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沙彌律儀要略 淨空法師
2023/02/27 15:06:10瀏覽300|回應0|推薦1
沙彌律儀要略

我們研究的方法,只講經文;註解的部分,自己去看,看到有問題就提出來,沒有問題我們就接著講下面的經文。經文是頂格,註解是低一格,很清楚,很醒目。為了方便起見,大家都用數字把經文標示出來,以後我們提到第幾段,大家一翻就都能夠翻到。我們從第一段看起,第一段在第二面。我們這個本子沒有印頁數,頁數在旁邊,就是第一頁後半段倒數第三行。

  【一、梵語沙彌。此云息慈。謂息惡行慈。息世染而慈濟眾生也。亦云勤策。亦云求寂。】

  這是第一段,在上面標一個「一」,就是第一段。『沙彌』是梵文音譯,『梵語沙彌』,這是古印度話叫沙彌,翻成中國的意思有三個。這也是古時候翻經有一個例子,叫含多義不翻。這個名詞裡面有很多意思,不是一個意思,在中國這個中文詞彙裡面,找不到適當的字來翻,就用音譯,然後再加以註解,是這麼一個翻法。最普遍的意思是『息慈』,「息慈」怎麼個講法?底下註得很清楚,『謂息惡行慈』。惡是指世染,世間染污我們的心地,染污我們的思想見解,是指的這些,這些污染要把它斷除掉。這個意思跟《無量壽經》裡面,佛教給我們「洒心易行」完全相同,要把心裡面的污染洗得乾乾淨淨,要把我們一切錯誤的行為都改正過來,這叫易行。這一句話是說的原則原理,它的含義很深,它的境界很廣。特別記住,世間法染污了我們的心性,出世間法也染污了我們的心性,所以大乘佛法教給我們要超越世出世間法,不但世間法我們要遠離,出世間法也要遠離,這樣才能夠真正成就。

  佛教裡面,我們最常看見的是蓮花,用蓮花表法。我們看到塑造佛菩薩形相,站著的是站在蓮花上,坐著的是坐在蓮花裡。蓮花代表什麼?代表出污泥而不染,就是表「息惡」的意思。水底下的泥沙代表六凡,就是六道;泥沙上面的清水代表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六凡四聖就是十法界。蓮花開在水的上面,這個意思就是說六凡四聖統統不染,所以學佛不能被佛法污染。

  什麼叫污染?分別、執著、妄想就污染了。所以現代學佛的人(不只是現在,古時候也不例外),世間法不染了,把它放下了,佛法放不下,在佛法裡面起分別執著,就又被佛法染了。世間法不貪了,貪心放下了,貪圖佛法。你們諸位想一想,世尊是教我們把貪心除掉,不是教我們換一個貪心的對象。你貪心還在,世間法不貪了,貪佛法,你說糟糕不糟糕!所以我們看到佛菩薩形相,看到蓮花,就要想到世出世間統統不染,這個才叫做一真法界,才叫真正清淨。

  這幾天我們正在講《阿彌陀經疏鈔》,在現在講的這一段裡面,蓮池大師也把這個意思說得很清楚,說得很明白。這就講到賢首的五教,天台的四教。在五教裡面講到圓教、頓教,這是真正的世出世間法都放下,這個息惡就統統都放下。天台四教的別教菩薩,在賢首五教裡面講終教,終教的「一心不亂」,雖然說放下了,但是這個能所還存在;換句話說,心還不是真正的清淨。別教地上菩薩,初地以上才是我們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但是他還沒有到圓滿。講到究竟圓滿,包括最後一品生相無明也要放下,這個息就息得乾乾淨淨,息惡才乾淨。可見得沙彌裡面的意思,決定不是限於初發心,息惡講到究竟是包括等覺菩薩,那才真正到清淨無染了。

  此地講的世染,怕大家發生誤會,說是世間法。什麼叫世間法?什麼叫出世間法?如果我們辨別不清楚,那就會誤了大事!我也常說,中國的文字是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裡面都沒有的,中國文字充滿了智慧的符號。你仔細看看「世間」這個字。「世」是指時間。世是三個十,三十年是一世,三十年代表過去、現在、未來;「間」是界限。世間跟世界是一樣的意思,就是界限。這兩個字的意思,「世」就是執著,「間」就是分別;換句話說,我們還有分別執著,就是世間。你學佛法,學大乘佛法,學一乘佛法,統統是世間法。因為你還有分別執著,把一乘佛法也變成世間法,所以你才被污染了。假如我們對一切法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了,世間法也是佛法、也是出世間法,出世了。穿衣吃飯,幼稚園小朋友念的「小貓叫,小狗跳」,給你說都是出世間法。如何出世間?超越了分別執著。要懂得「息世染」這個意思。否則的話,你雖然不被世間法污染,你被佛法污染,佛法也是世間法。所以你要是不懂佛法,佛法也是毒藥,佛法也害人,這個意思一定要知道。

  所以佛在般若會上說得很清楚,佛不但無有定法可說,佛沒有說法。這個意思就是教你對於佛所說的一切法,不可以執著。你只能體會這個意思,意思明白了就好,意思也不能執著。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教給我們學佛的基本態度,第一個「離言說相」。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這些言說不要執著。佛滅度之後,弟子們把佛的教訓都記錄下來,這就成為現在的經典,把這些言語變成文字,言語不能執著,文字同樣不能執著。第二個「離名字相」,名字相是指佛經裡面許多的名詞術語。「沙彌」就是個名詞,「世間」也是個名詞,你體會到這些名字相裡面的意思,你不能執著它。第三個「離心緣相」,那就講得更深。換句話說,佛的一切法我們可不可以想一想、研究研究?不可以!研究研究就落到第六意識裡面去了,就污染了,你被佛法污染了。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佛門常講「依文解字,三世佛冤」,依照文字來研究解釋,三世諸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喊冤枉,你把佛的意思搞錯了。我也曾經說過,在開經偈裡面「願解如來真實義」,我說現在的人錯解了,是「曲解如來真實義」、「誤解如來真實義」。你看,如來不是喊冤枉嗎?這就是不幸被佛法污染了。難!佛法難就難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用它,不能被它污染,那你的學就學得踏實,就學得真的上軌道了。

  學佛法不被佛法污染,一切佛法都要會歸到自性,這個要緊。換句話說,幫助我們達到清淨心,幫助我們開智慧,這個就是佛法。我們修學得不到清淨心,不能開智慧,我們這個佛法就學偏差、就有錯誤了。所以「息世染」這個意思很深,範圍很廣,一定要搞清楚。否則的話,你就是受了沙彌戒,把沙彌律儀背得滾瓜爛熟,也是沒有用的。你被沙彌律儀污染了,那多可惜!這個要知道。

  『行慈』,慈是慈憫眾生。眾生在六道裡面輪迴,實在是非常可憐。六道裡面頭出頭沒,不知道事實真相的人多,太多太多了!只有佛菩薩、阿羅漢以上的人,他們看出這個真相,他看到了、見到了才知道苦,才曉得這樁事情之可怕。世間人懵懵懂懂,糊裡糊塗,不曉的這個事實真相。諸佛菩薩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憐憫一切眾生,要想方法幫助這些眾生覺悟,幫助這些眾生認識真相,幫助他們能夠脫離苦海。這就是佛菩薩的事業,我們常講「如來家業」。如來家業,就是如來的事業,事業就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離苦就是脫離六道輪迴,這個真的是大事。你說,世間哪一件事情比這個更大!

  所以,出家不簡單!古人常講「出家非將相之所能為」。將是什麼?三軍統帥;相是什麼?宰相。因為過去是帝制的時代,不可以講皇帝,一般人富貴到了頂點的時候,文官是作宰相,武官是作統帥。出家這個事業,他們做不到!出家人的事業是要追隨佛陀,要救度一切苦難眾生,這是不能比的。所以,出家人是天人師!

  我們現在出家,做到了沒有?像不像?做不到,甚至於我們的行持還為非作歹,不如在家人,出家人這個下場就不如在家人。諸位冷靜去觀察一下,為什麼出家人走的樣子都不好,往往比不上在家人?台灣這些年來,在家人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預知時至的,我所曉得的就有十幾個,我不知道聽說的那就更多了。為什麼?在家學佛只求往生,他沒有擔起這個如來家業。而出家人要擔負如來家業,要盡心盡力喚醒在家人,喚醒這些迷惑顛倒的人,我們有這個使命,有這個責任。在家人當中,有身不出家心出家的,也擔當起如來家業的,像台灣的李濟華老居士,往生的瑞相非常好,他是「蓮友念佛團」的創辦人,第一任的團長;像台中的李炳南老居士。他們跟出家人身分沒有兩樣,完全承擔起如來家業。

  今天我們館長也是這個身分,也是擔當了如來家業。沒剃頭,但是在我們眼中把她看作和尚。她的身體常常有毛病,我跟她講:你那一身毛病我可以治,只要你肯聽話,保險一身毛病統統治好。什麼方法?頭剃光了,什麼毛病都沒有了。她的頭也就不會痛了,頭痛就是因為頭髮沒有剃掉。所以,我們這個小道場確確實實是肩負如來的使命。

  特別是在末法時期,諸佛如來都勸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我們修學的是這個法門,弘揚傳播的也是這個法門,我們要盡心盡力把這個法門在這一個時代發揚光大。我們認真去做,努力去做。我們曉得這個時代會有很大的災難,雖然我們弘揚這個法門的人數不多,如果每一個人確確實實能盡心盡力自行化他,縱然不能把這個災難化除,也能把這個災難減低。所以要認真的修學,認真的去弘揚。不要做形式,不要做好看,那是沒有用處的;一切要講求實際,那就對了。這個是「慈濟眾生」。

  另外還有兩個意思,一個叫『勤策』,一個叫『求寂』,這兩個意思都是屬於自利。「息慈」是自利利他,息惡是自利,慈濟是利他,所以這個意思很圓滿,這個解釋用得比較廣。「勤」是精進,「策」是警策自己勉勵自己的意思。「求寂」,寂就是清淨心。所以,學佛的人不求別的,只求心地清淨,不受污染;不污染就清淨,污染就不清淨了。所以,我們要特別注意不要被佛法污染了。世間法要放下,佛法我們也要學習放下,也不執著。《金剛經》說得很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非法是指世間法,法是指佛法,佛法跟世間法都要放得下。

  我們今天不是聖人,也不是根性很利的人,業習煩惱非常深重。我們在佛法裡面,只取淨宗,只去執著淨宗。因為完全不執著,我們現在做不到,沒法子!只執著淨宗,其他一切大乘經典我們統統放下,這樣就好,這是我們現前這個程度、環境可以做得到的。堅決只持淨宗三經一論或者是五經一論,在這上面下功夫,要下鈍功夫,我們平常講要下死功夫,死心塌地去修學。

  註解裡面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我們看第二段。

  問:所謂發慈悲心,是不是等我們對所有的人心地都調整平等了以後才能發慈悲心?

  答:發慈悲心,憐憫一切眾生,現在就要做。如果等自己心地平等之後再做,那就變成小乘了。現在就要做,就要幫助人,盡心盡力去幫助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做的時候不要著相,不要求人家報答。我們布施人家的恩惠,不求報答,我們的心就清淨;也不要去記掛「我做了多少好事,我幫助了多少眾生」,你的心就被污染不清淨了。所以佛教給我們「三輪體空」,要做,儘量做,做過就忘掉了,不要去執著,這樣子心會清淨。

  第二段在第三面,我們看頂格:

  【二、律儀者。十戒律。諸威儀也。】

  這是講到沙彌的戒律了。沙彌戒一共有十條,這十條在佛法裡面,特別對出家人來講這叫根本大戒,必須要遵守的。大家一定要曉得,初學的人要受根本戒,老修的人也要受,阿羅漢、辟支佛要遵守,菩薩到等覺菩薩還是要遵守。不可以說他當了比丘,做了菩薩,這個沙彌律儀可以不要受了,那就大錯特錯了!好像蓋房子一樣,蓋房子先打地基,然後蓋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蓋到第三層,下面兩層可以不要了,行嗎?沒有這個道理。所以,根本戒是從初發心到成佛都要堅固的受持,這個要知道。換句話說,菩薩戒可以不要。我蓋房子,第三層可以不要,下面還有兩層,我還可以住;比丘戒可以不要,我底下還有一層可以住,你要懂得這個道理!當了比丘,不要沙彌了,就好像我住二樓,底下一層不要,你馬上就完了,就垮掉了。明白這個事實,你才曉得沙彌律儀的重要性。

  說實在話,我們能夠把這十條做好,比丘戒、菩薩戒擱在一邊,可以不必要。不要去當假比丘、假菩薩,有名無實,那是自欺欺人。我們重實質,不搞形象。持戒念佛,就能達到上上品往生,你真做到了!受了菩薩戒,未必能往生,為什麼?假菩薩,不是真菩薩。這個要知道,要明瞭,所以我們要腳踏實地認真老實去修行。

