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淨界法師
2023/01/12 14:32:26瀏覽254|回應0|推薦2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淨土教觀學苑 淨界法師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標題:#

修:修正
習:不令間斷,生轉熟
兩個法門:
止觀(總相-調心,本課程以此為主)
坐禪(別相,下手方便-初學以坐姿最易相應,以坐姿修習止觀)
止觀:
止觀功德:
世出世的功德,皆因修習止觀之果。持戒→止觀
攝心→心定→知生滅法相(生命真相)。得定則心不散,如惜水(智慧)之家,善治堤塘(圍欄)。先止→再觀。
廣大布施不如一天出家修寂靜(出世俗家或出煩惱家-在家解脫煩惱,修止觀)
布施、持戒、忍辱=>凡夫可作,仍順生死流(無功德力);精進、禪定、智慧=>止觀..逆生死流,大事業,須注意很多細節
色身安樂:擾動與雜染
內心安樂:法喜安樂是寂靜、清淨隨順涅槃而不生煩惱
止觀體性:
止:1.善取所緣境;2.專一並相續安住於所緣境
因-以善緣心(無貪嗔癡)專一安住於所緣境(佛號、呼吸)(「心一境性」)
作意思維:善取所緣境之相貌(佛號)--由身口造作,把佛號聲相在心中分明顯現
作意:1.警覺作用;2.引導作用-引導這念心與佛號相應。剛開始修止須勉強自己(不能念要他念)。
相續作意(多安住)。關鍵在「專」。
所緣境有三:(1)眾身法界-雜染之五蘊(小乘-訶責無常無我);(2)佛法界-大乘,淨宗與密宗,觀佛身相(讚嘆皈依心,他力);(3)心法-通染淨,以心為所緣境;(天台與禪宗觀清淨心;唯識觀察妄想,再訶責對治)(001.mp3)
果-三摩地:等持,以平等持心(不掉舉不昏沉),於一境相續運轉=>奢摩他品
先心輕安→再身輕安
淨土法門:彌陀的相貌即是名號,念前要觀想只有名號能救拔。
善取所緣境-念誦聽:(1)念-內心作意要念佛;(2)誦-創造聲相;(3)聽-用耳根取所緣境
只能自念自聽與只注意當下的佛號
相續安住-10句成片(334)-(1)易調氣;(2)韻調攝心→靜坐可用五點記數法
五點記數法:
(1)安置地輪令心下沉,於地上取聲相,令氣血下沉..所緣境不能超過腰部
(2)形象清楚分明:五點觀想為光明的蓮花(往生蓮花必來)(光明對治昏沉)
(3)寧少不可草:決不可貪多!
(4)先依記數,再求圓融:慢慢增加片數(10片->...),先有歡喜心再進步
比喻:大聲念如煮大鍋菜..待心寂靜即用334慢慢敦,用心力運轉
觀:止為無分別,觀為有分別的觀察與揀則(1)如所有性(不變真如);(2)盡所有性(世俗諦之所有差別)=>成就無漏的諸善智慧(毗缽舍那品)
依止:須先身心輕安狀態(先修止),再修觀
方法:就曾經學過的佛法,於三摩地(寂靜)中,假借文字所生理解,對此義理生出影像,做出(1)觀察;(2)勝解(深刻);(3)捨離心相(把觀的影像捨掉)...如是重複..
種類:空觀、假觀、粗觀、微細觀
果地功德:(1)忍-忍可真理;(2)樂-法喜(會對佛陀感激不盡!);(3)見觀-不必依文字起觀(聖人境界);(4)慧為總相-此即毗缽舍那
補充:用觀對治顛倒
死亡無常觀:斷常見、思維死亡無定期、思維死亡時所依止的願力與佛號...
界差別觀:(1)隨業流轉-煩惱障、業障、報障;(2)求生西方淨土(法身德-對報障;般若德-對煩惱障;解脫德-對業障)(002.mp3)
止觀差別:=>總之只有分1.漸次;2.圓頓
小止觀:文義簡要(非小乘),易理解,即此(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切止觀的基礎。道理少易懂,但難行。
漸次止觀:比小止觀更細。即(釋禪波羅蜜)。先靜,再動。
圓頓止觀:即(摩訶止觀),直接觀心。道理多難懂,但易行。強調大乘不二法門,一念心染淨不二。動靜皆如。利根人。
不定止觀:淺深不定,能大能小。即(六妙門)。依操作者判定漸次。

作者:天台智者大師(003,004end)#
隨文釋義#

總論
佛法大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邪因緣論:常見。梵天作主。
無因緣論:偶然的生命。
正因緣論:
業果思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善惡果報=>有相業果,但有得失,心不安。=>持戒
空性(自淨其意):善惡無常無我...以我空與法空,用止觀熄滅愛取煩惱。=>止觀
止觀功德
止:伏煩惱結、長養心識-強迫心安於所緣境,讓精神力強、成就禪定
觀:斷除惑、策發神解、成就智慧
「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止觀雙運:如雙輪,止多觀少為愚(如持牛戒求升天;或依止禪定以為涅槃之常見=>落入外道種性);止少觀多為狂(至少結下佛法的善根)
十住菩薩(指權教菩薩,非指法身菩薩)禪定薄弱:(1)廣學而須分別;(2)悲心重,障礙禪定修學
佛:定慧均等
結示著述緣起(大師著小止觀之因緣):接引初學,引導修學止觀的第一步。(005end)

分論
標章勸戒:
止觀不易成就,不要鄙視此文
只要剎那間內心與法相應,此覺悟的功德是不可思議!非財富布施所能比喻。
標章名:(1)前方便:第一章至第五章;(2)正修:第六章;(3)調伏真妄交攻:第七~第九;(4)證果
正示十章:
具緣第一:———————————————————————————————————————————————————————————————————————————————
持戒清淨:因戒生定,因戒發慧。持戒才能輕安,易於修止觀。兩種健人:不作惡;作惡能懺。
持戒相狀:
1.清淨護持,無所毀犯:正法、相法時期居多。如淨衣,易可染色。
2.犯輕戒,如法懺悔:一念心性與法之間有垢,洗乾淨即可。
3.犯輕重戒:小乘法無法懺悔(小乘只有我空,法不空,法是真實的),大乘法門仍可取相懺(因我空法空)。(006end)
懺悔方法:對過去訶責,對未來發願
事懺(前九為有相行;第十為無相),對殺盜淫妄的根本罪。
前方便:1.信因果(一切善法的根本);2.生怖畏(如針氈);3.起慚愧(重善法,輕惡法-可折損煩惱的力量)
正修懺法:4.求滅罪法;5.發露先罪(悔-對過去的罪業為對象。並有懺悔主-大乘為菩薩);6.斷相續心(懺-當下發願未來要斷相續心)
功德增上:7.起護法心(發菩提心之一,令正法久住);8.發大願度眾生(發菩提心之二);9.常念十方諸佛(求佛力加被)
無相行:10.觀罪性無生(罪業自性空,須有因緣才能生起)
罪滅之相:心無憂悔、法喜充滿。但不應期待各種相狀出現。
1.戒功德:身心輕利、瑞夢、賭瑞相、善心開發(包容心與慈悲心加大)、
2.定功德:成就禪定功德(修止觀時覺身心若有若無,未到地定)
3.慧功德:解悟心生、善識法相、知經義趣
理懺:偏重內心觀想以滅罪,但仍須事修
前方便:同事懺
正修:端坐起觀-觀罪性空(自力),念十方佛(他力);出觀-燒香禮拜、懺悔誦戒、讀誦大乘(007end)
衣食具足
衣法具足相狀:(1)上根:不遊人間,隨便一件布蔽體即可。堪忍力強;(2)中根:只有糞掃三衣;(3)下根:允許三衣外,可有其他的百一等衣(同性質的衣只能一件)...多的衣要說淨。知量知足。
食法具足相狀:色身安穩,內心才安穩。
閒居靜處:不做眾事(耗損精神的雜務...太複雜的事業影響修行);靜:無憒鬧。人聲干擾會帶動攀緣心。
息諸緣務:易帶動攀緣心
息治生緣務,不作有為事業。
息人間緣務:與不學佛之人往來易受刺激攀緣心。會帶動世俗的妄想。過渡時期的暫時心情。
息工匠技術緣務:
息學問緣務:世間學術。
近善知識
外護善知識:護持修行
同行善知識:同參道友
教授善知識:教授內外方便禪定法門(008end)
訶欲第二:———————————————————————————————————————————————————————————————————————————————
五欲過患:
總標:修止觀須訶五欲。五欲會破壞內在止觀的功德。所訶的是世間有漏五欲。
別明
色慾:破壞禪定。不能只有壓制(止),應「觀」五欲過失。
聲欲:同上
香欲:修行時起煩惱很明顯;但工作動盪中起煩惱,卻不易查覺。
味欲
觸欲
訶欲之法:目的為保護內心的功德。征服煩惱是在臨命終才決定成敗,否則隨時會反撲。
得之轉劇:沒有滿足之時。故須即時處理。
五欲無樂:有過失的。五欲本無樂,樂受來自心中妄想。
競爭與鬥爭
如逆風持火炬:破壞寂靜的功德
如踩毒蛇
無實如夢,故不滿足。與真實的功德不同。
短暫不久
如大賊竊取功德,應遠之。(009end)
棄蓋第三:———————————————————————————————————————————————————————————————————————————————
棄概之法:
棄貪欲蓋:此指內意根所生欲,靜中所修(前指外五塵之欲,動態中修)。此為第六意識打妄想生煩惱。
心生欲覺,念念相續,覆蓋善心(止觀),令不生長,覺已應棄。=>第一個念頭可以,但不能相續
《大智度論》「諸欲求時苦,得之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時。 諸欲患如是,以何當捨之?得諸禪定樂,則不為所欺。」=>棄五欲後,住善法取代五欲。用功才能放棄得更徹地。
棄瞋恚蓋:失佛法的根本。
惡口之府藏:嗔心起時不要講話!
九惱:彼人(惱我、惱我親屬、讚嘆我冤家)x(過去、現在、為來)
對治嗔心:
思維業果(有相):錯誤思維:痛苦是他人給的!=>應思維:「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央」
無常觀:暫時的。「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
無我觀:我不可得。
慈忍觀:逆境可幫助修道!把文字佛法,轉成內心的智慧,需要逆境刺激才能轉。但要化解得了才行,否則可能造罪業。(010end)
棄睡眠蓋:(棄愚癡)。修行昏沉或睡眠太多
睡:內心昏暗;眠:完全躺下睡著。
破壞樂法心,難生法喜。因為法與內心間有昏沉阻礙。
其他煩惱易察覺對治,但睡眠如死,無法覺識,第六識無法創造功德,也無法對治。無法修觀。=>要趁昏沉還沒堅固前即時對治。
諸佛菩薩訶睡眠弟子偈曰:(不能睡的理由)
汝起勿把臭屍臥 種種不淨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體 諸苦痛集安可眠(報障)
如人被縛將去殺 災害垂至安可眠(業障)
結賊不滅害未除 如共毒蛇同室居(煩惱障)
亦如臨陣兩刃間 爾時云何安可眠(成敗關鍵時)
眠為大闇無所見 日日欺誑奪人明(結勸)-須對治,若常如此則為隨喜。臨命終不能打鎮定劑,因一片黑暗,無法保持正念。有可能到畜生道。
以眠覆心無所見 如是大失安可眠(結勸)
如是等種種因緣,訶睡眠蓋,警覺無常,減損睡眠,令無昏覆。(用前面種種警覺自己)
若昏睡心重,當用禪鎮杖卻之。(打也沒用!起來拜佛)
要善調:不能每天都如此,習久成性!隨順現在的因緣來修行。定課前不要做耗損精神體力的工作。
棄掉悔蓋:
掉-如鐘擺搖動;悔-生起追悔心;掉舉後若回想而產生後悔則為蓋;若放下,則不為蓋
三種掉:(1)身掉-到處攀緣;動作戲謔;動來動去;(2)口掉-喜吟詠;辯論是非;開玩笑;世間語;(3)心掉-內心放逸;攀五蘊緣;思文藝;惡覺觀等。
兩種悔:(1)因掉生悔:止觀前有掉舉之事,然後後悔=>生蓋;(2)造業後後悔造罪=>生蓋
偈:
「不應作而作的後悔」(ex後悔之前的掉舉);「應作而不作的後悔」(ex後悔沒做定課)=>煩惱火讓人墮惡道?=>因執著追悔易觸動罪業,臨命終若有悔惱,一定要解開,否則易墮惡道(印光大師)
「悔已莫復憂」:若造罪業後有懺悔過了,就不要一直再想而後悔。因罪性本空,「何其自性,本自清淨」
追悔無濟於事:只能「不以心悔,不作能作;諸惡已作,不能令不作(做了就做了,別再追悔)」
故應訶責悔蓋,讓心清淨
拜懺時的追悔,可以後悔;但拜懺後,開始修止觀就不能再追悔,若追悔則成蓋(蓋止觀功德)。完全放下!(011end)
棄疑蓋:疑為對人對法猶豫不決,無信心
三種疑:
疑自:懷疑自己的能力。諸根暗鈍,第六識,執持力差,易忘記。或罪業重。勿自輕,因宿世善根難測。
疑師:輕慢師長的相貌威儀。末法時代的師長也是凡夫,如臭皮囊中金,心中有也功德。師雖不清淨(但仍須具善知識條件-戒定慧、慈悲),亦應生佛想。
疑法:疑從痴起。疑為惡中之惡。須靠智慧才能除疑。故應學習善法。
問答:不善法多,為何只棄五法?=>五法具足貪嗔癡與等分此四法,含所有塵勞法門。貪(欲蓋)、嗔(瞋恚蓋)、癡(睡眠與疑)、掉悔(等分攝)
勸修:棄五蓋為調伏內心煩惱。臨命終時之一心不亂:一心為定(如石壓草);不亂為觀慧(調伏煩惱)。學習觀察煩惱,一觀即勢力薄弱。(012end)
調和第四:———————————————————————————————————————————————————————————————————————————————
修心之要:修心即修止觀前的根本。
真正發心:菩提心(上求下化)
四因緣發菩提心:(1)見佛神變(神通道力);(2)聞法發心;(3)悲眾生苦;(4)哀聖教衰
不惜身命:障緣多。易退轉。關鍵在因地的發心。(因地不真,福報現前易被障)
具足正見:思維諸法實相。憑什麼上求下化?一念清淨心。一念淨心來自於點滴的止觀修行。
調和之法
總說
調和五事
調飲食:佛陀訶責色欲(須斷除),但要調飲食與睡眠。
飲食能資身進道。吃太多,氣急身滿,百脈不通;心閉塞,遲鈍。因為血液都到胃部消化;吃太少,氣血虛弱,精神不濟
吃穢濁物令心識昏迷(五辛生吃增嗔;熟吃增淫);吃不適合體質之物,動宿病,四大違反。
心法不能離開色法。(013end)
調睡眠:睡覺時為無明癡心所覆蓋,無明了性。睡太多,腦部缺氧,易頭昏腦脹(心闇眛)。應覺悟無常,調伏睡眠。
佛陀:中夜四小時睡覺;
瑜伽師地論:一天可睡六小時(不要太久)。但可以小睡(半小時到一小時)
睡前動腦思慮,第六識會活動,導致作夢(無夢才是休息)。
調三事(身、息、心)相互影響,須合用。
入禪調三
調身:修前一個小時(定外),若太雜亂,則氣息也亂,散亂難錄(紀錄所緣境)。不寬不急。
逆作方便(準備工作,皈依):由粗到細,先拜佛(調身與調息),再經行,再打坐。
安身得所:(由下而上調身)
(1)打坐處所,長坐安穩(後座稍高,才能長時坐;坐墊通風);半跏:左腳上右腳下.....;全跏:右上左下(降魔坐);右下左上(吉祥坐)...但長坐仍須換腳;左手在右手上(與腳配合),放在腳上
(2)以腰部為中心,前後左右調整身體(若拜過佛則不須);脊椎骨稍彎曲;鼻端與肚臍對齊;收下額
(3)閉口吸氣再慢慢用口吐氣,觀想堵塞處開通;閉口,舌頭頂上齶(因牙齒氣脈原不通,令其通),並生津幫助消化;眼閉不讓光進即可.(014end)
調息:不澀不滑
入息:鼻孔至丹田;反之為出息。息有四種相,風、喘、氣、息(前三為不調相,第四為調相)
前三不調相:1.風相:有聲音,因氣管或肺有病;2.喘相:不順有阻礙,氣虛;3.氣相:氣息太粗太急,因太急躁;4.息相:為調相
第四為調相-息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深長綿延。
資神安穩:地水火風,風大最重要。即道家之吐納,著重吐氣,吐氣慢,吸氣快(3:1)。
守息則定
調法:(1)下著安心-(所緣境要低,在丹田);(2)寬放身體;(3)吐氣時-想氣遍毛孔,出入通無障礙
拜佛時下實上虛,即可調好。且不要快。若要修止觀,拜佛時間不能太長,以免耗精神。
調心:不沉不浮
正念:調伏亂想;正知:令沉浮,寬急得所...明了,寂靜狀態。此為修止。
沉相:昏沉相。心中昏暗,無所記錄。頭低垂。=>繫念鼻端。因頭氣血不足,令增加氣血。但只是一時方便。
或打開眼睛,取光明相(宗喀巴大師)。地放可放蓮花燈,也可觀想。
浮相:心飄動,身不安,念外異緣。=>安心向下,置於丹田=>且要訶責五欲,以對治攀緣煩惱。
急相:初學用功過於急切=>攝心用念?....肩膀聳起,表緊張急躁,會胸或頭痛=>休息幾天不修行即可
寬相:老參提不起勁易發生。心志散漫,念力薄弱。=>想極樂依正報對治
住禪調三:隨時調整,不用按照次序。按照入禪的原則調整。調至身息都不存在,只剩一念明了的心。(015end)
出禪調三:與入禪相反-細到初:心→息→身
調心:先放心異緣,放鬆專注狀態,自由活動。
調息:先吐氣,觀想百脈的氣息於全身毛孔散開。
調身:微微動身-肩膀、手臂、頭頸再兩足。用手磨毛細孔,以免受風寒(禪定越高,身體毛細孔放越大,用毛孔呼吸)=>再雙手搓後覆蓋眼睛
注意:(1)打完坐避免馬上上廁所:保留丹田中的氣,散發至各處後在上廁所。(2)並且不要碰冷水。....須待細法散開才能大動作。至少兩分鐘。
善「入住出」...善能次第,習諸善法:應隨順現在的因緣而修行。
方便行第五:

