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小止觀》白話
2023/02/14 23:25:16瀏覽1178|回應0|推薦3
智者大師《小止觀》白話

小止觀白話丨序言

【原文】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曰童蒙止觀,亦名小止觀)

【原文】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述

【原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白話】一切的惡業都不要造作,所有的善事多勤加奉行,清淨自己的知見與意念,就是一切諸佛的教誡。

【原文】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故《法華經》雲:“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白話】證悟不生不滅的菩提涅槃之方法,入門之路徑很多。這其中最直截、緊要的,皆不可出“止、觀”這二法。為什麼呢?因為“止”是降伏煩惱的初始門徑,“觀”是斷除無明的正途精要;修止是調養澄清心識的資糧,修觀是前進開發圓解的妙方;修止是得禪定的勝因,修觀是開發智慧的津梁。如果有人能夠成就定、慧二法,就可以利人利己,一切勝法方便都具備了。所以《妙法蓮華經》說:“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原文】當知此之二法,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若偏修習,即墮邪倒。故經云:“若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偏學知慧,不修禪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過,雖小不同,邪見輪轉,蓋無差別;若不均等,此則行乖圓備,何能疾登極果?故經云:“聲聞之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諸佛如來,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見於佛性。”以此推之,止觀豈非泥洹大果之要門,行人修行之勝路,眾德圓滿之指歸,無上極果之正體也!

【白話】當知定慧二法,就如同車的雙輪,鳥的雙翅,如果偏於其中一法,則容易墮入顛倒邪見。所以經中說:“如果偏修禪定福德,而不學智慧,則會落入愚癡;如果偏學智慧,而不修禪定福德,則會落入狂妄。”狂妄和愚癡的過失,雖然有些細微的差別,但是他們都會導致邪見增長,輪迴不止,這一點上並沒有差別。如果定慧不均等,這樣的修行有違圓融具備之道,又怎麼可能速證極果呢?所以經中說:“聲聞羅漢,定力偏多,不能見佛性;十住位的菩薩,智慧力偏多,雖見佛性,但是模糊不明朗。而諸佛如來,定力和慧力平等圓滿,所以明了無礙地見佛性。”以此來推論,止觀豈不正是涅槃大果的心要法門、學人修行的殊勝路徑、眾德圓滿的指針歸趣、無上佛果的正體!

【原文】若如是知者,止觀法門實非淺,故欲接引始學之流輩,開蒙冥而進道,說易行難,豈可廣論深妙!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階梯,入泥洹之等級;尋者當愧為行之難成,毋鄙斯文之淺近也。若心稱言旨,於一眴間,則智斷難量,神解莫測;若虛搆文言,情乖所說,空延歲月,取證無由;事等貧人數他財寶,於己何益者哉!

【白話】若能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止觀確實並不是淺易的法門。但是想要接引初學的人,破除蒙昧而進入正道,就做如此撮要的簡說。止觀法門,說則容易,實行則難,豈可一開始就專務高深,便無從下手。此文略說十個要點,來開導初發心的學人,登入正道的階梯,證入涅槃之步驟。尋求正果的後學,務必要為修行難成而自生慚愧,切莫嫌棄此文的言語淺易。如果學人的心和所說的方法能夠相稱相符,就能在揚眉瞬目之間,證得不可思議的“斷德”和“智德”,斷除煩惱,親見實相,獲得不可測度的神通與慧解。如果只是心浮氣躁的玩弄文字語言,不肯依文修持,自己的心境行為和語言相違,那也不過是耗費時光,無法取證定慧之妙果,就好像窮人在一直數別人的寶貝一樣,對自己又有什麼益處呢?

【原文】具緣第一、訶欲第二、棄蓋第三、調和第四、方便第五、正修第六、善發第七、覺魔第八、治病第九、證果第十

【白話】第一、具足五種因緣。第二、降伏五種慾望。第三、斷除五種障蓋。第四、調和身心的五個方面。第五、成就五種方便。第六、正修行。第七、善根的開發。第八、覺知魔事。第九、對治禪病。第十、修成正果。

【原文】今略舉此十意,以明修止觀者,此是初心學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習之,可以安心免難,發定生解,證於無漏之聖果也。

【白話】現在大列舉出這十個要點,來明白的點出,這十點就是修學止觀緊要之處。如果能夠好好地領悟其中的意思,而修行的話,就可以安心免難,深入禪定,大開圓解,證得無漏的聖果。

------------------------------------------------

小止觀白話丨具緣第一

【原文】具緣第一

【白話】第一章、具足五緣。

【原文】夫發心起行,欲修止觀者,要先外具五緣:

【白話】要發心來修止觀,首先要具足五種外緣。

【原文】第一、持戒清淨。如經中說:“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應持戒清淨。然有三種行人持戒不同。

【白話】第一,持戒清淨。如經中說,以持戒清淨為基礎,才能夠生起種種的禪定和滅苦的智慧。所以出家的比丘應該持戒清淨。但關於持戒有三種不同的行人。

【原文】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時,不造五逆;後遇良師,教受三歸五戒,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彌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從受戒來,清淨護持,無所毀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當知是人修行止觀,必證佛法;猶如淨衣,易受染色。

【白話】第一種,這樣的人不曾皈依三寶之前,沒有造作過五逆重罪,後來遇到了明師,聽從教導受持三皈五戒,成為了佛弟子。還可能出家,受沙彌十戒,受具足戒,成為了比丘、比丘尼。此人從受戒以來,都清淨地護持自己的戒行,就可以稱作是上品的持戒人。當知道,這樣的人修行止觀,一定可以證悟佛法,就好像潔淨的衣服布料,很容易就可以染上染料。

【原文】二者、若人受得戒已,雖不犯重,於諸輕戒,多所毀損。為修定故,即能如法懺悔,亦名持戒清淨,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膩,若能浣淨,染亦可著。

【白話】第二種,若人受戒以後,雖然沒有犯過重大的罪業,但是對於細小的戒律,多有毀損。為了修習止觀,如果能夠如法的懺悔曾經的罪業,也可以稱作持戒清淨,能夠引發禪定智慧。就好像衣服的布料上有污垢和油膩,如果能夠浣洗乾淨,也可以染上染料。

【原文】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堅心護持,輕重諸戒多所毀犯。依小乘教門,即無懺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門,猶可滅除。故經雲:“佛法有二種健人:一者、不作諸惡,二者、作已能悔。”

【白話】第三種,若人受戒以後,不能夠堅定的護持自己的心念,各種輕戒和重戒都有所毀犯。依照小乘的教理,如果犯了四重罪,便沒有懺悔的法門。但依照大乘的教理,這樣的重罪,也可以懺悔清淨。所以經中說,於佛法中有兩種勇健之人,第一種就是不造種種惡業的人,第二種就是造作了惡業能夠懺悔的人。

【原文】夫欲懺悔者,須具十法,助成其懺: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慚愧;四者、求滅罪方法;所謂大乘經中,明諸行法,應當如法修行;五者、髮露先罪;六者、斷相續心;七者、起護法心;八者、發大誓願,度脫眾生;九者、常念十方諸佛;十者、觀罪性無生。

【白話】想要懺悔罪業,必須具足十種修行來成就懺悔。第一、明信“善有樂報,惡有苦報”的因果道理;第二、對造惡所會引起的苦報生起強大的怖畏;第三、對自己造作惡業深深地感到慚愧;第四、尋求滅除罪業的方法;在大乘經論中,明示了種種法門,應當如法修行;第五、坦白地揭露自己的罪過;第六、斷除繼續造惡的心;第七、生起守護佛法的心;第八、發起廣度眾生的大誓願;第九、常念十方諸佛;第十、觀照罪業的本性如幻不實。

【原文】若能成就如此十法,莊嚴道場,洗浣清淨,著淨潔衣,燒香散花,於三寶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經年,專心懺悔所犯重罪,取滅方止。

【白話】如果能夠成就這十種法門,將道場佈置得莊嚴,沐浴清淨,穿著潔淨的衣袍,虔誠地燒香散花,在三寶面前如法的修行,七天甚至是二十一天,或者是一個月、三個月乃至是一年,專心的懺悔所犯的重罪,直到罪業滅除為止。

【原文】雲何知重罪滅相?若行者如是至心懺悔時,自覺身心輕利,得好瑞夢;或複覩諸靈瑞異相;或覺善心開發;或自於坐中覺身如雲如影,因是漸證,得諸禪境界;或複豁然解悟心生,善識法相,隨所聞經,即知義趣,因是法喜,心無憂悔。如是等種種因緣,當知即是破戒障道罪滅之相。

【白話】出現怎樣的形象,才可以知道重罪滅除了呢?如果行者以至誠的心懺悔之時,感受到自己的身心輕快便利,得到了祥瑞的夢境;或者看到了靈異的瑞相;或者感受到善心開發;或者在禪坐中感受到身體如同白雲、影子一般輕安,得近行定,並慢慢的得到了四禪八定的境界;或者豁然貫通,生起瞭解悟之心,能善知善識諸法之名相,聽聞佛法之經論,就能夠解悟其中的意理,因而法喜充滿,自然心無憂悔。出現以上種種的因緣,就是破戒障道的罪業懺悔清淨之相貌。

【原文】從是已後,堅持禁戒,亦名屍羅清淨,可修禪定,猶如破壞垢膩之衣,若能補治浣洗清淨,猶可染著。

【白話】懺悔以後,能夠嚴持禁戒,就叫做持戒清淨,可以修習禪定了,就好像破損污垢的衣服布料,如果能夠縫補換洗乾淨,依然可以染上染料。

【原文】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禪定,雖不依諸經修諸行法,但生重慚愧,於三寶前,髮露先罪,斷相續心,端身常坐,觀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禪時,即須至心燒香禮拜,懺悔誦戒,及誦大乘經典,障道重罪,自當漸漸消滅。因此屍羅清淨,禪定開發。

【白話】如果有人犯了重戒,憂懼懺悔禪定,不能夠依據經論修行種種禪定之法門,倘若能夠生起大慚愧心,與三寶之前揭露自己所犯的罪業,斷除相續之心,堅持端身禪坐,諦觀罪業的本性無我,憶念十方諸佛。出禪下座以後,則需要誠心的燒香、禮拜、懺悔、誦戒、持誦大乘經典。這些障礙修道的重罪,自然就會漸漸的消滅,因此戒行清淨,禪定就能生起。

【原文】故《妙勝定經》雲:“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滅,若除禪定,餘無能滅。”是人應當在空閒處,攝心常坐,及誦大乘經,一切重罪悉皆消滅。諸禪三昧自然現前。

【白話】所以《妙勝定經》說,如果有人犯了重罪,生起恐怖憂懼之心,想要除滅罪障,除了勤修禪定以外,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滅除。此人應當在空閒寂靜之處,收攝心念,禪修靜坐,持誦大乘經典,一切重罪都會消滅,各種禪定境界,自然就會發生。

【原文】第二、衣食具足者:衣法有三種:一者、如雪山大士,隨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遊人間,堪忍力成故。二者、如迦葉常受頭陀法,但畜糞掃三衣,不畜餘長。三者、若多寒國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來亦許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須說淨,知量知足;若過貪求積聚,則心亂妨道。

【白話】第二,具備衣服和飲食。穿衣之法,這有三品不同的情況:第一種,如同釋迦牟尼佛在雪山苦行修道,得到一塊破布能夠遮住自己的身體就足夠了,因為他不需要到市井村落中與人交往,忍辱之力也已經成就。第二種,如同摩訶迦葉尊者,行頭陀苦行,只擁有撿來的破布所縫製的三種袈裟,不再積蓄其他的衣服。第三種,若是在我們這樣寒冷的國度,以及忍耐力還沒有成就的修行人,佛陀特開方便,允許在三衣之外,積蓄一百件物品,但須要舉行說淨之法,使用適量,內心知足。如果過於貪求積聚,就會被外物惑亂,防損道業。

【原文】次,食法有四種: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絕世,草果隨時,得資身者。二者、常行頭陀,受乞食法。是乞食法,能破四種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聖道故。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維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為青目女說。三者、阿蘭若處檀越送食。四者、於僧中潔淨食。有此等食緣具足,名衣食具足。何以故?無此等緣,則心不安隱,於道有妨。

【白話】飲食之法,則有四種。第一種,上根利智的人,居住在深山裡,與世隔絕,只是吃一些樹林中的松果,來維持身命。第二種,常行頭陀苦行,托缽乞食。比丘、比丘尼托缽乞食之法,能夠對治四種邪命,依正命之法維持身命,能夠生起聖道。什麼是四種邪命呢?下口食,譬如種田耕地來謀生;仰口食,譬如占卜星相、觀察天文來維持生計;維口食,譬如依附富貴之人、四方遊走到處謀食;方口食,譬如占卜吉凶、醫藥看相來謀生。邪命之相甚多,廣說則如舍利弗尊者對青目女的開示。第三種,住在僻靜的精舍裡,由施主送來飲食。第四種,住在叢林僧團之中,肅恭齋法,如法飲食。只有像這樣,飲食的因緣也具足了,便可稱作衣食具足。為什麼要具備這種因緣呢?因為如果沒有衣服和飲食,那麼心中就有顧慮,對於修道有妨礙。

【原文】第三、得閒居靜處。閑者,不作眾事,名之為閑。無憒鬧故,名之為靜。有三處可修禪定:一者、深山絕人之處。二者、頭陀蘭若之處;離於聚落極近三四裡,此則放牧聲絕,無諸憒鬧。三者、遠白衣住處,清淨伽藍中。皆名閒居靜處。

【白話】第三、居住在悠閒寂靜的地方。所謂悠閒,就是不用做種種的事務,叫做悠閒。沒有噪音和世間雜事的打擾,叫做寂靜。有三種地方可以進修禪定:第一種,是深山中人跡不到的地方;第二種,是苦行者所住的僻靜之處,和市井村落最少相距三四裡,連牧羊牧牛的聲音都不會傳到這裡,遠離種種喧鬧;第三種,是在清淨的寺院之中,遠離世俗的在家人,這些都稱作悠閒寂靜的居所。

【原文】第四、息諸緣務。有四意:一、息治生緣務,不作有為事業。二、息人間緣務,不追尋俗人朋友親戚知識,斷絕人事往還。三、息工巧技術緣務,不作世間工匠技術、醫方禁呪蔔相書數算計等事。四、息學問緣務,讀誦聽學等悉皆棄舍。此為息諸緣務。所以者何?若多緣務,則行道事癈,心亂難攝。

【白話】第四,摒棄世俗的因緣事務。這有四個方面,第一,摒棄謀生的世俗因緣事務,不做士農工商種種謀生的事業。第二,摒棄人間交往的世俗因緣事物,不結交來往親朋好友,斷絕結交應酬。第三,摒棄工巧技藝的世俗因緣事務,不做世間的工匠技術、行醫治病、禁咒占卜、卜卦看相、書寫算帳等種種的事務。第四,摒棄研究學問的世俗因緣事務,讀誦聽學等等,全部都一起放下。這叫做摒棄種種因緣事務。為什麼呢?因為因緣紛亂、事務繁雜,那麼修道的事業就會慢慢的廢棄、心念也會散亂,難以收攝。

【原文】第五、近善知識。善知識有三:一、外護善知識,經營供養,善能將護行人,不相惱亂。二者、同行善知識,共修一道,互相勸發,不相擾亂。三者、教授善知識,以內外方便禪定法門,示教利喜。

【白話】第五,親近明師善知識。善知識有三種:第一種,能擁護外緣的善知識,經營修道所需要的種種因緣,供養衣食,護持修道之人,不會為自己與他人所惱亂。第二種,同修共行的善知識,在一起修道,互相勸勉,磨礪警策,則不會為種種障礙所惱亂。第三種,傳道教授的善知識,以種種方便善巧,教授調伏內外身心的禪定法門,使修行人得大利益,心生法喜。

【原文】略明五種緣務竟。

【白話】以上便是簡單地講明具足五種因緣。

小止觀白話丨訶欲第二

【原文】訶欲第二
【白話】第二章,降伏五種欲望。

【原文】所言訶欲者,謂五欲也。凡欲坐禪,修習止觀,必須訶責。五欲者:是世間色、聲、香、味、觸;常能誑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若能深知過罪,即不親近,是名訶欲。

【白話】所謂降伏欲望,就是指降伏五欲。凡是計畫禪修靜坐,修習止觀,必須呵責五欲的過患。五欲,就是對世間的色、聲、香、味、觸五塵所生起的貪欲。五欲一直以來都能夠欺誑惑亂一切的凡夫,讓眾生心生愛染執著。如果能夠深刻的知曉貪著五欲的過患,就不會樂於去追逐五欲,這便是降伏欲望。

【原文】一、訶色欲者,所謂:男女形貌端嚴,修目長眉,朱唇素齒;及世間寶物,青黃赤白,紅紫縹綠,種種妙色;能令愚人見則生愛,作諸惡業。如頻婆娑羅王,以色欲故,身入敵國,在婬女阿梵波羅房中;優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種種過罪。

【白話】第一,降伏眼睛對美色的貪欲。就是說世間的男男女女長相美麗,有著修長的眼睛眉毛,鮮紅的嘴唇,潔白的牙齒,還有世間的種種精美的物品,五顏六色,種種賞心悅目的情狀,讓愚癡的人一見到就心生貪愛,造作種種惡業。就如同頻婆娑羅王因為迷戀美色,居然獨自走入敵國,奔向歌女阿梵波羅的房間;優填王因為貪著於妃嬪的美色,心生嫉妒,污蔑五百位清淨修行人,將他們的手腳砍斷。如是種種,都是因為貪著美色的過患。