  沙彌有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威儀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生活規範。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要遵守哪些規矩?哪些原則?這個二十四門就是規矩,就是原則。但是這些是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的時候所定的,現在時間已經隔了三千年,我們現在在台灣地區,那時是古印度。所以我們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了,一切想法、看法跟從前人都不相同,我們如何了解律儀的精神,明白它的道理,然後把它應用在現代人日常生活當中,這就對了。好像法律一樣,連憲法都不例外,每隔幾年要修訂一次,為什麼?時代不一樣了。有些定的條文,在那個時候適用,現在不適用了,必須要加以修訂。

  根本戒是超越時空,不能變的。根本戒只有四條:不殺生、不淫欲(對出家人講)、不偷盜、不妄語,這四條叫根本戒,超越時空,無論在哪個地區,無論在什麼時代,都不能變。其他的可以因時間、地區、生活習慣不同,遵守它的精神原則,在條文上可以做修改,這個在中國稱之為「清規」。像唐朝時候,馬祖道一和尚提倡建叢林,這是提倡大家共修;百丈大師立清規,這個清規就是戒律的本土化,戒律的現代化,使戒律的精神、原則不變,應用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這是大規模的為中國人制定了一套新的戒律,我們大家都能遵守了。百丈到現代差不多也有一千四百年,我們現在的情形跟一千四百年前又不相同了,所以我們每一個道場、每一個寺廟都有「常住公約」,都有個規矩。這個都是屬於戒律的現代化、本土化,適合於我們這一個道場大眾在一塊共修的規矩,立一個規矩。

  就台北市而言,每一個寺廟規矩不盡相同,每一個寺廟的「常住公約」也不盡相同,適合我們自己修學的環境,這個都是屬於律儀,所以一定要懂得。不懂得這個事實,這個律儀我們就行不通了。所以我們讀它、研究它要了解它精神之所在,要明白它的原理原則。

  【三、佛制出家者。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略〉

  【上篇戒律門】

  沙彌律儀分兩個部分,上篇是講戒律,下篇是講威儀。底下先講戒律門。戒律是根本,因戒得定;威儀是幫助是輔助戒律的,就是日常生活規範。

  我們要認識清楚「戒」跟「律」這兩個字,在這一面倒數第四行,「戒是禁戒,律即法律」。「戒」指的是禁戒,就是禁止,佛教給我們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你應當做。所以戒律裡面又分為兩大類:一類叫止持,一類叫作持。佛教我們做的,我們要去做,不做就犯戒了。佛不准我們做的,我們就不能去做,這叫持戒。不准你做,你去做了,犯戒了;教你做的,你不做也犯戒了。所以戒律有這兩種,一個是禁止的,一個是教你去做的。「律」是你犯了戒之後,等於是來審判你這個罪輕重,那就是法律,用律法來斷定你所犯的輕重,這個叫律。

  底下這一句講「防非止惡曰戒;處斷輕重,開遮持犯曰律」。什麼叫戒?防非止惡。什麼叫律?處斷輕重,開遮持犯,這是律。你只要把這兩句記熟就可以了。

  此地要說明一下「開遮持犯」。每一條戒律都是活的,持戒的方式不一樣、不相同,這個要知道。這是佛對於一切眾生根性不同,開遮持犯的範圍、淺深、廣狹都不一樣。正如同我們教學生,我們對於小學生管的就很嚴,為什麼?因為他不懂事,不嚴格的管教,他就會出事情,就會受到傷害。對中學生,他的知見漸漸開了,所以在管理規矩上稍稍開放一點。到大學生,他有能力辨別是非了,懂得利害了,對於管教的範圍就更為開放了。

  佛的戒律也是這個道理,對於初學的這些凡夫,管得很嚴很緊。在我們佛法裡面,像小乘教就管得很嚴格,非常保守;對於大乘人來講,就比較開放。為什麼?大乘人有智慧有能力辨別真妄,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善惡你自己有能力辨別,那就開放很多。等到你明心見性,見思、塵沙都斷掉了,無明也破了幾品,那就入了華嚴境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到那個時候這個戒律、持戒真正到清淨圓滿。

  清淨圓滿還持不持戒?還持戒,那就是我們常講的「持而不持,不持而持」,他入那個境界,自自然然不犯過失,沒有過失。事相上,菩薩還要這樣認真執持,這是做榜樣給初學的人看,就是前面講的行持。他已經到了事事無礙,為什麼還要這樣子持戒?做給初學的人看,讓初學的人看到菩薩都持戒,那我們不持戒不行!否則的話,菩薩都不持戒,我們持戒幹什麼?給初學的人起了反作用、反效果,那就不是慈悲了。所以佛菩薩也持戒,持得很嚴,這是做給初學人看,要懂得他們確實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們那樣做,那是行持。惡,人家已經斷盡了,已經沒有惡了,他那是屬於行持。

  「開」是開緣,緣就是講條件,在某種條件之下可以開戒,開戒不是破戒。如果沒有這些條件,佛教你禁止的,你開了,那叫破戒。如果在某一種條件之下是合情合理的,你這個戒破了,那不叫破戒,那叫開戒。開戒沒有罪,不但沒有罪,還有功德。佛在《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上舉了一個例子,《法苑珠林》、《諸經要集》中也有引述。當時有一個國王,國王的脾氣很大,好像為了廚師做的菜不好,他吃了不中意,他要把這個廚師殺掉。夫人那天正好是持八關齋戒,看到這個情形,為了救那個廚師,那天特別化妝得很漂亮,勸國王去唱歌跳舞,就希望國王把這個念頭轉移,把這個事情忘掉,所以那天她的八關齋戒全都破掉。那是不是破戒?她是為了救那一個廚師,為了救一個人,她那樣做屬於開戒,不但戒全破掉沒有罪,還有大功德。那一段文說得很詳細,我記不太清楚,可能這些註解裡面都有,講八關齋戒這一樁事情。所以要懂得什麼叫開緣。如果沒有開緣,自己想要找一個機會,那就錯了,那就是破戒,那就不是開戒了。所以,這個開遮自己要有智慧去判斷。

  昨天晚上,一個老朋友請我吃晚飯,我不知道他過生日,冒冒然然去了。不過也不錯,我昨天帶了幾本《無量壽經》送給他,祝他無量壽,也很好!他在抗戰期間遇到一樁事情,他們一共三個人在南京從事地下工作,被日本憲兵發現了。日本憲兵就追他們,他們逃到南京中華門外的雨花臺附近的一間寺廟,那個寺廟正好在做法會,他們三個人跑進去求老和尚。這個老和尚很有智慧,馬上叫他們剃頭,穿上海青,跟大家一塊念佛。所以日本憲兵隊追來之後,怎麼找也找不到這三個人,他們三個人就這樣保全了性命。

  勝利之後,想想老和尚的救命之恩,他們就到南京辦了一桌非常豐盛的酒席請老和尚,表示一點謝意。老和尚也來了。來了之後,他們這才一想和尚是吃素的,這些都是雞鴨魚肉搞了一大堆,都是葷菜,真的是好菜好酒。沒想到這個老和尚真是了不起,老和尚居然坐下來,什麼也不問,就跟他們舉起酒杯歡歡喜喜的在一塊吃,使他們衷心佩服,很受感動。這叫開緣,這叫開戒,不叫破戒。老和尚沒有心沒有意,但是他曉得他們是誠心感激,並不是有意去捉弄出家人,因此滿他們的願,讓他們心生歡喜,這是一個開緣,這個一定要懂得。

  有許多在家的同修,自己學了佛,發心吃素,可是家裡人不學佛。受了菩薩戒,可不可以煮肉類這些東西給他的父母吃?所謂切肉這都犯戒了,這是沒錯。你供養父母,父母還沒有相信的時候,這是開緣,這不是破戒,你要從這些地方去感化你的家人。你要感化他,首先要家人對佛法有好感,對佛法生歡喜心,你才能感動他。你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告訴他「你吃眾生肉,將來你要償命的」。你愈說你的家人愈煩惱,愈說脾氣愈大,不但不能教化他、感化他,反而造許許多多的口業,這就大錯了,這個就沒有智慧。你一切都能順從,他們會感覺佛教好,佛教真好!隔一段時期慢慢去感化他,要用智慧。時間的長短,就看你的善巧方便,也看你家人的善根、福德。所以要有耐心,要有方便,這樣做才對,自自然然他們會回頭,會向善。萬萬不可以我學佛了,就跟家人敵對,那就錯了,完全錯了。

  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三福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第一句就是孝養父母。所以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要有耐心去感化你的家人,決定不能夠對立。在他沒有了解沒有明白之前,他要什麼統統可以隨順。在隨順裡面,我們有耐心、有智慧、有方法慢慢把他轉變過來,這就對了。這才叫真正的孝養!

  遮是禁止,決定不能夠違犯。所以懂得開遮才會持戒。應當開的時候不開,也叫犯戒;應當遮的時候不遮,也叫犯戒。可見得「持戒」這兩個字,談何容易!死在戒條裡面,不是持戒,戒律條條都是活活潑潑的。你要不懂這個戒律,不懂佛為什麼列這條戒,用意何在,道理何在,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怎樣去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有順境、有逆境,這個境界差別太多了,在這種非常繁瑣複雜的環境裡面,怎樣用這條戒?那就是開遮了。開遮是你都能搞清楚,能夠活活潑潑的應用,應用的非常圓滿,自利利他,那才叫持戒。所以不是簡單的事情!不是死在戒律裡面,那叫持戒。你恰恰弄相反,搞錯了。

  我剛才舉的例子,老和尚隨著大家也吃肉也喝酒,他們都受到很大的感動,對佛法生起真正的恭敬心,曉得這個出家人的偉大,出家人了不起,他們十幾個人都被度了。如果這個老和尚是一般人講的持戒觀念,這是酒,這怎麼可以!掉頭而去。是,沒錯,自己好像很持戒,可是使一般人對佛教產生惡劣的印象,拒絕排斥的印象,那就錯了!所以,「開遮持犯」非常的重要,不懂就談不上持戒,這是一定要曉得的。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問:請問是不是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

  答:對,「開遮持犯」,現在你了解、重視它,然後每一條戒裡面都會講到。先要把觀念建立起來,曉得持戒絕不是現在一般人所講的持戒,那個持戒持的結果會把佛教在這個世間消滅掉了。

  問:沒有受戒沒有問題,一受戒回來問題一大堆,請問應該怎麼辦?

  答:對,所以《沙彌律儀要略》要認真去研究,一定要明瞭。你這一部東西明瞭了,人家來問你這些問題,你都能夠解答,而且曉得在什麼場合當中,自己應該怎麼個做法。


第六頁第四段:

  【四、是故沙彌剃落。先受十戒。次則登壇受具。今名為沙彌。而本所受戒。愚者茫乎不知。狂者忽而不學。便擬躐等。罔意高遠。亦可慨矣。】

  我們修學,無論是經、律、論或者是祖師的語錄,會學的人知道在這裡面擷取重要的開示,就像弘一大師摘錄《晚晴集》一樣,將經論語錄裡面針對自己毛病習氣的教訓抄錄下來。每一個人抄的也許都不一樣,因為每一個人的習氣不相同,哪一個習氣最重,這一句話是針對我這個毛病來說的,我就抄錄下來,自己常常看看,常常用它反省、檢點,改過自新,這叫真正修行。戒律裡面對治習氣的開導最多,所以我們讀這個經跟註解要知道節錄,自己節錄抄在一個小冊子上,那叫真正修行。

  這一段裡面是說初出家。『剃落』,就是剃髮、落髮的意思。一出家『先受十戒』,這個就是前面所講的佛門裡面入新生的教育,學做出家的佛弟子,一定要遵守十戒,還有後面二十四門威儀。二十四門威儀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必須要遵守的規矩,就是生活規範(規矩、模範)。有了這個修學基礎,然後才能夠受具足戒,成為比丘。

  前面跟我們講過沙彌戒修學的期間是五年,現在的受戒(三壇大戒),一次就受掉了。在從前不是這樣的,從前這個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是隔很長的時間,不是一次受的;受了做不到,那不等於就是教你造罪業嗎?所以沙彌戒學了五年,學了很像樣,很有個規矩,五年之後才可以去受具足戒,就是比丘、比丘尼戒。應當再隔三年,這才求受菩薩戒。比丘戒做得很好,再把心量擴大,行菩薩道,這是正確的。就好像我們讀書一樣,沙彌是小學,比丘是中學,菩薩是大學,它是三個階層,一定是有相當的距離,不可能小學、中學、大學的課程一次一起念,沒這個道理!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