——————————————————————————————————————
何謂方便?以微小善根,成就廣大功德。比喻:欲拿十丈高珍寶,以方便之樓梯,慢慢爬上,即可取得。
一者欲:即希望、願望。欲離妄想顛腦,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欲脫輪迴,生淨土。「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心地法門一定要有好樂才能成就。不是坐著就有。有好樂,遇到困難一定會想辦法克服。
二者精進(行):精-專一不夾雜;進-相續不間斷。
三者念(心):銘記不忘。念世間無樂,禪定可貴。
四者巧慧(觀):深入觀察後抉擇。捨世間妄想虛樂,取出世禪定真樂。
五者一心:總結前四如意足(欲行心觀),一心分明世間惡,知禪定貴;一心決定修止觀,終不退轉。要知道為何修行?抉擇後的修行力量才會強大。(016,end)
正修第六:———————————————————————————————————————————————————————————————————————————————
總說:前五科為方便,調整身心於隨順於止觀;此科為止觀修行方法
一、坐中修:
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總相介紹止觀):
止觀類別:(1)初學先坐中修;(2)再歷緣對境修。
何謂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初坐禪心粗亂,先修止破除;若止不破,就修觀破之。
止觀修法:
修止方法
1.繫緣守境止:(色法,正念)把心綁在所緣境上(繫緣=守境)。因凡夫需有所住。ex:繫心鼻端-鼻端為氣息出入之門;或繫心臍間-氣海依止在臍間(注意丹田,易得定與治病)。(017:17)
2.制心止:(心法,正知)制=調伏。觀照現前一念心,發現昏沉或掉舉,即令調伏。即覺照的功夫。
補充:1,2:三摩地=三昧=等持=止=平等持心(不昏沉與掉舉),於一境轉轉(所緣境,如佛號)
方法:專一安住;相續安住=>1.正念(專注,專一安住);2.正知(隨時檢查覺照,相續安住)
次第(念佛法門):
1.內住:念佛前先有信心,皈依名號。觀想名號代表彌陀所有功德,思維妄想的過失。;
2.等住:前念等於後念,前後念都安住於佛號(一串念珠的時間);
3.安住(正知):覺察妄想,馬上修正
4.境住:自己與佛號間沒障礙。中間沒有粗的妄想。對正定境界心喜,破除粗的昏沉。
5.輕安?
6.寂境:觀察散亂過失。調伏細的掉舉與昏沉。尚未得定。念佛有法喜。對佛號信心更強。內心有安住的家了。(坐中修)
7.最極寂境:(境中修)任何煩惱於境中,只要佛號一起就消失。佛號生,一切法不生。
8.專注寂境:
9.等持:佛號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欲界定(明了與寂靜二功德,對治昏沉與掉舉,但身心仍粗重)
10.未到地定:由風大升起身輕安與心輕安。色身若有若無..三昧樂周遍全身。(明了、寂靜與輕安三功德)
念佛法要一書:「念佛容易,信願難!!」。必須從始至終,保持對彌陀的皈依。(017end)
3.體真止:(前二為有相,此為無相)先修我空法空觀,再安住空觀境界(止)
總說:體會通達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安住此境界而不動。先觀真如道理,再安住。故先觀後止。觀一切諸法皆因緣生,無自性,故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為止。
「一切諸法,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018-00:00~14:00)
禪定:內心寂靜,但仍有一個恆常不變,有主宰性的我存在;觀(息心達本):把自我消滅。內心寂靜只是因緣所生法。可能因其他因緣而被破壞。無一恆常的我存在。因緣所生,畢竟空。
分說:
(1)從時間:觀此心真實性不可得:ex:觀察貪煩惱的過去現在未來...;但不能否定剎那的念頭(因緣有),但要熄滅自性的執著
(2)從空間:內六根與外六塵相合才有識生,故為因緣生。
「自心不可得」-我空觀:
先確立「我」的定義-(1)常(老少相同,生生世世不變);(2)主宰=>再來觀察我.....五蘊非我,離五蘊找不到我,故我不可得=>消滅我執
斷惡修善與自我一衝突,斷惡修善就有障礙;有我就有對立
有自我無法通身靠倒皈依彌陀名號,故無我觀是所有善法的基礎。一念相應無我(見惑),則功德無量,動搖無量劫來的根本煩惱。修止觀如學射箭,慢慢才會中。(018 end)
修觀方法:(止為無分別住;觀須思維,故為有分別住)
分類:
(1)對治觀:對治煩惱,不淨觀對治淫欲;慈心觀對治瞋恚,方法有二:一者,七重因果,眾生皆母;二者,自他交換,假想別人是我,即同理心,大家都愛自己,都想離苦得樂,故須包容別人;界分別觀,對治我執。觀察五蘊十二界皆非實有;數息觀,對治多分別.....皆有為事項的觀法,一次只能對治一個煩惱。重點在正觀,觀諸法總相,能對治所有煩惱。
(2)正觀:觀諸法無相,因緣所生,因緣無性,即實相。先觀所觀境一切皆空,能觀之心,自然不起。(前面都說談過)...
「諸法不牢固,常在於念中。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說明-18:00~)
(1)第八識依業力變現依正二報=依他起性(俗地)+圓成實性(真諦);(2)第六識受用境界時起分別(常在於念中)。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先否定分別心,先破「徧計執」,才能證入圓成實性,才能看到如實的依他起。...
明白這些道理(先觀空再入假),觀空有二-「解」與「見」。解=觀空的道理;見=看到真實相貌。「一切無想念」=了了分明,但不破壞。把心中的話都拿掉,看到境界本來面目。
念佛法門操作(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用佛號切斷名言(若能用佛號切斷妄想,表示罪業消滅)。能用佛號折服妄想,才算有把握破三界業力。(019,31:00)
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對治粗心):(對一般情況)昏沉=>應修觀,觀光明、喜樂、極樂境界;若浮躁,分別心強(世或出世法)=>應修止。
隨便宜修止觀(對治粗心):(對特殊狀況)若昏沉修觀無效果,可改用止來對治(稍有功夫者才可能用止)。若浮動修止無效,如煩惱強大,則修觀(如訶五欲)。隨個人狀況調整。(019end)
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已得禪定,對治細心):得禪定者,色身若有若無,內心輕安快樂。因心細,易產生邪知見。因為只修止,無修觀,我仍在,只是我變寂靜而已。以為禪定就是涅槃。此為有漏禪定。
為均齊定慧修止觀(對治細心):定多觀少=>癡闇;觀多定少=>心浮動,如風中燈,照物不了
二、歷緣對境修:~~~~~~~~~~~~~~~~~~~~~~~~~~~~~~~~~~~~~~~~~~~~~~~~~~~~~~~~~~~~~~~~~~~~~~~~~~~~
總標:
為何要歷緣對境:遇到因緣不修,則有間斷,使功夫相續。
六種緣:行、住、坐、臥、作作、言語
六種境(塵境):眼對色、耳對聲、鼻對香、舌對味、身對觸、意對法
別明修法
歷緣修止觀:(止為體真止,觀為空觀)
行:行=辦事。
行前應判斷是善惡。觀一切法空時,修一切善法。看因地發心是善惡。隨順往生即可做。
行中修止:因行而有各種善惡法產生,知行心與行法皆不可得,妄念心息為止。觀外境是空,是修止。
行中修觀:觀能行的心是空,即修觀。
住:同上
坐:結跏趺坐。
臥:吉祥臥是因要調四大,隨順往生即可做。
作作:
言語:不要馬上講,先審查講話的動機。若隨順煩惱,說不善無記語,就不應說。為善則應語。
語中修止:因此語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知語心與一切煩惱善惡法皆不可得!
語中修觀:由心覺觀,鼓動氣息,衝於咽喉,唇舌齒齶,發出聲音,因此才有一切善惡等法。反觀語心,不見相貌!語者與語中一切法皆空
對境修止觀:(止為體真止,觀為空觀),止破所取相;觀破能取心。境界無好壞,心與境接觸,不分別境界好壞,觀察此一能分別的心是畢竟空,斷妄想相續心。
眼見色:
修止:見色如水中月,無有定實!見順情之色,不起貪愛;見違情之色,不起嗔惱;見非違非順之色,不起無明與諸亂想,名修止。
修觀:云何名眼見色時修觀?應作是念:隨有所見,即相空寂。所以者何?於彼根塵空明之中,各無所見,亦無分別,和合因緣,出生眼識,次生意識,即能分別種種諸色,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念色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見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耳聞聲:同上
鼻嗅香:同上
舌嘗味:不分別六味(酸甜苦辣鹹淡)。因心有分別而有(遍計執)
身對觸:同上
意對法:同上
結示勸修:
歷緣對境的重要:內可加強善根,因大乘要上求與下化;外可增福德因緣(020end)
善根發相第七:———————————————————————————————————————————————————————————————————————————————
緣由:止觀功德現前時,即出現善根發相。須辨別真偽。
說明:根功能:(1)攝持不失;(2)增長廣大。本在種子位,因止觀功德,而發動顯現。過去善種子為因,今此止觀為緣,因緣和合而善根開發。
差別:
外善根發相:非打坐時出現,而是歷緣對境出現。過去曾做過的業本在內心寂靜不動,因止觀而被激發。如布施、持戒、孝養父母,恭敬師長、供養三寶、好樂佛法等。為散亂心所現。******此為外事,若非正修,與魔境相濫,故不分別。=>(1)因天魔要破壞止觀,故教你去做善事,為了增長善亂心;(2)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名魔業。(只是福報大,但生死業強)
內善根發相:禪定心行時所表現。
正明善根發相:有五種不同(五停心)
息道善根發相:數息觀-出入息為所緣。發於欲界定或未到地定,迥脫根塵(解脫根塵障礙),靈光獨耀,不見身心相貌(為內心分別)。覺身心運動八觸(痛、癢、冷、捻暖、輕、重、澀、滑),身心安定...
知息道根本禪定善根發相:八觸(色身振動等)原因-(1)因病痛(病觸);(2)因煩惱生(蓋觸);(3)因鬼神障礙(魔觸);(4)初禪觸(得定,初禪四大與欲界四大接觸而生;別人看不到,只有自己知道在動)..虛偽的八觸產生會讓身心擾動(前三種)
隨息殊勝善根發相:十六特勝的相貌(其中四種),(1)全身毛孔呼吸;(2)見身內36種物,如門打開;(3)心大驚喜,寂靜安快。
不淨觀善根發相:(最終仍須以空觀對治)
九想善根發相:突然見其他死亡男女,身死、膨脹、壞爛、膿流...白骨,心悲喜,厭患所愛。(過去只能比量,現在是現量-眼睜睜看到此境界出現)
