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澎恰恰與我
2009/05/03 21:36:38瀏覽4272|回應2|推薦18

澎恰恰與我

文/楊忠衡 

九○年初的我,很愛看電影。沒有DVD、沒有網路,到電影院去看戲,是無可取代的休閒。孤獨的時候,有被人群擁抱的感覺。 

《無言的山丘》(The Hill of No Return, 1992)是少數讓我印象很深刻的電影,劇情記不完整了,只依稀記得描寫日治時代台灣勞工的寫實故事。這部電影非常成功,外表平實無華,但一舉拿下包括最佳劇情片在內的六項金馬獎。 

在片斷的記憶裡,我記得金瓜石採金場日籍老闆高傲的嘴臉。在他窗明几淨的宿舍,用留聲機播放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礦場上,澎恰恰和黃品源飾演兩兄弟,全身又油又黑,衣服像破布一樣掛在身上,形成強烈的對比。兩兄弟的純樸堅毅,最終還是不敵命運的無情。整部片帶給人一種愁愴、無奈的糾結感。腦海中,澎恰恰和黃品源臉上的泥塵,多年揮之不去。 

多年後,澎恰恰又以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表演型式攫取我的注意。那就是電視風行一時的「鐵獅玉玲瓏」。 

這是一種無法形容的二人彈唱秀,結合民俗和大眾傳媒的光鮮設計,曾經讓全國觀眾拜倒。澎恰恰和許效舜像相聲一樣你來我往,像音樂中的變奏曲型式,在幾個固定主題和型式之下,每一集節目做同中有異的語文變奏,趣味橫生、妙不可言。 

並不是只有老幼婦孺喜歡,連學者都深入研究這種不可思議的表演。師大教授林東泰就分析它是「以超文本 (hypertext)、超連結(hyperlink) 非線性、機動性的文字組織的交互文本(intertextuality) 手法,反映當前e世代網路行為模式和用語特性…,」好像把它說成一種新配方精神妙藥,由邏輯的錯愕,讓人聞後精神錯亂而大笑不止。在它最火的時候,我特別去租了二十輯VCD回家認真拜看。暗夜孤燈,鐵獅的創意如煙花般靈光閃閃。 

人世間的因緣巧合,是另一種妙不可言。 

今年有幸得到廖家首肯,將廖風德先生名作《隔壁親家》改編成音樂劇。這是創作上的莫大挑戰。我早年受理工教育制約,往往不自覺採取框架結構的思考模式,要捕捉原著跳躍微妙的靈動,委實困難。所以當劇組提出由澎恰恰、許效舜演出劇中兩位主角:石龍伯和粗皮雄的建議時,我是擊節叫好。思慮一時豁然開朗。 

從「無言的山丘」、到「鐵獅玉玲瓏」,澎恰恰是詮釋《隔壁親家》渾然天成的鎖鑰。他不須要用理性和技巧去詮釋,他本人就是詮釋。 

澎恰恰和許效舜不久前已確定承演這部劇,初步見面溝通也是皆大歡喜。不須劇本,他們一坐下就已經有戲。那麼,人已經在線上,劇本已經在指尖上,我、天豪、耀演的新銳導演慧誠,即將開拔到前線上。 

親愛的朋友們,且讓我們一同期待因緣的奇蹟。 

[《隔壁親家》官網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yang2008&aid=2912339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1 01:39 【udn】 比價後還有更低價!DVD 電影 有幸 創作比價

 回應文章

維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什麼龍的心臟中有一座花園
2009/05/16 14:34

為什麼龍的心臟中有一座花園,因為榮新 ( 龍心 )花園呀~

國語也一樣能惡搞,哈哈~~~



維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09/05/15 21:57
我是個台語說得很爛的外省第三代,但我一直覺得「鐵獅玉玲瓏」是個應該學習的好教材,對於語言的多樣可能性提供了一個跨越性的橋梁,他對語言進行了解構與重組,把台語的語述方式與豐富語彙發揚得淋漓盡致。
我不太說台語 ( 因為怪腔怪調 )但我寫小說無可避免地要使用台語對話才能使內容生動,「鐵獅玉玲瓏」真的給我很多靈感與思考的切入點。
我記得多年前,那時剛交的女朋友還不敢讓我知道他喜歡這部戲,因為怕我認為她俗氣,還都偷偷地看,直到看到我自己在看,才很驚訝地知道我也喜歡。
楊忠衡 Mel Yang(melyang2008) 於 2009-05-23 15:49 回覆:
Dear 維沅

幾年過去,《鐵獅》熱潮不再,但我記得它的全盛時期,堪稱街頭巷尾為之風靡。
很多藝人能被模仿,但鐵獅是無法被模仿的,因為的每一分秒,都是機鋒。

你提到「怕女友感到俗氣,只能偷偷看」,讓人會心一笑。
不過後來好像比較沒有這些顧忌,因為愈來愈多知識份子、意見領袖開始參與觀察、討論「鐵獅現象」,甚至有「鐵獅學」的出現,
大家也就樂得堂而皇之欣賞並討論了。

印象中,這種大眾文化被深入討論的例子包括:周星馳、小燕子、鐵獅玉玲瓏、霹靂火…等。
在《鐵獅》的例子裡,我認為有幾項是被津津樂道的,
其一是它的表演型式,二人說唱打嘴鼓,安插一些如同輪迴曲式反覆出現的「主題」,使簡單的型式得以延續發展。
其二是它的語言趣味,二人開發千變萬化的雙關語、諧音…等,時常有妙不可言的趣味。
其三是它的思考邏輯,說講之間,以腦筋急轉彎、異想天開的錯位邏輯,發展出觀眾意想不到的結局。

當然,「鐵獅」的冷卻終是遲早的事,一方面是現代社會注意力的急速移轉,
二方面是它多少還是停留在浮面的趣味、未曾在內容深耕。材料一用完,觀眾就失去了新鮮感。
以「相聲」來說,這個型式極度簡單卻永不褪色,因為新的段子總能帶給觀眾新的感受,
近代的相聲已經被歸類為精緻藝術。
但當藝術精緻化之後,就只能在舞台上讓少數有心人細品。
電視媒體要的是快節奏、重口味的東西,
精緻藝術和它有先天體質的不相容。

《隔壁親家》會不會有「鐵獅」的影子?
基本上,這部音樂劇有獨立發展的主軸,自不可能成為「鐵獅」舞台版,
但是鐵獅裡出現的機鋒,是有可能為劇所用的。
至於它如何與我們所開發中的台灣音樂劇語言結合?
目前本劇正在創作的高峰期,它的效果,
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楊忠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