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術館建築到哪裡去?(一)
2008/12/26 22:57:36瀏覽292|回應0|推薦0

然而美術館可以代表城市的形象,卻無法滿足市民的需要。藝術家,要破除傳統的束縛,不斷的追求未來,市民們則敬而遠之,與美術館劃清界線。逼得美術館不得不走向大眾,推動行銷策略。他們想到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建築的造型與空間的感動力量來吸引大眾的目光。


漢寶德 中國時報2008.10.22 摘要

國際建築界,出現了叛逆性的解構主義理論,用在建築上就是顛覆一切建築的原理不理會內部的功能。這可以說是平民美學發展到極限的情形,美術館的知性完全被感性所取代

美國,是一個由平民意識建立起來的國家,原本在城市建設中並不重視博物館或美術館,因為這些東西是沾有貴族味的。也許是這個理由,他們的城市中原沒有文化類建築的位置。只有受法國影響的首都計畫,才有配襯國會大廈的國家博物館系統,而這些完全免費的博物館,也是一種民主紀念碑的性質,強化了平民化的政治意識。

到了二十世紀初,美國產生了文化的覺醒,遙望歐洲大陸,體會到文化貧窮的滋味。各地的企業家義不容辭,在市政府的協助下,彌補此一缺陷,設立具有指標性的美術館。可是城裡沒有預留美術館的位置。好在美國建城強調市民的需要,多預留了大塊綠地為公園。各地就在公園中劃地供美術館建設之用。因此在二次大戰之前,美國各城市都已略具文化的面貌,以古典建築嚴肅的外觀,承襲了歐洲貴族的風味,足以使他們感到自傲。

然而美術館可以代表城市的形象,卻無法滿足市民的需要。藝術家,要破除傳統的束縛,不斷的追求未來,市民們則敬而遠之,與美術館劃清界線。逼得美術館不得不走向大眾,推動行銷策略,希望成為全民的文化機構。他們想到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建築的造型與空間的感動力量來吸引大眾的目光。如有可能,就設法把美術館自市區邊緣向市中心挪動。到了二十世紀末,美國的平民已經願意在美術館前排隊買票了。

由於古根漢美術館,在西班牙畢爾堡分館建築上的巨大成功,改建、增建美術館成為潮流,對美國各城市也形成很大的衝擊。國際上幾位建築造型名家遂有了表現的園地。國際建築界出現了叛逆性的解構主義理論,用在建築上就是顛覆一切建築的原理:不顧地心引力的結構邏輯,不計平靜和諧的美感原則,不理會內部的功能,只管炫人耳目、驚心動魄的造型。這可以說是平民美學發展到極限的情形。美術館的知性完全被感性所取代。

近年來美國很多城市接受了這一觀念,在中西部的一些城市,原本在美術館與博物館的建設上相對落後的,趁此機會趕上時代,建造起令人目眩的地標了。我很好奇,這些原本很樸實的城市,怎樣迎接新的美術館時代呢?

我在旅程中只安排了三個城市:洛磯山麓的丹佛市,極北的明尼波里斯市及大湖邊的密爾瓦基。丹佛,是克羅拉多州的首府,它的標誌是巨大的紅色岩石景觀。要談文化應該是紅人文化。這個城建設於十九與二十世紀之間,深受紅岩的影響,市中心區的街面建築雖然在樣式上都是東岸的,帶有古典意味的三、四層的樓房,但在色彩上是一致的:都用紅色。

我深深感覺,他們是有意的以紅色為市標,連超過十幾層的大廈都不例外。這些紅樓細看之下以為是紅磚砌成。近看則是各種材料,包括紅岩、紅磚與紅漆,有些是紅磚上再加漆。早期的市街房子確以紅磚屋為多,配以紅岩過樑。在這樣的紅色背景下,丹佛市在市中心南側闢建了行政中心。一個空曠的大公園,中間是羅馬式的敞廊收邊的廣場,遙遠的兩端各為州政府與市政府大廈的高塔。以古典學院派的標準來看,建築外觀有些幼稚。這個廣場連接著市中心與新闢的文化中心。丹佛似準備自此開闢出二十一世紀的新天地。 