  『次』是第二個階段,這才『登壇受具』,「具」就是具足戒。這一句是告訴我們,行門是有次第的。

  『今名為沙彌』,就是講我們目前現在剛剛剃度出家,這是沙彌。

  『本所受戒』,「本」是本分,「受」是必須受持這一本經上所講的戒法,就是十戒二十四門威儀。

  很可惜,『愚者茫乎不知』。有許多人戒受了,三壇大戒都受了,戒是什麼不知道。形式上受了,實際的內容完全不了解,所以這是有名無實。『狂者忽而不學』,「狂者」是一般狂慧,狂慧是指什麼?這個小小戒不重要,縱然知道一些,他也不肯去照做。『便擬躐等』,一個是愚,一個是狂,狂妄!沒有認真去修學,這就躐等了。躐等就是他去受比丘戒、受菩薩戒了。第一個階層的修學沒有修好,就要去學第二個階層、第三個階層。第二個階層是比丘戒,第三個階層是菩薩戒,他就要統統去受了,這就是躐等。『罔意高遠』,這個就是俗話講的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所以,經上講『亦可慨矣』,「慨」是慨嘆、感慨。真正明白的人,看到這個現象,非常的感慨。

  因為這個本子沒有另編頁碼的次第,還是用原本,原本一面是二十行,前面十行,後面十行。我們就用二十行做單位來說,比如第十一行,就是第二面了,我們用這個方法,大家容易找。

  註解裡有兩句很重要,我在此地提醒大家注意。請看第六頁第二十行,就是最後一行,從第三個字看起。「學記云,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這是《禮記?學記》裡面的一句話,跟前面講的意思完全相同。「幼者」就是初學,初學要守規矩,沒有意見,老師怎麼教,我們就怎麼學,一定要循規蹈矩按照順序來做,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我過去跟李老師學,在跟他之前,我跟章嘉大師學過三年,李老師都不承認,全部都要作廢,重頭學起。原因是什麼?你過去學過的,你有一個標準,我們俗話常講「先入為主」,他有個成見在,聽到老師講的跟章嘉大師講的不一樣的時候,我們就會起疑惑,就要發問。所以老師說:你前面所學的我不承認。換句話說,只有聽老師說的,沒有懷疑的地方,從前學的不承認,全部作廢,老老實實乖乖的聽話就好,這樣才能成就。

  目前有困難,因為現在是自由、民主、開放,沒有人能夠限制任何一個人,所以就學得很多、學得很雜。聽到老師講的,他總有個比較,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所以,初學學什麼?不是學教。教是可以討論的,佛法是主張研究討論,希望你發生問題提出來研究。可是初學不是在學教,不是在學解,初學是學定、是學清淨心。換句話說,心裡面有疑問、有分別、有成見,你的「定」決定得不到,所以目的是在此地。我們佛法初學一下手就是「定」,戒是手段,因戒得定,目標是得定;得定之後,就會開悟。從前儒家教學也是如此,它的方法也是修定,所以儒家的小學教學的宗旨就是得定。

  現在我們很少聽說了。過去我在念小學、念初中的時候,那個時候的老師常常在一起聊天,我們還聽到老師講某一個學生有悟性,還聽到這個說法,現在好像聽不到了。悟性就是跟心地清淨的人講,他能夠有體悟,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開悟,有小悟、有大悟,這才有真正的效果。心愈清淨,悟性就愈高。沙彌戒律是佛法的小學,修學的宗旨在「定」,是幫助你修清淨心。心地清淨到一定的程度,佛法叫他做「法器」,也就是說他有資格接受佛法了。由此可知,沙彌這五年完全做預備功夫,這是佛法修學的基礎,佛法修學的準備,佛法用這麼長的時間來做這個基礎的教育。基礎奠定之後,你聽經會開悟、會領悟,你參禪會得定,你念佛會得一心。我們現在學教的不會開悟,參禪的不能得定,念佛的不能得一心,原因是什麼?就是躐等,基礎沒做好,你才曉得基礎的重要。

  我們要想將來有成就,自己有成就也能夠幫助別人,自行化他,那我們的基礎一定要非常踏實,這個要靠自己努力,自己覺悟,自己認真的去修學。因為現在這個時代不可能像從前有老師那麼嚴格的督促管教,整個社會進入到民主、自由、開放,所以對於基礎教育是愈來愈困難,完全要靠自己的善根。自己有善根,自己明白這回事情,自動自發,已經不能再靠老師的督導。老師看到你能夠自動自發,當然很歡喜,他會全心全力幫助你;不能自動自發,那也無可奈何。這個要知道。

  再看第七面第十行,最後一句,「佛藏經云」,這是佛經上說的;「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者,非佛弟子」,這是講修學的次第。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這是按照順序、按部就班的來修學,這是佛的弟子。聽佛的話,尊重老師的教誨,尊師重道,這是佛的弟子。

  佛法傳到中國之後,隋朝、唐朝的初期,小乘曾經興盛一個時期,時間很短、不長,以後小乘法在中國就沒落了。現在在中國,小乘的成實宗、俱舍宗已經變成歷史名詞,沒有看到小乘的道場了。在唐朝初期還有,以後就沒有了。可是小乘經典在大藏經裡面可以說相當的完整。因為現在南傳的小乘三藏,把它跟中國大藏經裡面小乘經比對一下(我沒有做過這個工作,有人做過,他們來告訴我),只比我們小乘經典大概多了五十幾部。換句話說,五十幾部那個分量就太少了。小乘經論的經很短,差不多有一、兩千部;一、兩千部的經典,只差了五十幾部。由此可知,小乘經典我們翻譯得相當圓滿。但是這些小乘經現在沒人讀了。我們學習小乘是基礎,當然用不著完全去讀這些小乘的經典。大乘分宗派,小乘也可以選讀。過去我們在台中求學,李老師也選了十幾種小乘經典教導我們,那就行就夠了。像你們現在念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就是小乘經,小乘經裡面可以選一些來讀。

  小乘在中國沒落有它的因素存在,這個因素是從前人念中國的儒家道家、孔孟老莊這些書。孔孟、老莊裡面所說的,確實不亞於小乘;換句話說,被我們中國的儒家、道家取而代之。所以從儒、道入佛法,就不要從小乘學了,直接就入大乘,是這麼一個道理。

  從前寺院裡面的藏經樓(現在叫圖書館),那個經不僅僅是佛經,儒家的經,道家的經,統統都有。所以從前世間念書人到哪裡去念書?哪個地方藏有那麼多的圖書供他讀?寺院。我們讀《范仲淹傳》,讀《義田記》,講到范仲淹的歷史,范先生在年輕做秀才的時候,就是在寺院念書。寺廟裡面收藏有很完備的圖書,幾乎那個時候讀書人所需要的這些典籍,在寺廟裡面都可以找到,所以藏經樓是圖書館。出家人都念過儒書,儒家的東西都念過,道家的東西也都涉獵過,諸子百家他們都通達了。在寺廟裡面念書,不但可以很方便找到書籍,如果有疑難的問題,也可以請教法師,法師們世出世間法都通達,可以輔導他,可以幫助他。所以寺廟就是學校,跟現在不一樣、不相同,這就是為什麼小乘在中國會沒落的道理。

  可是到了現在,儒家書又不念了,道家我們也不念了,又瞧不起小乘,一學佛就入大乘,在大乘裡面混了一輩子,有什麼成就?要說成就,那真的就是清涼大師所講的「增長邪見」,這是清涼大師說的話。今天我們說得好聽一點,他的佛學常識很豐富,幫助他辭令,幫助他寫文章。除此之外,對德行、修持、清淨心、智慧,他完全沒有。所以往往我們看到學佛,無論出家在家,不通佛法的時候,人還很老實、很虔誠;懂得一點佛法的,貢高我慢,瞧不起人,這就錯了。不但學佛錯了,學儒也錯了。你看儒家說得很好,「學問深時意氣平」。一個人的學問從哪裡看?心平氣和,這個人有學問。寫得一手好文章,講得天花亂墜,心裡面貢高我慢、嫉妒、瞋恚,這個人有沒有學問?沒學問,那是皮毛!你要問世出世間法為什麼修學會學成這個樣子?基礎失掉了,沒有能夠照著這個基礎去修學。

  從前儒家的小學,就是學前清陳弘謀編的《五種遺規》,過去我曾經教大家念過,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出來,古時小學教育的教學宗旨確實是修定。我們在台中的時候,李老師選擇這本書給我們做修身必讀的參考書。過去我們買了很多《五種遺規》,買了二、三十本,一個人一本,從前都曾經發過,現在《五種遺規》也不見了,我看書架上這個書都沒有了。

  你要不好好的教導小孩,他那個小頭腦也會胡思亂想。怎麼樣教他修定?當然不能教他去盤腿打坐,小孩坐不住的,可以教他背書。背書叫修定嗎?背書他就不會胡思亂想。所以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一部一部教他背,不講解的。從前七歲到十二歲是小學,小學學的東西是灑掃應對,完全學怎麼做人、怎樣說話。小學教育是德行、言語,一舉一動要有規矩,說話要有分寸。所以經過那樣一個訓練,這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很像大人,他有威儀,一舉一動都像個樣。這是生活教育,從小養成。「少成若天性」,小時候培養成的,就像天賦一樣。從小培養生活教育,怎樣侍奉父母,怎樣對待兄長,人倫關係搞得很清楚,輩分分得很清楚,懂得禮節,這是社會秩序、家庭和睦、社會安定真正的基礎。除這個之外,就是讀書,讀書要背誦,老師只教句讀。因為古時候的書沒有標點符號,念的時候老師給他圈句子。你看我們現在這個《四庫全書》裡面,沒有標點符號,所以念的時候老師用紅筆圈句子,教句讀。因為以前的書不像現在有分段落,有標上小標題。好像我們這個《無量壽經》它分四十八段,每段都有個標題,從前沒有,這是後人做的。所以老師教句讀,再督促他背誦。

  從前念書的標準,念十遍還不能背的,就不能教了,他承受不了。那怎麼辦?每一個人天賦都不一樣,從前上課的時候,天賦好的、根性利的、聰明的,每一天給他上的分量多一點,可以給他念十行、念二十行。二十行是一面,我們這個一頁就是二十行。這二十行念十遍的時候,他一定會背,這就是他的能力可以教二十行。十遍不能背,那就減少,教十行。十行再不能背,就教五行。五行再不能背,教三行。用這個方法。所以,往往一個老師教十個學生、二十個學生,每一個人念的行數不一樣,看他的能力。假如他要是五、六遍就能背了,這是天分好的,老師要督促他背一百遍,要大聲的念出來,這個樣子他永遠不會忘記。那個笨一點的,天賦差一點的,一定要念到十遍才會背的,老師要督促他念兩百遍。所以根性比較愚劣一點,要勤快、要多背,所謂「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家一遍就會,我要用十遍的功夫,勤能補拙,老師督促他的遍數。

  到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在上課之前要把前面的功課再背一遍,才上今天的課程。所以天天都要溫習前面的,天天都要背前面的,把前面所教的統統背一遍。這本書上到最後了,前面的還是要背一遍,才給你上新的。所以他天天背書,心裡面記著。書是決定不講的,沒有意思,小孩不懂這個道理,他的目的是訓練「定」,訓練記憶,用這個方法。

  大概到十二歲的時候,天分好的,讀十三經,讀諸子,諸子是選擇的;還有歷史這一部分,就讀二十五史,二十五史不可能全讀,也是選擇的;或者是讀《綱鑑易知錄》,這就是中國歷史的大綱;天分高的有基礎的就讀《通鑑輯覽》,統統都是念背,在七歲到十二歲當中全部完成。你問他某一句話在哪一本書裡面第幾頁第幾行,他都知道,真的背得滾瓜爛熟。他不打妄想,他心是定的。所以從前古人在十二、三歲時,心很清淨很定,就是用這個方法訓練的。

  現在難了,環境太壞了,現在小孩都去看電視、打電動玩具,你叫他背書,不可能的。「大家都去玩,叫我一個人背書」,他才不幹。現在環境不一樣,跟從前教學環境比差得太遠了。你就曉得古人為什麼會開悟,為什麼會證果。現在人很聰明,一切環境比從前都好,為什麼搞幾十年都不能開悟、不能證果,你把這些統統看明白,你就曉得毛病發生在哪裡。古人尊師重道,老師怎麼教就怎麼學,老實念書,老實背書。所以小學階段是學定。

  學慧,慧是什麼?讀,讀得很熟,這叫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知是根本智。先是無知,統統都念熟了,我什麼都不懂,光是念得很熟。古時候的學校沒有中學,小學再上去是太學,太學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大學。小學結束,十三歲就入太學了。太學裡面教什麼東西?講解、研究、討論。譬如講解四書,研究討論四書,沒有背誦,完全是講解。古人講「讀書樂」,真快樂!講解就是老師帶著這一群學生,每一天去遊山玩水,「有事弟子服其勞」,老師坐車,學生要給老師推車,準備些酒菜,一路上旅行。為什麼?老師、學生那些書都背得滾瓜爛熟,大家不要帶書,講到第幾章第幾頁,一面走一面研究討論,去旅行玩個兩、三個月,這個課程就教完了。從前讀書樂,不像現在這麼苦!他就分成這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背書,第二個階段講解。小孩的時候不懂事,專背;十三、四歲智慧開了,可以研究討論,這個教學法確實比現代教學法高明太多了。

  民國成立以來,把我們中國傳統的教學法廢棄了,採取西洋的,這一下子壞了!根本智沒有了,後得智就更不必談。根本智是無知,後得智是無所不知。從前的教學法,你看童子十幾歲沒有到二十歲的(二十歲是行冠禮),參加國家的考試,中舉人的、中進士的(舉人是省考,進士是國家考),往往派出去做官,十幾歲就做縣長,就去當縣太爺了!人家把政治辦得有條有理。現在十幾歲是小孩,什麼都不懂!教育制度方法不一樣,所收的效果就不相同。

  在台灣,做「總統紀念歌」的張齡,也是個虔誠的佛教徒。過去我講經的時候,夫妻兩人每堂課都來,從來不缺席,現在這兩人都過世了。張齡居士十九歲當縣長,在民國年間做縣長,恐怕他是最年輕的。這是教授的教育不相同,方式不一樣。所以,我們明瞭從前的儒佛教育好,太好了!你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中等天賦以上,可以說都會有成就。廢棄、不按照這個規矩,不按規矩就不成方圓!一定要守規矩。

  我們現在是不是要從小乘學起?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是要從這裡打基礎。所以我教大家念四書,我對淨宗同修定了七門課程。七門課程裡面,三門是我們本宗的,《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要解》、《普賢行願品》,這是五經裡面選出三個最重要的。我這個選擇跟夏蓮居、黃念祖不謀而合,我們事先沒有商量過,我選這個,他們也是選這個。另外加了四種,這就等於是小乘的經論,小乘經我選的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另外,中國的儒家我選的是四書、《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這些合起來,總共有七種。儒、佛、大小乘統統都有了,分量不多,真正從這七門深入,我們這一生受用就足夠了;然後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沒有一個不成就!