【原文】二、訶聲欲者,所謂:箜篌箏笛、絲竹金石音樂之聲;及男女歌詠贊誦等聲;能令凡夫聞即染著,起諸惡業。如五百仙人雪山住,聞甄陀羅女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亂。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聲過罪。

【白話】第二,降伏耳朵對聲音的貪欲。就是說種種箜篌琵琶、琴箏笛簫、鐘鼓琴瑟所演奏的音樂,以及世間男女歌唱朗誦所發出的美好音聲,會讓凡夫聽到以後就心生迷戀,造作種種染汙的行為。曾經五百位修行人在雪山修道,偶然間聽到甄陀羅女歌聲,心生愛染,便退失了定力,心醉狂亂。

【原文】三、訶香欲者,所謂:男女身香,世間飲食馨香,及一切薰香等;愚人不了香相,聞即愛著,開結使門。如一比丘在蓮華池邊,聞華香氣,心生愛樂,池神即大訶責:“何故偷我香氣?”以著香故,令諸結使臥者皆起。如是等種種因緣,知香過罪。

【白話】第三,降伏鼻子對香味的欲望。就是世間男女身體散發的香味、美好的飲食所散發的香氣,以及一切熏香。愚癡的人不能瞭解香味的虛妄,一聞到就心生貪愛執著,開啟了煩惱的大門。曾經有一位比丘在蓮花池旁邊聞到了蓮花的香味,心中非常的陶醉,蓮花池裡的水神,便現身大聲呵斥:“你為什麼要偷去屬於我擁有的香氣?”這位比丘說,“別的人將鮮花摘去摘去甚至踐踏,你都不出來阻止他們,我只是聞一聞它的香氣,你為什麼還來呵斥我呢?”池神說,“那些世俗的人造作的罪惡夠多了,跟他們沒有什麼好講的,你是明事理的修道人,心地和行為白玉無瑕,怎麼可以因為貪著香味而沉淪在煩惱裡呢?”這位比丘才心生懺悔。可見,因為鼻子貪著香味,能夠讓潛伏的煩惱都顯現出來,在這種種的因緣公案中,我們可以知道貪著香味的過患。

【原文】四、訶味欲者,所謂:苦、酸、甘、辛、鹹、淡等種種飲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著,起不善業。如一沙彌染著酪味,命終之後,生在酪中,受其蟲身。如是等種種因緣,知味過罪。

【白話】第四,降伏口舌貪愛美味的欲望。面對酸甜苦辣鹹淡種種美味的食物,能夠讓凡夫心中生起貪愛執著,造作不善的行為。曾經有一位沙彌,對乳酪的味道戀戀不捨,去世以後變成了一隻在乳酪中棲息的蟲子。以上種種因緣公案,便可知曉貪愛美味的罪過。

【原文】五、訶觸欲者,男女身分柔軟細滑;寒時體溫,熱時體涼,及諸好觸。愚人無智,為之沉沒,起障道業。如一角仙因觸欲故,遂失神通,為婬女騎頸。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觸過罪。

【白話】第五,降伏身體對觸覺的貪欲。世間的男女身體柔軟細滑,寒冷的時節身體溫暖,炎熱的時節身體涼爽,還有種種舒服的享受,能夠讓沒有智慧的愚人沉溺在其中,障礙自己的修道事業。譬如曾經有一位角仙貪戀觸覺之欲,而失去了神通,後被淫女所誘惑,騎在他的頭頸上,從這種種的因緣公案,便可知道貪著於觸覺之欲的過患。

【原文】如上訶欲之法,出《摩訶衍論》中說。複雲:“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益薪,其焰轉熾。五欲無樂,如狗齧枯骨。五欲增諍,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毒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假借須臾,如擊石火。智者思之,亦如怨賊。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舍,後受無量苦惱。

【白話】以上這些降伏五欲的方法,乃是出自《摩訶衍論》之說。所以說,眾生可悲可歎,經常被五欲所惱害,卻還是看不透,放不下,求之無厭。如果滿足了這五欲的話,欲望還加劇,像火苗得到了乾柴一樣,火焰越來越熾盛。其實五欲並沒有什麼可快樂的,就好像狼狗在啃食乾枯的骨頭,並沒有什麼益處。五欲又會增加許多的鬥諍,就好像一群鳥兒在爭食腐肉。五欲還會灼傷人,就好像一個人迎著風拿著火炬。五欲會殘害人,就好像一個人在路上踩到毒蛇被咬傷一樣。可五欲卻並不堅實,就好像夢中所得的,並不實在。五欲也不會長久,就好像電光石火一樣就好,轉瞬即逝。有智之人思維五欲的過患,就像對待怨賊一樣,快快地遠離。而世間的愚癡迷惑之人,才會貪著於五欲,臨到死的時候都不願意放舍,無量的苦惱就會綿延不絕。

【原文】此五欲法,與畜生同有;一切眾生,常為五欲所使,名欲奴僕;坐此弊欲,沉墮三塗。我今修禪,複為障蔽,此為大賊,急當遠之。

【白話】這五欲之法,不僅僅是人類才有,畜生也貪婪五欲;一切輪回中的眾生,都相續不斷地被五欲所牽引,成為了欲望的奴僕,常常沉溺在這些欲望的過患之中,沉淪墮入三惡道裡。我輩如今發心修習禪定,如果再被五欲所遮蔽障礙,應當覺察五欲乃是大賊,趕快遠離。

【原文】如禪經偈中說:“生死不斷絕,貪欲嗜味故。養冤入丘塚,虛受諸辛苦。身臭如死屍,九孔流不淨。如廁蟲樂糞,愚人身無異。智者應觀身,不貪染世樂;無累無所欲,是名真涅槃。如諸佛所說,一心一意行,數息在禪定,是名行頭陀。”

【白話】正如禪經的偈頌中說的那樣:眾生在生死中沉淪,從不斷絕,都是因為貪著於五欲,嗜好於五味,就像在墳墓裡養冤家一樣,枉受種種辛苦。可這個身體實際上像死屍一樣臭,九孔經常流出污垢的體液。愚癡的人貪著於自己的身體,就好像廁所裡的蛆蟲在糞堆裡遊戲一樣。有智慧的人應當觀察自己的身體實相,不對世間的所謂樂趣心生染汙的貪著。沒有這些不必要的欲望,便不會為世間所累,這樣就可以真正進入圓滿覺悟的涅槃境界。遵循諸佛所教誨的那樣一心一意的修行,在禪坐中收攝身心,專念數呼吸,這就是行頭陀之行。

【原文】棄蓋第三

【白話】第三章、斷除五種障蓋。

【原文】所言棄蓋者,謂五蓋也。

【白話】所謂斷除障蓋,就是指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這五種障蓋。

【原文】一、棄貪欲蓋。前說外五塵中生欲,今約內意根中生欲。謂:行者端坐修禪,心生欲覺,念念相續,覆蓋善心,令不生長。覺已應棄。所以者何?如術婆伽,欲心內發,尚能燒身;況複心生欲火,而不燒諸善法?貪欲之人,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欲,無由近道。

【白話】第一、斷除貪欲的障蓋。上一章所說的降伏五欲,是指面對外境的五塵所生的貪欲,這裡所講的是意根對法塵所生的貪欲。當修行人端身正坐、修習禪定的時候,外表看起來威儀莊嚴,但是內心胡思亂想,對所想念的境界生起種種的愛染,念念相續不斷,就覆蓋住了善心,讓它無法增長,一旦覺察到貪欲的障蓋,就應當立即地斷除摒棄。為什麼呢?曾經有一位印度的一位淫女,只是內心升起了欲愛之心,她的身體都被燒壞了,更何況心中燃起了欲火,怎麼不會把善法所燒殺呢。貪著於欲望的人,離修道相距很遠,為什麼呢?因為欲望是種種煩惱生根發芽的地方,如果心中對欲望堅著不舍,便沒有辦法步入修道的門徑。

【原文】如除蓋偈說:“入道慚愧人,持缽福眾生,雲何縱塵欲?沉沒於五情。已舍五欲樂,棄之而不顧,如何還欲得?如愚自食吐。諸欲求時苦,得時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處。諸欲患如是,以何能舍之?得深禪定樂,即不為所欺。”

【白話】正如除蓋障的偈頌所說:修行入道的人應當心生大慚愧,悲憫眾生,托缽乞食,淡泊於資生的事物,並借此來為眾生種福,怎麼還會縱情於五欲六塵,沉默在五根的享受之中呢?既然決心捨棄了五欲之樂,將他們摒絕而不顧,怎麼還想要再度去追逐,就好像一個愚人將吐出來的殘渣吞回去一樣呢?面對種種的欲望,人們去追求的時候遭遇種種的奔波辛苦,得到的時候因為害怕失去,又會膽戰心驚,真正失去它的時候,心裡又煩憂不已,真是從來沒有什麼快樂的時候。種種欲望的過患,就是這樣的深刻,怎樣才能將它捨棄呢?唯有真正得到深入禪定的樂趣,便不會被世間的欲望所欺騙。

【原文】二、棄瞋恚蓋。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是故行者于坐禪時,思惟此人現在惱我,及惱我親,讚歎我冤;思惟過去未來亦如是,是為九惱。故生瞋恨,瞋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惱彼。如是瞋覺覆心,故名為蓋。當急棄之,無令增長。如釋提婆那以偈問佛: “何物殺安樂?何物殺無憂?何物毒之根?吞滅一切善。”佛以偈答言:“殺瞋則安樂,殺瞋則無憂,瞋為毒之根,瞋滅一切善。”如是知已,當修慈忍以滅除之,令心清淨。

【白話】第二、斷除嗔恚的障蓋。嗔心,是退失佛法的根本,墮入惡道的因緣,是法喜的冤家,是善心的盜賊,是種種惡口罵詈的大本營。所以。修行人在坐禪的時候要善加思維,有人現在惹我生氣,並且在惱害我的親朋好友,讚歎我的仇敵冤家。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節做這三種事情,這就是所謂的“九惱”,我們面對“九惱”往往容易生起嗔恨心了,有了嗔恨心就會生起怨念,因為有了怨念就有了種種的煩惱。嗔恨心能夠覆蓋我們的善心,所以我們將它稱為障蓋,一旦覺察到了,就應該迅速地摒棄,讓它不再增長。正如釋提婆以偈頌問佛陀:什麼事物吞噬眾生的安樂,什麼事物吞噬眾生的無憂,什麼事物稱為三毒的根本,什麼事物吞滅一切的善業。佛陀用偈頌回答他說:除滅嗔心能生安樂,除滅嗔心能生無憂,嗔恨心是三毒根本,嗔恨心能吞滅一切善業。從釋提婆和佛陀的問答中可以知曉,應當以修慈悲安忍來滅除嗔恨心,讓心地清淨。

【原文】三、棄睡眠蓋。內心昏闇名為睡;五情闇蔽,放恣支節,委臥睡熟為眠。以是因緣,名為睡眠蓋。能破今世後世實樂法心,及後世生天及涅槃樂。如是惡法,最為不善。何以故?諸余蓋情,覺故可除;睡眠如死,無所覺識;以不覺故,難可除滅。【白話】第三、斷除睡眠的障蓋。內心昏暗叫作“睡”,而心性被喜、怒、憂、思、恐這五情所遮蔽,恣意放縱四肢而熟睡,叫作“眠”。因為這樣因緣,稱作“睡眠蓋”,會破壞今生後世真實樂法的心,障礙來世生天之樂與涅槃之樂。這種惡法最為不善,為什麼呢?因為其餘的障蓋,只要覺察到,就能對治滅除,而墮入了睡眠之中就像昏死過去,什麼覺知意識都沒有了,因為沒法覺知到障蓋的過失,就更難以除滅了。

【原文】如佛諸菩薩訶睡眠弟子偈曰:“汝起勿抱臭屍臥,種種不淨假名人,如得重病箭入體。諸苦痛集安可眠?如人被縛將去殺,災害垂至安可眠?結賊不滅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居,亦如臨陣兩刃間。爾時雲何安可眠?眠為大闇無所見,日日欺誑奪人明;以眠覆心無所見,如是大失安可眠?”

【白話】所以佛陀呵斥貪戀睡眠的弟子時說:你當早早精進奮起,不要抱著臭屍骸一樣的身軀臥倒在床。這身軀只是因緣而成,假名為“人”,卻有種種污穢不淨,每個人在生死之中,苦痛不息,如同身患重病、毒箭刺身,怎麼還能睡得安穩?又好比是被煩惱大賊所擒捉束縛,不久就要傷殺於我,死亡的災難可能轉瞬即至,又怎麼能安穩地睡著?如果煩惱大賊不消滅,生死之危機不解除,就如同是和毒蛇共處一室,又如同被兩刃交逼,這時候怎麼可能安然睡眠?睡眠即是將自己推向一無所見的黑暗境地,永遠失去了光明,只得被人所欺誑,這顆精明的內心被遮蔽住,這樣痛失明珠之苦,又怎麼能安心睡覺呢?

【原文】如是等種種因緣,訶睡眠蓋。警覺無常,減損睡眠,令無昏覆。若昏睡心重,當用禪鎮杖卻之。

【白話】知曉了這種種因緣,當急急斷除睡眠的障蓋,對生死無常生起警覺心,減少睡眠的時間,不要讓身心在昏暗遮蔽中空過。如果說昏睡心重,就要用禪杖、拄杖來敲打警醒自己。

【原文】四、棄掉悔蓋。掉有三種: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諸雜戲謔,坐不暫安。二者、口掉:好喜吟詠,競諍是非,無益戲論,世間語言等。三者、心掉:心情放逸,縱意攀緣,思惟文藝,世間才技,諸惡覺觀等,名為心掉。

【白話】第四、斷除掉悔的障蓋。所謂“掉”,就是心不寂靜,隨情高舉放蕩。這有三種,第一種是“身掉”:身體好東遊西走,隨情放蕩,諸雜戲謔,一刻也不能安穩地坐下。第二種是“口掉”:喜歡歌唱吟詠,與人爭執辯論,談說是非,講一些無益的戲論和世間的事情。第三種是“心掉”:心情放逸,心識無法安住,縱恣情緒,處處攀緣,思惟世間的文藝才技,進行種種不如理的染汙覺觀。

【原文】掉之為法,破出家人心。如人攝心,猶不能定,何況掉散?掉散之人,如無鉤醉象,穴鼻駱駝,不可禁制。如偈說:“汝已剃頭著染衣,執持瓦鉢行乞食,雲何樂著戲掉法?放逸縱情失法利!”既失法利,又失世樂;覺其過已,當急棄之。

【白話】“掉”這種障蓋,能破出家人修道之業。一個人就算努力攝心,都不一定能夠輕安禪定,更何況心緒掉舉散亂呢?縱意散亂嬉戲之人,就好像是沒有被馴服的野象喝醉了,踐踏花池,又如同沒有拴上鼻繩的駱駝,翻倒貨物,難以調伏制止。如偈頌所說,“你已經剃除鬚髮,身著袈裟,每天托著瓦缽乞食來生活。怎麼還能夠貪著於掉舉嬉戲呢,這樣縱情放逸,會失去佛法帶來的安樂利益。”既失去了解脫的安樂,甚至連世間人的五欲之樂都無法享受。當急急覺知掉舉的過患,速速地將其斷除。

【原文】悔者,悔能成蓋。若掉無悔,則不成蓋。何以故?掉時未在緣中故。後欲入定時,方悔前所作,憂惱覆心,故名為蓋。但悔有二種:一者、因掉後生悔,如前所說。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懷怖畏,悔箭入心,堅不可拔。

【白話】悔(惡作),也能成為禪修的障蓋。如果單單是掉舉,卻沒有憂悔,則不成禪修之障蓋。為什麼呢?因為放逸掉舉,不在禪修之緣中,而是在嬉笑遊戲以後,想要禪修入定的時候,卻對之前所作的事心生憂悔,這種憂惱不安遮覆了心識,所以成為障蓋。而“悔”有兩種,一種是因為掉舉以後生起的憂悔,第二種是做了重大罪惡的人,常常心懷怖畏,憂悔之箭堅固地插在心田上,難以拔除。

【原文】如偈說:“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悔惱火所燒,後世墮惡道。若人罪能悔,悔已莫複憂,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若有二種悔,若應作不作,不應作而作,是則愚人相。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

【白話】正如偈頌所言:不應作的事情卻作了,或者是應作的事情卻沒有作,這些都會導致悔惱之火燒傷心田,讓自己來世墮入惡道之中,如果有人造罪以後能夠如法懺悔,這樣的懺悔便能生起清涼,自在安樂。事後不應總是憶念執著于此,莫要再度憂悔不安,如果還是因掉舉身心而憂惱不已,或者悔箭入心、堅不可拔,那就是愚人的相了。不會因為憂悔放不下,而讓未作的善業變成已作的,也不會讓不該做的惡業變成未做過的。

【原文】五、棄疑蓋者,以疑覆心故,于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獲。譬如有人入於寶山,若無有手,無所能取。然則疑過甚多,未必障定,今正障定。

