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清淨道論導讀
2023/02/23 22:58:16瀏覽58|回應0|推薦0
清淨道論導讀

前言 序論
第一章:戒學
第二部份定學:
第二章:定學的一般教導 第二節:修定的注意事項 第三節:修定的共通方法 第二項:四種禪
第三章:修行四十種業處的方法 第二節:十不淨 第三節:十隨念 第四節:四無量心 第五節:一食厭想 第六節:一界差別 第七節:四無色 第八節:結語
第四章:修定的功德 [The Benefits of Practisiing
清淨道論導讀--第三部分:
第六章:五蘊─慧地之一 第一節:色蘊 第二節:識蘊 第二項:八十九心的不同分類 第三項: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 第三節:受蘊、想蘊、行蘊 第四節:餘論
第七章:處界根諦緣起─慧地之二 第二節:界 第三節:根 第四節:諦 第五節:緣起
第八章:修觀的五清淨 第二節:見清淨 第三節:度疑清淨 第四節:道非道智見清淨 第五節:行道智見清淨 第六節:智見清淨 第七節:修智慧的功德 結論

本書又名為涅槃的北二高 ,是先由護法法師口述講解清淨道論 後又由法師以及陳水淵師兄再做文字上的整理而成,清淨道論是 南傳佛教最重要的論著之一,由五世紀的覺音尊者造,也是一本 相當理想的禪修參考書籍,佛法修行上的百科全書,無奈因緣和 合不巧,至使台灣近年方有此書的中譯本,而此書的譯者葉均老 先生因採逐句直譯的方式,所以也令不少人生畏疏離以致錯過, 末學有感於此論對禪修的俾益甚多,故和法師聯絡並獲法師允許 ,讓"清淨道論導讀"一書放上網路,以供各位網友能方便認識清 淨道論一書.並共同體會"法"的滋味. 唯一可惜的是,清淨道論導讀一書上的插圖,因受陷於末學時 間以及能力不足,只好忍痛刪略,這點還望各位網友原諒.

祝 福慧雙修
前言

台灣現今的修行風尚極其昌盛,海外的華語系教區也有繁榮的景象.今日 華人英姿煥發,正以豪爽有力的姿態活耀在世界舞台上.修行方法五花八門, 有夠熱鬧,這就是台灣創新的生命力.這些現象中:有些古不依今的,古說今 唱的,有的自創品牌,有的自創宗派,有的製造新佛,還有超越佛陀的.讀者 享受自由選擇,但也面臨選擇的迷惑,特別是宗教亂象不斷,也讓空虛的人們 猶豫不前.禪修,活現了生命的自在,多麼迷人,但卻又那令人不解.

朋友們,嚐嚐真理的滋味吧.<<清淨道論>> 是古今公認的禪修寶典,佛法 的百科全書.作者的原意就是為了鋪陳清淨的生活之道,破除真理的迷障,在 漸次昇進的歷程指引修行.它以戒定慧三學總攝一切佛法,也以三學的階梯帶 領修行,指明各環節的關卡,破除各環節的障礙.〞來,看看法〞,來驗證一 下〞清淨道〞,走看看,特別是今日台灣的佛教已成華語系的心臟,試試原味 的佛法吧. <<清淨道論>>的作者是覺音尊者,約五世紀人,遍註經律論,奠定南傳佛 教(上座部)的方向與內容.<<清淨道論>>就是他註解三藏的核心,最深動, 最具體系的傑作.學習<<清淨道論>>可通達佛法,清楚禪修的各種技巧,修止 修觀的分際與昇進,可以破除修習止觀的障礙.既可選定適合自己個性的修行 法門,也懂得如何選擇,親近禪師,它也可以當作禪師的教學手冊.禪修,而 沒有受用<<清淨道論>>之類的修行教導,真是可惜.戒學的部份未提示教團運 作的原理,覺音尊者或許另有安排,但對有心建力清淨教團的人可說是美中不 足.

本書的寫作原則,力求簡明清晰.不涉入該論百科全書式得徵引,討論. 以明確的綱骨,帶領血肉,方變大家品嚐精髓.為易於通覽閱讀,儘可能的不 放入任何外文,不另作註,適度地現代詮釋.對於古今的禪修法門,也在相關 脈絡胳釐其分際.<<清淨道論>>已有葉均的中譯本,嘉惠中文世界,本書也有 引用,但譯文質僕,加以<<清淨道論>>本文敘述繁雜,非常不易讀.我們就分 層次,以論題的方式,逐項解釋,並編號依序說明,請讀者循線貫穿,慢慢地 沿路拾寶.有些段落若覺陌生,可以先略過.體認戒學與定學的要義之後,就 可進入〞修定的注意事項〞(第二章第二節)

撰寫本書,再次體認法的尊貴與超越.懷著修智慧波羅密的喜悅,引介本 論與國人分享,感謝提供意見,協助校稿的法友,助印的善友,更感謝杜婷婷 小姐為本書插圖.願以此書獻給台灣人,與廣大的華人分享殊勝的佛法.

護法法師簡介 Ven. Dharmagupta
  護法法師於一九六五年五月十一日出生在喜馬拉雅山麓的尼泊爾。九歲接觸佛教寺院以後,即十分嚮往簡單而超脫的出家生活。十三歲出家。十七歲閱畢南傳大藏經。十八歲前往泰國佛教大學攻讀哲學。法師精通巴利文,曾經出版尼泊爾文、巴利文、英文等佛法書籍。一九八九年來到台灣,應聘於台南開元禪學院,教授巴利文,梵文及佛法。一九九五年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畢業。
序論

1:<<清淨道論>>全書是為了回達下面的問題:

內結與外結,人被結綁住,瞿曇我問汝,誰當解此結? 「結」是貪愛的意思,綁著人們的東西.愛有物質方面和內心方面,六根引發 的煩惱都是結.結猶如苦行者糾纏的頭髮,很難打開.所以,如何打開生死輪 迴的網結呢?

2:全書的回答可以表達如下:

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有勤智比丘,彼當解此結. 「住戒」是戒學,「修心」是定學,「修慧」是慧學,這三學就是本論的全部 內容.

3:本論名為「清淨道」,就是導至涅槃的道路.「清淨」是已淨化的垢穢的 涅槃,「道」是到達涅槃的方便.本論就是以戒定慧三學來導引至清淨道.三 學可以從九個不同的角度解釋.

3.1:三增上學,戒是增上戒學,定是增上心學,慧是增上慧學.

3.2:三種善教,戒是闡明初善,定是闡明中善,慧是闡明究竟善.

3.3:成就究竟解脫的原因,戒是三明的原因,定是六神通的原因,慧是四 無礙解的原因.

3.4:避二邊行而行中道,戒是避免欲樂的極端行為,定是避免自我折磨的 極端行為,慧是中道正行.

3.5:超越三界的方法,戒是超越惡趣的方法,定是超越欲界的方法,慧是 超越一切輪迴的方法.

3.6:三種斷煩惱的層次,戒是以各種善來對治各種煩惱,定是鎮伏壓住煩 惱,慧是斷盡煩惱.

3.7:三種對治的方法,戒是諸惑違犯的對治,定是纏的對治,慧是隨眠的 對治.

3.8:三種雜染的淨化,戒是惡行雜染的淨化,定是愛雜染的淨化,慧是惡 見雜染的淨化.

3.9:得到聖果的原因,戒是初果二果的原因,定是三果的原因,慧是四果 阿羅漢的原因.只有初果二果的人圓滿戒,三果的人才圓滿定,證阿羅漢則為 圓滿慧.

4:<<清淨道論>>全書的結構可以三學或七清淨來劃分.

4.1:依三學分為三部份,戒學、定學、慧學.論中以樹為喻,解釋整體「 清淨道」.戒學的持戒與定學的修心是術跟,而戒又為定的基礎,沒有樹根將 沒有樹,慧學須先聽聞思惟智慧所要了知的真理(蘊,處,界,根,締,緣起) ,這猶如種樹的大地,沒有大地泥土的樹,樹就會枯死.修習智慧就是修毗婆舍 那觀,修毗婆舍那觀猶如樹幹,樹幹是透過樹根攀穩深入泥土中,在泥土中攝取 養分;修觀就是清淨道的骨幹,它的必要對象是「五蘊、無常、苦、無我」的大 地,然而這是以戒定為根基.清淨道的目的地就是涅槃,猶如樹的果實.總之, 「清淨道,就像大樹,壯健的骨幹透過清淨有力的根深入大地吸取養份,成熟豐 美的果實.

       圖            略

4.2:<<清淨道論>>就是七種清淨的七個階段.一:戒清淨就是戒學,二:定 清淨就是定學,其於五清淨就是修慧的骨幹,即,三:見清淨、四:度疑清淨、 五:道非道智見清淨、六:行道智見清淨、七:智見清淨,它們是觀察五蘊、無 常、苦、無我.可見,七清淨是對三學的修行次第進一步的說明.前六階段都只 是世間的,第七階段才是出世間的聖道與聖果.

5:本書如何安排解釋<<清淨道論>>?可整理成表一.全論有一個綱要的<序論> ,二十三章的正文,簡潔的結論;本書也有一個<序論>,九章的正文,結論.戒 學包含全論的第一、第二章,屬於第一部分;戒學也是本書的第一部份,在第一 章中解釋.定學包含全論的第三到第十三章,屬於第二部份;定學也是本書的第 二部分,在第二、第三、第四章中解釋.慧學包含全論的第十四章到第二十三章 ,屬於第三部份;慧學在本書也是第三部份,在第五到八章中解釋.全論的最後 有結論;本書也於最後總結說明.

表一:本書解釋<<清淨道論>>的結構
七清淨       <<清淨道論>>    本 書     
    序 論      序 論     
一:戒清淨     戒學(第一、第二章)  第一章     
二:心清淨     定學(第三至十三章) 第二至四章    
三:見清淨    慧學(慧地:第十四章 第五至七章    
四:度疑清淨       至十七章)            
五:道非道智見清淨                     
六:行道智見清淨  慧體與果:第十 第八章      
七:智見清淨    八章至二十三章          
            結論       結論(十六階段智)
第一章:戒學

<導論>開始提到,走到『清淨道』必須是『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戒 學教導如何『住戒』,是清淨道最初步的根基。本章第一節通論戒學,第二節討 論頭陀行。

第一節:戒學的一般教導

<<清淨道論>>以七個問題通說戒學。第一:什麼是戒?第二:什麼是戒的語 義?第三:什麼是戒的特點,功能,生起(展現),依因(近因)?第四:什麼 是戒的利益?第五:戒有幾種?第六:什麼是戒的雜染?第七:什麼是戒的淨化 ? 第一:什麼是戒?
(1)思戒是遵守身口業的戒。
(2)心所戒是遵守意業的戒。
(3)律儀戒是別解脫戒(比丘比丘尼戒),保護六根的律儀,智律儀,忍耐的律 儀,智律儀,精進的律儀。
(4)不犯戒是身口不犯戒。 第二:什麼是戒的語意?戒就是戒行。分就兩方面來說,正持身口意業而不雜亂 ,確持而建立一切善法的基礎。

第三:什麼是戒的特點,功能,生起,依因?戒的特點是正持三業和確持善法。 功能是摧毀惡行。生起是身口意清淨。依因(立足處)是慚愧心,有羞恥心。

第四:什麼是戒的利益?持戒會得大財富,善名遠播。有尊嚴。臨命終時意識不 昏昧,死後升到好地方。持戒的人受到大眾喜愛和尊敬!

第五:戒有幾種?可分成五重解釋。

1:以一種解釋就是自我調整。

2:以二種解釋有七項。
(1)作持是應該作的事,止持是不應作的事。
(2)等正 行是身口業的正行,初梵行是道梵行的初步。?(
(3)離戒是離殺生等等行為,不 離戒是其餘等等行為。
(4)有條件的戒祈求生天或清淨,無條件的戒是出世間戒 。
(5)暫時的戒是一段時限內持守的戒,終身的戒是一輩子奉持的戒。
(6)有 限制的戒是為求利養,出名,親戚稱讚,身體健康,長壽而犯戒,無限制的戒是 即使沒有利養還是持戒。(案:此條巴利文本解釋不盡恰當。有限制的戒應該是 為求利養等等而持戒。)
(7)世間戒是會輪迴的戒,出世間戒是不再輪迴的戒。

3:分成三種的有五項。
(1)下中上三等。下等為求生命生命享受而持戒,中等 是為求自己解脫,上等是為求一切眾生解脫。
(2)三種增上。我增上是為求自重 而受持,世間增上是尊重世間,法增上是為了恭敬法。
(3)執取,不執取,安息。執取戒以愛見而執取。不執取戒與聖道相應而持戒,安息戒是與聖果相應的戒。
(4)有疑,不清淨,清淨。有疑是不清楚是否違犯戒的生疑,不清淨是犯了罪而不 懺悔,清淨戒是圓具不犯或如法懺悔所犯。
(5)非學非無學,學,無學。非學非無 學是世俗人的戒,學是與阿羅漢相應的戒。

4:分成四種的有四項。
(1)退,住,勝進,決擇。退分是違反戒,住分是以戒自滿 而不進求修定。勝進分是為求修定而持戒。決擇是進求解脫。
(2)比丘,比丘尼, 未具足,居士。比丘戒是比丘應受持的戒,比丘尼戒是比丘尼應受持的戒,未具族是 沙彌,沙彌尼戒,居士戒是在家男女的戒。
(3)自然,種族,超俗,宿因。自然戒是 自然而不犯戒,傳統戒是種族,地方,宗教等各自規定的戒,超俗戒是超越一般世俗 人的戒,宿因戒是前世的習氣而持戒。
(4)別解脫律儀,根律儀,活命遍淨,資具依 止。別解脫律儀保護言行的戒,行為端正,不到易招染煩惱的處所,微細的罪過也見 到怖畏;換言之,它維持出家人的水準,是以信而成就的。跟律儀戒是保護六根的戒, 確保眼,耳,鼻,舌,身,意正知外境,而不被牽引隨逐。換言之,他可以遮房邪念, 是以正念而成就的。活命遍戒是以正當方法獲得生活必須品(食,衣,住,醫藥)的戒 ,他是依精進而成就的。資具依止借是正當使用生活必需品的戒,它是以智慧成就的。 這項解釋,<<清淨道論>>有深刻的闡釋。

5:分成五種解釋的有兩項。
(1)有限制遍淨,無限制遍淨,圓滿遍淨,無執取遍淨, 安息遍淨。有限制遍淨是指未受具足戒者受持有限制的戒,無限制遍淨解是受持一切戒 ,圓滿遍淨戒是指未悟道的善良人盡全力持戒,無執取遍淨戒是有學人的戒,安息戒是 指阿羅漢的戒。
(2)斷,離,思,律儀,不犯。

第六:什麼是戒的雜染?毀犯破損戒就是雜染。

第七:什麼是戒的淨化?善持不犯就是清淨。常思維破戒的過患與具戒的功德,有助成 就淨戒。

結語:持戒之後,就跑在涅槃的高速公路上。過程如下:持戒->律儀行->不後悔->愉悅 ->歡喜->輕安->快樂->定->如實知見->捨離->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涅槃。

第二節:頭陀行

1:頭陀(Dhuta)行。頭陀的字意是抖落,頭陀行也就是抖落煩惱的方法。有助於簡單 地生活,少欲知足,但不是佛陀制定的戒。

2:佛陀對頭陀行的態度。佛陀為制定頭陀行作為修道應遵守的戒,但他的態度是開放的 ,准許修行者適宜地自由選用。頭陀行者不可強迫他人也持用頭陀行,更不應該自我標 榜。佛陀開導的修行是中道。不是頭陀苦行,也不是縱欲的樂行。他甚至指出頭陀苦行 會障礙修行的提昇。

3:頭陀行進入教團的原因。因為佛陀時代,苦行的風氣很盛,有些苦行者來佛陀的座下 出家,仍習慣於苦行的修法,所以佛陀隨重自由持守苦行。因此,雖准許大家自由受持 ,但絕不准許強迫別人接受。例如提婆達多要求佛陀制定五種苦行的戒,
(1)住森林
(2)住樹下,
(3)只准托缽,
(4)只穿撿回來的破衣服,
(5)吃全素。佛陀拒絕他 的要求,但所許自由選用。

4:頭陀行的內容。完整的頭陀行有十三項,修行者可以隨適宜而選擇部份。
(1)糞掃衣 ,只穿路邊,墳墓,垃圾堆撿回來的衣服。
(2)三衣:只穿出家人的三衣(重複衣,上 衣,下衣)。
(3)常乞食,一定要托缽。
(4)次第乞食,挨家挨戶乞食。
(5)一座食 ,在同一座位上食用。
(6)一缽食,用同一缽。
(7)食後不食,食後不再食用其他食 物。
(8)阿蘭若住,住在森林。
(9)樹下住,住在樹下。
(10)露地住,住在沒有遮 蓋的地方。
(11)塚間住,住在墳墓。
(12)隨處住,隨別人所給的處所而住。
(13) 常坐不臥。不躺下去,俗稱不倒單。