背捨善根發相:前只能見欲界,此可遍三界。見內外身不淨,厭患五欲,不著人我。
大不淨善根發相:前針對正報,此對依正二報。見依正二報皆別不淨。
慈心善根發相:修慈心觀,忽發心慈念眾生,看見親人得樂之相,其他怨恨的人,五道眾生皆如此。以自我修持力(四無量心-慈悲喜捨),觀想給予他人拔苦與樂。(021,end)
因緣觀善根發相:即我空觀,不共外道之法(前三可共外道)。觀十二因緣,不見人我,離斷常見,破諸執見,得定安穩,解慧開發,心生法喜=>內凡加行位菩薩
念佛善根發相:(菩薩才有,不共於二乘)念佛三昧善根發相。憶念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議!此所緣境非前四的五蘊,而是佛法界。
十力(智慧)、四無畏(無過失)-一切智無所畏(無誤)、漏盡無所畏、說盡苦道(說戒定慧等諸盡苦之正道)無所畏、說障道(禁忌、戒律)無所畏
皈依心生:要相信佛號是彌陀的化身與功德總持
分別真偽:真-從內心發現;偽-鬼神或罪業所生
邪偽相:色身亂振動、變重、冷熱等;內心闇閉、起惡煩惱(內心惡種子發動)、想做其他散亂事業、燥動、憂愁(偶爾無妨)、昏醉等..或鬼神加勢力,發邪定邪智,顯神通,謂得道,欺騙世人.臨命終永不值佛,墮鬼神地獄。聖人與我空法空真理相應,決不如此!
對治法:知虛妄不真,不受不著,用正觀破之(所干擾的我了不可得!)
鑑別法:與定相應,並增上,不會產生燥動,而是更加寂靜安定。譬如與惡人共事,恆生觸惱;若是善人,則久見其美。
用止觀長養諸善根:善根發時,應用止觀令增長,非停留在發相境界。因修止觀因緣,才有善根發相,故應加強止觀根本,而非欣賞善根發相。但得本,不愁末!(022,end)
覺知魔事第八:———————————————————————————————————————————————————————————————————————————————
總說魔境:與前同是定中才生之禪相。但非內心產生,由外力作用而生。
魔羅,殺者。奪功德財,殺慧命。脫魔之法:(1)自性功德力(自力);(2)三寶功德力(他力)
四種魔:煩惱魔、陰入界魔(五蘊、十二入、十八界,色身障礙也是魔)、死魔(分段生死障礙)、鬼神魔。此針對鬼神魔。
別明魔境:針對鬼神魔
精魅:本為修道人,因失念而墮入畜生道。吸收精華而成鬼怪。變化種種相貌之人,破壞修止觀之人。十二時,變十二生肖來擾。對治法:說其名字與訶責(因被認出會心虛),即消失。
堆惕鬼:(=惡夜叉)拘那含牟尼佛時,有一比丘,好惱亂眾僧,為眾擯出,嗔恚命終,自發惡誓為鬼,乃至今日常惱坐禪之人。壽命一劫,劫盡命終,落阿鼻地獄。禪定時現蜘蛛爬人頭面,刺痛有找不到;觸動掖下;現親眷抱人;現吵鬧聲等...對治法:專注一念,內心罵之:「我知你是誰,你是破戒種,我是持戒者,不怕你」,出家人誦戒本;在家誦三皈五戒。
原因:(1)因邪想坐禪,非成就涅槃,而好樂身通感應,故與鬼神感應道交;(2)真為生死求菩提心,但修止觀時,一時失念(如高速下方向偏差),故易與之感應。
魔惱:(有定功才會出現)化三種五塵境界:(1)違情事,令恐懼;(2)順情事,令愛著;(3)不順不違,讓分心。又名殺,又名五箭,射色身香味觸。或現男女、親屬、或現佛。
現佛時,應「一心不亂」,不應著外境所現之佛,應繼續信願持名,若非佛,魔會消失。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023end)
魔惱人方法:(1)先令失止觀;(2)再現相破壞
十軍(智論):(1)欲(淫欲)是汝初軍,應用不淨觀對治;(2)憂愁為第二-剛修行,斷欲棄愛,止觀功德未起,感悶悶不樂。應思維未來廣大功德對治。;(3)飢渴第三軍,應調伏;(4)渴愛為第四-指生活資具;(5)睡眠第五軍,應調伏;(6)怖畏為第六,因懺悔殺業,但仍害怕罣礙(應觀罪性本空,諸法因緣生滅);(7)疑悔第七軍,懷疑法門與師長,後悔..(8)瞋恚為第八,此指精進修行者,且智慧高者,因訶責他人之放逸,故易瞋恚。因用慈悲心對治。(9)利養虛稱第九:虛名;(10)自高慢人第十:指有功德者=>應以止觀破除魔軍。
除卻之法
自力:(1)修止(體真止):知虛妄,不憂怖,不取不捨(不捨只不要刻意去除之,因本非真實),繼續念佛;(2)修觀:反觀我不可得,你干擾誰?(3)若仍不去(因冤親來擾),不惜身命,正心不動,觀一切法如(魔界如=佛界如),此為自性加持力;一念平等心與真如相應,此為魔所無法到的境界。
若仍除卻不了,須知從未有人被魔所吃掉,都是自己破壞自己的止觀,非魔王破壞。是魔王引誘行人,自己破壞止觀。故只要「覺知」魔事即可。
法力:若長久不去,讀誦大乘經、持咒,存念三寶。印光大師勸念佛人,兼念大悲咒,以消與眾人所結之冤。
總結:應親近善知識;觀諸法實相,善修止觀。若分別憶想,就入魔想;若不動不分別,則趨向涅槃。(024end)
治病第九:———————————————————————————————————————————————————————————————————————————————(第七、八為內心障礙,此為調色身障礙)
發病之源:發病原因(1)用觀、心息鼓擊,發動本病(本來有病,因心息鼓動衝擊,而被逼出來);(2)修止觀時,不能善調身息心,出入定時沒按次第而犯病=>需善用其心
病發之相:
四大五臟生患
四大增損病相:(1)地大不調:堅固體性,長硬塊腫瘤,身沈重,身體變瘦...引發各種病;(2)水大不調:濕性,肺中有痰,沒胃口,腹痛下痢。;(3)火大不調:上火,怕冷怕熱(身體好是不怕冷熱),筋骨雖痛,口氣不好,便痢不通。;(4)風大不調:動性,氣虛,頭重腳輕,呼吸急促困難。
夢中也可判斷四大不調(大智度論;夢經)
五臟生患之相:(1)心-頭痛,口乾舌燥,心與口通。應少思慮以養神;(2)肝-憂愁不樂,易生氣,頭痛眼闇,夢境多,睡不好(肝主眼,戒嗔怒以養肝氣);(3)脾-長溼疹,沒胃口(脾主舌,吃淡以養脾氣);(4)肺-水腫、鼻塞(肺主鼻),少語言以養肺氣。;(5)腎-喉嚨塞住,肚脹或耳鳴(寡色慾養腎氣,腎主耳)
生患因緣:以五臟為基礎,再判斷四大,和合判斷病相。原因有二,內外發動(內-止觀之內;外-散亂時)
外:怕風,不怕冷;少吃多嚼
內:用心不調,用心急切過猛;不知取捨定法發時
鬼神業報得病:得病因緣(1)四大五臟不調;(2)鬼神(冤親債主);(3)業報(殺業,因精進業障現前得病)
治病方法:
四大五臟治病法:
修止治病:
心安住病處:找到病處,打坐時心安住在此。因心為果報之王,王所至處,群賊逬散。病處為氣血堵塞,安住心能把氣脈打通。
止心守丹田:意守丹田,丹田為氣海。
止心足下:無論行住坐臥,把注意力放腳掌。四大不調,是因心識上緣導致。想太多導致心浮氣躁。走路很重要:腳掌要全部著地,否則為短命之相。
安住空性:觀察五蘊為空,不取病相,安住空性。因病痛來自起心動念,導致四大不調。攀緣是病本,心無所得即斷攀緣心(不用斷,觀察攀緣心是空即可)。=>中醫:精逸塵擾(心少動,身多動...現在是相反)(025end)
修觀治病:
六字訣(吐氣觀想聲相):想像六種氣息治病-吐氣時,做出六種氣息的嘴型,但不要出聲。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 、六呬。「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肝臟熱來噓字治,三焦壅處但言嘻。」
觀想十二息(吸氣時觀想功能):(1)上息-身體沈重,觀想吸氣有上升功能以對治;(2)下息治虛懸;(3)滿息;(4)焦息;(5)增長息;(6)滅壞息;(7)暖息;(8)冷息;(9)衝息治阻塞不通;(10)持息治戰動;(11)和息通治四大不調;(12)補息補四大衰。原理是內四大不調時,假借外四大來調整。內外用氣息交流..
假想觀:不借氣息,直接用心觀想治病。譬如身冷,觀想身中有火氣起。
空觀: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不可得。(只有佛能說出此法)
結論:用止觀控制病情即可,不需執著。仍應看醫生吃藥。
鬼神業障治病法:
鬼病:專注持咒(手合掌、必要出聲持咒,三密相應),但不能與鬼神對立,只能保住自己。
業報病:修福懺悔(但病不會自己好,而是可能遇到貴人把病看好)
結示治病十法:(1)信:相信必能治病;(2)用:隨時常用;(3)勤:專精不息,不亂更改;(4)住緣中:專心不打妄想;(5)別病因起:知發病因緣;(6)方便:吐納或觀想須方法正確;(7)久行:要有耐性長期;(8)知取捨:若有損就要調整;(9)持護:要知禁忌;(10)識遮障:有功德不要亂說,病沒好不要懷疑毀謗此法(026,end)
證果第十:———————————————————————————————————————————————————————————————————————————————
初心證果之相:初地菩薩
修體真止成就空觀: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不空諸法,但空掉名言分別),即「體真止」。
從假入空,二諦觀(依世俗諦趨向真諦),即慧眼或一切智。...放下善惡業果,放下世俗名言,契入空性,大悲心依此而出。
但不能執著空觀為究竟=>二乘境界。因見一切諸法皆空。
空觀可修,見因緣空為方便,但不可錯損菩提。
修方便隨緣止成就假觀:目的-成就佛功德(廣學法門-道,上求佛道);利益有情(觀察眾生根機-病,下化眾生)。
從假入空,假觀即法眼、平等觀、道種智(諸佛道法-藥,眾生種性-病)
空中種樹:菩薩有菩提心(有大地),證空性後,可修種種行(從空出假),分別眾生諸根,說法無量。
淨土宗:以上為聖道門之假觀。淨土為觀娑婆苦,與極樂樂。五念法門-禮拜門、讚嘆門、觀察門、做願門、迴向門。不只觀察惡道苦,更要觀察無常苦(三世怨)。惡道苦只有三惡道有,但無常苦遍三界。(027end)
修二邊分別止成就中觀:平衡空假,非另有觀法。
因前二種方便道,才能入第一義諦觀。佛一念能具足一切佛法,因有「中道正觀」,凡夫則無法如此。
修「中道正觀」方法:(1)正-知非空非假,消滅空假之執著;(2)中道-觀一切法非空非假,但不能破壞空假,即空即假即中;(3)先觀自己一念心性即空假中,再觀一切諸法即空假中。
中觀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龍樹菩薩)
因緣所生法:即所觀境,假借染淨因緣所生,包括十法界一切諸法。即現前一念分別心。=>三種觀法:(1)我說即是空:不可得,凡是皆因緣所生,所有事都可改造;(2)亦名為假名(因緣有):一動念頭,即會有假名假用產生。;(3)真空不礙妙有;因緣有不障自性空
功德:即佛眼,一切種智。定慧力等。六根清淨,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愣嚴定、普現色身三昧....常住法性身中,諸佛稱歎授記。...十方國土示現八相成道,具足真應二身-此為初發心菩薩(分證即佛)-了達諸法實相,「慧身不由他悟」(非心外求法)。初心與佛本質無差別,但凡夫到初心最難。
「故我一念心,全體即法界」:一念心是根本重點,非外在事物!
後心證果之相:初地以後
仍不離止觀。二地以上能止觀雙運。
結論: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清淨名無垢(空)。五道鮮潔不受色(假)。有學此者成大道