  我們選的《了凡四訓》跟《感應篇彙編》,這兩部書就是代替戒律的。當然現在大家肯發心學《沙彌律儀要略》,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這是好事。依這一本《沙彌律儀要略》去修學,換句話說,《感應篇彙編》跟《了凡四訓》我們就可以捨去了,這一樣東西可以代替那兩樣,我們認真在這個本子上學習。

  可是《感應篇彙編》跟《了凡四訓》這兩部書希望大家要精要熟,為什麼?能夠幫助一些在家同修,可以普及到社會。特別是《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都是中國人寫的,中國人看中國人的東西總是特別親切,願意受持,這個我們要理解、要明瞭。所以印光大師沒有在戒律上推動,他就是用《了凡四訓》、《感應篇》向廣大的社會來推動,收到很好的效果,使一般人明瞭因果,深信因果,斷惡修善。

  《了凡四訓》是教你認識因果,深信因果;《感應篇》是教你斷惡修善,《感應篇》上所寫的就是善惡的標準。換句話說,這兩部書的宗旨,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沙彌律儀要略》也是屬於這一類的。像這些要緊的句子,我們記幾句就行了,常常拿這幾句反省、檢點,這是真正修行。我們再看底下第五段經文:

  【五、因取十戒。略解數語。】

  因為前面這個道理是佛家教學的標準,佛家教學的原則,根據這個原則、標準取十戒,簡單加以解釋,所以這是『略解』。蓮池大師作略解,弘贊大師詳細加以解釋,所以增註是弘贊大師作的。弘贊大師是清朝人,怕我們看到略解還不能夠體會這個經義,不曉得從哪裡下手,所以他詳細給我們註解。我們看看蓮池大師作的略解很薄,沒有幾頁,看到這個增註就註得很多。頂格的文都是蓮池大師寫的,就是略解,低一格是弘贊大師的增註。

  【六、使蒙學知所向方。】

  『蒙學』是初學。我們初學的人曉得修學的方向,知道修學的宗旨,曉得從哪裡下手,這的確是非常重要。

  【七、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違犯。】

  這個文非常要緊,這三句話很重要。『好心』是真正發心,『出家』為了生死,為度眾生,這是好心出家。不是逃避現實才出家的,不是在這個世間受了種種折磨,所謂消極。這不是,好心出家是積極的,對於佛法有相當程度的明瞭、覺悟。在世間種種行業裡面,我們選擇這個行業,我們知道所有一切行業裡面,這個行業最殊勝,它是覺悟的行業,是了生死出三界的行業,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幫助一切眾生了生死出三界,這個行業是最偉大的行業,是最積極的。我們發心從事於佛教教育工作,絕不是消極,絕非逃避社會現實,世間人不懂得這個道理,把佛法看錯了!看走樣了!

  當然確實有不少是為了逃避社會現實而出家,給人造成了許多的誤會,這些我們就不論。我們自己為什麼出家的?我們明白,我們發現,這個教育好,有價值,應當把它發揚光大,可惜沒人做!沒人做是大家不知道,不了解,不認識。我們明白、了解、認識了,我們自己就應當把這個擔子挑起來,認真努力去做,要把它做好。我們為這個出家的!

  發這個心出家,那你一定要尊師重道。我們讀這一本書,蓮池大師就是我們的老師,弘贊大師就是我們的老師,他們在這兒對我們的教誨,我們要尊重。我們要敬老師,要尊重他的教誨,要細心的去體會研究,依教奉行,這就是尊師重道。所以要『切意遵行』,以懇切的意志,遵守奉行。『慎勿違犯』,不可以違背,不可以違犯老師的教誨。再看第八段:

  【八、然後近為比丘戒之階梯。遠為菩薩戒之根本。】

  這是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基礎不好,第二個階段沒指望了,第三個階段那更不必說了。所以這個階段修好了,才可以接受比丘戒;比丘戒修好了,才可以受菩薩戒。它是三個階層,三個梯次。我們真修,不重形式。所以大家好心出家了,「我要趕快去受三壇大戒,馬上就做菩薩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一輩子做沙彌都不是恥辱,我們是真的,我們是真沙彌,你們是假菩薩,不一樣!所以老老實實在基礎上下鈍功夫,這個才是真實的。底下一段說:

  【九、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庶幾成就聖道。不負出家之志矣。】

  這就是次第,次第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我們的基礎是戒、定。沙彌律儀就是修戒、定的大根大本。這個戒、定在哪裡修?在日常生活裡修,在起心動念處修,這叫修行!不是每天拿著念幾遍叫修行,不是的。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在這裡面修戒。戒就是守規矩,一切做得如法。如何修定?在這裡面修清淨心。剛才跟諸位說了,二十四門威儀就是生活規範,也就是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對人、對事、對物。

  文字上雖然講「事師」,是對老師;跟一切經上講,我們是對佛的。佛是代表大眾,《普賢行願品》上講「禮敬諸佛」,諸佛是誰?一切眾生都是諸佛,不但有情眾生是諸佛,無情眾生也是諸佛,桌椅板凳、植物礦物統統是諸佛。有情眾生有佛性是諸佛,無情眾生有法性也是諸佛,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所以《華嚴經》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用一個佛來做代表,我們對佛最恭敬,對一切的人也是同等的恭敬心,對事對物決定沒有差等,同一個恭敬心。

  這個地方講的二十四門威儀,就是日常生活規範。它講的是「事師」,老師,就跟《普賢行願品》講的佛是一個意思。我們對老師尊敬,同樣以尊敬老師的心對一切大眾、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你才會學佛!對佛、對老師恭敬,這些人不是我的老師,我對他可以輕慢一點,那就錯了!你的定怎麼會得到?你的清淨心怎麼會得到?所以經上講的佛、講的師是代表,這就對了。

  這是表明次第、順序、修學的目標,我們靠這個十戒二十四門威儀,都在「戒」這一個字上,依靠這個方法才能得定、得清淨心、得根本智。得到定之後,然後就可以聽經,可以參禪,可以念佛,可以廣學多聞,成就自己的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先要得無知,然後才會得無所不知。這個順序不能顛倒,顛倒了,根本智沒有了,後得智完全沒有了。不能把邪知邪見當作無所不知,這是大錯特錯!無所不知是正知正見,這個要知道。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這個東西不要講多,要緊的是真正體會它的意思,明白我們應該要怎樣去做?怎樣去學?那個利益就得大了。


請看第九頁第十段。第九段註解裡最後的這一句,就是曇一律師說的這一句話,「三世佛法,戒為根本,本之不修,道遠乎哉」,這一句很重要。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常常聽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實實在在不容易,實實在在是大幸。這個經上常說,像開經偈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古德所謂「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因緣」,這些話說得一點都不假。但是一般人往往很粗心、很大意把它看過,沒有在意;換句話說,完全沒有體驗這一句話的真實,這一句話的重要。如果真正明瞭了,他一定會非常珍惜這一生,這一生也就是我們破迷開悟了生脫死的一個機緣、一個機會。機會我們遇到了,如何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真正了生脫死?一定要依教奉行。如果是自以為聰明,自己要搞一套,那是枉費功夫,也就是前人所說的狂妄、愚痴。不能夠相信的,這是愚痴;相信而自以為聰明要另外搞一套的,那是狂妄;這兩者都是失敗的因素。

  曇一律師這幾句話說得非常之好,「三世諸佛」是過去、現在、未來。「戒為根本」,這個地方這個「戒」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一定要認識清楚。廣義裡面最重要的是遵守老師的教誡,也就是我們古代所講的「師承」。如何學?初學一定是跟一個人學,你才會有成就,這是學一家之言。一開頭就學很多,固然有成就的,那個成就的都是天才、是再來人,決定不是凡夫。我們在歷史上看,一開端就是廣學多聞成就的,在歷史上大概只有永嘉禪師一個人,永嘉是天才,他一開頭就聽很多法師講經說法。永嘉以後,永嘉以前,我們都沒見過,他真的是一個天才。他去見六祖,六祖給他印證,當時問題就解決了。一印證,他就要走了。六祖留他一晚,跟他說:你為什麼走得這麼快?住一晚上。因此他在曹溪住了一晚,這是禪宗很有名的「一宿覺」。這個人是再來人、是天才,我們學不得。我們不是那種身分,沒有那個資格。所以一定要老老實實跟一個人學,學一家之言。

  現在善知識難遇,我們跟誰學?誰是真正善知識?誰有能力教導我們?我們心裡面服誰?假如不是自己心目當中最景仰的人,他就是成了佛再來了,你跟他一輩子都沒用處。那個人什麼都不通,道德學問都沒有,但是你對他非常尊重、非常敬仰,你跟他學,你會成就。由此可知,一個人修學的成就,老師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自己修學的態度,決定自己能不能成就。

  佛經裡面有一個小故事,這也是個事實,發生在古印度。有一個出家人想求阿羅漢果,另外一個出家人知道了,跟他開玩笑,「我可以傳法給你,我傳給你,你要辦好酒好菜來供養我」。這個出家人就真的把他的衣缽行囊都賣掉,準備一些好酒菜來供養他,請他吃飯。吃完之後,開玩笑的法師坐在房子當中,叫他蹲在房子的一個角落,拿個皮球在他的頭上打一下,說「你證得須陀洹果了」。這是跟他開個玩笑,打他一下,其實他真的證得。好,再換一個角落,又打他一下,說「你證得二果了」。四個角落都打完了,說「你證得阿羅漢了」。這個出家人立刻磕頭,謝師的恩德。開玩笑的法師說:我是跟你開玩笑的。這個出家人說:我真證得了!

