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02 23:45:54瀏覽1010|回應0|推薦8 | |
看完這本書的一點聯想。 大學時加入國辯隊,代表學校參加過幾場比賽。但,印象中好像沒贏過。學長覺得我口齒還行,但反應不夠利索,常要求加強訓練。辯論本身不是重點,給我啟示最大的,是訓練過程。 如大家所知,辯論賽分正、反方。但正、反方不是自己選,是抽籤決定的,所以那些辯論熱門題,我們都要滾瓜爛熟準備好兩種論點。每種論點都要邏輯嚴謹、結構井然。練習時,宛如變身怪醫、人格分裂,正反瞬間切換。剛才把某論點批得像魔鬼,一轉身又捧成正義的化身。 反覆練習下,習慣對同一事件做兩個角度的審視。久而久之,就變成「沒有是非」的人了。任何事情,給我丟一個硬幣,都可以編出兩套說法,不是嗎?我還真有這種能力! 其實你說「沒有是非」也行。我認為「絕對是非」確實是不存在的。所有事情只有「邏輯」與「選擇」。比如:「死刑是否該廢除?」「安樂死是否合乎道德?」「墮胎是否應合法化?」我只能告訴你,如果這樣、就會那樣,每種選擇都有得失,而且選擇後也無法証明對錯。 舉個例;走路搭捷運或門口搭公車,哪一種比較快?理論上也許可以計算,但結果往往決定於現實情況(例如是否遇上塞車)。而塞車與否,則是控制外的變因。如果某次搭公車覺得慢,「早知道就搭捷運!」也不見得對。因為你可能在捷運站遇上週年慶人潮,或是下樓時不慎跌倒。時間無法倒流,人們永遠無法証明先前換一種選擇,是否真的會更好。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寫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書中提出許多對「正義」的判辨問題,非常有趣。你會發現光是孰是孰非,就有那麼多尺規可以參酌,最後往往訴諸「表決」,而表決結果,也會因時、因地、因文化不同,而有許多版本。 習慣兩面看事情,我就不常對事務做立即的判定,只是把全套事理放在心裡。但遇到我該選擇的時候,還是會明確決定,並為言論負責。只是,「選一條路走」和「判決是非」是兩回事。大多時間,人們是在兩種不相上下的方案中,選擇其一。那些你忍不住想罵白痴的決策者,也都是人生父母養,其中可能有你老師或學長。他們不是笨蛋,只是勾選了另一個選項。 像討論桌一樣,對相同目的、但不同路線的人,持包容理解的態度。不要讓過激的是非之心,使平和的思緒變得錯亂,反而變成失控偏頗的一方。用包容心,全盤考量。好好選擇,活在當下,然後全力以赴。這是我的原則。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