【白話】第五、斷除懷疑的障蓋。因為懷疑能夠遮覆善心,讓人對無法種種法門生起信心。因為沒有信心,便會在佛法中空無所獲,就如同有人到了遍佈寶藏的山林裡,卻因為沒有雙手,就無法取回哪怕一小顆寶石。然而,所謂的“疑”有很多種(譬如禪宗的疑情等),並不一定會障礙禪定,這裡所說的懷疑,是指對真理猶豫不決之的疑心,正是禪定的障礙。

【原文】疑者,有三種: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諸根闇鈍,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終不得發。若欲修定,勿當自輕,以宿世善根難測故。二者、疑師。“彼人威儀相貌如是,自尚無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為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訶衍論》中說:“如臭皮囊中金,以貪金故,不可棄其臭囊。”行者亦爾,師雖不清淨,亦應生佛想。三、疑法。世人多執本心,於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心生猶豫,即法不染心。何以故?疑障之義,如偈中說:

【白話】懷疑有三種。第一種是對自己的懷疑,有人心裡會想,“我這個人善根愚鈍,心靈昏暗,罪障深重,大概不是修禪定的材料吧?”如果自己這麼想的話,那就一直難以引發禪定之受用了。如果想要修禪定,千萬不可以輕賤自己,因為每個人的宿世善根都很難了知,既已得遇這樣殊勝的法門,就要相信自己有大因緣。第二種是對師長的懷疑,有的人會覺得,“這麼人的威儀和相貌看起來也就是這樣而已,他自己恐怕都沒有什麼道行,有什麼能力教我證悟呢?”如果因為心中的傲慢而懷疑師長的話,就會障礙禪定。怎麼樣來遣除對師長的懷疑呢?《摩訶衍論》裡說,“商人見到臭腐的肉裡有金子的話,因為貪愛財寶,也不會嫌棄腐肉的惡臭”。修行的人也是如此,即使師長身語意有表現出一些不清淨,也要將他當成是佛來學習他的長處。第三種是對方法的懷疑,世間人大多對自己固有的觀念想法很執著,對所學的理論和方法不能立即真切的相信、恭敬的實踐。如果心裡對方法猶豫不決,那麼這個法門就很難入心,為什麼呢?且看偈頌對疑惑的障礙是怎麼說的:

【原文】“如人在岐路,疑惑無所趣,諸法實相中,疑亦複如是。疑故不勤求,諸法之實相。見疑從癡生,惡中之惡者。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定實真有法,于中莫生疑。汝若懷疑惑,死王獄吏縛,如師子搏鹿,不能得解脫。在世雖有疑,當隨喜善法,譬如觀岐道,利好者應逐。”

【白話】修行人如果對真理的實相心存懷疑,就好像是有行人走到了岔路口,對自己往哪條路走心存疑惑。因為懷疑蘊結在心中,便不會對真理實相堅定勇猛地追求!因為有了懷疑,種種愚癡也會隨之產生,可見懷疑的障蓋是惡法中的惡法。行者當深思,世間有善法、不善的染汙法,譬如勝義的善法即是涅槃,勝義的染汙法即是生死,而這一切法中,一定有真實不虛的法(生死中有涅槃,煩惱中有菩提),對此切莫懷疑。如果還心存疑慮,就如同閻王獄卒的繩索縛在身上,麋鹿被兇猛的獅子所捕獵,想要解脫全無機會。但世人疑惑太多,無論如何也要對善法生起隨喜心,就好像在岔路口前,為求正式利益也須當勇往直前。

【原文】佛法之中,信為能入,若無信者,雖在佛法,終無所獲。如是種種因緣,覺知疑過,當急棄之。

【白話】在佛法寶庫面前,只有借助信心才能夠入門,如果喪失了信心,雖然被佛法的珍寶所圍繞,最終還是一無所獲。明白了這種種的因緣,就能曉了疑蓋的過患,切要急急捨棄!

【原文】問曰:“不善法廣,塵數無量,何故但棄五法?”

【白話】有人問,不善的法十分地繁多,如同微塵一樣無量無邊,為什麼單單說捨棄這五種障蓋呢?

【原文】答曰:“此五蓋中,即具有三毒等分,四法為根本,亦得攝八萬四千諸塵勞門。一、貪欲蓋,即貪毒。二、瞋恚蓋,即瞋毒。三、睡眠及疑,此二法是癡毒。四、掉悔,即是等分攝。合為四分煩惱:一中有二萬一千,四中合為八萬四千。是故,除此五蓋,即是除一切不善之法。行者如是等種種因緣,棄于五蓋。譬如負債得脫,重病得差;如饑餓之人,得至豐國;如於惡賊中,得自免濟,安隱無患。行者亦如是,除此五蓋,其心安隱,清涼快樂。如日月以五事覆翳:煙、塵、雲、霧、羅睺阿修羅手障,則不能明照。人心五蓋,亦複如是。”

【白話】當如此回答:這五種障蓋,就涵蓋了貪嗔癡之三毒及等分(等分,即是貪嗔癡三心一齊而起)。以此四法而為根本,即是收攝了八萬四千塵勞的綱目。貪欲蓋就是貪之毒,嗔恚蓋就是嗔毒,睡眠蓋與疑蓋就是癡毒,而掉悔蓋則是等分之綱目。這四大類煩惱,每一種都統攝了二萬一千煩惱,四種合起來就是八萬四千煩惱。所以蠲除五蓋,也就是蠲除一切的不善法。因此,修行人當努力地斷除這五種障蓋。就好像負債的人得以償還,重病的人得以痊癒,又如同遭遇饑荒的人到了豐饒的國度,被土匪挾持的人得以逃脫兇器的威脅,身心安穩,再無各種憂患。修行人也是這樣,能夠斷除五蓋,就能身心安穩,清涼快樂。但如果心被五蓋所遮蔽,就好像日月的光明被煙、塵、雲、霧、羅睺阿修羅的手說遮蔽住,不能顯現起光明遍照的大智慧。

【原文】調和第四

【白話】第四章,調和五事。

【原文】夫行者初學坐禪,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應當先發大誓願,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其心堅固,猶如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若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然後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諸法真實之相,所謂善、不善、無記法,內外根塵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為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故《十地經》雲:“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若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心無染著,則一切生死業行止息。作是觀已,乃應如次起行修習也。

【白話】行者初發願學習禪觀,立志修學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勝法,應當先發大誓願,願度化一切眾生解脫諸苦,願成就無上的佛陀之果位。並且讓這樣的心志如金剛一般堅固,甚至不吝惜身體生命,精進勇猛地去努力。為成就一切佛法的功德,始終不退轉。然後在坐禪之時,以正念來思惟一切諸法的真實之相,也就是說一切的善法、不善法、無記法、內外六根六塵妄識一切於煩惱隨順增長的有漏法,三界之內造作變化的生滅因果之法,這一切都是因心識而生起。所以《十地經》中說,三界一切的法,全都是一心所造作,並沒有任何例外。如果能夠明曉此心並無實性,就能夠徹悟一切法都虛幻不實。這樣便可以心無貪染執著,一切生死束縛的行為造作都會隨之止息。在作了這樣的正見觀察以後,應當有次第地實踐修行的方法。

【原文】雲何名調和?今借近譬,以況斯法。如世間陶師,欲造眾器,先須善巧調泥,令使不彊不懦,然後可就輪繩。亦如彈琴,前應調弦,令寬急得所,方可入弄,出諸妙曲。行者修心,亦複如是。善調五事,必使和適,則三昧易生。有所不調,多諸妨難,善根難發。

【白話】什麼叫做調和呢?舉個例子來說,世間做陶器的工匠師傅,在做陶器之間,先要將泥土等原料調和到合適的稠度,讓它既不幹硬又不糯軟,然後才能將黏土放到陶輪裡去塑形。再比如說彈琴之前要調音,讓琴弦既不會因為崩得太緊而斷裂,也不會因為放得太松而失聲。修禪也是這樣,善於調和飲食、睡眠、身軀、呼吸、心念這五件事,就能讓身心平和安適,引發禪定,如果這五個要素不能具備,就會遇到種種妨礙,難以激發起善法的現前。

【原文】一、調食者,夫食之為法,本欲資身進道;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若食過少,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穢觸之物,令人心識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則動宿病,使四大違反。此為修定之初,須深慎之也。故經雲:“身安則道隆,飲食知節量;常樂在空閒,心靜樂精進;是名諸佛教。”

【白話】第一,調和飲食。飲食是滋養身體、提供精進修道方便的保障。如果吃得過飽,就會氣息急促、身體粗重,經脈運行阻滯不通暢,這樣讓人心識幽閉,如果禪坐的話,很難安穩下來;如果吃得過少,就會身體虛弱,心識飄忽,難以集中精力。這兩種都不是有助於禪定的方式。再者,如果吃了污穢的垃圾食品,甚至會讓人心識昏迷;如果吃了自己身體不適宜吸收的食物,就會引發舊病,使得身體不安適。所以飲食對於剛剛修學禪定的人來說,需要十分謹慎。經中說,身體安穩則道業興盛,所以修道人飲食要適量節制,常常樂於在空閒無擾之處,安靜地精進修學,這是諸佛的教誨。

【原文】二、調睡眠者:夫眠是無明惑覆,不可縱之。若其眠寐過多,非唯廢修聖法,亦複喪失功夫,而能令心闇昧,善根沉沒。當覺悟無常,調伏睡眠,令神氣清白,念心明淨,如是乃可棲心聖境,三昧現前。故經雲:“初夜後夜,亦勿有廢。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

【白話】第二,調和睡眠。睡眠是無明惑障覆,不可以放縱。如果睡得過多,不僅僅會荒廢修習聖法的時光,還會讓禪定的功夫逐漸退失,讓心靈昏昧,善根沉沒。行者應當對生死無常生起警覺,調伏睡眠的障覆,令自己神氣清白,心念明淨,這樣才可以棲心於聖道,禪定現前。所以經中說,在夜晚三時之中,初夜、後夜這兩時也不要荒廢在睡眠之中,更不要讓自己的時間都被睡眠耽誤,使得一生空過,終無所獲了,切要提醒自己無常大火在不斷地燃燒世間的一切,一定要早早地解脫,不能耽溺在睡眠中了。

【原文】三、調身,四、調息,五、調心,此三應合用,不得別說;但有初中後方法不同,是則入住出相有異也。

【白話】第三,調和身體;第四,調和氣息;第五,調和心念——這三當面應該合在一起來實踐,不能分開來談;但是這三者的調和,在入禪、住禪、出禪不同的時段,所用的方法並不相同。

【原文】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靜運為,悉須詳審。若所作粗獷,則氣息隨粗;以氣粗故,則心散難錄;兼複坐時煩憒,心不恬怡。身雖在定外,亦須用意逆作方便,後入禪時,須善安身得所。

【白話】一開始想要入禪的時候,怎麼來調身呢?修行人想要進入禪定,調身不僅僅在打坐的時候才開始,如果在還沒有上座的時候,行為進止、動靜作為,都應當留心用功。如果行動粗放,那麼氣息也會隨之粗放,心念也就隨之散漫難調,到了坐禪的時候,還會感覺到煩躁,很難體會到恬怡的快樂。所以即使在沒有進入打坐禪修之時,也要預先用功調和身體,來為坐禪創造助緣。然後到了坐禪的時候,就應當好好地將身體調和到合適的姿勢。

【原文】初至繩床,即須先安坐處,每令安穩,久久無妨。

次當正腳,若半跏坐,以左腳置右腳上,牽來近身,令左腳指與右髀齊,右腳指與左髀齊。若欲全跏,即正右腳置左腳上。

次解寬衣帶周正,不令坐時脫落。

次當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對,頓置左腳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

次當正身,先當挺動其身,並諸支節,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如是已,則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聳。

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

次當口吐濁氣,吐氣之法,開口放氣,不可令粗急,以之綿綿,恣氣而出,想身分中百脈不通處,放息隨氣而出。閉口,鼻納清氣。如是至三。若身息調和,但一亦足。

次當閉口,唇齒才相拄著,舌向上齶。

次當閉眼,才令斷外光而已。

當端身正坐,猶如奠石;無得身首四肢切爾搖動。是為初入禪定調身之法。舉要言之:不寬、不急、是身調相。

【白話】第一步,到了禪凳。應當先安坐,使得自己能夠安穩地坐在上面,並且一直不會感到有傾動的隱患。

第二步,調整雙腳。如果是半跏坐(單盤),就把以左腳放置右腳上,然後將雙腳拉到身前,(這樣左小腿自然而然就放置在右小腿上方,)調整兩條腿的位置,儘量讓左腳趾安穩放在右大腿上,與大腿骨平齊,讓右腳趾安穩放在左大腿上,與大腿骨平齊。如果要全跏趺坐(雙盤),就加一個動作,即是將右腳搬上來安穩地放在左腿上。

第三步,將衣襟整理周正,避免在坐禪的過程中滑落。

第四步,安放雙手。(兩個手掌掌心向上,)兩手重疊,將左手安放在右手掌上,(一般是兩個大拇指輕輕抵在一起,)放在腳上,然後收回到肚子前,自然地安放在腳上(不須懸空),令心能夠專注安穩。

第五步,調節身軀。現將脊背挺直,然後腰部用力,旋轉自己的上身,順時針、逆時針兩個方向360度輪流旋轉,類似於給身體進行按摩的效果。但在這個過程中,要雙手雙腳端正的姿勢,切莫散亂。旋轉七八次以後,就端正坐好,脊骨自然伸直,不可彎腰駝背,也不要刻意聳立筆直。

第五步,端正頭頸。使得鼻子與肚臍保持在身體的中線上,不偏不斜,頭部不低垂也不昂起,面部保持平正。

第六步,張開口齒,吐出濁氣。在開口吐氣的時候,不可以心急氣粗,要讓氣息綿綿地吐出,並且觀想自己身體經脈之中所有不通暢的地方,都隨著氣息通暢地放出。然後再微微閉口,用鼻子輕輕地吸入清氣。這樣做三遍即可,如果是身體氣息調和,做一次就夠了。

第七步,微微合上嘴巴,只要讓上下嘴唇、上下牙齒微微相碰觸即可。然後舌頭放鬆,舌尖輕輕地接觸到上顎(兩個門牙牙齦處)。

第八步,微微合上雙眼,不須用力閉目,只是阻斷強光進入雙眼即可。

保持這樣端正的姿勢坐好,身體就如同奠基石一樣,頭頸身軀四肢都不要隨意搖動。這就是剛入禪之時的調身之法,調和身體要點就是:身體不粗重寬放,也不緊張急促。

【原文】四、初入禪調息法者,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相。雲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覺有聲,是風也。雲何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雲何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雲何息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隱,情抱悅豫,此是息相也。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即定。

【白話】第四,初修禪的時候調和氣息。氣息有四種狀態: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面三種是氣息不調的狀態,最後一種息的狀態才是調和的狀態。什麼是風的狀態?就是在打坐時,鼻子的呼吸,空氣出入會發出聲音。什麼是喘的狀態?就是打坐的時候雖然不會發出聲音,但是氣息出入時結滯不通暢。什麼是氣的狀態?就是打坐時雖然氣息沒有聲音也不結滯,但是呼吸粗大,不夠細微。什麼是息的狀態呢?就是呼吸沒有聲音、不結滯、不粗獷,氣息的出入綿綿相續,好像有又好像沒有,神態安穩,情志喜悅,這是調和的息的狀態。在打坐時,如果保持在風的狀態則身心散漫,保持在喘的狀態則結滯不通,保持在氣的狀態則疲乏勞損,如果保持在息的狀態就會慢慢進入禪定的境界。

【原文】坐時有風、喘、氣三相,是名不調;而用心者,複為心患,心亦難定。若欲調之,當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放身體,三者、想氣遍毛孔出入通同無障。若細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時調息方法。舉要言之:不澀不滑,是調息相也。

【白話】在打坐時,風、喘、氣三種不調和的狀態下,會干擾心識,使得心念難以安定。調和氣息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將心念的注意力往下放(譬如專注在丹田之處)。第二種,將身體放鬆,不要緊張拘束。第三種、觀想自己的氣息周遍全身,從全身的毛孔中出入,通暢無礙。這樣子,心念就能夠細密,氣息也就能變得微細。氣息調和則一切病患不生,心識容易安定。這就是初入定時的調息方法,調和氣息要點就是:不粗澀不滑溜。

【原文】五、初入定時調心者,有三義:一、入,二、住,三、出。

【白話】第五,在剛修禪時調心的方法,有三個步驟:一、入禪時調心,二、住禪時調心,三、出禪時調心。

【原文】初入有二義:一者、調伏亂想,不令越逸;二者、當令沉浮寬急得所。何等為沉相?若坐時心中昏暗,無所記錄,頭好低垂,是為沉相。爾時當繫念鼻端,令心住在緣中,無分散意,此可治沉。何等為浮相?若坐時心好飄動,身亦不安,念外異緣,此是浮相。爾時宜安心向下,系緣臍中,制諸亂念;心即定住,則心易安靜。舉要言之:不沉不浮,是心調相。其定心亦有寬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攝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當寬放其心,想氣皆流下,患自差矣。若心寬病相者,覺心志散慢,身好逶迤;或口中涎流;或時闇晦。爾時應當斂身急念,令心住緣中;身體相持,以此為治。心有澀滑之相,推之可知。是為初入定調心方法。