結示:#

修止觀目的是把雜染心修成清淨心,依兩個法門(1)自依止-內在菩提心,不求福報神通,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2)法依止-戒律基礎下,依佛陀的止觀二法=>達到清淨的心。(END)



智者大師《小止觀》白話(1-5)
信願持名
信願持名
修行淨土法門,往生極樂世界。感恩諸佛菩薩,一切護法聖眾。

小止觀白話丨序言

【原文】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曰童蒙止觀,亦名小止觀)

【原文】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述

【原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白話】一切的惡業都不要造作,所有的善事多勤加奉行,清淨自己的知見與意念,就是一切諸佛的教誡。

【原文】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華經》雲:“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白話】證悟不生不滅的菩提涅槃之方法,入門之路徑很多。這其中最直截、緊要的,皆不可出“止、觀”這二法。為什麼呢?因為“止”是降伏煩惱的初始門徑,“觀”是斷除無明的正途精要;修止是調養澄清心識的資糧,修觀是前進開發圓解的妙方;修止是得禪定的勝因,修觀是開發智慧的津梁。如果有人能夠成就定、慧二法,就可以利人利己,一切勝法方便都具備了。所以《妙法蓮華經》說:“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原文】當知此之二法,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若偏修習,即墮邪倒。故經云:“若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偏學知慧,不修禪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過,雖小不同,邪見輪轉,蓋無差別;若不均等,此則行乖圓備,何能疾登極果?故經云:“聲聞之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諸佛如來,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見於佛性。”以此推之,止觀豈非泥洹大果之要門,行人修行之勝路,眾德圓滿之指歸,無上極果之正體也!

【白話】當知定慧二法,就如同車的雙輪,鳥的雙翅,如果偏於其中一法,則容易墮入顛倒邪見。所以經中說:“如果偏修禪定福德,而不學智慧,則會落入愚癡;如果偏學智慧,而不修禪定福德,則會落入狂妄。”狂妄和愚癡的過失,雖然有些細微的差別,但是他們都會導致邪見增長,輪迴不止,這一點上並沒有差別。如果定慧不均等,這樣的修行有違圓融具備之道,又怎麼可能速證極果呢?所以經中說:“聲聞羅漢,定力偏多,不能見佛性;十住位的菩薩,智慧力偏多,雖見佛性,但是模糊不明朗。而諸佛如來,定力和慧力平等圓滿,所以明了無礙地見佛性。”以此來推論,止觀豈不正是涅槃大果的心要法門、學人修行的殊勝路徑、眾德圓滿的指針歸趣、無上佛果的正體!

【原文】若如是知者,止觀法門實非淺,故欲接引始學之流輩,開蒙冥而進道,說易行難,豈可廣論深妙!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階梯,入泥洹之等級;尋者當愧為行之難成,毋鄙斯文之淺近也。若心稱言旨,於一眴間,則智斷難量,神解莫測;若虛搆文言,情乖所說,空延歲月,取證無由;事等貧人數他財寶,於己何益者哉!

【白話】若能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止觀確實並不是淺易的法門。但是想要接引初學的人,破除蒙昧而進入正道,就做如此撮要的簡說。止觀法門,說則容易,實行則難,豈可一開始就專務高深,便無從下手。此文略說十個要點,來開導初發心的學人,登入正道的階梯,證入涅槃之步驟。尋求正果的後學,務必要為修行難成而自生慚愧,切莫嫌棄此文的言語淺易。如果學人的心和所說的方法能夠相稱相符,就能在揚眉瞬目之間,證得不可思議的“斷德”和“智德”,斷除煩惱,親見實相,獲得不可測度的神通與慧解。如果只是心浮氣躁的玩弄文字語言,不肯依文修持,自己的心境行為和語言相違,那也不過是耗費時光,無法取證定慧之妙果,就好像窮人在一直數別人的寶貝一樣,對自己又有什麼益處呢?

【原文】具緣第一、訶欲第二、棄蓋第三、調和第四、方便第五、正修第六、善發第七、覺魔第八、治病第九、證果第十

【白話】第一、具足五種因緣。第二、降伏五種慾望。第三、斷除五種障蓋。第四、調和身心的五個方面。第五、成就五種方便。第六、正修行。第七、善根的開發。第八、覺知魔事。第九、對治禪病。第十、修成正果。

【原文】今略舉此十意,以明修止觀者,此是初心學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習之,可以安心免難,發定生解,證於無漏之聖果也。

【白話】現在大列舉出這十個要點,來明白的點出,這十點就是修學止觀緊要之處。如果能夠好好地領悟其中的意思,而修行的話,就可以安心免難,深入禪定,大開圓解,證得無漏的聖果。

------------------------------------------------

小止觀白話丨具緣第一

【原文】具緣第一

【白話】第一章、具足五緣。

【原文】夫發心起行,欲修止觀者,要先外具五緣:

【白話】要發心來修止觀,首先要具足五種外緣。

【原文】第一、持戒清淨。如經中說:“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應持戒清淨。然有三種行人持戒不同。

【白話】第一,持戒清淨。如經中說,以持戒清淨為基礎,才能夠生起種種的禪定和滅苦的智慧。所以出家的比丘應該持戒清淨。但關於持戒有三種不同的行人。

【原文】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時,不造五逆;後遇良師,教受三歸五戒,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彌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從受戒來,清淨護持,無所毀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當知是人修行止觀,必證佛法;猶如淨衣,易受染色。

【白話】第一種,這樣的人不曾皈依三寶之前,沒有造作過五逆重罪,後來遇到了明師,聽從教導受持三皈五戒,成為了佛弟子。還可能出家,受沙彌十戒,受具足戒,成為了比丘、比丘尼。此人從受戒以來,都清淨地護持自己的戒行,就可以稱作是上品的持戒人。當知道,這樣的人修行止觀,一定可以證悟佛法,就好像潔淨的衣服布料,很容易就可以染上染料。

【原文】二者、若人受得戒已,雖不犯重,於諸輕戒,多所毀損。為修定故,即能如法懺悔,亦名持戒清淨,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膩,若能浣淨,染亦可著。

【白話】第二種,若人受戒以後,雖然沒有犯過重大的罪業,但是對於細小的戒律,多有毀損。為了修習止觀,如果能夠如法的懺悔曾經的罪業,也可以稱作持戒清淨,能夠引發禪定智慧。就好像衣服的布料上有污垢和油膩,如果能夠浣洗乾淨,也可以染上染料。

【原文】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堅心護持,輕重諸戒多所毀犯。依小乘教門,即無懺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門,猶可滅除。故經云:“佛法有二種健人:一者、不作諸惡,二者、作已能悔。”

【白話】第三種,若人受戒以後,不能夠堅定的護持自己的心念,各種輕戒和重戒都有所毀犯。依照小乘的教理,如果犯了四重罪,便沒有懺悔的法門。但依照大乘的教理,這樣的重罪,也可以懺悔清淨。所以經中說,於佛法中有兩種勇健之人,第一種就是不造種種惡業的人,第二種就是造作了惡業能夠懺悔的人。

【原文】夫欲懺悔者,須具十法,助成其懺: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慚愧;四者、求滅罪方法;所謂大乘經中,明諸行法,應當如法修行;五者、發露先罪;六者、斷相續心;七者、起護法心;八者、發大誓願,度脫眾生;九者、常念十方諸佛;十者、觀罪性無生。

【白話】想要懺悔罪業,必須具足十種修行來成就懺悔。第一、明信“善有樂報,惡有苦報”的因果道理;第二、對造惡所會引起的苦報生起強大的怖畏;第三、對自己造作惡業深深地感到慚愧;第四、尋求滅除罪業的方法;在大乘經論中,明示了種種法門,應當如法修行;第五、坦白地揭露自己的罪過;第六、斷除繼續造惡的心;第七、生起守護佛法的心;第八、發起廣度眾生的大誓願;第九、常念十方諸佛;第十、觀照罪業的本性如幻不實。

【原文】若能成就如此十法,莊嚴道場,洗浣清淨,著淨潔衣,燒香散花,於三寶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經年,專心懺悔所犯重罪,取滅方止。

【白話】如果能夠成就這十種法門,將道場佈置得莊嚴,沐浴清淨,穿著潔淨的衣袍,虔誠地燒香散花,在三寶面前如法的修行,七天甚至是二十一天,或者是一個月、三個月乃至是一年,專心的懺悔所犯的重罪,直到罪業滅除為止。

【原文】云何知重罪滅相?若行者如是至心懺悔時,自覺身心輕利,得好瑞夢;或複覩諸靈瑞異相;或覺善心開發;或自於坐中覺身如云如影,因是漸證,得諸禪境界;或複豁然解悟心生,善識法相,隨所聞經,即知義趣,因是法喜,心無憂悔。如是等種種因緣,當知即是破戒障道罪滅之相。

【白話】出現怎樣的形象,才可以知道重罪滅除了呢?如果行者以至誠的心懺悔之時,感受到自己的身心輕快便利,得到了祥瑞的夢境;或者看到了靈異的瑞相;或者感受到善心開發;或者在禪坐中感受到身體如同白雲、影子一般輕安,得近行定,並慢慢的得到了四禪八定的境界;或者豁然貫通,生起了解悟之心,能善知善識諸法之名相,聽聞佛法之經論,就能夠解悟其中的意理,因而法喜充滿,自然心無憂悔。出現以上種種的因緣,就是破戒障道的罪業懺悔清淨之相貌。