圖 略
第二部份定學:
定學 1:定學在清淨道的地位。<序論>的開頭提到:「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戒 學已經教導「住戒」,這裡的定學教導「修習心」的方法。修定必須以持戒為基礎 持戒,調理適切的良善的人際關係與端直莊重的行為,排除了外在粗重明顯的煩擾 。以此為基石才可能進一步的成就定學,成就柔軟安樂的身心,作為修習智慧的資 糧。

2:定學的八各問題。<<清淨道論>>以八個問題說明定學。第一:什麼是定?第二 :什麼是定的語義?第三:什麼是定的特點、功能、生起、依因?第四:定有幾種 ?第五:什麼是定的雜染?第六:什麼是定的淨化?第七:怎樣休息?第八:修定 有什麼功德?比較戒學,定學增加了「第七:怎樣修習?」這是定學最重要的部份 ,詳細教導初習者各種修定的方法,是本論的一大優點,佔定學最大的篇幅。

3:本書對定學的章節安排。第二章是定學的一般教導,第一節將解答前六個問題 ,乃定學的基礎知識。第七各問題的解答依次分成七個重點,前六個重點是修定的 準備事項,重點七是定的「修習法」,第三節將教導修訂的共通方法。第三章分別 說明修定的四十個業處(四十種修定的法門)的各別,這是第七各問題的剩餘部份 。第四章說明修定的功德,也就是回答第八個問題。
第二章:定學的一般教導
1:定學在清淨道的地位。<序論>的開頭提到:「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戒 本章的第一節是定學的基礎知識,將解答定學的前六個問題。第二節是修定的準備 事項,解答第七個問題的前六重點。第三節是定學的共通方法,乃第七個問題的第 七重點通論部份。

第一節:定學的基礎知識

  <<清淨道論>>關於修定的前六個問題說明了定學的基礎知識。 第一:什麼是定?定是善心聚於一境的特性。也就是說一心不亂,而不是惡心或散 亂的狀態。

第二:什麼是定的語義?善巧保持心與心所(附屬於心的五十二種狀態,慧學將解 釋)在同一對象上,使心不雜亂。

第三:什麼是定的特點、生起、依因?特點是不散亂,功能是消除散亂,生起是消 除散亂後的不搖動,樂是定的依因。

第四:定有幾種?可分五重解釋。 1:以一種解釋的就是不散亂

2:以二種解釋的有四項。
(1)近行定是修習行至接近定的狀態,安止定是已到 達定。
(2)世間定是三界內的善心聚於一境,出世間定是超越善心而與聖道相應 。
(3)有喜是定中伴隨著喜,無喜是定中沒有喜。
(4)有樂是定中伴隨著樂, 有捨是定中伴隨著捨。

3:以三種解釋的有四項。
(1)下是初得到定,中是達到某種程度,上是已達到 善巧發展。
(2)有尋有伺是有尋找又有伺察,無尋唯伺是已無尋找只剩伺察,無 尋無伺是既無尋找又無伺察了。
(3)有喜是定中伴隨著喜,有樂是定中伴隨著樂 ,有捨是定中伴隨著捨。
(4)小是近行定,中是色界無色界的善心一境,無量是 與聖道相應的定。

4:以四種解釋的有六項。
(1)苦行道遲通達是修定的過程苦且通達觀慢,苦行 道速通達是修定的過程苦而通達觀快,樂行道遲通達是修定的過程樂而通達觀慢, 樂行道速通達是修定的過程快樂且通達觀快。苦樂與快慢取決於渴愛、無名、煩惱 的輕重及六根的利鈍。
(2)小定小所緣,小定無量所緣,無量定小所緣,無量定 無量所緣。小定是不熟悉定且不能發展,小所緣是所緣不能改變也不能進步,無量 定是可以進展的定,無量所緣是所緣可以改變又可進步。
(3)初禪是鎮伏五種蓋 住禪定的障礙而得到初禪的五種成份(尋,伺,喜,樂,定),二禪是離尋伺唯有 喜樂定,三禪是樂與定,四禪是定與捨的感受。
(4)退分是生起定的障礙,住分 是住於定,勝進分是定的增長,抉擇分是進求解脫。
(5)欲界定是欲界的近行定 ,色界定是色界的善心一境,無色界定是無色界的善心一境,離繫定是出世間的定 。
(6)欲定是強力的願心得到的定,勤定是強力觀想得到的定。

5:什麼是定的雜染?雜染是退分。

6:什麼是定的淨化?淨化是勝進分。
第二節:修定的注意事項
這節開始解答「第七:怎樣修定?」修定的方法依次分成七個重點 ,本節提示前六點,就是修定的各種注意事項。

1:破除十種障礙修定的因緣。這些障礙會使人沒時間修定或不能專 心禪修,初學者應該避免。

1. 1:住所。有三種人住所會形成修定得障礙,熱心從事修建等事, 好積存物品,或以任何原因而貪著於住所得人。

1.2:家。管家是累的事,每天忙著佈施好幾個菩薩。

1. 3:供養。忙著應付信徒,忙著度眾生,接受供養,應避開信眾。

1. 4:學眾。忙於教授佛法,好為人師,以致沒時間禪修,應該離開學 眾,放生。

1. 5:蓋道場。忙於蓋道場,以致沒時間修行,不應因此而荒廢道業。

1. 6:旅行。忙著朝山朝聖,穿梭於道場法會之間,此該避免。

1. 7:看護法友或父母的病。照顧師父,道友,徒弟,或父母的病,這 是不能推託的義務,但病癒之後即應破除障礙。

1. 8:生病。為病所苦。

1. 9:讀書。研究經典,迷於戲論,練習當鸚鵡。

1. 10:神通。執著於神通會障礙解脫。

2:親近禪師(教授禪的善友)。禪修是實際的體驗,不只是文字知識, 修禪而沒有善知識指導,常是迷路或盲修瞎戀。

2. 1:可教授禪修的善友最好兼具有六個優點。可愛,值得尊敬,循 循善誘,善於傾聽,能做甚深論說,不作無用的引導。

2. 2:善友的修先順序。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得禪的凡 夫,善持三藏者,善持一藏者,精通一部及其注釋而又自知自我反省 的人。這些人是以佛陀的教法為準量,以傳承正法為依歸,不會自我 標榜,自創品牌。

2. 3:如何親近善知識。親近如法的善知識是為了修行求法,應先具備兩 種態度,抱著貢獻自己給佛陀或阿者梨的心態、懷著歡喜心。道了善知 識駐錫的道場,應善巧服侍善知識,善知識經驗豐富,觀察敏銳,待其 問:「為什麼來這裡?」再告訴來的目的,若至十天善知識仍未發問, 則應自行請法。

3:認識自己性格的方法。修定是為了聚集善心於一處,透過調伏自己粗強 的煩惱,或強化既有的優點,身心才可能初步安住下來。認識性格傾向, 選擇適當的方法,調整個性上明顯的負面情緒,或活化善良的面向。這裡 先來認識自己的性格傾向。

3. 1:造成性格的原因。人的性格傾向有六類,貪、嗔、痴、信、覺尋,可 分成三對。貪心的人對於善行有信心,所以貪與信是一對。嗔心的人對於 善行覺察清楚,所以貪與覺是一對。痴是混亂而不能確立,而尋乃尋求而 不能確立,因此是一對。

3.2:造成性格的原因。根本性格是長期造成的,它的差異取決於過去 業,結生心的作業是決定因。

4. 3:辨別性格的方法。性格表現為外在的行為與心態,有五種辨別性格 的方法。
(1):姿勢,例如貪心的人走路優美有序,嗔心的人走路急促,痴心的人 走路散亂。
(2):做事情,例如貪心的人做事系統有序,嗔心的人做事快速 ,痴心的人做事笨拙混亂。
(3):食,例如貪心的人喜歡吃甜美的食物,細 嚐慢食;嗔心的人喜歡吃酸辣的食物,滿口快食;痴心的人沒有一定的嗜好 ,散亂其心不知如何下箸。
(4):見,例如貪心的人即使見細小的喜悅事物亦 驚愕而久視不息,有大過錯亦不計較;嗔心的人若見細小的不如意亦感不悅, 見小過亦生嗔恨;
(5)心理狀態的生起。性格貪的人常生起如下的心態,諂、 誑、惡欲、大欲、不知足、淫欲至盛、輕佻。嗔心的人常有,念、恨、覆、惱、 妒、慳。痴心的人則有昏沉,睡眠、掉舉、惡作、疑、執取、固執。信願強的人 則有施捨、欲見聖者、欲聞正法、多喜悅、不誑、不諂、信於可信樂的事。覺心 強的人則有和藹、可為善友、飲食知量、正念正知、努力不眠、未雨綢繆。尋求 的人常有多言、樂眾、不喜為善努力、心不確定。

3.4:如何辨別自己的性格。上述的五種方法可以辨別別人的性格,敏銳的人,透 過自我觀察,漸漸地可以確定性格,調整行為與心態。親近善友,請法修禪,能 力具足的善友可以看清個性的症狀,對症下藥,提供禪修的方法。確實服用,必 可藥道病除。

4:選擇適當的修行法門。<<清淨道論>>提出四十業處(修行的對象),作為修習 世間定的法門。所謂「業處」,依文解義就是「工作的處所」(Working-place? ;就實際修定而言,是指心的作業所焦聚的對象。業處或所緣都是禪修的術語, 乃修心的對象,不同於一般的認識論所討論的認識對象。 4. 1:業處的內容有四十種,他們的名稱有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風遍、 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虛空遍)十不淨(膨脹相、青淤相、膿爛相 、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石斤"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駭骨相),十隨念? (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施隨念、天隨念、死隨念、身至念、念呼吸、 寂止隨念),四梵住(慈、悲、喜、捨),四無色(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一想(食厭想),一差別(四界差別)。第三章會教導四十種法 門的各別修法。 4. 2:性格與四十業處的順適關係。修定旨在調適心緒達到安住,重對治性格或增長 潛在的善心。貪行者適合十不淨及身隨念。嗔行者適合四梵住及青黃赤白的遍處。痴 行者與尋行者適合入出息隨念,覺行者適合死隨念、寂止隨念、四界差別、食厭想。 其餘六種遍處與四無色適合一切性格的人。雖有上述的順適關係,修成任何依種法們 都可鎮伏蓋障。

5:適當的住處。禪修要選擇適當的住處作為助緣,不是一開始便來個「不執著就好」 。可以與教授的禪師共住是最恰當的,若不行,得另選適當的住處。

5.1:不適當的修定的住所有十八種
(1)大的道場常有人事的紛擾。
(2)新道場有很 多新的工作。
(3)古寺常需整修。
(4)路旁的道場日夜有客人來訪。
(5)泉邊的 道場常有人們來汲水。
(6)有菜葉的精舍常有人們來摘取。
(7)有花的道場常有人 們來採花。
(8)有果樹的地方人們來採果子。
(9)有名的道場常有朝聖的信眾。
(10)近於城市常是聲色交雜。
(11)近於薪林常有人們伐材。
(12)近田的精舍 常有農事。
(13)有不和合者共住的道場常有諍鬥的事情。
(14)市集附近。
(15) 不信佛法的邊地。
(16)國界處易有戰事。
(17)常有異性或非人的地方。
(18)不 得善友的道場是大過失。從今日看來,經懺道場、事業型道場、公寓式道場等都是不 適合修定的住處。

5.2:適當的處所需具備五種條件,離乞食第遠近適中,日間不憒鬧而夜間安靜,無 蚊蛇或強風烈日,食衣住醫藥無缺,有善友可解答修行的問題。

6:破除小障礙。住在適當的寺院中,得進一步斷除細小的障礙。剪除長法及爪毛,補 綴舊衣,洗淨污穢的衣服,砵生垢則應燒煮,以及清潔床椅。
第三節:修定的共通方法

  問題七:怎樣修習定?前六個重點己於上節說明,這節開始教導重點七 :定的修習法。本節先說明修定的共通方法,四十業處的各別修法待第三章 進行。在定學中的修法只教導降伏煩惱的世間定,慧學才開示導至徹底解脫 的出世間定。

  定的經驗超越世間欲樂的享受,它有漸次安住與喜樂的進階過程和淨化 提昇的方法。本節的第一項提示修行至初禪的三階段,行者就不會迷失;第 二項說明四種禪的規定,為求實用,只詳說初禪。

第一項:修行至初禪的三階段

1:修準備相直到取相成就。

1.1:製作準備相。已了知修止的注意事項,初下手習止,依性格確認適合 的業處作為修行對象,準備製作好所選定的業處,這就是準備相。有的業處 不須製作特別的準備相,如念息法直接置心於鼻端念息即是準備相。須製作 業處的方法依不同對像而有不同的方式,以修地遍為例,地遍的製作有諸多 注意事項。地遍有兩種,自然之地是非人為的地、自然的地,如耕地;以自 然之地作為對象,這只適合前世曾於地遍生起禪定的人。人為之地是人造的 地,一般人修定宜用人為之地。製作人為的地遍宜用河泥的顏色,不適合用 青、黃、赤、白之泥的混合。它的大小約直徑二十公分的圓狀。它的位置可 以是固定的,每次取地遍的相就須到固定的地方;移動的準備相可以隨身攜 帶,方便取相。

1.2:修準備相,修習的方法就是置心於準備相上,反覆將注意力集中在製 作好的準備相上。剛開始調心相當不容易,就如調伏醉像,須耐心,精誠以 進,不斷地憶念外在的對象,百次,千次,努力不懈。以修地遍為例,念取 對像前先將身體與地遍調整為適當的位置,以舒服方便取相為宜。取相時眼 睛張開不宜太大或太小,開起來看了之後就自然閉上,試看看外在的對象能 否現於眼前。如此開與合,反覆憶取對象,百次,乃至千次,直到閉眼時, 外在的相也來現於心中,就像是開眼的狀態,這時才是取相成就。取相的過 程,可以配合數數開合眼睛而默念「地.地.地...」,以助成取相,這類 似念呼吸之初可以數息。

圖三:取相(圖待補)

1.3:取相成就,直到閉眼時其相狀現於心,猶如開眼時,這時已有初步的 安住與輕柔。

2:修取相直到似相成就。

2.1:修取相。取相成就之後,安坐修習,專心致志,數數思維專注取相, 修習再修習。太掉舉、動搖時,宜放鬆放緩,太低沉、不明顯時,宜集中專 注。漸離掉舉與惛沉,越來對取相越親切,覺得好玩,為伊消得人憔悴也有 興味,取相漸次趨於清淨、明顯、柔軟,不須用力造作、輕安,鎮伏五蓋時 就是似相成就。

2.2:似相成就,就是近行定。似相時,對象極其清淨、明顯、柔軟,鎮伏 五蓋,以近行定等持其心。取相與似相的區別,前者的相猶有模糊還不明淨 ,後者猶如明鏡、出雲翳的滿月,極其清淨實百千倍於取相。

3:修似相直到安止定成就。修似相的方法就是如何保護似相,成就安止定 就是初禪。從近行定達到安止定,有三類的修行方法。

3.1:調整七種適不適合的生活事項。(1)住所,選擇定境易生起的地方。(2) 容易托缽的地方。(3)避免三十二種無用的談論,例如政治事務,品評男女 ,世俗的學說等;適度地談論有助於解脫的知見,少欲、知足、遠離煩惱、 不執著、精進、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十事也是修行的次第。(4) 接近持戒有德的人。(5)食物,有的人以甜為適合,有的以酸為適合。(6)氣 候,有的人適合冷,有的人適合熱,食物與氣候因人而有不同的適合。(7) 姿勢,有些人適合經行,或以住、坐、臥為適宜。

3.2:調心為主的十種安止善巧。(1):令事物清淨,淨化自己的身體,潔淨 生活用具與住所。(2)使五根平衡發展。五根(信、精進、念、定、慧)的偏重 發展,心就不易安住平等相續,所以五根的均衡發展有助生起安止定。(3) 於相善巧,熟悉各種生起、發展、保護所緣的技巧。(4)惛沉時當策勵心, 可以用擇法、精進、喜覺支來活化心。修擇法覺支的方法,如遠離惡慧的人 、親近有慧的人、觀察蘊處緣起等。修精進覺支的方法,如思維惡趣的怖畏 、思維解脫的功德、思維隨佛而行不能懈怠、思維正法的偉大、作光明想、 遠離懶惰的人、親近精進的人、觀察四正勤。修喜覺支的方法,修佛、法、 僧、戒、施、天、寂止隨念,親近慈愛的人。(5)掉舉時當抑制心,可修輕 安、定、捨覺支來降伏心。修輕安的方法,如受用悅意的食物、受用舒適的 氣候、選擇輕鬆的姿勢、用中庸的加行、遠離暴惡的人、親近身輕安的人。 修定覺支的方法,如適時抑制、適時策勵、不干涉平等的正行、遠離無定之 人、親近有定之人、觀察禪與解脫。修捨覺支的方法,如中庸對待有情、中 庸的對於諸行、遠離愛著的人、親近平等心的人。(6)不樂修定時如何喜悅 心,可以觀察八苦而使心驚醒,或念三寶的功德。(7)功用均等時當行捨心 ,如馬夫對於平均進行的馬,只任其自由奔跑。(8)遠離無等持的人。(9)親 近等持的人。(10)專心致志於定。