【白話】入禪時調心,有兩個方面:第一、調伏亂想雜念,讓心念不要亂跑;第二、讓心不要落入到沉浮寬急的狀態中。

什麼是沉的狀態?如果在坐禪時頭頸低垂,心中昏暗,不能明白地覺察和記憶心的狀態,這就是心昏沉了。這時候就應當將心念專注在鼻尖,安住在正念,不要分散意念,就可以對治昏沉的狀態。

什麼是浮的狀態?就是在坐禪時心識好飄動,甚至身體也不安定,總是想著其他的事情,這就是心在浮動。這是就要將心念安放在下方,注意力放在肚臍處,來對治亂想,這樣心就能安定靜默。調和心念要點就是:心念既不昏沉,也不浮動。

而在修禪定時,心還會出現寬和急的禪病之相。什麼是心急的病相呢?就是在坐禪時,收攝身心,用功失度,所以氣息上湧,胸臆急痛,這是要寬放心態,觀想氣息都向下方流,這樣急痛之病就能痊癒。

而心出現心寬的病相呢?就是心志散慢,身體萎靡不振;或口中液涎外流;或心情晦暗。這時候應該收攝身心,端正身體,抖擻精神,讓心安住在正念中,來對治寬放的禪病。

心還有粗澀和滑溜的狀態,結合前文便能知道如何來對治了。

這就是入禪時調心的方法。

【原文】夫入定本是從粗入細,是以身既為粗,息居其中,心最為細靜。調粗就細,令心安靜,此則入定初方便也。是名初入定時調二事也。

【白話】修禪定,遵循著從粗獷逐漸進入細密的次序,在這三事中,身體相較粗大,其次就是氣息,而心念最為細靜。所以說調粗就細,來逐漸讓心安靜,是初入禪的方法。以上就是初入禪的調和之法。

【原文】二、住坐中調三事者,行人當于一坐之時,隨時長短,十二時、或經一時,或至二三時,攝念用心,是中應須善識身息心三事調不調相。若坐時向雖調身竟,其身或寬或急,或偏或曲,或低或昂,身不端直,覺已隨正,令其安隱;中無寬急,平直正住。

【白話】在禪坐之中,如何調身調息調心呢?行者在一次禪坐中,時間有的長,比如十二時,有的短,比如一時,或者坐到二時、三時之久。在禪坐中攝念用心,就應該明白的知道身體、氣息、心念的調和之相和不調和之相。儘管在禪坐之初就已經調節了身體的姿勢,但是如果在禪坐中發覺自己的身體或寬放、或急促、或偏斜、或彎曲、或低垂、或昂頭,只要身體不端直,就隨時將它調整到平直的狀態並正念保持。

【原文】複次,一坐之中,身雖調和,而氣不調和。不調和相者,如上所說,或風、或喘、或複氣急,身中脹滿,當用前法隨而治之,每令息道綿綿,如有如無。

【白話】再者,在禪坐之中,身體雖然調和,但是氣息可能不調和。就像上面所說的那樣,或風、或喘、或氣急,身中脹滿,就要用前面所說的方法隨時來調整,讓氣息綿綿密密,若有若無。

【原文】次一坐中,身息雖調,而心或浮沉寬急不定。爾時若覺,當用前法,調令中適。

【白話】而在禪坐中,身體和氣息雖然調和了,但是心念可能沉寬急不定,如果覺察到心念的不調狀態,也用前面的方法來調節,使得心念中正平和。

【原文】此三事,的無前後,隨不調者而調適之,令一坐之中,身息及心三事調適,無相乖越,和融不二。此則能除宿患,妨障不生,定道可克。

【白話】在禪坐中調身調息調心並沒有固定的前後次序,只要覺察到有不安穩的狀態,就隨時糾正調適,在禪坐中身體、氣息、心念都不相錯亂,和融不二。這樣即可以蠲除宿病,消滅障礙,一定有機會證得聖道。

【原文】三、出時調三事者,行人若坐禪將竟,欲出定時。應前放心異緣,開口放氣,想從百脈隨意而散,然後微微動身。次動肩、膊及手、頭、頸。次動二足,悉令柔軟。次以手遍摩諸毛孔。次摩手令煖,以揜兩眼,然後開之。待身熱稍歇,方可隨意出入。若不爾者,坐或得住心,出既頓促,則細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頭痛,百骨節彊,猶如風勞。於後坐中,煩躁不安。是故心欲出定,每須在意。此為出定調身、息、心方法,以從細出粗故。是名善入、住、出。如偈說:“進止有次第,粗細不相違;譬如善調馬,欲住而欲去。”

【白話】在出禪時怎樣調身調息調心呢?如果一個人坐禪以後,準備出定下座。

首先,將心念從禪修的境界中放開,並微微張開口齒呼氣,觀想氣息從身體的經脈中隨意流通,然後微微運動自己的上身。

第二步,輕輕地放開雙腳,柔軟地放好雙腳。

第三步,用手按摩身上的毛孔。

第四步,搓磨雙手的手掌,然後掩住雙眼,緩緩揉動後,慢慢地睜開眼睛。

等到身體稍微暖和一些以後,才可以隨意地運動。不然的話,禪坐中心念安住,會因為細微的法還沒有散開,留在身體裡(身體毛孔大張),在出定時猝暴急促的話,(風寒趁虛而入)會讓自己頭痛,關節僵硬,好像患上了風勞病。以後再坐禪的話,就會煩躁不安。所以每次將要出定下座的時候,要留心在意。

這便是出定下座時調身調息調心的方法,也就是細法中慢慢走出到粗法。果能如此,便可在入禪、住禪、出禪中善加用心,便如偈中所說,修禪者在進修與休止都按照規則有次第地進行,防止粗法與細法之間紊亂,就好像善於馴馬的馬夫,想要前進還是休息,都隨自己的心意而去。

【原文】《法華經》雲:“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住、出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

【白話】又如《法華經》中所說,“此大眾諸菩薩等,已於無量千萬億劫,為佛道故,勤行精進,善入住出無量百千萬億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習諸善法。”

小止觀白話丨方便行第五
2019-05-31 09:14:09

【原文】方便行第五

【白話】第五章、成就五種方便。

【原文】夫修止觀,須具方便法門,有其五法:

【白話】修行止觀,還須要具備欲、精進、念、巧慧、一心分明這五種方便法門。

【原文】一者、欲。欲離世間一切妄想顛倒,欲得一切諸禪智慧法門故。亦名為志,亦名為願,亦名為好,亦名為樂。是人志願好樂一切諸深法門故,故名為欲。如佛言曰:“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白話】第一、志欲。“欲”(並不是世間的享樂之欲),是志願遠離世間一切顛倒妄想,志欲證得一切禪定智慧的法門。 又名為“志”,又名為“願”,又名為“好”,又名為“樂”。行者志願好樂一些甚深微妙的法門,所以稱為“欲”,正如佛陀所說,“一切善法,欲為其本。”

【原文】二者、精進。堅持禁戒,棄于五蓋,初夜後夜專精不廢;譬如鑽火未熱,終不休息,是名精進善道法。

【白話】第二、精進。堅持嚴持禁戒,斷除五種障蓋,在初夜、中夜都專念精進,不荒廢道業,就如同鑽木取火,如果沒有鑽出火苗,絕不休息,這就叫作在善道善法上精進。

【原文】三者、念。念世間為欺誑可賤,念禪定為尊重可貴。若得禪定,即能具足發諸無漏智,一切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是為可貴,故名為念。

【白話】第三、念。念世間無常,充滿了欺誑,沒有什麼價值。念禪定尊貴稀有,是難得的寶藏。如果能夠生起禪定,就能具足發起種種斷除煩惱的無漏智慧,成就一切神通道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還可以廣度眾生,十分難能可貴,所以說“念”是修禪的勝方便。

【原文】四者、巧慧。籌量世間樂、禪定智慧樂,得失輕重。所以者何?世間之樂,樂少苦多,虛誑不實,是失、是輕。禪定智慧之樂,無漏、無為,寂然閑曠,永離生死,與苦長別,是得、是重。如是分別,故名巧慧。

【白話】第四、巧慧。權衡利弊,較量世間欲望的享樂與禪定智慧的法樂,得失輕重如何?世間的享樂,不僅快樂短暫微薄、苦惱熾盛長久,而且虛妄不實,所以世間之樂輕薄,而且得不償失。而禪定智慧之法樂,不隨貪嗔癡的煩惱增長,故稱“無漏”,沒有生滅無常之憂患,故稱“無為”,寂然閑曠,永離生死險道,斷除一切無明大苦,是真實利益,是無盡寶藏。這樣進行抉擇,所以名為巧慧。

【原文】五者、一心分明。明見世間可患可惡,善識定慧功德可尊可貴。爾時應當一心決定修行止觀,心如金剛,天魔外道不能沮壞。設使空無所獲,終不回易,是名一心。譬如人行,先須知道通塞之相,然後決定一心涉路而進,故說巧慧一心。經雲:“非智不禪,非禪不智。”義在此也。

【白話】第五、一心分明(堅定決心)。分明了知世間憂患深重,實當摒棄;清楚明白禪定智慧功德尊重可貴。這時候應當堅定不移地決心修行止觀,心如金剛,即使一切天魔外道都來作祟,也不亂我心智。即使長時修行也空無所獲,還是絕不退失決心。就好比一個人要遠行,就要先知道解脫之路通暢,輪回之路阻滯,然後下定決心選好一條路勇往直前。所以說“巧慧”與“堅定決心”是禪修的勝方便。經中說,“非智不禪,非禪不智”,就是這個意思。

小止觀白話丨正修行第六
2019-06-01 23:17:39

【原文】正修行第六

【白話】第六章,正修行。

【原文】修止觀者,有二種:一者、于坐中修,二者、曆緣對境修。

【白話】修行止觀,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在靜坐時修,另一個是面對種種因緣境界時修。

【原文】一、于坐中修止觀者。于四威儀中,亦乃皆得,然學道者坐為勝,故先約坐以明止觀。略出五意不同:

【白話】先說在靜坐時修止觀。實際上禪定的境界在行住坐臥之中都可以體證,但是對於學道者來說,靜坐最為殊勝,所以先就靜坐來講述止觀的修法。這又有五種具體的方法:

【原文】一、對治初心粗亂修止觀,所謂:行者初坐禪時,心粗亂故,應當修止以除破之。止若不破,即應修觀。故雲對破初心粗亂修止觀。

【白話】第一個層面,就是對治初心的粗大散亂來修止觀。所謂修行人在最初學習坐禪的時候,常常心念粗大散亂,就應該通過修止來對治,但若修止還不能對治的話,就通過修觀來對治。所以,第一個層面,就是對治初心的粗大散亂來修止觀。

【原文】今明修止觀有二意:

【白話】那麼到底什麼是止觀呢?

【原文】一者、修止,自有三種:一者、系緣守境止,所謂系心鼻端臍間等處,令心不散故。經雲:“系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鎖。”二者、制心止,所謂隨心所起即便制之,不令馳散。故經雲:“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此二種皆是事相,不須分別。三者、體真止,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如經中說雲:“一切諸法中,因緣空無主。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

【白話】首先是修止,有三種:

第一種是系緣守境止,就是將心念系在一個對境上,比如說鼻端、肚臍間,並保持專注,心不散亂,如經中所說的那樣,心系一處不放逸,如同將心猿用枷鎖給制服住。

第二種是制心止,就是只要妄念一起,就馬上將它制伏住,來保持心念不馳散。如經中所言,眼耳鼻舌身這五根,以心為其主導,所以佛陀的弟子們,應當善加制心。而前面兩種都是事相上的修行,不須刻意作正理的抉擇。

第三種則是體真止,也就是以正見觀察,隨心所念的一切諸法,都從因緣所生,沒有常、一、自在的實體性,如此觀察以後,則心不執取,便能妄念歇息,這即是通過體察真諦來修止。如經中所說,觀察一切諸法,皆是因緣所生,空寂無實性,止息妄心而通達一切法的實相,便可稱作是真修行人。

【原文】行者于初坐禪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念念不住,雖用如上體真止,而妄念不息,當反觀所起之心,過去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三際窮之,了不可得。不可得法,則無有心。若無有心,則一切法皆無。行者雖觀心不住,皆無所有,而非無刹那任運覺知念起。又,觀此心念,以內有六根、外有六塵,根塵相對,故有識生;根塵未對,識本無生。觀生如是,觀滅亦然,生滅名字,但是假立。生滅心滅,寂滅現前,了無所得,是所謂涅槃空寂之理;其心自止。《起信論》雲:“若心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複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謂初心修學,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發狂。如學射法,久習方中矣。

【白話】行者在剛開始坐禪的時候,隨心所念的一切法,都如瀑布般念念不停止,雖然用了體真止的修法,但還是妄念不息,這時候怎麼辦呢?當反觀所起的心,過去心已消滅,現在心不停住,未來心還沒到,從時間上推尋心的實體,了不可得。正因為一切不可得,所以便沒有真實性的心,若心都沒有實體性,那麼便能明曉,一切法都沒有實體性了。行者雖然觀察心念不停住,皆無有實性,但並非沒有刹那刹那任運生起的如幻覺知之念。再者,觀察心念從何而起?因為內有六根,外有六塵,根塵相對之時,如幻的六識便生起,而根與塵並沒有實際的對觸,所以並沒有實性的六識生起。這樣來觀察心識的生起與消滅,便可以知道,所謂的生與滅,只是如幻的名稱上,暫時顯現的現象而已。如此進修,則對生滅的執著心放下了,寂靜無生滅的朗然智慧心開發出來,求一切實有之法皆不可得,這就是所謂不生不滅的空寂之理,如此狂心自歇。正如《大乘起信論》所說,如果心念馳散,就當即收攝住,安住在正念之中。所謂正念,當知一切唯心所作,並不存在離此心而有的一切外境,再觀察此心自身也沒有實性,便可知念念皆不可得。而初心修止的人,並不一定可以就能當下止息妄心,如果勉強壓抑自己的心讓它憋住,往往會適得其反,令心發狂。修止好比學射箭,穩健地加練習,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便能發發命中。

【原文】二者、修觀,有二種:一者、對治觀:如不淨觀對治貪欲,慈心觀對治瞋恚,界分別觀對治著我,數息觀對治多尋思等,此不分別也。二者、正觀:觀諸法無相,並是因緣所生;因緣無性,即是實相。先了所觀之境一切皆空,能觀之心自然不起。前後之文,多談此理,請自詳之。如經偈中說:“諸法不牢固,常在於念中;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

【白話】再者是修觀,有兩種:

一種是對治觀,比如說修不淨觀對治貪欲,修慈心觀對治瞋恚,修界分別觀對治對自我的執著,修數息觀對治心裡尋思妄念多等等,這裡不詳加詮解了。

另一種是正觀,就是觀一切法無相,皆是因緣和合所生,而因緣皆無自體性,這即是實相。要先明瞭所觀察的境界一切皆空,那麼用於觀察的心自然不起。聯繫上下文,多談這個性空、無相之理,請好自參詳。如偈頌中說的那樣,一切法都生滅不停,虛幻不堅牢,常在於心念之中,而已經悟解親證性空之人,便對一切都不會妄起雜念亂想。

【原文】二、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行者于坐禪時,其心闇塞,無記瞪瞢,或時多睡,爾時應當修觀照了。若於坐中其心浮動,輕躁不安,爾時應當修止止之。是則略說對治心沉浮病修止觀相。但須善識藥病相對用之,一一不得於對治有乖僻之失。

【白話】二、對治心的沉浮之病相來修止觀。

行者在坐禪的時候,如果心念昏暗幽塞、糊塗無記、瞪瞢發愣,或者貪圖睡眠打盹,這時候應當修觀來提起覺照。

如果在坐禪的時候,心念浮動、輕躁不安,這時應當修止來止息妄念。

這就是修止觀來對治心的沉浮之病相。但是在坐禪時,應當善加用心,因病用藥來對治,不可以胡亂下藥,以免修習錯亂,反增病患。

【原文】三、隨便宜(biàn yí)修止觀。行者于坐禪時,雖為對治心沉故,修於觀照,而心不明淨,亦無法利,爾時當試修止止之。若于止時,即覺身心安靜,當知宜止,即應用止安心。若于坐禪時,雖為對治心浮動故修止,而心不住,亦無法利,當試修觀。若於觀中,即覺心神明淨,寂然安隱,當知宜觀,即當用觀安心。是則略說隨便宜修止觀相。但須善約便宜修之,則心神安隱,煩惱患息,證諸法門也。

【白話】三、依據實際情況,因時制宜地修止觀。

行者在坐禪的時候,雖然為了對治心的昏沉而修觀照,但是心念還是不夠明淨,也難以得到法喜利益時,這時候就試一試修止來止息妄想。

如果這個時候覺察到了自己身心安靜,就明白此時適合修止,即應該修止來安心。如果在修觀之時,覺察到自己心神明淨,寂然安隱,就明白此時適合修觀,即應該修觀來安心。

這就是依據實際情況,因時制宜地修止觀,但是也應當善於對實際情況加以甄別決斷,則能夠心神安隱,止息種種煩惱憂患,體證種種法門。

【原文】四、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所謂行者先用止觀對破粗亂,亂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細故,覺身空寂,受於快樂,或利便心發,能以細心取於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止息虛誑,必生貪著,若生貪著,執以為實;若知虛誑不實,即愛見二煩惱不起,是為修止。雖複修止,若心猶著愛見,結業不息,爾時應當修觀,觀於定中細心。若不見定中細心,即不執著定見。若不執著定見,則愛見煩惱業悉皆摧滅,是名修觀。此則略說對治定中細心修止觀相。分別止觀方法,並同於前,但以破定見微細之失為異也。