【原文】從是已後,堅持禁戒,亦名尸羅清淨,可修禪定,猶如破壞垢膩之衣,若能補治浣洗清淨,猶可染著。

【白話】懺悔以後,能夠嚴持禁戒,就叫做持戒清淨,可以修習禪定了,就好像破損污垢的衣服布料,如果能夠縫補換洗乾淨,依然可以染上染料。

【原文】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禪定,雖不依諸經修諸行法,但生重慚愧,於三寶前,發露先罪,斷相續心,端身常坐,觀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禪時,即須至心燒香禮拜,懺悔誦戒,及誦大乘經典,障道重罪,自當漸漸消滅。因此尸羅清淨,禪定開發。

【白話】如果有人犯了重戒,憂懼懺悔禪定,不能夠依據經論修行種種禪定之法門,倘若能夠生起大慚愧心,與三寶之前揭露自己所犯的罪業,斷除相續之心,堅持端身禪坐,諦觀罪業的本性無我,憶念十方諸佛。出禪下座以後,則需要誠心的燒香、禮拜、懺悔、誦戒、持誦大乘經典。這些障礙修道的重罪,自然就會漸漸的消滅,因此戒行清淨,禪定就能生起。

【原文】故《妙勝定經》雲:“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滅,若除禪定,餘無能滅。”是人應當在空閑處,攝心常坐,及誦大乘經,一切重罪悉皆消滅。諸禪三昧自然現前。

【白話】所以《妙勝定經》說,如果有人犯了重罪,生起恐怖憂懼之心,想要除滅罪障,除了勤修禪定以外,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滅除。此人應當在空閒寂靜之處,收攝心念,禪修靜坐,持誦大乘經典,一切重罪都會消滅,各種禪定境界,自然就會發生。

【原文】第二、衣食具足者:衣法有三種:一者、如雪山大士,隨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遊人間,堪忍力成故。二者、如迦葉常受頭陀法,但畜糞掃三衣,不畜余長。三者、若多寒國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來亦許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須說淨,知量知足;若過貪求積聚,則心亂妨道。

【白話】第二,具備衣服和飲食。穿衣之法,這有三品不同的情況:第一種,如同釋迦牟尼佛在雪山苦行修道,得到一塊破布能夠遮住自己的身體就足夠了,因為他不需要到市井村落中與人交往,忍辱之力也已經成就。第二種,如同摩訶迦葉尊者,行頭陀苦行,只擁有撿來的破布所縫製的三種袈裟,不再積蓄其他的衣服。第三種,若是在我們這樣寒冷的國度,以及忍耐力還沒有成就的修行人,佛陀特開方便,允許在三衣之外,積蓄一百件物品,但須要舉行說淨之法,使用適量,內心知足。如果過於貪求積聚,就會被外物惑亂,防損道業。

【原文】次,食法有四種: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絕世,草果隨時,得資身者。二者、常行頭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種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聖道故。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維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為青目女說。三者、阿蘭若處檀越送食。四者、於僧中潔淨食。有此等食緣具足,名衣食具足。何以故?無此等緣,則心不安隱,於道有妨。

【白話】飲食之法,則有四種。第一種,上根利智的人,居住在深山里,與世隔絕,只是吃一些樹林中的松果,來維持身命。第二種,常行頭陀苦行,托缽乞食。比丘、比丘尼托缽乞食之法,能夠對治四種邪命,依正命之法維持身命,能夠生起聖道。什麼是四種邪命呢?下口食,譬如種田耕地來謀生;仰口食,譬如占卜星相、觀察天文來維持生計;維口食,譬如依附富貴之人、四方遊走到處謀食;方口食,譬如占卜吉凶、醫藥看相來謀生。邪命之相甚多,廣說則如舍利弗尊者對青目女的開示。第三種,住在僻靜的精舍裡,由施主送來飲食。第四種,住在叢林僧團之中,肅恭齋法,如法飲食。只有像這樣,飲食的因緣也具足了,便可稱作衣食具足。為什麼要具備這種因緣呢?因為如果沒有衣服和飲食,那麼心中就有顧慮,對於修道有妨礙。

【原文】第三、得閒居靜處。閒者,不作眾事,名之為閒。無憒鬧故,名之為靜。有三處可修禪定:一者、深山絕人之處。二者、頭陀蘭若之處;離於聚落極近三四里,此則放牧聲絕,無諸憒鬧。三者、遠白衣住處,清淨伽藍中。皆名閒居靜處。

【白話】第三、居住在悠閒寂靜的地方。所謂悠閒,就是不用做種種的事務,叫做悠閒。沒有噪音和世間雜事的打擾,叫做寂靜。有三種地方可以進修禪定:第一種,是深山中人跡不到的地方;第二種,是苦行者所住的僻靜之處,和市井村落最少相距三四里,連牧羊牧牛的聲音都不會傳到這裡,遠離種種喧鬧;第三種,是在清淨的寺院之中,遠離世俗的在家人,這些都稱作悠閒寂靜的居所。

【原文】第四、息諸緣務。有四意:一、息治生緣務,不作有為事業。二、息人間緣務,不追尋俗人朋友親戚知識,斷絕人事往還。三、息工巧技術緣務,不作世間工匠技術、醫方禁呪卜相書數算計等事。四、息學問緣務,讀誦聽學等悉皆棄捨。此為息諸緣務。所以者何?若多緣務,則行道事癈,心亂難攝。

【白話】第四,摒棄世俗的因緣事務。這有四個方面,第一,摒棄謀生的世俗因緣事務,不做士農工商種種謀生的事業。第二,摒棄人間交往的世俗因緣事物,不結交來往親朋好友,斷絕結交應酬。第三,摒棄工巧技藝的世俗因緣事務,不做世間的工匠技術、行醫治病、禁咒占卜、卜卦看相、書寫算賬等種種的事務。第四,摒棄研究學問的世俗因緣事務,讀誦聽學等等,全部都一起放下。這叫做摒棄種種因緣事務。為什麼呢?因為因緣紛亂、事務繁雜,那麼修道的事業就會慢慢的廢棄、心念也會散亂,難以收攝。

【原文】第五、近善知識。善知識有三:一、外護善知識,經營供養,善能將護行人,不相惱亂。二者、同行善知識,共修一道,互相勸發,不相擾亂。三者、教授善知識,以內外方便禪定法門,示教利喜。

【白話】第五,親近明師善知識。善知識有三種:第一種,能擁護外緣的善知識,經營修道所需要的種種因緣,供養衣食,護持修道之人,不會為自己與他人所惱亂。第二種,同修共行的善知識,在一起修道,互相勸勉,磨礪警策,則不會為種種障礙所惱亂。第三種,傳道教授的善知識,以種種方便善巧,教授調伏內外身心的禪定法門,使修行人得大利益,心生法喜。

【原文】略明五種緣務竟。

【白話】以上便是簡單地講明具足五種因緣。

------------------------------------------------

小止觀白話丨訶欲第二

【原文】訶欲第二

【白話】第二章,降伏五種慾望。

【原文】所言訶欲者,謂五欲也。凡欲坐禪,修習止觀,必須訶責。五欲者:是世間色、聲、香、味、觸;常能誑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若能深知過罪,即不親近,是名訶欲。

【白話】所謂降伏慾望,就是指降伏五欲。凡是計劃禪修靜坐,修習止觀,必須呵責五欲的過患。五欲,就是對世間的色、聲、香、味、觸五塵所生起的貪欲。五欲一直以來都能夠欺誑惑亂一切的凡夫,讓眾生心生愛染執著。如果能夠深刻的知曉貪著五欲的過患,就不會樂於去追逐五欲,這便是降伏慾望。

【原文】一、訶色欲者,所謂:男女形貌端嚴,修目長眉,朱唇素齒;及世間寶物,青黃赤白,紅紫縹綠,種種妙色;能令愚人見則生愛,作諸惡業。如頻婆娑羅王,以色欲故,身入敵國,在婬女阿梵波羅房中;優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種種過罪。

【白話】第一,降伏眼睛對美色的貪欲。就是說世間的男男女女長相美麗,有著修長的眼睛眉毛,鮮紅的嘴唇,潔白的牙齒,還有世間的種種精美的物品,五顏六色,種種賞心悅目的情狀,讓愚癡的人一見到就心生貪愛,造作種種惡業。就如同頻婆娑羅王因為迷戀美色,居然獨自走入敵國,奔向歌女阿梵波羅的房間;優填王因為貪著於妃嬪的美色,心生嫉妒,污衊五百位清淨修行人,將他們的手腳砍斷。如是種種,都是因為貪著美色的過患。

【原文】二、訶聲欲者,所謂:箜篌箏笛、絲竹金石音樂之聲;及男女歌詠贊誦等聲;能令凡夫聞即染著,起諸惡業。如五百仙人雪山住,聞甄陀羅女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亂。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聲過罪。

【白話】第二,降伏耳朵對聲音的貪欲。就是說種種箜篌琵琶、琴箏笛簫、鐘鼓琴瑟所演奏的音樂,以及世間男女歌唱朗誦所發出的美好音聲,會讓凡夫聽到以後就心生迷戀,造作種種染污的行為。曾經五百位修行人在雪山修道,偶然間聽到甄陀羅女歌聲,心生愛染,便退失了定力,心醉狂亂。

【原文】三、訶香欲者,所謂:男女身香,世間飲食馨香,及一切薰香等;愚人不了香相,聞即愛著,開結使門。如一比丘在蓮華池邊,聞華香氣,心生愛樂,池神即大訶責:“何故偷我香氣?”以著香故,令諸結使臥者皆起。如是等種種因緣,知香過罪。

【白話】第三,降伏鼻子對香味的慾望。就是世間男女身體散發的香味、美好的飲食所散發的香氣,以及一切熏香。愚癡的人不能了解香味的虛妄,一聞到就心生貪愛執著,開啟了煩惱的大門。曾經有一位比丘在蓮花池旁邊聞到了蓮花的香味,心中非常的陶醉,蓮花池裡的水神,便現身大聲呵斥:“你為什麼要偷去屬於我擁有的香氣?”這位比丘說,“別的人將鮮花摘去摘去甚至踐踏,你都不出來阻止他們,我只是聞一聞它的香氣,你為什麼還來呵斥我呢?”池神說,“那些世俗的人造作的罪惡夠多了,跟他們沒有什麼好講的,你是明事理的修道人,心地和行為白玉無瑕,怎麼可以因為貪著香味而沉淪在煩惱裡呢?”這位比丘才心生懺悔。可見,因為鼻子貪著香味,能夠讓潛伏的煩惱都顯現出來,在這種種的因緣公案中,我們可以知道貪著香味的過患。

【原文】四、訶味欲者,所謂:苦、酸、甘、辛、咸、淡等種種飲食餚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著,起不善業。如一沙彌染著酪味,命終之後,生在酪中,受其蟲身。如是等種種因緣,知味過罪。

【白話】第四,降伏口舌貪愛美味的慾望。面對酸甜苦辣鹹淡種種美味的食物,能夠讓凡夫心中生起貪愛執著,造作不善的行為。曾經有一位沙彌,對奶酪的味道戀戀不捨,去世以後變成了一隻在奶酪中棲息的蟲子。以上種種因緣公案,便可知曉貪愛美味的罪過。

【原文】五、訶觸欲者,男女身分柔軟細滑;寒時體溫,熱時體涼,及諸好觸。愚人無智,為之沉沒,起障道業。如一角仙因觸欲故,遂失神通,為婬女騎頸。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觸過罪。

【白話】第五,降伏身體對觸覺的貪欲。世間的男女身體柔軟細滑,寒冷的時節身體溫暖,炎熱的時節身體涼爽,還有種種舒服的享受,能夠讓沒有智慧的愚人沉溺在其中,障礙自己的修道事業。譬如曾經有一位角仙貪戀觸覺之欲,而失去了神通,後被婬女所誘惑,騎在他的頭頸上,從這種種的因緣公案,便可知道貪著於觸覺之欲的過患。

【原文】如上訶欲之法,出《摩訶衍論》中說。復云:“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益薪,其焰轉熾。五欲無樂,如狗囓枯骨。五欲增諍,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毒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慾不久,假借須臾,如擊石火。智者思之,亦如怨賊。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捨,後受無量苦惱。

【白話】以上這些降伏五欲的方法,乃是出自《摩訶衍論》之說。所以說,眾生可悲可嘆,經常被五欲所惱害,卻還是看不透,放不下,求之無厭。如果滿足了這五欲的話,慾望還加劇,像火苗得到了乾柴一樣,火焰越來越熾盛。其實五欲並沒有什麼可快樂的,就好像狼狗在啃食乾枯的骨頭,並沒有什麼益處。五欲又會增加許多的鬥諍,就好像一群鳥兒在爭食腐肉。五欲還會灼傷人,就好像一個人迎著風拿著火炬。五欲會殘害人,就好像一個人在路上踩到毒蛇被咬傷一樣。可五欲卻並不堅實,就好像夢中所得的,並不實在。五欲也不會長久,就好像電光石火一樣就好,轉瞬即逝。有智之人思維五欲的過患,就像對待怨賊一樣,快快地遠離。而世間的愚癡迷惑之人,才會貪著於五欲,臨到死的時候都不願意放舍,無量的苦惱就會綿延不絕。