3.3:精進平等是成就安止定的總原則。修定以平等正行努力修定,遠離惛 沈與掉舉。猶如外科醫師的實習生,惛沉遲鈍的人不敢動刀,一事無成;伶 俐掉舉的人急速下刀,造成傷害;修行者當如遠離沉掉的醫生,適切用刀, 正中要害。

<<清淨道論>>教授修成安止定的方法非常豐富,生動,切用。但於修 成似相的階段提示較少,或可依這裡的三類方法來助成。
第二項:四種禪
1:初禪。

1.1:近行定與安止定的差異。上述三類保護似相的方法, 從近行定修行到定止定,不只鎮伏五蓋,且具足五種支分(尋、伺、喜 、樂、定,參見下面對初禪的規定)。這時的心相並不是實相,只是定 心相應的境界,切莫誤以為開悟之類。近行定與安止定的區別,前者 的禪支不穩固,猶如幼兒學走路,屢屢跌倒在地上,後者就如有力的 人,可以持續穩固地站立。四十種業處有十種只能達到近行定,不得 定止定,它的內容是八隨念(十隨念中除了身至念與念呼吸)、食厭想 、四界差別。

1. 2:初禪的規定,就是離開五蓋且具備五種支分。五蓋是欲貪(五 欲的貪)、瞋恨、昏沉(昏昧)與睡眠(欲睡)、掉舉(浮躁不安穩)與惡作( 後悔所作的惡行)、疑(懷疑),詳見不善心所(第六章第四節)。初禪的 五支是尋、伺、喜、樂、定。尋是尋求,心專注擊觸於所緣,它可以 鎮伏五蓋的惛沉與睡眠;伺是伺察,心繼續深細考察,它可以鎮伏五 蓋的疑。初禪的尋與伺沒有渴望求知的衝動,不是豁然開解的恣意, 它是依於澄淨與安住。尋伺的差別,尋就如擊鐘之初的響,伺猶如鐘 的餘韻。尋又如鳥振翅上飛,伺如下降的平滑。喜是喜悅歡喜所緣, 可以細分為五階段,小喜身上的毫毛豎立,毛孔都感到歡喜;剎那喜 猶如電光剎那剎那而起;繼起喜猶如海岸的波浪,於身上數數現起而 消逝;踴躍喜是很強的,全身踴動;遍滿喜遍身內外歡喜,猶如吹脹 的氣泡。遍滿喜成就才是成就初禪的特點,喜可以鎮伏五蓋的瞋。樂 是愉悅安樂,遍滿喜成就後引發身心輕安,成就身心兩種樂,安詳地 享受喜才是樂,它可以鎮伏五蓋的掉舉與惡作。初禪的喜與樂不是豪 爽的快感、不是酣暢的舒適,它是平靜清涼。喜樂的差別,喜是行蘊, 樂屬受蘊;喜是對於所緣的滿足,樂是享受獲得的滋味;喜猶如沙漠 困乏的旅人見到了林水,樂如受用水。定是安住於一境,可以鎮伏欲 貪;它是禪支的主要特點,但是成就初禪必須餘四支均衡兼用。

2:二禪是尋伺止息,內淨心專一故,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自在熟悉初禪才能修習二禪,否則驟修二禪反而會退失初禪 。

3:三禪是離喜的妙樂,而住於捨、念與正知,成就捨念樂住,第三禪具足住。

4:四禪是由斷樂及由斷苦,並先已滅喜憂故,不苦不樂故,捨念清淨,第四禪具足住。
第三章:修行四十種業處的方法

上一章已總說修世間定的注意事項與修行方法,本章說明各種業處的不 同修法,回答完第七個問題。

第一節:十遍

「遍」是遍滿的意思,十遍被稱為遍是因為這十種對像達到似相時無限 地擴延遍入於一切處。它的內容是1:地遍,2:水遍,3:火遍,4:風遍,5:青遍,6:黃遍,7:赤遍,8:白遍,9:光明遍,10:限定虛空遍。十遍的修行原則與要領都相同,所異者是各遍的準備相不同。

1:地遍。

1.1:準遍相。地遍的製作有諸多注意事項。地遍有兩種,自然之地是非人 為的地、自然的地,如耕地;以自然之地作為對象,這只適合前世曾於地遍 生起禪定的人。人為之地是人造的地,一般人修定宜用人為之地。製作人為 的地遍宜用河泥的顏色,不適合用青、黃、赤、白之泥的混合。它的大小約 直徑二十公分的圓狀,圓形較適合眼睛取相。它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每次 取地遍的相就須到固定的地方;移動的準備相可以隨身攜帶,方便取相。修 習的方法就是置心於對像上,數數將心拉回來對象上。

1.2:修準備相就是開始取相。剛開始調心的階段是最辛苦的,須精誠以進 。取相前先將身體與地遍調整為適當的位置,以舒服方便取相為宜。取相時 眼睛張開不宜太大或太小,開起來看了之後就自然閉上,試看看外在的對象 能否現於眼前。如此開與合,反覆憶取對象,百次,乃至千次,直到閉眼時 ,外在的相也來現於心中,如同開眼時所見,這時才是取相成就。取相的過 程,可以配合數數開合眼睛而默念「地.地.地...」,以助成取相,這類似 修念息法之初可以數息。

1.3:修取相達到似相,成就似相就是近行定。取 相回來之後,安坐修習,專心致志,數數思維專注取相,漸次變成極清淨、 明顯、柔軟,猶如明鏡、出雲翳的滿月,鎮伏五蓋,這時就成就近行定。似 相比起取相清淨柔軟,超過百千倍。

1.4:修似相成就安止定,保護似 相有三類方法,從近行定達到安止定(詳見第二章第三節)。

以上的四階段都是造作有為的,想念憶念為主的活動。觀想成就可以遍 一切處,往返沒有邊際,開一色為恆沙,能成就善柔悅人的定,作為修智慧 的資糧。但修十遍都不是如實正觀,正觀是觀察如實的身心,不是在假想的 世界上下功夫。

2:水遍。水遍的人為之遍是以清淨的水來製作遍處,不取青黃等有顏色的 水。自然之遍如池、湖、大海等。其餘的修法同於地遍。十種遍都有自然之 遍與人為之遍,以下只介紹人為之遍的不同製作方式。

3:火遍。先準備好一塊保麗龍或布等,在中間開一個直徑二十公分的圓形 ,升火之後,將保麗龍放於面前,採適當的距離,透過圓洞取相。取相的時 候不適宜注意熱的感覺,也不宜注意它的煙,只取它的火相。一邊憶取一邊 默念「火.火.火...」。

4:風遍。修習風遍取風相的方法,可對被風吹動的葉端、樹梢取相。也可 以由觀察吹到身體的風,若吹電風扇或冷氣不應注意冷的感覺,只注意風相 。

5:青遍。修青遍的人可以把取花或布等的青相,也可以用彩色筆製作青遍 ,自由攜帶以利取相。

6:黃遍。修習黃遍的人,可以對花取相,也可以用彩色筆製作黃遍,以利 取相。

7:赤遍。把取赤遍可對花取赤相,當然也可以自己彩繒製作,再取赤相。

8:白遍。修白遍的人可以取白蓮花的白相,也可以取月亮圓明的淨白相。 月圓觀想是修定的好方法,修習成就唯見明朗,任運相應,妙得很。但不是 修慧,不能解脫,更不可能成佛。

9:光明遍。把取光明遍的人可以對壁孔的光明取相,或以燈光照映在牆上 來取相。

10:限定虛空遍。把取虛空遍可在壁隙的虛空相。

修十遍是典型的假想觀,想蘊為主的作用。先製作準備相,就如同觀想 佛相的方法,必須先有個佛像的樣子可看。取相的階段就如憶念想取佛像的 部位,修成似相,乃至安止定則佛相安立,自在現前。有的進一步想像佛的 說法開示,慈悲加持,無邊美妙的佛世界都在觀想中現起。也有進一步想念 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至,體認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真的,諸佛相好都是 從心想生。更有進一步肯認我就是佛,這更是慢心的強化了。這些都是安樂 柔軟的定心觀想的世界,無限美好,執著於上就成為修習智慧的障礙。 圖四:觀想佛相
第二節:十不淨

十不淨是死屍敗壞過程的十種不淨相,修十不淨觀就是以死屍惡臭厭惡 的特點來對治貪欲,特別是淫欲。它的內容是1:膨脹相,2:青瘀相,3:膿爛相,4:斷壞相,5:食殘相,6:散亂相,7:斬斫離散相,8:血塗相,9:蟲聚相,10:骸骨相。

1:膨脹相,人死之後漸漸地脹大,就像吹滿風的皮囊。修膨脹相的方法除 了修定的共通方法之外,有五個的特點須注意。

1.1:膨脹相的對像應該是同性,不是異性。應注意去處的安全問題,出發 前往取相之前應告知同參道友。前往的路上應避免在逆風的方向或下風處, 也可以帶口罩以隔離死屍的惡臭。

1.2:四方諸相的考察。到達地點之後,宜先觀察地形與風向,選擇適合取 相的位置。

1.3:取相的方法,應先注意屍體的顏色,形狀,屍體的相關位置,從不同 角度觀察。接著選擇最易取相的部位開始修行取相,就像時下觀想佛像的方 法,選擇相應的部份入手。默念「厭惡的膨脹相」,數數開合眼睛憶取,直 到取相成就。

1.4:觀察往來的路,這是預防忘失取相時,可以再到該處取相。

1.5:達到安止定的過程。膨脹相的把取不容易,修膨脹相可以成就禪支, 進為進修毗缽舍那觀的資糧,以成就解脫,所以當如窮人獲得寶珠般的珍惜 ,善加運用,精進修習。取相的顯現是壞形的、可怕的、恐怖的景象。似相 的特點則如四肢五體肥滿的人,隨其所欲吃飽睡臥的樣子。獲得似相的同時 ,因不再注意外欲而捨於外欲,次第降伏五蓋。待安止定的生起,具足喜樂 等禪支。

圖五:膨脹相

其餘九種不淨相的修法同於膨脹相,差別的只是屍體的變化不一樣。

2:青瘀相。屍體的顏色改變,肉的隆起處是紅色,膿的積聚處是白色,其 它多為青色。定心成就的青瘀相,隨所觀想而現前明住,但見自心,就像唯 識所現。修成不淨觀,就是如此的妙。

3:膿爛相。屍體爛掉破了的地方,流膿,流出青紫金黃黑色的血水,像補 湯一樣!

4:斷壞相。就如解剖開來。

5:食殘相。動物來吃剩下的樣子。

6:散亂相。屍體散開,頭、手等各為一處。

7:斬斫離散相。咬亂離散的樣子。

8:血塗相。流出的血塗肢體上。

9:蟲聚相。長滿了蟲,蟲在開party。

圖六:蟲聚相

10:骨相。剩下的骨骸,Original Person。修白骨觀成就也有白骨流光的 生理現像,這是禪定的淨妙相,執受它,就會障礙進一步修智慧的因緣。

修不淨觀可以對治貪欲,十種不同的不淨各有所對治。膨脹相顯示身體 的變形,適合對治貪身材的人。青瘀相顯示皮膚的壞色,適合對治貪著膚色 的人。膿爛相顯示身體的惡臭,適合對治喜歡化裝品香味的人。斷壞相顯示 身體的孔隙,適合對治貪著身材健壯的人。食殘相顯示豐滿部分的破壞,適 合貪著臉脥、胸部、臀部的人。散亂相顯示肢體的散亂,適合對治玩弄肢體 之美的人。斬斫離散相顯示身體的破壞變易,適合對治貪著身體完美的人。 血塗相顯示血的塗抹惡狀,適合對治好打扮的人。蟲聚相顯示身體為蟲所聚 有,適合對治貪於身為我所的人。骸骨相顯示身體的骨頭,適合對治貪於牙 齒亮的人。
第三節:十隨念

十隨念的內容是1:佛隨念,2:法隨念,3:僧隨念,4:戒隨念,5:施隨念,6:天隨念,7:死隨念,8:身至念,9:出入息念,10:寂止隨念。

   隨念(Anusati,Recollection)是跟隨所指向的對像而數數起念, 第八、九的念(Sati,Mindfulness)則重於正念所緣。

1:佛隨念的意思是跟隨所憶念的佛功德而起念。修行的方法是一邊默念 (或吟唱)佛的九種名號,一邊思維名號所內含的功德。透過持續隨念佛功德 的方法而修定,不是只念佛的名字,不是念佛的形相。佛的九種勝德洪名是 「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行、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天人師、佛 、世尊」。各德號的內容如下。

1.1:阿羅漢是斷盡一切煩惱賊、值得供養。

2.2:等正覺是圓滿地覺悟,應該知道的已經知道、應該修行的已經修行、 應該斷除的已經斷除。

1.3:明行具足是具備三明與十五種行,三明是宿命明、他心明、漏盡明, 十五種行是戒律儀、防護六根、飲食知節量、勤修覺悟瑜伽、信、慚、愧、 多聞、精進、念、慧、色界四種禪。

1.4:善行是世尊的行為遍淨沒有污點,就是聖道。

1.5:世間解是了知在生滅的世間中之滅苦道。

1.6:無上調御丈夫是超越一切應受調伏駕御的眾生;分開來說,無上是指 佛的德行超越一切,調御丈夫是指佛能善巧調御一切應受調御的眾生。

1.7:天人師是教誨天人而導至解脫,就像商隊的首領引導隊員度過險難處 。

1.8:佛就覺,自覺覺他。

1.9:世尊就是世界中最值得尊敬的人。

修佛隨念就是透過佛的德號隨念佛陀的功德,心只傾向佛功德,正直安 住,不被貪瞋痴所綁住,成就佛隨念。成就佛隨念的人,有諸多功德,懂得 敬重師長,得至於廣大的信、念、慧、福,多喜悅,無有恐佈,能忍苦,來 生得善處。

佛隨念是透過隨念佛功德而修定,屬於昇天的善法,不是修智慧的方法 。以隨念佛功德為主,稱念佛名的目的是幫助隨念佛功德,猶如念息法先修 數息。稱念佛名而不深切了知佛功德,就不是佛隨念。

2:法隨念的意思是隨念法的六項功德。修習法隨念是默念(或吟唱)「法是 世尊善說、自見、無時的、來見的、引導的、智者各自證知的」。

2.1:法是世尊善說教人解脫的。

2.2:自見。法是出世間的聖者離貪瞋痴時自見的;法是聖者修證時見到的 ,不是因信而解脫。

2.3:無時的。法是隨時可修可證的,其結果沒有時限。

2.4:來見的。法是純淨的,真的存在的,值得邀人來看。如說:「來,見證 法」。

2.5:引導的,值得以法引導生活,直到解脫,即使頭上著火也都專注於法 上。

2.6:智者各自證知的,一切敏捷的智者,都自知修道證果證滅,不能享受 佛陀的加持。

3:僧隨念的修法是默念(或吟唱)聖弟子功德,「世尊的聲聞眾是善行道的 ,世尊的聲聞眾是正直行道的,世尊的聲聞眾是真理行道的,世尊的聲聞眾 是正當行道的,即四雙八輩的聲聞眾,是值得供養者,值得供奉者,值得佈 施者,值得合掌者,為世間無上的福田」。不是惡行道,不是縱欲或苦行的 ,不是違離涅槃道的,是四道與四果的八種人,值得供養禮敬的人,世間上 最佳的幸福的種植增長處。

4:戒隨念的修法是默念(或吟唱)自己持戒的功德,即「哈哈!我的戒實無 毀、無戳穿、無污點、無雜染、自在、智者所贊、無所觸、令起於定」。在 家人隨念自己圓滿持守在家戒的功德,出家人隨念自己圓滿持守出家戒的功 德。戒,實為佛弟子的真正財產!

