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22 16:14:54瀏覽2479|回應10|推薦68 | |
如果不是那幾響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我大概一輩子不會跨過台南延平郡王祠的門檻. 探頭一瞧,寬廣的中庭裡搭著遮棚,桌上擺滿祭品. 問過一旁的工作人員,原來今天(7/14) 是鄭成功的生日,也是方才響炮的原因. 鄭成功於1661年3月自金門料羅灣出發,東征台灣,1662年荷蘭人投降離台. 他也於當年 五月病逝,壯志未酬享年39. 僅僅一年餘的在台時間,卻是改變台灣歷史與命運的民族英雄. 延平郡王祠位於台南市中心,距離自家只有五分鐘步程, 幾乎天天與它擦身而過,也曾經在 它的草地上面向紅牆綠瓦運動,卻激不起進門一探究竟的欲望. 遲來的機緣不算晚,我終於停下腳步,走過前後進、東西廡、後花園和外庭,以手機搶拍 幾張微雨中的景色. 隔天趁著天尚晴, 提著相機,先入正殿向國姓爺行禮致敬後, 又多觀賞了幾處廊景漏窗古樹. 這祠向來遊客不多,少了安平古堡的人潮和攤販,多幾分寧靜和優雅,難得的鬧中取靜. 適合單獨賞遊品味,早晨和黃昏各有風情,日影的照映移遊尤其迷人,不須躲著人群就可攝得乾淨畫面. 慢慢走,細細看,感受朱牆綠瓦老樹間的呢喃和歷史的滄桑......
( 寫於2013.08.22 潭美颱風前夕 )
日本人據台後,為宣揚鄭成功忠君愛國的精神,並因其日本血緣關係,改建為 「開山神社」, 也是日人據台後所建的第一座神社. 附有中國國民黨徽標誌的神社石坊,據說是遷自 台南神社. 其上的勒刻楹聯,係1947年國防部長白崇禧將軍拜謁延平郡王祠時所題. 目前 的延平郡王祠是1963年重建後,再經幾度修繕整理之樣貌.
「前無古人」匾額高懸,道出後人對鄭成功敬仰之情. 右階旁嵌有光緒元年(1875)的 「奉旨祀典」石碑,昭示諭准建祠祭祀. 綴著幾抹紅蝶的老鳳凰,擁著綠瓦,金色斜陽映牆面...... 午後的延平祠詩意綿綿 寬廣中庭的正殿內奉祀鄭成功塑像,由名雕塑家楊英風所塑.
陰曆7/14為鄭成功生日(1624年生於日本), 中庭正殿內皆有祭拜儀式.
朱紅廊柱牆面, 光彩奪目中不失莊嚴典雅. 屬於中國北方廡殿式建築. 太妃祠 1646年鄭成功父親鄭芝龍降清,被押解北京,日籍母親田川松自殺殉節. 此係祭祀其母之祠. 祠前有三株綠意盎然的古梅,傳說其中一株為當年鄭成功手植. 後來移植至此. 延平祠建築裡的過道門/漏窗設計, 十分優美. 不論是拱門或圓形漏窗皆框著一幅幅詩情畫意. 展現中國園林佈置的縮千里於尺寸之間的藝術感. 左右側門分別嵌有沈葆楨手書「擎天」和 「闢地」的石額 . 每道門也都框著一幅自然美景.
祠內的一口古井仍可汲水,深水清澈映影.
守著歲月的門前雙獅靜踞斜陽中 漏窗裡外好風景
長廊悠然 左下可見古井身影 1963重建延平郡王祠時,特別設計此金門島型的水池,以紀念鄭成功於1661三月從金門料羅灣 出發至台灣驅逐荷蘭人的史實. 庭園內古樹參天,還有綠竹栽於外環,小橋涼亭水聲潺潺,好一處 思古賞遊的寧靜園區.
斜陽掛在老榕紅牆上方, 踏著單車的身影由遠而近,時光倒退的氛圍......
徘徊紅牆綠瓦老樹後,找個地方歇腳喝杯咖啡飲品吧. 園區提供的 「延平小店」就在後方 綠意間. 鄭成功石像樹立於外庭園開山路與府前路的三角地帶 石像重達200公噸,材質使用泉州最有名的泉州石. 2008年由泉州市鄭成功學術研究會所贈.
沈葆楨塑像立於庭園中 1874年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因牡丹事件來台籌防,了解鄭成功是 「明室之孤臣,非國朝之亂賊」,遂奏請朝廷賜號並建專祠祭祀. 之前民間已立廟 奉祀曰「開山王廟」. 家犬「史努比」先繞著塑像底座轉個不停,然後往後退,盯著沈葆楨,似乎問道: 咦,你是誰呀?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