  什麼原因?印祖講的「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一個人的成就是在自己的真誠,老師差一點沒有關係。我們中國俗話也說「有狀元的學生,沒聽說有狀元的老師」,老師是個秀才,學生中狀元了,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道跟學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就是輕慢心,不恭敬。諸佛如來在此地,你對他不相信、輕視、不尊重,你都得不到。你對愚人、惡人尊重,你在他手上能夠成就道業。

  所以善知識在哪裡?善知識在自己的真誠恭敬之求,一切人都是善知識,《華嚴經》五十三參明白的為我們顯示出來。五十三參裡面,實際上就是教給我們社會各行各業、男女老少,你以真誠恭敬求法的心去跟他們接觸,都能提升你菩薩的位次。你去看看五十三個是些什麼人?裡面有外道,我們今天聽說是外道就輕視、瞧不起,錯了!佛法修什麼?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真誠心。五十三參教我們「歷事鍊心」,順境也好,逆境也好,善緣也好,惡緣也好,在這個裡面修我們的清淨心、平等心,成就無上菩提。

  所以善惡境界、善惡的境緣無一不是善知識,我們自己心清淨了平等了,所有一切人、善惡境界都是佛境界。佛眼裡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凡夫眼裡看佛菩薩都是凡夫,這是事實。我們塑佛菩薩的形相,不學佛的人對他們一點也不恭敬,認為他們是泥塑木雕的偶像。所以凡夫眼裡看佛菩薩都是凡夫,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什麼時候你成佛了?你什麼時候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你就成佛了!看一切眾生心都清淨,善人心清淨,惡人心也清淨,沒有一樣不清淨,你得清淨心了!修行要在這個地方修。

  此地講的「戒為根本」,這個戒是廣義,不是狹義,一定要遵守老師的教誡,遵守老師的方法。老師如果真正有智慧、有善巧,他會知道的,他也不會無理的約束你、要求你,這是不可能的。古人老師對學生約束,一般原則是五年。但是五年也不是一定的,可長可短,完全是看學生修學的成就。學生根利,時間縮短,像剛才舉的永嘉禪師,永嘉禪師只要一天,他不要五年。六祖大師還有許多學生跟他三十年的,你看《壇經》裡有三十年不離開老師的,他也未必是根鈍,有些雖然已經開悟,為報答老師的恩德,不願捨棄老師而去,這種情形也有的。當然有根器比較鈍的,跟老師時間比較長。所以這五年並不是固定的標準,時間是可以延長,可以縮短,完全看成就。換句話說,不成就就不能離開老師,成就了隨時可以離開老師。

  如何才算成就?在禪宗是「明心見性」,這才算成就;在教下是「大開圓解」,這才算成就;淨土法門是「一心不亂」,這才算成就。嚴格的講,這個標準淨土宗是最低的。因為禪跟教裡面的標準都必須要斷煩惱、要破一品無明才算成就,證得四果羅漢都不算成就。你們看佛的經典,佛的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是證得阿羅漢果的,還不可以離開老師。為什麼?沒見性。阿羅漢只是成就九次第定,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沒有斷盡,無明沒有破,不能成就,要跟著老師。佛的菩薩弟子當中,那都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他們可以離開老師,標準在這個地方。見了性之後,可以代佛教化眾生,可以去教化一方,哪一方跟你有緣,你就到哪一方去,「佛度有緣人」。沒有緣,你去也是白去,佛度有緣人!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記住,「戒為根本」,要從根本上去修學,那就對了。

  我勸大家學一部經,學一部經就是跟一個老師學。我在台中是以李炳老作老師,但是他不認為是這樣的。他老人家很謙虛,他看我們是同學,他年長一點,學的時間比我們長,來輔導我們,他不敢以老師身分自居,這是他的德行。他教誡我們以印光大師為老師,印光大師是他的老師;換句話說,我們是先後同學的身分,這樣在一塊相聚。你看人家多謙虛!我們比不上李老師,怎麼敢以老師身分自居?李老教我學印祖,當然印祖是了不起,大勢至菩薩再來的,這哪裡會有錯?決定沒有錯。

  但是我們今天的修學,依照老師所講基本的原則,我們選一部經,依一種註解,這個註解是誰作的,這個人就是我的老師,那就沒有錯了。直接依經,那佛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專學《無量壽經》,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老師。黃念祖居士為《無量壽經》做了一個註解,黃老居士是我們的同學,他是我們的學長,為我們蒐集了許多珍貴的材料。不過不能依照那個註解講經,依照那個註解講經,你決定失敗。《無量壽經》我講過很多遍,你們仔細聽我所講的跟他的註解相比,我沒有採用過他的註解。他那個註解對初學的人有用處,我常說那是《無量壽經》的大辭典,無論在名相上、在義理上都有許多參考資料,他是集古大德對《無量壽經》的解釋,性質跟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非常接近。江老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也可以把它看作是《金剛經》大辭典。

  我們學《觀無量壽佛經》,善導大師註解那就不一樣,他不是集各家大成,他是自己確確實實有獨到的見解,那個不一樣。大家都曉得,善導是阿彌陀佛化身再來的。在中國歷史上,彌陀化身的有善導大師、永明延壽大師、豐干和尚,這三個人在歷史上幾乎是確定的。善導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善導的註解就是阿彌陀佛親自註的,這還會錯!所以我們要學《觀無量壽佛經》,我們就依止善導大師,做善導大師的學生。

  我們研究《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有兩個註解,一個是蓮池大師的疏鈔,一個是蕅益大師的要解。學疏鈔,專攻疏鈔,蓮池是老師;學要解,就專攻要解,蕅益是老師。在近代,要解有圓瑛法師的講義,寶靜法師的親聞記,我們把圓瑛、寶靜看作學長,輔導我們,我們以蕅益為老師,這還會錯!我們真正找到善知識,真正找到老師了。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我們依慈雲灌頂法師的疏鈔,這個本子我們印得很多。《普賢行願品》我們依清涼大師的疏鈔,清涼、宗密是老師,決定不會錯。一生專攻專修,這樣才能成功,不要學第二種。我所講的這些,提供你們做參考資料,幫助你們深入理解,一定要一門深入,依教奉行,這才管用。

  一定要曉得,每一部經包含「教、理、行、果」四個部分。第一個是「教」,教是文字,我們常講消文,文字能夠通達沒有障礙,這是教,這是修學的第一步。第二個是「理」,它裡面所講的理論,要明白它所講的道理;理論明白了,你的信願自然就有了。第三個是「行」,要把理論變成我們的思想行為,把它的教訓變成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依據、根據,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行持,就是你所學的這一部經。換句話說,你學《無量壽經》,你就變成無量壽佛;你學《阿彌陀經》,你就學成阿彌陀佛;你學《普賢行願品》,你就是普賢菩薩;你學《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你就是大勢至菩薩,這才叫學,學得跟他一樣!我們像不像個佛?像不像個菩薩?在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這樣學才叫「戒為根本」,才叫從根本學。所以這個戒是廣義,而不是狹義。這是學一家之言,在一部經上下手,我們是同一個宗派、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目標,雖然學的經不一樣,方向目標完全一致,我們以「六和敬」為基礎,大家在一起共修,共同學習,彼此互相勉勵,互相切磋琢磨。

  古德講經、宣講,我們不敢。我在外面講經,從來不敢說講經,我是修學報告,我用這個心態。我們同學互相在一起,每一個人把自己的修學報告出來,大家在一塊共同的研習討論。我報告《無量壽經》,你們都聽到了,等於《無量壽經》的內容你們都明白了;你報告《阿彌陀經》,我們也聽到了;這樣本宗的經典我們統統都學了,但是我發揮在一部經上。我聽了五經一論,我在外面做研習報告的時候,把所聽到的都會集在《無量壽經》上做會報。你學《阿彌陀經要解》,你把在五經一論所聽到的融會貫通,統統都在要解裡作會報。我們這樣把經義把修學介紹給大眾,推薦給大眾,使聽到的人能歡喜接受,我們的修學就成功了。

  我們冷眼觀察,今天這個世界學佛的水準,中國大陸最高。從傳到大陸這些書本跟錄音帶你就能看出來,他們有選擇,他們有比較。有很多錄音帶送到大陸去,他們聽了一遍,就告訴你:這個錄音帶你以後不要帶來,我們不要聽了;這種書我們已經看了,以後不要送來,我們不要看了。從這些地方就知道,他們學佛的水平比我們高!我們學東西學亂了、學雜了,他們頭腦清醒,清醒的頭腦容易辨別。我們今天不容易辨別,搞太多、太雜、太亂了,辨別的能力都喪失掉了,非常可惜!實在講,我們不如人!這個地方要注意。第十段講:

  【十、若樂廣覽。自當閱律藏全書。】

  『若樂廣覽』,「樂」這個字念去聲,念「藥」(一ㄠˋ;yu),是愛好的意思,你喜歡廣學多聞。『自當閱律藏全書』,因為這個地方蓮池大師給我們介紹的非常簡略,是介紹大綱,大綱的好處是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容易做到。如果你對戒律有興趣,深入研究的話,那當然要律藏全書;也就是三藏經典裡面的律藏,那個內容就太大了,太豐富了。

  這是前面一段的引言,也就是現在一般書籍的緒論,引言到這個地方就圓滿了,末後一句就是引言的總結。十一段以後,我們可以把它看成這本書的正宗分,就是正式給我們介紹了。

  【十一、後十戒。出沙彌十戒經。佛敕舍利弗。為羅睺羅說。】

  『後十戒,出沙彌十戒經』,這是講這個《沙彌律儀要略》是從什麼地方來的,蓮池大師是有根據的,就是從《沙彌十戒經》裡面節錄出來的。就像我們現在看經節錄精華一樣,這是《沙彌十戒經》的精華錄,蓮池大師為我們節錄出來的。這個本子不是完整的《沙彌十戒經》,是從裡面節錄出來的。這個節錄是為了便於修持。

  『佛敕舍利弗,為羅睺羅說』。《沙彌十戒經》不是佛說的,是舍利弗尊者說的。羅睺羅出家是依舍利弗為和尚,所以在僧團裡面佛是他的師公,他的師父是舍利弗,羅睺羅在僧團是這個身分,他的輩分很小,這個我們要知道。這一段的歷史,弘贊大師也節錄了一些。這個註解是弘贊大師節錄的,大家看看,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問,不問我們就把它省掉過去了。接著看底下十二,就是十戒了。

  【十二、一曰不殺生。】

  十戒裡面第一條。戒律有兩種,一種是純為自利,另外一種是自利、利他兩者具足。自利戒裡面第一條是不淫欲,利他的第一條是不殺生。不殺生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大慈大悲。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沒有大慈悲,就不能夠圓成佛道。所以要想成佛,要從慈悲心修起,修養自己真實的慈悲心。自利,不淫欲是培養自己的清淨心,決定能超越三界,了脫生死。

  佛說一個人為什麼會在三界流轉?就是淫欲,淫欲是三界六道的根本。古德常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要往生淨土,念要一,一就是一心不亂;到一心不亂,沒有不往生的。這個愛欲不斷,生死輪迴就不能夠超越。諸位要曉得,不但不能超越,三界你只能在欲界,色界都不行。色界是五欲都斷了,「財、色、名、食、睡」這五條都沒有了。但是他不是真斷,真斷就出三界了,他是伏斷,他有定力,他在定功裡面把煩惱伏住,不起現行,不會起心動念,他的定功伏住了,所以他可以生到色界,生到無色界。如果這個念頭伏不住,修得再好還是在欲界。欲界最高的是他化自在天。

  所以要懂得自利跟利他。為什麼佛這第一條是不殺生,有的戒經第一條是不淫欲,他的重點不一樣。所以沙彌戒是菩薩、是佛的根基,自利利他,第一條不殺生,培養自己的慈悲心。

  註解有一個簡單解釋。「斷命曰殺,有情曰生」,這是說得很清楚了。「生」指的是有情眾生,有情眾生就是動物,所有一切動物我們要對牠有慈憫心,不可以殺害。基督教《新舊約》裡面,耶穌基督他也有四條戒,跟我們這個四重戒非常相似。第一條是不可以殺人,那個範圍就很小了,人不可以殺,其他的動物沒有包括在裡頭。其次的不邪淫、不偷盜、不妄語,這跟我們在家五戒都相同。我們五戒裡的不飲酒,他們沒有。我們說「不殺生」,他說「不可以殺人」,差別在這個地方。

  【十三、解曰。】

  下面是解釋。

  【十四、上至諸佛聖人。師僧父母。】

  【十五、下至蜎飛蠕動。微細昆蟲。】

  【十六、但有命者。不得故殺。】

  這是講不殺生的範圍。你看看多簡單,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一點你們大家要學習。特別在這個時代,科技發達,資訊發達,人與人之間接觸非常的頻繁,因此言語文字要求簡單,愈簡單愈好,愈簡單愈受歡迎。不可以長篇大論,囉哩囉嗦,要知道節省人家的時間。所以東西要要求「簡、要、詳、明」,簡單、扼要很詳細也很明白。你看這幾句符合簡要詳明。我們在外面講經報告的時候,都要知道簡要詳明。

  它的範圍,上至『諸佛聖人』,聖人是指阿羅漢以上的,所以這個範圍很寬。小乘初果以上都稱為聖人。有初果已經斷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三不退裡面證得「位不退」,他絕對不會再退墮成凡夫。我們在經上看得很清楚,雖然沒出三界,他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不管能不能遇到佛法,他都成就。遇到佛法,他成聲聞,證阿羅漢果;遇不到佛法,他成辟支佛,成獨覺。所以他絕對不會到第八次,他一定是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他就證果,這是聖人,決定不會墮落三途。所以初果是預流,從這個以上都稱之為聖人。對聖賢供養,那是大福報!怎麼可以殺害?

  聖賢以下的,對我們恩德最大的是老師。這個地方的老師,就是我們常講的「和尚」,他是我們的「親教師」,我們的佛法是跟他學的,這是親教師。師的恩德超過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恩德,這是一生的養育之恩,老師對我們的恩德是幫助我們恢復了法身慧命,所以老師的恩德在父母之上,這是師恩!

