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12 22:20:30瀏覽742|回應0|推薦6 | |
在看電影《安非他命》時,我看到《父後七日》的預告片,之前只是在新聞上看到這部電影在台北電影節表現亮眼之類的新聞,沒有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看了完整的預告後,我決定要去看這部電影。 上映當天,我在i-bon買了一張票在到新竹遠百一樓的星巴克買兩杯冰拿鐵,等著我的朋友一起上樓。 我們準時進場,此時,我也開啟了著一百分鐘的荒謬旅程。
當初會想看這部戲,是覺得台灣的殯葬文化是很少被人觸擊的部分(當然公視的人生劇展不一樣)最近的台灣人,越來越勇於面對死亡,但是仍舊有所忌吧,我很幸運,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經歷過這樣的過程。所以我也不敢說太多... 但是,我感到那是喪親極至的慟。 這中間其實有太多的笑聲,但是終究免不了淚水會在那個瞬間,砸下。 導演原來就是編劇原來就是散文原著,實在是全才,身兼數職,仍然可以把電影和散文詮釋成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一些情節和角色是改了,但是不變的是,我們都在尋找阿爸的蹤跡。 在原著散文中,作者大量的分行讓整個版面有些空洞,但是我感覺,那用文子格出的小房間是阿爸隨時會出現的地方。雖然散文中,作者似乎沒又要特意凸顯溫馨的氣息,反而更多諷刺的語氣,還是說作者更想寫出台灣殯葬文化的荒謬性?但是讀起來怪暖和的。對於旅途中一路的高潮迭起,都是帶著冰冷的視線,但是對於思念亡父的深情描寫卻深刻的刺進讀著的眼,戳得我淚流不止,當我找到可以大笑的文字,我把握,讓笑中帶淚的緒直直滴落在書上。我非常喜歡,作者全文用第一人稱和父親(第二人稱 你)對話,似乎不論是作者還是讀者都寄望在諾大的空白處,阿爸會有所回應,沒錯我們都在尋找阿爸的身影。 而在電影中,作者增加了許多角色,給予觀眾更多視角,但是旁白依然維持原本的以阿梅為第一人稱的敘事。 很多人都很喜歡的一景,是父女倆共騎摩托車的畫面在接到阿梅載著父親的遺照那個橋段是如此催淚,但是在書中提出是後來為了更添溫馨感才加上去的,沒錯,它成功了,淚讓爆米花變的好鹹。 我很喜歡,阿梅和阿爸在夜市合唱的那個橋段,那是父女倆如此共同擁有的美好時光,而且也順便行銷了台灣著名的夜市觀光。 大家也許更喜歡在電視上五秒預告上出現"哭專業的"笑女---阿琴嫂 增加這樣一個神奇的甘草人物是很厲害的,把原文的冷幽默熱了起來,在鄉下地方真的有很多這樣婚喪喜慶都要參一角,都可以賺錢的阿X嫂或阿Y嬸吧?然後又把它和道士阿義和表弟的媽媽這些愛情故事,引申出長篇小說般巨幅的文本結構,編劇真的很厲害。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也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很值得一看,目前還在上映(昨天導演在我們新竹還有QA的說,早知道晚一點看)奉勸各位大大感跨去看。 PS小弟常常言不及義,這篇文章又把看電影和看書的心得混雜在一起......如果沒看東可以留言,不好意思。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