5:施隨念是隨念自己歡喜佈施的功德,默念(或吟唱)「我實在是有受利, 我實善得,我於慳垢所纏的世人中,離慳垢心而住,是放捨者,淨手者,喜 捨與者,有求必應者,喜分施者」。歡喜與人廣結善緣,不是一毛不拔的人 。

6:天隨念是念自己具有信、戒、聞、施、慧,那時心不被貪瞋痴所纏,死 後得生天。

這六隨念特別適合信願強的人,引發增長向於清淨和功德的信願,由此 而得定。

7:死隨念是隨念「死將來臨」或「死,死」。修死隨念的「死」是指有情 生命的結束,不是指植物或無生物的死,也不是指斷苦阿羅漢的諸行剎那滅 。念死的修法是默念「死將來臨」或「死,死」。不適合念喜愛者的死,因 為會難過;不適合念不喜歡的人,因為會高興;不適合念不關心的人,因為 沒感覺;不宜念自己的死,因為會害怕。另有八種修念死的方法,如念健康 終至於病;如念名人、有錢的人、強壯的人、乃至佛都會死,我也終將會死 ;念自己是蟲的老闆,有八十種蟲吃身體的肉、喝身體的血、在身內大小便 ,身體被蟲佔領,擾亂到死。勤修念死的人常不放逸,不貪著名利資具,乃 至可以熟練無常想,隨著亦得生起苦想及無我想。

8:身至念是默念讀頌身體的三十二個不淨的部分。初修者必須次第讀頌, 不過急、不過緩,再次第超越讀頌而僅作意不淨的部位。默念的次第如下。 圖七:身至念

8.1:順逆讀頌頭髮等五部分,順讀「頭髮、膚毛、指甲、牙齒、皮膚」, 逆頌「皮膚、牙齒、指甲、膚毛、頭髮」。

8.2:加入肌肉等五種,順讀「肌肉、筋腱、骨、骨髓、腎臟」,逆頌「腎 臟、骨髓、骨、筋腱、肌肉、皮膚、牙齒、指甲、膚毛、頭髮」。

8.3:加心臟等五種,順讀「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逆頌「肺 臟、脾臟、肋膜、肝臟、心臟、腎臟、骨髓、骨、筋腱、肌肉、皮膚、牙齒 、指甲、膚毛、頭髮」。

8.4:加入腸等五種,順讀「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腦」,逆頌:「 腦、糞便、胃中物、腸間膜、腸、肺臟、脾臟、肋膜、肝臟、心臟、腎臟、 骨髓、骨、筋腱、肌肉、皮膚、牙齒、指甲、膚毛、頭髮」。

8.5:加入膽汁等六種,順讀「膽汁、痰、膿、血、汗、脂肪」,逆頌:「 脂肪、汗、血、膿、痰、膽汁、腦、糞便、胃中物、腸間膜、腸、肺臟、脾 臟、肋膜、肝臟、心臟、腎臟、骨髓、骨、筋腱、肌肉、皮膚、牙齒、指甲 、膚毛、頭髮」。

8.6:加入眼淚等六種,順讀「眼淚、膏、口水、鼻涕、關節滑液、尿」, 逆頌:「尿、關節滑液、鼻涕、口水、膏、眼淚、脂肪、汗、血、膿、痰、 膽汁、腦、糞便、胃中物、腸間膜、腸、肺臟、脾臟、肋膜、肝臟、心臟、 腎臟、骨髓、骨、筋腱、肌肉、皮膚、牙齒、指甲、膚毛、頭髮」,共三十 二種。依上述的次第反覆默念讀頌,百回,乃至千回,直至純熟,心不散亂 ,各個部分瞭如指掌,一目了然。 思維三十二個部位不淨的方式。這三十二個部分若離開身體,就產生不 淨,令人厭惡的感覺。例如秀麗的頭髮看似迷人,但掉下來的話就令人討厭 ,掉到飯裡就覺得髒,燒的時候惡臭,汗垢都從髮根流出來。

9:出入息念。修出入息念是透觀察呼吸的出與入而禪修,將注意力自然地 置於鼻端。從開始注意呼吸,直至完全解脫,共有十六個過程 (傳統上稱為十六特勝)。

(1)出息長時知道出息長,入息長時知道入息長;不能出息時不知道出息, 不能入息時不知道入息。

(2)出息短時知道出息短,入息短時知道入息短。觀察呼吸有長有短。

(3)學習覺知出息的整個過程,學習覺知入息的整個過程。知道呼吸在身體 旅行。

(4)學習平靜安住整個呼吸的出息,學習平靜安住整個呼吸的入息。旅行累 了,身體與呼吸休息,平靜下來。

(5)覺知喜。休息之後快樂舒服起來。 (6)覺知樂。更快樂,安享餘年。 (7)覺知心行。呼吸中,心攀緣製造各種東西。 (8)覺知安息心行。心不攀緣不製造,躺下來了。 (9)覺知心。發現心的各種樣子,貪、瞋、痴等。 (10)令心喜悅。鼓勵心,令心歡愉。 (11)令心等持。心定下來。 (12)令心解脫。放棄心的各種樣子,想的、製造的、攀緣的等等。 (13)觀無常。看一切都是改變的,無常的,呼吸也是無常的。 (14)觀離欲。離開心的各種狀態。 (15)觀滅。心中風了。 (16)觀捨遣。不執著了,丟掉一切垃圾。

圖八:出入息念

十六個過程是以四個一組,共有四組,這就是身、受、心、法的四念處 。出入息念也可以開展為修智慧的毗婆舍那觀。四十個修世間定的業處,只 有出入息念與四界差別觀可以直接開展為修慧的業處。

10:寂止隨念。默念思維寂滅一切苦的涅槃之功德。了知離欲最勝,破除 渴愛,摧毀輪迴,寂滅愛染。
第四節: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依原文的語譯是「四梵住」,通俗的稱呼則為「四無量心」 ,內容為慈悲喜捨四種無限的心量。

1:慈的修習。慈就是慈愛友善,與人為友的態度。修慈無量心先思維瞋恨 的過患是燒毀一切功德,忍辱是強軍。實修慈心定有如下的觀想過程。

1.1:最初,先對自己修慈,默念思維「我想快樂、不受苦」或「保持我自 己無怨、無害、無惱、有樂」;避免對六種人修慈,不愛的人、極愛的人、 無關係的人、敵人、死人。

1.2:對值得敬愛的人修慈,引發強化自己的慈心。如對可敬愛的師長,隨 念他們令人喜愛的愛語,慈祥教導,身教言教,戒德定德慧德。

1.3:對一切人修慈,次第對自己、值得敬愛的人、極愛的人、無關係的人 、怨敵,乃至無限量地遍滿一切。

1.4:但是,對宿仇修慈時還會引發瞋心,須先回來安住在慈心,再對怨敵 修慈。若仍無法柔軟慈愛怨敵,可作如下的思維。只有笨的人才因為他人的 忿怒而生氣;我又不是他的奴隸,何必因為別人的忿怒而影響心情;若對敵 人忿怒,只是造成二度傷害。或只看敵人的優點,避其缺點。或反問自己, 我是對他的頭髮生氣嗎?對其牙、爪、毛生氣嗎?乃至是對其五蘊生氣嗎? 事實上,沒有可生氣的對象。

1.5:修平等慈,破除對自己、值得敬愛的人、無關心的人、敵人的界限, 平等修慈,即使強盜來殺,亦願捨身為眾。 修慈的功德種種功德,安眠,安樂而寤,不作惡夢、作吉祥的夢,受人 敬愛,受非人敬愛,諸天守護,不受火燒或中毒或刀傷,迅速得定,容顏光 彩,臨命終不昏,死後生於梵天。

圖九:瞋行人修慈心的結果

2:悲的修習。悲是同情心,心態上願意幫忙他人離苦。其餘的方法類似於 修慈。

3:喜的修習。喜是分享快樂,贊嘆他人的功德。其餘的方法類似於修慈。

4:捨的修習。修捨就是修放下,如如不動。其餘的方法類似於修慈。
第五節:一食厭想

佛陀開示:「一切眾生皆依食而住」。眾生的活命有四種食,第一種食 是吃飯維護身體,第二種食是接觸外境而滋養感受,第三種食是作意的欲念 使眾生在有為的三界內結生,第四種食是識取結生剎那的名與色(即是心與 身)。

這四種食都有貪求,造成苦,實在是令人討厭的事。修食厭想是對治貪 吃的人,只修第一種食的厭想。修行的方式,數數觀想與吃有關的事情,本 身不淨或伴隨著令人討厭的事。為了吃,製造不少垃圾,害了不少眾生;為 了一口之食要趕時間上班,辛苦工作,作牛作馬;吃的時候,口水包著食物 ,反覆嚼拌;進入食道後,食物混著膽汁、痰、膿等分泌物;吃下的食物貯 藏在胃中,猶如置於幾十年未洗的糞桶;置於胃中待消化的食物就是腐爛的 飯菜,垃圾堆中的各種死屍;消化的食物變成糞而充塞腸子,水份變成尿而 積滿膀胱;消化了的食物長成頭髮、膚毛、爪、牙等不淨物,有些則變成癬 等皮膚,咳嗽的痰;排泄出來的東西成眼垢、耳垢、大小便;一口進去九孔 跑出來;吃的食候,大家開心地一起吃,拉的時候,獨自捏著鼻子歪著臉自 個兒拉,好不容易裝滿了,又要拉出來真是一件累人的事;吃的東西塗在手 上,即使再三地洗也覺得髒,這些東西以齒垢、眼垢、耳垢等而塗在齒、眼 、耳。

如是數數思維,就可對治貪著美味。熟知貪味,而遍知五欲。

圖十:食厭想
第六節:一界差別

    修界差別觀是觀察組合身體的四種成份。它的修法有兩層。

1:利根的人直接觀察四大的特性,地界是堅固、粗硬的,水界是流動、凝 結的,火界是暖熱、遍熟的,風界是浮動、支持的。

2:無法直接觀察四大的人,須觀察身體內分屬四大的四十二個部分。屬於 地界有二十個部分:頭髮、膚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骨 髓、腎臟、心臟、肝臟、肋膜、脾臟、肺臟、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 腦。屬於水界的有十二部分:膽汁、痰、膿、血、汗、脂肪、眼淚、膏、口 水、鼻涕、關節滑液、尿。火界的有四個部分:以火界而熱、老、燃燒、消 化。風界有六個部分:上行風如打嗝、下行風如排氣、腹外風如腸子外肚子 內的風、腹內風如腸子內的風、肢體循環風如手腳的氣通、入出息風即是呼 吸。

分析觀察四大,數數修習,觀察分析僅是界,而非有情非壽者的身,滅 除有情想,遠離恐怖、苦樂,不於善惡取捨,通達智慧。界差別的方法,分 析觀察四大,可以開展為修觀。
第七節:四無色

  以上的三十六種修定的方法,最高都只能到達微妙清淨的色界定,藉由 禪支的超越而昇進。四無色定才是超越色界的各種險難,它們是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無色界定是因對像的不同而區分, 禪支都是同於第五禪的捨、定。它們都是由觀想所成的狀態,修法是超越較 粗的對象到較細的對象。

1:空無邊處。希望修空無邊處的人已於色界的四禪自在,看見色界的缺失 :由色於身的緣故,才須要吃、才有生病,有打有殺,吵鬧諍論,充滿恐怖 危險的事情;然而在無色界全無這些事。他是依於「為厭離、為離貪、為滅 色而行道」。修行者依前九種遍所生起的第四禪,以「虛空!虛空!」作意 ,僅觀虛空而住,「超越一切色想滅有對想,思維『無邊虛空』,空無邊處 具足而住」。

2:識無邊處。欲修識無邊處的人,已於空無邊處自在,看見了空無邊處的 過患:空無邊處定依然近於色界禪的種種缺失,不及識無邊處寂靜。修行者 作意「識、識」,「超越一切空無邊處,思維『識無邊』,識無邊處具足住 」。

3:無所有處。修無所有處的人,於識無邊處自在,看見了識無邊處的過患 :識無邊處定依然近於空無邊處,不及無所有處的寂靜。修行者作意觀察「 無,無」或「遠離,遠離」,「超越 一切識無邊處,思維『無所有』,無所 有處具足而住」。

4:非想非非想處。欲修非想非非想處的人,已於無所有處自在,看見了無 所有處的過患:無所有處依然近於識無邊處,不及非想非非想處的寂靜。修 行以無所有為所緣而起「寂靜」作意,「超越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具足 而住」。
第八節:結語

1:定學在整體清淨道的地位。曾試著修定的人都會同意,修定必須持守淨 戒,有和善的人際關係為基礎。成就定只是世間的功德,切莫因為或淺或深 的定境而自得自樂,迷失方向。進一步修觀,成就智慧才能解除煩惱,這將 於慧學教導。

2:四十種業處與定的關係。這四十種方法都可以修成近行定,三十種可以 達到安止定,不得安止定的十種是前七種隨念、第十種隨念、食厭想、四界 差別。只有四種可以達到無色界定,即是四無色。

3:業處與止觀之關係。

3.1:這四十種方法中三十八種純為修止(奢摩他)的方法,只可以成就定,十 遍,十不淨,九種隨念(除了第九出入息念),四無量心,四無色,食厭想。 這三十八種業處所成就的定境都是觀想所成的。它是在修定,因為是集中心 於所觀想的對象上;它不是修觀,因為不是正觀如實存在的名色的變化生滅 。

3.2:由於修定的妙善與各種超越常情的經驗,易於誤認修止為修慧,這是 古今共有的。例如,修十遍成就,得定時,一色遍一切處,往返沒有邊際; 有誤認為是如實觀的色不生、色不滅。又如屬於白遍的月輪觀,有誤認為是 自性清淨心。又像十不淨的青瘀相成就,境隨心轉,境由心現,有誤認為就 是如實的世界。十不淨的白骨相,定境成就,轉為淨想,觀想白骨流光;有 進一步誤認為自身莊嚴清淨,或生起淨土的妙相,誤認定境觀想的理想世界 為佛身、淨土。又如,修佛隨念而不知以隨念佛功德為主,重於稱名,著實 可惜。即使以觀佛相的觀想念佛,其方法同於修十遍的觀想,成就的定境也 都是觀想而成;有誤認為是真佛現前,甚而說自心是佛,再推為我就是佛則 是慢心的表現。不知定學,竟誤以為就是解脫,甚而自以為是佛,那就太離 譜了。這些人,就像迷樂於清淨道旁的美麗田野,讚歎土地上的花果之甘甜 、佛像之莊嚴雄偉,有的還沾沾自喜。棄捨定境的美妙,修觀斷除身心的苦 ,則如看到真正目標的人,繼續走向涅槃城。

3.3:其餘二種可開展為修毗缽舍那觀。四界差別是修觀的業處,可以滅除我 想。出入息念修的十六特勝,前四特勝(第一種四法)有七妙門的階段,觀察 開始的後四階段屬於修觀。第五至十二特勝(第二、三種四法)可轉為修觀, 第十三至十六(第四種四法)純依修觀。

4:修止如何轉為修觀?修觀不是在假想定境上任運定境。在假想的對象上 下功夫都只是想蘊的強化,是自心的作用,唯只是心識的顯現。轉成修觀有 兩個必要條件。

(1)運作方法的改變。觀是分析、抉擇、切入事物真相的方式;而修止是以 心來憶念想念業處,藉所想取的特定內容來集中心,心的集中則更強化觀想 的清晰明淨,漸至於定。

(2)業處的轉變。修觀的對像是如實存在的諸法,五蘊按它們自己的樣子如 實生滅,只是觀察而不是觀察者。修定的所緣是心力觀想的內容。例如念息 法,安住明了呼吸,這是修定。轉而修觀,觀察息的各種樣相,息就是四大 的聚合變化,息沒有固定相。
第四章:修定的功德 [The Benefits of Practisiing
Samaadhi-Meditationof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Visuddhimagga)]

本章回答定學的第八個問題:修定有什麼功德?