  我們世間的老師沒有這個能力,所以世間老師排的位次是在父母之下。不像佛法,佛法將老師排在父母之上。我們過去在大陸,大陸每一個人家都供祖先牌位。貧賤富貴都一樣,任何人家一定會看到他家供的祖先牌位。現在都沒有了,現在大陸也不供祖先牌位了。在江南祖先牌位是寫的「天地君親師」,是這麼供的。親是父母,師是供在親的下面,這個供法是對的。因為世間老師沒有幫助我們出三界,沒有幫助我們離開六道輪迴,這個師的恩跟父母是平等,但是我們還是把父母擺在第一。佛法的和尚那不同,他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這個恩德不是父母能做得到的,不是世間老師能辦得到的,所以這個師擺在父母的上面,這個都要注意到。

  師下面是僧,僧是出家人,是傳承佛法之人,雖然沒有直接教我們,他能夠教化一切眾生,幫助眾生了生死出三界。所以這個『師僧』,師是親自指導我的和尚,沒有指導我的那些出家人,他們的德行、能力、使命跟我的和尚沒有兩樣。雖然沒有直接教導我,我對他也尊敬。再下來就是『父母』。

  聖人有世間聖人,有出世間聖人,這裡解釋得很好,綜合裡面的意思,我們可以用四句話就全都包括了,「行有德,心光明,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心地清淨光明,言行有德(標準是道德),這四句話把註解裡面的意思就統統包括了。註子裡面,諸位要細細的去看。

  我們看第十五段,『下至蜎飛蠕動,微細昆蟲』。說一個上,再說一個下,這當中就統統都包括了,當中省略了。「蜎飛蠕動」是小蟲,像蚊蟲、螞蟻這些微細的昆蟲。牠雖然是小蟲,牠也有神識,牠是一個眾生,那也是一條命!只是牠業障重,墮落在畜生道,變成小蟲。牠在畜生裡面所受的生死次數多,這是業報變現的。我們要曉得,螞蟻、蚊蟲也能成佛,牠這個報受盡了,牠會轉到人道裡面來,我們也不能夠輕視牠。

  在戒經裡面,殺業的結罪有輕重不同。比如前面所講的佛菩薩聖賢、師僧父母,殺害這些人,這個罪極重,不通懺悔,沒有辦法懺悔,這是五逆罪。在戒經裡面告訴我們,五逆罪的果報是在阿鼻地獄,那要出來就太難太難了!真的要經無量劫,這個要知道。像殺害這些微細的小昆蟲,犯這個罪是可悔,可以懺悔,這個罪就輕,不像前面那麼重。換句話說,對我們恩德愈重的人,你要犯了殺害,那個罪就愈重。一切眾生對我們關係最輕最薄的,這個罪也就輕。

  殺害諸佛菩薩聖賢,這個聖賢包括世間聖賢,結罪是結到阿鼻地獄。這不是屬於我們個人,我們跟他也沒有什麼往來,他對我也沒有什麼恩德,為什麼殺害會那麼重的罪?因為他是一個社會、一個地方所有大眾的典範,他在這裡能使這個地方轉移風俗,淨化人心,這個功德就大了。所以世出世間聖賢,他的功德非常大,所謂「人天眼目」,大眾的幸福,社會的安全,靠他教導。對他的殺害,這個罪就重,所以他的結罪是從眾生身上來結罪。

  佛為三界導師,所以害佛的罪是最重最重的!佛是大聖人,實在講他的福報實在是太大太大了,沒有人能夠殺害佛,不可能的。所以有「出佛身血」,這是惡心向佛,等於殺害佛一樣,那個罪都是阿鼻地獄。

  諸位要知道,我們雖然無意殺害小動物,罪過很輕,可是牠會不會存著將來報復的心?這是確實有的。我們誤殺人,將來也會被誤殺。你們念安世高翻譯的《八大人覺經》,你們看看安世高的傳記,安世高前生曾經誤殺人,不是有意,是誤殺的,這一生還要去還命債,也被人誤殺,確實一飲一啄都有因果,不可以不知道,不可以不留意。

  你想要在菩提道上一帆風順,這是要嚴持戒律,要大悲清淨,才可以做到。否則的話,生生世世怨家債主,他怎麼不找你麻煩?所以真正修行人,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些事實,要逆來順受。遇到逆境,遇到逆緣,曉得我過去生中對不起他,今生對我的折磨是應該的,你以清淨心、柔和的心來接受,我們這筆帳了了、清了,以後就沒有了。如果心有不平,這個怨愈結愈深,那個麻煩就大了。今天我們就研究到此地。


我們看第十六段,『但有命者,不得故殺』。「有命」,註解裡面「命」的定義是指六根六識相續而生,這個叫命。換句話說,此地所指的就是動物,而不是植物。植物沒有六根六識,只有動物才有六根六識。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指這些。凡是動物,「不得故殺」,著重在這個「故」字,故是故意去殺害牠,這個就是犯戒了。如果不是故意的,那就有開緣,所以這個地方著重在這個「故」字。換句話說,在某種條件之下可以殺的,就不是破戒;有的時候不但沒有罪,還有功德。下面是講殺害的手段,也舉了很多的例子:

  【十七、或自殺。】

  自己動手。這是無論用什麼手段方式,只要是自己動手的,都是屬於『自殺』。

  【十八、或教他殺。】

  『教他殺』是命令,像家裡面的主人叫家裡的佣人、僕人去殺生,這是用命令叫僮僕去執行。這個殺業的責任是下達命令的這個人,雖然他沒有親手殺,他下達命令,確實殺業是他的責任。所以下達命令的人,他有罪,執行的人有過,罪跟過不同,罪就重。過是什麼?他是執行命令,他不得已,不是他有心要殺,這裡面有差別。譬如法院執行死刑,法官是判決的人,執行的人是服從命令。判罪的法官如果是冤枉一個人的話,那他有罪;但是在執行的人來說,他有過。為什麼?他是執法的人。法官要是正直,沒有冤枉,他沒有罪,執行的人也沒有過。所以這些地方都必須要明瞭。這是「教他殺」。

  【十九、或見殺隨喜。】

  看到殺生,雖然不是自己殺,也不是自己執行,見到殺生這個事情生歡喜心,這個都是屬於破戒的。佛門裡面,佛菩薩見到眾生縱然是有罪被處死刑,罪有應得,菩薩也生憐憫心、也生悲憫心。如果生歡喜心,這是有失慈悲,與慈悲心有抵觸。所以律裡面判罪有輕重不等,這跟我們現在世間法律的判刑、量刑相彷。

  【二十、廣如律中。文繁不錄。】

  在戒律裡面,對於輕重差別說得很詳細。此地的「律」是指《沙彌十戒經》以及比丘戒、菩薩戒,這些大律裡面講的殺法、結罪輕重、心境不同,說得很詳細。底下一段:

  【二一、經載。冬月生虱。取放竹筒中。煖以綿絮。養以膩物。恐其饑凍而死也。】

  『經載』,這是佛經裡面有這麼一段記載。『冬月生虱』,現在我們生活環境改善,衛生設備好,像這些寄生蟲比較少見。佛法常說契機契理,「機」實際上就是說的生活環境,特別是人事環境。我們生活環境裡面,有人事環境,有物質環境,能夠適應一切大眾,這是正確的,這樣佛法可以順利推行。雖然理上是沒有問題,契理,可是不契機,會引起大眾反感,會引起大眾對佛法的排斥,那就錯了。所以佛法在世間傳播,諸佛菩薩也是委曲求全才能夠行得通。

  佛法有五乘佛法,前面四種都是委曲求全,恆順眾生。真正的法,就是「唯有一乘法,無二又無三」。但是一個人的造詣有沒有那麼高?沒有那個境界,你跟他說一乘法,他不能接受。所以能接受大乘跟他講大乘,能接受小乘跟他講小乘,不能接受小乘,可以接受人天,那你就跟他講人天法。現在這個社會連人天法能接受的人都不多了,現在的人要的是什麼?要的是名聞利養,求的是名聞利養,講的是貪瞋痴慢;換句話說,這一種心行在佛法裡面很清楚,這是三惡道的心行。所以真正能夠講人天,已經非常的難得。這是我們一定要了解事實,要認清楚環境的狀況,我們應該怎樣來修學。

  勸導眾生,像這些戒經都不宜給初學的人看。為什麼?初學的人看這個他一定排斥,他要殺生,他要吃肉。你跟他講不殺生、不吃肉,又跟他講罪這樣重,他馬上翻臉就走了。所以李老師一生教學,不勸人受戒,不勸人吃素,這才能接引廣大的群眾。換句話說,如果一定要重視戒律,一定要重視素食,百分之八十的人都離開了。這是大菩薩的善巧方便,等到他進了佛門,他逐漸了解了,他自然就去做了。所以李老師一生勸人學佛,勸人皈依,不勸人受戒,不勸人吃素,不勸人持午,這些對初學都是非常難接受的。像這一段裡面所講的,就是很難叫世間人接受的,而且容易引起一般知識分子對佛教的排斥。所以我們必須要曉得,在某些場合當中要迴避,這些不提就好了,但是自己一定要明瞭。

  【二二、乃至濾水覆燈。不畜貓貍等。皆慈悲之道也。微類尚然。大者可知矣。】

  『乃至濾水覆燈』,這個在現代社會裡面也不需要了。現在我們飲水,大家都知道飲食的衛生,水都要過濾,不必要用濾水囊,濾水囊沒有現在的濾水器濾得乾淨。「覆燈」,怕晚上有小蟲、飛蛾看到這個油燈,接近燈光,往往被燒死,所以燈要用燈罩,這也是慈悲心。現在都用電燈,不用油燈了。

  『不畜貓貍等』,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勸人不要畜養寵物。現在外國人、中國人有很多喜歡養寵物的,為什麼不要養這些寵物、這些動物?因為這些小動物牠們會有殺生,絕大多數這些寵物都是肉食,我們人吃素了,還要給牠準備肉食,這是有傷慈悲心。同時你養了寵物,你必須要用精神、用時間去照顧牠。我們現在連念佛的時間都感覺到不夠用了,哪有時間去照顧這些寵物?這個要曉得。

  一般養寵物,實實在在不外乎兩種心理,一種是養著玩的,看到很可愛,很好玩,養著玩的;另一種,有些年老的人,他的精神沒有寄託。像我們在美國達拉斯四二二對門那一家那個老人,他差不多養了一百隻貓,養那麼多!他是精神上的寄託。可是那個貓身上會帶著跳蚤,我們到達拉斯去住,多多少少都會被跳蚤咬到。過去還聽說有人一身都被咬的,這是害自己也害別人。

  『皆慈悲之道也。微類尚然,大者可知矣』。所以學佛的人應當要曉得這個道理,我們愛護動物,但是不畜養動物。對動物都保護牠,對於人當然更會產生慈悲心。我們看二十三:

  【二三、今人不能如是行慈。復加傷害可乎。】

  這是大師感歎,現代的人不能像諸佛菩薩一樣的慈悲,憐憫一切眾生;這個慈悲心沒有了,再加以傷害牠,這就錯了。可是現在的社會,如果聽到我們還念這些東西,一般人會恥笑,說我們太落伍了,頭腦太舊了,這是迷信!他們有沒有說錯?當然說錯了。可是你要記住,大家都錯那就對了!這是真話。大家都這麼說,他們認為那是對的,就認為我們是錯的。我們自己心裡清楚,我們自己做,但是決定不要要求別人去做。你要求別人做,那你就錯了;你自己要做了,那你也錯了。自己要學佛,依教奉行,我不必要求別人要依教奉行,這樣佛法在世間才能順利的推行發展。這個要曉得。

  我們美國那個道場,每一次辦大型活動之前,一定找個殺蟲公司,在我們的房間、院子做一次徹底的消毒。這個看起來是殺生。不錯是殺了不少這些小動物,蚊蟲、螞蟻、蟑螂、跳蚤等,的確殺很多。原因在什麼地方?那是為了佛法能夠順利在美國推行。外州人到我們這裡來打個佛七,這些小動物要是傳播一些傳染病,他病了回去,我們怎麼對得起人?下一次還有誰敢到這個道場來?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但是在做這個事情之前,你們自己一定要曉得,三天之前要在這個地方念佛、念往生咒給牠回向,叫牠搬家。三天之後,我這個地方要來殺蟲,噴殺蟲劑,請牠搬家。如果更圓滿的,一星期之前做一次,三天之前做一次,做兩次。我們的心真誠,牠真的會搬家,確實有感應。雖然牠搬家了,我們這個事情還是要做,為什麼?鄰居看到了,知道我們很講究衛生,保護環境,外面人到我們這裡來參加法會很安心,這個事就對了。

  戒經裡面講的清淨比丘,過去住在山上搭個茅蓬,外頭找不到工人,搭茅蓬也是自己做的,要砍樹做建築材料。砍樹,要在三天之前誦經念咒,祭祀樹神,請他搬家。當然樹上還附著有很多寄生的小動物,也要請牠們離開,三天之後我們來砍伐,這個就對了。這個就不是無故,預先我已經通知、已經告知請牠搬家。通常我們誦《阿彌陀經》、往生咒、念佛給牠迴向,我們給牠授三皈,用放生的三皈,「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傍生」,用這個。

