一種戒律上面的作法,就是我們作羯磨的時候,問大家同意否,你有行籌,換句話說也投一票,你有權投票,可是所知不對,投錯的那一面,這個是對佛法最大的損害。
  我最近正在看《資持記》,是元照律師所寫的,他真是了不起,他整理律典的時候,看了五十幾種,我們現在要看一家之言都辦不到,換句話說中國古代的注釋,他都收集起來看,看了以後結論是怎麼樣呢?因為聖教傳到現在,既遠又久,再經過傳譯,所以義理一定難免乖誤百出。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從義理上去考校、研討的話,很難把握住綱領,所以變成在枝末上面轉。綱領的確很不容易把握,由於個人的習性不一樣,所以所見的面也不一樣,各說各的。原則抓不住,在細則上、名相上去摸索,又是同樣的毛病,不曉得這個細則是為什麼而用的,為什麼要立的,這一點把握不住,所以不能說是錯,但是不一定配合得很好。
  譬如說我們這裡現在要辦一所佛學院,要收多少學生,要教的內容是如何,應該配合這些內容再來安排一切。例如安排教室,假定我們這地方的人,一共就只有十個、八個,你把握不住這個原則,安排裡邊的設備可容納一、二百個人;或者我們本來是初級剛開始的,你卻是用最好的裝備擺在這裡,反過來的話,也是如此,結果每一個地方都產生了種種流弊。所以我們在事情上要把握住幾個重要的大原則,最好不要在枝末上面轉。因此常常說根本因何在(這個是不共的),要使它圓滿的共因是如何,這個必定要先深入認識,這一點特別重要。尤其是修學佛法的佛弟子們更應該注意,因為關於這幾件事情,它的流弊所及太嚴重,對我們的損害是太大、太大了。

【並於菩薩尊長等所起大輕蔑,生我慢等,如《集學論》應當了知。】

  關於這兩點也是好難避免。平常我們常常說找不到善知識等等,這個真正的問題都不是沒有善知識,而是善知識苦於找不到善學的學生,現在我深深感覺自己就是這麼一個不能善學的學生。從因果的必然關係來說,你有這樣的因,才能感得這樣的果。現在我們還沒有學,跑到寺院,看這個不如,那個不如,又要配自己的胃口,就好像買東西一樣,「老子跑來,出了錢向你買東西的,所以說買主就是你老子。」我出了錢跑來買你的東西,我要什麼你就得給我什麼,這是學佛的態度嗎?完全不是。
  我們首先應該有兩個重要的概念,第一個,曉得自己的無知,所以要去學;第二個,所要隨學的對象一定是佛,而佛的完整內涵就在尊長身上。所以你一心一意要排除掉「我」的錯誤認識,然後處處地方去侍候、奉侍尊長,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經論上面也說得很清楚,如果我們有不理解的地方,千萬不要自作主張,我們只能說自己現在是愚癡凡夫,應該努力地學。現在我們碰見一點點小小的枝節,乃至於大的都根本看不見,不曉得自己在愚癡當中,在見思煩惱當中,動輒看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這個不是,那個不是,不配自己胃口,所以是越學這個「我」越大,這點我們要特別注意。本來這地方是講瞋恚,不談這些事情,可是因為這幾個問題對我們修學的人及對於佛法來說影響太大了,所以特別提一下。

※﹝第三忍差別分三:一、耐怨害忍,二、安受苦忍,三、思擇法忍。初耐怨害忍分二:一、破除不忍怨所作害,二、破除不喜怨家富盛喜其衰敗。初中分二:一、破除不忍障樂作苦,二、破除不忍障利等三作毀等三。﹞

  前面第二個項目,能夠策發我們修忍的方便有了,然後正修的時候,我們就要了解忍的特質,忍有幾種不同的差別,第一個耐怨害忍就是通常說的生忍,即外面的眾生來傷害我們的時候該怎麼辦。通常這種傷害無非就是我們想要的東西,他不肯給,而且障礙我們。我們要的東西又分成外在的、內在的,利養、名聞等等,一方面是人家來害我們,另一方面是我們自己的嫉妒心。先說人家來害我們,這個又分兩部分。
  平常世間人所求的東西,佛法裡面叫作八風,世間人一天到晚被它綑死,修學佛法的人認得了這個東西,從這地方跳出來,所以叫八風不動。哪幾樣呢?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第一個就是對於苦樂而言,人家障礙我們得到快樂,使得我們受苦,這是我們無法忍受的,怎麼樣針對這個問題破除瞋心而能夠忍受它。八風當中另外六樣是:利衰,利是對我們有利,是好的;衰就是壞的。毀譽跟稱譏是屬於名聞方面,稱譏是當面稱讚你、譏笑你;毀譽的譽是背後有人稱讚你、說你的名譽,毀是有人毀謗你。所以「障利等三作毀等三」當中,好的是利、譽、稱,壞的是衰、毀、譏。
  當人家來傷害的時候,你不能忍,怎麼來破除這個不忍?現在進一步,把不忍障樂作苦又分二:

※﹝初中分二:一、顯示理不應瞋,二、顯示理應悲愍。初中分三:一、觀察境,二、有境。三、所依瞋非應理。今初﹞

  第一個,你如果如理地了解了以後,根本不應該發脾氣,不應該去瞋他。第二個,不但不瞋,還要去憐愍。慈悲是瞋的對治,你能夠慈悲的話,瞋心當然不會生起。
  顯示理不應瞋分三部分:境就是對象,這個指法;有境是指人,誰有這個境。譬如我們身體上的叫支跟有支。支就譬如身體是五蘊--色、受、想、行、識,這是支;有支,或者有蘊,是指具有蘊的這個人。觀察的時候先單單觀境,其次觀具足境的這個人,再觀所依,從這幾個角度來看不忍怨害之苦而瞋是不合理的。

【初中有四。一、觀察有無自在不應瞋者。應當觀察,於能怨害應瞋之因相為何。】

  第一個是對這個境界,觀察來傷害我們、障礙我們快樂,使得我們受苦的境界現起的時候,他是不是可以作得了主,從這個角度觀察,不應該瞋。他怨害我們,我們就對他發脾氣,可是他為什麼怨害我們,我們為什麼要發脾氣,這個原因何在?你這樣去觀察一下。

【如是觀已,覺彼於自欲作損害,意樂為先,次起方便遮我安樂,或於身心作非愛苦,為彼於我能有自在不作損害,強作損害而瞋恚耶,抑無自在由他所使而作損害故瞋恚耶。】

  我們觀察的時候,就覺得這個來損害我們的人,他心裡面先有要傷害的意樂,由於心裡的瞋,進一步起種種身口的行為來損害我們,遮止我們的安樂,乃至於在我們的身心造作種種苦的事情(不可愛的,就是苦)。這是第一步透過觀察找到作傷害這個境,它不在行為、行動上面,而是在策發行動背後的這個心。既然找到是心,那麼這個心理不外乎二種:他作得了主而來傷害我;或者他沒辦法作得了主而來傷害我。

【若如初者瞋不應理,他於損害無自在故。謂由宿習煩惱種子境界現前,非理作意,因緣和合起損害心,縱不故思,此諸因緣亦能生故。若彼因緣有所缺少,則故思令生,亦定不生故。】

  如果是前者,他自己能夠作得了主而來傷害我,這一個情況我們不必瞋他,為什麼?他於損害無自在故。前面說他有自在,為什麼這地方說無自在呢?你可以說他是有自在的,可是他那個自在本身是由於他的無明宿業的煩惱種子現前。因為瞋是一種煩惱相,瞋生起的原因,第一個是煩惱的隨眠種子,第二個順生煩惱的境界現行,加上其他的非理作意等種種因緣和合起來,而產生損惱心。他要傷害你的時候,是他自己要傷害你,沒錯,可以說作得了主,可是那個傷害心本身卻是因緣生起來的,就算他不是故意,這個因緣本身是法爾如是的。
  假定因緣不具足的話,就算刻意去思,也生不起來。為了使得我們更清楚起見,不妨自己想一想,現在坐在這裡,無緣無故叫你發一個脾氣,發得起來嗎?我想沒有一個人發得起來的。就是最會發脾氣的人,現在坐得舒舒服服,你歡喜茶,人家就端一杯茶,歡喜咖啡,就端一杯咖啡,要冷的,就給你冷的,要你發瞋心就發不起來,這很明白。所以要發起瞋心,一定是因緣和合。可以說他可以作主,可是既然那個瞋的現起本身是個因緣,實際上在這種狀態當中他的的確確是無可奈何。

【如是由諸因緣起損害欲,由此復起損害加行,由此加行生他苦故。此補特伽羅無少主宰,以他亦隨煩惱自在,如煩惱奴而隨轉故。】

  由於種種因緣,而策發他生起瞋心,然後損害別人,由於這個加行而使得別人受苦,實際上這個人本身是一點都主宰不了,還是隨煩惱轉,為煩惱的奴隸。譬如拿印度當年的情況來說,如果我是個主人,我可以自己作得了主的,如果我是一個奴隸、僕人,主人告訴我怎麼做,那我只好去做了。拿我們現在來說的話,譬如我是一個劊子手,判官判了,說你要去對這個犯人刑罰,你就非得照著判官的命令去做不可,這個叫不自在;反過來自在就是我不是劊子手,我可以不接受外來的命令。實際上雖然你不是受外面的命令,可是你受裡邊的煩惱所使,雖然你不是受外面命令所使的奴隸,你卻是煩惱的奴隸,結果你還是作不了主。

【若他自己全無自在,為餘所使作損害者,極不應瞋。】

  如果他自己根本沒有自在,是一個佣人、奴隸,叫他怎麼做,他就照著怎麼做,就像個機器、汽車一樣,你輪子這麼一拐,它就向這邊,輪子那麼一拐,它就向那邊,你問汽車怎麼轉向那邊呢?這個一點道理都沒有,汽車它自己根本作不了主。所以在這種狀態當中,假定他全無自在的話,你對他瞋,那更沒道理呀!

【譬如有人,為魔所使隨魔自在,於來解救饒益自者,反作損害行捶打等。彼必念云:此是魔使,自無主宰故如是行,不少瞋此,仍勤勵力令離魔惱。】

  譬如說有人被魔鬼附在身上,你要解救他,他因為被魔鬼所使,反而來傷害你,那個時候你會不會對他發脾氣?不會,你會覺得「他是被魔所傷,我正要來救護他,所以不管他怎麼樣,我不會對這個被魔所使的神經病人發脾氣,不但不發脾氣,而且努力去解救他。」
  我們不妨換一個譬喻說,我是一位醫生,神經病人看見醫生就要打呀、罵呀,醫生會不會跟他對罵、對打?這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了解了這個道理之後,不管他怎麼罵你、打你,你還是一心一意地想:我怎麼樣把他醫好,絕對不會生氣,一點瞋心也沒有,因為你了解他這樣罵你、打你,是根本一點自在都沒有。所以不管是從哪一方面,你都找不到一點點發脾氣的理由。如理觀察思惟,就是這麼好呀!