【原文】此五欲法,與畜生同有;一切眾生,常為五欲所使,名欲奴僕;坐此弊欲,沉墮三塗。我今修禪,復為障蔽,此為大賊,急當遠之。

【白話】這五欲之法,不僅僅是人類才有,畜生也貪婪五欲;一切輪迴中的眾生,都相續不斷地被五欲所牽引,成為了慾望的奴僕,常常沉溺在這些慾望的過患之中,沉淪墮入三惡道裡。我輩如今發心修習禪定,如果再被五欲所遮蔽障礙,應當覺察五欲乃是大賊,趕快遠離。

【原文】如禪經偈中說:“生死不斷絕,貪欲嗜味故。養冤入丘塚,虛受諸辛苦。身臭如死屍,九孔流不淨。如廁蟲樂糞,愚人身無異。智者應觀身,不貪染世樂;無累無所欲,是名真涅槃。如諸佛所說,一心一意行,數息在禪定,是名行頭陀。”

【白話】正如禪經的偈頌中說的那樣:眾生在生死中沉淪,從不斷絕,都是因為貪著於五欲,嗜好於五味,就像在墳墓裡養冤家一樣,枉受種種辛苦。可這個身體實際上像死屍一樣臭,九孔經常流出污垢的體液。愚癡的人貪著於自己的身體,就好像廁所裡的蛆蟲在糞堆裡游戲一樣。有智慧的人應當觀察自己的身體實相,不對世間的所謂樂趣心生染污的貪著。沒有這些不必要的慾望,便不會為世間所累,這樣就可以真正進入圓滿覺悟的涅槃境界。遵循諸佛所教誨的那樣一心一意的修行,在禪坐中收攝身心,專念數呼吸,這就是行頭陀之行。

------------------------------------------------

小止觀白話丨棄蓋第三

【原文】棄蓋第三

【白話】第三章、斷除五種障蓋。

【原文】所言棄蓋者,謂五蓋也。

【白話】所謂斷除障蓋,就是指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障蓋。

【原文】一、棄貪欲蓋。前說外五塵中生欲,今約內意根中生欲。謂:行者端坐修禪,心生欲覺,念念相續,覆蓋善心,令不生長。覺已應棄。所以者何?如術婆伽,欲心內發,尚能燒身;況復心生慾火,而不燒諸善法?貪欲之人,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欲,無由近道。

【白話】第一、斷除貪欲的障蓋。上一章所說的降伏五欲,是指面對外境的五塵所生的貪欲,這裡所講的是意根對法塵所生的貪欲。當修行人端身正坐、修習禪定的時候,外表看起來威儀莊嚴,但是內心胡思亂想,對所想念的境界生起種種的愛染,念念相續不斷,就覆蓋住了善心,讓它無法增長,一旦覺察到貪欲的障蓋,就應當立即地斷除摒棄。為什麼呢?曾經有一位印度的一位婬女,只是內心升起了欲愛之心,她的身體都被燒壞了,更何況心中燃起了慾火,怎麼不會把善法所燒殺呢。貪著於慾望的人,離修道相距很遠,為什麼呢?因為慾望是種種煩惱生根發芽的地方,如果心中對慾望堅著不捨,便沒有辦法步入修道的門徑。

【原文】如除蓋偈說:“入道慚愧人,持缽福眾生,云何縱塵欲?沉沒於五情。已舍五欲樂,棄之而不顧,如何還欲得?如愚自食吐。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處。諸欲患如是,以何能捨之?得深禪定樂,即不為所欺。”

【白話】正如除蓋障的偈頌所說:修行入道的人應當心生大慚愧,悲憫眾生,托缽乞食,淡泊於資生的事物,並藉此來為眾生種福,怎麼還會縱情於五欲六塵,沉默在五根的享受之中呢?既然決心捨棄了五欲之樂,將他們摒絕而不顧,怎麼還想要再度去追逐,就好像一個愚人將吐出來的殘渣吞回去一樣呢?面對種種的慾望,人們去追求的時候遭遇種種的奔波辛苦,得到的時候因為害怕失去,又會膽戰心驚,真正失去它的時候,心裡又煩憂不已,真是從來沒有什麼快樂的時候。種種慾望的過患,就是這樣的深刻,怎樣才能將它捨棄呢?唯有真正得到深入禪定的樂趣,便不會被世間的慾望所欺騙。

【原文】二、棄瞋恚蓋。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是故行者於坐禪時,思惟此人現在惱我,及惱我親,讚歎我冤;思惟過去未來亦如是,是為九惱。故生瞋恨,瞋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惱彼。如是瞋覺覆心,故名為蓋。當急棄之,無令增長。如釋提婆那以偈問佛: “何物殺安樂?何物殺無憂?何物毒之根?吞滅一切善。”佛以偈答言:“殺瞋則安樂,殺瞋則無憂,瞋為毒之根,瞋滅一切善。”如是知已,當修慈忍以滅除之,令心清淨。

【白話】第二、斷除嗔恚的障蓋。嗔心,是退失佛法的根本,墮入惡道的因緣,是法喜的冤家,是善心的盜賊,是種種惡口罵詈的大本營。所以。修行人在坐禪的時候要善加思維,有人現在惹我生氣,並且在惱害我的親朋好友,讚歎我的仇敵冤家。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節做這三種事情,這就是所謂的“九惱”,我們面對“九惱”往往容易生起嗔恨心了,有了嗔恨心就會生起怨念,因為有了怨念就有了種種的煩惱。嗔恨心能夠覆蓋我們的善心,所以我們將它稱為障蓋,一旦覺察到了,就應該迅速地摒棄,讓它不再增長。正如釋提婆以偈頌問佛陀:什麼事物吞噬眾生的安樂,什麼事物吞噬眾生的無憂,什麼事物稱為三毒的根本,什麼事物吞滅一切的善業。佛陀用偈頌回答他說:除滅嗔心能生安樂,除滅嗔心能生無憂,嗔恨心是三毒根本,嗔恨心能吞滅一切善業。從釋提婆和佛陀的問答中可以知曉,應當以修慈悲安忍來滅除嗔恨心,讓心地清淨。

【原文】三、棄睡眠蓋。內心昏闇名為睡;五情闇蔽,放恣支節,委臥睡熟為眠。以是因緣,名為睡眠蓋。能破今世後世實樂法心,及後世生天及涅槃樂。如是惡法,最為不善。何以故?諸餘蓋情,覺故可除;睡眠如死,無所覺識;以不覺故,難可除滅。【白話】第三、斷除睡眠的障蓋。內心昏暗叫作“睡”,而心性被喜、怒、憂、思、恐這五情所遮蔽,恣意放縱四肢而熟睡,叫作“眠”。因為這樣因緣,稱作“睡眠蓋”,會破壞今生後世真實樂法的心,障礙來世生天之樂與涅槃之樂。這種惡法最為不善,為什麼呢?因為其餘的障蓋,只要覺察到,就能對治滅除,而墮入了睡眠之中就像昏死過去,什麼覺知意識都沒有了,因為沒法覺知到障蓋的過失,就更難以除滅了。

【原文】如佛諸菩薩訶睡眠弟子偈曰:“汝起勿抱臭屍臥,種種不淨假名人,如得重病箭入體。諸苦痛集安可眠?如人被縛將去殺,災害垂至安可眠?結賊不滅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居,亦如臨陣兩刃間。爾時云何安可眠?眠為大闇無所見,日日欺誑奪人明;以眠覆心無所見,如是大失安可眠?”

【白話】所以佛陀呵斥貪戀睡眠的弟子時說:你當早早精進奮起,不要抱著臭屍骸一樣的身軀臥倒在床。這身軀只是因緣而成,假名為“人”,卻有種種污穢不淨,每個人在生死之中,苦痛不息,如同身患重病、毒箭刺身,怎麼還能睡得安穩?又好比是被煩惱大賊所擒捉束縛,不久就要傷殺於我,死亡的災難可能轉瞬即至,又怎麼能安穩地睡著?如果煩惱大賊不消滅,生死之危機不解除,就如同是和毒蛇共處一室,又如同被兩刃交逼,這時候怎麼可能安然睡眠?睡眠即是將自己推向一無所見的黑暗境地,永遠失去了光明,只得被人所欺誑,這顆精明的內心被遮蔽住,這樣痛失明珠之苦,又怎麼能安心睡覺呢?

【原文】如是等種種因緣,訶睡眠蓋。警覺無常,減損睡眠,令無昏覆。若昏睡心重,當用禪鎮杖卻之。

【白話】知曉了這種種因緣,當急急斷除睡眠的障蓋,對生死無常生起警覺心,減少睡眠的時間,不要讓身心在昏暗遮蔽中空過。如果說昏睡心重,就要用禪杖、拄杖來敲打警醒自己。

【原文】四、棄掉悔蓋。掉有三種:一者、身掉:身好遊走,諸雜戲謔,坐不暫安。二者、口掉:好喜吟詠,競諍是非,無益戲論,世間語言等。三者、心掉:心情放逸,縱意攀緣,思惟文藝,世間才技,諸惡覺觀等,名為心掉。

【白話】第四、斷除掉悔的障蓋。所謂“掉”,就是心不寂靜,隨情高舉放蕩。這有三種,第一種是“身掉”:身體好東遊西走,隨情放蕩,諸雜戲謔,一刻也不能安穩地坐下。第二種是“口掉”:喜歡歌唱吟詠,與人爭執辯論,談說是非,講一些無益的戲論和世間的事情。第三種是“心掉”:心情放逸,心識無法安住,縱恣情緒,處處攀緣,思惟世間的文藝才技,進行種種不如理的染污覺觀。

【原文】掉之為法,破出家人心。如人攝心,猶不能定,何況掉散?掉散之人,如無鉤醉象,穴鼻駱駝,不可禁制。如偈說:“汝已剃頭著染衣,執持瓦鉢行乞食,云何樂著戲掉法?放逸縱情失法利!”既失法利,又失世樂;覺其過已,當急棄之。

【白話】“掉”這種障蓋,能破出家人修道之業。一個人就算努力攝心,都不一定能夠輕安禪定,更何況心緒掉舉散亂呢?縱意散亂嬉戲之人,就好像是沒有被馴服的野象喝醉了,踐踏花池,又如同沒有拴上鼻繩的駱駝,翻倒貨物,難以調伏制止。如偈頌所說,“你已經剃除鬚髮,身著袈裟,每天托著瓦缽乞食來生活。怎麼還能夠貪著於掉舉嬉戲呢,這樣縱情放逸,會失去佛法帶來的安樂利益。”既失去了解脫的安樂,甚至連世間人的五欲之樂都無法享受。當急急覺知掉舉的過患,速速地將其斷除。

【原文】悔者,悔能成蓋。若掉無悔,則不成蓋。何以故?掉時未在緣中故。後欲入定時,方悔前所作,憂惱覆心,故名為蓋。但悔有二種:一者、因掉後生悔,如前所說。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懷怖畏,悔箭入心,堅不可拔。

【白話】悔(惡作),也能成為禪修的障蓋。如果單單是掉舉,卻沒有憂悔,則不成禪修之障蓋。為什麼呢?因為放逸掉舉,不在禪修之緣中,而是在嬉笑遊戲以後,想要禪修入定的時候,卻對之前所作的事心生憂悔,這種憂惱不安遮覆了心識,所以成為障蓋。而“悔”有兩種,一種是因為掉舉以後生起的憂悔,第二種是做了重大罪惡的人,常常心懷怖畏,憂悔之箭堅固地插在心田上,難以拔除。

【原文】如偈說:“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悔惱火所燒,後世墮惡道。若人罪能悔,悔已莫复憂,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若有二種悔,若應作不作,不應作而作,是則愚人相。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

【白話】正如偈頌所言:不應作的事情卻作了,或者是應作的事情卻沒有作,這些都會導致悔惱之火燒傷心田,讓自己來世墮入惡道之中,如果有人造罪以後能夠如法懺悔,這樣的懺悔便能生起清涼,自在安樂。事後不應總是憶念執著於此,莫要再度憂悔不安,如果還是因掉舉身心而憂惱不已,或者悔箭入心、堅不可拔,那就是愚人的相了。不會因為憂悔放不下,而讓未作的善業變成已作的,也不會讓不該做的惡業變成未做過的。

【原文】五、棄疑蓋者,以疑覆心故,於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獲。譬如有人入於寶山,若無有手,無所能取。然則疑過甚多,未必障定,今正障定。