  【二四、故經云。施恩濟乏。使其得安。若見殺者。當起慈心。】

  這四句,我們要努力的去學習。前面兩句,我們看到有缺乏的要幫助他們。現在在一般開發中的國家,大概在物質生活上都不至於有缺乏,可是精神生活非常的缺乏,我們要幫助他們。物質方面缺乏,現在社會有很多慈善機構在做,這是需要有相當的財力與人力才能做得到。我們這個團體人少,財力也不多,我們今天所能夠做的,只是在精神生活方面,特別是布施佛法。佛法當中,我們經過這麼多年去觀察、去體會、去學習,才真正明瞭淨宗的殊勝。我們介紹給別人,當然是以最殊勝的東西介紹給別人。總不可以我自己學最好的,把次一等、再次一等的送人,這是對不起人。如果他不能接受,我們也不必勉強,你喜歡修學哪個法門,我們也讚歎、也鼓勵。

  不可以說我這個法門第一,你那個法門第二。佛法的正義是門門都第一,沒有第二的。你看《楞嚴經》二十五圓通,哪一個圓通章說是第二?沒有,門門都第一。這個就是「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是真的。可是眾生的根性不相同,雖然門門第一的法門,有一些法門我們學不來,得不到結果。學不來,得不到結果,對我個人來講它就不是第一了。個人能夠真正得到好處,真正得到成就,這個法門對自己來講是第一。像藥店裡面賣的藥,幾百種、幾千種的藥,那個藥都是第一,都能治病。對了症,那個人也第一;不對症,藥是第一,那個病人得到這個藥不是第一,這個一定要懂。

  淨宗雖然是普被三根,我們在經上讀到,如果不是多生多劫修的善根、福德、因緣,這個法門他不能接受,他一定會排斥的,這些事實我們都應當明瞭。我們能夠接受這個法門,喜歡這個法門,這是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我們介紹給別人,別人不能接受,我們清楚他的善根、福德、因緣沒有成熟。沒有成熟,佛菩薩都不能度,我們操什麼心,著什麼急?

  大家常常聽到「佛不度無緣之人」,這個無緣不是跟佛沒有緣,佛跟一切眾生都有緣。無緣是什麼?是說他的緣還沒有成熟。他的緣沒成熟,佛度不了他,佛來跟他講,他不接受,他不聽。「佛度有緣人」,有緣是什麼?他的緣成熟了,跟他講他歡喜信受,這就是有緣,緣成熟。所以有緣無緣是講緣是不是成熟。沒有成熟的,幫助他,鼓勵他,希望他能成熟;已經成熟的,勸他念佛求生淨土;沒有成熟,幫助他成熟,這就對了。沒有善根,幫助他種善根。他能念一句阿彌陀佛,見到阿彌陀佛的像,見到「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所謂「落在八識田裡面,永為道種」,這就是給他下了種子。我們這樣做就是度了他,這一生不能成熟,縱然多生多劫之後,他這個種子會起現行,會起作用。所以學佛的人念念都是幫助眾生,這個是菩薩道,這個就是此地講的「施恩濟化,使其得安」。

  我們印了許多「阿彌陀佛」的貼紙,目的就是在此地,讓這一切沒有善根種子的,給他種善根,給他下種子。已經在修沒成熟的,不相信這個,他修任何一個宗派,依任何經典,我們都讚歎。這個讚歎當中,勸勉他,以他修學的功德,求生淨土,決定得生。《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最後一段經文,就是說所有一切讀誦大乘的人,他要能夠迴向往生,統統得生。所以淨土法門非常廣大,絕不是只修淨業的人才能往生。學禪的人也能往生,學密的人也能往生,學教的人也能往生,統統都可以往生。它的條件就是「信、願、行」,你相信,願意去,臨終時一念十念就行。

  但是修行有一個原則,無論修哪一宗哪一派,無論念什麼經,念什麼佛菩薩名號,都要念到一心不亂,這個要知道。我們念阿彌陀佛,要求一心不亂;念觀音菩薩,還是求一心不亂;念地藏王菩薩,也是要求一心不亂,那就對了。一心不亂是能生的因,西方極樂世界是所生之果。所以一念回心統統就得生,這叫功夫。這個一心就是清淨心,禪宗裡面叫禪定,教下裡面叫止觀,有這種功夫,有這個能力就行。這是對於其他宗派的修行人,我們有義務要告訴他們。

  註解裡面有兩句,「財施能令身安,法施能令心安」,這是把布施的因果都說出來了。註解引《雜寶藏經》裡面的一段公案,這一段公案要仔細去看,在講經的講席上可以引用,這些都是事實。此地說的是經典上的,在我們中國歷史上,類似這樣的因緣果報也不少。所以這些因果的書,在這個時代要多講,這一類的東西大家很喜歡聽。特別是對於年輕人,學生的時代,俗話常說「先入為主」,他能夠多讀這些感應的事跡,因果報應的事跡,將來長大在社會上,起心動念有所戒懼,這就好了。如果這些因緣果報能跟現代科學結合在一起,那就最好,真正令人信服,使人家相信。布施這個事雖然小,如果心地清淨慈悲,功德很大。戒經裡面引用這些故事很多。

  古人有把這些東西蒐集在一起,便利我們參考,這就是《經律異相》,《經律異相》都是蒐集經典裡面這些因緣果報的故事;還有一部書叫《法苑珠林》。所以講經的人要在講席中穿插故事,穿插公案因緣,這兩部書裡面就蒐集得很完整,這是古人做的工作。在中國歷史上,記載這些因緣果報的教訓也很多。歷史是可以相信的,不是隨便寫的,沒有事實決定不能夠記載。前人也有把它彙集起來,就是《歷史感應統紀》,好像現在也有單行本印出來,《歷史感應統紀》很好,這是過去的。現代的,報紙上、雜誌上凡是有這些事情,你可以把它剪下來,這是現代的。舉比喻,當然愈近愈好,愈是現代的,現代人一點懷疑都沒有。過去的,經就是經典做證據,史有歷史為證據,確確實實,這個不是隨便說的,都足以取信大眾,讓我們深深明瞭因果報應。

  【二五、噫。可不戒歟。】

  這一條是蓮池大師對這一樁事情非常感嘆。註解裡面引用《大智度論》,佛說殺生有十種罪,殺業重的幾乎常常都有,這個也都是些事實。我們今天就讀到此地。


 翻開第十七面第一行當中,註解「大論云」,通常我們在古人註疏裡面看到這個字樣,多半是指《大智度論》。有的時候寫的是「智論」,那就很明顯是《大智度論》;有的時候寫「大論」,這個「大論」也是指《大智度論》,這個我交代一下就行了。在《大智度論》裡面,佛說殺生有十種罪,這個很清楚,不必細說。我們看第二十六段:

  【二六、二曰不盜。】

  這是十戒的第二條。我們這個課程必須在農曆年前要圓滿,農曆年後我們時間就不多了。所以註解的部分諸位自己去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問;要不問,那我們就統統都過去了,就不讀了。所以自己一定要讀,這裡面有難字要查,要把它注音注出來。我們這個短短期間等於是導讀,帶著你們來讀;深入研究是你們在日常生活行持當中去體驗,一定要把它變成我們現代的生活,這個戒律才行得通。我們不可能開倒車,不可能恢復到古時候那個時代,也不可能依照古人那個方式,這個要知道。註解是古人所註的,經典講的都是原理原則,超越時間,越超空間,我們要體會它的精神,知道它的原則,然後才曉得如何非常適當的很圓滿的用在自己生活上,這叫真正的持戒。下面解釋:

  【二七、解曰。金銀重物。以至一鍼一草。不得不與而取。】

  佛法說的不盜,要用最簡單、最明確的解釋,就是『不與而取』。這都是指有主物,這個物有主人的。主人沒有給我們,我們隨便就取了,這就是盜。實在講這個盜戒非常微細,無論這個物品是貴重的或者是賤的,『金銀重物』是貴重的,『一鍼一草』是賤的,都不可以不與取。

  下面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分別給我們說明不盜的一些禁戒,這是講佛門。

  【二八、若常住物。】

  什麼叫『常住物』?常住就是我們道場裡面所有的,這是常住物。常住物,凡是出家人都有分。要用常住物,應該怎麼用法?從前的方式要做羯磨。羯磨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開會,大家都同意了,我們就可以取用;大家不同意,那就不能取用。所以我們要用常住物的時候,要得大眾的同意。通常小事情要大眾同意,那是太囉嗦了。尤其是大的寺院叢林,住幾百人幾千人,召集開會那就很瑣碎、很麻煩。於是乎叢林寺院的主席,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住持,我們圖書館的館長,他就可以代表大眾來處分。當然小事情他就能夠決定,大的事情他也要召集全體來開會。譬如我們道場不動產的處分,這是大事,他一定會召集大眾來開會。平常柴米油鹽、一鍼一草這些小事情,他就可以全權代表大家來決定,這個要知道。

  盜常住物,那個罪過就非常之重,因為結罪不是向一個人結罪,他是向整個僧團結罪。尤其這個道場要是十方道場,那個麻煩就更大了,罪過就最重。但是現在十方道場幾乎沒有了,掛個名說是十方道場,實際上依舊不是十方道場。十方道場,那是任何出家人都可以去掛單的。現在道場出家人去掛單可不容易,這也是時代趨勢。從前的人人心厚道、淳厚,社會有秩序,社會安全,發心出家的都是善心。現在這個社會作姦犯科的太多了,出家人裡面也不整齊,如果來了一個破壞道場的,那這個事情就麻煩了。

  在這個末法時期,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魔的子孫都出家了,現比丘相,進入僧團破壞佛法。這是佛當年在世,魔王波旬向佛說:我將來要破壞你的法。佛說:如來正法,任何人沒有辦法破壞。魔說:等到末法時期,你法運衰的時候,我叫我的魔子魔孫統統出家,現比丘相來壞你的佛法。佛聽了之後,一句話不說,流眼淚。「譬如師子蟲,還噬師子肉」,這是波旬的子孫,不是佛的子孫,是來壞佛法的,這是我們要提高警覺心的。所以在現前這個時代要進入僧團的時候,我們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謹慎。

  因為現在出家情況跟從前不一樣。從前出家是要經過國家考試的,真的是品德兼優,而且考試是帝王主持,所以從前出家人受到社會的尊重,它有道理。你在一般的德學一定有進士這個程度,還要加上佛法,考試及格,皇帝頒發一個度牒給你,你拿到這個度牒才有資格出家。你跟哪個寺廟哪個法師有緣,說:我想出家。他先問你:你有沒有度牒?有度牒,可以替你剃度;沒有度牒,不可以收,那是犯法的。出家的人帝王肯定承認,你可以做我的老師,你可以代我教化老百姓。所以出家人叫帝王師,受到社會的尊重,皇帝的尊重。在那個時代,出家人犯法,不用世間法律來制裁,僧團裡面用戒律來制裁。

  清朝順治皇帝廢棄度牒制度、考試制度,以後出家人程度就不齊了,有很多犯罪的沒有地方跑,就出家了。現在出家人的素質一落千丈,我們決定不能夠用從前那個標準來衡量。所以現在這個道場不能作為十方道場,是有它的道理,有它歷史淵源的。我們這樣做沒有做錯,人家到我們這裡來掛單,要到我們這裡住幾天,一定要觀察。假如他的來歷不明,我們最好不要收留,古人常講「請神容易送神難」,為了我們道場安全,一定要很慎重,這個要知道。遠來的,招待他吃一餐飯可以,不留他住。住在這個地方的一定有關係,有我們很熟的人介紹,就可以住個幾天。這個事要知道,這個不犯戒。這個時代跟從前那個時代不一樣了,佛法契機契理,機是現前這個環境,一定要知道現前的環境。

  【二九、若信施物。】

  『信施物』,就是信徒們供養常住的。供養常住,還沒有分給大家,這個物是信徒的、是信眾他們的。還沒有分的時候,那是屬於信施物;雖然供養我們,我們分給大家了,那就是底下講的「僧眾物」。

  【三十、若僧眾物。】

  『僧眾物』,已經分給每一人,這是個人的。這些我們統統都要清楚,都要明瞭。底下還有三條,不是屬於僧團的:

  【三一、若官物。】

  『官物』,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屬於國家的、社會的、地方政府的,我們今天講一切公共的設施。公共設施都是人民納稅來設置的。我們舉一個小的例子,像公用電話,公用電話是政府設施,或者市政府做的,或者區公所做的,都是人民所納的稅來做的。這個如果要是盜竊的話,結罪就是跟全市人民結罪,那個罪就很重。凡是公物一定要愛惜,你不愛惜都有罪過,這個一定要知道。

  我們平常講修福,積功累德,從哪裡做?愛護常住物,愛護公物,公家的東西比我們自己的東西還要重要。我們自己的東西搞壞了沒有什麼關係,要曉得公家東西是道場的東西,是十方常住的,我們怎麼能對得起這個十方的出家人。公共設施,我們要是不謹慎不小心把它弄壞了,怎麼對得起全市的市民。你能夠這樣想,自然就生恭敬心,自然就很小心很謹慎,這就是我們修福,就是在積德!