【如是菩薩見諸怨家作損害時,應如是思:此為煩惱魔使無主,故如是行,不少瞋此補特伽羅,須更發心為欲令其離煩惱故,我應勤修諸菩薩行。】

  行忍辱波羅蜜多的菩薩行者,一看見怨家來作損害時,拿上面這兩個方法去觀察,會發覺對方的確是為煩惱魔所使,根本作不了主,所以不會生起一點點的瞋心;不但如此,還要想辦法幫忙他離開煩惱,因為菩薩解救一切眾生,就是幫眾生把煩惱拿掉。如果現在碰到怨家來作害,你自己還處在煩惱當中,能談得上什麼呢?本論之殊勝巧妙也在此,換句話說依著圓滿傳承的佛法,如理地分析思惟,你只要理路清楚,一層一層深入思惟,的的確確會找不到一點可瞋相。

【如《四百論》云:「雖忿由魔使,醫師不瞋怪,能仁見煩惱,非具惑眾生。」月稱論師亦云:「此非有情過,此是煩惱咎,智者善觀已,不瞋諸有情。」《入行論》中雖說多理,然唯於此易生定解,對治瞋恚最為有力。《菩薩地》說修唯法想,堪忍怨害,與此義同,故於此上乃至定解當勤修習。】

  這個被魔所使、神經錯亂的人,責怪、打罵醫生,可是醫生絕對不會跟他發脾氣,也不會怪他。現在我們學佛,佛告訴我們說,那些來傷害你的眾生,是因為具有煩惱,作不了主,不是他自己願意呀!你認清楚了這一個觀點以後,對他就沒有瞋恨心了,就像醫生要去治療神經病人一樣的心情。月稱論師也說:這不是有情的過失,這是煩惱的過失啊!真正有智慧的人這樣善巧觀察以後,對眾生就生不起一點瞋心來了。《入行論》就是《入菩薩行論》,內容是告訴我們怎麼行菩薩行,裡面說的很多道理當中,現在所說的,是最容易生起正確的認識與見解,觀察的方法善巧無比,而且容易了解,所以對治瞋恚具有最好的功效,也是最大的力量。
  《菩薩地》當中也告訴我們,菩薩行者在學忍辱波羅蜜多的時候,你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就能夠忍受怨害。修唯法想是指原來傷害本身就是這樣的一個法爾如是的法,所以叫我們觀察來傷害的境是什麼狀態,這個前面已經分析過了。這個法本身是因緣如是和合,而這個如是和合的因緣,偏偏又是煩惱無明,既然你現在修學當菩薩行者的話,目的是要幫助眾生治煩惱病,現在這個煩惱病現起的時候,你會隨它轉嗎?當然不會,不但不隨它轉(所謂隨它轉,是指發脾氣、起瞋心),還要幫他忙!以上是說理不應瞋;要幫他忙是理應悲愍,這個後頭再說。

【若諸有情能有主宰皆應無苦,以此諸苦非所願故,有自在故。又諸有情若為猛利煩惱激動,尚於最極愛惜自身而作損害,或跳懸岩,或以棘刺及刀劍等,而自傷害,或斷食等,況於他人能不損哉,應如是思滅除瞋恚。】

  現在是進一步深察這個自在的內涵。假定前面所說那些有情真的有主宰的話,都應該沒有痛苦了,因為沒有一個人願意苦,苦都是不得已的,如果他有自在的話,怎麼會讓自己苦呢?所以他在這種狀態之下,顯然是沒有主宰。這些有情為煩惱所使不能自己作主,當猛利的煩惱刺激的時候,乃至於對自己最愛惜的身體都要傷害--例如我們看見有很多人自殺,從山上面跳下來,或從樓房跳下來,或者以東西傷害自己,或者絕食傷害自己,想想看他對自己尚且如此,何況是對別人。你這樣去觀察思惟的話,瞋恚就自然滅除掉了。

【《入行論》云:「一切皆他使,他主自無主,知爾不應瞋,一切如化事。」又云:「故見怨或親,為作非理時,謂此因緣生,思已當樂住。若由自喜成,皆不願苦故,則一切有情,皆應無有苦。」又云:「若時隨惑轉,自愛尚自殺,爾時於他身,何能不為損。」】

  《入菩薩行論》上面就告訴我們,前面所說的一切,都是被他所使。換句話說,自己做不了主的,是被他主宰的。你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就不應該再去發脾氣,一切都如幻如化,因緣生法就這個樣,這樣的因緣來,它就變成這樣,一下子因緣隨時改,它也隨時變,天下的事情無非是如此,你有什麼好瞋的!
  所以不管冤家對頭乃至於親愛的人對你作非理時,若了解這個都是因緣所生,如理思惟了以後,不管他怎麼樣,我們都能夠安住在安樂上頭。假定說他是自己作得了主,而願意歡喜這樣做的話,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都歡喜要樂,不願意要苦,在這種狀態當中,一切有情皆應該沒有苦,但實際上一切有情都在苦當中,所以說,他根本就是作不了主,這是因緣所生,而這個因緣當中是煩惱種子以及順生煩惱的境界使得他這樣。這是淺的,觀察的是生忍;到後面法忍的時候,乃至於最後觀察諦察法,又是一番境界,以後再說。像前面所說,當一個人為煩惱所使的時候,尚且要傷害自己最顧惜、最疼愛的身體,何況對別人呢?以上是第一種觀察法。

【第二觀是客現及是自性皆不應瞋者。損他之過不出二事,謂是否有情之自性。若是自性瞋不應理,如不應瞋火燒熱性。若是客現亦不應瞋,如虛空中有煙等現,不以煙過而瞋虛空,應如是思滅除瞋恚。】

  第二是觀察他的瞋惱、損害別人是外來的,還是他本身就是如此的。如果這樣去觀察,不管是外來的還是他自己本身,你都不應該瞋,為什麼?要傷害別人,或者說他來傷害我,總不出這兩樣:這個傷害本身是外來讓他這樣做的,或者他自己本身就是如此的。如果說他的本性就是如此的話,你不應該瞋,因為本性就是如此,就像火就是燒的,水是冷的,你不能對火發脾氣說它怎麼是燒的,火本來就是燒的啊!眼前一切東西,光就是亮的,拿掉了光就是黑的,它本性就是如此,不是外來的。如果不是本性如此,而是外來的因素(「客」就是不是主的地位),那也不應該瞋,也不必瞋。就像虛空本身沒有煙,外來的煙障礙了虛空,那時候你對虛空也沒有什麼好瞋的。煙既然是外來的,虛空本身也是做不了主,外面煙來了,你瞋虛空,那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入行論》云:「若於他惱害,是愚夫自性,瞋彼則非理,如瞋燒性火。」「若過是客來,有情性仁賢,若爾瞋非理,如瞋煙蔽空。」】

  《入行論》說:如果來傷害你的這個愚癡的人,他的本性就是惱害別人,你沒什麼好瞋的嘛!就像火就是燒性,這個沒有什麼好瞋的。反過來說,如果過失是外來的話,他的本性是好的,那你更不應該瞋他,就像煙障礙虛空,你怎麼可以去瞋虛空呢?

【第三觀其直間由何作損皆不應瞋者。若瞋直接發生損害能作害者,應如瞋恚補特伽羅瞋刀杖等。若瞋間接令生損害能作害者,如刀杖等為人所使,其人復為瞋恚所使而作損害,應憎其瞋。】

  你觀察直接、間接由什麼來損害你,不管你怎麼看都不應該發脾氣。如果你觀察是什麼東西直接來傷害你的,你就不應該對人生瞋恚了,為什麼呢?譬如說他拿刀來傷害我們,直接傷害我們的不是這個人,而是這把刀,你應該瞋那把刀。他拿刀來傷害我們,我們不會瞋那把刀,跟刀打架,卻會跟那個人打架,而人是間接地來傷害,如果要瞋間接來傷害我們的,還是不應該對人發脾氣,為什麼?如同這把刀來傷害你,但刀本身不會來傷害你,是這個人所使的,所以你會找間接使用那把刀的人,同樣地,這個人現在被瞋所使,他自己也做不了主,所以你還是不應該瞋那個人,應該瞋他的瞋心。所以不管是以哪一個方法去觀察,找了半天,找不到一點點可瞋的!

【如云:「杖等親為害,若瞋能使者,此亦為瞋使,定應憎其瞋。」故不瞋杖,亦不應憎能使之人。若瞋能使,理則亦應瞋其瞋恚。不如是執,即是自心趣非理道,故應定解一切道理悉皆平等,令意不瞋補特伽羅,如不瞋杖。此未分別杖與能使有無怨心者,由前所說破自在理應當了知。】

  就像《入行論》說的:這個真正直接親自來傷害你的,是那根棒子(當然現在不會瞋這根直接打在你身上的棒子);而事實上能使用那根棒子的人,也不是你真正要找的對象,而是那個人背後的瞋心。
  所以假定你不瞋那根杖,也不應該瞋用這根杖的人。假定你瞋能使杖的這個人的話,照理應該要瞋的不是這個人,而是使得這個人發脾氣的瞋。你如果不像前述道理這樣看待此事,就走上了非理的道路,所以認識了如理取捨,那就沒什麼好發脾氣的地方,了解一切道理都是平等的,這個時候,我們就不會瞋恚這個人。下面說明此處並未分別杖與能使杖的人有沒有怨心,是因為前面講破自在的道理時已經說明了。

【第四觀能發動作害之因不應瞋者。受由怨害所生苦時,若是無因不平等因則不生苦。要由隨順眾因乃生。此因是宿不善業故。由自業力發動能害令無自主,故自所招不應憎他。作是念已應怪自致。於一切種破除瞋恚。如那落迦所有獄卒,是由自己惡業所起為自作害。如云:「我昔於有情,曾作如是害,故害有情者,我理受此損。」】

  最後一個,觀察能發動來傷害你的原因,那也不應該發脾氣。我們受到傷害而產生苦的時候,假定是無因、不平等因,那麼就不會產生苦;佛法告訴我們,一定要有隨順的、相應的種種因緣才會生起苦。追根究底找到這個因是宿生的不善業。前面是就眼前來觀察,最後的這一點是深入去觀察這個因。這是由於自己的往昔惡業所感,既然是你自己所造的,怎麼能夠怨別人呢!應該責怪是自己造成的啊。在任何情況之下,你怎麼看都找不到一點點可瞋恚的,瞋恚就破除掉了。就像地獄裡面的獄卒一樣,是自己造了惡業,感得他來傷害你,就是這個道理。就像我們犯了罪,然後被警察捉起來,是自作自受。我以前傷害了別人,現在就還給他了,所以我理應受此損害。

【又云:「愚夫不願苦,愛著眾苦因,由自罪自害,豈應憎於他。譬如諸獄卒,及諸劍葉林,由自業所起,為當憎於誰。由我業發動,於我作損害,此作地獄因,豈非我害他。」】

  這段話我們值得反覆再三地反省啊!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苦,但是偏偏不了解苦樂之間的因果關係,因為不了解,為無明所愚,所以儘管不願意苦,卻偏偏忙著種苦因,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毛病。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都想去掉苦得到快樂,卻偏偏在苦因上面拼命忙,偏偏把樂因趕走,結果變成眼前這個狀態。所以一切無非是我們自己的罪惡所引發的,是自己害自己,在這種情況之下豈可以瞋別人。此處一層一層地深入,現在了解了我們真正應該瞋的、真正應該不忍的,是自己的煩惱,我們應該跟煩惱鬥,不是跟別人鬥啊!瞪大眼睛看自己的起心動念,絕不饒它一點點。我們現在就是寬恕自己,實際上是寬恕自己的怨家,乃至還保護它,保護得很嚴密,所以佛怎麼救我們都救不起來啊!
  就好像地獄裡邊的獄卒,乃至劍葉林(地獄裡邊的樹,葉子都像刀劍一樣),都是我自己業力所感的,既然是業力所感的,我瞋誰啊?由於我自己的業所以造成他來傷害我,他傷害了我,他要下地獄去,這個情況是我害了他,不是他害我。所以真正如法了解了,當人家來傷害的時候,只有自己深自反省苛責:「唉!我對不起他。」怎麼會對他發脾氣呢?所以佛法真是妙!他來傷害你的時候,你不能如理了解,那就如世間的愚夫,會覺得他傷害了你,真正了解了,會發現是你傷害了他。他今天對我發脾氣,他是在造惡業,但之所以會對我發脾氣,卻是我的宿業所使。
  你們都比我好,剛開始學佛就聽見這麼圓滿的教法,我學了二十幾年,現在才慢慢體會到。若是有一個人騙了我、傷害了我,以前的話一定是不曉得怎麼樣,現在平常狀態如果我不提正念,還是隨煩惱而轉,一點用場都沒有,佛法只是口頭的;但是只要正念提起來,那時候我就感覺到歡喜,不為它所動,為什麼?我傷害了他,現在還了這個債了。所以我歡喜的是從此不在這裡面轉,這是第一個歡喜。第二個歡喜是不但還了這個債,由於他來傷害,讓我正確、如理地感受到佛法的內涵,他也是我的善知識。從前的業是解決了,現在他又是我的善知識,增長我的善法,不但歡喜而且感激,你找得到一點可瞋的地方嗎?找不到,這是千真萬確的。更進一步他現在這樣造業了,還要墮落,我要憐愍他啊!由此一切的善法都生起來了,佛法真美,本論實在是太好了!但願諸位平常空下來與其胡思亂想浪費時間,不如多翻翻它、多聽聽它、多研究研究它、討論討論它,自然有好處在。

【霞婆瓦云:「若云非我所致,實是顯自全無法氣。」】

  我們現在覺得自己有道理,「不是我造成的!」你可以這麼說,但是跟佛法差得十萬八千里,一點佛法的味道都沒有,太不了解佛法了。假定學了滿肚子學問,講起來頭頭是道,三藏十二部都通,乃至講給別人聽,但一碰見事情就說「非我所致」,那你還是在外面轉,一點都沒碰上佛法。以上是「顯示理不應瞋」的第一部分,從境來觀察,就知道瞋對方是不合理的。

