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漢族〉人才有的習俗 – 笑喪
2013/03/06 09:21:05瀏覽61848|回應0|推薦15

【《墨爾本華文作家協會》特稿】

【〈喜喪〉和〈笑喪〉的不同點】

舉凡80歲以上過世的老人,喪禮即可引用〈喜喪〉和〈笑喪〉的儀式。

首先,應該分清楚“笑喪”和“喜喪”的不同。

〈笑喪〉是廣東人的喪俗,根據廣東地帶,老一輩人家的說法,逾85歲的老人逝世,已經活到耄耋 (音同:茂蝶,指稱年齡在70 – 90之間) 的年齡,可以不用傷心哭泣,所以稱為〈笑喪〉。

對於〈喜喪〉,在某些地方,又有些不一樣的說法。在網絡搜索到的資料,〈中國民主行動黨〉的〈颱風〉在〈中國民間喪葬 中的“喜喪”〉中曾指出,〈喜喪〉中的往生者,必須具備下列這些條件:

1. 往生者必須在70歲以上;正常死亡,沒有惡疾;

2. 第二代有兩個以上的兒子,有第三代孫子,而且子孫都能到齊送葬;

3. 原配妻子(丈夫)活著,且能夠親自守靈、送葬;

4. 死者一生平安,家庭成員沒有任何人意外死亡、早逝或傷殘。具備這些條件者,方可辦理〈喜喪〉,

5. 〈喜喪〉中,孝眷們可以穿帶紅的服飾,為逝者放炮竹送行,及辦葷酒席慶送。

可見〈喜喪〉中要求嚴格,至今能夠符合〈喜喪〉者寥寥無幾,這也是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喜喪〉的原因。

我國的百歲老人辦的〈紅色喪事〉,到底是〈喜喪〉還是〈笑喪〉?

由於〈笑喪〉的喪事期間,沒有〈做陰壽〉這個環節,也不強調逝者必須正常死亡,子孫不能早逝等等,所以,這類的〈紅色喪事〉並不可歸類為〈喜喪〉,而是屬於僅只要求〈高齡〉即可的〈笑喪〉!

〈笑喪〉屬於廣東人的喪俗。但是,從香港人近幾年中,所展現的〈笑喪〉禮儀來觀察,又與〈喜喪〉的禮俗很不一樣。

〈香港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病逝時,終年69歲,靈堂和靈車就是採用〈笑喪〉禮俗裝飾佈置的。

〈香港堪輿學家〉〈劉啟治〉接受報章訪問時表示,〈訃聞〉的〈聞〉字套上紅色,就可以代表是〈笑喪〉了。

〈圖片:〈香港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的〈笑喪〉靈車〉

通常65或70歲以上、並非死於非命的人士,都可以用此方式登訃聞,而喪禮上使用的吉儀也要用紅封包。

另外,鍾鎮濤(阿B)的父親,香港藝術收藏家〈鍾石泉〉在93歲逝世,也是按照〈笑喪〉的禮俗送終。可是,阿B等孝眷身上均披麻戴孝。

香港著名實力派歌手及演員〈許志安〉的父親在88歲逝世亦是〈笑喪〉,孝眷也是披麻戴孝。

可見香港的〈笑喪〉並沒有穿紅衣的習俗,最多只是在訃告上的“聞”字採用紅字,孝眷還是以哀為主地披麻戴孝,不像〈喜喪〉的通通紅色,穿紅衣的喜慶氛圍盎然。

〈笑喪〉中晚輩血親雖不穿紅,但是會腰繫白孝帶,平輩戴黑紗。平輩的其他親屬也戴黑紗。

〈笑喪〉中的孫輩,則在白孝帶上和黑紗上縫一小塊紅布。孫輩的其他來賓戴白花。

近年我國經常可見百歲老人逝世,喪府動輒就以“笑喪”來辦喪事。喪府一切以紅色佈置,孝眷也穿紅色衣服,大門頭掛起紅彩布,訃告用紅紙書寫,燈籠是紅色的,對聯也是紅色,整個喪府紅彤彤一片,不知情者會以為是在辦喜事。

其實,無論採行何種宗教方式辦理喪事,固有的禮統中,都有相關的依循建議。

〈圖片:廣東人在〈笑喪〉時所掛的燈籠〉

〈喪儀〉這個問題的解答,是一項建議,不是標準!因為真正的標準,是在於心意,而不是程序.。中國傳統以六十為一甲子,若死者年屆六十歲或以上,家屬一般會在露堂門口掛上燈籠,以紅墨寫上死者姓名及年歲,意謂讚譽此人長壽。

但若死者年齡為六十歲以下,家屬堅持仍要掛上燈籠,則燈籠必定是全藍色的。

總而言之,喪事以哀為本,高齡辦笑喪只表示可以不必哭泣,但並不能以紅色佈置喪府及穿紅衣,大家必須仍以“哀”辦喪事才合禮儀。

當在翻查〈喜喪〉和〈笑喪〉的資料時,我還看到了一則,僅在中國北方地帶才有的喪禮習俗,為往生者〈開光〉。我覺得也蠻有趣的,特別提出來分享。

 為往生者〈開光〉是必需要有一個經驗的〈執事人〉指導孝子開光,被〈開光〉的往生者才能功德圓滿。

〈開光〉是孝子持一棉籤,沾白酒,在往生者身上擦一下,這就是名為〈開光〉。〈開光〉之意,是為使〈往生者〉其身體各功能復活。

〈開光〉順序是從頭到腳,依次為頭、眼、鼻、口、耳、胸、右手、左手、腳。

執事人說一句,孝子復述一句,然後持一棉籤,沾白酒,在該部位上擦一下。

例:開鼻光,聞花香;開右手光,寫文章;開左手光,抓錢糧;開腳光,腳踏蓮花登開堂。

親愛的!故事說到這兒,我又要跟您說:我們下一篇章中再見了!

謝謝您的瀏覽!歡迎您的光臨!祝大家都平安健康又快樂!

Cheers !我們乾杯!

〈墨爾本華文作家協會〉第10屆理監事

感謝您一年來對墨爾本華人的關心和支持

會長汪芝伃 暨 全體理監事會 工作同仁 一鞠躬

( 在地生活紐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lbourneAuthor&aid=7362060