丹佛在這裡原來就有一座美術館,是二層樓的建築,方正、平淡,面對廣場。到了上世紀末,他們決定強化文化形象的時候,在展館的後面建了一座堡壘式的大樓,反而把美術館的印象淡化了。相反的,在廣場對面的圖書館,委由知名的後現代建築師,葛里佛斯設計,不但建築面積增加了許多,多彩的積木式的建築頗能引人注目。即使今日,我進到文化廣場時,最吸引我的目光的仍然是這座體積龐大的圖書館。

顯然丹佛人覺得圖書館不夠搶眼,不足以吸引世人的眼光,就擴大美術館,請了前衛的歐洲解構主義的建築師,徹底打破丹佛市保守的印象,建了一座又歪又斜的怪物,就把我吸引來了。我很佩服他們的膽識,居然把整個城市做背景,聽讓李伯斯金放手創作一個嚇人的雕塑。

自市政廣場向前走,站在文化廣場上,就可看到這個歪斜建築的入口,它是故意突出於廣場,做為步行者的端景。它很搶眼,遠看時像一個大三角體自天而降,走到廣場上,它是用大三角形塊體組成的造型。做為一個雕刻體,這個角度是動人的,配上紅色的鋼骨彎成的公共藝術,確實有驚世駭俗的作用。

坦白說,我並不喜歡這樣的建築,尤其是內部空間雖然有些空間趣味,卻沒有尊重美術品的存在。建築師處理歪斜結構就夠麻煩了。美術展示空間只是利用建築的夾縫而已。可是自城市整體而言,這樣鶴立雞群的文化建築,對於冥頑不靈的市民也許有震耳發聵的作用

我認真的參觀了圖書館與美術館的內部,頗有所感。台灣的城市建設沒有文化廣場的觀念是很可惜的。想起文化的時候,因為都市計劃中沒有預留空間,只好向公園裡塞,或建在大街上,對城市的意象沒有絲毫的幫助。

從丹佛搭機,飛一個半小時,到了明尼波里斯,這座美國中西部極北的城市,它與明州首府聖保羅隔河並立,稱為雙城。這個城市夏天甚美,但一年有半年為冬天,冰天雪地,令人難以消受。記得七年代,自台灣去的盧偉明先生在市政府都市計畫單位擔任要職,為明城勾畫了冬天室內活動的動線,發明了跨街橋的辦法,使商業街兩邊的店舖在二層連在一起。這樣再冷的天,人們照樣可以出外逛街,享受購物的樂趣。 

這種不必走到戶外,就可遍歷各種美好的公共空間的經驗,實在令人難忘。可是誰記得這是盧先生的貢獻呢?在我們離開明城之前,友仁兄帶我們去看郊外數哩處的一座「美國商店城」。這是一個室內的世上最大規模的購買、遊樂場的結合體,是北國為適應氣候而設計的市民活動中心。這樣的構想看得我老先生張目結舌!

李鈞震:

1.       每一個人的服裝、頭髮等,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造型,有自己的穿著習慣與打扮,那表達出個人的審美觀人生思想。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就有強烈的個人主張,他一定在個人的服裝上、造型上,有特別的「意見表達」。

2.       換句話說,一個人的外表,是一個有主張的人,對這個社會的「一種言語」表達,他要對這個社會說話,他用他的外型來說話。他所說的話,如果要對社會有影響,一定是說話的內容,剛好是那個社會的弱點,需要改革的地方

3.       建築物,就是一個城市的「服裝」,就是一個城市的「形象」。每一棟建築物,都有它得個性,顯露出百姓的思想、審美觀、人生觀

4.       偉大的建築師,一定是個思想家,他用建築物來代替語言,來表達他對社會的看法,用來促進社會的進步,衝擊人們的思想盲點。建築物,也是一種語言的表達方式。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ichalle77&aid=2508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