【觀察有境不應瞋者。若於怨害發生瞋恚,是因於苦不能忍者誠為相違,以不能忍現在微苦,極力引生惡趣無量大苦因故,故應自念我極愚癡而自羞恥,勵防莫瞋。如云:「於現在微苦,我且不能忍,何不破瞋恚,地獄眾苦因。」】

  有境就是指這個境界是誰有的。例如:這個地方有個茶杯是誰的?我的。換句話說,這個境是我有的;同樣地他來傷害或來怨害,我有了這個境。我們從這個角度去觀察也不應該瞋。對於他來怨害而發生瞋恚,這是因為面對他來傷害這個苦不能忍受,如果你仔細去觀察一下的話,那絕對不應該發瞋心。
  如果你不能忍現在的一點點小苦,而發脾氣起一念的瞋心的話,結果會引生惡趣無量大苦。這樣想的話,絕對不會起瞋心!故應自念:我這個人真是愚癡到極點,不但是愚癡而且羞恥,真是見不得人啊!人家說你這個人是大笨蛋,自己還不服氣,當觀察以後發現自己真是個大笨蛋,那時候你會怎麼樣?我相信你們真的了解了以後,大家都會一樣:這兩隻眼睛剛開始長在臉上,學了佛法後長在頭頂,等到真正了解佛法以後,眼睛就跑到下頭去,見不得人了。這時才發現原來自己這麼地差而覺得羞恥,你還會瞋嗎?當然不會。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你會發瞋的原因,是因為不能忍這個苦,結果你發了瞋卻造下將來無邊大苦的因。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為貪眼前的一點小利,反而虧了大本。比如做生意人的目的是要賺錢,結果他為了貪小利而虧了大本,這種生意人不是大愚癡蛋嗎?現在這個大愚癡蛋不是別人就是我自己啊!了解了這個道理後,真是羞恥!所以要努力去防瞋心,不應該發脾氣。
  我們溫習《了凡四訓》的時候,講到對下面的人第一個要慈,你們不妨回過頭想想,為什麼?你不要看它淺近,這裡所提出來的問題確實有它的價值。更進一步說:道理是一個,用在淺的地方--下士,深一點--中士,最後--上士,就看你怎麼引申。所以我們真正要學的時候,第一也應該要發慈心,因為慈心一起,慢心就消失了,然後煩惱也消失了,那時才能如理觀察等等。本來你的知見不知不覺一直在邪見當中,現在因為發了慈心,邪見也就拿掉了。
  所以就像《入行論》說的:既然你眼前小小的苦都不能忍耐的話,更應該努力破掉地獄大苦的因。真正有血性的丈夫,看到自己連這麼一點的小苦都忍受不住,就會自誓:「我尚且不能忍受小苦,所以一定要破那個大苦的因。」所以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若能看遠大的地方,那麼不管眼前遇到任何一件事情,就不會在那個境界上面轉;反過來說,眼前的境界,正是策發你如理思惟觀察的力量。至於怎麼樣把眼前的境界用來策發你如理思惟,留在下面諦察法忍(或者思擇法忍)當中解釋。

【其怨所生苦,是我宿世惡業之果,由受此故盡宿惡業。若能堪忍不造新惡,增長多福,他似不顧自法退衰,為淨我罪而行怨害,故於怨害應視其恩。如《本生論》云:「若有不思自法衰,為淨我惡而行損,我若於此不堪忍,忘恩何有過於此。」】

  怨家給我的苦,是由於我宿生惡業感得的果啊!現在他傷害了我,剛好把以前的惡業還清了,無債一身輕啊!不但如此,如果能夠從此切斷這個惡法,堪忍不造新惡的話,還能增長多福!這是就我自己這方面而言。至於對方,「不顧自法衰退」,他不了解或者了解了做不到,而發脾氣起瞋恚,在法上面是衰退了,但對我而言,卻淨了我以前的罪,而且增長我很多的福。在這種狀態中,不但見不到他對我的怨害,還見到對我種種的恩。所以不但會歡喜而且會感激,乃至於找不到一點點可瞋的地方。這是對生忍而言。對法忍下面會告訴我們,譬如說我們身體上面受的病,或者遭遇到了什麼事故等等,也可以用同樣的理由去觀察。就像《本生論》說的:若有人不思自法衰損,為淨我的惡來行損惱,此時我假定不能忍的話,再沒有比這個更忘恩負義的了。

【《入中論》云:「許為盡昔造,諸不善業果,害他忿招苦,如反下其種。」如為醫重病當忍針灸等方便,為滅大苦而忍小苦,最為應理。】

  《入中論》也這麼說:人家來傷害我,我如理了解了以後,坦然接受(「許」就是接受)如今所受之苦乃是淨除我往昔所造種種不善之果。我對這一點若不能了解、不能忍受,還反過來繼續發脾氣,不但不能淨除惡業,還要種下苦因,感將來苦果,這是不合理的。就像現在我們有重病去看醫生的時候,那醫生在我們身上針灸,叫我們吃藥,這種小苦要忍受,忍受了這個小苦,大病就能消除。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修忍辱是最好不過,最為應理的!我們現在不能忍,實在是顛倒。做為一個世間人不能忍是理所當然,他本來在顛倒當中。修學佛法的人,還在談道理的話,那實在太沒有法氣了。

【觀察所依不應瞋者。一觀能害因及有過無過,如云:「他器與我身,為應於誰瞋,如人形大瘡,痛苦不耐觸,愛盲我執此,損此而瞋誰。」】

  我們進一步去觀察能害我生苦的原因也找不到發脾氣的理由。你觀察能害的因,以及誰有過失誰無過失,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去觀察都不應瞋。「他器」是指他所使用來傷害我的器具。他用以傷害我的器具跟我的身體,這二者合起來共同造成我的痛苦,到底應該對這二者中的哪一個去發脾氣?要曉得這個無始惑業所感得的身體雖然形狀像人,實際上是一個大瘡,稍微碰到一下,那真是「痛苦不耐觸」,因為它是惡業所感得的,所以的確是耐不住、擋不住碰觸的。我對這個東西之所以不認識,是因為瞎了眼,無明,愛執這個身體真是顛倒無比。現在人家來損害它,你有什麼好發脾氣的?

【又云:「有由愚行害,有因愚而瞋,其中誰無過,誰是有過者。」】

  前面是說明對能害的因觀察,其次觀有過無過。有的人因為愚癡而行傷害;有的人因為愚癡而瞋恚。換句話說,來傷害的那個人是由愚癡而傷害你,我則因為愚癡而發瞋。這個裡面到底哪一個有過,哪一個無過?不經過前面的分析我們不知道,分析了一下,實在是一團糟。平常我們一切狀態當中都是這樣,吵吵鬧鬧爭論不休,大家都覺得自己有道理,實際上哪一個人有道理?實在找不到,想到這裡真是覺得可笑!眼睛就跑到下面去了,見不得人,只有策勵自己趕快努力修學佛法,一點也找不到可以瞋他的理由。
  平常我們真的能夠這樣去想的話,心裡會覺得真是快樂,真是高興!所以當對方跑來傷害你的話,心裡會覺得那真是我的大善知識!佛告訴我很多道理,儘管告訴我了,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境界,就不能成就我的忍辱,就不能成佛!菩薩之所以不會待在極樂世界的原因,也就是因為了解這個道理。待在極樂世界的話,沒有辦法圓滿忍辱波羅蜜多,沒有辦法還債。
  常常有很多人來問我:到了極樂世界還要回來嗎?他總覺得不要回來才好。現在你們慢慢地了解了,不是不要回來,要回來的。真正重要的是就算到了極樂世界,把這個道理學好了,到那時候要留在那裡都留不住啊!這是千真萬確的,你眼看著人家在賺大錢,而你卻停在那個地方一點進步都沒有;人家得到這麼大的快樂,你卻在那個地方享受小小的快樂,當然不願意做。記得前面的法思勝解吧!沒有正確的認識不能生起欲樂,下面說諦察法忍,就從這個地方來的。我們現在對這個法了解了以後真歡喜,這個歡喜是聽聞相應的,然後你多去思惟觀察,境界現起之時這個感受就來了。到那時候,就會覺得原來法是這樣好啊!你就跟法相應了。

【二觀自所受者,若諸聲聞唯行自利,不忍而瞋且不應理。何況我從初發心時,誓為利樂一切有情,修利他行,攝受一切有情。修利他行攝受一切諸有情者,如是思惟發堪忍心。】

  現在,以我們自己所受的來看,我們現在要作一位利他的菩薩。《遺教經》上面說:「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白衣尚且不應該瞋,何況你是個出家人;聲聞行者只管自利尚且不可以,何況我發了心,誓願為利樂一切有情,要修利他行,那就是要攝受一切有情啊!既然是要攝受一切有情的話,你會發脾氣嗎?像前面所說的,你是醫生,要醫的是那些為煩惱所使的眾生。有時候,你可以當作是醫生醫那個發了神經病的病人;或者你不妨看看狗,當狗咬你的時候,請問你會趴在地上跟狗對咬嗎?我想沒有一個人會吧!因為我們是人,更何況我們現在是發了菩提心的菩薩,比起牠來還要高萬倍,居然你趴在地上跟牠對咬,那實在是愚癡到極點!

【博朵瓦云:「佛聖教者謂不作惡,略有怨害不修堪忍,即便罵為,此從根本破壞聖教,由此即是自捨律儀。聖教根本由此破壞,雖總聖教非我等有,自失律儀是滅自者。」】

  看看佛的聖教,佛告訴我們的基本道理是不要作惡,任何壞事情都不可以做。現在稍微有一點點怨害,你就沒辦法忍受而破口大罵,乃至於打架等等,這種情況第一個已經根本破壞聖教;第二個自捨律儀。不要說你現在所受的菩薩戒、比丘戒,就是說受居士戒,乃至於說受三皈依,那根本就錯掉了。整個的聖教,不是單單我有而已,但是如果你自己不堪忍怨害而做惡,從你做的事情上面推測的話,你是損害自己、消滅自己的法身慧命啊!這個身體本身就是惡業所感得的,你也莫可奈何,趁這個惡業所感得的身體在,才了解了佛法,進而修行增長自己的法身慧命,怎麼可以為保護這個惡業所感得的身體,而損害法身?絕不可以!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又云:「如翻鞍牛縛尾而跳鞍反擊腿,若緩鞦落始得安樂,若於怨害而不緩息,為其對敵反漸不安。」】

  又云:如從牛背上面跳下來。西藏人通常都是遊牧民族,因為我不會騎牛,也不會騎馬,究竟怎麼樣不知道。不過曉得下來的時候,通常是把住後面那個叫做鞦的東西。馬身上不是有一個鞍嗎?馬鞍就是讓我們騎的,它的前面綁在脖子那邊,牛也是這樣,後面則綁在尾部。我們從馬背下來的時候,一隻手按著後面這個,一隻手把著鞍前面的一個把。從牛背下來的話,不一定如此,而是按著綁在尾巴上面的那個鞦慢慢地下來,所以叫緩鞦落。如果你急急忙忙跳下來的話,這樣反而會傷害你,這說明怨害來的時候,你要心平氣和的,不要急急忙忙地反應。實際上這位祖師就是在告訴我們修行的經驗。剛開始的時候的確你做不到的,但是只要能夠不匆忙地立刻反應,慢一點來的話,那就行了。
  我想人人都有這個體驗,不要說修學佛法,就世間人而言,如果說境界現起的時候,你能夠稍微停一下的話,火氣就減了三分,說不定過了兩天火氣就沒有了。如果修學佛法的人能夠這樣做的話,那決定一點火氣都找不到;不但火氣找不到,還快樂、感激呢!這是我們必需要知道的。所以眼前第一件事情,當境界現起的時候,不要立刻衝動地對這個境界反應。那時候最好的一件事情是馬上把法理提起來,當然真正最好的是,事前你一直在思惟這個法理,然後境界現前的時候,正處在如法思惟的現行當中,你就派上用場了,不會被境界轉去。尤其是在瞋境界上面,因為瞋損害我們的程度太厲害了。

【第二理應悲愍者。謂當至心作是思惟,一切有情無始生死,無未為我作父母等親屬友善,又是無常命速分離,常為三苦之所苦惱,為煩惱魔之所狂魅,滅壞自己現後利義,我當哀愍,何可瞋恚及報怨害。】