第一項:修定的五種功德

修定的功德有五種。

1:當下快樂。

2:進一步修毗婆舍那觀的基礎。

3:修神通的基礎。

4:死後可以生於天上。

5:修滅盡定的基礎。

第二項:神通

成就定有些神通會伴隨產生,有些神通須進一步修習。因定而起的神通 只有五種,不包含漏盡通(盡除煩惱,屬於慧學)。特別須要注意,修定而進 一步追求神通常會造成修慧的障礙。

五種神通如下。

1:神變通能身體變化無礙,變一身為多身,顯身或隱身等。也就是身體以 各種面貌形態出現。有十種神變:

(1)決意神變,   (2)變化神變, (3)意所成神變,  (4)智遍滿神變, (5)定遍滿神變,  (6)聖神變, (7)業報生神變,  (8)具福神變, (9)咒術所成神變, (10)彼彼處正加行緣成神變。

2:天耳通以清淨且超越一般人肉耳的能力,聽到遠近的動物、人、天等的一切聲音。

3:他心通能知道其他眾生的心念。

4:宿命通能知道眾生的前生過去,作了什麼,從那裡來。

5:天眼通以超人的清淨天眼看見有情來生隨善惡業而生善趣惡趣。
清淨道論導讀--第三部分:
慧學[Pannaa(Purification of Knowledge (Pannaa-Visuddha) of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Visuddhimagga)]

清淨道論導讀--慧學的一般教導

[General Teaching of Pannaa(Purification of Kowledge(Pannaa-Visuddha) of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Visuddhimagga)]

第三部分:慧學

1:慧學在清淨道的地位。<序論>中提到,解除煩惱結的「住戒有慧人, 修習心與慧」。「住戒」已於第一部分解釋,「修心」已於第二部分解釋, 這裡解釋「修慧」,將完整地教導慧學。以戒定為根基,慧學指導修毗婆舍 那觀,成就智慧,究竟解脫。

2:慧學的六個問題。慧學將解答六個問題。一:什麼是慧?二:什麼是慧 的語義?三:什麼是慧的特點、功能、生起、依因?四:慧有幾種?五:當 如何修習?六:什麼是修慧的功德?比起定學,少了雜染與清淨的問題,因 為智慧是完全清淨的,所以沒有雜染或清淨的問題。

3:本書對慧學的章節安排。前四個問題是慧學的一般教導,屬於第五章。 第五個問題是慧學的核心。修習智慧就是七清淨的後五清淨,也就是三:見 清淨、四:度疑清淨、五:道非道智見清淨、六:行道智見清淨、七:智見 清淨。三:見清淨就是觀察名與色(世間心與身),四:度疑清淨就是觀察名 與色的因果緣起,五:道非道智見清淨就是思維觀察名與色的無常苦無我, 六:行道智見清淨就是觀察名與色的生滅直到捨離名色,七:智見清淨就是 現觀四諦,生起聖道與聖果。換句話說,修慧五清淨的階段必須先認識蘊、 緣起、聖諦等。因此,如何修習智慧的問題可以分成兩大重點。第一個重點 必要的基礎知識,認識蘊、緣起、聖諦等,這就是論中所謂的「慧地」(如 同大樹的土地),也可以說是聞思真理的階段,我們將於第六、七章學習。 第二個重點就是修習五清淨,這就是論中所謂的「慧體」(如同大樹的骨幹) ,就是修證真理的階段,我們將於第八章修習。第六個問題:什麼是修慧的 功德?修慧的功德猶如果實,我們將於第八章最後一節。
第六章:五蘊─慧地之一

[Five Aggregates of the Path ofPurification(Visuddhimagga)]

1:回答慧學的第五個問題的章節安排。慧學的第五個問題是如何修習智慧 ?第一個重點是學習智慧所要深入的大地,它的內容就是五蘊、十二處、十 八界、二十二根、十二緣起、四諦。第二個重點就是五清淨的修觀次第。就 修觀的實際需要來看,先詳細地學習五蘊是最基本的,其餘的處、界、根、 緣起、諦都是在蘊的基礎之上作解釋或加入不同的內容。所以,我們在第六 章先詳細說明五蘊,第七章解釋其餘的。第八章教導修觀的五次第,回答慧 學的第五個問題。

2:五蘊是什麼?蘊就是一堆一堆的聚合,五蘊就是五堆不同的聚合,它們 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蘊就是一切物質及物質的特性,包含 四大種及二十四個所造色。受蘊就是一切感受,想蘊就是一切想知,行蘊就 是一切造作,這三蘊就是五十二心所法。識蘊就是一切識知,包含八十一世 間心與八種出世間心。這五蘊就包含一切勝義真實的法,其餘的存在都由之 組合。了解五蘊就是了解身心與世間,是悟入真理的開始。

3:慧地的內容極豐富,就是通常所謂的教理,佛教的真理。<<清淨道論>> 詳細地分析論究,開顯勝義的法,我們得耐心地學習。本書盡可能以白話, 作簡要的解釋。更系統詳細的說明留待<<攝阿毗達摩義論>>。
第一節:色蘊

色乃被冷熱所破壞的東西,色蘊包含物質及物質的特性,進一步分析可 區別為四大種和二十四所造色。

1:四大。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它們是色蘊的基本特點。地界就是堅固、粗 硬的特點,水界是流動、凝結的特點,火界是暖熱、遍熟的特點,風界是浮 動、支持的特點。雖然四大各有特點,但任一個的生起必然依緣於其餘三個 ,任一個的現起就是它在四種特點中的顯著、突出、現起。

2:二十四個所造色。所造色就是四大聚合成的色法,所以說,四大是能造 色,四大聚合成的是所造色。這二十四個所造色是四大的基本衍生色。

(1)眼睛能接觸顏色。
(2)耳朵能接觸聲音。
(3)鼻子能嗅觸香氣。
(4)舌能接觸味道。
(5)身能接觸於所觸,遍於身體之中有執受色的一切地方。
(6)顏色能刺激眼。
(7)聲音能刺激耳。
(8)香能撲鼻。
(9)味道能刺激舌。
(10)女根是表現女性特點的機能,顯現為女性的相貌、行動、氣質等。
(11)男根是表現男性特點的機能,顯現為男性的相貌、行為、氣質等。
(12)命根是維持生命現象的機能,生命力。
(13)心所依處是在心藏之內的血液,心依之而活動。
(14)身表是由身而表示自己的意志,它是身的動轉之因。
(15)語表是由於語音而表明意志,它的現起就是語音之因。
(16)虛空界能劃分色的邊際界限,四大種不接觸的狀態或孔隙的狀態;有了 虛空界的劃分界限,我們才產生「上、下、左、右」等空間區別。
(17)色輕快性可以除去色的粗重,現起為輕快。
(18)色柔軟性可以除去色的堅硬。
(19)色適業性使身體隨順適合工作。
(20)色積聚性能積聚成色的特點。
(21)色相續使色隨順結合不斷滅。
(22)色老性可以成熟色。
(23)色無常性有色的壞滅的特點。
(24)段食是滋養素,可以支持身體。

在四界差別觀(第三章第六節)中,以四界差別,觀察人體的四十二部分 與現象,那主要是從人體的部分來區別。本節的二十四個所造色則著眼於人 的各種主要機能(如眼等)及色蘊的一般現象(如色老性)等。
第二節:識蘊

  識蘊包含八十九種心,這個部份非常重要。八十九心有十四種作用,十 四種作用的不同路徑可以指明各種境界的心路歷程,乃上座部教理的心藏地 帶。由之,可以對人作最徹底的觀察。

第一項:解釋八十九心

八十九心,<<清淨道論>>是依善心、不善心、無記心分成三類,可以整理成 表二。以下我們先耐心地依表一分類的編號逐次解釋。

表二:八十九心的分類表(NOTE:待補)

1:善心有二十一個(1-21),它們的生起是無貪、無瞋、無痴,能造善業而 感善果。分成四類,欲界八個、色界五個、無色界五個、出世間四個。

1.1:欲界善心八個(1-8)。(1)喜俱智相應無行,有歡喜、正見應為善、沒有 行(內不猶豫、外不受他人鼓舞)。「行」在這裡是專指受自己考慮或受他人 鼓舞的制約。沒有行是指不受條件制約、當下就做,有行則是受條件制約、 內自考慮或外受鼓舞。(2)喜俱智相應有行,有行是指為善時自己猶豫或受 他人鼓舞,例如孩子父母鼓勵才佈施。(3)喜俱智不相應無行,智不相應例 如小孩看到父母行善而模仿行善、並不是自己正見當行善。(4)喜俱智不相 應有行。上來的四個善心都與喜俱,善心的強度是依次遞減。接下來(5)到(8) 的四個善心都是捨俱,強度也是依次遞減。捨俱是伴隨捨心,例如不得所施 之物和受施之人,或者沒有其它歡喜的原因。(5)捨俱智相應無行,(6)捨俱 智相應有行,(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這八個心發生 在世俗人和前三果的聖者,會有欲界善的異熟心(42-49)。阿羅漢不再造作有 異熟果報的業,即是唯作業而沒有受報,他有八個欲界的唯作心(73-80)。

1.2:色界善心有五個(9-13),就是色界的五個禪心,已除粗硬的色,變成淨 妙的色。(9)尋、伺、喜、樂、定相應初禪,五禪支參見第二章第三節對初 禪的規定。(10)伺、喜、樂、定相應第二禪。(11)喜、樂、定相應第三禪。 (12)樂、定相應第四禪。(13)捨、定相應第五禪。相應地有五個色界的異熟 心(57-61),五個唯作心(81-85)。

1.3:無色界善心有四個(14-17)。(14)空無邊處禪。(15)識無邊處。(16)無所 有處禪。(17)非想非非想處禪。這四個心都超越了色界,乃因定心的不同對 象而區分;它們都與第五禪相同地俱有捨、定的禪支。有四個無色界的異熟 心(62-65),四個唯作心(86-89)。

1.4:出世間善心四個(18-21)。(18)初道。(19)第二道。(20)第三道。(21)第四 道。(1)到(17)的善心屬於世間善,這四個屬於出世間善,就四道智。相應的 出世間異熟果是(66)初果到(69)第四果,就是四果智。這四個道智和四個果 智就是八個出世間心,乃智見清淨(第七清淨)的內容,前六清淨都是世間心 。

2:不善心有十二個(22-33),都是屬於欲界,超過欲界的心就超越不善心。 不善心依三不善根分成三類,能造惡業而感惡果。

2.1:貪根有八個(22-29)。(22)喜俱邪見相應無行,有歡喜心、邪見相應(如 :認為於諸欲中無過失,認為淫欲非障道法)、無行而享受貪欲。(23)喜俱邪 見相應有行。(24)喜俱邪見不相應無行。(25)喜俱邪見不相應有行。這四個 不善心都與喜俱,其不善的強度依次遞減。(26)捨俱邪見相應無行,(27)捨 俱邪見相應有行,(28)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29)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2.2:瞋根有二個(30-31)。(30)憂俱瞋恚相應無行。(31)憂俱瞋恚相應有行。 憂是心的苦受,不是身受的苦。瞋心雖與邪見不同時相應而起,但於較前的 心有邪見相應。

2.3:癡根有二個(32-33)。(32)捨俱疑相應,疑是懷疑不確定。(33)捨俱掉舉 相應,掉舉是不休息擾動不安心。

3:無記心有五十六個(34-89),不記別為善心或不善心,分為異熟無記與唯 作無記。

3.1:異熟心有三十六個(34-69),它們是無記心(不記別為善或不善)而「異」 於善心與不善心,又是善心或不善心必然引發成「熟」的,所以稱為異熟心 。相對而言,善心與不善心是主動的,異熟心是被動的。它們分成四類,欲 界二十三個、色界五個、無色界四個、出世間四個。

3.1.1:欲界異熟有二十三個(34-56),相應於善和不善心分成善和不善異熟。

3.1.1.1:善異熟有十六個(34-49),乃善心所引發的異熟心,分成無因和有因 的。

無因的善異熟有八個(34-41),無因是指不含三不善根(貪、瞋、痴)和三善根 (無貪、無瞋、無痴)。(34)捨俱眼識。(35)捨俱耳識。(36)捨俱鼻識。(37)捨 俱舌識。(38)樂俱身識。前五識的功能分別是看、聽、嗅、嚐、觸,前四識 的對像在識影響弱,故捨俱,身識的觸強故為樂。(39)捨俱領受作用意界, 前五識的認識作用之後,領受前五識所認識的對像。(40)喜俱推度作用意識 界。(41)捨俱推度作用意識界。這兩個心推度前五識所認識的對像及領受心 所領受的對像。

有因的善異熟有八個(42-49),有因是與無貪或無瞋或無痴相應。(42)喜俱智 相應無行。(43)喜俱智相應有行。(44)喜俱智不相應無行。(45)喜俱智不相應 有行。(46)捨俱智相應無行。(47)捨俱智相應有行。(48)捨俱智相應無行。 (49)捨俱智不相應有行。這八個就是八個欲界善心(1-8)的異熟心。 3.1.1.2:不善異熟有七個(50-56),乃不善心所引發的異熟心,它們也是無因 的(不伴隨貪瞋痴)。(50)捨俱眼識。(51)捨俱耳識。(52)捨俱鼻識。(53)捨俱 舌識。(54)苦俱身識。(55)捨俱領受作用意界。(56)捨俱推度作用意識界。 3.1.2:色界異熟有五個(57-61)。(57)初禪。(58)第二禪。(59)第三禪。(60)第 四禪。(61)第五禪。這五個是五個色界善心(9-13)的異熟心。 3.1.3:無色界異熟有四個(62-65)。(62)空無邊處。(63)識無邊處。(64)無所有 處。(65)非想非非想處。這四個是四個的無色界善心(14-17)的異熟心。 3.1.4:出世間異熟有四個(66-69)。(66)初果。(67)第二果。(68)第三果。(69) 第四果。這四個是四個出世間善心(18-21)的異熟心,這八個心就是四道智與 四果智,都是以涅槃為所緣,即是第七清淨(智見清淨)的階段。

這三十六個異熟心,有因的善的異熟心二十一個(42-49,57-69),就是分 別相應於二十一個善心(1-21)的果。無因的有十五個,無因是指不含三善根 (無貪無瞋無痴),三不善根(貪瞋痴)。八個是無因的善的異熟(34-41),七個 是無因的不善的異熟(50-56)。無因的還有三個欲界唯作心(70-72)。

3.2:唯作有二十個(70-89),唯作乃非善心、非不善的、非異熟,只有作用 而不再感果。有餘依涅槃(已斷盡煩惱但還有五蘊身)的阿羅漢在三界的活動 就只是這二十個唯作心。

3.2.1:欲界唯作有十一個(70-80)。

3.2.1.1:無因的三個(70-72)。(70)捨俱意界,轉向外在對像的作用,它發生 於外在對像已刺擊五官而五識未作用前,引轉心向於對像,<<攝阿毗達摩 義論>>直接稱為捨俱五門轉向心。(71)捨俱意識界有二種活動狀況。一是意 門轉向心,引轉意識向於對像;二是屬於五門轉向的過程,在推度心之後進 行確定、定義、決定對像的作用。(72)喜俱意識界,阿羅漢(含佛、獨覺)向 欲界對像微笑的心。阿羅漢也以(73)到(75)的欲界唯作心向對像微笑。

3.2.1.2:有因的八個(73-80)。(73)喜俱智相應無行。(74)喜俱智相應有行。 (75)喜俱智不相 應無行。(76)喜俱智不相應有行。(77)捨俱智相應無行。(78)捨俱智相應有行 。(79)捨俱智 相應無行,(80)捨俱智不相應有行。這八個唯作心,相對於欲界善心(1-8)和 欲界善的異熟 心(43-49)。

3.2.2:色界唯作有五個(81-85)。(81)初禪。(82)第二禪。(83)第三禪。(84)第 四禪。(85)第五禪。這五個唯作心相對於的色界善心(9-13)和色界異熟心(57- 61)。

3.2.3:無色界唯作有四個(86-89)。(86)空無邊處。(87)識無邊處。(88)無所有 處。(89)非想非非想處。這四個唯作心相對於無色界善心(14-17)和無色界異 熟心(62-65)。
第二項:八十九心的不同分類

八十九心可以作不同的分類說明,以助認識它們的特點。修見清淨的不 同方法就基於這裡的基礎知識。

1:八十九心與一百二十一心。四道心(18-21)與四果心(69-69)共有八心,若 將這八心分屬於五禪,則有四十出世間心。八十一世間心加上八世間心成八 十九心,加上四十出世間心成一百二十一心。這兩種方式<<清淨道論>>都 有提到,但以前者為主,以下我們作說明都是按八十九心。

2:世間與出世間。世間心共八十一種,分屬三界,欲界心五十四個,色界 心十五個,無色界心十二個;出世間心共八個,四道心和的四果心。這就是 <<攝阿毗達摩義論>>的分類順序。見清淨修名色分別智,世間心屬於名。 第三清淨到第六清淨都是以名色為直接對像;出世間心則為第七清淨的階段 。

3:七識界。十二處和十八界可基於此作進一步的說明。眼識界有二心,善 異熟(34)和不善異熟(50)。耳識界有二心,善異熟(35)和不善異熟(51)。鼻識 界有二心,善異熟(36)和不善異熟(52)。舌識界有二心,善異熟(37)和不善異 熟(53)。身識界有二心,善異熟(38)和不善異熟(54)。意界有三心,善異熟的 捨俱領受作用意界(39)、不善異熟的捨俱領受作用意界(55)、唯作的捨俱意 界(70)。意識界有七十六心,分成三類,無因意識界的五心為善異熟二心 (40-41)、不善異熟(56)、唯作心二心(71-72),不善的十二心(22-33),其餘五 十九個為善淨心;若簡分為二,世間心六十八個,出世間心八個。

4:主動、被動、唯作。善心(1-21)與不善心(22-33)都是屬於主動的,能造現 在業並招感未來果。無記中的異熟心(34-69)是被動的,乃過去的業所招感而 成熟的。無記中的唯作心(70-89)是中性的,既非主動又非被動,唯只是心的 作用卻不再招感未來的果,佛、獨覺、阿羅漢的世間心都屬於此。

5:由受區分,這就是<<清淨道論>>解釋受蘊的部分。受是遍相應相隨於 一切心的心所,論中以受和一百二十一心的相應關係區分之。受就是感受, 可分三受:苦、樂、不苦不樂;也可分為五受,將三受的苦分為身的苦與心 的憂、樂分為身的樂與心的喜、不苦不樂就是捨。與樂受相應的一心,樂俱 身識(38)。與苦受相應的一心,苦俱身識(54)。與喜受相應的六十二心,欲 界的共十八個,四欲界善(1-4)、四欲界善的有因異熟(42-45)、4欲界善的無 因異熟(40)、四有因唯作(73-76)、一無因唯作(72)、四不善(22-25);色界的 是除了第五禪之外的十二個四善心(9-12),四異熟心(57-60)、四唯作心(81- 84);第五禪與無色界都沒有喜受;出世間的三十二個,出世間的八心分別 屬於前四禪,共三十二個。憂受的二心(30-(31)。其餘五十五心為捨受。