【白話】四、對治禪定中的微細妄念來修止觀。在禪坐時,行者先用止觀之法來破除了粗大的妄想雜念,止息了亂心以後,即得進入禪定。

在禪定之中,心念微細,會感覺到身體空寂,覺受十分快樂,這時候可能會伶俐心起來,落入種種境界的誘惑,以微細的妄想對偏邪之理妄生執取。如果此時不覺醒,以定心來止息種種虛誑的境界,必然會落入對境界的貪著,將種種禪定的境界執為實有;但若能覺知一切境界虛誑不實,那麼愛與見二種煩惱(迷事之惑名愛,迷理之惑名見)都不會生起,這就是修止。

修止以後,如果心中還是執取於愛、見兩種煩惱,由此不停地造作,(結業:惑謂之結,由惑而起之善惡所作謂之業。)那麼這時候就應當修觀,對禪定中的細心進行觀照。如果觀照到定中的細心毫無實性可得,便自然放下對定中微細煩惱的執著。若能不執著於這些橫生知見,那麼一切愛見煩惱業就會一齊催滅——這即是修觀的方法。

這些就是對治禪定中的微細妄念來修止觀。此處的止觀修法,和前面一致,而重在破除定中微細的過患。

【原文】五、為均齊定慧修止觀。行者于坐禪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觀,而入禪定。雖得入定,而無觀慧,是為癡定,不能斷結。或觀慧微少,即不能發起真慧,斷諸結使,發諸法門。爾時應當修觀破析,則定慧均等,能斷結使,證諸法門。行者于坐禪時,因修觀故,而心豁然開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則動散,如風中燈,照物不了,不能出離生死,爾時應當複修於止。以修止故,則得定心,如密室中燈,則能破暗,照物分明。是則略說均齊定慧二法修止觀也。行者若能如是於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番修止觀意,取捨不失其宜,當知是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於一生不空過也。

【白話】五、為了使得定慧均齊來修止觀。行者在坐禪的時候,或因為修止,或因為修觀,而進入了禪定。

雖然能夠進入禪定,若是沒有觀察之慧,便是愚癡之枯定,不能斷除煩惱;或者說觀慧微少,不足以發起真實智慧來斷除煩惱,開發種種功德法門。這時候就應該修觀來對煩惱辨別並對治,使得定慧均等,即能斷除煩惱,證入種種法門功德。

行者在坐禪的時候,若是因為修觀,而心中豁然開悟,智慧明瞭無礙,但是因為定心微少,心念如風中的燈燭,容易散亂,便難以發揮明照物象的功能,不能夠出離生死煩惱,這時候就應該來修止。因為修止,而得定心,這時候的心就像是在房間裡的燈燭,能夠遣除無明之暗蔽,分明地徹照一切物象。

這就是為了使得定慧均齊來修止觀。

行者如果能夠在端身正坐之時,善加用這五種修止觀的方法,根據實際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法門,便可以稱得上是善修佛法,這一生必不空過。

【原文】複次,第二、明曆緣對境修止觀者。端身常坐,乃為入道之勝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緣。若隨緣對境而不修習止觀,是則修心有間絕,結業觸處而起,豈得疾與佛法相應?若于一切時中,常修定慧方便,當知是人必能通達一切佛法。

【白話】說完了坐中修止觀,再來說怎樣在面對種種因緣境界時修止觀。端身常坐,是殊勝緊要的入道法門,但是人生在世,為身所累,必然會為種種事務外緣所干預。如果在面對種種因緣對境的時候不修習止觀的話,那麼修行之心便會中斷乃至斷絕,面對種種外塵境界時陷入煩惱而造業,又怎麼能速速與佛法相應呢?若在在一切時間裡都不忘修定慧之方便,必能通達一切佛法。

【原文】雲何名曆緣修止觀?所言緣者,謂六種緣:一、行,二、住,三、坐,四、臥,五、作作,六、言語。雲何名對境修止觀?所言境者,謂六塵境:一、眼對色,二、耳對聲,三、鼻對香,四、舌對味,五、身對觸,六、意對法。行者約此十二事中修止觀故,名為曆緣對境修止觀也。

【白話】什麼是面對種種因緣時修止觀呢?所謂的因緣,在這裡是指六種緣:一、行,二、住,三、坐,四、臥,五、作作,六、言語。什麼是面對種種境界修止觀呢,所謂的境界,在這裡指的是六根對六塵境界:一、眼對色,二、耳對聲,三、鼻對香,四、舌對味,五、身對觸,六、意對法。行者在這十二件事上修止觀,就是面對種種因緣時修止觀。

【原文】一、行者。若于行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行?為煩惱所使,及不善無記事行,即不應行。若非煩惱所使,為善利益如法事,即應行。”雲何行中修止?若于行時,即知:因於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雲何行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動身,故有進趣,名之為行。因此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行心,不見相貌。當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白話】第一,在行走時修止觀。

在行走之時,應該先作意抉擇:我現在是問了什麼事情而要行走,如果是被煩惱驅使,或者是為了不善之業、無記之業而行走的話,就不應該行走。如果不是被煩惱所驅使,為了對自己和他人有利益的如法善事而行走的話,就應該行走。

怎樣在行走中修止呢?在行走中即知曉,因為行走,則會生起一切煩惱、善惡等法,若能了知這個行走的心和行走中一切法都不可得,那麼妄念心就會止息,這就是修止。

怎樣是在行走中修觀呢?這時候應當如法思惟,由心作意要行走,導令身體手足開始向別的地方前進,這就是行走。那麼因為行走,就伴隨生起一切煩惱、善惡之法,這時候就要反觀其心,連心都沒有實性之相貌可得,這時就能解悟行走和行走中的一切法,徹底的空寂,這就是修觀。

【原文】二、住者。若于住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住?若為諸煩惱及不善無記事住,即不應住。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住。”雲何住中修止?若于住時,即知:因於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雲何住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駐身,故名為住。因此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則當反觀住心,不見相貌。當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白話】第二,在安住時修止觀。

在安住之時,應該先作意抉擇:我現在是問了什麼事情而要安住,如果是被煩惱驅使,或者是為了不善之業、無記之業而安住的話,就不應該安住。如果不是被煩惱所驅使,為了對自己和他人有利益的善事而安住的話,就應該安住。

怎樣在安住中修止呢?在安住中即知曉,因為安住,則會生起一切煩惱、善惡等法,若能了知這個安住的心和安住中一切法都不可得,那麼妄念心就會止息,這就是修止。

怎樣是在安住中修觀呢?這時候應當如法思惟,由心作意要安住,導令身體止住在一個地方,這就是安住。因為安住,就伴隨生起一切煩惱、善惡之法,這時候就要反觀其心,連心都沒有實性之相貌可得,這時就能解悟安住和安住中的一切法,徹底的空寂,這就是修觀。

【原文】三、坐者。若于坐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坐?若為諸煩惱及不善無記事等,即不應坐。為善利益事,則應坐。”雲何坐中修止?若于坐時,則當了知因於坐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生,是名修止。雲何坐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所念,壘腳安身,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坐。”反觀坐心,不見相貌。當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白話】第三,在安坐時修止觀。

在安坐之時,應該先作意抉擇:我現在是問了什麼事情而要安坐,如果是被煩惱驅使,或者是為了不善之業、無記之業而安坐的話,就不應該安坐。如果不是被煩惱所驅使,為了對自己和他人有利益的善事而安坐的話,就應該安坐。

怎樣在安坐中修止呢?在安坐中即知曉,因為安坐,則會生起一切煩惱、善惡等法,若能了知這個安坐的心和安坐中沒有任何一法可得,那麼妄念心就會止息,這就是修止。

怎樣是在安坐中修觀呢?這時候應當如法思惟,由心作意要安坐,導令雙腳壘疊,身體止於一處,那麼因為安坐,就伴隨生起一切煩惱、善惡之法,這就是安坐。這時候就要反觀其心,連心都沒有實性之相貌可得,這時就能解悟安坐和安坐中的一切法,徹底的空寂,這就是修觀。

【原文】四、臥者。于臥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臥?若為不善放逸等事,則不應臥,若為調和四大故臥,則應如師子王臥。”雲何臥中修止?若於寢息,則當了知:因於臥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雲何臥中修觀?應作是念:“由於勞乏,即便昏闇,放縱六情,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臥心,不見相貌。當知臥者及臥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白話】第四,在睡臥時修止觀。

在睡臥之時,應該先作意抉擇:我現在是問了什麼事情而要睡臥,如果是為了不善之業、放逸身心而睡臥的話,就不應該睡臥。如果是為了調和身體,就應該如獅子王一般作如意臥。

怎樣在睡臥中修止呢?在休息中即知曉,因為睡臥,則會生起一切善惡等法,若能了知這個睡臥的心和睡臥中沒有任何一法可得,那麼妄念不起,這就是修止。

怎樣是在睡臥中修觀呢?這時候應當如法思惟,因為身心勞累困乏,心念便隨之昏暗,放縱六根,伴隨睡臥,生起一切煩惱、善惡之法,這時候就要反觀其心,連心都沒有實性之相貌可得,這時就能解悟睡臥和睡臥中的一切法,徹底的空寂,這就是修觀。

【原文】五、作者。若作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為不善無記等事,即不應作。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作。”雲何名作中修止?若于作時,即當了知:因於作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雲何名作時修觀?應作是念:“由心運於身手,造作諸事,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作。”反觀作心,不見相貌。當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白話】第五,在作事時修止觀。

在作事之時,應該先作意抉擇:我現在是問了什麼而要作這件事,如果是為了不善之業、無記之業而作事的話,就不應該作。如果不是被煩惱所驅使,為了對自己和他人有利益的善事而作的話,就應該作。

怎樣在作事中修止呢?在作事中即知曉,因為作事,則會生起一切善惡等法,但一切法都不可得,那麼妄念自然不起,這就是修止。

怎樣是在作事中修觀呢?這時候應當如法思惟,由心作意要作事,導令身體與雙手運動造作種種事業,並伴隨著做事生起一切善惡之法,這時候就要反觀其心,連心都沒有實性之相貌可得,這時就能解悟作事之人和作事中的一切法,徹底的空寂,這就是修觀。

【原文】六、語者。若于語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語?若隨諸煩惱,為論說不善無記等事而語,即不應語。若為善利益事,即應語。”雲何名語中修止?若于語時,即知因此語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語心及語中一切煩惱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雲何語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覺觀,鼓動氣息,沖於咽喉、唇、舌、齒㗁,故出音聲語言。因此語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語。”反觀語心,不見相貌。當知語者及語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白話】第六,在說話時修止觀。

在說話之時,應該先作意抉擇:我現在是問了什麼事情而要說話,如果是被煩惱驅使,或者是為了不善之業、無記之業而說話的話,就不應該說話。如果是為了對自己和他人有利益的如法善事而說,就應該說話。

怎樣在說話中修止呢?在說話中即知曉,因為說話,則會生起一切煩惱、善惡等法,若能了知這個說話的心和說話中一切煩惱、善不善法都不可得,那麼妄念心就會止息,這就是修止。

怎樣是在說話中修觀呢?這時候應當如法思惟,由心作意要說話,鼓動氣息,使得咽喉、唇、舌、齒㗁震動配合發出聲音,因為說話,就伴隨生起一切煩惱、善惡之法,這就是說法。這時候就要反觀其心,連心都沒有實性之相貌可得,這時就能解悟說話之人和說話中的一切法,徹底的空寂,這就是修觀。

【原文】如上六義修習止觀,隨時相應用之;一一皆有前五番修止觀意,如上所說。

【白話】上面所說的面對六種因緣,隨時隨地,只要相應就可以修止觀;每一種因緣都可以運用上前面坐禪修止觀的五種方法。

【原文】次,六根門中修止觀者:

【白話】接下來,在六根面對六塵之時如何修止觀呢?

【原文】一、眼見色時修止者。隨見色時,如水中月,無有定實。若見順情之色,不起貪愛;若見違情之色,不起瞋惱;若見非違非順之色,不起無明及諸亂想,是名修止。雲何名眼見色時修觀?應作是念:“隨有所見,即相空寂。所以者何?於彼根塵空明之中,各無所見,亦無分別,和合因緣,出生眼識,次生意識,即能分別種種諸色。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念色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見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白話】第一、眼見色之時如何修止?當眼睛見到種種色相,便知道一切色相如水中之月,沒有堅實的體性。如果見到順心好看的色相,也不起貪愛,見到難看討厭的色相,也不起嗔恨憂惱;見到既不喜歡也不討厭的色相時,不起無明之惑和種種亂想,這就是修止。

眼見色之時如何修觀?應當如法思惟,一切所見到色相,當體空寂,為什麼?因為當眼根和色塵未曾相接之時,則一無所見,也不會有任何對色相的思惟分別,因為因緣和合,根塵相接,就生出了眼識和意識,便能對種種色相生起思惟分別,並隨之產生了一切煩惱、善惡之法。這時候反觀對色相生起的心念,沒有實性之相貌可得,當知看的人和隨著看見而產生的一切法,是徹底的空寂,這就是修觀。

【原文】二、耳聞聲時修止者。隨所聞聲,即知聲如響相。若聞順情之聲,不起愛心;違情之聲,不起瞋心;非違非順之聲,不起分別心;是名修止。雲何聞聲中修觀?應作是念:“隨所聞聲,空無所有,但從根塵和合,生於耳識;次意識生,強起分別。因此即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故名聞聲。”反觀聞聲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聞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為觀。

【白話】第二、耳聽聲之時如何修止?當耳朵聽到種種聲音,便知道一切聲音不過是轉瞬即逝的震動之響,沒有堅實的體性。如果聽到順心好聽的聲音,也不起貪愛,聽到難聽討厭的聲音,也不起嗔恨;聽到既不喜歡也不討厭的聲音時,不妄加分別,這就是修止。

耳聽聲之時如何修觀?應當如法思惟,一切所聽到聲音,沒有任何實性,只是耳根與聲塵和合,就生出了耳識和意識,對種種聲音妄加思惟分別,並隨之產生了一切煩惱、善惡之法,這就是耳聽聲。這時候對聽取聲音的心念進行反觀,沒有實性之相貌可得,當知聽的人和隨著聽見而產生的一切法,是徹底的空寂,這就是修觀。

【原文】三、鼻嗅香時修止者。隨所聞香,即知如焰不實,若聞順情之香,不起著心;違情之臭,不起瞋心;非違非順之香,不生亂念,是名修止。雲何名聞香中修觀?應作是念:“我今聞香,虛誑無實。所以者何?根塵合故,而生鼻識;次生意識,強取香相。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故名聞香。”反觀聞香之心,不見相貌。當知聞香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白話】第三、鼻子聞氣味之時如何修止?當鼻子朵聞到種種氣味,便知道一切氣味如同火焰一般飄忽,沒有堅實的體性。如果聞到順心好聞的香氣,也不起執著,聞到難聞討厭的臭氣,也不起嗔恨;聞到既不喜歡也不討厭的氣味時,不胡思亂想,這就是修止。

鼻子聞氣味之時如何修觀?應當如法思惟,一切所聞到氣味,本性虛幻,沒有任何實性,只是鼻根與香塵和合,就生出了鼻識和意識,對種種氣味妄加思惟分別,並隨之產生了一切煩惱、善惡之法,這就是鼻子聞氣味。這時候反觀聞取氣味的心念,沒有實性之相貌可得,當知聞香和隨著聞香而產生的一切法,是徹底的空寂,這就是修觀。

【原文】四、舌受味時修止者。隨所受味,即知如於夢幻中得味。若得順情美味,不起貪著;違情惡味,不起瞋心;非違非順之味,不起分別意想,是名修止。雲何名舌受味時修觀?應作是念:“今所受味,實不可得。所以者何?內外六味,性無分別。因內舌根和合,則舌識生。次生意識,強取味相。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反觀緣味之識,不見相貌。當知受味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白話】第四、舌嘗味之時如何修止?當舌頭嘗到種種味道,便知道一切味道不過如在夢幻之中,不可持久把捉。如果嘗到順心的美味,也不起貪著,嘗到難吃的惡味,也不起嗔恨;嘗到既不喜歡也不討厭的味道時,不妄加分別意想,這就是修止。

舌嘗味之時如何修觀?應當如法思惟,一切所嘗到味道,沒有任何實性,為什麼呢?因為甘、辛、鹹、苦、酸、淡這些味道,本來不會有什麼差別,只是舌根與味塵和合,就生出了舌識和意識,對種種味道妄加思惟分別,並隨之產生了一切煩惱、善惡之法。這時候對嘗取味道的心識進行反觀,沒有實性之相貌可得,當知嘗的人和隨著嘗味而產生的一切法,是徹底的空寂,這就是修觀。

【原文】五、身受觸時修止者。隨所覺觸,即知如影,幻化不實。若受順情樂觸,不起貪著;若受違情苦觸,不起瞋惱;受非違非順之觸,不起憶想分別,是名修止。雲何身受觸時修觀?應作是念:“輕重、冷煖、澀滑等法,名之為觸;頭等六分,名之為身。觸性虛假,身亦不實;和合因緣,即生身識。次生意識,憶想分別苦樂等相,故名受觸。”反觀緣觸之心,不見相貌。當知受觸者及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