  破除不忍怨敵障礙我們的快樂、令我們痛苦,這部分分二點,第一個是不應瞋,現在我們能夠做到了,第二個是不但不瞋而且還應該悲愍。
  前面說的是思惟的方式,現在你再進一步地運用。至心思惟:從無始生死以來,沒有一個人沒有作過我的父母或親友。大家在輪迴當中,被種種煩惱引生種種的三苦,而且還在無常迅速變化當中,生命又短促,又受種種的苦,然後對苦的境界不知道,還被煩惱魔所轉,在這樣的狂亂當中,他們都在做什麼?損害自己眼前及以後的利益。我現在是學了佛、發菩提心要救濟他們的人,應該哀愍他們,怎麼可以瞋恚,乃至於由於瞋恚而加以反報呢?如果我們真正能夠這樣如理思惟,不要說至心,你稍微如理思惟的話,眼前我們這種問題就都沒有了。
  以前我們常常說,你如理思惟的話,眼前問題都沒有了。現在的思惟比之於以前的思惟,是一層比一層深,你們能不能比較得出來?而這個深一層的思惟,一定還得建立在前面那個基礎上面,前面的基礎講業感緣起的道理,不過前面解釋得比較淺,越到後面解釋得越深。所以道理是同一個,當你淺的地方慢慢地修學了,你的能力增強了,障礙減少了,深的才能慢慢明白。反過來說,如果淺的地方你都不做或者不懂,深的你能夠懂嗎?如果淺的地方懂了不做,你就能夠做深的嗎?所以,我自己感覺,不必先說我是大乘或小乘,也不必說我要救無量無邊的眾生、要弘法,先看看法在我們自己身上產生了什麼效果、我對治了什麼煩惱,這些都是眼前你隨時隨地俯拾即是的。
  早晨一張開眼睛、一聽見板聲,你是馬上就坐起來,還是趴在那裡想「唉呀!還早,等一下。」等你起來了,跑到佛堂時,是覺得又在做同樣的事情,還是你一心恭敬地作早課?到齋堂的時候,如何呢?乃至於眼前很多不理想的事情,譬如人家對不起你,或者你自己身體不舒服,你是用什麼方式去對待它的?你在這些地方一觀察,問題就解決了。能夠從這些小的地方慢慢地開始,那時才談得到你漸漸對佛法有一點認識,有一點了解,才算能夠把握住自己的問題並解決它。到那時候你才去幫忙別人,為時不晚,而且是真正有效。這是我深深的感受,要不然,講了半天是越纏越緊,如同剛才說的,不講道理,反正凡夫一個,大家容忍也就算了;講起道理以後,看看每一個人都是面目可憎,你看我固然是面目可憎,我看你更是面目可憎,那就害了!

※﹝破除不忍障利等三作毀等三分二:一、破除不忍障譽等三,二、破除不忍作毀等三。初中分三:一、思惟譽等無功德之理,二、思惟有過失之理,三、故於破此應當歡喜。今初 ﹞

【若他讚我稱我稱譽,全無現法延壽無病等,及無後世獲福德等二種利益。故彼失壞若不喜者,則無屋用沙屋傾塌愚童涕哭,與我今者等無有異,應自呵責而不貪著。】

  前面指出為什麼不能忍的原因,是因為他來譏笑我,他來毀謗我。反過來說,我所要的是他來稱讚我,令我得到美好的名聲。但是現在你看看,他當面捧你、稱讚你,你有好的聲譽,有沒有什麼用場?這些東西能不能使你現在消災延壽、沒有病、得到利益,後世也獲利?實際上是一點用場都沒有,他讚歎了你幾句,你肚子不會飽,病不會好,壽命也不會延長,對眼前沒有用,對將來也沒有用,既然如此,失壞了你也不必懊惱啊!因為這些讚歎是沒有實際用場的。
  譬如我們所住的房子是有實際用場的,而你從沙堆造出來的房子沒有實際用場的,所以對我們真實了解的人而言,沙堆屋弄倒了我們不會在乎,可是愚童就不一樣了,在他正玩得很起勁時,你把他那個沙堆弄掉了以後,那個小孩子會哭啊、鬧啊等等吵個不停。我們現在對於上面所說的那些事情生起不如理的反應,就與這個愚癡的小孩子一樣,等無有異啊!所以想到這裡不但不瞋,反而呵斥自己:「我這個人真是愚癡到極點,這有什麼好貪的!」對這些稱譽一點都不貪的話,那人家稱讚你,就不會貪;反之,人家不稱讚、毀謗你,你自然也不瞋,也解決了。

【如云:「讚稱及承事,非福非長壽,非力非無病,非令身安樂,我若識自利,彼利自者何。」又云:「若沙屋傾塌,兒童極痛哭,如是失讚譽,我心如愚童。」】

  就像《入行論》所說的:當面的稱讚也好,使你得到好名稱也好,種種的奉承等等,實際上你會有什麼福氣?換句話說得到了這些對你有什麼好處?是不是增長你的壽命?增長你的氣力?幫助你將病除掉?令你的身體得到種種的安樂?沒有!假定你真正認識你自己的利益的話,像這些稱譽,有沒有對你造成什麼利益?沒有耶!
  假定我們不了解,就會像前面譬喻中那個小孩一樣的愚癡。我還記得小時候看見,你們現在說不定還看見過,小孩跑去撒一泡尿,然後摻在地上的泥巴裡玩得很起勁,你跑去把它拿掉了以後他就大哭大鬧。我們就是這個樣子--撒了一泡尿,然後弄得很起勁。撒的尿就是自己造的惡業,不但不知道,還弄得很起勁,人家告訴你不要,還對他發脾氣,真是愚癡啊!這點我們認識的話,就應該呵斥自己。

【第二讚譽等者,於諸非義令心散亂,壞滅厭離,令嫉有德,退失善事,如是思已則於彼等令心厭離。如云:「讚等令我散,彼壞厭離心,嫉妒諸有德,破壞圓滿事。」】

  更進一步,上面說的稱讚等等,不但對我沒什麼利益,反而對我有害,「非義」就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它令我們散亂。修學佛法的人要遠離戲論,心裡面要想得定,如果一天到晚忙這種事情,定從哪裡起啊?令我們散亂的主要原因就是忙這些:這個人要顧,這個不好意思,那個人說什麼,這個又過意不去,這個又什麼等等!到底忙些什麼啊?我們一天到晚忙這些事情,其實別人讚歎我,令我有名譽,這都是令我散亂的原因,可是我們偏偏忙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正因為如此,我的厭離心就生不起來。也正因為這個可以令我名稱很高、地位很高,因此什麼都捨不得,所以爭名奪利,妒嫉有德,看別人有名聞,心想:「這有什麼了不起!」因此而退失種種善事。修學佛法的第一件事情是要生厭離心,能不斷地這樣思惟觀察的話,會發現稱譽有這麼多的損害,那時對這個東西會厭患得不得了,逃都來不及啊!人家來稱讚,馬上掩著耳朵逃開;人家來毀謗,反而感激他。
  當年來果老和尚人家稱讚他,他馬上手指塞在耳朵裡面,乃至於拿棉花塞住,人家罵他,他向對方磕頭,直稱「好、好」,我當年看見了來果老和尚的語錄,很感動,心想來果老和尚真是了不起,現在我慢慢覺得佛法真了不起,因為我也體會到這種心境,你們只要去做,自然而然會這樣的。到那個時候,你會發現,很多毫無意義的事情,自然能夠捨離,絕對不會忙世間應酬等等,那時你的厭離心就生起來了,佛法也就來了。反之,一切真正圓滿的事都被讚譽等破壞掉了。

【第三如是令我退失譽稱及利敬者,是於惡趣救護於我,斬除貪縛遮趣苦門,如佛加被,如是思已,應由至心滅瞋生喜。】

  更進一步,他這樣使我退失譽稱及利敬,對這點正確的了解應該是什麼?是把我從惡趣當中救出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而且斬斷我們貪著這個的過失。本來譽稱利敬是使我們進入惡趣受苦的,現在他能夠幫忙我們去掉,他的確是像佛來加持我們一樣。如同前面說的:佛感謝提婆達多,這個道理完全在這個地方呈現。所以到那時候,感激都來不及,不但至心滅瞋而且生喜啊!

【如云:「故若有現前,壞我譽等者,彼豈非於我,救護墮惡趣。我為求解脫,無須利敬縛,若有解我縛,我何反瞋彼。我欲趣眾苦,如佛所加被,閉門而不放,我何反瞋彼。」】

  就像《入行論》所說的:如果有人破壞我的譽稱等,彼豈非把我從墮落惡趣當中救護出來啊!我現在要求的是解脫,而利養恭敬對我是綑綁,現在那個人是幫忙我解除身上的束縛,我怎麼反而還瞋他呢?如果我貪著利敬的話,將使得我墮落惡趣,他現在來幫忙我去除貪著心,就像佛來加被,把惡趣之門關閉,不放我到惡趣去,在這種情況下,我怎麼反而對他生瞋心呢?這個道理非常清楚、明白,好好地思惟啊!不要聽過了,書本一合,還給它了,那好可惜!好可惜!
  以上是破除當人家障礙我們得到美稱名譽時,我們不能忍受而起瞋心;下面是破除我們不忍他人之毀謗而生瞋恚的狀態。
  第二破除不忍作毀等三者。心非有體非他能害,若直害身間損於心,毀等於身〔亦不能損,既於身心二俱無損故應歡喜,如是思已斷除憂悒,憂悒若滅,瞋不生故。】

  稱讚、名譽,反過來的就是毀謗、譏笑等,對人家來毀謗時我們不能忍耐,應該怎麼辦?他們來毀謗你、譏笑你,實際上毀謗跟譏笑,對你身體沒什麼傷害。他嘴巴在那兒開開口,就是如此而已。而我們心裡感受到的,卻是他罵了我!可是心是什麼東西?它不是實質的東西,拿不出來的,如果我們了解了佛法以後,更深一層觀察的話,這個就是無明根本了。心的確不像身體,它根本是無形無相的東西,既然是無形無相,那他來罵你幾句,對它毫無損害的。如果你身體受了傷,你被打了一下,會覺得痛,砍了你一刀流了血,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心裡邊會由於身上受傷而有感受。現在他罵你幾句,一來不會影響你的心,因為心本來就是空空洞洞的東西;二來又不傷害你的身體,身心兩樣東西都沒有損害,那有什麼好不高興的?如果能夠這樣了解以後,他辛苦地罵了半天,費了好大的氣力,都跟我了不相干了,心裡面不但一點都不會不歡喜,反而會很歡喜。你如果能夠這樣了解了以後,內心由於他的毀謗、譏笑而生起的憂悒也就沒有了,憂悒沒有了,瞋心也就生不起來了。如果我們能夠把前面那些道理好好地運用的話,在任何情況之下,你是找不到一點點可瞋之處的。