【白話】第五、斷除懷疑的障蓋。因為懷疑能夠遮覆善心,讓人對無法種種法門生起信心。因為沒有信心,便會在佛法中空無所獲,就如同有人到了遍布寶藏的山林裡,卻因為沒有雙手,就無法取回哪怕一小顆寶石。然而,所謂的“疑”有很多種(譬如禪宗的疑情等),並不一定會障礙禪定,這裡所說的懷疑,是指對真理猶豫不決之的疑心,正是禪定的障礙。

【原文】疑者,有三種: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諸根闇鈍,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終不得發。若欲修定,勿當自輕,以宿世善根難測故。二者、疑師。“彼人威儀相貌如是,自尚無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為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訶衍論》中說:“如臭皮囊中金,以貪金故,不可棄其臭囊。”行者亦爾,師雖不清淨,亦應生佛想。三、疑法。世人多執本心,於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心生猶豫,即法不染心。何以故?疑障之義,如偈中說:

【白話】懷疑有三種。第一種是對自己的懷疑,有人心裡會想,“我這個人善根愚鈍,心靈昏暗,罪障深重,大概不是修禪定的材料吧?”如果自己這麼想的話,那就一直難以引發禪定之受用了。如果想要修禪定,千萬不可以輕賤自己,因為每個人的宿世善根都很難了知,既已得遇這樣殊勝的法門,就要相信自己有大因緣。第二種是對師長的懷疑,有的人會覺得,“這麼人的威儀和相貌看起來也就是這樣而已,他自己恐怕都沒有什麼道行,有什麼能力教我證悟呢?”如果因為心中的傲慢而懷疑師長的話,就會障礙禪定。怎麼樣來遣除對師長的懷疑呢?《摩訶衍論》裡說,“商人見到臭腐的肉裡有金子的話,因為貪愛財寶,也不會嫌棄腐肉的惡臭”。修行的人也是如此,即使師長身語意有表現出一些不清淨,也要將他當成是佛來學習他的長處。第三種是對方法的懷疑,世間人大多對自己固有的觀念想法很執著,對所學的理論和方法不能立即真切的相信、恭敬的實踐。如果心裡對方法猶豫不決,那麼這個法門就很難入心,為什麼呢?且看偈頌對疑惑的障礙是怎麼說的:

【原文】“如人在岐路,疑惑無所趣,諸法實相中,疑亦復如是。疑故不勤求,諸法之實相。見疑從痴生,惡中之惡者。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定實真有法,於中莫生疑。汝若懷疑惑,死王獄吏縛,如師子搏鹿,不能得解脫。在世雖有疑,當隨喜善法,譬如觀岐道,利好者應逐。”

【白話】修行人如果對真理的實相心存懷疑,就好像是有行人走到了岔路口,對自己往哪條路走心存疑惑。因為懷疑蘊結在心中,便不會對真理實相堅定勇猛地追求!因為有了懷疑,種種愚癡也會隨之產生,可見懷疑的障蓋是惡法中的惡法。行者當深思,世間有善法、不善的染污法,譬如勝義的善法即是涅槃,勝義的染污法即是生死,而這一切法中,一定有真實不虛的法(生死中有涅槃,煩惱中有菩提),對此切莫懷疑。如果還心存疑慮,就如同閻王獄卒的繩索縛在身上,麋鹿被兇猛的獅子所捕獵,想要解脫全無機會。但世人疑惑太多,無論如何也要對善法生起隨喜心,就好像在岔路口前,為求正式利益也須當勇往直前。

【原文】佛法之中,信為能入,若無信者,雖在佛法,終無所獲。如是種種因緣,覺知疑過,當急棄之。

【白話】在佛法寶庫面前,只有借助信心才能夠入門,如果喪失了信心,雖然被佛法的珍寶所圍繞,最終還是一無所獲。明白了這種種的因緣,就能曉了疑蓋的過患,切要急急捨棄!

【原文】問曰:“不善法廣,塵數無量,何故但棄五法?”

【白話】有人問,不善的法十分地繁多,如同微塵一樣無量無邊,為什麼單單說捨棄這五種障蓋呢?

【原文】答曰:“此五蓋中,即具有三毒等分,四法為根本,亦得攝八萬四千諸塵勞門。一、貪欲蓋,即貪毒。二、瞋恚蓋,即瞋毒。三、睡眠及疑,此二法是癡毒。四、掉悔,即是等分攝。合為四分煩惱:一中有二萬一千,四中合為八萬四千。是故,除此五蓋,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行者如是等種種因緣,棄於五蓋。譬如負債得脫,重病得差;如飢餓之人,得至豐國;如於惡賊中,得自免濟,安隱無患。行者亦如是,除此五蓋,其心安隱,清涼快樂。如日月以五事覆翳:煙、塵、雲、霧、羅睺阿修羅手障,則不能明照。人心五蓋,亦復如是。”

【白話】當如此回答:這五種障蓋,就涵蓋了貪嗔癡之三毒及等分(等分,即是貪嗔癡三心一齊而起)。以此四法而為根本,即是收攝了八萬四千塵勞的綱目。貪欲蓋就是貪之毒,嗔恚蓋就是嗔毒,睡眠蓋與疑蓋就是癡毒,而掉悔蓋則是等分之綱目。這四大類煩惱,每一種都統攝了二萬一千煩惱,四種合起來就是八萬四千煩惱。所以蠲除五蓋,也就是蠲除一切的不善法。因此,修行人當努力地斷除這五種障蓋。就好像負債的人得以償還,重病的人得以痊癒,又如同遭遇飢荒的人到了豐饒的國度,被土匪挾持的人得以逃脫凶器的威脅,身心安穩,再無各種憂患。修行人也是這樣,能夠斷除五蓋,就能身心安穩,清涼快樂。但如果心被五蓋所遮蔽,就好像日月的光明被煙、塵、雲、霧、羅睺阿修羅的手說遮蔽住,不能顯現起光明遍照的大智能。

------------------------------------------------

小止觀白話丨調和第四

【原文】調和第四

【白話】第四章,調和五事。

【原文】夫行者初學坐禪,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應當先發大誓願,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其心堅固,猶如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若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然後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所謂善、不善、無記法,內外根塵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經》雲:“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心無染著,則一切生死業行止息。作是觀已,乃應如次起行修習也。

【白話】行者初發願學習禪觀,立志修學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勝法,應當先發大誓願,願度化一切眾生解脫諸苦,願成就無上的佛陀之果位。並且讓這樣的心志如金剛一般堅固,甚至不吝惜身體生命,精進勇猛地去努力。為成就一切佛法的功德,始終不退轉。然後在坐禪之時,以正念來思惟一切諸法的真實之相,也就是說一切的善法、不善法、無記法、內外六根六塵妄識一切於煩惱隨順增長的有漏法,三界之內造作變化的生滅因果之法,這一切都是因心識而生起。所以《十地經》中說,三界一切的法,全都是一心所造作,並沒有任何例外。如果能夠明曉此心並無實性,就能夠徹悟一切法都虛幻不實。這樣便可以心無貪染執著,一切生死束縛的行為造作都會隨之止息。在作了這樣的正見觀察以後,應當有次第地實踐修行的方法。

【原文】云何名調和?今借近譬,以況斯法。如世間陶師,欲造眾器,先須善巧調泥,令使不彊不懦,然後可就輪繩。亦如彈琴,前應調弦,令寬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諸妙曲。行者修心,亦復如是。善調五事,必使和適,則三昧易生。有所不調,多諸妨難,善根難發。

【白話】什麼叫做調和呢?舉個例子來說,世間做陶器的工匠師傅,在做陶器之間,先要將泥土等原料調和到合適的稠度,讓它既不干硬又不糯軟,然後才能將黏土放到陶輪裡去塑形。再比如說彈琴之前要調音,讓琴弦既不會因為崩得太緊而斷裂,也不會因為放得太鬆而失聲。修禪也是這樣,善於調和飲食、睡眠、身軀、呼吸、心念這五件事,就能讓身心平和安適,引發禪定,如果這五個要素不能具備,就會遇到種種妨礙,難以激發起善法的現前。

【原文】一、調食者,夫食之為法,本欲資身進道;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若食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穢觸之物,令人心識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則動宿病,使四大違反。此為修定之初,須深慎之也。故經云:“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常樂在空閒,心靜樂精進;是名諸佛教。”

【白話】第一,調和飲食。飲食是滋養身體、提供精進修道方便的保障。如果吃得過飽,就會氣息急促、身體粗重,經脈運行阻滯不通暢,這樣讓人心識幽閉,如果禪坐的話,很難安穩下來;如果吃得過少,就會身體虛弱,心識飄忽,難以集中精力。這兩種都不是有助於禪定的方式。再者,如果吃了污穢的垃圾食品,甚至會讓人心識昏迷;如果吃了自己身體不適宜吸收的食物,就會引發舊病,使得身體不安適。所以飲食對於剛剛修學禪定的人來說,需要十分謹慎。經中說,身體安穩則道業興盛,所以修道人飲食要適量節制,常常樂於在空閒無擾之處,安靜地精進修學,這是諸佛的教誨。

【原文】二、調睡眠者:夫眠是無明惑覆,不可縱之。若其眠寐過多,非唯廢修聖法,亦復喪失功夫,而能令心闇昧,善根沉沒。當覺悟無常,調伏睡眠,令神氣清白,念心明淨,如是乃可棲心聖境,三昧現前。故經云:“初夜後夜,亦勿有廢。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白話】第二,調和睡眠。睡眠是無明惑障覆,不可以放縱。如果睡得過多,不僅僅會荒廢修習聖法的時光,還會讓禪定的功夫逐漸退失,讓心靈昏昧,善根沉沒。行者應當對生死無常生起警覺,調伏睡眠的障覆,令自己神氣清白,心念明淨,這樣才可以棲心於聖道,禪定現前。所以經中說,在夜晚三時之中,初夜、後夜這兩時也不要荒廢在睡眠之中,更不要讓自己的時間都被睡眠耽誤,使得一生空過,終無所獲了,切要提醒自己無常大火在不斷地燃燒世間的一切,一定要早早地解脫,不能耽溺在睡眠中了。

【原文】三、調身,四、調息,五、調心,此三應合用,不得別說;但有初中後方法不同,是則入住出相有異也。

【白話】第三,調和身體;第四,調和氣息;第五,調和心念——這三當面應該合在一起來實踐,不能分開來談;但是這三者的調和,在入禪、住禪、出禪不同的時段,所用的方法並不相同。

【原文】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靜運為,悉須詳審。若所作粗獷,則氣息隨粗;以氣粗故,則心散難錄;兼复坐時煩憒,心不恬怡。身雖在定外,亦須用意逆作方便,後入禪時,須善安身得所。

【白話】一開始想要入禪的時候,怎麼來調身呢?修行人想要進入禪定,調身不僅僅在打坐的時候才開始,如果在還沒有上座的時候,行為進止、動靜作為,都應當留心用功。如果行動粗放,那麼氣息也會隨之粗放,心念也就隨之散漫難調,到了坐禪的時候,還會感覺到煩躁,很難體會到恬怡的快樂。所以即使在沒有進入打坐禪修之時,也要預先用功調和身體,來為坐禪創造助緣。然後到了坐禪的時候,就應當好好地將身體調和到合適的姿勢。

【原文】初至繩床,即須先安坐處,每令安穩,久久無妨。

次當正腳,若半跏坐,以左腳置右腳上,牽來近身,令左腳指與右髀齊,右腳指與左髀齊。若欲全跏,即正右腳置左腳上。

次解寬衣帶周正,不令坐時脫落。

次當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對,頓置左腳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

次當正身,先當挺動其身,並諸支節,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如是已,則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聳。

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

次當口吐濁氣,吐氣之法,開口放氣,不可令粗急,以之綿綿,恣氣而出,想身分中百脈不通處,放息隨氣而出。閉口,鼻納清氣。如是至三。若身息調和,但一亦足。

次當閉口,唇齒才相拄著,舌向上齶。

次當閉眼,才令斷外光而已。

當端身正坐,猶如奠石;無得身首四肢切爾搖動。是為初入禪定調身之法。舉要言之:不寬、不急、是身調相。

【白話】第一步,到了禪凳。應當先安坐,使得自己能夠安穩地坐在上面,並且一直不會感到有傾動的隱患。

第二步,調整雙腳。如果是半跏坐(單盤),就把以左腳放置右腳上,然後將雙腳拉到身前,(這樣左小腿自然而然就放置在右小腿上方,)調整兩條腿的位置,盡量讓左腳趾安穩放在右大腿上,與大腿骨平齊,讓右腳趾安穩放在左大腿上,與大腿骨平齊。如果要全跏趺坐(雙盤),就加一個動作,即是將右腳搬上來安穩地放在左腿上。

第三步,將衣襟整理周正,避免在坐禪的過程中滑落。

第四步,安放雙手。(兩個手掌掌心向上,)兩手重疊,將左手安放在右手掌上,(一般是兩個大拇指輕輕抵在一起,)放在腳上,然後收回到肚子前,自然地安放在腳上(不須懸空),令心能夠專注安穩。

