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起厝一百年 逛街的記憶 老街住商合一生活忙裡有閒
2010/04/08 14:03:52瀏覽1266|回應0|推薦2

逛一條街,你可曾好奇這條街背後的故事?你可曾想像店面裡、櫃台後,那些活生生的人物、悲歡與氣味?

 

台灣史

 

【吳敏菁、黃文杰,整理╱黃哲斌中國時報2010.04.07摘要】   逛一條街,你可曾好奇這條街背後的故事?你可曾想像店面裡、櫃台後,那些活生生的人物、悲歡與氣味?

    無論是台北淡水或九份、新竹北門或湖口、彰化鹿港、雲林斗六、高雄旗山,每一座歷史悠久的城鎮,幾乎都有一條老街,它們像是穿越時空的動脈,既是當年商業交易的中軸線,也是常民生活的沉積岩,保存百年來住商混合的斷代剖面。

    就像桃園縣大溪和平路,「老街建築太理想,前面忙著做生意,但後面住家可享片刻的寧靜,把觀光客的吵雜聲隔開。」大溪歷史街坊再造協會總幹事簡秀雯說。

    大溪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其他城鎮的鬧區主街經常沿著河岸結市,大溪和平路老街卻與大漢溪垂直相交,而且都是只有一層樓的狹長街屋。大溪導覽協會總隊長范煥彩解釋,清光緒年間,大溪成為樟腦、茶葉、木材、煤礦的集散地,和平老街因緊臨大嵙崁碼頭,各式商店才開始林立。

    「街道與河岸成垂直發展,好處是通風,發展腹地較不受限,漸漸衍生成二進或三進的長條型建築,深度可達6070公尺,中間留有天井,可以匯聚雨水象徵聚財,穿越街屋也穿越明暗,別有洞天。」范煥彩說。

    由於老街建築可以往後延伸,較無蓋兩層樓的動力;當地居民更流傳一種說法,「財產是靠水流來,樓仔厝驚給水流去(台語)」,范煥彩說,樓與流台語音同,老一輩相信大漢溪是老街的命脈,不敢輕易蓋二樓以上的街屋。

正因都是一樓厝,當地商家花更多精神在牌樓立面上爭奇鬥豔,各種巴洛克浮雕,融合中國傳統花鳥吉祥圖案,變成和平路另一特色。老街居民回憶,「當年商家為了別出心裁,雕塑製作期間還會用帆布遮住圖案,避免鄰居模仿。」

        除了大溪,台灣人都知道「一府二鹿三艋舺」,彰化鹿港的老街,也留存了這種住商合一的狹長街屋,尤其中山路的元昌行,是鹿港唯一保存雙層樓井構造的連棟長條形街屋,屋內還有高聳的樓層,進門後有廳堂,可欣賞雕欄藻繪,是「鹿港傳統街屋中的街屋」。

    彩繪老師林奕興從小就在元昌行長大,他說,曾祖父李恆福開始經營「元昌」染布行,祖父李廷鐘接掌染坊後,才搬遷到中山路現址,繼續經營染坊及布莊,戰後專營布莊,直到民國六十年歇業。

      李奕興回憶,元昌行當時共住了叔伯五個家庭,三十多人生活其間,非常熱鬧,也訓練了人人都是大嗓門、耳朵尖,而且腳步快。

  李奕興的姊姊李玉鑾,至今仍住在「元昌行」裡,屋內天井植物綠意盎然,街上人聲喧嘩,但只要關起兩道木門,就自成寂靜天地,她怡然地說,就像「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老房子裡,到處都充滿家族與時代的記憶。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392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