【亦如論云:「意非有形故,誰亦不能壞,由耽著於身,故身為苦損。毀訾及粗語,并其惡名稱,於身若無害,心汝何故瞋。」】

  「意」就是我們的心念,它是沒有形相,沒有實體的東西,既然沒有形相沒有實體,誰也不能去害它。就像虛空一樣,儘管風怎麼吹,虛空與它了不相干;火在虛空當中燒,虛空還是動都不動,再熱也與它了不相干,冷了虛空還是動都不動。你的心也像虛空一樣,沒有實體。如果我們對身體放不下,耽著這個身體,那麼傷了你的身體,倒是會產生痛苦的。現在不是這樣--他毀謗你、罵你,或者是譏笑你,心既沒有形可以被他傷害,也不會傷害你的身體,你因此而發脾氣,那豈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嗎?到了這裡,我們一步一步再深入地探討。的確平常你不如理思惟的話,由於習氣所使,自然而然還是跟著習氣轉,所以宗大師一再地告訴我們,平常真正修習最重要的、最有用的就是如理思惟。譬如我們聽見外面兩個人大聲吼叫,你聽見了,只覺得這兩人聲音這麼大,其實他們兩個人在罵你,你剛開始還不知道在罵你的時候,最多只是把門關起來,聽不見就算了,他們罵他們的;等一下你聽見在叫你,耳朵就豎起來了,等一下又發現他們在罵你,心裡面就暴起來了。同樣的罵,為什麼前面你了不動心,而後面會這樣反應呢?這很明白地說明,原來是自己心裡面在非理作意。假定說因為罵就一定會受傷的話,那應該不必等到你心裡面起了一些作意以後才受傷,應該在他們一開始吼時,你就痛不可當,因為有實體的東西,就像一根棒子打在你身上,不管你曉得不曉得,哪怕你睡得很熟,馬上就把你打醒,痛得你要命,這是很明白的事實。
  現在你一步一步深入,從前面了解是業的道理,乃至於更進一步成就你的忍辱,到這種情況之下,當然你會歡喜,哪有不歡喜的道理!若反而還要去瞋,那是絕不合理的。所以你要常常記得瞋恚帶給我們的嚴重過患,以及忍辱所得到的無比殊勝的利益。由於這個力量的推動,你空下來就如理去思惟,經常把法擺在心上轉。如果常處在這種狀態當中,一旦有人家罵你,不但不會使你痛苦,反而使你快樂。如果沒有外境幫助而單單以意識去思惟,這個力量不夠;當有人罵你,你的耳根又幫助意根如理如法思惟的話,就像燒火一樣,平常火上加油就加著瞋火,現在火上加油,是加到善法上,那個善法欲就會非常著力,使你愈來愈高興了。五根幫助你如法如理地思惟,力量就更強大,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
  菩薩懂得了這個道理以後,絕對不願意走小乘的路線--自己解脫,沉空滯寂。在世間行菩薩道有無比殊勝的利益,眼前快樂,將來究竟圓滿,對自己這麼有利益,還可以幫助一切人解決生死問題,實在好啊!這個要靠如理地認識正確的道理之後,努力去觀察思惟,現在我們主要修習的就是這個。所以我們常常說要修行,怎麼修?現在我們懂得了,原來就是透由如理思惟觀察,調柔我們身心,等到身心已經非常調柔了,到那時候欲止欲觀,樣樣都得的到。共下士道修習軌理部分的破除邪執,現在我們回想起來,一點都沒有錯,原來正規修行的方法是這個樣,所以我們一路上都用這個教授步步深入。

【霞惹瓦云:「若於康巴、內鄔蘇巴、照巴三人,任說何語與向土石,全無差別,故得安樂,後時諸人耳根薄弱,故無安樂。」】

  這是祖師說明當初他們尊長、師友之間怎麼樣的修行,康巴、內鄔蘇巴等都是阿底峽尊者的再傳弟子,博朵瓦、慬哦瓦、樸窮瓦都是敦巴尊者下面最主要的弟子,也就是復興西藏佛教幾位了不起的大祖師。我們平常是人家讚歎自己幾句,心裡就浮到天上去了,如果是罵幾句,一下子又沉到十八層地獄裡面去了,心裡面一天到晚為這個所動搖,或者在情緒上面,或者在知見上面,乃至於無關緊要的隨便一點點事情,你又想出十萬八千里,不曉得想到哪裡去了。現在他們三個人,不管你說什麼,就像土石,就是動都不動。你罵他,他也不動,你讚他,他也不動,你說他幾句,他也不動,所以他得到安樂。我們仔細想想,我們平常的苦惱在什麼地方呢?真正的苦惱,還是在我們無明相應的這種心裡狀態。

  我們後學的人「耳根薄弱」,我們的耳朵實在是太薄太弱,小小的風吹草動就被它動搖。這是個形容,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對佛法的認識,實在是太差太差,雖然說修學佛法要八風不動,我們卻往往無風自動,一點點的小風就大動,大風的話那更是吹得無影無蹤。我剛出家的時候,我的師長就告訴我,耳朵要硬,嘴巴要軟,弄了半天我不懂,為什麼耳朵要硬,嘴巴要軟?現在懂了,原來是這個道理,不管別人說什麼話,你動都不動,但是你開起口來,千萬不要像利刃一樣,一出去就傷到人,軟的東西叫人家感覺得非常舒服,說愛語等等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我們不具足如法相應的條件,聽見了什麼東西,心裡就被它所轉,所以得不到安樂。

【若對馨敦說某作是言,答曰:「暗中訶罵國王,汝犯離間應當懺悔。」】

  有的時候人家是針對你當面來譏笑或背後毀謗,另外一種不是這樣,而是說離間語,搬弄是非,例如說:「那個人你別看他當面如此,他在背後怎麼怎麼說你壞話。」要是我們聽見了這種話以後,就覺得這個是好朋友,他把情況告訴我了。而祖師們是怎麼做呢?如果你對他說這種話,他反過來說:「暗地當中人人都會這樣的,不要說罵我呀!乃至國王都罵,(對一般世間來說,古代國王是最高貴的,在專制時代,說了國王的壞話,甚至是要送命殺頭的。)你何必跑來搬弄是非,趕快去懺悔!」想想我們跑到這裡專門歡喜聽那些小報告,也有人就歡喜打小報告。看看祖師之作法,所以我們聽見了這種小報告,應說:「你不必說這種話,趕快去懺悔。」

【有謂慧金剛瑜伽師云:「人說我等為伏後者。」答云:「人不於人作言說事,又於何事。」次云:「速斷離間。」】

  另外有一位祖師,旁人跟他說:「人家說我們也是背後打小報告。」伏後就是打小報告、暗箭傷人、離間等。他回答說:「世間人就是這樣,專門做這種事情,世間人如果不做這個,也沒別的好做,你跟著他們幹什麼?趕快去懺悔,千萬不要再離間啊!」這是祖師典型的榜樣。裡邊的重點是告訴我們,不管對於前面所說的那一項,乃至於人家用打小報告來挑撥離間,我們心裡面都要不為所動。進一步從這個公案當中,也讓我們了解應該如何去做。

【若作是念,由毀訾等,則餘補特伽羅於我不喜,故不歡喜。若餘不喜我,於我有損可為實爾,然此於自全無所損,故應斷除不歡喜心。】

  假定我們心裡想:雖然毀謗等不是直接傷害,但是會令別的人都不歡喜我;譬如說有人在背後罵我,別人聽見了這些傷害我的話而不歡喜我,因為這樣的關係,我不歡喜別人毀訾我。那麼該怎麼辦?假定那些人聽信了旁人的讒言而不歡喜我,這種狀態對我有真正損害的話,那的的確確應該不歡喜;但是實際上他們不歡喜我,對我有真的損害嗎?沒有啊!一點損害都沒有啊!所以我不必為了這個事情不歡喜,這毫無意思啊!

【如云:「餘不喜於我,此於現後世,俱不損於我,何故我不樂。」】

  別人不歡喜我,對我現在也好,後世也好,能傷害我嗎?不能傷害我啊!我何必為了這個事情而不快樂!這樣一想,立刻就體會到世間都是顛倒的。現在我們認清楚了,自己要從這個地方透脫出來,還要幫助別人透脫出來。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有什麼不歡喜呀?對你有什麼損害呀?一點損害都沒有啊!這正是你要脫離的。以前愚癡顛倒,一天到晚忙莫名其妙的事情。就像上面說的比喻,小孩子趴在地上撒了一泡尿,在那兒作了個泥娃娃,結果被人家稍微弄壞了,就哭啊,鬧啊,實在可笑得不得了。事實上不用人家來弄壞,當你曉得了以後,一定會馬上把泥娃娃丟掉,趕快去洗手,如果說要送給你,你會連逃都來不及,所以不應該不歡喜啊!

【若作是念,雖他不喜無損於我,然由依此,即能障礙從他人所獲得利養,故於毀訾毀謗傳惡名者而發憎憤。所得利養須置現世,瞋他之惡隨逐而行,故無利養速疾死沒,與以邪命長時存活,前者為勝。】

  進一步也許我們會這樣想:他背後說我壞話是沒有關係,不會損害我,但是因為他對我做了這種不利的言論,以後會障礙我得到利益,因為我原有美好的名稱,所以人家會來供養我,現在這個美好的名稱被他破壞了,以後人家不供養了!在這種狀態當中,對於這個毀謗等等,就忍不住要發脾氣、引瞋心,那該怎麼辦啊?是的,他這樣做是可能會障礙你得到好處,因為你的名譽被人家損害了以後,你的供養就減少了;但是你要了解,你得到的利養只是留在現世,你帶不走的!另外因為你不了解而不能忍受人家這種毀謗,發瞋心,造了惡業,這個是生生世世跟著你的。所以你因為沒有利養,乃至於受了這個影響,很快命都送掉,比之於你現在雖然得到了利養,但是因為引發了瞋心,以邪命而活,即使活得久一點,比較起來,前者遠來得超勝。你很快地送掉一條命,但是因為你修忍辱,結果你生了天;反過來,你眼前雖然得到一點點的利養,結果以後使你下地獄了。
  眼前就算你得到利養,活一百歲,比之於得不到利養減了五十歲,你把五十歲的壽命換了最起碼的四天王天九百萬年的快樂,那個利益是大得不得了,如果到極樂世界,更是無法想像地大。反過來說,為了保護五十年的利養,發了個大脾氣,結果把你送到地獄去,最淺的地獄也要像天壽這麼長,你划得來嗎?我們真是愚癡啊!所以比較起來,前面是遠來得超勝。瞋是如此,對貪、對任何一切事情都是如此!你能夠善巧地思惟觀察法的話,我們眼前的煩惱,也自然而然都能夠慢慢地擋住。
  這個裡邊有一點蠻重要的,不是說懂得了道理馬上派上用場,這我們千萬要清楚,現在我們總有一個缺陷,要不然就是不了解,一旦懂得了以後,心裡就著急:聽了半天,怎麼老做不到!不是的,聽懂了以後真正要做到,還要數數思惟觀察稱量,把我們的善淨之業透過思惟去增長,那個時候無始以來所積的等流、惡習才能分分消滅。你能夠這樣做,一定做得到,這個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這理路很清楚,而實際上我們的經驗也是如此。不要說佛法,任何一件事,譬如寫字,告訴你以後,你曉得怎麼寫了,拿起筆來寫的時候,就像狗在地上亂扒扒出的痕跡一樣。現在學校大概不大練寫字了,我們那個時候天天要描紅,天天寫,寫久了,這個字就寫得好了!沒有一件事情例外的,所以修行也是一樣,我們必定要把懂得的道理在心裡邊不斷思惟觀察,在因地當中心心念念持續下去,自然而然會感得那個果報。不是聽懂了道理以後,急著要得果報,那你完全錯了,你要是急著忙這個果報,實際上卻是停在那裡,一步都沒有修行。

【設獲利養長時存活,然於死亡終無免脫,終須有死,至臨終時,先經百年受用安樂,與唯一年受用安樂,二者相等,唯為念境,爾時苦樂無差別故。譬如夢中受樂百年與唯須臾領受安樂,二睡醒時樂與不樂全無差別。】

  假定你獲得了這個利養,能夠長時存活,永遠長生不老,那倒還情有可原,實際上,絕沒有這回事情。死是遲早要來的,而且實際上來得非常快。記住!前面都是後面的基礎,當你有了前面這個無常的認識,那的的確確你會很明白擺在內心的,這種事情還擋得了你嗎?絕對擋不了你啊!我們如果沒有把前面無常的概念認真修學過的話,現在不妨回過頭來再想想,一點都沒錯,不管你有多大的好處,到時候總歸要死,到死的時候,不管你受多長久的快樂,或是受很短的快樂,這兩種情形結果如何?死前沒有感覺到二者有什麼不同,只是你概念當中覺得好像過了一百年。我們回想看看,千真萬確事實如此!我今年六十歲了,想想六十年以前的事情,或者說回想六十年當中的事情跟昨天的事情,在今天的回想當中,看起來是一模一樣的,那一百年的事情,眼前只剩下一點的憶念。在意念當中,一百年跟一天乃至一剎那是沒有差別的。而且憶念的本質,不論當時受苦的或受樂的,眼前當下留下來的憶念本身,根本無所謂苦樂。就像夢當中一樣,等到夢醒的時候,這個樂或是不樂,都是一樣的。