  佛門也常說「地獄門前僧道多」,為什麼出家人那麼容易墮地獄?不知不覺,沒有這個意識,沒有這個概念,常常犯錯!公共設施隨便就損壞了,把公共設施看得很輕,自己的東西看得很重,這叫顛倒,這叫錯誤!一定要機警,一定要惜福。用電話,非不得已,不用。用的時候儘量節省時間,這是你惜福,這是常住物。沒有福報,正法道場有護法神,你的福報享盡了,護法神遷單,你會在這個地方住不住,你會身心不安,我們道場不叫你走,你自己非走不行!什麼力量?護法神在遷單。護法神遷單,這是花報,將來還有果報,麻煩透了!

  我們道場是一個弘法道場,大家將來都有機會到外面弘法,不管是道場請你,還是居士們私人請你,人家接待你,對於人家家裡的東西也要愛惜,像常住物一樣,你才會受到別人的禮敬。要有慈悲,不要找人家麻煩,用人家東西跟用常住東西一樣的仔細,這就對了。這像一個出家人,像一個持戒人。

  我有一次在美國,也是到處弘法去旅行,館長派悟照、悟行這兩個人做我的侍者。這兩個人他們的行持,居士們批評悟照輕福,不知道惜福,老打電話,打國際電話到台灣,拿起電話講半個鐘點、一個鐘點,不像話!將來那個帳單送去,你想人家心裡做何感想?這哪裡像是個出家人?這個人很聰明,反應很快,我跟館長都很欣賞他,館長對於他的離開深感可惜,我們也希望他能留在這個地方,我們真不想讓他離開,護法神遷單!從我們這裡離開的,都不是我跟館長的意思,我們都希望他能老老實實在我們這個僧團裡面好好的修學,會有成就。偏偏不聽,要走,怎麼樣勸他都留不住。所以我跟館長說:不要難過,護法神遷單,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知道惜福,護法神遷單。像這些都在盜戒裡面,你做得太過分了!所以,公家的東西要愛惜。

  【三二、民物。】

  『民物』,這是一般老百姓的東西。剛才講了,我們到居士家裡,接受他們的招待,他們家裡所有的一切物品,我們要跟愛護常住物一樣的愛護,這就對了。

  【三三、一切物。】

  『一切物』,屬鬼神禽獸等物,一般講沒主物。其實不見得沒主,不過我們看不見就是了。舉一個例子,比如樹,樹是鬼神物。戒經裡面講,樹木高度超過一個人的都有鬼神依止在那裡。鬼神,他沒有地方住,就住在樹裡,我們叫他樹神。樹哪有神?就是鬼神依附這個地方住。

  從前出家人在山上搭個茅蓬,就地取材。所以你們要記住,出家人樣樣都要會。不要說這樣不會,好像是表示自己清高,錯了!洗衣服、煮飯、縫縫補補,連蓋房子、搭個茅蓬,從前都是自己幹的。搭茅蓬當然要砍樹作材料。戒經上講,砍樹的前三天要到那裡去祭祀,給他誦經、念咒,告訴他三天之後我要用這個東西做材料,請樹神搬家,讓給我,這就如法。這就是對一切物恭敬。

  樹木花草都有鬼神依附,所以我們對這些東西可以欣賞,不能執著,不能過分的去喜歡它。過分的喜歡,喜歡花的,來生可能就變作花神;喜歡樹的,可能就變作樹神。所以佛教我們對一切萬物都要用一個平常心來看待,不要有嗜好,什麼東西我們用它,不要有嗜好,要能夠捨。凡是喜歡一個東西成了一種嗜好,麻煩就大了!出家人有些喜歡佛像,古董佛像非常有價值的,當作珍寶一樣來收藏,不肯捨棄。來生到哪裡去?佛像又不能生兒育女,佛像裡面有寄生蟲,佛像裡面有老鼠。我們上一次在香港龍華寺的時候,佛像裡面有老鼠窩。你要是過分喜歡它、捨不得它,你將來就變成這一類的。寺廟裡面蟑螂、老鼠從哪來的?都是從前和尚捨不得,留戀這個地方,就變成這些。喜歡書的,書裡面有蛀蟲,就變成蛀蟲了。這都是事實!

  所以我們要把那個喜歡心,一心一意就喜歡阿彌陀佛,喜歡西方極樂世界,這就對了。臨終的時候,哪一個念頭強,哪一個念頭力量大,牽著你先去投胎,先去受生。念佛人不能往生,就是對世法必有貪戀,必有放不下一樁事,那個就是他要命的根源,不能往生的根源。所以樣樣放得下,樣樣可以用,樣樣不執著,丟掉的時候決定不會痛心,那你就得大自在了。這是把禁戒說出來了,下面再說偷盜的行為。

  【三四、或奪取。】

  『奪取』,一般人往往把它看錯了,以為這不是盜,其實這是盜戒。譬如,現在搞建築的簡豐文,昨天他來告訴我:師父,今天晚上我不能來聽經。為什麼?我要去送紅包。是不是甘心情願的?不是的。不是甘心情願的,非送不可,接受的人就是盜戒。可見這個範圍之大!你高高在上,人家有事情求你,不得不送禮,並不是出於甘心情願,都是屬於盜戒。古時候人作官,兩袖清風,決定不收不應該得到的東西。你才曉得盜戒的範圍之廣。凡是不是我甘心情願的,但是不得已非送禮不可的,這個叫奪取,巧取豪奪,你不敢不送來,不敢不巴結。這都是盜戒。

  【三五、或竊取。】

  『竊取』,這是偷偷摸摸的,我們今天所講的竊盜。

  【三六、或詐取。】

  『詐取』,用欺騙的方法得到的,都是屬於偷盜。現在這個社會上很多,做生意賣冒牌的假東西,不誠實,欺騙,屬於這一類的,這都是犯盜戒。

  【三七、乃至偷稅冒渡等。皆為偷盜。】

  所以這個盜戒之微細,很不容易持!有很多信徒受了戒之後來問我:師父,我們現在做生意,不偷稅簡直不能賺錢,大家都偷稅,我們怎麼辦?當然最好是不要受戒。可是不受戒也不應該,那怎麼辦?我不得已,介紹永明延壽大師的辦法。永明延壽大師就是偷竊,偷公家的錢財,幹什麼?放生。不是自己享受,這是替國家修福,替社會修福,這個偷盜是菩薩,這個不是盜賊,他沒有罪過。為什麼?我們國家不信佛法,不知道修福報。社會大眾不懂佛法,不知道修福。我們竊取一點,替社會修福,替國家修福,這是菩薩心,這是永明延壽。這個可以。

  如果偷稅是為自己享受,那你的罪過就大了。因為稅收是人民的,你要向全國人民懺悔,將來還債的時候,全國人民都有分,你要還到什麼時候?這個事情非常麻煩!你偷一個人的,將來還債還一個人,好還!你偷盜全國人的,那個就麻煩了,那個真是很頭痛的事情。所以盜常住物跟盜官府物,盜公共的東西,這個罪過一定墮阿鼻地獄。諸位要是偷的那個對象太多了,偷了一國的人,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我們必須要知道,必須要了解。

  『冒渡』,後面有解釋。我們翻開第十九面第十二行,「冒渡」就是假冒,這是我們今天社會上常常聽到的仿冒,這是圖利,就是侵犯別人的權益,這個都是屬於偷盜。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它的範圍非常之廣,非常的細微。真正明瞭之後,他一定會非常珍惜常住物,非常愛惜公共的設施,把常住物、公共設施看作比自己的東西重十倍都不止。這個一定要曉得,這是真正的道理,真正的事實。不管你有沒有受戒,你要犯了統統得罪,而且罪很重。下面舉出犯盜戒的果報:

  【三八、經載一沙彌。盜常住果七枚。一沙彌盜眾僧餅數番。一沙彌盜眾僧石蜜少分。俱墮地獄。】

  這是出在佛經上的,我們看起來很小,後面註解裡面寫得很詳細,你們自己去看。『經載一沙彌,盜常住果七枚』,這個沙彌也算是個好心,盜七枚果供養他的師父。『一沙彌盜眾僧餅數番』,他偷了幾個煎餅。『一沙彌盜眾僧石蜜少分』,石蜜是甘蔗糖,就像我們現在的冰糖,它是一塊一塊的像石頭一樣。『俱墮地獄』,你看就這麼一點點小事情,微不足道,為什麼有這麼重的罪?你要知道,因為這個東西是常住物,是眾僧物,不是一個人。你盜一個人的,沒有那麼重的罪,還債也容易,懺悔也方便。諸位要曉得,常住、眾僧不只是我們這一個僧團,因為僧沒有界限,盡虛空遍法界出家人就是一個僧團,所以那個「破和合僧」的罪重!

  我們今天雖然在形式上,一般出家人進來的時候,我們不收容他,這是一個非常時期,臨時的一個措施。真正好心的真正出家人,我們求之不得,歡迎還來不及。所以我們確實是真正的僧團,確實是十方道場,今天好像是戰亂時期非常時期一個不得已的措施,為了保護我們僧團的安全才這樣作法的,這是正確的。所以這是非常時期,非常手段。但是要記住,我們這個僧團裡的一切設施是通十方,是通法界的,我們跟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你才曉得偷盜一鍼一草的時候,那個罪都是阿鼻地獄。

  假如我們這個道場是私人建立的,是我傳給我的徒弟,傳給我的徒孫,所謂子孫道場,那這個罪過沒這麼重,那就輕。為什麼?你這個道場是一個家庭,是一個家族,不是通十方,不是通三世,這個結罪不一樣。

  現在這個社會裡面,子孫道場很多。我們這個道場不是子孫道場,這個道場是大眾捐獻供養的,不是一個人拿錢的,一個人作主的。台灣一個人的有,他自己家族有錢,他建立一個道場。雖然建一個道場,他也收信徒一切供養,那個裡面的帳不曉得怎麼個算法,我們也不會算,但是一定會算帳的。

  所以十方常住道場是最為珍貴的,諸佛護念,龍天擁護。我們道場感應事跡很多,但是我們不說,我們「會訊」上從來也不寫。為什麼?正法道場,不搞這些。現在很多道場用這些感應誘惑信徒。我們這裡感應,有很多鬼神請求要到我們道場來,這個事情常常有。前年,還是大年初一,上午九點鐘打電話要進入我們道場,我們這裡供了牌位。這個事情我們都沒有發表,都沒有說。你說這個道場不殊勝,為什麼搶著到這兒來?要求到這兒來?館長說:為什麼打電話給我?我說:你是主人,你答應才行。打電話給我,沒有用!一定要找你,你答應他才可以進來。這一類事情很多。你才曉得這個道場確實諸佛護念,龍天擁護。你不要認為那個門是開的,我們這裡不同意,一般鬼神就進不來。要求我們同意答應他,供個牌位,他才可以進來,但是我們不說。一般道場有這麼一些小事情都大肆宣揚,沒有還要造謠生事,他的目的何在?希望信徒都來。凡是這些感應事,我們一字不提,只有少數常常到這兒來的知道,決定不宣揚。大家認真修學,將來都有成就。所以這個註解裡面,自己要好好的看。我們看三十九段:

  【三九、故經云。寧就斷手。不取非財。】

  【四十、噫。可不戒歟。】

  要知道這個裡面的利害,然後你才知道怎樣修福、怎樣惜福、怎樣培福,你才會福慧雙修。你不知道不明瞭,福慧雙修怎麼個修法?真的叫盲修瞎練。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這一段。

  問:「若盜他經卷,計紙墨值犯罪」,好像罪不是很重?前面說「盜僧鬘物者,過殺八萬四千父母等罪」,怎麼差別這麼多?

  答:「盜他經卷」是你一個人的東西,那個罪就很輕。你這一本經多少錢,我只欠你這麼多錢,我還你方便。但是常住物那就不得了了!常住物是什麼?常住是每一個人都有分。譬如說常住這一本經十塊錢,這是常住的,你盜了。常住有多少人?剛才講了,我們這個道場是通十方三世,數不清!你欠每個人十塊錢,你就還不清了。如果這本經是我個人的,你偷去了,你還我十塊錢就完了。輕重就是這樣差別。

  所以常住物是決定不能盜,公共設施不能盜。你要盜公共設施的時候,如果是國家設施的,你跟全國的人結罪;台北市政府設施的,你要向全台北市人結罪,那個就很麻煩,那就重。所以盜一個人的東西很輕,盜常住結罪重。你看那個沙彌盜七枚水果,這有什麼了不起,為什麼還墮地獄?因為那是常住物。盜常住物一鍼一草那個罪都重,個人就很輕,所以不可以盜常住物。這個公共設施決定不能偷,那個結罪都很重。一般人不曉得,不知道這個道理,自以為聰明,造作大罪業,將來果報不堪設想。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lene&aid=15479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