6:無因有因。無因是指不含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痴),三不善根(貪瞋痴),共 十八個。八個是無因的善的異熟(34-41),都是捨俱或樂俱或喜俱;七個無因 的不善的異熟(50-56)是捨俱或苦俱;三個欲界唯作心(70-72),也是捨俱或喜 俱。其餘就是有因的。
第三項: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

  八十九心有十四種作用,換言之,八十九心可分屬於十四作用。它們的 關係可以整理成表三。以下依表三的次第解釋十四作用,各作用有那些心, 參見表三。

表三: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NOTE:待補)

〔1〕 結生: 連結新生與前生。

〔2〕 有分: 結生心入胎息滅之後,接著即是有分。有分識如同生命流,保持個體生命的相續。

〔3〕 轉向: 當對像擊觸六根,有分受到波動,波動滅後猶如有分斷絕,接著 轉向於對像,這就是轉向。有五門轉向和意門轉向。這是認識過 程的開始,認識過程包括3-13這十一種作用。

〔4〕 見、〔5〕 聞、〔6〕 嗅、〔7〕 嘗、〔8〕 觸: 前五識作用經驗到感覺與料。

〔9〕 領受: 領受前五識感覺到的對像。

〔10〕推度: 推度所領受的境,調察、推論、度量之。

〔11〕確定: 確定所推度的境,確定、定義、決定之。9-11這三種作用只發生 於五門轉向的路徑上,不發生於意門轉向的路徑上。3-11這八種 作用都是由無因心的活動,也就是這階段還沒有決定善惡,只有 苦樂等感受。下一種速行作用就開始決定善惡。

〔12〕速行: 心快速地行於前一對象上。 五門轉向的路徑,速行心有二十九心,心包括八個欲界善心(1-8) 、十二個欲界不善心(22-23)、九欲界唯作心(72-80)。 意門轉向的路徑,不經歷4-11的八種作用。若屬欲界的意門轉向, 接著就是同於五門轉向的二十九欲界心的速行作用。若屬種性心, 色界的有十心,五善(9-13)和五唯作(81-85);無色界的有八心, 四善(14-17)和四唯作(86-89);出世間的有八心,四道心(18-21) 和四果心(66-69)。

〔13〕彼所緣: 在速行之後,也就是註明速行的對像。彼所緣是認識過程的結束, 之後又回到轉向作用,開始另一次的認識過程。

〔14〕死: 一生的有分結束,就是一般的死亡。在彼所緣之後,如果又回到新 一次的認識過程,過去有分、有分波動,…就不是死。從死之後再 結生,有分,…死。有情就是以這十四種作用在三界中輪迴不斷。 只有阿羅漢在死心滅時,即出離三界。

十四種作用的四到八是五識作用,若識為一作用,則成十階段。中國傳 統佛教有所謂「上座部立九心輪」,就是對十四作用的誤稱。

第四項:心路歷程

心路歷程就是心識活動的路線,這是真理與實踐的核心。

1:八十九心的作用可以進一步說明不同的心識活動路線。其中,轉向、五 識、領受、推度、確定、速行、彼所緣是路心,這些作用就是不同心識活動 過程的作用。若再加前面的有分則共有八個。它們的不同路線依六根而轉起 六路,眼門路、耳門路、鼻門路、舌門路、身門路、意門路。六路可以分成 兩類,五識心的五門路線和意門轉向的路線。意門路線有欲界、色界、無色 界、出世間的路線。由上述的不同路線,說明各種不同境界的實際過程,對 於佛法的解行極有價值。

2:八十九心有五十二種相應助伴的心所(第三節說明),心與心所構成全幅 的心。不同的心有不同的心所助伴而起,不同的心路歷程就有不同的心與心 所遞次結伴而起。心依觸對的外境而有不同的心路歷程,這就是世界的現實 存在和變動歷程,是歷程,也是實況。再從善惡心業報與作用來看,這就是 價值世界的因果環節,不同價值的業果了然於胸。結合觀之,既是真相,也 是價值,修行解脫是何其真切。

3:結生心與死心可以了知三界輪迴的實況。阿羅漢的死心則是對三界最後 的微笑。
第三節:受蘊、想蘊、行蘊

  受、想、行三蘊就是心所法,「心所」的字面意思就是心所有的,或屬 於心的。心由心所的幫助而完成認知,八十九種不同的心各有它相伴的心所 ,依心的善惡等而有不同的善惡心所。心不能離心所而獨立活動,心所也不 能離心而獨立活動。它們之間的主從關係猶如國王與待從。

  <<清淨道論>>對受蘊、想蘊、行蘊的解釋,它是以識蘊為主來,依八 十九心為線索來分別解釋三蘊與心法相應。但,這種方式解釋心所法不易瞭 解,為了易學易用,以下我們先依<<攝阿毗達摩義論>>的組識編號,依次 解釋五十二種心所法。最後則說明心與心所相應。

第一項:解釋五十二心所

五十二種心所法可整理成表四,以下依次解釋。

表四:五十二心所的分類表

┌────────┬────────┬────────┐
│ │ │ │
│ │ 遍一切心 │ 共某些心 │
├────────┼────────┼────────┤
│同他心所13個 │(1)觸 (2)受(3)想│(8)尋(9)伺 │
│ (1-13) │(4)思(5)心一境性│(10)勝解(11)精進│
│ │(6)命根 (7)作意 │(12)喜(13)欲 │
├────────┼────────┼────────┤
│不善心所14個 │(14)癡(15)無慚 │(18)貪(19)惡見 │
│(14-27) │(16)無愧(17)掉舉│(20)慢(21)瞋 │
│ │ │(22)嫉(23)慳 │
│ │ │(24)惡作(25)昏沉│
│ │ │(26)睡眠 (27)疑 │
├────────┼────────┼────────┤
│善淨心所25個 │(28)信(29)念 │(47)正語(48)正業│
│(28-52) │(30)慚(31)愧 │(49)正命(50)悲 │
│ │(32)無貪(33)無瞋│(51)喜(52)慧 │
│ │(34)中捨 │ │
│ │(36)心輕安 │ │
│ │(37)身輕快性 │ │
│ │(38)心輕快性 │ │
│ │(39)身柔軟性 │ │
│ │(40)心柔軟 │ │
│ │(41)身適業性 │ │
│ │(42)心適業性 │ │
│ │(43)身練達性 │ │
│ │(42)心適業性 │ │
│ │(43)身練達性 │ │
│ │(44)心練達性 │ │
│ │(45)身端直性 │ │
│ │(46)心端直性 │ │
└────────┴────────┴────────┘

1:同他心所共十三個(1-13)。同他心所是指心所本身沒有決定的善惡屬性 ,隨其餘相伴的心所來決定善惡。可分成兩類。

1.1:遍一切心的心所有七個(1-7),是一切心都必須俱有的心所,完成最基 本的認知作用。

(1)觸,就是接觸,心由接觸的心所而觸接到對像。 (2)受,就是感受,包含整個受蘊,心感受經驗到對像。 (3)想,就是想知,包含整個想蘊,心憶念想取對像。 (4)思,就是意志活動,統攝相應的心所而集中到對像上。 (5)心一境性,就是心集中在對像上,好人壞人都有心一境性,但發展到

初禪的心一境性則是善心相伴的。依<<清淨道論>>則稱為定。

(6)命根,就是維持心理現像的機能,猶如色法的命根是維持物質現像的機能。 (7)作意,就是引心指向對像。

1.2:共某些心的心所有六個(8-13),它們的善惡亦由其餘的助伴心所決定, 但只是相應於某些心,不是遍相應一切心。

(8)尋,就是尋找,引心尋思對像,而作意則是引心指心對像,所以作意須

遍一切心。

(9)伺,就是伺察,繼續深細考察對像。 (10)勝解,就是確認信解對像,不再動搖猶豫。 (11)精進,就是勇健努力。 (12)喜,就是喜悅歡喜,使心覺得有興趣,可以發展為禪的支分。 (13)欲,就是希望去做,如希望修行的善法欲,不是專指惡法的貪求。

2:不善心所有十四個(14-27),它們的特性是不善的,伴隨著不善心。也可 以分成兩類。

2.1:遍一切不善心的有四個(14-17),乃十二個不善心都必須俱有的。

(14)癡,就是愚癡無知,心的暗味,乃一切不善的根本。 (15)無慚,就是對惡行不感羞恥。 (16)無愧,就是不怕惡行的結果,無慚無愧都有造作惡行的功能。 (17)掉舉,就是浮躁不安穩的心態。

圖十一:遍不善心的四種心所(待補)

2.2:共某些不善心的有十個(18-27),只伴隨某些不善心。

(18)貪,就是渴求愛著對像,乃不善的第一個根。 (19)惡見,就是錯誤的見解、信念、詮釋,癡則著重於不了知對像的暗味

心態。 (20)慢,就是自我標榜、令心高舉。 (21)瞋,就是瞋恨,包含所有排斥、生氣等心態,乃不善的第二個根。 (22)嫉,就是嫉妒,見不得別人好。 (23)慳,就是吝嗇,不分享自己的好處。嫉與慳都是與瞋同伴。 (24)惡作,就是憂悔所作的惡行。 (25)昏沉,就是昏昧低沉,不堪努力工作的狀態。 (26)睡眠,就是想睡、昏昏欲睡的樣子。 (27)疑,就是懷疑、不確定、猶豫不決。

3:善淨心所有二十五個(28-52),它們是伴隨善淨心而起。 也可以分成兩類。

3.1:共善淨心所有十九個(28-46),是共一切善淨心。

(28)信,就是淨信,由信任而淨化的狀態,如信任正覺真理的佛而淨化內心。 (29)念,就是注意念住當下的對象,不是記憶、回憶過去的事。 (30)慚,就是心裡羞恥惡行, (31)愧,就是會害怕惡行的結果,所謂內慚外愧,它們是無慚無愧的相反。 (32)無貪,即不貪,乃貪的相反,有佈施等積極的善行。 (33)無瞋,即不瞋,乃瞋的相反,有慈祥友善的德行。 (34)中捨,即不偏頗的平等態度,平衡心與心所,避免太過與不及。 (35)到(46)共十二個,依身與心分成六對,這裡的「身」是指心所的總合, 心就是泛指八十九種心。 (35)身輕安、 (36)心輕安,身心的輕安,消伏心所與心的不安、煩躁,乃掉舉與惡作的相反。 (37)身輕快性、 (38)心輕快性,身心的輕快,消伏心所與心的粗重,乃是昏沉與睡眠的相反。 (39)身柔軟性、 (40)心柔軟性,身心的柔軟,消伏心所與心的頑強緊繃,乃邪見與慢的相反。 (41)身適業性、 (42)心適業性,身心的適業,消伏不適業而成為堪能作善業,如能于可信樂事中

取得信樂。 (43)身練達性、 (44)心練達性,身心的練達,消伏心所與心的不健全態度而成為熟練通達。 (45)身端直性、 (46)心端直性,身心的端直,消伏心所與心的屈曲折繞,成為端莊正直。 (37)至(42)可與所造色的(17)輕快性、(18)柔軟性、(19)適業性合看。

3.2:共某些善心的有六個(47-52),最後六個善心所不全共同伴隨善心而起 ,只伴隨部分的善心。 (47)正語、 (48)正業、 (49)正命,這三個是離心所,<<清淨道論>>稱為離語惡行、離身惡行、 離邪命,就是遠離惡作的心所。

正語是離語惡行,正業是離身惡行,如殺、盜、淫,正命是離邪命,如販賣 毒品或武器人口、飼養待宰的動物等。

(50)悲、 (51)喜,即四無量心的兩個。

悲是同情他人的苦,止息害就是悲的成就,轉成悲傷是違反悲心。喜是隨 喜別人的成就,相反於嫉。慈與無瞋(33)、捨與中捨(34)有關,所以不再獨 立地置於無量心的心所。

(52)慧根,如實正知對像的機能,乃無痴,是痴的相反。
第四節:餘論

1:五蘊可以簡單地分成兩類,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世間法包含色蘊的二十 八法,受想行三蘊的五十二心所法,識蘊的八十一世間心,這些心所與心法 統稱為「名」(傾向於對像,心法都是傾向於色法、認取對像、執取對像); 出世間法包含識蘊的八出世間心。五蘊直接作為毗婆舍那觀的業處是屬於第 三清淨(見清淨)。見清淨是觀察確知世間只有名與色,沒有真實的人或有情 。人或有情只是語言的施設,用來代表五蘊聚合起來的人。本章只是在義理 的層面確認世間只有名色,而沒有真實的有情。修見清淨,就可觀察體驗世 間唯有名色,破除有情想、我想。

2:<<清淨道論>>的五蘊與阿含經的五蘊之關係。阿含經的五蘊都只是世 間法,不包含出世間法,亦即不包含八種出世間心。所以說,<<清淨道論 >>是方便地以五蘊來包含一切世間與出世間法。

3:<<清淨道論>>的五蘊與<<攝阿毗達摩義論>>的四種勝義法的關係。前 者的色蘊就是後者的色法,前者的受想行三蘊就是後者的五十二心所法,前 者的識蘊的八十九心就是後者的心法。<<攝阿毗達摩義論>>的第四種勝義 法就是涅槃,涅槃就是識蘊的八種出世間心(四道心與四果心)所證,道智與 果智是不離涅槃,涅槃亦不離聖智。依世間之認識與對像的關係,方便地區 分為能證的聖智與所證的涅槃,而事實上為同一。<<攝阿毗達摩義論>>另 立涅槃,解釋一些相關的問題。換言之,<<清淨道論>>的五蘊就包含<<攝 毗達摩義論>>的四種的勝義法。

4:蘊與處界的關係。這裡先簡單地說明,下一章會詳細說明處界。十二處 的法處與十八界的法界都包含涅槃,這是五蘊未直接提到的。五蘊中有一個 屬於色、四個屬於心,可說是重於心的解釋。十二處有十個半是色法、一個 半屬於心,可說是重於色的解釋。十八界有十個半是色法、七個半是心法, 可說是詳於心法的解釋。修見清淨可分別從蘊處界的角度入手,觀察它們的 名與色,成就名色分別智,而不涉及其中的出世間法。
第七章:處界根諦緣起─慧地之二

處、界、根、諦、緣起這五項都是對蘊的不同解釋,或略作補充。以 下分節略作說明。

第一節:處

1:處的內容。處就是生長的地方。共十二處,它們是 (1)眼處、(2)色界、(3)耳處、(4)聲處、(5)鼻處、(6)香處、 (7)舌處、(8)味處、(9)身處、(10)觸處、(11)意處、(12)法處。

可以分成六對,前者是認識的機構,後者是認識的對像,這十二處就是六 識生長起來的地方,前者與後者的和合識就生長起來。內六處猶如六種動 物,六外處就像它們的活動場所。內六處如無人的村落,因為沒有常樂我 淨的狀態,外六處如強盜,因為它們有害內六處。

2:十二處與五蘊的關係。(1)到(10)都是屬於色蘊,其餘的十八種色法 屬於法處。(1)(3)(5)(7)(9)就是眼等五根,五種認識的機能; (2)(4)(6)(8)(10)就是五根所對的外境。(11)意處就是識蘊的八十九心, (12)法處有心所法(受蘊想蘊行蘊)、涅槃和其餘的色法。可見十二處的內容 與五蘊完全相同,只是將涅槃獨立地提出。

3:十二處與見清淨的關係。第三清淨是見清淨,分別名色的智。若從以十 二處來觀察,也可以修見清淨。
第二節:界

1:界就是保持自己,而有界分的意思,十八界就是十八種各有界域的界別 。它們的內容是:

(1)眼界、(2)色界、(3)眼識界、 (4)耳界、(5)聲界、(6)耳識界、 (7)鼻界、(8)香界、(9)鼻識界、 (10)舌界、(11)味界、(12)舌識界、 (13)身界、(14)觸界、(15)身識界、 (16)意界、(17)法界、(18)意識界。

以三個為一組,依根、緣境、發識,三和合,這是依認識關係而成立的;十 八界分成六組。眼界如同鼓的面,色界如同鼓槌,眼識界如同鼓鼓聲;眼界 又可喻如甘庶,色界如同榨汁機,眼識界就如甘庶汁。

2:十八界與五蘊的關係。(1)眼界、(2)色界、(4)耳界、(5)聲界、(7)舌界、 (8)香界、(10)舌界、(11)味界、(13)身界、(14)觸界、(17)法界,共十一界, 內容如十一處。意處的內容開為七識界,就是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 識界、身識界、意界、意識界。這七識界就包含識蘊的八十九心。眼識界有 二心,善異熟(34)和不善異熟(50)。耳識界有二心,善異熟(35)和不善異熟 (51)。鼻識界有二心,善異熟(36)和不善異熟(52)。舌識界有二心,善異熟 (37)和不善異熟(53)。身識界有二心,善異熟(38)和不善異熟(54)。意界有三 心,善異熟的捨俱領受作用意界(39)、不善異熟的捨俱領受作用意界(55)、 唯作的捨俱意界(70)。意識界有七十六心,分成三類,無因意識界的五心為 善異熟(40)和(41)、不善異熟(56)、唯作心(71)和(72),不善的十二心為 (22)到(33),其餘五十九個為善淨心;若簡分為二,世間心的六十八個, 出世間的八個。
第三節:根