【如是思惟,若於利敬能破貪著,則於毀訾揚惡名等不生憂悒,以不求於他顯我殊勝,雖不顯揚喜無退故。】

  你能夠這樣如理思惟的話,對於名聞、利養、恭敬等等,你就一點貪著都沒有,因為沒有貪著,所以他不管怎麼毀謗、傷害你,說你的壞話,你也不會憂悒,也不會要求他不要罵我,要稱讚我,自然而然地八風不動,而你安住在法上面的心量一直在增長,所以你的喜心無退。能安住在法上面,不論就自利而言或利他而言,那都對了!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如果你要利他而不能忍,想退心的話,你懂得了這些道理以後,就不會退心了!你能夠這樣如理思惟,不但破除瞋,而且也破除貪,貪瞋兩個都拿掉了,而你能夠如理思惟的本身就是癡也沒有了,所以真正最好的修行就是這個。
  大家總覺得修行好像要去拜一下佛、念一下佛才算,拜佛念佛當然是,可是,如果你不能如理如法的話,那拜佛也錯、念佛也錯啊!祖師一直告訴我們,如果你心裡不相應的話,頭顱磕破、喉嚨喊破也徒然,如果閉關,千年不出也徒然。反之,如果你心裡相應的話,拜佛、念佛是當然好!因為你身口意三業俱在,就算你不在拜佛、念佛,你坐在這裡的當下,這意業本身也在念念增長啊!這麼好!所以我們一定要時時處處提醒自己修學佛法重心在「得正見」,然後增長它,那個時候你心裡面的歡喜一直在增長,內心那種與法相應的法喜就不會退,這個才是真正的法喜,而且是真正的增長。

【亦如論云:「能障利養故,若我不喜此,我利置此世,諸惡則堅住。我寧今死歿,不邪命長活,我縱能久住,終是死苦性。夢受百年樂,若至於醒時,與受須臾樂,若至於醒時,醒已此二者,其樂皆不還,壽長短二者,臨終唯如是。設多得利養,長時受安樂,亦如被盜劫,體空手行。」】

  論上面所說的文很容易懂。假定人家來罵你、毀謗你,因此而障礙你獲得利養的話,那我們想想看,你得到的利養,只能留在這個世間,死後是帶不走的,但是由於你不歡喜,發瞋心,這個惡業就牢牢地綁住你了,它會很堅固地永遠安住在你的身心當中。想到了這一點,我寧願現在死,也不讓這個惡存在我心中,增長我的邪命。實際上,就算你能夠長時期享受一點眼前的快樂,然而死亡卻是你沒有辦法免離的,最後還是要受的。何況等到臨終的時候,哪怕受了一百年、一萬年、一千年或一剎那的快樂,比較起來是一模一樣的;壽命長短是如此,內心的快樂、痛苦也如是。等到你最後走的時候,就像在曠野當中被強盜搶得兩手空空,然後去見閻王,因為你生前不能如法行持,被貪瞋癡所轉,所以送去上刀山下油鍋!想到這樣,貪瞋癡很容易就拿掉了。
  這裡再說一遍,大家有不懂的,要想辦法弄懂,懂了以後去如理思惟,這是重要的地方。弄懂了以後,不要因為做不到心裡就著急,這著急本身還在錯中。弄懂了以後正好趁現在好好地如理思惟,你只要肯如理思惟一定做得到。如果你不如理思惟,只是著急我怎麼做不到,那是沒用的。實際上,前面雖然懂了,其實你沒真懂,你若真的懂了,就曉得怎麼去用它;而後面的著急,這個心理本身還在錯誤當中,所以關於這部分並沒懂!真的弄懂的話,會知道依著從淺到深的次第,第一步懂得道理,第二步先要把著急的心理想辦法拿掉,然後再把如法的內涵拿來思惟觀察,進一步境界現起的時候,正好派上用場,那個時候,人家來罵你也好、跟你囉唆也好,凡是你平常受不了的,現在你都覺得妙極了,以前在這種情況之下就生煩惱,現在碰見這個情況是增長我的法樂啊!他不顧下地獄造惡業來幫忙我、成就我的忍辱,他是我的大善知識,那個恩是不下於佛啊!在這種情況之下,你平常一直討厭他的,現在卻變成比甘露還要好,請問世間還有什麼不安樂的?安樂的境界是固然安樂,種種的違逆境界你也能安樂,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啊!佛在因地當中就是這樣地在每一件事情上努力,所以他最後把境界轉過來了。
  因此功德必定是從斷、證兩樣事情上面分分安立的。有很多事情,斷跟證好像是分開來的,但在這件事情上卻是同時成立,如果你不在斷上證的話,那就是犯了毛病。當然斷證有很多情況之下是兩個,譬如我們常常說,你不要邪妄分別,不管他說什麼你都不動,這是斷,這個斷本身證的是不為所動。現在我們這個斷而證的不但是不為他動,而且藉著惡劣的情況,就是這個娑婆的種種不理想,一下轉變過來,變成報身報土的莊嚴,這麼好啊!這是教法的圓滿。然後,我們稱讚如來、禮敬如來、如法供養等等,都在這裡,如果你還想到自己居然懂了,內心也高興,這個高興本身就是隨喜功德,的的確確隨時隨地十大願王一串就來了,這麼好呀!原本我們放下書本要去思惟觀察的時候,必須苦苦地思惟,現在妙不可言,聽完以後,放下書本內心是歡歡喜喜、高高興興,越想越高興、越想越歡喜。平常教你用功去想的話,想得頭昏腦脹,現在教你想的話,想得很愉快。進一步因為你心裡面有快樂,生理也就是少病少惱,佛法之美莫過於此啊!
  這是個大乘教法,現在我們還是初學,才碰見一點皮毛就這麼好了,所以你越到後面是越快樂。人家說:修行是苦事,的確剛開始的時候,因為完全在自己的習氣當中,要把習氣拿掉的確是苦的,可是它苦不代表佛法本身苦,是你以前錯誤的習氣在苦,等到你拿掉了,跟法相應的話,哪怕剛開始一點點,就這麼安樂,到後面會越來越快樂,那還嫌多嗎?啊!修行實在好!

【第二破除不喜怨敵富樂,喜其衰損者。本為利樂諸有情故發菩提心,今於有情自獲安樂反起瞋恚。又云:惟願一切有情皆當成佛,今見彼等略有下劣利養恭敬,反生憂惱極為相違。故應於他幾大富樂,斷除嫉姤,至心歡喜。若不爾者,則菩提心利樂有情唯假名故。】

  前面講到人家傷害我,我們的心裡面就不願意,可是,我們卻偏偏要傷害、嫉妒別人,現在特別就這一點來說。對一般人我們還不至於嫉妒,可是當怨家對頭得到了好東西時,你內心就受不了。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怎麼對治它呢?
  我們修學菩薩道,要求無上菩提,什麼是菩薩道?為利益一切眾生,乃至於要使他成佛,所以你忙的是這個事情。成佛的內容有兩樣,即眼前增上生和究竟決定勝,要把樣樣的好處都給一切眾生,這個是菩提心。我們現在學菩薩行的人,發心要做這件事情,現在你沒有給他,他自己得到了,你應該很高興,本來我要給他要花好大的氣力,他現在自己得到了,我真感謝他啊!結果你不但不這樣想,反而還去瞋恚,那豈不是顛倒嗎?發菩提心偈中說:「為利有情願成佛」,你發心乃至於要使他成佛,現在他得到一點點下劣的利養,你內心反而覺得憂惱,那跟你的誓願不是完全相反,完全違背了嗎?所以眾生有多大的好處,你就應該有多大的歡喜啊!絕不會有嫉妒的。否則的話,你說菩提心,那都是騙人!都是假的!

【如云:「為樂諸有情,而發菩提心,有情自獲樂,何故反瞋彼。云令諸有情,成佛三界供,見下劣利敬,何故起憂惱。若汝所應養,當由汝供給,親友得自活,不喜豈反瞋。不願眾生樂,豈願得菩提,故若憎他富,豈有菩提心。若他從施獲,或利在施家,此俱非汝有,施不施何關。」】

  這都是解釋這個道理,說本來是應該由你去供養他的,因為你發了菩提心要這樣做,結果現在他自己得到安樂、快活了!你怎麼反而不歡喜還要瞋恚呀?假定你不希望人家得到快樂,嫉妒人家的話,那怎麼叫菩提?所以,如果你對人家得到的快樂起瞋恚不耐的話,這怎麼談得到有菩提心?退一步說,不管人家是從布施獲得還是其他因素下得到的,這都跟你了不相干啊!你何必要去橫插他一腳呢?

【怨家衰敗,而生歡喜,及暴惡心,願其失敗,僅由此心,於怨無損,唯令自苦。設能損他,然亦俱害,思此過患,當一切種而正滅除。】

  更進一步說,你歡喜怨家衰敗、得不到富樂,當怨敵仇家衰敗的時候,你心裡面生歡喜,或者他得到富樂的時候,你希望他失敗,這是非常強烈的暴惡之心,要曉得這樣對他毫無損害!唯一損害的是你自己啊!我們心裡面造的是惡業,何苦來哉!就算你真的能夠損他,但你受的損,反而更厲害。你了解了這個禍患的話,在任何情況之下,你一定要正對著這個問題,徹底地消除它。

【如云:「設怨有不喜,汝有何可樂,僅由汝希願,豈為損他因。縱由汝願成,他苦汝何喜,若謂滿我心,損失豈過此。彼煩惱漁夫,利之所執,我於地獄鑊,定受獄卒煎。」】

  如果說怨家有壞的、不歡喜的事發生了,你又有什麼好快樂的呢?要曉得,僅僅由你心裡的願望,希望他不幸,對他並沒有什麼損害。你心裡面所希望的,跟他了不相干啊!就算是因為你希望他受損害,希望他得不到快樂,而真的如你所希望的話,實際上損害的是自己,沒有比這個損害更大的了。因為我們現在這種心理狀態是「煩惱」。這煩惱的鉤子,就像魚鉤一樣,你不了解而把它一口吞下去,如同一條魚,吃了魚鉤就被它釣上了,我們現在吞下了煩惱鉤,種了這樣的因,眼前心裡被煩惱誘惑所擾,將來一定要受地獄的煎熬啊!這樣去思惟的話,在任何情況之下,誰都一定會想把內心淨化得乾乾淨淨。所以,佛法真是巧妙極了,不是叫你不瞋,而是叫你要瞋對,要瞋自己的煩惱,所以前面說,要鬥的是跟自己的煩惱鬥。你千萬不要忍受這個煩惱,一旦吞下去,那你完了。

【如是若於障礙我樂及我親樂為作非樂,并於怨家所有盛事,一向視為不可樂相,由此生憂,憂增發瞋。若能破其一向不喜,則止其憂,由憂息故,瞋則不生。故應以前所顯正理,於此破其一向不喜,由眾多門滅除瞋恚,以其過失最重大故。】

  像前面所說的,如果有人為了障礙我的快樂,或障礙我親友的快樂,而做出種種不好的事情,我因此而起瞋心;並且對於怨家所有的好事情,我們看到了不能忍受,也不歡喜(這裡說不可樂相),因為這個不歡喜而生憂惱,由憂惱而發瞋恚,如果照著前面這個道理把它都破除掉了,這個憂惱心就沒有了,瞋心也就平息了,此時忍也就成功了。這裡所說的「正理」,就是前面告訴我們的如理正確無垢的道理。應該以它破除我們這些向來一直如此的錯誤,跟煩惱相應的不歡喜的心。然後由眾多門(就是由各式各樣的角度)去思惟以破除瞋恚。為什麼要這樣努力呢?因為瞋恚的過失非常嚴重;如果能反過來,利益也是非常地殊勝。
  現在我們漸漸地了解,前面講到修習軌理破除邪執的部分說:你如果聞慧多,思慧就多;思慧多,修慧就多,將來你能夠斷過證德的功德也多。你了解得越多,你使用的方便也多,就能處處體會,在任何情況之下,不管你怎麼想,你找到的只是法樂。假定你了解得不多,而你用的方法又只有一個的話,那麼你只能用這一個。所以平常我們總是忙著要修行,覺得好像只要這樣就夠了,然而不管你是忙什麼,或者拜佛也好,或者跑到山裡面去閉關也好,用的都是死死的一個辦法,結果是你關在山裡可以,一出山,不行了;或是說關在山裡,到了夏天,熱了你就受不了,到了冬天,冷也受不了,叫你去買菜,不方便你也受不了,種種煩惱都來了,所以「關」不是一個辦法;至於念佛,剛開始念的時候蠻起勁,到了肚子餓的時候也不行,人家跑來找你談事情,也不行;拜佛也一樣,沒有一個例外的。所以弄到後來是閉關也不行,念佛也不行,拜佛也不行。
  本論處處地方告訴我們,如果想圓滿修學佛法,不要著急,剛開始的時候,要如理聽聞,如理思惟。那麼有人就著急了,說:「唉呀!這個無常很迅速啊!到那個時候來不及啊,生命很短促!」這話是千真萬確,本論一開頭也是特別重視這個。正因為無常非常迅速,所以你要趕快找到種種如理法門對治你眼前的煩惱,那樣才對啊!可是你不這樣找正確的方法,卻說要趕快,結果關在門裡邊自己生煩惱,白白浪費了時光。現在我們大家都是犯這個毛病啊!所以,它告訴我們要先如理、如量、次第等等圓滿無缺地認識。你能夠這樣的話,不管你拜佛也好,念佛也好,閉關也好,坐在那裡也好,做什麼事情都好,你一直在增長善法。生命是無常,很快會過去了,而增長善法的結果是什麼?來生增上,你還愁什麼嘛!你的善法這樣增長的話,那個是增上生。
  眼前你造的一切因都是善因,下一世,你碰見的比現在更好,而且會越來越好。你到了好的環境當中,你周圍那一些人也都很好。就算遇到惡人,或當惡的事情現起的時候,因為你宿生因地當中,都如法相應去做,結果是都成就你的功德。到了下一生,還是這樣策勵你向上。所以就算不往生淨土,你都不怕啊!更深一層說,菩薩之所以不怕的真正原因就在這裡,他已經能牢牢地把握住,一生比一生增上,這個道理我們務必要知道。這要靠了解得多,然後思惟得多,這樣的話,你造的都是善淨之業,你怕什麼?佛法不是講「因果」?我們現在積的就是「業因」,你現在積的完全是善淨之業,你還怕什麼?修學佛法的人如果連這都不瞭解,那還修些什麼?所以我們真正重心在這地方,要把握得住啊!並不是叫我們不要去修,也不是不要拜佛、不要閉關,恰恰相反,你要去做。把握住這個重點,到時候你是閉關也好、拜佛也好、念佛也好,做什麼都好。這個要分別得很清楚。