【白話】第五、身體感受觸覺之時如何修止?當身體接觸到種種境界,便知道一切觸覺如同影子,如同魔術之幻化,皆不堅實。如果接觸到順心快樂的外境,也不起貪著,接觸到討厭痛苦的外境,也不起嗔恨憂惱;接觸到既不喜歡也不討厭的外境時,不妄加憶想分別,這就是修止。

身感受觸覺之時如何修觀?應當如法思惟,一切所感受到輕重、冷煖、澀滑種種觸覺,都是外境,自己的頭顱、軀幹和四肢,即是身體。外境的本性虛幻不實,而身體也是沒有任何實性,只是身根與觸塵和合,就生出了身識和意識,對種種觸覺妄加思惟分別,並隨之產生了苦樂的感覺,這叫作身體接觸外境。這時候對感受觸覺的心識進行反觀,沒有實性之相貌可得,當知感受的人和隨著感受觸覺而產生的一切法,是徹底的空寂,這就是修觀。

【原文】六、意知法中修止觀相,如初坐中已明訖。

【白話】意根對法塵之時,如何修止觀,在前文靜坐修止觀時已經講清楚了。

【原文】自上依六根修止觀相,隨所意用而用之,一一具上五番之意,是中已廣分別,今不重辨。

【白話】上面所說的六根對六塵時,隨時隨地,只要相應就可以修止觀;每一種境界都可以運用上前面坐禪修止觀的五種方法,已經詳加解釋過了,不再重複。

【原文】行者若能于行住坐臥見聞覺知等一切處中修止觀者,當知是人真修摩訶衍道。如《大品經》雲:“佛告須菩提:‘若菩薩行時知行、坐時知坐,乃至服僧伽梨,視眴一心,出入禪定,當知是人名菩薩摩訶衍。’”複次,若人能如是一切處中修行大乘,是人則於世間最勝、最上、無與等者。

【白話】行者如果能夠在行住坐臥見聞覺知這一切因緣境界之中勤修止觀,當知這個人是真正的大乘菩薩道修行者。如《大品經》中佛陀對須菩提的囑咐,如果菩薩行者,在行時知行、坐時知坐,乃至是穿袈裟,久視之時,瞬目之時,動止出入之時,都一心專修禪定,當知此人是大乘菩薩。 若人能這樣在一切時、一切處中修行大乘,此人則於世間最勝、最上、無與倫比。

【原文】釋論偈中說:“閑坐林樹間,寂然滅諸惡,憺怕得一心,斯樂非天樂。人求世間利,名衣好床褥,斯樂非安隱,求利無厭足。衲衣在空閒,動止心常一,自以智慧明,觀諸法實相;種種諸法中,皆以等觀入,解慧心寂然,三界無倫匹。”

【白話】如《大智度論》偈中說:對世間的一切都十分淡泊,止息了種種緣務,安閒地在林泉樹下宴坐,斷除種種噁心惡業,一心寂靜專修禪定,這樣的快樂是世間之眾生無法享受的。世人追逐名利、華服名衣、高床大臥,這些快樂都只會讓自己越來越貪得無厭,不能帶來身心的安穩。而出家修道的行者,則時時心中閑無掛礙,不論是運動中還是安住靜坐時,心念都專一無雜,以智慧來諦觀諸法,皆能平等徹見其實相,享受真正的智慧寂然之樂,是三界之中的凡夫所不能比擬的。

小止觀白話丨善根發第七
2019-06-03 09:50:15

【原文】善根發第七

【白話】第七章,開發善根。

【原文】行者若能如是從假入空觀中善修止觀者,則於坐中身心明淨,爾時當有種種善根開發,應須識知。

【白話】行者如果能夠依據如理的法門,善修止觀,從虛幻假相中探索空義,則能在禪坐中感到身心明淨,這時候宿世的善根就會開發出來,應當好自辨識。

【原文】今略明善根發相,有二種不同:一、外善根發相。所謂:佈施、持戒、孝順父母尊長,供養三寶,及諸聽學等善根開發。此是外事,若非正修,與魔境相濫,今不分別。二、內善根發相。所謂諸禪定法門善根開發有三種意:

【白話】現在略說善根開發之相,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外顯的善根開發之相,所謂修行人善根開發,對佈施、持戒、孝順父母尊長,供養三寶,及諸聽法學習等善業生起好樂之心。但這是外表的實相,如果不是正修止觀的話,容易與魔境相混濫,在此不多加辨析了。

第二個方面,是內心中的善根開發之相,即是修種種禪定法門以後開發善根。這有三個要點需要瞭解——知道善根開發的相狀、辨別善根的真偽、學習用止觀法門來培養善根。

【原文】第一、明善根發相。有五種不同:

【白話】第一個要點,就是知道善根開發的相狀如何。這有五種不同的相狀。

【原文】一、息道善根發相。行者善修止觀故,身心調適,妄念止息。因是自覺其心漸漸入定,發於欲界及未到地等定,身心泯然空寂,定心安隱。於此定中,都不見有身心相貌。於後或經一坐、二坐,乃至一日、二日,一月、二月,將息不得,不退不失。即於定中,忽覺身心運動,八觸而發者,所謂覺身痛、癢、冷、煖、輕、重、澀、滑等。當觸發時,身心安定,虛微悅豫,快樂清淨,不可為喻,是為知息道根本禪定善根發相。行者或于欲界未到地中,忽然覺息出入長短,遍身毛孔皆悉虛疎,即以心眼見身內三十六物,猶如開倉見諸麻豆等,心大驚喜,寂靜安快,是為隨息特勝善根發相。

【白話】第一種,修息道觀開發善根的相狀。因為行者善修止觀,身心調適,妄念止息。由此而覺知到自己的心漸漸入定,當他修證到了欲界和未到地禪定之時,就會發現身心泯然澄靜,乃至是身心空寂,唯有禪定心寂然安穩,身心的色相都隱然不現。而這種禪定之境界,可能持續一支香的時間、兩支香的時間,甚至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一直持續下去,不退不失。即會在這個禪定境界之中,忽然發覺自己的身心有所運動,身體會出現痛、癢、冷、煖、輕、重、澀、滑八種觸覺。但這些觸覺發生的時候,身心安定,寂然虛明,微妙喜悅,快樂清淨,難以言喻,這就是修息道觀要得根本禪的善根顯發之相。行者于欲界未到地的禪定中,或覺知到氣息出入長短,乃至氣息從全身毛孔中通暢周流,或能以心眼觀見身內三十六物(發毛爪齒,眵淚涎唾,屎尿垢汗,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髒熟髒,赤痰白痰),猶如打開倉庫看到糧食一樣清楚明瞭,心中又驚又喜,寂靜開來,這就是修息道觀開發善根的相狀。

(特勝,指十六特勝,即對四念處,每念處有四法: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諸身行,六、受喜,七、受樂,八、受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出散,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舍也。)

【原文】二、不淨觀善根發相。行者若于欲界未到地定,於此定中,身心虛寂,忽然見他男女身死,死已膖脹,爛壞,蟲膿流出;見白骨狼藉,其心悲喜,厭患所愛,此為九想善根發相。或於靜定之中,忽然見內身不淨,外身膖脹狼藉,自身白骨從頭至足節節相拄,見是事已,定心安隱,驚悟無常,厭患五欲,不著我人,此是背舍善根發相。或於定心中,見於內身及外身,一切飛禽走獸,衣服飲食,屋舍山林,皆悉不淨,此為大不淨善根發相。

【白話】第二種,修不淨觀開發善根的相狀。行者善修止觀,當他修證到了欲界和未到地禪定之時,身心虛寂,忽然見他男女身死,身體都臌脹爛壞,蟲膿流出,乃至見白骨狼籍,心中悲喜交加,對以前最貪愛的身體生起厭惡之心,此為九想善根開發之相(一、胖脹,二、青瘀,三、壞,四、血塗漫,五、膿爛,六、蟲啖,七、散壞,八、骨想,九、燒想)。或於靜定之中,忽然見身體內部污穢不淨,外部膨脹狼藉,甚至見到自身從頭到腳的白骨節節相連相頂,如此禪定之心安穩,驚覺生命無常,便對世間五欲生起深深的厭惡憂患,對人我之相也不起執著,這就是修不淨觀的善根開發之相。或於定心之中,見到身體內外,一切飛禽走獸,衣服飲食,屋舍山林,全都污穢不淨,這是大不淨的善根開發之相。

(背舍,即八背舍,新譯為“八解脫”,一、內有色相外觀色,二、內無色相外觀色,三、淨背捨身作證,四、虛空處背舍,五、識處背舍,六、無所有處背舍,七、非有想非無想背舍,八、滅受想背舍)

【原文】三、慈心善根發相。行者因修止觀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於此定中,忽然發心慈念眾生,或緣親人得樂之相,即發深定,內心悅樂清淨,不可為喻。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眾生,亦複如是。從禪定起,其心悅樂,隨所見人,顏色常和,是為慈心善根發相。悲、喜、舍心發相,類此可知也。

【白話】第三種,修慈心觀善根開發之相狀。行者善修止觀,當他修證到了欲界和未到地禪定之時,在此定中,心中開發其慈念眾生之心,或以親人得到安樂之相為對境,即開發出深定,心中內心悅樂清淨,不可言喻。或者以不親不疏的人得到安樂之相為對境,或者以仇敵得到安樂之相為對境,乃至於以十方一切五道眾生得到安樂之相為對境,開發出深定,心中內心悅樂清淨,不可言喻。當行者出定以後,心中依然喜悅歡樂,但凡見到人,都神情和氣,這就是修慈心觀善根開發之相狀。還有修悲心、喜心、舍心(舍為平等之意),也是這樣。

【原文】四、因緣觀善根發相。行者因修止觀故,若得欲界未到地,身心靜定,忽然覺悟心生,推尋三世無明、行等諸因緣中,不見人我,即離斷常,破諸執見,得定安隱,解慧開發,心生法喜,不念世間之事,乃至五陰、十二處、十八界中分別亦如是,是為因緣觀善根發相。

【白話】第四種,修因緣觀善根開發之相狀。行者善修止觀,當他修證到了欲界和未到地禪定之時,身心靜定,忽然生起覺悟心,觀照無始以來的輪回中,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但在這因緣的鏈條中,處處推尋,並沒有實性的我相、人相,遠離“否認因果輪回”的“斷見”和“執著身心常住”的“常見”兩種惡見,並破除種種邪見,得到禪定中的安穩,解悟的智慧開發,心中充滿法喜,對世間的事沒有憶念,乃至是觀照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也是這樣,這就是修因緣觀善根開發之相狀。

【原文】五、念佛善根發相。行者因修止觀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憶念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議,所有十力、無畏、不共、三昧、解脫等法不可思議,神通變化、無礙說法、廣利眾生、不可思議;如是等無量功德不可思議。作是念時,即發愛敬心生,三昧開發,身心快樂,清淨安隱,無諸惡相,從禪定起,身體輕利,自覺功德巍巍,人所愛敬,是為念佛三昧善根發相。

【白話】第五種,修念佛禪善根開發之相狀。行者善修止觀,當他修證到了欲界和未到地禪定之時,身心空寂,忽然憶念諸佛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定慧等持、解脫等功德與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不可思議。做這樣的憶念時,生起清淨的信敬心,開發禪定之功德,身心快樂,清淨安穩,蠲除了種種惡相,當行者出定以後,依然身體輕利,感覺到自己功德巍巍,被人天所愛敬,這是念佛三昧善根發相。

【原文】複次,行者因修止觀故,若得身心澄淨,或發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世間可厭、食不淨相、死離盡想,念佛、法、僧、戒、舍、天,念處、正勤、如意、根、力、覺、道、空、無相、無作,六度諸波羅蜜,神通變化等,一切法門發相,是中應廣分別。故經雲:「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白話】在這,行者因為修習止觀,若得身心澄淨,或生起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世間可厭、食不淨相、死離盡想,念佛、法、僧、戒、舍、天,念處、正勤、如意、根、力、覺、道、空、無相、無作,六度諸波羅蜜,神通變化等,這一切法門開發之相,應當詳加分別。所以經中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原文】二、分別真偽者,有二:

【白話】第二個要點,辨別善根的真偽。

【原文】一者、辨邪偽禪發相。行者若發如上諸禪時,隨因所發之法,或身搔動,或時身重如物鎮壓,或時身輕欲飛,或時如縛,或時逶迤垂熟,或時煎寒,或時壯熱,或見種種諸異境界,或時其心闇蔽,或時起諸惡覺,或時念外散亂諸雜善事,或時歡喜躁動,或時憂愁悲思,或時惡觸身毛驚竪,或時大樂昏醉;如是種種邪法,與禪俱發,名為邪偽。此之邪定,若人愛著,即與九十五種鬼神法相應,多好失心顛狂;或時諸鬼神等,知人念著其法,即加勢力,令發諸邪定邪智,辯才神通,惑動世人。凡愚見者,謂得道果,皆悉信伏,而其內心顛倒,專行鬼法,惑亂世間。是人命終,永不值佛,還墮鬼神道中。若坐時多行惡法,即墮地獄。行者修止觀時,若證如是等禪,有此諸邪偽相,當即卻之。雲何卻之?若知虛誑,正心不受不著,即當謝滅。應用正觀破之,即當滅矣。

【白話】首先,辨明邪偽的善根開發之相。行者在修止觀時,如果開發出以上這些禪相時,隨之出現了一些現象,或身體搔動,或時身體粗重好像受到重物鎮壓,或有時身輕欲飛,或有時感到被繩索系縛,或有時萎靡不振睡眠低垂,或有時感到煎烤,有時感到寒冷,或有時壯熱,或見種種奇異的境界,或有時心念闇蔽,或有時生起種種惡念知見,或時憶念其他散亂的世間有漏善事,或有時歡喜躁動,或有時憂愁悲思,或有時惡觸身毛驚竪,或有時大樂昏醉……這重重的邪法,和輕安的禪相一起發生的時候,即是邪偽之相。如果行者對這些邪定心生貪愛,就會和九十五種鬼神法相應,多容易失心顛狂,有時候心懷不善的鬼神,得知行者貪著于邪定之相,就會愈發用功增強邪偽的勢力,讓行者生起種種邪定邪智,乃至是辯才、神通,蠱惑世人。愚癡的凡夫見到這樣的人,還會以為他見道證果,心中對他信服供養,但此人內心顛倒,淨做一些魔道鬼法,禍亂世間。這樣的人命終之後,永不見佛,還將墮入鬼神之眷屬;如果在修習時還經常行惡法的話,甚至會墮入地獄。所以行者在修止觀的時候,如果體證到如此禪定境界時,覺察到有任何的邪偽之相,就應當趕快對治。怎樣來對治呢?若是知道境界的虛誑,馬上提前正心誠意,不貪著不執取,用正觀之法來破除此境界的誘惑,那麼邪偽自然銷滅。

【原文】二者、辨真正禪發相。行者若于坐中發諸禪時,無有如上所說諸邪法等,隨一一禪發時,即覺與定相應,空明清淨,內心喜悅;憺然快樂,無有覆蓋;善心開發,信敬增長;智鑒分明,身心柔軟;微妙虛寂,厭患世間;無為無欲,出入自在;是為正禪發相。譬如與惡人共事,恒相觸惱;若與善人共事,久見其美。分別邪正二種禪發之相,亦複如是。

【白話】其次,辨明真正的善根開發之相。行者在修止觀時,如果開發出以上這些禪相時,如果沒有上面所說的邪偽之法出現,並且隨著禪定生起之時,覺照與禪定相應,空明清淨,內心喜悅;憺然快樂,內心明朗,無有覆蓋;善心開發,信敬增長;智鑒分明,身心柔軟;微妙虛寂,生起出離世間之心;無為無欲,出入自在;這是真正的禪定善根開發之相。就好比說,與惡人共事,總不免會產生摩擦煩惱;但若與善人共事,久見其美。禪定中邪偽的善根所帶來的過患,與真正的善根所帶來法喜,就是這樣的道理。

【原文】三、明用止觀長養諸善根者。若于坐中諸善根發時,應用止觀二法修令增進。若宜用止、則以止修之;若宜用觀,則以觀修之。具如前說略示大意矣。

【白話】第三個要點,學習用止觀法門來培養善根。如果在禪坐中開發了種種善根,應當勤修止觀二法來增進善根,如果修習止可以增進善根,那就適合修習止,如果修習觀可以增進善根,那就適合修習觀,修習的方法如前文所說。

小止觀白話丨覺知魔事第八
2019-06-03 22:30:01

【原文】覺知魔事第八

【白話】第八章,覺知魔事。

【原文】梵音魔羅,秦言殺者,奪行人功德之財,殺行人智慧之命,是故名之為惡。魔事者,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脫眾生入涅槃為事,魔常以破壞眾生善根令流轉生死為事。若能安心正道,是故道高方知魔盛。仍須善識魔事,但有四種:一、煩惱魔,二、陰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三種皆是世間之常事,及隨人自心所生,當須自心正除遣之,今不分別。鬼神魔相,此事須知,今當略說。鬼神魔有三種:

【白話】梵語的“魔羅”,翻譯成中國話就是奪命的殺者,意即能夠奪取修行人功德之財,殺修行人智慧之命,所以稱之為惡。那麼什麼是魔事呢?佛以功德智慧、度化眾生解脫生死煩惱,證入涅槃為事業,魔正好與之相反,魔常以破壞眾生的善根、驅使眾生在生死煩惱中流轉為事業。如果安心在正道上,即能體會到“道高方知魔盛”這句話的意義了。修行仍須對魔事有所瞭解、甄別,魔事共有四種:一、煩惱魔,二、陰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前面三種都是世間之常事,以及隨著人的自心所生,須當正心誠意,即能除遣其擾亂,這裡就不詳加解釋了。而第四種鬼神魔是什麼呢?此事須略加解說,令行者有所瞭解。鬼神魔有三種:

【原文】一者、精魅。十二時獸,變化作種種形色,或作少女、老宿之形,乃至可畏身等非一,惱惑行人。此諸精魅,欲惱行人,各當其時而來,善須別識。若於寅時來者,必是虎獸等;若于卯時來者,必是兔、鹿等;若于辰時來者,必是龍、鱉等;若于巳時來者,必是蛇、蟒等;若於午時來者,必是馬、驢、駝等;若于未時來者,必是羊等;若于申時來者,必是猿猴等;若於酉時來者,必是雞、烏等;若于戌時來者,必是狗、狼等;若于亥時來者,必是豬等;子時來者,必是鼠等;丑時來者,必是牛等。行者若見常用此時來,即知其獸精,說其名字訶責,即當謝滅。

【白話】第一種鬼神魔,就是精魅,魑魅魍魎之輩,大略有十二種獸類,與人間的十二時辰相應。他們變化成種種相貌,譬如少女、老翁的樣子,或者恐怖暴戾的樣子,各式各樣,來蠱惑惱害行者。這些精魅,想要惱害行人,行人即可根據他們出現的時間來辨識。若於寅時來者,必是虎獸等;若于卯時來者,必是兔、鹿等;若于辰時來者,必是龍、鱉等;若于巳時來者,必是蛇、蟒等;若於午時來者,必是馬、驢、駝等;若于未時來者,必是羊等;若于申時來者,必是猿猴等;若於酉時來者,必是雞、烏等;若于戌時來者,必是狗、狼等;若于亥時來者,必是豬等;子時來者,必是鼠等;丑時來者,必是牛等。行者見到精魅常常在某個時辰出現,即知道這個獸精的原形,當下說出他的名字,大聲呵責,他就會心生羞慚,即會退去。

【原文】二者、堆剔鬼。亦作種種惱觸行人——或如蟲蠍緣人頭面,鑽刺熠熠;或擊櫪人兩腋下;或乍抱持於人;或言說音聲喧閙;及作諸獸之形——異相非一,來惱行人。應即覺知,一心閉目,陰而罵之,作是言:「我今識汝,汝是閻浮提中食火臭香偷臘吉支、邪見、喜破戒種;我今持戒,終不畏汝!」若出家人,應誦戒本;若在家人,應誦三歸五戒等。鬼便卻行,匍匐而去。如是若作種種留難惱人相貌,及餘斷除之法,並如禪經中廣說。

【白話】第二種,是堆剔鬼,即是兇惡的夜叉鬼,他們也會變成種種形象來騷擾惱害修行人,有的變成毒蟲蠍子圍著人的面頰,用毒刺蟄傷行者,有的就會猛擊行者的腋下,有的會突然保住行者,有的就繞在行者周圍喧鬧做聲,還有的變成種種獸類的形象……想盡辦法來騷擾行者,讓他無法用功。行者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心生覺知,合上雙眼,在心中暗暗罵他,怎麼來說呢?“我認識你,此堆剔鬼,本來是南閻浮提中偷食香火之輩,濫充年長臘高的名聞利養之人,破戒之流,邪見之數,樂見破戒的魔鬼,我乃是嚴持禁戒的修行人,絕不會怕你!”如果是出家人,應當誦戒本,如果是在家居士,應當誦三皈五戒。這時候堆剔鬼便會恐懼戒法,匍匐著逃走。他們如果還有做種種惱害行者之事,即斷除惱害之法,可翻閱禪經。

【原文】三者、魔惱。是魔多化作三種五塵境界相來破善心:一、作違情事,則可畏五塵令人恐懼。二、作順情事,則可愛五塵令人心著。三、非違非順事,則平等五塵動亂行者。是故魔名殺者;亦名華箭;亦名五箭,射人五情故。名色中作種種境界,惑亂行人。作順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愛之境,令人心著。作違情境界者,或作虎狼師子羅剎之形,種種可畏之像,來怖行人。作非違非順境者,則平常之事,動亂人心,令失禪定,故名為魔。或作種種好惡之音聲,作種種香臭之氣,作種種好惡之味,作種種苦樂境界來觸人身,皆是魔事。其相眾多,今不具說。舉要言之:若作種種五塵,惱亂於人,令失善法,起諸煩惱,皆是魔軍。以能破壞平等佛法,令起貪欲、憂愁、瞋恚、睡眠等諸障道法。如經偈中說:

【白話】第三種,是魔惱。魔常常化作三種色聲香味觸的五塵境界相來破壞行者的善心:第一種是作種種違情事,即是一些可怖的五塵,令人心生恐懼。第二種是作種種順情事,即是一些可愛的五塵,令人心生貪著。第三種是作種種非違非順事,即是一些平常境界的五塵,卻能令人心生狂亂。所以魔以能夠奪命的殺者為名,又叫作花箭,又叫作五箭,能夠射中人的五根,在五蘊法中造作種種境界,來惑亂行人。當魔造作順情境界時,即顯現出父母兄弟、諸佛形像、或者俊美的男女這些可愛之境,令人心生愛著。當魔造作違情境界時,即顯現出虎狼獅子、羅剎之形,還有種種恐怖的樣子,來恐嚇行人。當魔造作非違非順境境界時,即顯現出一些看似平常之事,卻能動亂人心,令人退失禪定,故名為魔。有時作種種美妙或者聒噪之音聲,有時作種種馨香或者惡臭之氣味,有時作種種美味或者難吃之飲食,有時作種種苦樂境界來觸碰人的身體,這些都是魔事,有著眾多的情形,難以一一具說:如果作種種五塵,能夠惱亂人心,令其退失善法,生起諸種煩惱,皆是魔軍之作為。因為他要破壞平等佛法,令眾生起貪欲、憂愁、瞋恚、睡眠等障道之法。

【原文】如經偈中說:「欲是汝初軍,憂愁為第二,

饑渴第三軍,渴愛為第四,

睡眠第五軍,怖畏為第六,

疑悔第七軍,瞋恚為第八,

利養虛稱九,自高慢人十,

如是等眾軍,壓沒出家人。

我以禪智力,破汝此諸軍;

得成佛道已,度脫一切人。」

【白話】如佛經的偈頌中說:「欲是汝初軍,憂愁為第二,饑渴第三軍,渴愛為第四,睡眠第五軍,怖畏為第六,疑悔第七軍,瞋恚為第八,利養虛稱九,自高慢人十,如是等眾軍,壓沒出家人。我以禪智力,破汝此諸軍;得成佛道已,度脫一切人。」

【原文】行者既覺知魔事,即當卻之。卻法有二:一者、修止卻之。凡見一切外諸惡魔境,悉知虛誑,不憂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計分別。息心寂然,彼自當滅。二者、修觀卻之。若見如上所說種種魔境,用止不去,即當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所惱?如是觀時,尋當滅謝。若遲遲不去,但當正心,勿生懼想,不惜軀命,正念不動。知魔界如即佛界如,若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如是了知,則魔界無所舍,佛界無所取,佛法自當現前,魔境自然消滅。

【白話】行者既已覺知魔事,就應當如法來對治。對治之法有兩種:第一就是修習止來對治魔事。但凡見到一切的惡魔境界,即明瞭這不過是虛誑之相,心中不憂懼不恐怖,也不執取不躲避,橫生妄想分享,只須息心修止,身心寂然,這些魔事自會消滅。第二種就是修習觀來對治魔事。如果見到上面所說的種種魔事,修習止還不能對治的話,就當即反觀自己這個能見境界的心,發現此心沒有處所,魔事又能來惱害誰呢?做這樣觀察,魔事就會消滅退去。如果魔事還是遲遲不去,就應當正心誠意,不惜身命,不生一點憂懼的想法,提起正念,不為所動。思惟魔界實相即佛界實相,而魔界實相、佛界實相,為一實相,真法體同,並無兩個實相,有了這樣的智慧,便知魔界無所捨棄逃避,佛界無所執取貪愛,佛法自然現前,魔境自然消滅。

【原文】複次,若見魔境不謝,不鬚生憂;若見滅謝,亦勿生喜。所以者何?未曾見有人坐禪見魔化作虎狼來食人,亦未曾見魔化作男女來為夫婦。當其幻化,愚人不了,心生驚怖及起貪著,因是心亂,失定發狂,自致其患,皆是行人無智受患,非魔所為。若諸魔境惱亂行人,或經年月不去,但當端心正念堅固,不惜身命,莫懷憂懼,當誦大乘方等諸經治魔呪,默念誦之。存念三寶。若出禪定,亦當誦呪自防,懺悔慚愧,及誦波羅提木叉。邪不干正,久久自滅。魔事眾多,說不可盡,善須識之。

【白話】修習止觀以後,魔境如果還是沒有消滅,也不須心生憂慮,魔境如果消滅,也不要心生歡喜。為什麼呢?從沒有見過有人在坐禪的時候,見到魔變化成虎狼真正把人吃了,或者魔變化成男女真正來和行者做夫妻的。都是幻化而作,之時愚癡的人不瞭解,心中妄生驚怖,橫起貪著,才引起心念紊亂,失定發狂,導致了種種惱患,這都是行人自己沒有智慧而遭受禍患,並不是魔能強逼得了。如果魔境鬧亂行人,長達多年多月都不退去,行人自當端正意念,堅固其心,不惜身命,莫懷憂懼,持誦大乘經典中對治魔境的經咒,或默念經咒,心中恒常憶念三寶,以三寶為依怙。如果從禪定中起,也要多誦咒保護自己,防範魔擾,心中常懷慚愧,懺悔罪業,及誦戒本。這樣子做,便會邪不干正,總會消滅。魔事有甚多,難以勝數,行者當善加辨識。

【原文】是故,初心行人,必須親近善知識,為有如此等難事,是魔入人心,能令行者心神狂亂,或喜、或憂,因是成患致死。或時令得諸邪禪定智慧神通陀羅尼,說法教化,人皆信伏,後即壞人出世善事,及破壞正法。如是等,諸異非一,說不可盡。今略示其要,為令行人于坐禪中,不妄受諸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歸正,當觀諸法實相,善修止觀,無邪不破。故釋論雲:「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如偈中說:「若分別憶想,即是魔羅網。不動不分別,是則為法印。」

【白話】所以初心的修行人,必須親近善知識,因為有這些障礙,倘若魔入人心,能夠讓行者心神狂亂,或喜、或憂,甚至患病致死,又或者誘惑行人獲得邪定、邪智、邪神通、邪咒,並以此邪見來說法教化,令眾人信伏,如此便障礙人修出世之善,並破壞正法。這些魔事的禍患有很多,說不可盡,現在只是略為提要,令行人在坐禪時,面對各種境界不會妄受干擾。取要言之,要想遣除邪魔,歸心正道,即當觀諸法實相,善修止觀,便無有任何邪魔是不能對治的。所以《大智度論》中說,“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還有偈頌說,“若分別憶想,即是魔羅網。不動不分別,是則為法印。”

小止觀白話丨治病第九
2019-06-04 20:48:43

【原文】治病第九。

【白話】第九章,治病。

【原文】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今用觀,心息鼓擊,發動本病;或時不能善調適身心息三事,內外有所違犯,故有病患。夫坐禪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則四百四病因之發生。是故若自行化他,應當善識病源,善知坐中內心治病方法。一旦動病,非唯行道有障,則大命慮失。

【白話】行者安心辦道之時,可能會引發病痛。有的是身體的地水火風本就不調,現在用止觀的方法,心念氣息運動鼓擊之下,引發了本有的病根,有的是因為不能善加調適身體、心念、氣息三事,自身與外魔有所妨損,而導致了病患。而修行坐禪之法,如果能夠善用其心,那麼四百零四種病患自然會痊癒,如果用心偏離了中道,那麼四百零四種病趁機發生。所以若要自行化他,就應當善加辨識疾病根源,並明瞭在禪坐中內心治病的方法。因為一旦發病,不僅會對修道有障礙,嚴重的甚至有性命之憂。

【原文】今明治病法中有二意:一、明病發相,二、明治病方法。

【白話】現在講述治病之法,有兩個方面:第一,知曉疾病出現的相狀,第二,知曉治病的方法。

【原文】一、明病發相者。病發雖複多途,略出不過二種:一者、四大增損病相。若地大增者,則腫結沉重,身體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則痰陰脹滿,食飲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若火大增者,即煎寒壯熱,支節皆痛,口氣,大小便利不通等百一患生。若風大增者,則身體虛懸,戰掉疼痛,肺悶脹急,嘔逆氣急,如是等百一患生。故經雲:「一大不調,百一病起。四大不調,四百四病一時俱動。」四大病發,各有相貌,當于坐時及夢中察之。

【白話】第一,知曉疾病出現的相狀。疾病發生雖然有很多方式,但是大略不過是兩種,一種是身體中的四大失調,有所增減而導致。如果地大(性堅,支持萬物)增多,就會腫結沉重,身體枯瘠等相應的一百零一種病患發生。如果水大(性濕,收攝萬物)增多,就會痰陰脹滿,食飲不消,腹痛下痢等相應的一百零一種病患發生。如果火大(性暖,調熟萬物)增多,就會有煎寒壯熱,支節皆痛,口氣,大小便利不通等相應的一百零一種病患發生。如果風大(性動,生長萬物)增多,就會有身體虛懸,戰掉疼痛,肺悶脹急,嘔逆氣急等相應的一百零一種病患發生。所以經中說,有一大不調適,就有一百零一種病患發作,如果四大不調適,就會有四百零四種病患一起發作。而四大之病發作,有各自的情狀,應當在坐禪時及睡夢中善加覺察。

【原文】二者、五藏生患之相。從心生患者,身體寒熱,及頭痛口燥等,心主口故。從肺生患者,身體脹滿,四支煩疼,心悶鼻塞等,肺主鼻故。從肝生患者,多無喜心,憂愁不樂,悲思瞋恚,頭痛眼闇昏悶等,肝主眼故。從脾生患者,身體面上,遊風遍身,㿇癢疼痛,飲食失味等,脾主舌故。從腎生患者,咽喉曀塞腹脹耳聾等,腎主耳故。五藏生病眾多,各有其相,當于坐時及夢中察之可知。

【白話】第二種是五臟出現了病患。從心臟生發病患,即會身體寒熱,及頭痛口燥等,因為心主口。從肺臟生發病患,即會身體脹滿,四肢煩疼,心悶鼻塞等,因為肺主鼻。從肝臟生發病患,即會面無喜樂,憂愁不樂,悲思嗔惱,頭痛眼闇昏悶等,因為肝主眼故。從脾臟生發病患,即會身體面上,遊風遍身,㿇癢疼痛,飲食失味等,因為脾主舌故。從腎臟生發病患,即會咽喉曀塞腹脹耳聾等,因為腎主耳。因五臟所生之病有很多,有各自的情狀,應當在坐禪時及睡夢中善加覺察。

【原文】如是四大五藏病患,因起非一,病相眾多,不可具說。行者若欲修止觀法門,脫有患生,應當善知因起。此二種病,通因內外發動。若外傷寒冷風熱,飲食不消,而病從二處發者,當知因外發動。若由用心不調,觀行違僻,或因定法發時,不知取與,而致此二處患生,此因內發病相。

【白話】如上所說,四大五臟所引起的病患,因其發作的根源與情狀各異,所以病相千差萬別,難以具體解說。而行者如果想修止觀法門,如果有病患發生,應當對其所起的原因有所辨別。這兩種病,即是因為內外兩種原因所引發的。如果外部傷寒冷風熱,飲食不消,而病從四大、五臟這兩處發作的話,就是因外發動。若是用心不調,觀行有差錯,或是禪定生起的時候不能善加辨別取捨,而導致病從四大、五臟這兩處發作的話,就是因外發動病患。

【原文】複次,有三種得病因緣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損得病,如前說。二者、鬼神所作得病。三者、業報得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若經久則病成,身羸病結,治之難愈。

【白話】還有,得病的因緣大概有三種:第一種是四大、五臟失衡,有所增加、減損而患病,如上文所說。第二種,是鬼神作祟而得病。第三種,是往昔造作惡業感得果報而得病。這些病剛一發作的時候,就要及時治療,便容易痊癒,如果拖延太久,身體虛弱,疾病深入,治癒起來就難度更大。

【原文】二、明治病方法者。既深知病源起發,當作方法治之。治病之法,乃有多途,舉要言之,不出止觀二種方便。雲何用止治病相?有師言:「但安心止在病處,即能治病。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報之主,譬如王有所至處,群賊迸散。」次有師言:「臍下一寸名憂陀那,此雲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經久,即多有所治。」有師言:「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臥,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調,故多諸疾患。此由心識上緣,故令四大不調。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調適,眾病除矣。」有師言:「但知諸法空無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多有所治。所以者何?由心憶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息心和悅,眾病即差。故淨名經雲:『何為病本?所謂攀緣。雲何斷攀緣?謂心無所得。』」如是種種說,用止治病之相非一。故知善修止法,能治眾病。