根是機能,指導的力量。有二十二根: (1)眼根、(2)耳根、(3)鼻根、(4)舌根、(5)身根、(6)意根、 (7)女根、(8)男根、 (9)命根、 (10)樂根、(11)苦根、(12)喜根、(13)憂根、(14)捨根、 (15)信根、(16)精進根、(17)念根、(18)定根、(19)慧根、 (20)未知當知根、 (21)已知根、 (22)具知根。 (1)到(6)是六種認識機能;(7)(8)決定兩性的不同,這八者都依(9)命根而 維持,這前九個都屬於色蘊。(10)到(14)是五受,(10)是身的樂、(11)是身 的苦、(12)是心的喜、(13)是心的憂苦、(14)是不苦不樂的捨,它們展現在 輪迴之中的感受,換言之,五受都是苦。(15)到(19)就是三十七道品的五根 ,由之行道,引導到苦的寂滅,屬於五十二心所。由五根的作用而生起聖道 ,(20)未知當知根斷除初果當斷的三結(身見、疑、戒禁取),現觀四聖諦。 (21)已知根是有學聖者的修道。(22)具知根是寂滅一切煩惱,完成四諦智的 作用。最後三根屬於出世間,不外於八十九心的八出世間心,前十九根主要 是屬世間的。它們並不能攝盡五蘊的全部內容,可見不適合作為見清淨的業 處。這二十二根簡單地說明輪迴的過程和寂滅,接著就可以說四聖諦。
第四節:諦

  諦就是真實,聖者通達的真實就是聖諦,四聖諦就是苦聖諦、集聖諦、 滅聖諦、道聖諦。苦諦如沈重的擔子,集諦如背負重擔,滅諦如釋重負,道 諦如放下重擔的方法;苦諦如病,集諦如病因,滅諦如病癒,道諦如藥。 苦聖諦指明世間的不圓滿,可厭惡,有十二苦。

(1)生是苦,生下來就是顛倒生,大哭。

圖十二:生是苦

(2)老是苦,變老變醜,全身都不靈了。 (3)死是苦,生下來就得死,死時離去一切又不知將到何方,黑暗恐佈無所 適。 (4)愁是苦,愁如毒箭刺心,又如紅熱的鐵丸。 (5)悲是苦,悲傷哭泣,心情煩擾。 (6)苦是苦,身體病痛,身受逼迫。 (7)憂是苦,憂是心的苦,心受逼惱,哭號,捶胸,大鬧,上吊,自焚。 (8)惱是苦,過度心痛,呻吟,此恨綿綿無絕期。愁如弱火悶燒,就像在悶 燒鍋中;悲如烈火燒滾,就像壓力鍋中噴出來的熱氣;惱如紅鐵燒烤,就像 烤箱中的內乾。

(9)怨憎會是苦,冤家路窄。 (10)愛別離是苦,人有悲歡離合,天長地久有時盡。 (11)求不得苦,得不到老大哥關愛的眼神,愛錢但錢不愛我,愛人但人不愛 我。

(12)總說五取蘊是苦,取著在五蘊就苦不了。

  集聖諦是苦之集起的聖諦,生起苦果的原因,就是渴愛。渴愛能取再有 ,再受苦果,不得解脫。渴愛有三種,欲愛是陷於欲望的泥沼,有愛是染著 在色界無色界的樂,無有愛是否定一切的虛無主義。

  滅聖諦是苦之滅的聖諦,寂滅苦的聖諦,就是涅槃。它燒掉一切苦果的 根,燒掉一切渴愛,一切煩惱的止息。

  道聖諦是苦滅之道的聖諦,導至苦滅的道路,涅槃的高速公路,就是八 正道。內容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第五節:緣起

  緣起就是此故彼的因果關係,十二緣起是十二個環節依緣而起的因果關 係。具體而言,什麼是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 悲、苦、惱、總說五蘊熾燃。

  十二緣起中有十二緣生的法,它們都是無常的。

(1)無明就是沒有明,不清楚,不知道四聖諦。 (2)行就是造作,有身行語行意行。 (3)識是認識。 (4)名色。 (5)六入就是眼等內六根。 (6)觸是根、塵、識三和合的觸。 (7)受是感受。 (8)愛是貪愛。 (9)取是執取。 (10)有是生成。 (11)生是五蘊。 (12)老死苦等。

  十二緣起可以有不同的面向。從惑業苦的連結來說,惑是無明、愛、取 ,業是有、行,苦是識、名色、六入、觸、受。從三世的二重因果有二十行 相,五個是過去因:無明、行、愛、取、有,五個是現在果:識、名色、六 入、觸、受,五個是現在因:愛、取、有、無明、行,五個是未來果:識、 名色、六入、觸、受。透過三世二重因果,可以確知唯有因果(業報)而沒有 作業的人和承受的人(作者受者)。由因果的連結捨離斷見,由因果的差異捨 離斷見。

這一節在義理的層次上理解緣起,確信唯有名色的因果而沒有作者與受 者。待第四清淨(度疑清淨),則教導如何觀察實證名色的因果緣起,斷除三 世之疑、斷除作者受者見。修行的層次上親證緣起的生滅,破除一異、常斷 等邪見,有它在清淨道的生起過程。初下手就來個緣起的不生不滅,這是不 行的。

┌無明─┐
┌過去世二支因┤ │
│ └行──┼┐
│ ││
│ ││
三 │ ┌識─┐├煩惱障
世 │ ├名色┤││
十 ┼現在世五支果┼六入┤│├業障
二 │ ├觸─┤││
因 │ └受─┼┼┼─報障
緣 │ ┌愛─┼┤│
│現在世三支因┼取─┼┘│
│ └有─┤ │
│ ┌生─┼─┘
└未來世二支果┤ │
└老死┘

第八章:修觀的五清淨

  本章回答第五個問題:如何修習智慧?修智慧就是修毗婆舍那觀。毗婆 舍那觀的樹幹,須依於戒定的樹根,植入蘊處界根諦緣起的大地。觀的大地 就是觀的業處,它們是如實存在的蘊處界等,不同於修定時假想觀想起來的 對像。

  本章的最後一節回答第六個問題:修慧有什麼功德?

第一節:修止與修觀的不同

1:特性不同。止的特點是不擾動,觀的特點是洞析真相。修止的特性是定 ,修觀的特性是智慧。

2:方法不同。修方的止法是數數集中在同一對像,導心漸向於安樂、一境 。修觀的方法是觀察、分析、抉擇對像的樣子。

3:業處不同。如定學所示,修定有四十個業處,有三十八個純屬於修定, 它們都是憶念假想業處的方式來強化集中心;而出入息念和四界差別可直接 開展為修觀。修觀的業處就是如實存在的法,如慧地對五蘊等的分析說明。 修觀時,即使在某一對像內修觀,該對像的組成也不斷地變化,換言之,修 觀的業處就是五蘊的聚散變化。

4:目的不同。修止的目的是成就定,善心聚於一境。修觀的目的是成就慧 ,超越三界的善不善。

5:修止與修觀的次第。一般而言,初修止與觀,修止與修觀有先後的必然 次第。但也有特殊利根的人(可能是修集諸多波羅蜜或前世有經驗)直接先修 觀,其修觀成就得剎那定,定力同於近行定。

6:修止轉到修觀必須從修止所假想的對像離開,轉成觀察五蘊的變化。例 如修地遍的人,不是在地遍的定境中想像其往復無際。也不是在觀想起來的 佛相上想像它的莊嚴妙相。而是先放捨離開地遍、佛相,改成觀察經驗現實 存在的身心。煩惱是存於現實存在的身心上,不在美妙的遍境、莊嚴的佛相 。解脫是解脫於煩惱,不是想像定樂的美妙莊嚴。
第二節:見清淨

1:見清淨就是觀察名色。第三清淨的見清淨,開始修行毗婆舍那觀,觀察 清楚名和色的樣子,深入其內,解剖分析,就像拿著高倍放大鏡微觀,如實 知見名與色。名就是傾向,它的功能是攀緣色、依緣於色,內容是除了八種 出世間心之外的一切心與心所法;色就是惱壞,會來騷擾心,本身會變壞。 修觀察第一階段的成就即是名色分別智。

有些人講起觀察世間,練達人情事故,洞明政經變化,乃至究大自然、 宇宙。但是試著靜下來觀察呼吸,不是妄想就是昏昏欲睡,再怎麼猛醒用力 也感覺不到呼吸的存在。修觀察,就得先看看自己身心的樣子。

2:觀察名色的方法。

2.1:從「名」出發的方法。已修習成就安止定的奢摩他行者(Samathayanika) ,欲修見清淨,改成毗婆舍那觀的方式來觀察業處,不再以安住於一境的方 式修止。它欲先確定「名」,就觀察尋伺喜樂一境的諸禪支及與禪支相應的 受想等心所法。它們的特性就是傾向於對像、面向對像,這就確定「名」。 他欲觀察「色」,就如在家裡看到蛇(喻為名)之後,開始找蛇住的洞(喻為名 的依處,就是色)。觀察名而遍求名的依處,就是心的所依處(二十四所造色 的第十三個),持續觀察,把握心的所依處的四大種和二十四種所造色。確 知一切色的特性就是惱壞。

2.2:從「色」出發的方法。純毗婆舍那觀的行者(Suddhavipassanayanika), 沒有修成奢摩他的行者)或奢摩他的行者,它以四界差別的方法觀察色,任 何一個色法都有地水火風的特性,不斷地生起與變化。藉由四大差別的簡單 方法確定色法,進而由認識之門確定七識界的八十一世間心,還有各種一起 現出的心所法,由之而確定「名」。

2.3:其它的方式可以詳細觀察分析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或只是簡單地 確定名與色。

3:現起非色的方法。 圖十三:現起非色的方法

3.1:現起非色當精進觀察色。觀察非色的法(亦即是名)的現起並不容易, 因其微細、變化非常快。但修行者不當放棄,當更精進,對色更加注意,修 習再修習,分解、抉擇、確定色。當他這樣子地觀察,次第澄清色法、解開 色法,色法變得極清淨之時,非色的名也隨之明瞭。例如有眼的人,在不乾 淨的鏡子前看不到自己的相,但他不應丟棄鏡子,而應勤拂拭、數數擦拭鏡 子,擦乾淨之時,就自然看到他的相。

3.2:現起非色的方法。由觸入手觀察,現起非色的方法,觀行者於髮中乃 至於出入息中,以地界有凝固之相等的方法而把握四界,最初覺察到由四大 的衝擊而現起觸,與觸相應的受為受蘊,想為想蘊,與觸一起現起的思為行 蘊,心為識蘊。如是由觸而現起非色。亦可由受入手觀察,現起非色,或由 識入手。

3.3:初下手修觀,現起名並不容易,即使現起色也得方法正確。不適合一 開始就來個觀心、觀念頭;也不是自以為什麼都不想就是沒有邪妄分別,已 經是無想或無心了;更不是初下手就修個什麼諸法不生不滅。這些人就好像 初學游泳就想學跳水,初學跳高就想學撐竿跳。

4:確定名色而沒有我見。由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確定世間的一切法只是 名與色,就如以劍劈開竹子而分為二。因此,確知唯有名色,沒有人、天等 有情。世間的一切就只是名色的各種聚集與變化,並沒有真實的有情。人天 等有情只是語言施設的概念,方便世間的溝通使用。就如同車子只是各種零 件的組合,並沒有真正的車子。人是什麼?作第一義的真實觀察,只是名色 的組合,並沒有「我」。

而執著有情想,認為自己有滅就墮於斷見,認為不滅就墮於常見。因此,確 定唯有名色,而沒有人、我,不墮於常見或斷見。這就是如實見。

5:名色的相依關係。名色相互依待而生存,名支持色,色支持名;名倒色 就倒,色倒名就倒。就好像兩束蘆相依相立,相離相倒。另方面名與色是不 相雜的,名中無色,色中無名。就好像擊鼓而發聲之時,鼓不是聲,聲不是 鼓,鼓與聲不相雜。總之,名色既是相互依緣而起而不離,名色又是不相雜 的,它們是不離不即的。

圖十四:名色的關係
第三節:度疑清淨

1:什麼是度疑清淨?第三清淨的見清淨是觀察名色,確認唯有名色而沒有 我;第四清淨的度疑清淨進一步觀察名色的因緣,確認唯有名色的業果而沒 有作者受者,超越三世因果的疑惑。修行人希望了知名色的因緣,就如醫生 找尋病人的病因,或如看到迷路的小孩就想到「這是誰的小孩」而找孩子的 父母。

2:確定名色的因緣的方法。

2.1:第一種方法。修行者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可以先思維名色必有它的因 緣。

名色不能是無因的,因為名色若是無因的,則一切時代的各種人完全相同, 沒有原因可以區別。名色也不是以天的創造為原因,因為見清淨已確定唯有 名色而沒有天。然而,什麼是它們的因緣呢?先把握色身的緣,此身懷於母 體中,置於胃直腸之間,前是腹膜,後是背椎,旁邊圍著腸與腸間膜,極其 狹小,自己也覺得惡臭污穢,正如蟲長在腐壞的魚中或在爛掉的死屍中。這 樣子生的色身,無明、愛、取、業是它的生因,食物是支持它的緣,這五法 就是色身的因緣。而名的緣,眼根緣色境而生起眼識。如是觀察而確定名色 的因緣,進一步觀察過去世的名色是由緣而生起,未來世的名色也是由緣而 生起,就可以斷除三世的十六疑。用任何方法確名色的因緣,都可以越度的 這十六種疑惑,而達到清淨。這十六疑有前際的五種,(1)我於過去世存在 嗎?(2)我於過去世不存在嗎?(3)我於過去世是什麼?(4)我於過去世怎麼活 ?(5)我於過去世從什麼變成什麼?關於後際的五疑,(6)我於未來世存在嗎 ?(7)我於未來世不存在嗎?(8)我於未來世將是什麼?(9)我於未來世將怎摩 活?(10)我於未來世從什麼變成什麼?現在的六疑,(11)我是存在的嗎?(12) 我是不存在的嗎?(13)我是什麼?(14)我怎樣活?(15)我從何處來?(16)我將 到何處?