【能滅教授亦即上說佛子正理,要與煩惱而興駁難,向內摧壞第一仇敵瞋恚之理。】

  能夠針對著瞋恚這個毛病,來消除它的過患的如理完整的教授,就是上面所說的這個道理,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該修學的。我們應該拿這個如理的教授「跟煩惱駁難」,「駁」就是辯駁,「難」就是問難。換句話說,我們針對著問題,往來推敲,一再地思惟觀察,深入探討,前面告訴我們的都是這個。他們來傷害你,然後你去思惟觀察這樣對不對、那樣對不對,你內心當中,的的確確在如理分別這件事情。最佳的修行就是「如理分別」,現在我們不懂得這個道理,常常說:「唉呀,你不要分別了!」就把最好的法寶損失掉了,真可惜!所以眼前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去反覆推敲,在內心把煩惱的怨敵摧毀。
  經過這樣的思惟,結果你在任何情況之下,找不到一點點你不能忍的理由,找不到一點點你瞋恚的理由,所以自然而然忍辱就成就了。妙的是當你破除這個瞋心的時候,貪也拿掉了,癡也拿掉了。這裡之所以只講破瞋恚,是因為它損害最大,是第一大怨敵。前面告訴我們「而興駁難」這幾個字,注意喔!這就是我們平常正確用功的方法。不要把這幾個字隨便漏掉,你懂得了以後,經常擺在你心裡邊,反覆思惟觀察,修就修這個。你拿這個概念擺在心頭上的話,持戒,戒持得好;念佛,佛念得好;拜佛,佛拜得好;閉關,也對了;然後你把內心調柔了以後,兩腿一盤,要得定很快啊!這是我們應該要正確認識的,所以這地方告訴我們要與煩惱而興駁難。

【是故若能以觀察慧善為思擇,以多正理而正破除,則能遮止多類瞋恚,由眾多門發生堪忍,能得堅固微妙習氣,以是由其無垢正理,於正教義獲定解故。有捨觀慧思擇修者,即捨此等菩薩一切廣大妙行,當知即是自他暇身受取心要無上障礙,猶如蛇應當遠離。】

  「觀察慧」這三個字意思一樣,這個智慧怎麼來的?就是思惟觀察決擇。而這個智慧是破煩惱根本的正對治。而煩惱是我們生死的根本。我們常常說修行是要「了脫生死」,而最正確的唯一的工具就是智慧。要得到智慧,必須這樣如理觀察思惟,結果你不用,請問你修些什麼?所以說要拿這個智慧,很善巧地多多思惟觀察,如理地,正確無誤地正對著這個煩惱,把它一一摧毀,如此「則能遮止多類瞋恚」,各式各樣不如理的瞋恚,都把它遮止住了,忍就成功啦!
  關於耐怨害忍簡單說完了以後,又特別提醒一件事情,就是要善巧運用這個最殊勝的暇滿人身,六道當中也只有人具足思惟觀察的能力。實際上,要破除煩惱,透脫生死,也唯有靠暇滿人身。
  上面之所以能夠遮煩惱,是由眾多門破除瞋恚而發起堪忍的能力,在這種狀態中,能得堅固微妙的習氣。我們無始以來積累了染雜污垢的習氣,這個習氣堅固得不得了,怎麼弄也拿它莫奈何,經過了上面如理思惟觀察以後,這個微妙的習氣起來了,而且堅固。所以對於上面所說的正確無誤的、如法的正理要獲得定解。這個正理就是佛出世最完整正確告訴我們的教義,也就是諸法的真實內涵,對這個真實的內涵要獲定解,定解就是勝解。不是聽懂了就好了,你要確實去用,聽懂是第一步,聽不懂你還談什麼呢?但是單單聽懂而擱在那裡,書本一合,沒有用,還是在書本裡頭。所以我們必定要不斷地思惟觀察。
  前面告訴我們修是「於善所緣數數思惟、稱量、觀察」。平常我們心所緣的都是惡的,不是在明顯的貪境、瞋境當中,就是在不明顯的癡境當中,自己還覺得很好,這個都不是善。現在如理稱量觀察,所緣的就是善的。「數數」,是不斷去思惟、觀察、思擇。經過了這樣的話,對這個東西產生決定不疑的認識,那個時候你起心動念就是它。平常我們遇見任何一件事情,「我覺得這件事情這樣」,「我看這件事情這樣」,這就是一般人說的「見解」。這個就是我們一向的定解,可是這個一向的定解都是跟煩惱相應的。現在我們真正要努力的是要對這個如理正教的意義,經過思惟而得到定解。
  反過來說,有的人真是可惜啊!捨棄掉了「觀慧思擇修」,說要修行,結果修行的最佳工具(就是思惟、觀察的這個觀察慧),卻不要了,要曉得這樣的修行是捨棄了菩薩一切廣大妙行啊!入大乘之門的根本因是「菩提心」,方便是菩提心不共之因,慧是三乘的共因,這「方便」就是「思惟觀察」,要思惟觀察,一定要多聽聞。現在你捨棄掉了這個方便,然後說要去修行,請問在這種狀態之下,你怎麼修菩薩的大行?所以我們說要發菩提心、學菩薩行,結果行為是背道而馳,南轅北轍啊!我們必定要了解這個是最大的大障礙。
  我們現在得到了最難得的暇滿的人身,要用這個暇滿人身去修行無上的心要,而揀擇法的智慧是中心的綱要,你卻不要它、捨棄它,所以這是個障礙。因為這東西是修行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所以棄捨觀察慧這個障礙也是最大、無上的,就像毒蛇一樣,不要說跟它玩,老遠看見它,趕快躲開都來不及。我們現在不善學,往往不了解經論的真實意趣,在前面第十卷當中辨得特別詳細。很多人說:「不要分別啊!要如如不動啊!」這個是「果」,一定要經過前面在因位當中如理思惟觀察,修習以後,證得這樣的果,所以是這樣的因感得這樣的果。現在你在凡夫地,身心都在煩惱愚癡當中,還居然顛倒地說,這叫做「如如不動」,捨棄掉這個觀察慧,真是個大錯誤啊。前面大家重新再溫習一下,務必在一開頭的時候,關於正修跟破除邪執的概念要辨得清楚,所以前面曾經一而再,再而三地說明這個道理,這裡又說一遍。上面就是關於生忍那一部分,當人家來傷害你時,你怎麼樣對治因此而起之瞋心。

※﹝第二引發安受苦忍分三:一、必須安受苦之理,二、引發此之方便,三、處門廣釋。今初﹞

  第二部分是說受苦的這種狀態,要安然忍受它。這裡的苦不是別人加諸於你的,是你自己本身所受的苦,這個苦也許是外面來的,也許是從內發的,乃至於你自己去找的。
  第一個說明為什麼一定要去受這個苦,如果不一定要去受的話,那我們不必找這個麻煩,所以它第一步說明為什麼一定要受。懂得了以後,既然必須要受,它不是馬上叫你受,而是要找方法,而在找方法之前,也有引發我們想去找這個方法的一個方便。前面一再說,先要生起推動你、策勵你精進想學的這個心,然後你去學,那就對了。如果沒有這個心,往往我們會說這個也少不了,那個也要忙,沒關係,慢慢地來。現在有了這個心,你就會一心一意全部精神急著要去找,旁的事情都丟掉了,那時你才真正有進入修行的可能。所以它每一個地方的次第都是這樣的完美。

【如《入行論》云:「樂因唯少許,苦因極繁多。」我等恆有眾苦隨逐,故以苦為道不可不知。】
@@
  論上面告訴我們,快樂的因很少,苦因非常多。注意這個「因」字,它不講苦、樂,而講苦因及樂因。我們現在要求的是求快樂,要求快樂先要找樂的因;我們要去苦,也要先看因地上怎麼做。真正去找的話,樂因很少,苦因則到處都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我們動不動就造了苦因,所以一直被苦纏在這裡。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要修道,又必定是用我們現在的身,在現在的環境裡邊去修,所以如果說不能針對這個環境,用我們現有的條件來努力,請問你怎麼修啊?既然如此,你必定要對於我們眼前這個苦,有正確的方法對治它,所以不能不以苦為道,所以以苦為道是不可不知啊!
  我們真正修行,就是在眼前這個苦上頭,了解怎麼安然忍受它。現在有太多的修行人,聽人家說這個世間真苦,修學佛法好啊!然後他就修了。他能感受到世間的苦固然很好,但是因為對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必然關係沒有弄清楚,聽見人家說修行是好事情,他就以為把家裡一拋,跑到廟裡就快樂了。有這樣的事情嗎?沒有!我們必定要知道,真正要得到快樂,必定要去修,而要修的話,在家裡是一定修不成,所以才要到專門修行的環境,這是我們到廟裡去的真正原因。不是說你到了廟裡就快樂了,那完全錯了。到了寺院,你修的是快樂之因,而眼前的痛苦是以往之果,正要如法地拿出你正確的認識以及意志去修行。修行是苦事,這我們必定要認識,認識了就沒問題了。
  就因為我們現在有種種的誤解,所以一到廟裡,總覺得好像只要袖手旁觀,看人家燒飯,等人家樣樣弄好了,然後我來張口吃飯,用完了飯,到佛堂去拜幾拜,然後早晨念它幾卷經,自以為我早晨幾點鐘起來,我打坐可以坐多久,可是天塌下來也不管,佛桌上面滿是灰塵也不理,覺得這就是修行,錯了!對此我們要有正確的認識。當你有正確的理解以後,拜佛是最好的事情;念佛,再沒有比念佛更好的;但是,除了正行以外,最重要的是把正行的中心把握住,這是第一點。這個時候你就是苦苦地修行,這雖然是件苦事情,但你是在積樂因。除了正行以外,然後早晨到大寮燒飯,或是當淨頭打掃廁所,從最下賤的地方做起,乃至於到佛殿去作香燈侍候佛,沒有一樣例外,都是最好的修行。怎麼講呢?你在積樂因啊!這是我們必定要認識的。