第五步,調節身軀。現將脊背挺直,然后腰部用力,旋轉自己的上身,順時針、逆時針兩個方向360度輪流旋轉,類似於給身體進行按摩的效果。但在這個過程中,要雙手雙腳端正的姿勢,切莫散亂。旋轉七八次以後,就端正坐好,脊骨自然伸直,不可彎腰駝背,也不要刻意聳立筆直。

第五步,端正頭頸。使得鼻子與肚臍保持在身體的中線上,不偏不斜,頭部不低垂也不昂起,面部保持平正。

第六步,張開口齒,吐出濁氣。在開口吐氣的時候,不可以心急氣粗,要讓氣息綿綿地吐出,並且觀想自己身體經脈之中所有不通暢的地方,都隨著氣息通暢地放出。然後再微微閉口,用鼻子輕輕地吸入清氣。這樣做三遍即可,如果是身體氣息調和,做一次就夠了。

第七步,微微合上嘴巴,只要讓上下嘴唇、上下牙齒微微相碰觸即可。然後舌頭放鬆,舌尖輕輕地接觸到上顎(兩個門牙牙齦處)。

第八步,微微合上雙眼,不須用力閉目,只是阻斷強光進入雙眼即可。

保持這樣端正的姿勢坐好,身體就如同奠基石一樣,頭頸身軀四肢都不要隨意搖動。這就是剛入禪之時的調身之法,調和身體要點就是:身體不粗重寬放,也不緊張急促。

【原文】四、初入禪調息法者,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相。云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覺有聲,是風也。云何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云何息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隱,情抱悅豫,此是息相也。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即定。

【白話】第四,初修禪的時候調和氣息。氣息有四種狀態: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面三種是氣息不調的狀態,最後一種息的狀態才是調和的狀態。什麼是風的狀態?就是在打坐時,鼻子的呼吸,空氣出入會發出聲音。什麼是喘的狀態?就是打坐的時候雖然不會發出聲音,但是氣息出入時結滯不通暢。什麼是氣的狀態?就是打坐時雖然氣息沒有聲音也不結滯,但是呼吸粗大,不夠細微。什麼是息的狀態呢?就是呼吸沒有聲音、不結滯、不粗獷,氣息的出入綿綿相續,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神態安穩,情志喜悅,這是調和的息的狀態。在打坐時,如果保持在風的狀態則身心散漫,保持在喘的狀態則結滯不通,保持在氣的狀態則疲乏勞損,如果保持在息的狀態就會慢慢進入禪定的境界。

【原文】坐時有風、喘、氣三相,是名不調;而用心者,復為心患,心亦難定。若欲調之,當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放身體,三者、想氣遍毛孔出入通同無障。若細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時調息方法。舉要言之:不澀不滑,是調息相也。

【白話】在打坐時,風、喘、氣三種不調和的狀態下,會干擾心識,使得心念難以安定。調和氣息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將心念的注意力往下放(譬如專注在丹田之處)。第二種,將身體放鬆,不要緊張拘束。第三種、觀想自己的氣息周遍全身,從全身的毛孔中出入,通暢無礙。這樣子,心念就能夠細密,氣息也就能變得微細。氣息調和則一切病患不生,心識容易安定。這就是初入定時的調息方法,調和氣息要點就是:不粗澀不滑溜。

【原文】五、初入定時調心者,有三義:一、入,二、住,三、出。

【白話】第五,在剛修禪時調心的方法,有三個步驟:一、入禪時調心,二、住禪時調心,三、出禪時調心。

【原文】初入有二義:一者、調伏亂想,不令越逸;二者、當令沉浮寬急得所。何等為沈相?若坐時心中昏暗,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是為沈相。爾時當繫念鼻端,令心住在緣中,無分散意,此可治沉。何等為浮相?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浮相。爾時宜安心向下,系緣臍中,制諸亂念;心即定住,則心易安靜。舉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調相。其定心亦有寬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攝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當寬放其心,想氣皆流下,患自差矣。若心寬病相者,覺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時闇晦。爾時應當斂身急念,令心住緣中;身體相持,以此為治。心有澀滑之相,推之可知。是為初入定調心方法。

【白話】入禪時調心,有兩個方面:第一、調伏亂想雜念,讓心念不要亂跑;第二、讓心不要落入到沉浮寬急的狀態中。

什麼是沉的狀態?如果在坐禪時頭頸低垂,心中昏暗,不能明白地覺察和記憶心的狀態,這就是心昏沉了。這時候就應當將心念專注在鼻尖,安住在正念,不要分散意念,就可以對治昏沉的狀態。

什麼是浮的狀態?就是在坐禪時心識好飄動,甚至身體也不安定,總是想著其他的事情,這就是心在浮動。這是就要將心念安放在下方,注意力放在肚臍處,來對治亂想,這樣心就能安定靜默。調和心念要點就是:心念既不昏沉,也不浮動。

而在修禪定時,心還會出現寬和急的禪病之相。什麼是心急的病相呢?就是在坐禪時,收攝身心,用功失度,所以氣息上湧,胸臆急痛,這是要寬放心態,觀想氣息都向下方流,這樣急痛之病就能痊癒。

而心出現心寬的病相呢?就是心志散慢,身體萎靡不振;或口中液涎外流;或心情晦暗。這時候應該收攝身心,端正身體,抖擻精神,讓心安住在正念中,來對治寬放的禪病。

心還有粗澀和滑溜的狀態,結合前文便能知道如何來對治了。

這就是入禪時調心的方法。

【原文】夫入定本是從粗入細,是以身既為粗,息居其中,心最為細靜。調粗就細,令心安靜,此則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時調二事也。

【白話】修禪定,遵循著從粗獷逐漸進入細密的次序,在這三事中,身體相較粗大,其次就是氣息,而心念最為細靜。所以說調粗就細,來逐漸讓心安靜,是初入禪的方法。以上就是初入禪的調和之法。

【原文】二、住坐中調三事者,行人當於一坐之時,隨時長短,十二時、或經一時,或至二三時,攝念用心,是中應須善識身息心三事調不調相。若坐時向雖調身竟,其身或寬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覺已隨正,令其安隱;中無寬急,平直正住。

【白話】在禪坐之中,如何調身調息調心呢?行者在一次禪坐中,時間有的長,比如十二時,有的短,比如一時,或者坐到二時、三時之久。在禪坐中攝念用心,就應該明白的知道身體、氣息、心念的調和之相和不調和之相。儘管在禪坐之初就已經調節了身體的姿勢,但是如果在禪坐中發覺自己的身體或寬放、或急促、或偏斜、或彎曲、或低垂、或昂頭,只要身體不端直,就隨時將它調整到平直的狀態並正念保持。

【原文】復次,一坐之中,身雖調和,而氣不調和。不調和相者,如上所說,或風、或喘、或複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而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

【白話】再者,在禪坐之中,身體雖然調和,但是氣息可能不調和。就像上面所說的那樣,或風、或喘、或氣急,身中脹滿,就要用前面所說的方法隨時來調整,讓氣息綿綿密密,若有若無。

【原文】次一坐中,身息雖調,而心或浮沉寬急不定。爾時若覺,當用前法,調令中適。

【白話】而在禪坐中,身體和氣息雖然調和了,但是心念可能沉寬急不定,如果覺察到心念的不調狀態,也用前面的方法來調節,使得心念中正平和。

【原文】此三事,的無前後,隨不調者而調適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調適,無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則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克。

【白話】在禪坐中調身調息調心並沒有固定的前後次序,只要覺察到有不安穩的狀態,就隨時糾正調適,在禪坐中身體、氣息、心念都不相錯亂,和融不二。這樣即可以蠲除宿病,消滅障礙,一定有機會證得聖道。

【原文】三、出時調三事者,行人若坐禪將竟,欲出定時。應前放心異緣,開口放氣,想從百脈隨意而散,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膊及手、頭、頸。次動二足,悉令柔軟。次以手遍摩諸毛孔。次摩手令煖,以揜兩眼,然後開之。待身熱稍歇,方可隨意出入。若不爾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頓促,則細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頭痛,百骨節彊,猶如風勞。於後坐中,煩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須在意。此為出定調身、息、心方法,以從細出粗故。是名善入、住、出。如偈說:“進止有次第,粗細不相違;譬如善調馬,欲住而欲去。”

【白話】在出禪時怎樣調身調息調心呢?如果一個人坐禪以後,準備出定下座。

首先,將心念從禪修的境界中放開,並微微張開口齒呼氣,觀想氣息從身體的經脈中隨意流通,然後微微運動自己的上身。

第二步,輕輕地放開雙腳,柔軟地放好雙腳。

第三步,用手按摩身上的毛孔。

第四步,搓磨雙手的手掌,然後掩住雙眼,緩緩揉動後,慢慢地睜開眼睛。

等到身體稍微暖和一些以後,才可以隨意地運動。不然的話,禪坐中心念安住,會因為細微的法還沒有散開,留在身體裡(身體毛孔大張),在出定時猝暴急促的話,(風寒趁虛而入)會讓自己頭痛,關節僵硬,好像患上了風勞病。以後再坐禪的話,就會煩躁不安。所以每次將要出定下座的時候,要留心在意。

這便是出定下座時調身調息調心的方法,也就是細法中慢慢走出到粗法。果能如此,便可在入禪、住禪、出禪中善加用心,便如偈中所說,修禪者在進修與休止都按照規則有次第地進行,防止粗法與細法之間紊亂,就好像善於馴馬的馬夫,想要前進還是休息,都隨自己的心意而去。

【原文】《法華經》雲:“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住、出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

【白話】又如《法華經》中所說,“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住出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

------------------------------------------------

小止觀白話丨方便行第五

【原文】方便行第五

【白話】第五章、成就五種方便。

【原文】夫修止觀,須具方便法門,有其五法:

【白話】修行止觀,還須要具備欲、精進、念、巧慧、一心分明這五種方便法門。

【原文】一者、欲。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故。亦名為志,亦名為願,亦名為好,亦名為樂。是人誌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故名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白話】第一、志欲。“欲”(並不是世間的享樂之欲),是志願遠離世間一切顛倒妄想,志欲證得一切禪定智慧的法門。又名為“志”,又名為“願”,又名為“好”,又名為“樂”。行者志願好樂一些甚深微妙的法門,所以稱為“欲”,正如佛陀所說,“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原文】二者、精進。堅持禁戒,棄於五蓋,初夜後夜專精不廢;譬如鑽火未熱,終不休息,是名精進善道法。

【白話】第二、精進。堅持嚴持禁戒,斷除五種障蓋,在初夜、中夜都專念精進,不荒廢道業,就如同鑽木取火,如果沒有鑽出火苗,絕不休息,這就叫作在善道善法上精進。

【原文】三者、念。念世間為欺誑可賤,念禪定為尊重可貴。若得禪定,即能具足發諸無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是為可貴,故名為念。

【白話】第三、念。念世間無常,充滿了欺誑,沒有什麼價值。念禪定尊貴稀有,是難得的寶藏。如果能夠生起禪定,就能具足發起種種斷除煩惱的無漏智慧,成就一切神通道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還可以廣度眾生,十分難能可貴,所以說“念”是修禪的勝方便。

【原文】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何?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誑不實,是失、是輕。禪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閒曠,永離生死,與苦長別,是得、是重。如是分別,故名巧慧。

【白話】第四、巧慧。權衡利弊,較量世間慾望的享樂與禪定智慧的法樂,得失輕重如何?世間的享樂,不僅快樂短暫微薄、苦惱熾盛長久,而且虛妄不實,所以世間之樂輕薄,而且得不償失。而禪定智慧之法樂,不隨貪嗔癡的煩惱增長,故稱“無漏”,沒有生滅無常之憂患,故稱“無為”,寂然閒曠,永離生死險道,斷除一切無明大苦,是真實利益,是無盡寶藏。這樣進行抉擇,所以名為巧慧。

【原文】五者、一心分明。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可尊可貴。爾時應當一心決定修行止觀,心如金剛,天魔外道不能沮壞。設使空無所獲,終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須知道通塞之相,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經云:“非智不禪,非禪不智。”義在此也。

【白話】第五、一心分明(堅定決心)。分明了知世間憂患深重,實當摒棄;清楚明白禪定智慧功德尊重可貴。這時候應當堅定不移地決心修行止觀,心如金剛,即使一切天魔外道都來作祟,也不亂我心智。即使長時修行也空無所獲,還是絕不退失決心。就好比一個人要遠行,就要先知道解脫之路通暢,輪迴之路阻滯,然後下定決心選好一條路勇往直前。所以說“巧慧”與“堅定決心”是禪修的勝方便。經中說,“非智不禪,非禪不智”,就是這個意思。

------------------------------------------------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6414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