2.2:第二種方法,觀察名的共緣與不共緣,觀察色的四種緣。先觀名的共 緣,眼等六根與色等六境是名生起的共緣;不共緣,善不善業是異熟的緣, 有分是唯作的緣。色的四種緣是業、心、時節、食。這種方法當然也可以越 度十六疑而清淨。

2.3:第三種方法,逆觀十二緣起。

2.4:第四種方法,順觀十二緣起。

2.5:第五種方法,從三世的二重因果觀察緣起,它們有二十行相,五個是 過去因,五個是過去因:無明、行、愛、取、有,五個是現在果:識、名色 、六入、觸、受,五個是現在因:愛、取、有、無明、行,五個是未來果: 識、名色、六入、觸、受。

3:確定唯有因與果而沒有作者與受者。修度疑清淨,廣說可以斷疑與邪見 。

3.1:超越十六種疑。

3.2:破除作者與受者。對於一切有情,認識到只是因果的連續而轉起名色 ,有作業而沒有作者,有果報而沒有承受者。至於「作者」「受者」,只是 世俗的語言概念,而沒有它自己的真實。

3.3:確認因果的相續而不常一,破除常見;變異而非完全斷滅,破除 斷見。因果是連結而不是常一,過去的業緣造成現在果,而過去業已滅;現 在果作為未來因又造成未來果,而未來因已滅。它們之間有著連結,但因與 果並不是同一。例如燈焰相傳,前一火焰傳為後一火焰,但前焰已滅;後一 火焰傳為後後的火焰,但後一火焰已滅。火焰相續但不常一。另方面,後果 雖己不是前業,但不離前業而有後果。猶如後焰已不是前焰,但不離前焰而 有後焰。緣起法確然只業果生滅相續,而業果又是不一且不異、不常且不斷 。不一且不異、不常且不斷,這些都是破除一、異、常、斷的邪見,不是另 有不一不異、不常不斷的世界。緣起的因果法,生滅相續而又不常不斷,修 度疑清淨而實證,不只是理論的辯說。善於辯說緣起的妙義,而不知歷階而 修緣起,就好像很會說話的鸚鵡。學習佛法而專好妙談高深的玄義,或仰歎 不可思議的佛境界,就好像只會數人家寶,永遠不會變成自己的,也不知道 自己現在有什麼。

圖十五:燈火相傳

3.4:度疑清淨也斷除八種疑(八種對佛、法、僧、學、前際、後際、前後際 、此緣性緣生法的疑),鎮伏六十二種邪見。

4:法住智。

4.1:度疑清淨確知一切世間法的因果安立,就是確知法的安住、站立,也 就是法住智。得法住智決定必入聖域,但本身還不是聖智。

4.2:從法住智到涅槃智。從法住智必然到達聖智,就是證入出世間的八種 心,換言之,法住智必入涅槃智,接下來的三清淨就是過程。從法住智到涅 槃智也就是從世間有為生滅的因果法悟入出世間無為的涅槃。
第四節:道非道智見清淨

第一項:引論

1:本節概要。第四清淨的度疑清淨之後修道非道智見清淨。修道非道智見 清淨有兩個步驟,先思維名與色的無常、苦、無我,用這三相遍思維審察一 切法,通達十八隨觀的部分,以上屬於本節的第二項。步驟二屬於本節的第 三項,修生滅隨觀智,初修生滅隨觀很容易生起十種觀的雜染,必須審察破 除之,破除後就確定道諦。生起十種觀的染即是「非道」,破除之而決定正 道即是「道」,看清楚知道了道和非道,所以說道非道智見清淨。

2:三種世間的遍知。三種世間的遍知是知遍知、審察遍知、斷遍知。知遍 知是直接知道諸法的自相,例如通達色是惱壞相、名是傾向,名與色的因果 相,知遍知始1於名色分別智到把握名色的緣的智。審察遍知是知道諸法的 共相,例如通達名色是無常,就是道非道智見清淨。斷遍知的特點就是捨離 斷除煩惱,如捨斷常樂我淨等想,始於壞隨觀及各種其後的世間觀智。

第二項:思維三相

1:思維諸行的三相。以無常、苦、無我的三相思維名與色,這三相就是印 別一切法的三法印。無常是過去、現在、未來的諸行都會滅盡。苦是無常令 生佈畏,諸行無常、生滅逼惱佈畏。無我是一切無實,所以無我,沒有我、 作者、受者、自在者等。思維的方式是思維色、受、想、行、識是無常、有 為、緣生、滅盡法、衰滅法、離貪法、滅法。

2:各種方法。論裡也非常有層次地提示各種思維三相的方法。

2.1:先指明聖典中關於思維三相的文句。

2.2:以五蘊的無常苦無我來思維。如果上述的簡略方法還不能成就三相的 思維,應修九種方法,使五根(信、精進、念、定、慧)平衡銳利,(1)只觀諸 行的滅盡,(2)細心地觀滅,(3)持續地觀滅,(4)適切地觀滅,(5)修定,(6)照 顧七覺支的平衡作用,(7)不偏於身或命,(8)以出離的力量克服身與命之中 的痛苦,(9)不於中途停止。也就是說,五根銳利是修觀的主力。事實上, 平衡發展三十七道品,恰當好處地運用,這是通於修觀的五清淨。詳細的促 進法,可參考保護似相成就安止定的三類方法(本書第二章第三節)。

2.3:分開來修色的思維法和非色的思維法。

2.4:如果還不能成就三相的思維,再提起三相,分別以七種方法思維色的 三相、非色的三相。

3:思維三相通達部分的十八觀智。十八種大觀是出世間智的作用才完成就 的,思維三相只通達其中的八個。(1)修無常隨觀斷常相,亦通達(11)無相隨 觀而斷一切相;修(2)苦隨觀斷樂想,亦通達(12)無願隨觀而斷願欲;修(3)無 我隨觀斷我想,亦通達(13)空隨觀而斷住著。(15)如實智見在度疑清淨已成 就,(14)修增上慧法則是通於一切觀智。

第三項:生滅隨觀智

以三相思維一切法之後,開始修生滅隨觀智,因為是初修,所以才有十 種觀的染,破除之,即是上道。行道智見清淨的階段修生滅隨觀智則是成熟 的。

1:生滅隨觀智的方法。生滅隨觀智是正觀現前的名色的生起相、生、起、 新為「生」,變易相、滅盡、破壞為「滅」。完全安住觀察於當下的生與滅 ,直下地經驗生與滅,而不只是思維的審察。了解到,名色的生起之前沒有 未生起的名色,生時沒有來處,滅時沒有去處,已滅的沒有任何聚集。例如 奏琵琶時產生的聲音,聲音生起之前尚未聚集,生時無所從來,滅時沒有去 處,已滅的不住於任何地方。只是琵琶、弦、及人的適當操作的因緣,其未 有而生,既有而滅。修生滅隨觀智的行者,知諸法未生者生,已生者滅,新 新現生,當下當下安住,時時滅去。它們的現起不是真實的,就像小孩友吹 泡泡,如作夢、如幻境、泡沫、影子,曇花一現,一閃即過,一觸即近。

2:十種觀的染。初步修生滅隨觀智,諸行的即生即滅,持續精進修習,會 現起很多美妙的境界,它們乃屬十種觀的雜染。若放棄業處,懈怠的行者, 行邪道的人,都不會生起這十種觀,聖者則已超越了。執著這十觀的染若就 是「非道」,放棄之就是「道」。十種觀的雜染如下, (1)光明,由觀的力 量看到光,誤以為開悟。享受光明之樂就是非道,放棄它就是正道。(2)智 ,由於觀察名色,凡事迅速看得清楚,智慧銳利,行事果斷。(3)喜,觀而 生起五喜,全身的細胞都喜悅。(4)輕安,觀的輕安,身心無病、沉重、堅 硬、不安,身心輕快、柔軟、明淨、正直。(5)樂,觀的樂,全身流遍貫通 極勝妙的樂。(6)勝解,由觀的力量而勝妙確解身心,得到極強的信樂。(7) 策勵,平衡勇猛善柔的精進。(8)現起,念念專注,善住善安立於業處,如 如不動,如山穩坐大地。(9)捨,諸行都捨,就像手碰到熱鐵丸立刻放下。 (10)欲,執著於觀的光明等,而微妙安樂住著。若觀行者執十種染為我的, 則生起邪見。執為可愛,則生起慢執。享受光明等樂,則生起愛執。

3:如何破除這些觀的染?就是觀察它們是無常、苦、無我。由此遠離「非 道」,走上正「道」,證得道非道知見清淨。

4:以世間智確定三諦。見清淨觀察名色,確定苦諦。度疑清淨觀察名色的 業果,確定集諦。道非道智見清淨,遠離非道上的染,走上正道,確定道諦 。
第五節:行道智見清淨

  第五清淨是道非道智見清淨,已捨離非道,走上正道。進一步的第六清 淨是行道智見清淨,以八種觀智在行道上遠離一切,進而以第九的隨順智隨 順於菩提分法。行道智見清淨就包含八種觀智和第九的隨順智。

1:生滅隨觀智。上一節的生滅隨觀智是弱的、未成熟的,這階段是強的、 已成熟的。再次修習是為了使無常、苦、無我的三相清楚顯了。然而,為什 三相不能現起呢?因為不注意觀照五蘊的生滅,被相續的假相所覆蓋,故不 現起無常相。因為不注意觀照生滅的苦迫,稍有不適即改變姿勢,就不能注 意到苦相的現起。因不注意觀照種種的界差別,為堅實所覆蓋,就不現起無 我相。

2:壞隨觀智。觀察無常苦無我的三相已經非常銳利,諸行輕快速速現起, 猶如未生、未住,就已滅去。壞隨觀就是觀察諸行唯是滅盡、衰滅、破壞。 如同看脆弱的器皿一下子就粉粹了。修壞隨觀智可以成就八種功德,(1)斷 除有見,(2)不執著生命,(3)持續如理用功修行,(4)獲取生命必需品的方法 清淨(就是戒品中的活命遍淨),(5)不再憂慮、擔心,(6)遠離恐怖,(7)忍辱 與柔和,(8)超越樂與不樂。

3:怖畏現起智。觀察過去的諸行已滅,現在的諸行正滅,未來的諸行也將 如是滅去。對於一切有情的正在壞去起大怖畏,正如膽怯而貪求快樂生活的 人,看到毒蛇猛獸。又如,母親有三個兒子犯了砍頭罪,跟他們一起到刑場 ,大兒子被砍頭之後,正看著二兒子將被砍頭。諸行滅去的佈畏猶如母親看 見二兒子的頭必將被砍下。

4:過患隨觀智。看到一切處所都充滿危險,沒有避難處。三界就像火坑, 身體的四大種就像毒蛇,五蘊像舉劍的殺人魔,一切行如箭、如針、如病, 無喜無樂,只是一大堆過患險難的現起。又如走到將崩落的斷崖邊,一切都 是險難,毛骨悚然。

5:厭離隨觀智。看到三界像焚化爐,令人討厭,一心只想離開。就像天鵝 ,不下髒亂的水池,只喜歡乾淨的水池。上來三智的意義是相同的,怖畏現 起智是見一切諸行的怖畏,過患隨觀智是見諸行生起過患,厭離隨觀智是對 諸行起厭離。

6:欲解脫智。一點也不執著世間,唯願解脫出離一切行。好像不會游泳的 人落水,落網的魚,陷於泥沼的大象,一心只想解脫。

圖十六:大象陷於泥沼

7:審察隨觀智。欲從壞滅苦難的三界火宅中解脫出來,為使解脫力乾淨俐 落,再以審察隨觀智把握三相。一切諸行是無常的,暫時的,壞滅的;屢屢 逼迫,令人苦惱,是苦根,是苦果,是過患,是險難,唯只是苦;不可愛的 ,可厭的,可惡的,醜陋的,充滿不淨的;不自主,不自由,沒有我可主宰 。好像漁夫捉住一條蛇,高興地誤以為捉住一條魚,看到蛇頭上的三根花紋 ,知道是毒蛇。快快捉住蛇的尾端,速速甩三圈,用力丟開。再觀三相就像 看到蛇頭上的三條花紋,速速甩開毒蛇。

8:行捨智。

8.1:行捨智與前二智有相同的意義,此智捨離的力量最強,是捨離諸行的 智,於諸行成為無關心的中立,不執著它們為我或我所。它的修法是以種種 方法把握諸行空,我空我所空。

8.2:由行捨智而生起三解脫門。隨觀無常而生起無相解脫門,隨觀苦而生 起無願解脫門,隨觀無我而生起空解脫門。

9:隨順智:是隨順於前八觀智的作用,又隨順於後的三十七菩提分法。隨 順智能除去覆蓋諦理的煩惱,心不住、不著於一切行,接著生起以涅槃為所 緣的種姓智。它的過程就像行者想藉由河旁大樹上的繩子渡河,他快跑過來 ,捉住繩子,盪到對岸,手乃持繩子站在彼岸上。手捉住繩子,猶如隨順智 ,手持繩子站在彼岸上就如種姓智。

10:解脫開悟的過程。前五清淨已確定走上解脫的正道,行道智見清淨以 九種觀智走到世間的盡頭,智見清淨才開始登上出世間。行道智見清淨的前 二觀是以無常為主,三到五是以苦觀為主,六到八是以無我觀為主。第八的 行捨智則是以無常苦無我的空智照亮三解脫門,隨順智則進入三解脫門(捉 度到彼岸的繩子),下一節的種姓智則攀住度繩站上彼岸,智見清道的道智 則是棄捨世間的繩子走上彼岸。這就是解脫開悟的歷程。

圖十七:解脫的過程
第六節:智見清淨

  智見清淨是開始以涅槃為所緣,所以稱為智見清淨。

1:種姓智是超越凡夫種姓入於聖者種姓的智,它繼隨順智之後,開始以涅 槃為所緣,但不能去那覆蓋諦理的黑暗,猶如已站在河的彼岸而手還捉住捉 住繩子。所以是在凡夫與聖者的交界,因此既非屬於世間的行道智見清淨, 亦非屬於智見清淨。但仍不是道智本身,屬於觀之流吊在繩子,手持繩子站 在彼岸上。

2:四道智。

2.1:初道智。

2.1.1:初道智就是須陀洹道智。須陀洹的字義就是入流,須陀洹智就是入於 聖流的。

種姓智已緣涅槃但不能摧毀貪著輪迴的苦,初道智就是既緣涅槃又離一切諸 行的苦。初道智無間斷地直接給與的果即是初果智。初道智己斷三結,破生 死根本的我見,斷戒禁取(執取一些無意義的戒或禁忌),斷疑(對三寶的疑) 。成就初果的聖者最多只經七番在人天的輪迴,必然滅盡於苦。入流的聖者 必然滅盡苦,就像樹根己斷,不能再吸取養分,只剩過去業所造成的苦,終 將枯死。果智之後可以返照智作五項觀察,(1)由此道得來的道智,(2)曾獲 的功德的果智,(3)以之為所緣的涅槃,(4)已斷捨的煩惱,(5)未斷捨的煩惱 。

2.1.2:解脫證果的過程。始於行捨智,經隨順智、種姓智的過程,悟入道智 ,證果智,行返照智,這是解脫開悟的過程,四道智都共同經過。但阿羅漢 的返照智不觀察未斷的煩惱。

2.2:二道智就是斯陀含道智。斯陀含的字義就是一來,證斯陀含智的證者 最多經一往來人天的輪迴,就滅盡苦。修二道智的方法同於初道智,觀諸行 無常苦無我,修行捨智,經隨順智種姓智,之後生起斯陀含道,無間證得二 果智。二道智即薄貪欲與瞋恚,一往人天即滅盡於苦。

2.3:三道智就是阿那含智。阿那含的字義就是不來,證阿那含智即是不再 來欲界,已是離欲上升於色無色界。修三道智的方法同於初道智的過程,三 道智無間地證得三果智。三道智斷欲貪與瞋慧,滅盡五下分結(身見、戒禁 取、疑、欲貪、瞋)。

2.4:四道智就是阿羅漢智。阿羅漢的意思就是滅煩惱賊,證阿羅智即是滅 盡一切煩惱。修阿羅漢智的方法同於初道智,四道智無間地證得四果智,己 滅五上分結(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最後的死心向世間微笑,即 不再於三世界受生,所以說是不生,也就不滅於世間,換言之是入於不生不 滅的涅槃。

3:四道智的威力。四道智除了上述共經的解脫過程,也共有四種威力。

3.1:圓滿三十七菩提分,而隨順智只是隨順菩提分。三十七菩提分是四念 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3.2:止觀等持。四道智都是止觀均等,止是以滅為所緣而不散亂,觀也是 以滅為所緣而離煩惱與諸蘊,也就是定慧均等。而修世間定的階段,止的力 量強;修無常隨觀等的階段,觀的力量強。

3.3:四道智各斷其應斷的諸法。

3.4:現觀四聖諦。四道智生起的剎那即同時現觀四聖諦,知苦、斷集、證 滅、修道,如燈火的同一剎那有四種作用,燃燒燈蕊、破除黑暗、發光、 消油。
第七節:修智慧的功德

  修智慧真是無量功德,永遠說不完。略說大要有四點。

1:摧破種種煩惱。第三清淨到第六清淨都還是以世間慧破煩惱,聖道摧破 煩惱則是超越世間的,如光熱的日輪照破黑暗。

2:嘗受聖果之味。聖者以涅槃樂為果味,各聖道的聖者各嘗聖果之樂。聖 果之樂是無上樂,不安者安,甜如蜜,如甘露的滋潤。

3:可能入於滅盡定。滅盡定是滅盡心及心所法。只有四禪八定的三果及四 果聖者可以入滅盡定。

4:成就應受供養等。應受供養,應受合掌禮
結論

1:<序論>提出一組問答。問題是請教佛陀如何解開「結」,如說:

內結與外結,人被結綁住,瞿曇我問汝,誰當解此結?

全書已完美地解答。如說:

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有勤智比丘,彼當解此結。

指出戒定慧築成的清淨道,指引修行者直到目標,這條便捷的康莊大道,既 是通達涅槃的唯一之道,也是涅槃的高速公路。

2:全書的內容可以整理成表五。

表五

┌────────┬─────────┬──────────┐
│ 三 學 │ 七清淨 │ 十六道智 │
├────────┼─────────┼──────────┤
│戒學(喻如樹根) │一:戒清淨 │ │
├────────┼─────────┼──────────┤
│定學(喻如樹根) │二:心清淨 │ │
├────────┼─────────┼──────────┤
│慧學:蘊、處、 │ │ │
│界、根、諦、 │ │ │
│ │ │ │
│修觀 │三:見清淨 │1:名色分別智 │
│(喻如樹幹) ? │四:度疑清淨 │2:知 名色的緣 │
│ │ │(法住智) │
│ │ │ │
│ │五:道非道智見清淨│3:三法印智 │
│ │ │4:弱的生滅隨觀智 │
│ │六:行道智見清淨 │4:成熟的生滅隨觀智│
│ │ │5:壞隨觀智 │
│ │ │6:怖畏現起智 │
│ │ │7:過患隨觀智 │
│ │ │8:厭離隨觀智 │
│ │ │9:欲解脫智 │
│ │ │10:審察隨觀智 │
│ │ │11:行捨智 │
│ │ │12:隨順智 │
│ │介於六與七中間 │13:種姓智 │
│ │七:智見清淨 │14:道智 │
│ │ │15:果智 │
│ │ │16:返照智 │
└────────┴─────────┴──────────┘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572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