【若不爾者,如《集學論》說,或生瞋恚或於修道而生怯弱,即能障礙修善行故。】

  假定你對這個不了解的話,在《集學論》中,菩薩們告訴我們,到那時候你受不了了,說:「修行還要這麼苦啊!」你說:「我跑來是為了修行,怎麼還要叫我燒飯、打掃廁所、作香燈。」好像人家都應該供養你,乃至於覺得披了這件衣服是理所當然該受人家拜的一樣,錯了啊!以我現在的了解,一披上這件衣服,就要戰戰兢兢:「我心裡面跟這件衣服相應嗎?」所以我常常說,一看見人家拜,我不是覺得他在拜我,我覺得他是個大善知識,提醒我:「法師啊!你現在撐諸佛的清淨幢相,心裡面跟清淨幢相相應嗎?」我內心警惕得不得了,這是佛陀示現來警告我,我是戰戰兢兢啊!所以我跑到廚房的時候,不但要親自去做一下,更想到說人家居士們辛辛苦苦省吃儉用送到這裡,那我當然趕快做啊!不但我自己去做,有壞的,我自己吃,填飽肚子就趕快去修行;正行以後馬上去打掃廁所,弄好了以後,馬上做香燈。處處地方都是在淨除我以往的惡習,以這個助行來增長我的功德。你認識了以後,就不會總是覺得這個不對勁、那個不如理,你沒有這種心情的話,瞋恚就生不起來了,這是第一個。在這樣的狀態當中,你對修道就會覺得應該打起精神來,這都是在為自己積聚資糧、淨除罪障啊!你就不會怯弱了。要不然的話,作點小事情,就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的。
  所以不行的原因,容或你體力不足,但多半是你對修行的認識不夠,如果認識不夠,那就沒辦法好想了。所以,前面說無知的最佳對治是要學,如果這個不認識的話,那跟佛法是絕緣的。你要努力去學,了解了以後,才曉得唯一的辦法是--如理地了解,然後如法行持。你就會發現原來我在這裡花一點小本錢,其實是賺大利益。本錢是一定要花的,但是賺回來的利益是不得了的。你一看見這點,就像作生意人一樣,生意越忙他越開心越高興。我們現在由於不了解,作了一點事情就怯弱了,所以下面說,你對這個道理如果不了解,不能以苦為道的話,對於修道的種種善行就會產生障礙--「即能障礙修善行故」。

【此復有苦是由他起,亦有諸苦,無論於道若修不修由宿業起。又有一類如下所說,由修善行始得發起,若不修善則不發生。】

  苦有兩類,有一類是不管你修道不修道,只要你宿生造了苦因,它總歸要來的。另外有一類苦則是修行才有的,不修行它不會發生。譬如我們現在跑到廟裡要修行了,可是早晨三點多鐘要打板,這麼冷的冬天,又不能讓你多睡一會,打了板就得起來,或者平常覺得累了就去躺一下,在這裡就不行!的的確確如果你不修行就不會有這種事情。以前想吃什麼、玩什麼,都是稱我的心意,但現在樣樣都不行;頭髮剃得光光的,身上花花綠綠的東西都剝掉,要看電視也不行,沒有一樣東西是順自己意的。然後還要作這麼多苦事情,這都是因修行而來的。

【如是若由宿業及現前緣增上力故決定起者,此等暫時無能遮止,起已必須安然忍受。若不能忍則反於此原有苦上,由自分別更生心苦極難堪忍。若能安忍雖根本苦未能即退,然不緣此更生內心憂慮等苦。若於此上更持餘苦助道方便,則苦極微而能堪忍,是故引發安受苦忍極為切要。】

  這裡說明為什麼必須安受苦忍的道理。這個道理我們必定要認識,尤其是在座諸位決心想修學佛法的人,或者更推得深廣一點來說,任何一位真正想修學佛法的人,這一點必定要了解。如果不了解,不能安受苦忍的話,要修佛法不用談。像上面所說的,或者由於宿生的業力,這是我們必須淨化的;或者眼前種種因緣,因為你要修行,所以要衝破以往的無明、宿習。就像病一樣,如果生瘡就要動刀割除,如果是在身體裡邊就要吃藥,沒有一樣東西例外的,心病亦復如是。
  為了要求增上而生的苦,這個苦是決定要來的,絕對沒有方法遮止它的。在這種情況之下,苦生起來的時候,你必須要安然忍受。實際上,我們誰都在忍,修行人不可以唉聲嘆氣地叫冤,必須心裡能夠安然忍受,安然忍受還要有安然忍受的條件。現在假定不能安忍的話,因為對原來的苦不了解,然後又再非理分別,結果這個苦本來就是無法避免的,加上非理作意,心裡面更是痛苦不堪。
  現在不妨拿一些事實來說明,我們常有這個感覺,本來好端端的,然後心裡邊動了一個非理作意,自己去攀煩惱,在腦筋裡面胡思亂想一堆,結果是越想越煩惱,我想我們人人都有這個經驗吧!我們常常說的一個譬喻,譬如我跟某人吵架了,吵過以後我看見這個人在旁邊說話,本來是好端端的,但你心裡就會想:「這傢伙一定又在說我壞話。」然後越想心裡面火氣越大。再不然,沒有對象,也沒有跟人家吵架,好好地在做事情,內心就覺得:「哎!我本來好端端的,跑到這裡來修行……」就像前面說的,抱怨一大堆,這是對修行的本質沒摸清楚,以為修行就是離開了家,跑到這裡來享樂的,結果來了還得受苦,心裡面就會嘀咕,事情已經做完了,還嘀咕不已,坐在那裡愁眉苦臉,我想我們有這個經驗吧!再不然,你在忙,看見別人好像在那兒閒著,心裡邊又想:「他在那兒偷懶。」這些都是非理作意。本來就是無法避免的一些苦,因為火上加油,結果心裡面再增加一個苦,令自己極難堪忍。
  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能夠了解這個道理,反過來,不再非理作意、邪分別,而是如理分別地安然忍受它。雖然那個苦還在(並不是說安然忍受,這個苦就沒有了),但是由於你能夠不非理作意,因此外面的苦,就不會引生你內心這種非理作意的憂惱。更進一步,如果你在這上面能夠「持餘苦助道方便」,把這個苦反過來幫助自己的話,那這個苦就會變得很小,你就很容易忍受。剛才作生意的比喻是最現實不過的,作生意省力嗎?不省力,苦得很。但是因為你心裡邊覺得這是賺錢,是你該作的,所以不但不把它看成苦事,而且會策勵你,推動你去作生意,換句話說,推動你去做這件事情。如果說這件事情辛苦的話,它推動你去忍受辛苦,對不對?現在我們跑到這裡來,也是作生意,作什麼生意?賺的是佛法的法財,就是把煩惱換出去,正法換進來,世間的人是將商品換出去,把錢換回來,我們也是一樣的呀!對這個有正確的認識以後,我們不但一天到晚忙,還要去找事情做,所以應該以這個苦作為助道的方便。就像作生意人去忙一樣,結果是越忙越起勁,越忙越快樂,雖然有苦,但是你會感覺那個苦變得很小,這是我們人人有的經驗。
  我們不妨再運用常提的一個故事,小孩子牙齒很痛,但是一看見糖,眼睛瞪得大大的,不讓他吃還不行,雖然牙齒痛,還吃得非常起勁。我們現在也是這樣,雖然受苦,但是的確要體會到裡邊的樂,在這種狀態當中,那一點小苦擋不住你。「是故引發安受苦忍極為切要。」這地方就告訴我們必須安受的道理,用什麼方法去策發它,這是絕對重要的,我們往往覺得不對就退心了,想想看退心的結果是什麼?後面精進度會詳細告訴我們,這裡不妨提前來說,退心的結果是--安樂並沒有增加,而大苦是大大地增加,我們必定要把這個道理反覆思惟觀察,在內心當中生起如理如量的定解。到那個時候,你自然而然什麼苦都不怕,不會退怯,然後精進自然提起來。正知見以及勤精進這兩樣有了,佛法就在你手上。

※﹝第二引發方便分二:一、有苦生時破除專一執為不喜,二、顯示其苦理應忍受。今初﹞

  引發忍辱波羅蜜安受苦忍的方法有兩點:第一,當苦生起的時候,應該把你一向對它不能忍受、不歡喜的這種執著心理破除。更進一步,對這個不歡喜的苦,還應該忍受,還要歡喜它。

【若已生苦有可治者,是則其意無須不喜,若不可治縱不歡喜亦無利益,非但無益且有過患。】

  第一個,先看這個苦能不能對治它,換句話說,能不能把它消除掉。假定可以消除,你不必不歡喜,只要照著方法消除就行了,何必不歡喜呢?我們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你跑到河邊看見人家撈魚,你不要只是羨慕,趕快去撈;我們現在要求善果,可以求得到的,你趕快在因地上面努力,不要等在那兒乾著急。快樂的事情是這樣,苦的事情也是一樣,它如果是可以對治的,你也不必喊苦,找到對治的方法對治它,你應該感到歡喜啊!就好像生了病一樣,這個病痛苦得不得了,現在居然找到了一位好醫生,這位好醫生一定能夠幫助我,內心好歡喜,現在對治煩惱心病亦然。反過來,如果這個苦是沒辦法對治的,既然沒辦法治,你不歡喜有用嗎?不但沒有用,而且有過患;前面已經說過了,本來身已經很苦了,結果你心裡面反而讓它苦上加苦,不是自找麻煩嗎?實際上,這個自找麻煩的苦就眼前來講還是小的,在心裡邊增長煩惱的話,它的影響是輾轉無窮的輪迴大苦,這是很大的過患喔!這裡就告訴我們應該拿起力量來!

【若太嬌愛,雖於微苦亦極難忍,若不嬌愛,其苦雖大亦能忍故。】

  這裡提出一個總則,如果我們太嬌嫩、太愛惜自己的話,即使一點點小的苦都受不了;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再大的苦也不怕。我們現在常常稍微碰破了一點皮,針刺了一下,就像小孩子一樣哭得要命,乃至於老遠看見一隻蟑螂,就害怕得在那邊跳。我也看見過這種事情,那的確是太嬌了。像這樣一點事情都不能忍,居然說要修行,不僅要自己解脫,還要幫助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解決苦惱,把這擔子承擔過來,結果自己碰到一點事情,就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沒用的。

【如云:「若有可治者,有何可不喜,若已無可治,不喜有何益。」又云:「寒熱及風雨,病縛捶打等,我不應太嬌,若嬌苦反增。」】

  如果是可以對治的,那就去對治,不能對治的,你不喜有什麼用場啊!不管碰見什麼情況,自然界的寒熱風雨、生病,乃至於別人傷害你、綁你、打你等等,不要太嬌嫩,如果太嬌嫩的話,反而增加苦。尤其是出家的同修們,為了離苦而跑到這地方來,如果還要嬌嫩的話,趕快脫下這件衣服回家去。至於在家人,想要修學佛法的話,也是同樣的道理,假定碰見這種情況而透不過的話,你不必說:「我在修習佛法。」應該策勵自己好好努力,先認識正確的道理,心理建設起來,那就一定可以走上去。

※﹝第二顯示其苦理應忍受分三:一、思惟苦之功德,二、思惟能忍眾苦難行之功德,三、從微漸修無難之理。今初 ﹞

  這裡告訴我們,照理來講,這種苦是我們應該忍受的,它分三項。首先思惟這個苦有大好處。進一步是思惟能夠忍受這個苦,進而行種種難行的功德。而且只要能夠漸漸去修的話,天下無難事。這個概念很重要!我們常常講注意因,就是在眼前的因位下因。我們往往對這一點不認識,聽見人家說念佛好,我也要去念佛;然後說念佛要得到一心不亂,我也要一心不亂,一天到晚希望能夠一心不亂,卻還是一直在亂。不論任何事情,想得到果都要靠種因,必須要一點一滴地積累。中國古代李白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公案,他是非常有名的詩人,據說他幼年的時候逃學,不歡喜念書。有一天在路上看見一位老婆婆,拿了一根鐵桿在石頭上磨,他問老太太:「您在這裡幹什麼呀?」「我要磨一根繡花針。」她拿一根鐵桿去磨成一根繡花針,要是我們的話,的確沒有一個人會這樣做,但是這位老太太就是這麼磨著。李白一想:「這位老婆婆,年紀這麼老了,她能夠努力,我一個年輕人,卻不努力!」於是回去努力發奮,終於成為中國最了不起的一位大詩人。
  世間法尚且如此;現在我們求出世法,要為法界一切有情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該怎麼辦呢?要修,怎麼修啊?還是從眼前開始,只要這樣一點一滴去做,沒有不成功的。所以始終記住這句話:你只要跨一步,而且任何時候你都要跨一步,就是跟你眼前相應的如理如量的那一步,你要跨出去,一直向前跨那一步,等到最後成就等覺時,也是跨一步,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精進就從這上面講的。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我們眼前生活當中的任何一點一滴都在修行,以前不了解會覺得這是助行,如果正確地了解,就知道這個才是正行!上殿、過堂、走路沒有一件事情例外,都是在跨那一步,你必須任何時候一刻不離,剎那剎那都認真地這樣去做。只要眼前當下的一念把握住了,剎那剎那生善滅惡,求世間就得到世間的,求出世就得到出世的,出世當中求自己解脫--羅漢跟緣覺,求佛果--菩薩,也都是從這上面做起的,所以說,從微漸修無難。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5406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