【白話】第二,知曉治病的方法。既然已經深入瞭解了疾病的根源和發作的原理,就應該如法地來對治。治病的法門,有很多種,舉要言之,不出止觀兩種方便。怎麼樣用通過修習止來對治病患呢?有的善知識說,只要安心將心念止住在病患處,就能夠治癒那個部位的疾病,為什麼呢?因為心是我們承受果報的這一期生命之主導,正如有君主所到之處,群賊都會一哄而散。還有的善知識說,肚臍之下一寸的地方叫作憂陀那,中文叫作丹田,如果能夠將心止住在此而不散亂,久而久之就可以治病。又有善知識說,不管是走路、安住、休息、睡臥,常常將心念止住在腳部,這樣就能治病,為什麼呢?因為人的四大不調適引起了種種病患,都是源自於心識高舉,執取身體的上部,讓四大不調。如果能夠安心在下,四大就自然能夠調適,就能治療許多病患。還有的善知識說,但念諸法空無有自性,對疾病之相不生執取,心念便可以寂然止住,能夠治療許多病患,為什麼呢?因為四大不調,都是因為心識憶想,受到鼓動,如果能夠息心和悅,許多疾病都能痊癒了。所以《淨名經》中說,“何為病本?所謂攀緣。雲何斷攀緣?謂心無所得。”上面所說的種種法門,都是通過修習止來治病,但下手處各異,所以善加修習止,就能治療眾病。

【原文】次明觀治病者。有師言:「但觀心想,用六種氣治病者,即是觀能治病。何等六種氣?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六、呬。此六種息,皆於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轉側而作,綿微而用。頌曰:「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肝藏熱來噓字至,三焦壅處但言嘻。」

【白話】接下來是通過修習觀來治療疾病。有善知識說,只要用心觀想,用六種氣息來治病,就是修習觀來治病的方法。是哪六種氣息呢?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六、呬。這六種氣息,就是心想作意為方便,通過調節嘴唇、口形,在氣息的出入來去中,變換這六種聲音,綿綿密密,微細地呼吸。具體用哪一種氣息,則參考這個口訣:「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肝藏熱來噓字至,三焦壅處但言嘻。」

【原文】有師言:「若能善用觀想,運作十二種息,能治眾患。一、上息,二、下息,三、滿息,四、焦息,五、增長息,六、滅壞息,七、煖息,八、冷息,九、沖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補息。此十二息,皆從觀想心生。今略明十二息對治之相: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虛懸,滿息治枯瘠,焦息治腫滿,增長息治羸損,滅壞息治增盛,煖息治冷,冷息治熱,沖息治壅塞不通,持息治戰動,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補息資補四大衰。善用此息,可以遍治眾患,推之可知。」有師言:「善用假想觀,能治眾病。如人患冷,想身中火氣起,即能治冷。此如《雜阿含經》治病祕法七十二種法中廣說。」有師言:「但用止觀檢析身中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不可得,眾病自差。」

【白話】有的善知識說,如果能夠善用觀想,運作十二種氣息,怎能治療眾病。一、上息,二、下息,三、滿息,四、焦息,五、增長息,六、滅壞息,七、煖息,八、冷息,九、沖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補息。這十二氣息,皆是從觀想心生,有著不同的對治功能: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虛懸,滿息治枯瘠,焦息治腫滿,增長息治羸損,滅壞息治增盛,煖息治冷,冷息治熱,沖息治壅塞不通,持息治戰動,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補息資補四大衰。善用此息,可以遍治眾患,推之可知。還有的善知識說,如果能用假想的觀法,就能治癒眾病,比如說有人患有冷病,就假想身上或火起,來對治冷病,這可以學習《雜阿含經》治病祕法七十二種法,有具體的說明。還有的善知識說,通過修習止觀來檢視分析身體中的四大之病,了無實性可得,心中病相了不可得,這樣一切病都會痊癒。

【原文】如是等種種說,用觀治病,應用不同,善得其意,皆能治病。當知:止觀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則無病不治也。但今時人根機淺鈍,作此觀想,多不成就,世不流傳。又不得於此更學氣術、休糧,恐生異見。金石草木之藥,與病相應,亦可服餌。若是鬼病,當用強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業報病,要須修福懺悔,患則消滅。此二種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一意,即可自行兼他,況複具足通達。若都不知,則病生無治,非唯廢修正法,亦恐性命有虞,豈可自行教人?是故,欲修止觀之者,必須善解內心治病方法;其法非一,得意在人,豈可傳于文耳。

【白話】這種種的法門,就是用觀來治病的方法,而應用之原理和方式有所不同,如果對其方法善加領悟,每一種都能治病,所以應該知道,止觀這兩種法門,如果修行善得其意,則無病不治。但現在的人根器淺薄愚鈍,做這些觀想,往往不能成就,所以這些法門沒有於世間流傳。但不得在病中學習氣術、辟穀等法門,以免生起不正的之間。但金石草木之藥,如果和病情相應,也可以服食丹藥。如果是鬼神作祟的病患,就要勇猛精進地持咒,來對治病患。如果是業報之病,則須多修福業,勤行懺悔,這樣病患就能消滅。這兩種治病的方法,如果行人能夠對其中一種善加領悟實踐,都可以對自己和他們治病,更何況都通達學習呢。如果這兩種法門,都不能掌握,那麼生病的時候便無從治療,不僅荒廢修道之業,還會對有性命的危險,豈可自行或者教化別人呢?所以想要修行止觀,就必須善於解行內心治病的法門,這些法門各異,運用在於個人,重在意會,難以言傳。

【原文】複次、用心坐中治病,仍須更兼具十法,無不有益。十法者:一、信,二、用,三、勤,四、常住緣中,五、別病因法,六、方便,七、久行,八、知取捨,九、持護,十、識遮障。雲何為信?謂信此法必能治病。何為用?謂隨時常用。何為勤?謂用之專精不息,取得差為度。何為住緣中?謂細心念念依法,而不異緣。何為別病因起?如上所說。何為方便?謂吐納運心緣想,善巧成就,不失其宜。何為久行?謂若用之未即有益,不計日月,常習不廢。何為知取捨?謂知益即勤,有損即舍之,微細轉心調治。何為持護?謂善識異緣觸犯。何為遮障?謂得益不向外說,未損不生疑謗。若依此十法,所治必定有効不虛者也。

【白話】最後,在坐禪中用心治病,必須具備十個要素,這樣便無往而不利。這十法是:一、信,二、用,三、勤,四、常住緣中,五、別病因法,六、方便,七、久行,八、知取捨,九、持護,十、識遮障。

什麼是信?就是深信通過修習止觀可以治病。

什麼是用?就是要隨時常用此法。

什麼是勤?要專心精進不息,以將病症治癒為度。

什麼是常住緣中?心要綿綿密密,念念依正法而住,而不隨意轉移注意力。

什麼是別病因起?如前文所說,仔細辨析病患的起因。

什麼是方便?就是以止觀之法吐納氣息,運心觀想,善巧成就,用功得當。

什麼是久行?如果短時期內沒有立即見效,要經年累月地用功,堅持修行而不放棄。

什麼是知取捨?能夠正見抉擇法門,有作用益處的就勤加用功,如果不相應有損害的就即使停止,這樣來微細地調整心念方法,取捨對治的法門。

什麼是持護?就是對病症的禁忌善加辨別,避免違緣傷害身心。

什麼是識遮障?就是如果得到利益,不向人吹噓自誇,如果沒有受用也不生懷疑譭謗。

若依此所說,具備十法,一定能夠治療疾病,有效不虛。

小止觀白話丨證果第十
2019-06-05 07:58:03

【原文】證果第十

【白話】第十章,證果。

【原文】若行者如是修止觀時,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則體真止也。爾時上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是名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若住此觀,即墮聲聞辟支佛地。故經雲:「諸聲聞眾等,自歎言:『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當知若見無為入正位者,其人終不能發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見佛性。

【白話】如果行者按照這樣的方法來修行止觀,就能夠了知一切的萬法都是由心所生,而構成萬法的因緣都暫時虛幻的,並沒有實體性,所以萬法皆空。由於了知萬法皆空,那麼尋求一切諸法的名字相狀,皆無實性可得。這就是體真止。修證體真止之時,上不見有實體性的佛果可以成就,下不見有實體性的眾生可以度化,這個時候就是從假入空觀,也叫做二諦觀,也叫做慧眼,也叫做一切智。如果只是停留在從假入空觀當中便心生滿足,那麼就會墮入聲聞辟支佛的境界,而不能前進。正如《妙法蓮華經》中所說的那樣:“諸聲聞眾等,自歎言:『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行者當知,如果行者體證無為便以為這是究竟的話,那就無法發起求取無上正等正覺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便是定力偏多但慧力偏少,不見佛性的過失。

【原文】若菩薩,為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不應取著無為而自寂滅,爾時應修從空入假觀。則當諦觀心性雖空,緣對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猶如幻化雖無定實,亦有見聞覺知等相差別不同。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于空中修種種行,如空中種樹;亦能分別眾生諸根性欲無量故,則說法無量;若能成就無礙辯才,則能利益六道眾生;是名方便隨緣止。乃是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種智。住此觀中,智慧力多故,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菩薩雖複成就此二種觀,是名方便觀門,非正觀也。故經雲:「前二觀為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若菩薩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應修息二邊分別止,行于中道正觀。

【白話】如果是菩薩行者,為了利益一切的眾生,成就一切的佛法,就不應該貪著于無為之樂,而滿足自己一身的解脫寂滅,這個時候就應該修行從空入假觀,那就是諦觀心性雖然空,但是因緣和合的時候,也能夠生出森羅萬象的世間諸法,猶如幻化,雖然沒有實體性,但也有見聞覺知的作用和萬法的差別之相宛然存在。行者在修行從空入假觀的時候,雖知一切的萬法究竟的空無體性,寂滅無我。但是能夠在性空的智慧中修種種苦行,就好比在空中種樹;也能夠以智慧了知眾生的根器、種姓、欲樂無量,為他們說無量的對治之法。如果能夠成就辯才無礙,就能夠利益六道輪回中的眾生,這就是方便隨緣止。從空入假觀,也叫作平等觀,也叫做法眼,也叫做道種智。修行從空入假觀的行者智慧力篇多,而定力偏少,雖然能夠見到佛性,但是混沌不明了。所以菩薩雖然成就以上兩種止觀,只能叫做方便觀門,還不是中道的正觀。所以經中說,前面的從空入假觀、從假入空觀,都是方便法門,以此為基礎可以修證中道第一義觀,對真諦、假諦生起平等的觀照,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諸佛圓滿的一切智海。如果菩薩想要在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就應該修息二邊分別止,行于中道正觀。

【原文】雲何修正觀?若體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緣真假之心,名之為正。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則于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諦。若能于自心見中道二諦,則見一切諸法中道二諦,亦不取中道二諦,以決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觀。如《中論》偈中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白話】怎麼樣來修中道正觀呢?就是先了知體悟,心性非真非假。止息偏修真諦、偏修假諦,這便叫做正觀。諦觀心性非空非假,但不妨礙否認體性本空之法,也不妨礙否認如幻假有之法。如果能夠這樣的觀照了知,那麼心性就能通達中道,對真諦和假諦,都能平等圓滿的觀照,如果能夠在自心中體證到中道二諦,則能夠見一切諸法的中道二諦,但也不執著于中道二諦,因為中道二諦也沒有實體性可得,這就叫中道正觀。如《中論》的偈頌中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原文】深尋此偈意,非惟具足分別中觀之相,亦是兼明前二種方便觀門旨趣。當知:中道正觀,則是佛眼,一切種智。若住此觀,則定慧力等,了了見佛性。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風,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行如來行,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則以如來莊嚴而自莊嚴,獲得六根清淨,入佛境界。於一切法無所染著,一切佛法皆現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嚴定,則是普現色身三昧。普入十方佛土,教化眾生。嚴淨一切佛剎,供養十方諸佛,受持一切諸佛法藏,具足一切諸行波羅蜜,悟入大菩薩位,則與普賢、文殊為其等侶。常住法性身中,則為諸佛稱歎授記。則是莊嚴兜率陀天,示現降神母胎,出家,詣道場,降魔怨,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於十方國土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應二身。則是初發心菩薩也。《華嚴經》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雲:「初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作無量身。」亦雲:「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涅槃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大品經》雲:「須菩提!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正法輪,當知則是菩薩為如佛也。」《法華經》中:「龍女所獻珠為證。」如是等經,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經》中阿字門,即是《法華經》中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即是《涅槃經》中見佛性故住大涅槃。

【白話】行者應該深入探求這個偈頌的意義,這樣不僅僅能夠圓滿地抉擇中道正觀的見地,還能夠明瞭從空入假觀、從假入空觀這二種方便觀門旨趣。行者當知:中道正觀,則是佛眼,是一切種智。如果能夠保任中道正觀,就能定慧力等,明晰地見到佛性。安住在大乘的正道上,像疾風一樣迅速地往佛道前進,步履平正,不偏不斜,自然流入一切智海。踐行如來之行,進入如來之室,身披如來之衣,安坐如來之座,則以如來的莊嚴來莊嚴自己的身心,獲得六根清淨的境界,並能入佛境界。對一切法都沒有貪染執著,而一切佛法都現在其前,又能成就念佛三昧(三昧: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安住在首楞嚴大定中,成就普現色身三昧。分身遍入十方佛土,教化眾生。莊嚴清淨一切佛剎,承事供養十方諸佛,受持一切諸佛的法藏,具足一切諸行波羅蜜(波羅蜜:到彼岸),悟入大菩薩位,則與普賢、文殊為同修伴侶。常住在法性身中,則為諸佛稱歎,並授記此人將來成佛。則是八相成道——莊嚴兜率陀天,示現入母胎,出家,安坐道場,降伏魔王,成就正覺,說法度眾,示現圓寂。于十方國土,圓滿地成就一切佛事,具足佛的法性身和父母生身。這就是初發心菩薩的境界。《華嚴經》中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又說:「初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作無量身。」又說:「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涅槃經》中說:「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初發心和圓滿成佛這兩者並沒有差別,但初發心比成佛心更難)《大品經》則說:「須菩提!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正法輪,當知則是菩薩為如佛也。」《法華經》中,娑竭羅龍女所獻明珠來證明成佛之迅速。這些經典,都明白地指出,初心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經》中阿字門,即是《法華經》中“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即是《涅槃經》中見佛性故住大涅槃。

【原文】已略說初心菩薩因修止觀證果之相,次明後心證果之相。後心所證境界,則不可知;今推教所明,終不離止觀二法。所以者何?如《法華經》雲「殷勤稱歎諸佛智慧」,智慧則觀義,此即約觀以明果也。《涅槃經》廣辯百句解脫以釋大涅槃者,涅槃則止義,是約止以明果也,故雲「大般涅槃名常寂定」,定者,即是止義。《法華經》中雖約觀明果,則攝於止,故雲「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涅槃中雖約止明果,則攝於觀,故以三德為大涅槃。此二大經,雖複文言出沒不同,莫不皆約止觀二門辨其究竟,並據定慧兩法以明極果。行者當知:初中後果皆不可思議,故新譯《金光明經》雲:「前際如來不可思議,中際如來種種莊嚴,後際如來常無破壞。」皆約修止觀二心以辨其果故。《般舟三昧經》中偈雲:「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清淨名無垢。五道鮮潔不受色,有學此者成大道。」

【白話】前文已經略說,初心菩薩因修止觀而證果之相,現在來解釋,菩薩于後心證果之相。後心所證悟的境界,則是初心的菩薩所不可知;但依據經教所開示的,終不離止觀二法。為什麼呢?如《法華經》中說「殷勤稱歎諸佛智慧」,智慧則就是觀的內涵,這就是以觀來指示修行證果的境界。《涅槃經》中廣辯百句解脫,來詮釋大涅槃的意義,涅槃就是止的內涵,這就是以止來指示修行證果的境界,所以說「大般涅槃名常寂定」,定就是止的內涵。《法華經》中雖以觀來指示修行證果的境界,卻也包含了止的意義,所以說「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涅槃經》雖以止來指示修行證果的境界,卻也包含了觀的意義,所以以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為大涅槃。這兩部大經,雖然在語言上詳略各有出入,但都是以止觀二門來作為最徹底的法義,並據定慧兩法來形容佛的境界。所以行者當知:修行止觀,不論是初發心、在行道中,還是最後的佛果,都不可思議,所以新譯《金光明經》中說:「前際如來不可思議,中際如來種種莊嚴,後際如來常無破壞。」都是以修止觀二心以說明修行之果位。《般舟三昧經》中的偈頌說,「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清淨名無垢。五道鮮潔不受色,有學此者成大道。」

【原文】誓願所行者,須除三障五蓋。如或不除,雖勤用功,終無所益。

【白話】誓願修習止觀的行者,應從基礎開始,蠲除煩惱障、業障、報障與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這五蓋。如果不能對治,即使勤加用功,終難得其利益。

【原文】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終)

【白話】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終)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6976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